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范文

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

第1篇: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教育价值;基本策略

一、高中化学新教材的价值价值取向

(一)化学与新材料、新技术。材料是当今社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教材在高一教材中介绍了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C60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高二教材中介绍了金属陶瓷、超导材料等金属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高三教材中氯碱工业里新型的离子交换膜等。材料是科学技术的先导,没有新材料的发展,不可能使新的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对新材料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新教材在“绪言”中首先介绍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研究院人员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为手段在Si晶体表面开展原子操纵研究,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李远哲教授与交叉分子束方法的研究等新科技的介绍。这既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把化学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讲明,使学生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

(二)化学与能源。能源也是现代社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大,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高中化学新教材首次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了能量观点,如,在高一化学

第一章里提出如何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等与社会相关的问题。在卤素中新增了“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在几种重要金属中增加了“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在原电池一节介绍了化学电源和新型电池等。化学与能量、能源观点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学生节约能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更侧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进步责任感。尤其是在第二轮新教材改革中增加了一些开放性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三)化学与环境。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并将“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选学教材中。在治理这些环境污染问题中,化学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大幅度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环保责任感,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与化学和能源一样,化学与环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化学教育中增强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部分,因为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环境化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钥匙”,环境教育与能源问题的提出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公民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正是现代化学教育的蓝图规划,现代化学教育价值观的一种重要体现。

二、化学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策略

(一)主题型教学策略。“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总主题,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体现这一主题。如“糖类、蛋白质、油脂”可以“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为主题;氮族元素结合生物圈中氮的循环以固氮为主题;硅和硅酸盐工业、金属和合成材料以材料为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原电池原理以开发新能源为主题;烃以石油化工为主题。主体型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二)用途联系型策略。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应该将现代最新的有价值的有关元素化合物用途纳入教学之中。如在学习NO的性质时,可联系医学新成就,介绍NO对人体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量NO吸入人体有害,而少量的NO吸入却能治疗某些疾病?在学习有机高分子材料时,可联系智能高分子材料、导点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等;在卤素学习时,可联系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饮水与消毒化学;在硅和硅酸盐学习时,可联系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等。

第2篇: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范文

结合近年来我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合作企业的实际需求,我们针对《分析化学》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化工产品检验》。

一、化工产品检验课程体系的开发背景

(一)传统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化学》课程内容较繁多复杂,应用性强。传统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化学分析涉及内容较多,仪器分析涉及的较少,有关样品预处理的内容太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是完全分开的,以理论课为主,教师课堂讲授内容较多,实践性不强,即使在实践课上也是教师操作演示在先,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而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的、和谐的、切实有效的教育。

(二)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现状

近年来,部分职业院校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相关课程改革,但我们迫切需要开发适合我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化工产品检验课程体系。本课题根据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发展变化、学生个性特点及胶东地区的企业需求,进行了基于具体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结合化工产品检验岗位的能力要求以及化学检验高级工考证要求,开发适合于本专业的课程,在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实现理实一体化,为将来能胜任就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化工产品检验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化工产品检验》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课程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无机及有机化工产品分析与检验工作的化学检验人员。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法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企业调研,熟悉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对工作岗位能力进行分解,根据化学检验岗位工作任务,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训练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试样的采集、制备、分解、分离富集和分析测定,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形成报告,从而使学生掌握工业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废料的组成的分析检验方法和技能。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化工产品检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设计

《化工产品检验》是在充分进行化工检验岗位调研的基础上设立的。课程内容的选取是以符合实际岗位能力需要的化工产品的分析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化工产品检验》典型工作任务归纳,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实际教学需求,确定在 136 个学时内设计 4 个学习情景、16 个学习子情境和 16 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与特定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内容涵盖无机化学工业品分析、有机化学工业品分析、复杂工业品分析、日化用品分析几个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包括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以及仪器分析法;所用到的分析仪器包括酸碱滴定管、酸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基本涵盖企业化验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

四、有效课程评价体系的开发与设计

高职教育质量的优劣并不在于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具备从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了保证课程内容能够有效实施,我们建立了素质化课程评价体系,采用项目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与企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相对接;实行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课程学习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应知考核和应会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模式。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娱活动

一是在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谋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为大学生搭建表现自己兴趣爱好的平台,以积极的爱好、健康的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二是积极开展党团活动,开展针对性较强、活动形式多样、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思想教育活动,如大学生活展望、三观主题教育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加强对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的教育功能,加强全面,充分和全面的教育,建立一个强大的职业,兼职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通过工作研讨、业务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在提升理论水平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训,采取传帮带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的派驻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外出培训和学习,并激励其进行自我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3篇: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范文

>> 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关系实证研究 河南省R&D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的实证研究 区域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凉山州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投入与产出研究 基础学科论文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研究 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基于科技进步的区域科技投入与产出比较分析 河南省区域R&D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实证研究 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企业新兴资本投入与产出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基于DEA模型下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DEA的不同学校类型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视角的广东科技投入产出研究 基于DEA的济南市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政府资助对高校科技产出的影响分析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率的DEA分析评价 测绘科技投入产出的经济理论与测算方法 地方财政对企业科技投入的实证研究 科技投入和产出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12.

[4]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综合证据报告[R].

[5] 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报告[R].

[6] 肖向晨、马卫华、欧阳国桢:华南理工大学2006―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资助情况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2).

[7] 张璐、张秀梅、赵辉:1986―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机高分子材料项目分析[J].广州化工,2012(8).

[8] 辛都强:陕西省在十一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2(4).

[9] 周兴明:科学基金制是调控我国科学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1982至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化配置情况的统计分析[J].科研管理,1997,18(6).

[10] 孟浩、周立、何建坤:自然科学基金投入与科技论文产出的协整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6).

[11] Engle RF,Granger C W J: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representation,estimation,and testing[J].Econometrics,1987,

55(2).

[12] Granger C W J. 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 model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J].Econometrica.1969, 37(3).

[13] 中国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14] 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第4篇: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 新材料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aterials Professional

Top Creative TalentTraining New Mode

——Taking "Pyramid" Cultivation System of Undergraduates' Innovative Ability

i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Materials for example

TIAN Shi[1], WANG Fazhou[1], LI Xuwei[1], ZOU Xing[2]

([1] School of materials,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2] Department of Propaganda,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Explore an effective mode of top creative talent construction, promoting top innovation talents to stand out, is to build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 history, is also practical and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materials actively building a pyramid of undergraduates'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mod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cent year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innovate, to the new material industry top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in the new period has important demonstrative significance and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new material; top cre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将创新视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创新主要靠人才,谁掌握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钥匙,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关键命脉、掌握了未来发展的领跑权。①对我国来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高等院校作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这个时代最紧迫的任务。当前,我国要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步伐,就必须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 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及特征

何为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是人才中的精英。所谓拔尖创新人才,就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杰出创新成果的拔尖人才。②拔尖创新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他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对于高校而言,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综合素质、超强的创新能力的德才兼备型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拔尖人才。

2 培养材料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新材料产业发展对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我国许多基础原材料以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中国制造”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无论是推进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重点工程,还是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面临着一系列关键材料技术突破问题。我国必须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③新材料产业的腾飞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培养材料类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

长期以来,由于落后人才培养观念的束缚,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存在着教育方法落后,人才培养模式僵化,方法单一陈旧等问题。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围绕考试取得高分而进行。到了大学,尽管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改变,但学生认知活动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变,学校长期坚持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只有知识再现而忽视了学生批判思维的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学生只是成为了知识的“容器”,其思维方式没有根本的变化,仍然沿袭求同思维,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3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创新能力“金字塔”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成效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办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材料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拥有众多学科创新团队和国际知名教授;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年度评估中,我校材料学科与上海交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并列第五名;全球ESI学科2011-2012年度排名,我校材料学科名列第163名,进入全球前1%行列;2013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了亚洲大学前100名排行榜,我校名列第58位,主要得益于材料学科发表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

近几年来,我院依托材料学科优势平台,紧密围绕“材料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立体构建了本科生创新能力“金字塔”培养体系(如图1)。它从专业认知、动手实践、创新训练、科学研究四个层次逐步推进,既重视打牢创新思想基础、倡导创新诚信精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又重视发展创新学院文化、完善创新竞赛机制、营造创新人文氛围,体现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形成的渐进过程,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是一个立体而流动的体系。该体系的科学建构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学生参与比例,以每届学生在本科四年内参与活动次数统计

图1 创新能力“金字塔”培养体系模型图

创新能力“金字塔”培养体系,以专业基础入门熏陶为起点、以院级专业竞赛锻炼为依托、以校级自主创新项目提升为载体、以省部国家级竞赛为升华,着力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筑了一条卓越的通道。

3.1 以专业基础入门熏陶为起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专业基础入门熏陶由“材苑揽胜”、“博导论坛”、“专业素质拓展”和“本科生导师制”四部分组成,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帮助学生了解材料学科历史文化、材料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鼓励学生追求卓越目标、献身材料事业。

材苑揽胜:邀请校内知名教授主讲,旨在向大学生全景展示材料领域科学进展。自2006年举办以来,先后有姜德生院士、赵修建、傅正义等知名教授担任主讲,举办了40余场。

博导论坛:邀请知名学者主讲,主要介绍材料各学科研究方向、方法及成果,拓展学生视野。先后有周玉、叶恒强等院士担任主讲,已经举办30余场。

专业素质拓展:通过组织第二届国际材料学术论坛、名企面对面、“参观实验室”、“材料学科创新型团队教学/研究成果展”、“材料类大型仪器设备操作证书培训”等活动,营造丰富的学科文化氛围,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本科生导师制:通过“本科生-导师”双向选择,导师从专业思想引导、科学作风养成,科学研究训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培养。自2007年以来,先后有200余名知名教授、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担任本科生导师,2000多名学生直接参与导师科技创新项目活动。

3.2 以院级专业竞赛锻炼为依托,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在材料学科有关科研基地、教授和赞助企业的支持下,学院举办了不同的专业科技竞赛活动,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动手实践及开拓创新的精神。

(1) “上海中技杯”先进混凝土技术竞赛。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年资助2万元设立“上海中技”创新基金,依托无机非专业的学科科研基地开展学生实践创新训练;(2) “CPIC杯”复合材料技术竞赛。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每年资助3万元设立“CPIC杯”创新基金,依托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各实验平台开展学生实践创新训练;(3)材料性能设计与制备大赛。此项竞赛由学院举办,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分陶瓷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三个主题进行。

在材料学科众多教授和校外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得到不断拓展,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力得到不断激发,竞赛影响日益扩大,已经有120余名教师和2000多名学生参与。

3.3 以校级自主创新项目为载体,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校自主创新项目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材料学院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和“节能减排立项项目”的申报工作,形成了“管、选、育、助”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管:成立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引导,强化责任,规范管理;

选:做好政策宣讲,加强选拨和指导;

育:与学科基地协调,协同培育,加强本科生与各学科基地的联系;

助:对立项项目,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对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

在这一机制的有效指导下,我院申报校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和校节能减排项目的数量获得明显增加。2013年,校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经过初评,(下转第39页)(上接第37页)共有45组学生项目参与申报,比2012年增加17个,比2011年增加27个。2012年,校节能减排项目有54组项目参与申报,比2011年增加40个。

3.4 以省部国家级竞赛为舞台,展示学生创新成果

材料学院始终将省、部、国家级竞赛作为学生创新成果展示的舞台,精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竞赛,构建了“教师团队指导、基地分类孵化、典型榜样引路、学生广泛参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模式。

几年来,在这一模式的有力驱动下,学生参与的省部国家级科技竞赛获奖人次大幅提升,仅2012年,有85人次获得奖励,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8人次,并在重大竞赛中实现新的突破,材料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争相涌现。特别是我院2008级无机非专业赵云龙同学,他的作品《钼酸锰/钼酸钴分级异质结构纳米线设计构筑与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Nano Letters》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并凭借其卓越的科研创新能力荣获2012年大学生年度人物光荣称号。

4 结论

我院针对材料类专业,通过对创新能力“金字塔”培养体系的构筑和实践,积极营造创新校园文化,重视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实践,以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材料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经过四年的实施,实现了大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对新时期新材料产业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教学研究项目:武汉理工大学重点项目“科技竞赛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示范应用”

注释

①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增刊.聚焦: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M].2012京新出报刊增准字第(417)号,12-22.

第5篇: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意识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50-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职教育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进步和重大转折。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教育界探索并肯定了人本教育,即顺应人的天赋,挖掘人的潜力,促使人全面地发展,弥补了素质教育上的局限性。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一书,注重学生个性、精神和潜力的开发,强调特色教育和营造书香校园,建设理想课堂,最终达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些富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理念改变着我国教育,也影响了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服务理念。

近年来,中职学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馆藏图书,实现标准化科学管理,完善流通服务机制,给广大师生推荐好书指导阅读。然而,由于网络的发展和各种新媒体等信息渠道的增加,图书馆的读者群在逐渐流失。在新教育理念下,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内涵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远景工程。只有创建新的服务方式,由封闭向开放、由被动向主动、由单一向多元、由内部向远程等转变,中职学校图书馆才能在激烈的信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中职学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金缺乏、信息滞后、管理落后等方面。

(一)资金缺乏,馆藏资源建设问题突出,导致图书利用率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育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图书是师生的精神食粮,缺乏图书,学校的教育将不全面。然而,很多中职学校由于生源压力,需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各项建设中,作为教学辅助部门的学校图书馆建设得到的投入资金很少,难以购入新书,导致图书馆建设几乎停滞不前,处于萎缩状态。经调查,广西较好的几所中职学校其藏书量都没到达5万册(不包括过刊成册),很多图书是过时教材和老师捐赠的图书,藏书质量不高,工具书缺乏,破损图书补了又补。为保图书量,学校剔旧工作难以开展,藏书结构比例失调,文艺类超过科普类,在校师生没有利用图书馆开展学习的积极性。

(二)信息滞后,图书馆辅教功能被削弱。每个中职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桂林工业学校的品牌专业是高分子材料和橡胶专业。为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图书馆在采购中需要注意收集相关专业知识的信息资源。富裕的采购经费是前提,前几年桂林工业学校申请到一笔政府采购经费,但要在指定书店指定时间购书,指定书店里的专业图书不多,高分子材料和橡胶专业图书更难寻踪迹,相关的计算机、数控、经济、旅游等专业图书纸张虽好但贵,有限的经费买不了多少新书。知识的快速更新和信息资源的滞后,削弱了学校图书馆的辅教作用。

(三)管理落后,图书馆队伍建设缺失,导致管理不科学。知识管理和人员素质和谐发展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保证,图书馆人才知识结构决定着图书馆建设中的科学管理和服务水平。中职学校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学科专业水平低严重妨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效益的提高,很多工作人员是改行而来,不懂图书馆业务,学校对他们的培训也不是很重视,未在学历、职称、工作能力等方面作出严格的要求。有的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1~2名,兼管教材,甚至连电脑都不配备,阅览室在很多时候处于关闭状态。落后消极的低水平管理,已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信息化趋势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亟须由资源管理和技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型,并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二、加强中职图书馆建设的策略

(一)更新思想观念,使图书馆成为“读书乐园”。图书馆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活动场所,图书馆的阅读效应能使学生获得一种主动阅读的乐趣,这是网络媒介所不能代替的。在“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理念下,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营造学校浓厚的书香氛围,提升学校全体师生的精、气、神,用读书带动教育教学改革。为此,图书馆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创造阅读环境和氛围,建立文化长廊,写板报和读书警句;定期推荐书目指导师生开展读书活动;根据各班专业特色,要求写读书日记,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创建书香班和书香家庭;每年9月25日举办阅读节活动;研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成立“书香俱乐部”;在“世界读书日”和中国曝书节组织大型读书交流活动,启动校内读书志愿者带动更多学生参加,打造学习型校园。

(二)建立高质量、有特色的图书馆藏书管理体系。图书馆应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一切”的理念,创新服务体系,将先进理念和技术运用于藏书管理中,建立高质量、有特色的图书馆藏书管理体系。中职学校图书馆是通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合理的藏书结构和质量是保证师生需求的物质基础。因此,图书馆有限的经费应尽量用来购置适应本校专业特色技能的培训用书和师生教学需要用书,文艺类以经典名著为主,科普类的比例要高出文学艺术类为宜。

(三)建设数字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和开放获取知识的今天,图书馆资源建设只有向数字知识建设发展,才能获得将来发展的立足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指标评估体系”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开展信息化建设,学校建有校园网……图书馆藏书6万册以上(含电子图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图书馆有识之士就已提出管际互借,资源共享。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必须将有价值的图书搜集、分类、整理、加工并数值化,多增加电子书刊收藏,运用电子阅读器阅读,如kindle、IPad,通过medalink平台进行资源共享服务,远程访问,建立开放式网络数字图书馆。学校校园网提供网上服务,师生还可用手机上网,立刻分享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既培养了师生的信息应用能力,又能实现中职图书馆特色化发展,建设学习型数字图书馆。

(四)建立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保证图书馆和谐健康发展。设立督导部门,犹如工厂里有了“质检员”,学校里有了“教育警察”,其既对学校管理、招生、师资队伍、学生管理等进行督导,又时时听取大家对教育的建议。监督与指导并重,推行督学责任区制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将使学校形成一个健康的教育生态。引人第三方评价机制是发达国家教育的成熟经验,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大环境里,充分发挥学术组织、质量监督、评估评价作用,拓宽师生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渠道,能更好地处理政府、社会、学校、图书馆等各项问题,保证图书馆建设能健康和谐地发展。中职学校图书馆可参考和借鉴高校图书馆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学习电子科大图书馆设立的版面“互通园地”,使图书馆与读者相互沟通,或让“教育警察”负责监管和评估依据。

(五)开展入馆教育,培养新生图书馆意识和信息素养,加强参考咨询服务的教育功能。关注读者、方便读者体现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人文关怀。中职新生入校后,根据自己特长爱好确立了新目标和专业定位,作为第二课堂和知识乐园的图书馆,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入馆教育,以增强图书馆和信息知识意识。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Authorware或演示软件PowerPoint编制课件进行图书馆基础教育,了解图书馆布局、藏书分布、规章制度、借阅流程等各方面服务内容;在实地参观图书馆中,讲解图书分类及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尽快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和终身学习能力,较早形成“信息观念势场”激发信息需求与阅读兴趣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灵魂”、“心脏”,是衡量现代图书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在为师生解答利用图书馆产生的问题时,可以传递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信息时代的数字图书馆,通过电脑网络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业务之一,实现真正的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2001年的IFLA会议上就提出深入发展数字参考服务,在美国大多数图书馆还建立了单独的参考咨询部,帮助读者利用图书馆寻找资料。国内一般高校和大型公共图书馆都设有数字参考咨询,为更好地做好它,中职图书馆可向高校借鉴和研究学习。

(六)创新服务模式,发挥中职学校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建“值周班”、“协管队”。树立人本理念,建立灵活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服务与育人协调发展,是图书馆功能的核心内容。在学校里通过班主任通知每班学生报名,录用责任心强、爱读书、乐意服务和体验实际工作的学生,组建成“值周班”和“协管队”进行培训,参与到图书馆工作,满足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桂林工业学校经过试用,效果很好,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一种途径和机会,既拓宽了教育功能,又加强了图书馆建设,使服务与育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总之,在社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大量需求的今天,我们必须探索适合中职学校和图书馆发展的、与技能人才培养相一致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举措,结合本校实际现状,在新教育理念下,为实现最终的理想教育和图书馆建设创新发展提供新视野和新动力,进而推动学校全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张力.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点[N].中国教育报,2013-11-26

[3]蒋萌.职教体系构建与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J].新世纪图,2013(11)

[4]林松溪.中专比大学更重要[J].大众科技,2013 (7B)

[5]祭彦加.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第6篇: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 包装测试技术 案例教学 考核机制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包装工程专业是一门含有多分支、全方位、立体式的典型综合学科,目前已在我国广泛开设。特别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包装产品的要求日益增长,促进了包装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包装人才的需求,而包装工程专业在国内开办时间只有20多年,发展时间短,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①如何面对新的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包装人才的专业知识素质,是包装工程专业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1 教学内容上,突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包装测试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包装材料学及包装工艺学后,学习对包装材料的物理、力学、光学等性能进行测试。也包括对制成包装产品如瓶、罐等具体形状的包装容器之后进行测试,都属于本课程的范畴。教学大纲的完善和更新是教学内容建设的基本骨架。②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大纲不是教学内容的堆砌,而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③课程大纲的完善是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线,并要充分地展示课程教学设计思想。根据我校包装测试技术教学时数少,34学时,同时专业方向又是以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为主要方向,以食品、药品及化妆品包装为主要应用领域,如何选择甚至编写合适的教材,如何确定本课程包含的各部分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合理分配学时,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成为提升包装测试技术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考虑到目前社会对于包装人才的需求,在其职业能力中,包装设计是其主要要求,而包装测试则主要集中在基本的规范操作和数据分析,如能够独立工作,熟悉包装测试要求,会独立完成包装测试评价工作,分析物理性能、运输模拟包装测试等。依据客户要求,按照标准包装测试有效地完成包装评估工作,向其主管明确指出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并可以提供相关改进建议,按要求写出测试报告等。④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以信号与系统、传感器原理等其他相关课程已经介绍过的内容为主要切入点,只是略微介绍其在包装测试中的应用领域。而将主要精力集中的纸、塑、金属、木、玻璃、缓冲与运输包装的包装材料测试及容器测试原理及方法的学习上。学生在学习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后,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很容易上手包装测试工作,而且不局限于某一型号机器。

2 在教学方法上,辅助以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技巧。掌握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⑤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联系实际。包装测试有许多本身就属于工厂实际应用的案例可以用来进行讲解。如某包装材料厂生产的化妆品纸包装盒在交付客户后发现最后产生霉变,导致化妆品内包装受到污染而无法销售,必须退货处理。在作为案例分析的时候,就要对内外包装材料进行卫生、安全性测试,考察其霉变发生的原因,部位。测试结果表明,是内包装本身引起的霉变,从而使得外包装纸盒的生产厂家避免了经济损失。在另一案例中,⑥某厂生产的分体空调在发货到外储库后发现外包装箱变形问题严重,5000 台产品其中包装箱不良达到300 台。随即对包装箱进行了单品确认,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厂家对内径尺寸、表纸等进行了变更。变更后纸箱经第三方根据国标进行了评价,纸箱合格,然后对公司内的码放及存储进行了确认。厂内新包装纸箱在厂内码放7 层放置2个月未发生变形等不良。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包装测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优化考核模式,多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方法。而考核方式的优化,则是对学生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考核方式改为论文+PPT讲述+期末考试的模式,其中,平时考勤、作业占二十分,论文占二十分,PPT讲述占二十分,期末考试占四十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挥主管能动性去查阅文献资料和标准,并按照正规的综述论文格式规范进行撰写,从摘要、关键词、正文到参考文献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学生从形式上受到一次毕业论文前的文献调研、论文撰写的强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研学生对目前工业应用的一般测试设备和学术研究的前沿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和归纳,将所看到的、所关注的测试方法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将学生按四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做个PPT并请一位同学进行讲述,考核成绩作为该组四位同学的成绩。通过做PPT讲述,学生需要自行组织图片和说明,并进行PPT的设计,直至最后讲述。十分钟的讲述和五分钟的提问,有助于并在一定程度上能集思广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再经过最后的考试,学生需要对所学课程进行一个全面的复习和总结,三者结合,使得学生对整个学习内容都有较为直观、详尽的认识。

4 结语

包装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其涵盖面非常广,学生在大学四年所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强化其动手能力,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这中间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将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相关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始终贯穿使学生的适应社会需求这一理念作为教学目标,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进与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包装人才。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2012AA 092301),上海海洋大学“085”工程建设项目

注释

① 迟建,于志彬,陈志周.包装测试课程体系改革[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13(3):351-354.

② 李凤林.淀粉深加工技术课程建设研究与探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20(1):87-89.

③ 张兰知.热学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体系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5.25(4):98-99.

④ http:///Job_Detail.phpCompanyDetail=cm1297922646247 &ZhoaPin Det ail=44617488

第7篇: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范文

标准版“陈欧体”“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陈欧体”式吐槽,源自聚美优品“80后”CEO陈欧。此前,一段由他亲自担纲出镜的广告视频独白在网上走红。这则短短一分半钟的广告。成为2013蛇年春节最大的“槽点”之一。

“陈欧体”正在各大社交网络引发疯狂的仿写热。与此同时,国内各大院校的同学也纷纷亮出了自己创作的大学版“陈欧体”,为自己的学校代言。这些段子浓缩了各所大学的特色,又不乏幽默搞笑,不但成为了同学问的热门谈资。也让全国各地诸多“非著名”的实力派院校为人所知。

坐标:华北

北京化工大学:低调的化学工程领军者

“你只关注我的学校,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985’我有我的‘211’;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男女失调不好去爱,我可怜你跟不上时代;你可以轻视我们校园的袖珍,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程……我是北化人,我为自己代言!”

在名校聚集的京城,北京化工大学或许略显低调。很多人不知道位于北三环边上的这所大学,其实是一所老资格的重点大学。在北化那间不算起眼的校门背后,有多少科学工作者正在孜孜不倦的攻克难关,有多少国家重大尖端科技项目正在酝酿、研发。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创办时,北化的办学目标就是一所“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的高水平大学。1960年,北化名列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

北化最厉害的学院之一当属化学工程学院。化工学院于1996年1月在原化学工程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现设化学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研究所。有两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2001年,化学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北化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6。

北化工另一个实力强大的学院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该院包括聚合物科学系、聚合物工程系、功能材料系、碳及复合材料系、金属表面工程系、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分析与测试中心等单位。材料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强项;碳及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防护学科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很大程度上。北化的知名度也是由这两个学院打造出来的。前些年电视上有旬随处可闻的广告词“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这滋润了无数“屌丝”的“大宝”系列产品,就是由化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开发研制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则更多的和什么“纳米”材料、特殊型材联系在一起。这个学院的毕业生每年都会有不错的就业前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的公司特别青睐材料学院的优秀学生。

坐标:华中

南昌大学:实力超群的综合性大学

“你只看到我的校名,却没看到我的‘211’;你有你的北京,我有我的南昌;你否定我的地理位置,我决定我的前景无限;你嘲笑我地处内陆交通闭塞,我可怜你总是浮夸;你可以轻视我们的低调,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哪怕身处中部也要活得漂亮。我是昌大,我为自己代言。”

过去不少南昌大学的同学都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被人问起在哪里念书时,若是回答“南大”,多半会被误以为“南京大学”或是“南开大学”。的确,在知名度上来说,后两所“南大”会略胜一筹。事实上,位列“211”高校的南昌大学也非池中之物。于是。这些年来一个亲切的昵称在这所学校的同学里叫开了——“昌大”,独一无二的“昌大”,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南昌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是江西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被教育部正式确定为江西省重点支持、部省共建的高校。2012年,该校还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的14所院校之一。

身在中部的昌大,相较于沿海地区而言可能会少了许多便利条件。但即使如此,昌大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迄今为止,该校取得了硅衬底GaN基蓝光LED技术、高速轮轨检测技术与装备、纯电动汽车、国内第一代生产型LED高端装备MOCVD系统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昌大的学研产用结合成果也令人瞩目,先后建成了国家大学科技园、晶能光电、中兴软件公司、丰城低碳生态科技示范园、宜春锂电及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一批产业基地。

坐标:西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专业全国拔尖

“你只看到我的校名,却没看到我的实力;你有你的排名,我有我的教育部直属和“985”“211”;你嘲笑我们不懂谈情说爱只会埋头做实验,我心中默默忍耐;你可以轻视我们学枝不出名,我们会证明今后是谁的时代……哪怕不被重视我也要活得精彩!我是西北农林科大,我为自己代言!”

一口气念下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个名字或许不会令很多人心生向往。在这个大学也讲“面子功夫”的时代,又是“西北”又是“农林”的学校很难给人们留下不得了的印象。然而事实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仅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国最顶尖的32所副部级建制的重点大学之一。

西农1934年诞生的时候还叫西北农林高专,所在地陕西小城杨凌本是一片黄土。现在。大学与小城已经“合二为一”,杨凌周边全是西农的教学实验园区。作为我国第一所由高校和科研单位合并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型大学,西农在教学基地、试验田、试验农场、林场方面显得尤为“奢侈”,仅校内就有“农业与生命科学实验园区、动物生产教学实验园区”等好几处,校外的更是遍及全国16个省(市),共260余个。

看一个学校的专业优势,不在规模大小,主要看她的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西农的优势学科中,排名第一的是植物生产类新专业,据说到目前为止只有6所大学开设此科,而西农的该专业仅次于浙大,是国内第二。此外,生命科学学院下设的专业和葡萄酒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都是最近几年报考的热点。

西农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先后走出两院院士14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人,300多人在厅、局级领导岗位上工作,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各行业的骨干。林学系72级毕业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陈存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生态学家赵士洞等一大批名流都是西农名人榜上的明星。

坐标:西南

云南大学:偏安西南的贵族

“你只看到了我的校名,却没有看到我的风景;你有你的清华园,我有我的东陆园;你有你牛气的院士,我有我可爱的松鼠;你可以轻视我们学校没有学霸,我们会证明今后是谁的时代!我是云南大学,我为自己代言。”

春城昆明,四季如春。当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莘莘学子为“雾霾”“堵车”等无比烦恼时,云南大学的同学却可以优哉游哉地享受读书之乐。偏居西南一隅的云大,颇有些与世无争的意思,然而这所低调的“211”重点大学,也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第8篇: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范文

1纳米医药发展前景分析

纳米医药是最近才出现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虽然目前已经进入市场的纳米医药产品不多,而且这一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还并没有充分确立,但是,利用纳米技术的药释系统、诊断方法和药物研发方法正在使药物的版图发生革命性变化,尤其是靶向特异性药释系统很有可能解决许多医学问题。尽管人们对纳米医药的预测是十分鼓舞人心的,但是纳米医药研发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包括:①成本高。②在没有相关的安全指南出台前,很难得到公众的信任。③能得到的风险投资相对较少。④人们对纳米材料与活细胞之间关系(如生物相容性问题和纳米材料的毒性)了解较少。⑤大型制药公司不愿意向纳米医药投资。⑥生产缺少质量控制,重复性差等。⑦专利局(如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和药物审批部门(如FDA)管理措施混乱和滞后。⑧媒体对纳米材料尤其是纳米医药负面影响(尤其是环境、健康和安全性)的关注。为了在政策上适应并促进纳米医药的发展,各国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希望解决上述问题。各国专利局都在不断改进对纳米医药相关专利的审查,各国政府管理部门也正在制定纳米药物的相关安全指南,以便适应纳米医药产品的发展需求。下面将对美国纳米医药审查体系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2纳米医药专利发展现状

在过去十年中纳米医药领域的研究文献和专利申请都迅速增长。欧洲专利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向欧洲专利局提交的纳米医药专利已经由1993年的220件上升到了2903年的2000件。根据欧洲专利局的统计结果,在纳米医药专利申请方面,美国一直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从1993—2003年间,其专利申请约占全球总申请量的54%,随后依次是德国占12%,日本占5%,法国和英国均占3%。我国目前只有清华大学材料系研究的纳米人工骨在美国获得了专利。从全球纳米医药专利申请所涉及的领域来看,药释放系统专利最多,约占全球纳米医药专利申请总数的59%,接下来依次是体外诊断方法、成像技术和生物材料专利,分别占14%,13%,8%,药物、治疗和活性移植物方面的专利相对较少,各占3%左右。无论是研究人员、生意人还是专利从业者都意识到纳米医药专利的重要性,都在努力获得尽可能广泛的纳米高分子材料的专利保护。市场上的纳米医药产品相对缺乏也推动了纳米医药专利工作的发展。制药公司认为获得专利是证明自己实力、吸引风险投资的最佳途径。有一些公司认为如果他们不去抢先申请尽可能多的专利,就很可能会因为被别人抢先申请而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同样,研究人员为了提高学术地位也感到申请专利的必要。大多数发明者发现在纳米医药专利出现的早期,PTO对纳米医药专利的管理是比较混乱的,但这正是对有价值的上游技术获得广泛专利保护的绝佳时期。在今后的几十年中,纳米医药将会不断的走向成熟并获得突破性的成果,专利将会给公司带来大量的实施许可费并成为公司交易和合并的杠杆。

3纳米药释系统专利的申请

3.1纳米药释系统专利开发的优势和方法

纳米医药对药释系统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制药公司目前已经意识到药释系统的研究是他们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来自《NanoMar-kets))的一份市场报告的测算,到2012年,纳米技术将使药释系统产生48亿美元的收入。该报告还指出,到2009年全球药释产品和服务市场的收入将超过670亿美元。另外一份来自《NanotechnologyLawBusiness))的市场报告也指出纳米技术能使药释系统市场的销售额从2005年的12.5亿美元增至2010生国堑堑苤查!!塑生塑!!鲞箜!!塑年的52.5亿美元,2015年会增至140亿美元。固体纳米微粒是尺度在1—1000nm的颗粒,能用于药释系统。由于它具有能将各种药物基团运送到身体不同位点,并延长药物作用的性质,因此在药释系统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纳米颗粒的大小和表面性质决定了它在体内的活性。纳米颗粒的物理性质也决定了它在体内能够达到大颗粒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另外,粒子大小也影响药物在体内各部位的分布。粒子变小,它的表面积就会呈指数增加,溶解速率和饱和度都大大增加,从而改变在体内的性质。在某些情况下,纳米颗粒药物还能够帮助降低血浆药物浓度峰值,也能防止血浆药物浓度降低至有效治疗浓度之下。目前美国的专利法允许对老药的新剂型申请专利,纳米技术就能够为已经存在的化合物提供新的剂型。这些新剂型能够获得FDA和PTO的批准。只要老药的纳米剂型能够满足专利性的要求,就能申请专利。在美国,创新性的药释系统本身也可以申请专利。创新性的药释系统能够帮助制药公司对已经专利过期或即将过期的化合物设计出新剂型。这种策略能够拖延或打击非专利药对过期专利药的冲击,尤其是当改进剂型的药物优于原专利药时。实际上,这种策略也延长了原专利药物的生命周期,通常也被称为“常绿化”策略。

3.2纳米药释系统专利的审批和申请

3.2.1纳米药释系统新药的审批应当指出的是,把已有药物改造为纳米药物通常会导致产生创新性的新化学实体(NCE),因为纳米药物与原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是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就是不具有生物等效性,因此纳米制药公司并不能通过缩短的新药申请(ANDA)来通过FDA的审批。

3.2.2纳米药释系统专利的专利性审查标准我们现在还很难判断,纳米颗粒专利是否也将会面临电子商务和生物技术曾经面临的专利障碍。电子商务与生物技术专利最初是被认为不具有专利性的。无论如何,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剂型和其他纳米发明一样,只要满足专利性的要求就可以申请专利。在美国,大小本身并不是专利性的标准,某个装置或方法如果只在大小上发生了改变,并不能使其具有专利性。事实上,法条中已经明确规定:如果仅对某种物质、装置的大小加以限定并不足以使其与现有技术相区别而具有专利性。美国联邦巡回法院(CAFC)也认为:如果权利要求中描述的发明仅大小上与现有技术相区别,而在作用上与现有技术没区别,那么,这项发明就不具有新颖性。也就是说,具有纳米级量纲的物质也必须具有新的功能才具有专利性。此外,产品发明者还必须能够证明他们的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

3.2.3纳米药释系统专利申请中的困难——证明具有非显而易见性嵋。对已有药物的新剂型申请专利,最大的困难就是证明该项发明的非显而易见性。FrO常认为,新的药物剂型不过是药物的优化,因此,并不具有可专利性。如果剂型中改变的只不过是成分,并且新增的成分曾经被用在其他的剂型中,产生能够预期的作用,这种观点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专利申请者要想说服审查员所申请的剂型不具有显而易见性,就必须证明该剂型具有意想不到的优点或改进。例如,降低毒性、增加生物利用度或改变生物利用度、改变药物稳定性、溶解度或活性。这就需要在专利申请中递交相关的试验数据,其中还包括与申请的剂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的剂型的试验数据。这样,专利申请者就能够证明自己的发明具有创新性。由于纳米微粒药物的现有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纳米微粒的性质也常常是很难预测的,因此证明纳米药物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意想不到的优点,从而获得专利授权是相对容易的。然而,随着纳米药物现有技术的不断增加,这种专利申请的趋势终将会改变,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有关纳米技术的专利、法律问题显现出来。

4美国纳米医药专利体系存在的问题

4.1纳米技术的定义不准确纳米技术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专家们对纳米技术的定义见仁见智。纳米技术是个概括性用语,它被用于定义产品、过程和特征,并覆盖了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中采用的纳米技术的定义是被引用最广泛的一种定义:“1~100nm尺寸问的物体,其中能有重大应用的独特现象的了解与操纵。”然而,一些专家反对给纳米技术限定如此严格的定义,他们认为应该强调数值范围的连续性而不是纳米到微米的界限。很显然,NNI的定义排除许多微米级的方法和材料,而许多纳米科学家都把微米量纲也纳入了纳米技术的范畴。实际上,许多政府机构都面临如何选用纳米技术的定义的问题。例如,FDA、PTO都采用了小于100nm的定义,也就是NNI的定义。这种定义就带来了许多麻烦,这不仅给纳米专利统计工作带来了困难,同时也给正确评估纳米技术的科学、法律、环生垦堑垫盘查!!塑生笙!!鲞篁!!塑境、管理和伦理学问题带来了麻烦。由于纳米技术需要许多技术的集合,每项技术又都有不同的特征和应用。小于100nm的大小可能对于纳米成像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量子效应直接依赖于粒子的大小。但是,这种大小的界限对于制药公司可能并不十分重要,因为从成分、剂型和有效性的角度来说,大于100nm的尺度也许才能获得某些理想的性质(如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性、减少剂量、增强溶解度等)。有些专家指出,纳米技术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因为许多生物分子都与纳米物质具有相似的大小。例如,肽分子的大小与量子相当(<10nm),一些病毒与用于药释系统的纳米微粒的大小类似(<100nrfl)。因此,大多数分子药物和生物技术都可以纳入到纳米技术的分类中。因此,一些研究者建议纳米技术的定义中对纳米微粒的定义不应仅仅局限于大小本身。欧洲科学基金会对医药领域的纳米技术作出了如下的定义:“采用分子手段和知识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人们健康的科学和技术。”这种定义没有局限于分子的大小,而是强调了对纳米材料的可控性操作是否能够带来医疗效果的改进。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学者提出,在纳米医药领域,不应该采用NNI的有关大小的限制,而应该把纳米技术应被称为“微型技术”更加合适,这样才能把纳米技术和显微技术都包括在内。

4.2纳米技术的定义不准确导致专利分类产生偏差2004年11月,PTO公布了一个纳米技术的初步分类(被称为第977类),并且还正在不断补充977类下面的小类。2006年,12月,PTO把大约4500项专利申请纳入了第977类中。然而,这个数字实际上只是很粗略的估算,低于实际的纳米技术专利申请数量。这主要是因为FrO借用了NNI的非常狭窄的定义用于专利分类,就导致了专利分类系统产生偏差,尤其是对纳米医药和生物纳米技术有关的发明进行分类时,偏差就更加明显。另外,这种分类标准既不能很好地体现纳米医药发明特有的特征,也很难体现出纳米医药所包含的跨学科特征。PTO利用这种具有明显偏离的分类系统筛选出的几千项专利并没有达到当初建立977分类的目的,而当初的目的是:统计纳米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方便专利审查员和专利人进行纳米技术专利的检索。

4.3在纳米医药领域的现有技术检索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3.1审查员的检索资源和水平有限在纳米医药领域的检索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一些专家认为PTO缺乏有效检索纳米医药现有技术的自动检索工具。另外,他们的数据库可能存在数据遗漏的问题。虽然,纳米医药专利的申请已经有显著增加,但是大多数的现有技术都被发表在杂志或书中。网站中的信息和公开的专利文献只是作为辅助的信息。而很多非专利文献,专利审查员是很难获得的,一方面是由于PTO并没有订购相关的商业数据库,另外一方面有些审查员在检索方面还不是非常专业。结果,专利审查员很可能会漏掉一些现有技术。这个问题可能并不仅仅是纳米医药专利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在其他技术领域的专利审查中也很常见。

4.3.2检索词难以确定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纳米技术的定义常常相互重叠,就使对纳米技术相关专利的检索比其他技术领域的检索更加复杂。不同的检索词可能指的是相同的纳米材料和结构。例如,“nanofibers”、“fibrils”和“nanotubes”都可以代表多层碳纳米管,“singleshellnanocylinders”,“bucky—tubes”,“nanowires”and“nanotubes”都可以代表单层碳纳米管,因此要想精确作出纳米技术的专利地图是非常困难的。

4.3.3有些文献存在“假象”事实上,有些发明者在专利或出版物常常会把自己的发明撰写得十分隐蔽,以使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不会注意到他们的技术。另一方面,有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发明者或发明的受让人,会把带有纳米的词汇加纳入到他们的专利或出版物中,以便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在现有技术中找到真正的纳米技术,不但需要在检索专利和商业数据库时巧妙地选择关键词和专利分类代码,还要经过纳米技术专家的筛选,才能检索到最全面、最可靠的现有技术。十几年来,许多国家的专利局都面临着接受大量纳米医药相关专利申请的问题,PTO也不例外。随着纳米医药专利申请量的增多,其授权量也在不断猛增。但是由于PTO没能很好地解决审查工作质量低、专利授权量失控性猛涨以及职业道德降低的问题,将会对越来越紧迫的纳米医药的专利问题带来严重影响。归纳起来,PTO目前正面临的问题有:①审查员由于所能接触到的现有技术和检索水平有限,不能保证对每项纳米医药专利申请进行充分审查,做一】556一生垦堑堑苤查!!塑生笪!!鲞箜!!塑出授权决策依据的信息也往往有限。②审查员缺乏。③资金缺乏。④审查员的薪水只与审查数量挂钩,而不考虑审查质量,所以,审查质量低。⑤除了聘请过少数专家开展有关纳米医药讲座外,几乎没有聘请过外部的法律和技术专家。⑥Fro并不要求其审查员具有很高的学历。⑦没有专门针对纳米医药专利审查的培训教程和审查指南。

第9篇:高分子材料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 材料工程 专业硕士 创新能力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0 绪论

为了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改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观念,应对金融风暴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2009年开始开始面向应届生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培养的应用型企业研发型人才。全日制专业硕士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实现区别与以前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结构优化,实现应用型与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目标。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目的就在于和我国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区分开来,着重于企业联合、生产研发一线的实践环节的培养,不在于传统的纯学术上的研究教育,而是致力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接轨教育。

专业学位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能进入工程建设、厂矿企业、公司研发、生产一线等实际生产研发应用单位,缩短学生以社会工作的时间差距,能较快地适应环境和工作需要,承担起研发、生产、技术服务等的实际一线工作。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科研究生培养,大都设置有面向工程实践的学位类型或培养计划,是在普遍设置学术型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必要组成部分,如英国的大学―企业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欧洲一些国家的文凭工程师制度和美国的工程硕士计划等。虽然各国设置的学位和培养计划名称各异,但这些学位和培养计划,都是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具有明显的社会实践一线工作的取向要求。都是起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强烈需求,并为这种进步和需求所不断推动。我国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是与世界研究生教育的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将对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从专业学位教育的思想观念、培养目标、培养环节和评估等方面来进行建设,以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1 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创新探讨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且从2010年开始逐步减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逐年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工程实践、研究开发能力和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工程领域2009年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 名、2010年招收23名,2011年招收25名。在三届招生的基础上,已开始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高素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为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际的条件。

首先,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优化。建立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科学合理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构建实用的符合社会生产一线需求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夯实基础、强化专业、保证实践、突出特色的原则,构建由通识基础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方向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有机联系、逐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特色。以注重综合素质、强化能力培养、完善知识结构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把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强化工程实践环节。切实做到培养具有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课程体系上,在大学科、大工程的视野中,在工程观和教育观相结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按能力结构设计课程,形成合理的课程群,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凸显工程教育特色。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了4个模块: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工程。通过对专业硕士的主干课程群、方向模块课程群进行整体建设,加强相关课程的衔接,构建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新体系,形成了合理、科学、符合社会需求的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其次,依托山东科技大学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和现有科研优势,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实施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打造一支科研水平高、教学水平强的教学团队。实施院内团队支持计划,鼓励教师融入教学、科研两个团队,对学院组建的教学、科研团队择优予以经费支持。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一是要鼓励高水平教授实行与研究生“1+1”科研结对活动,吸引研究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利用专项资金,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培养基金”,资助和奖励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继续实施研究生科研立项工作,鼓励学生申报研究项目,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鼓励研究生将创新想法转化为专利,激励多出创意,出新创意,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赛代训、以会代训,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利用现有基础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开放。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利用现有基础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实验实习场所,组织研究生科研团队、兴趣小组及个人等进入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再者,建立保障制度与机制,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对于2009年以来招收的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我们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所存在的论文选题范畴界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业年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着力建设评价、监督机制与制度,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能力;实现从规模提升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跟踪与反馈机制,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建立责权与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与淘汰制度,推进奖助体系等研究生教育保障激励制度,推进不同形式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与细化工作。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监督系统地纳入到研究生管理工作范畴。要树立危机意识,在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本着质量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积极创新培养模式,实现规模向品牌的转变,不断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同时正在探索一套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管理模式。材料学科与青岛金海纳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澳柯玛新能源公司、大柱激光有限公司、中石油重油研发中心等一大批重要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单位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协议。我们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以上措施与制度保障,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国家设定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目标。

2 结束语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材料工程专门人才。我们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高水平科研能力和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我院从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入手,把原有优势、学科平台、产学研结合等要素贯彻到专业硕士培养的全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对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征求意见的函[Z].学司函[2009]2号.

[2] 马永红,赵婷婷,郑晓齐.中美材料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教育,2009(1):67 -71.

[3]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2010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