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务实体经济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2年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强调指出,“坚持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成本过高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今年以来,浙江、江苏、福建等省陆续出台了明确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黑龙江等省召开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要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综合部分地区陆续披露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规模和力度进行对比,福建最值得关注。
福建省出台的《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十一条措施的通知》,细则多、力度大,针对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入、扩大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规模、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等方面都规定了硬性指标,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力度方面,明确规定力争2012年全省各项贷款增速比GDP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银行业通过表外业务等融资方式募集资金不低于500亿元;在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方面,力争2012年省级重点项目融资新增额不低于500亿元,全省中长期贷款新增额不低于800亿元。此外,福建省还明确规定2012年力争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幅高于20%。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黑龙江一体化网络建设加速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4月份共有辽宁、天津、四川、黑龙江、广西、河南、陕西、福建、新疆、安徽、浙江、重庆、甘肃、内蒙古、广东等15省市新出台了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其中,黑龙江省作为全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首批十个试点省份之一,将利用3年时间建成一个由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枢纽平台、13个市地综合服务平台、22个产业集群服务平台组成的一体化网络平台体系,通过平台体系聚集、整合、统筹全省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等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一网式在线服务、一话式呼叫中心服务。
此外,各地的亮点措施还有:福建区别对待产品质量问题促小微企业质量提升;新疆开展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安徽扩大政府采购主体范围扶持中小企业;广东困难中小微企业可申请社保、岗位和职业培训补贴。
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
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贯彻落实中小企业现行优惠政策,加大对增加中小企业负担案件的查处力度等
《转发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的通知》
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列入各市、县级财政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确保本地区年度政府采购合同总额的30%以上授予中小企业;对中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3%-5%的扣除,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6%-10%的扣除
《关于创建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的通知》
原则上各市(州)要培育2-3个市(州)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每个县培育至少1个小企业创业基地,发达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培育力度
《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予以社会保险、岗位和职业培训三项补贴;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较高地区的单位缴费比例可逐步降至15%;允许困难中小微企业在一定时期缓缴养老保险费,并给予困难中小微企业流动人员调配费减半征收优惠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
将利用3年时间建成一个由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枢纽平台、13个市地综合服务平台、22个产业集群服务平台组成的一体化网络平台体系,为全省的中小企业服务
《关于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重点在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行业领域和若干园区、商务楼宇,建设一批小型微型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
《关于推动全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将用4年时间,基本建成全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体系,通过逐步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力争实现1个省平台、8个设区市(厦门市除外)、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30个产业集群窗口平台、2个台商投资区窗口平台和80个县(市、区)服务终端的建设与联通,实现整体服务平台内部以及与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和服务协同
五省同设中小企业服务年
新 疆
中小企业服务年
将从优化环境、完善服务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六个方面为中小企业送政策;在原有100户成长企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扶持300户成长性中小企业做强做大;促进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服务,力争2012年担保总额达到200亿元,服务企业4000户以上
内蒙古
2012中小企业服务年 办好“十件实事”:为200家中小微企业担保机构免费开展政策、业务培训,为40户中小微企业担保机构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免税政策扶持,为300户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资金扶持,为1000户小微企业免费建设网站、免费信息等
陕 西
中小企业服务年
着力做好政策咨询、企业投融资等八项服务工作,力争今年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2%,增加值增长18%
福 建
中小企业服务年
各级职能部门深入小微企业面对面辅导应用相关优惠措施,通过各种媒体、网络开辟“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专栏,宣传解读政策;举办万家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升职业技能、提升管理能力、提升技术水平的专项服务活动
河 南
继3月31日豆粕期权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后,白糖期权将于4月19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至此,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开启发展衍生品的新征程。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商品期权是监管层深化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未来,证监会将根据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推出更多期权产品和商品期货上市,加深期货市场服帐堤寰济的功能。
商品期权开路
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商品期权可以理解为期货合约的保险,能够为产业企业提供多样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虽然期权在国际市场早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但在我国商品衍生品市场还是一个全新的工具。
商品期权上市后,相关产业下的企业可以利用它丰富套期保值手段,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对于该期权买方来说,由于损失可控,其亦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商品期权的问世,有助于完善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将为相关产业链的各类企业和机构提供更为丰富、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和交易策略,为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和其他实体经济注入新动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期货公司创新发展。
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王凤海预计,基金、银行、信托和期货公司等专业机构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推动期货公司创新发展,也有助于解决目前市场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的难题,吸引个人投资者以资产管理等方式间接参与市场,从而改善国内衍生品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豆粕期权推出之前,期货市场发展曾一度放缓。特别是2015年国内资本市场异常波动后,市场上有观点对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提出质疑,期货市场相关的创新一度出现停滞,一些计划内的新品种、商品期权、期货经营机构的创新业务等未能如期推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发挥优劣成为决策层和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2016年底,为了更充分论证商品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进而推进期货市场相关创新与发展,证监会曾调研起草有关《期货市场的功能报告》并上报决策层。相关报告由证监会期货部牵头,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高校等机构协作完成。
彼时,有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上述报告上报后,商品期货市场相关的创新和发展有望恢复,市场各方对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较为认可。不同于上市期货新品种,商品期权作为做深和完善期货品种的重要方式,市场对其有着更多的期待。
按照证监会的构想,其希望市场各方不断提升对期货市场功能作用的认识,以期进一步开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格局,并希望建设一个与中国金融相匹配、与实体经济风险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期货市场,形成市场化定价体系,服务供给侧结构性产业调整和国家发展战略。
未来的具体策略还包括,一方面,推进产品创新,继续研究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机制,稳步推进商品期权试点工作,做好棉纱、乙二醇等商品及商品指数期货等品种研发上市工作,积极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和加快碳期货市场建设。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不断增强中国期货市场定价影响力。今后将选择若干在全球已经有一定定价能力的期货品种,向境外投资者开放。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方星海表示,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发挥功能,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产业客户服务是证监会2017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期货交易所是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产业客户的关键环节。
商品期权的上市仅为期货及衍生品市场重整旗鼓开了个头,下一步,只有期货交易所及其交易品种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教授提出,从期货市场品种活跃程度与影响力来看,已上市品种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品种是交易活跃、功能作用发挥充分、国际影响力相对较高的品种,例如铜、大豆、豆油、豆粕、菜籽粕、棕榈油等品种;
第二类是由我国创新或具有中国特色的交易品种,这些品种交易相对活跃,功能作用发挥较好,甚至有些已经具备国际或区域贸易定价能力。这类品种主要是黑色品种和能源化工品种,具体包括螺纹钢、甲醇、铁矿石、PTA、石油沥青、玉米淀粉、焦煤等;
第三类由于交易极不活跃,被称为“僵尸”品种,主要包括纤维板、油菜籽、硅铁、黄大豆二号、燃料油、早籼稻、普麦、晚灿稻、线材、粳稻等期货品种。
在上述品类中,较为成熟的如铜、铝、铅、锌、橡胶以及豆油、豆粕等油脂类期货品种开始与国际市场互相影响,我国根据实体经济需要创新上市的品种如铁矿石、螺纹钢、PTA等也正在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参考。
今年3月,由证监会期货部主办的期货品种评估专业评审会在北京举行。有与会人士对记者表示,此举也是“刺激”和“督促”期货交易所为市场各方更好地提供服务,有助于期货交易所查找问题,不断完善规则制度,使得交易所相关品种更“接地气”。
该人士称,证监会期货部参考国内外期货品种运行情况,首次设计并实行了一套期货品种功能评估体系,以量化期货品种的运行情况和功能发挥情况。
具体指标包括,期货品种法人客户持仓占比、套期保值效率、期现价格相关性、换手率、相对买卖价差等6个核心指标和10个参考指标,其中核心指标作为量化打分的依据,而参考指标则对评估结果进行修正。
据记者了解,这次评估对工业品、农产品、金融期货分大类进行排序打分,未来将以这一形式每半年开展一次。
一、促进融资规模适度增长,满足实体经济合理需求
(一)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金融部门要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始终坚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和谐共生、互促共赢的理念,在支持实体经济中求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下功夫,继续深化银企合作,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金融创新,加大信贷投入,坚决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金融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体外循环,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保持全市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各金融机构要通过大力组织存款、争取上级行资金倾斜、向市场融入资金等多种渠道筹措信贷资金,加大对信贷客户的培植力度,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同时,要按照稳健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科学安排全年信贷投放规划,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结构和节奏,确保信贷总量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相适应、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的运行节奏相衔接。全市全年贷款增幅要高于全省贷款增幅和全市GDP增幅,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增幅和占比要高于上年,全市县域新增存贷要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三)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各级人民银行要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对涉农贷款比重高、资金相对不足的县域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适当扩大支农再贷款发放额度和期限,并允许跨年使用。通过选择性票据再贴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督促县域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的70%以上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对考核达标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四)进一步拓宽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加大对银行间市场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着力推进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积极参与全省推进“中小企业区域集优债券”计划,切实推动信用增进的支持和服务工作。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大力拓展信托、租赁、保理等表外融资业务,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多元化,满足实体经济多种融资需求,并适当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二、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五)优先满足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满足在建、续建重点项目后续建设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大对“一区六园”及化工、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电力等支柱产业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文化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生物、新能源、磁电子、纳米材料、环保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支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推动行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六)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金融部门要积极配合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大力开展中小企业信贷客户培植工作,积极构建中小企业网络金融服务平台,设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适当下放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批权限,减少信贷审批层次,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建立对中小企业信贷的专项激励考核机制,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对因转型升级和资金周转暂时出现困难的中小企业不抽贷、不压贷,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确保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速高于当年全部贷款增速,其增量和占比高于上年。
(七)切实加大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支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积极建立促进县域资金回流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县域存贷比,加大金融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住房改造的信贷投入,优先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食用油等特色农业的信贷需求,确保全市当年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其增量和占比高于上年。
(八)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积极开发消费信贷产品,进一步激活城乡消费市场,积极拓展汽车、家电、助学、旅游等消费信贷业务。进一步落实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扩大贷款覆盖面,推行信用社区取消反担保措施,将贷款发放范围扩大到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农民工、城镇待业人员等生活困难人群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积极支持社会就业和创业。进一步落实扶贫贴息开发贷款和民族优惠利率贷款政策,推动山区、库区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信贷支持,严格执行差别化房贷政策,优先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支持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
三、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九)进一步推动信贷产品和融资方式创新。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贷创新工程,扩大中小企业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开展存货、仓单、股权、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商位使用权等质押贷款和在建工程抵押贷款、产业链融资业务。加大“三农”信贷产品创新,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订单农业质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信贷产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等信贷业务。推动重大项目融资模式创新,引导、鼓励金融机构采取银团贷款、联合贷款、同业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支持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级金融机构把作为信贷创新的实验区,在先行先试新型信贷品种和信贷模式。
(十)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和现代支付体系。坚持金融开放战略,营造平等竞争环境,吸引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基金、贷款公司、金融租赁、资产管理等各类金融机构来落户或开展业务。推动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组,加快组建三峡农村商业银行,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大金融IC卡应用推进力度,着力拓宽行业应用领域,打造城市金融品牌,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的现代化小额支付服务。进一步推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示范乡镇”创建工作,不断扩大支付结算系统的覆盖面。
(十一)进一步改善外汇管理和服务。积极推进贸易进口付汇报关改革,推行贸易出口收汇网上核销,提高核销效率,改进贸易收结汇和贸易活动真实性、一致性审核,简化企业申请按比例结汇和临时额度的审批程序。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出口信贷业务,大力推进出口商业发票融资和出口退税抵押信贷业务,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从信贷支持、用汇额度审批等方面对到境外开发重要战略资源、引进先进技术的企业予以支持。进一步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快速增长,力争在辖内具有国际结算资格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实现全覆盖,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和贸易便利化。
(十二)加快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通过财政注资、引入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补充担保机构的资本金和担保基金,支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做大做强。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省每年留成给县(市)新增税收的50%,必须足额用于补充县(市)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的规定。进一步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放大担保贷款比例。积极探索建立全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协会,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间的业务合作,壮大担保实力,扩大担保规模,放大担保效应。
(十三)进一步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清收银行不良贷款,加大对已胜诉金融债权案件的执法力度,大力惩戒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深入开展四大信用工程(A级信用企业、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和信用县市)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意识。继续推进征信评级工作,规范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继续保持和所辖9县市区“金融信用市州县”的荣誉称号。
四、完善工作机制,督促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
(十四)建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部门协调机制。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定期通报全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情况,研究部署推动银企合作的方案措施,督促落实重点项目资金对接到位和对金融机构的各项财税减免政策,积极构建政府协调引导、部门协作扶持、金融机构主动跟进、企业诚信发展的银政企良性互动工作机制。
(十五)建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投向监测与大额资金运用报备制度。各级人民银行要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的相关要求,建立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大额资金运用的监测报备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资金流向与委托贷款投放的跟踪监测,适时开展相关现场检查,强化信贷资金流向及用途的合规性管理,切实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民间借贷、房地产、股市等领域,确保信贷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十六)完善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政策评估与评价通报制度。各级人民银行要继续实施对各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政策情况的综合评价制度,以及对中小企业、涉农信贷政策的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定期评估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督促各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各项信贷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人行市中心支行要把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情况纳入对各金融机构的综合评价,对各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相关工作进行评价和通报。
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从总供给层面看,就是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从总需求层面看,就是从主要依靠投资到主要依靠消费;从经济发展模式看,就是从政府主导的模式转向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市场主导模式。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是关键。金融市场也不例外。相对于“十二五”规划,“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为“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提。为此规划建议:要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 过去几十年金融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中国的金融市场规模做得很大,机构做得很多,但是金融市场本身并没有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针对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系列问题,《财经》记者近日在成都举行的“创新、资本、跨越――2015北京大学成都金融论坛”会后,专访了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他认为,过去几十年中国的金融市场规模做得很大,但金融市场本身并没有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要化解金融不能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就是改革的问题。改革从金融体系来说就是要增加竞争,让市场来决定价格,一定要把市场的决策权还给市场。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财经》:11月3日,“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正式,首次提出了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这句话从字面去理解,似乎是说当前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不够高。那么,原因在什么地方?如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黄益平:核心问题是政府对金融的干预也就是金融抑制还太严重。过去几十年金融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中国的金融市场规模做得很大,机构做得很多,但是金融市场本身并没有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说对利率汇率,央行的干预还是比较明显。再如银行信贷配置,包括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等,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都还比较大。跨境资本流动的管制就更明显了。总体来说,就是市场机制在金融领域并没有真的发挥作用。
所谓“金融没有支持实体经济”,我对这一说法其实是有一定疑问的。实体经济这个定义本身就不是特别清楚。比如说房地产、金融服务业算不算实体经济?这些都可以再讨论。
不过现在的问题也很明显,现在货币供应量不少,但经济没有被刺激起来,是什么原因呢?第一个原因是,现在经济状况不好,增加贷款和货币供应,但企业有没有这样的需求,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并不是说你把钱拿出来企业一拿走,经济活动就起来了。有很多企业家说他的企业根本没订单,你给他们贷款他也没什么用。
第二个方面,很多钱可能去炒房子、炒股票,在市场上转,没有去支持生产。但刚才我说了,何谓实体经济是不明确的。第三个方面,我觉得问题比较大的,是我们的金融抑制。很多企业都遇到了困难。企业遇到困难,最明显的无非是两类。一类是民营企业,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现在碰到出口困难,他本身对资金也没有什么需求。另外就是国企重工业,投资品,包括资源行业,这些行业产能过剩很厉害,但是企业关不掉,关不掉还要继续给它提供各种支持它才能继续运转下去。僵尸企业占用大量的资源,说明有很大一块资金其实是无效运转。因此看上去钱是发出去了,经济活动却没有增加。
《财经》:2016年,中国经济会面临沉重的去产能、去杠杆、提高经济效率的中期挑战。这都可能会导致银行业不良资产率一定幅度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协调?
黄益平:明年如果采取一些比较大的动作去产能、去杠杆的话,可能主要会担心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失业,第二个是不良资产,第三个是经济活动下行去产能的时候稳GDP增长的挑战会更大,因为你要关闭很多工厂,短期内增长下行压力会加大。
但是怎么协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我的考虑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是,假如这些问题真的会出现,决策者的选择就是想长痛还是短痛之间的取舍。要做选择。病状已经在这里了,你闭着眼睛不看它不是一个选择,但如果留着这些问题不处理可能未来的问题更大。现在面对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去做(去杠杆去产能)。
当然在做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策略。越拖问题越大。原来的两个主导产业现在都碰到困难,一个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个是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品重工业。这两个行业单纯地靠周期性因素已经很难起死回生。IMF提到,中国所有的结构性改革如果落实下去,在短期会压低中国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其实说的就是短痛;但是这个短痛如果做得好,过了五六年以后,我们的GDP会因此提高2个百分点。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要推进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也就是最近讲的结构侧改革,实际上就是结构改革必须要推进的原因。美国、欧洲、日本也都在讲结构改革。供给侧改革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词而已。供给侧改革当然很重要,但东西并不是新东西。我们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60条都是供给侧的改革。
担保机构经营的是风险,提供的是服务,在风险可控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场运动,而是如何落到实处。
针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可通过产品的创新、制度的设计、流程的优化等方面来为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1、产品方面:针对地区的特色行业、园区产业设计个性化的产品方案,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降低准入门槛,弱化反担保措施,扩大客户服务群体。
2、制度方面:提倡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简政放权、充分信任。服务小微将现行500万以下小微企业一定要从源头抓起,从地区出发,从基层发展,信息的对称性是辨别小微企业风险的重点,企业审批担保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方向由上级部门把握,责任由分子公司承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时、快捷的服务小微企业。
3、流程方面:服务小微要体现一个“快”字,流程冗长就没有服务的意义。在保前阶段,按行业划分实现标准化的操作模板,如资料清单、报告模板、尽调重点等;保中阶段,精简审批流程与路径,提高审批效率;保后阶段,以保后管理的有效性为主,抓住检点,而非保后管理的程式化。
4、风险方面: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及时高效对风险项目进行化解处置,一方面有利于保持担保机构资产的流动性,实现优质的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势,实现担保业务的稳步发展;同时争取各项财政补贴来弥补风险损失与资金补充。
新一届政府对推进改革表示出了极大的决心与热情,国务院总理近日表示,我们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首先我们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其次,我们还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第三,我们还要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而近期中国地方金融改革持续发力,释放出金融改革由局部向全面推进的提速信号。去年3月、6月、12月,温州、珠三角、泉州金改相继获批,沿海地区率先扛起了金融改革实验的大旗,金改的狂潮席卷而至。今年7月,中国(上海)自贸区获批;8月底,义乌金改正式获批。正在翘首而待的还有长株潭、武汉,甚至还有新疆、陕甘宁等中西部地区。
主要内容
目前各地风起云涌的地方金改,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关键方面:一是所有制方面,即推动民营资本加速渗透到被国有资源垄断的金融领域;二是价格层面,即推动价格机制的形成,实现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资金的价格,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改革的目标是,更好地与实体经济结合,服务于实体经济。上海自贸区将完善自由贸易功能,试点投资和金融改革创新,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一系列金融改革有望在自贸区内先行先试。义乌金改包括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加快贸易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外汇管理机制、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发展壮大本外币兑换业务、促进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七方面的内容。
侧重点
各金改地区都被冠上了“试验区”或“试点”的名号。如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不一而足。目前国务院批复的金改方案中,各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且各具当地特色。“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是温州金改细则的第一条,凸显了温州金改的重点任务是整顿、治理和规范民间借贷,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有序的投资;珠三角金改的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促进自主创新;泉州金改的矛头则指向小微企业融资难,“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上海自贸区则倾向于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下的改革;义乌金改核心在于贸易金融。
政策效应:目前,不少业内人士仍在质疑金改取得实质性进展。温州当前金融状况的好转并非是源自金改的结果,而是在经济泡沫减少情况下投机性的下降,而非温州金融改革的绩效。如果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来看,并没有新的金融工具产生。与其说这是金融改革,不如说是对金融问题的化解。温州金改难有实质性进展,其原因是作为金融风险暴露的地方,国家不太可能给予更多的松绑政策。再翻开各地的金改条文,对照其金改进度,也难以让人满意,尤其是外界最为关注的重点方面。如珠三角金改涉及的方面颇多,要兼顾和协调的因素太多,有专家质疑其能获得实质性推动。就在金改地区政策“落地难”的同时,多地却忙着向国家要金改政策。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搅局”,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快速反应。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倒逼金融机构及金融体系自身的改革,成效或可立竿见影。
存在问题
目前地方金改对民间金融的关注显然不够,所有措施都借助于政府力量以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而看江浙以及广东的金融改革进展,政府主导力量往往难以发挥实质性的效果。去年3、4月间,中央连续批复温州及丽水两个金融改革试验区,希望为民间金融的正规化探出条路来。但是两个金改试点都已近一年半的时间,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据调查信息显示,当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民间借贷官司陷入困境。银行惜贷、民间高利贷和企业联保已成为绊倒当地企业的三大障碍。
无论是国务院的“金十条”还是地方版的金融改革政策,都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敏感的问题,那就是民间资本如何参与金融改革,金融改革能否为民间资本开辟一条通道。实事求是地说,江浙以及广东的金融改革进展,政府主导力量往往难以发挥实质性的效果。在丽水,为规避法律风险,放高利贷者往往通过签订阴阳合同和银行走账的方式,让高利贷合法化。甚至有企业反映,放贷者还采取诉讼、财产保全等手段,侵吞企业的资产和股份。这种走入歧途的民间借贷关系,理当是民间金融改革重点治理的对象,但遗憾的是,即使当地企业联名“上书”浙江省与丽水市政府,反映银行抽贷压贷、高利贷盛行,导致企业连续倒闭后果严重等情况,也没有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联名的企业全都没有再能从银行贷到款,其中有些企业已经因为难以为继而倒闭了。
如果说浙江的民间金融改革陷入困境,那么在广东的金融改革却出现了另外的局面:政府主导在倒退。去年“华鼎担保事件”曝光后,广东省迅速出台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对融资担保行业实施整顿。这种整顿原本是应当的,但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此后多家银行全都暂停了与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直接导致民间融资担保机构生存困难,经营步履维艰。今年以来,90%以上的民营融资担保机构都不见了,市场上能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只有5家国有机构。在担保这个带有鲜明民间色彩的行业里,却出现了如此的局面,真是太具讽刺意味了。
保障措施
从各地金改的实践看,靠国有大银行的模式是无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这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大难题。
想从根本上去解决,需要充分盘活民间资本,而非由政府大包大揽,需要让投融资双方充分发挥机制体制的灵活性,合理分配收益与风险。办好民间金融可以说是当前盘活微观经济的关键举措,在这个过程中,理当充分发挥地方各类经济主体的作用。投融资双方构成民间金融的供求两端,在这之间,各类民间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增值、增信服务,发挥为银行服务拾遗补缺的作用,地方政府则应总结金融发展的规律,并制定相应的规则,确保经营环境的公平公正。
在世界经济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历次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与实体经济基本不关联,但深究其根源,他们都与当前金融“脱实向虚”的过度发展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在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正确把脉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党的十提出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重塑被一再强调,并提升到新的战略发展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金融业的高度集聚性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反复的欧债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复苏态势一波三折,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已进入到一个趋势性放缓的阶段。当前,“脱实向虚”、“以钱生钱”热潮不减,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分离趋势日益明显,在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的转型发展攻坚期,实体经济企稳回转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双重压力。虽然国内金融改革和金融政策在以往思路上已做出适当调整,但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一直存在,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引发质疑。围绕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寻求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最佳的组合与平衡点成为决策者及监管层必须面对与解决的工作难点和重点。笔者从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效评估出发,分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以稳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动关系为着眼点,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一整套金融政策体系与调节机制,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评估
为解决实体经济发展问题,国家已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但实体经济身陷困境的局面仍未缓解,突出表现在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基础薄弱、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脱节分离的趋势明显两个方面。
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的基础薄弱
实体投资锐减,产业呈空心化。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依靠原材料、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的共同投入推动。受危机重创之后,在资产泡沫和高通胀率的双重挤压之下,实体经济投入大量流失,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一路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逐步逼近,如图1所示。
据统计,2013年一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占GDP的比重为45.9%;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占GDP的比重为47.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首次超过制造业。其中,投资锐减是引发产业空心化的最主要原因。第一,在一度放缓的经济复苏进程中,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延续疲态。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第二,受投资瓶颈的约束,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迅速转移和外迁,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减弱。2012年1~12月,第三产业投资197159亿元,增速增长0.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投资158672亿元,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54636亿元,增速比1~11月回落1.1个百分点。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在危机之后出现首次下降,总额达到1117亿美元,比2011年减少3.7%。2013年一季度,企业资金周转指数为58.2%,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2.2个百分点。国内经济发展存在因实体经济投资不足造成的产业空心化风险。
外需持续疲弱,出口增速剧降。在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并不明朗的形势下,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拉动国民经济出口方面遇到瓶颈约束。虽然外贸出口总额不断上升,但外需疲软仍在继续,出口增速下降,外贸依存度进一步回落,如图2所示。
此外,我国贸易顺差的减少和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企业利润的下降同步发生。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净出口(顺差)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6%,外贸依存度降至47%;2013年5月我国出口1827.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出口外需萎缩停滞,外需的超预期下滑阻碍了实体经济回升。
企业生产下挫,实体利润缩水。面对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资金不足、订单外流以及贸易摩擦等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自身信心不足,盈利能力下降,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态势不明。据《2013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一季度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为57.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5和6.5个百分点,企业销货款回笼指数为62.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2个百分点。第二,部分行业利润下滑比较明显。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企业产销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已2013年中期业绩预告的913家上市公司中,有多达52%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现下滑,并多集中于餐饮旅游、化工、农林牧渔、钢铁业、传统机械制造业等行业。
经济失衡增加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国内金融部门发展速度已超过实体经济,而且部分地区的金融资产规模也超过实物资产规模,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互换的表象背后,隐藏了经济失衡的本质,经济体系内的不平衡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资金价格双轨,施加融资压力。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渐进式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金融体系内部的自发调节机制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金融领域的二元结构及其诱发的资金价格双轨制给实体经济施加了较大的融资压力。在“影子银行”和“全民泛金融化”的趋势下,银行的存贷利率并不能客观反映市场上资金的真实价格,资金市场上价格双轨并行。长时间维持的高位同业市场资金价格进一步扰乱了市场流动性预期,金融机构去杠杆活动进一步加大了实体经济流动性收缩力度,使得利润微薄的实体经济融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短期资金成本逐步上升。自2013年5月以来,长期资金成本已上升1.5个百分点,未来12个月还可能上升0.5到1个百分点。
高倍利润差额,加速虚实背离。资本的逐利性质决定其必然流向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巨大的利润差,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向高利润的非实体领域急速流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背离。在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同业市场间低价易得的资金使得不少金融机构绕开信贷额度控制和杠杆的限制,通过信托融资等系列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利活动,将资金等投向房地产及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脱离实体经济实现自我增值。从审计署公布的36家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看,包括信托融资在内的其他单位和个人融资从2010年到2012年末已飙升125%。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被扭转为“以钱生钱”的虚拟活动,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一旦市场流动性收紧,实体经济融资主体极易遭遇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困境。
金融杠杆高企,催生投资泡沫。金融机构的高杠杆与资源错配,导致了企业的流动性过剩和高杠杆经营,国内实体经济忽视扩大产能,转向虚拟投资,造成实体经济振兴乏力。企业通过实体平台取得的融资流向虚拟经济领域,大量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热钱”,引发实体经济投资泡沫。这突出表现为上市公司利用大量闲置资金购买金融投资产品,忽视扩大产能再生产,非上市公司通过利用各种途径从事民间借贷活动牟利,大量资金流向增价资产和政府投资平台,原本流向实体经济的生产资金被抽空。根据摩根大通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约为5.86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
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大方向下,大量的信贷投放与政府投资等各种刺激政策接连不断,但资金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实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鼓励与引导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正常的复苏轨道。
金融支持政策执行不力。虽然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强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对政策的贯彻落实缺少监督,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功效的短期化特征明显。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效应日益敏感,在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政策执行缺少规范,信贷倾斜政策未能有效落实,对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以及狭小市场的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更加严格,实体经济受益于金融支持的范围与力度有限。此外,相关配套辅助政策、信用环境等也制约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发挥。
金融资源错配投向偏失。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金融体系的功能不能完全适应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具体表现为:金融部门依托贷款形式,通过利率管制压低资金成本,为重资产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实体经济体系中大量轻资产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产业、绿色经济产业则尚处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此外,储蓄与投资的转化机制不畅,游离于监管体系边缘的民间资金难以通过有效合法的途径参与实体经济运营发展,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与浪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失衡。实体经济过分依赖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具有不可持续性。国内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增长过快,截至2013年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39.57万亿元,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50万亿元,其中贷款增长最快,已从2007年底的27.8万亿元达到目前的67.22万亿元。相比之下,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很不发达,虽然截至2012年底,债券市场的发行余额已超过23.8万亿元,但债券余额的60%以上仍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持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之中,阻碍了整个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金融创新正负效应倒置。从理论上讲,金融创新重在以金融体制的变革和金融工具的研发与推广来增添潜在利润,维持一种以盈利动机推动金融持续不断发展的状态。当前,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效与预期相差甚远,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创新帮扶实体的正向效应小于挫伤实体的负面效应,金融创新效益倒置。除了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关系处理不当、契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缺乏等原因外,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基础性产品的发展也远远不足,金融工具的同质化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需求。相反,影子银行体系内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非正规金融创新泛滥,徘徊在监管体系边缘的影子银行将资金输入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将风险隐患传染给了实体经济的运作。
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缺位。虽然社会融资总量在增长,但真正到位实体经济的融资数量并不多,在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中,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机制缺失。从准入上说,国务院已出台相关规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动民间资本开办银行和金融机构,但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主体对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尚不明确,多层次的竞争性格局并未形成。从退出上说,当前扰乱金融秩序的违规违法活动存在于整体金融体系之中,风险不可避免地在传递,甚至波及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清理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资金无法及时有序地退出高风险投资领域,实体经济资金注入不到位。
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透过经济表象寻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深度把握国家金融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配合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的进程,以市场机制调动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是引导资金从虚拟市场导入实体经济、扭转流动性“脱实向虚”趋势的政策选择。
推进市场化改革,激活实体经济。在以银行资本为核心的金融资本网状联合控制的格局下,要将资本配置于具有最大经济效益的实体经济部门,就必须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面对信贷市场供求偏紧、贷款利率上浮压力较大的局面,在可监控的范围内完全放开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定价、信贷额度控制以及贷款投向管制,在市场主体可容忍的范围内,将资本配置于高回报率项目或强竞争力企业。另一方面,在当前存款增长缓慢、流动性相对紧缺的情况下,由存款利率减档过度到完全放开利率上限,推动储蓄向投资转化,为大量民间闲散资金疏通投资渠道,加速实体经济产业资本的形成。此外,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用市场机制来化解风险,最终构建一个成熟的市场化体系,利用市场引导资金流向亟待升级的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具有经济效率、就业创造能力的中小企业。
盘活资金流动性,渗透实体经济。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适度微调流动性管理策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政策的适用性。第一,差别化流动性管理已成为央行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第一步,组合运作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创新工具,审时度势,调节银行体系流行性。有限度地允许商业银行核销坏账,将部分资金从产能过剩企业撤出,引向符合监管要求的实体经济领域。第二,在新增贷款有限的情况下,要有步骤、有差别地退出房地产、平台贷和“两高一剩”等高风险和产能过剩的行业,盘活贷款存量,同时深入了解实体经济发展的态势,强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根据项目资金的周期性特点,实施资金账户监管,确保回笼资金及时归还,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第三,利用政府对资金流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通过减免中小企业税收等方式,以高投资回报率吸引资金流入。
调整金融结构面,对接实体经济。“钱荒”高峰过后,国内资金面滑入“紧平衡”状态,围绕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利用信贷杠杆推进金融结构面的调整,保持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是解决银企双方隐忧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调整融资结构,改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失衡的状况。加速开发契合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完善制度安排与优化准入标准,鼓励经济活跃地区的实体经济主体走向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融资渠道;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有序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包括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挂牌公司推荐、股权买卖等业务。另一方面,调整客户结构,纠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偏离现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针对大中型核心企业客户,建立健全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客户理财、资产管理、财产保险、投资咨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针对处于发展状态的中小企业客户,要适当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配合地方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警惕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
加大金融再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因,金融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借鉴国际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准确把握金融创新的量与度,是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的关键。首先,以传统业务为前提,通过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金融机构要做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传统业务,将优化业务流程、精简组织机构、改进考核激励等贯穿于日常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效率化经营。其次,以现有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创造实现创新。各方市场要围绕服务对象及资金投向,借助现代科技与互联网技术,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大力推广我国已推出的利率、汇率、股票、权证、股指期货以及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继续推进衍生品的品种和业务创新,推进基础资产金融化。
关键词:金融市场;金融形势;金融体制改革
一、当前金融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足
(1)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配置效率可由M2/GDP值来衡量,该比值反映了一个国家每增加一单位的GDP需要多少银行货币作为支持。其值越大,表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资源配置效率越低。根据国际经验,M2/GDP值应介于100%~150%之间为宜。然而,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M2/GDP一路飙升,截止2015年底,该比值已达2.02之高1,远超过一般水平,几乎是世界最高。这也间接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投资对GDP的拉动力逐渐降低,即产能过剩现象凸显,资产泡沫化问题显著,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种种现象均会阻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金融基础设施水平低下: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保障。而在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较薄弱,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法律基础方面,存在着如法律制定时滞效应显著、有关法律对金融债权保护力度较低、法律条文太宽泛,操作性较弱、相关法律之间有空白、交叉或矛盾等缺点。再如,在信息与公司治理基础设施方面,信息的公开性、透明度与可获得性依旧较低。
(3)金融风险问题依旧显著:如今的社会中,各经济领域高度交融,一个地方出错便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波及整体。因此,对金融风险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来说,我国对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杠杆率逐年攀升,次级贷款数额逐渐膨胀,资产泡沫化严重,债券违约现象频发。2016年以来,由于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债券违约数爆炸性增长,违约总额已达到403亿元,如中城建、山水水泥、大连机床等等。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P2P小额信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由于监管错位、法律缺失等原因,P2P停业、跑路现象频发,增加了金融运行中的风险性,对企业的融资产生了不良影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4)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较弱:有效的货币政策能够促进币值与物价的稳定,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重大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国务院手中,中央银行只有执行权或一般货币政策的决策权,这直接导致了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缺失,使得中央银行难以自主的实施货币政策,极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自1990年-2015年间,我国供应量的变化幅度不大,而的涨速惊人,据计算,两者涨幅分别为22.9%和90%,的涨幅约为涨幅的4倍由此,很容易看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缺乏有效性,体现出我国中央银行的无力感。
2.资本市场发展不足,社会融资比例失衡
金融体系的运转规律表明,长期资金需求以直接融资为佳,短期资金需求以间接融资为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表,计算可得,在我国超出80%的长期资金需求是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进行的。如此高的间接融资比例将原本应由市场主体承担的风险转移至商业银行,增加了不良贷款额,提高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风险性。
3.金融监管存在制度性缺陷
1993年-2003年期间,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相继成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逐渐成立。近年来,随着各个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金融创新浪潮的到来,各个金融市场日益交融,“混业经营”的特征日益呈现,与我国的分业监管制度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
首先,分业监管将使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被迫分为若干领域,降低了了金融市场运转的效率。其次,在分业监管之下,各部门各自出台法规政策,一方面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政策,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政策之间存在交叉、空白甚至矛盾,给了监管套利者可乘之机,甚至滋生了大批的金融犯罪,极大的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效率。再者,相关监督者之间存在的推卸责任会在无形之中降低监管标准。最后,由于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并不十分畅通,因此在各个金融市场日益交融的时代,一旦危机发生,各个监督机构难以第一时间掌握全面的信息并及时作出判断,金融监管所面临的困难也将进一步提升。
4.杠杆率持续上升
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即依靠相对廉价的成本,加大投资以提高产能,并通过出口和城镇化将产能消化,由此拉动经济增长。然而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需求泡沫破灭,加之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致使我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众多大型国有非金融企业,尤其是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如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濒临破产。但为了应对危机、保证就业率,政府不得不进一步刺激投资,对这些企业进行了“隐性保护”,以政府为依托进行贷款,造成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
二、进行金融改革的途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进行金融改革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对此,2014年至2016年,总理所做的三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无一不提及深化金融改革。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及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表现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型金融企业发展中出现了大规模的企业兼并,出现了经济发展过于集中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容易引发金融机构发展的道德风险,表现在这些大规模的企业认为当自己发展规模给过大,甚至出现风险的时候有政府进行承担,从而放松了自己对风险的防范,为了经济效益的实现做出一些危险性的风险经营行为。第二,金融经济领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易活动。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活动频繁,会将原有单纯的投机行为转变为更多的关联性活动,导致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发展的弱化。第三,金融市场的价格指数失去了原有国民经济发展“晴雨表”的作用。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影响下,一些社会资本从原来的实体经济领域转移到回报较大的金融领域,金融发展逐渐被虚假繁荣经济覆盖,不能如实地反映出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原因
实体经济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其产品价值需要在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环节中来体现,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无法保证实体经济发展效益的实现。而金融经济发展本质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高收益、高风险、投资周期短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也吸引力大量的闲散资金。在金融高回报的影响下,很多实体经济转向金融市场发展。在金融部门逐渐增多的同时,金融发展规模样也得到了扩展,由此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无论是在数量下,还是在规模上都发生了变化。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受到了金融经济的冲击,金融经济从原来的辅助地位转变成现在的主导地位,并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的影响,成为一种发展的主流。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影响
(一)积极影响
伴随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突出,由此导致很多社会资源发展向金融经济的范围内倾斜。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金融经济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在社会资源配置和资源调度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消极影响
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逐渐失衡的影响下, 导致金融经济本身的社会约束力逐渐减弱,甚至出现了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局面,对实体经济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从本质上看,金融经济的发展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但是当今的形势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分离,实体经济发展本身受到了破坏,需要建立一种二者制衡机制来保证两种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的解决对策
(一)加快发展实体经济,为金融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支持
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是金融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键。为此,需要有关人员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优化实体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出实体经济发展中利于金融经济发展的因素。第二,实体经济发展要实现不断的创新和升级,提升本身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吸引力。
(二)金融经济发展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
金融经济的发展要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进行,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而进行发展。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演进在本质上是对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提升和改进的过程。由此可见,金融经济的发展要能够服务实体经济,不管是在信贷市场发展和证券市场,还是在金融衍生品发展领域,都需要根据实际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来进行相关的发展创新。另外,有关人员还需要认识到实体经济本身发展的局限,采取措施对实体经济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发展的更好融合。
(三)加强对金融经济发展的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加强对金融经济发展的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需要建立严谨的金融市场监控发展机构和体系,通过技术支持掌握最新的金融监管手段,建立金融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加强对经济运行中各种情况的了解,通过完善金融监管披露制度严格控制金融经济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