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饮食文化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饮食文化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饮食文化特征

第1篇: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发展;水文水资源;城市水文

1 城市化引起的水文效应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化进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水资源及城市水环境的影响愈来愈显著。城市化导致人口密度增大,建筑物增加,道路及下水管网的建设使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大,直接改变了当地的雨洪径流形成的下垫面条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对水的需求量增大,废污水相应增多,从而对水的时空分布、水分循环及水的理化性质、水环境等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引起了一系列的水文效应,使城市出现明显的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和火炉效应。

2 城市水文及其特征

城市水文学作为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水文依据的学科,又称都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城市水文气象的观测实验、城市供水与排水、城市水环境、城市的防洪除涝、城市水资源、城市水文模型和水文预测以及城市水利工程经济等,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对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市政管理以及工商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城市水文有综合性和动态性两个主要特征。研究城市水文应当统筹考虑站网布设、测验手段、仪器设备和测验方法等各方面的需求, 体现其综合性特征。与自然水文过程不同的是,城市化的水文过程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水环境处于动态之中,故研究城市水文应着重考虑其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城市水文的研究内容应当以城市水文气象、城市暴雨径流及防洪、排水,城市水资源及供需平衡,以及城市水质评价及水污染控制为主,着重探讨城市防洪、排水规划中的设计标准问题、城市流域暴雨径流模拟、城市供水及优化调度、城市污水排放及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3 城市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3.1 城市化对水文循环系统的影响

城市化的发展将显著影响水文循环系统中降雨、蒸发、径流等要素。

3.1.1 城市化对降雨的影响

城市化使城市气温明显偏高。一般来说,城市中心气温最高,逐步向周围乡村递减,郊区递减速度最快。这种城市热岛效应对水气蒸发、空气对流运动产生了显著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对空气运动的阻碍作用直接影响空气对流、人工热源的影响以及城市下垫面热力属性改变带来的影响等等使得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城区降雨增多。

3.1.2 城市化对蒸发的影响

由于城市范围内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地表下渗能力越来越弱。城市地表下渗能力的减弱直接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地下径流及土壤含水量降低,蒸发量也相应减小。同时,城市地区建筑物密度增加,下垫面糙度显著增大,使城市市区风速比郊区低、无风日增加,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蒸发速度,使蒸发量减小。

3.1.3 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与发展改变了原来的自然地貌和天然排水系统,对径流过程产生较大影响。首先,大规模建造房屋、铺砌道路,使下垫面不透水层增加,下渗量和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和径流总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并使洪峰流量加大。其次,城市排水系统管网化增加了城市排水能力,使暴雨径流很快排入管网,从而改变了城市原先集水区域形状,使城市径流的流态、洪水过程线形状及洪峰流量均发生变化,导致洪水汇流速度增加,洪量集中。另外,城市发展侵占天然河道洪水滩地, 减少了洪水滩地储洪容量和泄洪能力,使城市遭遇大洪水时河道调蓄能力减弱。

3.2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3.2.1 城市化加剧水资源的污染

人类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遭遇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而集中排放,使河流、湖泊等受纳水体遭致严重污染。医院中带病菌的污水、垃圾经水淋融的脏水、各种机动车辆散失的废油、轮胎和道路的磨损经水淋洗后进入循环系统, 都能引起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这就造成靠近城市的江河湖海形成了近岸污染带,有的水体甚至频繁爆发蓝藻、赤潮等,这都是污染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3.2.2 城市化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一方面,城市化的进展使地面不透水面积增加,地面下渗能力减弱,地下水补给减少,影响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 同时各种污染的排放和汇集严重影响地表和地下水的水质,使原本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供水受限的严峻局面更是雪上加霜, 造成可供水在质与量上的下降;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生活、生产以及生态用水需求都在迅猛增长,重复用水率不高,这就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4 对城市水文水资源问题的思考

城市化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水文水资源问题:城区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小、暴雨径流汇流时间短、洪水峰高量大、水污染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如何既能让人们安享城市文明带来的高效便捷,又能有效解决由此引发的水文水资源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结合个人十余年水文工作实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此项工作:

4.1 设立必要的城市水文站

要想解决城市化引起的城市水文问题, 开展城市水文研究,重要基础工作就是水文资料的收集。设立城市水文站,经过对降水量、径流量以及水质和地下水观测资料的收集, 研究城市化对径流量、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情况,了解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径流的相互作用、流域降雨损失量、降水径流关系等,开展城市降水径流实验, 为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服务以及为城市防汛预报、抗洪减灾、改善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水文信息。

4.2 加强雨洪资源利用

雨洪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和缓解地区水资源压力,改善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目前,有些国家在设计住宅时考虑设置简易的储水设备及入渗装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地下水补给,还能起到削减径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完善, 雨洪必将成为解决未来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4.3 实现污水资源化

目前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和重复利用率不高,应当加大污水集中处理力度。合理布设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回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工厂应当安装相应污水处理装置,不能将废污水直接排入管网,污染地表和地下水水源。现在部分城市的新建小区都建有再生水利用的管网,以后应当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回用效率,实现污水资源化。

5 结语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全社会应当正视城市化带来的水文水资源问题,并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进行研究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光炎.城市化与水文水资源问题[J].专题研究,1995(6):20-28.

第2篇: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作为我国重要的古老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的湘西蓝印花布,体现出鲜明的的美学特征和内在的价值底蕴。本文从分析湘西蓝印花布的美学理论基础入手,研究分析其纹理、造型和色彩的美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透析湘西蓝印花布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

蓝印花布 美学特征 人文精神

湖南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蓝印花布遍及全省各地,因此有“蓝印花布之乡”的美称。尤其以湘西地区的蓝印花布最具特色,它既是湘西地区民间工艺美术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遗产。湘西蓝印花布蕴含着特有的民族特征和完美的民族心理,是集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于一体的民间艺术珍品。

1、湘西蓝印花布的概述

蓝印花布,是一种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常常是指印染、蜡染和扎染的泛称。其实,蓝印花布应该仅指以豆粉、石灰调水作防染浆剂、以雕花版作拓印工具、以植物靛蓝作染料的一种传统印染工艺产品。它是从蓼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料,在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通过反复的染色、氧化和透风,使其达到所需颜色使其显现出蓝白花纹。传统的湘西蓝印花布因整个过程是全手工印染,干后的浆不免会有裂纹,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蓝印花布作为一种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其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湘西蓝印花布在纹理、造型和色彩等方面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蕴含着浓厚的湘西人的人文精神。

2、呈现独特的纹理魅力

花布采用的是漏版刮浆的防染工艺,它是在蜡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防染印花的一种。由于蓝印花布在使用材料上比蜡染更普及,制作也更简便,所以数百年来成为中国劳动人民一种主要的衣被装饰方法。蓝印花布所采用的镂空花版印染技术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印染技术之一,通常是印染师傅按设计图案,在木板或浸过油的硬纸板上雕刻、镂空制成花版。印染时,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放入染缸,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一般经过6至8次反复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再将其拿出在空气中氧化,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

这种传统的手工工艺,使其在涂刷在布上的浆呈现出自然的冰裂纹样,而纹理所形成的不同美感将随着外在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看似偶然却依附一定的自然规律,是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思想的体现。“无为”并非毫无作为,而是指道孕育,衣养万物,并顺物之性让其充分发展,此外不再另有目的与作为。“无不为”是说道由“无为”而成就了万物生命和世界之美,最终达到目的。老子认为人只有处处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取得自由。深刻的意识到了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的统一。主张一切以自然为主,合乎自然规律的去做每一件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抱着一种“无为”之心来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无不为”。正是因为这种传统手工工艺的“无为”所滋生出冰裂纹“无不为”的艺术形态,赋予了手工蓝印花布所独有的艺术魅力。同时,体现出湘西人民在生活中对自由、宽容的追求,凸显人性自然、求真向善的人文精神。(如图1所示)

3、突显巧拙的造型形态

蓝印花布的图案在造型上体现出大巧若拙的美学特色。道家所提出的“大巧若拙”,体现出中国美学基本特点。“大巧若拙”是老子“无为而不为”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庄子时代得到了丰富:“铄绝芋瑟,塞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这也就是所谓的“刻雕众形不为巧”的境界,其肯定了“自然无为”的美,也就进而肯定了美和真的一致性,提倡“法天贵真”,崇尚不事人工雕凿,独立于机心之外的自然本真状态。“大巧若拙”进而提升到了“返璞归真”的新境界。大巧,是最高的巧;拙,是不巧。最高的巧看起来像是不巧。大巧若拙的美学观念强调对机心的超越。强调人们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无意乎相求、不期然相会的活动,审美超越在于“默会想像之表”,可遇而不可求一种毫无牵系的心灵状态。

湘西蓝印花布的图案造型普遍体现出了这一传统的美学特征,由于刻版和刮灰浆的原因,点线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太大的点或线段,灰浆容易在染色时剥落;太小的点,灰浆又不容易附着。如蓝印花的凤鸟、狮虎的造型,融合了古朴、童真的趣味。这种大巧若拙的造型形态,典型的反映了湘西人的生命形态和人生方式,更体现了湘西人民诚挚纯真的人性之美。蕴含了湘西人民对美的自然绽放,对情的自然流露。虽然图案的造型受到简单工具、天然材料和加工工艺上的制约,但这种工艺技术所赋予蓝印花布图案造型的美学特征,产生出令人叹服的艺术效果,这也是其他艺术种类无法替代的艺术个性。(如图2所示)

4、具有淳朴的色彩美感

蓝色,在古代大多称青色,是古代“五行”哲学中与“木、火、金、土、水”的“木”相对应的“正色”之一,也是现代“三原色”中的“原色”之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出更多的意义与内涵。同时我国古代有着严格的服饰色彩等级限制促使这一色彩成为一种平民阶层的象征。

色彩是一种可视可感的具体美感形式。湘西蓝印花布的色彩大致可以分为白地蓝花和蓝地白花两种,由于蓝印花布受制作工艺及颜色条件的限制,只能用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但有经验的艺人们总是能够把握整体布局,善于在蓝印花布的花纹和斑点做文章,表现出蓝印花布蓝白相间的素雅美感(如图3所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的印染花布所体现出来的对比与谐调统一美,也反映了最古老的文化典籍老庄的阴阳观中所强调的和谐、共生互补的阳刚与阴柔之美。同时,这种蓝白相间的“完形意象”色彩,既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追求,也是人们淳朴善良的民风体现和美好生活的象征。总之,“蓝靛见本色,古布含清华”就是对蓝印花布总体审美特征的真切写照。

宋学大师曾经说过“大抵圣人之言,本自平易,而平易之中其旨无穷”,其主张平淡自然的美学思想,从理论上赋予道以美的属性。湘西蓝印花布蓝白单纯的色彩不但具有着深厚的传统审美基础,也是对湘西人民自然、淳朴、真挚的人性美的体现。也正因为色彩的美感与平民化特质,湘西蓝印花布成为一直长盛不衰的民间文化珍品。

5、结语

蓝印花布本身就是艺术符号,它具备了基本的符号特征:有固定的色彩搭配,有程式化的图案构成,有独特的审美感受。它也具备了图形、颜色、文字、象征物等一系列符号的基本表现要素,突出了古代湘西少数民族的造物观念和生活特征,蕴含了淡雅、吉祥、质朴的语言情感。在审美上完美展现了东方平淡素雅的艺术审美倾向的同时,将成为精神文化体现的重要物质载体。

蓝印花布的传统制作工艺、精美的吉祥图案和纹饰、淡雅朴素的审美和精神功能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一路向前发展。

一种自由话语传统的建构也即是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之建构。在当代市场经济和世俗文化冲击下,如何建构一种自由主义话语传统、一种人心道德的良善传统是防止当代人文精神衰落、救赎人类神性失落的关键。我们今天对湘西蓝印花布美学特征的探讨,对这一民间技艺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透析,就是为了继承和弘扬湘西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同时,这也势必会对现代蓝印花布设计创新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志荣,道家的“无为”思想浅析[J],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期

[2] 汤素兰、刘大炮,凤凰染布匠[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第3篇: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川藏茶马古道不仅是重要的历史遗迹,还在近千年的运行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灿烂的饮食文化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沿线的饮食资源,将饮食文化与旅游充分结合,不仅能使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样,还能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提高吸引力。

一、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特征

(一)平民化特征

茶马古道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商旅文化和平民文化。因此,平民性也就成为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典型特征。在茶马古道的沿线和村镇,上至官员富豪,下至平民百姓,都离不开吃。由于沿线交通不便,民风淳朴,使当地的饮食具有便宜和大众的特征,真真正正融入和当地人的生活。

(二)味道的独特性

川藏茶马古道沿线的饮食小吃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味道独特,这显然与茶马古道兴盛时期商品与人员流动带来的文化融合有关,全国各地的商旅行人在此汇集,带来了不同口味的食材与烹调方式。当前,茶马古道沿线的饮食口味就有香甜、怪味、麻辣、红油、咸鲜等十余种不同口味,而每一种口味针对不同的季节和菜品又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三)饮食的休闲特征

休闲性是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这与茶马古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密切联系。首先,茶马古道的兴盛促进了当地饮食文化的发展,而饮食消遣是当时马帮商人的重要娱乐活动,这从一开始就为当地的饮食文化打上了休闲的烙印。其次茶马古道沿线交通不便,人们至今还存有追求恬静自然的思想意识,这种文化氛围使得饮食文化的休闲特征得到了长期存留。

二、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开发的起点较低且与旅游规划的融合度小

在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往往将目光投向本地市场,从而使饮食文化开发处于无序与零散状态,使外地游客感到无所适从。这种开发方式对市场的开拓极为不利,直接导致沿线的饮食市场在吸引外地游客方面能力不足。

川藏茶马古道沿线的饮食文化开发的起点也很低,大多数餐饮企业仅将饮食作为旅游的一个附属结构,仅以保障游客不饿肚子为目标。旅游开发者并不能全面深入挖掘当地的饮食文化资源,将其作为主打旅游产品进行推介,当然也就谈不上饮食特色旅游的研究和开发。

(二)餐饮企业分散且服务水平不高

近年来,随着川藏茶马古道旅游的火爆,沿线的游客人数激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餐饮业的发展。但是,当地的餐饮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各类餐饮店虽然遍布旅游目的地的大街小巷,但是分布分散,很难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外地游客很难集中品尝到当地所有的特色饮食,也难以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氛围。此外,由于餐饮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其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差强人意,严重影响了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整体形象。

(三)缺乏宣传和创新意识

尽管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在宣传语推广方面还比较内敛,宣传目的也并不清晰。目前来看,对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发掘与宣传不足,不仅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销售造成了直接影响,长远来看还会进一步危及到整个茶马古道的旅游效益。

三、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饮食文化资源

就现状来看,川藏茶马古道旅游餐饮业的发展水平有限,政府与社会对此的支持力度也不大。要想促进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力度,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并予以相关的政策供给。

首先,要组织力量对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进行全面整理研究,对沿线的特色菜、风味小吃乃至茶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对其中独特的饮食材料、烹制方法口味特点和饮食传说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书面化和系统化的成果,防止意外丢失。

其次,在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为相关的旅游开发提供依据,避免投机性开发、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开发。例如,餐饮业的装修设计要与当地的饮食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主题,形成自身的鲜明特征,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不利局面。

最后,川藏茶马古道沿线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对饮食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解决上述矛盾,就需要政府出台合理的政策,塑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对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个人予以税收减免或奖励,提高个人和企业参与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热情。

(二)发掘饮食文化内涵、提高餐饮文化品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餐饮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背景下,本地的饮食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就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文化的需求是无穷尽的。因此,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提高餐饮业的文化品位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许多特色菜肴。风味小吃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或传说。通过对上述饮食文化的充分发掘,并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可以使游客在吃的过程中,了解这些饮食背后的文化,可以使游客在吃的尽兴的同时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也只有如此,才能逐步提高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的知名度,提高当地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树立饮食文化品牌,加强多样化宣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食品工艺技术的进步,当前饮食产品之间的质量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面对激烈的饮食市场竞争,只有构建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品牌,才能有效保护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因此,川藏茶马古道沿线的地方政府和餐饮企业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大旅游饮食文化品牌企业的培育,利用当地优厚的饮食文化资源建立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理念已经过时了。要想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提高其品牌忠诚度,必须要注重产品营销。“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将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展示给广大游客,提高知名度,不仅需要加大饮食文化资源挖掘,提高文化品位,还需要外在的营销方式为依托。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餐饮企业加大营销宣传,拓展营销渠道。不仅要利用好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还需要加大在网络等新媒体上的推介力度。

(四)加大人才培养和新产品开发力度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这不仅需要加大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资源整体规划与营销方面的人才培养,还需要提高餐饮业管理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顾客提供超越期望的优质服务。面对域外餐饮企业的强势竞争,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通过与时俱进达到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深层挖掘,从而将川藏茶马古道饮食文化品牌推向市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四、结语

第4篇: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饮食文化,特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中国是一个讲究美食的国家,中国的餐饮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餐饮文化旅游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情结

1、饮食文化情结的定义

旅游饮食情结就是基于人们对异地饮食文化的认识及好奇,而产生的趋向他乡,品尝异地美味佳肴和欣赏异地饮食文化并借此满足或实现自己心境平衡的持续性愿望和情绪。

2、旅游者饮食文化情结的具体表现

(一)、品尝异地风味饮食的欲望

中国人对待旅游饮食,不把它仅仅看作是果腹的手段,而重在品尝和欣赏,而且很多旅游者同时也是美食家,品尝异国他乡的美食是旅游中的一大享受。由于地理环境,物产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加上民族传统烹饪技艺的不同,产生了饮食上的地区差异性。正是这些饮食上的地区差异性,才产生了饮食方面的旅游吸引力。

(二)、了解异地特色烹饪技艺的欲望

旅游者在品尝和欣赏了美味佳肴的同时,为了增长自己的烹饪技艺,更好的介绍目的地的美味佳肴,他们常常对菜肴的制作流程很感兴趣,经常向服务员和烹调师询问一些菜肴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得到满意的答复后,他们会感到特别愉悦。

(三)、感受异地奇特的就餐环境、进食方式的欲望

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包括吃什么,如何吃,和在哪里吃等多个方面。对于旅游者,这也是旅游饮食情结之所在。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项高档次的审美活动,好奇心是人们求知的理解的基本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会驱使人们去探索周围的一切,并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量。

(四)、探求异地佳肴背景文化的欲望

旅游者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如果能了解到渗透与于饮食中的人文历史典故,不但他高了旅游品位,而且让其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心理满足。

三、中华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往往被摆在首要位置。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饮食文化在当下旅游活动中不仅能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文化享受,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与弘扬的良好平台。饮食文化与旅游的进一步结合,一方面使得传统饮食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饮食文化亦能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二者有机融合,将发挥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的优势效应,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当前,我国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多数还停留在以味觉体验为主的外在形式,很少能够全面反映饮食文化的全面特征和内在底蕴。中华饮食文化通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仅具有取材丰富、烹饪技法发达的直观特点,更重要的是艺术、哲学、医药、宗教等传统文化在饮食文化领域均有所体现。在食物形象、饮食环境、器具、风俗等方面,中华饮食均呈现出了丰富的美学特征,而这一系列审美元素正是旅游活动尤其是旅游审美活动当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和发展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各类审美元素,使饮食文化和旅游经济得到真正的互动发展。

四、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

中国目前饮食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十分理想,这是由于饮食文化对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来说显得过于单薄,很少有人专门为某一种饮食而不远千里地花上大把的钞票。另外,人们普遍认为,饮食的功能是饱肚之用,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开发,只能是对一些专门的人开放。但是,我们也不能不认识到旅游本身便带有一定的贵族性质,是人的高层次需求,所以说这其中还是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地方。目前,中国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各地风味美食为吸引物的佳肴品尝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餐饮业随经济飞跃而蓬勃发展,烹饪技术随科技腾飞而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数以百计的传统菜、创新菜,创制出不同风格、新意迭出的宴席。同时,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希望尽情地享受各地的佳肴美食,满足求新、猎奇的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需求。为适应人们新的消费需求,中国各地的传统风味菜肴纷纷上市,除北京的仿膳菜外,西安、杭州、开封、济南、扬州等地还挖掘研制了仿唐菜、仿宋菜、孔府菜和红楼菜等。这些特色菜肴引起了海内外旅游者极大的兴趣,纷纷前来品尝和旅游。

2、以养生、医疗、保健为吸引物的药膳保健游

中国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向来就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合一”,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汉族的天麻炖子鸡、当归药膳鸡,壮族的三七炖鸡,纳西族的虫草鸭、贝母鸡等都是“药膳合一”的代表,利于强身健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曾几何时,人们为“吃不上”、“吃不饱”而发愁,今日却为营养过剩,不能吃而担忧。如今的食客注重的是“三养哲学”――营养、保养、修养,尤其是老年旅游者更注重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他们已不再把追求食品的美味放在第一位,而是希望通过旅游强身健体,希望品尝具有医疗保健功效的药膳食品。因此,老年人是开发药膳保健游这类旅游产品的最具潜力的市场。目前已开发出一些较浅层次的药膳保健旅游产品,如南京双宝楼宾馆推出的“时珍苑”药膳品尝游,药膳种类多达300多种,菜、粥、点、饮无一不由南京中医学院养生康复系的专家学者精心搭配,再通过名厨的精心烹调,形成了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药膳系列,满足了人们在心理上更高层次的需求,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广泛欢迎[1]。

3、以感受历史文化的积淀,弘扬饮食文化为吸引物的饮食文化旅游

近年来,西式快餐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中餐企业发展更加举步维艰。而且,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双休日的实行和假日的延长,居民外出旅游就餐的机会增多,消费增加,大众化成为目前中国旅游餐饮市场的主流。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们不仅要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而且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中国地方名菜小吃往往伴有传奇的故事传说,旅游部门如能将这些加以开发利用,让游客边听(听故事)、边看(看原料、工序)、边尝(尝味道)、边思(思意蕴),使游客乐在其中,这样既弘扬了民族饮食文化,又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提高了旅游地区的综合吸引力。事实上,饮食文化旅游,关键不在于饮食和旅游,而在于“文化”,于吃中讲求文化,于旅游中弘扬文化,令旅游消费者真正达到以吃为方式,以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愿望。开发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弘扬文化。中华饮食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曲折地反映出各民族的物产、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水平等状况。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五、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尽管目前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不很理想,但长远看,中国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充分利用旅游活动所占有的空间和时间,大力开展旅游活动,无疑会拉开一道别有情趣的风景线。

1、注重产品文化内涵

文化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一大追求,是旅游产品开发的灵魂,目前,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基本上以品尝佳肴为主,开发者往往忽视对中国几千年深厚的饮食文化传统的发扬,旅游者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菜肴表面的色、香、味、形。因此,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注重文化内涵,要特别注意把握产品的文化特色,在“文化”上做文章。

2、突出当地特色

为迎合复杂多变的口味需要,各地纷纷引进外地菜肴,仿制其他地区的口味,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经济收入。由于家家仿照,就难以把握原汁原味,从而使各大菜系纷纷串味,失去了原来的风味特色,失去了中国饮食文化独特的魅力。因此,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一定要立足于当地,保持本土化,突出地方特色。

3、注重产品的创新

发展经济学认为,一项旅游产品从其开发,投入生产,进入市场,直至完全退出竞争市场都要经过一个生命周期。饮食文化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也避免不了这一原则性问题,为了使某一黄金旅游产品长期存在,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到产品的市场定位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的加以改革,使产品不断适应时常激烈的竞争需要,在消费者心目中保持常新的理念。

4、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注重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是21世纪旅游产品开发最重要的原则。对于食品而言,从表面上看,似乎与生态资源的保护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实际上,食品原料的采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自然环境的良好与否,保护好环境,才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原料提供给食品生产。

六、结束语

饮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不仅促进了旅游,同时也对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进行了传扬。两者的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旅游模式。

参考文献

第5篇: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1、本书理论新颖,运用最新营销策略指导旅

游景区食品营销,应用性强饮食文化旅游是食品工业、餐饮业和旅游业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属性是“旅游”,能让消费者通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完成整个旅游活动,感受到食物带来的味觉美感和旅游风景带来视觉享受。《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与设计》在第二章“秀”出特色食材阐释了食材旅游的开发方式和食材旅游开发案例,有助于了解旅游景区的食品营销策略。一方面,要基于旅游景区的特色风景和饮食,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制定相关的旅游资讯、旅游指南,帮助外地旅游者及时寻觅到各具特色的“老饕之所爱”,借助互联网的“口碑营销”延长景区产业链,增加景区旅游食品营销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各地景区也可以利用特色的美食元素进行民俗文化营销,例如四川省推出的“游‘三国’线,品‘三国’宴”、“川南悠闲游,大饱竹荪宴”、“游世界遗产、品藏羌风味”,福建省推出的“福建传统闽菜品尝线”“福建风味小吃品尝线”等地方特色旅游线路,从而丰富游客文化体验内容,塑造区域特色形象,增加区域旅游美誉度。

2、本书案例丰富,介绍了酒文化和茶文化

景区旅游开发,对食品营销具有参考价值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和共同文化作用下形成的文化传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也是一种独特的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景区品尝美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也能在了解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中追寻历史文化特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与设计》在书中的第六章和第七章详细阐述了酒文化和茶文化的旅游开发及营销策略。例如对于酒文化旅游而言,其最大的营销特色是酒产业,包含酿酒遗址、酿酒园区、酿酒工厂、酿酒建筑和储酒设施等,可以在营销方面开展“吃住行游购娱”结合的“酒产业+旅游”项目,包括创意酒文化宴、煮酒糟蛋、酒庄和酒堡住宿等;对于茶文化旅游开发而言,也可以打造景区特色茶旅品牌,例如通过举办各类传统的茶文化艺术节,以茶艺表演、茶具拍卖、制茶大赛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向游客们宣传当地的茶文化,并促进当地茶叶营销,也可以在旅游景区内设置茶馆、茶亭等休闲场所,提供采摘茶叶、制作茶叶的平台,让游客在景区中感受茶叶带来的乐趣、达到身心愉悦。

3、本书特色鲜明,从旅游开发角度探讨食

第6篇: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饮食是乡村旅游六要素的重要要素之一,它不但能满足旅游者基本的生存需求,丰富旅游者的旅游内容,同时也能迎合旅游者追求享受、体验新奇、回归自然的心理愿望。目前,饮食消费在旅游六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国外旅游市场仅次于购物消费,在国内旅游市场已经超过消费购物而高居榜首。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总面积6.03万平方公里,有14个世居民族,彝族人口为166万,占全州总人口的42.53%,约占全国彝族总人口的23%。这里物产丰饶,植被茂盛,山川雄奇,美不胜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都十分优越,自古便是民族迁徙走廊的要冲,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千百年来,凉山彝族文化已经形成了一道独具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文化风景线,倍受国内外旅游者瞩目。

一、凉山州彝族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彝族是一个在西南繁衍、发展数千年的一个民族,是西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彝族特有的饮食文化。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这里有完整的彝族特色饮食文化。

(一)凉山州彝族特色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种类

饮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礼仪、习俗、时尚等文化内容。彝族特色饮食是指植根于彝族聚居区(村寨)这一特定的地域,能激发人们产生消费动机并有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地方特有的或有一定知名度的彝族菜品、点心、饮料、餐饮原材料及饮食习俗、特色加工烹饪方法等。它本质内涵是对旅游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与游客的饮食需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二)凉山州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资源

彝族饮食规矩繁多但不缺乏文化韵味,凉山彝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内容丰富,主要有:

1.苦荞文化。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凉山。凉山州是中国苦荞麦最大的种植地,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凉山彝族以荞麦为主食,一般将苦荞麦做成馍馍,可烧、可煮,可蒸、可炒。苦荞产于高寒山区,是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药食同源文化代表。苦荞麦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富含多种维生素、18种氨基酸、粗蛋白、叶绿素及其硒、锌、镁、铬、钙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是黄酮类物质。目前在凉山州已形成苦荞麦茶饮料系列、苦荞麦快餐系列、芦丁香菜系列和苦荞麦生粉系列等初具规模的产业。

2.肉食文化。彝族对“肉”有种复杂的态度,如果有客人来一定得“见血”(杀鸡、杀猪、杀羊、打牛等等),然后把肉做成拳头大小的“砣砣肉”,如果主人家杀了猪牛羊等大牲畜,客人可吃三块肉,如果主人家杀的是鸡鸭等家禽,客人则只能吃一块肉,甚至只喝一点汤,多吃肉会被认为是丢脸的事情,为人们所不齿,彝族谚语说:“肉是孩子吃的,酒是老人喝的”。彝族尤善烹制“砣砣肉”,将牛、羊、猪或鸡砍成砣状下水煮半小时后,捞出拌上辣椒、花椒、盐、蒜、木姜子等佐料即可食用。除了砣砣肉,彝族的特色肉食还有烤小猪、辣子鸡、射地(冻肉)、彝族风味血大肠、全羊汤、洋芋鸡、坛子牛肉等等。彝族菜的特色是鲜、嫩、脆、香,味美无穷,令人馋涎欲滴、乐而忘返。

3.酒文化。彝族多居住于高寒地区,酒在生活中非常重要,走访亲友要带酒,参加婚礼要送酒,参加丧葬活动也要送酒,参加宗教活动更离不开酒,就是去探视病人都要带酒。酒在彝族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几乎一切事情,都少不了酒。因此到处可以看到彝族喝酒的场面,但是彝族最看不起喝醉酒的人。彝族最正统的酒文化是“转转酒”,彝族没有强迫喝酒的习俗,有人敬酒要接下,但能喝则喝,不能喝的咪一口就可以往下传。目前转转酒、秆秆酒、坛坛酒已成为了凉山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

4.餐具文化。凉山彝族餐具大多为木制和皮制的漆器。凉山彝族漆器的造型特点是古朴厚重,餐具中的盘、盆、盔、钵和酒器中的“撒勒勃”、“莫耶”等均带有硕大实心的圈足,其色彩为黑、红、黄三色错综调配,间隔使用,色泽明快艳丽、粗放简略。基调是红、黄两色在黑漆底上形成鲜明的冷暖、强弱、明暗的对比,并形成一定的空间感,从而产生出和谐的韵律。此外,漆器的纹饰与图案中还潜存着彝人古老信仰,并有相关的神话背景。

二、彝族特色饮食文化资源在凉山州乡村旅游中作用

(一)乡村旅游活动离不开饮食。饮食在旅游六大要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饮食是旅游总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体旅游产品中一个重要的单项产品或服务,它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旅游活动离不开吃,旅游经济离不开餐饮经济,饮食文化的深度开发能促进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彝族特色饮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从旅游文化的角度看,具有鲜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民族旅游饮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它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相关的旅游活动;它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和开发潜力,对异地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便于其参与、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特征。

(三)饮食文化是凉山州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价值又能增加当地的旅游经济效益。对于地处西南偏远山区的凉山州来说,扎根于村寨的特色餐饮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特点,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最便捷的方式,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路径。饮食文化是旅游经济效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必然会增加对餐饮的需求量,同时也为当地饮食文化创造了潜在的市场,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旅游业越发达,这种潜在市场就越大,饮食文化可能发挥的作用就越突出。只要看到这种内在关系,注重饮食文化的参与性,潜在市场就会逐步转化为现实市场,饮食文化就能在有效地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凉山州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文化韵味较弱。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初级阶段,即品尝旅游阶段,主要目的是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品尝旅游地特色饮食;其次是成熟阶段,即饮食健康双重追求阶段,主要目的是在旅游中既要品尝当地特色饮食风味又要达到营养保健的作用;最后是高级阶段,也就是必须在饮食中体现当地特有的礼仪、习俗、时尚等文化内容阶段,让旅游者产生复游愿望或者带来良好的口碑。凉山彝族饮食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品尝为主,缺少相应的文化韵味,从业者一般都是简单地将特色菜品呈现给旅游者,缺乏应有的文化元素,没有展现凉山州彝族饮食特有的文化魅力,不能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参与性不强,刺激游客消费能力较弱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游客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愿望越来越高,在吃方面不在满足常规的“坐等”模式,而是希望自己参与到具体的饮食制作过程中去,达到调节身心、释放各种压力的高度娱乐状态。对于平时难得一见的彝族特色饮食制作,游客们的探求欲是非常强的。而凉山州乡村旅游餐饮市场能够为游客提供参与活动的项目较少,游客吃完就走,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多项消费。

(三)宣传不力、知名度不高

目前凉山州对乡村旅游宣传主要在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线路上,没有把彝族特色餐饮产品看作是旅游六要素产品来宣传,从而导致凉山州彝族特色饮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宣传都不给力,不仅使丰富的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不能转换为经济资源,很多彝族特色菜品至今“藏在大山无人知”,严重影响了凉山州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饮食卫生较差

凉山州地处西南偏远地区,地形以山区为主,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彝族聚居区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客观上导致凉山州的乡村地区在道路交通、医疗卫生、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也不容易完善。同时到凉山旅游的游客多数来自大城市,他们对餐饮的卫生条件要求非常高。但是目前凉山州现有的彝族饮食餐厅、酒楼等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接待设施较陈旧,让大城市的旅游者望而退步。

四、凉山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在凉山州如何让特色饮食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使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彝族饮食文化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当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

措施:

(一)地方政府应把彝族特色饮食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来开发和扶持

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不但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同时也能促进旅游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乡村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方式和重要手段。因此凉山州政府应从科学规划、开发保护、饮食人才培养、彝族餐饮文化挖掘、资金投入、广告宣传等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承担起地方政府应有的责任。同时对现有的彝族饮食餐厅、酒楼、彝家乐和彝家客栈等必须依靠政府政策保护和当地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彝族特色饮食在当地经济经济建设中、在当地乡村旅游向高层次发展中、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注重参与式饮食的开发,提升游客的综合消费能力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城市游客已不再满足于对乡村自然风景的观赏,而是希望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因此参与性饮食在旅游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凉山州彝族特色饮食应该摆脱以前提供成品让游客单纯品尝的模式,转移为大胆引入游客参与的模式,不断增加餐饮的趣味性、参与性和自制性,让游客对彝族特色饮食文化内涵的理解更深刻、更形象。如彝族著名的烧仔鸡、烤乳猪等,虽然原材料和制作方式都简单,但这一道原始的菜式,最能体现彝族饮食风俗特色,如果鼓励游客参与,可增强用餐乐趣性,丰富旅游内容,延长在乡村地的停留时间,从而拉动其他消费。

(三)借助于彝族重大节庆,大力宣传彝族饮食文化资源

凉山州可以通过彝族年、国际火把节、毕摩文化节等形式各异的彝族重大节庆活动,向旅游者直接展示、推销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改善其长期以来未被人们认识和利用尴尬困境,让饮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凉山州新农村建设添薪加瓦。同时也可以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让潜在旅游者了解凉山州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激发他们的出游愿望。

(四)凉山州彝族饮食文化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化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文化资源能被永续利用是彝族文化产业可持续的基本内涵,强调彝族饮食文化资源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和愿望,同时也不能危及子孙后代。“一个民族的文化产业是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文化资源的持续供给”2。这就要求凉山州政府及相关企业做好不可再生的彝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应以“凉山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为轴心,组织、协调相关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彝族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背景、影响因素、彝族特色等进行全面的挖掘、收集和整理,以便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第7篇: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保留下来秦菜的大多数菜品从餐饮文化角度观照,带有浓重的皇族色彩,其选料多以鱿鱼、熊掌等等为主,客观上阻滞了大众与其的亲密接触。缺乏受众广泛,高度概括秦菜味型、技法的大批菜品,难以以“点”代“面”,是秦菜弘扬无为的重要原因。

改革放以来,秦菜也曾出现过“仿唐宴”“长安八景宴”等成功宴类,也重新整合“葫芦鸡”等成功菜式,也涌现出一批秦菜的烹饪大师和研究专家,但对于秦菜的振兴与弘扬,仍需要更多的人才与更多的努力。秦菜的复苏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两个菜品,十几个专家难以承载如此厚重的责任,餐饮是基于大众的餐饮,重点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以放的态势推陈出新。

当然,饮食文化的复兴,不可能是单边的一厢情愿的努力,这也就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陕西就为秦菜振兴不遗余力、而效果甚微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由于秦菜较弱,川粤等菜系挟完整的饮食文化占领西安市场,其他菜系也都陆续进入,这是饮食文化的新异性所致。饮食及其文化之于受众的审美疲劳,是经营者无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市场分析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地域的放性、观念的放性、技法的阳光化和简单化、食材及其调味料的大同化等问题随着市场发展而不可回避的到来时,各个菜系的同品质化倾向就成为饮食市场常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合一等状态,导致餐饮业消极攻守。在这种背景下,近几年来,秦菜以其业者自觉、受众青睐的行业特点,迅速成为秦饮食文化的希望,同时呈现出良好的市场预期。

在今天的国际国内市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能否发达,其根本不在于政治努力,而在能否与大的经济背景相融合。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人类进入了第四个经济生活发展阶段――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何谓体验经济,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撰写的《体验经济》一书中认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是体验经济的内涵。

在体验经济的基本实现手段主题体验设计中,一个题目的设计,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和所构思的一种思想状态方面,秦饮食文化主题有着得天地厚的优势,是体验经济在秦文化区极有吸引力的概念。纵观秦文化区近年秦菜及其文化的复苏势头,大约有以下几点有利条件:

饮食环境的秦文化趋势。在以往的饮食环境建设中,现代的、高端的、无文化个性的饮食环境曾经占据了餐饮企业环境的大部分。在如今的食境建设中,秦所属周、秦、汉、唐等时代要素被有机有目的使用,主动将色、香、味、形、器、境融为一体,表达秦饮食文化的审美追求。

追求三秦原始菜风。秦菜取材泛而调味朴实,由于经济的原因,在其他菜系文化大量使用新调味料时,秦菜依然保持对食材“味”的尊重,经过简单调味料的对比、转化,相乘、相消作用,以努力培养自草根起的坚实的秦菜味觉调理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以典籍为指导而不是相反。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有关秦饮食文化的记载较为丰富,但静述层面的较多,有些仅仅有名无实。此外,史籍记载与餐饮实际总存在断裂,因此,要求秦菜品必须一打一地与史料对应,显然教条。而以往振兴陕菜过程中,唯历史的思维曾经占据着主导地位。

第8篇: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本刊云南专稿

        (3)行业协会开辟地方餐饮美食新纪元——云南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成功运作的启示 王赛时

        无

        (12)云南餐馆将评定星级 无

        本刊云南专稿

        (13)大时空视野下的云南餐饮文化 赵荣光

        (21)云南原生态饮食的开发和利用 季鸿崑

        (28)东盟桥头堡地域文化架构中的昆明餐饮业思考 郑南

        (37)云南饮食文化与云南历史发展 方铁

        饮食历史研究

        (49)炒勺探源 陈学智

        (57)中国古代乳制品考述 刘双

        无

        (63)2007中国(武汉)长江流域饮食文化高峰论坛即将召开 无

        饮食历史研究

        (64)由分餐到合餐——中国古代就餐方式演变源流及其原因探析 李春芳

        饮食产业研究

        (69)西北人与辛辣之味——兼议辣椒产业的发展问题 高启安

        (74)从同质化到差异化:我国饮料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韩永奇

        区域饮食研究

        (79)湘菜掀起中国餐饮第四次浪潮 张志君

        (83)青岛饮食文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思考 韩育臻

        烹饪艺术研究

        (89)中国烹饪的艺术要素 张振楣

        无

        (97)稿约 无

        烹饪艺术研究

        (98)中国美食文化特征之分析 邵万宽

        茶文化研究

        (104)孔子与普洱茶 骆承烈

        (108)唐代茶叶名品论析——唐代茶道研究之一 王洪军

        无

        (120)成都ktp考察纪行 丛立

第9篇: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饮食内容随经济的发展而多样化。在大多数的日本家庭的餐桌上,不仅仅有日式料理,也有西餐、中餐丰富的食物。到了街上,和寿司、天妇罗、荞麦面、乌冬面一起,以中国料理、法国料理为首,德国、印度、泰国、越南等世界各国的料理丰富多彩,供人选用。有人喜欢炸鸡汉堡等快餐,自然食品、瘦身食品、手工料理等健康饮食也很受欢迎。总之,有人说当今日本处在食物丰裕的时代。

二、以《料理仙姬》为引介绍日本传统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反映了其所出现地域社会的文化和特征。日本人在饮食方面不允许出现浪费,因此大部分“日本料理”的菜谱和制作成本都很重视节约。《料理仙姬》中的“一升庵”,有这些料理方式:用5个小时细致地煮熟白萝卜、一颗一颗地挑选黄豆制作味增(一种酱料)、用麦秸秆作蒸米饭的燃料这家祖传百年的餐馆不使用任何宣传手段,用日复一日为客人制作传统美食。但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厨房神话,这个仿佛只属于过去的“一升庵”在工业化连锁化规模化的浪潮前岌岌可危。《料理仙姬》中有这样的情景:珍贵食材过去的手工制作工序因繁琐费时而逐渐被更快捷的制作方法所取代,在行家嘴里,成品的味道自然达不到过去的水准。长此以往,若干年后传统的美味将不可避免的成为一种再也品尝不到的记忆。因此,饮食文化不是仅仅写在纸上就能记录,而是必须通过味觉来传承。如今,日式饮食又被称作“和食”。2000多年前以亚洲传来的水稻种植为契机,以大米为中心的饮食文化在日本生了根。米饭和时令蔬菜、鱼贝类一起食用的传统,以江户时期为最盛,至今仍是日本料理的根本。但是,自从150年前再次对西方打开国门,除日本传统料理之外,大量的外国料理以符合日本人审美的形式出现,形成了更丰富的饮食文化。年代不同,人类的主食也随之不同。

通过对考古发掘出的绳文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人骨的研究,发现当时人类血液酸度较低,食盐也还没有出现,所以动物性食物方面,较之于肉更喜欢吃内脏和骨髓这些能提供有机盐的食物来获取能量。分不出主食还是副食,说其是杂食也许更为贴切。弥生时代,已经普及了水稻种植,大米成为了主食,副食有野草、果实、鱼贝、鸟兽肉。食盐方面也由藻类提取的藻盐取代了由内脏摄入的有机盐。奈良、平安时代,人们开始饲养牛羊,用牛羊奶制作出了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美食。平安时代,还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强烈影响,学会了干燥食品再加工,以及油和药物的使用。贵族阶层还因受佛教的影响而不再食用肉类特别是哺乳动物,而平民阶层更以营养均衡为重。镰仓时代,即是武士的时代,人们通过朴素的饮食来获取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为健康着想开始了粥的普及。在后期的宫廷生活中,刺身料理法——日本料理主流——怀石料理开始兴起。随着精白米的出现,形成了现代所惯用的一日三餐的习惯。平民的餐桌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米一菜一汤。H本昭和30至40年代的饮食习惯被誉为是最健康的而备受世界瞩目。在后期,因欧美化饮食的弊端而导致肥胖症增加,发生了减肥这一战前绝未考虑过的事态。平成时代的少子化现象,促使了为了传承传统饮食文化、为了未来的孩子们的食育(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的产生。由自然饮食时代开始,经由以谷物为主的时代,近代饮食文化正式形成。

有人说,饮食以谷物等草食性食物占多数的民族性格平稳,与之相对,多食肉类的民族性格更容易激动、热情。和式料理在正式场合有本膳料理(红白喜事所用的议式料理)、怀石料理(原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请客人品尝的饭菜。现已不限于茶道,成为日本常见的高档菜色)、会席料理(日本代表性的宴请用料理)、这些基于传统的料理各式各样,但都能体现出变化季节中的味觉、馨香、色彩和情趣。除此之外,追求佛教“戒美味、享粗食”的人们创造出了精进料理(素食),饱含着祈祷的食物正是日本饮食文化其本身。H本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就餐时不像西餐使用餐巾,和风料理中用到的是怀纸。怀纸可以代替餐具盛放的食物,也可以放置吃剩的骨头和壳。擦拭汤汁、擦嘴都使用怀纸,原则就是不用手帕。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和食量很小,使用的餐具却非常多。精美的器皿里细致地摆放着食物,因此,日本料理不仅仅是吃的东西,还是一种视觉的享受,而且,量少更能体现其珍味。同中华料理注重色、香、味相比,日本料理重视的是色、形、味。从这点来看,H本人相当重视食物的“形”,这和日本的现状很相似。好好吸取祖先留传的美,重视历史的日本人也认真吸收了祖先的饮食习惯。在这点上,日本人将精工细作的料理作为一种自然的美装点自己的生活。

三、随着时展传统饮食文化的命运

在全球化的今天,传统饮食文化受到西式快餐的冲击,正日渐远离我们的生活而去,这更会影响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亦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从和风饮食的古典著作中不难看出,“怀石料理”在古时是日本皇室专享的御膳。在昔日的皇城京都,最负盛名的怀石料理餐厅非“菊乃井户”莫属。步人餐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房间精美的布置:地上是令人倍感舒适的日式草席榻榻米,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只在墙角设一壁龛,内壁挂一画卷,及素雅花瓶,瓶内插适宜的时令鲜花,散发出阵阵清香。这种清爽的环境令身处其中之人心情愉悦。宾客们坐下后,身着端庄和服的侍者严格按照有讲究的顺序,端出一道道美味佳肴摆放于客人面前。裹着竹叶的海鲜寿司、醋刺身、切好的柞磨龙虾、嫩竹笋蛋黄酱沙拉“怀石料理”蕴含了日本百年饮食文化发展,到如今,已是日本高级饮食文化的象征。虽说菊乃井户是最高级的怀石料理餐厅,但是其烹饪方式和寻常百姓家是没什么区别的。以鱼、米、泡菜、蔬菜、味增汤为原材料,将食物分成极具艺术感的小份,对食用者的健康也很有益。但是,这一民族遗产日渐受到便利、快捷的西式快餐的排挤。“怀石料理”主厨村田吉弘先生感慨万千地说过,他见过一些大学女生觉得高级料理和特别便宜的零食小吃没什么区别。“我觉得真正的日本人就应该吃和式料理然后再花时间收拾。”村田先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