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范文

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1篇: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 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们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只有以学生掌握职业基本技能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本文在《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重构”的基础上,阐述对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和运用。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是学习会计这一学科的基础。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多的是采用传统的“先理后实”的教学模式,即先注重强调课程的知识性、系统性,再注重强调实用性、技能性。从教学效果调查反馈信息来看,表现为学生对会计原理知识点往往难以理解,甚至对会计学习感到迷惘,特别是对于繁多的需要识记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厌倦情绪,导致学生怕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困惑。怎样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呢?本文就《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作如下探讨。

1 《基础会计》课程定位

由会计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基础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应用型课程,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拥有一套规范的专业操作程序和方法,计算性和操作性很强。因此《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各项基本技能,培养其较高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理论与实作二者有机结合,学生才能学有所用,具备独立完成会计工作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

《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为顺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即将课堂教学搬到实际操作室,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技能训练中,采取直观性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知识的系统性、轻技能的实践性”,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有助于改善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大有帮助,从而大大促进学生对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2 《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强调培养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在构建《基础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时,本人认为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营造一个模拟的职场环境,设计模拟职业工作流程的项目模块来展开教学过程,即要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重构”实践教学课程。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教学进程的总和。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对多年来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沿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一种“重构”。“重构”就是要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教材组织与编写、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建设等多方面,均以会计工作流程为主线重新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要摒弃传统的以章节划分的结构模式,而是重构为根据该课程所需要学生获得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以工作环节划分为若干项目模块来进行组织。其次,教材组织与编写、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要以工作流程为参照,针对会计主体与其基本经济活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组织实施。具体来说,《基础会计》理实一体化实践课程,按照要求掌握的会计核算技能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项目模块,即以会计主体设置为内容起点,按会计主体业务流程构建新的基础会计实训的内容体系。在教材组织上可按照企业与会计主体、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会计档案六个项目模块进行,注重学生对整个会计实务操作流程的整体把握。在对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时,不仅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会计准则中的基本职业判断要求融入其中,而且应突出和强化技能操作和能力培养,以便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更贴近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教学方法要适应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如可根据项目模块进行分组演练、岗位交叉互换、师生互动等。第三,构建配套教学团队。根据理实一体化新教学模式的需求,建立师资培训长效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教师到企业现场实习、工作,使教师真正熟悉和掌握会计实体的会计工作的实务流程;同时,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3 《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实一体化教学由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且互相配合、灵活运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味,又能结合实际工作流程来认知和应用会计基本技能,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真正统一结合的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并结合上述《基础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目前归纳汇总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包括如下。

3.1 情境教学法

指在将某制造性企业设计为一会计主体的前提下,由教师按会计业务流程及对应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中设计若干教学情境,并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技能要求、任务内容、完成成果融合到各教学情境中。实训时,围绕着教学情境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融入教学模块全过程,并从中获得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

3.2 任务驱动法

即由教师将职业技能设计为需完成的学习情境的具体任务,以完成任务为学习目的。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导出任务及知识准备;其次,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操作和训练;最后,教师指导、答疑,并进行学习评价。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以“会计账簿项目模块”学习为例,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1)创设学习情景。设计一种与本课程实训的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例如:把上课地点放在会计模拟室进行,上课前,准备好给学生用的各种账簿,将其放在各张课桌上;在模拟室的墙壁上挂有各种程序图,将账簿的登记演示利用投影仪事先播放等来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进会计模拟室就感觉到学习账簿的氛围。

(2)提出学习任务。在创设学习情境后,教师应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主体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或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例如,在完成“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这个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以关键技能点为核心,设计以下任务:

①账簿的种类和格式有哪些?

②在账簿设置前,先确定该选择哪种账簿?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③账簿设置时,要注意填写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填写这些内容?

④登记账簿的依据是什么?是否需要对其进行审核?审核哪些内容?

⑤根据确定的依据该登记哪些内容?如何登记?

(3)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线索,努力发展或挖掘学生潜在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清单);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即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即通过完成账簿的设置与登记来掌握账簿的设置原则与登记方法)。

(4)协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织分组讨论和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学生也可以把不同的观点或学习中存在的疑惑提出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讨论中学习。

(5)学习评价。由学生代表讲解、总结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步骤或要点,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补充说明。例如:每组学生派一代表发言,讲解、总结本组学习内容,后发言的学生可针对已发言同学的内容进行补充或更正(如时间有问题,也可抽查其中几组来阐述观点);最后,教师总结陈述,演示正确的账簿设置和登记的过程。

3.3 实物引导法

即通过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凭证、账薄、报表,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例如,在完成会计凭证学习模块时,教师即可以将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有关发票、银行结算凭证、收料单、领料单等原始凭证直接向学生展示,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片演示、视屏播放等方式把教学内容直观化。

3.4 角色体验法

即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人或多人为一组的若干学习小组,组内成员分别扮演制单会计、会计稽核人员等角色,进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对账”等会计业务操作,并出具“审核报告”,将学生真正置身于完成某种工作任务中,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任务在职业角色的体验和互换中实施与完成。此方法主要应用在“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审核”等实训项目数学中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5 合作教学法

即在课程实训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先“主”后“辅”。具体来说,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扮演角色、团队协作等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先”完成实训教学任务,教师则“后”进行评价指导,明确关键技能学习点,并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此方法在运用时,既要注重强调学习团队内的相互协作,又要注重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有机互动。比如,在进行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应用、会计报表的认知和编制等的实训任务时,可以通过此方法来促进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在《基础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不是孤立地去运用一种方法,而应该是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郑炯惠.“程序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新探索.云南省财经学校学报,2008,2.

[2] 王婷.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3] 刘敏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职业教育研究,2011,2.

第2篇: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 教学技能 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014-02

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一直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从课堂教学所需能力及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出发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解决教学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于2011年9月14日被批准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本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研究的实际意义与理论意义

1.实际意义

本研究以整体的观点研究影响我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形成的因素、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抓住问题的关键,全面且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合格的体育教师打下基础。

2.理论意义

本课题依据体育教学改革理念,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发展观和矛盾的观点,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找到影响体育教学专业学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因素,并寻找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方面,研究现实中解决的方案,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找出教学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本课题论述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各个方面;调查研究体育教育专业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调查研究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研究针对主要制约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2.研究方法

其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文献综述法。广泛查阅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的资料,查阅有关课堂教学技能与体育教学的资料,以上的资料对本研究理论观点的形成和研究方案的确立具有重要作用。(2)个案研究法。本研究选定曲靖师范学院作为本课题的个案研究对象。(3)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制约因素设计问卷,全面调查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制约因素。问卷采用现场发放的形式,选取体育学院2008级即将毕业的86名大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81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三 研究的结果与建议

1.研究结果

第一,外部因素。制约曲靖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形成的外部原因依次为教学实践安排少、教师指导和组织能力差、学校学习氛围差、教学设施欠缺和破旧等。其中认为教学实践安排少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8%,是制约学生体育教学技能形成的主要因素;认为教师指导和组织能力差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47%,是外部因素中的第二位因素。

第二,个人原因。调查显示,制约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形成的个人原因依次是教学实践中备课不足;运动技能、教学相关知识缺乏;学生参与的教学实践少;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态度不端正等。认为教学实践中备课不足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1%,是制约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形成的最主要内部原因;认为运动技能、教学相关知识缺乏和学生参与的教学实践少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7%和46%。

第三,教学中遇到的障碍。学生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能力差、板书和互动交流能力差、专业知识和能力欠缺、教案设计和教学评价能力差等。最主要的问题为讲解能力差,不能做到简明扼要,这占调查总人数的46%。其次为教学方法(35%)和教学组织能力差(33%),板书(32%)和互动交流能力(30%)差,专业知识和能力欠缺(25%)。

第四,途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41位同学认为教学实习的效果最好,有24位同学认为微格教学和说课的途径效果最好。教学实习效果最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教学实习安排在其他培养途径之后;(2)教学实习最接近教学实践;(3)教学实习这种培养途径与体育教学的独特性结合最紧密。

第五,培养措施。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培养的措施和建议:(1)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调查显示教师指导和组织能力差的同学占调查总人数的47%;(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显示对体育教学没兴趣的同学占调查总人数的31%;(3)加大运动技能的学习要求和教学力度;(4)增加教学实习时间,设置专门的教学技能指导课程。认为教学实习的效果最好的同学占调查总人数的31%,认为有必要开设《体育课堂教学技能》课程的同学占调查总人数的96%。

2.研究建议

第一,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应与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要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来进行研究。第二,教师的态度、教学理论、技能的掌握程度影响着学生体育教学技能掌握的程度,所以对教师进行教学理论与技术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在练习中进行。体育教学技能的掌握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因此要给予教学技能培养充足的时间、人力和财力。

第3篇: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范文

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

一门学科的建立、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的探讨与争辩,体育社会学自70年代在我国发端以来,一直有部分专家专注于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探讨,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们就体育社会学理论基础问题长期、深入的探讨对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与成熟起到非常重要的铺垫与推动作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早期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尔后部分社会学领域和体育学领域学者认为它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近年来,有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即它既具有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属性,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有学者提出了体育社会学只有一个学科属性,即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观点。孰是孰非,还需学界的进一步讨论与争辩。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界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就什么是体育社会现象、构成体育社会现象的前提条件、什么样的体育社会现象才有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para-digm)”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概念、定律、理论、观点、应用等在内的范例,范式可以用来揭示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结构,为某一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模型。[1]有人认为“范式”这一学术词语已逐渐替代社会科学中的“方法论”。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学界大致持这一观点,即实证与思辨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如仇军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注重解释主义(思辨)研究范式,发展阶段具有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色彩,现阶段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解释主义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融合几个阶段。[2]吴贻刚等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较单一,主要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主,虽然也有一些使用了冲突理论的范式,还有一些运用了后现代主义范式,但总招来结构功能主义者的激烈批判。[3]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框架主要援引自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结构功能理论、角色规范理论、符号互动论、女性主义论、社会越轨理论、社会转型理论、非政府组织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等。比如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不同时代体育应完成的历史任务和承担的历史责任,运用符号互动论分析体育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组织间的互动,运用角色规范理论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运用社会越轨理论解释竞技体育异化问题,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体育中弱势群体体育、体育权利与公平问题等等。其中,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体育现象的研究居多,其他理论应用较少。

研究方法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问卷调查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有学者就体育社会学中与问卷调查方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陈海燕对6种体育期刊1999-2003年间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分析后认为,多数研究者忽视了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方式介绍不明的占20.6%,在调查资料的处理、分析和表达方面,多数研究停留在以百分比的直观解释和说明上。[4]杨威的研究也表明,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使用,在问卷统计处理和分析上,多采用百分比分类统计分析,注重对现状的描述;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呈现出由常规统计、单变量统计分析向多元统计分析发展,由描述研究向解释研究发展的趋势。[5]斯迪虎认为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任何具体的量都有质的规定性,如果不了解量背后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解释。因此,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具有统计意义,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而应遵循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的原则。[6]杨威的研究也赞成上述观点,建议应注重信度与效度问题、抽样方法问题(随机不等于随意)、统计分析问题(过于相信两个变量间的统计结果分析,忽略体育社会现象间的复杂性)、结果的理论解释问题(厚于资料收集与现状描述,薄于理论分析与解释),并介绍了目前体育统计教材中鲜有论及的定类、定序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有利于充实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并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从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7]除传统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外,一些学者逐步开始采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典型调查、个案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来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使体育社会学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运用向前迈出一步。

总体而言,关于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停留在借鉴与援引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阶段。尽管近年来有学者介绍了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理论、视角、范式和研究方法,如“从一元走向多元: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西方体育社会学新流派述评”等,但具体应用还不多见,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需对援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本土化的考量。

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时间与政策变化而有所侧重。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娱乐理论、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等主题上。9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群体及其互动、体育与生活方式、体育人口、假球与黑哨等社会问题、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异化、体育产业、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体育体制改革等主题上。近10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与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主题上。

农民与农村体育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的提出,农民与农村问题逐渐进入学者们视野,农民与农村体育问题也一跃成为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相关的课题立项、成果发表数量剧升。以体育学人最为看重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为例,2001年至2004年该基金没有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立项,但从2005年开始,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的立项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热点在整个社科基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两年,学者们对农村体育和农民体育倾注了更多热情,社科立项也向“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作了较大倾斜(如图3)。2001年至2011年10月,收录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以“农民、农村体育”为命题的文章共262篇,其中2001年至2005年47篇,2006年至2011年215篇。一些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不同地域农民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和谐社会建设为语境的农民、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探讨;农民、农村体育需求问题的探讨;不同地域农村体育项目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出路、困境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总体来说,这些问题的探讨丰富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也颇有指导意义,但从理论上来看,采用问卷调查对现状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偏多,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结合量的分析阐释现象背后的质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不全面,研究方法较单一;宏观研究偏多微观研究较少;从实践上来看,对指导农村体育发展又缺乏可操作性。

体育公共服务问题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公共服务问题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问题也随之受到体育界的关注而成为近年来继“农村体育”以后的又一研究热点。2001年至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立项颇多,2001年0项、2002年1项、2003年5项、2004年2项、2005年0项、2007至2008年各一项、2009年2项、2010年6项、2011年7项。2001-2011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论文共计74篇,其中2007-2011年6月70篇,占10年间总数的94.6%。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就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现状、困境、影响因素,体育公共政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模式、供给制度与制度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研究。不少研究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或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该肯定这些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但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尚未完全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尚未使得这一“体系”规范、有序的运行。[8]甚至可以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因此,还需要体育社会学者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作进一步的研究。

北京奥运会研究2001年北京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权,引起国人的振奋,举国上下为之欢庆,体育界更是如此。此后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不绝于耳,同时,学界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从内容上看,涉及奥运理念,奥运会场馆、设备,运动队的备战,奥运会对城市与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从时间上看,奥运会前的研究成功主要涉及技术、条件等的准备性研究,奥运会后主要注重对奥运会各方面的分析总结和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等问题。其中不乏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问题,如“影响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因素分析”、“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等等,这些研究对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这一研究热点逐渐淡出多数学者们的视线。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退役运动员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从90年代初讨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到“体教结合”,再到以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化培养的讨论不曾停止过。由于退役运动员不再安排就业,没有退役后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选择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公众的金牌意识逐渐淡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更大困境,体育界不得不再思考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题总结、对策分析、模式探讨上,也有关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介绍与比较研究。其中也有部分采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或者视角来分析问题,如“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学归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等。通过对相关文章的梳理不难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对微观层面的研究极少,比如通过个案研究,深层次追踪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对从事运动训练的看法,随着社会变迁与政策变化,家长对子女从事运动训练的态度变化,从微观层面探寻因果关系。

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介绍与比较研究除了上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外,值得一提的是,近10年来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成果介绍与比较研究颇多,这可能与早期的学者们呼吁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社会学译著与成果介绍相关。在著作方面,国内有关学者翻译了部分国外著作,如卢元镇主持了《美国体育社会学》的译介、清华大学组织翻译了美国学者JayJ•Coakley的《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金季春主持翻译了《体育科学指南》等等;[9]在论文方面,有的探讨了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理论、视角等理论问题,[10][11][12][13][14][15][16]有的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或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17][18][19]有的对中西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与热点进行了比较研究,[20][21]还有的专门探讨了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对外联系。[22]这些成果使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们了解了国外同行们的研究现状、研究取向、研究方式、研究成果,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在借鉴与参考的过程中应考虑本土化的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通过对近1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阅览和梳理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往往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不管是课题、毕业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热衷于选择大而难的课题,也倾向于选择思辨性的课题而非实证性课题,似乎有功利性之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体制改革需要更多宏观视野的研究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我国现行体育学各级课题规划和评审导向中,微观研究课题得不到重视,难于立项。此外,体育学各级课题资助金额小,难以完成以长期田野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为手段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论证的微观研究也是原因之一。

浓厚的政策导向色彩从对近10年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几个主题的逐年成果数量来看,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国家提出“三农”问题、提倡新农村建设、倡导和谐社会建设,则以此为背景的和与此相关的论文相继涌现,并成倍增长,尔后逐渐冷却。关于“北京奥运会”论题的情况如此,关于“阳光体育运动”论题的情况亦如此。北京奥运会后主席提出“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方针,则以“体育强国”为题名的论文不久便见于各刊物,中国知网以“体育强国”为篇名检索2001-2011年论文共计145篇,其中2009-2011年120篇,占10年来总篇数的82.8%。以上充分表明,我们的体育社会学研究紧跟政策,亦步亦趋,这虽体现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任务应以社会学视角分析体育中的社会问题,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以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而不是在政府部门做出某一决策后,再一窝蜂地去解读某一策略的内涵,讨论对与错、可行性等等问题。

第4篇: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范文

【摘要】选择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公正、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客观实际,充分体现出现代大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高等院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因此,构建科学的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动大学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健康发展,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网络资源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对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这些学校实施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方法、手段和评价指标,并对资料并进行了统计、汇总和比较分析,力求科学、完整的表达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本文从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评价方法的运用、评价主体的选择以及具体评价指标的选择等几个方面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行研究与归类。1.1现行评价体系中各种评价方法的归类与研究。通过查阅多所高校的体育教学文件发现,在现阶段,不同的体育项目呈现出不同的教学特点,采用的评价方法也有不尽相同,通过比较,归纳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1.1.1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对学生通过学习所取得的最终成绩进行测定和评价的一种方法。表现在体育教学方面就是评价者通过对接受体育教学的学生体育成绩进行测试,判断和测试学生跳得多高、跑得多快、投得多远等最终成绩或某些具体量化指标,最终通过量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打分,以此来确定学生体育课成绩。当前,终结性评价不仅应用于百米、铅球等田径教学项目中,而且在篮、足、排、乒、羽等体育教学项目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授课教师通过对一些关键技术如定点投篮、脚背颠球、双手垫球、定点发球等指标进行量化,以此来衡量学生的成绩。终结性评价是当前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运用的最广泛、最透彻的评价方法,测试指标的直接量化可以更为直接的反应出学生的体育成绩及分布状况;但是,这种直接量化的评价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与当前教育部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相违悖。1.1.2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又被称为教学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所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表现在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中就是通过对学生某一段时期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期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过程性评价在当前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各高校开设的体育健身班和学生的体育平时成绩这一块,授课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健身参与等方面做出综合性评价,并给出相应得分。这种评价方法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但是在评价过程中,往往由教师的主观给分直接确定学生成绩,评价缺乏足够的客观依据。1.1.3潜代性评价。潜代性评价,是近几年来欧美高校普遍采用的评价方式,指在真实情境下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评价方法。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通过在真实的比赛环境或特殊设定环境中对学生运用各种所学体育技能的能力进行评价,以确定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各项技术的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目前国内的普通高校中对潜代性评价的运用较多体现在户外运动和素质拓展的教学与评价上,即通过设定一定的情境,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技能完成一定的任务,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打分。这种评价方法更多的表现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上,教师的教学和引导都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动性的完成相应的任务。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无论是在项目的情境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都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个项目中的具体运用都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置和体系改革,因此在国内的常规体育教学项目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1.2现行评价体系中评级主体的选择及比较。现行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评价的主体包括领导、专家、同行、学生等,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往往体会现出不同的评价侧重点,无论是学生、领导、专家还是同行在评价中都会从自身的观点出发,找出合适的切合点对某一位教师的体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1.2.1专家评教。专家评教是指由学校聘请的专门人员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以及学校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一般由专家通过看课、听课等形式,对某一部门或者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从实践效果看,这种评价对学校宏观控制教学质量、掌握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的确有帮助,对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有一定好处。但是专家的人数和听课次数有限,且体育教学中不同的授课班级和不同的教学项目往往体现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特点,专家可能会由于体育知识的局限性而不能正确理解某些项目的教学情况。因此,有时专家评教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每一位体育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1.2.2同行评教。同行评教是指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员之间或同一部门的同事之间相互进行的教学观摩与评价。由于同行之间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相互比较了解,评价结果相对比较准确,对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统一课程标准和要求有好处;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科研负担较重,难以使这种评价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而且教师之间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评价倾向。此外,高校教师的组织结构比较松散等特点也决定了同行评教这种评价方式难以长期有效的坚持下去。1.2.3领导评教。领导评教是指直接掌握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的领导深入教学一线查课、听课,并形成一定的制度,每次听课都有专门的评价和记载。由于评价主体的行政权威性,其评价的影响力也比较大的,但是缺乏足够的专业性。1.2.4学生评教。学生评教是指由学生对本班级的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示范等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的方法。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直接面对的就是学生,因此这种由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评价的方式也是现行评价体系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评价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监督教师的教学情况,另一方面也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学生对于课程体系了解的局限性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特殊利益的关联性,决定了这种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学生可能在顾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或者对于课程体系了解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况下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做出不公正评价;教师也有可能为了取悦学生而放低教学要求和教学难度。1.3现行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的分类与权重。指标体系中不同的侧重点反映出评价单位和评价主体不同的主导方向,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监测、激励、定向、引导”等一系列功能决定了教学评价体系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评价指标的内容和评价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成为了左右教师教学行为和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指挥棒。现行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具体指标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3.1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是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与其他公共课相比,体育课需要教师在运动保护和关爱学生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另一方面,体育课的室外教学组织和实施对体育教师的敬业爱岗、言传身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行评价体系中要求对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仪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职业道德方面的具体表现做出评价。1.3.2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部分,也是评价体系中体现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体系。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体现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指标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实施、教学组织的调控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中的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教师的语言表述和动作示范、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教学中是否因材施教、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及应变能力、是否给与学生联想创新的启迪、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讲解是否到位等。这些评价指标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和课堂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贯彻和实施能力。1.3.3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现行评价体系中,很多评价单位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列入了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体现在教学指令评价体系中的具体指标就是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否将最新的教学研究理论贯穿到教学实践中等几个方面。2.2现行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缺陷与不足。2.2.1教学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了过程性评价尤其是潜代性评价。从当前的评价体系中可以看出,占主导性的评价方法还是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只是体现在占整体成绩比例很小的平时成绩中,而潜代性教学评价方法基本没有在常规体育教学项目中使用。2.2.2部分教学评价主体的评价缺乏有效性和全面性。在现行体系中,领导、同行、专家等评价主体一学期只对相应的教师进行一次评教,采用的方式往往只是看课听课的形式,而单次的教学评价并不能反映出教师教学情况的全貌,缺乏有效性和全面性。2.2.3现行评价体系过于注重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而忽略了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有重教轻学的倾向。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当前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显然没有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上,可以说是重视了“教”而忽略了“学”。2.2.4评价的具体指标过于公式化和程序化,过于注重体育教学的共性特点,而没有体现出体育教学的项目差异性和教师教学的个体差异性等特点。

三、结论与建议

1.树立科学、全面的质量观。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教师“教”和学生的“学”割裂开来,不能客观的反映出高校体育的整体教学水平。因此,树立科学全面的质量观不仅对于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影响着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加强过程性评价和潜代性评价在教学评价实践中的运用研究。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持续性评价,而潜代性评价则是对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能力的客观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更能体现出现代高校教育的特点和“以人为本”的宗旨。3.建立长期有效的评价机制。现行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只能反映出教师在短期教学中的某一方面的情况,而不能长期、全面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规划、教学实施、教学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也不能体现出体育教师在不同教学项目中的个性和教学特点;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长期、有效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能够全面有效的反映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桑志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J].教育管理与评价,2000,(14).

[2]李文艺.胡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科学化初探

[J]四川体育科学2007(2).

[3]刘刚.体育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特点与机能类型

[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2):112-114.

[4]张玉霞.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J].安徽体育科技,2006,27(4).

第5篇: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范文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重庆市业余网球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对目前重庆市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重庆 业余 网球 教练员

运动训练是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积极参与下,为不断提高或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2]。教练员在体育运动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是运动训练中培养和训练运动员的人,具有的专项运动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并掌握先进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在训练中对运动员的思想、身体、技术等要全面负责,能够促使运动员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较快的提高。随着重庆网球运动不断普及和提高,网球爱好者们对于教练员的要求也已经不局限于会打球,教练员直接影响着学员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目前重庆市业余网球教练员的现状如何,能否适应近年来社会业余网球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对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体育中心网球男教练49人,女教练9人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重庆大学图书馆查阅关于业余网球教练员的文章,收集分析网球运动、网球教练员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以及相关文献的分析,从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角度,设计了重庆市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调查问卷,通过抽样调查,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网球中心、奥体中心、江南体育中心、沙坪坝公园、晋愉绿岛中央公园运动中心、大田湾体育中心、高新园体育中心和蓝湖郡体育中心等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60份,全部回收,剔除3份无效问卷,有效率为96.7%,以获取与本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数据。

3.统计分析法

对所收集的有关问卷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分析,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重庆市业余网球教练员学历层次

网球教练员的学历水平是衡量其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大学体育运动知识、教育学知识、心里学知识系统的学习对教练员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都起重要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表1教练员学历结构图,发现调查教练员中硕士研究生的有8人占24.1%,本科的有21人占56.9%,专科的有5人占13.8%,其他的3人5.2%。可以看出重庆教练员的学历层次还是非常高。

(二)重庆市业余网球教练员职业状况

教练员的出身,绝大部分教练员都是来自大学体育院校网球专业,还有后来改为网球专项的,也有是体工队退役运动员,以及数网球爱好者。作为全职网球教练员有48人仅占48.3%;其次是体育教师有11人,占18.9%;然后是网球场馆经营者有9人,占15.6%;最后是体育院校的学生8人,占13.8%。可以看出,我市网球教练员的专业化并不是很强,全职的教练还不到所调查教练员人数的一半,兼职教练在业务上不可能花全部的经历去钻研网球教学方式和方法,时间上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重庆市业余网球教练员年龄结构

对重庆市网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进行研究,我们就需要研究这个群体年龄结构。群体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年龄成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3]。年龄结构是群体结构中重要的子结构,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群体效能的发挥,是关系教练员队伍创造力和生命力以及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庆市58位网球教练员当中,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教练员有23,占整体数量的39.6%,30—40岁年龄阶段的教练员有21,占总体数量的36.3%,40—50岁和50岁以上的教练员有9人和5人,分别占15.5%和8.6%。从这些数据总体看来,说明重庆市网球教练员年龄结构稍微不合理的地方,中青年教练员过于偏多,整个教练员队伍偏年轻化;这一点说明现在重庆市网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群体年龄结构,还有训练实践证明,有着合理的年龄结构的教练员班子,不仅能将放大教练员整体训练水平。

(四)重庆市业余网球教练员性别结构

跟据调查显示,在调查的58位教练员中,女性教练员只有9位,仅占到15.5%,可见从事这个项目的女性是很少的,即便是我国女子网球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很好,但是在基层中从事网球教练的女性是很少的,这也影响到很多女性学网球的积极性。

(五)重庆市业余网球教练员每年培训状况

教练员的培训和进修是提高教练员水平的主要途径,调查发现教练员每年有过一次进修和交流的只有8人,占5.1%。这可见重庆市教练员的培训和进修是非常少的,他们大多都是靠在进入教练员这个行业前所学习和积累的经验技术在教学。可见网球教练员的培训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六)重庆市业余网球教练员每年参与网球比赛次数状况

综上所述:重庆市的网球教练员人数少,执教水平参差不齐,收费比较贵的。有很多网球爱好者在高额的教练费面前半年时间学不会网球就终止了网球运动。同时网球场地太少,满足不了学员们的要求。

(七)重庆市业余网球教练员生源状况

教练员存在的因素就是有人需要学习网球和需要陪练,所以学员是网球教练员的上帝,教练员怎么才能招收学员,这也是每个教练员所面临的问题。教练员的生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网球中心或者是小区物管中心服务人员的推荐;网球俱乐部统一招收的学员;教练员自己宣传招收的学员;通过已教学员介绍;单位工会组织单位人员学习网球来锻炼身体。通过调查网球教练员的生源还是比较好的,因为社会上的网球教练员还是不多,没有达到饱和的状况。

三、结论与建议

(一)重庆市网球运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网球培训市场有较大潜力。网球教练员人数偏少,女性教练员严重缺乏。收入水平相对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偏低。

(二)教练员参与培训的热情较低,次数较少,这严重的影响了教练员自身水平的提升。同时由于教学时间与比赛时间冲突,比赛次数较少等原因使的教练员很难与周边城市的高水平教练进行交流沟通。

(三)建议教练员进行自身挖潜,充分认识在自身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各级网球协会,教练员所在俱乐部应定期对教练员进行培训,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同时可以通过吸引企业赞助等方式定期组织网球比赛,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

(四)建立业余网球教练员的培训机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对网球教练员网球的培训。首先发挥体育院校作用,体育学院可以定期举办各类网球教练培训班,其次采取全日制脱产学习,短期进修、轮训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培训。最后是在实践中培养提高,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提高网球教练员的素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参观、访问、学习、交流,吸取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 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第6篇: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范文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南安 342332)

摘 要: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课堂体育教师教得辛苦,学生更是学得痛苦,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体质在年年下降,学生根本得不到有效发展.本文针对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归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以推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大学体育;有效教学;问题归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58-03

1 问题的提出和调查目的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发现学校在教学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中教学目标含糊不清,教学方法不恰当,教学内容不吸引学生等.如何更好地进行有效体育课堂教学对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体育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及对策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现状,探讨体育教学在方法方式方面存在哪些弊端,通过分析其中的关键环节和有效因素,针对当前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2 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面向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本次调查工作结合了问卷和访谈两种方法,以我国学校在职体育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在各种问卷中主要设计了30个选择题.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形式设计相关问题,向调查者发放问卷调查表,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来获取相关信息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能最直接地帮助我们获取第一手资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笔者本次调查研究收取资料采用的主要手段.

3 大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归因

对于高校教育和管理而言,体育教学是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对改革的基本理念理解不全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含糊不清,教学方法手段选择不恰当,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观念淡薄

体育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观念不明确,没能有效理解新课改的指示精神及培养目标.仍然按着过去的教学观念来对待体育教学,就是用“旧的方法”教“新的教材”.对于实现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目的的行为、方式、方法、途径、手段要么是研究理解不够,要么是尚未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教师的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注重灌输知识训练技能,没有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深受此观念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教学的实践中继续推行这种教育方法,具有强制性和灌输性;推行单一的考核形式,仍然把知识技能的水平作为学习考核的标准和参照.从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与检查,无法对学生学习方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否以及学生的价值观念等进行了解,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调查的第一题提出“利用什么方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现象”?大部分老师都回答“认真备课、经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表明对问题缺乏思考,随便应付.另外有30%的教师没有作答.可见体育教师对有效教学理念认识粗浅,体育课程的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通过表1中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绝大部分体育教师组织体育教学的主要原则是围绕着终身体育意识、贴近学生生活、安全性原则、难度适宜.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体育课堂教学主要参考的仅占22%.不能以学生为主体来指导教学,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生就不能主动学习.

从表2可以看出,56%的学生认为目前体育教学内容偏重体育知识讲解,30%的学生认为偏重技能训练,二者之和高于体育技能学习与培养、体育精神传导、经验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相加.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教学观念淡薄,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没放在体育技能的学习与培养上.课堂教学还是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师生努力教与学,效果不够理想.

3.2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强

体育教师是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群体,是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力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和决定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体育教师普遍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缺乏内在的自主专业发展观念.现阶段高校对教职员都提出了硬件方面的要求,很多高校老师都把精力放在搞科研或者参加各种考试和进修,从而严重的分散了原本应花在体育教学实践上的时间.这种尴尬的现象与高校的教师管理体系与职称评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学校的政策缺乏足够的导向性和前瞻性,因此在未来的教学管理中,学校必须加大教师对体育课程的参与,鼓励他们开展各种教学评比和实践活动.在职称考评体系中设置教学考核环节,让教师们都能将精力集中在教学上,让教学与科研工作一分为二,让大家都能够平心静气的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好.

表3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体育科研都持否定态度,主要是因为学校考核体系的制约而被迫为之,并且抱有负面的情绪,主要采取应付的态度.仅有极小部分教师对教育科研具有端正的心态,能够自发、自觉地承担起研究的任务.以上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体育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3.3 体育教学策略不够科学合理

体育教学策略包括对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步骤、组织形式的选择,由于这些因素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因此体育教师在制定或使用体育教学策略时就存在着一些问题.体育教师并没有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忽略了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以及实际性,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显得模糊,不具体和难以操作;体育课教学指导思想存在误区,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使体育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新的“放羊式”教学;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杂乱无章;体育课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要求不相符;在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老师教的辛苦,想要让学生真正的接受和吸收,还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只有根据环境的变化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表4的数据显示,37%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应再灵活多样一些,对这一选项表示认可的学生最多,说明目前的体育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选择方面最不能让学生满意;23%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考核评价方面需要进行改进.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没有太大的意见,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也都比较认可.

3.4 教学反思没有扎实推进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思老师可以对之前的上课效果与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出引起课堂效果提升或者下降的关键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仅停留在对教学工作的回顾与总结,以及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并未产生实效,这也反映出教学反思效果落实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4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想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让科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展组织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从而利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行为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体育教师所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

4.1 强化有效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课堂想要有效果,就要长期坚持开展各种有效性教学实验,推动教师改变其教学观念,创新相应的教育手段,研究面向新时期的,标新立异的,符合时代标准的全新教学模式.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有效教学理论的价值,通过持续改进课堂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争取能够用最小的教学投入和成本,让体育课堂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4.2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有效教学目标执行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教育大环境的发展,我们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期望值也在日渐提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体育教师要做到专业化就必须具备体育理论知识基础、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以及体育与身体健康甚至保健学、营养学方面的综合知识.

4.3 不断优化体育教学策略

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不是满足学生的应试要求,相反而是要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对于高校管理部门而言,必须要尽快转变管理的方向和模式,通过建立与学生日常生活作息密切相关的体育课程,让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有重新的认识.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在身体素质以及先天能力方面的具体差异,通过分班制度、选修制度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与其相适应的体育课程,并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家都能主动自发的投入到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使大学生在身心统一发展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选择不仅仅要使学生得到身体的锻炼,还要考虑本地高校建设的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通过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体育课程有效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水平,走出一条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4.4 深化认识,使体育教师教学反思常态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体育教学在内容和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通过调整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从而达到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这就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多投入精力进行思索.而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思老师可以对之前的上课效果与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出引起课堂效果提升或者下降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中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归因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2).

〔2〕贾琳.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问题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9).

〔3〕王鉴,申群英.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问题研究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

第7篇: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吉首大学民族学;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校地合作”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2.191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合作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意识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为此,文章以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和研究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进而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1吉首大学民族学基本概况

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创建于1982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成为吉首大学的龙头学科,催生和提高了与“民族学”相关的边缘交叉学科的发展,如生态人类学、环境人类学、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民族建筑学、民族设计艺术学、历史民族学、民族植物学、民族医药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等分支学科或学科研究方向,形成吉首大学学科研究的特色与优势。

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为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仅有的两个文科优势重点学科之一)。学科已经形成民族学、生态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与民族地区生态扶贫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尤其是生态民族学方向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生态环境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获得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生态扶贫博士点。该学科目前拥有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生态民族学研究基地;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武陵山区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湖南省唯一的文科重点实验室——武陵山区生态文化与居民健康营造和研究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研究中心;以及湖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族学研究基地等。该学科还在国内中西部民族地区建立了25个田野工作基地,保障了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

目前,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团队有研究人员32人,有正高职称者14人,副高职称者9人,讲师9人;有博士学位者17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学位者12人;该团队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4人,国家级学会会长、副会长3人。

学科以多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交叉、整合为创新源泉,形成了“文化制衡理论”和“终端验证”的研究方法。目前正在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目标奋进,并以此为契机造就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湘军”。

2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才特别是研究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强化其合作意识与能力是当代教育应探讨的问题之一。[2]近年来,为强化研究生人才培养,吉首大学民族学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培养理念。在我国,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多重视课堂教学,认为教学就应该在教室里传授知识,给学生布置好阅读任务,教师备好课,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就可以了。这样就导致在教学上只重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之间在课堂的和谐交流就可以了,就可以确保教学的质量了。遗憾的是,这种传统理念长期主宰了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为改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吉首大学民族学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提出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三位一体”模式,即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和田野实践的校地合作培养模式。

2.1课堂教学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主要环节。针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吉首大学民族学除了高度重视课程设置之外,还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手段和模式。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一门课程基本由一位教师授课,并完成这门课程所有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能很好地保持师生之间的沟通,还能确保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然而,每一门课程的内容设置是多样化的,而且有的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即使不是跨学科知识,但也是民族学学科中多方面理论知识。具体到高校任课教师,又都往往是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方向的人员,都不是全能型的教师。即使任课教师能做到认真备课,都无法保证这门课程的每一章节和知识点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讲授一些不擅长研究的章节或知识点,可能出现了一些应付教学的行为,难于让学生实现跨学科或跨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有学者提出,合作教学理论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3]吉首大学民族学针对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采取了多教师合作授课的模式,即一门课程由两到三位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其中教学大纲、教学任务、考试考查内容由教师们统一制定。吉首大学民族学这种合作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笔者主讲的“生态扶贫与经济发展”课程为例,课程内容涉及民族学、经济学甚至是生态学的相关内容。实施多位教师合作教学,就能够扬长避短,在授课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从而有效保证了研究生课堂教学的质量。

2.2專家讲座

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专业学位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与教师都有好处。[4]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凸显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实行多位教师合作教学的同时,吉首大学民族学还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座。邀请的校外专家学者不局限于民族学学科,还包括其他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例如,在2019年,吉首大学民族学就先后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学术讲座达到了30余次。校外专家学者的讲座,提高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视野。

另外,吉首大学民族学还邀请校内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在讲座中,专家学者与聆听讲座的学生围绕民族学的研究前言、研究观点、理论学派等进行了互动和交流,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兴趣。

此外,吉首大学民族学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给研究生们更多的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通过与外校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和对话,有利于研究生看到个人的学术优势与不足,进而激发个人提高学术能力的动力。

2.3田野实践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吉首大学民族学遵循“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的学科理念。基于民族学的学科性质,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重视田野调查,重视田野实践的作用。为了有效推动田野实践,吉首大学民族学从2001年开始,先后在西南地区建立了25个田野实践基地。

为确保田野实践的质量,在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吉首大学民族学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田野实践,并把田野实践视为一门课程,计入学分。对于没有进行田野实践或田野时间不够的研究生不予毕业。培养方案规定研究生在田野点的时间不少于60天。为强化研究生田野实践质量,吉首大学民族学长期聘请田野基地的村民精英作為田野指导专家。这些村民精英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村委会成员、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及乡村种养能手等。这些人熟悉乡村并具有一定的教育经历,长期生活在乡村,熟悉乡村的情况,而且对乡村发展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具有一定的想法。聘请乡村精英作为田野指导专家,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在乡村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一到田野点就可以很好地开展田野工作。

笔者调查发现,由于部分研究生来自外地,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而且还具有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恐惧症,以至于在田野点无法顺利地开展田野工作,甚至在田野点待不到两三天就匆匆地回到学校,无法完成田野实践的要求。聘请了乡村指导教师以后,改变了研究生田野工作的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田野实践的效率和质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有效帮助研究生消除田野恐惧症。在乡村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研究生进入田野点后,能够很快地融入田野点的生活,也容易与村民打成一片,为田野调查奠定了扎实的感情基础。二是有效帮助研究生解决研究问题。以往的田野调查,由于缺少本土指导教师的指导,研究生只有通过外人来联系田野点。到达田野点后,由于人生地不熟,往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去熟悉研究对象,导致难以开展田野工作。另外,即使通过熟人介绍,但由于没有工作上的责任和义务,做事也难以尽心尽力。乡村指导教师就不一样,他们能够带着一种责任和义务,尽心尽力地帮助研究生完成每一个田野环节,特别是能有效地帮助研究生解决研究问题。三是有效弥补田野中的不足。在田野实践中,乡村指导教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研究生进行田野实践,向研究生介绍田野点的基本情况,帮助研究生一进入田野就能掌握田野点的情况。此外,乡村指导教师还可以给研究生实地解答田野中遇到的众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在参与观察中无法获得的信息。与此同时,乡村指导教师还负责研究生田野调查的效果鉴定,研究生的田野实践分数主要由乡村指导教师打分。这样就可以确保研究生田野调查的质量,也提升了田野实践的应用能力。

总之,吉首大学民族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施了“三位一体”合作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推动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第8篇: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范文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具有以下特点,“问卷为工具来收获资料的调查方法,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证方法,问卷调查实际上意味着抽样、问卷与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1]。并且,问卷调查效率高及实施方便等特点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领域,自陈式问卷调查是主要的研究手段之一[2]。因此,本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调查方法,适合于从整体上了解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养特征。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当下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以某院计算机专业三个年级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得有效问卷163份。其中女生46份,占有效问卷的28%;男生117份,占72%。大一年级48份,占29%,大二年级60份,占37%,大三年级55份,占34%。

本研究采用职业素养问卷为研究工具,共有49题题目,其中2题属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实际量表题目47题 。量表分为两大部分:“你现在的状态”和“你希望自己达到什么状态”,两部分均包括了结构因素: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以及创新素质。另外,在“你现在的状态”部分,还对研究对象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项结构因素进行了调查。各项量表的填答方式,采用Likert的量尺计数,在“你现在的状态”将样本学生对每一项陈述的意见,划分为完全具有,基本具有,部分具有,欠缺很多四个层次。其中,4分表示完全具有,以此类推,1分表示欠缺很多。“你希望自己达到什么状态”部分中,将样本学生对每一项陈述的意见,划分为必须具备、基本具备、略微具备样三个层次,其中,4分代表必须具备,以此类推,2分表示略微具备。样本学生在填写这份调查问卷时,按个人的经验或实际情况,勾画最适切的选项。调查所得数据使用Excel2003和SPSS11.5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1. 总体样本职业素养

对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前,先将47题题目进行分类汇总,再进行结构因素的统计。在八个结构因素中,发现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得分高于3,其中,身体素质分值最高,为3.55;专业技能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创新素质,职业信心分值均低于3,职业信心值只有2.26,见图1。

整体而言,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偏低,总平均值为2.98,还没到基本掌握程度。

2.不同年级的学生职业素养比较

在八个结构因素中,对三个年级的分值进行了统计,见图2。

由图可知,三年级除职业信心外,其他七个结构因素的分值都是最高的,尤其是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利用spss方差检验(One Way ANOVA),发现,一年级和三年级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结构因素的分值上存在数理统计上的显著差异。表明三年级学生在这两个结构因素上整体高于一年级。同时还发现,职业信心结构因素呈现显著差异性,一年级分值显著高于三年级。由此可知,对未来职业的信心程度,一年级学生总体高于三年级学生。

3.不同性别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对研究对象职业素养的性别差异比较中,总体上没有发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在SPSS后期的方差检验(One Way ANOVA)中,男女生在思想素质上和道德素质分值上,达到了统计学生的显著差异。表明,女生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上整体高于男生。

4.高分值结构因素

在分值较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四个结构因素统计中。四个因素呈递增式上升,一年级最低,三年级最高。

5.低分值结构因素

在职业素养的八个结构因素中,技能素质、知识素质、创新素质和职业信心分值较低,均低于3。

6.职业素养现状与期望值比较

通过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技能素质、知识素质、创新素质五个结构因素,现状与期望值的比较中,如图3,发现期望值均高于现状,尤其在技能素质、知识素质和创新素质三个方面,期望值与现状值相差较大。表明样本学生对这三个结构因素有较大的提高愿望,见图3。

三、结果分析

针对样本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调查问卷Excel2003和SPSS11.5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样本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总体职业素养不高

样本整体平均值为2.98,低于3,还未达到基本具有的程度。分值中最高的是身体素质,表明学生对自己的身体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对于正值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的身体素质整体而言是比较好的,当然也与学校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有着一定的关系。另外,样本学生一直接受思想教育、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和讲座,这方面分值也较高。但是在“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发现分值普遍偏低。尤其是职业信心一项,分值几乎跌至“部分具有”,说明学生对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缺乏信心。“硬技能”不过关,对于自己创业也没有太多准备(创业素质分值为2.80),信心当然不足,整体职业素养不高。

2.三年级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整体高于一年级学生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项分值最高,并且三年级学生整体高于一年级。一年级学生年纪较小,并且由于进入大学学习时间较短,心理素质低于三年级学生属正常现象。身体方面,一方面可能是抽样样本中一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本身较低,另外可能是锻炼不够造成的。

3.女生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上整体高于男生

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两个结构因素分值,女生总体高于男生。一般情况,计算机专业学生男生多于女生,男生的调皮程度高于女生。女生天生的性情,显得更容易听老师的话,学习态度也更加认真,管理上也显得更易合作。

4.一年级学生职业信心总体高于三年级学生

三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整体高于一年级,但是在职业信心一项上,一年级整体高于三年级。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新鲜感还没有褪去,对于大学生活、学习充满了幻想,加之对外面的工作还没有切实关心过,因此对于自己的未来的职业还是充满信心的。但是经过两年多大学生活的三年级学生,专业课程基本学习结束,在面临毕业之际,对于未来反而产生了恐惧,加之就业的压力,对未来的职业失去了信心。笔者就此话题和已经实习的大三学生进行聊天访谈,用他们的话说,“大一的时候梦想着工作啊”,而现在“从一个羡慕工作者的人,变成了一个苦逼的人”。“梦想”、“羡慕”、“苦逼”这是一个成长的经历,是一个从梦到现实的经历。

5.对职业素养有提高的意愿

样本学生的现状和期望值对比发现,样本学生对每个结构因素均有提高的愿望,尤其是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上。有调查结果显示[3],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编程能力、操作系统知识和数据库知识;而IT项月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总体来讲,计算机技能和知识是企业最看重的,不管谁来面试,对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来讲“硬技能”都是不可少的。企业的要求,学生的需求,是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

四、建议

IT行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知识更新快,技术发展迅猛。教育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说到底,学校培养人才是输送给企业的,企业聘用学校的毕业生,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的,如果学校的学生不被企业所接受,那么,学校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当下,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难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样一个矛盾的现象,令企业不满、学校冤枉、学生失望,三方失利。原因何在?企业对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认可。

本次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软硬技能知识都有着较强的提高意愿,他们对现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还不是很满意,有提高的需求。那么,学校教育需要做些什么呢?

1.德育、体育教育继续发扬光大

在职业素养的八个结构因素中,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分值较高,说明学院开展的职业指导,心理辅导,体育,班会,讲座等德育和体育方面的教育是到位的,是有积极作用的。当然,样本研究中也表现出男生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上低于女生的现象。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尤其要对男生的思想意识加以引导,因材施教,培养他们优秀品质。

2.分别在大一、大三第一学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

样本学生研究发现,在其他七个结构因素分值大致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形势下,唯独职业信心反其道而行。三年级的职业信心总体上最低,一年级最高。处于“梦想”阶段的大一新生,年纪小,刚刚摆脱了高考的束缚,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这个阶段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是恰当的,教导学生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如何合理安排大学时间,给“懵懂”少年指点“迷津”,这是好的。但是毕竟就业离他们还远,随着就业指导课程结束,职业意识慢慢淡去。到了到大三,恍然隔世,前期的荒废,外面世界的残酷,只有大专学历的高职学生职业信心大受打击。这个临近毕业的时候,如何就业,如何择业?这个时候如果继续开设职业指导后续课程,帮助毕业生疏通思想,整理思绪,给予他们职业指导,对于建立他们的职业信心,走好职业之路是大有益处的。

3.独立设置IT职业素养课程

独立设置IT职业素养课程,已有院校开始实施。目的在于系统的学习探究,提高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适应行业需求的能力。IT行业是一个发展快,竞争激烈,对从业人员有高要求的的行业,对于毕业后从事IT行业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来说,其职业素养有其自身的要求。独立设置IT职业素养课程,系统学习IT职业素养,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课程内容需贴近现实,以实际案例[4]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IT团队精神、IT行业沟通能力和IT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等,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未来的就业打下先期的心理准备思想。

4.“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教学方式培养职业经历(经验)

学校教授的课程内容是否是当今最先进的知识、技术,是否已经过时或是淘汰;使用的教学设备是否跟上了时代的潮流?这需要学校的专业教师不断在教学中,深入企业,了解行业,掌握信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当下最前沿、最实用、最流行的计算机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掌握好“硬技能”,提高专业技能、知识水平。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2]。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一个应届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企业,他的经历(经验)背景给了他莫大的优势。企业要找“熟悉”的人,而生活在校园的学生,恰恰缺少了进入社会锻炼的机会。

那么,来得更直接,更实在的职业经历(经验)就是在课堂的教学中得来。这里推荐“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中教师采用“项目”和“任务”方式教学,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习项目经验,完成相关任务。通过一个项目,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根据既定项目,找方法,找资料,找途径。单独完成任务,可以锻炼独立性;而集体提交作业的任务,励学生组成团队完成任务,可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相互协作能力,还可锻炼策划、领导能力。如果专业课程均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完成各种项目和任务,加之又是和专业相关的经验,无形当中就提高了实战的经验。

另外,基于IT行业的特殊性,完全靠教师的教学就想学好整个计算机相关知识,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可以多一些问题,多一些引导,多一些课外作业,给学生自学的机会(也可以说强迫性的),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问题,以期更好地适应变化快速的IT行业。

5.“顶岗实习”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改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毕竟还是在学校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是有好处的,但这还不够。只有进入企业,融入企业职场氛围,触摸企业文化。在企业接受生产性实训对提升高职学生 IT 职业素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就 IT 职业素养中所涵盖的敬业精神、坚毅性格、协作能力、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等内容[5][6]。

企业对于学生“顶岗实习”还是愿意接受的,一则时间不是很长,一般9周;二则还是在校生的实习生,还有学校的监督,管理上也更容易;三则政府对给予实习机会的也有一定的补贴;四则遇到合适的学生,企业可直接将其留用,省去了再招聘的成本。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将自己的才智发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体验IT行业的工作节奏,感受企业文化氛围,真正起到提高职业素养的作用。

综上所述,了解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养现状特征,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培养模式,是可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的。

参考文献:

[1]风笑天.方法论背景下的问卷调查法[J].社会学研究,1994(3):13一l8.

[2]潘淑满.质性研究理论与应用[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3.

[3]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 8) .

[4] IT职业素养课程网:

222.133.182.247/jpkc/rwsz/kc/cont_show2.php up_id=28&id=103

[5] 许晟.IT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及其实施方案[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8,78-80.

第9篇: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范文

1 身体技术论与质性研究访谈

1.1 身体技术的习得与身体的抵抗

1935年法国社会学家马塞尔·莫斯[1]12-36提出了“身体技术”的概念。他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作所为,都与其相对应的社会位置,如地位、职业、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等各种各样的社会要因相对应。也就是说,处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身体动作。莫斯还把“身体技术”归纳为以下3个基本特征:它是技术的,是由一套特定的身体运动或者形式组成的;它是传统的,是靠训练和教育的方式来获得;它在一定意义上是有效的,服务于一个特定的目的、功能或者目标。按照莫斯的解释,太极拳也应该是一种表现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这一特定社会位置的“身体技术”。

与莫斯持有相似观点的另一位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对处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身体特征动作又补充提出了“惯习”概念。他认为是行为者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实践无意识地慢慢形成的一种习性,并且这种习性不管行为者在各式各样的场域中有意识的去主导自己的身体,那些通过常年生活实践中所累积的一些惯习也会在无意识中显现出来。这是因为行为者在成长过程中个人掌握和理解社会规则,是一种社会化的历程[2]32。就像某种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一样经过长期训练,最终能在身体中刻写规则形成动作的自动化。惯习也可以推论为行为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实践的一些身体抵抗的表层现象,而在有意识主导下行为者的实践则是意识与身体固有惯习之间相互斗争的一种身体认知过程[3]44。这种阐述解释了人为什么能改行学习成功的原因。

莫斯认为一项身体技术的习得从模仿开始,而对该项权威者的模仿就是掌握和它与其相似的身体技术。但是这种模仿并不能获得与权威者相似的社会地位和权威,只能体现出在自身群体结构中的有效性。对权威的模仿一方面是服膺于体制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个体在被群体结构化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最安全的模式[4]40。

可是,在一般现实中对模仿权威者的行为是否有效是没有科学仪器来进行判定的,有效与否只有通过模仿者自身去体验。从这一点出发,当模仿者在效仿权威者的行为之时,以往身体中所固有的动作惯习将会对其模仿的动作进行抵抗。换言之,即使模仿者有意识想要改变自身动作惯习来模仿权威者的动作时,身体有时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如果这种动作惯习是一种对意识的抵抗,那么是否可以设想模仿者从一开始对权威者的模仿,到最后具有创造性地实践是否有直接的联系?带着这个问题,是否可以设想在现实社会中当学习一种新的身体技术体系时,以往的身体技术惯习虽然会给学习和模仿带来阻碍,但是也会是创造一种新的身体技术文化的契机?

福柯认为知识是权力的来源,而权力又不是一种形式,是要通过利用社会机构来表现的一种真理,也就是将自己的目的施加于社会的不同的方式。在近代社会制度中利用技术性配置的空间和时间的社会机构,如监狱、军队、学校、工厂等等,从人的一般起居动作到工具和机械操作的训练、队列行进和座次的排列等身体动作都进行了空间与时间上的管理。人为了对这些技术的适应,就会形成对权力顺从的身体和习惯。这样而形成顺从的身体的行为者就会成为一个支撑近代工业社会有自律性和主体的劳动者,同时社会权力结构也会被再生产[5]57。从福柯[6]的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身体如果经常处于权利监督下进行规训的话,那么根据人的主体意识的抵抗要改变权利的结构是不可能的,抵抗的可能性只是存在于没有规训之前或者是规训失败。抵抗的可能性只能在没有被权力驯化的行为者身上去寻找,这种状态肯定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人即便处于非常严格的规训中,身体的抵抗依然有可能存在。

通过对以上3人有关身体技术理论的梳理,身体技术的习得与身体抵抗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3点:1)在权威模仿中行为者的身体抵抗是一种对于有效性的社会要因进行复制的阻碍因素,但也可以促使行为者从权威者的行为中选择那些被认为有价值的身体技术,通过自身的磨合可以创造出一种属于自身的更新,更有效的身体技术。2)惯习频繁地进行社会结构的再生产,是因为人的所有行为通常会在无意识中表现出来。反之,如果在有意识的情况下,那么在实践中的认知就应该是通过在身体上复制社会结构的意图与身体抵抗之间相互斗争的产物。3)规训就是运用现代知识、制度以及技术手段将权利内化到身体的过程,并将形成社会权力结构的再生产,但这只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实际状态。

以上梳理的身体技术理论为从人文社会学研究以“身体”为载体的体育提供了很好的观察点。本研究理论框架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来探讨身体技术的习得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模仿学习过程,其实还包含有身体抵抗等诸多因素。并通过对日本千叶县太极拳教室的实地调查具体描绘在身体技术习得的实际样态。

1.2 质性研究与太极拳身体技术

从人类学角度来看,体育是人类相互行为的一种方式、一种文化。而处于不同社会文化中人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人的行为又是针对其个人意义而反应的[7]。因此,简单数字量化、统计的研究方式并不能反映像太极拳这样的体育项目在不同社会文化结构中传习的实际样态。而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8]。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太极拳以长时间、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 近距离观察日本太极拳教室的运作的质性研究基础上,反映太极拳身体技术的习得中的实际样态。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方式很多,本研究以笔者自身参与性观察和深入访谈为主要方法,充分聆听被访者的话语,详细地传达被访者学习太极拳身体技术的经验。在身体技术理论框架指导下,对太极拳身体技术学习者在对于学习的动机、认知以及身体抵抗等诸因素进行深度的探究。

质性研究方法注重的是问题的深度,而不是广度。因此,将研究范围圈定在海外日本千叶县美滨区太极拳教室以及3个不同太极拳练习水平的日本人进行了观察与深入访谈。虽然样本限制,其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身体技术的习得和身体抵抗之间的样态,但能反映一些同质性的现象和规律,也为以后的同类型的研究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2 质性研究对象:日本千叶太极拳教室的访谈

2.1 太极拳教室的概况

随着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太极拳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思想、中医、汉语等被作为学习中国文化的必修内容,近二三十年在海外已得到较大发展与传播,其中日本是太极拳运动开展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在日本由中国人开办的太极拳教室很多,其中以强调陈式太极拳为继承中国正统太极拳的传授者尤为受注目。千叶县美滨区的太极拳教室是该地区最大的太极拳教学中心,是由来自中国安徽省据称是陈式太极拳第17代传人的姜先生(以下简称A)于2000年创建的。上课时间一般是一周,除星期六和星期天以外每天分上午和下午4个时段。第1时段7:00—7:50内容是24式太极拳(初级基础班);第2时段8:00—8:50内容是42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中高级班);第3时段14:00—14:50内容是陈式新架(初级基础班);第4时段15:00—15:50内容是推手与气功(面向全部的班级)。各班级参加人数多的有20人左右,少的5人左右。到2012年3月为止,据A所说在太极拳教室学习者有200人左右。

2.2 太极拳学员的质性访谈

研究以学员学习太极拳身体技术的动机与学习过程中身体认知的变化为出发点,对上中下(B、C、D)3个不同学习水平的学员进行个别访谈,具体解析身体技术论中所阐述身体抵抗的产生对身体技术习得影响的实际样态。

1)对上级学员B的调查。

上级学员B,40岁左右,有日本武道协会认定的空手道3段资格。2002年开始B在该教室学习太极拳,是学习时间最长的学员。通过对B调查,其学习的理由为:(1)上大学练过英式橄榄球有创伤性腰痛,现在人到中年想寻找一种不需要激烈运动也可以活动身体的体育运动;(2)一直练习的空手道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空手道的身体技术却不能充分的体现;(3)看到了该教室的陈式太极拳宣传资料和照片,认为这可能是最为正宗的中国太极拳;(4)看到指导者A太极拳演练后,感觉到A是中国太极拳教练中最具权威的。

从以上4个理由来看,能体现该教室的社会位置只有第4个理由是与之有直接的联系,其它3个可以认为是B在认识学习该教室的身体技术对他的身体可能具有有效性。也就是说,B认识到如果按照自己现在身体状况想要继续保持以往的运动是不可能的,而该教室的身体技术是不需要像英式橄榄球以及空手道那样强烈地使用力量使运动身体,即使随着年龄的增加也是可以有效运动身体的。这些因素也是B学习太极拳身体技术的动机。

B对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身体感觉到的变化是这样陈述的:通过2~3年太极拳的练习,身体有了变化。最初,感觉到下腹部有一股热气生成,随着练习的继续,这股热气就会沿着背脊向上升,指尖有酸麻颤抖的感觉。当问A老师这是怎么回事时,A老师只是要求继续练习,对这种反馈从来不做回应。不知道其中原因就只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练习,一年后周身都感到了气的流动。B的陈述似乎是一种在太极拳理论中所指出的内气在身体的经脉内运行的构造,但是,通过笔者的观察,B的这种感觉构造的形成,既不是B自身的意愿也不是A所指导控制的结果。这是因为A虽然会日语,但也只能与B进行极其有限的日语交流,用日语进行太极拳与气血运行的说明是不可能的。因此,B所感觉到的气的运行并不是他意识上驱使所形成的。但是,从B的陈述中可以得知,B确实感觉到了身体的变化。其中原因也许是随着这种变化B的意识也被动感知到了身体感觉构造的变化。可是,单从A指导者方面来说,当每次听到B的反馈后总只是给一个相同的回答“继续保持练习”。按照这个回答,也可以假定为A对B所练习的太极拳,可能产生的反应预先知道。但是,这个并不能证明是与B的身体感觉构造变化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通过对B仔细的观察,B的动作的确是学员中最好的,而且在发力和动作安定性方面都非常出色,似乎已经体会到了在太极拳不用拙力与局部力,要运用巧劲与整体劲,由“意”来支配动作的要领。从一般经验判断来说,B的身体技术是按照太极拳教室中规定的动作和姿势获得的,可是,通过从外部观察,看来指导者A对B所做的只是以下两点:(1)强调按照中国传统太极拳要求进行练习,提供练习环境和给于练习动机。(2)当B感觉到身体内有气的运行之后,只是肯定练习是正确与符合要求。还有,B对练习太极拳推手的感受是这样陈述的:在推手时,由于有空手道对抗的经验,发现对方发力的瞬间在一般情况下肩部会有预先的动作,太极拳发力就是由局部到整体,由静止到运动的过程。现在,别人的动静结合动作清楚,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无法说明的,只有凭借自身的经验。现在,对中国太极拳老师的动作,也可以判断出什么是准确到位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从B陈述中可以看出,B现在的认知与刚刚开始通过自己片面观察所认知的太极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现在B是根据自己身体内感觉构造持续性的变化来认知的。而且B对于太极拳身体技术的掌握,并不是单纯地通过模仿指导者的动作得到的,而是通过B身体曾经所带有的感觉构造对太极拳动作中的一些细节部分进行体会,而形成的一种B所认知到的身体内部感觉构造。

在调查中还得知在最近一段时间,B已经没有频繁到教室练习了。据他说,他认为已经全部掌握该教室的太极拳技术,现在开始是应该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气与力相结合的练习上,因此他每天在家独自进行练习。从这里又可以看出B并不是按照太 极拳教室所规定的动作和姿势来训练自己的身体,而是根据身体内持续性构造的感觉变化来维持自己的身体。

2)对中级学员C的调查。

C是一位37岁日本男性,2003年开始到该太极拳教室学习,也是参加练习最为频繁的学员之一。C练习太极拳的理由是:(1)在大学时代曾经一度练习过自由搏击,但是由于身材比较瘦小难以与别人对抗,以及教练指导比较粗野等原因而放弃,来太极拳教室目的就是想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武术运动;(2)B的介绍;(3)通过对太极拳教室的参观和尝试性练习后感觉太极拳是一种到老也可以坚持的武术。

C的3个理由中没有一个把太极拳教室是否是继承了中国正统太极拳的社会位置作为理由的。而第1项和第3项理由确包含了身体抵抗是认识身体技术有效性的触发条件。比如,C认为太极拳教室的身体技术比自由搏击更适合自己身体条件。即使自己本身主观意愿上想要从事自由搏击的练习,但是,由于身体和诸多因素也不会得到好效果,而太极拳这种武术运动到老也是可以对身体有效的。

在与C的交谈中得知,C在太极拳教室练习一个月之后,在站桩练习中就开始慢慢地感到脚尖有痒痒的感觉。随后在坚持了一年练习之后,在某一天身体的感觉起了急剧的变化。C对这种身体感觉变化陈述到:“一天A指导练习云手和单鞭的动作,10~15 min以后突然感觉到有一个球形气状物体包裹了全身,感觉非常强烈。当时马上停止了练习向A询问,A只是简单地回答‘经络通了,得气了,继续练习’。”C的讲述和B是同样的,当身体感觉起变化之前,并没有得到A在事前对身体感觉将如何变化进行指导和说明,得到回答也是一样“你得气了,继续练习”。可是,在没有得到A对“得气”具体解释的C,在练习中对自己的身体又有了新的感觉,发现自己部分经络不通,C对这个感觉的认识根据是“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总会感觉到身体的左侧比右侧要热,而且左侧皮肤的颜色要比右侧红”。经笔者与C交谈以后发现,C之所以感觉右侧经络不通的真实原因是C幼时有“肾积水”症状,而且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右侧肢体容易受伤。因此,C对身体经络不通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种以身体的热感觉、身体症状、肢体受伤的构造等原因为依据形成的。这说明C的认知也并不只是由A的指导所形成的,而是由A的指导和B身体中所持有的各种构造之间相互磨合斗争的结果。

还有在与C交谈中得知,C认为如果要让自己右侧经络通畅的话,就要练习好太极拳动作。C说:“听A老师和B讲如果感觉到体内气流通畅的话,太极拳动作就是正确的,反之就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动作来进行纠正。自身动作肯定是不如A老师和B的,但是对他们在演练中气与力的协调感觉是知道的。而且练习中气顺畅不顺畅自己是知道的。因此,会按照能使气有流畅感觉的动作来纠正自己。”

3)对初级学员D调查。

D是一位50岁左右女性。从2009年开始参加太极拳学习,每周来1次。D来太极拳教室理由是(1)以前参加过3~4年的健美操练习,后来由于年青人越来越多,觉得自己年龄过大跟不上节奏,想寻找一种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运动;(2)通过朋友介绍来的;(3)觉得太极拳动作柔和适合自身;(4)从介绍资料中感觉A老师是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且继承了中国正统太极拳的。从D的4点理由来看,只有第4项理由与社会位置有关系。而第1项和第3项理由可以说是包含了D自身身体抵抗的介入,是对太极拳教室身体技术有效性认识的一个开端。

在对D的调查中得知,D从练习太极拳开始到笔者调查为止,她并没有感受到身体的变化与任何对身体的感知。D对学习太极拳的实际感受:“练习太极拳之后身体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变化,只是觉得比坐在家里看电视要好,对太极拳中所强调的丹田、气与劲的结合是什么一点也不明白。上课时当A老师来问是否有得‘气’的感觉?自己从没感觉到过,只是仅仅在练习太极拳,如果要说身体上有什么特别感觉的话,就是手臂在上下移动中感觉血液在流动,时间久了有一种麻麻的感觉,也没在意过。”

3 讨论

通过以上对日本千叶太极拳教室3个不同水平的学员,在太极拳身体技术习得的动机和实际学习过程中,身体认知的变化的质性访谈考察后,并结合身体技术论中所阐述的身体抵抗也是影响身体技术习得的不可避免因素来分析:

1)学员B在太极拳教室里所习得的身体技术,并不只是太极拳教室的社会位置在B身体上进行刻写的产物,而是B身体内持续性的感觉构造与太极拳教室的社会位置之间相互斗争的结果。这是因为B的这种身体感觉构造并不只是在太极拳教室的社会位置、环境、动机、A的指导等规定的框架内形成和决定,而包含以往固有身体感觉结构-惯习所产生的身体抵抗等因素在内的各种介入。这种介入就是当B在把太极拳教室的社会位置内化的同时,为了身体感觉构造可以持续性的发展,身体不得不修正A所指导规定的动作和姿势,这样就导致了身体动作和姿势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他自身来说将是更适合和更有效力。

2)学员C太极拳身体技术的习得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按照太极拳身体技术这一社会位置的动作要求在身体上进行刻印,另一个是由身体感觉构造对太极拳身体技术中所没有涉及到的地方进行了自我调节。因此,C对自身身体动作并不只是根据外部A的指导即社会性规定来进行感知的,而是通过自身内部的身体构造对那些没有具体要求的部分进行感知。换言之,来自于身体内部病理性构造所产生的抵抗也是形成C身体感觉构造的一个重要因素。

3)相对于通过根据自身所持有的身体感觉构造来进行自我努力修正的B和C的身体来说,D的身体可以说是在单纯地接受太极拳社会位置所规定的动作和姿势的刻印。可是,如果就此断定D身体就是一种按照社会意图可以进行任意塑造的素材的话,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就产生了。这个矛盾现象就是A所要求的太极拳这一社会位置意义的身体(“丹田”和“气”)与D所持有的身体感觉(不能理解“丹田”和“气”是什么,只是在练习太极拳)。D太极拳身体技术的习得状况也恰恰印证了布迪厄所述的“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实践的一些身体抵抗的表层现象。”即处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身体 结构-惯习对外来社会文化的一种自然抵抗。

综上所述B、C、D太极拳身体技术的习得不仅涉及身体技术论中所阐述的权威模仿(对A的模仿)、习惯的规则化(太极拳的规则要求)、规训(太极拳教室的空间与时间配置、A的监督指导)等社会结构论所规定的一方面,而且还包含着身体抵抗在内的另一方面的诸多因素[9-10]。因此,太极拳身体技术的习得并不只是将社会结构位置的规定直接附着在身体上,而是通过自身身体构造作为媒介判断所应该学习的身体技术是否有效,再通过身体构造和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辩证来形成。

参考文献:

[1] 马塞尔·莫斯,施郎格. 论技术、技艺与文明[M]. 蒙养山人,译.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12-36.

[2] 高宣扬. 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32.

[3] 皮埃尔·布迪厄. 实践理性[M]. 谭立德,译.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15.

[4] 马塞尔·莫斯. 人类学与社会学五讲[M]. 梁永佳,赵丙祥,林宗锦,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0.

[5]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刘北成,杨远婴,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3:57.

[6] 米歇尔·福柯. 主体解释学[M]. 佘碧平,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5.

[7] Kendall Blanchard. Alyce Tayce Cheska.The Anthropology of Sport An Introduction(体育人类学入门)[M]. 寒川恒夫,译. 东京:大修馆书店,1985:26.

[8] 陈向明. 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