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年级下册英语课本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内容全面更新,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
冀教版初一起点版,初一内容是对小学五六年级知识的简单重复,对优等生来说可提升空间少,而初二内容难度跨度又有点大。新版教科书体系完整,选材上更贴近学生生活和中国国情。
比如,七年级下册Unit 1 The Silk Road向学生系统介绍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西安的一些著名的建筑物:Big Wild Goose Pagoda大雁塔、Terra Cotta Warrior 兵马俑、Drum Tower 鼓楼、Bell Tower钟楼,接着以人物活动游历主要站点,Mogao Caves敦煌莫高窟、黄河第一桥兰州中山大桥、黄河母亲像等以及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激发了学生的表达需求和爱国情操。
初二的课本新添且改编了部分课文,比如,lesson 14,Happy Memories讲家庭聚会的幸福时光,教育孩子从内心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lesson 32和lesson 33讲到了火车的发展史和蒸汽机促进车轮的使用等方面内容,对拓展学生眼见,丰富英语课程分支提供了更广泛的内容。Lesson 45 Be Yourself!对解决当前学生心理困惑,培养自信心有着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比如,“Nobody is perfect in this world.Look in the mirror and smile at yourself every day !Don’t be too hard on yourself for making mistakes.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 learn from your mistakes.”这些句子都是励志书里最常见的句子。
课文以多种文体呈现,有对话、网络在线聊天、课题报告、微博等形式,语言趣味性强、涉及话题广泛、内容鲜活、符合时代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同时展现了中西方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口语与书面表达并重,语境真实,语言灵活,特别有利于语感的培养。
二、详细、全面的语音教学参考
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本着为学生未来学习发展服务的理念,我认为在初一基础阶段一定要强化语音教学,进行系统规范的语音教学。近年来,中考淡化了语音考点,旧版教材中也没有统一详细的语音教学材料。
但新教材其后的附录比旧版多了重音和语调,这样连同七年级上册的国际音标、元音字母和常见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七年级下册的辅音字母和常见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八年级上册的单词及句子重音和语调,八年级下册新添的不完全爆破、弱读和同化等发音技巧,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语音教学参考。语音的教学要求也第一次完整呈现在课本上。有了这个附录,教与学都有了参考。另外,这对提高我们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课后练习设置“万变不离其宗”
语言学习,一定要遵循先听后说、先读后写、先积累后运用的自然顺序。那么,初一作为基础阶段,应以积累语感为主,教学适当倾向于以课本为中心的输入性教学。学生要跟我们一样熟悉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大大丰富了旧版“let’s do it”部分的内容,作为课堂形成性测评工具,灵活多样且可操作性强。深入使用发现这部分内容绝对体现了编者的用心,比如,课文里出现的短语或单词在课后练习里出现时一定是同义词,绝不重复。这也是英文的语言习惯之一,不喜欢重复用词。另外每课的重要生词,在课后题里往往都有着引申用法。比如,Lesson 48中feel confident到课后的have much confidence in;in front of the class 和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这点体现了教材独立性与连贯性并重以及编者的意愿,根据实际教学调整,满足不同条件学生的学习。
四、为学生长远发展服务,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学习遵循词―短语―句子―篇章的结构,组织时离不开语法指点。因此,在教学单词和独特少见的语法教学方面,第一原则是词不离句,知识点跟例句不分家。比如,It’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 an album of family photos――双重否定和Jenny and I joined the club.So did most of our classmates――倒装结构。
在单词教学中,举例“invent-invention-inventor,discover-cover,hand-made”讲解构词法,对树立科学的学习方法,认识基础词汇记忆的重要性,克服以后记忆单词的畏难情绪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词性的讲解,为未来的学习句法做好准备。这是我历年教学的先进和独特之处,这学期的新教材在第一、二单元将word-building作为单元语法重点。
通过“interest-interesting-interested,excite-exciting-excited”知识的对比,归类学习,增加了知识的复现率,使学生在他们不经意的时候温故知新,也就给潜意识渗入了联想,这是触类旁通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创设;英语教学氛围;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91-01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我们得知,学习语言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尤其是中小学生,就其心理特点来说是处于最易受环境影响的时期。因此,创造浓厚的语言氛围对他们学好外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作为中学外语教师应当用比较多的精力致力于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氛围的创设。
一、课堂内的氛围创造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三不原则”。即课堂内基本上不说母语,黑板上基本上不写汉字,教学过程基本上不用母语翻译。教师一踏进教室,就要把学生带到英语的世界里去,让他们所见所闻和所说所写的都是英语。坚持“三不原则”,目的是要教学生会用英语思维。只有割断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对于汉语的依赖,使之自觉地运用英语进行思维活动,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英语语感。在我教七年级第一课时,我说说了一句英语:“Hello! How do you do? My name is Miss Lai. 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连说了三遍,不作任何解释,从学生的面部表情看,大部分学生都已能猜出大意。第二堂课我以“Hello! How are you?”开头,课后便有学生问:为什么老师第一堂课说“How do you do?”而这堂课却说“How are you?”呢?于是我便把这两个句子的不同用法作了解释,使学生在无意中学到这两个句子的用法。
教师用英语解释句子和课文,要注意尽量运用已掌握或学生可以猜测其意义的语句,句子要尽量简单,也可借助直观教具或其他方法作补充。从我的实践证明经过半个学期后学生便能掌握和使用约30句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至初一下学期便能听懂教师用英语解释课文。
2、坚持形象化和直观的原则。利用形象化的方法和直观教具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助于加强英语词语和实景实物的联系,创设课堂英语氛围。我在教七年级下册第18课:Tian`anmen Square时,请人精心制作了几只风筝,并要求学生每人制作一只风筝,上课时一出示这些实物,便激起了学生兴趣。我便因势利导,用英语对风筝的构成和做法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要求每两人一组到操场上去放飞,但要求放飞时同学间一定要用英语进行对话。放飞结束回到课堂后,我让学生逐个把刚才的对话表述一遍,然后在翻开课本熟练Ling Ming、Jenny和Dnny的对话,对比差距。这样训练数遍后,再教学课文,使得现场感非常强,形成轻松自然的学习气氛,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课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开展角色表演活动也是创设课堂氛围的一个好途径。我在教七年级下册第34课:Jenny`s family时,根据课文是介绍职业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带的道具,6人一组分别扮演不同职业的人物。要求既要用陈述句,也要用疑问句、否定句等句式。“小演员们”为扮演好角色,事先都认真学习了课文,还丰富了一些内容,在表演时能脱口而出,有的甚至说了很长的一段话。在这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并且从中掌握了课文内容。
3、坚持学生参与的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氛围创设必须坚持全体学生参与,教师主导。要求人人开口,把个体表现、群体活动贯穿始终。我在教九年级下册第45课:When are you free?时,首先我让学生合上课本,默读课文,诱发学生提出自读中遇到的难点,启发他们共同解答后,全班齐读对话一 遍;再叫两个学生上台来示范表演对话,其余的学生注意听和看,表演结束后,由学生评价谁说得比较好;最后,我要求学生每两人一组分角色通读课文。此时,我在课堂中巡视倾听,需要时给予帮助。课后,我要求学生再补全对话,进行笔头练习。这样使全班学生都参与了活动,提高了说的能力和胆量。
4、坚持立体化的原则。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和气氛的布置上,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仿佛置身于英语的世界中。黑板上写的是英语,老师说的是英语,黑板报上经常刊出一些英语专刊,左右墙壁上挂几幅英语格言等,创设出一种比较浓烈的英语文化氛围。
二、课堂外的英语创设应注意的“四性”
1、经常性。要经常地使学生感受到英语文化的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的勇气。如每周一次开展“英语日”活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用英语问候、交流,内容不拘,既可围绕教学内容,又可涉及课外读物,形式可用互问互答,专题发言等。经常组织各种英语会话活动,创办校内“英语角”,每周星期五下午开展一次活动,时间长短不定,或是独立进行,或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在英语角里同学间无拘无束地表演自编的课本剧,就所学课文互相问答、进行会话、演讲等。
2、多样性。氛围的创设要全方位地体现英语教学目的,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说;可以以口语为主;也可以以听、读、写为主。
一、“真”度——将作业还原于生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本质就是为方便人类生活而创造出来的。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我们可以从教材的每篇课文的每个词中找到生活,既然英语的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生活展开的,那课外作业不更应该围绕生活吗?并且,也只有将英语课外作业还原到生活,才能真正使教学联系实际,从而体现出英语课外作业的“真”度。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一课的课外作业设计中,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动词like的肯定句、否定句用法以及它的一般疑问句的用法和在肯定与否定的回答,教材中也给学生展示了重点句型,如:Do you/they like salad?Yes,I/they do。/No,I/they don’t。Does he/she like salad?Yes,he/she does。/No,he/she doesn’t。He/She likes ice cream。He/ She doesn’t like bananas。在对句型把握的基础上,我是这样来做作业设计的:
1.将班上的同学按每六人一组分组;
2.各小组的每位同学各自制作一份采访表,采访表以“调查本组各成员喜欢的食物”为主要内容;
3.按采访所得信息编出本组成员的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附上理由;
4.成员间交流讨论最终结果。
在这份作业设计中,我将作业设计具体到对生活中食物的喜好,并要求同学们在自主设计的基础上,相互帮助和配合来完成作业,不仅巩固了教材中要求掌握的词汇和句型,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学习。
二、“活”度——实现作业的灵活多变
英语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是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来理解后面的知识的。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会发现课文与课文之间不管是单词、短语还是句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甚至有时候课文内容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中,也应该遵循英语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将教学中相关联的内容整合到一起设计作业,有效提高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活”度。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9 How was your weekend?和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两课中,我们很容易就看出两篇课文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两课的教学内容都涉及一般过去时基本用法和动词过去时的变化规则,因此,在做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课的课外作业设计时,我将Unit 9的内容和本课内容进行了穿插和整合,具体设计如下:
1.回顾Unit 9 How was your weekend?的内容,联系本课思考过去式是一个什么样的时态,具体用到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2.联系所学内容写出下列词汇的过去时态:is、am、are、go、walk、do、come、make等。
3.就Unit 9和Unit 10的课文内容为原形,利用所学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写一个自己上个假期的小短篇。
这个家庭作业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性和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两课的内容整合吸收,加强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整体性把握,同时也实现了作业的灵活多变。
三、“广”度——拓展作业的知识面
【关键词】 问题阶梯 初中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内容的选用都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懂难理解。因此,怎样运用好牛津版初中英语的教材有效的开展英语教学意义重大。以下,通过分析问题阶梯教学方法在课前教学中、分组教学中及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论述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兴趣,达到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一、“问题阶梯法”在课前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阶梯教学法,主要通过课堂问题进行教学,层层深入,加深同学们对于问题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探寻问题的答案。问题阶梯法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教学主线,通过不同程度的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明确自己英语学习的程度,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首先,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带着设置的问题去学习。教师在预习中提出的有关教材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英语课前的预习。在学生预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问题的掌握及回答的情况的,改变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对学生掌握薄弱的地方,多加讲解。
本文以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Going Shopping为例,在课前的准备及预习中,向学生们提出以下问题,让他们思考与回答:
1. Which road are the students going?
2. How is a bus going a tunnel?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Sunday?
根据这些要求,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就能更好的掌握课文的重点,做好预习工作。同时,对于问题中的不认识的新词、生词可以事先进行查找词典。对于不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向教师及同学提出,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运用问题阶梯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自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问题阶梯法”在分组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堂中进行分组教学时,也可以采用问题阶梯教学法来指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进行问题的提问。
通过小组同学齐心合力找寻课本中的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们交流不同的想法。这样,每个小组积极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自己小组提出一个思考问题。这样,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学习并研究小组活动中的问题及最佳的问题答案,不断的在学习中发现新知识、新认识及学习的乐趣。
我们以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为例,在分组教学中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1.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2. Why don’t you visit our local theatre?
3. How many forks,plates and cups do we need?
4. What time shall we leave in the morning?
在分组教学中通过学生们的小组讨论解答。
三、“问题阶梯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问题阶梯教学法,把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拆分,然后通过拆分后容易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进行综合。学生们普遍喜欢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一系列的提问,前一问题是后一问题的基础,通过层层深入递进,得出相应的答案。这样,教学设计中的重难点问题就不攻自破,逐个解决了。
再如,我们以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为例,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逐步掌握课文内容,并总结概括本单元的知识点。
1. All of them are on the playground.How many are them in the classrom?
2. May I order a Beijing Duck?
3. How many local theater are there in Beijing?
4. How do you like the Beijing Opera?
5. How much meat do you want?
6.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o to you school from your home?
7. Who is going to show us around the Beijing Opera?
四、“问题阶梯法”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听力一向是中学生比较头疼的题型,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往往在听力题上失分较多,要提高中学生的听力水平,除了平时多听多练,我们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可以使用问题阶梯教育法,根据听力材料,设计不同的听力问题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掌握听力内容的要点,进而提高听力的水平。
我们以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Intergrated skill Helping wild animals为例,通过以下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掌握听力内容,并完成课后的听力训练题。
1. What does a tiger look like?
2. What can a tiger do?
3. What is the character of a tiger?
4. What does a tiger like eating?
5. What’s the danger tigers may face?
通过这样阶梯式的提问,使学生们积极思考,从听力材料中寻找线索,轻松掌握本单元的听力课程。
五、结束语
综上,通过不同的问题设置,在我们初中英语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建华.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金色年华(下),2011(02).
【关键词】一节;英语课
我虽然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多年了,教过高中、初中和小学的英语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教育这个硕大无朋的百花园里,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如何上好一节英语课?是我不断探索的课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点滴体会,谨供同仁参考。
1.以学生为中心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在组织课堂内容时必须考虑到所讲授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感受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核心是做到心中有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应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如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班级中学生的结构等。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在备课时必须掌握,调整教学进度,安排教学的内容。上好一节英语要能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整个课堂要聚焦于学生的需要而设置。
2.以遵循语言的交际性为原则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功能。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运用语言。因此,我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使用英语,这些机会可以是一些设计巧妙的问题,几个模拟的情景,一个讨论、一次演讲或辩论等。如在日常的上课前可以对年、月、日、天气进行谈论提问What day is today? Today is Monday… What date is today? Today is May 10th , How’s the weather in Wrumuqi? 或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sunny.等等,这样学生对提问、回答星期和月份及天气的句子单词已不陌生。在学习英语课本七年级上册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和在七年级下册Unit6 How’s the weaher? It’s raining时,学生们已可以将这些内容熟练地活化为实际,增强了课堂英语交际用语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以新旧知识相互联系, 温故而知新
《论语》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对教师所传授的新知识感到困惑。这时,一些教师会袍怨学生的基础太差、素质太低,而没有注意到自己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是否遵循了“从易到难”的原则。 而在实施这一原则时,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学生来说,已经学过的并掌握了的知识就是最容易的知识。因此,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帮助他们扩充知识库。如在学习《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8时,How was your school trip?学生初次接触过去时态,如在讲解与过去时态有关的话题时,“Did you go to the zoo last Sunday? No, I went to the aquarium.",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提出这个问题,那么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动词要用过去式来回答。但是,如果教师先问学生“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unday/Saturday? I play tennis.、I do my homework.”对这一类话题,学生们会很容易回答。然后,教师可以启发式的提问:"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教师有意的把did和last weekend重读或下划线,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老师帮助学生回答I played tennis。I did my homework.这样类似的问题重复多次,重点强调过去的时间和动词的过去式。这时,我们会发现,学生们似乎有说不完的动词短语去表达自己在过去所做的事。也就是说:复习已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识以求融会贯通。
4.信息量适中
教育学理论的可接受性原则规定:“科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这就需要老师,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内容,并备好课堂的各个环节。有些教师因为在课前准备不足,尤其是在备学生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出错;有些教师过高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于是,课堂容量过大,整节课中师生都像是在打游击,放一枪换一个地方,结果,重点没有突出,难点也没有突破,一节课就这么完了。乍一看,似乎教了不少东西,但真正的教学效果却不好;有些教师则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准备的内容不充足,使整节课的教学松松散散,学生也因为觉得内容没有挑战性而提不起精神。因此,一节课的容量定要根据教材、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决定。教师要确保在每节课中都为学生搭建知识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学习知识,在每节课中能积累、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既不会在课堂上“消化不良”,也不会“营养不良。
总的来说,一节能让师生乐在其中并收到理想教学效果的课才能算是好的英语课。“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自身与学生的实际去实践新课程,把每一节课上好,让学生爱学英语、乐学英语。
参考文献
[1] 高级英语自学系列教程.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一个目标;两个主角;三个环节;四项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全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要善于利用好每一个教学课堂,将教学目标清楚明确的贯彻给学生,使学生轻松明了的习得知识。
相比其他学科,英语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它和数学等理科学科不同,与同属语言教育的语文学科,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英语课堂教学截然不同的课堂氛围和思维,表达模式,使得在英语课堂中不仅要完成语言知识的学习,也要承载文化差异的传递及对外交流的使命。
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在日常英语课堂中,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必须清楚明了,才能将每一堂课的效果最大化,这便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二、三、四。
一、一个目标(一课一得)
教学目标既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每个单一的课堂教学都应有本堂课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紧贴该教学目标。45分钟的时间,达到一个目标即可,这就是一课一得。有些老师在单元授课时,总担心学生掌握片面,于是习惯于将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不停的在每一堂课中进行呈现,认为可以让学生达到全面理解单元知识点。这样下来,45分钟的课堂信息量是大了,但教师讲解辛苦,学生理解困难,最后却总是处理不完教材。其实教师应该明白,只要重点的活动被学生掌握就可以了。知识的学习贵在积少成多。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有梯度的教学目标设置,也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只要在完成每一个新知识点的授课学习后,进行适当小结。一个单元结束时将知识点串联归纳,就一定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Why do you like pandas? 为例,section A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设定为有关动物的新单词呈现,通过课本中的图画和自制的卡片,或者设计游戏,让孩子们扮演动物,其他孩子猜测,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复习已经学过的动物单词和呈现新单词,口语练习询问学生动物方面的喜好。
二、两个主角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垄断课堂,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累。最后越学越没劲。学习兴趣消失,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这种模式是落后的,而且是违背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要靠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但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此,我认为,控制一堂课的应该有两位主要演员,一位老师,剩下的都应该是学生们。无论新课程改革如何进行,也无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怎样地创新,课堂教学中主角都 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双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始终是主导整个课堂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
众所周知, 山东省聊城市杜朗口镇初中开始了一场主题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改革,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当中就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到了和老师平等,甚至超越老师的位置。学习是辛苦的,但教学过程一定要将这种辛苦与学生的幸福感和愉悦感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主人,是控制课堂的主角,这样才会对学习充满期待。
三、三个环节――导入 ,呈现,小结拓展
一堂新课是否能成功,课前导入起着决定作用。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明确教学内容一种教学行为。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效果。由于常年累月的学习,在经过了一定的新鲜期以后,老师走进教室,学生很难再上课开始阶段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导入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教学内容,导入方法也不径相同。例如常用的直观导入法,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导入教学。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It’s raining.谈论天气,通过使用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导入,学生能很快进入到学习有关天气的词汇及讨论。
接着,便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 ------呈现,呈现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教师讲授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紧紧抓住课堂上学生是主体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活跃的英语学习氛围;积极模拟生活场景,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在课末小结拓展中,必须明确小结的目的是巩固新知识,使全体学生都能明确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体验学习、感受成功。教会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四、四项基本能力――听、说、读、写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可见,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但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错误引导,使得许多老师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思想,这种前提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往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如人意,书面表达能力也僵硬机械,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高分的“哑巴”英语,不能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学英语教学应在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训练其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初中英语课程要在全面提高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以及在提高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前提下,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完成了一名英语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英语 教学分析 仁爱版
网络的迅速发展,目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凭着信息资源丰富、声像并茂等强大优势,已经快速地普及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课堂了,对优化教学效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仁爱版的初中英语为实际例子,探讨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快速地搜索资料,而且融声音、文字、图画、视像于一体,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教学手段,因此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运用在的初中英语教学作用有: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最多辅以相关的录音带作为听力材料。这种教学,枯燥无味,而且气氛沉闷,再加上英语是外语,是学生陌生的语言,教师单纯地讲授,容易让学生昏昏欲睡,达不到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则克服了传统教学的这些缺点,以多元化方式呈现教材,学生在可以在看彩色图画和视频对话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多种感觉器官,其中以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为主,还可以随时实现人的不同感觉之间的交流和互换。这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活化教材,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英语是一种外语,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不了解语言文化,是很难学好的。许多人在中国学习了十多年英语也学不好,但在外国待一个月就可以与当地人进行自由交谈了。可见,环境对学习语言是非常重要。当然每个学生都到外国去学习是不实际的,多媒体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多媒体通过创设一个声音、图画、文字于一体的生动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把生硬的教学内容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其次,多媒体的巨大信息容量和快速的搜索技术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Where are you from·》教师可以搜集课文中提到的Canada、England、the U.S.A等国家的简单资料,让学生对这些国家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创设相应的对话情景,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最后,促进师生互动,增进师生情谊。多媒体使枯燥、死板的教学内容生动、多姿起来,学生也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向老师发问,或者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多媒体技术融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不站在隔离师生之间关系的严肃的讲台上教学,而是站在学生中间,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从而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方法
多媒体教学具有众多的优点,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许多弊端,如过分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华丽性而忽略了教学重点,本末倒置,导致了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点;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教师自己的能动作用等等。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适量适度,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1)围绕教学重点,合理寻找素材。教师在备课,寻找教学素材的时候,首先要吃透教学大纲,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然后才围绕教学重点,寻找适当的教学素材,不可贪多。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What are your favorite animal》,目前世界上的动物有很多,教师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What are your favorite animal”这个句式,以及复习之前学过的动物单词。因此教师在搜集素材的时候就要注意,主要是找课文出现的动物和以前学习过的动物单词的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同时也复习旧知识。
(2)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初中英语还是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为主的,因此很多课文内容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情境的对话,这就给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Nice to meet you!》,七年级第一学期刚开学,学生刚进入新学校、新环境,这一课很好地切合了学生当时的心境,遇到新朋友,外面应该如何打招呼呢·教师可以先用中文提问学生,让学生表演自己刚开始遇到新朋友的情景。然后教师在以此为切入点,教学生把相应的中文转化为课本提到的英文句子,最后再让学生用英文表演这个情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愉快地学习英语,加深了印象,还可以将中国和西方打招呼的不同方式进行对比,间接接触到了西方文化,也为学习英语打好了基础。
(3)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用多媒体,可以产生多种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制作Powerpoint (ppt)教学、教材光盘教学、播放电影教学、学生表演教学等等。教师应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编排和组织,尽量让学生多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Out School Life》,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ppt ,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如学校的环境、自己的课室、在学校一天的生活、自己的同桌等,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学相关的介绍学校生活的单词和句子。在制作ppt过程中,学生要考虑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内容吸引同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课程内容,增进师生情谊。英语教师应该正确使用多媒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让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宋薇薇.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J]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5-0109-02
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可以改变原来的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
一、下载网络资源,消除听力差异
听力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它不仅仅只包括“听”的部分,同时学生还要在听完之后进行内容的理解。现阶段的听力教学模式一般为教师拿着录音机与磁带来播放听力,学生在下面听,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听力练习。对此,笔者主要利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上下载听力资源,消除听力干扰。例如,笔者在教学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4 Having Fun的时候,就通过下载相关的网络资源来训练学生的听力。笔者在讲“What time is it now?”这部分内容时,就从网络上下载语音教学的资源,帮助学生学习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要求学生掌握重点词汇的读法以及默写单词的写法,例如meat、bamboo、rabbit、on one’s way home,还要掌握重点句型,例如表示感谢的句子Thank you for your help.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灵活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这些内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内容,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因此,对于课本上的重点句子,笔者都会利用网络在下载好标准的读音,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这样,学生在标准读音的引导下,就会掌握标准的读法,消除听力差异。
可见,通过网络资源来帮助学生消除听力差异,学生可以摆脱原来枯燥的听力。网络资源发音标准,利用此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就做到准确发音,消除了听力的差异,为以后顺利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人机对话,助力自主表达
对于一门语言来说,听是基础,更重要的是用语言来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口语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想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离不开必要的交际环境。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教师不能为学生创造完全真实的交际环境,但是可以借助于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进行人机对话,引导学生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口语训练,帮助他们自主表达。例如,笔者在教学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的时候,就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人机对话来训练学生的口语。“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讨论季节、天气和气温,这是外国人在开始交流的时候主要讨论的内容,因此,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为了让学生的口语更加流利,让学生主动开口说话,笔者主要向学生推荐人机对话这种模式来让学生锻炼口语。LUCY'S WORLD系列产品是一款很受欢迎的人机对话软件,在这个软件上,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是一种全新的锻炼口语的模式,它的英语对话环境十分逼真,学生可以和Lucy进行对话,这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和Lucy讨论本节课所学。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有一种交流的欲望,他们的口语也就会不断提高。
可见,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口语练习中。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不断提高了,也更乐意自主表达了。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口语的时候,不能忽视信息技术的存在,可以借助其力量来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开展文化比较,提高思维能力
英语和汉语虽然都作为一种语言,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之?g的差异,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英语进行思考,学生只有具有快的反应速度与良好的记忆效果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有效思维。为了锻炼学生的这种思维,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功能,进行文化比较,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7“Food Festival”的时候,就引导学生开展文化对比,说出文化差异。“We’re preparing for a food festival.”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关于就餐的话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西方的饮食文化,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还要掌握关键的词汇,例如lady、gentleman、menu等,之后还要掌握英语就餐的重点句型。但是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完主要内容之后,就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了有关英语饮食的听力,在放听力之前,笔者向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比较中西方文化有什么不同。学生必须在听英语听力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之后,还要根据西方文化的特点来说出中国文化的特点,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几次训练之后,学生的思维都有进步,都能够说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完成对比文化的任务。
可见,通过文化比较,学生不仅会了解到文化的差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对文化进行对比,丰富学生的文化认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浏览海量资源,拓展认知视野
现在社会城乡差异比较大,城里的学生远离农村,对村里的生活了解甚少,而农村的学生远离城市,对于城市生活又十分陌生,这种地域的差异阻碍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源让学生进行浏览,让他们突破空间的界限,拓展认知视野。例如,笔者在教学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2“Saving the Earth”的时候,就从网络上搜集资源,在课堂上适时向学生进行补充,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广阔。“Pollution has caused too many problems.”主要讲的是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产生了许多污染,进而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浪费水,即waste water,这种现象在农村和城市都有发生,但是发生的现象一般存在差异,因此,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上找出农村和城市浪费水的不同照片,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浪费水的现象一清二楚。除此之外,对于温室效应,笔者还从网络上找出有关温室效应的英语文章加以修改供学生来阅读,让他们对本单元的内容了解得更清楚、更透彻。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习兴趣;学生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148-01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力,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自己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做到自主、合作、创新。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更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合作就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创新就意味着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而总是带着开拓进取、勇于冒险的精神,试着去探究、去改变。因此,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系统中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而要靠教师在师生的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比如在我们英语八年级下册“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一课中,我们可以问学生:你知道新加坡吗?新加坡的情况怎样?它的风土习俗、生活习惯、天气或人口怎样?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那么学生就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了解新加坡,课堂上知道了解得越多的学生就受到表扬。实践证明,“目标激励法”、“表扬促进法”、“友好交往法”等等,都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二是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主动求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摆脱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这个阶段一般可以采用“问题讨论法”、“主题研究法”、“师生交谈法”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在英语九年级对人的性格的描述这一单元中,因为七年级已经学过对外貌的描述“What do you look like?”,因此通过旧知识引导学生如何询问一个人的性格,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了“What are you like?”是对性格的提问,同时引导他们回忆并查找可以用哪些形容词来描述性格,从而进行一次Brainstorm(头脑风暴).
三是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在英语七年级上册四单元Where’s my backpack?一课中,我就设置了一项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听录音,根据录音,在纸上画出各个物品的位置,学生画完后再看着自己的画自我展示,描述各个物品的位置关系。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在训练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理解和加强性的记忆,而且也提高了听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这一阶段,要在“动”字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人人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或模拟表演,或对抗辩论,或演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动。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四是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一堂课的学习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这一阶段的质量。因为只有搞好这一阶段的活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才能达到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目的。同样举英语七年级上册四单元Where’s my backpack?一课为例,我就把作业设置为:设计你自己的理想的卧室,并在课堂上描述你的卧室。通过前面对单词、句型以及表达能力、绘画能力的训练,学生在这一步完成得非常的漂亮,甚至一些学生在课本中没学到的物品的单词,通过在家的资料的查找,第二天课堂上非常流利的表达了出来,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自主的去探寻学习,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量,让学生不知不觉打破了书本的局限,突破经验教训的禁锢,培养了自己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和敢疑、敢闯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