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大力推进海洋法制建设。
为了健全海洋法制,推动海洋保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计划2007年底前编制、出台《XX市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将在对全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XX市沿岸平均大潮线至领海基线之间海域的功能区进行明确的划定,内容包括海域勘界、功能分区及环境标准等诸多方面。新的区划是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中不适应我市新形势发展的内容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区划编制将对合理配置海洋资源,促进海域整体功能,推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海洋经济蓬勃发展,为了减小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有的放矢开展海洋环境保护,计划编制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容量、污染物总量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XX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将对近岸海域污染的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大规模围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累计效应、突发性海洋污损隐患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规划的编制将致力实现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实现其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作用。
二、加强、完善海域使用管理。
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全面搞好海域使用登记制度,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审批程序和海域使用证年审制度,严格按照《XX市海洋功能区划》和《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把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2007年全市海域使用项目登记率达到100%,海域使用办证率达到100%以上,海域使用证年度审验审证率达到100%。
三、全面开展对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
1、继续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根据我市特点和需要,制定监测计划,开展全市近岸海域环境趋势性监测、重点海域环境监测、海水浴场暑期海洋环境监测和重点养殖区环境监测,详细掌握我市的海洋环境状况,保证我市沿海海洋环境监测调查的连续性,准确地为社会提供合法的海洋信息,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加强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重视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我市海域的污染损害,严把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的审核、审批关,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高审核参与率;规范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加强对工程建设期的跟踪监测和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加强海洋污染事故的查处。继续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胶州湾和前海一线用海域污染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污染海洋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4、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积极筹集资金,制订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计划,开展保护区的基础建设、管理工作,推进我市生态示范区的建设。
5、通过建立和完善XX市海洋赤潮监视网及海洋赤潮应急行动体系、开展重点海域的赤潮监测和预报试验、加强赤潮发生期内对渔业水域的监控管理等措施,避免或减少赤潮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四、积极推进生态渔业建设。
按照《胶州湾及临近海域功能区划》和渔业生产水域环境质量状况,对不符合功能区划和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域进行封闭管理,禁止从事渔业生产活动;严格实施养殖许可证制度、捕捞许可证制度和伏季休渔制度;科学调整养殖结构和布局,合理控制内湾及近海的养殖密度,扩大藻类养殖面积,提倡外海养殖,大力提倡鱼、虾、蟹混养、贝藻间养套养等生态养殖,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和养殖新技术;强化渔业生产管理,改进饵料质量及投饵技术,严格控制废水排放,2007年力争使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养殖面积达到养殖总面积的40%。
四、加大海洋环保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第一,海洋管理职能权限不明确。目前海洋管理规范制度大多数还在遵循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规范制度,而且海洋管理涉及到很多部门,一些部门职责出现了重叠情况,这种情况下就会消耗大量时间和资源成本来协调各涉海部门的关系和利益,导致海洋规范制度出台和实施面临很多困难。同时,沿海设立的海洋管理部门机构之间隶属关系不尽一致,出现了整体管理分散、局部管理集中的现象,导致海洋管理整体秩序混乱,使得海洋经济开发效率底下,影响广东省海洋经济有效的、健康的发展,难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海洋管理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治政的基本方针,因此海洋管理也应当依照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管理,但长时间以来海洋管理法律制度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为:首先,海洋管理法律主体不明确,国家海洋局工作重点内容集中于海洋科学研究、环境污染治理,还有很多管理职能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其次,海洋管理法律责任不清晰,海洋管理关系到众多利益主体,各个主体都各自为战,相互间无明确的法律制度约束。再次,我们仍然还未制定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适应的法律机制,在健全海洋管理领域法律机制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虽然人们对建设绿色海洋生态环境意识有所提高,但是我们仍然对海洋知识匮乏,对海洋现状了解甚微,海洋保护意识薄弱,对海洋生态保护在今后社会发展中地位认识不深刻,仅仅考虑现阶段所获取的经济利益,殊不知一旦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活将遭受灾难。所以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思想,实现绿色海洋经济发展是我们必走之路,这样才能使海洋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得海洋经济建设、海洋文化建设以及海洋生态保护意识的构建贯穿于整个海洋管理过程。
二、实现广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随着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海洋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遭遇到了严峻挑战,要想保证广东省海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必须从制度、技术、思想以及生态结构等多个方面对广东省海洋经济进行引导和管理。
第一,编制未来海洋管理规划,完善海洋生态保护机制。首先,海洋管理涉及众多环节及主体,各个活动主体间又有着必然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如果我们只从局部出发,仅仅关注自己的开发利益,就会左支右绌,不能使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共赢。海洋资源的开发需要在充分调研、科学分析、缜密设计的基础上,正确的规划海洋产业开发的方向,在保证海洋经济良好的发展前提下,也使得海洋生态环境不受污染,两者之间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在经济、行政、法律、社会和环境等各个领域有着健全的、全新的海洋生态保护政策,引导渔民规范用海,遵守海洋管理政策,合理的开发海洋资源,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将海域使用管理政策贯彻到乡镇、农村,让更多的基础群众能根据政策,合理规范的开发海洋资源,进而达到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第二,发展科学技术,促进海洋生态自然修复。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同样海洋经济发展也要有较强的科学技术和高端的技术装备支撑,以保障海洋产业高速发展。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统一发展,在两者不断相互影响过程中,我们应该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导下,使海洋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海洋生态系统也得到恢复和增强,进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和利益。同时,对于已经造成海洋生态污染的情况,我们应该加强污染的治理,海洋污染会造成鱼类减少、海洋物种濒危等严重后果,关系着人类生存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已经刻不容缓。海洋污染主要来源工业废水排放、石油开采、海水养殖以及各类船只污染等方面。针对各类污染,我们应该对症下药,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及时治理海洋污染,走向绿色海洋。
第三,树立海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公众生态环保意识。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是我们生活的真正基础,我们呼吸的空气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首先,要培养海洋环保意识。我们应当发挥当下网络以及社会舆论的作用,在全社会范围类倡导海洋环保意识,让我们人人对海洋环保有认识、有了解。一方面,通过我们的不断宣传,让人们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树立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深化海洋生态教育,让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作为学校教育建设的一部分,做到人人爱护海洋。其次,树立“陆海一体”理念。海洋经济开发是陆地经济的很多部门在海洋空间上的延展,不仅仅是海洋管理的一个或几个部门的职责,是很多部门及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应当改变“重陆地、轻海洋”的观点,以海洋经济拉动陆地经济,二者统筹发展。
第四,建设海洋生态旅游文化产业,推动绿色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旅游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海洋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广东省海洋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海洋旅游是广东省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广东省海洋资源有着众多的自然海洋风景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具备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我们应当加强海洋旅游产业建设。海洋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涉及众多环节,不管是项目的前期调研、工程开工还是后期的项目维护及宣传,都涉及到政府和企业,以及当地的民俗、人文等因素,因此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时刻以实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出发点,走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海洋旅游产业关联到旅游消费者的衣食住行,这些需求涉及到食品、交通运输、船舶等领域,进而推动了整个广东省经济发展。
三、结论与展望
1我国海洋保护区发展概况
海洋保护区是海洋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手段之一,其适用范围广泛,既适用于通过限制和设计准入条件来保护所有海洋资源的禁入区,也适用于面积辽阔的、综合保护多种物种和渔业资源,同时采取控制机制,允许有限获取某些物种的多种利用保护区。我国的海洋保护区类型包括海洋和海岸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物种自然保护区、海洋自然遗迹和非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根据环境保护部的《2013年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截至2013年,我国已建成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4个,总面积1.87万平方千米,包括地质及古生物遗迹保护区、海洋海岸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植物保护区等类型。结合历年自然保护区名录,从2008年到2013年6年间,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在数量和面积上保持稳定,而对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的建设投入则十分明显。截至2013年,我国共建成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52个,比2008年数量增长44个,增幅达5.5倍;2013年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总面积约为5930.76平方千米,比2008年增长238.6%。
2海洋保护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2.1保护区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海洋保护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宝库,也是海洋生态文明核心的物质基础。海洋保护区针对最具生态重要性和敏感性的海域进行保护和管理,达到监控海域环境质量、保护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海洋历史遗迹、维持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开发海洋生态功能的目的,为海洋保护区生态和经济价值的体现提供自然基础。海洋保护区以重要物种的发源和聚集区域为原点,帮助区域及周边海域保持和发展生物数量和种类,同时保障了基因多样性的丰富,为海洋生物遗传变异的复杂多样提供基因储备,也使海洋生物面对生存环境压力和无法预计的自然灾害时拥有更强抵抗力,给予未来海洋的可持续利用和科技进步巨大的可能性。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海洋保护区是人海和谐发展的最佳体现。我国根据海洋保护区内不同海域的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特征,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管理相应人类活动。如海洋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则可分为重点保护区、资源恢复区、适度利用区和保留区,通过这些功能分区反映保护区资源综合利用的状况。此外,厦门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设立了野生动物救治中心、广东海陵岛、特呈岛等海洋公园在总体规划中对生态旅游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这都体现出人类在尊重海洋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对海洋资源的适度利用。而社区共管、社区参与、联防群治、乡规民约则彰显出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持续繁荣。如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开展东西瑁岛的生态旅游等多种经营形式,带领当地人民实现了从采挖珊瑚礁向保护珊瑚礁的根本转变,为海洋生态文明的保护和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经验。海洋保护区已经处于海洋与人类相互接触、增进了解、和谐共处的前沿位置。
2.2保护区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推动作用
海洋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阵地。保护区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科普、宣传和教育。海洋保护区保存有珍稀的海洋物种、优美的海岸风光、古老的历史遗迹,这些都是直观的、具有吸引力的宣传教育载体,保护区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周边群众和年轻一带对海洋的兴趣,引导他们理解和接受海洋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潜移默化调整其行为。海洋保护区是海洋资源经济价值的重要基础。保护区可以提供的经济价值至少包括四种类型:
(1)与消耗性开发活动有关的市场价值;
(2)非消耗性的体验与娱乐价值;
(3)存在价值;
(4)遗产价值。海洋捕捞生产、海洋工程建设、海水养殖都依赖的是与消耗性开发活动有关的市场价值;滨海旅游娱乐的开展依赖的是非消耗性的体验与娱乐价值;有人仅仅知道某些物种的存在就从中获得了益处,体现的是存在价值;贝壳堤或海底古森林遗迹让人们有机会了解数千年前的岸线情景及蕴藏的科研价值,依靠的是遗产价值。海洋保护区是调节区域海洋开发力度的重要砝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同时各地颁布的海洋生态红线也对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地位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因此,区域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不能对保护区产生直接的破坏或者考虑对周边保护区的影响。对于资源消耗型、粗放利用海洋资源的行为,保护区的存在会对其产生限制性作用,有利于区域海洋整体生态环境压力的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3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通过对保护区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分析可知,海洋保护区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载体也是动力。当然,目前我国海洋保护区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保护区作用的发挥构成了阻碍。这就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出发,在保护区选划与布局、环境压力消减、能力建设投入和宣传方面进行一些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3.1完善保护区选划与布局
我国各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约42060平方千米,占我国海域面积的1.4%,但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另一方面,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址集中现象较为突出,以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为例,我国52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中有32个分布在辽宁、山东,其中山东就有26个,占全国总数的50%。从江苏连云港至海南,海洋特别保护区总计仅19个。此外,部分海洋保护区的选划过于关注自身现状,忽略保护区自然环境的变化特点和保护区之间的生态联系的研究,使区域选划缺乏科学性,不方便与其他保护区协调联系形成网络,不利于各单一海洋保护区物种和生境的数据资料共享、交流和管理水平提升。综上所述,要解决保护区覆盖率不高和分布不均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地方政府申报保护区的积极性,因为地方政府是我国海洋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直接管理者,把保护区建设成绩纳入沿海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考核内容,才能提高地方政府建设和发展保护区的积极性。其次还应加强保护区管理优秀案例的宣传,消除地方政府对保护区限制经济发展的误解与恐惧。考核和引导双管齐下才能改变目前我国海洋保护区建设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可以尝试针对某一共同的保护对象,如中华白海豚,探索适宜的保护区网络建设方案,从省内到省际逐步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以此积累经验推动更大范围的保护区网络建设。
3.2消减保护区环境压力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海洋开发活动的日益频繁,涉及海洋保护区的能源、资源、交通、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日益增多。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大多存在程度不同的开发建设活,一些地方开发活动伸到了保护区的核心区,如黄河三角州保区、辽宁双台子河口保护区石油开发已进入核心区。天津古海岸与湿地保护区2014年的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种植占到了保护区面积的64%,工业、交通及城镇化占到了保护区面积的13%,主要是由于保护区实验区面积大且适合农业发展,在划定保护区前当地群众就已经在此进行农业生产。一些地方为了开发建设,多次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整,如蛇岛老铁山保护区先后因烟大轮渡、双岛湾石化建设项目分别调整功能区划和范围。现阶段的大多数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未编制相应的生态旅游规划,更未开展过环境影响评价,如辽宁双台河口保护区在核心区开发旅游,且管理不到位。减轻保护区开发压力首先要从区域建设规划入手,保护区属地所在的地方政府在规划编制时应尽量不占用或少占用保护区范围的土地和海域,提升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其次应抓紧划定生态红线,尽量把保护区纳入红线范围,强化巡护管控,严格新建项目审批。此外,受到人类活动受围填海工程、陆源入海排污、近海养殖捕捞等多重压力的影响,80%的海洋保护区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水平。沿海各级政府应消减周边入海污染物排放,清理关闭保护区排污口,改善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周边建设项目巡视监控,要充分利用海域使金、海洋生态补偿金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恢复保护区保护对象及其生境。
3.3加大保护区能力建设投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只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予适当资金补助。我国的绝大多数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由当地政府管理,然而多数地方政府并未给予海洋保护区基础的投入保障,管护能力缺乏和基础设施落后是缺乏投入的直接体现。广东省作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较为突出的发达省份,仍有很多保护区未设立管理机构,近三分之一保护区未配置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中科技人员的比例也较低。许多海洋自然保护区由于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日常管理、监测、科研费用无法落实,保护区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的不合理现象,多数维持在最初等的看护水平,无法形成较强的管护能力。针对保护区能力建设资金来源的问题,建议国家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在开源的方面,各级政府应激发公众参与海洋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利益相关者承担适当的保护区发展成本,以保护区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经营方式,吸引多种渠道的资金投入;同时建立保护区收入公开分配的机制,保证利益相关者承担保护区成本时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回馈,保持其参与管理决策的积极性,并在多方参与的过程中普及海洋保护区的知识。例如,温州雨田集团在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实施深海网箱、海珍品养殖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展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与保护区形成良性互动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从节流的角度,国家应加强各保护区域的实际情况的监管,一方面对海洋保护区各功能分区的保护和利用活动要有全面的认识,将主要的管理精力放在协调区内各方关系上,通过降低内耗来节约管理成本并加强管理力度,同时对保护区资金的支出要严格监控,减少如建设多余的管理设施、购买不必要的管理设备等资金消耗;另一方面对生物和生境上确实拥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缺少开发和利用条件的区域,政府应建立健全严格的保护制度,并主动承担保护和监管的成本,保障利益相关者参与保护区管理决策,承担管理压力的积极性,减少全面管理所需的政府支出。
3.4完善保护区制度建设
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离不开制度保障。我国早期建立的一些海洋自然保护区,很大一部分属于抢救性建设,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和管理不到位,存在范围界限不清、功能分区不明确等问题,造成保护区违法活动责任不能准确界定,处罚依据不足等问题;部分自然保护区尚未彻底解决土地或海域权属问题,经常发生侵占保护区土地的现象,保护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现行有关保护区建设管理的法规也是多年前制定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些规定已经不能满足保护区建设管理的要求。所以要抓紧将《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升格为《自然保护区法》,明确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规范保护区土地权属、海属权属申请与管理,明确海洋类型保护区管理权限;抓紧制订《生态补偿管理办法》和《生态补偿技术规范》,使保护区的生态损害、损害补偿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加快国家级保护区“一区一法”进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积极协调解决一些保护区面临的土地权属问题;完善保护区内部规章制度,实现奖惩分明、巡护日记记录及保存完整,管护责任制落实到人;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违法违规案件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建立责任追究任期目标管理制度。
3.5开展保护区宣传
议员们提出法案
上月中旬,加州众议员方文忠和胡夫曼宣布在州议会提出法案,禁止加州食用或销售鱼翅,以保护鲨鱼和海洋生态。他们强调,虽然享用鱼翅美食在华人中已有悠久历史,但保护环境比享用美食更加重要。
根据这项名为AB376的法案,所有销售、交易和食用鱼翅的商业活动在加州都将属于违法。方文忠说,加州是亚洲以外食用鱼翅比率最高的地区,要保护鲨鱼及海洋生态,应该从加州开始。
“这就好像砍掉大象的牙齿,剁掉老虎的爪子,鲨鱼在整个海洋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鲨鱼消失了,整个体系就会崩溃。”
方文忠强调,AB376法案只是避免鲨鱼走向濒临绝种的第一步。他希望借着这项法案,让华人少食用鱼翅,以保护鲨鱼和海洋环境生态。他说,鱼翅的价格昂贵,也不健康,并非必吃的食物。
华人对法案反应不一
加州是在美华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据估计,仅在洛杉矶就有超过40万华人。有分析认为,正是庞大的华人群体,使得加州成为美国消费鱼翅量最大的地区。调查人员发现,旧金山很多中餐海鲜馆都会为顾客提供鱼翅汤,价格从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
《纽约时报》在5日的报道中称,鱼翅向来是中国权贵富人用来进补的美食,也是高级宴席不可或缺的重要菜肴,禁止鱼翅贸易的法案在加州提出后,华人对此反应不一。环保意识较强的年轻一代表示支持,但老一辈加州华裔居民认为,禁止食用鱼翅是文化攻击,形同餐饮界的“排华法案”。
正竞选旧金山市长的华裔州参议员余胤良明确表示,“禁令会破坏我们的文化”,是对亚洲文化的攻击和对美食的不公平对待,也是对华人饮食传统的不当干涉。他呼吁尊重华人传统文化,反对不做区别的禁止销售鱼翅,说连合法捕鲨获得的鱼翅也禁,这项禁令太过分。“鱼翅羹在中华文化中已存在几千年,应该有办法在维护环境和文化传统之间获得平衡。”余胤良说。
很多当地中餐业主更表示,一旦推动政府立法废除鱼翅交易,下一步恐怕要继续打着环保牌来禁止鱼肚上市了。
美国多个州已有禁令
尽管美国联邦法律禁止将无鳍鲨鱼带到岸上,但法律有个漏洞:允许进口鱼翅。为了保护野生鲨鱼资源,美国多个州已经或者即将通过有关禁止食用鱼翅的法律。
夏威夷已经通过类似法案,规定餐馆必须在今年6月30前把剩下的鱼翅用掉或扔掉,否则将受到重罚。初次违规罚款5000到1.5万美元。俄勒冈和华盛顿州也已提出类似法案。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上许多鲨鱼种群的数量锐减幅度高达90%。据估计,每年有多达1亿只鲨鱼遭到捕杀,其中约7300万因鱼翅而丧生。因为鲨鱼肉几乎没有商业价值,渔民经常在割掉鲨鱼的鳍后,将鲨鱼扔回大海,任凭其死去。
由于鲨鱼生长速度慢,繁殖率也低,因此很难实现大规模人工饲养。科学家担心,当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鲨鱼因人类滥捕滥杀而成为海洋中最弱小的动物时,大洋内脆弱的生物链将受到严重影响。
专访
要了解保护鲨鱼的重要性
“野生救援”协会主席史帝夫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不断增长的鱼翅消费是导致鲨鱼种群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要遏制鱼翅消费,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提升人们环保意识,知道保护鲨鱼对于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野生救援协会是致力于遏制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非政府组织。史帝夫表示,如果全球对鱼翅需求量不减少,将会导致鲨鱼大量消失和种群灭绝,这将给海洋生物多样性、渔业发展和食品安全带来灾难性影响。
鱼翅作为菜肴,在中国已有几百年历史,常被看成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对鱼翅的需求量也在增大。据估计,世界50%至80%(约10000吨)的鲨鱼鳍经香港中转,其中大部分进入中国大陆,少部分进入马来西亚、台湾、印尼和泰国等国。这些鱼鳍源自不同的鲨鱼种群,产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美洲、南美洲、欧洲、美国、印尼等。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鱼翅消费问题,野生救援协会请篮球运动员姚明作为其代言人,在电视、户外广告上向公众宣传保护鲨鱼的重要性,也让那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被很多人熟悉。
根据野生救援协会的一项调查,这类宣传富有成效。83%看过此公益广告的人因此停止或减少食用鱼翅。随着抵制鱼翅消费的社会呼声日益强烈, 阿里巴巴开始禁止鱼翅的网上销售。香港十几家餐馆和酒店也在去年承诺为宴会提供不含鲨鱼制品的菜单。
史帝夫说,虽然拯救野生鲨鱼的路很漫长,但他相信中国人已经意识到消费鱼翅的问题并愿意采取行动。“我们今后还会进行更多的宣传和教育,让人们了解到食用鱼翅对于鲨鱼的威胁以及如何行动去拯救鲨鱼。”
观点
鱼翅的营养价值并不高
鱼翅是海八珍之一,被认为是珍贵的烹饪原料。不过,有专家称,鱼翅并没有特别的营养,甚至还有可能含有水银等其他有害物质。
科学机构对鱼翅的营养分析显示,鱼翅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胶原蛋白,而一碗鸡汤所含的脂肪、钙、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能量要多于等量鱼翅。
[关键词]德育目标 教学目标 民族教育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39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生命教育的核心是要让每个学生懂得生命是最宝贵的,所以要珍爱生命,除了珍视自己的生命,也要教育学生关注、热爱他人的生命,当然也包括爱护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特别是人类的生存的自然环境。
六年级第二学期牛津英语教材中第九单元“Unit 9 Sea water and rain water”一课中谈论的是海洋的生态环境和海洋动物。在课中结合了两纲中的生命教育对教学进行了渗透。教育学生要爱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我利用课前准备时间,组织学生们观看著名获奖纪录片《海洋》(Oceans),从而引出了本课课文的主题,同时引导学生们思考与海洋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Why is the sea the cradle of life? In the video, what animals and plants are you interested in?”等。通过以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们对海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和老师一起探索海洋奥秘的兴趣。
接下来,我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了他们的手绘和摘自网络的与海洋相关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的制作和收集事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海洋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课本知识。
在课文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阅读理解和知识竞赛教学环节,在阅读理解环节中,让学生们先阅读课文内容,然后归纳段落大意,课文段落内容设计如下:Para.1:海洋的地球上的分布。Where can we find ocean on the earth.Para.2 ~Para.3:介绍了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 of sea animas in the ocean. Para.4:人们从海洋中获取那些资源。 What do people get from the ocean? Para.5:我们必须保护海洋。 We must protect the ocean. 通过阅读和归纳段落的学习让学生们对海洋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不仅明白了海洋的重要性,更认识到海洋所面临的危机以及保护海洋及其生物的迫切性。
在竞赛(A quiz)环节中,首先学生们看到的是1~9的数字,学生们选择数字后,点击该数字出现需要回答的问题:1.What covers almost a quarter of the Earth? 2.What covers almost three quarters of the Earth?3. What is the largest animal on the Earth? 4.Name two intelligent animals on the Earth.5.What is the largest animal on land? 6.Name two beautiful things in the oceans. 7.Name two kinds of seafood people can get from the oceans.8. Is water important to people? 9.What must we do to protect the oceans? 为了体现竞赛的特点,加深学生对问答知识点的印象,采用了自由选择数字由对方回答的方式。通过竞赛不仅让学生们加深了知识点的学习,还让学生们认识到海洋对人们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
关键词:蓝色经济 蓝色经济区 山东半岛
1 低碳循环经济与生态效率
1.1 低碳循环经济的内涵 低碳循环经济是将低碳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结合起来考虑,其理论基础来源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内涵。英国于2003 年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低碳经济要求,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前提,积极地进行科技方面的创新,进而更好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绿色GDP。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将积极发展逐步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低碳循环经济是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资源的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为重点,要求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资源,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1.2 生态效率 “生态效率”是一个生态学概念,它主要指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两个营养级流转中各参数的比值。20世纪90年代,人们逐步将生态效率引入循环经济领域。而德国学者Schaltegger和Sturm于1990年首次在学术界提出了生态效率的概念。
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做了《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点》的报告。报告指出,生态效率以“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更大的价值”为核心,要求通过竞争方式,提供一定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同时,生态效率也要求在尽量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后来世界经合组织又进一步展开了生态效率研究,并将这一概念延伸到政府、企业以及各类组织机构中。
根据OECD对生态效率的定义,可用下式来表达:
生态效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的影响
在上式中,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在生态效率中,环境因素被视为生态经济系统中成本投入的一部分,以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为重点,考虑了环境的承受能力,符合经济学中稀缺资源的配置理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效率这一概念逐步延伸至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循环经济领域。而生态效率理论的核心正是低碳循环经济所倡导的资源节约和效率提高的思想。生态效率将宏观层面上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到具体的区域发展规划当中,对我国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2]。生态效率可以作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合适测度。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1 蓝色经济 “蓝色经济”最早表述见于1999年加拿大魁北克省举办一个名为“蓝色经济与生劳伦斯发展”的论坛。在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理论中,蓝色经济主要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和以海洋空间为基础的生产活动,以及相关服务性产业。目前,关于“蓝色经济”以及“蓝色经济区”这两个问题,国际上并无统一概念,因为“蓝色经济”这一概念在提出一开始就收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普遍关注,经过其一系列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观点:一是蓝色经济即为海洋经济。二是海洋可持续发展内涵下的蓝色经济。
我国的蓝色经济则以海洋经济为基础,“蓝色”是对海洋的一种形象的属性描述。2009年4月,总书记在山东正式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鼓励山东积极发挥地区优势,科学开发,发展优势海洋产业。自此,“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引起了国内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掀起了新一轮的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在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变,“蓝色经济”的理论也逐步发展完善,不同研究者对蓝色经济的概念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代表性观点有以下三种:一是“蓝色经济”即“海洋经济”。二是认为蓝色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概念。三是将“临海经济”和“涉海经济”纳入“蓝色经济”范畴。
2.2 蓝色经济区
2.2.1 蓝色经济区的内涵。目前,由于国际上还未统一“蓝色经济”这一概念,因此关于“蓝色经济区”也没有达成统一共识。蓝色经济区不仅是一个涉及海洋经济的空间概念,还是一个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建设蓝色经济区时,要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大力推进系统创新,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经济,在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蓝色经济区作为一种独特的创新空间,具有集聚性、独立性、辐射性和关联性特征。
2.2.2 发达国家蓝色经济区发展简介。“海洋经济”与“临海经济区”发展在国际上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包括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各类区域海洋开发政策,具体来看,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情况如下:①美国。为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美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了提高美国海洋能产业国际地位,大力推动海洋能产业发展的计划。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海洋综合立法的国家,一直重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其针对海洋环境制定的保护政策主要包括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保护两部分。美国政府还针对海洋的综合管理,在2004年12月推出了《海洋行动计划》。②欧盟。欧盟以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海洋政策。欧盟为进一步保持其在碳存储领域的领先地位,保护海洋环境,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积极开发新技术以减少船舶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另外,在2007年了《欧盟综合海洋政策》蓝皮书,明确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战略。③加拿大。加拿大海洋与渔业部门联合联邦政府的其他组织部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海洋产业,有效地推动了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在海洋法律法规方面,加拿大已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海洋法》明确联邦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另外,加拿大采用一系列综合预防管理手段进行海洋综合管理,有效地治理了海洋环境,实现了社会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并通过法律文件加以制度化。④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于1997年实施《海洋产业发展战略》,明确海洋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其海洋产业与科学委员会确定了海洋产业未来的产业发展重点:一是养殖业;二是新兴产业;三是现代渔业;四是近海油气业;五是船舶制造;六是海洋航运服务;八是滨海与海洋休闲旅游业。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澳大利亚最早在世界上提出国家海洋保护区代表系统。在综合管理领域,澳大利亚在1998年的《海洋政策》提出了生态系统管理框架。
2.2.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其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具有极大优势。目前,山东半岛的蓝色经济区主要包括整个山东海域以及青岛、烟台、日照等六个城市和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山东省还进一步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发展规划,以根据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战略布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为进一步增强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能力,将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预计到2015年基本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体系,增强地区综合实力,并不断完善山东半岛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到2020年建成蓝色经济区,基本实现海洋经济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宋廷山,郭思亮.循环经济视角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效率评价分析[J],山东经济,2011(5):152-156.
[2]林强.蓝色经济区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郑贵斌.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水平三个重要问题[J].理论学刊,2010(1):32-35.
[4]王爽.山东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低碳经济效应研究[J].东岳论丛,2012(12).
[5]王桂荣,韩群群.发展低碳经济是山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课题项目:
多元整合,在多彩活动中生成
幼儿园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强调在创设的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帮助幼儿实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给幼儿提供展示、交流和提高的机会,而且要不断推进学习资源呈现方式的变革,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资源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体验,不断引发幼儿的知识共鸣和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幼儿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内化新知识,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生态环保教育过程中,就是要充分利用生动鲜活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效学习情境,让幼儿实现生态感知,动态生成生态环保意识。例如,在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我让幼儿通过观看海洋动画视频、聆听海洋动物声音等方式建立起对海底世界的初步印象,让幼儿感知神秘的海洋世界和海洋生物。然后我通过课件展示了层出不穷的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以及我们人类的危害,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海洋世界,有的说我们不向大海里乱扔垃圾、有的说减少对生活污水的排放,有的说对海面垃圾进行打捞等。接着我把幼儿的视线聚焦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以“我是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于是,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不随便乱扔垃圾等在幼儿略显稚嫩的笔端被勾勒出来,当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语言描述着他们的图画,更为粗糙的画面增添了生动趣味。还比如,利用《快乐的大脚》、《海底总动员》等动画电影,利用世界气象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等生态环保节日以及相关的环保图片、公益广告等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在主题鲜明、生动形象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加强对幼儿生态环保教育。
亲近自然,在实践体验中感悟
在幼儿走近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幼儿通过一定的学习情境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自觉做到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不断内化为生态环保意识,外化为绿色环保行动。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在自然的天地之间学会观察、学会适应,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建立新自信的目标。例如,在3月12日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小班年级组开展了“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在这样的一个营造绿色环境、呼唤生态文明的特别节日里,有的家长和孩子在自家小区中认养小树,有的同爸爸妈妈进行种植灌溉活动,有的在野外进行种植树苗活动,还有的配合社区绿化人员进行保绿作业……小朋友们通过种树、除草、浇水等亲身实践活动中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常识和植树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感情,培养了孩子们“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绿色环保意识。还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室自然角里的动植物,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责任意识,还可以利用我园开辟的“欢乐小农场”,利用亲子活动和种植活动等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生产农具,帮助幼儿在松土、施肥、浇水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当然更能让幼儿在辛勤劳动中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从小树立起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良好行为习惯。可见,在幼儿活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超越传统课堂的时空观,实现由封闭向开放、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帮助幼儿不断体验、探究、感悟、成长,实现内化为生态环保意识,外化为绿色行动实践的理想教育效果。
关键词:《白鲸》 生态批评视角 人与自然 和谐
一、引言
《白鲸》被誉为美国海洋小说的先驱。作品以19世纪捕鲸业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亚哈船长遭逢一头绰号“莫比・迪克”的凶猛白鲸时被咬掉了一条腿,从此性情大变,认定它是自己一生为之追逐的仇敌。为了实现他的目标,亚哈不顾大自然的一次次警告和船员们的反对,搜遍了全球最蛮荒的海域,终于和他的宿敌劈面相逢,最后同归于尽。
有别于宗教、哲学、种族以及伦理道德等不同角度,生态批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英美文学思潮,通过文学文本考察文明与自然的关系。“它不仅要解救作为人的生存环境的大自然,而且还要还人性以自然,从而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它的终极关怀是重建新型的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1]在生态批评视角下,《白鲸》表现了麦尔维尔对生态问题的前瞻性眼光,对海洋与海洋生物的无限关怀,以及对人类种种行为的反思。这对解决当今情势下的生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类必须在深刻反省中寻找解决之道,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共生的伟大目标。
二、亚哈的人类中心主义
亚哈船长刚毅勇敢,他不是神却近乎神,让人敬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又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极度膨胀的人,拥有狂热的偏执的征服欲。他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全然不顾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存在的意义。在一次与莫比・迪克的正面冲突中,亚哈惨败并为此失去了一条腿,至此走上了不可挽救的复仇之路。“他被自己消灭白鲸的意念迷住了,他的头脑里满是疯狂的报复念头,几乎成了病态。”[2]141在他看来至高无上的人类被自然界其他生物伤害是莫大的侮辱,只有战胜莫比・迪克才是亚哈剩余生命的意义。
然而他忘了一切祸端的开始是他妄想捕捉莫比・迪克开始的,任何矛盾的产生都需要契机。可以想象,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莫比・迪克高高的雪白无比的背峰像一个金字塔一样在浪里隐现,耀眼地闪着,鼻孔不时向天空发射着喷泉,一切是那样惬意且无害。只有当亚哈的标枪扎向它时,它才变得凶残而暴躁,这是生物在面临危险时一种下意识的攻击。人类害怕大鲸的血盆大口,同样对大鲸来说,人类也是陌生的侵入者。可是亚哈已经陷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甚至为他个人的仇恨拖上了无辜者的性命。在追逐莫比・迪克的过程中,亚哈不断丢弃毁坏船上的物品,难以抑制内心的狂躁,甚至无情地拒绝了同乡人“拉吉号”船长的乞求。这时的亚哈已经丢掉了心中残存的一点与人情有关的东西,他的生活只剩下了与莫比・迪克的决战。这样穷凶极恶的举动是亚哈一切悲剧的导火索。
亚哈和莫比・迪克之间的矛盾即为人与自然的激烈冲突。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抗争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亚哈的执迷不悟招致的是与莫比・迪克的同归于尽。从生态批评视角看,暴君般的亚哈一味的索取、盲目的报复映射了人类野蛮的开发与掠夺。在不断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人类看似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却忽视了对生态整体性的统筹,忽略了对自然开发的宏观分析。
三、以实玛利的自然和谐主义
以实玛利既是全文的叙述者,又是麦尔维尔的代言人。我们从以实玛利的视角,目睹了大海的波澜壮阔,目睹了“裴廓德号”起航到几乎全军覆没的悲剧,目睹了以实玛利作为生态探索者的成长轨迹。
初遇魁魁格,以实玛利主观地认为这是一个恐怖的奇怪的食人土著,是一个“卖人头的紫色怪物”。但是在相处过程中,以实玛利看到了魁魁格质朴的灵魂、崇高的人格,“像是一位野化了的华盛顿”。以实玛利愿意了解魁魁格的,愿意在魁魁格挂鲸鱼时为他分担危险。魁魁格可以说是具象化的自然,他单纯未开化,却以包容的姿态接纳善待他的人。以实玛利与魁魁格的和谐共处,暗含了麦尔维尔希望人与自然相互依靠、紧密联系的美好愿望。
文中以实玛利详细介绍了鲸鱼的种类、构造和生理特征。以实玛利说“鲸身上的谜是无尽的,每一个谜都是一个奇迹。”“在赞美鲸的同时,我发现了自己的渺小,人类的渺小。我越来越发觉自己和大鲸相比,竟是那么孱弱和无能。可无能的人类正在残杀着伟大的鲸类。”[3] 259-230以实玛利作为一位年轻的生态探索者,他的思想已然发生改变。他发现大肆捕杀大鲸这样可爱的生灵是愚蠢的行为。大鲸有超越人类的本领,即一个多钟头不呼吸,这得益于它体内一种杰出的装置或者说构造。如果人类能加以利用,解决吸氧的问题,人类就可以向许多不能涉足的领域挑战了。从海洋生态的角度看,大鲸的锐减必然引起海洋生态的失衡,打破生物存在的内在目的性。当然最终的恶果也必然会反噬到人类身上。
以实玛利初登捕鲸船,满怀期待,无所畏惧。但是经过三年的航海生活,他清楚地知道海洋本性阴险,人类的慢怠无疑是对它的挑衅。“海洋是个六亲不认的家伙,除了它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什么可以控制和支配它,所有这种思想的人都会是它的手下败将”[4] 204正是有了这种思想的改变,所以以实玛利始终对海洋保持虔诚的心。在最后人鲸大战的时候,以实玛利得以最终幸存下来。
从生态批评视角看,以实玛利通过对自然的不断探索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之道与亚哈盲目的人类中心主义相比,凸显了后者狭隘的不成熟的生态观。麦尔维尔希望通过讲述以实玛利的改变,警醒人类不要再破坏性地开发自然。其实人类要想摆脱生态困境,就要关注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生途
麦尔维尔早在19世纪便察觉到人类肆无忌惮的掠夺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并由此引发了担忧。麦尔维尔借用以实玛利的嘴巴向人们传达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隐含了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途径。
小说第87章中写到“裴廓德号”在捕鲸过程中遇到了一群老弱病残的鲸,并惊奇地看到了母鲸哺育幼鲸的情景。“这些小家伙儿,一边是吸收着母体的滋润,一边享受着天伦般的温情。”[5] 298这样温暖的情景抚慰了这群被利益驱使的捕鲸工,使得他们的心也变得柔软了。“魁魁格指着不远处问:‘谁一下子拴住了两条鲸呀,一大一小。’‘是呀,这是谁干的?’斯巴达克也叫了起来。”[6] 299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斯巴达克等捕鲸工以其内在的人性放过了这些幼小的生命。麦尔维尔多么远见卓识,他早早地为人类的未来指出了正确的道路。这与我们当今奉行的禁渔期、休渔期有异曲同工之妙。试问,如果人类连幼小的生命都不放过,不给予海洋生物休养生息的机会,资源何在?我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必定不能忘了保护自然。这既是自然长存的生途,也是人类得以继续发展的生途。
麦尔维尔除了关注生物的生存问题,还注意到了环境保护对生态的重要影响。由于捕鲸者将鲸脂带会岸上进行炼油,污浊了空气,对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最初,捕鲸业的名声确实不是太好。但是,“现在,所有的捕鲸船都是现捕现炼,从不拖延。”[7] 321在割解完大鲸后,捕鲸工还会为大鲸送葬,将它送回海洋。暂且不论这是否为人类的惺惺作态,单从生态批评视角看,这种自然分解的方式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是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一旦受到人类的外力作用,必然会影响其自然规律,而人类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生态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人们必须开始寻求应对之策,减缓生态恶化的脚步。比如树立正确的自然生态意识;建立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实行绿色经济,提倡绿色消费。
五、结语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扎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认知问题。当今社会下,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关系问题。纵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很微妙,即斗争与依附并存。要想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帮助人类走出困境,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阿尔・戈尔说:“我忍受不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将把一个破烂的地球和一个令人沮气的未来留给我们的孩子。”[8]要想改变当前面临的生态窘境,我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树立平等的生态观。若是把自然比喻为爱人,人与自然相识、相知直至相爱才应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轨迹。所谓“天人合一”,正当如是。之所以反复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因为其他生物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法国学者史怀泽是第一个提出生物中心论的人。他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9]人作为最高级的生物,不是为了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而是以超凡的人道主义精神关怀其他生物,这样才不失为一个道德的人。任何独立的生命意志都值得被爱护。残杀其他生物来满足人类丑恶的私欲不该再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既有对生态破坏的怜悯,又有对人类野蛮掠夺的反思,因而拥有被重新解读的价值。要想小说中的悲剧不再发生,人类必须经历思想上的转变,将思想转变为行动。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也已经意识到和谐自然的重要性。诚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人类已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人类正在积极弥补从前所犯的错误,但愿,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注释
① 该论文指导老师为何盈.
参考文献
[1] 迟宝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思想的矛盾性[J].山花(下半月),2014.
[2] 姬旭升.白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141,289-290,204,298,299,321.
[3] 李双梅.人与自然,谁为胜者――从生态批评视角看《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对抗和和谐 [J].海外英语.2014.
[4] 苏远芸.大海上的一抹白色――从生态视角解读《白鲸》[J].时代文学,2011(19):143-144.
[5] 吴迪.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 [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6] 查靖梅,雷敏.蓝色生态批评视角下《白鲸》的解读 [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1):87-88.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目前中国海洋开发的综合指标仅为3.4%,这不仅低于海洋经济发达国家 14%至17%的水平,而且低于5%的世界平均水平。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及有效利用无论在思想认识上、技术装备上、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科学管理上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与科学管理已成为我国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的战略选择。
1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的初始条件
1.1 没有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海洋资源开发的整体开发战略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接受并习惯的认为海洋资源是自然力量形成的,因此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实际上执行的是资源无偿或低价使用的政策。近年来,我国虽然通过改革不断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海洋资源资产观念在社会上得到了强化,但适应现代海洋开发趋势和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的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和体系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遭受严重破坏和浪费,经济效益整体低下。而且,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采取的是传统体制下分散在行业部门的计划性开发与管理,是传统的陆地式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式的延伸。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这种一开始发挥过积极作用的开发管理模式,越来越显得不协调,使得各行业、各地区自成体系,导致了各自为政的复杂局面,没有形成聚集规模效益,影响了资源的整体开发和有效利用。
1.2 缺乏必要而系统的法律、法规支撑,综合执法力度不高
海洋资源的法制建设在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体系的形成、巩固、完善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提高综合效益的基本保障。为了保护和有效开发海洋资源,国家先后颁布海洋法规二十几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形成完整而系统的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法律体系。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绝大多数是单项法规,且基本上是陆上法规向海上的延伸,没有真正起到依法治海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海洋多元化开发、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局面,原有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海上执法管理体制,一方面形不成海上执法“合力”,单方面的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队伍的重复建设又加大了管理成本,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同时在管理上的也存在着交叉和空白,已不能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
1.3 海洋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和“重陆轻海”政策影响,致使我国海洋产业所形成的规模比较小,如2004年我国海洋产业产值仅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9%,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海洋产业产值在世界海洋产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足 1%,且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仍然停留在以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盐业等传统产业为主的阶段。海洋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新兴海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传统海洋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再加上海洋科技储备严重不足,致使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4 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趋向恶化,影响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国家海洋局2005年1月9日的《200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6.9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约 2.7万平方公里。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江苏近岸、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局部海域。同时,陆源污染物排海严重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项对沿海工业污水直排口等四大类43个排污口进行的重点监测显示,受陆源排污影响,约八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严重,约20平方公里的监测海域为无底栖生物区。此外,我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缓解。由于陆源污染物排海、围填海侵占海洋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过度开发,莱州湾、黄河口、长江口、杭州湾及珠江口生态系统均处于不健康状态。再者,由于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公报》同时显示,去年中国近岸局部海域沉积物污染严重;近岸海域部分贝类受到污染;大面积赤潮和有毒赤潮多发,全年共发生赤潮96次,赤潮累计发生面积较2003年增加约八成多。海洋环境污染已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
1.5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滞后,外部环境复杂化
后备能源问题关乎国家经济安全。近10年来,我国探明的油气储量逐年下降,原油产量增长缓慢,每年新增探明可采储量无法弥补同期产量,能源短缺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和年产量逐年稳步增长,其增长量的70%主要来自于海洋油气。中国海域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据估算,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量分别为240亿吨和14万亿立方米。但是,中国的海上油气资源勘探的后备基地严重不足,致使海上油气产量在本世纪初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较晚,资金投入不足,海域的油气勘探程度和油气资源的探明程度较低,尚有许多新的领域没有突破。此外,中国海洋油气储量丰富的海域,多在有“争议”的东海和南海,约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这两个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于发现油气资源,一些国家捷足先登,才使这些海域成为有“争议”的地区。我国海域的油气资源被周边国家大量开采,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使区域局势更趋复杂,海洋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2 中国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管理的应对策略
要想使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把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树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了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海洋资源,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强化海洋意识,增强海洋国土观念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开发总体水平不高,海洋产业起步晚,基础相对较弱,但真正制约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还是滞后的现代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由于我们以往对国土的理解仅限于以陆域为主的概念上,对海洋国土知识重视不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对海洋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就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国土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公众的海洋国土观教育,强化海洋国土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国土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和海洋防卫观,增强公众对“海洋国土”的忧患意识,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国土资源,把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海洋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联系起来,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