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法治教育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始终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的第一线,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广泛,对学生的影响也最直接,对学生品德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施,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的意义
1、加强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是依法治校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逐步实现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法律的作用更加突出。我国已经把“依法治国”作为一个基本的治国方略写进了宪法。高校法制建设,成为现代化社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需要,也是现代社会民主法制建设在教育领域中的必然趋势。“依法治校”是时代和国家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高等学校更应该自觉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实行依法治理。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法制教育,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法制素养,才能够有效提高高校自身的管理效能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2、加强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角色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学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办学形式多样化,招生数量不断扩大,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日益艰巨。做好辅导员工作,提高辅导员法律素养,加强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是辅导员工作角色的需要。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服务学生,向学生提供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法律咨询与法律帮助。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因为应试教育而忽略了法制教育和法律素质的培养,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如何遵纪守法,如何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需要高校辅导员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宣传。其次,高校辅导员需要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学校有关规定,严格办事程序,规范学生管理,不偏袒、不纵容学生。如在学生奖优评先、推优入党等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定程序,依规办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其三,正确处理在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学生管理和行使职权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到一些问题和纠纷,如处理违法乱纪的学生,处理学生意外伤亡等,需要辅导员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合理合法地解决。
3、加强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有利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辅导员在学校与大学生直接接触,他们的法律素质、法律意识,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提高高校辅导员法制水平,有利于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形成和健全。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定型的关键时期,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同时,又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而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辅导员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有益于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教育学生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为辅导员,一方面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另一方面要以身作责,身体力行,作学生的表率。辅导员恪守法规、遵纪守法的行为和态度、品德作风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对学生心灵产生的教育力量是任何教科书、奖惩制度都不能替代的。
二、加强辅导员法制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提高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加强辅导员法制教育,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踏踏实实,学校、老师共同努力,从宣传、管理体制、理论学习等多方面着手,落实在实处。
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依法治校,观念必须先行。加强对广大教师教育法制知识的宣传,加大普法力度,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中宣传和专项宣传活动,如开讲座、办报刊、出宣传栏、网络宣传、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法庭旁听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形成全校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深厚氛围,使广大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法律意识,培养依法执教的法制观念,更好地担负起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责。
2、构建并完善合理的管理体系,依法治校。随着高等学校依法制教的逐步发展,高校应当进一步构建并完善合理的学生管理体系,使辅导员的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辅导员应如何管理学生,承担哪些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等。同时,健全辅导员监督制度,制定辅导员工作评估检查的具体标准,定期检查,使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学生工作规范高效,实现科学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治校。
3、建立健全学校的用人机制与制度。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是推行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在选拔、聘用高校辅导员时,要更加注重对法制素养、法律意识的考察,定期对辅导员师德、法制素养、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查,及时辞退那些师德修养差,法律观念淡薄,业务能力低下的人员。
4、加强法制学习。辅导员应注重自身法律素养的提高,树立法治的思维,加强法制学习,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用法律武装自己的头脑。以思想观为指导,学习法律的基本知识,学习宪法、民法、刑法,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学校制定的行政制度和条例。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手段与措施,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地了解与学习。把学习与守法、用法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辅导员的原则。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时刻以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守法用法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法制能力与素养。
5、加强辅导员在岗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法制水平。对辅导员进行法制教育和培训是加强队伍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对辅导员法制素养的培训,为辅导员提供法制学习的机会。如通过岗前培训、定期轮训、脱产进修等多种形式,使辅导员不仅能够熟悉和了解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而且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科学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不断提高法制水平。
要使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成效,关键是要提高针对性。一方面高校应该制定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并根据辅导员的具体情况实施“量体裁衣”式的教育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教育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也要根据具体工作的需要精心设计。培训不能只限于读一些文件、听几场报告,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受培训者既懂得应该怎么做,也知道具体该如何做。为了提高受培训者的积极性,增强教育培训的效果,学校还应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记录每一个辅导员接受培训的实际表现和成绩,并以此作为辅导员工作考核和进一步培训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玉格.加强教师法制观念,维护学生合法权益[J].新课程研究,2008(6).
[2]徐万彬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路探索[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年,教育系统的法制宣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区法宣办的工作要求,通过深入细致、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质,提高青少年学法用法意识和用法保护自己和他人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不断拓展普法宣传的成效,为教育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一、加强法制理论学习,提升教育系统教职工素质
通过开展法律法规的培训、讲座和学习活动,进一步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提升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养。
1、党委中心组学法。深入开展党委中心组学法活动,做到每季不少于一次,年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宪法》、《行政许可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全局带头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
2、机关干部的法制教育。机关干部的法制教育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年内组织两次专题法制教育辅导讲座;认真完成“上海市干部在线学习城”公务员法制教育培训课程;新增执法人员参加市政府法制办举办的执法人员培训班,已有执法证的人员继续参加区政府法制办组织的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3、各学校、直属单位法制学习。继续举办校长书记法制教育培训班;充实、完善教师法制培训教材内容。各直属单位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水平;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案例分析会、写心得体会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师依法治教意识。
二、建立项目引领机制,有序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设立法制宣传年度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内容、制定项目进度表,有序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1、法律知识渗透学科项目。继续推广和巩固法制教育向学科教学渗透模式,举办法律知识渗透学科课堂教学大点评活动,在全区教师中开展法制教育学科渗透教学研讨和学习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法律素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巩固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向学科教学渗透”工作成果。具体安排为,3月份,以《区法制教育学科渗透优秀教案选》印发为契机,举办《区法制教育学科渗透优秀教案选》首发式暨法制教学课堂大点评启动仪式,4至11月开展评比活动,12月总结、表彰和展示。
2、社区学校法制教师、教材、课程落实项目。为全区各社区学校配备2—3名兼职法制教师,确定法制课程教学计划、充实调整法制教材,建立终身法制教育体系,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法氛围。
三、开展形式多样活动,丰富青少年法制教育模式
以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践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丰富法制教育模式,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
1、立足课堂教学活动。各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在校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和接受事物的能力程度,通过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午会课等,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2、积极开展校内、外法制教育活动。各学校要通过宣传栏、学校广播、学校网站、中团队活动等阵地,以区法制宣传月、“6.26”禁毒日、“11.9”消防日、宪法宣传周为契机,采取灵活多效的方法和形式,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市禁毒网上知识竞赛、区“合理消费,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摄影比赛和法制宣传教育成果征文活动,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3、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继续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为中小学校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开展校外法制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法制教育具体化、形象化,有效地防止和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关键字】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问题;对策
一、成人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成人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越来越弱,而是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全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成人教育负担着很重要的责任,具体的形式可以是劳动培训、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文盲和科盲的扫描。
2、成人学习成为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在进行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对象不再是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核心组成人员是社会成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就需要做好动员工作,鼓励全员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
3、成人教育可以充分体现教育的全面功能。教育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增长人类的智慧,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作为教育,其目的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就业,还需要对人们起到引导作用,为人们指明通往更高层次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成人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二、成人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市场秩序混乱。由于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市场有利可图,教育培训行业吸引到了许多的投资者,也出现了比较激烈的竞争,甚至发生争夺学员而做出一些失范行为。许多培训机构做出虚假广告,夸大承诺吸引学员,大街小巷宣传招生,闹市街头分发培训简章。许多行业的培训还存在弄断行为,这些机构以自身在本行业的资历和资源提供垄断来获取最大利润,严重影响到公平竞争。
2﹑区域发展不均衡。首先是地区间成人教育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在经费投入、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从成人教育的结构上看,学校成人教育和学历成人教育发展比较完整,而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还需要大力发展。从成人教育的领域上看,针对发展的项目多,结合社会发展、社会资本积累、社区公共事业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加强。
3、培训机构参差不齐。当前,我国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迅速,不断出现大量的培训机构。成立培训机构的门槛相对较低,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可以成立一家培训结构。这样的培训机构,从业人员从数量到质量上都不一定达到要求,且存在管理部规范的现象,就更不能吸引高水平的培训师,没有自身的研发力量和特色,在竞争力上大打折扣,也会随着发展而淘汰。
4、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很多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几年甚至更久不变,严重过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校也未能很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仅限于书本和板书的模式,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致和热忱。
5、对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不足。在成人教育行业,培训师需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需要有深厚的专业课工地,还要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授课技巧。这样的培训师在许多培训机构中都无法找到,更缺少研发能力强和专业度高的教师。
三、完善成人教育培训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依法治教是政府管理和监控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成人教育培训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从而保证成人教育培训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开展。
2、由于中国的区域地位,因此,加大力度促进成人远程教育较好。中国政府把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作为推进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目标是,加快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和教育软件,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环境;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优势,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方式,提高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建设,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3、建立通畅和高效的管理体制。应适当调整对成人教育培训的管理权利,使之相对集中。从教育系统内部处罚,应该设置专门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成人教育和培训服务都被划分到继续教育的范围,教育部门对其管理可以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统筹管理。这样对继续教育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对其发展有促进作用,更是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上贡献力量。
4、形成良好的教育学习社会环境。政府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扫盲,形成全社会关心扫盲、支持并参与扫盲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
管办评分离隐藏着相关动态部门相互的推诿、不信任、推责,连带责任的弱化。管办评合力提倡 “参与方的凝聚力”,教育责任意识相互指示强化。管办评合力强调职责到位,责任明确,包括服务保障管理及时精准到位的自查被查、督导监察、审计、纪检评估、及时的跟踪自查被查和学校层面教育教学研究专业高水平推进的自查被查,三方面的职权相互推动、督促、反馈、要求、追责、处理,在教育问题上不含糊,形成合力中的共同勉责升级。例如:按照教育经费保障规定,对一所有20名教师的学校进行培训,保障性经费一年应到位6万元,人均教师应该得到3000元培训资金资助,而实际到位的却只有200元甚或0元,这样,教师无法完成高成本的超工作量的节假日培训,教师不进行培训,从根本起不到实质的教育能力提升。这种病症的根源还在于无法保障从财政、教育服务、学校共同实现的教育培训经费落实到位,而相关部门的检查,也只是查表层的培训记录材料,很少有人关注培训经费的递减、空缺、流失、不足等问题,很少有人关注如何根据教师岗位的不同需求制定个人培训计划,将培训费无折扣地直接使用到教师个人身上,从而,合理支出经费。对此,如果不加以合理的管理,将会出现经费使用无监管、评估不合理等现象。面对诸多问题,如果督导审计监察评估不能够及时介入,进行严查制止纠正,那么,管办评分离的模式就会出现责任不清的漏洞,不可取。鉴于此,如果能将“管办评分离”升华为“管办评合力”运行模式,也许能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二
管办评分离旨在应对管理、评价、办学职权混乱不清问题,打破自评、自管、自办的消极教育模式;而管办评合力可以从实质上解决监督评价、研究办学、高效服务三方面职权不清问题,实现团体提升教育质量的使命问题。
政府部门不应插手学校办学行为,对学校的办学行为不应该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加以干涉胁迫。管办评合力力求将学校、社会办学联合体系与社会多方评价联合体系形成合力,给予他们对保障服务主管部门的资金拨付、专项款、资源支持、各项公示失职渎职进行监督、、追究的权力。管理保障服务部门与社会多方评估督查联合体的合力有权利对学校的资源合理使用、办学规范、科学实施进行监督评估,以此,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管理保障服务部门与学校办学联合体系有权利对督查纪检审计社会评价评估体系的不公正、不到位、不及时、失职渎职行为进行监督、追究或提出异议。而执行、决策、评价三方的合力要求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最终实现绿色、阳光、法治、现代教育。
三
管办评合力可以现从根本上明确高水平的服务保障支撑、高水平的团队研究办学、阳光化的综合性督导监察审计评价体系职责。
在整个管办评合力方略运行过程中,不提倡管理者、评价者和办学者自居,而是注重职责发挥、职责到位、责任追究。如果某一位校长民主化、法制化、教学质量太差,必须在其主动提起辞职前及时进行查证,经过公众调查、民主测评、教育质量评价、专项经费和资源督查监察审计积累,实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对其撤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起到抓典型警示的作用,并根据情节严重与否,附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管办评合力体现最广大的民众、集体、社会的呼声,学生会、教师全体、家长委员会的意见,主管部门无权干涉、包庇、影响、篡改、隐匿处理意见的决定。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队伍 职业化 标准 途径
高职院校辅导员担负着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任务,把这支队伍建设成职业化的学习团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础工作,也是这支队伍发挥育人职能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辅导员是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当前,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大学生发展的导师,辅导员必须不断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通过不断开展学习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实现与大学生的共同成长。
1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即按照社会分工和教师从业要求,使从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教师或干部的工作成为长期或终生所从事的职业的过程。按照职业化的基本要求,全社会应摒弃传统的思想认知,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真正视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般性社会岗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理念的提出,旨在推进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实现高校辅导员由“边缘人”向“职业人”的蜕变。
通过职业资格认证是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的一项职业素质,也是辅导员适应职业化趋势的必然选择。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资格认证已成为各行各业衡量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资格认定是推进辅导员职业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有助于强化各级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促进其业务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即高校辅导员同样需走职业化之路。
第一,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要体现出时代特色和人本属性。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执行者,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在思想教育活动中通过调节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之间的平衡来实现对受教育主体的引领;其次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韧的意志品格,时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教师形象面对学生。规范严谨的职业形象是展现辅导员个人魅力的主要途径,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第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与道德、理想会在教育过程中直接映射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上。因此,作为肩负育德育人之重任的高校辅导员,必须严谨务实,立足本职,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不应局限于满足生活需要的范围,而是要高瞻远瞩,将目光定位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道德情操的培养上。高校辅导员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项单纯的职业,而是大任于斯的崇高的事业。
第三,掌握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大学生不同于以往以理论学习为主要任务的高中生。大学生处于校园人与社会人的过渡期,其人格逐渐完善,能够针对外界事物变化能动性的做出相应的反映。高职院校思想者必须具备专业化的职业技能,能够通过全渗透、多渠道、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心理特征,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维持心理状态稳定,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质。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职业化,通过职业资格认定是基本要求,其次要求辅导员有正规学校受教育的经历,专业水平过关,且知识层次丰富,教育部提倡辅导员文理兼修,且重点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辅导员。此外,职称评定也是衡量辅导员工作水平和专业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2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标准
制定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标准应考虑到辅导员具有“双重身份”这一特殊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在党的十会议上,教育部党组针对本国高校的教育形势,制订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
2017年)》,该规划明确了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和目标。当前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有了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高校应进一步强化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对现有在职辅导员进行素质拔高,促进辅导员职称评定规范化,不断提高其能力水平。引导辅导员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或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了高层公寓的和谐稳定。同时,强化学生事务管理,敦促辅导员客观认知个人实力,秉承开放学习的理念主动钻研、借鉴国内外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先进经验,将思政教育理念与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提升辅导员在班级工作方面的管理能力、学业辅导与就业创业指导能力,提高辅导员学生事务工作能力。同时,着力提高辅导员培训质量,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上水平,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针对新进辅导员、骨干辅导员及全体辅导员加强职业素质培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为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和人才支持。
3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途径
3.1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联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认真做好新进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围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树立爱生敬业的职业理想为重点,教育引导辅导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形成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精神追求、良好的职业操守。加大实践培训比重,推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辅导员服务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能力。
3.2 注重专业培训,提升工作质量。学校要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培训体系,加强培训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形成覆盖全员的培训网络,构建国家、省和学校三级培训体系,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推动学术研究,每年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论文评选,鼓励辅导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推广示范意义的研究成果,帮助辅导员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任务,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掌握学生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使其成为大学生的学业促进者、生活指导者、思想解惑者和人生导航者。加强辅导员心理疏导,坚持以人为本,关爱辅导员健康成长,邀请优秀心理学专家进行辅导员心理疏导,帮助辅导员缓解工作压力,解决心理困惑,组织辅导员开展拓展训练、团体辅导和各种文体活动,为辅导员放松自我、舒缓心情提供辅助。同时,积极选送辅导员参加校外培训,支持辅导员脱产培训、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为全面推进学生工作科
学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作出努力。
3.3 科学规划层次,健全体系。加强对学生工作的调查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形成系统科学的培训体系,提升辅导员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培训的科学化水平。举办了学风建设论坛、学生工作论坛、辅导员技能大赛、博客博文大赛等,指导辅导员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围绕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建设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推进理论探索和工作方式创新,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4 加强理论研究,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理论研究水平。要有效应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根据高年级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成就教育,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措施教育,对当前国际形势、国际关系状况和我国对外政策的教育,对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形势和任务教育。整合培训资源,强化培训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丰富和创新辅导员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模式,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专职辅导员、一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研究型辅导员。
参考文献:
[1]卢忠菊.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08).
[2]高春鸿.关于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35).
[3]王平判.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以贵州大学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1).
(一)进一步提高法制观念,把职业教育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抓经济建设、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纳入重要日程,切实加强统筹管理,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责任,健全和完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继续大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通过改革和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和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工作,保证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职业教育进行结构与布局的总体规划,统筹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科学确定职业教育的合理规模,保障职业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对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管理,打破招生市场的区域壁垒。要积极扶持,科学管理,大力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三)依法完善政策体系,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按照有关规定尽快制定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制定符合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科学合理核定教师编制标准。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理顺技工学校管理体制,使其享受与其他职业学校同等待遇。督促相关部门制定企业承担本单位职工和录用人员职业教育费用的具体办法。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尤其重视改善职业院校实训条件和师资培训提高工作。增加市县两级财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和职业教育专项基本建设资金并逐年提高。认真落实城市教育附加费按法定比例3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调整教育经费结构,提高职业教育经费在本地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按照国家要求足额提取企业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职工教育和培训。鼓励职业学校投资主体和资产组成多元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职业学校。
(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增强学校发展内在动力。进一步加大公办职业学校改革力度,引入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机制,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继续加强职业学校名校长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快骨干专业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强职业院校自主发展能力。积极引导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通过合并、联合、调整等形式,提高办学效益。积极鼓励职业学校为下岗失业人员、新增社会劳动力及在岗职工就业培训服务。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多功能作用,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服务。
(五)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机制,促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制定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如设立中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贷款贴息资金,金融机构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建立合理的职业教育投资成本分担机制,形成员工离职率低、企业风险小、投资收益较大的职工教育模式。完善职业学校为企业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开放性、多功能区域平台。
一、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六五”普法重点,做好宣传、组织和发动工作
(一)高度重视“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各社区、单位要将其列入党(总)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将普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作到专款专用。同时从组织结构上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把法律素质较高,基层普法经验丰富的同志纳入到法制宣传队伍中来。要将普法依法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一考虑、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要认真发挥职能作用,切实给党委当好参谋和助手,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认真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各社区、单位要根据街道下发的《红岛街道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文件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制定出本社区、单位的“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和近期的工作计划。
(三)加强理论研究,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持。围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律、工作方式及长效机制进行调查研究,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发展。
(四)组织开展以宪法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教育。突出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制宣传内容;突出法治文化建设这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要的创新点和发展极;突出“法治红岛”创建,努力实现以创建带动普法,以普法促进创建,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五)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街道年底将组织全面考评,考评结果纳入街道2012年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并作为评选“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的主要依据。
二、抓好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加强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依法执政理念。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组织五到六次领导干部集体学法活动,并认真做好学法记录。结合工作和形势需要,就有关重要政策和法律问题,开展专题法律知识学习。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制度,在重大事项决策之前进行法律咨询和论证,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法律专家在政府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年度评估考核,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等考核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强化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通用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学习,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颁布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实行公务员“每月一学”制度,全年法律知识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坚持和完善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对公务员进行两次普法统一考试并将成绩计入年终考核,进一步激发公务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培养公务员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
(三)紧抓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培养遵纪守法习惯。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公民意识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学校应根据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法制教育计划,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整合各种社会法制教育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丰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发挥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作用,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社会闲散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
(四)推动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升依法治企水平。针对企业本身的特点,定期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法律培训。定期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依法经营能力和依法治企水平。加强“企业职工法制学校”等平台建设,推动企业职工法制教育落到实处。加强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的法制培训,提高他们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
(五)深化社区居民和基层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结合广大居民的现实需求,开展2次以上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制主题教育。发挥法制宣传文艺队、社区文化大院的作用,开展6次以上法制宣传文艺活动。重点加强对社区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等对象的法制培训,社区两委成员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村民代表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2次。开展社区“法律明白人”教育培训,发挥他们在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和矛盾化解中的作用。
(六)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和其他社会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各个环节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做到学法与用法、教育与维权相结合,不断增强外来务工人员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的意识。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对街道食品加工业、服装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企业,指导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学校、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普法志愿者队伍,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提供法律服务等形式,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人群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他们懂法守法,更好地融入社会;积极为留守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提供法律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立足实际,创新思维,不断开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局面
(一)将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督促各社区、单位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围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依法治教示范学校”、创建“诚信守法企业”活动,不段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将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挖掘贴近民生主题,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依托法制文艺宣传队、社区文化大院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播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群众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教育立法 继续教育 依法治教
一、江苏继续教育立法成就
江苏是全国较早推进地方继续教育立法的省份之一。江苏省早在1993年8月就通过了《江苏省职工教育条例》(简称《职工教育条例》)。2001年12月省人事厅颁发了《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2005年5月又通过了《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简称《继续教育条例》)。省教育厅于2006年8月颁发了《江苏省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于2007年6月颁发了《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在省人大立法和省教育部门下发文件的基础上,少数地市和行业也相继出台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
在两个条例的推动下,江苏的继续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据2007年7月1日全省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仅“十五”以来,截止到2006年,全省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85万人,其中高等学校函授夜大学和成人脱产班培养毕业生46万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培养毕业生19万人,自学考试毕业生20万人,继续教育和非学历培训200万人次以上,188万多人次通过自学考试系统报考非学历证书考试。江苏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内涵建设也正在大力推进,到“十一五”末将建成特色专业150个,省级精品课程300门,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着力培养全省在职人员的“三创”精神,开发他们所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创新力和创业能力。
二、江苏继续教育法治难点
(一)国家继续教育法尚未出台,使继续教育缺少国家法律的支撑
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法虽经千呼万唤,但至今尚未出台。尽管教育部、人事部等政府部门就继续教育颁发了相关规定,但是,其权威性和强制性与国家法律也是相差甚远的。在没有国家继续教育法律支撑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继续教育条例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势必大打折扣,在追究违反条例者的责任时也缺乏刚性和硬度。所以,继续教育如果没有国家法律的支撑,地方政府立法在执行过程就必然遇到困难,执行力度必然减弱。
(二)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难以建立有效的法治秩序
我们首先分析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建国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几经变化。在教育系统内部,1998年以前,教育部设成人教育司,主管全国成人教育。1998年以后,教育部撤销了成人教育司,设立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各省教育厅同样撤销了成人教育处,设立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处,虽然从名称上看职成司(处)既主管职业教育也主管成人教育,但实际上管理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和中等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成人教育划归高等教育司(处)管理。另外,大量不同层次的非学历教育因成人教育机构中、高层次的不同分属两个部门管理。由此可见,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管理都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被分解了。由于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成人教育的特点很难得到充分重视,成人教育的地位也很难得到保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遵循规律抓好基础,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全面育人,形成特色”的基本思路。以“养成习惯,激趣”为切入点,着眼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着手于均衡,公平,和谐的教育结构,着力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夯实常规管理,突出教育教学中心,深化课程改革,稳中求变,变中求进,不断增强人文底蕴,塑造人格魅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素质。现结合实际就我本学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作如下安排。
二、培训目标
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教育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和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实验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合作交流,充实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新和扩展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
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的宗旨。要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要廉洁从教,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积累经验,探索教育的新理念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培训内容
1、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以及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
2、突出新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合自身专业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4、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5、常练教学基本功。
四、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坚决不移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地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在教学中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不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言行,奉公守法,不做违法的事情。廉洁从教,做到不搞第二职业,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私任何学生。继续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若干意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事业成就感,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同时结合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满意度的调查,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坚决执行师德修养一票否决制,做到依法治教、廉洁从教。
2.做好表率、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的典范,教师的一行一举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身为一名教师要身先士卒,起到带头作用,言行举止要正派,为人师表。
3.立足校本,扎扎实实搞好学习培训。
积极参与校本培训,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为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学经验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要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教学观念、行为、设计观念进行深刻的审视。要通过孩子的眼睛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要通过同事间的“互听互评”活动,观察研究教学来反思,要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及经验总结等文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