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检验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组学技术渗透至检验领域,使得检验医学朝向分子化、标准化、网络信息化发展,也使得检验医学要跨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屏障,并与之紧密交叉配合,从而产生转化检验医学这一崭新的理念。通过各种先进的转化检验方法,可发现个体的差异(如个体基因差异),从而进行个体化医疗。可见转化检验医学和个体化医疗均是转化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转化检验医学相对传统检验医学有以下特点:①传统检验医学主要功能是参与诊断疾病,而转化检验医学除了参与诊断疾病之外还能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比如,转化检验医学可依据个体基因差异,解决该个体用何种药或多少药、何时换药或停药等问题。②转化检验医学能评估患病风险。这种基于个体基因差异而进行的疾病预测和评估,就使得对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更有针对性。
2加强转化检验医学人才的培养
转化医学理念要求多学科、多专业交叉配合、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树立转化医学理念,积极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新知识,具备“基础-检验-临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拓创新与转化应用并进,推动转化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转化检验医学人才迫在眉睫。应以患者为中心,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依据科室技术梯队的建设需求,积极培养高素质的转化检验医学人才。
2.1做好转化检验医学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与重点做好长远规划,建设好培养复合转化型人才的坚实平台,逐渐建成人才梯队[6],规划好各级人员的培养重点。①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人才,实行双向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鼓励他们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积极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新技术和新项目的攻关;②对高级职称的人员,发挥其技术和经验的优势,面向转化医学方向,开展新项目和科研课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③对中、初级职称的人员,重点进行专业知识和转化医学的培训。
2.2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检验医学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转化检验医学指导对疾病的用药、评估与预防,直接服务于患者与临床。因此,检验人员应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认真的作风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强烈的责任心和全心全意服务精神,并时刻以医学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做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通过加强医德规范和学习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2.3加强培养质量控制意识之前医学检验质量只要求满足临床需求,为患者和临床提供及时、准确和可靠的检测结果。而转化医学模式下更强调对疾病样本库、标志物、预测和个性化医疗等的研究,对医学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为基础和临床间的相互转化提供质量保证,才能为疾病的及早预测和个性化诊治提供质量保证,这也是转化医学的具体要求之一,没有高质量的医学检验就谈不上高效率的医学转化。因此,必须加强对疾病样本库、标志物和检测数据库的研究,对检验前、中、后的全过程,包括从医师开检验单到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处理、标本分析及结果处理,直至签发报告与反馈,都要进行高效的质量控制,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持续提高检验质量[8]。加强医院实验室与各相关科室的相互沟通与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检验医学的质量保证。全面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以提高检验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更高的检验质量满足转化检验医学的发展需求。
2.4加强转化医学理念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检验人员要积极参与转化医学的理论培训和平台建设,持续提高专业素质和多学科知识学习,这是转化理念发展的基石。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更要有严格作风、严谨态度和严密组织。重视继续医学教育,鼓励各种在职培训和学历学习,鼓励多学科知识、转化理论的学习,开展多科室间专题讲座,参加医院内外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外出进修学习,建立转化医学教育考核制度和档案,以满足医院发展和医教研工作的要求,更好地适应转化模式下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2.5加强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随着基础医学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检验医学领域中的新技术也不断增多,化学发光技术、电化学发光技术、流式细胞术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床旁检验技术等不断应用于临床,作为检验人员要适应检验医学的发展,接受新技术,不断学习掌握最新技术,并积极将其转化与应用到临床中去,为丰富转化检验医学作出努力。
2.6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有创新才有发展。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转化医学基本特征是多学科交叉合作,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疾病预防与诊疗技术,使基础研究实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转化过程。学会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查阅文献资料,设立科学假设和科研题目,并进行实验设计和科学论证,最后得出科研成果和经验。转化医学的实现需要有综合性团队共同完成,实验成果转化研究的关键是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转化平台,加强学科整合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合作。在转化医学模式下检验人员应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积极参与临床科室的科研工作,不断促进双方技术的提高与转化,通过合作加深与临床协作,提高检验人员科研意识和水平,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
2.7重视信息化管理,促进信息的交流与转化医院信息化可加强医院各科室间的有效、快速连接与转化,提高医疗、科研、教学、后勤等管理水平。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的其他应用系统实现无缝衔接,使检验信息真正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检验数据与临床病例紧密连接与转化,利于统计分析与科研转化,更好地为转化检验医学服务。
【关键词】 临床学、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98-02
几十年来,我国的临床医学取得了稳健并且快速的发展,随之一起发展的循证医学也在临床医学中起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临床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发展,检验科不再是以往的辅助科室,其渐渐的在与临床相关联,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检验是一门运用科学的现代物理化学知识和手段来进行医学诊断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科学的实验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医学检验涉及了基础医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管理学等诸多的科目,运用这些学科可以快速的准确的为疾病提供诊断的确实依据,是现代医疗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一 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临床医学检验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便在中专卫生学校开设了医学检验的专业,借此培养初级、中级医学检验相关人才。1983年有相继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了本科医学检验的专业,并为我国培养出大批的医学检验相关高等人才。直至今日,我国的医学检验相关人才的培养体系已经初步完成,形成了一套专业的人才培养渠道。现已经形成了目标明确,具有普通检验本专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医学科学学位)、本硕连读七年制(医学专业学位)、成人检验本专科、高职检验本专科等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这种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临床检验医疗事业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并使得临床检验人员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普片的提高。
我国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起步较晚,但部分学科以及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质控体系。目前,分析前质控、分析中质控和分析后质控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良好发展,其已经可以基本的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和经济增长,我国也在大力的运用国际信息技术交流,学习和引进医疗发达国家的先进专业技术和检验设备。
二 我国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资源管理的不合理:目前,许多医院的资源管理工作做得不好,其具体体现在:人员编配不合理(存在部分岗位人员配置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和医疗设备的编配不合理。人员编配不合理导致了检验队伍的松散,相互之间不能形成有力的合作,检验过程存在着误操作和不合理,导致了检验结果的误差。而且这种人力资源编配不合理现象还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同一医院内重复配置人员设备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人员配置的分散,还会使得整个体系得不到统一的管理,使得医院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
2.2检验医学理论体系不全:虽说近年来我国的临床医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医学检验领域在发展上主要集中于硬件的建设上,更加倾向于设备的更新换代,反而忽视了对于检验医学理论的重视程度。目前,我国的医学检验只能算是“实验医学检验学”其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新的理论体系。针对医学检验问题上的科研能力较低,相关人员的创新(科研)意识淡薄,这种现象已经阻碍了检验医学的良好发展趋势。
2.3质量控制不到位:没有良好的质量控制不仅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其还可能误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给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质量控制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重视,但部分检验人员因为现代化设备的发展和应用,开始逐渐的淡薄对将质控工作的重视。
三 临床医学检验未来的发展趋势
3.1提高人才素质:我国的检验医学正向着信息化、自动化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根据社会和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来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检验人才。首先,临床医学检验的检验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其中包括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物理化学等相关的知识。其次,临床检验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设备操作技能,设备操作的规范可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最后在教育上还应当进行引导,努力扩宽临床检验人员的相关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当对其它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
3.2加强信息化建设:新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是新世纪的发展趋势,目前许多行业都运用了信息化,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临床医学检验领域中建立以收集加工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为目的的信息系统已是必然趋势。其主要表现在实验室的将会采用更多的自动化方式传递检验结果,并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将检验结果传递与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甚至实现院与院、市与市和国际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促进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3.3向自动化发展:现阶段,国内的大部分检验科室的各类自动化分析仪器都是单机的自动化,而发达国家的检验仪器发展的趋势是将相连的机器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流水线的作业方式,即为自动化。所以,为了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和检验结果,我们也必须向发达国家看齐,实现检验的自动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检验学的提高,很多以往靠人工进行的检验科目现在也逐渐的被自动化仪器所代替,其检验的速度和检验项目的数量都比以往要大大的提高。这便是我国未来医学检验工作在设备上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万本愿,吴茂红.医学检验前后质量控制的剖析[J].江西医学检验杂志,1999,17(3):169
[2] 王前,郑磊,曾方银.加强临床实验室与临床交流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67-69.
[3] 张美和,宋文琪.应重视检验与临床的交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9):880
关键词: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流程再造;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32-02
一、“一站式”服务
1.概念由来与发展
一站式初始为一种商业模式,源自19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早期的美国,[1]指一种向客户提供便利的、在一个站点满足客户所有需求的商业模式。它的出现取代了以往驾车四处游走、在不同地点获取不同服务的商业模式。今天,一站式商店已日益向互联网领域发展,由此衍生的一站式服务也指所有能从一个网络站点获取所需信息的服务模式。同时,一站式模式也快速从商业领域向政府管理推进,高校学生事务也受其启发,欧美国家高校率先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引入一站式事务模式。
2.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的发展与一站式服务的兴起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的发展大体走过三个阶段,早期阶段的工作视角是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起作用,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书院制是结合了个人导师和住楼舍监的成长看护模式。中期阶段的视角是学生事务的专业分化发展,如牛津大学1892年开始进行职业咨询服务,美国1908年后开始形成专业的职业咨询服务,因此19世纪60年代以后欧美高校学生事务专家的工作领域经历了显著的拓展。时至今日,国外学生事务和学生服务的领域丰富,内容包括职业咨询、心理咨询、残疾人帮扶、学习技巧咨询、留学生服务、财务服务、信仰指导、精神健康支持、住宿服务、健康中心、幼儿看护等。学生事务发展的后期阶段即现期阶段的视角是关联的或整合服务的视角,1976年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协会(AMOSSHE)开始提倡出于管理的便利性将分散的专业部门集合起来共同完成任务,这种管理思想是高等教育领域对一站式服务的呼应,欧美国家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渐渐兴起。由此可见,国外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的兴起与发展是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理念变化的直接结果。
3.国内高校的实践
在与国外高校的工作交流中,国内高校逐渐引入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概念与建设,青岛大学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中南大学2009年、武汉大学2013年、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等相继建成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并投入应用。[2-5]国内高校在建设实践中多采用将多个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相关事务部门整合办公的工作形态,事务中心工作空间选址注重便利性和易达性,“统一设岗、双重管理”以保障一站式服务的人员配备,实行“首问负责制”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推进工作,部分高校还开发了相应的信息系统,辅助开展网上咨询和办理服务。从以上典型高校的实践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模式多是由校方推动,设计建设伊始具有积极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行为愿景,运行过程中得到校方的强力整合和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因此,国内高校的工作理念在一站式服务的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完善。
二、一站式服务发展的学理思考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回应和引领了近年来国内外一站式服务涌现的浪潮。“新公共管理”最早由胡德(Christopher Hood)在1991年提出,其核心是“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现了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尊崇顾客、坚持服务取向、注重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发展趋势。[6]登哈特是“新公共服务”的倡导者,他认为:“从根本上来看,无论是对他们而言还是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所做的工作多么有效率,而是我们怎样促进了大家生活水平的改进。”与“新公共管理”不同,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思想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服务理念,把公民、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置于“新公共服务”的首要位置。[7]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重要的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非试图控制和驾驭社会,即服务而非掌舵。[8]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同样强调服务,不同点在于新公共管理偏重价值管理和服务,新公共服务则强调对公共福利的关注和改进。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范式。近年来,在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渗透到各个实践层面。在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教育运行的保障措施特别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快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在此理念和要求下,高校学生事务应对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推进融合管理、服务、信息化为一体的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模式既是一种工作创新,又是一种趋势应对。可以说,一站式服务的实践实质上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校园事务管理对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实践,是对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工作模式的探索,更是对校园服务功能的强化。“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对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理念引导,同时也为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发展描绘了动力和方向。未来,一站式服务不仅应遵循价值管理的运作思路,适时推动流程再造以加强服务型校园功能的建设,还应该关注学生主体获得均等公共服务和共同利益的机会,推进大数据的应用,服务于学生主体公共福利和高校治理能力的提升。
三、一站式服务发展的价值思考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倡导“促进大家生活水平的改进”。在设计一站式服务时,无论是对“市场价值”还是“生活水平”的理解与界定,学校作为“服务与价值”的供给方都不应该是唯一的视角,学生对于与他们相关事务的价值认定和生活评价构成需求方的视角。因此,一站式服务模式不仅涉及到流程再造,还涉及到流程再造的不同维度。
首先,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在设计时需要对学生事务的不同环节进行甄别,通过解构和整合获得新的工作架构。这是因为以往与学生相关的事务性工作分散在学校的不同部门,行政性工作的条块分割影响了学生办理相关事务的效率,有时还会造成工作推诿和延误。在进行流程再造时,解构学校现有行政工作的部门内容,遴选出与学生相关的价值环节,根据不同价值环节事务性工作与学生在校体验的关联度和事务处理的难易度进行工作整合,将获得学校作为服务供给方的价值链模式。其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流程再造时容易忽略学生视角下的价值所在。校方在供给服务时的常规思维是能够提供什么,缺少换位思考即学生对服务和在校体验的需要是什么的思考。所以,在以校方的视角进行流程再造时,需同时以学生的视角对与学生相关的价值环节进行平行分析,较好的做法是由学生群体设计一个在校体验的价值链,并将基于学生需求的价值链与学校服务供给的价值链进行工作模块整合。这种从基于办公室的组织架构转向基于学生足迹整合的工作架构、从内部审视到外部需求的视角整合不仅能推动高校管理和服务能力的不断创新,更能够提升学生的福祉和满意度,从而在供给与需求、校方与学生之间达到价值与效用的相关均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不是与学生相关事务的简单加总与归并,价值链整合的意义在于根据学校发展、培养目标、学生群体变化等不断发现价值并再造价值链。由价值链整合催生的学生事务流程再造对大学带来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学生服务政策和工作理念的人性化上,还表现在学生事务工作人员的可持续专业化发展上,最重要的是为学生工作获取了良好的营销和认同,塑造了新型的学校学生关系体系,间接地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四、一站式服务发展的大数据思考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同样强调服务,不同点在于新公共管理偏重价值管理和服务,新公共服务则强调对公共福利的关注和改进,关注学生主体获得均等公共服务和共同利益的机会。如果说价值链整合满足新公共管理的目标,大数据分析则符合新公共服务的要义。大数据分析2009年开始凸显价值,指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资产,通过对碎片化信息的捕获和处理获得共性的偏好和习惯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实现数据增值,进而服务于决策。学生事务同样蕴藏着大数据,学生从招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在校印迹包含着学生学习、生活中与学校众多事务、行政部门工作交集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不仅可以获得高校学生事务相关工作的整体需求与发展趋势,更能前瞻性地预见未来工作的增长点,适应环境的变化,提前布局谋划,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改善学校的公共服务能力。
大数据作用的发挥依赖于青年一代行为方式的网络化。对高校学生事务开展大数据分析至少需要三重保障:
1.提供学生在校经历电子化的信息系统
板块设计完善、结构合理的信息系统是大数据分析的基础,要从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角度设计信息系统,要从易操作、可实施的角度记录和描述信息,要从实用和效率角度进行网站前端与管理后台的并行开发,要从供需两个角度进行面向学生服务的内容开发和面向部门应用系统整合的服务开发,要根据应用系统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选择嵌入信息系统的节点,要从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角度完善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具。更重要的是,用于大数据分析的在校经历电子化的信息系统是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系统,学生对系统的自由使用(包括查阅、咨询、申请、投诉)以及学校相关事务部门的流转、审核、回复等因其交互性才凸显价值。所以,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发展的成熟阶段应辅以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开发网上预约、咨询、流转、申请、审核、监控、审批、投诉、查询等交互模式,以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推进事务性工作提前迈进大数据分析时代。
2.建立工作信息分享机制
部门间信息及时分享是大数据分析得以应用的关键,这不仅需要部门间突破传统工作边界审视信息的衔接与使用,更需要顶层设计的推动和基层工作的切实执行。现行高校事务性工作部门间的条块分割仍较为明显,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这种事务运行模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大数据时代其弊端显著,信息及数据的分割不仅会影响对工作宏观的了解和掌控,更会形成思维惯性制约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工作信息分享机制需要学校各方形成共识,即将信息分享视为不同事务岗的工作内容之一,切忌与学生相关的所有工作都是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内容这一思维模式,这是因为一站式服务和大数据分析的受益者对学校而言是众多事务和行政部门,而这众多事务和行政部门工作规范的法律解析并不是学生部门能力所具备的。因此,信息分享需突破工作边界,信息搜集和补充需明确工作职责。
3.形成分层工作理念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多采用分层工作的理念,即采用工作前台和工作后台的分层事务处理模式,工作前台负责事务性工作的易操作环节、程式化服务并进行信息的初次过滤,信息系统辅助的事务性工作较多为前台工作,前台内容的线上交互是大数据分析的主要信息来源和主要信息资产;工作后台负责难度较大的事务性工作和个性化的管理与服务内容,包括工作流转、后台支持、专业咨询等,进行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和数据建设,后台工作的不断优化推进一站式事务中心绩效的提升。在分层工作理念指导下,事务中心的工作由自助服务与专业服务交互、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互补构成。
未来由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推进的、基于价值链整合和大数据分析的一站式服务可以预期更多的收获。对学生而言,细致贴心的一站式服务将使学生获得更为人性化的体验和难忘的校园记忆。同时,学生也会在学校事务性工作环节中获得潜移默化的责任与职业教育,并学会对其他个体的尊重,养成对公共服务不断优化的认知和自觉。对高校而言,学校的事务和行政性岗位将根据流程再造和大数据的价值发现重新设置,因此岗位结构和人员分布将更为科学;其次,大数据提供更充分的决策依据,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公共治理能力。最后,对事务性工作流的分析可以评估和聚焦服务部门的工作重点,有助于合理地安排和规范服务型部门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和绩效考核,提升工作的针对性,进而为学校赢得积极的外部评价。
参考文献:
[1]One stop shop[EB/OL]..
[4] 武汉大学“一站式”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简介[ EB/OL].http:///article/38/.
[5] 上海交大启用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EB/OL].http:///html/article/201403/71536.php.
[6]刘鸫根.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启示和借鉴[J].中国电力教育,2013,(5).
从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践的发展脉络出发,提出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向,分析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变革方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以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关键词 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资源建设 学科化服务 一体化发展 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制度和学科化服务是近年高校图书馆实践与研究的焦点领域,这表明图书馆界对学科化服务的关注度高、期望值大,也反映出主动化、知识化、专业化和个性化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共识。然而调研结果显示,学科馆员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科服务在低水平徘徊,实践有待突破和创新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低谷意味着转机,转机需要转型,本文试图从梳理国内学科馆员制度实践发展的脉络出发,分析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实践的现状,从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探索学科化服务创新的方向与管理机制,对于图书馆积极主动变革、实现转型期学科化服务的跨越发展有着建设性意义。
1 国内学科馆员制度实践发展的三个阶段
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首先引进学科馆员制度,之后许多高校图书馆相继设立了学科馆员岗位。学科化服务走过的十余年中,虽然学科馆员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不断发展演变,我们不难发现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是一对主要相关的主题,沿着二者关系的变化轨迹,可将国内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
(1)单线或并行发展阶段。国内学科馆员制度实施之初,学科馆员多设在参考咨询部门(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主要工作职责为院系联络、学科咨询和学科培训等,作为学科咨询馆员单线发展;少数图书馆还在采访部门单独设有学科采访馆员(如厦门大学图书馆),负责学科馆藏资源建设,不直接参与一线读者服务,与学科咨询馆员并行发展。在这一阶段,学科馆员从无到有,前者在开创图书馆与院系的沟通渠道、改变传统图书馆被动等待的服务形象、主动推送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方面;后者在改革传统采访工作按文献类型组织、强化学科文献知识内容遴选、推进馆藏建设学科化与专业化方面,分别取得了开拓性进展,也分别锻炼了一支能力出色的学科馆员队伍。然而,在业务实践中,学科咨询馆员不负责资源建设,而学科采访馆员不参与读者服务,两类角色独自发展、没有实质性关联,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基本处于割裂状态,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和用户需求水平的提高,二者脱节的管理方式成为学科化服务深化的制约因素。
(2)交叉发展阶段。近几年为了优化学科资源建设、深化学科服务,一些图书馆积极尝试学科咨询馆员参与部分文献类型的馆藏建设,或者学科采访馆员参与读者服务的新举措。两类职责的部分交叉,对于改善院系联络成效、促进与用户的供需契合,以及提升学科馆员业务能力、增强学科馆员话语权均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数图书馆缺乏业务流程的整合重组和配套制度跟进,只是将两类工作职责简单累加,学科馆员的时间精力缺乏应有的保障,加之相关职能部门协同不足,“交叉模式”取得短期成效之后显现出弊端,“参与”流于形式,或者“参与”程度不到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两类职责互相牵扯,顾此失彼,无法获得持续效应,统筹和协调的问题与矛盾凸显,学科化服务难以整体有效推进。
(3)一体化发展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的困扰,总体上处于第一或第二阶段,少数图书馆开始步入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道路,都亟待向新的阶段跨越转型。从美国实践来看,20世纪中期以后,其高校图书馆普遍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的首要职责是负责某学科的馆藏建设,其次是该学科相关的联络、咨询、辅导服务嘲,这种按学科组织的在资源建设基础上向促进资源利用及深层次服务拓展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延续至今。那么,对于现阶段的中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发展瓶颈在哪里,创新突破口又在何方呢?
2 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变革方向
2.1 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从根本上看,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制度是为了加强面向学科用户的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保障。当我们从学科化服务的视角,重新全面审视图书馆业务流程,发现虽然学科化服务是关联全馆业务部门的工作,但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信息服务相当于学科资源的“输入”(采选)、“输出”(推广与服务)过程,是学科化最密切相关的两个环节,而系统、编目、流通等均属于学科化服务的基础支撑环节。因此,抓住了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两者的关系,也就抓住了学科馆员制度发展定位的主要矛盾和学科化服务机制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实践证明,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可谓学科馆员制度的一体两翼,不可分割,学科资源建设是开展学科服务的基础,学科服务反过来又推动着学科资源建设的发展,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相辅相成。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两项业务有着共同的基础要求和目标归宿,都需要联络学科用户、熟悉学科资源和用户的特点与状况,最终促进学科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因此,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保障两部分业务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和统筹协调,加以相关协同支撑机制为辅助,能全面提升图书馆整体学科化服务能力,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向。
2.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和瓶颈
目前国内研究者基本认同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是学科馆员职责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CRIO模式等,也有学者突出强调馆藏资源建设是学科馆员的核心职责和学科馆员制度能否行之有效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国内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中,却存在重学科服务、轻学科资源建设;重服务方式探索、轻管理机制创新的倾向。面对长期以来由采访部门独立按文献类型组织馆藏建设工作的历史现实,多数图书馆存在对资源建设学科化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资源建设学科化的改革力度过小、学科馆员在资源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不是主导者而仅限于院系意见传递者或参与者的问题,其结果是学科馆员在学科资源建设中的价值难以真正体现,致使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无法得到有效贯通与融和发展,这已成为学科化服务进一步深化的瓶颈。可见,国内高校学科馆员制度的优化关键在于加强资源建设的学科化实践探索,学科化服务创新的突破点要放在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统筹研究及其可行性管理机制设计上。
2.3 一体化发展的变革方向
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变革旨在通过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改变原来导致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两部分业务内容相对独立脱节的旧机制,建立以学科馆员为承担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主导责任的统一主体,以图书馆各职能部门为人员、资源与技术的提供基地和协同平台的学科化服务整体集成机制。其路径是依托现有的相关职能部门(资
源建设、参考咨询、学科分馆等)进行学科化改造、业务流程重组和权责再分配,实现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学科化整合和一体化贯通。
(1)确立学科馆员承担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主导责任,使其成为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业务内容整合的实践主体。对于每个学科单元而言,主体可以是学科馆员个体,也可以是学科馆员小组。学科馆员成为学科资源建设规划、需求调研、采选、评价、整合、维护和推广的主导者,并以馆藏资源建设与利用这一最受师生关注、最易引起共鸣的业务环节为切入点,与学科院系建立长效的联络拓展服务机制,积极有效地融入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实践。
(2)以资源建设学科化改革为突破口。对馆藏建设部门进行学科化改造,将按文献类型由采访人员组织文献采访的工作流程,重组为按学科由具有较强学科知识背景和文献采选能力的新型专业学科馆员主导馆藏与服务的发展,同时,馆藏发展不再局限于专门的业务部门。改革的重点在于如何实现学科馆藏内容采选主导权从采访人员到学科馆员的有效转移,并且建立起学科馆员之间及其与学科服务支撑队伍之间的协作关系。
(3)构建有利于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学习型网络组织。学科化服务目标的实现需要紧密围绕学科院系的资源与服务需求,建立以学科馆员团队为执行主体、以学科服务支撑队伍为辅助的协同运作的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形式,围绕计算机网络构建基于知识联网和团队动态协作的学习型网络组织。
3 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网络组织构建
美国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职责贯穿对口学科从资源建设到利用的全过程,属于典型的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然而其学科馆员设置众多、细分学科、虚拟化管理的机制不能照搬到我国多数图书馆。如何在中国国情、不同馆情下实现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的有效管理,是学科馆员制度设计的关键。下文拟在剖析学科馆员类型划分和人员组织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3.1 学科馆员的类型划分和人员组织
在一体化发展模式下,融合学科咨询馆员和学科采访馆员工作职责的新型一体化学科馆员在学科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进一步区分和细化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构建学科馆员团队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我们主张根据参与学科资源建设的方式差异,将学科馆员划分为综合型学科馆员与服务型学科馆员两种类型。前者侧重对口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统筹责任,除负责对口学科服务外,还独立负责或分工负责学科文献采选工作(或直接担当学科采访馆员),是学科馆藏发展的主要责任人及文献采选的具体操作者;后者侧重学科服务责任,主要承担学科服务和资源建设联络人角色,通过与综合型学科馆员合作组成学科工作团队的方式共同担负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统筹、规划和主导责任。前者以专职为主,部门分布较为集中;后者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部门分布较为分散。
区分综合型与服务型学科馆员有利于保障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一体化成效,提高学科资源建设质量,又有助于扩大学科馆员队伍,全面覆盖并逐步细分院系专业,形成学科联络与服务的规模效应,推动学科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同时,还便于针对不同类型学科馆员制定合理的绩效标准、考核及激励方法,形成工作与激励的良性循环。
在学科馆员组织上,对于仍处于学科馆员制度探索阶段的国内大学图书馆,学科人才储备往往不够充足,宜围绕学校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遵循学科馆员设置按学科、联络分院系的原则,采取粗分学科领域组建学科工作团队的模式。学科划分因馆而异,可粗可细,前提是要便于图书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灵活设置学科馆员和优化组配学科工作团队,开展学科文献采选和服务工作;联络分院系则明确对口联络院系的学科馆员为主要责任人,便于院系与学科馆员进行点对点的经常性联络。当人才储备充足时,可进一步考虑细分学科领域的组织模式,为学科馆员集中精力和时间专深于某一学科领域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创造条件。
3.2 一体化发展的网络组织构建
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网络组织构建可分为虚拟型和实虚结合型两种组织形式。
虚拟型网络组织较适合学科馆员制度历史悠久、处于成熟期的图书馆,主馆和专业分馆均可承担学科资源建设任务,学科馆员分散在不同部门,归所属部门分散管理,由协调员负责各项业务协调。同时,安排相关职能部门主管兼职学科馆员或作为某项学科服务的主要责任人,促使相关职能部门重视、支持和客观评价学科馆员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协同效应,保证学科化服务顺利开展。例如,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设置6名协调员协调来自10个总分馆的69位学科馆员开展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全部学科馆员中,部门主管、分馆馆长、副馆长等大小主管共有35位,约占总人数的一半。
对于国内学科馆员制度仍处于成长期、探索期且馆藏发展任务仍由专门业务部门负责的多数图书馆,适宜发展执行力较强的实虚结合型网络组织,对学科馆员实行岗位管理和职责管理相结合。如图1所示,在组织结构上:
(1)综合型学科馆员:以经学科化改造后的采访部门,或者融合采访部门和参考部门组建新的学科化馆藏发展部门,作为资源建设的组织主体,集中多数的综合型学科馆员并进行岗位管理,统筹安排全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同时,吸纳参考咨询、特藏建设和专业分馆等部门的综合型学科馆员参与,建立与采访业务助理的协作关系,强化学科资源建设的组织以及一体化管理的效果。
(2)服务型与综合型学科馆员组合形成学科工作团队:服务型学科馆员主要来自参考部门、学科分馆和流通阅览等部门,以职责管理为主。对于某一学科院系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可由一名或几名综合型学科馆员负责,或者由两类学科馆员组合成学科工作团队负责。例如,厦门大学图书馆在2009年实施了学科采访馆员和学科咨询馆员融合发展的改革,馆藏建设以采访部综合型学科馆员为主,并组建了经济管理和生化医学两个学科工作团队,在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作为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主力军的学科馆员团队,紧紧围绕学科院系服务而组建。学科馆员隶属于各个职能部门,归所属部门管理,由学科馆员协调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工作。各职能部门(包括采编、技术、流通等)以及常规业务团队(包括一般性参考咨询、馆际互借、教学培训、科技查新等)整体作为提供资源、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学科服务支撑队伍,与学科馆员团队协同运作。
4 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管理方式探索
4.1 集中统筹协调与部门分散管理相结合
实行学科馆员协调小组集中统筹与职能部门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学科馆员协调小组成员主要由分管资源建设、参考咨询、学科分馆的馆长,以及由学科馆员兼任的负责馆藏发展、参考咨询、教学培训、系统
技术等项目协调的协调员组成,总体规划学科馆员团队的工作内容、业务进度、服务拓展与创新,协调促进全馆学科服务支撑队伍协同运作。协调小组明确不同学科馆员担负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的内容和职责范围,并协助职能部门落实每个学科馆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及其投入学科化服务工作的时间比例,确保权责一致和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以达到预期的学科化服务效果。职能部门负责日常管理、评价,并结合协调小组的评价意见,对学科馆员进行综合考核。协调小组与学科馆员联席会议是学科服务举措和资源建设等重要事项的议事机构,形成的决策建议报馆相关专业委员会最终审核批准。
4.2 采取行为目标导向管理和综合绩效评估激励机制
行为目标导向管理旨在建立以对学科馆员行为引导为目的的机制,强调管理的总体目标导向,重视学科馆员的参与和自我控制,依靠团队合作完成学科服务任务。鼓励学科馆员积极参与探讨和制定学科化服务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并通过比较实际绩效和预期目标的差距来进行自我改善;鼓励学科馆员积极将创新思想转化为创新行为,将各种经验、技术和成果保存并内化于组织的知识库中。然而,要把鼓励转化为实际成效,首先要面对学科馆员的知识性工作投入与工作业绩如何评价、测量和激励的管理难题。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建立完善的学科服务工作统计系统,由学科馆员详细记录自己从事的主要知识性工作,如院系访谈、信息推送、资源采选、学科服务平台内容维护、授课与备课、讲座开展、专题咨询和学科情报分析等,按实际投入小时数转为量化测评,并结合实际成效进行评价。职能部门在全面收集学科馆员绩效信息和协调小组评价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科馆员承担的学科化职责和部门业务职责的双重绩效进行综合考核和激励。绩效评价还要充分考虑来自院系用户的满意度评议。在图书馆层面上,还应根据学科馆员工作团队的表现,建立项目完成奖励制度,激励学科馆员团队积极接受新任务,把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个人成就感的满足结合在一起。
4.3 强化团队协作,深化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
学科化服务是个协同性很强的全局性工作,一体化管理机制通过强化学科馆员团队及其与学科服务支撑队伍的协同运作,统筹、协调和合理解决学科馆员的精力、动力和能力三大问题,切实发挥其学科化服务主体作用。通过合理的团队分工保障学科馆,员的时间、精力安排,使角色定位客观可行,而不是一味过高过多要求;通过团队的高效合作、目标共识和有效激励,激活学科馆员的创新动力并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通过团队成员优势互补、智力激荡和培训学习进行能力互补和能力培养。要提高学科馆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引导服务能力,还必须使学科馆员群体能共同分享更多的信息或“完全信息”,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团队会议与横向交流相互学习和达成共识,通过构建功能完善的网络交流与信息集成平台,使团队成员能够方便地获取信息、分享知识与创新思想,逐步形成创新、合作、共赢的组织文化,不断提升学科馆员团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5 结语
国内高校学科馆员制度走过十余年,学科化服务实践取得一定成果,面临进一步提升学科化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问题。从早期重视联络、单方面信息服务的学科化或者资源建设的学科化,到二者相互的参与、交叉,再到注重二者的综合统筹和一体化发展,反映了学科化服务实践和理论不断完善的进程。认清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战略方向,合理规划并积极推进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发挥学科馆员及其团队在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并通过完善一体化管理机制及学科服务支撑平台进行有效保障,才有助于形成整合优势和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学科化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为学科建设构筑强有力的学科文献信息与服务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素清,郭晶,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突破瓶颈的理论思考,图书馆杂志,2010(4):35--37
2 王晓力,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图书情报工作,2008(2):20--23
3 范爱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及其启示,图书馆杂志,2008(2):63--66
4 胡琳,刘倩,姚乐野,论馆藏资源建设是学科馆员制度的核心一一学科馆员制度反思之一,图书情报工作,2011(5):19--22
5 韩丽风,钟建法,图书馆资源建设学科化的组织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1(15):72--76
6刘琼,中美大学学科馆员初步比较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13--16
7 汪莉莉,钟永恒,耶鲁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研究,图书馆杂志,2011(3):76--79
8 王积俭,陈日湘,知识管理时代的组织设计研究,企业管理,2001(5):6―7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图书馆,厦门,361005
一、农村学校教师队伍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结构变化,农村小学的发展也产生诸多问题,包括班级超额编制、教室闲置、优秀教师流失等。一些研究已经证实,成功的教育改革,很重要的一点是来自于基层教师的投入与热情,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深深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目前许多农村地区虽然具备了基础的教学硬件设施,但由于农村地区教育问题与其它教育不利因素,乡村教师发展很受局限,因而农村教师岗位很难获得优秀教师的青睐,导致了城乡教师流动失衡、乡村教师流失、紧缺且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
现有文献对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农村师资差的因素可归结为如下几点。一是客观因素。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域交通限制也会产生恶性循环,如果让优秀教师远离家乡到较为偏远的地区进行教育服务,可能造成教师非自愿辞职的心态,自然很难吸引到优秀教师。二是政策制度因素。由于配套制度保障不足、教师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都不高,农村教师队伍很长一段时间存在正式制度的缺乏和非正式制度的惯性。首先,“超编缺人”的矛盾,就是由于教师编制不合理导致的,目前不少农村学校都有教师、代课教师、钟点教师、教学辅助工作人员等等,而且临时代课教师占各校教学人力也愈来愈多。代课教师的专长很多与课程不符,且如果大量招聘临时代课教师,并将教师视同为派遣人员,自然也就无法针对学生课后的学习辅导、生活协助等方面付出很多精力。其次由于薪资福利不高及工作不稳定,直接导致了教师的流动频率加快,并间接影响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此外,也可能无法顺利招聘到与所教课程专业相符的任课教师,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这也会牺牲了偏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三是现在社会上教育个体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社会功利价值观也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农村学校教师队伍问题的发展建议
(一)合理定制农村学校编制名额
农村学校相较于城市学校,因为资源的不足,家长可能较无法协助学校发展,同时还会有许多评价访视工作等问题,这也形成农村教师很大负担。而且现在的教学环境与之前也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建议重新审视教师编制配备,从地区、学校的实际出发,来制定合理的教师编制标准,并及时、有序地进行编补,希望城乡倒挂的编制标准向农村倾斜,适当放宽农村地区的编制标准,最好能结合班比和学科教师配比来制定标准。可以扩充行政人员数量,负责校外资源连接的业务,让农村学校可以有效整合多元的资源。
(二)构建代课教师人才库平台
农村地区学校规模小,在发展学校特色上,常常面临教师专业不尽相符的状况,建议可构建起代课教师人才库平台,通过平台信息的流通,可让各校有效掌握地区内教师专业的现况,并及早规划应对,同时也可充分发掘当地优秀的教学人力,这可成为应对代课教师专长问题的思考策略。
(三)农村教师经校内考核优秀可直接续聘
每年的暑假可作为教师甄选的旺季,但农村地区学校都担心面临招聘不到教师的困境,虽然目前为缩短招考的天数,缩短为“一次公告,多次招考”的方式办理,但仍有诸多问题。因此教育部修订了相关的制度。未来代课三个月以上,表现优秀而且具有教师证的老师,就可以由学校直接续聘,同一学校可以任满三年。除了艺术类别外,农村地区学校可扩大科别限制,让校务经营的空间更具弹性,该策略也可有益于人力的稳定与向心力。
(四)农村地区实施交换教师并以数校合聘模式
农村地区学校因为规模的限制,可能无法满足专长式授课,从而造成教师配课比例过高,学校特色发展不易或非自愿性超额招聘的问题。因此,农村学校应鼓励通过交换教师、策略联盟方式,让专任教师得以“共聘”的模式至各校任教,尤其是音乐、艺术、英语、体育领域等师资,这除了可提升农村学生学习效能外,也能保障超额教师的任教权。
(五)鼓励参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专业发展评鉴是目前教育部推动重要政策,其目的在于诊断教师教学历程,协助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学成效。Fullan(2007)曾指出,有意义的教育变革是教师参与认同的关键,让教师感受到改革的意义性,对提升自我的价值感相当重要。因此,建议教育主管机关可以提供奖励或资源,积极鼓励农村学校参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发展学校特色亮点,也可形成农村学校发展的新契机。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6-0825-0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chool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in
Changjiang Delta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LI Yanru
(Teaching Department of Sports Theories, Xi'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an 710068, Shaanxi,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school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in Changjiang Delta a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at present school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in Changjiang Delta are not up to the standard Second, the venues are not all open Third, the degree of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school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is low The eleventh fiveyear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chool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in Changjiang Delta is put forward It is suggested that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plan and manage school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with schools as the core of the plan, provide special invest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and draft the laws about school sports venu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leventh fiveyear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 Changjiang Delta; schools;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development strategy
“十五”是长江三角洲“建设一流基础教育战略步骤的关键时期”[3],在此期间,辖区内政府加大了对基础教育建设的投资力度,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在进行现状调查,掌握、分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提出建设性意见,不仅对实现长江三角洲2010年基础教育远景目标具有相当的意义和价值,而且为我国其他地区、城市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也是十分必要的、可行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浦东新区、苏州市、黄浦区、闸北区、奉贤区、普陀区、杨浦区、金山区、卢湾区、闵行区、嘉定县、镇江市、海宁市、常州市15个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学校为研究范围,对各种类型学校的学校领导、体育组长、体育教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1995-2006年国内外体育场馆、器材、体育经费以及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开展情况等文献、专著,搜索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包括学校领导问卷(共发放242份,回收242份,有效回收率100%),体育组长问卷共发放314份,回收314份,有效回收率100%),体育教师问卷(共发放797份,回收797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788份,有效回收率98.87%),大学生问卷(共发放849份,回收849份,剔除无效问卷21份,有效回收率97.41%),中学生问卷(共发放9809份,回收9809份,剔除无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99.39%),小学生问卷(共发放4424份,回收4424份,剔除无效问卷45份,有效回收率98.98%)。调查时间:2002年6月。为了保证该研究的科学和严谨,所有问卷在发放之前都请有关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检验结果合格;采用再测法对所有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检验结果合格。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AS6.12版统计软件处理系统,建立了问卷数据库。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江三角洲学体育场地设施的拥有状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区域内共有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城市即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计15个城市。珠江三角洲各高校现有体育场地种类繁多,较为齐全,也很标准、规范(表1)。
综合分析长江三角洲各中小学所拥有的场地,可以发现,各学校的体育场地以投资少的体育场地为主,如篮球场、200 m田径场、乒乓球室和小足球场等,而造价较大、要求较高、易损坏、维护起来比较费事的游泳池(馆)、网球场则较少。
2.2 长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备达标状况 国家教育部教体艺厅[2002]11号公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备目录》、〔2004〕6号《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以及教育部[2005]467号《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文件中,对各类学校场地、器材设施都作了明确规定。
从表5,表6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器材的绝对达标是比较高的,与体育场地绝对达标率非常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分析原因,应该与辖区内土地紧缺的现实状况是分不开的:尽管“十五”期间当地政府在学校体育器材经费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但作为人口、建筑物高度密集的大都市,例如上海市各学校尤其是市中心城区学校,多年建成的体育场地、设施已形成固定的模式且已经没有拓展余地,进而进一步制约了学校体育场地的数量和面积。因此,各学校只能在器材的数量和质量上做文章。
此外,可以看出,高校虽然在场地设施的拥有数量和质量都高于中小学,但达标率却不高,主要是因为这几年高校连续扩招,虽然一些学校新建了分校区,场地设施比较齐全、充足,但总体上来讲,学生扩招的速度还是大于体育场地设施扩建的速度,仍然满足不了需求。
2.3 长江三角洲学校对场地器材设施的开放状况 下面是此次课题组调查的所有学校体育场地对学生在开放程度、时间以及开放设施比例的状况。
注:(图中1代表一周七天全开放,2代表周一到周五开放,3代表双休日开放,4代表每周定期开放,5代表寒暑假开放,6代表特殊情况下偶尔开放,7代表从来不开放,8代表节假日开放)
可以看出,此次调查的长江三角洲中小学中,大多数学校是在周一到周五正常工作日开放,体育场地“在特殊情况下偶尔开放”的学校所占比例较高,双休日、寒暑假开放的学校所占比例很小,而在节假日开放的学校竟然没有一所。
分析上面的图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学校都只是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对学生开放,其余时间则开放较少;对学生开放的学校也不能够做到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开放;现有场地中,开放较多的是那些便于吸引人,便于创收,或开放投资较小,不易损坏,空旷面积大的场地设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与各学校在开放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直接相关。首先,长江三角洲现有各学校中,体育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数量都不是很充足的,在干完本职工作之后几乎没有哪所学校能有多余的人员来从事业余时间的场地开放及学生体育辅导工作;其次,国家劳动法规定,对于在非工作日加班需要一定的经济补助,而学校的体育经费通常都是专款专用,对学生在业余时间开放所需的费用不在体育经费预算之内,甚至一些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学校体育经费本身就非常短缺,也不可能有多余的钱来补给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场地开放和辅导工作的人员;第三,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时发生伤害事故时,家长、社会舆论会不同程度地追究学校及其管理人员的责任,会打官司、会牵扯到经济赔偿,对学校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学校缺人手、怕出事,开放缺资金、难管理。“安全"、“管理"、“物耗",三大难题成为阻碍学校资源开放的瓶颈[5]。
对那些没有开放以及没有完全开放体育场地设施的学校进行进一步调查,具体原因概括见表6。
尽管长江三角洲各类学校现有场地器材设施的绝对达标率不是很高,但学校领导对场地器材设施的主观评价却并不低;上面表中数据显示,各类学校领导对学校现有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是比较满意的,他们认为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数量和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基本上能满足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随着学校类型的增高,各类学校领导对现有场地器材设施的评价呈增高趋势。
2.4.2 学校体育组长对学校现有场地器材设施的评价
上面的数据显示,各类学校体育组长普遍认为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数量和质量处于一般和不太好的水平,其对学校现有场地器材数量和质量的满意程度不高;而且随着学校类型的降低,满意程度呈下降趋势。他们认为学校现有场地器材满足学校体育各项工作有些勉强,初中和小学处于勉强满足状态的学校达半数以上;高校和高中学校场地器材情况总体上好一些,有40%以上的学校处于基本满足学校体育各项工作需求的水平。
2.4.3 学生对学校现有场地器材设施的评价 大多数学生对学校现有场地器材不满足,且随着学校类型的增高,其不满程度呈增高趋势。对于“学校现有场地能否满足你在学校的体育需求”这一问题,中学生中有25.16%的人认为能满足,而61.67%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12.17%的学生不清楚;小学生中只有34.48%的人认为能满足,而53.21%的人则认为不能满足,另外还有12.31%的人不清楚能否满足。
分析上面有关数据,发现两个问题:
1) 相对于体育组长和学生的评价而言,学校领导对现有场地器材设施数量、质量以及满足学校体育工作情况的评价偏高。这个现象可以反映出学校领导可能对于体育工作不是很熟悉;也间接的说明学校领导对于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体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不够重视,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实践中无论是在经费上还是在时间上体育经常被排在了其他基础教育尤其是智育的后面。2001年-2005年是长江三角洲建设一流基础教育战略步骤的关键时期,虽然这个时期各个学校对于体育设施的投入比例相比以往要提高了很多,但和其他基础教育设施例如计算机房、语音室、物理、化学实验室等方面投入的资金比重做比较的话,就明显的低很多。学校领导为了更好解释自己学校厚此薄彼的原因,避免舆论上对自己以及学校造成不利影响,所以主观上也会有意识提高对体育场地设施的评价。
2) 随着学段的升高,领导和体育组长对现有场地器材设施的满意程度呈上升趋势,而学生的满意程度则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学校场地设施的绝对达标率以及学生对体育的需求程度有一定关系,长江三角洲小学场地设施的绝对达标率最高,但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不是很多;从初中到高中,学校的场地设施绝对达标率呈上升趋势,所以学校领导和体育组长主观上就认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程度就越高,但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加快,而且功课压力较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再加上现有场地设施的绝对达标率本身就比小学低,所以就会出现随着学段的升高,对现有场地设施满意程度下降的现象。
2.5 长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十一五”发展战略的对策
2.5.1 做好宣传、导向工作,提高公众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 目前的体育新闻中有关学校体育方面较少,且内容也多是竞赛消息,而体育观念宣传、体育知识普及很少,这种新闻导向使社会只关注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忽视学校体育;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也只重视智育设施投资而忽视体育硬件设施建设,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来说这些都是非常不利的,必须要加以纠正。
新闻媒介应转变思想,重视报道学校体育发展情况,吸引全社会来关心中小学体育,提高公众对学校体育及其场地器材设施的重视程度。
2.5.2 坚持以学校为中心规划、配置体育场地设施 辖区内政府等职能部门在进行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配置时。首先应该以学校为中心,把包括全民健身配套设施在内的大部分体育场地器材放在学校或学校附近。一方面可以解决学校因场地器材欠缺学生锻炼受阻、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开展不利的问题;另一方面可用学校的体育师资提供技术指导和体育咨询服务,吸引、带动学校周围的社会人群,解决社会人群的锻炼问题,有利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2.5.3 由政府牵头来规划、运作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工作,并要求各区政府制订自己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限期达标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是一项艰巨而缓慢的工作,单纯依靠教育系统教育部门来完成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指示,政府应该出面来规划、运作这项工作,制定好本市学校体育工作“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规划,并要求各区政府制订出本区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限期达标。每个区的场地设施现状、缺乏状况、经济状况都有所不同,各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对于本区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缺乏程度、建设阶段进度、所需经费数目以及计划来源都应做出具体说明,在政府部门督促检查该项工作时,也可有据可依。
2.5.4 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相关文件,继续推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初中建设工程” 1999年,上海市曾提出了“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2002年又提出“初中建设工程”。这是继上世纪80年代“危房弄堂学校改造”和90年代“薄弱学校更新工程”后,上海又提出的两项“民心工程”。这两项工程在上海市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在当前《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备目录》、《上海市体育场所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建议》、《上海市体育场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中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在目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绝对达标率较低的情况下,政府、教委等部门要以这些规定、要求为尺度,严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关,继续坚持推行这两项工程,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不合格的学校要提出批评,建议通过租借、重新布局建设校内建筑物等方式扩大学生体育活动场所面积;对于新建的学校要严格参照有关规定标准审核,体育场地设施不达标的不准建校。
2.5.5 推广成功经验,由政府牵头解决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系列问题 2006年8月9号上海杨浦区、长宁区被授予全国试点区称号。经过几个月的试验,目前,上海市教委公布的信息显示,因为困扰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安全、管理和资金等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杨浦、长宁两区成功的实现了学校场地设施全部对外开放,这些学校场馆的全部开放,在解决了社会群众锻炼难问题的同时,无疑也给学生的业余体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和空间。
2.5.6 以法律的形式出台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法规 辖区内政府、以及教委等有关部门应出台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法规政策。为确保政策法规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它的制定应由市人大会同教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人大以法律的形式颁布,这样就确立了法规的权威性。权威性的确立有助于其的顺利开展执行。该法规应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核心。
3 结 论
长江三角洲多数中小学都达不到长江三角洲学校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配置标准;现有场地不能够做到对学生全部开放,“安全"、“管理"、“物耗"三大难题依然是阻碍开放的主要原因,学生对现有场地设施满意度不高。辖区内各个地方政府应通过立法以学校为中心规划、配置体育场地设施,设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专用经费,并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相关文件,推广上海杨浦、长宁两区学校对外开放经验等途径来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开放程度。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252.
[2] 田慧生,等.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286-287.
[3]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
[4] 上海市体育局.上海体育规章制度汇编[M].上海:2000:3.
[5] 叶志明,等.申城千余校园向市民健身开放[N].文汇报:2006-08-06.
[6] 曲宗湖,等.几个国家学校体育的比较[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7:192.
[7] 藏超美.中日体育场地设施兴建与管理的比较[M].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7;9;10.
[8] 曲宗湖,等.跨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1):3-4.
[9] 陈浩,等.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浙东北、浙西南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
[10] 张玉超.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3).
关键词:一流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发展
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新入职的教师多为非师范高校博士、硕士毕业生,虽然学历高、有理想、有激情,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从大学门到大学门,他们遇到更多的是如何能过“教学关”、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问题。
一、青年教师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每年要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一次新任教师教学培训。培训内容分两部分,首先进行师德教育、老交大教学文化传承,教学技能介绍的报告;第二部分组织教学试讲和点评,每位新任教师按所承担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自选内容讲课30分钟。中心邀请校内督导专家、教学名师、资深教授进行点评,并按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使用和板书效果四方面分别评定,评定结果不入档案,只反馈给新任教师本人作参考。在2013年1月的第四期培训中,全校有68位新教师参加,按学科分成8组,聘请了24位同行专家参与点评,从打分的结果可以看出:① 青年教师对所讲授内容不够熟练、条理不甚清楚的占17.7%;② 讲述不够准确,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的,达42.3%;③ 讲授过程语言表达不清楚,讲授技巧不当的有40.6%;④ 上课过分依赖ppt多媒体技术,或板书凌乱、不规范的达36.1%。
专家们认为,从试讲中反映出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不掌握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其规律,上课如同做学术报告。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是教学中不可替代的环节,是每个教师必须潜心研究认真对待的重要的基本功。课堂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包括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的规律。由于当前新教师的主体是非师范毕业生,他们具有专门的学科知识,但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即为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各有自己的独立活动,教师的主要活动是教,由于教师是教育者,因此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由于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发挥主动、积极学习的作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其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侧面,两者缺一不可。
(2)青年教师缺乏教学基本功,教学能力存在很大不足。当前青年教师多为高学历、研究型教师,一旦应聘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毋须经助教职位就升任讲师或副教授;没有经过辅导、答疑、上习题课、试讲等各个教学环节的锻炼就独立承担起大课的主讲任务。但是,在教学中他们又很少有精力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课程教材的浏览和分析比较;对学科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能力比较欠缺,不能够很好地提炼所教授课程的整体思路和重点、难点,对于课堂的组织能力较缺乏,对学科知识的讲授不注意深入浅出、循序前进,以致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3)课堂组织不当、教学技巧不足。青年教师讲课特点是从理论中来回理论中去,缺乏讲课的生动性和易懂性,较多的是照本宣科,教学平铺直叙,缺少抑扬顿挫的激情和感染力。这种机械刻板的教学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缺乏课程创新和开发的意识,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
有一些青年教师则热衷于专业领域的研究,轻视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学研究的意识淡薄,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缺乏反思和思考,上课时不关注课堂学生学习纪律,缺乏对学生学习的监控,满足于完成教学工作量,更没有意识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教学改革的动力来自反思,积极的教学反思,就是对自身的教学监控,缺乏反思,就不会对教学本身有深刻的理解。
(4)不能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青年教师虽然有较高的计算机使用技术,但是,多数人却不能恰当地使用PPT。他们往往是为了图自己讲课方便,以PPT为讲稿,省去了写纸质讲稿的麻烦。有的课件是大片文字,把教材内容“扫描”到课件上,讲授时照念不误,省去了写黑板檫黑板的麻烦;有的课件满是公式的推导和演算,讲课时教师手持激光笔,学生思考还没有跟上,课件已一晃而过;多数教师上课时只盯着讲台上计算机,不关注教室大屏幕上PPT的实际教学效果,也不关注课堂内学生的表情。
二、一流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特点
教学与科研的高度相关和有机结合是一流研究型大学最为显著和重要的特征之一。分析一流研究型大学中科研和教学的特殊内涵及相互关系,有助于其进一步明确、坚持教学和科研两者并重,实现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1)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特色。第一,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大学的课程体系具有系统性和相对稳定性,但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具体的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始终处在学科建设、科技变革、知识创新的前沿,其科研活动是获得新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教师通过科研,不断汲取新知识、产生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使之与时俱进,从而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同时,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发展,也为课程设置的调整和课程体系的完善、开发创造了条件,从根本上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第二,教学内容的研究性,在一流研究型大学中,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的探索者、构建者。学生需要教师能与他们一起探索知识,给予他们更多的研究机会。教学与研究的结合,能够营造一流研究型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学生的学习应基于研究,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育模式;一流研究型大学应为各年级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开设大量研讨式课程,激发学习积极性,开拓视野,教师可以不断地把研究中的问题和发现充实到教学中去,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
(2)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特色。第一,科研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强大的科研实力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一流研究型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重要标志。卓有成效的科研活动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共同构成了一流研究型大学贡献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基础。第二,科研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一流研究型大学,应普遍设立大学生研究计划、大学生科研社团,让他们尽早涉足科研活动,接受科研训练,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科学研究队伍中的生力军。
一流研究型大学要重视科研,但不能轻视、忽视教学;应该强调教学但不能削弱、淡化科研。片面强调教学或科研,割裂两者关系,将导致两者的发展都受到限制和损害。只有坚持教学与科研两者并重,才能实现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和谐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院士认为:“大学是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滋养学问的地方。有人才和知识,大学追求学问方能生生不息,民族文化才能得以代代相传。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衍生出的两大功能,科学研究丰富了大学的学问,社会服务则是大学对社会责任的承诺。但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同时也要着眼于人才的培养。
提高教育质量,最根本的保障是课堂教学的质量,还取决于教师是不是能倾心地培养学生。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的质量,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1]。
三、一流研究型大学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
一流研究型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四大功能,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为此,必须建立一支教研结合,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与其拥有高水平的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是分不开的。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美国各高校、专业协会等组织十分重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培训。以哈佛大学为例,1976年,哈佛、斯坦福、西北大学等五所大学受丹佛斯基金会资助,建设起教学中心,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里克·博克依靠这笔资金建立起本校的教学中心——哈佛-丹佛斯中心,其初衷是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1991年哈佛为纪念担任校长长达20年之久的博克而将其改名为“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经过30年的发展,博克中心已经成为全美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领头羊,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首屈一指的研究中心。
(1)优秀教师不是天生的。哈佛大学博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宗旨是:帮助教师成为优秀的研究者和教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证明:“优秀教师不是天生的”,教师并非天生就知道如何传递知识。在哈佛大学要获得终身教授的教职,教学技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学好的教师不一定能获得终身教职,但教学差的教师一定不能获得终身教职。哈佛大学认为,一些教师擅长做研究,却不一定擅长教学。例如有一位副教授水平很高,但教学一塌糊涂,系里讨论给不给他终身教职,决定该教师必须先提高教学技能,他的教学改进工作由博客中心协助进行。哈佛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课程,教师也可以与同事们相比照,那些教学评价不合格的教师或助教们会收到院长或系主任的信,要求他必须去博客中心补课。
(2)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哈佛大学博客中心信奉一句中国的古老格言:闻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行之。博客中心的专家并不停留在理论上与教师探讨教学问题,而是与教师一起通过反馈、咨询、课堂录像等方式,帮助他们切实提升教学能力。
博克中心的正式活动包括寒暑假教学研讨会,微格教学,英语培训(针对国际化的助教和教师),围绕着领导力、写作、先进个案研究等主题的习明纳(Seminar,专题研讨式的授课方式),初级教师培训,论著出版等。中心的活动内容多样,形式灵活,吸引教师有效参与,满足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多方面需求。
将课堂讲授录像,并与博克中心的专家一起观摩录像,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教学的方式。博客中心的咨询专家们通常富有信心和耐心,他们能够关注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并且保护教师的隐私。博克中心也可根据教师的要求免费提供录像设备。在授课教师要求下,博克中心的专家深入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课后与教师进行富有成效的、一对一的研讨,以便于从旁观者的立场就教师的教学提出意见。
博克中心还就教学的基本技巧入手,给教师提供具体建议。例如如何编制好课程大纲,如何准备讲座,如何引导课堂讨论,如何进行课堂管理(处理课堂冲突)。
(3)教师需要发展,发展需要帮助。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应该有强烈的教学责任感和较好的教学技能。大学与研究机构的根本区别就是大学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学。但是,现在一些一流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一些在学术上有建树的教师无心教学,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追求在短期内创造出社会效益,却忽略了本职工作——教学;许多教师的主要兴趣在于学术研究,视教学可有可无。
加强教师教学发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将决定学校的命运与前途。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分解为生源质量与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输出人才的质量是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可能有一流的培养质量;只有一流的培养质量才能吸引一流的生源质量。由此,教学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师质量的竞争。教师质量的提高除了要依靠人才引进外,就是自我培养、自我提高,而后者是根本,是形成高校师资造血功能的基础。所以,教师队伍的内部建设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教师的修养高度决定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只有给予教师发展的空间,才能保证教师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师教学发展可以理解为为了达到教师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通过内部与外部的行动,消除教学障碍,进行教学反思,丰富教学策略,进而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的过程。
教师职业是学术职业,需要具备两种学科的知识,一是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一是教育学科的知识。教师的发展需要帮助,教师的培训、发展,是一所大学成功的必要元素。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通过教师培训、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组织学习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方法,并进行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的训练,从而使教师得到提高,自觉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学卓越,让教师个人与大学的使命连接。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该将教师教学发展作为一项系统的专业工程加以建设,教学发展中心也可以提供更为专业、全面与系统的教学资源以及咨询、培训、评价与帮助。对新聘教师进行科技整合的教学以及主动、探究式教学培训。
参考文献:
[1] 郑南宁. 立德树人 滋养学问[N]. 中国教育报,2013-01-22.
[2] 林杰. 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美国大学教授发展机构的标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34-39.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 第三方检验机构 独立实验室 检验机构服务模式【摘 要】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进入国内数十年,随着医改的深入及市场竞争体制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检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国内外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产生背景出发,结合特有国情,探讨其现有的服务模式及市场作用,并对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作出了相应分析。
The role and market prospects of the independent medical laboratories / ZHANG Wan, CAO Yongtong,WANG Yunting//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8):27-28
【Key words】clinical medical examination, the third party laboratories, independent medical laboratories, the service mode of medical laboratories
【Abstract】The independent medical laboratories has been entered in China for decades. With the deepening of healthcare reform and the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competition system,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With the start point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3rd party laborat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China, the service mode and market effectare discussed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future are also analyzed.Author’s address: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No.2, Yinghua East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100029,PRC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又称独立实验室,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技术和方法,针对人体标本进行医学检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的非政府专业性检验机构,它具有检测效率高、费用低及专一性强等特点;独立实验室利用现有的服务模式进行资源共享,以实现医院、患者和社会多方面共同获益的目标[1]。
1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产生、服务模式及市场作用
1.1 第三方医学机构产生背景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政府为了减轻不断攀升的医疗费用给社会带来的负担,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医疗开支”的想法,医疗体制的一系列改革把市场内竞争机制引入到医疗行业的发展中,为第三方检验提供了机遇,一些小的独立专业性实验室不断出现[2]。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及计算机水平的逐步提高,带动了检验医学的发展。实验室越来越自动化,检测水平高质量及低耗材,医学独立实验室真正开始发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兼并和重组,跨地区、跨国界的独立实验室应运而生。总体而言,独立实验室的专业减少了中小医院机构的经营成本,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有助于优化公立医院的资源配置,这已成为发达国家临床医学检验的主要方向。国外独立实验室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在医学检验市场所占比重相对较多,美国约占30%-40%,欧洲和日韩占50%-70%[1,3-4]。
为了更合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临床检验效率,2009年原卫生部出台了《医学检验所标准(试行)》,独立实验室正式进入医疗机构,为独立实验室在全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013年10月,国务院继续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诊断中心和影像中心,肯定了第三方医学检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为其快速发展扫清了障碍[5]。
1.2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服务模式及市场作用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医学独立实验室——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我国最早获得《医疗执业许可证》并进入市场的独立医学检验机构。目前中国从事第三方医学诊断的实验室约有110家,但大部分规模较小。金域、迪安、杭州艾迪康和高新达安(达安基因投资)是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70%左右,并且这4家企业均为连锁化经营综合型诊断服务模式。而北京永瀚星港、北京迪诺、杭州致远、国立柏林等企业虽然市场份额占比较少,但凭借特色专项诊断服务也占据着一定的市场地位,医学独立实验室呈现蓬勃发展趋势[6]。
独立实验室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面向三甲医院互助协同服务模式;面向社区主动快速服务模式;面向县市乡服务一体化检验模式。其服务对象不同,但工作流程大体相似(图1)。与三甲医院互助可以提高第三方医疗检测机构的关注及认可度,弥补自身不足;面向社区的主动快速模式可以对社区医疗提供资源及技术支持,及时解决常规医疗中需要完成的检测项目,节省医疗费用开支,提升社区医疗水平,为社区医疗服务提供保障;面向县(市)乡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可以带动县(市)乡医疗机构在检验资源方面的相互支持和调配,提高区域整体检测水平,降低国家投入,将医改政策深入基层。这三种服务模式能够有效优化现有的医疗资源,弥补医院检测机构的不足,可促进检验行业健康发展[7]。
2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发展前景分析
2.1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特点及存在意义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市场化的竞争体制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特点[6-7]:(1)实现标本快速中转服务。独立实验室作为标本接受的中转站,不仅可以直接接收大型医疗机构的标本,利用自身实验室设备、技术及工作人员出具相应报告,还可以将标本转运至其它医疗机构检测,这种第三方的中转检测任务已成为其日常业务之一。中转的目的往往是将同类检测集中到最有能力的检测机构,降低检测费用,提高利用率。(2)大样本集中处理,检测项目,种类试剂采购及成本方面有明显优势。独立实验室的出现是对大型医院检验科室的有益补充。通过样本中转实现集中检测,在节省费用的同时便于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降低错误率,有利于主管部门对检测结果统一质量控制和管理。(3)检测设备高端先进,质量控制精准。独立实验室虽然在我国形成较晚,但发展之初就与国际接轨,且多数集中在沿海及一线城市,致力于提供高品质、规范化服务,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参与建设规划,引用设备先进,严格培训工作人员,高新聘请经验丰富的医学检验专家,确保了独立实验室检测质量的准确及有效性。(4)医学互联网技术跟进,实时跟踪标本传输,数据录入,结果查询及保存。目前加入医联体的各单位已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建立HIS、LIS等信息系统[8-9],使得医院与第三方检验机构之间实现对接,减少因手工录入产生的错误,方便临床医生和患者及时查询关于检测方面的信息,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2.2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第三方检验医学机构随着社会前进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而出现。独立实验室提供的检验服务可以使患者就近享受高质量的检验诊断服务,减少重复检查费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经济压力;同时,众多的检测项目弥补了中小型医院检测项目的不足,也是对大型医院的有益补充。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及社会逐步发展,控制医疗费用无序增长仍然是首要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引入市场竞争已经成为重要的政策手段。政府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为独立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长此以往,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势必会获得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及更充足的资金支持[10-11]。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为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巨大帮助,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社会认可度低。独立实验室在我国存在及发展仅有数十年时间,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患者普遍更愿意相信大型公立医院检验结果,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是独立实验室与医院合作、为患者服务的基础,加入全国质量控制体系并取得认可是建立信任的前提条件。2014年3-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派协和医院检验科对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共38所医学独立实验室进行抽样调查,6家通过了IOS15189认证,4家通过了CAP认可,2家通过了ISO17025认可,1家通过了ISO9000认可,1家通过了ISO13485认可,尚有23家实验室未进行认可,1家未填写[8,12]。诚信度是发展根基,独立实验室应该积极参加国家或省级的能力验证。除此之外,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参加实验室比对,组织检验人员参加培训及学习,使用各种方法确保检验过程及结果的准确及稳定性,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其次,独立实验室目前处于发展初步阶段,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建立有序的市场管理体制,已有的独立实验室服务未能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地域性差异及地域性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业务推广。再次,检验人员的结构和素质差别明显。受中国医生多点执业机制的限制,有资质医生往往更倾向于在大型医疗机构工作,导致可调配到第三方检查机构的医生更加稀少[13-16]。独立实验室不仅仅是一个提供数据的部门,还需要检验师与医师的对话,对疾病做出相应分析。独立实验室的发展必然要求医学检验人员进行结构和素质的调整,分出不同层次的岗位责任,适应集中检验的需求[17]。
参考文献
[1] 程敬伟,傅谭娉,孟群,等.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发展现状及服务模式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1):1-4.
[2] 秦勇,于洁,高毅华.我国医学独立实验室发展前景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2(12):20-22.[3] 陈吉力.基层医院检验科与第三方医学实验室[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1):43-46.
[4] 张译,王菁.美国现代医学实验室发展趋势及启示[J].医院院长论坛,2009(2):58-62.
[ 5 ] 宫芳芳,王承馨,李颖丽,等.大型公立医院创建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可行性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6):28-29.
[ 6 ] 黄梦桃,沈振芳. 浅析新医改给我国医学独立实验室带来发展机遇[ J ] .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1):62-64.
[7] 傅谭娉,孟群,胡建平,等.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符合性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5):7-9.[ 8 ] 马毅, 闫碧如. 医学实验室在I S O 1 5 1 8 9 认可过程中的几点启示[ J ] .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17(4):270-272.
[ 9 ] 陈平, 何剑虎, 杨大干. 医院和委托实验室间的检验数据共享方案研究[ J ] . 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66-67.
[ 1 0 ] 熊怀民, 蒋廷旺, 周金保, 等. 区域性临床检验服务集约化的实践[ J ]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1):92.
[11] 陈建波,梁耀铭,胡朝晖,等.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及其在医疗市场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679-680.
[12] 宋超,张伟民.我国医学独立实验室现存问题与监管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l(1):58-59.
[13] 吴鹏,李艳,陈进,等.重视医学独立实验室给医院检验科带来的挑战和机遇[J].现代检验医学.2007,22(5):71-72.
[14] 罗育春.谈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114-115.
“人的发展”、“人”、“人学”,是本次研讨会的关键词。谈论人与人学,绝非的先验预设或者旧话重提,它是基于新的背景所提出的具有特殊旨趣的一个命题。在中国当下,前现代、现代乃至后现代,人文知识分子尽管学术立场与平台互有差异,但学术旨趣却不约而同地辐凑于“人”并认同马克思“人是最终的目的”之命题,只不过其分野在于对“人”的不同理解或者说对“人”的不同角度的切入。正如西方革命直接导致了对话主义的性出场,中国理论界在经历了“众声纷纭”的表述危机以后,寻求话语间的“通约”与“间性”已成为一种理论自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提出,同样是一种历史性的出场。作为一次多平台、多话语的对话与交流的尝试,这次研讨会表现的非常成功。其中既有现代性平台上对“人”的精英主义的价值关注;又有后现代平台对人的“本真状态”的探询;更有期许通由某种和谐的理论中介达至“持两用中”的对话语“间性”的一种追寻。
钱中文在开幕式上重提人文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历史担当,点出了本次研讨会的旨趣所在。认为计划体制下树立起的近乎“全面发展”的人的典范已随经济社会转型而黯然失色,新的时代在释放人的潜力的同时又面临着信仰缺失的诘问。人文知识分子必须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新的人文精神应融合我国原有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与西方人文精神中的合理因素。黄克剑则由价值形而上学的角度切入,从作为对象化活动之人生众多价值之维中析出审美之维,并把人生放在审美视界中去把握,认为一旦审美这一维萎缩,就一定要把它找回来。让审美重新自觉的话题说起来,在当下仍有必要。成复旺则提出应把中国传统文化、前现代文化、跟现代文化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以生命为导向来思考一种更健全的文明(后现代文明)。认为一个健全健康的社会,应该是一种跨时代的现象,人的健全发展所需要的也是一种跨现代文化。
具体到文艺学学科建设,从“人学”、“人论”的基点谋求文艺学的创新与发展,一直是许多学者尝试的课题。陈传才认为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视角。这也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从本体论出发看文学,它不仅具有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而且具有解放自我、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本性的意义。当代文学观念的变革、重建,不能停留于文学主体性和文学价值论的探索,应推进到文学本体论的构建上。李衍柱认为人论是中西文艺学共同的理论基石,因此对人本身、人性、人的解放与历史的未来的和认识是开启文艺之门、探索文艺活动的特点和,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的入口。冯宪光认为当前文艺学建设要把重点放在人类学模式上,应当明确提出建设中国人类学的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思路。此外,周忠厚就人的发展论和当代文艺思潮,杨恒达就多元主体性、交互主体性与当代西方文学关系分别作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