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转型趋势和前景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
1 节能抗震低碳建筑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建筑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来源,建筑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并消耗了40%的全球能源。在中国,建筑能耗居各行业耗能首位,而高达400亿平米的住房面积中,能达到节能标准的不足1%,建筑节能已经成为节能降耗的主攻领域,建筑节能涉及建筑材料和建筑使用的全过程。
2 绿色、低碳建筑的研发历程
2.1 可建与传统建筑比较所占据的优势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还是以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和砖头为主,存在以下缺点:
(1)设计抗震等级与建筑成本存在矛盾,施工中缺少有效监督,建筑建成后,实际抗震等级达不到防范不可预测高强度地震潜在威胁的要求,一旦发生高强度地震,建筑物仍然可能倒塌。
(2)因为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新建建筑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年,当拆除旧建筑物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严重影响环境。
(3)传统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的建材浪费现象。我国每年新建住宅建筑约12亿平方米,其中浪费的建材超过1亿吨。
(4)传统建筑使用能耗高,占到我国总能耗三分之一以上。尽管国家有强制性节能要求,但绝大多数建筑的能耗超过每年每平米250kWh,特别是在夏季制冷高峰和冬季采暖高峰,能源需求紧张且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2 可建系统构成
可建系统包括钢构系统、外墙系统、门窗系统、内墙系统、暖通系统、水电系统、楼宇控制系统及消防系统等。
(1)钢结构系统组成及特点
可建钢结构系统主要由主板、立柱、斜撑、楼梯、外墙柱几部分组成,所有部件联接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达到易拆卸、易维护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建筑的可持续性。
(2)外墙系统特点
外墙采用玻璃幕墙和岩棉夹芯板的结构,内部采用CSR结构岩棉,导热系数仅0.038W/㎡K;符合个性化需求,耐久性符合欧洲标准prEN14509耐久性测试最高标准;防火安全,结构岩棉不燃,防火性能达A1级,吸音、隔音,基本隔音量大于31dB;环保安全,不含有毒物质,岩棉可溶解并能循环使用;易于安装,接口采用简单的企口,安装简单快速。
(3)门窗系统组成及特点
采用中空三层玻璃,中间充入惰性气体,导热系数仅1.4W/㎡K ,外遮阳将阳光辐射热量阻挡在外;窗内装有内隔热装置,防止室内冷量或热量辐射至室外;外遮阳设有自动感应装置,可根据室外阳光照射情况自动开启。
(4)内墙系统组成及特点
采用轻钢龙骨做为骨架、内部填充吸音棉,外面铺设12mm厚防火石膏板,易于安装及拆卸,使房间结构可以轻易地任意改变;防火安全,采用防火石膏板,防火性能达A级;吸音、隔热,中间填充的吸音棉基本隔声量大于45dB、上下所有接口均用密封材料封阻;环保安全,不含有毒物质,吸音棉可循环使用。
(5)暖通系统特点
采用热回收新风机,新风热回收效率达80%,前置空气净化段,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甲醛,杀灭有害细菌并可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检测,整栋建筑新风换风量达2次/小时。
(6)水电系统特点
安装净水系统,可直接饮用,洁具均采用知名品牌,使用小容量便器、小管径不锈钢管给水和感应龙头,有效节约水资源,所有管线铺设全部在工厂内进行,在现场只需拧接头即可,实现快捷安装和良好的质量保证;照明灯具全部采用LED型节能灯,比传统灯具节约50%能源,公共场合,如楼梯间全部采用人体感应开关,无人时自动关闭,有效节约能源。
(7)楼宇控制系统特点
根据天气情况自动开启内外遮阳系统;设置人体感应装置,可根据室内人员活动情况,自动开关照明;根据人员活动情况及室内温度,自动开启电动风口;公共区域安装视频监控,通道与门厅安装红外双鉴入侵报警器,实现防盗功能,电话网络使用综合布线系统,扩展性强;安装门禁系统,实现开门权限的控制。
(8)消防系统特点
设置消防喷淋系统、消防栓,强排风系统;安装最新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实现烟雾、温度、煤气自动检测与报警;消防自动控制系统,对电梯、消防泵、排风自动控制。
2.3 可建产品技术特点
可建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具有如下特点:
(1)安全___通过了国家建科院地震研究所9度抗震测试,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2)省材___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工厂化制作,材料利用率98%,只相当于常规建筑1/6的耗材。
(3)节能___通过外墙、屋顶厚保温、三玻塑窗、外遮阳、热回收新风机等技术集成,年空调新风能耗(折合一次能源)平均约50kWh/㎡,只相当于传统建筑1/5的能耗。
(4)舒适、健康___新风经静电除尘后引入室内,比室外空气洁净20~100倍,每小时彻底换气1次以上,彻底消除室内有害气体残留,二氧化碳浓度
(5)环保、耐用___95%的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材料使用率达到98%以上,现场装配只有相当于常规建筑1%的垃圾。
3 可建产品未来的发展
(1)由于可建产品绿色、低碳、环保、安全、节能等突出的特点,已经在国内部分省市有了一定的发展。
(2)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日前已《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对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政策将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使绿色建筑更多地惠及民生.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持续建筑(简称“可建”)将是今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也是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的产业之一。
参考文献:
[1]张跃.可建概论.2012.
[2]赵莉华等.方钢管混凝土在钢结构住宅中的应用.工业建筑,2001)增刊).
关键词:低碳建筑;发展现状;前景分析
建筑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具有高能耗的特点,积极发展低碳建筑有助于缓解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有助于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因此,促进与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适应,也有助于可持续经济的发展。低碳建筑的热点在于“低碳”,致力于减少建筑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变暖成为世界性问题的今天,低碳建筑无疑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意义
1.1缓解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数量逐渐增加,建筑能耗量逐年攀升,已经超过了工业能耗,此外,由于不合理的建筑观念以及建筑设计,导致建筑材料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发展低碳建筑可以大大减少建筑行业的资源能耗,在不改变技术条件的前提下,遵循低碳理念完成的建筑可以节约60%-70%的能源,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高能耗的问题。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诱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这必然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低碳建筑的重要理念就是生态和谐,旨在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因此,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1.2适应产业经济的结构转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发展目标,因此,未来产业的发展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导向,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发展低碳建筑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措施相适应,符合可持续理念和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有助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现状。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建筑正是建筑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体现,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优化与升级。
2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理念认识存在误区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多,加之政府的宣传与教育,低碳理念、可持续发展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但是普通公民,甚至是一些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对低碳建筑的认识都或多或少存在偏差,大多数人都认为发展低碳建筑就代表着回归“木屋瓦舍:,不能够建造高楼大厦,这种错误的理解阻碍了低碳建筑的发展,也将低碳建筑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复古”,没有意识到技术创新是低碳建筑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推动力。还有一些人错误地将低碳建筑与节能建筑等同起来,这两者之间有本质上的差别,低碳建筑致力于实现实质性减排,这个减排量必须能够实际测量,而节能建筑的减排量只是个模拟值预测值,在实际中可能会排放更多废物或者消耗更多的能源。
2.2技术支持有待改进
技术创新是低碳建筑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只有不断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够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低碳建筑产业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目前,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前期研发资金和人力不足,收益前景不确定,缺乏企业的支持;二是高校及专业研究机构偏重理论,没有明确技术应用的低成本、市场化的导向,忽视了如何将技术创新转变为现实生产。
2.3配套制度出台滞后
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落实,低碳产业、低碳建筑的发展更多的依赖于国家制度。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承担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但是我国对建筑业的调控是有所保留的,近些年,政府开始大力调控房地产,但主要针对的是房价,尚未建立起低碳建筑的鼓励和保护制度。
3促进低碳建筑发展的有效措施
3.1深入普及低碳理念,发挥各方积极作用
为了使社会公众更为透彻地理解低碳以及低碳建筑的理念,政府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培养公众的低碳生活意识,使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进行环境保护,减少能源消耗。政府要鼓励专业化、商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参与到低碳建筑管理中来,使建筑企业和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进行合作,实现双赢,同时起到更好的环保效果。政府还要鼓励社会资金向低碳建筑行业流动,鼓励低碳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3.2积极开发新技术并合理采用
我国应当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低碳建筑的强大推动作用,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鼓励自主研发。政府可以鼓励个人和社会团体进行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并指导建材和建造企业进行应用。技术创新对低碳建筑的发展十分重要,但并不是全部,因此,建筑企业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尽量多地利用自然条件和较为简单的技术进行建筑设计与改造,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3.3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机制并提供相应发展条件
不断制定与完善低碳建筑的鼓励和保护制度是保证低碳建筑发展的根本,因此,我国要加强在设计、招投标、建造、使用、拆除过程中的全方位建筑节能减排的监管,并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这一标准可以在德国DGNB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适应我国的国情,也有助于和国际接轨。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推广低碳建筑的发展,我国要完善并建立起低碳建筑的市场体系,还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系统,对不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量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实现标识和追踪,从而为企业选择最佳的建造方案以及实现政府监管提供有效的依据。
4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前景预测
4.1出现低碳示范建筑
在推广低碳建筑的初期,建立一些低碳示范项目,例如碳的办公场所和低碳的公用建筑等,可以强化公众的低碳节能意识。政府可以和房地产企业进行合作,结合政府在政策、市场上的优势和企业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推出一些列受到市场认可的低碳建筑产品,利于建筑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接受新的建筑法规和新的建筑设计理念。
4.2从规划设计开始注入低碳理念
低碳建筑能够真正实现低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师的规划设计,因此从低碳建筑项目提交建议书直到规划选址,整个过程都要贯穿低碳节能的理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因此在未来,低碳建筑的设计会更多的考虑建筑的环境属性,对建筑材料进行高效率的利用和多层次开发,提高对建筑空间的利用率,还可能出现立体绿化网络体系和屋面的节能设计。
4.3推广节能公司模式
推动建筑节能最终要依靠市场化手段来取代原有的模式,节能服务公司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式。节能公司会对客户的建筑能源成本与能耗设备进行诊断,制定节能方案,采取节能措施来降低能源成本,最后从降低的能源成本中收取一部分服务费用。节能公司模式可以降低建筑的建造成本和日常运行成本以及拆除成本,可能是未来低碳建筑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
5结语
资源短缺、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倡导节能减排,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应当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民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建筑必定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的碳排放压力,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给予低碳建筑更多的支持和关注,给予低碳建筑和低碳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曹小琳,柳云状.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0(3):115-117.
关键词:煤化工 产业发展 未来发展 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TQ5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20-02
1 中国煤化工发展概况分析
中国的煤化工发展,始于20世纪的40年代,在大连和南京先后成立了两个原料为煤的化工厂,生产煤化工系列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化肥工业的大力发展,20世纪的60~70年代,中国的煤化工生产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在被石油化工崛起而受到一定影响,并且一度发展缓慢的历程之后,20世纪的80年代,一些大型煤化工生产基地再次大力建设,并且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发挥国内资源优势,及时调整能源结构和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煤化工再次成为国家战略性的选择和布局。
在中国化学工业中,煤化工历经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不含石化和石油的整个化学工业领域,煤化工产品的产量基本上占据了相关类别产品总量的一半以上。近些年因为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和能源危机问题的凸显,煤化工产业所带来的巨大优势和发展机遇进一步突出。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宏观布局,直接导致了各地产煤区对于煤化工产业的扶持和对于制定了长远规划方案,从而对于煤化工项目的发展大力支持和促进。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政府对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多次出台政策进行扶持,各地也兴起了新一轮煤化工产业发展和投资的热潮。不过当前还处于传统煤化工领域的行业,比如甲醇、电石和煤制焦炭等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些因素限制了本行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十二五计划的发展目标提出,要努力实现从传统煤化工积极向着煤制油及煤制二甲醚为代表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大力转型。政府和人民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中国煤化工产业还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2 煤化工产业在我国的战略环境分析
2.1 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必要性研究
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尽管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占据70%以上的比例,不过消耗的煤炭量也达到了能源总比重的70%以上,这个比例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也是我国新一轮能源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人均占有量,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很大的产局,具有相对优势的就是煤炭资源情况,因此我国长期对于煤炭能源的依赖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重要的燃料,煤炭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方式非常粗放,造成非常低的煤炭利用率,并且进而浪费了煤炭资源,还对于空气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面对这个能源结构现实的状况,对于终端能源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对于利用煤炭过程中引起的相关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根本且彻底的解决,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一定要大力开发煤化工技术并促使其产业化,从而提高我国煤炭的使用率,大力促进和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2.2 我国煤化工产业环境分析
我国煤化工产业环境整体呈现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行业集中度非常低的特征。单从区域分布来看,河南、内蒙、陕西和山西四省合计占据我国煤炭总产量的60%。虽然原煤产量在世界上我国排名第一,不过集中度不高是我国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煤炭的定价机制在我国的发展,从解放以后到现在为止,经历了3个阶段:
2.2.1 1949年—1985年
这个阶段是国家制定煤炭价格的阶段,煤炭产业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煤炭企业处于长期的亏损状态。
2.2.2 1985年—2005年
这个阶段是煤炭价格双轨制发展的阶段。国家和民间对于能源需求的加大,政府对于小煤矿的煤炭价格进行了放开,对于小煤矿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对于政府指导定价的总形势有所改变。
2.2.3 2005年至今
国家彻底取消一些限制性的政策措施后,初步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产生的协商定价新机制。
3 新型煤化工产品在未来发展中的分析研究
煤制油等五个类别以石化产品作为替代和导向的产业,就是新型煤化工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新型煤化工进行发展的战略价值主要取决于: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以煤为基础的能源格局暂时无法具备突破型的改变,开发替代能源是在高油价的基础上的必然道路和选择;另外,推动清洁利用煤炭并且大力提高我国煤炭利用率的重要方式,就是对于新型煤化工的大力发展。
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对于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产生进一步驱动作用,其主要因素在于以下几点。
3.1 新型煤化工产品,在高油价的大背景下竞争力凸显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一度回落,但是逐步恢复的世界经济决定了,油价还是会重新回到高速增长的轨道上来。发达国家对于煤化工技术的研发高度重视,并且对于煤液化和煤气化的储备和技术开发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在油价高温不退的形势下,使得煤化工产品也具有相当优势的竞争力。
3.2 石油化工产品,因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而需求旺盛
受到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的影响,我国对于石化产品的需求也节节攀升。当前我国的主要石化产品供需矛盾还十分突出,十分需要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来作为替代性产业,对于提高国内化工产品的需求进行很好的满足,从而降低对外的依赖程度,具有十分重要而突出的意义。
3.3 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在石油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具备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石油的消费不断高速增长,对于石油需求的外在依赖越来越严重,这样的状况对于发展健康的国民经济显然非常不利,大力发展煤制油等煤化工产业,就具备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受到当前国际油价的影响,对于煤制油项目的炼制和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已十分明显,对于部分具有竞争力的煤化工企业的大力支持,从而具备更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对于大力缓解市场需求是十分有利的。
4 结语
对于煤化工产业的当前趋势和未来前景,本文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期望政府和企业能够大力加强在产业和新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满足国家和人民对于煤化工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武鹏,吴秀章.浅析煤化工对我国能源解决方案的现实意义[J].煤质技术,2010(7).
[2] 林长平.中国煤制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0(4).
[3] 周学双,赵秋月.对我国煤炭利用与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环保思索[J].节能与环保,2009(11).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J].煤化工,2011(2).
[5] 潘连生.坚持科学发展煤化工[J].化工设计,2008(6).
[6] 徐振刚,陈亚飞.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07(8).
关键词: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增长,为钢铁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及外部条件,但同时不容忽视,伴随而出的原燃料、电力、运输及生态环境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钢铁工业要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逐步实现钢铁工业的生态化转向。
2钢铁工业生态化进程
2.1由一级向三级生态系统的转化
从工业生态学的观点来看,钢铁工业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复合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特点如下:(1)人工的开放式的复合生态系统;(2)有经济的投人和经济效益的产生;(3)能源资源耗量大,物质循环、转化快;(4) 兼社会、自然属性两方面的特征;(5) 需要制度的保障。
2.2取得的成果
2.2.1发展态势良好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钢产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稳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产钢大国,全行业实现高速发展,在结构调整、品种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排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实现了由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生产与消费基本达到平衡,钢铁工业正在逐步实现由大变强的转变,发展态势良好。
2.2.2 实现了钢铁制造功能的演变
钢铁工业同时具有了以下3种功能:(1) 钢铁产品制造功能:尽力将原料和能源转化为质量好、成本低、排放少且能够满足用户不断变化要求的钢材;(2)能源转换功能:钢铁生产过程也是能源转换过程,充分利用一次和二次能源;(3)消纳功能:具有了大宗社会废弃物消纳功能,如废钢、大宗塑料等。
2.2.3 部分生态环保指标变好
能耗降低,钢铁工业用水及废水外排量降低: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逐年上升,2003年其全国水平已达85%以上,目前,重点企业已达95%以上。吨钢新水耗量最好水平降到4.0 m3/t以下。
2.2.4 初步建立了工业企业的共生关系(钢铁工业生态园区)
推行循环经济战略,按3R原则及生态工程原理规划钢铁企业发展。
(1)在企业内部,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应用3R原则,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促进循环经济的实现。
(2) 发展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建立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
(3) 对于消费后的排放努力实现再生循环利用。
3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3.1有发展潜力, 但产品品种结构需调整
目前,影响我国钢材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有:(1)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大量交通、能源、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2)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由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钢材消费强度明显不同。
从国外经验来看,在工业化实现之前,钢材消费是一个增长的趋势。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人均Cd3P不足2000美元,第三产业仅占33.7%,因此钢铁消费仍有增长空间。但品种结构不合理,一些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进口,需要调整。
3.2资源短缺严重
(1)矿产资源不足,依赖进口程度加剧:石油供应可维持40年,铁矿石247年。
(2)焦炭资源不足:焦煤储量400亿t,资源有限。预计2005年将缺口2000万~4000万t。全世界产焦炭量3.4亿t,我国占1/3,占举足轻重地位,出口和与国外企业争夺焦炭的挑战并存。
(3)废钢资源不足:国内废钢供应量2300万t,主要来源自产、加工废钢和城市废钢,不能满足3亿t钢的需求。
(4)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人均水量不足2300m3,而钢铁工业是用水大户。
3.3 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其生存环境要求日趋严格,国家将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污染,钢铁工业也会受到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二氧化硫、污水和废渣的排放。我国钢铁工业能源结构中,煤炭占约70%,二氧化硫排放占总排放量的90%以上。
4实现钢铁工业生态化转向的措施
4.1对现有企业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是必要的选择
对现有企业进行重新的规划设计,通过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或生态工程的能值分析,定性或定量地对现有工业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等,从而确定企业的近期及中远期发展目标,实现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2提倡污染物的“最小化”排放
从环境友好的角度,污染物“零”排放,是生态工业推崇的理想化的模式。但从生态工程的观点来分析,“零”排放并不总是最佳选择,有时不仅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不能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要经过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或生态工程的能值分析,确定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值”。
4.3采用“加环”技术,构建循环经济副产业链
(1)煤气回收利用产业链:高炉、焦炉、转炉再生产过程中都产生大量的废气,可通过二次燃烧、并网发电等技术充分回收利用。
(2)废渣回收利用产业链:充分开发高炉渣、转炉渣的潜在使用性能和价值。通过开发、应用现代粉体加工技术和新型建材生产技术,生产微晶玻璃、矿渣微粉、矿棉及矿棉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3)钢铁厂用耐火材料闭路循环利用:高温窑炉产生的大量废弃耐火材料,如镁碳砖、高铝砖、钢包浇注料等,回收破碎后可重新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
(4)工业用水的闭路循环:开发和实施高炉及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干熄焦、转鼓渣粒化法、低水分烧结等技术实现源头治理。生产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减量化排放。
(5)余热的回收利用:炼钢、轧钢、烧结等生产过程产生大量余热,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利用。
4.4 进行企业间的生态重组,形成共生、共荣的工业生态园区
以钢铁企业为龙头,以生态链接的形式使各相关企业形成共生共荣的工业生态园区。原燃料供应以煤炭加工供给、焦化、保温及耐材厂、建材、铁合金、矿业、电厂等为主线;副产业链包括以钢渣、铁渣、粉煤灰加工为主的水泥厂,高附加值玻璃厂,优质矿棉生产厂,利用废气及余热余压的发电厂,回收炼焦副产品(苯、酚、焦油、沥青)的化工厂,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相应的社会服务性企业等。建立钢铁绿色产业链和高效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4.5建立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
(1)向社会提供多品种、高质量产品,实现产品的非物质化,同时向社会及环境造成的污染物排放最小。
(2)消纳社会废弃物:主要是废钢和废塑料、橡胶等。
结论
中国钢铁工业正处在转型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并举,建议按以下思路进行:(1)建议按工业生态的思路进行重新的规划设计,进行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或生态工程的能值分析,对现有工业系统进行综合评价;(2)采用循环经济的“加环”技术,形成物质闭路循环,实现物质与能源效率的最大化,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3)发展企业间的横向共生关系,形成共生、共荣的工业园区。(4)建立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废品的回收与消纳。
参考文献
[1]胡长庆,张春霞,齐渊洪,等.钢铁工业生态化研究进展与前景分析[J].钢铁,2004,39(8).
一、金融危机后中日经贸的新变化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日双边贸易遭受重创,双边贸易额明显下降,中国对日本的进口贸易相较与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对金融危机更加敏感一些。中日双边贸易经过了近半年的持续下跌之后,在2009年的第一季度末开始回暖,并于2009年的年末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一) 贸易总量的变化
从2008年下半年起,中日双边贸易开始呈现萎缩之势。据日本海关统计,中国对日本进口贸易自2008年7月开始呈现急剧下滑的趋势,从2008年7月的最高1199.25万美元下跌到2009年的1月的最低值563.27万美元,半年时间下降幅度达到53.03%,贸易额减少达635.97万美元。随后在经过了金融危机后的第一波急剧下降后开始缓慢增长,到2009年12月到达峰值,当月贸易金额为1211.23万美元,并于2010年一季度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而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对金融危机的反应相对来说要迟滞一些。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在整个2008年都震荡的维持在1200万美元之上,在2008年10月达到最高值为1336.96万美元。直到2009年2月,才出现了急剧的下滑,从2009年1月的1186.57万美元快速下滑到2月的667.28万美元。一个月的时间下降金额高达219.29万美元,降幅达43.76%。但很快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在2009年3月又上升到1003.02万美元,涨幅达50.31%,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在2009年的第一季度呈现“V”字型的变化。随后,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呈缓慢震荡增长的态势,在2009年12月达到峰值1178.53万美元,但仍低于危机前的水平。
据日本海关统计,2009年1-9月中日双边贸易额为1643.1亿美元,下降18.6%。其中,中国对日本进口763.9亿美元,下降20.7%;对日本出口879.2亿美元,下降16.7%。日方贸易逆差115.3亿美元,增长26.4%。中国仍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二) 贸易增长率的变化
在贸易增长方面,中国对日本进口变化比较剧烈,而对日本出口除少数月份外变化比较平缓。中国对日本进口增长变化剧烈,在2008年的3月达到危机前的峰值,贸易额比上月增长159.09万美元,增长了16.77%。除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8月,中国对日本进口出现首次负增长(-10.40%),从2008年4月到9月变化均不大。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对日本进口贸易再次遭受重创。2008年11月,中国对日本进口上月锐减243.82万美元,降幅达21.82%,2009年1月贸易额再次减少237.51万美元,降幅达到惊人的29.66%,这也是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而紧接着的2009年2月中国对日本进口贸易额又直线上升,增长了115.35万美元,增幅达20.48%,这是自危机以来贸易额增幅变化最大的一个月。从2009年3月到2009年11月,中国对日本进口贸易增长呈现震荡变化的趋势,但无论是增长额还是增长率变化都不是特别大。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中国对日本进口贸易增长变化剧烈,2009年12月贸易额比上月增长192.85万美元,而2010年1月减少了207.80万美元,增长幅度也从19.84%转变为-17.16%。
相对于中国对日本进口变化比较剧烈的情况,中国对日本出口除个别月份变化比较剧烈外,其他月份变化都比较平稳。中国对日本出口贸易额在2009年2月比上月减少519.29万美元,3月份增长335.74万美元。而变化率方面则只在2009年1月到5月之间出现了剧烈的变化,从2月到5月的增长率分别为-43.76%、50.31%、0.20%、-16.89%。
(三) 中日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变化
2009年1-9月,中国对日本进口前三位的商品是机电产品、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进口额分别为312.9亿美元、106.8亿美元和73.9亿美元,同比下降23.3%、16.2%和13.0%,占中国对日本进口总额的41.0%、14.0%和9.7%。矿产品和贵金属及其制品的进口降幅居于前列,分别为65.6%和44.7%。中国对日本进口的商品主要为重工业产品和附加值价高的产品,这也反应了日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1-9月出口额分别为328.2亿美元、179.2亿美元和59.2亿美元,同期相比除纺织品及原料的出口增长2.9%外,其余两类商品进口分别下降17.4% 和9.5%,这三类商品占中国对日本出口总额的37.3%、20.4%和6.7%。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50%以上,1-9月中国对日本出口的这些商品逆势增长,其中前两类商品增长2.9%和3.9%,后者轻微下降5.2%。在这些产品上,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亚洲国家(如越南、泰国、中国台湾省)以及意大利、美国等。在中国向日本出口的产品中,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中国与日本在机电产品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产业内贸易比较活跃,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有所上升,中国与日本的国际分工仍属于垂直型分工(见表1)。
(四) 日本对华投资有所收缩
长期以来,日本对华投资、中日双边贸易、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并称中日经济关系的三大支柱。日本对华投资不仅在两国经济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成为中日战略关系的重要内涵。目前,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已经达到两万多家,它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与中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合作经营、或设立独资企业等多种方式在中国进行经营,已经完全融入中国经济,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日本对华ODA的结束,日本民间企业对华投资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中方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对华投资,2008年新批项目个数为1438个,同比减少21.75%,实际使用金额为36.52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加1.67%;2009年新批项目个数为1275个,同比减少11.34%,实际使用金额为41.04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加10.98%。但日方统计的日本对华投资并没有出太大波动,金额基本在7000亿日元左右的高位徘徊。主要在于中日双方的统计口径不同,中方的统计只包括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制造业)的新增投资项目,而日方的统计则按国际收支基准,不仅包括非制造业在内的全行业,而且还包括在华日资企业的内部再投资。从中方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日本对华投资的新批项目是逐年减少的,而实际使用金额是稳中有升的。这说明日本对华投资中的大项目逐渐增加,项目金额逐渐加大。
二、金融危机后中日经贸关系新变化的原因分析
(一) 中日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随着中日贸易的不断扩大,两国间的贸易摩擦不可避免。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加强了在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方面对中国的压力。随着配额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取消,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日本未来对华贸易壁垒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据日本海关统计,自2005年起中国一直成为侵权较为严重的来源地之一,出口贸易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制约的风险日益提高。此外,中国对日本贸易还要面临日本众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技术标准与法规、产品质量制度与合格评定程序、绿色技术壁垒三个方面。其中贸易壁垒最多的为农产品贸易,如2006年实施的农产品进口肯定列表制度,2008年的“毒饺子”事件引发中国产品质量危机。
(二)日本对华投资结构不平衡,产品竞争关系加剧
日本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器设备和运输机械领域,这两个行业占50%以上,因为日本企业在这两个行业上对中国投资过于集中,在2006年行业市场出现了调整,新批的投资项目减少。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自身科学技术水平的增强,中国企业在这两个领域有了更强的实力,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再加上中国企业的本土优势,华企在与日企的竞争中并不一定会处于下风。
当前,中国产品仍属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为主,与日本存在较大的差距。以机电产品为例,机电产品在中国对日本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并不完全是我国机电产业自身生产能力的增加和竞争力的提高所带来的。据资料统计,日本在华投资机电企业中有73%的企业把产品回销回日本,尤以零部件和中间产品为主。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占据较大份额,64%的在华投资企业在我国国内完成加工组装之类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之后再出口回日本,其中,机械器具对日本出口92.7%是以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因此,中日两国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增加是日本将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逐步向我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转移的结果。
(三) 日本企业的投资重心向亚洲其他国家转移
日本企业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投资重心开始向中国之外的亚洲其他国家转移。近年来,日本政府以分散投资风险为由,有意识诱导民间企业减少和慎重向中国投资。在所谓“构建自由繁荣之弧”价值观外交政策的导向下,日本企业加快了向印度、ASEAN(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步伐,特别是对印度的投资成倍增长。2002年,日本对印度投资总额仅为636亿日元,而2007年已增加到1890多亿日元,2008年更是达到8090亿日元,2008年较2007年剧增4.3倍,并开始超过对中国的投资。当前,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特征表现为,以制造业为投资主体,逐步向非制造业领域增加投资。在充分利用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同时,逐步开发中国巨大的“世界市场”潜力。伴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日本企业开始摈弃单纯的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相继进入零售批发业、金融争议地区以及其他服务领域,对华投资正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四) 日本国内“中国经济”和政治问题的影响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日本自身长达十多年的经济低迷,日本人对自己逐步丧失信心,“中国经济”在日本国内甚有市场,甚至影响到了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制定。以ODA项目为例,2004年末,日本政府决定今后数年内将停止对华无偿援助,2006年以后,将不再新批对华无偿援助项目。同时,继续削减对华日元贷款金额,待无偿援助资金终止一定时间后,也将全面停止对华日元贷款援助。另外,由于在历史问题、、问题以及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上引发中方不满,政治的冷淡将对中日经贸关系产生较大影响。未来,中日贸易额占中国外贸的比重将趋于下降,增速也明显落后于中国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的增速。
(五) 双方能源需求增长加强两国之间的国际竞争
中日两国先后作为“世界工厂”出现,对能源的需求巨大,分别为世界第二大和第四大能源消耗国,都面临能源挑战,加强在能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中日两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使得两国都希望获得稳定的能源供给、更加公平的国际市场能源供应价格和安全的海上运输线。然而,中日两国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都很高,这加大了两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同时,中日两国在能源领域各有短长,加强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取长补短。对于日本而言,消费的煤炭近50%需要从中国进口;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结构存在互补性、共生性、共益性,日本经济复苏有赖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日本利用其先进的能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中国,既可在中国开拓市场,也有利于缓和能源上的竞争,反过来利于日本。对于中国而言,日本在能源方面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三、新形势下中国处理对外经贸关系的新策略
(一)积极引导日资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目前处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尽管无法直接规定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领域和行业,但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制度来引导日资投向更高层次的领域和行业。与此同时,现阶段日本对华投资进入产业转移的升级换代时期,正从边际产业转向比较优势产业,中国应把握这一契机,通过调整外资普遍优惠政策,实行差别化优惠政策,鼓励日资投入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去。
(二)努力推动中日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区域经济集团化格局日益走强,多边或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尽管由于存在种种障碍性因素,短期内中日间缔结FTA协定的可能性不大;但从长期发展看,顺应历史潮流,着眼于经贸活动的发展效果,无论从地理位置和互补关系还是从合作空间和合作潜力看,作为亚洲地区两个经济大国,中日缔结双边FTA,实现双边贸易自由化,都具战略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继续深化中日两国能源环保方面的合作
作为国际能源市场的重要买方,中日两国在能源领域各有长短,加强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赢取能源国际定价方面更多的话语权,避免恶性竞争。对中国而言,可以借鉴日本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加快转变当前高耗能、高污染经济增长方式;而对日本来说,经济复苏有赖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强两国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合作有利于其开拓中国广大市场。
(四)努力深化中日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关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后,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中日两国应加强在金融领域的合作,获得更多的话语权,避免现在被动接受他国规则的风险。两国应该加强在汇率协调、货币互换、债券市场建设、金融业监管等方面的合作,既可以有效化解外汇风险,也可以为两国经济和亚洲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2009年5月,东盟10国与中日韩三国财长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作,其中,中日两国分别以32%的出资比例同时成为最大的出资国。
参考文献:
[1]张季风,后危机时代日本对华投资的新机遇与前景展望,《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第2期
[2]岑彩云,中日韩旅游合作从理性向现实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化解,《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第5期?
[3]徐晓雪,日本对华投资特点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期
[4]孙世春,中日经贸关系的战略转型,《日本研究》2009年第4期
我国金融工具创新速度逐步加快,新兴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大大丰富了中国金融市场上金融商品的种类。余额宝由第三方支付平付平台――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通过余额宝,用户不仅能够得到收益,还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像使用支付宝余额一样方便。余额宝的实质是“货币基金”, 传统货币市场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因此货币市场基金普遍具有收益稳定、流动性强等特点。继余额宝出现以后,各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工具开始不断涌现,竞争也更加激烈。
二、余额宝的产业竞争分析
波特认为,在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这些作用力最终决定着该行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并且最终利润潜力也会随着这种合力的变化而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公司的竞争战略的目标在于使公司在行业内进行恰当的定位,从而有效地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并影响它们朝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变化。
1、 行业内竞争加剧,促进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余额宝出现之后,各种类余额宝产品风生水起,纷纷涌现出来。如苏宁的零钱宝、新浪的微财富、腾讯的现金宝等。2015年羊年春节,腾讯利用QQ和微信平台开启的发红包的浪潮,由于发红包和接受红包需要绑定银行卡,从而增加了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另外,QQ和微信本身所拥有的网民就很多,也为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先天条件,这样的竞争者对于余额宝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同时,有消息称,上海市政府跟腾讯大佬马化腾在沪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以推动上海“互联网+”产业发展。提升智慧城市服务水平、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加快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步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对于竞争对手不断提升竞争力,也是为余额宝敲了警钟,余额宝本身具有支付宝这样发展相对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依靠,应该进行充分利用,使之成为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余额宝也必须创新其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其竞争能力,实现长久发展。
2、潜在入侵者增多,加剧原行业竞争
余额宝的一出现,即开创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超越竞争的思想范围,开创新的市场需求,开创新的市场空间,经由价值创新来获得新的空间,也就是所谓的蓝海战略。但是由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广阔的利润空间等优点,吸引着大量的潜在入侵者。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于投入期,在这一时期,该行业是有利可图的,则新加入的企业开始增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一方面,传统的金融行业有三驾马车,即银行、证券及保险。而其中银行处于核心地位,余额宝虽然是将零钱集中起来,但是这种蚂蚁搬家式确实给银行存款带来一定的威胁,近期多加银行相继推出了银行版余额宝产品,开始全面反击。但是如果四大行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将成为余额宝最大的威胁者。
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货币市场基金,其进入门槛比较高、发展也很缓慢,如果能够像余额宝那样,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取得快速发展仍有待时日。
3、商业银行为扭转局势,推出类余额宝产品与之竞争
随着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人气的逐步高胀,银行存款也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发生大量的存款流失现象。同时,余额宝的发展速度快,由于余额宝的示范效应及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其他基金公司也会设计发行越来越多的具有竞争力的货币型基金,而这将进一步威胁银行的存款业务。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银行的存款业务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扭转此局面,近期多加银行相继推出了银行版余额宝产品,开始全面反击。不少银行开始升级理财产品,提高理财资金运作效率针对余额宝收益率较高以及申购手续简便、门槛低的优势。虽然余额宝等理财产品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政策和体制等因素,商业银行在金融行业处于核心地位,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暂时仍无法完全取代银行的作用。如果四大行推出相应的理财产品,并且得到很好的宣传,将对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产生巨大的威胁。
4、购买者认知不足,影响余额宝等理财产品营销
低门槛的“余额宝”,吸引着资金量小、缺少投资知识的年轻投资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是余额宝理财的主流。 但是,由于余额宝的客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并不是专业理财者,甚至大多数对理财一无所知。因此在市场出现动荡或者余额宝出现问题时,余额宝用户更容易产生羊群效应,从而出现大量赎同,余额宝则会迅速陷入流动性风险。然而,根据支付宝与余额宝的用户的对比,我们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蛮大的,这也说明了余额宝具有巨大的潜在客户需要去开发。另外,我们调查发现,很多居民对于余额宝等理财产品认知不足,也不了解余额宝的风险,虽然趋利是人的本能,但是许多人属于风险回避者,对新事物存在着抗拒心理,不愿意去了解和接触,宁愿墨守成规,也不愿意去思考去改变。这时候也需要余额宝等相关企业投入宣传成本,让广大的用户更加了解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从而扩大其业绩。同时,余额宝也需创新营销方式,减少支付宝用户与余额宝用户之间的差距。
5、天弘基金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向传统基金行业输入新鲜血液
目前余额宝的供应商为天弘基金, 即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8日,由天津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48%、兵器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和乌海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各出资26%设立。天弘基金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余额宝这一创新举动,不仅完善了金融市场的类型,更推进了国家金融工具的创新,更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的经济体制。这一举动也是金融工具的创新,这样也让民众得到更多的福利效用,拥有更多的投资方式。通过余额宝,互联网金融更进一步地为人们所熟知,互联网金融成本低,效率高,收益可观,在时代的发展中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所以余额宝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在推进金融工具的革新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余额宝的出现暴露了银行的缺点,也迫使银行自身进行创新改革来更好的满足民众的需求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但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还在服务上做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所以余额宝为非余额宝用户带来了福利,使得金融体系逐步走向市场,各大金融巨头通过竞争来完善自身,推出更多惠民利民的服务,进一步保障和维护民众的利益。余额宝集中的闲置资金也可能曾是银行储蓄存款的一部分,居民储蓄存款结构在随着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民众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越来越普遍的经济多样化体现出了国民经济的整体进步。
三、结论与建议
1.帮助顾客理性分析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收益,扩大业绩
余额宝的稳赚不赔的话题最近被常常的提起,余额宝是否真的是稳赚不赔,作为货币基金的创新形式的余额宝,无论它的形式多么的新兴,但是作为基金的一种,余额宝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在里面。而最近几天余额宝的利率在下降,余额宝是否能够一直那么高收益,这些都是一个问题。所以,民众在选择余额宝理财的同时,应该多多的学习货币市场的知识,充分了解各种理财工具的风险和收益。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的选择理财工具。
对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方面,应当加强其宣传力度,让民众了解其产品。据我们之前调查发现,不少居民对于余额宝比较陌生,所以余额宝应当加强其宣传力度,余额宝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具有着门槛低、流动性强、方便快捷等特点,如果余额宝能够以此进行宣传,我们想定能吸引大众的目光。
2.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影响着金融体制的改革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最近风生水起,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倒逼金融改革的一股动力。但作为新兴金融业态,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强化市场监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互联网金融自己也期盼监管政策尽早明朗,所以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国家政策应当予以明确,这样不仅可以给基金公司一个明确的认可程度,也给投资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提供参考意见。一方面,在余额宝出现不到半年时间五大银行就宣布调高存款利率,达到央行法定利率上浮最高值二照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央行调整利率决定机制的进程必然要加快,减少对银行的政策限制,才能充分发挥其相对优势,降低存款流失速率甚至赢回客户和资金。另一方面,传统的基金市场也在做出相应的变革,我国基金市场的发展,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在2003年10月获得通过,并于2004年6月1口起正式实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就进入了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规范发展阶段。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开放式基金范围有限、产品同质化等不足,因此也造成了投资者蒙受损失以及潜在投资者难以进入等问题,而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创新了传统基金的营销管理模式,同时具有着成本低、效率高、覆盖范围小、方便快捷等优势,促进着传统的货币基金市场政策的改革,推动着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
3.余额宝应积极与银行方面合作,实现共赢
互联网的优点是成本的边际递减效益,即参与的人越多,成本越低。所以余额宝的发展非常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然而余额宝的风生水起,使得其他的各大互联网也纷纷拉上基金公司模仿余额宝进行产品设计,推出“类余额宝”产品。余额宝还给其他金融机构带来了许多的压力,银行也开始做出改变,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推出T+0,T+1等基金投入。这一系列行为推动了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能够把民间闲散资金利用起来为因银行贷款门槛高而无法获得资金的企业进行投资,从而获得比银行更高的利率。另外,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准入门槛一般都比较高,并且变现时间也比较长,再加上有时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的收益不是很理想而风险又相对较高,所以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业务发展不是很好而“余额宝”正是弥补了银行发行同类型理财产品所有的不足,再加上其和支付宝转换的便捷性,使得‘余额宝”相比银行同类型理财产品更加具有优势。但是,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虽然符合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并具有着相对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体制和政策因素,银行仍然处于金融行业的核心地位,余额宝还需要积极的与银行巨头合作,以实现自身的稳定快速的发展。(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0―141
[2]马晓鑫.余额宝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启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9-12
[3]刘薇.浅谈余额宝一基于SW 0 T分析法[J].经营管理者,2014(10):33
[4]陈倩倩,肖玲,徐茜怡.余额宝的前景分析及其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03):308
[5]马云云.“余额宝们”难找“婆家”[N].齐鲁晚报,2014-03-02(03)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产业发展潜力 加权主成分TOPSIS模型 PVAR
一、引言
自“大渤海地区”的概念提出以来,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由最初学者的理论研究逐步提升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30年来,环渤海经济圈始终没有形成有区域发展特点的发展模式,一体化进程依然步履沉重(周海燕,柏杨,2013)。许多学者认为,区域产业结构雷同、分工合作淡化是阻碍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徐健,2008;江曼琦,席强敏,2011),而正是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等因素决定着一个地区未来的发展潜力(胡乃武等,2010)。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期(陈昌盛,2013),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通过大规模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难以为继,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充分发挥资源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就环渤海经济圈而言,识别和分析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潜力情况,研究如何抓住机遇挖掘并释放地区优势产业潜力迫在眉睫。
二、经济发展潜力研究综述
在西方发达经济体,学术界很早就针对经济发展潜力开展了相关研究,自上世纪30年代末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这一领域更是受到学界乃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Stewart(1947)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最早地研究了经济发展潜力,并提出了经济潜力指数,一些学者运用这一指数分析了人口及产业分布等问题(例如Rich,1978)。而经济潜力指数由于缺乏明确的理论基础,一直受到经济学家的批判,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被纳入主流经济分析。Abizadeh等(1990)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不同方面研究了52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并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这一研究较早地运用了综合性指标,是经济潜力研究从单指标向多维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Roberts等(1998)则将经济潜力与投入产出法相结合,以美国为例对区域产业核心优势进行了全面分析。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性影响,经济发展潜力的相关研究重新受到了学界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Barber(2010)重建了欧洲经济增长潜力指标,以使这一指标能够拟合当今国际趋势,并指导相关政策制定。相似地,Donaldson等(2012)通过设置相应指标对南非各地区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研究。Kl?]r(2013)则在核算地区潜在增长率的前提下,对金融危机后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例如谢三明等(2008)通过构造生产函数的方法来测算我国产出的潜在均衡增长趋势,一些学者还对我国整体或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进行了研究(余晓霞、米文宝,2008;柯善咨、韩峰,2013;高孝伟等,2014)。张芳、陈家作(2013)则对浙江省嘉兴市16个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了四大支柱产业,为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在经济增长潜力研究中,AHP法(例如高孝伟等,2014)以及因子分析法(例如金延杰,2007)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对上述方法的延续,吕萍、李忠富(2010)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引入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价值函数模型,将多维指标降为一维指标,从而便于分析评价。当然,许多研究也将计量经济学模型纳入到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体系中来(Halmai,2012;张延群、娄峰,2009),但这些方法更注重于预测,难以对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值得指出的是,现有研究大多基于静态研究,吕萍、李忠富(2010)也仅涉及比较静态研究,缺乏动态特征的体现。同时尽管加权主成分TOPSIS模型方法克服了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上的主观性问题和因子分析法所得主因子存在正负之分的问题,但缺乏产业结构信息的体现,最终得出的经济潜力指数也缺乏明确的经济意义。本文正是对上述问题的一个补充,可能的贡献有三个方面。第一,将现有产业结构信息体现在发展潜力之中;第二,引入相对发展潜力指标以同时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第三,在得出产业发展潜力和技术效率的基础上,建立PVAR模型分析三产发展潜力和效率和经济产出的动态相关关系,从而试图探寻发展潜力指标的经济意义。
三、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潜力核算
1、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定义,本文提出建立综合经济潜力和产业发展潜力两个一级指标,分别用于度量经济整体发展潜力以及由行业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决定的行业发展潜力,进而建立产业视角下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1)综合经济潜力。综合经济潜力主要衡量区域内整个社会经济上行空间、发展趋势以及发展动力等,从整体上体现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依据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状况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指标选取如下。
第一,生产要素能力。生产要素包含人力与资产两个方面,其中人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仅人口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人口质量的高低也对经济发展速度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选取指标:人口密度、城镇就业率、青壮年人口占比、高等教育人数占比以及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第二,资源总量。资源是生产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一个地区资源分布的多寡极大地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然而限于我国地区矿物储量数据库尚在建立之中,此处部分能源以生产能力代替。选取指标: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煤碳储量、电力生产能力以及人均水资源量。
第三,资源利用水平。除资源总量外,资源的利用水平同样制约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质量,本文主要考量电能与天然气的利用水平。选取指标:单位生产总值电耗和城镇人均天然气用量。
第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标志着地区经济发展承载能力的高低,本文考虑了交通承载能力、科教设施建设、环境承载水平以及通讯交流情况等相关指标,以客观反映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选取指标:人均道路面积、货物运输总量、市高等学校数、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人均移动电话数以及宽带普及率。
第五,政府支持力度。本文主要通过地区政策倾向以及政府投资和吸引外资情况来考量地区政府支持力度。选取指标: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教育支出、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以及外资投资金额。
(2)产业发展潜力。产业发展潜力指标用于衡量在经济基本情况确定的基础上,由于地区资源禀赋、历史发展情况、技术水平高低等因素的不同所体现出的同一地区在不同产业中发展潜力的差异。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特征,分别选取耕地面积占比、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三次产业各自的就业人员比例、固定资产投资和总产值占比等指标。
本文选取环渤海地区除数据缺失较为严重的锡林郭勒盟和河南安阳外41个地级成员市2003―2012年共10年的各项指标数据,并对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同向标准化处理,以去除量纲以及符号对于实证结果的影响。数据来源于各市《统计年鉴2004―2013》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2013》。
2、因子分析
为评价各市发展潜力情况,本文选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首次降维处理。因子分析是用较少的几个因子来描述众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运用这一分析方法,就能够在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众多指标之中提取出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信息。
本文分别对三次产业的三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在80%左右的原则,提取主成分并确定各主成分权重,同时通过主成分中各因子贡献率确定公因子所代表的经济含义。
由因子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其一,无论就何种产业而言,政府支持力度都对其发展潜力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这是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政府依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政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其二,第三产业对政策的依赖程度更为突出,这就表示在发展这一产业时,政府也应具有更大的能动作用。
3、加权主成分TOPSIS法排序
为了便于分析和评价相关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本文采用加权主成分TOPSIS法,在因子分析基础上,将所得指标进一步降维为一维可排序指标。TOPSIS法的基本思想是最优方案应接近正理想方案,而远离负理想方案。将这一方法与因子分析相结合,就能够对因子分析所得指标进行进一步降维成为一维指标,从而可以对个体进行评价和排序。具体步骤如下。
经济发展潜力是大多文献在评价地区发展潜力时所采用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单纯采用这一指标将出现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由于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间长期存在着显著地经济差距,使得不发达地区各产业经济发展潜力处于劣势,而京津等发达地区各产业增长潜力排名均在前列,这就为这些地区的政策制定带来了极大不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落后地区同样具有比较优势较强的产业。为便于纵向比较并确定各成员市何种产业发展潜力更为突出,本文引入产业相对发展潜力指标Cij,其中i表示市,j表示产业,该指标由下式计算得出:
产业相对发展潜力数值越大说明该产业越具有比较优势,而当这一数值为零时则说明该产业在这一地区发展潜力薄弱,应适当减弱对这一产业的投入并转向更具发展潜力优势的产业。引入相对发展潜力指标使得地区内各产业间能够进行比较,对于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表1显示,邯郸市表现出最高的第一产业相对发展潜力,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邯郸市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重视将最新科技成果与现代农业相结合。2014年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750亿元,居全省第一,其农业优势不仅能够增加第一产业产值,同时有助于食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作为第二产业相对发展潜力最高的城市,阜新市拥有丰富的矿物资源,但由于煤炭资源逐渐减少,阜新市开始了经济转型。以建成工业强市为发展目标,阜新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以绿色增长为发展方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规模,成了阜新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
4、结果分析
结合发展潜力以及相对发展潜力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1)当前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蕴含最大发展潜力,农业转型升级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内蒙、河北和山西大部分城市都具有这一特点,应当逐步发展集约型农业,更多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农业效率,并进一步带动相关二、三产业发展。
(2)津京两市最具潜力的是第三产业,这一产业的溢出效应也最为明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仅有助于两市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带动周边较为落后地区经济增长,为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注入活力。
(3)山东省各市具有最高的综合发展潜力,其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地区借鉴。第三产业是这一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效率是这一地区经济取得进一步增长的关键所在。
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贡献度分析
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以经济发展潜力的静态评价居多,但经济发展潜力与经济增长却是密切相关的,两者间呈现出复杂的动态相关关系,而对于这一变化规律的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环渤海地区自2003―2012年连续十年的三次产业经济发展潜力进行了测度,并建立了发展潜力(三次产业发展潜力分别表示为yc、ec和sc)与GDP之间的面板数据VAR模型,为消除自相关性,本文对GDP序列进行对数处理,所建3阶滞后模型如式6所示,其中yit={lnGDP,yc,ec,sc}T,为因变量向量。表2则汇报了该模型的GMM估计结果。
yit=?琢i+?茁t+Ayit-1+Byit-2+Cyit-3+?着it i=1,2,…,41;t=1,2,…,10 (6)
总体而言,无论从参数估计结果抑或是从脉冲响应分析来看,经济发展潜力都与经济增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具体而言,通过分析上述结果能够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是从GDP各滞后项对自身的影响系数来看,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惯性,当期的经济增长1%能够引致下一期经济增长0.5%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其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二是短期内,第一产业的发展潜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这也与前文结论相一致。但在经济发展后期,第三产业将有极为突出的表现,值得期待。
三是观察GDP各滞后项对三次产业发展潜力的影响系数不难发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潜力正处于逐步释放的过程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产业中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因而系数为负。有趣的是只有第三产业系数总体表现为正,且第三产业增长潜力的提升对经济增长也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这就表示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得以持续的源泉极有可能来自于第三产业发展潜力的不断提升,因而第三产业仍然应该作为环渤海地区后期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结论及对策
1、结论
本文从产业视角重新构建了区域产业发展潜力指标体系,并对其环渤海经济圈各成员市产业发展潜力进行了测度和评价。通过运用TOPSIS法并建立PVAR模型对我国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动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一是我国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能够自我持续,其中蕴含最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并非现阶段所屡屡强调的第三产业,而是我们较为忽视的第一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能够促使第一产业优化升级,同时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二是环渤海地区在第二产业尽管具有良好的基础,但潜力并不明显。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其大部分城市综合发展潜力均排名靠后,同时第二产业依然体现出相对发展潜力优势,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得到改变,极有可能阻碍这些城市的后续发展。相反,第三产业不仅在后期能够带来经济的巨大增长,同时其潜力也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步积累,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但无论是经济发展潜力的提升还是释放,这一过程都较为缓慢,因而第三产业更适合作为环渤海地区较为长期的发展目标。
2、启示
上述结论对于逐步形成并挖掘我国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潜力的相关产业政策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对于河北、内蒙和山西大多城市而言,第一产业应该作为其最大的潜力挖掘点,无论是发展特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还是将科学技术逐步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都将带来十分巨大的发展机遇,应在优化产业内部结构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二是北京和山东是环渤海地区技术较为发达的地区,第三产业是这一区域的首选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后劲。
三是第二产业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潜力不足,导致辽宁大部分城市发展后续乏力,因而需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制定偏向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从而改变现有较为不利的发展局面。
(注: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交互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结构VAR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71301002);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环渤海经济圈的基础经济结构和结构变迁研究》(15036)。)
【参考文献】
[1] 周海燕、柏杨:环渤海经济圈域经济趋同测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23).
[2] 徐健: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同构的现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4).
[3] 江曼琦、席强敏:对阻碍环渤海地区发展障碍的重新认识[J].经济地理,2011(8).
[4] 胡乃武、周帅、衣丰: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J].经济纵横,2010(10).
[5] 陈昌盛:我国经济已进入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期[J].经济纵横,2013(9).
[6] Stewart,J1Q1,Empirical mathematical rules concern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equilibrium of population[J].Geogr1Rev137,1947.
[7] Rich,D1C1,Population potential,potential transportationcost and industrial location[J].Area10,1978.
[8] Abizadeh F,Abizadeh S,Basilevsky A.Potential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A quantitative approach[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0,22(1).
[9] Roberts B,Stimson R J. Multi-Sectoral Qualitative Analysis:A Tool for Assess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egions and Formulating Strateg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J].Annals of Re-
gional Science,1998,32(4).
[10] Barber T. Rebuilding Europe’s economic potential[J].European View,2010,9(1).
[11] Donaldson R,Niekerk A V,Plessis D D,et al. Non-metro
politan Growth Potential of Western Cape Municipalities[J].Urban Forum,2012,23(3).
[12] Kl01r E. Potential economic variables and actual economic policies in Europe[J].Intereconomics,2013,48(1).
[13]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解三明:我国“十二五”时期至2030年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增长前景分析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8(3).
[14] 余晓霞、米文宝: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以宁夏为例[J].经济地理,2008(4).
[15] 柯善咨、韩峰: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潜力的综合测度和统计估计[J].统计研究,2013(3).
[16] 高孝伟、孔锐、周晓玲: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J].资源与产业,2014(6).
[17] 张芳、陈家作:区域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3(14).
[18] 金延杰:中国城市经济活力评价[J].地理科学,2007(1).
[19] 吕萍、李忠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
[20] Halmai P,Vásáry V. Convergence crisis:economic crisis and converge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J].International Econo-
mics&Economic Policy,2012,9(3-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顺应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结合芜湖市制造业特点和技术装备状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遵循自愿、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每年认定一次。
第三条 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认定和撤销等管理工作由市经信局负责;各县(市)、区经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项目的推荐申报、指导和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认定
第四条 认定条件
(一) 凡在芜湖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业企业,具有较好经营业绩。
(二) 企业编制了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信息化工作制度,建立了信息化组织实施机构,拥有稳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了本单位年度经费预算,企业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入比重逐年上升。针对企业员工,制定具体信息化培训方案,并有效实施。
(三) 企业信息系统以应用为导向,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方面,持续改进,在本地区或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以及示范和推广效应。
第五条 认定标准
依据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模式的关键要素综合评定。评分细则参考附件1(《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及评分细则》)。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六条 组织申报。由县(市)、区经信部门组织辖区内企业申报,对企业上报的材料进行初审,出具推荐意见,加盖公章后汇总上报市经信局,推荐文件一份,企业申报材料提交电子版和光盘一份。
第七条 评审认定。市经信局受理并进行形式审查,组织专家对初审合格的单位进行评审,提出预选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市经信局根据专家意见和公示收集的反馈意见审批认定,由市经信局发文公布。
驻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全程监督。
第四章 管理措施
第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称号:
(一)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的;
(二)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或有其它违法行为的。
第九条 因第八条第(二)项原因被撤销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称号的,不再受理其认定申请。
第十条 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经县(市)区经信部门报市经信局申请更名。
第五章 奖惩
第十一条 主管部门应对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加强指导,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诊断,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
第十二条 上报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原则上从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中推荐;对每年新认定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按当年市级新型工业化政策给予奖补。鼓励各县(市)区对新认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给予支持。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及评分细则
2、芜湖市智能工厂申报书
3、芜湖市数字化化车间申报书
4、项目内容具体要求
附件1
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及评分细则
项目总得分由基本要素分、附加功能要素分和绩效分三部分构成,即
总分=基本要素分(≤60分)+附加功能要素分(≤30分)+绩效分(≤10分)。
根据项目的技术特征,从“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模式中选择一种,将各分项得分填入附表1,评定项目总分。
其中,基本要素属于单选项,即只能从多个基本要素选项中选择一项;附加功能要素属于多选项,附加功能要素得分为多个选项得分之和;绩效分参照附表1下方的评分细则。
1.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M1)
1.1 基本要素(单选项)
(1) 智能单元(M1-A.1)。制造单元配备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和控制装备等数字化设备,通过网络实现设备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制造单元内各设备能够协同工作,具备故障自诊断等功能。【30分】
(2) 智能生产线(M1-A.2)。在智能单元基础上,建立了物料自动输送系统;通过网络实现设备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具备数据自动采集、保存和分析功能。智能生产线各设备能够协同工作,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40分】
(3) 智能车间(M1-A.3)。在智能生产线基础上,建立了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全过程闭环管理。【50分】
(4) 智能工厂(M1-A.4)。在智能车间基础上,建立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和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60分】
1.2 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产品(工艺)管理(M1-B.1)。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开发产品,建立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图纸文件电子化,以及图纸文件集成管理;或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设计工艺,建立了工艺集成管理系统,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和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10分】
(2) 可视化管理(M1-B.2)。建立了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充分采集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并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高效协同与集成,采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水平。【10分】
(3) 信息安全(M1-B.3)。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2. 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M2)
2.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实时数据库(M2-A.1)。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90%以上。建立了实时数据库平台,并与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互通集成。【40分】
(2) 生产流程模型化(M2-A.2)。在先进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工艺流程建立了数字化模型,具备模拟仿真和工艺优化功能,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50分】
(3) 决策智能化(M2-A.3)。在生产流程模型化和可视化基础上,建立了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60分】
2.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运行过程动态优化(M2-B.1)。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采率达到90%以上,物流、能流、物性和资产全流程监控与高度集成,制造和管理信息全程透明、共享,运行过程动态优化。【10分】
(2) 风险自动监控(M2-B.2)。对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和污染排放的项目,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全方位监控,建立在线应急指挥联动系统。【10分】
(3) 信息安全(M2-B.3)。建立了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3. 网络协同制造模式(M3)
3.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协同平台(M3-A.1)。建立了网络化协同开发或云制造平台,具有完善的体系架构和运行规则。【40分】
(2) 协同制造(M3-A.2)。借助协同平台,面向制造需求和社会制造资源,在企业内实现制造资源弹性配置,以及网络化协同制造。【50分】
(3) 企业间协同(M3-A.3)。借助协同平台,围绕重点产品,采用并行工程,实现异地设计、研发、测试、人力资源统筹与协同;【60分】
3.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产品溯源(M3-B.1)。利用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立了围绕全生产链协同共享的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产品生产制造与运维服务等环节的信息溯源服务。【10分】
(2) 管理框架动态重组(M3-B.2)。信息、资源高效统筹、异地共享,研发、生产、测试等环节跨区域协同,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架构实现敏捷响应、动态重组。【10分】
(3) 信息安全(M3-B.3)。建立了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4.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M4)
4.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差异化定制(M4-A.1)。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差异化产品数据库,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差异化的定制参数,组合形成个性化产品。【40分】
(2) 个性化定制(M4-A.2)。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进行挖掘,建立了个性化产品数据库,实现个性化产品开发和销售。【50分】
(3) 定制服务平台(M4-A.3)。建立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参数选择、三维数字建模、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方式,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快速生成产品定制方案。【60分】
4.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数据驱动(M4-B.1)。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快速和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10分】
(2) 资源协同(M4-B.2)。建立了资源管理系统(ERP)、客户管理系统(CRM)和供应商管理系统(SRM),网络定制平台与企业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高度协同与集成。【10分】
(3) 信息安全(M4-B.3)。建立了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5.远程运维服务模式(M5)
5.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云服务平台(M5-A.1)。建立了云服务平台,具有多通道并行接入能力,对装备(产品)运行数据和用户数据远程自动采集,并建模分析。【40分】
(2) 数据处理(M5-A.2)。借助云服务平台,有效筛选、梳理、存储与管理装备(产品)上传的数据,采取数据挖掘等技术,自动生成装备(产品)运行状态报告,并推送至用户端。【50分】
(3) 增值服务(M5-A.3)。建立了专家库和专家咨询系统,提供在线检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与修复,以及预测性维护、运行优化和远程升级等服务,为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诊断和运行维护提供决策支持。【60分】
5.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远程操控(M5-B.1)。借助云服务平台,远程监控设备状态、作业操作和环境状况,远程下达操作指令,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具备接管用户端大部分现场操作的功能。【10分】
(2) 协同与集成(M5-B.2)。建立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云服务平台与产品研发管理系统高度协同与集成。【10分】
(3) 信息安全(M5-B.3)。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10分】
表1 智能制造新模式评分表
单位
名称
项目
名称
模式类别
编号
模式
得分
离散型
M1
流程型
M2
网络协同
M3
大规模定制
M4
远程运维服务
M5
基本
要素
得分
(单选)
附加功能要素
得分
(多选)
绩效
得分
总分
绩效评分参考细则:
(1) 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5分】;生产效率提高不到20%,酌情给分。
(2) 运营成本降低10%以上【5分】;运营成本降低不到10%,酌情给分。
(3) 产品升级周期缩短30%以上【5分】;产品升级周期缩短不到30%,酌情给分。
(4) 产品不良品率降低5%以上【5分】;产品不良品率降低不到5%,酌情给分。
(5)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5%以上【5分】;单位产值能耗降低不到5%,酌情给分。
(6) 替代恶劣或危险环境下的人工操作【5分】。
绩效分等于(1)至(6)分项得分之和;总分超过10分,按10分计。
附件2
芜湖市智能工厂申报书
申报单位( 盖 章 )
智 能 工 厂 名 称
智 能 工 厂 地 址
申 报 日 期
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
一、企业和智能工厂基本信息
(一)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机构代码
成立时间
单位地址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职务
手机
传真
企业负责人
姓名
职务和职称
电话
近三年主要经济指标
20 年
20 年
20 年
总资产(万元)
总负债(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利润(万元)
税金(万元)
企
业
简
介
(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特点,400字左右)
(二)智能工厂基本信息
智能制造模式
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 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
网络协同制造模式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
远程运维服务模式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起止日期
项目投资(万元)
项
目
简
述
(对项目的智能化特征进行简要描述, 400字左右。)
申报
单位
真实
性承
诺
我单位申报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完整,如有不实,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公章:
年 月 日
县(市)、区经信局初审及推荐
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二、智能工厂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实施的先进性(与项目实施前的效果比较,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目标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三、项目实施现状(此部分具体编写要点见附4,如申报多个模式试点示范,需分别描述。)
四、示范作用(突出对典型行业和区域内开展同类业务的可复制性和示范价值。)
五、相关附件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上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原件复印件,包括审计报告正文(含会计师事务所盖章和注册会计师签字)、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或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
3、企业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软件的清单及品牌、供应商和发票复印件;
4、企业智能制造方面取得的专利;
5、能够证明满足智能工厂的基本条件的其他文件资料。另附能够突出反映企业智能工厂建设成效的视频资料(清晰度不低于1080P,时长5分钟左右,并配以说明性旁白)或电子照片(大小不低于5M,像素不低于800万,张数不少于10张,并附照片说明性文字)。
(填报格式说明:请用A4幅面编辑,正文字体为4号仿宋体,1.5倍行距。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
附件3
芜湖市数字化车间申报书
申 报 单 位(盖章)
数 字 化 车 间 名 称
数 字 化 车 间 地 址
申 报 日 期
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
芜湖市数字化车间申请表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所属行业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具体到中类,如: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所属地区
填写格式: xx县(市、区)
组织机构代码
成立时间
详细地址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职务
手机
传真
上年末总资产(万元)
上年末资产负债率(%)
上年末信用等级
上年销售(万元)
上年税金(万元)
上年利润(万元)
企业简介
(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市场销售等方面基本情况,限400字)
车间
基本
信息
车间名称
车间智能化改造完成投资(万元)
车间建设开始时间
xx年xx月
车间建设完成时间
xx年xx月
车间生产产品及产量
车间上年度产出(万元)
车间内全部设备台套(产线)数
其中工业机器人数量
车间总体描述
(从车间智能装备应用及联网、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物料配送自动化、产品信息可追溯、环境与资源能源消耗智能监控、设计与生产联动协同、售后服务智能化等方面,对拟申报示范数字化车间的智能化情况进行简要描述,不超过500字。)
车间
基本
信息
智能装备广泛应用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台套(产线)数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占全部设备比重(%)
车间设备实现联网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联网数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联网数占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总数的比重(%)
生产过程实现实时调度
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和诊断分析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关键设备自动调试修复的情况)
生产数据采集分析情况
(请简要说明车间作业计划生成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料投放、产品产出数据采集、传送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制造过程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实时调整的情况)
物料配送实现自动化
自动识别技术设施、自动物流设备使用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过程采用自动识别技术设施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车间物流自动挑选、实时配送和自动输送情况)
产品信息实现可追溯
关键工序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使用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质量在线自动检测、报警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质量自动诊断分析和处理情况)
产品信息管理情况
(请简要说明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信息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采用批号/批次/序列号管理的情况)
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总体描述
(从产出水平、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绿色制造、安全生产、服务型制造等方面,对拟申报示范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说明目前在行业内所处水平)
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经济效益情况
建设完成前的企业年销售(万元)
建设完成后的企业年销售(万元)
建设完成前的企业年利润(万元)
建设完成后的企业年利润(万元)
建设完成前的企业年税金(万元)
建设完成后的企业年税金(万元)
车间人数情况
建设完成前车间人数
建设完成后车间人数
生产效率提升情况
建设完成前每人每天产出水平(元/人/天)
建设完成后每人每天产出水平(元/人/天)
产品质量提升情况
建设完成前产品合格率(%)
建设完成后产品合格率(%)
建设完成前优良品率(%)
建设完成后优良品率(%)
申报
单位
真实
性承
诺
我单位申报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完整,如有不实,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公章:
年 月 日
县(市)、区
经信局初
审及推荐
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一、企业情况概述
(一)申报单位概况:成立时间、发展历程、资本性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
(二)技术水平:研发队伍、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能力和条件等情况;
(三)行业优势:在相关行业、区域以及智能制造方面已具备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已有的智能制造基础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数字化车间情况概述
(一)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的目的和意义
(二)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的目标和任务
(三)当前国内外同行业数字化车间建设情况
(四)车间智能化改造实施前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对比,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实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着重介绍,尽可能列出数据、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数字化车间对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示范点、创新点;
三、数字化车间具体情况介绍
(一)智能装备应用情况。车间内应用的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情况,包括台套(产线)数、占车间设备台套(产线)数比例以及设备的具体功能及性能指标等。
(二)车间设备联网情况。车间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建立车间级工业互联网的情况,车间内生产设备联网数,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总量的比例。请提供车间信息通信系统与网络结构图,对架构进行说明;提供实现系统、装备、零部件以及人员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的方案;详细描述企业信息安全保障的情况。
(三)生产过程实时调度情况。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报警和诊断分析情况,生产任务指挥调度、车间作业计划生成情况。请提供制造执行系统的架构,描述与生产直接相关的子系统的功能;描述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集成的技术方案。
(四)物料配送自动化情况。生产过程采用二维码、条形码、电子标签、移动扫描终端等自动识别技术设施的情况。请提供物流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图;物流设施及设备的清单;描述物流系统的自动化、柔性化和网络化特征。请描述电子单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请提供物流信息链软硬件系统架构图、信息集成图;描述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动方式及效果;提供物流过程可视化、可追溯管理的实施方案;描述定制化增值服务的类别和相应的实施方案。
(五)产品信息可追溯情况。产品质量在线自动检测、报警和诊断分析情况;在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等环节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信息情况。
四、相关附件
(一)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企业上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原件复印件,包括审计报告正文(含会计师事务所盖章和注册会计师签字)、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或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
(三)车间内智能设备、控制系统、软件的购置发票清单及发票复印件;
(四)其他相关文件。另附能够突出反映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成效的视频资料(清晰度不低于1080P,时长5分钟左右,并配以说明性旁白)或电子照片(大小不低于5M,像素不低于800万,张数不少于10张,并附照片说明性文字)。
(填报格式说明:请用A4幅面编辑,正文字体为4号仿宋体,1.5倍行距。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
附件4: 项目内容具体要求
模式一:离散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1、项目系统模型建立与运行情况
请分别提供车间/工厂总体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工艺流程及布局模型的架构及说明;提供上述系统模型模拟仿真的情况。
2、先进设计技术应用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建设情况
请描述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和优化的情况;提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整体架构图,描述其主要功能。
3、关键技术装备应用情况
请提供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的应用与集成情况。
4、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建设情况
请提供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功能描述。
5、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建设情况
请提供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架构,描述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提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架构,并描述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
6、工厂内部网络架构建设及信息集成情况
请提供工厂内部工业通信网络结构图,并对架构进行说明;提供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及运行情况;提供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统一平台的架构,说明其运行情况。
7、信息安全保障情况
请描述项目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术防护体系和功能安全保护系统的建设及运行情况。
模式二: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1、项目系统模型建立与运行情况
请分别提供工厂总体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工艺流程及布局模型的架构及说明,并提供上述系统模型模拟仿真的情况。
2、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建设情况
请提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架构图、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描述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情况。
3、先进控制系统建设情况
请提供先进控制系统架构图、系统建设情况;描述关键环节实现自动控制与在线优化的总体情况。
4、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建设情况
请提供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架构,并描述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提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架构,及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
5、健康安全环境监控情况
对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和污染排放的项目,请提供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情况,安全生产的监控情况,描述在线应急指挥系统主要功能及运行情况。
6、工厂内部网络架构建设情况
请提供项目的信息通信与网络系统的架构,并对架构进行描述;描述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描述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提供全生命周期数据统一平台的架构,说明其建设和运行情况。
7、信息安全保障情况
请描述项目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术防护体系和功能安全保护系统的建设情况。
模式三:网络协同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1. 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建设情况
请提供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图(包括技术架构、逻辑架构等)和运行规则;说明各协同企业的信息系统与该平台对接方式。
2. 开展协同开发的情况
请描述跨企业、跨部门开展协同开发的业务流程,以及异地资源的统筹和协同情况。
3. 开展协同制造的情况
请描述基于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所提供的制造服务和资源,企业间、部门间的典型应用场景。
4. 产品溯源体系建设情况
请提品溯源体系的建设情况,描述主要环节信息溯源服务开展情况。
5. 制造服务和资源的动态分析和柔性配置情况
请描述企业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实现对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动态分析和柔性配置功能。
6. 信息安全保障情况
请描述项目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
模式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项目
1. 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情况
请提供可定制产品的品类、各品类可定制的参数、定制服务模式、用户定制流程、企业个性化制造流程。
2. 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
请提供个性化定制平台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图,包括技术架构、逻辑架构等,描述与用户的交互方式等功能。
3. 个性化产品数据库的建设情况
请提供个性化产品数据库的建设情况,描述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的情况。
4. 个性化定制平台与相关系统集成情况
请提供个性化定制平台与企业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数字化制造系统的协同与集成情况。
模式五:远程运维服务试点示范项目
1. 智能装备/产品的数据采集、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
请描述智能装备/产品的数据采集、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及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数据接口格式。
2. 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行情况
请提供远程运维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包括技术架构、逻辑架构等)和详细功能;描述基于远程运维服务平台提供的具体增值服务,以及各种增值服务的业务流程和实施方案。
3. 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与相关系统集成情况
请提供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产品研发管理系统的集成方案。
4. 专家库和专家咨询系统建设情况
请描述专家库、专家咨询系统的系统架构、主要功能、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