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对心理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心理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心理学的认识

第1篇: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 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教学

1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概述

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贯彻与应用。所谓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vchology)是在反对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icpsychology)和精神分析心理学(psy choanalytic psychology)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兴起与主张正代表科学心理学的一种反省,代表教育界的一种反省,甚至代表第二次大战以后形成的科技文化的一种反省。

学校强调知识教学,强调教育的技术化和程序化,既未重视教导学生如何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关心社会,更未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判断能力。关心教育的学者们认为。美国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教育是反人性的教育,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学生主观需求的教育是反个性的教育。要想改造社会,挽救美国,就必须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这种不满于社会与教育现实的情况下,应运兴起了以人本教育为中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只是对人性、对心理学和对教育的一些观念、态度和主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上的意义是,不主张客观地判定教师应教授学生什么知识,而是主张从学生的主观需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喜欢而且认为有意义的知识。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康布斯等。

2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的影响

2.1关于教育目标

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兴起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影响。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教育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别性,协助个体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来认识,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能。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按照这样的教育目标,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2.2关于教育和教学的有效性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主要与五个因素相关:①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②采纳学生认为真实的东西,即应从学生的知觉水平着手理解问题、要求学生。而不是他们头脑中突然想到什么就要求学生什么;③帮助学生理解与探索学习材料对个人的意义,这是提高教育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④重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⑤强调过程的学习方式,学生认真参加学习过程,通过“做中学”获得知识的意义,并通过自我创造、自我发现和自我评价理解和内化知识。

2.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基本观点主要有:①教师应发展对学生的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发展他们自己的潜力,这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前提;②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过程,并为学习的结果承担责任;③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包括课本知识在内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并鼓励学生把个人的知识经验纳入到学习材料中;④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或学习方案的制定过程,甚至让学生独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⑤创造一种民主、真诚、关心、理解的课堂教学气氛;⑥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权威。教师应发挥“助产士”的作用,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⑦学习的材料对学生而言应是有个人意义的。(注:意义学习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3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启示我们,要重视研究学生的情感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要从传统的重视知识教学转到认知和情感并重的教学上来,使学生成为认知和情感的主体,而不仅仅只是认知的主体,真正从“教师中心”或“知识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启发学生探究知识;不仅仅关注学生在知识上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和态度;同时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3.1启发与传授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不能一味地“灌输”。但也并不是说不要知识传授。而是应将启发探究与知识传授相结合。适时传授和恰当启发对课堂教学同样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与传授相结合,首先要求教师具备五个方面的态度和品质:①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②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③学会角色转换,把自己当作学习者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④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核心概念、思想方法;⑤掌握知识传授和启发探究的课堂教学技巧。

3.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启发学生探究知识、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重视人的情感。这表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就要创造一种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教师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设置悬念、制造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应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发展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质疑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形成勇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的态度和品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合理的情感态度。

3.3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学习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等功能”,并且似乎已经形成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局面,但学生的学习评价仍然是以考试为主体。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认为以考试为主体的学习评价本质上是一种“外部评价”。人的一生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它们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和生长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罗杰斯对这种外部评价模式持反对态度,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地学习。

这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关注学生自己的感受,从操作上讲,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建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机制。此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四点:①课堂练习体现针对性;②学业评价兼顾开放性;③阶段评价注重反馈性;④终结评价与选拔考试突出学科性与公平性。

当然,由于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时代的局限性,其理论也存在着某些有失偏颇的缺陷。如:忽视教育过程固有的特殊性,片面强调学生中心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过分轻视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情感的重要性并最终走向情感至上的歧途;等等。因此,教师要正确评价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5.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第2篇: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启示

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教育对象不够全面,教育程度不够深入。目前大部分高校是由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和设置心理咨询中心为形式,开展集体教育和个别心理咨询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由于授课形式的局限,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的教育对象和效果都是有限的。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方式不够创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促进身体、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立足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本位。组织教育内容,但是针对新时期学生普遍面临的新情况,教育内容还没有及时得到更新。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来源包括:生活和学习适应、宿舍人际关系、恋爱关系、职业生涯问题、学业压力、金钱问题,人生目标和乐趣等。而不同年级学生而对的主要发展问题又有所不同,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同,要培养的技能也不同。要针对问题,有计划地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教育是否会有成效的关键所在。另外,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及心理咨询、针对性心理训练开展情况效果不够明显;大学生心理测评及心理档案仅限于排查层面,对于跟踪和改善效果的评估则开展较少。

教育观念不够科学,教育互动存在脱节。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数是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在上大学前都是家中的宠儿,父母对其过分呵护,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大学后,老师就成了他们的爸爸妈妈,来咨询中心求助的学生常常是来这里找“父母亲”的。而我们的压力在于,家长普遍认为,把学生送到大学,大学就应对学生的一切负责任,如果学生在学校生病或遇到困难挫折选择了极端的手段,如自杀等行为时,学校要负全部责任。这种现状导致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还是教师负责灌输的比例大,而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学习、积极担当的比例小。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优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人人皆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要面向大众,学习也是终身的。该理论强调价值的原则,认为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价值感,应该挖掘、激发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把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创造力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高度,这是人类心理学史上的一个创举。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探索和研究的内容丰富。他直接探讨意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打开了心理学研究向上或向社会方面发展的通道,再次从主体内部出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如人的价值、生活意义、自我实现、意识状态转换、超越自我、高峰体验、生死体认、宇宙觉知、人类协同等等。马斯洛把完善的人性教育作为人本教育的基本内容。通常人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即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追求的内容是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包括真理、美、新颖、独特、公正、严密、简洁、善、效率、爱、诚实、单纯、改善、秩序、文雅、成长、清洁、宁静、和平等。如果能实现这些价值,’便可以达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人本主人心理学的核心是自我实现理论。人本主义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即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应当充分信任他们和信赖成长的自然过程,即不过多干扰,不揠苗助长或强迫其完成预期设计,不以专制的方式,而是让他们自然成长和帮助他们成长。

三、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第3篇: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认知心理 交替传译教学 学生译员 短时记忆训练 影响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致力于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尤其是因为它影响到学习和行为的认知过程。在认知心理学范畴内,所谓的“认知”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行为,它涵盖了所有与获取知识和经验有关的心理过程(包括知觉、认识、理解和推论),这些过程不同于情感或者意愿的体验。在英语交替传译教学工作中融合认知心理学有助于帮助学生译员提升学习效率和英语专业技能。本文将简单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内涵和交替传译教学内容,论述认知心理在交替传译教学中对学生译员短时记忆训练的影响,并从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译员的英语感知能力,指导学生译员掌握快速记忆的技巧等三个方面来举例浅谈使用认知心理学开展交替传译教学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认知心理学的内涵

认知(cognitive)是指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行为,它涵盖了所有与获取知识和经验有关的心理过程(包括知觉、认识、理解和推论),这些过程不同于情感或者意愿的体验。自古以来,有不少哲学家都在反复讨论认知的本质及人类头脑与外在事实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心理学家普遍开始重视认知的研究,认知心理学由此诞生。认知心理学在英文中写作cognitive psychology,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这个领域是从格式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特指信息处理研究,所谓的“信息处理”是指对信息的获取、记录、组织、检索、显示和传输的过程)的进展当中发展出来的。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有许多相同的研究课题,曾经有专家还将前者划分为后者的一个分支。当代认知理论有两大研究途径,第一种体现在发展取向方面,是由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著作(皮罗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即人的思维能力发展自然时间表,其中,他考察了4个阶段,分别是0到2岁处于感觉运动阶段,2到7岁处于前运算或者符号运算阶段,7到12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12对到成年处于形式运动阶段,每个阶段,人的认知能力和运用符号的能力都在不断增强)衍生而来的,主要关注的是“表象思维”以及对世界的心智模型(基模)建构;第二种则体现在信息处理取向方面,认为人类心智类似于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反应研究法、计算机模拟类比法和口语记录法。其中,反应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对某种事物的瞬间反应;计算机模拟类比法是对计算机模拟法和类比法的统称,所谓的计算机模拟法是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是否和计算机编程相似,类比法是将人的认知和计算机认知进行对比与分析;口语记录法主要是让人类听一段语言(通常是外语),边听边记笔记,听完以后用自己的语音复述所听到的信息。

二、交替传译教学内容

交替传译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导学生译员一边听讲者所讲的英语,一边记笔记,等讲者讲话完毕,学生译员要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无误地传达所听的信息。所听的外语听力通常在5到10分钟之内,学生译员可以采用快速记录法、缩写法和同声传译的方式来记录所听的信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翻译技巧,培养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

三、认知心理在交替传译教学中对学生译员短时记忆训练的影响

认知心理在交替传译教学中对学生译员短时记忆训练的影响尤为重要,学生译员在倾听英语听力时,通常会在认知习惯的驱动下,本能的翻译和速记所听的内容,快速记录英文,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短时记忆力。

其次,学生译员所听的英文一般都在5到10分钟之内,这会促使他们用快速记录法、缩写法和同声传译的方式来速记听到的内容,快速记录法通常是指速记重要信息,缩写法一般是对重点单词的缩写,同声传译是在听英文的同时进行翻译,并根据汉语意思,用自己的语音来进行英语翻译,复述原文。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学生译员将会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心理素质和稳定的短时记忆力,其中的语音能力包括扎实的母语和外语功底,学生译员不仅会要求自己掌握两种语言的语音、语调、词法、句法、语法等基本知识,而且要具备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有敏锐的听力和丰富的词汇,懂得做交替传译时措辞应得当,表达必须准确、流畅。

另外,学生译员在不断的交替传译训练活动中将会逐步具备敏锐的头脑,快速的反应,出众的记忆,高度的判断能力、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

四、使用认知心理学开展交替传译教学工作的有效措施

1.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在英语交替传译教学工作中整合认知心理学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巩固学生译员在词汇、听力、语法、英语发音、母语功底等方面的基础,逐步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英语水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译员的适应能力为学生译员播放有价值的听力内容,提前指导学生译员提取听力信息,做好交替传译工作的技巧,例如在让学生译员倾听短文《A noble gift》(崇高的礼物)这篇短文之前,为学生列举重点单词和短语:noble(高尚的,崇高的,壮丽的);copper(铜);monument(纪念碑);support(支持,支撑); statue(雕像;framework(框架,构架);liberty(自由);transport(运输); present(礼物); site(场地);sculptor(雕刻家);pedestal(底座);actual(真实的,实际的)。接着,让学生译员快速记忆这些重点单词,指导学生译员注意倾听单词的相关信息,这样可以降低学生译员在做交替传译工作时的难度。然后,教师可以播放听力,让学生译员边听边记所听的内容,听力播放完毕以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译员翻译这篇短文的汉语意思,再让学生译员用英语复述所听的内容,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译员展示英语原文和关键句型,例如:One of the most famous monuments in the world,the Statue of Liberty,was presen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y the people of France.The great statue ,which was designed by the sculptor Auguste Bartholdi,took ten years to complete.(世界上最著名的纪念碑之一的自由女神雕像是在19世纪由法国人民赠送给美国的,这座由雕刻家奥古斯特.巴索尔地设计的巨大雕像是花费了十年时间所完成的),并让学生译员将原文和自己复述的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定期复习,不断加强自身的短时记忆能力。

其次,教师在做完初步训练以后可以进一步提升交替传译教学的难度,进入第二个教学阶段,不再为学生译员一一列举重点单词,为学生译员播放三遍听力原文,让学生译员自行做笔记,等播放完听力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用英语复述自己所听到的内容。

等学生译员的短时记忆和听力、翻译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以后,教师可以进入第三个教学阶段,即让学生译员只听一遍听力,紧接着让他们用自己的英语语言来准确无误地描述所听到的内容,指导学生译员在做口语翻译时口齿须清晰、语调应自然、措辞必须得当,告诉学生译员在进行交替传译工作时反应须敏捷,学会抓关键词,做好短时记忆,增强瞬间反应能力,努力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彬彬有礼、态度谦和、风度文雅,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严肃谨慎,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与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以及丰富的英语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母语功底。

2.培养学生译员的英语感知能力。在英语交替传译教学活动中,学生译员经常会听到到发音相似或者相同的单词(像feast和fist,rise和rize或者rose),也会遇到有一词多意现象(例如present可以表示动词赠送,授予,呈现;表示;提出等,也可以表示名词礼物、赠品等;在做形容词时,还可以表示现在的,目前的和出席的),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译员良好的英语感知能力,科学使用认知心理,先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学生译员播放没有字幕的英语听力视频,让学生译员从视觉感官上来推测单词的含义,快速记录所听到的内容。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译员速记包含多个意思的单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英语阅读量,指导学生译员坚持练习听力,不断增强自身的短时记忆能力和英语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把短时记忆训练和长时间的记忆训练相结合,指导学生译员牢记所听到的信息和所学的英语知识,灵活运用语法规则和不同的词义,这样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3.指导学生译员掌握快速记忆的技巧。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译员掌握快速记忆的技巧,在倾听英语的同时迅速记录第一反应(主要包括英语单词、翻译),掌握英文以及翻译的缩写技巧,尽量在聆听英文的过程中减少记笔记的时间,尝试用大脑速记所听的内容。听完听力以后,及时回忆所听到的信息,并立即用英语进行复试和翻译。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主要用于研究人的记忆、感知能力、注意力、知识量、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替传译教学工作中采用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译员进行短时记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英语教育的发展。教师在借助认知心理学开展交替传译教学工作时,应注意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感知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快速记忆的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娟.本科交替传译教学中表达技能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

[2]姚斌,周娜.交替传译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理解等式”对交替传译教学的启示[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

第4篇: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新生;人际信任;团体辅导;实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047-03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成了主要的沟通渠道,信任危机问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发展、人格日趋健全、价值观日益成型的重要黄金期,他们渴望与人交往,但往往缺乏必要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出现人际信任不良。研究表明,人际信任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自我价值感、社会满意度以及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人际信任建立不良,不仅会给大学新生造成人际交往困扰,而且影响其处理心理冲突的能力,阻碍团体协作发展,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本文试图利用团体心理辅导这一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跟踪测量和访谈验证其不仅能够提高人际信任水平,而且具有即刻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该工作不仅拓宽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而且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方案。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合肥某高校在校大一新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为减少实验误差,所选择成员在性别、系别、年龄等方面进行了平衡,并且被试均未参加过同类型的团体心理辅导。主试通过访谈并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症状自评表(SCI-90)对被试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筛查。要求被试成员无躯体性疾病和精神方面问题,并承诺全程参与。被试根据性别、系别情况分布具体见下表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人际信任量表》(简称ITS)为工具,ITS量表是Rotter J.B.依据社会学习理论编制而成的,该量表被用来测量受试者对他人在行为方面、承诺方面以及陈述方面的可靠性的估计[2]。量表包括共25个测验项目,每个项目分数段在1-5分之间,有“完全同意”“部分同意”“同意和不同意一样多”“部分不同意”“完全不同意”[3]共计五个选项,各选项合计分数在25分-125分之间。部分题目采用逆向计分,最终合成分数越低表示人际信任度越高。时间限制为10分钟,以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为测量内容,测量被试对不同社会角色包括父母、推销员、政治人物、新闻媒体和一般人群等的态度和行为[4]。

(三)研究设计

实验组同学每周接受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每次2-3小时,共计八次。对照组被试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学习、生活情况如常。

每次心理辅导严格按照团体心理辅导标准模式进行,坚持相互尊重、发展性、启发性、整体性、民主性、保密性原则,采取心理教育、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认知干预以及行为训练等方法。注重运用辅导过程中和之后的小组分享、主观评估、心理量表测验等方式检测辅导效果。

二、人际信任量表的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次团体辅导,并进行后测、跟踪测以及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一)实验组、对照组团辅前测分数差异比较

在团体心理辅导之前,相同条件下安排两组被试进行前测。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在团体心理辅导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际信任分数无显著性差异。在排除较小误差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两组被试具有同质性检验标准,人际信任水平基本一致。

(二)实验组、对照组团辅前测、后测分数差异比较

8次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在相同条件下对两组被试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之后,实验组被试前、后测人际信任分数差异显著,P=0.003<0.01;而对照组被试前、后测人际信任分数差异不显著,P=0.620>0.05。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改善具有即刻性效果,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具有显著性效果。

(三)实验组、对照组团辅前测、跟踪后测分数差异比较

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三个月后,相同条件下安排两组被试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4。

表4可知,团体心理辅导结束三个月后,实验组前测、跟踪测人际信任分数差异显著,P=0.004<0.01,而对照组前测、跟踪测人际信任分数差异不显著,P=0.627>0.05。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改善具有持续性效果。

(四)实验组、对照组团辅后测、跟踪后测分数差异比较

对实验组、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后测、跟踪测人际信任结果的比较以及配对t检验,结果如下。

表5数据可知,实验组、对照组被试人际信任水平均分在后测、跟踪测分数差异均不显著。表6数据可知,实验组被试的后测、跟踪测人际信任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被试,P分别为0.031、0.024,均小于0.05。这说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仍然有效,并不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能够使人际信任水平得到有效地巩固和保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信任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效果。

(五)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在最后一次团体辅导结束时,通过《团体辅导效果调查问卷》[5]对实验组成员进行检测,具体效果见下表7、表8。

第5篇: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人本主义心理学 小学德育工作 启示

德育,在学生个性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着重从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出发,探讨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德育的理论基础,旨在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新型心理学派,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关心的是人类生活中的迫切问题与真实感受,它看重人的积极面,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1]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生物还原论”和行为主义学派的“环境决定论”,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关注的是健康的人的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存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每个人都存在尊重与名望审美、求知与理解、创造自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精神上的需要最高的目标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因此提出教育者应该看到学生具有学习完善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提高”的动机,表现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潜能、发挥自己潜力的趋向。罗杰斯指出人的本性就是努力做到因满足于个人生活而保持乐观的态度。达到这一目标的人即为心理和谐的人。[2]马斯洛指出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是人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所谓“自我实现”的人就是指那些“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所能及的时总是尽力去做好”。[3]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源于其心理治疗的“来访者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所谓“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依靠人、为了人、尊重人。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当今师生话语权不平等、学生依然处于弱势的情境下,教育“以人为本”更多体现为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可以通过“无条件积极关注”来实现这一目标。这是一种不以价值为条件的积极参与关注体验,是在自我行为不够理想时,觉得自己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关怀的体验。如果一个孩子在其成长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渐渐的,他就会产生和谐的自我,能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关注。同理在教育中,如果教师能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尊重、自我积极体验、自我发展。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制定恰当的德育目标。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低级需要至少要部分实现之后,才能深入地探求高一级的需要。而每一阶段需要实现的方式不同,也就决定了在德育教育中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实现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在我国小学德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要状态分阶段的制定德育目标。

比如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制定德育目标时,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环境制定恰当的目标,否则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能导致目标空泛,缺乏操作性,难以实现。而在对小学高年级制定德育目标时,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道德规范,思辨能力有所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这时就要关注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其需要并从中获得愉快和自尊的感觉,增强德育效果。

(二)选择合适的小学德育内容。

一个心理和谐的人能够坦诚地看待我们的外部世界和自我的内心世界,愉快地欣赏美好的事物,是一个关注自我的生活体验的人。而“自我实现”的人则是对“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做好”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小学德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摒弃那些讲究全面的传统的德育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实用的德育内容。注重学生自我的道德体验和接受能力,防止教学与实际相脱离。[4]要回归学生主体,回归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掌握日常的道德规范,能学以致用。比如在对小学一至二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时,应选择有关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内容,而在对高年级如五至六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求明显提高,更多和社会权利和义务等相联系,比如爱真理,主动求新,遵守社会规则、公共道德,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主动地尽自己的义务,尊重与自己持有不同观点和立场的人。

(三)探求新的小学德育方法。

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则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让学生将其理解到的道德规范及时地表达出来,允许学生有看法,犯错误,走弯路,保证学生在尊重和理解、爱和关心的氛围中不断反思,吸取经验教训,进行有意义的道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现有的教育思维,改变以往德育“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各种环境中提供学习场景,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分析、反省,以确立自己的价值观,这种德育模式要特别注意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没有心理负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不断观念和感情的碰撞中明辨是非,内化社会规范,达成我们的德育目标。

(四)建立新型学生观、师生观。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在德育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当教师形成和学生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有正确的学生观时,教师无意还是有意的德育教育信息都能够很快得到学生的接纳,并且内化,而传统师道尊严使得德育说教的意味浓厚,灌输式的方式在不平等的语境下只剩下了枯燥的文本,丧失感情和力量。“以生为本”是学生观的核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建构出一种“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强调自我发展,强调自我教育,因势利导,师生互相尊重,才能保证学生的真实德育需求体现,并且是学生自觉攫取有益于自身生存的道德养料,才能使德育更有效。

参考文献:

[1]贺佩荣.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安康师专学报,2005,(10):102-105.

[2][3]孙胜,延丽.本主义心理学述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4):26-27.

第6篇: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村原有的聚居均衡状态被打破,出现了“空心村”现象并不断蔓延。文章对“空心村”现象从概念、类型等方面做了相关界定,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从而对这一现象形成较为科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治理对策。

关键词:“空心村”现象;认识;治理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一方面,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同程度地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相对收益较高的非农工作,经济状况普遍得到较大改善,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居住环境、教育、交通等的质量;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户籍制度等各项改革的实行和深化使得农民“身份”(由农民变成市民)的转换成为可能。在此情况下,农民依据自身经济条件的不同,有的选择去城市购置房屋,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有的选择在农村临近交通线附近建房,这样“空心村”从无到有,如今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一、“空心村”的概念和类型

(一)“空心村”的概念

对于“空心村”,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较为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

一种认为,所谓“空心村”,是指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一些农民在新建住宅时,为追求住宅宽敞,在村子新辟宅基地建房,造成了村中原有老宅基地空闲和土地闲置,形成外实内空的“空心”村。

另一种认为,“空心村”是在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的条件下由迅速发展的村庄建设与落后的规划管理体制的矛盾所引起的村庄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

可见,上述两种对“空心村”概念的界定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主要都还是从现象和成因的角度进行的,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空心村”的不同认识,但这种层面的认识还是相对不完善的,笔者认为,对“空心村”的概念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结合“空心村”的实际,一个完整的“空心村”定义至少应包含这样几个方面:首先,“空心村”形成的背景及成因,也可以说是动力机制;其次,“空心村”表现特征和本质;“空心村”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空心村”定义为:空心村是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新建、内部闲置的农村农民住宅空心化的聚落现象,是农村农民经济、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农村现有的制度、管理状况条件下的现实反映,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 。

(二)“空心村”类型

“空心村”现象在空间形态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1、扩散型 农村新建住宅在原住宅区布局,旧住宅区空置,多分布在地势均一的平原或盆地地区。

2、带状型 随着交通线路的深入,新建住宅多在就近交通线附近进行布局。

3、跳跃型 交通线路并未深入村庄,新建住宅离开原有村庄住宅区,沿交通线一侧或两侧延伸。

4、空置型 某些村庄由于多方面原因,比如水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或是自然因素等使得原有村庄居民整体迁出,重新选址或是并入其他村庄,原有村庄完全空置。

在上述的“空心村”四种表现类型中,前三种是其基本形式,第四种是较为特殊的情况,一般在需要修建水库等大型基础设施,或是自然条件变化(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整体搬迁),或是区域整体规划发生较大变更时才会出现。

二、“空心村”现象的形成机理探析

“空心村”的形成主要受两大力量驱驶:内生力量,如欲望驱动、固有的思想观念等;外部环境变迁,如经济状况的普遍好转,交通条件的改善等,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1、经济状况

30年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农民经济收入多元化,可支配收入增多,逐步具备了申请批地和建房的资金条件;大部分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的改善和加强为农民改善其居住环境提供了外在动力。同时,伴随城市化的发展,部分外出务工或是从事其他工作的农民获得留在城市的机会和条件,成为城市居民的一份子,其在农村的原有住宅便空置下来。

2、制度环境

现行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不完备对“空心村”的蔓延起到重要的引致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宅基地所有权制度,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农民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但仍存在宅基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的问题,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的乡、村、组三级权责不明确,在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上缺乏有效衔接,形成事实上的所有权主体缺位;(2)、宅基地的无偿使用制度,使得宅基地的使用成本极低,造成一户多宅等不同程度的超标使用;(3)、对闲置宅基地的处理上,目前仍无统一的制度,宅基地整理无人管、无钱管,无法真正形成合法有效的宅基地流转市场,客观上成为旧宅占而不用的借口。

3、认知因素

一方面,由于基层管理组织素质和土地制度的不完备的原因,在不同的管理层存在不同程度和内容的认知偏差:村委会和村组认为是户主的私产,不能也不便干涉;上级主管部门或是对这种情况不甚了然,草率的重新批地;或是只管收钱批地,不考虑申请者宅基地是否超标,是否占用耕地等问题,更不考虑旧宅如何处理。这种基层管理者的观念错误和不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住宅空心化。

另一方面,农民在宅基地及地上附着物的认识上,也存在很大的认知偏差:户主多认为拥有对房屋的绝对处置权,别人无权干涉,并且大都将宅基地视作自己的私产,多一块宅基地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自己财产的增加,加之宅基地申请、使用成本极低,因此,大多数村民在宅基地问题上持一种尽可能多占,即使没有实际用途,占而不用,也绝不能不占或少占的态度。

4、区位条件

在我国农村大多没有统一规范的村庄整体规划(即使有也很难真正有效实行),建房存在很大随意性,新建住房多分布在区位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附近,结果造成村庄内部住宅区位更加恶化,交通不便等,进一步推动村庄内部居民外迁,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因交通条件的改善而推动的住宅空间结构布局逐步外移,内部退化形成的“空心村”现象非常普遍,并随着新交通线路的兴建不断延伸。

在以上几种影响因子中,经济状况处于基础性地位。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农民具备了改善居住质量必须的最重要条件—资金;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弱化了农民与土地、农村和农业的天然联系,离开土地和农村成为一种可能的现实选择。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农民选择去城市生活,部分农民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在自身存在缺陷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和思想认知因素及现实区位差异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以宅基地为主的大量农村土地资源的闲置和低效率使用,导致了不同形式空心村的出现和蔓延。

三、“空心村”现象治理对策选择

基于以上对“空心村”的认识,结合其形成机理,对于“空心村”的有效治理,提出如下对策:

1.加快推进我国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的转变。继续从政策、收入等各方面向农业、农村、农民适当倾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完善深化对农产品生产的各项政府补贴,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边际生产力,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证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合理的劳动力规模水平。同时,正视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当地情况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金融基础。

2.完善各项农村集体土地制度。首先,进一步从制度上明确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尤其是宅基地相关制度在基层集体土地管理者县、乡、村、组之间的权责分配,切实做到宅基地申请、核实、审批和监管的有效衔接;其次,实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提高宅基地尤其是新增宅基地的获得成本。第三,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市场。当前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只是农民之间以房屋为依托私下进行的,基本处于隐蔽或半隐蔽状态,无论从数量还是流转的效率方面都是极其有限的,严格地说,并非真正意义的市场流转。加之没有明确的法律支撑,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化困难重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对农村改革的论述,为农村宅基地流转合法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各级相关管理者应当以此为契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参与宅基地市场流转,盘活农村宅基地存量,提高闲置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持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观念,包括科学的消费观、居住观、大局观等;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和基层管理者法制观念,使其在一系列包括宅基地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认知,从思想上遏制空心村产生的诱因;

4.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村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切实改善村庄内的交通、居住环境。例如,对于废弃或无主宅基地,可以暂时由基层管理者组织通过植树等方式对其进行再利用,并作为储备资源等待时机成熟时进入流转市场。(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海兰.农村“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探析[J].农村经济,2005,(9):21—22.

[2]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001,25(6):8—13

[3]许树辉.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1):11—12.

[4]冯文勇.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 (4): 267—269.

第7篇: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238-01

一、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专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20岁,属于“青春期”阶段,从入学至临近实习,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经历了许多变化,总体分析,可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转型阶段、成熟阶段,不同的阶段,心理和生理的表现各不相同。

(一)适应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适应中职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和其他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培养职业兴趣;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在集体的建设中培养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正确对待异往。

(二)转型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性格和能力特征,提高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现实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成熟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确立就业目标或继续学习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和各种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体验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使他们达到成功胜利的彼岸。

二、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形成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开设心理学及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行为的矫正、人格的重塑、心理的调整。

(二)配备专业机构和人员

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要在学校内选择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作为专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并对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兼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同时还要聘请校外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根据教育的目的,帮助中专技校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健全人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三)开展心理咨询

在学校内根据学生的意愿,开展学生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将每次咨询的内容都要做好记录,将其内容归纳、分类,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并将档案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班主任要及时提供学生的相关信息并记入档案,根据工作的需要,在保密的前提下,可借阅本班学生的档案,使健康教育更好得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应针对全体学生

全体中职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应以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如果只是面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维护被忽视,新的问题仍然会不断出现。

(二)不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其后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有些学校将学生送进医疗机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引起学生的恐慌和压抑;有些学校把心理适应能力差而引起的心理问题等同于思想层面的问题,采用说服教育等思想工作的方法,教育缺乏学科化的引导方式,仅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给学生讲授心理学知识,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所有这些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都能妥善处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使他们达到成功胜利的彼岸。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能积极地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身体变化,做到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成为适应性良好、身体健康的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有意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

[2]孟昭蓝,普通心理学,北大出版社,1988年出版。

[3]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

[4]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5]罗吉斯,当代青年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6]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大出版社,2000年出版。

第8篇: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新教材突出体现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突出了STS思想。而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更是与社会联系紧密,是初中五个主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一些化学物质、化学现象的必要手段,所以对这一主题的教学是不容忽视的。

“物质的化学变化”共分为三个二级主题: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本主题包括了初三化学很多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论性较强,它是以各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为载体的,因此,各物质间反应的规律以及应用情况介绍和具体物质的性质,变化知识星湖联系,也和生产生活重点实际互相联系,紧密结合。故在本主题的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情景素材可供选择,另外老师也要设计一些典型的化学实验为教学服务。我在教学实际中主要是通过以法来传授给学生的。

一、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完成学习目标

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教学中,我常选择这些实验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纸张的燃烧,向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学生通过这四个简单的实验对比,就会从“有无新物质的生成”这一角度对两个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讲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时,让学生亲身体验:向生石灰中倒入水,燃烧,木炭还原氧化铜这几个实验,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就会对这几个反应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老师常创设探究性实验,学生通过完成实验而得到一些理性的认识,既强化了学生实验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像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无疑也是我们需要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不仅为老师省了“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生成性。

二、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本主题内容在教材和教学过程中是分散安排的,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紧密衔接。教学每一个课题时都要注意夯实基础,也为以后的课题做好建基,一步一个脚印,不可急于求成,不能使任何一节课的知识成为学生脑中的空中楼阁。

三、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化学变化的现行时时都有发生。要善于运用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创设学习情境。如生活中有关缓慢氧化的例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例子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时的情景素材,另外,老是平时收集的关于化学的一些小故事、化学新闻、化学趣事、科学论文、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境,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四、化学俗语和化学韵语的使用,在增强学生学习趣闻性的同时,可以加深记忆

如本主题中涉及的内容可编为俗语如描述化学变化的:化学变化,颇有特征,不同物质,伴随而生,现象各异,五彩缤纷,放热发光,颜色变更,产生沉淀,生成气体。如质量守恒定律的韵语: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原子数目、没有减增,客观事实、实验证明,原子种类、没有变更,原子相等、没有减轻,前后质量、必然相等。再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韵语: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像这样的口诀在化学的学习中是很常见的。

第9篇: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辅导;认识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347-01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

21世纪是知识和人才竞争的世纪,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不加快,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普遍关注高中教育,关注高考,高中学生学习成为大家的聚焦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高中生的期盼所转化给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心理承担的负荷与日俱增,因人们对学生心理缺少足够的认识,心理疏通渠道单一和疏通方法简单浅显,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导致由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悲剧不断发生。如2013年江西省高三学生因不满班主任管理将班主任杀死案,2014年浙江省高三学生原本在安静的教室里面学习突然一名男生快步跑到窗口跳了下去案等。在一个个年轻生命陨落的背后,不得不让我们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深思。

心理健康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内心屏障,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高中生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灵,可以自主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挫折,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成绩显著,同时也会在逆境中磨练奋发,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创造辉煌。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无小事,班主任重学生心理小事则促成学生茁壮成长,让学生受益一生,造福社会。

二、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及行为表现

马克思说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总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渴求日益高涨,高考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是一个家庭对孩子的人生期盼,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展示。有了高考的存在,高中学生的学习被置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聚光灯”之下,学生因求学而心理背负的压力不断加重,其主要诱因有三点:

一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依赖人才,人才培养在教育。高考仍然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首要机制,面对高考招生指标有限和考生无限的矛盾,以及优秀教育资源的稀缺,众多高中生渴求通过高考能够迈进大学校门,甚至获得一个更高的人生发展平台,日日夜夜挑灯奋战,负重拼搏,不惜放弃自己爱好,透支身体,不愿和同学、家人分享内心的喜与悲,将自己内心锁在冰冷灰暗的小胡同里。日积月累,学生心理负荷没有得到疏导释放,学习目标开始迷茫,身体虚弱,性格孤僻怪异,成绩下滑,恶性循环让学生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失去了原有的学习动力。

二是家庭环境影响。家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温暖港湾,可面对社会的需求和高考的选拔,父母渴望自己子女成龙成凤,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拼高考进名校,许多父母逐步变成“唯分数论”,分数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尊重孩子人格、学习实际和闪光点,造成孩子内心埋怨叛逆封闭。另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留守学生大多存在自强、自卑、内向等多重心理,离异家庭孩子往往会对生活丧失信心,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

三是学校因素。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高考成绩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家长、学校、社会关注度最高。因此,高中学校为了在高考中角逐,将学生分类分层教学,将高考指标分解到班,以教学成绩优劣评价老师和班级,社会、家长给学校的压力传输给老师,老师把压力转给学生,且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拼时间、拼体力、拼智力,一句话“只要成绩能上来”怎么做都是合理的。为此,因老师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对学生只压不导、只学不导,只见分数不见学生,导致师生关系恶化以生恶果。

根据以上学生心理问题诱因分析,以及当班主任长时间观察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会以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归纳起来主要有:人生目标迷茫,对学习和生活丧失信心,学习被动没有动力,精神萎靡不振,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内向叛逆怪癖,身体虚弱多病;看小说书或者黄色书籍,不停玩手机,对电子产品有依赖症;爱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早恋;与父母、老师关系僵化,听不进任何意见和建议等。

三、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辅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