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转型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负成本 产业低碳化转型 低碳经济
2009年11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做到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必须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涉及新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 产业转型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那么,要改变这种发展惯性,产业低碳化转型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阻碍因素,其中转型成本就是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因素。
产业低碳化转型的必然性
(一)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化石能源消耗的增加,必然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面对这种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带来的种种环境及气候问题,必然要寻找一种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表现的新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最早来源于英国政府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新低碳经济》,目的是在气候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能源消耗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是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降低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应用、新产业发展、新制度构建、新体系形成等更加广泛的内容,意味着整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的发展模式的形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之中。为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和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双重目标,我国需要重新审视现有发展模式,重新选择更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低碳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选。庆东瑞博士分析认为,低碳经济含义是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碳减排,也就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的实现。如果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了而碳排放降低了,称之为它们两者之间实现了绝对脱钩;如果经济发展速度高于碳排放速度称之为相对脱钩;如果经济发展速度与碳排放速度相同甚至不及碳排放速度,就称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连结关系。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使经济发展从与碳排放有连结关系发展到相对脱钩,直至绝对脱钩。
(二)产业低碳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产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化石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因此,产业低碳化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
我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而这些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产业又不可避免地带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目前,我国产业发展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1%,超过2/3。其中,制造业在工业产业内部能耗最大,占工业产业能耗的 78%,能源消费总量的 56%。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时期, 高耗能、高排碳量的重化工业在我国仍处于主要地位,并且重化工业占工业产业比重较大。另外,重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污染大户,《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重工业在我国整个工业增加值中的比例高达69.5%, 2007年上升到70.1%。生产总值的增加,也伴随着能源消费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据统计,过去二三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75%。从碳排放强度指标来看,高耗能行业的排放强度较高,尤其以钢铁、有色、石化、电力等工业为主的高耗能产业是碳排放最为集中的产业,这六大高耗能产业单位产值的碳排放强度是全部工业产业碳排放强度的两倍多,是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的1.5倍。
根据中科院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并且指出,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业化任务。综合前面的分析,在发展我国工业产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费及碳排放,任务十分艰巨。产业低碳化成为现实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要实现低碳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因为能源效率的提高,低碳新能源的开发,化石能源的低碳化都要依赖于技术创新。因此,发展低碳技术是产业低碳化转型的核心,虽然很多的学者认为投资低碳技术的成本是有限的,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压力还是很大,面临着二氧化碳减排和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因此,如何实现产业低碳化,并且不增加转型成本,是目前应该解决的问题。
产业低碳化转型成本分析
《斯特恩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给全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广泛的市场失灵,而且越早采取有效行动,成本就越低。成本问题一直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逃避的问题。产业低碳化转型会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需要改变产品原有的生产方式,投资新技术、新生产工艺,采用新的低碳能源,势必会增加购买设备的固定成本和用于R&D方面的投入;低碳转型过程中,能源价格的不确定,以及提高能效措施还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也不是很明确,从而使得交易不确定性升高,造成监督成本、议价成本的升高,最终使交易成本的增加;对于中小企业,过高的前期投资使得融资障碍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产业低碳化转型也会带来机会和收益。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提供更强势的经济增长提供空间,低碳转型带来的低碳技术创新将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低碳产业方面存在大量的创业机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高也会增强区域低碳竞争实力。在直接收益方面,产业低碳化转型通过节能大大的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生产成本;低碳技术的发展以及低碳产品的创新可以开拓新的市场,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2007 年2 月,麦肯锡公司了《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曲线》的研究报告,其成本曲线显示存在“负成本”减排潜力,也就是说,存在一个负的碳价格——即使不存在任何碳价格,减排措施也可以为自己支付成本。综合前面的分析,当低碳化转型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就存在一种“负成本”低碳发展模式—经济不是停止或低速发展而是可以加速发展。对于产业发展而言,也可以寻求产业的“负成本”低碳化转型。
产业“负成本”低碳转型对策
(一)宏观角度的转型对策
1.法律法规方面。将发展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法制层面,建立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作用,推动政府、企业、居民提高能效。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 《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等法律法规,这些法规只是阶段性成果,还需按照产业低碳化发展总体要求,修订电力法、煤炭法和节约能源法等。建立和完善能源法律立法效果评价机制和执行机制,以加强对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规范和指导。制定法律可按不同行业,包括重工业以及家电行业等,制定节能控制指标(伍华佳,2011)。
2.金融政策方面。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体系具有五种基本功能:资金形成、资金导向、信息揭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五种功能是协同促进产业发展(郑志刚,2007)。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是指通过收集储蓄并转化为贷款而将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部门进行分配,提高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过程,从而实现产业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低碳化转型过程中也需要完善我国金融业的服务模式,建立碳基金制度、碳交易制度、碳金融公司等金融制度和工具,为产业低碳转型提供保障和支持,如发展环境相关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推行绿色金融等。
3.财政政策方面。针对低碳转型的财政政策比较重要的手段就是财政补贴,然而财政补贴与能源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运用财政补贴希望能够保持市场销售价格的基本稳定、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但是能源补贴,如石油补贴,会存在市场扭曲,应从财政补贴的环节和方向入手,合理安排补贴,促进产业真正实现“负成本”低碳转型。另外,借鉴英国和美国经验,对产业低碳化发展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可量化的目标和进度报告制度,并做出具体的成本收益预算方案(史达,2011)。
4.税收政策方面。税收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用市场的力量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促使企业抛弃高耗低效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自觉地选择节能新技术,生产节能低耗的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税收政策方面可以从开征新税种、减免税、加重课税几个方面促进产业低碳化转型。但是,税收政策需与财政政策、低碳技术开发结合起来。例如,通过提高工业能源效率可以获得短期效益,但是节能带来的收入效应,使得人们会因为节能而增加其它碳密集产品的使用。因此,通过财政补贴加大低碳技术发展,提高能效的同时,还需配套的税收政策,以便确保提高能效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长期效果。
(二)从纵向的时间角度考虑的转型对策
针对产业“负成本”低碳转型过程需要分别从短期、中期和长期考虑: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提高工业生产能源效率可以获得较好的短期效果,因此,低碳转型的短期目标可以确定为提高能源效率;中期阶段为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多样性。但是新能源与碳能源相比价格过高,从成本角度考虑,不仅需要能源发电本身的技术创新,而且需要传输和存储方面的技术创新。例如,风能和太阳能,能源供给地与需求地往往存在一定的传输距离,这会增加新能源成本;长期应注重引入与低碳产品有关的开创性技术。
(三)针对企业微观层面的转型对策
发展低碳经济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必将对企业的生产、环保、节能减排等运营活动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产业低碳化转型的核心应该是低碳技术的发展,企业作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主体,应促进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并且,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嵌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过程,以及通过企业管理的低碳转型、低碳技术孵化器的投资及管理等,增强企业在产业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四)建立低碳信息扩散平台
通过有效的收集促进产业“负成本”低碳化转型的行动机制,促进形成有利于低碳转型的标准系列,将信息反馈,鼓励企业合作、分享低碳技术及成功经验等。另外,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经验,带动我国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使我国低碳产业走上高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低碳技术大的扩散。
参考文献:
1.评论:谁拖了产业低碳化的后腿?[EB/OL]: 省略/ny/2010/10-12/2580608.shtml
2.伍华佳.中国产业低碳化转型与战略思路[J].社会科学,2011(8)
2月29日,4月交货的WTI轻质原油期货收盘价为每桶107.07美元,较1月31日的3月交货收盘价98.48美元上涨8.72%。国际能源署预测,如果局势动荡,使得西亚北非的油气领域投资1/3不能到位,全球将面临每桶150美元的高油价风险。
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亦是中国第二大石油供应国。
2011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升至56.5%,超过50%的警戒线,总进口量已超2.6亿吨。波斯湾之危局,无论结果如何,中国都将是最艰难的出牌者。
2012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在“中国能源安全:现状与战略选择”论坛上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五类风险:敞口式的能源消费;落后的能源发展方式;步履艰难的能源转型;积重难返的体制机制;尚待健全的“走出去”战略。
1993年前,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一直大于消费总量;此后形势逆转,缺口越来越大。不仅油气大量进口,到了2009年,富煤的中国也成为煤净进口国,2011年中国进口煤1.8亿吨,跃居世界第一。
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导致国内与国际能源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后者稍有风吹草动,中国市场就坐卧不宁。
而且,中国虽成能源进口大国,但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却不显著,在投机过度的国际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场上,中国依然是“小学生”。
在能源外交上,我国目前没有参与任何国际性或区域性的能源组织。中国有学者倡议,应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自由贸体系之外,“构建全球能源资源市场稳定机制”,但目前进展不大。
在地缘政治上,我国石油进口严重依赖局势不太稳定的中东和非洲,且进口国家相对集中,突然断供的风险一直存在。
中国一直希望油气运输途径多元化,打破“马六甲瓶颈”,但其他线路,如中缅管道亦有突如其来的风险;甚嚣尘上的“中国”,已对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前不久,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了《中国的能源安全:前景,挑战和机遇》的报告。报告认为,中国改变现有的能源供需结构存在很大困难,化石能源依旧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报告还说,未来几十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仍将以煤炭为主,但中国的水电、核电、风电和天然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中长期看,“中国应该构建一个技术创新导向的煤炭清洁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体系”。
多份国内外智库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要想保障能源安全,第一位必须“立足国内”,切实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转变用能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事实上,中国每年是依靠增加2亿吨煤炭和2000万吨成品油,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这种粗放外延增长模式,已无法持续。
从中国能源结构看,煤炭的霸主地位将长期无法动摇。因此,发展洁净煤产业,替代部分石油消费,应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康庄大道”。
在天然气方面,中国虽是天然气短缺国,但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异常丰富。美国就是依靠页岩气开发,使其能源自给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并成为天然气出口大国。
中国要保障能源安全,就必须下大力气调整能源结构。
专家指出,中国最靠得住的清洁能源当属水电。但因陷入环评论战,水电迟迟无法开闸。尤其是2007至2009年,三年核准水电装机容量分别为234、724和737万千瓦,导致“江河空自流”。
一、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把节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对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产业布局、园区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要更加注重节能,把节能降耗贯穿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全过程。要认真总结去年下半年实施应急调控的经验教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调控手段,立足抓早抓实,按月确保工业用电增幅低于增加值增幅,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切实改变前松后紧的被动局面,确保全面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任务。
二、强化刚性约束不动摇,实行严格的问责制。节能计划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标,是衡量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效的重要标志。各地要继续将节能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强化能耗经济责任制考核。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节能的第一责任人,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节能的第一责任人,各地主管部门是当地节能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未完成目标的地区进行责任追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一律不能参加评优树先活动。今年将实行节能计划风险抵押金制度。
三、坚持源头控制不放松,严把能耗增长关。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要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区域能耗水平影响和产品能耗水平作为节能评估审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能耗门槛。新上及改造项目的工业增加值能耗要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10%以上,产品能耗水平要达到其限额先进值或同行业先进水平,强化能耗指标的约束作用,严控高耗能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合理控制能耗总量。对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地区,实行区域项目限批。
四、大力推进结构转型升级,努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比翼齐飞”,大力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构筑经济转型升级新优势。各地结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落后产能淘汰标准,扩大落后产能淘汰范围,更大力度淘汰和关闭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低效益的劣势企业,加快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
五、加快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各地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引导企业加快节能技改步伐,一是全面实施节能技改。各地要指导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编制节能改造方案,力争利用三年的时间全部完成,使企业能耗水平达到省平均水平以上,彻底淘汰落后用能设备,今年的实施面要达到40%。二是组织节能改造示范工程。重点做好余热余压利用、锅炉窑炉改造、能量系统优化等技改项目,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大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全面推广高效节能空调、电机、汽车和照明产品。鼓励大型企业运用能联网技术建立能源管理中心。三是推行节能改造新模式。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新机制,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备案,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具备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能力的节能技术服务公司,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
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法规政策的导向约束作用。强化激励约束,加快完善节能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政策激励作用。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采用奖励、补助、贴息和落实节能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和促进企业开展节能技术创新改造。引导企业完善内部能耗经济责任制,严格考核,节奖超罚,使能耗高低直接与职工经济收入挂钩,提高广大职工的节能积极性。二是强化法规制度约束作用。认真落实有关法律制度、技术标准,落实节能依法强制执行的硬性要求。对使用落后用能设备和产品能耗超限额的用能行为,严格落实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三是突出预警调控作用。在加强能源计量、统计的基础上,实时跟踪监控重点地区及企业经济走势和能源消费状况,加强科学分析预测,对能耗增长过快和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滞缓的地区实施预警,适时采取调控措施。
七、严格执法监督,坚决纠正不合理用能现象。继续开展节能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重点地区和企业的督查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乱上“两高”项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生产工艺、单位产品能耗超限额标准等问题,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地方单位产品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实行惩罚性价格政策。开展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节能评估报告落实情况专项审查,广泛开展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公共机构节能以及公共场所空调设置温度监督检查。加强城市照明管理,严格控制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用电。
八、突出重点,狠抓工业领域节能降耗。通过新型工业化带动、技术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的节能监管,按月核查能耗数据,落实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推进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积极推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开展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创建工作,认真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促进工业能效水平整体提升。
>> 中国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分析及建议 新能源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应用与普及 关于中国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及建议的分析 为加快推进中国替代能源产业化进程贡献力量 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人口市民化问题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金融结构转型分析 中国农村地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 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动态研究 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纠纷及其解决方式 秸秆建筑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应用推广 中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报业产业化进程的难点与突破 中国汽车风电能源产业化构想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发展地区差距分析 叫好又叫座:宇通新能源产业化进程再加速 新能源产业与中国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 推动休闲产业化进程 “亚特兰”主食产业化进程 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落后的根本原因浅析 试论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配置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07-01.
[2] 人民日报刊发国家统计局报告.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R].国家统计
局,2013-11-06.
[3] 张国兴,高秀林,汪应洛,刘明星.政策协同:节能减排政策研究的新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3).
最近,很多学者在鼓吹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这引起了全球产业界和学术界的热议。
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指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高度融合。有人将它说成信息技术将彻底改变人类生产能源、传输能源,乃至使用能源的方式,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他新近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就完整地描绘了他对分布式能源结合信息技术,从而使人类生产使用能源发生革命性改变的宏伟远景。
也有人将第三次工业革命描绘成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获得深刻的商业洞察,从而帮助人类进行更加明智有效的决策,甚至提出了进一步智能化制造的概念。
不管怎样,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想象,确实带给我们巨大的震撼,事实上也已经开始了。这次工业革命,根本上就是信息产业和传统工业产业的深入融合。
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会在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如里夫金所言,分布式能源和互联网的结合,将打破人类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建立的以化石能源为核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不仅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供给的主流,所有的楼宇、厂房、乃至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能源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使用者。在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技术成熟的今天,这一突破已经不是梦想。欧洲国家已经率先实施,并且在诸多领域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比如欧洲太阳能的产能,就占到了全球70%以上,远远领先于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而德国分布式能源的发电量已经超过了集中式供电的发电量。
但是以美国和中国为代表的集中式能源的使用国家,其智能电网的概念仍以集中式供电作为模板,而且传统能源巨头的阻力仍将是推广分布式能源的巨大阻力。在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国家的大力倡导、政策扶植以及金融补贴下算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国内风电电网的有效接入,太阳能的本土化发展方面都还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瓶颈。
其次,大量工业企业能源效率的优化也创造了工业流程改进、设备革新和信息产业融合的革命性机会。在传统能源有效使用方面,中国依旧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以钢铁冶金行业为例,中国钢铁技术最先进的宝铜,成本结构也被三个三分之一所困扰:三分之一受制于铁矿石价格;三分之一来自于管理和人员成本;三分之一来自于能耗。而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宝钢的能源循环使用最多也只达到了40%,而同类的日本企业早已超过了80%,所以,如何降低能耗,在现有的生产系统中通过设备的更新,智能化改造和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能源管理提升一个层次,不仅对宝钢这样的高能耗钢铁企业意义重大,对整个中国的钢铁和重化工产业的能源使用转型升级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以合同能源管理为基础的新的商业模式将造就一大批新型的服务型企业,为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全新的产业机遇。
第三,以云计算和数据分析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在中国还远未展开,但是已经有一些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开始关注并且进入这一领域。阿里巴巴就已开始布局云计算业务。在阿里巴巴的B2C平台上每天有多达上亿笔的业务交易,而这些业务交易所积累的数据将使得阿里巴巴有能力对客户的交易类型、交易习惯、交易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从而提供有深度洞察的分析报告,这些分析报告无疑将对阿里巴巴的各位商家合作伙伴供应商具有重大的商业价值。在数据挖掘方面的布局,无疑将使得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这样数据型的公司获得新的竞争力,并且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阿里巴巴只是一个先进的例子,在中国拥有广大数据技术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是具备大数据战略眼光开始布局进而进行商业化规划的企业目前尚为数不多。这里面的重大瓶颈来自于人才,传统的工业、商业乃至流通企业储备了一批对自身业务熟悉的人才,但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将产业优势和信息技术进行嫁接,产生新的竞争优势,真正跨界产业和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士少之又少。
全球气候治理结束“无政府状态”
《巴黎协议》对改善全球气候和能源治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由于各方争执不下,气候谈判陷入僵局,全球气候治理陷入了某种无政府状况。
此次《巴黎协议》提出,所有国家都要对减排和资金情况进行汇报;各国要定期提供温室气体清单报告等信息;所有国家都将遵循衡量、报告和核实的同一体系,但会根据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做出灵活安排;除了最穷、最小的国家外,各国必须每两年汇报一次;对提供资金和减排情况,会有第三方的技术专家审评;督促发达国家在2020年之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鼓励其他国家自愿提供这种资助。
这些具体规定有助于推动各国减排和全球气候治理的透明化,并大大增强各国和地区在气候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如果未来这些透明化措施能够得以执行,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将更趋完善。但是,这些纸面上的协议能否完全落实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此前发达国家曾经承诺在2020年前,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这一承诺还未能履约。要真正落实《巴黎协议》、完善全球气候治理,还需各方以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思维战胜功利主义、“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以实际行动落实雄心勃勃的目标。
《巴黎协议》提出的减排目标和机制,对推动能源转型意义重大。化石能源消费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特别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而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约70%。因此,要实施减排目标,势必需要在节能和优化能源结构两个方面做文章。以北京的大气污染为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在2015北京能源论坛上透露,北京空气中PM2.5的2/3和温室气体的3/4来自化石燃料。化石能源的生产、运输过程等同样也对土壤、水和大气带来了污染。
经济发展的目标在于让人们享受更自由更富足的幸福生活,以牺牲环境和人们的健康为代价换来的高速增长绝不是理想的结果。为了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人们生活的品质,全球必须尽快从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进入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相结合的能源清洁利用时代。
可再生能源短期内难以撼动
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
《巴黎协议》将推动节能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全球能源结构必将更加清洁低碳。在《巴黎协议》达成后,绿色和平组织全球总干事库米・奈都表示,《巴黎协议》要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尽快达到峰值,并在本世纪下半叶达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这意味着化石能源的历史最早可能在本世纪终结。
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的协议,无疑会进一步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进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次大会后,全球能源消费会立刻进入清洁能源时代,能源结构的转型仍然需要一个较长时期。
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显示,在2014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形式,它占一次能源使用增量的1/3,它提供了世界能源需求的3%,而10年前仅为0.9%。2014年全球来自能源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增长了0.5%,这一增速跌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尽管可再生能源增长较为迅猛,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往往还存在分散性、间歇性等特点,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后,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技术难度。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还有待微型电网、储能技术、智能用电管理等技术的成熟。同时,近年来煤炭、石油价格的大幅回落,也使得等热值的可再生能源相对价格较高,经济性难以显现。由于全球能源消费增速已大幅放缓,即使可再生能源在增量中占有较大比重,短期内可再生能源还是难以撼动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
人类的能源消费大致经历了薪材时代、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总体的趋势是能源越来越低碳,能源的密度越来越大。短期看,由于天然气是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同时,页岩气革命以及海上天然气的开发也为各国扩大天然气利用创造了条件。作为仅次于石油和煤炭的第三大能源消费品种,天然气消费的比重未来还会持续上升,人类会进入一个油气并重的时代。从长远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约束的增强,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或将成为能源消费的主导。
《巴黎协议》 对中国影响几何?
至于协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我认为,从短期和中长期看都不会对中国经济增速产生显著冲击。今年6月30日,我国政府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确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尽管我国提出了较高的自主减排目标,但只要通过努力,我国实现上述目标也是有基础和条件的。随着产业政策的推动以及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对减排形成了有利条件。2013年,我国服务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占比首次超过制造业。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51.4%,超过了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单位GDP排放的显著降低。而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发挥,特别是节能技术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减排。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中国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关键词:ICT产业;可持续发展;碳排放;欧盟、
随着企业和消费者对信息获取和在线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信息通信技术(ICT)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ICT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欧盟已经规制的航空碳排放相比,ICT行业的碳排放更值得关注。
根据全球领先的ICT环保行业组织——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推进协会(Global e-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 GeSI)——的一份研究报告,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话,ICT行业的碳排放将从2002年的5.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增长到2020年的1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不过,该报告还指出,ICT公司可以推动其他行业如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业的节能,至2020年可减少15%的碳排放。欧盟委员会也认同这一点,根据欧盟七年科研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ICT行业的研发投入将增长46%。
ICT公司也可自愿采取措施,来降低公司的碳足迹和能源支出。
现在摆在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一个问题是,仅有自愿行动是否足够,是否要为ICT行业制定相关立法。
自愿行动可能还不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注意到,ICT公司已经自愿地采取一些降低碳足迹的措施,树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顶尖的ICT公司还自愿承诺大幅度减少碳排放,例如英国BT公司承诺减排80%以上,沃达丰公司承诺减排50%,诺基亚西门子公司承诺减排49%。“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样计算能耗的”,一位匿名的业内专家如是评价。
欧盟委员会首先鼓励ICT行业作出减少碳排放量的承诺。2009年,欧盟公开了一份动员ICT行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建议书,号召ICT行业于2011年之前确立能效指标,以达到至2015年降低能耗20%以上的目标。欧盟会每年监督这方面取得的进展。
欧盟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现有的这些措施是否足够。“是把规制碳排放的任务留给行业本身,还是由欧盟委员会来进行规制?”欧盟委员会可持续发展ICT部门的负责人科莱特·马洛尼提出这样的问题。
2013年,欧盟执行委员会将启动一个工作组来分析是否有必要规制整个ICT行业的环境绩效。
这一举动已经给ICT领域的大公司敲响了警钟。尽管ICT公司普遍支持欧盟的监管框架和减排目标,但他们担心,“如果为了实现目标提出很详尽的措施要求”,可能会损害欧盟相对于亚洲或美国的竞争力。
政策制定者清楚这样做面临的挑战,但还是认为建立一定程度的监管框架是必要的。“这种监管可能会比较宽松,也可能不那么宽松,目前正在讨论的是如何在这之间进行平衡”,欧盟能源司总干事菲利普·罗威说。
认证和审计计划
事实上,对ICT行业的碳足迹监测工作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欧盟委员会采取的第一个举措是启动欧盟认证体系——生态管理和审计计划(EMAS)。这一计划从2001年开始实施,已经经过两次审议了。该计划属于自愿性质,但很多公司经欧盟审计机构认证已登记并获得绿色证书。
EMAS是一种管理工具,用来评估、报告和改善公司或其他组织的环境绩效。EMAS同时也是ICT行业最常用的“绿色审计”工具之一。自2004年以来,使用EMAS的机构数量翻了一倍多,从3 901个增加到2012年的8 174个。进行绿色审计的机构也有小幅增长,从2004年的3 055个增加到2012年的4 581个。
如果评估结果是积极的,公司就可以通过营销和广告手段自豪地向消费者宣称已获得绿色证书。在能效指标中排名靠前也有助于企业确立在行业领域的龙头地位,并获得客户的尊重。
“我们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管理我们的企业。我们决定不只是做另外一个项目,而是推出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将它完全地融入到我们的经营策略之中。这样,我们不但能取得进步,还能获得客户的尊重。”全球软件公司SAP绿色IT部的副总裁马蒂亚斯·戈特勒这样说道。
2010年,SAP连续第四年排名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第一名。“我们走近客户时,客户相信我们能真正地帮助他们。这是第一个关键点,如果你想帮助社会或企业,那你就需要树立一个榜样”,戈特勒表示。
促进减排
在支持向低碳经济转型方面,ICT行业也能提供一定解决之道。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预测,到2020年,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的广泛使用可以减少高达15%的全球碳排放。“ICT是无碳社会的推动者”,日立欧洲的主管兼集团主席斯蒂芬·戈默索尔在一次智能能源和可持续发展ICT会议上说,“IT元素是低碳社会转型的核心”。
ICT促进低碳社会转型的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1)开关装置、传感器、热水泵、数据服务器、软件和控制系统、智能计量系统以及铁路管理系统,其中铁路管理系统具有双重作用,它能同时促使人们从乘汽车向乘火车转变;
(2)对智能电网的灵活管理和控制系统,目前很多“智能”技术都有赖于智能电网;
(3)制造工艺的节能方案,作为耗能大户,制造企业占到欧洲一次能源消费量的30%左右。
2009年,欧洲委员会了一项研究报告《ICT与能效——以制造业为例》,其中编制了2009-2015年ICT部署活动的建议清单和2015-2020年ICT在制造领域研发需求的摘要。报告提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节能65%是一个合理预期。
报告中还提出,“预计这些建议的措施将有助于制造业从占主导地位的‘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经济学范式向‘最少资源获得最大增值’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范式的转变”。
在促进城市更合理使用能源方面,ICT也起到关键作用。这是通过使用更节能的建筑、交通、路灯照明和其他相关产品来实现的。向智慧城市转型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将ICT整合到电网之中。目前,这种整合还十分缺乏,而现有的电网基础设施已经使用了50年。城市区域的能耗占欧盟能耗的70%,而交通拥堵成本就占到欧盟GDP的1%左右。
为了鼓励创新,欧盟委员会共同资助智慧城市项目的开发。事实上,2012年7月1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一项创新合作计划,每年提供3.65亿欧元的基金用于开发城市智能技术。欧盟已将2013年的3.65亿欧元基金拨付,用于城市技术的开发。
欧洲创新合作计划(EIP)由民营企业和欧盟执行委员会对能源、交通、ICT领域开展共同研究,以开发一定数量的批准项目。
正在酝酿中的项目包括使用数字技术和卫星技术改善交通状况的城市电子公交项目,租赁替代燃料汽车的智能手机应用项目,电动车快速充电项目等。
生态设计
虽然ICT可以促进节能,但电子消费产品的能耗早已引起决策者的注意。
2005年通过的生态设计指令,规定了对电脑、吹风机、冰箱、办公设备等产品的能效设计规则。
生态设计指令所重点关注的对象有计算机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和其他此类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的节能潜力较大。欧盟委员会称,到2030年,这些产品的节能量将达到每年1157 TW·h,这是瑞典每年总能耗的两倍。
与生态设计指令配套的还有一系列其他法律或协议,其中包括:
(1)关于成像设备和复合机顶盒的自愿协议,这是由行业提出的建议并经欧盟委员会的同意。欧盟委员会能源理事会生态设计工作组组长Ismo Gr?nroos-Saikkala说,到2020年这些自愿协议将节能14 kW·h,“从整体上来看,这是重要的。”
(2)能源标签指令,这有助于行业衡量其环境足迹。这部法令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推销其产品的机会,并向消费者提供了比较电气和电子设备能效的工具。
(3)能源之星自愿能效计划,通过实施该计划预计到2020年节能30 kW·h左右。能源之星计划关注的重点是办公设备和国家与制造商之间签订的自愿协议。
(4)生态标签,在环保领域表现最佳的产品将被授予生态标签。
数据中心
截至目前,欧盟标准把重点放在个人消费产品或设备,这是生态设计指令规制的对象。但是,随着云计算的普及,数据中心的能耗也开始令人担忧。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于2014年左右启动一个初步研究,分析何种类型的要求能有效地减少数据中心的能耗。“我们需要与利益相关者一起工作,因为很多工作无法单独完成”,Gr?nroos-Saikkala说。如果这项初步研究确定,通过行业的自愿协议无法克服一些缺陷的话,欧盟执行委员会将在2017年之前采取立法的形式。
微软、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等开展云计算业务的大公司可通过讨论数据中心的能效来引导行业的发展。微软保证到2012年7月各部门实现 “碳中和”,而谷歌则推出激励机制,鼓励在电源管理和存储服务器的数据中心冷却方面尽可能节省能源。
谷歌表示,投资19 000欧元用于节能设计将获得每年5万欧元的回报。但也有些公司认为降低电耗的节能方法节能潜力最大,对这些公司而言,数据中心冷却不是他们优先考虑的对象。
节能建筑
ICT公司还热衷于通过绿化建筑来展示其获得的绿色证书。
信息技术在提高建筑物能效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提高热泵和电机能效的智能控制系统中,ICT是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动控制照明系统,ICT组件构成的无线传感器可以显著减少电力的使用。无线传感器还可被用来优化电动通风和空调。
现代建筑还可成为能源的净生产者。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主席路易斯·内维斯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是,连通性和变化的ICT方案可以把建筑变为可再生能源的净生产者,而无需使用实物产品和活动。”
消费意识
然而,为了鼓励消费者吸纳这些技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最近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委托的一项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人不知道智能电表的存在。
气候变暖要求全球采取行动
报告指出:“只有通过全球行动才能够实现达到有意义的缓解气候变化所需要的排减规模,而普遍认为发达国家需要率先采取这种行动。作为其以往经济活动的结果,它们对导致大气层目前温室气体浓度的大部分排放量富有责任,而且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仍然高于其它国家的排放量。它们也具备更强的经济、技术和管理能力,可迅速转变为低碳经济。不过在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中,特别是在其中最大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中,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出现了急剧上升的趋势。除非这些国家大力采取行动,改变能源使用结构以及生产和消费模式,否则这一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面对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威胁,采取全球行动是必要的条件。但是鉴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提出全球行动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因为发达国家在过去二百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占到了今天温室气体浓度的80%以上,而且直到今天发达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仍然高于发展中国家。统计表明,美国人均到20吨,欧洲和日本为10―15吨,中国为4.6吨,非洲国家连1吨都不到。让那些远未有实现或正在推进工业化的国家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一样去承担减排温室气体的责任,显然是不公平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以工业化为主的碳排放高峰期,虽然面临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但中国并没有推诿或拒绝为减排温室气体应负的责任,只是强调中国应承担与发达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原则不应改变,它是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暖行动的法律基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既要携手同行,又必须承担有显著区别的目标任务。
缓解气候变化与结构转变
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都必须转向对气候更为友善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报告”十分强调经济结构的转变,明确指出:“理解气候变化的最佳方式是视其为一种全球结构转变进程。在这一进程中,经济活动将由温室气体密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向对气候较为友善的方式,它在微观经济层面会给许多经济行为者造成损失和调整负担,但也会为其他经济行为者创造新的收入和赢利。从这个意义上说,缓解气候变化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新的经济机会时的结构转变进程有许多相同之处,尤其是作为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结果。从这一宏观经济角度出发,缓解气候变化在许多国家甚至具有刺激增长的效应。”
在中国,要缓解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防止无限制、无止境地追求GDP增长;必须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催生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升级放在首位,以适应或加速全球结构转变的进程。事实上,“调结构”已成为我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我国既定的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等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因而缓解气候变化,它不但不是我们的额外任务,而且将是推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并实现重大突破的活动与动力。
通过改变结构创造新的增长机遇
“报告”对发展中经济体将缓解气候变化纳入产业战略,并将在结构调整中面临新机遇作了深刻阐述。报告认为“每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都需要为融入有助于实现减排目标的新式产品的新兴市场制定自身的战略。这些战略需要兼顾当地对特定‘环境产品’的需要和在当地生产这类产品,包括为区域和全球市场生产的可能性”。报告还明确指出:“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里,发展中经济体拥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从转向可再生能源、无害气体技术、低碳设备和电器以及更可持续的消费方式的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中受益。成功参与新的市场有助于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将缓解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快速增长相接合。这需要有旨在加速能力培养,生产或参与这类产品的制造及其而后的升级的产业政策。”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寻找一条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特别是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这既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更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未来围绕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的发展将会展开日益激烈的竞争,发达国家已经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作为抢占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制高点,我们必须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摆到国内战略转型的重要位置,以加快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型。
今年9月21日和22日,国务院总理就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接连召开了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座谈会,温总理指出,我们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着眼于引发技术和产业革命。这是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基本方向,我们必须把缓解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增强国力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应该说,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之道就在于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中国搞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产业,最重要的是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结构转变中的新机遇,才会避免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成为别人的盛宴。
通过恰当的国际协议缓解气候变化
要采取全球行动,必须要尽快通过一项旨在缓解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按照2007年底形成的“巴厘岛路线图”,今年12月哥本哈根大会只有达成一致,通过协议,才会制定出2012年到2020年的气候新规则。否则,人类将会推迟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
国际气候谈判能否达成一致,关键在于责任的分配必须合理。“报告”对此有很明确的观点:“为了达成新的气候协议,责任的分配必须为所有各方视为足够的公平。一方面,一种国际排放量交易制度需要考虑到工业化国家对大气层中现有温室气体浓度绝大部分负有责任;另一方面需要承认,发展中国家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关键取决于其拥有恰当的资金和获得清洁技术以及有能力开发自身的环境产业。视最初的排放许可分配而定,一种排放交易制度可允许发展中国家将其无须用于抵补国内产生的排放量的多余排放权出售,因此为它们需要的技术进口提供部分资金,这种排放交易制度可补充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绿色经济的官方发展援助,以及支持发展中国家技术升级和结构改造的外国直接投资政策。”
显然,发达国家是否愿意率先行动,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承担其历史责任,这是谈判能否成功的前提。发达国家必须为自己在历史上的欠债买单,率先履行量化减排的义务;同时,也要为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这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赎罪的义务。
现状:不得不做 不转不行
当前,化工行业正面临金融危机以来较为严峻的困难局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表示,从原因分析,供需失衡仍是主要原因。2012年以来,国际经济曲折艰难,国内经济持续放缓,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化工行业市场需求,特别是与工业投资等密切相关的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等的需求长时间未能有大的改观。而相对需求的低迷,市场资源的供给总体充足,在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下,行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加之进口冲击不减,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国内化工品市场失衡,价格走跌,利润下降。
严峻的进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2013年外贸需求下降和贸易伙伴政策收紧将成为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双重桎梏。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兴市场经体宏观经济运行波动剧烈,经济增长失速,资本大规模外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认为,这一态势将对中国化工行业2013年的进出口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助理高世宪告诉笔者,现在石化行业已经到了不转不行的阶段了,国内石化行业一直存在“两头在外”的问题,相对精细化工,原材料化工“两头在外”的情况更多一些。石油等原料进口,产品出口,而我们更多地是扮演“加工车间”的角色。从去年的情况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乏力,使得我国石化行业的一些子行业经济效益比较差,亏损面也较大。就是因为国际市场相对萎靡,对我们的出口造成一些影响,而国内处于低端的产品价值又无法提升,导致效益下滑。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王孝峰表示,目前大部分产品产能过剩,而一些高端的产品自己不能满足需要,尚需进口,加上我们的能源资源保障不够,使得全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任。
中国吴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李建斌告诉笔者,从当前化工行业实际运营情况看,由于国内外市场持续低迷,前十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积累的产业结构性矛盾正在显现,企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差距也渐渐暴露出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较好的时期,一些企业虽然着手企业的转型升级,但动力不足。因为即使企业生产的一些端产品,也能获利。再加上国内经济长时间的高速发展,拉动了传统产业产能的大幅扩张。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才积累下来更大的产需矛盾。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内外需求大幅减弱,进一步加重了原有的产能过剩,一些粗放式经营企业必然出现较大亏损。这时企业若再不转型就只有死路一条。
“从化工大省江苏省来讲,去年化工企业过得都比较艰难。转型升级成为整个江苏的化工行业和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秦志强说。
秦志强告诉笔者,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江苏省的问题一是全省化工产品进出口逆差比较大,且在短期内难有根本转变;二是江苏本身受到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的制约很严重,95%以上的能源、资源都需要靠省外采购,能源、资源和环境始终是套在江苏化工行业头上的“紧箍咒”。现在全省的化工总量已经很大,人口又相当密集,集聚在长江中下游的黄金水道上,难有再大的发展空间。连省内化工园区的发展都如履薄冰,生怕老百姓再在环保方面提出什么异议来。另外,全省精细化工和化工新产品所占比重在整个行业的总量中偏低,精细化工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江苏化工大省的身份并不相符。如果现在不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再往后转起来就很难了。
四川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佳才也表示,2013年化工行业竞争是一片红海,加之同行业企业的自然矿产和金融资源的配套,基本是国进民退,但市场竞争却是处于同一个环境。他们作为一家民营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显得比较苍白,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转型成为必然。
问题:转型规划执行难 企业创新能力差
2013年对石油和化工行业及企业来说,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迫切,然而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全行业转型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信达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麦土荣谈到,对于化工行业的转型发展,我们更愿意看到,政府能在技术引进、人才培养多提供政策指导;同时出台有效措施,保障化工子行业“十二五”规划及准入条件的执行、落实。其实化工各子行业的准入条件和规划都已做得比较好,但执行起来有难度,制约了行业的转型升级。现在化工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论哪个行业,只要把核心技术掌握了,产能都是过剩的。政府的作用就是要在审批上更严格一些,使产能过剩的问题有所改善。化解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在政府的审批环节,能把各子行业原有的规划执行好,对行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一个促进。
以纯碱行业而言,其“十二五”规划已经对如何推动行业发展有了很明确的要求,而且准入条件也已颁布。但这两年该行业不仅新增的产能很多,一些落后的产能也没有被淘汰掉,问题就比较严重。主要是地方与中央政府有一个博弈的过程。但规划和准入条件落实不好,不仅是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对纯碱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
“将来应该政府出面,要么不让他上,要么把标准定高,可以把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煤气化指标拿来作为标准,从能耗上、技术上加以限制。”麦土荣说。
有的企业谈到实现转型的难度在于技术创新。
李建斌表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是缺乏专有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差。国外一些化工企业都相继退出了氯碱、纯碱等能耗高污染大而附加值不高的传统产业,转向医药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电子化学品等产业。这些企业的转型都已经做得相当不错,因为他们从20世纪70~80年代就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研发和储备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转型,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起步都比较晚,因此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虽然发改委、工信部多次提出实现产业升级,也从政策上给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因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及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诸多问题,也增加了创新的难度。
再次,当前企业的经营压力较大,也没有更多的资金去投入高新技术的研发,加上产学研结合力度不够,影响了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进度。
另外,从固定资产投资体制上,现在行业整体管理协调的力度不大,效果也不明显。大家都认为化工是投入产出比较高的行业,所以盐业、煤炭、电力等不少领域的企业都把目标投向了化工产业,加剧了该行业的过度竞争,使得本该能做出自己特色的企业也只能为生存而跟风上项目,十分不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战线并非越长越好,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
对策:行业积极推进 企业提高意识
赵俊贵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对能源、原材料形成大规模需求,对接近终端消费领域的新型产品的需求增长将远高于基础产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促使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其中包括机硅、有机氯、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纳米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化工产品。但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化工新材料是当前自给率最低、最急需发展的领域。化工企业应密切跟踪精细化工与新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进展,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提前进入开发试验阶段,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技术,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明确的面向高科技产品投资的宽松政策,促进化工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变。
行业能否走出困境,一方面取决于宏观经济及行业需求能否恢复;另一方面,取决于行业能否在供给方面控制数量,优化结构,并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提升盈利能力。
此外,要密切关注化工产业投资增长持续高位的情况。国内化工产业基本为市场化运作,再加上有些化工项目的技术含量相对偏低,投资资金相对较小,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企业凭借较强的适应能力迅速发展壮大,但站在宏观层面,从当前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以及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等发展趋势来看,化工企业必须将投资方向进行调整,如建议相关企业投资标的瞄准高端新材料等新兴领域。
高世宪说,转型升级是一个长远的方向,不仅需要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环境保护和能源及资源消耗的问题也应充分考虑。
秦志强谈到,“十二五”经济转型期,在江苏化工企业中一要提倡包括工艺技术、企业文化、发展思路、商业模式等综合性的创新。企业要实现差异化,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发展,从拼资源、拼价格,向追求高附加值转变,提升价值链,完善产业链。形成企业最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从规模扩张向注意质量提升转变。
二要关注能源和资源的约束问题。江苏化工的转型升级,既要摆脱单纯依赖能源资源的局面,又要在新能源、新资源上有自己的拓展。
还是积极推进绿色化工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并还要将化工园区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载体。制定化工园区的考评体系,促进园区的健康发展。
王佳才表示,实现转型唯有创新。2013年公司要实施技术创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寻求差异化产品,开辟产品中的蓝海;实现管理创新,大幅降低管理费用;还要进行模式创新,将知识产权资本化,由传统制造业转型为制造加技术服务。
经过大量市场调查及深入的研究,2013年,和氏璧化工公司提出了结合当前形势的客户聚焦项目。公司将采用各种形式,积极主动邀请化工产业链上各个产业的重要高层参与该项目,通过深入沟通,充分了解其各种需求,并制定出服务各个产业链的计划,以专业的平台、高品质的产品与长期持续改进的最佳增值服务回馈于石化产业。
李建斌说,吴华公司在产业转型上,提出要大力发展氟化工,积极培育精细化工,调整优化氯碱化工;同时还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公司下属的科研院所各有独特的专业技术,要将这些院所的科技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更好地支持所属企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