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山西省城乡生态化的基本内容
山西省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省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明确实施城乡化策略。山西省城乡生态化就是要遵循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1]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还含有自然和社会两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产业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生态产业注意到了自然生命生态系统中本无废物的事实,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的生态调控原则,而生态产业协调了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复合生态系统在某一发展阶段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得以持续发展。[4]基于城市和农村生态系统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农业、农民和农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看,“三农”实质上分别对应着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即农村→自然、农业→经济、农民→社会,可见,三农现象不只是经济或社会领域内的问题,“三农”之间形成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关系,相互作用,协同发展。[4]
城乡生态化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分析
建立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可以作为山西省城乡生态化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根据榆次区20个村、灵石县14个村和保德县16个村的调查,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村建立水源保护区占调查村总数的100%,村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占调查村总数的38%,基本上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村委能主动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而且有30个村地下水资源受到煤矿区的影响,占调查村总数的60%,农村主动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在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城周边村污水没有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距离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城较远、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没有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村尚未做到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村垃圾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直接倒入深沟和深坑内;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2%,但各村推广的户数并不多。在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方面,能够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户用沼气村达到调查村总数的100%,但各村发展的户数并不均衡;村综合利用作物秸秆,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6%;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
企业对农村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村周边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已经建立,有效地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村周边不存在污染问题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在拥有煤炭资源丰富的灵石和保德县,由于煤矿企业的开采,村内存在一定面积的土地坍陷问题,村内存在坍陷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48%。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村内已经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占调查村总数的100%。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各村能推进健康养殖,在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方面,已经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力求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人畜混居现象彻底改变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已经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力求提高养殖的规模化水平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能够通过养殖小区发展沼气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能够通过养殖小区生产有机肥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不能有效地进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0%;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按标准化生产,强调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种植区域普及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实施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
防治农村土壤污染。村对农产品种植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均为0;村对煤矿废弃地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均为0。但所调查的村均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自然生态保护。村能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的力度不够,村庄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庭院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2%;通道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64%。
城乡生态化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公众参与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基于主动自愿原则,以农民个体为主导,农民具有科学的环保意识,按照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农民自身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农民在构建良性生态环境中自觉参与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行为。推广秸秆免耕覆盖栽培、秸秆还田、生产沼气、用作食用菌生产等成熟技术。严禁露天焚烧秸秆污染空气,或者将秸秆随意堆放在公路沿线、林盘、院落,或者抛入河道堵塞沟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为。有效地进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农村沼气建设行为。大力推广“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要与改厨、改圈、改厕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充分利用沼气综合技术,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粪便、污水进行处理,产生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治理农村养殖污染。农业循环经济行为。开展“节水、节药、节肥、节种”等清洁生产技术。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农药施用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绿色控防技术,农膜要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规模化生产。农村河道疏浚行为。配合水务部门全面疏浚镇村河塘沟渠,清除河塘淤泥、杂物垃圾、杂草飘浮物,严禁向河道沟渠倾倒农业生产垃圾,建立河塘长效管理维护机制。村庄容貌整治行为。按照“清洁、秩序、优美”的镇村整治标准,村庄要集中清理乱搭建、乱堆放、乱贴画等现象,农户房前屋后保持整齐洁净,做到村居整洁,庭院绿化,村庄秩序井然,环境优美。资源环境保护行为。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重视自然恢复工程建设。#p#分页标题#e#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美丽富裕新____战略目标,按照全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总体要求,突出一河两岸5公里范围内的集中整治,保护____水质安全。坚持属地管理,源头管控,综合执法,标本兼治,集中整治,根治“三乱”,坚决打胜集镇、村庄____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战役。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并重,严格涉水审批与管理,促进全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
(一)工作目标
____、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通过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树立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资源利用好、环境治理好、生态保护好,切实增强大自然对人类的永续供养能力和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为后代子孙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努力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明显增强,更加自觉地履行好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2、____水源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实施集中整治,河道环境明显改善,“三乱”现象彻底根治,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得到集中收集处理,实现河道水面无杂物、河道沿岸无垃圾、生活污水无直排、河道常年水清澈。到____5年全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达到____00%;集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治理水土流失,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保、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节水“三同时”制度,企业用水许可____00%,污水排放监控____00%,涉河建设前置审批许可____00%,必要防护地段达到“堤固、洪畅、水清、岸绿”。
3、环保设施基本完善。环保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环保管理的手段、能力、装备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环保基础设施的规模、布局和处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4、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齐抓共管、全民行动的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形成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良性格局。河道和农村保洁机制基本形成,管护人员、经费、设施到位,城乡环境卫生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
(二)工作任务
____、彻底根治河道“三乱”。整治乱倒,清除河道弃渣、垃圾;管住乱建,清理河道违章建筑,清还多占河道;管住乱采,严格禁采限采,加大河堤项目建设,维护河势稳定,确保行洪、水质安全。
2、加强工业企业排污治理。开展企业“三废”治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在采取综合利用、层层把关、减少排放措施的同时,注重“三废”治理,提高“三废”治理效果;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按照轻重缓急制定治理方案和实施计划,有效预防河道水体污染,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确保河道水体清洁。
3、加强河道绿化。结合集镇总体规划,在天宝寨和鑫湛湾移民小区外河道,逐步建设沿河绿化带和生态景观带。
4、深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调整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制度。全面清理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点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畜禽放养行为,合理控制限养区内的畜禽养殖总量。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管理,加快推行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新、改、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建立畜禽养殖区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度。
5、开展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积极推行水产生态养殖模式,科学布局河库洁水渔业;优化养殖饵料投放,提高饵料利用率,实施渔业养殖污染治理,对鱼塘换水清淤,全面实施湿地、农田处理措施,减轻水产养殖尾水、污泥对水体的污染。切实加强湖库、河塘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监管,禁止向库区及其上游河流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
6、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因地制宜采取纳入集镇管网、就地分片处理和湿地处理利用方式,积极争取集镇“两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人口聚居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强农家乐餐饮污水治理设施的规范管理;推行“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加强对村庄河道、池塘、沟渠和道路两旁的垃圾清理,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7、完善涉水项目审批与管理。严格执行涉水建设前置审批手续和水行政许可制度。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坚持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的“三
条红线”、节水“三同时”、取水许可制度,依法征收水资源费;严格遵守水保“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水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8、建立长效机制。将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和管理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年度治理和管理计划;建立完善弃渣源头管控和有奖举报等制度,建立健全各种长效管护制度;配备专业设备,对河道实行全方位管理。
第一阶段:深入宣传,全民动员(____4年____月____日至____月3____日)。
大力宣传____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河道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曝光各类影响水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宣传发动群众,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努力促进____水源地生态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第二阶段:突出重点,集中整治(____4年2月____日至7月3____日)。
各村(居)委会,镇属相关单位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河道开展全面排查,全面清理河道,做到河面清洁、河岸整洁。按照“水系流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要求,恢复河道基本功能、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组织实施好“三大战役”。
第一战役:以“城镇一体化”为重点,开展建筑垃圾及河道“三乱”整治战(____4年2月____日至2月28日)。主要整治任务:一是全面做好集镇水生态环境整治工作。集中人力开展清理河道各类弃渣。二是规范河道管理。加强对河道采砂行为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有效根治河道乱倒、乱建、乱采的“三乱”问题。加快加油站至天宝寨移民小区段、中心街桥头至农贸市场段河道弃渣清理,并对沿线山体进行绿化。三是规范企业取水许可、排污口设置,控制企业用水量、排污量。
第二战役:以镇政府所在地为重点,开展集镇沿河整治战役(____4年3月____日至5月3____日)。认真做好____支流水质保护,加强辖区内的工业企业监管;加快建成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加强农家乐、宾馆餐饮业及住户污水集中处理,建化粪池和沼气池,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加强辖区内项目建设弃渣的监管和清理,禁止弃渣进入河道范围,做好绿化、防护。
第三战役:以沿河道村庄院落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战役(____4年6月____日至7月3____日)。加快村庄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加强农家乐、住户污水集中或化粪池(沼气池)处理,严禁污水直排河道;组织力量对辖区河道进行彻底清理,做到水清岸绿无垃圾;组成专业或兼职的监督员,加强日常监管。实行村自为战,镇政府督战,加快沿河道村庄院落的整治。
第三阶段:建章立制,完善设施(____4年8月____日至____0月3____日)。建立水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成立专门管理机构、人员,建立水环境及河道的巡查、管护、责任制度。积极筹措资金,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完善垃圾、污水处理及相关措施,借助____综治、中小河流治理、移民搬迁、土地整治、城镇化建设等各类项目,全面做好生态环境各类基础设施。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总结完善(____4年________月____日至____2月3____日)。镇政府对____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活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镇纪委实行专项督查。镇整治办公室对照目标任务组织开展检查,对整治工作实行月通报制度,整治结束后,对全镇____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年活动开展成效形成书面报告报县整治办公室。
(一) 加强宣传,深化认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沿河乱倒、乱采、乱建现象时有发生,项目建设环保、水保“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污水直排、违规建设、围垦放养等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和上级部门的高度关注,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今年将通水,水质保护到了最严格监管的时期。要利用各种手段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彻底改变生产、消费和生活习惯,引导社会各界主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加强整治活动的宣传,努力在全镇形成一定声势,促进整治活动深入开展。
(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大生态创建和农村环保投入,各相关单位要从多渠道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镇财政挤出专项资金,确保水源地生态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顺利开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的政治建设工作
一是强化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疫情发生后,局班子第一时间落实省州县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医疗废物管理和人口密集区域环境管控工作,党员干部带头做好疫情监察监测、社区卡点值班、高速路口值守等工作,确保24小时在岗,并积极组织为疫情捐款活动。二是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开通局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积极同县内各大媒体对接,实时和向州局报送重点工作动态,目前累计信息70余条;结合“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主题,组织开展“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印发宣传手册150份;通过秸秆禁烧宣传活动,印发宣传环保袋500个,宣传单2000份,确保全县秸秆禁烧区“零火点”。三是提升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尤其是疫情期间,所有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在年后召开的全县工作推进会上,我局被评为全县模范单位,两名干部在扫黑除恶和驻村帮扶上受到全县表彰,绩效考核也被评定为一档。
(二)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加强秸秆防控,组织执法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制定《县秸秆焚烧应急预案》,确定11192个包保网格,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在电视台秸秆露天焚烧管控工作的通告,制作宣传条幅200个,宣传单20000张,宣传手兜2000个。向6个乡镇秸秆离田补助资金78万元;按照《落实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初步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与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开采柴油货车路检工作。二是水污染防治方面:协调住建局、水利局处置应对、水质断面超标问题;推动完成罗子沟镇,镇,镇4个入河排污口整改;开展水功能区溯源工作,完成5个养殖场重点流域劣五类水体专项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修改调整“千吨万人”水源区划。三是行政审批方面:年初以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项目15个、报告书2个,网上备案109个。完成第二阶段排污许可核发工作,完成登记企业211家,发证企业9家。组织全县14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2019年环境统计填报工作。
(三)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一是推进我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运用。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完成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和安全利用工作,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准入、重金属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等工作力度,积极谋划工业污染地块土壤污染修复、农用地污染治理项目,建立完善本地生态环保项目库。二是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实施方案)。指导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有效实施,完成农业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计划,开展《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方案)》编制,绘制有关图件等工作。同时编写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三是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农村环境现状、问题及整治目标,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统筹谋划全县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省级和中央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支持。积极整合各部门农村环境整治相关项目,对已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项目村,继续监督项目的运行情况。四是加大问题自查力度。督促各自然保护区开展“绿盾”及“侵占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专项自查,确保各类问题不再反弹。
(四)环境监察执法工作
一是开展各项环保专项执法检查。持续深入推进重点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等专项执法检查,开展污染源达标排放等各项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切实推进各行业领域企业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二是化解环境安全隐患。密切关注不稳定环境安全隐患,抓早抓小,及时查处群众的投诉,高度关注网络、媒体反映的涉及环保的各类民生问题,在矛盾纠纷初始阶段积极主动开展化解工作。三是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开展县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治,强化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提升环境应急现场处置能力,努力防范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四是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工作。按期完成排污登记,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对排污单位开展日常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五是抓好环保督察整改。扎实做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等上级移交问题查处整改、投诉、环境安全和重点时期环境监管等执法检查工作及销号工作,确保问题不反弹。
(五)环境监测工作
一是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进行质量管理,按照检验监测机构资质认定的要求,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和维护。定期采取在实际样品监测中加做空白实验、平行双样实验、加标回收实验以及发放标准样品,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定期做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工作,对质量方针和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审核,及时发现不符合项。二是提高监测人员整体素质。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监测人员的学习教育活动,以环保监测工作为主线,积极参加省州组织的技术培训,加强人员素质培训。三是抓好县域生态考核工作。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对国家县域生态考核工作的具体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2020年度县域生态考核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专项资金安排使用进度。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统筹合理使用,科学有效整合各部门同类型项目,努力推进全县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发展。
(二)强化监察执法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密切关注不稳定环境安全隐患,及时查处群众的投诉,高度关注网络、媒体反映的涉及环保的各类民生问题,在矛盾纠纷初始阶段积极主动开展化解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围绕我镇“*”发展目标,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以规划设计为龙头,以一批重点工程实施为载体,以强化管理为依托,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环境就是生产力”为理念。结合我镇新的总体规划思路、农民公寓建设、国家卫生镇的创建等,积极、有序、高效地开展整治工作,使全镇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整治目标
农村环境“五整治”的目标:一年见成效,三年全面改善,五年基本完成。今年内(*年6月-12月)全面完成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一年内(*年6月-*年6月)全面完成农贸市场整治工作;三年内(*年6月-2009年6月),完成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五年内(*年-2011年6月)基本完成旧村的改造。
三、组织领导以及职责分工
为加强对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指导,经镇委、镇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镇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和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
“五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具体负责整治工作的调查研究、综合协调和信息报送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党政办温泉华兼任。
同时,按照“五整治”相关职责,分别成立镇整治生态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整治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整治农贸市场工作领导小组。
(一)整治生态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陈志满任组长,刘吉林任副组长,规划所、农业办、环保局、*医院、水管所、财政局、重点工程办等单位领导任成员,办公室设在规划所。由规划所负责牵头统筹,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提出整治标准、建设要求和工作规范,落实各项整治措施,协调各部门、各村开展整治工作。
(二)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袁俊森为组长,李国强任副组长,城建办、规划所、国土局、财政局、社会事务办、宣传科教办、文化广电等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城建办。由城建办负责牵头统筹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提出整治标准、建设要求和工作规范,落实各项整治措施,协调各部门、各村开展整治工作。
(三)整治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委员程军任组长,罗自明任副组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城建办、工商分局、*医院、环保分局、宣传科教办、文化广电中心等单位领导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由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负责牵头统筹,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提出整治标准、建设要求和工作规范,落实各项整治措施,协调各部门、各村开展整治工作。
(四)整治农贸市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委员利沛钦任组长,温林就任副组长,经贸办、工商局、城建办、*医院、公安分局、消防队等单位领导任成员,办公室设在经贸办。由经贸办负责牵头统筹,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提出整治标准、建设要求和工作规范,落实各项整治措施,协调各部门、各村开展整治工作。
四、整治重点
(一)整治生态环境。一是按照“建成区内土壤不”的要求,开展全方位的农村绿化工作,整治和绿化两条市主干道、主要街景和镇主要路段。其中,重点对莞樟路富丽广场、田美生产队、裕元卡拉OK三个路段;公常路高速公路出口、裕元工业园对面、信宜村、高速公路口至物流园路段;东环路田美、*大道东段、鸡啼岗、合路路段等进行重点整治和绿化,争取在国庆节前完成拆迁、整治和绿化工作,道路有明显改观。同时,将镇区、村内非建设用地的闲置土地,统一收编,实行大面积的植树绿化。二是加强护林防火和林政管理力度,积极搞好绿化造林,巩固提高森林覆盖率;规划建设好三个文化主题公园;三是加快全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加大对*河清淤疏浚的整治力度;四是加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环境安全监督管理,推广有机化肥,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和无公害生产,整治土壤生态。
(二)整治旧村工作。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发展,将旧村改造与新城市中心区、农民公寓建设相结合。规划用2-3年时间完成*村、板湖村、梅塘片三个示范点的旧村改造,然后向其他村推进。通过采取“先拆后建”、“先建再拆”两种方式,规划中的旧村能拆得拆、违章的要拆、不能拆的要改造。同时,将逐步禁止居民兴建单家独户私人住宅,将旧围村固化,对暂时不具备条件拆旧建新的村,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环境卫生整治,进行统一改造,使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对于部分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如位于鸡啼岗村的黄氏宗祠等有特色的文物建筑,要重点进行保护、复建和合理开发利用。
(三)整治环境卫生。以创建国家卫生镇为契机,实现环境整治全覆盖。建立“大城管”制度,实现环卫清扫保洁、绿化养护、“除四害”等统一由镇公用事业中心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统一垃圾的处理办法,全面实施生活垃圾袋(桶)装化,做到村内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建立村级环境卫生保洁系统,实现保洁范围全覆盖,保洁率达100%;继续深化“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提升村级环卫设施,合理规划至少建造一座二类标准以上的公共厕所,一座符合标准要求的垃圾转运站或固定垃圾收集站;加强“城中村”预留地、插花地、交叉地、代建地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家禽、牲畜实行圈养,村内无散放牲畜、家禽;做好“除四害”防病工作。
(四)整治农贸市场。要按照“谁开办、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改造和完善农贸市场供水、排水、排污等硬件配套设施;以江海城市场为示范点,在全镇农贸市场中推广食品准入制度;加强市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市场室内干净,地面整洁,划行归市,高台摆卖,无占道经营和地摊市场,日常保洁措施落实;确保经营者证照齐全,依法依规经营;加强市场内农产品、肉食品的检测检疫,确保无疫病感染和农药超量残留等。要通过整治与改造,实现市场设施完整统一,环境卫生整洁美观,日常管理规范有序。
五、实施步骤
(一)摸底调查。按标准做好规划,根据各村的经济实力,分步实施,既要有宏观整体把握,又要有切实可行方案,避免“五整治”工作走形式主义和重复建设。
(二)制定方案。制定《*镇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各村、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四个整治领导工作小组要制定四项整治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各村、各单位工作的开展。
(三)组织实施阶段。各村、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全面开展整治,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年度检查。对照整治标准查漏补缺,完善提高,接受市考核组对我镇整治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把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列入镇党委、镇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管领导要亲临整治一线,指导和督促整治工作同时,要建立举报制度和具体责任制,实行属地管理,使责任层层落实。各村、各职能部门要建立由村书记、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各村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做到专人专管、权责到位。“五整治”领导工作小组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各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服务指导,按照各自职责,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高标准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二)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一是加大财政投入。镇每年将拨出专款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各村(居)委会也要根据“量力而行,积极有为”的原则,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各项整治项目的投入。二是要实施优惠减免措施,尤其是旧村整治、“城中村”改造、农民公寓建设等各项收费原则上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三要转变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可建立政府“一站式”服务机制,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全面推进“五整治”工作。
周岚:好的。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内涵之一,也是统筹城乡建设的重点任务。近年来我省农村环境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河道疏浚、村庄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全省各地以省级试点示范为引导,落实村庄环境整治任务,近1万个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得到初步整治,约占规划布点村庄总数的1/4,但还有3万多个规划布点村庄和大量的自然村庄的环境面貌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与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仍有较大差距。与城市面貌和环境建设相比,我省村庄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有些地方“脏乱差”现象突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从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大力整治村庄环境。
记者:通过“整治行动计划”,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周岚:“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六整治”、“六提升”为重点,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普遍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实现到2012年底,完成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航道)沿线,城镇及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周边等重点区域村庄环境整治。到2013年底,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到2015年底,全省村庄环境普遍得到有效整治,形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乡村环境面貌,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争取3至5年内全省村庄面貌有一个根本性改观。主要目标是:
1、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村容村貌得到普遍整治,环卫保洁机制基本建立。
2、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集约利用,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河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
3、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山水田林自然风貌得到保护,历史文化得到弘扬,建筑特色得到彰显,平原地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水网地区更具水乡风韵。
4、公共服务更加配套。推进乡村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环卫、清洁能源、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达村到户,村庄公共管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记者: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的工作。
,
周岚:是的,这次整治行动,主要工作有两大块,一是全面整治村庄环境。包括:
1、整治生活垃圾。建立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苏南地区进一步提高村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标准化和保洁队伍专业化水平,苏中苏北地区加快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建设,集中清理积存垃圾,配置必备的环卫设备设施,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积极推动村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资源利用。
2、整治生活污水。合理选择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就地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治理方式,突出太湖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通榆河清水走廊等重点区域,优先推进位于环境敏感区域、规模较大的规划布点村庄和新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3、整治乱堆乱放。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露天粪坑、畜禽散养、杂物乱堆,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4、整治工业污染源。加强村庄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立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监督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制度。
5、整治农业废弃物。推广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6、整治疏浚河道沟塘。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村庄河道沟塘整治疏浚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
7、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推进村庄公共活动场地、邻里休闲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建设,满足村民日常需求。
8、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突出自然、经济、乡土、多样,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
9、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10、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改善村庄内部交通及出行条件,构建城乡一体的客运网络。
11、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引导促进农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充分体现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特征,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既有建筑物出新。
12、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确保环境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二是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1、优化完善村庄规划。结合城镇总体规划修编,适时优化调整镇村布局规划,综合考虑当地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乡村特色保护等因素,合理确定劳作半径和集聚规模,选择与生产相适应的居住方式,科学确定村庄布点和数量。
2、推进康居乡村建设。以“布局合理、道路通畅、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为目标,组织开展省级康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引导各地加快推进康居乡村建设。
3、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依法加强村庄建设的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严格规划实施管理。注重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
记者:要完成这样大量的、持久的、艰苦的工作,作为这次“整治行动计划”的牵头部门,省住建厅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来保证这一计划能真正落到实处?
周岚:全省村庄环境整治我们准备分两个阶段推进。2011-2012年是突出重点、初见成效阶段。全面动员部署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组建工作机构,制定考核标准及办法,开展技术培训,兼顾不同区域和村庄类型实施示范项目。全省20%以上村庄实施环境整治,完成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和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及其周边村庄环境整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力争完成40%以上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2013-2015年是全面实施、显著改善阶段。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实现环境整治目标,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普遍改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在2013年底提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制定、目标任务分解、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
2、突出工作指导。根据各地村庄基本条件,分区域、分类型指导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要注重城乡、区域环境连线连片综合整治,强化地方特色和农村风貌塑造,实现环境优良、生态宜居;其他地区要加强环境卫生治理,营造整洁、自然的村容村貌。
3、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跨村组宅基地置换,保障村庄规划建设整治用地需求。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
4、提供技术保障。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指导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基层干部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组织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的能力。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村庄开展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环境条件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三农”问题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安全、影响农村的稳定和谐,加剧“三农”矛盾。因此,在剖析农村环境问题加剧“三农”矛盾根源的基础上,探寻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路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农村环境问题加剧“三农”矛盾的根源追溯
农村环境问题加剧“三农”矛盾的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基数大,环保素养偏低。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需求急剧膨胀,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过度开发现象严重。人们在资源需求的过程中,由于使用规划不当,很容易加剧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过度的砍伐、畜牧等,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迅速沙化,陷入过度使用的恶性循环。其中,“五滥”指的是滥伐、滥牧、滥垦、滥采、滥用水资源,这些都给农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三是,粗放式农业生产导致农村污染现象加重。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农业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给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四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已成重要污染源。农村地区大都建有畜禽养殖基地,大部分养殖基地没有专门的牲畜排泄物处理系统,都是直接排入河流中,导致水源遭受污染。同时,我国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环保意识也很薄弱,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都是随意处理,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五是,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村企业污染加剧。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染的加剧,城区生活污染开始向农村转移,大量的生活垃圾不经处理就被运输到郊区或农村,随意倾倒或者就地掩埋,导致郊区农村地区遭受污染。此外,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许多乡村企业开始兴起,其中不乏很多技术落后、装备陈旧、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二、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路径
1.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传统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已然不在适应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形势。这就要求现代农业要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而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是新形势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要想发展生态农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要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进行农村土地确权,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流转起来,让想发展生态农业的人有土地来种植或是养殖。具体而言,发展生态农业要挖掘资源优势,巧打生态牌,发展现代农业;要统筹考虑地形地貌、耕地资源、水温气象和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要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质高效、持续增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进一步推进农、游结合,推广生态旅游农业模式。
2.控制乡村企业污染,加强污染防治
针对乡村企业的污染问题,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防治。首先,要加强乡村企业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合理布局,以利于污染集中控制;其次,要强化中小企业环境监管,坚决淘汰污染严重和技术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和设备,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第三,要因地制宜,从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建立企业之间物质循环链、发展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链等方面出发,大力发展乡村循环经济,实现物质、能源的良性循环和多层次利用。第四,要加快乡村企业设备与工艺的淘汰和升级改造,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第五,要扩大农村地区的环保人员编制,增加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机构的布点。具体,可以采取增加补贴的方式鼓励在农村地区工作的环保人员,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农民进行环境保护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兼职成为农村的环保人员,从而培养出一批有责任心、有素质的环保人员,以加强污染的监管与控制。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针对农村村民环保意识不高的情况,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应建立乡镇、村两级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环境综合整治意义,避免生硬的灌输,真正地让农民了解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带来的危害,从而增强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调动村民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印发“致农民的一封信”、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播放音频宣传资料等方式,把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的重要性、维护环境整治成果的紧迫性、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的必要性传达给每一位群众。此外,还应建立日常督查、协调调度、考核评比等工作机制,定期对乡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工作滞后、进展缓慢的,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三、结语
农村环境污染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经济收入造成影响,阻碍农村进步的脚步,破坏农村的稳定和谐。而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从避免粗放式农业生产的形式、多途径有效控制农村企业污染、加强农村各项污染的治理、加强农民环保教育等多方面着手,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农民财产,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作者:张亮 江海洋 单位:连云港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 连云港市辐射环境监督站
参考文献:
[1]黄晓丽,马洪林.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天津市大港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与建议[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5):69-71.
__镇生态创建工作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以争创全省级生态镇为目标,以制定科学环保规划为指南,切实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成立组织,明确目标任务。成立由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组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按创建需要设立办公室,按创建要求,对工作进行了分工落实。每月一次召开工作例会,明确每个阶段工作计划和实现目标。生态建设责任单位和人员各执其职,各谋其责,形成了有人办事有人抓,各线配合、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创建以来,根据《__生态镇建设规划》和《__镇总体规划》以及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的要求,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
20__年12月,《__镇(20__—2020)城镇总体规划》通过评审,为我镇今后15年的集镇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并按规划要求布局建设,由镇城建办负责加强对城镇环境、农贸市场与集镇道路交通管理,城镇建成区内无乱搭乱建与无序占道设摊经营现象,广告牌、各类宣传标语设置合理美观;20__年11月委托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编制了《__镇生态镇建设规划》,20__年1月经镇人大批准后颁布实施,为全镇的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近期及中长期的可行性工作蓝本。
三、积极申报生态村和环境整治示范村。中源村已通过市级生态村验收,20__年将积极争创绍兴市生态村;07年再争创临江、高城头、丽坞底、同兴等4个市级生态村。中源村在去年成功创建绍兴市级环境整治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对旧村进行改造,争创省级示范村。丽坞底、仙日、吉水坑等村积极开展村容整治,并将分别创建绍兴市环境整治示范村和诸暨市环境整治示范村。
四、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六整治一提高”工程。镇党委政府按农村环境整治的要求,出台了《__农村环境“六整治一提高”工程实施方案》,以净化、洁化、美化环境。
1、整治生活污水污染
镇政府投资历20万元完成__镇中心学校旁边设置20__人口的标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在农贸市场设置200流动人口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并配套铺设1公里以上收集网,把学校、卫生院等单位的生活污水处理纳入处理网络,并实现雨污分流,使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该项工程于20__年10月30日前完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努力
培育中源、临江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示范村,推广使用标准化生活污水处理池,综合运用分散和相对集中处理的方式,结合生物技术和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整治生活污水,使其达到排放要求。2、整治垃圾固废污染
三年来,全镇已基本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形成“统一收集、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模式,与安华镇合建了垃圾中转站;以村为责任主体,就近就便建立封闭式垃圾站房200只,组建由49人组成的村级专业保洁队伍并进行专业培训,以镇为责任主体,明确专业垃圾收集运输人员;完善日常保洁工作规范,制定垃圾清扫清运作业规范,明确保洁人员职责,制定全镇保洁分片图,划分保洁区域,明确区域责任人、监督人及其工作职责。通过努力使我镇各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以上,主干道清扫率达100%。
3、整治河沟池塘污染
主要是全面整治王沙溪流域和各行政村所辖池塘,努力恢复河沟池塘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要求,保护村庄现有水面,清除河沟池塘水面有害漂浮物、障碍物,实施河沟池塘清淤和河岸绿化。建立河沟池塘长效保洁管理制度。三年来共完成农村河沟池塘疏浚50公里,投资50万元对王沙溪流域进行了全面整治,完成中源、吉水坑、王沙溪、边村等村的河塘清淤,还河塘原有的生态功能,使建成区河沟污染整治率达85%,使各村综合环境有明显改善。
4、整治化肥农药污染
我镇以科学施肥用药为指导,大力推行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农田化肥流失和农药对环境污染。对农作物积极推荐使用农家肥、有机肥,推广秸杆综合利用技术,推行种养结合立体经营方式。对樱桃、枇杷等特色农作物主要采用了农家肥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按照“一减”、“二控”、“三保”的要求,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低残留农药,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同华牌、__牌樱桃获得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浙江省绿色产品”、“诸暨市名牌产品”等称号。
5、整治畜禽粪便污染
首先合理划定调整畜禽禁养限养区,限养区内原则上不新建规模畜禽殖场。其次是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按照循环经济和畜牧业清洁生产要求,因地制宜采用农牧的综合利用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粪便的资源化无害化治理。主要可以采取直接用作肥料,制作有机肥生产回收能源等治理模式,使养殖场污水排放达到排放标准。
6、整治家庭工业污染
对我镇来说,家庭工业主要是家庭轻纺织布业,家庭织布业的污染主要是噪声污染。按照我镇实际,在同兴上王自然村建近500亩的镇工业园,镇500万元以上都集中在工业园区内,各行政村主要采取建立家庭工业集聚点的方法,把小而分散的家庭织机引进集聚区,使噪声远离农民群众生活区。
7、提高农村绿化水平
依托现有生态资源,按照“易种好管”的要求,大力发展集镇村庄主干道,尤其是集镇建成区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实现村庄周边和住宅四周的绿化美化。在镇文化中心旁边规划建设7500平方米左右公园一座,切实提高集镇绿化面积。进一步结合新农村建设,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进一步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高农田林网建设水平。探索建立绿化管护制度,彰显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
五、扎实推进”五大”实事工程
1、重视农民素质培训工程
自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来,我镇共投入资金30万多元,根据__实际,结合农业基地建设,开展各类培训活动50多期,培训人数3000余人,有效地促进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业竞争力,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利用农民信箱,注册人员1200人,搭建农产品网上购销平台,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进一步打响樱桃、枇杷、__烧酒等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2、不断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
投资100万元的钟山岭水库千库保安工程于20__年底顺利竣工,吉水坑里坂水库、临江村寿家坞水库,都已完工验收,20__年以来新增自来水使用人口5000人。今年,我镇已申报确定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3只,预算投入资金200余万元。
3、全面开展联网公路建设工程
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硬化道路39公里,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康庄工程建设,20__年投入近50万元修复上王至边村集镇主要道路;高城头、中源、临江、西源村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道路30公里。重点抓好了里寿公路延伸,丽坞底公路延伸,五宅坂公路延伸,天门水库至下庄公路联网,邱店公路至里杭公路,邱店公路至周都公路,周都公路至吉水坑,布谷公路至岩丰公路,孔卜、边家店公路至许村横路的交通联网工作。
4、积极实施土地整理工程
在临江、绿剑、唐仁、南源、边村等村实施宅基地整理、造田造地、优质园地改造、矿山复耕等土地整理项目,共计面积4000余亩,增加耕地1000余亩;完成高城头230亩毛草山改造项目工程。结合土地整理,共兴建三面光渠道2500米,配套机耕路15公里。
5、开展农民健康工程
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农民健康体检,解决农民因病致贫问题,深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改善敬老院条件,实现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六、以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内容为重点,全面搞好生态建设工作。
生态农业。在20__年成功争创农业特色镇乡的基础上做好星级镇乡的创建工作,按做强特色产业、做优传统产业的要求,根据__镇实际,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重点做好对樱桃、枇杷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的扶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基地。共落实农业开发项目23只,总面积达2200多亩,总投资185万元。到目前为止,已有百亩以上观光农业基地30多处,水果种植面积扩大到近万亩,水果种类达10多种;浙江绿剑茶业公司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我镇建立千亩有机茶基地;以__高梁酒厂为龙头的高梁酒产业,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年产红高梁酒600多吨,形成了“喝高粱美酒、品绿剑名茶、尝时鲜水果”的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同时继续实施土地整理、矿山复耕工程, 在临江、绿剑、唐仁、南源、边村等村实施宅基地整理、造田造地、优质园地改造、矿山复耕等土地整理项目,共计面积4000余亩,增加耕地1000余亩;完成高城头230亩毛草山改造项目工程。结合土地整理,共兴建三面光渠道2500米,配套机耕路15公里。
生态工业 目前全镇有工业企业20__余家,其中500万元以上
工业企业9家,市级建安规模企业、国家一级建筑企业1家(越烽建设有限公司),拥有各类布机920台,袜机1089台。主要涉及服装、袜业、玩具、纺织、酒类等行业。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能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制度,并禁止引进高污染企业。引导企业积极开展iso14000认证,参加诸暨市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竞赛等活动,促进生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解决织机噪声扰民这一工业企业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建立了村级工业集聚点,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影响。生态旅游 镇党委积极探索休闲旅游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与旅游局、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制订了《诸暨市汤江岩景区休闲度假详细规则》和《诸暨市汤江岩景区安华湖休闲带概念性规划》。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经营观念,拓宽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集休闲、旅游、采摘、餐饮为一体的农庄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__年上半年,各农庄和观光休闲基地抓住樱桃和枇杷等时令水果的时机,共接待游客约10多万人次,总收入约800多万元,创利润约250万元,带动了__水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资源;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0-0122-02
1 概述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的好坏,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北戴河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几年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环境建设生态化理念,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了北戴河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建设幸福北戴河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夯实了生态环境基础。
2 北戴河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状况
近年来,北戴河区委、区政府在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农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1 积极开展生态示范村的创建
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生态示范创建考核指标涉及当地经济水平和村容村貌、农村饮用水水质、生活垃圾和废水处理、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清洁能源普及率、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因此,我区将生态示范创建作为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载体,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以规划为龙头,以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镇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使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改善。
2.2 加强农村饮水源地保护
农村饮水水源保护直接关系着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区重点做好地下水保护,主要采取污水流向规范化、集中化措施,用统一防渗管道排放污水,以消除地面污水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在农村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不得使用持久性毒性或剧毒农药,不得建渗水厕所、渗水坑,500米内不许堆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排放污水,防止对地下水源污染,从而切实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
2.3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区农村逐步建起了集中式住宅楼,生活污水对环境带来的压力逐渐增加。为此,我区不断将污水管网基础设施谋划和建设力度,逐步向农村延伸覆盖,将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市管网,切实减少农村污水排放对区域河流水质的影响。针对位置偏僻的农村,学习考察无动力生态湿地处理工艺,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经验,大大缩小了污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 北戴河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能力较弱
我区部分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容易受到污染,虽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一定保护,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3.2 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北戴河区农村生活污染主要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由于新农村建设及近几年乡村旅游业、家庭旅馆业发展较快,生活污水集中排放量激增,对区域水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3.3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难度较大
我区农村畜禽养殖大多为分散小型养殖户,污染防治及粪便综合利用设施不配套,集中治理难度较大。
3.4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我区实施了清洁种植工程,但仍有很多农户缺乏对农田的精细管理,随意使用普通化肥,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着一定威胁。
4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机制建设
各镇政府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实行责任分包捆绑制度,镇干部包村、农村干部包片。各镇要重点推行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要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星级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农村环境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农村环境保护标本兼治。
4.2 加大农村环保设施投入
政府应每年安排一定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到位;安排一定比例的排污费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治理。采取政策倾斜,对于环保类项目及其他环保设施完善的企业优先考虑资金补助。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种类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区域生态补偿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4.3 突出抓好环保工程建设
环境治理对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改善生活环境,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采取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重点,切实推进连片整治村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采取污水入网和简易处理方式,将具备条件的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管网集中处理,不具备条件的村庄采取建设污水处理站或分散简易处理设施形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确保区域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目标。深入开展清洁种植和清洁养殖工程,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督导检查力度,进一步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技术、农药使用技术、化肥配方施肥、沼液和沼渣使用技术等,大力推广使用配方肥和生物肥、缓释肥,定期收集清运,解决田间有害包装等垃圾随处丢弃、污染水体问题。规模养殖场必须建设粪污贮存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和雨污分离设施等污染防治设施。
4.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
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努力使环保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着力培养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实施清洁种植、清洁养殖,主动做好垃圾集中分类收集,做到集中堆放、清运、处理垃圾。要定期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环境,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对环境卫生文明户的奖励机制,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4.5 进一步加大生态示范创建力度
在抓好载体工程建设基础上,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村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力度。要对照创建指标逐村调研,查找差距,针对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制定抓好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这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5 结语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纳入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北戴河区农村生态示范园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科学规划、综合整治、公众参与等有力措施,促进了农村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联的自然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20**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宁波市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了生态市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全面统筹部署,生态市建设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面开展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加快生态市创建的决定”(慈党〔20**〕17号),明确了开展“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加快生态市创建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各项任务和保障机制,对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推动人居环境从基本舒适型向宜居宜业型跨越,进行了全面统筹部署。二是将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职责任务的分解落实,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的统一部署、综合决策、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属地管理、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提高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积极性。在“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中,将“目标任务”通过报纸等媒体向社会进行公示,环保、建设等部门负责人走进电视直播室,在村级(社区)中倡导建立民间环保组织达193个,约占全市行政村(社区)的59%,进一步强化了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群众基础。四是加大对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出台了《20**年“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奖励补助办法》,预算安排环境保护经费3323.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1.88%,预计20**年环保投资占全市GDP的比重将达到2.34%,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此外,还安排150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创建补助,有力推动了生态建设和环保项目的落实。五是环境经济手段进一步强化,启动了“绿色信贷”制度,将企业环境信用等级作为贷款发放的重要依据,做到企业不环保银行不放贷,充分发挥了金融杠杆对环境保护的调控作用,在实践绿色信贷中谋求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稳步推进以水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市域污水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北部污水处理厂(10万吨/日)工程已完成主体设备安装并开始进水调试,东部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3%,预计09年3月可进水调试。东西部地区集污干管工程和泵站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乡镇管网C6包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乡镇管网C7、C8包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25%,东部、北部污水处理厂湿地已进入招标前期程序。二是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编制了《慈溪市河道水体流动规划》,两大境外引水工程已实现水环境整治的阶段性目标,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慈溪段)已基本完工,姚江引水配套工程已提前建成并通过试运行。有序推进东部三塘横江、潮塘横江二期及四灶浦拓疏工程等骨干河网建设,完成了新二江、周家路江疏浚工程和周家路江至长岭江贯通工程的建设。三是新一轮城河治理进入实质性整冶阶段。市政府对城河治理作出了系列决策,制定了《慈溪市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计划投入1亿元,力争用3年时间,大规模疏浚浒山城区30km2内约35公里的河道(其中Ⅰ、Ⅱ类河道24条,Ⅲ类河道49条),切实改善城河水系流动状况,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力争使城河水质基本达到五类水标准,局部达到四类水标准。20**年已实质性地启动了五大工程:在城区引水环通工程上,完成了《下姚江引水冲释城河引水调度》课题的调研,并对城河河网水系引水配置环通工程方案作了进一步优化。在河道疏浚工程上,引入了河道水下绞吸清淤技术,开展了周家路江北段,华陀殿江、三灶江等河道的疏浚,完成了宗汉街道的西六灶江等三条Ш类河道的疏浚,白沙路街道的Ⅱ、Ш类河道疏浚工作正有序推进。在城区污水管网铺设上,新城大道等11条污水管线铺设工程正有序推进,教场山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扩建工程已全面建设,建成后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有望达到75%以上。在污染源整治上,完成了《浒山江、虞波江上游(横河轴承工业区块)区域环境治理可行性研究》课题调研,组织实施了小印花行业、横河轴承油污染、漾山路江污染源、城区“五小”行业,原经济开发区二、三产业等“六大”整治项目。在河道两岸违章整治上,对虞波江-六灶江、华陀殿江-三灶江河道两岸开展了违章建筑拆除,共完成拆违109户,面积15490平方米。四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全面展开。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处于安装调试阶段,该项目既是环保工程,也是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项目,可实现我市生活垃圾减量化90%左右,热能转化率达84%,每年可节约1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00吨。东、中、西三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已全面实施,其中东、中部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及管线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西部垃圾场已铺设管线6200米,余下的457米待周西公路验收后开始施工。
(三)落实综合措施,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的一批重点项目得到全面实施,并取得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75%,化学需氧量净削减219.89吨、比上年削减4.29%,二氧化硫净削减394吨、比上年削减5.86%(最终数据以减排办核定为准),分别实现了节能减排年度目标。
在节能降耗上:一是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出台了《慈溪市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暂行办法》、《慈溪市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和《慈溪市单位GDP能耗监测指标体系实施方案》。二是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环境准入等审查制度,出台了《慈溪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010年)》等制度。三是办好“慈溪节能服务网”,竭力为耗能企业和节能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四是市财政安排节能降耗资金1500万元,以项目投资补助和费用资助的方式,用于节能、节电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生产),积极推广节能降耗项目及清洁生产审核,促进我市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污染减排上:大力推进“结构减排”。组织化纤、漂印染、造纸、电镀行业共45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目前已有25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发展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建成了慈溪杭州湾沿海49.5MW风电场,33台风力发电机现已并网试发电,预计可满足我市近四分之一居民的生活用电。大力推进“工程减排”。对全市25家4吨以上燃煤锅炉下达脱硫治理,要求脱硫率均达到90%以上。其中15家化纤企业已完成锅炉脱硫治理,废水中水回用率提高到80%以上。宁波众茂杭州湾热电有限公司、金轮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外脱硫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大力推进“监管减排”。积极把“电子警察”引入环保执法监管之中,已对35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了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省市联网,有效“管住”了主要工业污染源的排污行为。大力推进“源头减排”。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严格环保准入门槛,把好新上项目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和环境保护关,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和环保审批前置制度,坚决从源头堵住污染,今年以来已否决重污染或选址不合理的项目110件。
(四)加大执法力度,污染整治成效明显。组织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和无证无照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局共检查企业3100余家次,作出行政处罚233件,罚款567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257件,受法院委托对204家未履行环保处罚决定的单位实行强制执行,6名当事人被司法拘留,切实维护了环保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重污染行业整治实现了跨越式突破。杭州湾漂印染基地和电镀园区已建成投入运行,分散于全市各地的36家漂印染企业进入漂印染基地,实现了集中供热和污水集中处理。13家集中整治的电镀企业已整合成5家,并全部完成搬迁,做到废水分质汇集、集中处理。宗汉、新浦铜熔炼污染整治任务已于20**年9月通过宁波市污染整治办的“摘帽”验收。开展了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启动了横河镇相士地区域轴承企业的油污染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广以水代油等技术开展油污染治理,基本完成全市51家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轴承企业的油污染专项整治。分批对全市小印花加工业进行有序取缔,共取缔小印花39家。继续加大对废塑料行业的规范与打击力度,全市42家废塑料加工企业(户)被责令限期整改,14家污染严重的加工户被立案查处。全市五个重点镇(街道)的废塑料加工户己从3264户减少到2047户,减少了37.3%,案件由2007年的247件同比下降到152件,下降了38.5%。已编制完成《慈溪市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环境整治方案》,目前,桥头镇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基地一期工程已启动实施,完成了原废塑料交易市场的规范化整治任务。饮用水源地上游污染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开展了饮用水源上游5个村、5个单位的生活污水治理,实施了12个村不同模式进行生活污水治理的试点项目。观海卫开展了保护区内畜禽养殖场(户)关闭、搬迁试点,匡堰镇、桥头镇已全面取缔上滩头片区内的餐饮业,基本完成了梅湖水库清淤工程,并启动了梅湖水库上游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市民喝上“放心水”。加强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的整治。完成了5家镇级以上医疗单位的医疗废水整治工作,全市746家医疗单位均与宁波市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签订了定点回收合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任务。通过全市千余名污染源普查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全市1.7万余家污染源普查任务。环境调处能力全面提升。针对环境案件连年高发的严峻态势,市环保局努力改进和加强环境工作,积极畅通渠道、规范工作行为、创新调处方法,倡导环境查处“四不准”工作标准,坚持局领导接访交流制、包案制,全年共受理调处群众环境1983件,调处率达100%。
(五)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农村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市政府出台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与管理办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共同努力,共关闭、搬迁禁养区内52家畜禽养殖场,完成限养区和非禁养区内15个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同时完成新建畜牧小区5个,建成慈龙畜业有限公司养猪场污染治理示范场。继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工程。启动农户标准三格式化粪池建设和污水规范收集改造工程,下达了投资概算达4000多万元的五大类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全市已建成农村公厕粪便集中处理中心10座、在建8座、总处理能力达到415吨/日。城区日处理150吨的粪便处理中心已投入使用并覆盖各街道,为实现全市公厕粪便零排放创造了条件。扎实推进联镇带村建设新农村,5个村创建宁波市全面小康村,在沿山线、中横线成片连线推进环境整治村35个,在附海镇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示范区域。至20**年底,我市环境整治村累计达200个、宁波“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村累计达211个。
(六)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基层生态创建不断深入。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为载体,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以新闻媒体宣传为主阵地,围绕污染减排、“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生态市建设和“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等工作,发挥媒体宣传引导作用。继续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和系列环保主题活动。以基层绿色生态创建为载体,大力倡导生态文明,4个镇申报创建省级生态镇、有3个镇、56个村申报创建宁波市级生态镇、村,配合上级部门对32家创建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单位和8所学校创建省级绿色学校进行了现场考核验收,全市有10个村编制了国家级生态村创建规划。杭州湾大酒店荣获国家级绿色饭店。
2009年,我市对照“二创一试点”(创建省级生态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实施农村环境保护城市试点)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了全市的生态建设工作。一是制订出台了2009年度生态建设的实施意见。二是对各地、各部门下发了2009年度生态建设任务书。三是对全市各镇(街道)生态建设重点实事项目进行了公示(4月17日慈溪日报专版)。四是拟定了生态建设考核办法和各地个性化考核。五是对全市各地生态建设工作开展进行了第一轮督查对接。从督查对接的情况看,各地对今年生态建设工作比较重视,特别是对重点实事项目公示更为关注。各地前期准备工作较为充分。普遍对生态任务书进行了上下几轮的意见征求,镇级各线开展了一定范围的调查摸底,极大部分镇(街道)已做好了生态任务的分解,对有异议的内容提出了较为成熟的意见;主要领导非常重视。有二个镇的书记、六个镇(街道)的镇长(主任)、七个镇(街道)的副书记亲自带队负责对接,匡堰的书记、桥头、横河的镇长对生态建设项目都有细致准确的了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环境污染问题还相当严重,我市生态环境还很脆弱,生态市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环境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真正遏制,主要表现为两个“没有转变”和两个“有待加强”。一是思想认识还没有根本转变。有的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生态环境观念仍较薄弱,还没有把生态建设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的现象。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性转变。产业“低、小、散”状况还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比重不小,污染源点多面广,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还存在大量消耗资源、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现象。三是区域性污染整治有待加强。不可否认一些区域的污染还比较严重,废弃矿山生态治理进展较缓,治理率低,废塑料回收加工污染、鞋业边角废料焚烧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市域水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生态环境治理面临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四是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有待加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超标使用农药、化肥现象比较普遍,水环境质量潜在的危害较为突出。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现象普遍,公厕“二次”污染严重,建筑垃圾随处倾倒现象突出。畜禽养殖区关闭和污染整治不到位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对当前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充分肯定我们近年来所做的大量工作、取得的进步,也要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的环境承载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环境问题不解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只是一句空话;在环境问题上的任何失误,将对经济社会造成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慈溪要在第三次跨越中实现率先发展、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争先竞位,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面对人口基数大、要素资源缺、环境承载力弱这样一个基本市情,如果再不注重保护环境、不注重资源节约,那无疑是自断后路,也就不可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环保就是抓民生、抓环保就是抓稳定的观念,坚持环保为社会讲话、环保为大众讲话,狠下决心,强化措施,不断把生态市建设推向深入。
二、明确目标,把握重点,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
按照省、宁波生态市建设的总体部署,我市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省级生态市、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指标”于2009年年底基本达标,2010年底通过省级考核验收;省级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城市工作今年选择4个镇、10个村开展试点并有突破性进展,2010年完成试点任务的50%,2011年全面完成试点工作;省(宁波市)生态市建设考核名列优秀,2010年上半年完成宁波市级督办的重点环境问题治理并“摘帽”;“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和庭院整治得到巩固提升,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态系列创建等方面取得突破,其中今年完成4个以上省级生态镇创建,达到80%的硬指标。根据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按照远近结合、突出近期的原则,明确重点,分段推进。今年,着重要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强城区河道污染源治理工作。要全面完成城区小印花、横河小轴承油污染和城区五条主要道路(新江路、三北大街、北二环、南二环、国道)两侧五个行业的整治任务。小印花取缔工作要在6月底前完成,对于逾期未拆除的,有关部门要联合进行强制取缔;横河小轴承油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要在年内完成并投入使用;要督促城区五条道路五个行业的经营户限期完成污水接管等治理任务,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经营户要依法进行处理。要通过城区河道污染源整治,进一步减少影响城河水质的污染源,改善城河水环境质量。
(二)着力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治理。今年市里把饮用水源保护区源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列入了重点实事工程,没有回旋余地,各有关单位要在明确综合整治实施项目、整治标准、完成期限、责任单位及配合单位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凤浦湖、灵湖、里杜湖、上林湖4个水库保护区内村庄(单位)的生活污水等的污染源治理。
(三)着力加强铝浇铸行业整治。要全面完成周巷、长河铝浇铸整治,取缔一批村庄内离居民住宅近、有投诉及家庭作坊式的加工户,规范一批把焦炭燃料改成柴油或电的加工户,切实改善周边大气环境质量。
(四)着力加强公厕二次污染治理(公厕粪尿无害化中心)。每个镇要开展漏底型公厕的改造,中心城区公厕粪尿无害化中心150吨/日和分布在各镇的17座总处理能力415吨/日的公厕粪尿无害化中心均要投入使用,切实解决公共厕所二次污染问题。
(五)着力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要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非禁养区制度,关闭取缔村庄居民区及环境敏感区内畜禽养殖场(点)。完成生猪存栏200头(牛20头)以上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完成禁养区内50个畜禽养殖场的关闭或搬迁,完成限养区及非禁养区内12个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生态化改造,建设畜牧示范小区5个,建成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示范场。
(六)着力加强市域污水纳管工作。要全面推开排污接纳管理工作,对能接入市域污水管网的进行强制接纳,确保完成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达到20%以上、东部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达到40%以上,确保市域污水管网贯通区域内纳管率达到70%。
(七)着力加强主要污染减排工作。要全力实施市域污水治理工程污水纳管、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3万吨污水扩容、热电企业脱硫治理改造等减排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年度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各削减3%的减排任务。
(八)着力加强生态系列创建工作。要积极开展全国环境优美镇、生态镇、村创建创建,以创建为载体带动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生态创建有三个层次,国家级、省级和宁波市级。在国家级层次上,今年己组织2个镇(观海卫、横河)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1个镇(龙山)启动全国环境优美镇创建,指导2个村(周巷镇长胜市村和横河镇大山村)开展国家级生态村创建。省级层次上,要力争创建成省级生态镇4个镇(庵东、附海、匡堰、天元);宁波市级层次上,要创建宁波市生态村40个,组织5个街道创建宁波市生态街道。
(九)着力加强省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我市今年被省确定为省首批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的城市,这既是对我们以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强化我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机遇。作为试点工作的第一年,我市今年选择4个镇(周巷、长河、掌起、龙山)10村(周巷镇万安庄村、长胜市村、崇寿镇海运村、长河镇大牌头村、宗汉街道高王村、观海卫镇五洞闸村、掌起镇古窑浦村、龙山镇太平闸村、徐福村、凤浦岙村)进行试点,2村进行全面试点,其余8个村进行单项试点。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十)着力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深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己成为我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内容之一。几年来,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得到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全市已实施生态化处理的村达到34个,纳管处理的村达到8个。市财政从2007-20**年间已安排19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09年又安排了1000万元用于试点补助。其中庵东镇海星、华兴村、周巷镇长胜市村的试点项目经验收合格,市财政已按规定兑现补助,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要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扩大试点范围,完成20个村的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任务。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生态市建设工作,绝不是局部的、一方的、某个部门的事,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各乡镇、各部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扎实工作,稳步推进,把生态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生态建设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市生态办要负起全市生态市建设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各地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部门要从各自的职能出发,明确分工,搞好相互协调和配合,切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形成市、乡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二)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年度生态建设任务书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不断创新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特别要对否优指标给予高度重视,对于未完成否优指标的单位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一切评优资格。
(三)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市里已经把建设生态市的任务纳入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深化细化具体化,落实到人。要严格实行问责制,凡把关不严、治理不力,导致发生重大环保问题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污染严重的区域性、行业性问题要采取“单兵教练”、“挂牌督查”,盯死看牢,紧抓不放。
(四)要进一步健全机制。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金”的作用,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手段,激发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继续沿袭20**年“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各项生态建设各项补助政策的基础上,要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资源收益者征收资源开发补偿费和生态环境补偿费。要建立生态市建设评估机制,按照生态市评价指标体系与考核评价制度,对各地、各部门要实行个性化考核,并对市级职能部门的考核方式采用“捆绑制”进行动态评估,各地完成情况的好坏直接与各市级部门的考核得分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