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名家散文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假如我失去了三天光明,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奇迹,用自己的双脚去创造美好,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世界!让我自己活得更光彩。
假如我失去了三天光明,我要更勤奋一些,让大家对我刮目相看,让大家不再觉得我是一个盲人,让世界上的困难向我低头!这样我自己才会过得舒坦。
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我要大吃一顿。如果我不吃的话:一.不吃对不住自己,二.吃得太斯文对不住性格,三.只吃两三样对不起厨师!怎么样,理由充分吧。恢复光明可就没机会让别人请你吃了哦!
格式塔理论由德国心理学家惠特海默、苛勒、考夫卡于二十世纪初创立,强调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随着翻译研究跨学科性的加强,格式塔理论被引入翻译美学,用来研究翻译转换过程中原作艺术形象的整体形成及其再现。
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客体有相对独立的整体性,它不是语言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能只关注语言形式的表层转换,还要准确把握并再现原作的整体意蕴。著名学者夏济安先生在散文翻译方面造诣颇深,其译著《名家散文选读》中每篇译文都词畅意永一气呵成,在传达原作意义的基础上,更再现了原文风格。因此用格式塔理论研究散文翻译的风格再现,《名家散文选读》更具有代表性。
二、夏济安散文译作中的风格再现
风格需要整体把握,传达仍需回归到具体的语言文字,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刘宓庆,2005)。本文会在词汇、句法和修辞方面探讨译者是如何在微观上遣词造句以宏观上再现原文风格的。
1.词汇是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作家在构思语言时对每个字词都仔细推敲,反复斟酌(王平,2009)。美国十八世纪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蜉蝣》以物喻人,文风古朴,充满哲理与说教;译者夏济安在译文中用了大量的四字格词语和文言词汇,再现原文的典雅与理性。...they say I shall leave behind me, and they tell me I have lived long enough to nature and to glory...译文:他们说我年高德勋,为蜉蝣中之大老,身后之名,必可流传千古。
译者将 “long enough to nature and to glory”年龄大和评价高这两层意思融合成“年高德勋”,指年事已高但仍以品德高尚为荣,恰当而准确的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A name they say I shall leave behind me” 直译是“我死后的名声”,但夏济安译为“身后之名”让人联想到“赢得生前身后名”.“流传千古”之意虽未在原文中出现,但也完美符合了“蜉蝣”的暗示,使译文更显一气呵成之势。源于中国古典文言文的四字格词语,结构固定、短小精悍,此处的恰当运用,增强了译文的简洁典雅,还原了《蜉蝣》的整体韵味。
2.句子是表达思想的最基本的语法单位,句式是重要的风格标记之一。写景散文往往描写细致入微,或由近及远或由前及后,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时需要根据时间或空间顺序调整句子结构。例如霍桑的《古屋青苔》中的一例A humble token of the fight, yet a more interesting one than the granite obelisk, may be seen close under the stone-wall which separates the battle-ground from the precincts of the parsonage―it is the grave. 译文:牧师住宅,四周有石墙围绕,墙外就是古战场,墙角有坟一座,坟很简陋,没存花岗石那样引人注意,可是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古迹,而且更富于意义。
原文中主语“坟墓”位于石墙下,石墙在古屋和战场之间。在前面的段落中已经描述了古屋和战场,作者视线移到了石墙下的坟墓。译者认真整合了上下文,先以古屋和战场为过渡,然后交代了石墙的位置,然后是石墙下的坟墓;修饰语 “humble” 和 “interesting” 放在了最后。这样坟墓的位置就清晰明了的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3.巧妙的修辞手法是文章的特色,承载着文章的风格,译者创造性的运用修辞格,目的是为了传达原文的语言风格特点,避免译文平淡无奇,落入俗套。富兰克林的《蜉蝣》把蜉蝣拟人化,....the friends of my youth, who are now, alas, no more! And I must follow them; for,by the course of nature, though still in health,I cannot expect to live above seven or eight minutes longer.译文:我现在的朋友都是我青年时代的朋友的子孙,可是它们本身,咳,现在都已不在“虫世”了。我追随他们于地下的时候也不远,因为现在我虽然仍旧步履轻盈,但天下无不死之虫,我顶多也只能再活七八分钟而已。
此处描写的是老蜉蝣死前的哲思,以一种说教的、哲学的方式来讲话;夏济安在翻译的时候模仿了哲学家的口气,用看似一本正经的语言,却达到了趣味横生的效果。把虫子拟化为人,因此有了“虫世”、“天下无不死之虫”,而“步履轻盈”更使老蜉蝣的形象跃然纸上,活灵活现,读者也会忍俊不禁。类似的表达诸如...the sensible conversation of a few good lady ephemera...译文:再听听蜉蝣小姐蜉蝣太太们的高谈阔论……。文章结尾蜉蝣们正轻松愉快的交谈着,译者用了口语的表达方式,把众蜉蝣拟人化为“小姐”“太太”,而且还夸张的“高谈阔论”,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原文整体的幽默感。
三、结语
通过译例分析可见在翻译实践中若再现原文风格必须统筹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译者首先要宏观把握原作风格,通过语言的外形深入理解和体会原作的思想内涵、情节脉络、艺术手法等特点,继而感受原文的风格。然后要微观解构原作。篇章的风格是通过语言体现的,因此要回归到最基础的语言文字上细细咀嚼,如词句含义、语法结构、修辞特色等。最后才可准确再现风格。译者要排除不可译因素和英汉两种语言固有的差异,用最精当的译语再现原文。当然这需要译者有丰富的审美经验,高超的双语能力和不凡的文化艺术修养等。
参考文献:
[1]姜秋霞.文学翻译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刘宓庆.翻译审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王 平.文学翻译审美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一、平凡的题材
刘毅生活的地方,是贵州高原的一个县城。这样的地域环境和人文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创作涉及领域,决定了他不得不把关注的重点锁定在我们“乡土”的那些平凡而又可亲可敬的乡间物事。纵观刘毅的散文诗作品,不难看出他写作的题材主要分为几类:一是农村物什,如《裸根》《藤蔓》《树桩》《行吟青龙河》等;二是乡间人事,如《书记》《扫雪的老人》《村路》等。这样的物事一旦进入诗歌,毫无疑问会给我们一种不可抵挡的亲近感,基本上不存在阅读之初“心理上的隔阂”,很容易让读者非常自然地就进入诗人营造的艺术空间,开始审美的浪漫之旅。
二、朴实的语言
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波特莱尔说:诗歌是“灵魂的抒情性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在这里,诗人给诗歌下了一个华丽非凡、光彩照人的定义。他的这句话一直被学者、专家们广为引用。的确,这个定义非常精当地概括出了诗歌写作的至高境界。但是,我们也不排除很多诗人因为对这个定义的崇拜而从此给创作戴上了一个难卸下的枷锁。于是创作时,纷纷开始“扭断语言的脖子”,“戴着镣铐跳舞”,于是原本应该写得很好的诗歌写成了很丑的诗歌了。恕我直言,60后、70年后的诗人大多有过相关的经历,刘毅肯定也是如此。但是不难看出,刘毅没有陷入那个泥潭,而是潇洒地走了出来,以一颗坦诚的心,怀着一份真诚的爱,走进了“平民”的内心。翻开刘毅的诗歌,这个观点就可以得到证实。在刘毅的诗歌中,很难发现一个生辟的词语或者句子。而且,每一首诗,从头到尾,都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架势。读完刘毅的诗,我们总是感觉有一个朋友面带微笑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满脸慈祥,让人倍感温暖。
三、平民的情感
情感的平民化自古以来就是文艺作品引起情感共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历代名家大多深谙此道。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以及现当代经典诗词就可见一斑。那么平民化的情感有何特征呢?著名诗人、批评家王志清先生在其文章《为真情招魂:散文诗最好方式的自救》里有一段论述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即“平民化情感所以为真情的最基本元素之一,是因为这种情感超越了个人美感体验范围而获得了最为普遍的美学意义,是在情感上表达了平民意愿而又最能为平民所接受的一种深刻同情和人性关怀。”在此,志清先生给“平民化情感”提出了三个要素:一是超越了个人美感体验范围而获得了最为普遍的美学意义;二是表达了平民意愿而又最能为平民所接受;三是深刻同情和人性关怀。如果拿着这个标准去检验刘毅的散文诗,我们会发现刘毅的散文诗大都符合这个标准,比如《灯光》:
“大雪封山,全镇停电。
一粒如豆的灯光从镇政府透射出来,尽管很微弱,但使人不再感到寒夜的沉寂。
书记、镇长们围炉开会,商讨如何使这个冬季暖和起来。
哪缺衣,哪户断粮,低保户、五保户如何过冬……成了党委会的核心内容。
心动不如行动。
于是,在通往山乡的那逶迤蜿蜒的山乡小路上,闪烁着一粒粒灿如星星的手电光亮……”
【关键词】多媒体应用;情节;情感;理解;语文课堂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语文课堂。君不见,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多媒体的身影无处不在。一时间,多媒体的运用成了语文课的亮点,成了衡量一节课能否得奖的一个关键要素。不用多媒体,这节课必将与获奖失之交臂。可以说,多媒体的运用已达到滥用的程度。那么,多媒体到底在语文教学中充当什么角色呢?
我以为,多媒体至多是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工具。它的作用,只不过是在语文课堂上“填充空白”,让多媒体在“填充空白”中呈现它的精彩纷呈,才是发挥多媒体作用的王道。
一、多媒体的应用“填充情感”空白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的导入则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如何导入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那一定得以情感打动学心。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难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现场的气氛,使师生较快地融入到课堂的情境中。虽然有的教师有较强的基本功,如朗诵、歌唱,或以亮丽的板书感染学生,引领学生走进课堂的。但这些手段不足以掀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的,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新颖的动画情境,融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场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教学境界。
如我在讲授《云南的歌会》一文时,先放映电影《阿诗玛》中阿诗玛与阿牛哥的对歌片断,让学生真切地感知云南对歌的氛围,然后,再多角度展示云南秀丽的风光,最后再展示云南奇特的民俗文化。优美动听的民歌,多彩炫目的云南服饰,还有奇异诡秘的云南风俗,让学生大开眼界,仿佛一下子置身于沧山洱海中,耳旁是一曲曲欢快的歌声,古老的民俗和纯朴的歌儿激发了人们对这一古老土地的向往之情,学生有了借着这篇课文去了解云南的欲望,去领悟一下沈从文笔下云南别具一格的民俗事、生活事的激情。
多媒体填充情感不权表现在课的导入,也表现在课的。如讲授《孤独之旅》时,当讲到杜小康在暴风雨之夜由孩子走上成年人心灵的成长,他的痛苦、孤独以及由此走上成熟的孤独的心灵之旅,我就是用歌曲《我长大》,配演一位少年坚毅成熟的脸庞来打动学生的,让学生心弦拨动,并随着他的人生经历而变得成熟懂事,变得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可以说,多媒体恰到好处的运用,直观地填补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二、多媒体的应用“填充情节”空白
语文的艺术也应当是一项留白的艺术,许多高明的作家,在创作时常常故意制造空白,用一些简练的文字去描写生活的片断,以唤醒读者的想象力,引起读者的猜测兴趣,或留有余韵达到与文体、作者之间的互动效果。
例如教学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全文以菲利普夫妇“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为情节来塑造嫌贫爱富的菲利普夫妇。这些情节以粉笔板书的形式来展示固然不错,但学生脑海中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这时,多媒体在情节显示上一展身手,它以漫画的夸张形式,将情节一一演示出来,配上相应的音乐和嘲讽的画外音将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的丑态表现得入木三分。
多媒体填充情节空白不仅体现在小说教学上,在诗歌教学中它更是功不可没。古诗《石壕更》讲述的是安史之乱时唐朝差吏夜间捉人的故事,这首诗故事性强,情节亦曲折动人。将一首古代诗歌改篇成一部现代故事,由学生演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预演费时费力,在多媒体上播放相应的小戏剧,演员的精湛演技,会使故事的情节更加动人,从而加深学生对这首古诗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残酷战争中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的同情。古诗的学习目标也水到渠成的达成。
中国画是留白的艺术,这片留白给观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而语文课堂的许多篇文章亦有留白,供学生想象,而多媒体的恰当点染,给这片留白更好的想象空间。
三、多媒体的应用“填充理解”空白
语文课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决定着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能否成功,而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建立在对教材的吃透、理解之上。简言之,教师能否引领学生对文本理解,就是学生能否则进入文本的关键。
我们以课文《老王》为例,《老王》这篇文章涉及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话题,作者提出了如何关注弱势群体的严肃话题。即,关注弱势群体不仅关注他们的物质层面、更应关注他们的精神层面。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限于生活阅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样,学生对于课文主旨的提升、开拓,就必须依赖于多媒体。教师在这堂课若能以特雷莎修女为例,讲述她和乞丐握手,尊重弱小者的人格尊严,并展示相关画面,学生就能直观、形象地感知这一主题,理解文章的主旨。倘若再把屠格天的散文诗《乞丐》配以音乐加以播放,其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
再如,鲁迅的作品《雪》,是一首散文诗,这篇散文诗语言的隐晦,加之学生对时代背景不够熟悉,理解起来就很吃力。教学时,就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南方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两组画面,让两种不同的雪景直观地对比着,学生就能很鲜明地体验出:北方的雪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多媒体再播放名家朗诵,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在激昂的朗读声中感悟作者在黑暗中渴望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的心情,以及身处孤独而不颓丧的伟大品格和毫不退却的战斗精神。
通过八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本班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目前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五篇课文中,《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Ji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另外,“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宽容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美德。能够用博大的胸襟宽恕别人,生活中便少了许多以怨报怨的仇恨和无休止的冤冤相报。学会原谅别人,也会使自己的心灵获得最终的安宁。哪怕是不共戴天的仇恨,只要相互宽容,我们的内心也会像花儿一样开得绚烂,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有了这种智慧、这种艺术,我们就会笑对人生,从容不迫。
名家范文一
宽容是一种爱
肖复兴
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的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宽容是一种爱。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但是,我还是要说:宽容是一种爱。
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关于“定比”这一定律争论了九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的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他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大功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疑,我是很难把定比定律深入地研究下去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色云影、落花流水。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头顶的天空并不尽是一片灿烂的金黄色,脚下的大地也不如天安门广场一样平坦。烦恼、忧愁、甚至能让我们恼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能天天会摩肩接踵而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抽刀断水水更流。我说的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地一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宽容的核心是爱。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湿润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钩心斗角。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我们面前的世界不也会多一份美好,自己的心里不也多一些宽慰吗?
宽容是一种爱,要相信,斤斤计较的人、工于心计的人、心胸狭窄的人、心狠手辣的人……可能一时会占得许多便宜,或阴谋得逞,或飞黄腾达,或春光占尽,或独占鳌头……但不要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更来自时间的检验。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提示】
肖复兴,北京人,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在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6年,曾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数十部。近著有《音乐随笔》、《音乐的隔膜》、《聆听与吟唱》、《遥远的含蓄》、《浪漫的丧失》等。曾多次获得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音乐随笔》获首届冰心文学奖。
在本文中,作者阐明了宽容的重要性,并把宽容上升到了爱的高度,还告诉我们怎样理性看待宽容,这些观点和见解都能给我们带来启迪。
名家范文二
宽 容
汪国真
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
对待别人的宽容,我们应该知道自惭;我们宽容地对待别人,应该知道自律。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乞求得来的宽容,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
如果你还要想宽容别人,就不要等到别人来乞求。记住一句老话:“给”永远比“要”令人愉快。
【提示】
汪国真,祖籍厦门,1956年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初中毕业后在仪器厂当过7年工人。1978年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开始创作现代诗。1982年大学毕业后,汪国真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此后他创作的诗歌陆续在报刊发表,受到青年学生的热烈追捧,手抄本和盗版诗集在民间疯传。1990年,汪国真出版第一本诗集,由此形成风靡文化界的“汪国真现象”。近年来,汪国真转向书画创作和作曲,已创作数百首乐曲。《宽容》这篇小文可以当散文诗来读,不仅是因为其句子的优美,还因其内涵的丰厚。当然,也可以任选两句自己喜欢的文字当作格言或座右铭。
名家范文三
宽 容
许怀中
翻开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史,有许许多多关于宽容的记载、传说。
清代康熙年间“六尺巷”的传说,便是古人宽容的杰作。传说当年桐城吴家在造屋时欲将院墙向外扩张,张英家人提出了抗议,吴家人并不理会,依旧我行我素。见此,张英家人情急之下修书一封,遣人快马飞驰京都,期待当朝宰相张英能出来说说话,以阻止吴家越界扩建。张英收书后,就批诗一首寄回,诗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家人细读回书后,豁然开朗,遂退让三尺。当朝权臣如此大度,不但未仗势压人,反而以忍谋和、以让求睦,深深感动了吴氏一家。吴家也向后退让三尺,再垒墙,巷道由此拓宽成六尺,遂留下了传颂至今的“六尺巷”。
在我们生活的体验中,虽然有时忍耐、宽容是痛苦的,但是它的结果是甜蜜、美好的。正如纪伯伦所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流血和宽容的心,铸就伟人的品性。会宽容的人,往往也受到别人的宽容。宽容是无私的,是无功利性的,它是博怀的自然流露,而不是获得别人回报的手段。
宽容是一种爱,和爱融合。哲人斯宾诺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大文学家冰心老人就把爱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有爱心就有一切。”宽容和爱心同步,共同构建了和谐社会。
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曰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五篇课文中,《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文言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另外,“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初步拟定了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德育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情感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及本期末目标
在八年级4个班中,我带的是三班和四班。拿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三班平均分为60.1,位于年级之首;四班平均分为54.8,位于年级末尾。究其原因,与两个班的学风有莫大的关联。三班由于我自己带班,要求较严,学生在语文学科上落实地较好,故大家成绩不差,但缺少冒尖生,80以上的很少;相比较而言,对四班学生管理时间少一些,学生就学得不踏实,再加上汪明、吴江等顽皮学生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成绩滑坡,致使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但尖子生倒有两三个,如程露、方谦、张冲力等。
综合来讲,两个班都是优生少,与别的学校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艰巨,应刻苦钻研,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力提高教学成绩,力争在期末,两个班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生率均有所提升,杜绝出现差生。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等;坚持写周记,期末出一册“优秀习作选”,以鼓励学生写作“原创作文”,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作业的检查继续采用登记评比制度,有效地杜绝学生不做、不交作业的现象。
11)、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2)、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期中考试完成第一、二和第五单元的课文教学,期中考试——期末完成剩余单元课文的教学。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节选自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草莓像个精致的红灯笼,一路殷勤地张结着。我喜欢抬头看树梢的小芽儿,极嫩的黄绿色里透出一派天真的粉红。我喜欢夏日的永昼,我喜欢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小山谷里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腾着。慢慢地,绚丽的云霞被浣净了,柔和的晚星一一就位。我喜欢看秋风里满山的芒。在山坡上,在水边上。白得那样凄凉,美而孤独。
(节选自张晓风《我喜欢》)
【借鉴点】
有人说,情感是心灵深处最美的花儿。如何才能让这朵花开得璀璨绚丽,开得芬芳四溢呢?通过上面这三个片段,我们便可以找到可以借鉴的技巧。
一、借出人意料的事件抒情 作文时,欲扬先抑或设置悬念,均能够让情感变得格外真挚动人。正如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里所讲的,平日里他总是不愿意听母亲唠叨,谁知就在自己与母亲呕气之时,母亲竟然“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更让他惊诧的是,母亲离开他的时候,牵挂的依然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想一想,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史铁生的内心会是如何波澜迭起。于是,“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一情感的抒发也便显得极为动人了。
二、借情景交融的景物抒情 借景抒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抒情方法。这类抒情,可以用景物为明线,让情随景出。张抗抗《牡丹的拒绝》里的这个片段便极具代表性。作者先说“并不喜欢牡丹”,可牡丹的一场“谢幕表演”又让她心生无限感慨。透过细腻的描写,我们才明白,是清风下坠落的花瓣吸引了作家,更确切地说是“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的场景感动了作家,于是也就自然地发出了“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的抒情。借景抒情,情感自然真切,笔墨错落生辉,颇值得大家借鉴。
三、借美丽动人的语言抒情 对于高中生而言,不能再满足于口号式的抒情,得学会从语言上下功夫。一般而言,抒情时,若能巧妙运用比喻与排比,情感会更为美丽动人。《牡丹的拒绝》一文赞美牡丹时,便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那鲜艳夺目的“花瓣”比作“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格外精彩;而作家张晓风《我喜欢》一文里的这个片段,则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所喜欢的事物逐一铺陈,语言犹如散文诗般亮光闪烁。
【仿写示例】
夜深了,睡不着,索性坐了起来,倚着一盏孤灯,静静地听雨。窗外,雨下得正欢,但似乎少了一些什么,亲切?熟悉?抑或这雨原本就不是属于我的?我想起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雨夜,你用温热的手指去划窗上的雾气,看见窗户外层无数晶莹的水珠。新的雾气又蒙了上来,你还是用手指去划,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我没有用手指去划窗户,但心头却不自觉地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故乡的雨!
(姜仁政《故乡的雨》)
当年,文学为媒喜结良缘,火热的爱情让刘志成、高彩梅牵手走上了红地毯,珠联璧合成为夫妻作家,这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还是先例。
走进堂堂作家之家,墙上挂名家字画,书房堆满了书,书多得没放处又堆在客厅,还有收藏的各类酒瓶琳琅满目,看上去乱而又显得有序,敞亮窗下排列的盆景,鲜艳嫩绿的叶子倔强地伸展,枝桠花朵绽放,在花香雾气中又多了一种书香之气缭绕弥漫,那么淡然、随意、恬适,真是一个悠闲宁静,一个有分量、品位和境界的精神家园。
当下是一个文化缺失并有诸多社会乱象衍生的物质主义世界。坚守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有情方饮酒,无聊才读书。这是对一个时代的嘲讽,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悲哀。干作家的行当,更是青灯黄卷,萤窗雪案。物质和文学是双刃剑,又是横亘在前的珠穆朗玛峰,翻越实在太难,是熬心费神的事情。一个家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既要养家糊口又要写作,常人想象不到历练的艰难和痛苦。曾经,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刘志成流失在三轮车上的岁月中,高彩梅也遭遇寒冷的日子,尴尬、无奈、困惑、彷徨。而今,有多少人能洞察到浮华的表象后潜伏在社会中深刻的精神危机?其实,物质的乞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穷得只剩下钱的人。高彩梅没有沉湎于浮华的城市生活,迷失自己,而是能够沉静下来,在乱麻中理出头绪,有清醒的思维和觉悟。以读书成就人生,孜孜不倦地大量阅读名著,这已成为她生活的第一需要和重要内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解读名著,研究名著,认识名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她对名著的精神要旨理解和顿悟远比常人深刻,吸收新思想、新知识,深谙读书养气之修为,滋养心胸,明智悟道,从善而为,视功名利禄而淡薄,秉持一种崇高境界。文学的魅力在于穿透力最强,震撼力最大。读书、写作、圆梦,在她自己这片具有个性的天地里驰骋撒欢,无疑是件快事。文学不仅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能成就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她被朝夕相处的刘志成孜孜不倦地创作,在文学道路上奋力前行的精神和高尚情怀深深打动……文学为他们建起了一道促进了解、增进情感、传播正能量的真善美的精神桥梁。如今,夫妻之情血浓于水,有了甜蜜幸福的爱情,沉醉在美好的生活和创作之中……文学让他们的爱情万岁!
早在2007年《西部散文家》杂志上我编发过高彩梅的散文。这些年来,她笔耕不辍,创作颇丰,作品又在全国各地刊登和转载,在读者中反响强烈。作品散见《内蒙古日报》、《西部新世纪文学》、《西部散文选刊》、《岁月》、《雪莲》、《草地》、《延安文学》、《草原》、《文学自由谈》、《躬耕》、《散文百家》等刊物。散文选入《2011年中国散文诗精选》、《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2010年中国西部散文年选》、《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获奖作品集》、《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2》,《2012年中国散文精选》、《2013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选本。另有多件作品获得各种奖项并入选各种文集。曾荣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艺术品的本质》)“作家对人的存在、人的精神品质、人的灵魂操守负有责任与道义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然而,作家的诞生和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地域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影响和养育。
高彩梅生于陕北,长于陕北。从文学出发,陕北是天堂,也是地狱。或许造化垂青,使得她旷达、低调、淡泊、诚信,重情尚义,聪慧敏锐,才华横溢。宏阔、厚重、悠远的陕北有民族风情、传奇人物、经典故事、农业文明精耕细作的智慧、多种文化碰撞的深厚积淀和宽厚博大的气象。陕北有一片写作的领地,高古的黄土、贫瘠苍凉和浩瀚的大漠,孤单的树木,草垛、田埂、土屋、孤烟、风声、驼铃、亲人、乡音、秧歌、信天游,嶙峋的山崖石壁,山川河流,错综起伏的荒坡野地,天空等。陕北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无一不在她心中留下恒久的印象,它无不烛照时代现实、历史价值和民族精神。许多作家都有一种故土情结,作品中无不打上故土的印记。她在《阳光般的爱・流淌在生命里》、《深沉的父爱》、《表姐,是一朵山丹丹花》、《圣母石》等篇章中写出浓浓的血脉深情;又在《客居在城市的玉米》一文中这样写道:“我终于理解了父母亲,为什么好几次拒绝我们进城生活!老人们,这些最后的玉米使者,是在为我们这群客居在城市的玉米守望着村庄!”陕北的文化和精神激励着作家的担当、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态度,从生活中汲取活水,从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给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之文学艺术之树根深叶茂。文学艺术是作家的心灵、情感和精神高地。这些优秀作品源于根性,取材多于现实之间,优美的文字和严谨的结构,情景交融的描写,语言讲究诗意化,落笔准确,娴熟的叙事技巧,充满浓郁的现代派味道,拥有陕北民情风俗和地域特色,无论是人性的关怀还是情感幽思都还原着陕北生活的况味,抒发着生命的纯真厚朴,自然流露出生命的体验,有一种坚守拓掘与绵绵永恒的气息和灵魂净洁的美丽。作家有思想有建树,在作品中体现出高境界的精神构筑。又如《艾香,飘过端午》一文中写道:“在陕北,这天各家各户要包饺子、炸油条、吃软米糕像过年一样隆重。黎明,母亲挎着篮子从河畔、坡地拔些挂着露珠的野艾带回家将艾插在门上,母亲也早早叫醒我和弟妹,让我们在屋西边的小河边清洗眼目,这样做一辈子耳聪眼明。又给我和弟妹每人脖子上佩戴五彩线,男孩子五彩线线端系着一小簇野艾。”她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小中见大,以浅寓深,笔触细腻,表达意蕴浓郁,空灵散淡,清新隽永,舒卷自如,文采飞扬,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那份天赋、才情、功力和知识令人惊讶。人类因拥有历史文化而发展,而传播文明的种子。她是一位知识女性,一直把追求意境作为终极目标。作家的思维,执著、才气、天分和能量见证了文学的符号。
在《绝处风景》一文中:“此时,我一眼认出,这株绿植物不是什么名贵的花草,而是乡间普通瓜秧。这是一株充满新奇、饱满的生命,以古朴而健康的姿容呈现出原始的单纯、自信、无畏,绿色的光波洋溢春潮的气息。在这水泥丛林里竟然与我在囚居的五楼阳台相遇。这,是否是上帝给予两颗丰盛而柔弱生命宿命?对视,谁安居在这里,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瓜秧传递这一种坚忍、质朴的生活方式。看似柔弱,实际上却无比坚韧,穿透石隙。无论处境如何,勇敢地挑战生命的极限,活得足够真实、本真。关注一棵瓜秧,让远离乡土的脚,放慢匆忙步履,搬一个小凳,沏一杯清茶,放一曲淡淡的音乐,与瓜秧蔓享受这片刻的阳光,听不到忙碌的嘈杂,看不到张扬的喧哗,有一种温柔和静谧,只活在自己的生命轨迹里,从容、淡定。”文学创作成就高低取决于作家个人生命情感体验的程度。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是不可缺失的技法,细节见证作家的功力和智慧,细节的力量最能扣动心弦。作家对生命的高度赞扬:写物即是写人,写人即是写物,似在写物,又似在写人。她曾在《寒露濯秋菊》一文中这样写道:“应该做菊一样的女人。少了年轻靓丽女子的妩媚张扬,多一份成熟的美韵。犹如秋菊般的气质,这种气质气压群芳,有一种沉稳成熟的美。言行举止大方得体。雅致风韵犹存。也有了含蓄动人风韵,多了份矜持的风情,智慧去诠释人生的含义。”安然写意充分表达朴素与深刻的哲理,感悟对未来人类生存的焦虑与不安,同时也在文明生态中获得生命永恒。
纵观《客居在城市的玉米》概括说来,有广阔的文化眼光,以抒情方式充满激情和火一样热烈的文字格调,反映普世价值情怀、人文精神、气质、态度、风格和语言精粹,讴歌人性伟大,唤醒良知,洁净灵魂,释放正能量,激励奉献精神。细细读来,一种久违了的亲近感油然而生,开启心智,启迪思想,有山肴野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