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城市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生态城市的学说、涵义
生态城市的兴起,是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紧密相关的。“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家”和“住所”。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先将这一概念用于科学的意义,提出了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二字,实际上恢复了“生态”的本意,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的含义。生态城市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同时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恰当地全面表达人类理想城市的内涵。目前,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说法。
环境说。这种观念将生态城市进行单向化、简单化和现实化理解,认为生态城市是绿化率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
理想说。这种观念是将“生态城市”完美化和理想化,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的一种理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虚幻的东西。
系统说。是从分析城市的生态系统着手,认为只要实现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良性运行的城市就是生态城市。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以上两种观点的结合,也就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它既立足现实,兼顾了城市的各种生态要素,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还有其丰富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这种观点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以上三种学说都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都是积极的、进取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环境说注重现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理想说注重未来的理想和完美,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的最终实现形式。系统说从问题的根本出发,将现实与理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是生态城市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立足点。本文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主要采取系统说的视角。
2、生态城市的涵义
从其内涵上讲,生态城市是指基本结构和功能符合生态学原理,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度开放和高效利用,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具体来说,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它不只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生态城市的内涵远不只是清洁的环境和体面的外表,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社会的和谐,在于其对人性的尊重,在于具有维护社会正义的社会机制,在于其居民的安居乐业。只有宏伟、美丽、清洁的外表是不可能实现整个城市的生态化的,生态城市更在于其内在的、有机的、综合性的含义,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宜人居住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和目标,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甚至可以说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实现自然生态良性运转,从而也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基础。
3、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应当更明确、更全面地体现城市的本质,即宜人居住。其中不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人与人也和睦相处,每个市民在其中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并得到充分的关怀,还有足够的机会实现个人的发展。生态城市具体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和谐性。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和经济金色点缀而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社会混乱、缺乏生气的人类居所,而是一个充满关心和爱心、保护人、陶冶人的人居环境。在生态城市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们诚实善良、道德守信,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它是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生态文化浓郁的和谐人居环境。生态城市中的和谐反映为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系统内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生态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关系良性运行。
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传统城市“高消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倡绿色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化。生态城市要增强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非循环”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低投入、少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更新、零排放的新形式。
多样性。生态城市建设不能照抄照搬、千城一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订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体现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时代精神。例如我国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出的像南京中山陵、上海中国银行大楼、紫金山体育场就具有“中国现代建筑”的风格。
【参考文献】
[1]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思想;设计;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样就使得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问题,现在,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生态城市的建设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时候要实施生态规划,这样能够更好的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汉寸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探讨,能够更好的实现生态和谐,同时也能更好的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1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
生态城市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分为不同层次,要对环境的自然属性进行很好的分析,对城市的区位和地形及气候情况要进行很好的掌握,同时对人们的活动情况也要进行掌握,这样能够更好的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还要对社会功能属性进行分析,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和城市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部分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历史文化属性也要进行重视,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城市的历史进行传承,同时也能更好的加强人们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掌握在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时候,在规划意识方面要进行提高,这样能够更好的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同时也能更好的确保规划计划能够顺利的按期实施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要对区域经济进行很好的分析,同时对资源要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生产力和功能方面的互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城市规模和城市的环境容量也要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科学的建设城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更好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
2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都会带来很大问题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水平低、城市建设方式不科学和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效益过分重视,这样就导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污染非常严重的情况,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出现了破坏非常严重的情况城市在发展的时候对周边的环境也带来了影响,水资源的污染和水土流失严重对城市发展都有很大影响,不仅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同时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影响
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思想
多样性是生态城市的原则之一,在自然、农村、城市的生态区域里,多样性都是益于健康的。
3.1关键因素
生态学认为,群落中的所有的物种,并非具有相等的重要性,往往只有少数几种因其大小、数量或活动上起着主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这些物种不仅决定了群落的外形和结构.而且在新陈代谢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群落的关键因素。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影响其结构、功能行为的因素很多,但往往是处于临界量最小的生态因子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具有最大的影响力。有效地改善提高其量值,会大大地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产出。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体现之一就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内核认定和寻求。
3.2共生性
生态学认为,各种生命层次以及各层次的整体特性和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共生、协同进化的产物,共生及协同进化是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城市系统来说,共生的结果使系统内所有组分的运营大大地节约了原材料、能量和运输,使系统获得多重效益。相反,单一功能的土地利用,单一经营的产业,条条块块分割式的管理系统,其内部的多样性程度很低,共生关系薄弱,生态经济效益就不会高。
表现在城市物质要素的互相包容、平衡相处的境界的追求。在城市规划设计、生长、发展的每个阶段中各种空间(公共空间、私人住宅、商业空间城市中心等)可以互相吸纳,保持平衡。
表现在提高居住密度。增加居住区密度的目的就是增大公共空间,增大公共交通的使用密度,从而减少交通拥挤,节省能源,减少污染。
表现在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再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变化,表现在对公共空间的强调。按照生态发展的观点,社区和邻里的设计,以至于城市的规划,都要强调公共的领域、公共空间以及建筑设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过分私有化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在生态上也是有害的(浪费能源和资源)。
表现在对能源的利用,特别是自然生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的利用。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利用、自然通风、适宜的植物等,建造节能的生态建筑,构造生态的城市。
3.3地域性
生态学认为,一方面不同地区环境条件下,可能存在着特性不同的生物类群。另一方面任何一种生物在地球表面的存在都有一定的地理范围。这就是生态学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地域性原理。
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坐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当地自然环境在赋予每个城市一定的特性的同时,也限定了每个城市的物质界限。当地的气候、植物以及自然景观都会对城市的情感、形态上打上烙印。在城市的设计、建设中,要尽量充分地将好的自然环境结合到城市中去,除了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外,还可以使当地的环境和生物栖居地得以保护。
4城市规划中规划生态城市的具体措施
4.1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在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时候,城市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编制城市规划的时候要非常的科学,这样能够更好的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在新的时代,城市规划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现在,人们对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视,因此,在城市规划方面要对生态环境进行重视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能够在经济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在生态经济方面也能够获得更好效果在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改善都非常
重视,这样就使得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2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目标,同时,对不同的城市进行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的时候都有不同特点在进行基本设计的时候,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要实现建筑和园林共同发展,可以将街道建筑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进行有力的结合,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江河湖泊进行保护,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能更好的对生态环境和城市文化进行更好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更好的结合对生态示范园区建设也要进行重视,可以以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建设循环经济,同时在旅游、教育、医疗和文化建设方面也要进行重视,建立生态产品开发,同时也能对产业格局进行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能够提高生态经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比重,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要进行环境信用评级,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
4.3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我们的祖先将城市建在有水的地方,大江大河的沿岸都是城市的聚集地所以,我们的城市都有很好的生态基础对于这样的状况,对我们建立生态型城市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不仅要利用,而且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任何人工建造的都不可能比它更好,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的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还有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对原有的生态资源进行提升,通过人工来对原有的资源进行完善只有充分的利用
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型城市,才可以更好地建设城市的发展。
4.4保护城市内外生态廊道体系
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包括城市内外环境的设计在城市层面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城市的发展边界和缓冲区、保护城市内外联系的生态廊道,具体到更小尺度上应涵盖控制地块的绿色容积率,绿色容积率是城市规划和建筑的生态量度近些年,规划设计者已经认识到了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的将绿色生态概念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将植物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更全面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扩展建筑景
观,还能同时为建筑物降温,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在水文方面的优势则表现为,能够有效的锁住降水,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城市绿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规划质量的考核指标,并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城市的绿色容积率,即综合绿化面积,已经成为有关部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4.5积极推广绿色运动
目前一段时间,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地掀起了所谓的”绿色运动”,同时总结出了一套特别具有新意的环保理论其中的要点有下列这些:合理的利用绿色能源运用地热能、太阳能、温差能、风能、生物能、水能以及潮夕能等不具有污染或只有很轻污染的能源而且这些能源是可再生的,运用这些能源代替那些污染比较严重而且没有再生可能的能源,例如用于燃烧的煤炭和石油等等;同时在工业生产当中积极开展绿色工艺的推行,生产的产品尽量以绿色产品为主,并将各个城市的废弃污染物加以处理以及进行再生利用;运用绿色的交通系统,使用有轨电车、地铁、公共汽车、太阳能和电动汽车各种交通工具的行为进行鼓励对绿色建筑加以积极推行,绿色建筑不仅可以节能防噪以及减少污染,还能在建筑中运用隔音和隔热等方法
4.6重视城市构成元素的生态功能
1)公园和广场的生态功能
公园和广场是城市社区和邻里的公共据点,应该是富有生活气息的,适于生命和运动的,充满生命价值的,令人愉快的。由于这种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地的性质,因此公园和广场的最佳位置是在住宅区的中心或核心地带。
公园和广场的设计应该满足主动使用方式,也要考虑被动使用方式。所谓主动使用方式,是公众有目的地进入这些场地并使用它,如:约会、锻炼等,所以公园应设计和设置各种满足人们这些需要的设施,如运动器械、垂钓场所、表演场地、约会的长凳等。所谓被动使用方式,是指公园和广场对于城市景观和空气净化的作用,亦即其生态功能。公园和广场的生态功能,可一定程度上消除将它们作为“城市美化”的要素而带来的弊端。
2)市区―郊区复合生态系统
为了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律性和协调机制,必须将市区和郊区看作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作统一的调控。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是市区―郊区复合生态系统完善结构和强化功能的重要途径。在城市中或近郊建设一些小型园林、暖房等生态园区,不仅对城市的外观和人的内心感受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城市环境的小气候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避免园区内配置单一的物种。这些城市的小园区结合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对
于整治城市水环境、保护气环境,减少城市噪声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
生态城市按照生态学原理,以空间的合理利用为目标,以建立科学的城市人工化环境措施去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在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结构、功能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为人类创造一个安全、清洁、舒适、美丽的工作与人居环境。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在对城市的深化认识基础上,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安排城市
居民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活动的强度、广度和深度的行为。
结束语
近年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化水平非常快,而且,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人们对生态规划是非常重视,这样就使得在进行城市发展的时候要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进行结合,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也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这样能够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作臣.浅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2010(02).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实施措施
1、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必然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河道治理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治理要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过去河道治理工程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极少数考虑到河道治理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也因此带来了许多问题。生态治理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河道治理工程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实现河道治理工程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的重要措施,也是河道治理工程实现生态化的重要举措。
2、传统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大都是基于河道基本功能和实用角度开展的,例如防洪、抗旱、加高拦河坝、护坡、淤泥清理等。较少考虑到河道治理的生态效能,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也不注重治理的生态性,根据人们对河道的需要,肆意的进行河道改道、砍伐岸边植物等,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在长远的角度看,这不仅会改变河道本身的属性,而且也影响到河道自然生态景观。
3、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功能分析
3.1 河道基本功能
不论是传统河道治理工程还是生态河道治理工程,蓄洪涵水功能一直都是河道治理工程基本出发点,但是与传统河道治理工程采取裁弯取直、更改河道走向等粗狂方式不同,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注重维护河道的自然走向,通过起伏多变的河床和被大量植被覆盖的河岸等对河道水流和水源渗入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实现河道的蓄洪涵水功能。
3.2 防污功能
与传统河道治理工程不同,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对钢筋、水泥等硬性材料的使用很少,大都是在河道原有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治理改造工程,这样就避免了硬性材料对河道水质的污染,促进了河水、土壤和生物群落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增强了河道的自净功能,提高了河道的水质质量。
3.3 生态功能
生态功能是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核心,是指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遵循河道原有的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实行保护性河道治理改造施工,充分地发挥河道的天然性能。生态功能不仅能够保护河道原有的弯曲自然、凹凸有致,而且还能够为河道周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创造良好的条件。
3.4 景观功能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将河道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景观,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河道治理规划与周围建筑物、街道等的和谐统一,而且要将景观建造融入到河道治理过程中,如常见的过桥亭廊建设,这样既能保证河道的原有状态不被破坏,而且能够将河道打造成美丽的景观。
3.5 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是河道生态治理的最大创新点,将与河道有关的历史传说、民间掌故等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相结合,通过河道沿岸壁画、亭廊建造等方式将这些河道文化表现出来,使得河道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4、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措施探究
4.1 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形态
裁弯取直是传统河道治理的常用方式,这种基于看似基于人们需要的河道治理方式不仅破坏了河道原有的形态,而且对河道环境内的动植物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因此,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形态是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措施。对过去裁弯取直的河道进行适当的修复,保留现有的自然弯曲,通过河道弯曲度和流沙控制度对河水流速进行控制,以便更好地实现河道的生态功能。
4.2 河道护坡的生态化建设
河道护坡的生态化建设就是要改变过去采用硬性材料建设的方式,在选材、铺坡和护坡方面对河道进行生态化建设。首先,在河道治理选材方面,尽量的减少水泥、浆砌石块等硬性材料的使用,而是充分地利用河道原有的材料开展河道治理施工,如将河底的淤泥进行脱水、固话处理后用于河道填土,这样既能减少硬性材料对河水水质的污染,而且保证了河道资源的再利用。其次,在河道铺坡方面,运用天然石块在河道急流处或者是洪水缓流处进行河道砌垒,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空隙用水草、河道泥沙等自然物质填充,不需要用水泥或者是混凝土进行填充,这样不仅减少了施工材料的使用,而且用水草、泥沙等物质进行填充还能够为河内的动物提供优良的栖息空间。天然抛石是一种最常见也是在最简单的河道生态治理方式,天然抛石不仅能够很好的改善河道的蓄洪功能,而且也能够为河道的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空间,有利于河道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最后,在河道护坡方面,采用植物护坡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而且为河道与周围环境之间搭建了绿色廊道。常见的护坡植物主要有柳树、槐树等。另外,在缓坡多采用种草和灌木进行护坡,既能够提高护坡植物的成活率,又能够营造层次分明的河道绿色景观。
4.3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河道断面设计
复式断面、矩形断面、双层断面是比较常见的集中河道断面设计形式,在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要根据河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首先,山溪河流一般采取复式断面的河道设计,主要功能是行洪、排涝,在枯水期,河道水流量小,洪水位低,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需要建设防洪堤,因此可以根据河道地势进行不同的辅能开发,如在宽阔的滩地建设足球场,在相对狭窄处建设休憩场所,提高河道综合性能。其次,城市河道一般采用矩形断面的形式,矩形断面占地面积较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河道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能够为城市景观增添亮点。最后,城镇区域内的河道治理适合选择双层断面,上层的明河能够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要求,而下层的暗河则能够保证河道的排涝、泄洪功能,促进了河道实用性和休闲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4 注重河道景观营造
河道景观建设是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要在河道原有形态保护和河道护坡建设方面注重河道景观的营造,而且要在河道周边环境的改善方面下大力气。首先,注重河道周围景观与河道的和谐统一,通过河道周边的亭廊设计、植被种植层次设计等方式将河道景观与周围植被景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其次,要注重河道文化的挖掘和展示,通过壁画、景观造物等形式营造河道的文化景观。另外,在不影响河道自然生态的条件下,适当的开展开辟一定的人文休闲活动场所,实现河道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和谐统一。
5、河道案例
我国的京杭大运河就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不过后来渐渐走向了没落,到现在有很多省市已经见不到大运河曾经的景象了,甚至成为了臭水沟。早在上个世纪开始,聊城市就开始了对大运河的整治,现在已经成为了聊城市的景点,是聊城对外宣传旅游的招牌。
结 语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本文对河道生态治理措施进行了探究,在实际治理工程中,要充分结合各个河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生态治理方案,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和谐统一的河道环境。
参考文献
[1]石玉琛,宋庆武.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3,(3)
[2]方燕琴.浅谈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理念[J].湖南水利水电,2013,(3)
[3]徐德辉.浅论河道生态治理中生态护坡实施各阶段的任务[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3)
内容摘要:本文对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我们的研究旨在解决两个问题:测度居民在生态消费行为上的总体状况;测度不同的居民在生态消费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即人口统计特征对生态消费行为是否存在影响。
关键词:生态消费行为 总体分析 方差分析 人口统计特征 政策含义
针对当前我国正在发展的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理论界和实践部门提出了很多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首先调查和了解普通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也称环保型消费行为),然后才能针对性地推出相应的政策。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对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我们的研究旨在解决两个问题:测度居民在生态消费行为上的总体状况;测度不同的居民在生态消费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即人口统计特征对生态消费行为是否存在影响。
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购买行为)问卷量表共3个问题(如表1所示)。每道问题都采用了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制,得分代表居民对该语句的同意程度。其中,1代表同意,2代表大致同意,3代表一般,4代表不太同意,5代表不同意。为了设计本调查问卷选项,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并在其基础上根据我们的研究目的和文化特征进行了修正。问卷正式发放以前,我们首先经过一轮与专家、居民的访谈,询问他们哪些因素对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重要后归纳得出问卷初稿。此后,我们对城市居民进行了两次预调查,第一次调查了30位城市居民(其中包括一部分大学生),获得了26份有效问卷;第二次调查了60位城市居民,获得了54份有效问卷。我们对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被调查居民的有关意见,删除了不适合问题后才最终确定问卷。
问卷正式发放于2005年12月到2006年1月在武汉市展开。我们采取邮寄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截至2006年1月12日,共回收问卷355份(其中,邮寄问卷回收242份,回收率为19.36%,访谈问卷回收113份),后经一致性检验剔除34份无效问卷,最终共获得有效问卷321份。为了确保调查的是武汉居民,在最终确定的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在武汉居住的年限都达到6年以上。
为了评估调查结果的内在信度,我们采取学术上常用的Cronbach's系数来度量,统计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生态消费行为项目的总体Cronbach's系数为0.7746,可见,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好。E1、E2、E3三个子项目的调查结果与总体调查结果相关性较高,都在0.6以上。且删去任何一题,α系数也没有显著提高。这说明我们的调查问卷和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城市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的总体分析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同意(包括1同意,2大致同意,下同)“购买同类产品时,我会选择使用时和使用后对生态环境危害小的产品”(E1)的居民有66.4%(43.9%+22.4%),同意“购买产品时,我会考虑其是否有环境标志”(E3)降为57.0%,同意“购买同类产品时,我会优先考虑其包装可循环处理的产品”(E2)则进一步降为43.9%。相反,不同意(包括4不太同意,5不同意,下同)E1的居民比例为5.3%(3.4%+1.9%),不同意E2的比例提高为12.2%,不同意E3的比例则进一步提高到12.5%,如表2所示。同时,均值分析也表明,居民对E1的认同度最高,均值为1.97,对E2、E3的认同度分别为2.47、2.25,下降幅度较大。与此同时,内部差异则有所上升,体现为标准差从1.015上升为1.087、1.162(如表2所示)。据我们分析,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般地,人们认为自己会购买对生态环境危害小的产品,但具体购买时,他们实际上没有践行这一信条(不会考虑是否有“环境标志”及“可循环处理包装”);可能不少居民缺乏“环境标志”、“可循环处理包装”的相关知识。
另外,尽管总体上看,城市居民对生态消费行为的认同度似乎还较高。但是同时,城市居民对E1、E2、E3三项选择“一般”比例分别为28.4%、43.9%、30.5%。这表明仍有大量的城市居民对生态消费行为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如果考虑到居民填写调查问卷时的美化个人生态意识的倾向(在我们调查中发现,一些居民表示自己没有考虑“环境标志”及“可循环处理包装”,但在选择时却并非选择“不同意”,而往往选择“一般”),实际上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倾向可能大大低于我们的调查分析结果。
城市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这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考察人口统计特征对城市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性别、婚否、年龄、学历、家庭人口、就业状况、个人月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人口统计特征对生态消费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对于性别,男女的生态消费行为有明显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117)。结合均值分析发现,男性更倾向生态消费行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E1、E2、E3三项中,男性对于E1的认同度要显著高于女性。但在E2、E3两项上,男女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我们推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男性在具体购买时并未言行一致,即购买时不会考虑“包装可循环处理”与“环境标志”。因此,男女之间生态消费行为上的差异是真实的差异还是虚假的差异尚待进一步检验。
另外,已婚者与未婚者在生态消费行为上有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00)。通过均值分析发现,已婚者更倾向生态消费行为,在E1、E2、E3三项目上也都是如此。对于年龄,不同年龄的居民,其生态消费行为也有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00)。具体地说,随着年龄增长,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倾向也相应增加。数据显示,25周岁以下的人生态消费行为均值为1.93,而55周岁以上的人生态消费行为均值为2.76。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因素在生态消费行为三项目E1、E2、E3上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已婚者和年长者不仅更多地认同“购买对生态环境危害小的产品”(E1),而且,具体购买时也会更多地考虑“包装可循环处理”(E2)与“环境标志”(E3)。
对于学历,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不同学历的人在生态消费行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对于家庭人口,不同的家庭人口在生态消费行为上有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5)。均值分析显示,五人以上大家庭更倾向于从事生态消费行为,二人家庭次之,三、四人家庭最不倾向于生态消费行为(单身家庭由于样本量过少,我们不考虑)。进一步分析表明,家庭人口主要影响E2(显著性水平为0.026)和E1(显著性水平为0.117),在E3项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至于就业变量,不同就业状况对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有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01)。已就业者和非就业者(非就业者大多数为55周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员)对于生态消费行为的认同度较高,其生态消费行为均值为2.15左右。相反,在校学生对于生态消费行为的认同度较低,其生态消费行为均值为2.67。进一步分析,在生态消费行为三个子项目上,学生与其他居民均存在显著差异(E1、E3的显著性水平高达0.001、0.002,项目E2的显著性水平稍低,为0.14)。可见,学生和其他居民在生态消费行为上确实存在着真实的差异。据我们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倾向时尚消费,对于生态消费往往忽视了。
对于职业,不同职业的居民在总体生态消费行为和E1、E3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均值分析发现,制造、运输工人、手艺人和相关人员以及政府或企事业单位职员、管理者的生态消费行为倾向比较明显,而服务业员工、商业人员、销售人员和各类个体经营者、老板、工商户等职业的居民生态消费行为倾向较弱。对于收入变量,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个人月收入和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对于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上均没有显著影响。
结论与政策含义
关键词:城市生态化 生态城市 发展对策
一、导言
人类经历了野蛮蒙昧、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每一次文明的更替都是一次宏大的社会革命,是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至今取得巨大成就,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渐突出,工业文明正逐渐走向衰落,生态化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生态文明崛起。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工业化发展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它抛弃工业化发展模式中只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人类福利的弊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城市面临两种发展模式的抉择,工业化发展模式必然能在短期内为城市带来巨额经济效益,但可能会伴随环境污染、破坏以及资源浪费等现象,生态化发展模式短期经济效益相对较小,但从长远利益来看,会给人们带来较佳的生存环境和福利,两种发展模式相比较,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
二、城市生态化概论
城市生态化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而实现城市稳定和谐状态的演进过程。生态化是一个包含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内容的综合概念,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的目标是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城市、自然和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互惠共生,城市在社会、文化、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等等各个层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十分广义的生态观。
三、我国城市生态化之路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各种问题的加深,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弊端越来越突出,人们开始反思这种唯经济开发模式是否适合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爆发,生态化发展模式成为城市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进程较快,很多城市致力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如威海、青岛、长春等城市坚持走生态化发展之路,市民的生存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国内最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的几个典型城市。但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涉及到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策法规等等很多方面的变革,是一个十分复杂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之市民生态意识淡薄、相关领域法制规章缺失、人口素质低等原因,使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之路遭遇瓶颈,生态城市的建设任重道远。
四、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对策研究
1.宣传生态价值观,普及生态意识
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加强生态价值观宣传力度,普及市民生态意识,倡导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稳定发展,转变市民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使他们充分意识到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深刻理解生态化发展模式的优势。价值观念的改变必将指引人们行为方式和态度的根本转变,是实现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
2.加强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制建设,制定鼓励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
城市生态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应该加强生态化发展法制建设,为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和支持,对违反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规范化。同时,应将生态化发展的观念和思想渗透到具体的政策和发展计划中,根据城市具体发展情况制定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内容、目标、步骤、战略等,制定生态化发展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建设生态城市。
3.建立职能机构,全面落实生态化发展战略
城市生态化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城市各机构、部门间的长期共同努力,但不同机构、部门各自为政必将降低行政效率,影响生态化发展进程,因此在城市建立一个专业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机构,不仅可以集中力量组织、协调、监督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还能提升城市生态化发展的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标准。同时,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作为一个专门机构,必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交流、咨询、推广。
4.开发生态技术,加强城市间、区域间合作
增加科技投入,研制、引进生态技术,保证生产过程低污染、低浪费、低耗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摒弃导致环境能够污染、资源浪费的技术,坚持走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发展道路。同时,加强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建立互惠共生的发展关系。
五、小结
生态化模式是工业化发展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们反思以往生产实践过程的结果。我国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近些年,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生态化发展观的宣传普及力度,强化法制建设,建立适应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和部门,开发低污染、低浪费、低耗能的生态技术,加强城市间友好合作关系等等,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大力建设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周岚.低碳时代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建筑能源规划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 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 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
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因此,在保障人类美好生活的同时,城市应该重视环境和资源的和谐相处,通过建设低碳城市,实现向低能耗、低碳型城市转型。
当前,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研究主要是对于新能源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较多。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是否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 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模式。
一、低碳城市下建筑能源规划的意义
1、针对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具有低能量密度和产能不连续的特点,通过区域层面的统筹规划,利用同时使用系数和负荷参差率,实现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的供给均衡;
2、将建筑能源规划和减碳规划融入区域规划体系,有利于在区域范围内实现节能减碳的规模效应,并实现碳排量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3、根据综合资源规划法(IRP),基于需求侧管理理论,将区域内节约的建筑能源资源化,并作为虚拟能源和无碳的替代能源,降低区域开发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使用中的比例。
二、我国城市能源建筑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方案相对独立,指导思想片面
我国当前能源建筑规划主要规划三个方面:供电、供热和供气。这三方面的规划方案相对独立,三者之间没有统筹兼顾,相互考虑,形成共同促进的局面。相反,三者之间的能源使用相互重复,计算繁琐。比如我国城市大部分使用独立空调,过多依赖电力,而不是用中央空调取代独立空调实现节能目的。
2、重视能源生产,而轻视能源管理
我国能源建筑规划过于重视能源生产,比如采暖主要是最大外部负荷进行叠加,累积能耗。大量的能源生产,但是相应的管理比较松散,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整体系统的效率值较低。例如某些地区使用了集中中央空调系统,但是输送系统效率低,浪费情况严重,系统整体输送效率就被拉低了。
3、能源建筑规划的国家标准较低
我国相应的能源建筑规划标准和规范相对不太健全,技术指标明显偏低,对于建筑用电设备的购买没有明确的规定。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较小,只是出现某些个体户采用可再生资源,并不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区域能源规划。特别是在公共建筑较多的区域中,可再生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的利用率就更低了。
三、建筑能源规划的方法
建筑能源规划不仅仅是技术工艺方面的规划设计,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领域,应该采用前沿方法进行方案设计。常用的区域能源建筑规划有:综合资源规划法和情景分析法。
综合资源规划法是结合了需求侧资源管理和能源规划结合的方法,其主要核心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的方法,主要实现方式是减少节约末端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合理适用余热和废热。情景分析法是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的综合考虑方法,对于不确定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构建定性模型,实现供需平衡。
四、建筑能源规划的步骤
根据“综合资源规划法”理论,将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分成几个步骤: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目标制定、评估区域可利用能源资源量、建筑能源的负荷预测、确定能源系统和技术方案(能源站方案)、区域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价。
1、目标制定
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制定目标通常包括两种方法:标准评比法和实质性技术指标。定性技术评估的标准评比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是此方法准确性差,缺少详实的数据支撑评估结果。
通过目标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等规划程序,按建筑类型,分别确定单位建筑能耗基准值与单位建筑碳排量基准值,并作为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定量技术评估的依据,这是理论界建筑能源研究的主要方向。
2、评估可利用能源量
区域内的能源通常分为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低品位能源。对所有能源进行综合的系统性定量分析,是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的前提。
常规能源包括电力、天然气、石油、燃煤等;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低品位能源包括发电厂余热、土壤蓄热、江河湖海的温差能、地铁排热回收、工厂废热回收、垃圾焚烧、污水温差能、免费冷源等。
3、建筑能源的负荷预测
以往建筑能源预测采用传统的负荷指标估算法,往往估值偏高,造成大量的设备冗余和浪费。而区域建筑能源预测,应该采用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即不同建筑类型,应设定不同的人口密度和使用时段情景,同时考虑系统的峰荷、腰荷和基荷,估算出区域的典型负荷曲线以及情景负荷的出现概率,叠加给出区域能源的总负荷。
4、建筑能源系统配置方案
根据区域内可利用资源量和建筑能源负荷的预测,编制区域能源整体配置技术方案,其核心即区域能源站的建设及运营模式。能源站的建设,应考虑经济性指标(运行管理费、投资回报、能源价格)、技术性指标、碳排放指标、能效指标(设备能效、输送能效、末端使用能效以及损失)、环境影响指标(热污染、热岛效应、噪声)等因素,并确定能源站的规模及位置。
区域能源站一般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进行建设及运营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又称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提供能源服务,是以赢利为目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专业化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诊断、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运行、维护和管理一整套的系统化服务,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
五、结语
建筑能源规划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实现低碳生活和绿色生活,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的节能措施。区域能源规划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建设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绿径 输氧系数 指状规划 绿道 绿带
随着近年来沙尘暴、沙漠化等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熟悉到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之肺”,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的关注。对有限的绿地在生态类型、斑块群落结构、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而不再仅仅是绿地的美学效应了。
1 绿地生态效应的几个概念
1.1 手指状规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彼得-布莱茨的罗夫为首的一批规划师提出了大哥本哈根区域规划建议,就是闻名的手指状规划。手指状规划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整体城市,而是若干个不连贯的小城镇。他们紧靠快速火车铁路线,如同穿在线上的珍珠。未来的城市集中在五根伸出的手指上,而现有的城市则就是掌心。选择此种方案在生态效应方面的体现就是有可能从手指缝隙中保存楔形绿地。
若城市地处内陆,其对外交通向四面八方放射,就可能产生星状反吸引模式。若从长远来看,其夹角迟早要被填充,终于形成传统的大城市。西蒙特在《地域环境》一书中提出解决办法摘要:限制个走廊进入市中心区,使它们和环线相接,在郊区道路焦点上建立新的城市次中心。市区由居住走廊构成发展轴,以快速有轨电车和市中心联系;二次中心则由铁路和交通干线沟通,可视为地区性发展轴。
假如能够坚强立法,严格控制一开始指状规划师后的楔状绿地不被开发,那么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应就会起到很大功能。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边界总是在不断的扩大,预留的楔状绿地总是被不断的侵吞。
1.2 输氧系数
在常年盛行风的功能下,位于各方向上的城市保护绿地对城市的输氧功能不同,可称之为输氧系数,规划实践中有两种比较明显的情况。第一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大的方位,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大,应将强管理和适时进行植物的更新换代,以保证充足持续的氧气供给量;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小,应通过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以增加产氧量。第二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小的方位,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大,在保证其生长发育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疏通城市的输氧走廊;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小,除了要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外,还应着重限制在此方位上各类城市用地的建设和对绿地的侵蚀。应当把产氧量多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大的方位,把产氧量小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小的方位。
输氧系数的计算公式摘要:Si=Fi*Ui
式中摘要:Fi为i方向的风向频率(%);Ui 为i方向的平均风速(m/s)Si表示来自i方向的污染程度。
1.3 绿道
绿道(Greenway)是指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构成的网络。根据功能,主要可分为三类摘要:生态绿道,休闲绿道和历史遗产廊道。绿道主要指自然形成,或历史本来存在,如河流、山谷构成的廊道,也包括完全人工的,如城市林荫道,运河廊道当然也包括在内。廊道连接各生境岛屿对野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的功能。生态学家提出建立景观廊道线状联系,可以将孤立的生境斑块连接起来,提供物种、群落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1.4 绿带(GREENBERG)概念
随着人们熟悉绿带在大伦敦规划中限定城市发展轮廓的功能。绿带概念作为控制城市发展和为城市提供生态绿地的功能,被广泛的应用到大城市的规划中。比较典型的有华盛顿景观规划和政策框架。
2 生态规划概念的实践
2.1 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
早在100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和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联系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在 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明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做规划,当时明尼阿波利斯还是一个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一行动是为50~ 100年之后的城市所规划的。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些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在同时代,当堪萨斯和克里夫兰都还是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当时尚在郊区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由此可见,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
2.2 广州的总体规划
广州的总体规划中提出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根据生态优先的原则,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探究院提出了一个“巨型绿心”规划方案,以营造生态和谐的“绿色广州”。
这一规划由绿心、绿核、绿廊三部分组成。绿心即都会生态核心区,包括海珠果树保护区、小谷围生态公园、东南部生态农业保护区等面积达180平方公里的地区;绿核指地区生态调控区,包括陈家林风景名胜区、芳村花卉博览区、大夫山森林公园、莲花山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香江野生动物园等;绿廊指生态联系廊道,包括珠江及其支流沿岸绿带、组团绿化隔离带、道路绿化带等。
方案以巨型绿心为生态核心,以珠江、白云山为生态主廊道,以珠江支流、城市组团间绿化分隔带为生态次廊道(绿廊),以主要风景名胜区为地区生态调区(绿核),形成开放式生态网络结构。
广州市的概念规划也提出摘要:以山、城、田、海的自然特征为基础,构筑“区域生态环廊”、建立“三纵四横”的“生态廊道”,建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建设“三纵四横”生态廊道摘要: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城市无限制蔓延,提高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维持生态系统良好的结构,以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规划在广州市域形成三纵四横的七条生态主廊道,构成广州市域生态格局。另外,在“区域生态环廊”和“三纵四横”基础上,打通汇集到珠江、沙湾水道、市桥水道等密布城乡地区的河网水系形成网状的“蓝道”系统,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廊道、防护林带、公园等线状和点块状的生态绿地,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型网络式生态廊道体系,形成了“山水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山水”的山水城一体化城乡生态格局。
3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绿地效应的了解,可以强化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绿地规划的重视,规划师、建筑师要有前瞻性眼光。
参考文献
[1《城市绿的生态环境分析》.曾洪立.《城市规划汇刊》 1999年2月.
[2《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王祥荣.《中国园林》 1998年14(2)
生态园林产生的效果与利益,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1生态园林的定义
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可以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场合;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经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创建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创造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城市园林植物的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绿化建设很快得受到重视。科学家和园林专家提出,将园林植物引入城市,让植物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城市园林植物的基本功能是作为现代城市绿化建设的根本要素,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方便于促进城市居民的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这一目标上。所以,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应充实发挥的功能。
2.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安宁生活空间。植物群落是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要素。城市绿地系统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行替代的功效,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行少的依靠条件。城市园林绿化经过植树、种灌、栽花等整个过程,不但能提升城市的绿地率,也能充实应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经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安宁、美丽和安全,从而为城市居民创造出一个十分好的城市生活空间。由城市绿化构造的“肺部”,吸纳的是尘土、废气、噪音等污染物,呼出的是氧气和水分。人们以“城市之肺”来比喻植物对城市的作用。所以,城市园林绿化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
3植物造景的手法
3.1 应用园林景观植物表现时序景观。植物景观中季相是极为重要的,讲究春花,夏、秋实、冬干、经过合理配植,达到四季有景。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的冬季景观。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创造园林四季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一样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并且期产生不一样的景观,给人不一样的体会。
3.2应用园林景观植物展现地域性特色。由于不一样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各异,园内应有本地区的代表性观赏植物。地区性的乡土树种是表现园林地方特色的最好材料。如我国华南地区的木棉、凤凰木、蒲葵、芭蕉、羊蹄甲、榕树等热带植物与东北地区的云杉、冷杉、杜松、水曲柳、桦树等寒带植物,不论是生态习性还是季相景观表现,都有很大的差别,各有各的景观特色,并且是园林植物自然美素质的表现。
3.3园林植物造景是进行意境创造的表达。园林植物景观不但给人以环境安宁、心旷神怡的物境体会,还可使不一样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一样审美心理,即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也贯穿于“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园林艺术表现中。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采用比拟、联想的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赋予人格化。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意志,作为情感的拜托。或寄情于景或因景而生情,园林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4生态园林产生的效果与利益研究
4.1景观效果与利益。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扩大了绿量,提升了透视率,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自然的林缘线,比零星点缀的植物个体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在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不一样的地理位置,营造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的渴求,调和过多的建筑、道路、广场、桥梁等生硬的人工景观对人产生的心理压抑。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与山坡、建筑、水体、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衬托地形的变化,使山坡变得郁郁葱葱,创作出优美的丛林景观;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挡和装饰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满生机的植物群落而朝气蓬勃:以草坪为背景和基调营造的植物群落可以丰富草坪的层次和色彩,提升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
4.2生态效果与利益。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经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果与利益来实现的。生态效果与利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层次与数量,因此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高,光合本领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比单层树木大,比如乔灌草联合的群落产生生态效果与利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明显增强,所以,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创建尽大概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
4.3社会效果与利益。生态园林的社会效果与利益,不但仅是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文体活动,以吸引游客为主,更为注重的是按生态园林绿地的意见,把园林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启示人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创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型植物群落,刺激引发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组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则让人们同植物和睦相处:生产型植物群落报告人们绿色植物是生存之本:观赏植物群落将刺激引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住宅附近成片的植物群落,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身心疲劳和精神压抑,及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公益观念。经过日常对自然界的荣枯(生长、开花、凋谢、季节变更)和生命活动(鸟类、小动物等动物)的接触,并且还能够促进孩子们的自觉性、创造力、想像力和热爱生活和积极朝上进步的精神。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绿色植物,人类社会发展整个过程中也便是人类认识自然、应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整个过程。因此生态园林应是人类模拟大自然的缩影,园林不单是游憩场合,而应是人类得诸自然、还诸自然的一块人工植物群落。
4.4经济效果与利益。现在植物的养护办理本领,浪费财务、时间和人力,又会污染环境。稳定的植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护和调节本领,可以将树叶变化为植物营养的原料,变废为宝,减少不必要的养护办理工作。创建阳性与中、阴性,深根与浅根,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等混交类型的植物群落,使不一样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可以充实应用各种生态因子,既方便于植物的生长,又可防止病虫害,比如:松栎混交可互相抵御松毛虫,从实际上降低可养管费用。
5 结束语
花草树木品类和色彩的丰富及其与山、水、建筑的和谐配置,是园林构景艺术的重要内容,并且,植物景观的配置并且是组织结构园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花木犹如山峦之发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休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水景假设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重视植物的配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试卷分析;成绩分布;正态检验
中图分类号:G642.4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86-02
1 前言
试卷分析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成绩分布是试卷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绩正态分布是一种概率分布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统计某次考试成绩分布规律的时候,将成绩按分数段制成统计图,如果成绩分布图中中等成绩占最多数,其余成绩以中等成绩为中轴,向两侧逐次降低,则称这次成绩呈正态分布。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在进行学生成绩分布的正态性分析时常常存在主观臆断,只要看到有“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就主观认为符合正态分布,否则就认为不符合正态分布。
2 学生成绩的正态检验
图1为生物制药工程与设备课程学生成绩的频次图,可以看出成绩分布与正态分布有些许偏差。教师在试卷分析时容易存在主观偏见,即不加检验,认为学生成绩不符合正态分布。事实上,某次考试学生成绩分布是否真正服从正态分布,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
正态概率图 概率图(probability-probability plot,
P-P plot)是以实际或观察的累积频率(X)对被检验分布的理论或期望累积频率作图(Y)。如果所分析的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正态P-P图图形的散点应该呈现一条直线。图2为生物制药工程与设备课程考试74个学生成绩的P-P图,可以看出散点近似在一条直线,中部散点较多地靠近直线上方。
分位数图 分位数图(quantile-quantile piot,Q-Q plot)是以实际或观察的分位数(X)对被检验分布的理论或期望分位数(Y)作图。如果所分析的数据来自正态分布,则Q-Q图上的数据点应分布在从左下到右上的直线附件,否则数据点偏离直线较远。图3为生物制药工程与设备课程考试74个学生成绩的Q-Q图,可以看出散点近似在一条直线,且拟合程度比P-P图(图2)好,说明利用图示法进行正态性检验,Q-Q图的效率比P-P图高。
矩法 矩法(method of moment,又称动差法)是利用数学上的矩原理来检验偏度和峰度。偏度指分布不对称的程度和方向,用偏度系数(coefficient of skewness)来衡量,样本偏度系数用g1表示,总体偏度系数用γ1表示;而峰度则指分布与正态曲线相比的冒尖程度或扁平程度,用峰度系数(coefficient of kurtosis)衡量,样本峰度系数用g2表示,总体峰度用γ2表示。理论上,总体偏度系数γ1=0为对称,γ1>0为正偏态,γ10为尖峭峰,γ2
3 结语
从学生成绩频次图(图1)直观判断,容易认为生物制药工程与设备课程学生成绩的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但图示法(包括P-P法和Q-Q法)和矩法结果均显示还不能认为该课程学生成绩的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表明教师在进行学生成绩的正态性评价时,仅从成绩分布频次图进行直观判断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科学的判断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正态检验方法。P-P和Q-Q图示法具有简单明了的特征,从本文可以看出,Q-Q图示法(分位数图法)拟合程度优于P-P图示法,说明其检验效率更高更好。但图示法只能定性,难以定量判断,而矩法具有明显的定量特征。尽管矩法涉及繁琐的公式计算,但借助于常用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很容易计算偏度(Skewness)系数g1和峰度(Kurtosis)系数g2两个统计量[2],以及它们各自对应的标准误σg1和σg2。综合认为,借助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矩法分析结合假设检验,是教师进行试卷分析时评价学生成绩符合正态分布与否的客观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