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艺作品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学作品 意象 美学价值
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是其之所以会被永久保存的主要原因,从古至今,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重视与研究从未间断过,文学作品的魅力与价值使其成为众多读者和学者的眼中瑰宝。意象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描法,它的存在给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增色不少。意象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独有的特征之一,它的产生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审美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意象的概述
在文学作品鉴赏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意象这个词语,尤其是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发现多数诗人对意象这一描法的采用更是频繁,如: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啼鸟、风雨、落花”;贺知章的《咏柳》中的“柳”;杜甫的《登高》里面的“秋风、苍天、猿、清渚、白沙、飞鸟”等等诗词中都应用了意象这一手法,利用自然环境中具体存在的事物现象来表达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所谓意象,即是表意之象,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要是指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形象的描写,引发出读者丰富的联想,借以让读者体会到熔铸在客观事物上的作者的主观感情。意象入诗,是喻示,抒发感情;意象入文,是象征,深刻形象。
二、意象的美学价值的概述
1、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一般认为,意象一词是起源于我国的,它是我国古代艺术形象的一个基本特征。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侧重点在于“意”,所描写的物象虽然是客观存在、可以感知的,但只是为了作者“意”的抒发而借助的一种手段;后者的侧重点是整个情境,意境的概念是需要读者自行联想、领悟的,它没有可实体借助的物象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境界和情调。意象是形成意境的基础,如果借助数学中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这样的形容:意象+意象+……=意境。
2、意象美的概念
意象理论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最早时候的应用是在周易卦象上,属于哲学的统筹范围,后来被借用并引申到诗学中,利用对自然事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美学角度来讲,这句话说的意思便是:最理想、最极致的美丽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与表达的。文学作品中,意象的“言不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说的便同此理。
三、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具体分析意象及美学价值
史铁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以及文学家,他所创作的散文《我的地坛》感动与鼓励的无数的读者。本文主要以《我的地坛》为实例,从意象的角度对史铁生熔铸在文中的感情与灵魂作主要分析,并围绕其意象与作者的心路历程的关系对意象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
1、残疾和终极关怀
史铁生在21岁时突然间双腿瘫痪遭遇了残疾,病残之躯下的心灵经历了一场更为殊死的搏斗。他没有听天由命,残疾带来的缺憾、不幸、苦闷、压抑使他产生强烈的补偿欲求,化为扬起生命风帆的动力。命运的偶然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因残疾而走上了创作之路。残疾写作的审美经验是独特的,作为一个双腿残疾比一般人更痛切体验人类困境的作家,史铁生的全部文字都有其生命存根。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于人生苦难的冷静思索,对于命运的探询理解,对于生命存在、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关心垂问,厚重的哲学意味显然与他的残疾有关。
当史铁生的目光由对残疾人遭遇的伤痛转向对整个人类境遇的思索时,他作品中的主角由残疾人特别是腿有残疾的人扩大到整个人类。差异带来的痛苦只是表层显示的背景在更为深层的终极关怀的纬度上,残疾人和健康人的差异得以消解。史铁生选择“存在”作为心灵记录的主体,对生命作不同层次的探索和叩问。在生命意义的追寻之中求索灵魂对信仰的慰藉。他为自己的信仰、为存在、为更多人的精神觉醒,为生命留下点痕迹。
2、意象的美学价值
史铁生为什么爱用意象去表现人生感悟?这与他的经历个性、艺术追求以及意象的基本特点有关。残疾促使史铁生走上写作道路。刚开始是生存自救,走着走着才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一份价值感。他由个体生存进一步关注人类的存在。对人的价值关怀使他钟情于意象,文学意象是审美性的意象造型。苏珊?朗格认为,审美意象起于由感知得来的表象,表象诉之于想象,经过再造,成为“浸透着情感的表象”是谓意象。文学作品是符号化了的审美意象。这种符号是审美体验化了的结果,它不具有严密的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但是有浓烈的意象色彩及其情绪性,因此具有生命力,可以用来表现那些真实的生命感觉。
地坛,明清皇帝祭地之坛,在民间是带有神物的意象。在钟鼓弦歌的热烈氛围中,寄寓着对神力、祖先的崇拜和突破现世时空的要求。祭坛象征着坟墓,又象征着复活之地-----死亡转化为永恒生命之地。
地坛从历史中走来,历尽沧桑四百多年,淡褪了神秘的光芒,以其荒芜和沉静等待着史铁生的到来。十五年来,日升月落,史铁生与地坛默默地交流,溶为一体,完成生命的对话。地坛给了他无限冥想的时空和心灵的自由。对他来说,有三个问题至关重要: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他想清楚了死是必然到来的节日,于是决定活下来试试,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虽然每一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然而,“宇宙以其不熄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我与地坛》)
地坛不仅此凝聚着史铁生的生命之思,更有母亲那意志坚忍,毫不张扬的爱。母亲凝视的目光总在身后。灵魂的理解为他撑起精神的家园。史铁生为宿命寻找精神上的支撑和说明。“地坛”包容了史铁生博大的生命之思,启示他要接受苦难。
史铁生通过创造意象表达生命的感觉,把对生命的感悟赋予意象,努力寻找跟自然,人生的相通之处,使意象成为生命的象征,共同承担人类的命运。意象是史铁生把握其世界的一种审美方式,是他建造精神家园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是他精神上的栖息地乃至生存理由。他在意象中寻找精神家园,体验生命,领悟存在。意象中笼罩着宿命的色彩和影子,贯穿着他对宿命的独特思考和生命的演绎。
关键词 动势 情境 设计 艺术 价值
情境是戏剧存在的基础,也是文学剧本艺术价值的具体体现。存在主义戏剧家萨特曾经说过:“情境在我们的心目中是重于一切的”。优秀的作家在剧本创作时,都非常重视情境的设计,总是千方百计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倾力营造充满强烈动势的戏剧情境,以此推动戏剧冲突的爆发和发展,为性格的行动准备必要的机缘和条件,给人物以巨大的推动力量。迫使他们按各自不同的性格行动起来,走向冲突,从而显示出典型性格成长的必然性。以话剧改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电影剧本。立足于原作的架构基础,通过对人物生活典型环境的着力刻画,机巧地利用各种事件催发和推动尖锐的矛盾冲突,充分彰显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跌宕起伏的剧情营造出充满强烈动势的情境。这种独具匠心、动势强烈的情境设计,不仅显示出剧作者超人的创作才能,也大大提升了剧本的观赏性和感染力,使这些作品成为历久不朽的艺术珍品。
戏剧人物处身其中的富有情绪感染力的时空环境是情境的构成要素之一。但是,剧本不能以铺扬的文字渲染时代的和社会的环境氛围,必须把这一切浓缩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来的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雷雨》写的是一个金玉其外的封建资产阶级“模范家庭”,在一天之内突然显露出深藏其内的各种不可收拾的败絮,爆发了一场巨大而尖锐的冲突,造成了极其惨烈的后果。剧本精心安排周鲁两家的特殊关系,设计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并着重繁漪的心理轨迹,十分强烈地通过展示其与周萍、周朴园、四凤、鲁妈及周冲等不同人物关系与命运的冲突,构成戏剧跌宕和感情起伏。剧本把人物放置在激烈的戏剧情境之中,意志和性格的较量蒸腾出一片狞厉可怖的气息,带着“雷雨”气势的戏剧冲突以及带着“雷雨”色彩的人物性格,是该剧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色。剧作家把长达三十年的生活进程,概括在时间上不超过一天、空间上不越出两家的剧里,情节发展跌宕曲折难以预见,人物行:动突兀奇特变化多端,显示了剧作家善于刻画典型环境和利用事件造成戏剧情境鲜明而强烈的动势的功力。我们知道,事件是情:晓的重要构成因素,任何剧本都不可能没有事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开幕之前,已经有了老王猝然死亡的事件,开幕时又发生了鬼魂事件。契诃夫的剧作里,虽然没有莎士比亚剧作中那样严重的事件,但也有一些看上去似乎十分普通的事件,如《樱桃园》中的新兴爆发户砍樱桃树事件。《雷雨》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是从周萍离家到矿上去这件事引起的。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事件!在这个被周朴园自诩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里。它实在有着非同一般的震撼力量,是它直接震动了繁漪的心: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周萍,并且说到做到。她不仅在雷雨之夜赶到杏花巷十号关上四凤的窗户,使周萍被鲁大海和侍萍发现,而且当周萍与四凤准备一起出走时,她锁上大门,叫来周朴园,有意无意地导演了一场惨烈的悲剧。同时,这一事件还连锁反应地引出其它事件,触发了一系列的戏剧冲突,从而使现在的事件和过去的事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股特殊的合力,有力地撞击着各个人物的性格。就像盛夏闷热天空里突然骤起一堆浓厚的乌云,朝着地面渐渐地压下来,一场真正的雷雨瞬间从这堆乌云里进发了。在这凄惨的雷雨之夜。人生的悲剧像霹雳发出控诉与呐喊,无情命运的雷雨冲刷着肮脏的世界,从而使剧中的情境充满了雷霆暴雨般的动势。
《雷雨》利用偶然性事件造成了情节的起伏跌宕,因而其情境的动势主要表现在外在的紧张上。《日出》则另出机杼。它的戏剧冲突脱出了环环相扣、你拉我扯的胶着状态,它们广泛多样,各有其来龙去脉。虽然《日出》不以情节的起伏跌宕取胜,然而并不意味着把一些带有偶然性因素的事件统统从情节中排除干净。剧作家利用某些偶然事件引起戏剧冲突爆发发展的才能,在这个戏里同样有着突出的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偶然事件和生活的本质之间,存在着明显而容易觉察的联系,有着生活的逼真性和必然性,并且通过对人物之间关系的撞击推动戏剧冲突的爆发发展。李石清和潘月亭的冲突就是一例。李石清社会地位低下,为人处世绝对的小心谨慎,是什么原因使得他敢于向潘月亭这样的庞然大物果敢地发起攻击呢?这里有事件的作用:几天前他偷开了潘月亭的抽屉,获知了大丰银行已将产业全部抵押出去的秘密。这一事件首先改变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对潘月亭原来又恨又怕的李石清,由于手里攥有大丰银行的机密,随时可将潘月亭置于死地,这种可靠的安全感使得他颇为从容地提出要当襄理的要求。而一向不把下属放在眼里的潘月亭,在这种变化了的人物关系的压迫下,除了忍气吞声听之任之之外,实在别无他法。在剧中,潘李之间的冲突更是随着不断变化的人物关系一波三折地发展着。连手枪都准备好的潘月亭,得到公债还要大涨的喜讯,白以为已经渡过难关,便再也不能容忍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货”人前人后地随意叫他“月亭”。他要报敲诈之仇,他要改变这种不能接受的人物关系,所以对李石清在大加奚落自己之后解雇了他。而蒙耻受辱的李石清,此刻除了侈谈“信用”一类的空话,却没有力量同时也没有胆量加以回击,只能“狠狠地盯了潘月亭一眼”,伸手接下潘月亭扔下的二十块钱,并在潘月亭走了之后才敢切齿痛骂。但正在他智尽技穷之时,报馆来的一个电话透露了金八要向大丰银行提款的消息。这一天外飞来的事件,一下子又改变了不久前他和潘月亭之间刚刚变化了的关系。他大喜过望:“三等货要看看现在头等货怎么样了”,重新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戏剧冲突发展到这里,固然有电话事件在里面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人物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急剧变化,正如李石清冷笑着说出来的:“现在我们是平等了”!岂止如此,“你还不及一个穷光蛋呢,我叫一个流氓耍了,我是穷,你叫一个更大的流氓耍了,他要你的命!”《日出》里的这些事件,联系着光怪陆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活的本质。它们既是现实生活里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的自然反映,又很自然地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为戏剧冲突的爆发准备了充足的机缘。除此之外,《日出》还充分利用各种现有矛盾冲突的情势,去推动另一个戏剧冲突的爆发和发展,而不是轻易地提出新的条件。这是剧作家创造情境艺术手法的新发展。说过:“《日出》里没有绝对的主要动作,也没有绝对主要的人物。顾八奶奶、胡四与张乔之 流是陪衬,陈白露与潘月亭又何尝不是陪衬呢?这些人物并没有什么主宾关系,凑在一起,他们互为宾主,交相陪衬,而共同烘托出一个主要的角色,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其实,戏里的主要人物还是有的,那就是躲在幕后一直没有出场的金八。他不仅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化身,而且操纵全局,主宰每个人的命运,成为剧中各种矛盾冲突的直接或间接的推动者。此外,陈白露虽然算不上“绝对主要的人物”,但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贯穿人物。剧本截取她生命的最后几天,展现了这个具有一定正义感的年轻,勇敢地反抗金八一直到慑于黑暗势力的强大而走上绝路的悲剧。因此有理由认为,陈白露和金八的冲突是这个戏里众多戏剧冲突中比较主要的一个。剧作家有意不去突出它,有着深邃的思想意图,即“用色点点成光影”的“横断面的描写”,使“无数的沙砾积成一座山丘,每粒沙都有同等造山的功绩”,以便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上给人们留下“一个鲜血滴滴的印象。”在集成《日出》这样一座山丘的无数沙砾之中,陈白露与金八的戏剧冲突写得独具匠心,异常巧妙。妙就妙在金八一直没有露面,然而这一冲突的力度和强度却为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因此,与其说陈白露是自杀,不如确切地说是被黑暗的社会残杀了!对社会的不公平和丑恶怀抱着满腔愤懑的剧作家,充分联系了广泛多样的社会冲突,形成一种大地震来临前那种烦躁不安的动势,推动着陈白露和金八的戏剧冲突的爆发发展,以这个年轻生命的毁灭,向黑暗社会以及鬼魅魍魉们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一)文化品牌意识薄弱
辽宁文化基础雄厚,特色文化品种丰富,在文艺创作方面,诸如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等成绩显著,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不论是文学著作还是民间工艺都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但是,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文艺作品量多繁杂,但是缺少代表辽宁地区特色的文化品牌项目,缺少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很多文艺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只局限在某一或几个县城范围,跨省名气不大。通过对省内文艺资源的归纳与整合可以发现:辽宁文艺资源中有相当多的文化载体具有品牌潜质,但是其中可以成为与众不同、出类拔萃或不同凡响、并在辽宁文化发展建设上产生巨大价值的文化品牌,却是凤毛麟角。此外,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对文艺创作与文化品牌互动发展的认识不足,很少强调双方的共建性和关联性,创作更多地集中在创作主体的主体性意识层面,集中于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特征,将文学创作单纯视为一种纯粹的精神文化创造行为,缺乏将文艺作品视为文化品牌进行市场营销的意识。
(二)文艺创作品位和质量有待提高
铁岭二人转原本是活跃在东北民间的一种表演形式,因为内容贴近生活,表演方式灵活多样,深受群众喜爱。但由于在表演过程中,有些演员为了迎合部分观众的心理,表演低俗,屡遭诟病。还有一些文艺作品存在着定位趋同,个性不明显,缺乏创新能力,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这两个典型事例充分表明,建设文化品牌要立足长远,追求长期效益,不能只图“眼球经济”而放弃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追求。追其根本在于缺乏辽宁特色文艺资源的深入挖掘,文化品牌意识薄弱,急功近利,盲目创作。这不仅造成文化产品在市场上的“短命”后果,而且使辽宁原生态传统文化面临被解构的危机,造成辽宁特色文化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有损辽宁的文化形象。所以,加快辽宁文化品牌建设,提高文艺生产的质量,对于辽宁文艺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三)互动才能双赢
一方面,辽宁文艺创作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辽宁作为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宝藏,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是辽宁文艺创作的重要来源,也为推进辽宁省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艺创作为文化品牌的创建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艺创作不仅是文化品牌建设的素材基地,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也能为文化品牌的建设提供宝贵的建议,承担文化品牌建设的职责。另一方面,推进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群众文化基础,整合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强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化品牌,打造属于辽宁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不仅能提高文艺创作的质量和品位,为文艺作品走向市场指明方向,使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代表辽宁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而且能增加文艺作品的附加值,提高文艺作品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文化消费市场的占有率,提升辽宁文艺作品的知名度、影响力,促进辽宁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实现辽宁文化发展空间合理布局,从而有效促进辽宁经济健康、持续增长,推动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文艺创作为文化品牌建设提供资源和动力
(一)文化资源基础良好
辽宁文化资源及其所蕴涵的文化力量是进行文艺创作的资源储备,也是未来文化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推动力。辽宁文化资源不仅数量繁多,分布广泛,内涵丰富,知名度大,而且地域特色浓郁、民族文化鲜明。有各类文物遗址113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187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08处。此外,有历史文化名城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总体来看,辽宁文化资源档次高、类型多、品种全、地方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这也为辽宁文艺创作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例如,依托本土优势资源,辽宁逐步形成了以鞍山岫玉、阜新玛瑙、本溪辽砚、大连大清集团的青铜工艺品为主,以朝阳紫砂、抚顺煤雕、锦州满族刺绣、辽阳女娲石和铁岭美术工笔画为辅的具有辽宁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牌;培育和打造了沈阳鲁园古玩市场、盛京古玩市场、锦州古玩城、阜新玛瑙宝石城等民间工艺品市场,一些工艺美术品和工艺品交易市场已经在国内外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朝阳的紫砂、抚顺的煤雕、锦州的满族刺绣和大连青铜雕先后在上海世博会、台湾周等活动中亮相,辽宁特色文化瑰宝的知名度日益扩大。
(二)文艺形式多样,成绩斐然
辽宁是一个文化大省,历史文化、工业文化、旅游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独具特色,优势明显。辽宁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大举措,使辽宁省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全省各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县域文化建设,打造了一批富有本土特色、展现辽宁形象、深受群众喜爱、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例如,瓦房店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淀,产生了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东岗剪纸、复州皮影戏影人制品、复州鼓乐表演,已在全国小有名气;铁岭县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古名人辈出,享有“红楼文化之乡”“小品艺术之乡”的美誉,是文学巨匠曹雪芹关外祖居故里,孕育了一代指画宗师高其佩、清代书法家魏燮均等文化名人。在区域产业布局上,在沈阳中心城市的带动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辽东半岛地区以大连为龙头的外向型文化产业风生水起;西部地区打造的“辽西历史文化走廊”魅力无穷。出版印刷、影视音像、演出娱乐、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正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资源使辽宁具备了发展特色文化的良好基础,同时也意味着辽宁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空间巨大。特色文化尚有巨大的潜在优势有待充分发挥,文化品牌所蕴含的巨大产业潜能有待发掘。市场前景方面,省内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文化品牌尚且处于生长期,在文学创作、书法、摄影、绘画等领域可供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全省来看,能够代表辽宁特色的文化品牌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市场尚未饱和,知名品牌空白点多,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文化产业方面,通过发挥岫玉、玛瑙、辽砚、化石、紫砂等艺术品资源和产业优势,健全工艺美术品产业链,可以培育出一批以鞍山岫玉、阜新玛瑙、本溪辽砚、朝阳化石、喀左紫砂等为代表的全国知名工艺品美术品牌,以品牌为依托,形成一些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文化活动方面,全省具有发展成产业和知名品牌潜质的文化品种非常多,给予政策支持,经过一系列具体运作,可以建设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仅从调研的几个县看,瓦房店市复州皮影戏、复州鼓乐、辽剧团,阜蒙县的蒙古贞文化等,都可以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品牌,也具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潜质。
三、文化品牌建设为文艺创作培育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
深入挖掘利用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文化品牌,让辽宁文化资源焕发生机和活力,提升辽宁文化形象,激发辽宁文化魅力,以此带动辽宁文艺创作的新提升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定位市场,明确创作方向
以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打造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文化品牌建设将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文艺创作定位在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的品牌板块和重点项目,基于辽宁特色文化资源,立足几大品牌板块进行文艺创作,使文艺创作具有明确的方向,有的放矢,集中力量创作发展文化品牌产品,而不是面面俱到,克服漫无目的的创作弊端。文化品牌建设为文艺创作提供明确的主题和核心价值,在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把握生产定位,即给文艺创作明确一个主题,主题就是作为辽宁省文化特色、核心价值、优势资源等集中反映“魂”。然后,再根据主题提炼出辽宁的核心价值,而核心价值是具有根本性的、不可替代性意义的价值,是一个地区差异性和地区精神的核心源泉。从目前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来看,除了已经具备较好产业基础的少数几个品牌,目前县域大多文化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强,很多还处于只在本县有较大影响的状态。创建文化品牌,有利于集中众多的文化品种中选取特色明显、潜力大的重点培养。在具备了一定基础之后,就可以重点培养向产业运作转变,最终形成产业品牌。比如,瓦房店的辽剧团,以前曾出过一些精品节目,代表着辽宁特色。目前迫切需要提高影响力,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加强节目开发,走出瓦房店,走向全省,走向全国。另外,瓦房店的民族乐团、复州鼓乐,铁岭地区的二人转,阜蒙的民族艺术团等,经过培养壮大,都具有走向全国的潜力。
(二)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文艺作品的附加值
文艺作品的制作成本决定着它在市场中价格的高低,在辽宁文化品牌的建设中,独特的辽宁文化内蕴,是辽宁文艺作品的品牌建设的亮点所在,可以提升辽宁文艺作品的附加值。对辽宁文艺创作进行品牌建设,其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提升文艺作品在市场上的附加值,提高辽宁文艺作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提升辽宁文艺作品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提高辽宁文艺作品的附加值,扩大辽宁文化品牌的影响和知名度。以辽宁民间工艺品为例,在今天的民间工艺品市场中,竞争能力比较弱,价值不是很高,一个手工艺品按照成本售卖的话,利润空间有限。但如果它是辽宁民间工艺品中的精品品牌,它的价值就不是成本的体现了,还涵盖了辽宁民间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因素在里面,具有品牌性质的这样一个民间工艺品,在市场中的价值就远远超过它原来的市场价格,甚至几倍于它的成本价。因为辽宁民间工艺品文化品牌建设的更多优势在于它的情感价值,这种情感价值也包括文化价值,是提升辽宁民间工艺品附加值的根源。辽宁文化品牌建设加深了消费者对辽宁文艺作品的印象,使消费者信赖并依赖独具特色的辽宁文艺作品,并在情感上感到亲切,提升文艺作品的品牌附加值。
(三)文化品牌建设为文艺创作搭建发展平台
品牌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是对消费者的承诺。文化品牌一旦树立,就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社会,“注意力”本身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品牌建设是文艺生产进入市场争取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方法。文化品牌建设可以为文艺创作创建平台,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和环境,培育消费市场。此外,诸如书法、摄影、民间手工艺品等几大文艺形式品牌的建立,有利于形成文化品牌聚合效应,提高知名度的同时,有利于培育市场。以品牌融合资源,以文化创造价值。瓦房店的平台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县里经过多方协调,建立起了辽南古玩市场,为县里农民画、剪纸、皮影、鼓乐等各项文化品种提供了集中展示、创作、销售的场所,通过免税等政策给予支持,运行半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些文化品种已经通过这个市场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从全省县域看,有非常多的特色文化品种需要这样的平台,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四)以文化强省形象带动文艺生产的连锁反应
文化品牌是一个地方和城市内涵和形象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是扩大城市和地区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形象的辐射能力,又可以让更多的人认可和信赖该地区的文化产品,扩大需求,从而带动文艺生产,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发展。品牌的功能之一在于品牌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宣传。通过文化品牌的建设让消费者能够对辽宁文化自身的文化内蕴和所传播的信息产生强烈而深刻的记忆。辽宁的每一个文化品牌,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资源,可以将辽宁文化所蕴含的辽宁精神和辽宁魅力传递出去。与此同时,文化形象是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中具有广泛影响和辐射的强大推动力量。辽宁优秀的文化形象代表着在国内外社会公众心中的总体形象和评价,代表了辽宁文艺产品的品位和质量,体现了辽宁文艺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对文艺创作具有巨大的提升和带动作用。因此,在辽宁文艺创作与文化品牌建设的互动发展实践中,以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打造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成功塑造辽宁文化形象,是推动文艺生产发展,提高辽宁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四、推动辽宁文艺创作与文化品牌建设良性循环的措施及建议
(一)依托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
文艺创作与文化品牌互动发展,首先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形成特色文化品牌,促进二者双向循环发展。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为辽宁文艺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此为依托和纽带,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内涵,建设辽宁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比如满清文化为辽宁的特有文化,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地,辽宁的满清文化历史悠久,建筑林立,服饰鲜明,饮食丰富,浓郁的清代民俗风情闻名遐迩。以建筑为例,辽宁的沈阳故宫、盛京三陵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更是成为沈阳的一个地标性建筑。众多的清前史迹为满清文化品牌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以沈阳为主线辐射至辽宁多个地区,比如辽西地区的明清战史遗迹等,并将清前历史、萨满文化、八旗文化等融入其中,形成区域文化品牌。此外,在辽宁丰富的文化资源基础上,还可以创建专业文化品牌,引导文化培训、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民间艺术、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等品牌持续发展。比如支持辽宁特色的书法、版画、雕塑等文艺产品,支持鼓励市歌舞团和辽宁民间艺术团走向市场,不断提高辽宁本土文化品牌的艺术水准和知名度。
(二)突出特色,突出重点,创新思维
实现文艺创作与文化品牌建设的互动发展,要分析自身各方面文化资源,研究确定本省文化品牌的整体定位,确立文化品牌打造的重点,以典型促发展,多措并举,做大做强本省文化品牌。文艺创作应突出特色,个性鲜明,因为只有个性鲜明,才能深入人心,只有深入人心,才能使文化品牌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所以,文艺创作应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的创作个性,创作集观赏性、参与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独一无二的优秀文化作品,避免同质化、低水平和无序性竞争等无谓的浪费,提高打造文化品牌的效率。此外,文化品牌建设应突出重点,细分市场,实施品牌建设的差异化战略。打造文化品牌需要精细化的市场目标选择与定位,培育文化品牌需要以差异化战略眼光来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尽可能地避免同质化、低水平和无序性竞争。让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以差异战略和“错位式”策略实施文化品牌建设,这样,才是开拓品牌生长空间的应变之道。
(三)形成文化产业链条,扩张文化产业链的产业带动能量和覆盖范围
辽宁文化品牌建设应形成产业链思维,独具辽宁特色的满清文化可以制作相关纪录片、电影、电视剧等。当年一部电视剧《闯关东》,让大家了解了山东人闯关东的故事,倘若我们有关于满清文化的好剧本,可以尝试拍出精彩的以满清文化为背景的电视剧,甚至也可以开发出与满清文化相关的网络游戏。在对外宣传上,我们还可以创办关于满清文化的特色网站,创作相关公益性广告,开发出更具创意的满清文化纪念品。还可以将满清文化宴席上的各种菜肴推向各大酒店,或制成各种成品、半成品进入市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品尝的美食。在服饰的开发上,可以设计现代化的满族服饰,尤其是满族旗袍,能充分体现出中国女性的魅力,可以在文化节和其他活动中充分展示,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给游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满清文化品牌的影响力逐步扩大,让更多的人了解辽宁满清文化。
(四)重视现代科技和创意
在我们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任何文明成果不与现代信息传播科技以及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高新科技联姻都会逐渐丧失生命力。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以创新为灵魂的内容产业,内容、形式的创意与传播、交流的渠道任何时候都是文化产业腾飞的两翼。在当前这个科技为主的信息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科技与创意的催化剂作用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中尤为重要。辽宁文艺创作应紧跟时代步伐,敏锐察觉现代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重视与现代科技和创意的结合,鼓励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意,创作符合时代特色的文艺作品。运用创意与科技这两种能量探寻和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中包含的现代审美价值,通过全新的创意生成和高新技术手段的包装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现代化的转换,推动价值内涵和审美偏好的再发现,从而在当代人的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在对文化品牌进行市场营销方面也要有现代宣传意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对辽宁文艺作品进行整合营销,根据文化品牌的传播目的和受众群体的特点,整合各类传播媒介、公关资源与营销渠道,围绕城市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以强化对城市文化品牌的认知为目的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营销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微博、微信、游戏营销等新型媒介加大对辽宁文化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
(五)加强文化人才培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文艺理论认为,文艺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以审美性为特征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是文艺的两大特性。正确认识这两大特性的内涵及其关系,对于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思想表明,文艺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只能由社会的性质来决定,不能由文化的类型分工或其它因素来决定。社会主义文艺若要坚定地保持其社会主义的性质,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内容。这是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始终坚守的基本立场。
文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内容,必然会具有特定的社会功利性。这种社会功利性是否仅仅属于文艺的外部关系,是否会与文艺审美性的非功利原则相违背,是否强调社会功利性就破坏了文艺的自律性,这是需要弄清楚的理论问题。
科学的的审美理论认为,文艺的审美性及审美价值具有多重结构因素、多种形态。它既有外在的形式表现因素,又有内在的可引感反应的因素。这种引感反应的内在因素,既可以是对人类具有一般性的生活内容及精神情感的反映,也可以是对具有特定社会价值的生活内容及特定情感倾向的反映。随着社会状态的不同,审美价值的结构形态会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在社会的平和时期,审美价值中的形式表现因素及人类一般性生活内容所占的比重较高;在社会的变革时期,与特定社会价值倾向相联系的内容则较为重要。在中国近现代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文艺社会功利内容在审美价值构成中的地位尤其突出。这一时期,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强烈要求是革命、解放和进步,违反这一潮流具有逆动性质和内容的文艺作品,在人民眼中是不会具有审美价值的。正因为如此,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在满足人民审美需要的同时,还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平和,不具有特定社会功利价值及其倾向的休闲娱乐性需求,在文艺审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家的发展、人民的事业、社会的状况及国际局势的变迁,这些现实生活内容反映到文艺作品中,就转变为具有特定功利性的艺术内容,构成有特定社会价值倾向的审美价值。对于社会现实功利性问题加以关注并且具有特定立场和明确意识的人们,在对此类文艺作品加以审美接受时,必定会对审美价值中的功利性因素产生反应。此时,作品具有的社会功利价值倾向与审美接受者社会价值观念之间就会结成具体的审美关系。当二者相一致时,作品的审美价值可以正常实现,接受者可以形成审美愉悦;当二者不相一致时,接受者会形成该作品于己有害的感觉,对作品做出否定性评价,不能产生审美愉悦,该作品对他不具有现实的审美价值。如果接受者没有特定而明确的价值意识,则可能被动地受到作品价值倾向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形成同样的价值观。而且,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越强,其价值倾向的影响力就越大。
可见,进步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是有机融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艺的功利性内容,不仅不破坏文艺的审美性,还有助于充分有力地建立起审美性,有助于审美价值的实现。因此,文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承载方式,又可以通过审美过程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
譬如,电视剧《亮剑》《戈壁母亲》蕴涵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奉献精神,就为作品的审美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怀有同样思想意识的观众,可以充分地从中领略到艺术感染力,产生强烈的审美激动。这样的文艺作品,就在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生动力量。同时,这些作品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及价值观的树立,同样可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不过,要看到,在我国当下的文论思想及审美理论中,的确还存有一些模糊的、不正确的认识。譬如,为了反对不计审美性而把文艺加以工具化的错误倾向,有种意见就主张把文艺的所有功利内容全都排除掉,完全否定审美价值中的社会功利因素。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形成了片面的审美学说。在这种片面的审美论中,审美仅只是对艺术形式的观赏,对形式技巧的运用,对普遍人性、人类一般情感的表现,这就陷入了谬误。其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它不符合审美原理。它以为要肯定文艺审美的非功利性,就必须排除文艺作品的功利性内容。但它不知道,审美的非功利性质和审美事物的功利性内容之间是并不矛盾的。审美的非功利性专指审美体验的形成途径与方式,是要表明审美愉悦的形成,是通过对事物外在表现形式的知觉而实现的,不是经由功利性生存需求的满足而实现的。肯定审美时的形式知觉过程,并不否定审美对象本身可以具有功利价值或功利内容,也不等于说审美对象只是形式,不能有社会功利价值内容。因为任何形式都不能抽象地存在,必须与内容合为一体,统一为完整的事物。人在知觉到事物外在表现形式时,会同时意识到事物可能具有的功利内容,从而对审美判断产生决定性影响。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文艺作品整体上都是社会生活的外在表现形式。因之,人对艺术品的知觉与接受,从过程、方式、结果上讲是非功利的,而艺术品本身是可以具有功利性内容的。
第二,它不符合唯物史观。人的品格、秉性、情感等等,既有人人共同之处,更有人与人的不同之处。人作为具体的社会存在,其品性、观念和情感的生成都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和社会的。在民族大义的基础上可以形成人民性的感情,在卖国求荣的基础上形成的则是反人民的感情。如果将是非观念相混淆,精神价值无区分,那么文艺势必造成不良的后果。
例如,在片面审美论影响下形成了这样一种创作主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能简单地区分为“好人”“坏人”;人是复杂的,多重性格的,好的文艺作品就是要表现出人性的多样与复杂;为了表现人性的复杂,需要模糊“好人”和“坏人”的界线,让“好人”有“坏”、“坏人”有“好”。同时,社会价值方面的“好”与“坏”同人格方面的“好”与“坏”是混杂在一起的,而且人格方面的“好”与“坏”似乎更为重要,更具有“人性”意义。于是,我国近些年的一些文艺创作,又形成了新的概念化、公式化模式,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节:社会价值意义上的正面人物,一定在人格方面是有缺陷的,他们粗暴、不近人情;而社会价值意义上的反面人物,一定在人格方面是美好的,他们温情、孝顺、诚恳。这种创作的结果,就是使得有进步意义的人物变得生硬冷酷,不让人喜爱;而没有进步意义的甚至罪恶的人物,却变得令人同情、惹人喜爱了。
有一部“黑色”系列电视连续剧《黑冰》,作品中的贩毒头目具备相当优秀的人品及人格魅力,其“美好人性”被精心描绘,大肆渲染。这种艺术“匠心”不是没有成果,相当多的观众对这个大毒枭极为欣赏与同情。当剧情演到公安人员出发去逮捕这个毒枭时,竟有观众急得跳起来,对着荧屏中的毒枭大叫:“你快跑啊!快跑!”。
一、要时刻记住“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最根本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艺术家,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承者和支持者,文艺工作者首要明确的就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是一个文艺工作者需谨记的原则。
在谈到文艺工作时曾说: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第一个问题就谈到“我们的文艺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并指出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在讲话中也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回顾文艺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至今仍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经典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以人民为主体的作品。无论是文学、戏剧、影视、舞蹈等,创作者只有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才会创作出真实、生动的文艺作品,才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也只有那些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人民的爱戴,才能成为德艺双馨的伟大艺术家。
以逝去的作家路遥为例,他的《平凡的世界》已是家喻户晓的文学经典。在他当年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正是先锋派、意识流等文艺思潮刚刚进入中国,大家忙于对写作形式探索的时期。而路遥却远离都市,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采风生活了几年,以传统现实主义的手法完成了这部在当时不算时髦的作品。因为作品的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平凡的世界》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路遥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关键在于他的作品深入生活,贯注了昂扬的奋斗精神,使人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这正是在讲话中强调的,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以人为本”永远是文艺工作者进行文艺创作的根本宗旨。只有明确了这个宗旨,文艺创作才能真正实现“双为”方向,文艺工作者才会有的放矢,不偏离社会主义文化的轨道。
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守正确的文艺思想阵地
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者,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者和宣传者,文艺工作者要坚守正确的思想阵地,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支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为主要目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为实现中国梦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
在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面对市场经济中各种诱惑和挑战,文艺工作者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守的文艺思想阵地,把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随波逐流,不趋时媚俗,不做市场的奴隶,对一切有悖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悖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象,旗帜鲜明地进行抵制和批判,努力在全社会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通过作品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宣传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正如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三、以创新的精神积极开拓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天地
创新是文艺保持活力和生命力的源泉,是文艺能够跟随时展步伐的保证。在讲话中提出: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他还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跟上时展、把握人民需求,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世纪新阶段,文艺的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这种创新体现在艺术创作、艺术传达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形式上的创新,也包括内容上的创新。伴随着新的网络传播媒介: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文艺在形式上也随之发生变化,如微小说、微电影的出现,都是结合网络时代做出的艺术形式上的调整。新时代、新生活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以新的艺术视角反映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气象、新生活的作品。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对文化新形势有新的认识、体验、理解、把握,从而真正把社会主义的文化理念融入文艺作品创新中去。
当前,如何使自治区的文艺事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自治区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全区文艺事业的重要参与者,责无旁贷地负有重要的使命。草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党和政府也在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发挥草原文化的独特优势,组织优秀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深入挖掘草原文化的丰厚资源和丰富内涵,努力创作更多的具有草原特色、草原风格和草原气派的优秀文学和艺术作品,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广大作家、艺术家只有在思想上不断提升、事业上不断发展、艺术上不断创新、创作水平上不断提高,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才能无愧于时代和民族。为此,近年来,自治区文联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制定实施了《草原文学重点作品扶持办法》《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实施办法》和作家签约制,积极参与自治区“五个一工程”、文化艺术长廊计划、精品舞台剧创作等重点项目和“放歌草原·书写百姓”主题文化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后,自治区文联要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组织作家和艺术家不断地深入基层和群众,鼓励作家和艺术家创作“接地气”的作品,为文学艺术家的创作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不断推出以人民为中心、雅俗共赏、愉悦身心的优秀文艺精品。
提出要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王君同志和乌兰同志在讲话中对于“管好阵地,管好导向,管好队伍”也有着明确的指示和深刻的阐述,这些都是对自治区文艺工作的引导和督促。信息时代的一些消极现象造成了当前一些人的精神环境的异化,在中外文化快速交融、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也产生了不同倾向的文艺价值观。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和文艺评论观,才能分清是非、澄清问题,真正地繁荣文艺事业。自治区文联要在创作阵地上把握好“时、度、效”,严把审核关,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放松要求,保证《草原》《花的原野》等刊物成为优秀作品的展示台,使文艺作品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文艺评论对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作出价值判断、引领文艺创作、提高群众审美欣赏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文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党指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文联要进一步深化文艺评论工作,倡导和推出正确的文艺价值观,有看点、有重点,有锐度、有深度,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有针对性地引导好文艺作品的创作和生产,做到“提倡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强化文艺思潮的分析研判,掌握文艺舆情和文化思潮,有针对性地引导好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 。
关键词: 文艺鉴赏 文艺评论 当下审视
文艺鉴赏是文艺欣赏的深化。文艺评论是评论家的鉴赏,并付诸传播,引导阅读。当下的“品”、“评”,出现了一些新的状况,值得关注。
一、品评者的审美经验首先源于文本
越来越多的文艺鉴赏和评论由“虚”而“虚”,天马行空,脱离文本。这种审美“经验”,缺乏源头,不接地气,玄之又玄,诚不可取。
“审美经验”作为当代美学研究的基础命题,是一个缺乏严格内涵限定、有着宽泛外延的概念范畴,包容度很大,极具弹性。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审美经验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能指符号。事实上,作为人类总体经验中一种更富于人文精神意义的经验领域,审美经验具有基本的内在逻辑和独特的规定性,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经验形态。
审美经验是不断丰富和衍化的,是与美的艺术、美的自然、美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独特经验,代表了所有经验类型中最具灵气的呈现方式。
审美经验既是审美对象结构和实践结构内化的产物,又是主体内省和概括的结果,不但具有个人感悟性,而且具有社会共通性。
当前,关于审美经验的研究氛围和语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拓展,外来的理论言说为其基础。但说到底,它最后仍将汇聚到文艺创作和欣赏活动中,因为审美经验的生动体现,归根究底仍在文艺创作和鉴赏领域。将审美经验研究与文艺的“创”、“读”实践重新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意味着重回窠臼、固守旧营,也不是摒弃审美经验与社会新潮、文化市场接轨。
联系“创”、“读”的,只有文本。审美经验总是体现在文艺作品的文本中,它让创作者的审美体验获得坚固的依托和外壳,亦让文艺鉴赏与评论产生鲜活而持久的影响力。
在文艺评论中,要注重与审美对象的默契神交,这是点亮文艺评论家心灵的灯盏,它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使原创者的内在潜能再次得到自由的伸展与迸发,进而得以凝聚、生发,转化为读者和评论家孕育、分娩的新的艺术形象。文艺鉴赏作为一种二度创作,没有接受者的足够体验介入和能动参与,是不可能还原文本蕴涵的意义并获得创造性审美愉悦的。审美经验的发生只在体验中发生,审美体验促成了读者理解视域和文本既有视域的彼此融合,成为文本阅读和接受的最根本、最核心的主导性体验。心仪文本,体验文本,使文艺评论审美形象化,方能发挥文艺的潜移默化作用,使评论的文字起到净化灵魂和引导艺术实践的作用。
总之,对文本的审美体验,不仅成为文艺批评的基础,为文艺批评提供独特的评价体系标准与研究视角,而且成为文艺鉴赏审美形象化的对象范畴。
二、理性品格美与激情美的双向统一
好的文艺作品皆缘情而作,写山则情满于山,状海则情溢于海。当今一些文艺评论过于炫耀“理性”,作品中的“情”一经某些评论家“蒸馏”,顿时淘汰出局,呈示的是那些干巴巴的冷漠的“理论”,这应当引起关注。
文艺理论研究,首先运用的当然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包容量较大。
以往,我们惯于将思维方式分为三种,即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抽象思维。有人将形象思维称作直观思维,⒊橄笏嘉称作逻辑思维;还有人将灵感思维称为“爆发式思维”。以上三种思维方式,由古至今,实际上均在不断交叉与渗透,形成了“交互思维”。于是,有人将思维方式归为两大块,即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并相互结合。
文艺评论著述应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结合,个中存在着“灵感思维”(感情爆发式思维)。高明的评论者,往往将两种单向思维灵动地加以贯通与融合,实现双向思维的统一。
这一类文艺评论著述,充盈了丰富的哲理性,一些论段有时就是哲理名言,激发读者去思考人生、世界与社会,进而启迪人们的审美理性思维。认真观照这类文艺评论著述,你会发觉其中有着相当高的哲理品位,理性思维之光烛照了人类的内宇宙,外化出至情至性的内涵。
这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将纯净的哲理性上升到美学的巅峰,创造出“丰实空灵,像一座灿烂的星天”[1]的哲理品格之美,如闻一多的《唐诗杂论》、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等。
何谓哲理品格美?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就是将哲理品格与审美品格上升到总体文化平台,经过有机结合,焕发出充实而富于光辉的大美。
引导读者进入全新的审美文化境界,从哲理品格美的视角研究文艺,必将给文艺鉴赏与评论带来新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诗人需要激情,文艺理论研究亦然。一部纯理论文艺学专著,若高明地融入作者个人的情感,就如同诗歌一般,形成感性化、情绪化的文学性语言表述。读者往往被其中的诗化语言所感染,为优美流畅的哲理语言所打动,并深深折服。这种上升到美学高度的激情,就是激情美。
理性与激情本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两者似乎相互排斥。然而,若将两者相生相得,让理性与激情融合而天成,不仅是将理性与激情从一般视角沟通,更是充分调动著者的美学积淀和审美文化观念,即可生成哲理品格美与激情美双向统一的文艺评论精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评论家应适当“下水”,从事一些文艺创作活动,涉足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乃至传统诗词。有了比较丰富的文艺创作体验,其论著就自然而然地含蕴文艺创作的激情美,再加上本来就具备的专业理论视角,其激情美与哲理美的融合升华就显得相当自然。
三、文艺品评中的“模糊美学”
文艺作品需要“意会”。意会,往往是“模糊”的。曹雪芹著《红楼梦》,采取“烟云模糊”法,用“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至今人们仍在“意会”。所以真正美好的文艺鉴赏和评论,从不纠缠和拘泥“本事”,不在“对号入座”中讨生活。
文艺作品的内涵,是纷纭复杂的。欣赏者的“观察点”更是“山形步步移”。于是形成了文艺作品的“多义性”。这种多义性,常常“乱花渐欲迷人眼”,产生一种“醉眼中的朦胧”。故文艺鉴赏和评论,不应当只求“点”上的“精确”,而应当跳出“此山”,从总体上体察和把握“山”之气势与神韵,求得“面”上的通达。这样做有利于把握审美对象本来就有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近似值和精确值、偶然性和必然性、稳定性和变化性、固定性和随机性,从而获得一个总体的、复合的印象(《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4期《论红楼梦模糊体验》)。譬如面对“烟云模糊”的《红楼梦》,我们不必细较大观园究竟在哪里,书中是不是暗示了清廷的宫闱秘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不求甚解”的“解”,一种面对艺术“星空”所感悟到的“今夜星光灿烂”。这种奇妙的“模糊体验”,可以加深对这部伟大作品的理解,有助于获得更自然、更精确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
当今的文艺作品,有趋于“纪实”、“写真”的倾向,有的带有“自传”因素,鉴赏和评论者的审美视线不应当“月亮走,我也走”,囿于人物和事物的原型,只登“东山”而不登“泰山”。恰恰相反,必须更上一层楼,雄视四野、感受氛围,引导人们把握全境的充实、阔大与鸿蒙。这就要求在认真考核各种具体因素的前提下,再搞一番“模糊识别”,以求得由局部而整体的审美感受的升华。这是治疗文艺鉴赏和评论中“小家子气”和“瞎子摸象”的一种良方。
当今的文艺作品,多有人物“意识流”的展示,往往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面对这一种迷离恍惚,评论者的审美判断不能舍本求末,抓住次要的,忽略主要的,而应当留意构成情感“流水”的诸多活蹦乱跳的“浪花”,看它们是怎样彼此呼应、碰撞与交融的,只有敏锐地把握这一种“模糊美”的集合,才能真正评说作品的主旨和神韵,从而使审美评论击水,渐臻“江入大荒流”的审美佳境。
在文艺鉴赏和评论中运用“模糊美学”,是为了追摄文艺作品中人物情感与生活画面的“模糊集合体”。要从识别大体轮廓、产生模糊感受起步,引导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走出“隔雾观花”的朦胧,在“亦此亦彼”的模糊感受中顺乎自然地把握“非此即彼”的明晰性形态,从而诗意地鸟瞰文艺作品的整个形象体系,获得豁然开朗的顿悟,接受艺术星光的启蒙。
四、从传统审美鉴赏经验走向审美创造
在“现代”、“后现代”的全球背景下,当今文艺鉴赏与评论的“路子”有时比较“野”,令人目眩。其实,真正的审美创造总是由本民族的传统审美鉴赏经验起步的。
审美,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所构成的审美经验首先来自本民族的社会文化。由这种审美经验升华而成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更直接地与特定地域和民族的社会生活、社会价值取向相联系。因此,渗透着这种审美价值意识的审美心理经验,必然随着各民族社会生活、文化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带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的情调与色彩。所以,文艺鉴赏和评论的审美创造,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
审视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文艺鉴赏与评论具有“情”、“境”和谐的优良传统。当具有审美性质的“境”符合主体之“意”,并进行灵动的审美观照时,景中含情、情中见景的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便油然而生,这是一种融合了屈骚、唐音、宋韵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意境”。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美”是“客观”的。其实,不同时代、民族的人们对美的看法是千差万别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文艺鉴赏和评论的审美创造,应得今人的“人气”。
当今神州,人们的审美活动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捕捉美的意象。这个意象世界不是一种物理实在,也不是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鲜活的潮涨潮落、云起云飞、追逐“弄潮儿”、问谁主沉浮的感性世界。
传统的“意境”,必将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受到外在的影响,但首先受制于当今人们的生活欲望和情感节奏,而且千差万别。文艺鉴赏和评论的创新,应当于“多”中求“一”,而不是以“一”约“多”。不同的欣赏者由于个体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差异,即使面对同一个“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之意”。
应当在社会历史性的高度,将当今中国的个体差异性放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高度加以考察,在新的“意境”中阐释“美”。
传统审美经验的“”,必须因发展变化而变化。昔日的“意境”和谐,因其烙上了当时年代的印记,已经烟云模糊。当今的民族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传播、心理及感情等,正在新的境遇中产生“振荡相转”的新的和谐,文艺鉴赏与评论应当摄取和阐释这种“和谐”,柳暗花明又一村。
“意境注重的是表现性”[2],这不仅肯定了审美活动中“情景交融”的重要性,而且强调了审美关注的当下性。将主体的审美情感放到现实社会环境下加以考察,才能真正说明美是属于历史性范畴的,是历史进步的产物,从来就没有静止的美。今日的中国文艺创作实践,正在挥霍经济潮汐中人们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我们的文艺鉴赏和评论应当休戚与共,歌哭同声,从理论的高度评说并引领这种别开生面的美。何谓“创造”?这就是创造。
这种“创造”的实质,是将现实中的审美对象,经由审美主体的活生生的观照,生成万紫千红,而不是主观先行、请生活之美屈尊就范。否则既失去“传统”又失去“当下”,既失去“民族”又失去“世界”。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富于审美鉴赏经验的文艺评论家,既珍惜传统审美鉴赏经验的“天然印记”,又在高丘号角的鼓舞下,从传统起步,固本开新,走向更高层次审美创造。他们的著述,呈现出一种新的理论格局,美学包容度较大,汲取了古今中外一切可以“拿来”的审美鉴赏经验,出神入化地M行审美创造,正视“新潮”,又引领“新潮”,采菊东篱,又突破O篱,显示了蒸腾的文艺评论活力。
参考文献:
近年来,贵州文艺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在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方面,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在全国文艺界将迎来新格局新气象的时下,贵州文艺界积极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贵州文艺发展新篇章。
勇担时代责任
“不禁想起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参加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全国作协主席铁凝如是说。与铁凝一样,对于此次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不少投身文艺、关注文艺的人很自然地想到了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彼时,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一番讲话,奠定了社会主义文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
此次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是对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弘扬和发展,是全国文艺工作的里程碑会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深刻影响新时期中国文艺的发展。正如铁凝所说,对于激励和引导全国文艺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去,意义深远。
对文艺工作的要求,贵州社会各界尤其是文艺界反响强烈。10月17日,贵州文艺界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与会代表结合自身体会,畅谈贵州文艺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
10月18日,贵州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推动贵州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开创贵州文艺工作新局面。
11月11日,以“落实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我们怎么干”为主题,贵州文艺界代表再聚首,包括文学界、影视界、新闻界、戏剧界、美术界、音乐界、文艺评论界的代表围绕着如何打造精品力作、如何实现文艺服务于人民等话题积极发言。
“彰显贵州的声音和形象,关键还是要出作品。”这是与会者的共识。省文联主席顾久认为,的讲话表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贵州文艺工作者应该勇于担当,深入挖掘贵州的文化资源,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及中华文化精神,追求文艺作品的厚度、高度和温度。“新时期文艺工作需克服碎片化、平庸化,要扬崇高之美,蕴涵养、修善德,切忌逢场作戏。”
文艺发展异彩纷呈
盘点近年来贵州文艺发展,用异彩纷呈来形容并不为过。在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美术等多个方面,贵州都有了新突破新成果。这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多彩贵州”这个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依托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多彩贵州风》民族歌舞、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舞蹈大赛、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国际摄影展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取得了成功。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挖掘、展示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加强贵州形象宣传、助推旅游发展、繁荣贵州文化市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比较于“多彩贵州”系列活动的声势浩大,贵州影视创作则可谓奇峰突起。《绝地逢生》《雄关漫道》《奢香夫人》《近距离击杀》《幸存日》《云下的日子》……一大批影视作品应运而生。《绝地逢生》等作品还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佳作,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传统文化弘扬方面,孔学堂作为贵州学习、传播、交流、分享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邀请名家开坛讲课,名气日盛。《孔学堂》杂志的出版、孔学堂书局的成立,为贵州传统文化的弘扬注入新的活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贵州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推动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采集了《苗族古歌》、《苗族古经》等大量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完成了诸如《亚鲁王》、《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等国家级项目,众多研究作品和舞台作品在全国赛事中获奖,扩大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歌曲创作方面,《醉苗乡》、《好花红》等一批贵州民族歌曲广为流传,唱出了贵州的民族风情和人文特色。《天蝉地傩》、《仰欧桑》等民族舞剧则对纯朴、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推陈出新,创作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鲜明,符合当今观众审美的舞台艺术佳作,在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演出广受好评,体现了高水平的艺术性。此外,画院、音协、摄影家协会、杂技团、交响乐团、木偶戏团等各类文艺团体,都积极活跃于全国乃至世界舞台,成为一张张展现贵州形象的文艺名片。
贵州文艺蓬勃发展的同时,文艺人才不断涌现,尤其是中青年文艺工作大显身手,成绩斐然。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编剧的多部影视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丑丑、陶明喜等贵州籍导演用影视作品演绎着贵州的人文故事,阿幼朵、阿鲁阿卓、张超……他们不同风格的歌曲,却都能让世人闻歌声而知贵州的美与魅。
为推动文艺繁荣,贵州积极出台鼓励激励措施,2009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出台“文艺作品高端平台展示奖励办法”,从2012年起每年新增设文艺精品创作专项资金2000万元,强力推动文学艺术的“原创振兴计划”等政策、机制,这些举措为打造文艺精品力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9年至2013年,共有近300件精品佳作获得贵州省《文艺作品高端平台展示奖励办法》奖励。近年来,贵州文艺作品已先后荣膺“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戏剧奖、全国戏剧群星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国音乐群星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国家级奖近40次(件),全省文艺发展势头良好。
文艺创作期待新突破
“向主旋律作品倾斜,向农村题材倾斜,向原创作品倾斜,向青年作家倾斜,着力打造贵州文艺主力军。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省文联名誉主席徐圻表示,新时期,贵州文艺界将以出作品、出人才为核心内容,创作代表贵州特色、中华文化的文艺作品,搭建贵州文艺起飞的新平台。
贵州文化资源极为丰富,除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还有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三线文化等等,可以说,贵州是一片文化的沃土。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贵州文艺创作敢于探索、斩获颇丰。但站在全国的角度来看,贵州文艺作品中真正叫得响、真正具有全国影响的精品力作为数尚少,打造贵州文化主力军,首先要在精品力作的创作上实现新突破。
“‘五个一工程’奖的获奖作品还是太少。”欧阳黔森认为,在如何打造精品上,贵州还需下大力气,推出一批全国“五个一工程”项目。
“五个一工程”包括五个方面: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首好歌。但从目前贵州的获奖情况来看,仅有《夜郎新传》《》《那山刺梨花更红》《绝地逢生》《雄关漫道》《奢香夫人》《醉苗乡》《近距离击杀》《仰欧桑》等27项作品获奖,相比较于整个“五个一工程”已经评选出超过千部作品的体量来说,贵州获得的奖项数量太少、占比太少,与北京、上海、江苏这些100部左右获奖作品的省市比较,贵州差距还很大。此外,不难看出,贵州“五个一工程”获奖项目主要集中于电视剧(电影)领域,而其他领域获奖作品寥寥无几,这意味着贵州的文艺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平衡,贵州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都是喜歌善舞的民族,但在戏剧歌曲的评选方面,贵州却难见优势。
“文艺创作要讲究规律,什么都想表达,等于什么都没表达。”欧阳黔森表示,对于弘扬主旋律的影视作品来说,在制作时往往想把很多素材都装进去,但这却会破坏作品本身的结构,最终影响作品的质量。“一定要遵循艺术规律,抓住一个方面讲透彻。”
关键词:美学;批评;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69-1
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源于西方国家,经过不断演绎与发展,它很快就跃升成为一门显学,然而伴随着发展的同时,它因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迄今为止,“当代美学研究”的唯一研究方向只是停留在我国美学研究和教学的整体之中,对美学的批评研究甚少,连一些文艺批评作品和教科书都不曾加入关于美学的批评的相关内容。其之所以如此,除了我国美学发展历史短、根基不稳以外,美学的批评脱离了作品的内容,脱离了历史批评更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所主导的美学的批评是同历史的批评标准有机结合的批评,是符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批评,而不是形式化、徒有虚表的美学批评,因为美学的批评一旦脱离作品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就会走到斜路上去,难以向前发展。本文通过对美学的批评定义进行概述,从美学的历史评价标准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美学的批评定义概述
所谓“美学的批评”,是指在与当代美学研究的历史标准与评价风格相适应的基础上,对当代美学发展史及其一切与美学相关的评价的省略化表达。其基本定义是:当代学术界的美学研究者在运用美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美学素材进行处理、对美学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同时,并不能局限于当前美学历史当中的表面现象,还应以批评家的批判眼光和美学角度对美学作品涉及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以及学术价值做出恰如其分的评说,指出该美学作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价值、为什么会长时间消失、为什么会发生价值变化、又为什么会在社会中得到长期发展的历史证据和社会条件,以求在对美学进行批评的过程中见证历史、反映真实。在对美学进行批评的过程中,评说者的历史意识和批判评价意识处于动态变化状态,且相互交流与互动,共同参与到当代美学史的建构之中,力争由历史意识主导历史发展规律,力求再现美学历史的真实;同时,美学的批评意识主导艺术的发展规律,力求为美学者提供适应创作活动进行的复学美学评估标准的评价。
鉴于此,当代美学创作者不应回避学术界有关学者对美学历史、美学作品作出的恰当评价,对美学进行中肯的批评或者评述是当代美学者所应肩负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当代美学者除了是创作者的同时也是一个批评家,只不过他们的批评对象是整个美学发展历史以及在美学活动中活跃的人以及他们的成果,称之为“美学的历史评价”。
二、从美学的历史评价标准看美学的评价
美学的历史评价标准是当代美学进行批评活动的重要基础,其既有辨证关系的存在,又具有统一性,是辨证统一的。从美学角度来分析,只有有了美学的批评形式,真实的健康的美学历史内容才能有所附丽;只有有了真实健康的美学历史内容,美学的形式才能得以落实。美学的形式与美学的内容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依赖,绝不可分割与对立。
当前,我们要坚决杜绝以一种批评方式掩盖另一种批评方式的做法。如:过去当中所存在的用抹煞主旋律的“题材无差别论”掩盖一度流行“题材决定论”;用唯美主义、形式主义掩盖公式化、概念化主义;用随意解构历史、戏说历史、杜撰历史方式掩盖混淆历史思维与审美思维、历史真实与文艺真实的方式。批评方式之间的来回转型,就是造成美学的批评“无标准”或“无规范”的关键影响因素。
因此,我们在对美学进行批评时不但要防止失去历史评价价值,还要防止失去美学自身最真切的美感体验,而不是形式化的做出华而不实的价值评价。只有通过不断对美学历史进行扎实研究与严谨思考,才能创作出具有隽永的美学风格的文艺作品,才能给人们以理性的思考和人文的体验,才能给美学作品赋予真正的历史价值与美学价值。
美学具有特有的文艺性质,其能养心,如果美学作品仅仅止于“养眼”而无法“养心”,则其价值平庸。文艺作品的根本是以提高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精神为宗旨,进而达到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目的。反之,如果让文艺作品堕落为满足于人们感官生理上的“养眼”,消磨人的意志,降低人的人文素养,那么势必会对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对美学进行批评时,必须坚持的美学观和历史观,追求真善美,坚守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境界,在重大文艺思潮面前旗帜鲜明,以批评的一翼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结语
美学的批评是当代美学研究当中一个新的美学研究方向,我们只有从美学批评的基本定义出发,将“美学的历史批评标注”与当代“美学的批评”进行有机整合,才能找出适合美学的批评的最佳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张玉能.实践的建构功能与文学艺术[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张会平.论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3]李正忠.以科学的价值取向引领文艺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