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与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发展时期。文化作为城市发展最突出的标志,研究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文化①,而与快速城镇化相伴生的却是对文化意义的忽视②。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单位办社会逐步演化为社区办社会,“社区”在城市中的地位发生变化,肩负起更重要的时代责任;同时不同阶层、地域、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在社区中集聚、碰撞和摩擦。毋庸置疑,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基层③,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对于解决新时期新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较好,历程较长,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与新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文章选取天津中心城区的17个城市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以期能摸清基本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调查与设计
为保证调查研究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以社区区位、规模大小、发展与成熟程度、居民形态四个因素为评判标准,笔者选取了天津中心城区的17个城市社区为调查研究的案例。关注社区文化活动的季节性特点,调研于2013年4~10月分三个阶段实施。2013年4~5月是第一阶段,主要采用实地勘察的方法,进行预调研和基础摸底工作。2013年6~9月是第二阶段,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鉴于社区文化内涵的抽象性,采取了随机发放并面对面辅导填写的方式,使得问卷的有效性达到百分之百,根据社区规模与成熟度的不同,分别发放50、70和80份问卷。2013年10月是第三阶段,采用“质性研究”中深度访谈的方法,本着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选取了20位社区居民和10位社区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在社区居民的选择上兼顾了文化活动骨干、积极分子和一般居民,共获得30份有效访谈样本。
笔者设计了分别面向居民与管理人员的两套问卷,问卷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针对管理人员的问卷共有18题,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评价与诉求3个部分。面向居民的问卷设计有40道题,涉及到居民的基本情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和认知、评价及诉求,对物质文化设施的使用、评价与诉求,对制度文化的了解与评价,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个部分。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指根植于内心的心理意识、信仰和价值观,以及外化的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等④,归并为两个方面:心理层面的价值观念文化与表征层面的行为活动文化。
一方面,心理层面的价值观念文化。笔者从居民文化程度、、认知水平、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从问卷分析看,天津城市社区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较高,以高中和大学学历为主,分别占到了33.4%和49.8%。大部分社区居民无,由于民族构成的特点,在回族集聚的社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占一定比例。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有着普遍性和局限性并存的矛盾和特征,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及建设普遍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但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解又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和功能作用的认知比较片面。
居民对社区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表明天津市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邻里之间的相熟度和交往性不高,社区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不强。而且在调研中还发现,成熟、环境好、设施完善的社区,其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强,而人员构成复杂、较新、环境差的社区相反。
另一方面,表征层面的行为活动文化。行为活动主要表征通常是社区文化活动,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但是类型单一、内容老套,各社区之间雷同、复制,特色不突出,根据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组织的文化活动很少。据实地调查和居委会访谈结果整理,大部分社区的文化活动首先以歌舞活动为主,其次是一些固定的节日演出或慰问活动,这也是导致社区文化活动居民满意度与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有很多居民有良好的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期望,但是却很少或不愿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对于已经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都不高。
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硬件设施,在给社区文化活动提供场所的同时,更是城市社区文化直观、具体的表现,可分为物质设施文化和物质环境文化两个方面。⑤
一是物质设施文化,即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实施的设施和场所。各社区都有一些基本物质文化设施的配置,如广场、健身器材、活动室、宣传栏等,但各个社区差异较大,共性问题也非常突出,数量少、面积小、后期维护脱节、更新缓慢,室外场所和设施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室内场所和设施使用率普遍较低。就室外场所与设施而言,数量与面积都存在大的缺口与使用率低下并存的矛盾,一方面是数量少、面积小的问题非常突出,而另一方面却是使用率并不高,甚至因长期不用而残破不堪。。而室内场所与设施,除了数量与面积上的硬伤之外,开放时间短、开放度不高是最突出的问题,很多社区的室内设施和场所形同虚设,居民很难接近和使用,反映出室内文化设施建设和宣传工作的薄弱。
二是物质环境文化,可以直接体现一个社区的文化特色、水平以及居民素质,表征为城市社区的建筑风格与色彩,小区的景观和绿化,以及各项环境设施与小品的设计、使用和维护状态等。物质环境文化的水平主要受前期规划建设和后期管理维护两个因素的影响,整体来看,新建设社区的前期规划建设水平要整体高于建成年代早的社区;而从后期管理维护角度而言,物业管理的有无、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素。综合调研的17个社区,建筑形式多样,但是色彩和风格都不能体现城市特色,维护管理跟不上,很多建成时间不长的社区外表也因风吹日晒而显得十分陈旧。在景观绿化与环境小品上也相对比较传统,没有考虑社区人群构成特征;几乎每个小区都存在私搭乱建现象,有的社区绿地、环境设施和小品的破坏还非常严重,居民对社区物质环境文化的满意度不高。
制度文化层面。制度文化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顺利而持续开展的约束和保障,可分为规章规范以及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两方面。⑥
一是组织机构单一、人员配置薄弱。目前天津各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主要由居委会负责组织进行,物业起辅助作用,个别社区有业主委员会起一定的协调作用。很少有驻区(外)单位(机构)参与进来。各社区均设有文化专员的职位,或是文卫兼管,也有文卫与其它方面负责相合并的,但是文化专员的专业特长堪忧;社区都有一些居民文艺骨干,有比较固定的文化活动团队;但是专业文化人才短缺,几乎没有社区与专业文艺团体建立长期的对口联系,另外所有的社区都缺少文化活动的专业志愿者。
二是制度庞杂、针对性不强、宣讲不够。所有社区的各项制度、规章、规范都很健全,内容庞杂;但是缺乏特色,缺少针对自身的制度建设,绝大多数社区自主制度建设不积极,特别是几乎没有专门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而且制度的形式化严重,宣讲不够,对社区居民的约束力极低,社区居民对社区制度的关注度和评价较低。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转变观念,加强认知。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笔者体会到观念和认知是影响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的认知不够深刻、比较片面,不能从其对居民个体、社区和城市发展的作用机制和深层动力进行理解。在观念上重表面轻实效,最突出的如制度建设,所有社区的各项公约、制度、组织健全,但实施成效弱;物质层面,各社区都积极进行基本物质设施的配置,但是其利用与开放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精神层面,主要组织一些例行的文化活动,参与人员固定化、核心化。
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认知。只有正确认知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和内容体系,才能树立建设社区文化的正确目的,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一方面,强化对社区文化建设功能的理解。社区文化具有多位一体的功能,从微观上讲,对居民个体具有娱乐、教育和塑造功能;从中观上讲,具有对社区进行规范、协调乃至融合的功能;从宏观的角度看,可以起到城市的文化传承、城市稳定和和谐的作用,因此其功能的深远意义在于其对城市发展所起的深层次作用。
另一方面,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内容体系的认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是多层面的严密组成,与广义文化的内涵相对应,包括核心内容―精神文化层面、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保障―制度文化层面,各层面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忽视任一方面的建设都会影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
明确地位,确立主体。制约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不明确,城市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其一,明确文化建设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灵魂和核心地位。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很多社区对文化建设形式上很重视,但是行为上支持的力度较弱;社区文化建设在有些社区中处境尴尬而矛盾,拔得高却落点低,提得多却做得少,务虚不务实的状况比较普遍;很多社区重物质空间环境改善而轻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显然不能满足社区发展的基本概念。
其二,确立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构成主体,理应且必须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而目前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远未建立,政府、社区组织处于整个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核心地位,社区居民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缺乏,社区观念淡漠,对自身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缺乏认知;另一方是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低透明度,造成了很多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内容、参与缺乏了解,这种参与主体的尴尬性造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不明显、文化建设活动虚假繁荣、文化建设的普及性差。⑦
摸清现状,以评促建。调研过程中,大多数社区管理机构都反映出了对物质文化设施的迫切需求,其次是社区文化资源的匮乏。笔者在访谈中得知社区中有大量有文化特长的居民存在,有很多文化资源可以挖掘。而评估则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估体系,以评促建。
首先,以评估为契机,对社区内外可利用、可挖掘的文化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工作。重在人才资源的发掘,对社区内部有文化特长和一定文化造诣的居民个体进行调查、建档,同时摸清区外可供利用的艺术家个人、团体或志愿者的情况,建立合作关系;摸清社区内外的物质文化资源,明确社区内的物质文化设施水平和环境水平,积极开拓社区周边可供利用的物质文化资源。其次,以评估为契机,提升、改造社区的物质文化设施和环境水平,丰富文化活动类型,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最后,以评估为契机,找出差距,站准位置并注重挖掘特色。目前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雷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差,而且各社区的亚文化特色不突出,各社区一定要立足自身优势,挖掘特色资源,注重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建设运行机制不合理与资金缺乏是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就运行机制而言,目前的文化建设行为基本上是在政府倡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导致社区管理机构很忙,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专项资金缺乏确实是一个难题,目前的文化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上级拨付,且额度有限,资金不落实,各项文化活动的组织、物质设施的配置与日常维护都难以实现。
一方面,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作为基层文化建设,培育社区文化自下而上的建设力量,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调动其工作热情;建立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对社区管理队伍和社区文艺骨干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能力。
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改变目前单一的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努力拓展资金渠道,积极吸纳社会及居民赞助,力争建立“三位一体”的以政府支持为主、市场化运作筹资为辅、社会及居民赞助为补充的资金筹措系统,适时建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实现自我循环和良性发展。
(作者分别为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12025)
【注释】
①刘士林:“关于城市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第4期,第35~37页。
②柏巍,刘昆轶:“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策略探索―以上海静安区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6期,第66~72页。
③郑萍:“文化民生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8期(11),第115~118页。
④杨贵华:“重塑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共同体的文化维系力”,《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5期(3),第92~98页。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地域传统文化
地域传统文化是体现空间范围的一种文化类型,主要表现在语言、饮食、婚丧礼俗、民风民俗、节庆、信仰与民居等方面。是地域范围内的民众在一定的时期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地域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地域性与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众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在联系居民沟通、社区参与与提升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地域间人口流动加剧,浙江绍兴作为千年古城,其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步伐已经明显跟不上时展的速度,目前正面临着地域传统文化认识弱化,居民参与度低,传统文化建设乏力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地域传统文化融于社区文化建设之中,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地域传统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
(一)地域传统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先生指出:“社区建设是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礼立德的高尚精神文明的过程,也将是社区居民共同营造一个和睦成风、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美好生活环境的过程。”因此,从本质上来讲,社区建设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内容。社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主要通过社区居民不同的文化载体来呈现,而不同的社区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地域特征与传统特色。浙江省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应根据社区居民的自身特点,选择居民们自己喜闻乐见的文化类型,构建本社区的特色文化。因此,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应因地制宜地体现本土特征。而能体现本土文化特征的来源恰恰是地域传统文化。地域传统文化是一种根基文化与传承文化,是地域范围内的人们通过世世代代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绍兴作为千年文化古城,其独有的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名人文化等等都体现出了绍兴人民的独特的气质与秉性。而这些沉淀下来的经典文化是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地域传统文化”。在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融于地域传统文化,培植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
(二)地域传统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方式,影响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地域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空间特征的文化类型,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同时具有约束性与继承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起到影响与调节的作用。绍兴地域文化中的典型文化特色如鉴湖文化、名人文化、纺织文化、黄酒文化及民俗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与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绍兴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统一着绍兴人的价值理念,规范着绍兴人的传统秉性。这种传统文化作为持久性的特征,对构建和谐、民主、向上的社区起到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2.熏陶社区居民的思想,调节居民的精神生活。绍兴历史悠久,地域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广泛。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同时还拥有“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的美誉。这是绍兴文化的根脉所在,也是绍兴文化的魅力之源。在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大力挖掘以鲁迅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越都为代表的古越文化,以黄酒为代表的物产文化,以越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兰亭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乌篷船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来打响绍兴城市社区文化的品牌建设。这些地域传统文化内容涉及到学识、品德、技能、文化、精神多个方面,这些良好的文化教育资源在社区文化中有意或无意的渗透,对社区居民起到很好的榜样、教育作用。3.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绍兴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大禹治水、兰亭序、造酒工艺、纺织工艺到书法节、黄酒节、大禹祭祀节等等,每一个节日与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绍兴民俗乌篷船、打花鼓、唱大戏、猜谜语等等都是绍兴地域各种传统文化传递、表演的重要载体与舞台,社区通过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还能很好地提升社区居民的审美观与鉴赏力。久而久之,社区居民的凝聚力与归属感也会培养起来。
二、绍兴城市社区地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绍兴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但在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走访、问卷调查,实地了解了绍兴城市社区地域传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地域文化认识弱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加剧,现代思维观念与传统文化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人们对地域传统文化中的观念、节日、民俗等诸多内容出现遗忘与淡漠的现象。在课题组的实际调查中关于绍兴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时,其中不了解的占27%,不太了解的占38%,一般了解的27.75%,了解的占7.25%;当问到您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绍兴地域传统文化时,通过学习了解的占23.5%;听别人讲述了解的占38.2%;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的占30.75%;通过相关活动了解的占15.72%。从实地调查的总体情况来分析,绍兴城市社区居民对地域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不尽人意。从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老年人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整体情况比中青年人要好,而在参与问卷调查与访谈过程中最不了解的是中小学生。这说明绍兴民众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淡化。2.地域传统文化参与度低。对绍兴地域传统文化参与程度的考查,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活动开展实地走访两个方面来了解。在城市居民参与娱乐文化活动的问卷调查中,选择跳广场舞的占32.5%,选择看电视娱乐节目的占58.73%,选择其他活动的占8.77%。这说明绍兴城市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内容单一,质量有待提高。在问到你参加过的绍兴地域传统文化的活动时,选择参加过越剧、绍剧、莲花落的占2.82%,参加过大禹祭祀活动的占1.83%,选择参加过兰亭书法节的占3.2%,参加过黄酒节的占2.1%。这些最能凝聚居民的地方代表性文化活动本应该成为民众联络情感、增加凝聚力的桥梁与平台,但每年举行的这些活动实际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居民偶尔参与,很多都是迫于任务与形式,实际主动参与的少之又少。3.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缺乏长期有效性。地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实际调查与访谈来看,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从整体上缺乏长期性的规划,而实际开展的文化活动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政府层面来看,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仍不够完善,特别是文化建设人才的严重缺乏,地域传统文化建设后继无人,文化断层情况严重;从社区层面来看,实际有效的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不多,现有文化活动的开展无法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从居民方面来看,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缺乏长远性的规划,相应的文化建设配套建设跟不上,文化建设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自然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效果就不尽人意。
三、绍兴地域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地域传统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联合行动,如何使得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绍兴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效结合,需要政府主导、社区策划、民众参与等多方式、多手段进行,这也必将成为社区文化建设重点关注的问题。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地域文化的认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地域传统资源,首先,要意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须要加大社区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得领导干部与社区居民意识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特别是建立在以社区居民为基础的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地域传统文化是培养社区居民共同归属感的源头与起点,地域传统文化是社区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社区居民相互交流与促进情感的纽带。其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绍兴地域传统文化,让民众意识到地域传统文化在城市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三,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文艺宣传画册、地域传统文化专业人士宣讲等多种方式,并让这些形式活动的开展成为一种常态,深入到社区居民生活之中。这种形式循环反复,久而久之,社区民众的地域传统文化的意识就会逐渐地形成。2.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文艺演出、娱乐健身、读书看报、休闲交流的场所的设计要符合社区居民的喜好与地方特色。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社区文化人才结构,特别是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专长人才,建立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社区人才队伍。有条件的与地方高校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尽可能地挖掘文化人才。最后,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内容尽量丰富,同时要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将民众们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文化采用多样的形式进行传递与表达。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设施上过硬,形式上多样,内容上丰富的社区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热度与激情。通过多手段、多样式,让地域传统文化扎根于民众,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3.建立长效机制,将地域文化建设融于社区文化建设之中。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需要从政府制度支持、文化设施硬件完善、社区实际操作完善等多方面进行配合。首先,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相关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并能定期投入文化建设资金,保证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次,以制度的形式规定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一种常态。在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社区居民共同熟悉的传统文化为起点,培育与发展社区居民的共同归属感。这是建立社区文化发展长效机制的重中之重。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多样性。社区居民年龄、性别、身份、职业不同,对文化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以社区居民共享为基础,拓宽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拓宽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必须建立在共享与喜好的基础之上。为此,社区可以充分挖掘社区的显性资源与隐形资源。显性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等,有些资源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能够很好地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社区的隐形资源是指社区居民职业、身份不同,他们自身所隐含的文化资源也不尽相同,将这些资源充分挖掘,与居民共同分享,以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李茂松 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濛等.浙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马仲良.社区文化与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关键词:单位;功能;社区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文化设施的建造方面、在保存社区文物、民俗方面、在丰富群众的生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驻区单位如果能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将对社区文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以及整个社区文化建设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一、驻区单位对城市社区文化的促进功能
第一,引导功能。企事业单位所营造的文化氛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和“文化示范者”,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深广度。这些对于其所在社区而言,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和“文化航标”。 企事业单位文化发展和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把社区文化发展引导到企事业单位文化所蕴含的主流目标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文化建设产生引导作用。置身企事业单位文化环境中的员工,同时也是社区的成员,生活、学习、工作在社区居民之中,他们通过家庭、亲属、同学、朋友,与社会各个层面保持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他们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周围居民产生示范效应。
第二,创造功能。企事业单位文化是在其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的一种浓缩,具有民主、开放、创新、进取的特性,具有更新和再创造文化的活力和条件,它既是社会潮流的追逐者,又是时代潮流的开创者。这是因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主体是最富活力的中青年, 企事业单位文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具有相对敏感的特性,对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反应十分迅速。企事业单位对这种变迁进行筛选、过滤、扬弃乃至超越之后,实现自身的创造和更新,同时传导给所处社区,促使社区文化实现发展。
第三,传承功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既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特定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个社区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经过祖祖辈辈的创造、筛选、加工、充实和发展,形成了社区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由于社区对环境的作用传给企事业单位,使他们继承下来(当然,这不是继承社区文化传统的唯一途径),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第四,整合功能。由于文化的渗透性,不同文化既可能交相融合,又可能产生相互冲突。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区文化趋于多样化,文化碰撞现象日益增多,尤其是人们面临的价值冲突与适应问题十分尖锐。所有这些也必然反映到企事业单位中来。企事业单位文化因其突出的引导性、计划性、整合性等特点,对文化冲突的协调、平衡、化解、融合相对社区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企事业单位将上述“整合成果”辐射、传达到社区,能够促进社区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趋向同社会主流文化保持良性关系,从而对社区文化发挥整合作用。企事业单位与所在社区是互为环境的, 企事业单位文化的氛围及其内涵必然对社区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刻辐射、影响着社区居民。正因为如此, 企事业单位往往成为社区文化的亮点乃至制高点之一。
第五,补充功能。作为现代化产物的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先锋性、敏感性、叛逆性、开放性,有些新的文化因子特别是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的文化因子,原来并不存在于社区之中,往往是由企事业单位的主体 (中青年)首先接纳和吸收的,然后传达、输送到整个社区范围,这就对社区文化起到了补充作用。充分认识城市社区与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互动对于加强相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加速社区的资源共享,优化企事业单位的社区环境,促进区、单位精神文明共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驻区单位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的文化生活,有再好的动机、再新的创意、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无用之功。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相当多的社区成员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驻区单位员工尚未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还不适应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居民和驻区单位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有失偏颇,相当一些居民和单位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投资建设社区,让自己坐享其成。
为了提高驻区单位的参与度,应该努力做到:首先,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驻区单位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特定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这一特定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推崇、融合和奉献精神,使它们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其次,通过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使它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精心营造社区发展的良好环境,是驻区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所在社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形象,而且与单位员工的办公和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社区文化人人办的广泛共识,真正做到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
1当前我国大学新区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
1.1与老校缺乏交流,文化传承上出现断层首先,新校区缺少专业教师。很多教师都居住在老校区周围,距离新校区较远,教师下课就忙着赶校车,无法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学生不能形成文化归属感。其次,新校区缺少“成熟”的学生。这里的“成熟”是指那些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以及学术能力强的研究生。这些学生入校较早,对学校的办学历史及校园文化理解更深刻,这些学生大多集中于老校区,因此,造成了新老校区学生的隔离。最后,新校区学生对学校的校风、校史没有形成认同感。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风、校史。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精心培育和凝练而成的,是一个学校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的直观反映。校史反映了一个学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校风的形成与传扬。
1.2盲目追求“大而美”的校园,忽视文化的特色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起着推进作用,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映照。新校区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很多学校在建新校区时往往只重视做表面文章而忽视内部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次,新校区建成时间短,缺少历史积淀,我们所能见到的都是新的宿舍、新的图书馆、新的教学楼……从一个学校的新校区到另一个学校的新校区,难以让人们感受到精神文化上的差异。
1.3犯了“拿来主义”错误,对文化进行简单移植大学的新校区由于建校时间短,其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要经历一个借鉴和内化的过程。但现在一些大学在借鉴老校区的精神文化的时候将其等同于把文化进行简单移植,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和潜质,没有突出文化的个性。
1.4新校区“郊区化”使大学与城市社区缺乏精神文化交流中国大学的郊区化,造成校校间资源的壁垒阻隔、校地间资源共享路径的不畅,影响了大学与城市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郊区化”引发城市的空间变动,不可避免地给城市精神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迁。第一,各大学新校区校校相连形成“大学城”,与原城市社区生活疏离,直接导致大学的封闭,大学与社区、城市缺乏精神文化交流。第二,大学与城市社区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造成大学“公共性”的缺失。
2新时期大学新区精神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2.1新校区精神文化建设要加强与老校的交流与互动
(1)新校区精神文化建设,关键是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参与。专业教师参与新校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有利于把老校区优良的精神文化带到新校区,并促进师生对新校区的新物质文化、新制度文化在心理上的认同。
(2)加强新老校区学生的交流。例如,经常组织一些新老学生交流会。由高年级学生向新生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精神文化、校风校训等,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让“新生”更快的了解学校的情况,从而形成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3)形成优良校风,强化校史教育。建设优良校风,首先要注重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其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最后要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强化校史教育,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应遵循三条基本路径:第一,建设校史馆,为校史教育提供了初步的平台;第二,开设校史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在传播校史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教育;第三,组织编写年鉴、校史。学校要积极搭建校史研究平台,鼓励师生从事校史研究,在经费方面加大投入,在课题方面给予支持。
2.2新校区建筑应凸显人文特色
(1)传承老校建筑的“文脉”。所谓校园“文脉”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精髓和脉络。它是一所大学在较长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精神特征。传承老校建筑的“文脉”,我们既要借鉴老校区整体格局和校园特点,又要沿袭其组群特征与空间特色。将老校区经典的校园格局、建筑形态应用到新校园的规划建设中。
(2)建设能够反映校园精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一所大学的图书馆,教学楼等是一所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在设计上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视觉上要形成冲击力。校园建筑要凸显人文性,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3)构建校园文化场景。校园文化场景是包括物质文化在内的一切人文自然景观。它体现了校园精神文化的良好氛围。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名人塑像、艺术雕塑等来塑造这种文化氛围,通过“由景入情”至“由情入理”的升华来让师生感受校园的精神文化。
2.3新校区的精神文化建设要注重创新
在新校区精神文化建设中要“移植”老校区的精神文化,让师生产生文化认同感。但是难以移植的是老校区那种无形的“氛围”,这主要依靠师生的言行传教,在平等交流中“培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突破创新,既要与时俱进又不能猎奇,形成既具有中国特色又顺应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校园文化。
2.4促进新校区精神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大学精神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前者为社区居民营造了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氛围造的高品味的精神文化氛围时刻影响着社区居民,后者为大学精神文化提供独特的文化环境,并为大学文化打上自己的文化印记。因此,搞好新校区精神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融合与发展的路径。
第一,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与法律条文,鼓励大学新校区与城市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大学参与社区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国家应该把大学与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作为高等教育评估的一项内容,推动学校和社区的融合与发展。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14-01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概括
城市社区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社会文化在社区生活中的反映。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指城市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总和。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地域性、归属性、开发性、多元性、渗透性等特点。社区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体系,它山众多子系统组成。社区文化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社区/物质文化、社区行为文化、 社区制度文化、社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载体,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灵魂和核心。社区文化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居民的各方面的素质,建设和谐社区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建设投入机制不健全。社区物质文化是其他文化的基础,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社区普遍存在社区文化环境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投资渠道单一,文化建设没有长远的规划等。我国目前城市社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社区所拥有的经济自我造血功能不强,在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资金基本靠政府投入,而靠社会力量来办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薄弱、机制不完善。
2.社区文化建设沟通机制不完善。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对精神文化需要越来越迫切。社区文化活动已在各社区开展的红红火火,但各个社区的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创新不够。因而社区文化活动在形式、内容上都比较单一(唱歌、跳舞、球类、拳、鼓等),时间上相对集中于大型节假日,未常规化,更为形成特色化,更没走向深层化,这是因为基层工作部门和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之间没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开展文化活动时没充分了解到居民的文化需求,难以满足现代都市人追求时尚、新颖的心态,导致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的参与率偏低。
3.社区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出台支持性法规制度,使的社区文化建设“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根据领导的“感觉办事”。受社区文化管理水平的制约,社区组织机制不顺,工作合力形成不够,社区建设没能形成相对固定的网络。社区文化建设中条块分割、缺乏协调等问题,不利于社区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难以发挥整体优势,也影响了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民政、文化、教育、公安、建设等部门各行其是,相互联系少、沟通少、配合少,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没有一个较为规范的管理模式,职责不清、关系不顺、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4.社区文化建设主体思想观念滞后。政府层面,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具有宏观决策、指导、资源提供的职能。目前,在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层以及社区工作者中,普遍存在着狭义地理解社区文化管理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层面,由于社区文化建设有过强的行政化色彩和官办特点。基层社区工作人员陷在繁杂忙碌的文化节、广场文化活动等项目的赶场之中。社区居民也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就该是政府的事跟自己无关的心理,导致社区文化真正主体--社区成员,除去自发性的、政府允许的兴趣团体活动外,往往处在被动状态,对社区文化发展决策和实施并不积极参与。
三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1.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是社区文化的骨架。通过设施建设,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搭建文化活动的平台,才能使社区群众拥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在制定文化政策措施时,要抓文化设施建设这一关键,通过各方面筹集资金,用足用活有限资金建立一批具有现代文化水准的文化基础设施,为社区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以人为本,提高各年龄层社区居民的参与率。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因此社区文化活动在内容、形式上要提倡多样化,防止单一化,努力做到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需,得群众之所盼,使社区文化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这样社区文化活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长期发展下去。首先,完善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自治的沟通机制。其次,壮大群众性文化社团组织。最后,居民利益社区化。利益是参与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当居民感到社区与他的利益息息相关,参与能够有效维护其利益时,自然就会萌生参与社区文化事务的动机与期望。
3.结合社区特色,合理安排文化活动,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对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意义重大。有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因地因人制宜地,结合本地特色安排文化活动。目前来看,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建立“居民文化需求信息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政府文化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和支持社区居委会采用民意调查、居民信箱,访谈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地了解居民的文化需求。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通过社区的网络交流平台,通过选择或投票的方式了解居民的需求意愿及强度。这样一来,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居民的文化需求。并且了解居民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文化需求,形成一套“了解——满足——反馈”良好的运行机制,最大化的满足居民的需求。
4.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和法律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职责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进而真正实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将我国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再次,国家的法律法规要对社区文化起到有力支持。
5.注重社区文化教育,提升社区整体人文素质。注重社区文化教育,提升社区整体人文素质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对促进社区成员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全面改观极为重要的。首先,注重知识补充教育。社区教育通过课外辅导、技能培训、报刊宣传等,对社区居民进行文化、社会、经济及公共事务等多方面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教育,满足青少年在生活和个人发展方面不断产生的新的知识需求。促使人们日益注重精神生活、提升社区成员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法治意识、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教育意识。其次,建立综合完善的社区图书馆。对于资金匮乏的社区,我们可与相邻一个或多个社区联合办馆。再次,建立社区绿色电子阅览室。所谓绿色电子阅览室建,是一个拥有丰富网上图书资源的计算机房。由于图书馆藏书的有限、成本又比较高,那么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绿色电子阅览室,不仅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且免费的图书资源、也为社区内小孩提供绿色上网通道,提高居民计算机水平,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质打好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袁德.社区文化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35-01
一、社区文化的概念界定
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对社区文化的概念做出如下界定“社区文化包含物质生活条件、精神风貌、生活规范和社区团体、组织等四项基本内容,其中社区文化的物质生活条件指的是经过社区人改造的自然环境和创造出的一切物质财富。社区文化硬件设备以及场地都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像是集体文化活动室、公园、图书馆、小区广场、人造景物等等,另外也包括大家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时用过的道具、衣服等物品,都属于这个范围中。
二、建设城市社区文化的对策建议
现在,关于社区文化的发展,还有很多的缺陷和漏洞,这非常不利于构建优秀社区,本文将针对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制定相应的应对办法。
(一)确定文化需求范围
在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时,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集体讨论等民主形式广泛地了解社区居民的真实文化需求,将真实的文化需求体现在规划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在了解社区独特风格的前提下,根据其优点所在,依照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特有的文化,既要和当地区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乃至国家文化的特点相结合,创作合适的文化环境,也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并逐步将自己社区文化打造成为金字招牌,不断丰富文化发展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发展社区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到公平合理,确保社区内人民都能感受到文化发展的好处,都能拥有享受集体文化熏陶的权利。另社区每家每户都可以分享来自社区的热情和温暖,这样才可以另大家都具备“主人翁”的观念,有强力的归属感,继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区文化的建设当中去。
(二)强化居民认同度
创新社区文化活动,实现活动方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发展社区文化,应当注意不断更新变化活动举办的形式,包括读书会、讲座、展览、授课等不同方法,并且平时要多了解大家对文化活动的期望和要求,尽量予以满足。而大家也由于参与了诸如表演、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的提升了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彼此间也能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很多隔阂,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交环境,使得大家的归属感提升。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民众的参与度越高,越能使得文化活动举办的更加频繁,形式也更加灵活,在这个过程里,大家都可以不断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也能不断拓展知识面,真正从活动中学到和了解实际的东西,通过互助、平等的交流沟通,进一步强化社区的文化功能,更好的实现社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不断满足人们群众文化需要的作用。
(三)不断完善相关文化设施的建设
社区文化设施是发展社区文化事业的物质基础,是传播社区文化的载体。基于社区文化设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社区文化设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负责这块工作的机构应当做好提前的设计和计划,围绕政府文化工作的核心,着重加强对社区文化设备的提供和完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入也要归于政府财政投资中。并且,在对社区任职人员进行评价和考核的时候,社区文化设施的完善程度也可以成为其中一个标准,以逐步端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树立责任意识,确保社区文化设施完善工作的顺利进行。再者,还应加强对社区各种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分配,避免出现浪费等现象,科学合理的安排,与共建单位合作,实现双赢局面,并且要提升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这些资源实现共享,不断完善各个社区文化资源的利用。另外,还需要不断扩展募集钱财的途径,主动发动社会各界支持社区的文化发展,在这其中,首先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支付其中大部分的成本投诉,做好带头作用,另外政府也应努力发挥自己的行政职能,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就不可避免,而社会力量的参与会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另外,社区文化设施的投资额大,投资回报期长,资金沉淀专用性强,这也需要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钱财的筹集,积极寻找共建单位,并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并和这些单位共同一起发展社区文化,推动社区文化设施的完善。社会各界筹集资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做好了可以发挥不可小视的作用。
(四)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水平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造就一批懂专业、素质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社区工作者。当前,抓好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社区文化人才引进政策。还要不断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通过相应招聘措施,吸纳学历高、业务和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加入,让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的效率。这样,既有利于增强社区文化人员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增强城市社区文化的活力。二是加强对城市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社区要积极与大学、培训机构等单位相互配合,通过专业教师、教授等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完成对社区文化建设员工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以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人员队伍整体工作能力的提升。再者是要保证充分的资金投入,提高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的薪金,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减少员工流失率,再者还有利于其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充电学习,有利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长远发展。
三、结论
总之,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如果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探寻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那么,我国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秀英.社区文化建设“四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05).
[2] 陈颜.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1).
[3] 熊晓燕.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1).
[4] 欧英利,周柏春.论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界,2005,(03).
[5] 冯杰.浅析我国社区文化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02,(06).
[6] 李吉国.浅谈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与作用[J].理论学习,2002,(12).
关键词:城市;社区商业;现状;对策
对于城市商业来说,社区商业是一种特殊而必要的社区服务,它以“社区”为载体,是城市商业的重要基础。社区商业可以理解为以地域内和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形态,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
一、发展城市社区商业的重要性
(一)加快城市社区商业的发展是提升城市现代化形象的需要
社区商业是同人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也是同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密不可分的城市商业最基础的部分。如何建设一个秩序良好、服务便捷、环境优美,能与居住环境相适应、相协调的让居民满意的社区商业,是居民安居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打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社区商业,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现代化形象的重要途径。
(二)加快城市社区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社区商业是以居住社区为依托,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发展起来的,其服务理念就是要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动态,科学地规划业态业种,合理安排服务项目。因此,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商业,不仅要满足居民基本的日常消费需求,更要满足居民诸如娱乐、文化、教育、健身等高品质的精神需求。由此可见,社区商业发展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只有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才能更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社区商业发展为零售业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目前,我国许多传统商业中心零售业发展已相当成熟,未来的发展空间已十分有限。尤其是一些一二线城市,零售业市场大都被国际零售巨头所垄断。面对着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业市场,社区商业将成为部分中小零售企业新的生存空间。这一点突出的表现为一些设立在郊区的新型社区,很难有大型超市在此设点,居民的生活消费都由一些小型零售店提供,这些小型零售店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营业时间长便是其一,有的甚至能够24小时提供便利服务。由此可见,这些中小零售企业入驻社区,不仅能给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的便利,更能给自己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我国城市社区商业发展现状
城市社区商业对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与消费而言是最为普遍也是最为重要的商业表现形态,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也就是说,现代城市社区商业不仅仅要满足居民日常消费中的“吃”和“穿”,同样也要满足居民的“休闲“及“娱乐”活动。但就目前来看,城市社区出现的规划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商业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概括:
(一)城市社区商业规划不合理,大部分仍以传统底商为主
社区商业集中分布在住宅小区的出入口主干道两侧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社区商业普遍采用的布局形式,这种布局虽然可以营造出浓郁的商业氛围,同时也十分方便居民出门就能购物。但随着入住人口的增加,购物人流和进出小区的车流、客流汇涌在一起,这样的布局容易造成交通堵塞,甚至会给小区居民的出行和购物造成不便和困难。
其次,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社区商业由于规划及历史原因,仍然是以传统底商及沿街商铺的形式来经营。在一些二三甚至四线城市里,其商业形态多为一些零碎的便民小店,主要是以餐饮、中小型超市、理发店、洗衣店、药店、邮政等等为主,业态较为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到居民娱乐及休闲的需求。并且,像底商这样的布局在经营过程中,噪音、车流、人流等经常扰民,尤其是一部分餐饮脏乱差的环境以及对社区造成的噪声、空气的污染经常导致居民不满,甚至发生冲突。
(二)城市社区商业氛围缺乏,服务功能单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目前一些一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地的社区商业开始大量兴建社区商业街以及社区型购物中心,但随着居住人口迅速增加,目前仍然存在社区商业配套设施还跟不上居住人口的发展以及社区商业氛围还不够浓厚的问题,这常常表现为一些大型居住社区“有人气,无商气”的尴尬局面。
此外,其余大部分城市社区商业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在一些较成熟的大型居住区域内,目前仍然是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代表的商业业态为主导,业态及服务功能较为单一,其购物环境、服务质量和业态配置,尚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对休闲、娱乐及生活服务等综合消费的需求。
(三)城市社区商业定位与居民消费需求仍有差距
城市社区商业的宗旨是实现“便民、利民、为民”,为构建和谐社区,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为目的而产生的。但就目前来看,城市社区商业的定位仍然存在与居民消费需求有差距的现象,这表现在:
第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对消费的需求已经不限于商品的品种与价格,他们更看重的是品牌、服务和消费环境,因此,这些因素受重视的程度已开始日益攀升。但是,目前,就连像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社区商业在购物环境、品牌档次、服务质量、业态业种配置上都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居民对于“一站式”综合购物的需求。
第二,城市社区商业定位与居民消费需求存在差距还表现在一些开发商对社区商业没有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定位,在建造社区型购物中心时,业态业种以及主力店过多而盲目的引进国际一线品牌以及奢侈品牌,殊不知这样的业态业种配置以及过高的档次定位与普通社区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相去甚远。
三、加快和发展城市社区商业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城市社区商业的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社区商业的推进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本着以顾客为中心,让消费者满意的经营理念,实现“物本化经营”向“人本化经营”转变。同时,城市社区商业建设应规划在先,实施在后。有了科学的规划和定位,社区商业才能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然而目前国内一些开发商通常是对项目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规划和定位就开始盲目的进行建设,其结果往往导致一些社区出现商业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一方面居民综合性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也容易因盲目开发而导致商户的过度竞争的问题。因此,社区商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主动干预及政府合理的总体规划。同时,开发者必须与地方当局结成共同开发的伙伴关系,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从环境、设施、布局等方面严格把关。
(二)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丰富业态,强化城市社区商业的服务功能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商业业态及服务功能单一的问题,在此我们应该丰富社区商业的业态,强化社区商业的服务功能。这一点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社区商业的经验,在学习中发展,在摸索中创新,建造富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商业模式。
总的来说,国外的社区商业主要是以各种专业店、专卖店以及购物中心加商业街的形式呈现,规模较大,服务种类也更为丰富。其特点在于通过各种商业业态、业种和商业功能的集聚,不仅给居民提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享受,更能营造出一种高氛围的社区归属感。比如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社区商业都各有特色,不仅有传统的百货、超市、餐厅、专卖店、24小时便利店、美容店、洗衣店、杂货店等,更设有公共图书馆、电影院、儿童娱乐、迷你高尔夫馆、儿童教育、音乐培训、舞蹈培训乃至证券所、游乐场等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国外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丰富城市社区商业的业态,鼓励发展现代化的社区购物中心,以这种新的业态形式,满足社区居民购物、休闲、娱乐、服务等综合性需求。
(三)城市社区商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必须符合社区居民的收入状况、消费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社区商业的本质是为居民服务,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方便。针对目前城市社区商业定位与居民消费需求仍有差距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好社区商业的合理定位,努力发展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业态,以满足居民综合性需求。因此,在进驻社区之前,就必须要对社区内居民的收入状况、消费习惯、消费水平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甚至做好调研,以便了解社区居民所需要什么样的业态及服务项目,由此来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发展,真正打造出一个“便民”、“利民”、“为民”,甚至“亲民”的社区商业。
(四)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加快向社区发展,鼓励品牌连锁经营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
目前社区零售网点多是单个店铺,因此进货量少,无法得到同大型购物商场相同的折扣。而采用连锁的形式,可以改变社区零售网点经营规模小和粗放管理的弊端,并且获得成本降低和效益的提升,可以实现居民和商店互利共赢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支持连锁企业进入社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加快向社区发展,鼓励品牌连锁经营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深入社区、服务社区,尝试业态创新,采取多元经营、延伸供应链。同时,大力支持现代物流配送企业向社区延伸,构建社区物流配送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红华。国内外社区商业发展比较研究及对发展我国社区商业的相关建议。商场现代化。20005(9).
[2]吴凯莉。关于加快发展我国社区商业的思考。商业时代。2013(23).
[3]闫爱青,邵勇。我国城市社区商业发展研究。政府法制。2010.
[4] 茹莉。我国中小城市社区商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社会主义研究。2006(4).
[5] 朱颂梅。中国城市社区商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社会的整合作用。商业时代。2013(29).
[6]吴晓辉。中国社区商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3(4).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 农民转身 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和城镇郊区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上,很少从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视角研究新型农村社区对农民市民化的意义。因此,了解和考察这一新社会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关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身份转化的重要作用,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何以成为农民转身的优选路径
所谓农民转身,就是农民的市民化。农民市民化转身,一是要实现职业转移,只有实现了职业转化,才能改变其身份。二是要实现地域迁移,集中居住,且必须得到农民的心理认可。三是要实现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转换,因为只有实现了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转换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转换,但其前提是职业的转移。四是农民转身的路径要与国情相适应。
对于农民市民化转身,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坚持的是“城市化转移”之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实践中也使我国农民转身面临着严重问题:一是出现“半城市化”、“边缘化”问题;二是出现了城市人满为患的“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土地闲置等严重社会问题。尽管我国农民城市化转移面临许多问题,但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让亿万农民离开土地,融入城市,实现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其具有先天的亲和性和后天的发展优势,有望成为居村农民市民化的优选路径。
第一,新型农村社区房价及生活成本在农民的期望值内。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最大障碍,事实上就是农民城市住房难以解决的问题。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的普遍愿望,但目前农民却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之外,高昂的房价冷却了农民的“进城热情”。在公共设施建设不可能惠及农村每一个村庄的现实状况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较现实的做法,通过打造与市民生活等值的居住环境,能“低成本”地实现农民市民化。
第二,定居新型农村社区由于离家近便,既可兼得工农、城乡两利,利于农村的繁荣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便于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加强对子女的托管和对父母的照顾,符合农民的情感诉求,有利于克服“城市病”和农村社会问题。
第三,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和产业转移,中小城市不断扩容,城市工业、商业、服务业创造了众多就业、创业机会,为农民就地实现职业转移创造了前提。
第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因为“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甚至更多,即使届时城市化率达到60~70%,中国仍然有大约4.5亿~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①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走传统的“城市化转移”之路是不可能的。
第五,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新任务,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命题,自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
第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定位准确。将它定位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值”服务的理念,能够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和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经提出,便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和支持率,“是我们可以预测的未来农村社区建设的理想模式,也是当前中部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重点推介的模式。”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转身的意义
新型农村社区脱胎于传统村落,但与其有重大区别,它的建设宗旨在于对接城市社区,消解城乡差异,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同等值发展,因此,在促使农民向市民“华丽转身”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型农村社区促使农民的身份转变。“我是谁”是个涉及到人的社会身份与角色定位的问题。农民生活的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乡土气息浓厚。而生活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住在高层楼房或独栋别墅里,走的是林阴大道,且家庭支出构成也像城里人那样,要交纳电费、水费、物业费等,新型农村社区里的居民的突出特点是正在“去农民式生活”。③
首先,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职业身份有望实现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多元转变。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承包的方式脱离了土地,为了生计,他们多从事建筑、制造、加工、服务、修理等非农工作或成为农业工人,与城市居民一样工资性收入成为主要经济来源。自由的时间观被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取代,生活的散漫性转变为富有节奏性和条理性。
其次,制度设计使社区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身份和权利。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就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现代化城镇体系的末端节点”,并打破城乡户籍藩篱,特别是新型农村社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突出了城乡一体的制度诉求。尽管打破制度藩篱的顶层设计很难一朝一夕完成,但毕竟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社区农民已经获得许多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身份和权利。
最后,新的管理理念促使居民市民人格的形成。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而言,社区管理在继承了传统村庄管理经验的同时,当然又被注入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新理念、新标准”,高标准城市社区管理方式,再造了新型农村社区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社会心理等,促使社区里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民向市民转型,因为他们对物业管理、社区自治、公民权利、社会保障等城市话语已耳熟能详,实事求是地说,虽然他们中相当数量的群众,特别是中老年群众,仍缺乏城市人的精神气质,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观念与社会心理等正在发生变化。
新型农村社区促使农民生活空间转换。新型农村社区既是农民安身立命的重要场域,更是农民转身的重要阵地。生活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尽管没有彻底离土离乡,但由于新型农村社区能“低成本”地实现更多农村人口转身,因此,它比农民工和城郊农民的市民化更有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建设目的上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始终秉持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基本理念,旨在通过政府投资,提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来实现城乡等值发展,以促进农村居民向城市市民转化,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以往从事农业劳动的居民适应社区生活,喜欢社区生活,融入社区生活,逐步转变居村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行为习惯、文化认同,使其拥有“城市性”,并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
从空间形态上看,新型农村社区拥有全新的自然空间和人文空间,既与城市社区不同,与传统村庄社区也不可同日而语。确切地说,它具有城市特质―高楼大厦、林荫大道和现代公共设施。
从公共服务设施等器物上看,就建设规模和社区公共设施的种类和质量而言,新型农村社区都不是以往村庄社区的翻版,也不是旧村庄社区的再造,社区规模多则上万居民,少则数千居民,社区硬件内容更多体现了城市社区的品质,绿化、照明、道路、交通、供水、取暖、文体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等都和城市社区一样,医疗、购物、教育、治安、快递等一应俱全,其中一些与城市社区区别不大,社区居民已经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各项公共服务,获得全新的生活空间。
新型农村社区促使农民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转换。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村庄整合等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聚居模式,集中居住的生活模式打破了以往村与村、组与组,以及家族、宗族的传统居住格局,人口、家族结构异质化,从而导致社区居民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转换。
首先,促使社区居民的交往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入住社区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而随意的相互串门,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断裂,以往以血缘、地缘为主的人际关系被解构,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相互认识的可能性,从紧密向松散转变,从熟悉向陌生转变,社会关系功能结构趋于开放、松散、陌生。同时,社区居民也因工作差异而缺乏共处的时间和空间,由以往面对面的直接的熟人交往为主,转变为间接的多元沟通为主,交往频率变低,社区除了居住功能外,其他功能都在弱化。
其次,促使社区居民的生活节奏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村落社区,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入住社区以后多数人职业发生变化,家庭收入靠的是工资,自由的时间观被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取代,无拘无束的生活习惯转变为富有节奏性和条理性。
最后,促使社区居民的行为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入居新型农村社区以后,在新的生活环境之中,人们更加注意自己的形体发型、穿着打扮、说话做事方式,大多数人的出行方式、生活节奏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传统村庄社区人们生活方式的痕迹日趋式微,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正在对接之中。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助推农民转身的措施
新型农村社区为居村农民市民化转身构建了一个可能实现的空间。但村庄的“社会关系及其残余,不管是物质的、意识形态的或其他,都会对现今的社会关系产生约束”。④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转身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加大外在拉力,为农民转身提业支撑。所谓拉力就是为新型农村社区存在和发展提业支撑,因为产业是社区农民新生活可持续的物质保障,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新型农村社区是‘壳’,产业发展是‘核’。”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中城市一般都是产业富聚的地区,拉力有余,容量有限。而新型农村社区则相反。因为农村地区一般信息闭塞,缺乏交通和区位优势,投融资比较困难,导致落户于新型农村社区的企业少之又少,这在客观上制约着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活力。但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地方政府要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资源集聚、人口集聚,紧紧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立足于环保低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外引内联,千方百计为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业支撑。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地方实际,面向市场发展生态农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向城镇群众需求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确保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居民有业可就,把产业和就业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和建设目标。
加大社区公共投入,为农民转身提供等值的公共服务保障。居民的“华丽转身”能否顺利,取决于社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等公共服务建设水平的高低。只要新型农村社区的水、电、路、汽硬件服务都与城市社区相同,只要新型农村社区的社区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软件服务也与城市社区相同,新型农村社区就会产生魅力和吸引力,农民就会主动实行市民化。农民市民化转身需要城乡等值化公共服务支撑,唯有城乡公共服务大体相当,农民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身份和社会权利。因此,各级政府应当树立“城乡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执政理念⑥,抓紧建立科学的财政保障机制,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提供坚实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有坚强的财政支持。同时,要进一步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权责统一的考核和奖惩机制,逐步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规范化,通过公共服务的发展让农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行为方式逐步与市民并轨。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为农民转身提供管理保障。“就个人而言,只有改变了思想、感情、态度、行为模式的健全人格,才算是成功的适应。”⑦这就要求社区管理融入高标准,关注整个社区文化建设,着力营造社区群众讲文明、革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首先,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建立社区道德、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变农村居民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角色意识、社会权利、行为习惯,培育居民的市民人格,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规范表达诉求和履行职责。其次,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活动,如建立广场文化、传统娱乐活动等,通过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把市民道德意识、文明规则、环保意识、法律制度等渗透到文化建设中,引导农民树立市民生活理念,遵守市民生活准则,再造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彰显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功能。最后,加强社区管理,逐步实现社区物业、保安、保洁、绿化、治安等规范化、科学化,减少农民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失落感和不适感,提高市民化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破解发展难题,为农民转身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以“确权颁证”为核心,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促进农民转身。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核心利益,土地流转实质上是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农民市民化转身,就应该为农民承包的土地“确权颁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为使用权能转化为农民的资产性收入提供制度保障,解除农民进城流转的后顾之忧。二是放宽户籍迁徙限制,为农民进城提供必要条件,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异地安置制度,允许农民户籍跨区迁徙,保证农民自由选择农民和市民身份的权利。三是要借鉴城镇居民购房按揭制度,尽快制定出“新型农村社区农民按揭购房抵押贷款管理实施细则”等,解决农民购房资金短缺的难题,支持农民抵押贷款购房,降低农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门槛。四是建立保障兜底制度。重点改革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落实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大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障的保障力度,解决农民的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
(作者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2013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信阳市‘三化’协调科学展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809)
【注释】
①余佶:《城乡统筹与农村改革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②李华,付强:“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道路的新探索”,《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7期。
③吴业苗:“农民转身:新型农村社区的适应处境与公共服务建设”,《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④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3页。
⑤任晓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中州学刊》,2013年第4期。
⑥卢璐,许远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逻辑与方向“,《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3期。
关键词:空巢家庭;社区养老;多元化;保障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128-02
随着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黑龙江省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承担养老重任,社会化养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可能取代家庭养老。因此,社区养老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也随之蓬勃地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社区养老作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一种辅助方式,迫切需要更全面的研究和合适的定位。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高龄化的来临,养老逐渐变成一种弥漫全社会的压力。2007年,黑龙江省老龄委统计,黑龙江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446万,占人口总数的11.67%。并预测,2010年以后,黑龙江省老年人的增长速度将达到4.8%;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数将达到792.67万,占人口总数的19.4%;到203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的高峰期,全省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 120.74万,占人口总数的28.27%。国际上判定社会老龄化的标准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达到10%或5%以上,就认为其进入老龄化社会。依据这个标准,黑龙江省已经属于老年型人口结构。
2.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观念相适应的。历史演进至今,家庭养老仍是最基本的养老方式。然而,目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一系列的冲击。由于黑龙江省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家庭日趋小型化,“四・二・一”家庭增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养老供给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青年人的跨地域职业流动加大,空巢家庭增多,老年人的照料问题面临危机。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0年黑龙江省的空巢家庭将到达80%,家庭养老功能在逐渐弱化。
3.老龄化超前于城市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普遍是在经济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开始老龄化过程,如英国老龄化滞后于其经济“起飞”约50年。而我国城市老龄化则超前于城市经济发展,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条件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以黑龙江为例,黑龙江进入人口老龄化时(200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8 500元。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 000美元时,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才5.5%,当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9%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万美元。“未富先老”成为黑龙江省城市老龄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开展城市社区养老工作两年多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1.观念认识不到位
社区养老观念的问题主要来自社区职能管理部门和老年人自身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认识不高,很多老年人没有意识到自己与社区关系密切性,同时,对社区服务还存有一定的顾虑,总觉得服务人员的服务没有自己儿女照顾的好。这两方面的观念问题都影响了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
2.政策法规不健全
政策法规的出台,制度的健全,能够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发挥有力的指导和规范作用。黑龙江省一些地市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特困老人补助办法》等相关文件。但是,由于黑龙江省是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许多地方需要承担“扶贫”与“养老助老”双重任务,使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地方得不到保障;部分人道德水准较低,养老助老意识淡化,不尽瞻养义务等现象时有发生。
3.资金缺乏且来源渠道单一
黑龙江省的社区养老服务是依靠政府资助才发展起来的,但是这种仅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模式无法满足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壮大的需求,致使社区养老处于资金短缺的困境。高福利国家实践表明,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可能建立起一套可持续的福利制度的。而且黑龙江省的经济尚不发达,仅依赖政府直接的经费会给政府带来财政压力。目前,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是民政厅投入。同时,民政厅用于社区养老的经费的筹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来自于社会福利彩票的福利金,而社会福利彩票的收入存在着不确定性,使得社区养服务难有大的发展。
4.服务设施与服务内容不完善
判断社区养老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对于黑龙江省整个老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黑龙江省各类福利机构仅为1 400多家,床位3.5万张。其中,长期照料床位更是少得可怜。以哈尔滨市为例,全市拥有110多万老年人口,其中生活不能自理和半不能自理的约占到4.8%,也就是近6万人。而哈尔滨市目前仅有一家可专门长期照料老人的“临终关怀”老年公寓,仅能容纳30多位老年人。同时,黑龙江省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内容与方式相对单一,多数局限于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三、完善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建议
1.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识
要充分认识发展和加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社区养老服务是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需要和促进老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在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制定优先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同时,要规范管理,明确职责,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政府应该从政策上来支持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设。在规划市政建设时,应把发展老年福利事业设施列为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和发展老年社区服务,对举办社区服务给予优惠政策。可考虑借鉴国外经验,在学校开办社区服务的学科,培养从事社区服务理论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开展基础服务培训,为提高老年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发展老年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完善社会福利机构的相关法规制度,对社会福利机构的非营利性质进行统一,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加入到社区养老服务的队伍中来。
3.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要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筹资机制,积极争取政府加大投入。黑龙江省各城市应结合本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和完善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黑龙江省各地应发挥福彩公益金作用,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给予支持。为了调动各地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推进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争取省能从本级福彩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并协调争取省财政拿出一定资金,作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引导资助资金,支持各地开展工作。要制定严格的资金拨付程序,规范管理,禁止虚报、瞒报和挪用社区养老补贴经费。适时组织抽查,发现问题将立即停止对该市引导资金的资助。要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和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投资养老服务业的有效途径和筹资机制。
4.丰富和创新社区养老的服务方式和内容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以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社会化服务。城市各社区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日托照料服务、机构辐射服务,并通过设立“社区养老”服务点和发放“社区养老”服务卡等形式,积极探索福利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和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要注重信息化建设,不断健全老年人信息资料和为老服务信息档案,构建更加便捷、及时、高效的服务信息系统。在创新服务方式的同时,要拓宽服务内容,努力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餐饮供给、精神慰藉、送货代购、法律援助等项服务,全面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5.加强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
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好、热心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对于全面推进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各级民政、老龄部门在推进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对社区养老服务的专职人员,要普遍实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按照统一大纲和教材对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要加强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还应有计划地从大专院校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中吸纳老年康复、护理、保健、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社区养老的服务队伍中,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结构。
参考文献:
[1] 付林,李志宝.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2010,(1).
[2] 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J].经济评论,2008,(3).
[3] 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