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范文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范文

Abstract: Through engaging in psychological health,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oom'construction for a long time. He has deeply inspired and guided by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and knowledge, elaborated his idea and the tentative plan in detail as the identity of project manager in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oom in Xia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关键词: 心理咨询室;项目管理;招标;构想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oom;project management;invite bid;envision

中图分类号:X7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308-02

1 对于我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这所新组建、升格的高职院来说,我个人认为心理咨询室创建和开设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难度很大

1.1 意义体现为:

①使我们新组建、升格高职院以崭新面貌、更高姿态跨入到高教序列,从此方面反映了我院的先进、革新性和响应度。②终于使我院心理咨询工作、场所从无到有、由议题、口头讨论变为现实;使我院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迈出可喜实质步伐,开创了新局面。③由心理咨询室创建开设使得我院重新得到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高校认可和再认。

1.2 难度表现为:

①咨询对象发生变化——从以往中职生心理咨询变为高职生心理咨询。②经费勉强。③学生拒斥观念普遍。④以往中专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不健全、有名无实,根本就无任何经验累积。⑤心理咨询工作软件方面——我院心理学教师都无从业的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证书、更没接受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

项目管理原理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任何事(不论其大小)都可称为项目,相应就存在着对其管理问题。因此,本人以项目管理理论原则知识为手段工具,从项目管理思路、角度出发,遵照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有关理论知识原则谈谈本人在我院心理咨询室创建中的一些项目管理设想和构思。

2 基本管理程序

选址、硬件公开强制招标—名称、设备配置、环境布置方案—设备仪器邀请、公开强制招标—宣传、消除误解—人员培训—经费WBS—建模。

2.1 建造、装修公开招标:

在新校区建造并装修总面积60平米的心理咨询室六间,分别为咨询接待室、会谈咨询室、心理活动区(室)、阅览区(室)、宣泄室、观察室。地点选择本着安静方便的原则,设在人流少安静处,尽量在远离教学区和办公区地方,最好在图书馆阅览室旁。便于形成一种安全、温馨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心态调试。

2.2 参照教育部验收标准和其他院校创建心理咨询室优秀经验,结合我院实际,在心理咨询室名称、设备配置、环境布置等方面,我提出如下方案:

2.2.1 名称亲切、生动、贴近学生心理,易于接受,如心语室、馨语室、知心屋、谈心室、聊天室、心情吧等。

2.2.2 配置以下设备:电脑、打印复印机、电视、碟机、投影机、摄像摄影机、信箱、电话、收录机、沙盘游戏治疗、智能身心反馈训练、智能反馈性音乐放松治疗、宣泄室训练系统、观察室特制玻璃等精密器械、情绪调节器械、米黄色(档案、资料柜、书架、舒适温馨坐椅、两个单人沙发、茶几、办公桌)、钟表、饮水器具、纸巾、统一规范的咨询预约单和咨询记录表、相关书籍图书资料和报刊杂志、咨询人心理发展与咨询档案管理系统、心理测量工具和统计软件。座椅应该柔软、舒适,这样人容易放松。座椅间要有一定角度,避免直接面对面。根据房间确定沙发大小,摆放成约60度角。这些室内设施(色彩、质地)要与总体环境布局统一和谐。

2.2.3 整个房间布置要求简洁、温馨、舒适、安全,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房间达到一定隔音标准。墙壁上悬挂“咨询员守则”和温馨话语等。墙壁为暖色,窗帘为浅绿色,采用突显灯具,将灯具作为空间视觉焦点设计。光线含蓄柔和、形成温馨良好咨询氛围,以便来访者能平静、轻松,精力集中,不致分散注意力。在显眼的地方放些盆栽、花瓶、工艺品、古玩、书画作品等。

2.3 规划每年两千元经费去向,编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2.4 对于常用心理测量工具、统计软件、情绪调节器械和观察室的特制玻璃等精密器械,建议向中科院心理机构、北大心理系、北师大心理系、华东师大心理系、华中师大心理系等发出邀请招标,让权威机构通过竞标为我院安装。对于档案管理、沙盘游戏治疗、智能身心反馈训练、智能反馈性音乐放松治疗、宣泄室训练系统、面向社会公开、强制性招标。

2.5 通过校广播室、校报、校网、专题版栏目向广大师生宣传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方面理论知识,尤其要消除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识。

第2篇: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 云服务 融合内涵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信息资源则是这个时代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之中。广大信息资源用户希望能够在浩若烟海的信息资源中通过较为快捷的方式来自动、便捷、准确、及时地获取所需信息。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信息资源服务开发者、运营者、提供者、使用者之间进行相互有效地协调作业,将多方面的服务能力和信息资源聚集于一体,对不可预测的知识服务市场、复杂的知识需求及信息资源需求进行相应。云服务的出现引发了 IT 行业的一场“云革命”。本文就信息资源管理与云服务融合内涵进行研究。

1 信息资源管理与云服务的概念

1.1 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是最早在美国发展起来(1979年),而后再逐渐传播到全球的应用理论,是一种以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信息管理理论。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针对信息内容来实施管理的过程,而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管理如信息人员、投资、技术、设施、设备等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

(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增强企业在静态条件下和动态条件下的信息需求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以期达到3E标准,即Economical(经济)、Effective(实效)、高效(Efficient),三者互相制约、关系密切。(2)信息资源管理包括信息处理管理和数据资源管理。信息处理管理强调企业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数据资源管理强调对数据的控制。(3)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一样,均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应该要纳入企业管理的预算中,属于企业管理的必要环节。

(4)企业管理的新职能之一就是信息资源管理,各级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获取简便快速的处理信息、有序信息、文件资料与信息激增是信息资源管理出现的主要原因。

(5)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一共包括了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自动化技术管理、即物理控制四个阶段。可以用组织状态、管理方法、推动力量、基本技术、战略目标等因素进行比较。

1.2 云服务的概念

云服务是负载均衡(Load Balance)、虚拟化(Virtualization)、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等传统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服务指以易扩展、按需的方式,通过网络来对所需服务进行获得。云服务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2 信息资源管理与云服务融合的内涵机理

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式的重点就在于要有机地融合信息资源管理与云服务,目的在于大幅度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且让信息资源实现较大程度的增值。在云服务环境下,将那些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空间、规模庞大的计算资源、知识资源、数据资源、模型资源、物理资源聚集统一在一起,形成多源信息资源。IT界许多著名厂商为了顺应信息资源云服务的发展,纷纷推出云服务,如,IBM公司推出的“蓝云”,微软公司推出的Azure云计算服务,Google公司推出的Google App engine、Google Doc等,Amazon公司推出了S3云服务和EC2 云服务,百度公司推出的百度云服务。以百度云服务为例,它能够帮助患者利用云服务来管理众多的信息资源。可实现以下一些功能:

(1)Web应用和网站托管,支持PHP,Python,Java,Node.js,并内置丰富的服务,如:MySQL、Memcache、CDN等,让用户轻松部署Web应用或网站。

(2)提供全面的LBS解决方案。

(3)提供数字媒体的转码、流化、保护、播放等全方位解决方案。

(4)海量数据存储。

(5)提供移动应用最需要的推送、后端支持等服务。

云服务与信息资源管理二者相互融合的真正内涵就是两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性云服务(面向信息资源管理的云服务)和生产性云服务(面向用户的云服务)。

3 信息资源云服务层

信息资源云服务层主要是为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云服务。这些用户可以在信源资源即服务(IRaaS)服务模式中通过终端设施来获得所需要的服务。信息资源云服务方式主要有云服务推荐、个性化服务、关键词搜索3种形式。

(1)云服务推荐:与传统的信息服务相比,信源资源即服务(IRaaS)有着较大的区别,根据核心技术层中信息资源用户需求自动发现,实现供需匹配。

(2)个性化服务:信息资源用户按照信源资源即服务(IRaaS)服务的数量和时间,再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定制所需的信息资源。

(3)关键词搜索:信息资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在信源资源即服务(IRaaS)中输入相关的关键词来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

4 结语

总之,信息资源管理与云服务融合是以实现普适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要目标,是信息资源管理集约化、规模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发展,笔者认为:在未来,信息资源管理与云服务融合会大有所为。

参考文献

[1]王梅,王桃珍,鄢路青.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模式的探讨[J].情报杂志,2001,31(11):130-133.

[2]刘长发.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27(03):145-147.

作者简介

徐炜(1982-),男,江苏省南通市人。硕士学位。现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从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3篇: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范文

(一)在档案管理中没有处理好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双轨制管理的问题

随着数字化档案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总体规模在逐渐扩大,其数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纸质档案,为了对两种档案加以区别,并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益,需要在档案管理中对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实行双轨制的管理。但从目前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情况来看,双轨制管理的推行存在一定的阻力,双轨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和实行,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面临着一定的安全威胁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了发挥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互联网调取所需的数字化档案。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使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提高其利用率,但是确定是对于有些机密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使得网络黑客可以侵入档案管理系统,窃取机密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所以,对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面临的安全威胁,必须着力解决。

二、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考虑到当前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目前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取得预期目的,实现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最佳效益。随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规模的扩大,在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其实际运行情况,做到优化管理措施,创新管理手段,有效堵塞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漏洞。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有足够的重视

在档案管理中,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对其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应该采取概念宣贯和理念灌输的方式,从根本上明确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从目前的档案管理中可以看出,只有观念上重视了,才能保证管理工作得到很好的开展。所以,必须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采取足够的重视态度,从档案管理理念上推动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有效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双轨制管理的难题

对待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做法是实行档案双轨制管理,逐步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力度。对于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双轨制管理推进速度慢,推进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我们要制定具体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并创新档案管理手段,实现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与纸质档案的双轨制管理,保证档案双轨制管理有效推进。

(三)对关键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实行加密处理,保证数字档案的安全性

在目前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中,为了预防关键档案信息泄密,要采取信息加密措施,并升级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从根本上保证数字档案的安全性。为了有效应对网络黑客对关键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窃取,我们要完善并加强硬件网络设施,同时采取先进的数学算法和加密手段,保证关键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加密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三、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效益的具体措施分析

上文分析了目前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必须采取可靠的手段不断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益,满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实践证明,要想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益,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将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纸质档案管理一起,纳入到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中来

实践证明,在档案管理中,要想提高管理效益,就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发挥管理效益。对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而言,要和纸质档案一起,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档案管理双轨制。

(二)建立并完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开展

由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规模逐渐扩大,涉及种类多数据庞杂,为了实现有效管理,建立数据库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要建立并完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有效开展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

(三)统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存储格式,便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实际使用

为了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效率,节省存储空间,便于用户实际调用,我们应该统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存储格式,保证在数据库中以同一种格式出现,便于存储和利用。

(四)加强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建设,保证信息安全

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中包含一些机密的信息,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建设,要提高安全管理登记,保证关键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保证这些机密信息不发生泄漏。

(五)培养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专项人才,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第4篇: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 信息资源 管理 特征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属于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指企业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与企业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然后渐次在全球传播开来的一种应用理论,是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所 催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理论。 信息资源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 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敏锐的鉴别力、果敢的创造力、协调的控制力。经过百余 年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需求,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是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在现代信息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将不再是从事具体的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储、检索、开发和传播工作。而将主要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并设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信息技术,然后由这些信息技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人来完成上述这些具体工作。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世界提供的大型数据库有1万多个,总记录数上百亿,这些数据库通过发达的网络向机关、团体、学校、公司以及个人提供各类科技信息、金融信息、商业信息、文化信息等。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可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显得比较匮乏,我国现在有可读的信息资源还是很少。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有相当的成就,特别是高校系统内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如: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超星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团公司推出的“万方数据库”等,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等更是将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5篇: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软件工程;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模式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我国各大高校开始建立校园网模式教学,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其教学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日常教学的基础[1-2]。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通过校园网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高校学生对软件工程这门学科越来越喜爱,这不仅改善了以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还使老师们的观念也因此被改变。怎样才能使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通过校园网充分的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这是所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探讨的问题。所谓的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既不属于计算机教学,也不属于管理教学,更不是计算机教学与管理教学结合的混乱教学。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是以现代的信息资源管理为基础,通过高科技网络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信息教学的模式。其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广泛,包括信息资源技术、计算机技术、管理技术[3-4]。软件工程是一门信息资源管理的分析的学科,它也被称为信息管理的主干,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高校校园网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信息资源管理教学特点

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为目的,既不属于计算机教学,也不属于管理教学,更不是计算机教学与管理教学结合的混乱科目。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是以现代的信息资源管理为基础,通过高科技网络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信息教学的模式。在具体的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三点式教学方法,第一点就是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内容与实践相比就更加的抽象化;第二点就是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所涉及的科目较多,但是设置的课程较少,不能将知识完全的消化;第三点就是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的实践性比较强。高校校园网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的教学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通过校园网网络资源的不断更新使学生能够及时的接触到最新的知识,这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

二、高校校园网信息资源管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创新

1.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合理安排

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合理的安排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是有必要的。(1)理论课程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软件工程的具体介绍,包括理论、概念、内容等都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互结合,但是主要还是以校园网网络教学为主,传统教学模式为辅,合理的安排课程,在新的软件工程技术中多安排课程将知识完美的传授给高校生。(2)技术课程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包括具体的软件管理科目和软件配置科目,以制作软件工程为主,通过网络教学传授软件质量知识的内容。(3)实践课程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校园网让学生自主的对软件工程课程内容进行理解,创新研发相对的软件工程设计,并实际的参与到软件研发工程当中去,以小组的形式来模拟,以改进软件功能为主题,通过校园网实时的直播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

2.结合多种教学模式

结合多种教学模式,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软件开发感兴趣。(1)校园网结合双语教学是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因为软件工程的开发经常会接触一些英语,而且大部分参考文献也是跟英语有关的,因此,教师在做课件的时候要采用英语作为教学的工具之一,并与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互动。(2)校园网结合实践教学是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基地,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结合实际的理论、技术、环境进行团队式的合作,提高学生在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综合素质,使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融入到企业当中。

三、结束语

目前许多高校都设立了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科目,但是对于校园网教学模式的建立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改善高校校园网络,频繁的更新网络教学资源,通过校园网资源的共享对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进行教学,使高校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软件人才。总之,对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教学必须保证实践性强、专业知识丰富的特点才能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高校生。设立合理的软件课程、制定完美的教学制度、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对于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侧重培养、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为我国未来的软件技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社会的需求提供了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平,张毅,童华,李烈彪.软件工程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12(6).

[2]孙红梅,贾瑞生.基于网络的软件工程案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48~51.

第6篇: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范文

1.1构建高效信息资源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构建高效信息资源管理。我国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促进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发展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实质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及时准确的利用信息资源,现实企业决策科学化,发展常态化。由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要实现企业信息化是构建高效信息资源管理的必由之路。要实现企业信息化不仅要加强信息科学技术有效利用,而更重要的是重视信息资源管理的构建。通过构建合理高效的资源管理系统,合理收集、分析、使用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1.2构建高效信息资源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企业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广泛收集和充分利用信息。在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包括价格、质量、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的竞争,信息资源的竞争在这几个方面竞争中作用更加突出。抢先占有信息的一方,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权,也就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通过收集有关部门、竞争对手和市场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竞争对手的策略、顾客的消费趋势,辅助决策者作出正确决策,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其次,企业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可以提高企业适应外部环境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构建高效信息资源管理的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信息管理还处在分散落后的状态,管理部门分立、沟通不畅、协调不力,造成企业信息资源的闲置和不足共存的局面,导致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很低,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不能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要求。

2.1信息意识落后,影响企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也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法宝。目前,虽然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状态也逐步向积极主动转变,全体企业员工也逐渐树立起信息观念,但企业经营者仍然缺乏全面正确信息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做重大决策时还是习惯于凭主观感受和经验,仍然没有树立正确决策的理念,即信息充分性是影响到决策的正确性关键因素。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是靠制度、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信息资源的影响不是太大,从而对信息管理工作缺乏长远规划,由此导致企业不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决策,造成企业损失。如果企业的管理者信息资源管理意识淡泊,信息的部门化和管理科学化的观念便不会得到重视。

2.2技术人员和资金缺乏,信息资源管理缺乏保障

信息技术是高新技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需要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首先,企业信息的管理人员要求“一专多能”,即他们不仅要掌握专门的信息科学技术知识,还应懂得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业务知识。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许多企业缺乏的专门的信息管理人员,即使有信息管理人员,由于其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综合业务水平不高,不能适应企业信息管理新要求。其次,由于资金缺乏,企业不能装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致使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不能在企业里广泛应用,从而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管理工作开展缓慢。

2.3信息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信息资源整合性较差

首先,企业信息管理机构不完善。企业内部一般都没有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同时也缺乏专门的信息管理人员。其次,企业内部各部门设置不合理。各个部门对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同,造成信息各个部门正常流动受阻,致使各个部门形成信息孤岛,造成信息资源整合性较差。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性差一方面会造成信息资源使用成本增加,从而使企业成本整体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流动不畅,会导致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使企业运作不能充分利用信息,造成信息资源浪费。

2.4信息数据环境层次低,造成信息资源优化性较差企业信息内容多、数量大,而企业却没有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虽然有的企业通过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运用,但是由于信息数据环境层次低,企业各部门往往分别建立各自的数据库,造成相同的数据信息在不同部门的数据库存在。这既造成数据信息数量剧增,又由于管理困难,使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对于企业内大量的非结构化的内容,企业多零散得存放在文档库,图片库中,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管理,这就是这些信息资源不能有效检索,造成信息资源配置失效。企业的这种低层次数据环境,不利于支持信息管理机构很好的发挥职能。

2.5信息处理的方式落后,造成信息资源利用性较差企业要获得及时、准确、有用的信息,就必须利用科学的信息处理方式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处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企业只有对信息资源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及由此及彼的加工处理,找出信息资源内在规律和和使用价值,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而要做到正确处理信息,需要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处理的方式还相当落后,与企业对信息的需求相差很远,更与信息化的时代要求相差很远。

2.6信息资源交流的平台缺乏,造成信息互动性较差随着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内外交流的平台,以便加强政府、投资方、合作伙伴、客户和竞争对手等各方联系。为了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虽然许多企业加强了硬件建设投资,配置了必要的信息管理设施,但是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在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时,没有采用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标准,这就造成不同企业不能与其他信息主体进行信息交流,从而造成信息互动性较差,不利于整个社会的信息共享管理,使企业整个外部信息环境得不到优化。

3构建高效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

3.1树立信息意识,提高企业对信息管理认识水平

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们认为:控制信息就是控制企业的命运,失去信息就失去一切。这种意识说明了信息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要是做出正确的决策就必须有准确的判断,而企业要有准确的判断就必须掌握充分的信息。企业应该重点培养各类人员的信息意识,使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构建高效信息资源管理是推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要树立起正确的信息意识,即企业的财富是企业合理经营和充分利用信息的共同结果,合理充分利用信息,能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3.2加大培养人才力度,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水平

企业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对队伍。企业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任用具有专业的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不断引进的信息管理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创新能力关键。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信息资源管理人员,以不断充实企业的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培养人才。在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员的同时,要在自己企业内部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员。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加强对现有信息人员培训,通过采取多种途径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

3.3建立健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机构,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企业对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从而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需要。①要对企业的管理机构进行优化调整,应按信息化的要求,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对企业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使企业的各职能机构都能围绕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中心运转。②依照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推行首席信息官制(CIO)。首席信息官职位,既具有相当于副总经理的地位,而作为专业人才,也掌握了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复合型人才,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和业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通过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有利于解决信息资源分散和企业各部门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各自为政的问题,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和利用率,发挥信息的最大效益。

3.4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优化性

企业提高信息综合利用能力的关键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企业构建高效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企业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获取企业信息资源能力,增强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优化信息资源在企业各个部门的共享水平,提高企业信息综合利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企业要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只有充分掌握网上信息资源,企业才能充分掌握信息资源,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把握市场竞争主动权。未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核心是网络,因此,加大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是提高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是数量大,种类多,通过对网上各种各样的非正式信息、半正式信息和正式信息的整合、利用汇集整合利用,从而提高企业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3.6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的标准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互动性

第7篇: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范文

1.1农业教育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低,信息资源定位不明确

由于在农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有效筛选、集成和利用信息的机制,从而导致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低,信息资源定位不明确。从现实来看,在农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进行管理决策时,大部分教育机构管理层通常采用经验决策,而忽视了信息决策。而农业教育信息化出现的问题往往都是管理人员在教学实践中不曾遇到的,采取经验决策,以曾经解决与笼统的信息化发展“似曾相似”的问题的经验来解决具体的农业教育信息化问题,这使得旧有思维和信息化推进之间的矛盾加剧。从长远来看,带有主观性和局限性的经验决策不利于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另外,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中信息资源定位不明确体现为信息超载和信息迷航的问题。网络上的农业教育信息资源丰富,但是用户极容易在检索到的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无从下手,无法精确定位找到自己真正需求的信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教育信息资源可以以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表现。如网页虽然能将各种资源以网页的形式进行,但难以对资源本身进行描述,学习者很难从一个丰富多彩的网页中提取出所需信息。同时,随着垃圾信息的日益增多,信息资源的精确定位变得更加困难,信息超载和信息迷航问题越来越严重。

1.2农业教育信息资源投资效率低下,导致信息资源大量浪费

由于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对信息的投资效率和效益低下,信息资源因得不到有效循环而大量浪费。造成这种管理窘境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原因在于大部分学校虽然具备超前的信息意识,但是并不重视信息实践。在具体信息实践中,大部分学校的主管人员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持放任发展的态度,这导致大量学校的农业教育信息化一直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之中。在未明确信息需求的状况下,学校无法提出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客观原因在于有效的基础信息严重匮乏,使得学校甚至整个农业教育信息化产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后续工作难以进行。另外,基础信息化资源更新不够及时严重影响了农业教育信息化行动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基础信息未按照信息生命周期的特性进行存储和管理,造成信息的海量增加,信息的价值含量无法测度,冗余信息、无用信息大量存在,为以农业教育为主的学校信息利用的有效性带来困难。农业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薄弱,形成众多信息孤岛,一方面由于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加上人们追求“实用快上”的目标,很难统一考虑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问题,往往围绕单项业务开发、引进孤立的应用程序,导致“信息孤岛”的不断产生;另一方面,存在“重硬轻软,重网络轻数据”的认识误区和观念陈旧,小农经济的部门封闭、信息私有的狭隘观念,使一些人不重视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当企业和部门的系统及应用越来越复杂,并深感孤岛的阻碍之际,再重新改造现存的数据环境,进行信息资源的规划和挖掘,常常缺乏良好而有效的实践方法和工具。

1.3对农业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认识混乱,缺乏统筹和总体规划

我国农业相关部门对农业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认识偏颇,缺乏统筹和总体规划,是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失调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在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体制运作不力和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结构缺乏统一技术标准2个层次。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体制运作不力体现为在整个农业教育信息化系统中,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多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和统一管理体制。系统中个体间各自为政,未形成合力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了相互掣肘的消极现象。这说明目前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尚未受到全面重视,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缺乏有效规划和布局。调查发现,虽然有58%的学校设置了专门负责配置协调农业教育信息技术和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的独立部门,但是仍有42%的学校未设置或是让其他部门兼职负责这项工作[1]。有关部门的不重视导致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缺乏强有力的支持,而对于农业教育信息化缺乏合理有效的资源规划则导致了系统内个体间关系的混乱,建设步调的相互倾轧。这些直接导致深层次的管理层面问题,诸如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结构统一标准的缺乏,应用层面上的资源整合困难,教学应用水平难以提高等问题。我国农业教育信息管理结构缺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标准是指统一的技术、统一的设计模式、统一的通信接口、统一的检验标准等。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系统中信息和资源管理平台间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除了有管理体制不力等直接因素外,其历史性因素也占重要部分。学校内部推进农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初期,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形成了由不同团队利用不同技术及模式实现的信息资源管理软硬件平台,但尚未依照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进行建设,这些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教育信息化的推广普及速率。但是,随着农业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教学对整合优秀信息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学校个体内以及学校个体间缺乏统一技术标准的潜在不良影响便显现出来,平台之间资源无法共建共享,形成所谓的“信息孤岛”。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对于跨部门、跨地域的集成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早期缺乏管理结构的统一标准,导致平台间无法兼容,进而致使在深层次建设时需要重新架构兼容性平台,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2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在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之后,正经历从信息工业阶段向信息服务阶段转型的时期,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同时潜藏危机,如何在这个时机和危机并存的阶段,把握机会并解决困境,是所有农业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其中,从新科学哲学的角度来说,农业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精确的系统科学。江西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矛盾就是原有的方法论体系跟不上日趋复杂的信息资源结构,缓和这个矛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引入专门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根据TomasKuen的科学范式论(ScientificParadigm)观点,科学从“前科学”阶段发展到“常规科学”的过程中,作为其专业基础的范式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在范式完善过程中,随之又出现越来越多的“反常”(anomaly)现象,并最终导致了旧范式的消亡和新范式的诞生。依照TomasKuen这种新科学论的观点,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被视为“反常”现象,而这种“反常”现象引起的结果则有消极和积极2个方面,固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农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同时又提供了农业教育信息化质变化的契机。这种契机表现在诸如信息孤岛等“反常”现象在旧的农业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是无法解决的,需要从其他领域引入新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在新理论引进和融入旧范式的过程中,旧范式逐渐进化成能够适应现实需要的新范式。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是从信息资源发展的实际出发,其本身的方法论体系契合信息孤岛等具体问题,能够满足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引入信息资源规划是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3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的任务

3.1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内涵

3.1.1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近年来,图书情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普遍将“信息管理”等同于“信息资源管理”。国内外的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对“信息管理(IRM)”的实质进行了阐释。一般来说,国外学者倾向于将“信息管理”作为一种人类集约化系统对其进行认识。美国学者Horton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信息资源)的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组织、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英国学者Martin认为,信息管理是与信息相关的规划、预算、组织、指挥、训练和控制过程,是围绕着信息本身以及相关资源展开的;而德国学者Stroetmann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资源与相关信息过程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的理论,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内容、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结构3部分,信息过程则包括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信息服务的提供过程[2]。我国学者则倾向于将“信息管理”理解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王万宗认为,信息管理就是为各行各业各部门搜集、整理、存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胡昌平认为,信息管理是一门以普遍存在的社会信息现象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围绕社会的信息服务从社会的运行机制、信息需求与利用形态分析出发,研究信息资源与技术开发、信息的有序化组织以及社会信息活动控制的一门新兴科学;马费城认为,信息管理的实质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经济、政策、法律、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非正规渠道和正规渠道中的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3]。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是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信息管理在教育领域中的扩展。在农业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架构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媒介,而信息则是核心。这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工程是一致的,所以可通过参考其他的领域信息化定义与内涵,结合农业教育信息化本身的性质与任务,推导出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和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的内涵。在考察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中发现,信息资源管理方法论体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多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或者政府信息化建设,很少涉及农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首先在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范式(ScientificPara-digm)内,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和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与其他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规划并不存在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这表示可以依照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和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定义相继给出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和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的定义。参照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重大课题“农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所给出的“农业教育信息化”定义,将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描述为“在农业教育的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促进农业教育现代化的过程[4]”。这个定义包含了两重意义:①将信息技术与农业教育融合起来,实现信息化教育;②将信息资源视为核心资源,与资金资源、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等基础资源同样重要,信息资源是农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资源。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则是农业教育信息化运作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笔者将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AgricultureEducationalInformationResourcesManagement,AEIRM)定义为“在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协调以及对农业教育信息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科学理论与方法论体系。”AEIRM任务的基本框架包含了战略目标、管理办法与基本技术三大要素。其中,战略目标是实现信息技术的集成管理;管理方法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管理技术相结合,并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基本技术包括分布式数据处理、集成通信网络技术等。

3.1.2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作为AEIRM核心组成部分的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AgricultureEducationalInforma-tionResourcesPlanning,AEIRP),是在AEIRM基础上的发展,其主体部分是农业教育信息工程的总体数据规划。笔者将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定义为“旨在解决农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问题并更好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学校中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工作,支持农业科学化的领导决策等有效举措;其实施过程在于建立农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和两种基本管理模型。”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侧重于对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统筹规划,通过制订标准和进行统一开发,利用主题数据库、资源规划工具等对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其基本结构为“2个模型,1个标准体系”,即系统数据管理模型、系统功能管理模型和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3.1.3两者之间的关系。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学家Horton和Marchand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指出:信息资源(InformationResources)与人、财、物资源都是企业与社会组织的重要资源。从信息管理学科结构而言,信息资源规划从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而信息资源管理则是信息资源规划的载体。从笼统目标来说,信息资源管理倾向于对信息化结构工程进行整体布局和分配,其任务不仅包括在信息化工程进行之前对信息要素进行安排和分工,而且包括在建设和发展信息化过程时对其进行监督和调整,其任务线涵盖了整个信息化过程;而信息资源规划则倾向于在信息化工程开展之前,对信息要素进行合理地布局和规划,确保今后信息化进程的稳定运作和发展,其任务线仅存在于信息化工程前期。从具体任务来说,信息资源管理需要保持整体和局部的平衡,对发展中的信息具有监督和控制的作用;而信息资源规划则注重于整体,主要做好数据布局和设置数据规范标准的工作,以便进行信息管理。因此,完备的信息资源规划是做好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提。但在方法论体系中,信息资源规划属于信息资源管理范畴。在农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提是合理进行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资源规划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在实施农业信息化等过程时,信息资源规划先行,可以为系统最终成功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的任务AEIRP作为工程技术理论,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建模、支持工具等内容。进行AEIRP的过程就是梳理业务流程,了解信息需求,建立信息管理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运用这些标准和模型衡量现有的信息系统及各种应用,若符合要求就继承并加以整合提升,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改造优化、选购或重新开发。这为根本解决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2个主要问题提供了新的视域。

(1)农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大量资源浪费问题。从AEIRP的观点看,问题的根源在于建设者讲不清需求,而分析人员所做的“需求分析”并不能真正反映建设者的真正需求。信息资源规划强调将需求分析与系统建模紧密结合起来———需求分析是系统建模的准备,系统建模是建设者需求的定型和规范化表达。AEIRP根据学校的运转内容(而不是按照现行的机构部门)划分出一些“职能域”;然后由业务人员和分析人员组成的一些小组,分别对各个职能域进行业务流和数据流的调研分析;进而建立学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作为整个信息化建设的逻辑框架。进行业务流分析时,要注意识别主要业务过程,研究新的管理模式,即与学校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在做数据流分析时,要调研分析职能域之间、职能域内部、职能域与外单位间的数据流,并且做出流量的估算。只有经过详细的调研分析,才能进行科学的综合,得出模型化的认识,使学校主管部门、建设一线人员和分析人员在信息化建设“要做什么”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2)“信息孤岛”问题。这是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显著的问题症结之一,其根源在于缺乏数据标准化管理。首先是数据定义和编码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的程序员或者同一个程序员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个数据对象起了很多不同的名称,诸如“设备代码”“设备号”“设备编号”等,造成系统上的混乱。农业教育信息系统中充斥着混乱数据,不能支持管理的科学化。作为一种新的问题解决模式,AEIRP结合数据流的调研分析,做好基础的数据标准化工作,即设立信息管理的标准体系,进而落实到数据库的结构标准化。

4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的前景分析

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初期,我国学者针对于农业教育信息化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于农业教育信息化中的信息资源分类配置和共建共享的研究则出现在2004年以后,早期的研究主要是直接将信息资源规划中的具体技术应用于信息资源配置和布局上,设计出相应的农业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但是由于当时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在我国引入的时间不长,且相应的运用和研究在我国并不成熟,因此这类研究仅完成了信息资源规划中的一部分,即只完成系统数据建模和系统功能建模两部分工作,而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则很少涉及。另外,这类研究在理论上缺乏深入的研究,并未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实际应用中。目前的AEIRP研究与应用,是建立在较为丰富的实践应用经验和较为完整的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基础之上,并呈现出以下两种明显的发展趋势。

第8篇: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医院信息资源管理

引言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影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化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时期,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巨大影响下,医院也进入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时期。医院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造成巨大的变化和影响。在医院管理中,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改变医院获取知识、信息的速度。因此说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将成为医院建设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1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

关于我们对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狭义的理解,认为医院计算机信息资源就是指医院文献资源或者医院数据资源,或者医院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医院各种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医疗器械,人员管理,数据库等等。而广义的理解是,认为医院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资源相比,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特点赋予了医院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新内涵。

2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2.1 存储数字化医院传统信息资源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

2.2 表现形式多样化医院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和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而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则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和行业广泛。

2.3 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医院传统的信息资源存储载体为纸张,磁带,磁盘,而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体现了医院计算机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

2.4 数量巨大 CNNIC一年两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面反映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是对传统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它同医疗器械设备和人力资源技术等一样推动医院向前发展。各种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利用将有效的改变医院面貌,为医院的正常运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医院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医院的发展,除了医疗技术、医疗设备,优质的服务质量和合理医疗价格等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它将是医学信息的竞争。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图书情报、病案统计等统计资料尤为重要。医院决策部门需要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以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占领医疗市场。医疗及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最新的信息服务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更好的为患者服好务,为医院赢得良好的声誉。

3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核心是数据库建设

在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建设及数据库技术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切信息和数据的基础和源泉,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医院的数据库不仅反映医院当前的盈利能力,而且反映医院未来的盈利能力。医院的工作即使是重点放在客户服务和管理上,但仍要以客户数据库为基础,以提高顾客忠诚度为核心、正确运用各种市场营销组合,优化客户组合,提升服务利润链,提高医院竞争力。现在的医院在医疗技术、价格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针对医院的特色,优点,特性及患者群体的分类对客户服务予以细分,具体到每一个环节,第一个步骤,就能堵住各种可能造成的就医后遗留问题,后期客户服务扩展为其提供增值服务,从服务层面上提高医院的品牌形象,用医院的文化和理念在整个医疗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4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是一个浏览新闻、娱乐的场所,也是绝佳的学习窗口和平台,同时它也是科研信息的重要源泉,新的信息技术不断的渗透到医院信息管理的过程之中,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成为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和医疗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其巨大的存储能力把医院内部及相关医院、社区及医疗服务等所有的信息完整、有序的存储起来,并可以上网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医院从上至下各级管理人员包括患者都可及时、迅速的获取各自所需的医疗信息、统计信息等等。利用E―mail和FTP文件传输可以把这些信息迅速快捷的传递给所需方。这种远程医疗信息传递功能可以将医院的医疗信息传递到医院分支机构或者远程上网的合作医疗单位的工作站上,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个大系统以完成医疗、教学、科研的协作及资源的共享,在网上各个环节的信息迅速流动,医院可以利用网络和网络信息完成多项工作。计算机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了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通过网络,医院之间能够开展更多的远程医疗会诊,可以更经济更方便更快捷的进行医院内部、外部的信息交流和传播,让医院在大范围内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语

虽然现在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理解和重视,但是目前这一领域仍有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研究解决。现在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正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对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将网络信息环境变为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最大化,发挥它的最大潜能。总之,我们要注重医院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利用,密切关注国内外医院信息服务趋势,密切跟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最新动向,对新的技术进行及时的应用和开发,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第9篇: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范文

为了达到维护信息资源领域公共利益的目标,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采用的手段是具体的,是正面维护的。虽然知识产权法也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但是这一目的是通过保护知识产品创造者的私人利益实现的。知识产权法采用的是一种激励机制,通过保障知识创造者的权利来激励人们从事知识创造的积极性,达到增加知识产品的供给,推动科技进步的目的。知识产权法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既是保护也是限制。知识产权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公共领域”,包括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之外的作品、保护期已满的作品以及权利人放弃保护的作品,正是这些作品构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源头和生存空间。此外,知识产权法对知识产权的限制,比如合理使用、许可使用、强制使用原则的存在,使得某些作品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置于公共信息空间。公共信息管理的最直接限制也是来源于知识产权法。无论是政府信息资源还是私人信息资源,它们能否成为公共信息资源的标准最主要都是源于知识产权法的限定。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之外的客体才是公共信息资源的构成。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视角下的知识产权法现状述评

知识产权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信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私利益的矛盾。近些年来,知识产权法的天平已然开始向私人利益一方倾斜,从而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带来挑战。

2•1知识产权权利不断扩张

在知识产权的扩张中,著作权扩张是表现最为突出的。我们以著作权为例来看一下知识产权的发展。著作权扩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客体不断扩张。由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作品形式,逐渐被纳入著作权保护的范畴。《安娜女王法》保护的著作权客体主要是文字作品。1790年美国著作权法将图书、地图和图表也纳入保护范围。此后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录音录像作品、软件作品先后都被纳入了著作权保护范畴。如今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多媒体作品、计算机程序、数据库,以及新发现所带来的生物基因图谱这一自然领域的作品也开始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2)保护权能不断扩大。《安娜女王法》对作者著作权的保护仅限于复制权。“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著作权的权能,如音像复制权、播放权、制片权、邻接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的著作权有改编权、发行权、追续权、连载权等;随着国际交往,扩大了著作权的范围,主要有翻译权和最终使用权。”〔3〕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仅财产权就已经包括13项权利,即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的权利。

(3)保护期限不断延长。从美国著作权发展看,1790年《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保护期为14年,可以再延续14年。1909年的《著作权法》将著作权保护期规定为28年并可再延续一次。1976年的《著作权法》将保护期限延长到作者终身及其死后50年,法人团体作品等的保护期为75年。1998年新通过的《著作权期限延伸法》将个人著作权的保护期再延至作者终身及死后70年,而法人团体作品等的保护期则延至95年。这种期限延长往往超过了大多数作品的使用寿命,保护期对知识产权的限制作用变得微乎其微。

(4)权利穷竭范围萎缩。权利穷竭是指“当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以合法方式销售或分发出去以后,无论该商品辗转到何人之手,知识产权人均无权再控制该商品的流转”。〔4〕权利穷竭原则是对知识产权人权利限制的最主要体现,但该原则已经开始被遏制。以文学作品为例,在传统的知识产权法保护下,读者有权对合法购买的图书等商品进行出售、出借以及赠予,版权人无权干涉。但这一原则却不适用于数字作品,数字作品可在瞬间几无成本地传播至世界各地,对著作权人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维护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权利穷竭原则开始被抑制甚至取消。

(5)权利限制不断削弱。法律已经允许并保护知识产权人采用技术措施来保护其作品和合法权益,由于合理使用等限制版权人权利的行为可以被技术措施所控制,而法律对技术措施仅仅进行单方面保护,使得合理使用范围内的行为因受到技术措施的限制而难以实行,合理使用的范围被缩减。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就将图书馆数字作品的传播范围局限在本馆馆舍内;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声明》中提出“公益性图书馆采取网络传输方式进行限量馆际互借豁免”的立法建议没有被《条例》采纳,使图书馆之间签订的馆际互借协议的效力不能延及网络空间〔5〕。

(6)授权门槛不断降低。这一发展在著作权上表现为授权方式的简化。以美国著作权法的发展为例,1976年前,作品进行登记后才能获得版权,没有进行登记的作品就直接进入公共领域。而1976年《著作权法》出台后,作品完成则自动获取版权,不再需要注册〔6〕。

2•2当代知识产权权利扩张评析

现代信息传播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大容量三个显著特点,使得信息传播突破了以往的点对点传播,发展到一对多乃至多对多的瞬间普及状态。如果不对这些传播途径加以控制,则可能会损害到知识产权人的利益。而对创作者经济激励的长期缺乏则可能会影响这类知识产品的进一步生产。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适当扩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是必要的。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应该成为知识产权法偏离公共利益的原因。IFLA发表的《数字化环境下版权立场》强调“信息是为所有人的”,“无论何种形式的信息均应被公共获取,版权不应当成为信息与思想获取的障碍,也不能仅仅为付得起费用的人所获取,国家或者国际版权法中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应作适当修改以使数字化的信息如同印刷本那样可以被平等地获取。”〔7〕知识产权和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的获取权处于知识产权法这一法律天平的两端,在加重知识产权砝码的同时,也应该强化对公共信息权利的维护。如果只是单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不同时强化公共利益维护,就会打破知识产权和知识获取之间的平衡,使公共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3知识产权法利益失衡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分析

知识产权法向私人利益的偏重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公共利益的偏离,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是重大的,它将会给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3•1压缩公共信息资源空间

公共信息资源和私人信息资源共同构成了信息资源的主体,两者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知识产权权利的扩张加强了对私人信息资源的保护,这样就使得公共信息资源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这种压缩主要体现在公共信息资源总量的增幅被限制。首先,知识产权保护客体不断增加直接导致公共信息资源领域容纳客体的减少。其次,知识产权保护期的不断延长推迟了信息资源进入公共领域的时间,加之知识产权保护作品数量庞大,每增加一年的保护期,公共领域作品的数量增幅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此外,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通常情况下,信息资源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减态势。推迟信息资源进入公共领域的时间,就使得公共信息资源领域内信息资源的价值被大幅降低,使得可用公共信息资源比例减少。

3•2影响新知识的创造

在信息生产领域,存有一个著名的悖论,“没有合法垄断就不会有足够的信息被生产出来,但有了合法的垄断又不会有太多的信息被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信息生产的最佳状态是在两者之间的平衡状态。过多地维护知识产权,将会影响新知识的创造。首先严苛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影响信息自由表达。例如DMCA规定的共同侵权条款(第1201(1)条)常被版权人用以制止科学家的学术交流和研究,严重损害了表达自由。最近的例子是美国录音工业协会(RIAA)利用DMCA的“反技术规避条款”成功地迫使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两名研究者放弃其论文的发表。这篇论文描述了RIAA用以保护数字音乐作品商业分销的数字水印技术的缺陷。RIAA声称,研究者不能公开披露他们的研究成果及其细节,因为它有可能帮助他人规避技术措施提供的保护,即该成果能提供给侵权人〔8〕。其次,严苛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影响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是一个累计的过程,任何智慧成果的产生都蕴含着前人的智力劳动成果。后续创作者利用前人作品的自由度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成反比,知识产权保护越严密,后续作者自由利用作品的程度就越有限,其创作成本也就越高,一旦超出后续作者的心理预期极限,将影响到原知识产品的再创作以及新知识产品的创作。此外,后续创作者创作成本的提高会进一步导致交易价格的提高,愈发限制了作品的传播和进一步创作,最终会使得知识的创作和传播陷入恶性循环。

3•3限制信息资源传播

知识产权法赋予知识产权人一定程度的垄断权。而知识产权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偏重会使垄断的可能加大,一旦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限制,就将会演变成知识霸权,形成知识垄断。正如苏珊•K•赛尔所言,“知识产权产生垄断和激励;他们产生激励因为他们具有垄断性。如果我们轻视公共领域,授予大量的知识产权,这样知识产权的持有者将会获得由国家支持的强大的反竞争的、寡头垄断的市场权力。”〔9〕垄断一旦形成,知识产权人就有可能凭借其垄断权利,对信息产品垄断定价,使得信息产品的定价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价格是影响公众能否接近信息产品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尤其如此,信息产品定价过高会严重影响其在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此外,知识产权法扩张对信息资源传播的限制还表现在保护期过长以及缺乏有效的权利放弃程序。对于一些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如果对其信息产品的保护周期过长,超出其生命周期,那么这种时间限制的意义就被大打折扣了。另外,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创作者都愿意严密保护自己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创作者,特别是一些学者,愿意将自己的作品置于公共信息领域而进行广泛的传播。但是,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却没有提供有效的释放机制,将这部分原本能够置于公共信息领域的作品依然纳入知识产权法的保护之下。从而将这部分原本能够置于公共信息领域的作品被限制在外,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