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范文

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第1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环境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25-01

一、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国内外管理学家和学者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观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企业在正常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除了按照国家法律和市场经济规则获取企业正当的经济利润外,根据自身生产或经营特点,必须履行社会责任。煤炭企业作为资源型企业,在长期开采煤炭资源的过程中,受主观或客观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容易造成矿区周边出现污水随意排放、安全事故、废矸石占地、地面塌陷等现象,易于引发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因此结合煤炭的生产和经营特点,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即除谋求各相关方面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需要对消费者、员工、地方政府、周边环境和社会发展等承担责任。这些责任不仅仅包含法律和地方法规强制要求企业履行的责任,还包括企业自身价值观和道德层面需自发履行的责任。

二、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企业良好的产品品牌和持续创造力

为了一味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生产经营目标,个别煤炭企业无视生态保护,掠夺式开采,造成周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产生了地面坍塌、地下水渗漏等生态问题。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和谐。此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能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形成企业良好的产品品牌和持续创造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改善安全生产现状,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效益,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不断扩大产量,在生产安全方面忽视企业责任,造成百万吨死亡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企业安全生产形式十分严峻。为此从2007年开始,国家加大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始终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政策方针,狠抓安全发展理念、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自2009年以来百万吨死亡率逐年大幅下降。此外煤炭企业履行责任,及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塑造企业诚信品牌,无形增加企业的美誉度,加大企业产品信息传播,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吸引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煤炭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对员工负责,建立制度化、多层次的培训和员工发展体系,遵守劳动法,为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和职业化发展空间,保证员工享有合法权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成长发展空间,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

三、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的环境成本分析

根据煤炭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投入的不同,理论界将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一)煤炭企业为达到一定的环境目标,预防环境问题发生而投入的费用

为预防因企业生产经营给生态环境造成损害,避免环境事故和环境污染企业主动投入的各类成本费用,是煤炭企业主动预防环境问题的费用支出。为了有效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减少煤炭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即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此外煤炭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内部员工进行环境保护相关方面教育和培训的成本,矿区环境监测、记录的成本以及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阶段为降低和控制环境符合的研究开发和方案设计的成本,即煤炭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这些均是煤炭企业为预防环境问题所支付的预防性环境成本。

(二)煤炭企业恢复破坏的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问题发生的成本

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会对自然资源造成损耗,使用或开发不当可能造成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煤炭企业来讲,企业的生产经营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而且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如在煤炭的挖掘开采过程中,其他伴生资源(硫、铁、铜等)受到破坏,空气、水和土壤等资源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和破坏。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即是企业为恢复和治理被破坏或污染的矿产和生态环境而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一般包含水资源和空气净化成本;滑坡、地表塌陷的治理成本;废弃物(矸石、废水等)的处理费用。

(三)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

我国95%以上的煤炭企业都是地下开采作业的,由于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监察不到位等原因,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主要是指涉及煤炭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项管理工作,其贯穿安全决策、安全管理与组织、安全涉及、安全保证等方面有关,是煤炭企业产品生产的一种附加性成本。据部分国有重点煤矿的初步调查涉及,与安全有关的费用占当前煤炭成本的比例20%以上,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为加强安全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安全成本一般分为安全工程费用、安全预防费用和安全损失费用三个明细科目。

结束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绿色GDP”、“环境成本”等名词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也是资源型企业尤其是煤炭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为之努力实现的目标。但长期以来,煤炭企业为预防、恢复和治理破坏的生态环境费用从未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得到体现。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科学测定和核算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而付出的环境成本,帮助煤炭企业为“绿色GDP”的计算提供有效的“负效应”数据。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更是资源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作者单位:河南煤化集团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濮津.煤炭环境成本构成与变化规律分析[J].煤炭学报,2004(1).

[2]游善生.对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与思考[J].煤矿安全,2006,(10).

[3]朱学义.论煤炭矿区环境成本会计[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2).

第2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学习借鉴。

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国际型大银行各自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硬件领域的竞争上升到软件层面的竞争,从技术和产品领域的竞争上升到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商业伦理道德水准层面的竞争。银行的公众性质决定其应发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示范作用。但是,什么是社会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国内商业银行在理解和执行上还存在差异,密切关注国际上企业与银行发展的最新动向,切实加强我国银行业的“软实力”建设,把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发展战略,推进金融经济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什么是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世界银行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等有关政策和实践的集合。该定义表明了企业社会责任既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也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商业银行在当前宏观调控的政策环境下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主动与时俱进、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新理念,对社会公益尽力并协助完成政府的公共事业政策,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有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最终实现股东利益与社会公益双赢局面。从跨国银行的实践看,有社会责任的银行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自愿履行社会责任,而非法律、规则和习俗使然;二是真诚推动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三是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的追求都纳入银行战略目标予以考量。

二、目前国外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管理学界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彼得德鲁克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只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社会存在,商业银行也不例外。目前国外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如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认识。

第一,政府与中介自律组织积极推动社会责任制度建设。一是成立了旨在推进企业和银行社会责任的相关组织。比较有影响的是美国社会责任商会(BSR)、英国的道德贸易促进会(ETI)、日本的良好企业公民委员会(CBCC)等。二是积极推动社会责任的制度与标准建设。美国是较早颁布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规范的国家,在其影响下,法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国也在各自立法中确立了倾向就业、工资、工作条件等问题的企业社会责任。与此同时,有关国际组织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责任标准的形成,例如美国的SA8000、英国的AA1000、德国的CSM2000等。

第二,越来越多的银行将承担社会责任列为自身的战略目标。一是注重随时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商机。在这些企业和银行看来,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之间并不矛盾,甚至可以增加企业利润。在美国,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形象诉求的重点,成为旨在塑造品牌形象的非价格竞争手段。在英国,汇丰集团认为,汇丰银行之所以能够连续多年获得全球最佳银行荣誉称号,关键在于该行在全球市场上积极承担各种社会责任,而其经营的成功又进一步推动了其对社会责任更大的投入。二是积极加入国际社会责任机构。按照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约束自身的经营活动,已经成为国际型大银行的一种发展趋势。2003年6月,来自7个国家的10家大型银行在华盛顿正式加入“赤道原则”。赤道原则是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有关环保的指导方针起草确立的,采用这一原则的银行必须承诺贷款只投向那些能够满足具体环境保护要求的发展项目。目前,包括花旗集团、汇丰集团、美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在内的国际型大银行都采纳了这一战略,并将把上述原则应用于全球几乎所有行业的贷款项目,项目贷款人必须通过有关环保评估才能获得贷款。三是每年定期对外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些社会责任报告所披露的信息主要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领域。花旗集团和汇丰集团分别从2000年和2003年开始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明确阐释自己对于社会责任的观点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关情况。

第三,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断向深层次渗透。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结构。国外一些企业和银行正是从改善银行公司治理角度出发,从制度根源上、在更深层次上使社会责任得到更好履行。一是国际公司治理理念已经开始涵盖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在2004版《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司治理原则》中,已经将“董事会的责任”一节中“董事会应该保证遵守适当的法律,并充分考虑到股东的利益”修改为“董事会应该具有很高的伦理标准,它应该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二是一些银行正在积极建立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从2003年9月起,汇丰集团在其董事会中增加了与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并列的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由3名独立董事和3名外部知名人士组成,负责监督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实施情况。

第四,形成了有效的社会责任审计监察体系。在美国,为了对企业和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状况进行了解,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审计机构都可能对其进行审计。从外部审计来看,投资基金组织的审计既要确保资金投向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要确保接受投资的企业遵守投资者的要求;而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以及环境保护协会的审计则既要对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起到监督作用,也要为消费者、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和雇员等企业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决策提供信息。

三、我国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他们的产品和品牌以及提供的金融服务同样受到市场、客户的检验,社会公众的认可。虽然商业银行自身没有义务参与直接宏观调控,但是在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货币需求和投放的环境下,中央银行在运作其宏观调控手段(即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时,商业银行成为直接的调控对象和调控信号的最主要传递环节。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反应最灵敏。为此,商业银行在调整自身运营中,客观上履行了其特殊的社会责任。为此,商业银行的高管层在取得成绩时,在制定战略发展时,应该明确在自身经营发展中应体现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商业银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其自身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商业银行加大社会责任的投入,有助于打造和培养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这种以提高社会福利建设为宗旨的投入,必然会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它是一种重要的软性竞争力,是造就、扩大、培养优秀员工和优质客户的原动力。

第二,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投入与产出具有相关性。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有计划、有目标增大社会责任的投入,产生公众效应,促进社会福利的健全和发展,才有可能降低潜在的风险和成本。与此同时,由于提高了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在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金融生态环境下,才能获得“社会稳定溢价”,从而保证融资的回归,它不但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还能提高股票的市值。

第三,社会责任的投入反映了企业形象的价值取向。商业银行品牌和形象的提高,有助于商业银行管理层形象的提高和价值的提升。而管理层、特别是高管层理念和形象的转换和提升,是加强和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四、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在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同时,也开始积极践行其企业社会责任,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修建希望小学、为灾区捐款捐物等。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商业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不够全面和充分。国外先进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一般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既有定性描述也有定量指标,信息充分翔实。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十分有限,并将社会责任等同于公益事业。

第二,少数商业银行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意识仍然淡薄。例如,一些商业银行极力排斥市场竞争,试图继续控制市场赚取“垄断”利润;一些银行采取回扣、请客等非正常方式争夺银行客户,破坏公平竞争的原则,银行反商业贿赂还任重道远等。

第三,部分商业银行自身利益与社会责任统筹兼顾不力。部分商业银行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继续支持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发展,对信贷盲目增长不加控制,导致一些产业发展明显出现过热;忽视对小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造成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冷热不匀。

分析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完全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比如,在内部上,我国商业银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错误,也没有建立明确的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和相关年度报告;在外部上,我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和监督体系滞后,金融消费者也处于弱势地位,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和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也没有发挥作用等。

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履行社会责任。

(一)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把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商业银行经营中汇丰银行之所以能成为企业社会实践的典范,把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成长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汇丰银行与社会共生的这种哲学理念,是其把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成长的思想先导。我们的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牢固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首先,要正确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不要因压缩了自身的信贷放款,对国家政策不满,或者不是百分之百地服从宏观调控大局而调整自身的运营。因为只有建立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和金融秩序,才能保证商业银行的安全运营。其次,应清楚认识到自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推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作用,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必然体现间接、直接的社会责任,对其自身的发展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第三,要把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树立良好形象、打造品牌、为客户所认同等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第四,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使银行管理层和员工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

(二)健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从汇丰银行的实践经验来看,企业社会责任良好的实现基础是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外部董事占比小、有效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我国商业银行所应该借鉴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清晰界定商业银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以及与党委之间职责范围和相互关系的同时,还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在董事会公司治理战略目标中将社会责任目标具体化;二是提高监事会监督权的独立性;三是健全问责机制。根据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出现违背社会责任的问题,立即进行严厉查处。

(三)政府应积极推动银行承担社会责任。

汇丰银行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做法,与英国政府积极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着密切关系。英国政府采取了大量的主动政策来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调整政府在经济、贸易和其他政策方面的社会责任。政府还成立了旨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组织———道德贸易促进会(ETI)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形成的国际组织———AA1000。汇丰银行的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就是全盘遵循AA1000标准执行的。英国政府在汇丰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扮演着管理监督、有效促进、激励和客观评估的角色。

从我国来看,政府当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从《商业银行法》层面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加快出台适用所有在华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强化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并定期公布社会责任报告;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二是建立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通过鉴定政府的鼓励与引导,使我国商业银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从“不愿意”上升到“我愿意”阶段,自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三是完善银行业协会,注重发挥银行业协会对银行社会责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及通过带头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充分向社会披露银行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中的角色。

第3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和谐社会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理论

1.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公司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远高于公司的盈利。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中国目前也有不同的定义。有的的学者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有的学者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指公司经营的某一事项符合社会多数人之希望,为满足与实现该期望而放弃经营该事项的营利之意图。笔者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可以理解为公司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为了保护其他利害关系主体利益所应履行的某种义务。

2.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公司的社会责任是道德上的责任还是法律上的责任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话题。在对其进行探讨的初期,更多的学者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是道德层次上的问题。公司的社会责任最初是一种道德责任,发展至今,其性质已演变成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两者并重兼而有之。随着公司对社会整体影响的进一步加大,许多本来是道德上的责任将会上升为法律上的责任,由法律对其加以规定。而随着公司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道德水平的极大提高,从前是法律上的责任也有可能不再由法律来调整,而作为一种共识由道德加以调整。所以,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兼具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双重性质。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强化公司社会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任何一个社会只有各个单位稳定协调发展,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社会基层和谐工作做得如何,各个基层单位是否和谐,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没有社会基层单位的和谐,社会主义整体和谐就不能实现。因此,公司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

2.强化公司社会责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司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公司的法律意识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贯穿了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都是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3.强化公司社会责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步骤。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企业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受者,直接担当着社会生产或再生产的任务。经过近几年的公司改革,我国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生产力水平都有很大提高,这是不争事实。但是,企业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未理顺等问题,治理任务仍然艰巨。解决上述问题,除了继续深化改革、解决体制上的障碍以外,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端正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三、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也倍受关注,但是目前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并不是很尽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企业高管对社会责任认识不够。在我国,许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在他们眼里,产品和利润远远高于社会利益。他们缺乏“企业公民”意识,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企业为社会额外多作出的贡献,将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对立起来,片面地理解社会责任的内容,将社会责任仅仅局限于慈善捐赠行为。

2.政府督导力度不足。企业是我国发展地方经济的主体,也是地方政府服务的主要对象。一些政府仅以自己的财政收入为目标,只看到了与企业目前经济利益的关系,而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为了保护地方经济利益,政府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没有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处于被动地位。在我国一些企业也扮演社会角色,在公共事业、教育领域等进行资助,但大多数是处于被动,是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并非是企业自主、自觉的社会道德行为,更没有把资助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开发战略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的制度化的运作机制。

4.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中介组织力量薄弱。由于历史的影响,我国中介机构大多数仍处于半官方的状态,我们国家的中介组织发展严重不足,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出现真空,没有一个良好的链条将其连接起来,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

四、解决现实问题所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相关法律。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政府应从维护社会利益和保证社会运转的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利益代表和社会公众管理者的身份通过国家立法和行使政府权力的形式,建立规范的明确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关法律、法规约束体系,从《公司法》、《劳动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中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使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

2.完善监督体系。没有全社会参与的法治不是真正的法治社会,没有全社会参与的公司社会责任监督要想不断引向深入也是不可能的。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监督必须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消费者相结合的方针,必须注意充分发挥全社会在经济监督活动中的积极性,不能片面强调专门监督机关的作用,而忽视广大社会组织和1人民群众的重要监督作用。尤其是在当前专门监督机关人员、财力、装备和技术手段不足的情况下,鼓励社会监督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3.建立利益相关者模式。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被组织目标实现过程影响的人,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社会等。各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要受到其他利益主体的制约,不能无限度地任意扩展而侵犯其它利益主体的利益。

4.制定符合国情的评价体系。地方政府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内容,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对企业经营行为要充分了解,并做出定期评估。表彰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同时,大力强化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朝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海.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思考与立法建议[M].

[2]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99.

[3]刘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4]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法律出版社,2002.

第4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65-02

长期以来,企业的目标仅限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局限性曾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为了实现自身长远的发展,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相应地,企业能够可靠、及时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也成为广大公众对现代企业的普遍期望和要求,这对于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的煤炭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在实践上,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已经起步,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意识到社会责任信息的重要性。

一、我国煤炭企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和存在问题

1.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不多,但披露趋势良好。对煤炭企业上市公司的2007―2010年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的统计可以清晰地看出近年煤炭企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具体披露情况,见表1。

虽然只有53.8%的煤炭企业以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形式对2010年的社会责任承担情况进行披露,但这表明煤炭企业开始注重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顺应了我国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总体方向。同时,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正参与其中,披露趋势良好,见图1。

2.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差异较大。在披露内容上,多数社会责任报告的煤炭企业上市公司能够根据本企业特点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工利益进行披露。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涉及了企业10-11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低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仅包含3项,且粉饰性内容较多,企业间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差异大,没有固定的标准,见图2。

3.社会责任报告中的定量披露较少。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有43%为定性描述,对于这种描述性语言较难采用确切的标准进行评价。有53%的社会责任报告对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定量披露,而仅有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4.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模式各异。

通过对煤炭企业上市的研究发现,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采用不同的模式,有的企业以深交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作为参考模式,有的企业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为参考模式,有的企业以上交所披露建议为参考模式,有的企业自己制定披露模式。由于披露模式各异,不同模式之间缺乏对比标准,因此不同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比性差。

5.社会责任报告中第三方鉴证极少。除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了会计师事务所对其社会责任报告的鉴证报告外,其余企业均未第三方鉴证报告,报告的主观性强,真实性、规范性没有保证。

二、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改进建议

通过对以上煤炭企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笔者发现我国煤炭企业在社会责任披露中存在诸多不足,并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健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完整规范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使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统一的规范要求,以克服目前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差异大、披露模式各异、可比性不强的不足。同时,强制性披露可以成为推动煤炭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披露的动力,增强煤炭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做到对相关信息及时披露、全面披露、规范披露。

2.建立统一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可促使煤炭企业从定量的角度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增强报告之间的可比性,减少单一的文字描述带来的可信度不强、内容空洞等问题,有效避免报告粉饰,提高报告质量,对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对比、评价、分析都有重要意义。

3.增强GRI披露模式的应用。目前国际上大多采用GRI的G3指南披露模式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该模式的目标在于完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实务,促进企业向利益相关方披露其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信息,增强报告的可比性和可信度,我国煤炭企业采用该模式可以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量,实现与国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顺利接轨,增强煤炭企业信息披露的国际承认度,促进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4.完善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鉴证机制。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中有25%提供了某种形式的外部鉴证或审计,这个比例在全球财富500强公司中更是达到43%,可见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必然要求。独立第三方鉴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报告内容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提高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度,使之更加符合重要性、均衡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反过来说,企业为取信公众,使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所回报,对社会责任审计也有主动需求。可以说社会责任审计鉴证是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关键领域,也是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需要完善的方向。

5.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在动力。用积极的态度履行社会责任是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根本所在,是解决现有报告缺乏实质内容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宣传、企业家之间的探讨等方式提高煤炭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意识,能够从内部解决披露动因,增强煤炭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正随着经济条件与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变化,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不断发展,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于晓谦,程浩.公司治理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0(4)

2.郑红梅.浅谈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商业会计,2009(7)

3.沈洪涛.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认识和实践[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23)

4.周祖城,韦佳园.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软科学,2007(8)

5.黎精明.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N].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6.王敬勇.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J].中国煤炭,2010(36)

7.赵凌云,康旭江.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24)

第5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披露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社会责任报告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全球报告倡议织在2006年的《第三代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定义为:“企业就其经济活动对社会特定利益群体及整体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进行沟通的过程,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综合反映”。我国学者认为,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即非财务报告,包括以正式形式反映企业对社会承担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责任的所有报告类型,即包含单项和综合性社会责任报告;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般特指综合性报告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它是以正式形式全面反映企业对社会承担的所有责任的报告。本文的社会责任报告包含各类社会责任报告(含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企业公民报告等)。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与问题

1.报告数量猛增,分布区域及行业不均衡。近几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逐年递增,但分布的区域及行业不均衡,不同行业和区域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差别较大。根据《WTO 经济导刊》等单位的统计数据,中国的社会责任报告的份数,2010年比2009年增长15%,2011年比2010年增长18.2%;从区域看,2011年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61.6%来自东部,而行业以制造业为主,占52.8%,其次是金融保险行业,占9.8%,最少的是传播与文化产业,只占1.0%。

2.报告编制标准多样化,信息披露不规范。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依据多样化,导致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不够规范。根据《WTO 经济导刊》等单位的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836份社会责任报告中,有43.9%的报告未标明编制依据,标明了编制依据的占56.1%,编制依据有证券交易所相关要求、全球报告倡议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国资委的指导意见、全球契约、中国社科院CASS-CSR1.0/2.0,行业指引、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指引等等。

3.避重就轻,报告内容不全面。我国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虽然在增长,但很多企业仅仅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当做一个面子工程,通过罗列企业在公益慈善、环境保护以及员工关系等方面的良好表现来宣传企业形象,绩效信息较少,缺少关键绩效指标,缺少对不利事件的报告、追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变成了一个公关工具。咨询机构商道纵横的《2010年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研究》中显示,2010年中国社会责任报告的食品企业仅8家,多数回避食品安全问题,如双汇就没将“瘦肉精”事件纳入报告。针对公众关心的食品添加剂问题,居然没有一家食品企业在报告中对此进行说明,也极少有食品企业通过报告披露供应链上执行的政策或标准。

4.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战略意识,报告流于形式。社会责任报告不仅具有商业价值,它是社会责任投资基金投资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同时社会责任报告也有利于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内外价值的认同和理解,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提升企业管理绩效。但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充分理解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意义,缺乏一个清晰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专业人才匮乏,对社会责任报告重视不足,写社会责任报告时根本没有内部访谈、外部调研、对话沟通利益相关方,而是用一些材料简单编辑拼凑而成,量化信息较少,披露形式单一,大多采用的是文字描述形式,机械照搬法规条款,社会责任报告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5.报告缺少独立第三方的审核或者验证。目前大多数社会责任报告缺少第三方验证,报告的可信度较难确定。《WTO 经济导刊》等单位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的836份社会责任报告中,采用第三方审验的报告数量仅为51 份,占6.1%,有93.9%的报告未采用第三方审验。

三、改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的建议

1.完善我国社会责任报告的标准。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通用的三个标准分别是:全球报告倡议织报告指引、AA1000验证标准及全球合同原则。我国政府应借鉴国外经验,同时也必须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的特点,制定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界定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披露相关信息的原则、框架及内容。

2.制定可操作性的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引。不同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有着较大差别,其披露模式和内容也应当有一定的差别,但具体到某一行业的企业,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项目基本相同或类似,应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可操作性的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引,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基本内容、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的范围、计量方法和对外报送形式等作出具体规定,使法律规定和社会责任标准有个明确的落脚点,以便于审计和有关部门审查。

3.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要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高层要通过学习教育,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披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企业的一项专门工作来对待,建议设置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培养、引进社会责任专门人才,对社会责任进行事先规划、事中监督、事后考核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社会责任报告。

4.建立社会责任报告独立审计制度。独立审计是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有力保证。要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标准,明确审计的对象、范围和主体,设计科学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对社会责任报告实施独立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提高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秦雪军.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披露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1(05).

[2]傅丹,杜燕.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建设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05).

[3]朱金凤,杨秀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解读与评析[J].财会月刊,2008(05).

第6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战略规划 整合

一、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一一在法律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它的资源从事旨在于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然而,随着全球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以及雇员利益保护主义运动的发展.这种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取而代之的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IResponsibiIity.简称CSR)理论”等新的理论体系。现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但在国际社会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欧盟则把CSR定义为.公司在利用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密切整合到它们的经营运作以及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主要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标准.高标准地履行道德准则和商业原则。二是对人的责任.主要包括员工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均等,反对歧视薪酬公平等。三是对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保护环境.使用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四是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主要指对社会和经济福利的贡献比如传播国际标准向贫困社区提供要素产品和服务.进行公益投资,慈善捐赠或者社区服务等。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主要内容涉及: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戒性描施劳动时问工资和管理体系等。它从劳动保障人权保障和管理系统三个方面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一系列最低要求.雇员利益是其最主要的内容。虽然.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对CSR的定义表述不一.但都强调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等。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必须要履行的.第二层次是社会期望或企业自愿履行的。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来看.在第一层次,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在第二层次.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我们通常所谈到的企业社会责任是第二个层次.也就是企业经营的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也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道德责任也逐渐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被确定下来.成为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

二、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虽然.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应当承担多大的社会责任等问题.在理论上还存在争议.但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已开始重视并管理自身的社会责任.并且把这种非市场活动的战略与市场战略整合起来。在国内企业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参与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如,中国平安的”中国平安双百工程”公益活动、”中华骨髓库”捐赠等.蒙牛乳业的”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一一蒙牛为全国500所小学免费送奶大型公益行动,联想集团的联想进取班活动等等。通过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企业的形象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大多处于自发状态.并且缺乏长期的战略和有效的管理。跨国公司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急先锋,耐克沃尔玛等著名跨国公司都定期向社会公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在环境与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并且推行社会责任相关方面的认证体系.对供应链企业进行认证:默克公司甚至还投巨资开发一些根本不能赚钱的产品.来治疗一种足以把人折磨疯的病痛。实践经验表明.企业对社会责任活动的良好规划和管理可以让企业得到一系列实际利益主要包括包括:企业形象和影响力提升7品牌定位进一步巩固7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增长7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的能力提高7企业运营成本降低7对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的吸引力增大等等。

三、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战略构建步骤

1.选择社会责任营销的主题。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营销战略规划.首先要要选择相应的主题.以保证企业的活动能够旗帜鲜明.赢得公众的注意和认可。在选择主题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只选择支持少数的社会主题(把资源投入锁定在少数领域.如麦当劳专注儿童,雅芳专注女性健康):选择当地社区关心的主题:选择与企业的使命价值观、产品和服务能协同配合的主题选择有能力支持经营目标的主题;选择关键群体(员工、顾客、投资者、公众)关心的主题;选择能得到长期支持的主题。

2.选择该主题框架下的活动。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可以概括为六类:公益事业宣传活动公益事业关联营销企业的社会营销、企业的慈善活动、社区志愿者活动和对社会负责的商业实践。

第7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 民营中小企业; 社会责任缺失; 内部控制制度

近年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以下简称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经工商注册的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达5 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中99%以上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健康发展对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处于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最有可能按照经济的比较优势来组织生产,也最有可能短期内获得良好效益。与上市公司及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存在的利益动机不同,民营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经营者自身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密切。因此,民营中小企业在追求自身效益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民营中小企业有能力进入的行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或服务行业,这些行业更多的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诸如食品安全问题、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资源不合理利用、商业信用差等问题的存在,是企业对消费者、对员工、对环境、对债权人等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缺失造成的后果。

中小企业在其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为获得高额利润而以损害他人利益、破坏环境为代价。履行社会责任是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履行社会责任不仅需要企业负责人有足够的责任意识,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借鉴国内外企业内部控制的成熟经验,认真总结中小企业的特点,立足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活动,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监督体系,不仅会提高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实效性,而且对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发展中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制度背景

2008年6月28日,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并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且在2010年4月26日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这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尽管这套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和大中型国有企业率先执行,但其内容及操作程序是中小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制度依据。《配套指引》中包括了18项应用指引,应用指引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配套指引的主体。《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对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的主要风险,企业应当履行哪些社会责任和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进行了具体的规范,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就业、保护员工合法权益、重视产学研用相结合、支持慈善事业等就成为了企业应该履行的主要社会责任。《配套指引》还认为:履行社会责任关键在领导、在企业负责人;然后是体制和机制;最后是建立报告制度。

中小企业数量大、覆盖面广,经营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和领域,但一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落后、产品质量不高、技术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通过内部控制手段建立和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制度上约束和控制中小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既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社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互动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一直是理论的热点问题,然而,理论与实务的视角基本定位于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民营中小企业在该领域的被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中,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建设的同步进行,既可以优化内部控制建设环境,又可以解决中小企业不重视履行社会责任的局面。

(一)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内控制度建设的目标一致

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应该是诚信经营、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合法权益、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源和减少碳排放、支持慈善事业等。对企业内部而言,可以达到保护职工权益、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的目的;从企业外部看,可以实现保护消费者和债权人权益、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避免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带来的风险。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目标与企业发展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从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看,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5个方面。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投入足够的人、财、物,企业为加强内控而降低经营效果和效率是不可取的。为此,在建立适合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应该把实现效率和效果作为首要目标,并作为构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

(二)履行社会责任为中小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提供环境支持

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内控环境主要涉及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企业文化等,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内控环境是内控其他要素的基础,内控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实施效果,而且直接影响企业各项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动中,要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管理、注重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得到企业员工和消费者的认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保持健康持续发展。所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带来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社会美誉度,企业的良性发展也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和实施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内控制度建设是保证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手段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内部控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是对管理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管理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可见,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其目标已相当明确,其作用也远不止防弊纠错。有效和规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确保企业管理者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交给制度”。因此,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因、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措施进行明确规定,不仅会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内部管理,把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化,而且可以确保企业把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行为常态。

三、中小企业发展中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与控制策略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公众对企业形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值在不断攀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对企业的基本评价标准。但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大部分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或成长阶段,由于企业自身能力不足、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差,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依然严峻。

(一)中小企业发展中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淡漠。一个企业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决策者或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多数中小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公司董事会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管理者手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大多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管理者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和家族利益,忽视了应尽的社会责任,在实现家族成员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企业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2.中小企业对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差。国家颁布实施的许多相关法规制度,大多是强制上市公司或国有大中型企业率先执行,民营中小企业对这些法规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执行力差。如,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面临的主要风险,企业应当履行哪些社会责任和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都进行了具体的规范,指引中已经具体化,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民营中小企业也应该把指引作为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准则。

3.中小企业内部缺乏相关制度支持。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合法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民营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增大,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把重心放在了业务的开拓上,忽视了企业内部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许多民营中小企业主对承担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认识不足,更多的是短期行为。长期以来,在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内控制度不健全,在其经营活动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和经营管理,产生了大量的虚假信息,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其结果不但不能保证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控制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策略

1.提高中小企业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强化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首先需要企业主的重视、理解和支持,中小企业主应该认识到企业盈利不是唯一目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实现双赢。中小企业主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政府应在民营中小企业主关注员工安全保障、工作条件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环境保护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企业主的经营意识、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确保民营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关键。

2.建立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作为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的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信息,确保社会责任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需要充分和全面的相关信息资源,这些信息应当可靠、及时、可获得,并能以前后一致的形式规范地提供使用。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使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和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知道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管理和执行企业规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过程中所需的信息。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使企业外部相关信息使用者获得其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建立一个广泛而有效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信息与交流系统。

3.做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风险评估。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和环境不同,企业有关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风险点不同,这就要求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通过目标设定、风险识别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生产流程各环节设定有关履行社会责任的风险点,为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安全生产隐患造成的安全事故、产品质量低劣造成的巨额赔偿、环境保护投入不足造成的环境污染、不热心公益造成的企业形象损害、缺乏商业诚信造成的信用危机等方面,通过风险评估及时识别、系统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中与履行社会责任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4.完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控制活动。中小企业在社会责任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点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中小企业通过企业治理结构的规范化,改进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可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进而在人才引进、技术更新、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方面规范化和科学化,防止和控制由于履行社会责任不足带来的风险。

5.加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监督评价。中小企业为了保证能够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还要做好内部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监督评价是指企业应对社会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社会责任有关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发现控制的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民营中小企业在内部要设立内部监事会、内部审计委员会,保证内部监督的有效实施,建立内部监控系统,对履行社会责任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同时要对外披露年度自我审计报告,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归根结底,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和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进行链接和互动,在内部控制目标中,将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嵌入其中,把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等体现在内控目标的设定上,是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更是防止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一种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 李秀莲,王志永.中小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财会研究,2007(3):56-57.

[3] 刘义龙,万娅兰,李松.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49-50.

第8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 新形势;企业社会责任;应对策略;思考

一、相关文献回顾及对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认识

“企业社会责任”(Company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国。管理学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CSR是一种承诺)、斯蒂芬・P罗宾(认为CSR是一种义务)、彼得・德鲁克(将CSR作为组织的中心问题)都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世界银行、欧盟、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都给CSR下过定义,却仍莫衷一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CSR理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国内学者大多认同了国际CSR理念,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应承担的经济、法规、伦理、自愿性慈善以及其他相关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比较一般的通俗解释是:在特定的管理环境(Management environment)下,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承担的对员工、投资者、服务对象、环境、竞争者和社区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理论是用来指导社会实践。尽管现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越来越多,但真正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理念的却很少,许多企业只是迷迷糊糊觉得社会责任很重要,却说不清楚,更做不明白。

(二)从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探讨企业社会责任

1.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还不够清晰,责任观念很不全面

5・12大地震后,万科集团因“吝啬”的捐款(销售额460亿元,总部捐款200万)而备受指责;香港加宝多集团因1亿元的大手笔,全国一片称赞,打了一场漂亮的情感营销仗。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慈善就是社会责任,也有些人极端地认为企业做慈善不是社会责任,是“作秀”,是逃避责任。根据“公司社会责任金字塔”,企业社会责任由企业必须承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非强制的、社会期望的道德责任、“无约束”责任组成,可以把慈善归于企业在主业以外自愿承担的“无约束”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不同于其他的技术标准,它超越了企业只强调技术性指标,把赚取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更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和对社会价值的关注,注重生产过程中人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传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的补充和修正。在当今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有必要进一步摒弃传统做法,以社会为本位,除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之外,还应尽可能地维护社会利益。

2.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据调查,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设置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专门的一项工作对待;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履行也没有充分考虑企业本身的承受能力和公众的需求,也就无法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真正目的。与缺乏责任意识相对应,企业并非无所不能,责任也不能无限大。履行社会责任,必须与企业本身的能力相适应,社会公众总是希望企业尽可能多的承担责任,并形成舆论压力,这就对管理者正确处理企业自身承受能力和公众期望的关系提出了要求。企业履行法律和道德责任是有先后顺序的,必须遵纪守法、有好的产品、善待员工且有盈利,然后才能谈其他问题。企业责任的边界是个动态问题,因企业发展而发展。

3.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引导力度不够

政府相关部门本身对企业社会责任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足够的认识,管理部门只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对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不够,也缺乏必要的引导,对履行社会责任程度不同的企业不加区分,也没有对履行社会责任突出的企业进行记录或宣传,没有在制度和优惠政策上进行约束或鼓励。一些地方政府更是从发展地方经济的利益出发,对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不闻不问,以致一些地方恶性事件的出现,甚至激起了民愤,才去治理。许多官办NGO管理混论,效率低效,企业和慈善个人都对它们敬而远之,严重阻碍了社会责任的发挥。

4.公众、媒体、非政府组织及市场机制手段作用有限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动力和公众压力并存的结果。一般地,盈利与社会责任一致时,企业才会有履行责任的动力,企业社会责任背后真正的推动者来自消费者,在欧美国家,很多企业最初都是迫于公众压力来履行社会责任。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健全,市场进入、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也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公众意识、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及市场机制手段作用是很有限的。

5.法律规范不完善,约束性不强

国资委虽然在2008年初颁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对企业深入推广履行社会责任的试验,我国各类企业都应重视和研究,这类规范对其他形式的企业不具有现实的强制力。我国《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从各个角度无形中已经给企业限定了一定的社会义务,这些义务的背后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些只是企业要履行的基本社会责任,很难对企业履行深层次的社会责任形成约束,需要道德宣传手段加以辅助。

6.缺乏企业间交流和国际合作

由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落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主要是引进,并渐成盛行的趋势,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上我国企业仍缺乏经验,企业间交流和国际合作不足。

二、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应对策略

1.树立和深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困难、经营者素质不高、社会诚信缺失。企业应深入理解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社会责任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工作,把履行社会责任提上企业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努力形成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是增强企业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统一。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等反映公司的硬实力,而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应社会需求,无形中带给企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在公众心中赢得良好的口碑,树立优秀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积累的一笔无形财富,这甚至比企业花巨资做广告都要强上百倍。一个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必会拥有丰富的企业质量文化。

2.建立和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体制和机制

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公司管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要体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方针进行规划。一是要进行制度创新,将社会责任管理制度融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从制度上保证社会责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即确保社会责任管理的有效性。二是要健全组织结构,如设立社会责任战略发展部或社会责任管理部之类的机构,统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管理职能,把社会责任管理贯彻到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加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导和监督

政府作为一个特别的角色应该利用其特殊的力量推进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并尽快与国际接轨。欧美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发源地,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政府可以借鉴、学习它们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营造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社会氛围,带动社会各界对社会责任的监督,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生再挽救的道路。

4.充分发挥公众、媒体、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和舆论作用

首先,公众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根基。消费者、企业员工等公众的参与至关重要。其次,媒体应该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影响,引导企业形成“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一致性”两种意识。再次,非政府组织应积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引导,采取制定行业内会员企业的社会责任公约、倡议书等形式,进行行业自律。

5.规范和健全立法,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

《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只是指导我国企业承担相关社会责任的行动指南,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公众生活安全、健康、质量、环保要求的深化,这些法律法规所强制的还远远不够,必须对公众的新需求和新期望加以体现和反映,对原有规定进行细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就显得十分必要。如承担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既是企业的道德义务,又是企业的法律义务,在促进公平就业方面,可以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或者《公平就业法》;在促进就业培训方面,可以制定《职业培训法》;在促进就业稳定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制定《解约保护法》或者《就业稳定法》;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则可以将国务院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上升为《失业保险法》。在2008年遭遇乳业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危机和企业道德危机之后,有些人甚至呼吁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法》,虽然立法也要考虑企业的负担问题,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有关企业责任的立法势在必行。

6.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国际合作

研究学习国内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开展与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的对标,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改进工作。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对话与交流,积极参与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的制定。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越来越多的公众和企业开始讨论和重视社会责任,然后发展毕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社会责任观念的深入和现实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时间。总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企业只有认真研究和应对,才能在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国资发研究[2008] 1号.关于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R].中国有色建设.2008

[3][美]彼得・德鲁克著.王永贵译.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美]托马斯・S,贝特曼等著.王雪莉等译.管理学:构建竞争优势(第四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管理;变革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之间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很多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财务管理对其社会责任的践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财务管理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生态责任以及伦理责任等。在促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从企业社会责任出发,对其财务管理变革进行深入地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有效变革。

一、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管理变革的影响

1.经济责任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践行经济责任,这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为传统和最为基本的责任之一。基于社会责任下的财务管理变革能够使得企业不仅重视眼前的利益,还必须要充分重视长远的经济利益,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变革使得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性。

2.法律责任

企业必须要按照既定的相应法律法规,承担政府规定的税收及其他责任和义务,并能够随时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预和监督,杜绝出现偷税漏税行为,对内部员工的教育、福利和安全等方面承担必要的义务,保证消费者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遵循相应的承诺,这些都是企业在社会责任基础上实施财务管理变革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3.生态责任

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变革的过程中,要承担并治理由于企业生产发展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相关费用,将其视为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来提升其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能力。同时,企业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使得企业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有效地践行其应有的社会责任,以此提升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伦理责任

伦理责任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践行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应该承担对社会慈善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相关责任,为社会创造更多、更有效的价值,使得社会大众能够从企业的发展中获益,反过来促进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这都得益于企业完善的财务管理变革,因此在社会责任下,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变革显得十分重要。

二、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管理变革的对策建议

1.财务管理理念的变革

理念的变革是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首要前提,一直以来,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过于重视其物质资产、金融资本以及经济责任。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到财务管理中,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转变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完善的财务管理精神,创新财务管理体系,有效协调各方财务管理关系,并对其财务管理的方法和原则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得企业能够充分重视自身的社会责任,进而在营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实力。

2.财务管理目标的变革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中希望实现的重要结果,是财务管理决策的重要方向,是对其财务管理活动合理性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在社会责任的基础上,企业要转变“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要以“社会责任最优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不仅要实现股东资本增值最大化、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经济绩效最大化、员工福利最大化等,同时,也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的统一,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起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3.财务管理战略的变革

社会责任的践行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一方面,企业要将无形资产视为与有形资产同等重要的经济资源,将其视为战略资本进行培育,在有形及无形资产的基础上,改善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实现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要将企业的资本经营纳入到财务管理中,通过债务重组和资产重组以及产权重组等增值企业的活化资本,实现有效经营。同时,要完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管理体系,探讨利益相关者对财务管理的相关要求,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

4.财务管理政策的变革

财务管理决策是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采取的财务行动和实施准则,企业在重视经济责任的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其社会责任,比如在实施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在对股东有利的项目进行投资的同时,也要对有益于环境保护、员工工作福利、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慈善事业等方面进行投资。在利润分配方面,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在融资决策方面,要充分考虑融资成本风险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等。通过财务管理政策的变革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