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

第1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摘 要 当今社会的发展,不仅是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也是精神财富的增长。因此,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今年的全国两会,仍然提出要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基础上,不仅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当今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还重点论述了深圳地铁集团的各个员工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坐”的活动中,积极的践行“工匠精神”。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地铁建设 两学一做

自今年全国两会以来,关于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关注。为将“工匠精神”全面融入集团科学精细化管理中去,融入到文化建设和员工“血液”中去,深圳地铁集团结合近期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了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使学习、践行“工匠精神”成为集团公司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企业文化活动,真正实现以文化促进管理,文化提升管理的目标。

“工匠精神”,百度百科中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工匠精神,就是在自己的工作行业内,以平和的心态,负责的态度,专业,专注,严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对每一个环节以近乎苛刻的质量要求精雕细琢,做好工作,提升产品质量。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一丝不苟的责任,一种爱岗敬业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执着,“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傻子”精神,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韧。

一讲工匠精神,总是要讲到瑞士手表。我觉得这个案例能很好地体现了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第一,是对事业充满感情,不计短期利益得失的胸怀。手工产品可能在短期内没法和低成本的产品竞争,但他们并不在意,而是倾注了他们的追求和情感,把他们的产品、工作当成艺术品,最后,瑞士手表在大工业、规模化经营钟表的低价压力下,不仅保持了多个几百年的品牌,还成就绝大多数的高端品牌。

第二,是坚持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工匠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不同的,只有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用心打造,同时坚持琢磨、不断研究改进每一个细节的态度,才会质变出创新的成果,探索出新的工作方法,最终形成精品品牌。

第三是在工作中平和、踏实的精神状态。有一种说法,说瑞士手表之所以体现了潜心的琢磨,和他产地的环境有关,瑞士和法国交界的汝山谷一到冬天就大雪封山,为钟表匠人提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安静环境,潜下心来研究技术,踏踏实实做出精品。

如今,一个国家全民呼吁“工匠精神”,可见,这种精神已经匮乏到了何种程度!当今一些企业与个人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产品的品质灵魂。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我们任何一个年代都必须具备“工匠精神”,近年来出现了“桥塌塌”、“楼歪歪”事件,恐怕也是因为国人的浮躁,这种浮躁表现在一味追求GDP增长,或只顾眼前利益,或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却忽略产品的质量。

工匠精神有助于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优秀。如果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其实,中国历来不缺“工匠精神”,像赵州桥、京杭大运河、故宫这么闻名于世的建造物,也不缺“工匠”,像鲁班、梁思成等;“大国工匠”毛腊生,是给导弹铸造衣服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很无趣,甚至连个爱好都没有,有时甚至连表达都成问题”。几十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他将“木讷”当做淡定,将“无趣”当做安静,浮躁少了,当然就能造就技术的辉煌。所以,工匠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

企业发扬了“工匠精神”才能成为行业的领头军,地铁要做百年工程、百年老店,也需要这种精神。在地铁大规模建设的新常态下,更需要这种精神。

目前,深圳地铁建设处在空前的高速发展时期,在7、9、11号线即将开通试运营,数条新线同时动工之际,如何才能在建设工期紧、建设任务重、建设困难多的复杂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既定目标呢?首先是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坚强的领导核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建设团队。这个团队的精诚团结、精益求精、持之以恒,这个团队的专业、专注、严谨,是整个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

我们每个参与地铁建设的员工都是一个工匠。在施工建设一线的员工要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需要这种工匠精神。在职能部门的员工,也不能缺少这种工匠精神,也要有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的意识。

业主代表是工匠。土建业主代表负责的前期工程协调量大、管线密集、实施难度高,负责的主体施工工法多、结构形式和工序工法转换复杂、安全风险高。因此,如何统筹安排施工工序、提前布局、整合前期工程的实施,成为了主体工程成败的关键。这些问题,既不像技术创新攻关那么高大上,也不像大型工程那么引人瞩目,而是由无数的细节及各种不可预知的矛盾所组成,千头万绪,要解开这一个个“死结”,需要耐心和细致,需要投入超常的精力,反复的策划和推演,提前发现问题,合理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每位业主代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工匠精神”的本质――精益求精的执着。

专业工程师是工匠。地铁工程涉及的设备专业繁多、技术标准高、调试量大,从技术规格书到设计联络,从施工到验收调试,从协调到配合,每一步都需要专业工程师的专注和严谨,只有把策划组织工作做到极致,充分了解困难,总结、积累经验,集合各方面力量分析困难,才能找出解决方案,才能解决所有可能出现的技术方案问题。 在一点一滴中,每位专业工程师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工匠精神”的本质――一丝不苟的责任。

行政管理人员是工匠。对于负责党群、监审、人力资源以及办公室等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是在参谋部工作的,产品大多是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代表着集团发出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指令、每一个文字,都必须有琢磨的精神,不能应付。要逻辑清楚、表述准确、文字严谨,不然,轻则影响公司形象,重则产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影响集团的正常工作。在一字一句中,每位员工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工匠精神”的本质――爱岗敬业的态度。

真正的“匠人”不需要太多的鲜花和掌声,他只是在平凡甚至枯燥的工作中,对自己岗位的默默坚守;是热爱与追求,耐心与细致,专注与严谨,是在组织协调工作上提前筹划的一份“匠心”;更是自我超越,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匠魂”。

第2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胜任力模型;专业社团;人才培养;工匠精神

目前,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偏差,所培养的学生岗位胜任力不足等问题。专业社团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能,提升个人特质和能力的第二课堂,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职业胜任力模型探索高职院校的专业社团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内蒙古某高职院校的“营销之道”社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解决建议。

1岗位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概念

胜任力的概念最早是在1973年由美国学者麦克利兰提出的,1994年他又给出了胜任力的全面定义:能够明确卓越绩效者和平庸者可准确测量的个体特征。他提出的胜任力模型共包含五个层次,分别为:知识和技能、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具体情形如下:胜任力特征模型被广泛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用于人员甄选。在教育领域,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应用胜任力模型建立关于校长胜任力的综合素质模型,用来指导校长的甄选和职业规划工作。各国主要应用胜任力模型研究人才的培养、甄选,进行团队管理等相关主题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在我国关于胜任力的理论研究最早始于浙江大学王重鸣。他认为胜任力是带来高绩效的知识技能、个人素质、价值观、个性和动机等特征。中国人民大学彭剑锋教授认为胜任力就是可以使一个员工产生优异工作绩效的各种特征的集合。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对于胜任力理论的研究主要是用于构建以胜任力为基础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而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将职业胜任力模型嵌入高校专业社团人才培养中的研究更为少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2胜任力模型视角下专业社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我校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生就业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了企业对于营销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具体需求,并通过访谈的方式调查了我校专业型学生社团的现状,重点以电子商务学院专业社团“营销之道”为调查对象:“营销之道”社团是依托我校营销与策划专业的专业社团,社团成立于2015年,由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组成,社团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策划专业活动。由于高职学校专业社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通过调查我校专业社团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高职学校专业社团的情况。访谈收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社团的数量情况、社团管理(内外部)相关情况,指导教师师资情况、社团学生对专业社团的认知评价情况及指导教师对专业社团发展的建议等。

2.1知识技能方面——社团成员专业知识水平尚可,专业应用能力不足

知识与技能是胜任力模型中的外显性因素,是比较容易了解与测评的部分。“营销之道”社团专业性较强,专业性强虽然有利于专业学生的学习,但同时也限制了非专业学生的参与,活动成员超过90%都是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生,而且在年级构成上,大一大二学生占绝大多数,因此该社团具备一定的营销专业基础知识。正确的知识作为优秀的方法论可以有效指导实践,营销能力则强调运用营销专业知识的能力,平时社团活动多以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对抗训练,各级市场营销大赛训练及参赛为主要内容,虽然比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营销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中,更加注重其能力的应用,如沟通表达能力、市场洞察能力、基本销售技能、工作主动性、客户服务精神、团队意识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在社团人才培养过程中很难体现,而且很难有比较客观、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来对其培养效果进行评价。

2.2价值观和个人特质方面——职业精神和个人素质培养缺失

从胜任力模型的视角来看,角色定位是指人基于其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和行事风格。目前专业社团在辅助育人模式上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职业价值观培养的缺失。在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提升这些显性因素的培养,对工匠精神并不重视,导致重技轻人的现象,另外,对于学生职业价值观和其岗位角色的培养方面很少涉及,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缺乏职业精神。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要能够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积极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控制,努力实现目标。较强的成就感、责任心、自信心和上进心是一个市场营销从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但目前来看,我们在社团教育管理中对于以上素质的培养教育内容涉及很少,并没有将其纳入考核体系。

2.3自我认知方面——团队管理缺乏

自我认知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观察和评价,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印象。目前社团成员大多是“00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他们比“80后”“90后”更具有竞争意识与挑战精神,被尊重的需要非常强烈,因此社团的每个成员都渴望获得老师和其他成员的关注、认可。尤其是在社团选拔成员参加竞赛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没有被选中的成员往往悲观消极,不愿意参加后续社团活动,对于整个社团的团队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2.4动机方面——社员活动参与积极性

不高动机是在特定领域的一种自然且持续的想法或者偏好,如成就、亲和力、影响力等,它是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笔者对社团成员参加社团动机进行调查发现,43%的社团成员参与动机主要是提升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将近38%的社团成员则是出于参与社团能够加学分的考虑,剩余学生的主要动机为社交和个人兴趣等。在对以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为参与动机的社团学生进行访谈时,有将近一半学生表示社团活动和他们最初的期望有差距,活动的专业性较强,训练内容较多,相对其他社团活动更加枯燥。

3专业社团人才培养改善建议

3.1丰富社团活动内容与形式,引入优质的外部资源,强化社团成员专业技能

在社团活动的内容上,应多增加市场调研与预测、商务谈判、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及相关实践项目,还可以设立推销实训、商务礼仪实训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用纯实训项目来检验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提升其专业技能。同时,要利用优质的外部资源尤其是校企合作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和载体,通过一系列企业实践活动来培养会动手、勤思考、善创新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比如,带领社团成员进行企业体验实习,参观校企合作企业及相关岗位等,使社团成员有机会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运营模式、企业文化,了解行业前沿等。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较好地把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岗位需求,从而锻炼社团学生在真实岗位情境下的沟通表达能力、执行力、市场洞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各项职业技能。在社团成员的评价上,要同时考虑学校和企业两个评价主体,建立一套合理有效地提升营销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从专业和企业两个方面对社团成员进行评价选拔。

3.2以专业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具体要求。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在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社团可以在各类讲座、技能竞赛、走访调研、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率先垂范以自身爱岗敬业、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强化成员的职业精神。同时指导教师可组织专业社团成员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实训教学和生产实践性相关活动,不断深化学生对于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工作标准的认知,不断增强学生对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精神。在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方面,在社团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刻苦钻研某项技能,力求完美。比如,在运用新媒体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号产品营销中的核心卖点进行打造,让学生清楚营销一定要抓住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这就意味着要给“产品”赋予更多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核心卖点,核心卖点的提炼与呈现这项技能就是在不断重复中关注每个细节变化,需要营销人员花时间精力去反复寻找、推敲和打造,它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最高体现。同时,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团人才培养模式,要强化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和责任心,通过经常性地开展社团品牌活动,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素质。在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方面,作为专业社团,虽然面临团队成员比较松散、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社团成员具有专业背景相同、兴趣爱好相似、参与动机和共同目标一致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来创建高绩效的社团团队。在社团管理上,首先,进一步完善社团章程和管理制度,统筹规划社团的发展安排,并严格按照制度施行,提高社团成员对社团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设立梯队性的社团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考核制度等,挖掘和保留人才。其次,设置合理的激励制度,将社团的目标和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实现成员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社团共同发展。最后,优秀的社团文化氛围对社团成员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谐的工作氛围和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可促进社团成员高效地开展工作,团队共同目标的驱使可以使社团成员建立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整个社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方面,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即追求突破、追求革新。要注重专业社团与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社团为基础,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激发社团学生的创造力,提升社团人才培养质量。鼓励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创业大赛、各级营销技能大赛等,并在赛后对整个比赛进行总结,建立反馈机制,将成果回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能,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4结语

本文从毕业生就业企业对营销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需求的角度出发,探索专业社团人才培养的构成要素,通过分析,在下一步专业社团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在社团活动的内容上增加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及相关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其次,要以专业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是专业社团将胜任力模型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改革的新思路,预计下一步会将这些构成要素应用到专业社团的发展和建设中,继而进一步明确专业社团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建设相关机制。

参考文献

[1]孟进,石涛,程建强.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以专业社团的育人实践为视域[J].文教资料,2021(9):148-150.

[2]谢简,陈梦瑶.胜任力模型为导向的大学生专业社团辅助育人模式研究: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协会为例[J].法制与社会,2020(16):199-200.

[3]魏杰,刘冬青.基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视角的专业社团建设研究[J].才智,2020(16):104-105.

[4]徐桂兰.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社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136-137.

[5]张茜,王浩宇.将“工匠精神”融入技能型学生社团的新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8(19):144-146.

[6]袁连升,单双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素质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0(6):158-159.

[7]孟高飞,王子建,张雪荣.基于职业胜任力模型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4):120-122.

第3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 企业文化 融合 发展

当前时期,国有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具备较强的经济效益,更要构建现代化的企业发展理念。而在企业的建设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呈现不仅仅体现出了企业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而且还体现出了企业所面临的思想政治优势。对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不但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气象,而且能够进一步企业文化的软实力。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实施价值

从根本上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紧密相连。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就是以国有企业的文化为载体,把符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思想的价值观念深入到企业员工的心中。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享有的价值理念,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体现企业特色文化观的发展通道。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为了确保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对企业文化的精神作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引导员工具备正确思想和行为。在企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常态化和持久化的。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确保企业员工端正工作态度,凝聚思想动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道德修养和行为手段。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发展目标相似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目标都是为了树立崇高的企业精神,引领健康的思想潮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去调动和引导员工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今天,企业要想保持稳定发展,就必须要立足自身情况,形成健康的“文化管理”模式,着重突出文化企业管理的发展优势。

(二)影响对象相似

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企业文化创设,其开始与最终都离不开广大员工。因此,二者之间具备着“以人为本”的共性。都需要企业管理者立足科学发展观,重视人的地位、协调人的关系。在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等方面,协调企业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实现对企业员工的完善和发展。

(三)实施内容相似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一样,都是注重精神因素的发展结果。在价值观念、经营行为、企业精神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相似的内容和要求。它们立足于理论之上,因其代表的文化特性,成为了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发展因素。

但是在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之间所具备的相似点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首先在其发展性质上,企业文化隶属于企业管理范畴,更倾向于经济文化。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则更多的代表了一种政治文化,主要是为了解决员工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两者之间虽然都能够形成一定的作用力,但是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强调对员工政治e极性的培养,着重传达党和中央的方针政策。而企业文化则需要着重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提高员工的劳动价值和内在潜力。

三、增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具体策略

尽管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瓶颈。例如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程度不深;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发展;企业整体发展模式单一等等。这些问题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笔者认为,要想增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发展成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确保国有企业的文化发展方向

国有企业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基石,必须要高度坚持“党性”原则。确保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相互扶持,相互引导。因此,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在社会主义企业经济的实践中,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中国先进的文化和前进方向。始终坚持以、科学价值观、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精神文化工作的核心。要结合当前所提出的“工匠精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于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能够以良性的发展形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还要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发展推进,逐步普及企业员工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企业先进生产力的发提供助力。

(二)弘扬国有企业职工的民族精神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弘扬国有企业和民族精神,是国有企业塑造文化形象的发展要点。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心理的沉淀,将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能够改进企业思想建设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培养员工的管理意识,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经济运转融为一体,使企业职工保持浩然的正气、蓬勃的朝气。使企业员工能够始终奋发有为、保持更加积极的发展态势。并且要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进行打散和重组,使企业员工能够感受到个人价值、企业价值、社会价值和民族价值。

例如,在宁夏电投热力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职工运动会开幕式中,各个参赛的代表队都以民族、地域或者文化自信为主体编排了健排舞,尤其是以京剧广场舞,唐装演绎出的广场舞体现了中国文体的博大精深,用大唐的兴盛体现了中华文化自信的文明,包容的气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与古都长安五千年的历史遥相呼应,使文化自信,民族精神在员工心中进行有效渗透。

(三)提倡团结协作的企业发展背景

俗话说:“独木难成林”。在企业的发展中,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立足企业发展形象,将广大企业员工团结起来,促进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协调。使广大员工能够发挥群体性的力量,构成一种深厚的文化氛围。

例如,在社会压力加大,经济形式下行的情形下,很多的燃煤发电厂纷纷改为“热电联厂”,抢占供热市场,尤其是中青铝和灵武电厂东热西送,使宁夏电投热力有限公司遭遇到强烈的市场强占,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精神上践行了“稳定军心”的重要举措,并且开展了“力量运动”。策划贯彻主题活动“每天影响一个人”。员工将自己的QQ、微信头像都换成了公司的LOGO,在任何时候都会向热用户宣传公司“辛苦我一人,温暖千万家”的经营目标,即便是打车,小餐馆吃饭的时候,也会主动了解这里的供热情况,用户有什么诉求,宣传供热常识,甚至主动检查这里的供热设施,即便这里不公司的供热区域,员工也会主动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免费服务,最终,有很多热用户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接入公司的热源,为公司扩大供热面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无疑是企业文化的一种深刻的影响,足可以看到企业管理者是肯定在企业文化的建立上下足功夫,构建了和谐、融洽、积极的企业发展环境。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因其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成为了滋养企业发展的源泉。为此,国有企业必须要立足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融合的基础之上,找到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路径,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相互融合,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发展方向。更好的应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彭永志.试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J].经营管理者,2012.

[2]王虎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之浅谈[J].科技致富向导,2013.

第4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文化素质 产业文化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0-01

有人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文化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法律知识、文学知识、心理知识以及哲学知识等等。让学生了解我们人类从哪里来,思考将向哪里去;让学生了解我们民族艰难辉煌的历史,憧憬美好的未来;让学生了解身心发展,懂得生命的可贵。2007年,总理在一所高校演讲时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将极大地促进高职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原所长余祖光老先生曾经作报告《文化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和长远之计》,呼吁职业教育重视产业文化育人,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一、高职院校亟需文化素质教育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依然严重,从马加爵杀人到刘海洋硫酸泼熊;从校园暴力到职业院校学生难于管理、文盲、法盲层出不穷,我们不得不反思的问题是:学生们人文素质教育缺失。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而这些高技能人才并不是一专多能,没有转岗适应能力。高职院校教育只是急功近利,满足于学生的暂时“就业诉求”,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否有发展,能否有未来思考的并不多。高职教育的本义应该在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而目前在文化素质教育缺失的情况下高职教育有悖于其教育的本义。

从事高职教育多年,我们面对的情况是这样:一是生源文化素质基础差,都是各个高中甩出来的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二是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差,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学习不主动甚至保证不了课题纪律;三是厌学和弃学者大量存在。

缺乏人文素养的高职学生往往表现出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职业技能学得不精,因为缺乏人文知识造成对专业技能课理解偏差;二是学生只学到技术到社会后也没有后继发展能力,充其量也就是个卓别林式的“机器”;三是如果不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生从业后不适应企业对他们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四是如果不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造精神缺失。

余祖光先生在《产业文化育人 培养工匠精神》的报告中指出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式:

文化是变革的先导,发挥文化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组织互动中的先导作用。

文化是育人之本,引入产业文化新质,发挥文化在教学、管理、服务、实践和环境中的育人作用。

文化是建设之魂,推动建设发展从外延到内核,从硬件转向软件,从品牌致胜走向文化致远。

未来职业教育离不开文化素质教育。

国际上看,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德国重视文化素质教育,日本、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也很发达,他们的职业教育都不乏这样的内容:力争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素质。

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上存在的问题

仍然有一些职业院校对文化素质培养重视不够。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轻文化的急功近利的教育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较好的职业院校开始意识到了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但是落得不实。一些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只停留在以活动为载体的教育层面。而且雷声大雨点小,教育效果不够明显。

2.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从来就没有一个成熟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没有成理论体系的内容,没有课本、没有课程标准和合理的课程设置;高职院校缺乏一支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没有指定任务从而造成没有指定教师参与,缺乏任务界定和教师认定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就没有保障。

三、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

提升育人观念、认识。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要站在民族产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马克思说“文化是从人类创造生产工具开始的。”文化作为意识范畴,一开始就是和生产劳动分不开的。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实践中形成并被普遍认可和遵守的行业习俗,规范,制度准则和价值观以及包含于行业产品和服务中的历史、艺术、品牌质量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便构成产业文化。产业文化直接影响产业发展高度。奔驰生产总监爱德拉五年在华工作,总结出中国工厂浪费151种类。时间浪费,体现在计划不够、班长不了解工作任务实质、乱加班、工具不到位、有用的人员不足,拖延和疏于管理等。存在这种浪费的根源归根到底是员工的职业素养不够、产业文化不足。

完善育人体系、途径。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开发设置是实现教育的基础。其次要培养一批良好的教师队伍,这是进行教育的基本保障。

明确育人方向、内容。高职文化教育和通识教育有一定差别,需要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增加职业素质教育内容。曾经指出: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精神文化作为核心,还要教育学生学习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总理更进一步提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要求“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这都是在强调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重要性。

研究育人规律、方法。高职院校学生有其自己的特点,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感悟能力,体会能力有待于提高,针对学生的特点研究出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还是要强调灌输与渗透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龙莉《中山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2]李继兵《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管理现状与对策》[N].光明日报,2009,7,22

[3]傅筠,韩冰等《试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4]高彩霞《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2

第5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在当代设计理论中基本沿袭了西方以美的本质为核心范畴的设计美学体系,缺少从本土审美经验的总结,纵观西方设计所呈现出的气质特征无不跟其传统的美学基础息息相关,美学作为设计理论发展的重要根基,使得在不同时代、不同科技背景下保持其优雅的特质。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的角度对中国当代设计理论的研究是完善设计理论的重要途径。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观念中“气”与“韵”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直作为评价绘画作品的重要标准、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核心所在。通经过后代艺术家、理论家根据自己的感受、认识对气韵的具体运用和新的发展,逐渐成为绘画、美学领域中重要审美准则。

1. 传统设计中的气韵。随着“气韵”观在各领域的展开,古人对园林、建筑、雕塑等领域引入了“气韵”的观念。历史上,中国许多园林工匠都是由画家主持建造,如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和文人园林创作的重要人物。他把笔墨风趣赋与山水景物,由画成景,生动地描写自然田园风光,使读者悠然神往,展现了他对大自然山水风景及自然美有深层次的认识。在他们主持园林建设中,往往将绘画的观念、技法、审美、目的融入到当时的园林建设中去,从而有我国园林建设和绘画在美学上融会贯通的现象。建筑方面也呈现出了与绘画紧密相关性,传统建筑也将一系列文化讯息与素质蕴涵于其建筑“语汇”之中。梁思成与林徽音说:“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这种具有“诗意”与“画意”的“建筑意”,蕴含民族文化的深意,来自于民族的哲学、历史、伦理、美学等多种文化的综合,也就是所谓的生命韵致与艺术精神的“气韵”。

2. 从气韵非师到实际方法。当代设计讲究思路方法,需要一系列的具体的方法构成整个设计过程,离开具体的方法,设计就失去了可操作性,“气韵”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方法,古人有着不同的见解。

一种观点认为“气韵非师”,并将重点归结到天赋与后天的知识积累与品行修养,甚至认为修身养性重于方法技巧。在当代设计中,设计者、设计单位成为了品牌文化的重要部分,也应要求设计者修身养性、博览群书,如黑田泰藏讲,“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匠人,进而达到艺术家的境界,不仅需要感情投入,还要亲身躬行及经受岁月磨练。你的坐卧行止、一餐一饮,都是渐悟的修行。”对理论知识囫囵吞枣、不注重做人品行、经营之道,设计作品也将浮躁与肤浅,终不会带来持久的价值。

另外一种观点将“气韵”落实到了书画的构图、笔法、用色的实际操作中。如荆浩将“气”和“韵”与绘画中的“笔”、“墨”联系起来进行了研究论证,他认为“气”是通过运笔的技法、技巧,做到笔笔到位,不媚不俗;“韵”是通过用墨渲染出的艺术效果,浑然天成、不着痕迹。随后有研究将纸、砚等纳入研究范围,这种观点将“气韵”落实到具体方法,又带来了单板、造作的问题,失去了绘画的自然淳朴。在当代设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设计方法、手段的不断完善,标准化、模块化的大量运用,使设计像堆积木一样容易、高效,但万变不离其宗,设计风格趋于统一。

3. 当代设计中的“气韵”。“气韵”的价值在当代设计理论与实践中有着特殊的魅力。“气韵”是具有一定属性、规律的自然万物和社会百象的人为元素改造,高度概括了当代设计的非物质化趋势。

“气”对于设计行为来讲是联系设计者、设计作品、用户并贯穿其中的潜在规律、力量,揭示了设计者对作品的定位、用户体验、用户反馈等基本的准则。“气”由设计者而聚,随作品而生,在营销中升降,与用户氤氲,而后或止、或灭。“气”对于设计机构来讲是机构形成的原动力,一方面,“气”凝聚设计个体并形成团队精神并从事设计行为,在实际中组织的形成需要每个设计者的参与、相互包容、共同奋斗,而后则有所谓企业文化或品牌建设的定位与实践;另一方面“气”和社会环境氤氲生变,于是有了团队的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气”对于设计作品来讲展现了它的厚积薄发,“气”生于作品与用户交互的中,承载了作品功能以外的超越人们意识的、无可争辩的精神信息,好的设计不在于“求变”,在于“气”的氤氲和合,好的作品会融于社会生活,融于自然环境,静如空气,虽然看不见却很重要,时尔春风袭来又知它的清新。

“韵”即“运”一种解释为“气”的生灭、聚散、氤氲、升降、健顺、动止等,是设计的经营、组织机构的建设、设计作品的美学特征。一气运化,仗气成象,“气”生命般地流动才有了审美的对象,即“韵”。作品的美在于“气”的呼吸,呼吸以自然之力推动、以社会生活需求推动,设计者的造作,犹如画蛇添足,增添死气。在《庄子・达生》梓庆为的故事中记载,“……臣将为,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梓庆的“三斋”精神、“气”的凝聚、对设计方法的淡化和材质自然天属性的充分发挥,而后才有了“”的自然天成、鬼斧神工,此故事形象概括了“韵”在设计中的实际作用,颇值得当代设计回味。

第6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工科;生物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综合实习改革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争,国家实施的“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1],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新产品研发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工科”高素质复合人才[2]。加快推进了新工科的发展,加大工程教育的改革力度,迫在眉睫。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工科是对当前工程教育问题的全面反思和提升[3]。工程教育的基础是工程实践,而综合实习是工程实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综合实习过程对促进新工科的改革尤为重要。

二适应新工科的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习的意义

我国已明确将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培育生物新产业,力争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4]。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尤其需要工程技术兼经营型的产业化人才。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生物工程专业技术及管理等知识,具备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实施、生产运行和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能在生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产业从事生产设计、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并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5]。故“新工科”背景下的生物工程专业教育须以工程教育为核心,工程教育围绕实践进行,综合实习教学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传统实习存在的问题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传统专业实习分为二个阶段进行:第七学期进行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和第八学期3周的毕业实习。这种专业实习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一)实习教学时间短,缺乏工程实践

以实习指导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生产现场收集生产工艺资料、绘制工艺流程图、了解掌握生产原理与生产方法,内容单一,这种“只看不动”的实习,学生仅只了解了表面知识,很难深入系统学习产品生产、设备结构、质量管控、经营管理等内容,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状态,缺乏工程实践的训练与工程能力的培养,实习效果不佳。

(二)企业参与度不高,接受企业实习指导受限

组织学生在实习基地集中完成实习教学,因实习时间短,企业参与实习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加之企业要承担管理成本与安全风险,企业也仅停留在提供师生实习场所、安排技术人员生产现场简要讲解、开设讲座等较浅的层次,并没能真正让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接触到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及实践经验。

(三)评价形式单一,不够全面客观,学生兴趣不高

传统实习的考核以教师为主,结合学生的出勤、平时表现、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及总结等情况,按一定比例构成了学生的实习教学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所掌握的工程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此外,学生为完成实习报告撰写,拼凑字数与页数,缺乏实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习兴趣。

四基于“新工科”培养目标的生物工程专业实习改革措施

依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校外传统的实习体系局限于自身的有限力量,未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实习保障体系,不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化提高,不符合“新工科”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利于针对企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经过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通过与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改革传统实习教学模式,产教融合育人,逐步建立起基于组织运行保障、强化工程实践培养、管控评估的校外实习体系,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延长实习周期,突出专业实习的中心地位

改革课程体系,细化培养方案,将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合二为一成为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实习时间延长至4个月。该学期基本为专业实习专用时间,突出实习的中心地位与作用,不再安排其它教学环节,让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实习教学中去。

(二)改革实习模式,突出企业指导实习的主导作用

实习时间有保障,改革传统的实习模式,实现了“五个转变一个结合”,即,实习目标与内容由过去的面向点转变,由浅向深转变,由窄向宽转变,传统的实习笔试检查向实习现场的口试考核转变,传统的指导教师指导向企业技术人员与指导教师联合指导转变;传统的指导教师实习现场总结向企业举办各类专题培训、专题讲座转变;现场参观、现场查定、现场测绘向生产案例教学、岗位操作转变;并实现综合实习与专业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实习过程中,强化、突出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对实习教学的主导作用。较好的实现途径是将学生分配至原料预处理、发酵、分离纯化、制剂、包装、QA、QC、研发等各个工段、部门,实行培训、顶岗操作,定期进行轮岗。学生完全融入整个生产过程,不仅收集了企业的生产技术资料,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还在各自岗位上动手操作,充分挖掘与利用了企业的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指导发挥辅助作用,保障实习纪律与秩序,按照实习目标与要求批阅、检查学生的实习笔记与进度,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沟通与交流。

(三)建立校企双向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综合实习结束,以企业为主,企业根据学生在各个岗位的表现,逐项进行量化评分,并给出实习评价和评语;并开展实习学生的评比,评出优秀实习学生加以奖励、表彰。实习指导教师返校后批阅学生撰写的实习报告,以企业的评分为主,结合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及质量,给出最终的实习成绩。

五实施效果

(一)学生专业实习兴趣与主动性增强

由于增加了实习实践,学生在企业得到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实习期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校企双向实习考核评价体系较为公正、客观对学生的实习成果进行评价,对学生实习能动性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促进和监督作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精神状态饱满。

(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明显,缩短了就业后的职场适应期

综合实习改革后,毕业设计选题与实习对象紧密结合,毕业设计体现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能进行较为复杂的工艺计算、技术经济分析和较全面的产品市场分析。通过对近四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76.2%的学生在生物发酵、生物制药、生物资源开发等生物工程领域的相关企业从事加工、制造、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工作。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强,上手快,适应性强,适应期短。

(三)学生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第7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60年代预言的一般,如今我们已经开始步入“知识社会”,知识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知识工作者成为社会的主角,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企业也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逐步开展知识管理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现有信息和知识的搜索和浏览变得更加便利,但是如何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实现技术创新,仍然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

知识管理领域的拓荒者野中郁次郎所提出的组织知识创造理论,系统地阐明了组织是如何创造知识,以及组织是怎样对知识创造的过程进行管理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国企业面临创新的难题,这套知识创造理论可以为中国的企业管理者提供借鉴,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创新。

被忽视的“隐性知识”

作为一位受过西方教育的东方学者,野中郁次郎将西方哲学影响下的管理思想与日本知识传统进行对照和结合,分析日本企业对知识认识的独到之处。

野中郁次郎首先在哲学层面上分析了西方和日本对于知识的认识,西方哲学中关于“知识是什么”,以及“知识是如何产生出来的”的探究被称为“认识论”。而日本缺少这方面的论述,没有专门关于知识的哲学理论,日本人的知识传统特征主要有:主客一体,即“人类与自然的一体化”;身心如一,“知识意味着根据全人格的观念获得的智慧”,而不是像西方身体与精神分离的观点;自他统一,“重视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自己与他人产生共感中达成一体化”。日本的知识传统与西方笛卡尔式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身体的二元论截然不同,野中郁次郎认为要遵循日本的知识传统,身行合一,身体和精神彼此相互补充。

同时,他认为西方学者在努力克服“笛卡尔两分法”在理论上的局限性,但是还“没有哪位思想家曾经明确地阐述过,人类为了改变世界可以积极地创造知识方面的动态理论”。笛卡尔学派认为组织是“处理信息”的机器,并不能对创新过程进行真正的解释。野中郁次郎发现,与西方的经济与管理理论不同,日本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知识有独特的理解。他使用迈克尔・波兰尼(M.Michael Polanyi)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对日本企业的理念进行解释:日本企业认为创造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在处理显性知识,而是发掘每个员工的高度个人化、难以进行形式化和交流的隐性知识,为整个企业所用。

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技术”层面包括“非正式和难以明确的技能或手艺”,称之为“秘诀”(know-how),这些知识可能源自亲身体验、高度主观和个人的洞察力、直觉、预感及灵感。专业工匠的技能就属于这个范畴,虽然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很难将自己知道的技能表达出来。“认知”层面包括信念、领悟、理想、价值观、情感及心智模式。这些认知因素同样很难表述,但是会在人的行动中有所体现。

对隐性知识价值的发掘,是野中郁次郎提出知识创造理论的基础。

创造知识的“场”

虽然西方的知识理论和日本企业的知识传统大相径庭,但是野中郁次郎秉持辩证的观点,认为东西方的理论是互补的。他提出知识创造理论,力求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一对立事物的转换和统一,在组织内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创造知识。在他的观念里,“知识创造的本质,深深地扎根在建立对知识的综合,以及对综合知识的管理过程之中”。组织可以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来创造和利用知识。据此,野中郁次郎提出SECI模型,包括四类知识创造过程: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显化(Externalization),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组合化(Combination),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隐化(Internalization)。

SECI模型可以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上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不过创造知识还需要“场”的推动。野中郁次郎将“场”定义为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境。“场”为“进行个别知识转换过程及知识螺旋运动提供能量、质量及场所”。这里的“场”既包括会议室、办公室、工作车间这样的实体空间,也包括工作小组、项目团队、非正式团体、临时会议、虚拟空间、客户交流活动这样在特定时空发生的相互作用。知识不仅存在于人的认知层面,也依存于特定的情境,“场”就是参与者共享情境,通过互动创造新知识的存在场所。

企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场”,领导者可以对企业内的“场”进行有机配置,推动知识螺旋的进行。通过提供诸如实际空间(比如会议室)、网络空间(比如算机网络)或精神空间(比如共同目标)的“场”,可以使企业内的员工分享、创造、运用知识的过程更加方便顺畅,促进知识创造。

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创造可以分为五个子过程:共享隐性知识;创造概念;验证概念;建造原型;知识转移。因此,想要营造知识创造的“场”,首先需要鼓励员工进行隐性知识的共享,实现知识创造的第一步。不同的企业,知识共享方式有很大不同,具体为以下五种。

隐性知识传承型企业

这类企业依靠的是知识口头或手把手的传授,是一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人类出现以来,主要靠这种方式继承和传播知识。存在问题是:知识传递的效率不高,范围有限,“场”不够大,远不能满足当今复杂产品创新的需求。

基于命令的知识贡献型企业

这类企业的知识共享依靠的是强制命令,例如,规定企业员工必须每年多少条知识,提多少条建议。或者规定员工在工作完成后,必须总结自己的经验,将知识保留下来。这对于企业知识的积累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当员工意识到这些知识的共享,对于企业发展有重要价值的时候,他们会认真对待这些工作。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军队的“事后总结”制度,军人认识到自己所总结的经验对于战友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所以他们会去认真执行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员工往往更多考虑自己的利益,不愿上传有价值的知识。因为这是他们的吃饭本领,担心“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上传的知识多数是些无价值的垃圾知识。所以在基于命令的知识贡献型企业中,如果员工只是被动地去共享知识,难以形成有效的创造知识的“场”。

基于知识共享数目的激励型企业

这类企业对员工的知识共享数目进行统计,然后将知识数目折算成点数,给予相应的经济和精神激励。员工对此的反应是:或者一些价值不大的知识,或者少或者不知识。因为员工会觉得,这么点激励不能反映自己知识的价值。而过多没有价值的知识来拿奖金,又不好意思。例如,中国某研究所曾经规定,发一条知识奖励400元奖金,但大家知识共享的积极性还是不高。这类的激励因为标准不科学准确,对形成创造知识的“场”作用不大。

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透明公平型企业

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生命周期,即知识螺旋进化过程进行跟踪统计和分析,最终可以获取知识对企业发展的贡献情况,然后据此给予员工公平的激励。这样可以解决员工对于贡献有价值的知识得不到合理回报的担忧,使员工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这也是一种内部知识市场型的企业。其难点是,知识生命周期和知识的效益不易评价,激励很难做到充分准确。但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建立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透明公平型企业提供了机遇,有助于使企业中的知识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透明,激励越来越公平。这对形成创造知识的“场”有积极的作用。IBM的创新梦工厂、西门子的ShareNet都是这类创造知识的“场”。

幸福型企业

员工在企业中感到很幸福,以企业为家,将知识无私贡献给企业。幸福型企业依靠文化和价值观激励员工贡献知识,这是最理想的企业。日本的稻盛和夫曾致力于此类企业的建设,并已经在影响一些中国的民营企业,如宁波中兴精密和方太集团。深圳华为也在打造这类企业。这类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制度环境中要实现幸福型企业,难度很大。因为这种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重要的是首先要求企业领导做到无私忘我,要求领导有很好的人格魅力。

合伙人制、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等,再加上互联网和大数据带来的企业透明化,可以促进幸福型企业的成长,让员工与企业成为“精神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目标共同体、利益共同体”,释放员工潜能。这是比较理想的创造知识的“场”,因为它能使员工真正以企业为家,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知识,无私地开展协同创新。日本的精益生产模式也代表了这种“场”。

成为知识创造型企业

知识以及创造、利用知识的能力,被认为是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最重要来源,很多企业都开始重视这项工作,但是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壁垒:在个人层面,员工在接受新情况、新信息及新情境时,在新方式短期内不能产生效果的时候,可能会对新方式持消极态度,而采用旧的、稳妥的做法;使新的方式短期内不能产生效果;在组织层面,企业范式(company paradigm),即企业的战略意图、愿景或使命宣言及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每个组织,并且影响员工的思考和工作方式,当出现的新知识与企业范式有冲突时,在推广上会遇到阻碍。在这些壁垒的阻挡之下,知识创造过程在企业可能难以维持。因此,野中郁次郎认为需要在知识创造过程中进行知识促进,并且归纳总结了以下五个知识促进要素。

灌输知识愿景

灌输知识愿景,是指组织制定企业战略时,将企业的愿景概念化,指导员工应该开发哪些知识,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对知识创造过程进行促进。例如,本田汽车在开发新概念轿车时,提出口号“让我们一起去冒险”。管理者认为,需要一款与传统的思域(Civic)和雅阁(Accord)车型设计理念不同的汽车。于是,一群由年轻工程师和设计人员组成的新产品开发团队根据管理团队的思路指导,设计了既“短”(长度上)又“高”的城市型轿车――本田城市(Honda City)。这种“球形”的汽车形状可以为乘客提供最大的内部空间,同时占用路面空间最小,特别适合日本空间有限的国情。

管理交谈

管理交谈是指协助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与组织外部的人员之间的交流,比如与供应商、利益相关者及顾客等之间的交流。管理交流的方式包括:使用共同语言,澄清和避免任何误解及误读,鼓励组织成员之间的积极沟通,即创造交流的“场”。野中郁次郎认为,相比购买昂贵的信息系统来管理和处理数据,交谈才是分享和创造知识的最佳手段,应该受到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员工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例如,西门子公司的ShareNet将数据库、聊天室、搜索引擎结合在一起,在ShareNet中,员工可以存储任何有可能对同事有用的信息,而且不必拘泥于形式,因此在ShareNet上有很多个人或部门的陈述、评论;ShareNet上的“紧急求助”论坛是很多人愿意光顾的地方,在这里员工可以紧急询问在世界各个角落、对这个问题有了解的同事;ShareNet中的每一个知识贡献都能被大家评论。从使用结果来看,ShareNet是很好的工作助手,在使用的最初4年为西门子带来了1.22亿美元的额外销售额,而创造这套系统的成本只有780万美元 。

调动知识行动者的积极性

知识行动者是企业内将知识信息传播给每个人的“传教士”,他们帮助建立适当的促进情境,使隐性知识得以分享出来。他们为知识创造的过程进行准备工作,比如建立各种微型知识社群、联系不同部门的员工等。虽然他们一般不会参与到具体的知识创造过程中来,但是他们的工作减少了知识创造需要的时间和成本,改善了知识创造活动的条件。当今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知识社区、微信群、博客等,使得知识行动者的人群范围已经大大扩展,企业需要对于知识行动者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间接地推动知识创造过程。

创造正确的情境

创造正确的情境包括:培育扎实的关系及建立有效合作的组织结构,促进跨职能及跨业务单元活动。在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中,企业组织在发生着变化,分布化企I将是企业组织的未来模式。一方面大企业将权力下放,形成各种具有较大自的小团队或“阿米巴”,甚至是海尔的平台型企业中的创客,另一方面大量小企业纷纷涌现,如淘宝上的千万网商。他们是企业的主人,目标明确,创新非常积极。同时,互联网和大数据帮助专业化分工协同,并进行监管,防止投机取巧现象。

将本地的知识全球化

本地知识的全球化,指的是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复杂的知识传播问题。在跨国公司中,将局部知识全球化,利用各国员工的智慧,就有可能缩短创造知识所需的时间,降低创造知识的成本。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理论的提出过程,就是知识全球化的一种体现。他分析日本企业的成功秘诀,把总结出的管理理念与西方的管理思想对照结合,向全世界的研究者发表知识创造的学说,由此东西方的企业管理者可以互相借鉴经验,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工作。

国内的一些企业先驱如华为,已经在进行着知识促进的工作,在公司层面上提出知识管理的目标和战略,开辟线上线下的知识交流平台,任命知识管理专员负责知识行动,同时也组建跨职能及跨业务单元的团队来解决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8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7-0118-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阐明:开展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动校企合作的一体化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国家已经明确将职业教育定位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并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鉴于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较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它是将传统的师徒制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在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机制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学生在学徒制期间能够享受企业“准员工”的待遇,具有学生和“准员工”的双重身份。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等的提出与实施,迫切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作支撑。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发展,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引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已经是一种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能更好地为行业、企业培养量身定做的人才。现阶段,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还处于探索阶段。2018年5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首次与广西业盛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同年9月与安踏广西舒博特体育用品公司开设安踏学徒制班。现代学徒制是培养学生由学生身份向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模式,能够为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做好准备,有效推动个体由教育阶段到实际工作的过渡,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效解决处理问题的技能和水平。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专业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市場营销专业实践性比较强,市场营销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果单纯只凭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可能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高职院校有必要实施现代学徒制,加强校企合作,双方共同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

(三)更好地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为门店销售员、客户服务人员,发展岗位为门店主管、客户服务主管,拓展岗位为门店店长、销售经理、区域经理。这些岗位需要市场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级的学生具有信息收集、问卷设计、市场调查、促销策划方案设计、营销策划方案撰写、市场推广、渠道开发、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性很强的项目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进行具体的项目策划和实施。表1是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安踏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岗位与能力需求。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深化校企行合作发展

1.建立现代学徒制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高职院校需要建设稳定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推进实施订单培养,寻求企业联合招生和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等一线岗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不断升级,现代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一线员工更多地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融入职业岗位的因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市场营销专业在探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已经迈出了有力步伐,与广西机械工程行业的企业以及零售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工作开展的成效突出。

2.共建营销实践中心。校企双方建设共同的营销实践中心,在实训中心渗透合作企业的文化,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其职业素养。营销实训中心依据企业的岗位来设置,推进企业和学校人才的互相轮岗与顶岗实践。

3.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队伍,打造“双导师”队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群教学团队是一支业务熟练、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基本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名,讲师5名,助教2名。该教学团队教师在负责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为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服务和学生的指导工作。广西舒博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选拔10名技术过硬、业务熟练、门店运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师傅。

为了更好地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7—8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共派5名专任教师赴安踏广西舒博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顶岗实习,他们接受企业的岗位安排,从事门店终端销售一线工作,目的是培养老师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双学徒制学生的教学。

4.共建课程相关资源。针对部分高职学生不主动学习的问题,学校、企业、行业三位一体,共同联手建设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相关资源,明确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共同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案例库和职业资源库等。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和安踏广西舒博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共同编写《市场营销基本技能与实务》的课程建设相关资源,制作了10个微课用于教学,建立校企双方共用、共享的课程资源。

(二)构建“工学结合、五阶循环、12345”人才培养模式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结合学校发展和专业的需求,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派出专业老师赴广东、深圳、山东等地区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的基本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营销人才接地气、接岗位、接需求,构建“工学结合、五阶循环、12345”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五阶循环”是指校内理论学习、岗位认知实习、终端销售实践训练、营销与策划综合能力实训、顶岗实习和跟岗实习及毕业就业五个阶段的结合和循环发展。“12345”是指一种综合职业素养、两个大阶段(校内学习和顶岗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种能力(职业基本能力、产品推销能力、营销策划能力)、4种技能培养(产品营销的技能、营销方案撰写的技能、促销策划与实施的技能、门店运营管理的技能)、5个重要岗位(营销岗位、客户服务岗位、渠道开发岗位、产品推广岗位、门店运营管理岗位)。在校内营销的实践训练中,增加了线上营销、门店运营、门店销售、终端陈列等实践训练;第5、第6学期在企业进行综合应用能力实训及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企业中通过企业师傅小班教学,学生学习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运营信息处理与展示等项目内容。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运营和零售终端服务的实习工作,按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结合实际项目,创设以典型企业终端零售管理、营销策划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岗位工作环境,引导学生亲自参与零售企业门店的运营与管理,从而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三)基于市场需求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的开发应体现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根据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将传统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和“统计学”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开发“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课程内容是根据职业需求以及市场调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模块化设置。另外,开发《商务谈判实务》《旅游市场营销实务》《应用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基本技能与实务》等贴近行业发展需求的教材,制定市场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学徒制班级的课程体系,设计零售终端的销售实践训练。

(四)推进校内外实训室建设

现代学徒制需要高职院校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级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五阶段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第一阶段是营销岗位认知实习,第二阶段是创新创业调研实训和营销素质拓展训练,第三阶段是终端销售实践训练,第四阶段是营销与策综合职业能力实践训练,第五阶段是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这一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配套相应的实训室才能够实施。校内实训的内容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项目由校内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与完成。

另外,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学校加大对学徒制班级的专业投入力度,完善并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购置与建设实训设备和软件,建设安踏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娃哈哈市场营销实践教育基地,并深化发展,发挥基地的更大作用。新建的实训室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来设置,市场营销专业新建三个实训室分别为:一是营销与策划部门,岗位设置为策划和设计部、媒体部、活动执行部、市场调研部;二是营销战略规划部门,岗位设置为营销经理、策划经理、媒体主管、设计专员、执行专员、市场研发部经理;三是启航营销与策划中心,岗位设置为市场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策划推广部经理、公关部经理、行政部经理、仓管部经理、质检部经理、财务部经理、客户服务中心、销售部经理。

(五)推行现代学徒制班级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安踏现代学徒制班级的学生在刚开始加入班级时,对合作的企业不满意,对未来的工作前景不乐观,不愿意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不理解刚进入大学校门就接受企业的实践,对是否加入学徒制班級抱有犹豫不决的心理。在系领导和班主任做反复思想工作后,经过大一的磨合期,学生逐渐认同和喜欢这一模式。

学徒制期间,要求学生每天通过微信群汇报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学习心得,在企业实训结束后,每个学生提交实训总结和日志,企业和学校双方随时了解学生的工作与学习动态。实训期间,学校指导老师会不定期地到企业考察,与企业师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训情况。学生在学徒制期间有一定的工资待遇,并能够享受企业员工的销售提成,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受实践教育,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能够凸显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其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大一期间,学校针对安踏学徒制班级学生举办了3期营销实践大赛、演讲比赛和营销策划方案大赛。大赛中,邀请企业师傅和学校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评比打分并点评,学校和企业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热情,综合职业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第9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新人刚刚进入公司单位,一段时间工作下来,总会有一些工作上的收获和不足。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写好述职报告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员工个人述职报告模板,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新员工个人述职报告模板1屈指算来,到公司已近半年的时间,经过领导关心、同事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和调整,现在已基本上融入了公司这个大家庭。同时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同时也有一些心得体会与想法,借此机会谈谈,鉴于此,现将这期间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谈谈自己这段时间心态的转变。

坦白讲,如果说从到公司来就一直以火一般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那是虚伪的空话。可以说,这段时间工作的过程也是我自己心态不断调整、成熟的过程。最初觉得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所做的工作怎样,都不会觉得工作上的劳苦,但扪心自问,原来学的知识何以致用,你的特长在哪里,刚参加工作的我便迷茫的不知自己的定位。没有一丝的心理准备,公司安排我做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乍看起来信息收集数据统计似乎枯燥乏味、平淡无奇,要把工作完成是很容易的,但把工作做得出色、有创造性却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调整好心态的我渐渐的明白了,在各个岗位都有发展才能、增长知识的机会。如果我们能以充分的热情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

心态的调整使我更加明白,不论做任何事,务须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如果一个人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来免除工作中的辛劳的秘诀,那么他也就掌握了达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无论在怎样的岗位上都能丰富他人生的经历。

拥有积极的心态,就会拥有一生的成功。

其次,对我半年来的工作状况做一个小结。

(一)学习无止境,职业生涯只是学生生涯的一种延续,重要的是将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并进一步提高、升华。

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行业的信息整理工作,通过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应用,将公司开发与经营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动态数据、行业供应等市场主要数据和各级政府机关颁布的政策法规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采集、处理,为公司今后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这使我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各类行业政策和投资信息,极大地扩充了我的知识量。在对信息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又提高了我对office等办公软件的熟练程度,同时也增进了对档案管理知识的认识。

除此之外,我还尝试着进行了--项目的成本估算,使我有机会能接触到估算实践工作,对成本估算知识有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过程。结合学校里学的相关知识,我觉得需要进一步摸索和思考,活学活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即使是最基础的工作,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求进,以提高工作效率。

我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内容,与信息档案的收集、整理有关,本来以为这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工作,其实,如果有心多思考一下,档案管理也会更赋于人性化。接触工作至今,我发现需要保存的资料类目繁多、信息量大。于是,我在按常规进行整理的同时对一些资料从地区、级别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当然,随着工作的深入,还有更多新的内容等待我去学习,去思索。

当然,我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过于注重工作的进度对工作内容的全面性考虑不足等。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本着对本职工作的认真和责任心,把工作做好做精。总之,我将以公司的经营理念为坐标,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将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公司的具体环境相互融合,利用自己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的优势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领先技术,为公司的发展尽我绵薄之力。

新员工个人述职报告模板220--年6月1日,本人通过应聘,进入公司综合管理部档案管理工作岗位。主要负责公司档案管理、收、发文等综合方面的工作。入职以来,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工作顺利的开展。下面就我的工作情况作以下述职:

一、履行职责及工作情况

工作以来,我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来完成本职工作,把以往的实践经验应用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克尽职守;团结同事,积极沟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立足本职工作。

前期参与整理了公司管理规定中的《收、发文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印章管理办法》。通过整理这些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刻了对日常工作开展的流程和要求。

在处理公司收、发文时,合理、准确地整理文件内容摘要,并按公司收、发文标准进行排版打印、传阅到相关领导、部门,并做好后期回执工作和存档工作。

在档案管理方面,根据已经整理出的相关《档案管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在档案工作的专业技术知识等方面,不断学习、借鉴油田公司档案管理好的经验和方法,应用于我的工作中。梳理以前的存档资料,建立健全现有资料的存档规范。

在处理综合事务方面,当接到会议通知时,及时请示、确认参会领导,会议前提醒,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会后将整理的会议内容,按领导要求传阅并存档。公司组织的会议,做好会议的通知、会前准备、会议资料存档工作。领导出差,做好出差登记和差旅费用报销。按文件类型上传各类发文、周会议经要,并做好存档。按时上报部门周总结、部门考勤表。完成部门领导和公司领导交派的其它各项临时性工作。

二、学习情况及个人存在的不足

能进入公司,让我倍感荣幸,尤其是能和这么多高学历、高职称的同事在一起工作,给我增加了无形的动力,我会用积极的心态去改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多学习、多总结,让自己从多方面进步。现在工作已步入正轨,总结自身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一是,面对处理临时性工作时,工作思路不够清晰,问题考虑得不周全,很多工作处理得还不够完善;二是,档案管理方面,档案材料的整理、归档、借阅工作流程还不够全面;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工作目标及承诺

1、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在前面。

注重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善于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

2、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

加强与同事间的沟通、学习,配合,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环保意识,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做到“想安全、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

四、具体思路和措施

1、全面提高自己在处理收、发文的文书整理质量,认真做好传阅、发送、存档工作。

2、按照公司《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好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尽量保持存档资料的完整,以备查阅。

3、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遇到问题时,以全局的高度,从整体利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4、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细节,特别是在处理临时性工作时,合理安排手上的工作,得当处理各项临时、紧急工作。

最后,诚挚的感谢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中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发挥出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

新员工个人述职报告模板3从入职至今不知不觉已快三个月了,通过这三个月的锻炼和磨合,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对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经过这三个月的工作学习,个人综合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回顾这三个月来的工作历程,述职报告如下:

一、工作中的体会以及成长:

1、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

认真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自己。

2、用心做事,能够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把客户遇到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尽力为客户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来访的客人以礼相待,热情,耐心地帮助他们。

3、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初到公司时,我对房地产开发行业了解不多,通过一些基本工作,例如:一些数据统计、合同的备案、文件归档等等,我对房地产开发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

4、态度与责任,身处什么样的岗位,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了正确的态度,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进而取得正确的结果。

具体而言,我对工作的态度就是既然担起来了,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5、在各位领导指导下、同事的帮助下,我在不停的完善,把事情条理化,规范化,这也是一种态度,诚然,这也是一种责任。

6、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扎实的做事,不以事小而马虎,不以事多而敷衍,真正将每件事情都当作一件作品来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工作成果。

二、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积累工作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从工作中总结,提高效率,提高工作能力。

2、经过三个月的时间,虽然在思想和工作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其他同事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但要发扬自己的优点,还要客观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工作中存在粗心、急躁、考虑事情不周全的缺点,应变能力、协调能力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克服年轻气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努力完善提高自己,弥补不足。

3、任劳任怨、孜孜不倦。

对领导的安排是完全的服从,并不折不扣的执行,一如既往地做好每天的工作;始终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向同事请教工作中的经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

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我认为我能够积极、主动、熟练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全面的配合公司的要求来展开工作,与同事能够很好的配合和协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继往,对人:与人为善,对工作:力求完美,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以期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员工个人述职报告模板420--,这是我工作初始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完成了一个由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回顾这段时间的成长,收获颇多,自己的心态不断调整、成熟,为人处事的能力,各方面都在不断的成长变强。

记得刚进公司的那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师父交代的活儿干完了就不知道干啥了,脑子一片空白。每天下线、压端子、分线,原来这就是工作。心里很不是滋味,学校学的知识一点都不能学以致用,很迷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下线布线虽然看起来枯燥、平淡,把工作完成是极容易的事儿,但要做的快,做的好,且不出项点,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于是,我慢慢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重新审视这个小集体,也渐渐的明白,其实各个岗位都有发展才能、增长见识的机会,只要我们满怀着一颗热忱的心,最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最不平凡的业绩。

我将这一年的工作收获总结如下:

一、诚信敬业

无规矩不成方圆。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公司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懂就问,把自己本职工作内的事情做到最好。即使是最基础的工作,也不断地创新求进。

二、学无止境

职业生涯是学生生涯的一种延续。进入社会的这个大集体后,我仍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的知识缺乏。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原来社会这个大集体是如此的粉彩多呈,没有什么知识是学的完的。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让自己的知识底蕴更上一个台阶,也为了职业生涯能有更好的发展,我激励自己自考学习,用更强的知识来武装自己。

三、处事为人

象牙塔中的生活,我们天真的活在一种自以为的骄傲中,以为自己已经无与伦比。工作后才真正明白,如果只是一个人,永远都成全不了最优秀的团队。谁都不可能建座孤岛,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与他人一道工作并得到别人的合作。

这个过程,除了技术,便是处事为人的能力,不是狡诈,是尊重聆听,真心换真心的过程。我们的集体和谐融洽,我们的工作氛围轻松,大家都毫不吝啬的交流传授经验,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强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便越来越好。

今年,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丰收之年,无论是在行为、思维上都切身感受到了提升和进步,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也下定决心去学习职业生涯中必备的更多的能力和技巧,我会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调整学习。

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已准备好了全身心的热忱,让新的一年,新的学习过程,早些开始吧!

新员工个人述职报告模板5每个人都有怀揣着一个梦想,梦想是我的希翼,它引领我奋斗进取,踏平坎坷,品味成功,天高任鸟飞,山高人为峰,我的梦想就是和富士康科技集团,共成长,共奋斗。

间总在不经意间过得很快,工作很充实,不知不觉,进入公司已经二个月了,这期间,在各位主管,同仁的帮助下,我强烈的感受到了公司的工作气氛,更有利我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在公司工作的同时,对公司的经营宗旨和未来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我将努力把富士康科技集团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誓将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富士康人,以百分百的责任心做好每项工作,以无上的荣誉融入到工作环境,增强对公司的荣辱感,认真工作,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努力及进一步提高自身素养,勤奋上进,在富士康提供的大舞台上,更好的表现自己,在富士康集团不断壮大扩展的同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好的谱写个人的辉煌人生,让自身在工作中充满成就感。

自20--年9月12日加入到PCEBGDT(2)冲压厂设备维修,保养至今,即将届满三个月,不断融入到设备和富士康大的企业文化过程中,对于我个而言,可以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培训与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培训与,我参加很多次的冲压设备技能维修培训,其中包括整平机显示异常培训,冲床的结构原理培训,电路图纸认知培训等等,面面概括,句句精要,记录在案,加以深化理解,接下来车间环境与设备,主要在冲压厂B8,B5栋各车间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职责。同时接触以前我没有接触过的‘小松冲床’有关信息,并祥细与金丰冲床的结构原理与气路,油路,线路相比较,小松的结构牢固,线路复杂,而金丰结构紧固,线路简单,界面人性化,相比而言,小松的故障率低,金丰故障率偏高,经过了解小松与金丰的冲床结构与原理,对接下来的保养与点检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二阶段、工作初期与着手维修。

这一阶段我初步接触日常工作并着手维修设备,这其包括‘600T/201线刹车器拆解,安装与调试,我参与全过程,感觉到刹车器的原理安全性,刹车本体与气缸本体的精密性,传动轴上的小齿轮与齿轮箱的大齿轮紧密性,拆解与安装的技巧,学到很多,一一记录,加以理解,融入脑海,增加自己这方面的知识,200线800T冲床曲轴的连杆合铜的拆解,修复与安装调试,这一系列中,我深入理解并熟悉它的工作原理和连续作业设备所带来的损耗,并融合自身工作经验,设备保养及维修的具体措施,得到了上级各主管的认可,在工作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主管及各们同仁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最终在主管的带领下解决问题,使设备能更好的投入生产,这一切,我看到了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设备维修工作是一支积极向上的,有团队精神的冲压工务,

第三阶段、沟通协调与深入学习。

通过工作历练,自身的维修能力,得到了锻炼,沟通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期间,即便工作再忙,事情再多,时间再紧,主管仍然没有放松对我个人学习,维修方面的要求,让我感动的是:主管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上至副理下至课长,组长,经验丰富,且平易近人,工作中,生活中,都是我学习的良师益友,耐心地讲问题,细致地讲各种维修技巧与安全,一丝不苟,尽心尽力,主管百忙这中尚且如此关怀下属,关心我的长大与进步,我自然没有理由让主管失望。

第四阶段、后续规划与个人改善。

能过工作与检讨,可以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缺失,并以此为动力,改善自我,坚持在学习。各项的技能可以发挥的更好,构想和工作改善没有达成,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后续规划与个人改善如下:

1、目前对金丰与小松冲床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方法,需进一步完善,发现问题,记录问题,解决问题。

2、提案改善过于被动,需加强自主改善能力。

3、加强教育训练,提高冲床与PLC各方的技术与原理。

4、积极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上来,并起到积极作用。

5、协助主管,互相学习,开拓进取,为冲压工务团队精神而努力向前。

第五阶段、结束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