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秦兵马俑课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那么,如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支架式”预习,让学生有章可循
预习在中高年级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高年级教材的篇幅、选材及信息量涉猎广泛,要想达到课堂教学预设的目标,如重点词句的理解,文章写作手法的感知与内化,思想内涵的提炼与升华,仅靠两到三个课时的集中讲解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借助预习的手段将学习空间及时间向课前延伸。预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可是,尽管我们深知预习的重要性,学生的真实预习水平却不能让人满意,他们情愿写十分钟不动脑筋的作业,也不愿做一分钟的深刻思考。教师要以这种思维惰性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一份学习预案,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如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预案:(1)认识课后的所有生字,做到不借助音节也能认读,并使用工具书为生字组词;(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出感情;(3)画出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或句子,并进行批注;(4)从写作方法来看,你有什么发现?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在查阅各种补充资料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这样的预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预习的主线和范例,学生既明确了预习的内容,也逐渐内化了预习的方法,有章可循。
二、“支架式”阅读,让学生有线可抓
阅读感悟,在众多的课堂中流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看似热闹,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却毫无裨益。教师需要精简教学预设,从整体着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思考,衍生出主线式的话题。如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当学生汇报交流了预习成果之后,教师可对重点段落的学习进行提示:(1)课文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秦兵马俑的三大特点的?你能结合具体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吗?(2)课文的谋篇方式给了你什么启示?(3)读了整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这样搭建整体支架,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明确学习同类型文章的思路,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整体布局,给学生梳理出清晰的框架,再遇到同类型的文章时,教师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学了。
课文是个性化的,当然也要有个性化的解读,这样才能将课文学得更透彻,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入。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各种指导性支架,如《秦兵马俑》一文的特色是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语言生动,描写细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兵马俑的特点?如果没有这些方法,你觉得效果一样吗?”在对比中,学生领悟到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展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必不可少;通过辨证的剖析,感悟到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支架式”拓展,让学生有法可用
适度拓展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素养的提升,为他们的学习打开一扇窗,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加人文底蕴,使他们透过窗子看世界,拓宽他们的语文视野。
支架式拓展,在课堂上主要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留白,在留白处做文章,挖掘出更多的内涵。如学生了解了众多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之后,教师可提问“兵马俑还会有怎样的神态”,带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课文的语言模式刻画出自己心中的兵马俑。另外,课文的构段方式也可以生长出拓展点,如“学习课文总分式的结构,介绍一处景点”等。
在课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迁移式的创作。如学完《秦兵马俑》后,教师可以展示丰富的秦兵马俑辅助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还想了解哪些秦兵马俑的知识,使他们继续关注相关知识,使学习有持续力。
当然,我们还是应坚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这样,在他们的心中,语文才是有趣的。
一、准确具体的规模介绍
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威武,气势上空前绝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三个坑共发掘70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战车、4000余匹陶马、10万多件兵器。坑内出土的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虽然埋在土里已有两千多年,依然刀锋锐利,可谓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围绕兵马俑的规模,作者用列数据和作比较的方法加以形象介绍。“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这样,读者对其规模之大就有了形象具体的认识。
二、活灵活现的特征描绘
作者在介绍兵马俑特点时,先抓住特征进行描绘,然后根据俑的神态展开联想,使笔下的兵马俑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将军俑“身材魁梧”,给人以总体的感受;“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则从穿着、动态、神情等方面具体说明。“戴”“披”“握”“昂”“挺”“站”等动词使用得很准确,让读者在头脑中可以勾画出具体的样子,很形象。秦俑以写实的手法,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统率千军万马,吞并六国,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将军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的前面,像在指挥。他们显得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武士俑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威武刚烈。骑兵俑坚守岗位,坚毅地驾驶着战车,保护着驭手。弓弩手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将箭发出去。这些陶俑乍看一样,但细看才知他们表情不一,神态独特。陶俑的制作细腻,手艺精湛,每个陶俑的发式、神态、衣服,甚至战袍的扣子、铠甲的编缀都有细微的差异。这在中国雕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三、表达手法的综合运用
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听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陶俑背后的血泪与辛酸……正是作者独具匠心的观察视角,扣人心魄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体悟出中华民族的智慧。“……”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四、水到渠成的自然过渡
第3自然段的前半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紧承上文,下半句“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则开启了下文,成为下文的总领。这一句在文章中起到过渡的作用,使上下文形成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你再用心地读读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针对这一教学重点,我主要设计了三步:1、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调查表,体会类型众多,个性鲜明;2、通过朗读感受兵马俑神态各异;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一部分的教学,学生对于填表的任务不是太理解,教师巡视时并没有做准确的了解和指导;所以在全班汇报交流时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表演环节没有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其次,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少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做表面文章。
第二部分的教学,由于上一环节耽误了一些时间,在本环节中只是让学生读了一遍,教师和学生合作了一遍。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明显的时间不足。
关键词:听障学生;语文课堂;朗读指导;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学生高涨的朗读热情。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
听障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w、挂图、视频录像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进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学《秦兵马俑》这一课时,由于听障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甚少,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下载秦兵马俑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当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对秦兵马俑“宏大规模”,身材魁梧的将军俑,体格健壮的武士俑,准备杀敌的骑兵俑,形体健壮的陶马有了直观认识,用眼睛“读”懂课文,仿佛自己来到了西安,目睹神态各异的兵马俑,课文内容不再需要老师的过多讲解,学生就进入了课文的意境,有了强烈的朗读欲望,在朗读中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明确目标,反复训练
课堂上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后,要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为了避免学生泛读走过场,要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朗读,以达到提高朗读能力,加深对文本理解的目的。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提出“读”的具体目标:第一步是读正确。在讲读课文之前先让学生借助字典读准字音,了解字义,理解词语,扫清字音和词义的障碍,还要借助手语书,解决新词语的手语,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强调在读“正确”上下功夫, 做到不丢字、不重复、不颠倒字词、不破句,手语流畅准确,达到准确的认读。第二步是读流利。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读讲结合,以读促讲,以读促学,要让每个学生明白课文向他们传达的是什么信息。做到讲中有读,读中有讲,两者相辅相成,强调在“流利上下功夫。”第三步是读得有感情。在学生熟读、读流利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强情感体验,让文章之情、教者之情、学生之情通过朗读融于一炉。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中,要求学生手语也应带着感情来打。
三、示范朗读,个别指导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感情,先受到感染和教育,再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用声音、手势和表情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感受其中的感情,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认真看(听),正确看(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这样,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加上听障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看(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手语等方面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
四、形式多样,练评结合
朗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教师范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如《小木偶的故事》一文以告诉学生要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为了让学生理解“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在实际的朗读表演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的演示,听障学生发现了小木偶因为只会笑而受冤枉、被怀疑、遭误解,明白了要用不同的表情来面对所发生的事情,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快乐的人生。这样,在对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聋生的朗读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分类要求,尊重个性
在一个班级中,由于听力受损程度不同,班级内学生发音两极分化现象会很严重。朗读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听力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听力较好,发音较准的学生,要求字音要读得准确,声音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并配以正确的手语;听力较差的学生要要求手语准确到位,朗读时尽量口型准确。教师只有正视学生的差异,分层次要求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朗读,陶冶了听障学生的高尚情操,让他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朗读,调动了听障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将书面语言转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朗读,提高了听障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语感。总之,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因而聋校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朗读的指导,使听障学生能有滋味地读,恰如其分地读,让琅琅读书声在聋校语文课堂精彩呈现。
参考文献:
[1]何文明.聋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1年第1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开掘资源;多维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65-01
教材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平台,蕴藏着丰富且极具逻辑性的价值资源,是引领学生语文能力不断发展的助推器。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对文本内容的体悟,将更丰富的视角聚焦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上,并契合学生表达的认知需要,开掘出最适切的语用价值训练点,引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感知w悟,在情境迁移中开掘文本资源
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他们的感知能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阅读教学就应该由关注文本内容逐步向文本的言语形式过渡,引领学生在提取感知、涵泳辨析的过程中,感受独特的言语形式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并组织学生在深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仿照性练习,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如在《船长》一文中,哈尔威与大副对话的部分,作者在语言形式的运用上就匠心独运,不仅语言简练短促,而且连续对话中没有一处提示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深入对话文本,意识到这种对话方式与韵律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紧张的氛围与节奏。其次,教师引领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还可以在怎样的情境中运用这样的语言方式?”有学生说:“我曾经在医院急症病室,看到医生询问病人家属时的对话,就可以运用这样的语言形式。”于是,教师顺势而导,要求学生想象医生在急诊室与家属的对话,并尝试模仿课文中的对话方式进行描写。
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表现方式,就会衍生出完全不同的价值情韵。只有真正发挥文本的语言形式资源,才能真正让练笔实践落到实处。
二、把握特性,在辨析提炼中开掘文本资源
随着语用理念在阅读教学中的不断实施,阅读教学以表达为本位的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关注哪些写作策略,如何关注写作策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发展呢?这些都应该充分遵循教材编者设置在每篇文本中的写作价值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顺应学生基本的认知规律,形成彼此相连、息息相关的语用训练体系。
如《秦兵马俑》《埃及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说明文被设置在同一单元中,既有其文体相同的共性,又分别彰显出与众不同的价值点。以《秦兵马俑》为例,这篇说明文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以全面、细致的观察为起点,借助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实写,并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展现了兵马俑的特点。这种充满文艺气息的表达策略,在一般性说明文中并不常见。因此,教师为学生出示了其他文本中的兵马俑图片,并组织学生在深入、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练笔表达。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以单元的整体性视角探寻出《秦兵马俑》作为说明文与其他说明文存在的最大不同,并将随文练笔的训练价值点确定于此,真正发挥了文本的价值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策略。
三、整合融通,在类比联系中开掘文本资源
阅读教学中,只有在两篇或者多篇文章的联系对比中,才能窥探出文本独具魅力的语用训练点。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运用整合的视角,对同一单元中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感知,在融通中开发文本资源,为学生表达练笔服务。
如五年级上册人物传记单元中,编者选用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和《诺贝尔》这两篇课文。相同的人生遭遇、相同的锲而不舍、相同的成果丰硕,彰显了两篇文本整合融通的可比性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两篇文本都是属于同一种文体――人物传记类。但深入到文本内核之中进行细致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两篇文本对人物描写的视角和维度的不尽相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基本上是以整体性概述的方式,描述了谈迁收集素材、到处寻访、灯下疾书的画面;而《诺贝尔》则更多的是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来刻画、展现人物形象。正是基于这样的质态,笔者引领学生分别从两篇课文的核心语段中,感受到了这两种写法的不同特点。随后,教师则组织学生尝试运用《诺贝尔》中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具体补充谈迁收集资料的详细过程,让实践练笔真正尊重了文本蕴藏的价值资源。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通过整合对比的视角,丰富了学生的整体性效益,从别样的视角中发挥了教材文本的内在资源,提升了课堂随文练笔的实际效益。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夯实 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50
字词教学是小学生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指出:“识字、写字、学词是贯彻整个小学阶段最基本、重要的任务,一定要夯实这一语文学习的基础。”那么,如何夯实字词教学呢?
一、关注理解,把握词语内涵
教学时,我们应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多方面、多方位地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理解、感悟,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
(一)巧用联系,精确解读词语
1.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如学习《翠鸟》一课中的“鲜艳”一词时,教师先从字理上解析“艳”字:左边是“丰”,意为丰富、丰满,右边是“色”即颜色,合起来就是颜色丰富的意思。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示翠鸟羽毛颜色丰富的词语――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最后,教师启发学生归纳:像翠鸟羽毛这样颜色丰富而又靓丽的,我们就叫颜色――(生:鲜艳)。联系上下文可以使学生更精确地理解词语的内涵及多种含义,这也是学生阅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词。如《从现在开始》一课中“轮流”一词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开火车”读词,然后提示学生:“像刚才这样,我们有秩序地一个接一个读,叫做‘轮流读’。”接着,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平时我们还会轮流做什么?”学生会联系到轮流扫地、轮流分早餐、轮流帮老师发作业等。与生活联系起来理解词语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达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
(二)比较品评,辨析词语的深度
在课堂实践中,通过比较辨析近义词的异同,能够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体味出词语运用的精妙。如“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中的“瑰丽”一词,教学时,我们可以先把“瑰丽”拆开来理解:“丽”是美丽,“瑰”字是斜玉旁,与碧玉、瑰宝有关。“瑰丽”一词就是指像碧玉一样晶莹透亮、美丽;而“美丽”则是指漂亮、好看。课文中五光十色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如同碧玉般晶莹透亮。显然这里用“瑰丽”最准确。掌握了辨析法,学生就能够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了。
(三)追本溯源,感知词语的厚度
在执教《秦兵马俑》时,教师抓住“精”字,先通过字理解析:“米”形“精”声,古时候人们用舂来舂稻谷,把米和米糠分开,舂得越久,米和米糠就分离得越好,分离得好为“精”,分离得不好则为“粗”。“精”的本义指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引申指品质最美妙的事物。学生在感知了“精”字的本义后,找到课文中具体描写秦兵马俑“精美”的语句是“兵马俑的神态雕刻得很逼真,十分完美”,从而进一步理解了文义。这是从文字上直接获取的“精”。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文本,探究文字的厚度。首先从雕刻技艺上看,8千多个兵马俑,工匠们居然能够一个个雕刻得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可见工艺精湛;其次从语言表达上看,用了很多四字词语,简洁明了,非常恰当,这是语言的精练;最后从写作的角度看,文中“有的……好像……有的……好像……”语句用了写实加想象的方法,写出了兵马俑的精美,这是写作方法上的精妙。这些都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精”。这样的教学,以字理析词为基础,追本溯源,能让学生透过文字的表面去感受文字背后丰富的内涵,去触摸语言的温度,去感知词语的厚度。
二、注重积累,丰富语言积淀
语言积累的数量是决定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关键要素,大量的语言积累能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汉语言规则。王林波老师在执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时,通过“卓尔不群、锲而不舍、攀险峰、涉危涧”等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更多类似的词语。学生找出了“名山大川、奇人异事、长风为伍、云雾为伴、千辛万苦、燃松拾穗、走笔为记、不避艰险、求真求实”等词并相互分享。王老师在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词语,丰富语言积淀的同时,既教给了学生积累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迁移运用,打好写作基础
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意义的理解也好,语言的学习也罢,都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服务于生活。再看王林波老师的教学,在让学生找出文中值得积累的词语后,教学就指向了运用:“刚才我们读了那么多好词,谁能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徐霞客?”学生的回答有“卓尔不群、求真求实、不避艰险、锲而不舍……”王老师的字词教学,立足文本,创设语境,使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细节是教学过程中从预设到生成、从生成到预设的统一。学生素质的不同使得每节课都各有千秋,随时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答案。处理好一堂课中的每一个细节,也就能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所以说,课堂教学的小细节中包含着大智慧。
一、教学细节是可以“打造”的
1.“打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一位老师上《秦兵马俑》一课时,出示课件,让学生逐一观赏兵马俑,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俑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学生因为预习过,大都使用文中的语言)教师很满意地点了点头,那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学生读课文)指名读,齐读,读完后练习对照课件介绍不同的兵马俑。看似教者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读得热火朝天,可其实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令听课的老师感到茫然。而另一位老师上的《秦兵马俑》,在这个环节的指导上,则层层推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层体会。教者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一种俑练读,结合文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到了将军俑的威风凛凛,武士俑的英勇善战,骑兵俑的干脆利落……然后再让学生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真正让学生感悟到了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打造”教师自己的评价语言
画面一:
这是一堂公开课,教师在讲完例题后,叫了一位坐在角落里的女生回答问题,可是答错了。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嘲笑的声音,女孩的脸羞得通红。“回去吧,请下一位同学回答。”数学教师极不满意,赶紧喊了一位成绩不错的同学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怕耽误了公开课的宝贵时间,避免节外生枝。回到座位后那位同学的头再也没有抬起头来。临走出教室时,我看到了这位女生眼角晶莹的泪花。
画面二:
这是一堂语文公开课,同样的一幕再次出现。这时,只见语文老师打了一个“停止”的手势,笑着说:“同学们,我们在回答问题时,都有出错的时候,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时,我们大家应该互相帮助使对方改正错误,而不应该嘲笑别人,相反我们应该感谢对方:一是她让我们避免了再次出错,二是她能够当着这么多老师勇敢地回答问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应该向李玲同学表示感谢,随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在后来的课堂上,她始终昂着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一脸的自信和幸福。
同样是回答错了问题,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同,学生的感受就不同,当然,教育的效果也不同。
3.打造“教师”自己的诱导语言
有幸临听了淮阴市顾琴老师的一节《爱如茉莉》,学生找到了相关的句子体会出“爱在爸爸那匆匆的脚步里”,可读时却有条不紊。这时,印象最深的是顾琴老师的一句导语:“着急的爸爸能这么沉稳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后,放声自由练读起来,毋庸质疑,重新站起来的读书表现令所有听课老师赞叹。
4.打造教师对学困生的责任心,助“铁”成“钢”
有幸聆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节课。除了课堂的精彩,一个细节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于老师布置读文感悟作批注,几名优秀的很快完成了,举起手来急于作答。于老师走到他们跟前,耳语了几句。只见那几个同学眉飞色舞地离开座位,像老师一样巡视起来。后来,于老师说明,他对孩子们说:“你们班谁有困难,快去帮帮他们。”
其实,让先做好的等一等,并不觉得有何不妥。可于老师却就这样细致,在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背后都轻轻地推一把,让每一个孩子都走得更快。
二、教学细节是需要“发现”的
1.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
一个教师在教学《海伦凯勒》一课时,直至下课,学生一直读包扎(zhD)而事实上应读(zD)。这虽然只是一个很细小的教学环节,但往往教师一开始没有及时纠正,而导致学生多次练习后形成错误的印象,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即使后来纠正,它的掌握也往往会大打折扣。
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本学期,我上了《爱如茉莉》公开课,上课时,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可当我让学生板书爱的感言时,学生却在黑板上写下了“爱是一声心疼的询问”,这可是我始料不及的,但我仔细分析,学生写得很对,文中的小作者在感悟爱,学习爱的同时也在表达着爱,我随即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因势利导:我们要学习文中的小作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回报周围每一个人给我们的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谢那些给我们带来爱的人。由于我的因势利导,使得文章中心更加升华,反而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近两年来,“真学课堂”的概念深入人心,引发了教学改革的新。在真学课堂上,教师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不是“演戏”,而是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掌握知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阅读教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让语文学习回归本真,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呈现无尽的精彩。
一、智慧阅读,健全人格
朱永新教授提倡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引领学生智慧阅读,激发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兴趣,培养健全的人格。在真学课堂中,学生的阅读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也是为了引导学生超越知识,走向智慧,获得真实的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主动体会文本中的重点内容,也就是秦兵马俑的特点。通过学生精读文本,探讨交流,总结出秦兵马俑的突出特点是“规模宏大,种类繁多,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近文本,获得感悟。如在本文第十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到文本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们抓住文本中对其神态的描写,重点分析其细腻的手法和独具特色的句式特点,这样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本的语言之美。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后面的名人名言,让学生在感悟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提高想认识,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文本中重点句子和有深刻哲理的句子引导学生重点体会,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走近文本,自主体会,这样的阅读才是智慧的阅读,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二、创新阅读,自主探究
小学阶段的“真学课堂”,要实现学生的创新阅读,在创造性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实现个性化解读。
例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表现了爱因斯坦一心扑在研究工作上,而忽视了生活细节的平凡和质朴,表现了他对孩子们的关爱,喜欢以一颗童心和孩子相处的性格特点。这样的文章对小学生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读懂文本,感悟其中的思想,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表现爱因斯坦前后变化的句子,这样的问题设计让文本解读变得简单,学生很轻松就能找到“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以及“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表现了爱因斯坦的什么品质?”通过这样的层层深入,学生自然容易掌握爱因斯坦宽广的胸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还看到了爱因斯坦对孩子的关爱。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将问题进行简化处理,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创新阅读,层层深入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提高了学生深入文本学习的能力。
三、真实互动,激活思维
在以前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有些看似热闹的互动活动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在真实课堂的背景下真实互动,使之落到实处,获得深刻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时,教师将教学目标预设为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其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学生阅读文本,对“循规蹈矩”这个词语的理解不够透彻。于是,教师让学生自由结组,准备了刀子和苹果,然后让学生展示一下平时都是怎样切苹果的。让同学意识到这样“循规蹈矩”的做法是看不见五角星的,那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发现五角星呢?在教师的提示下,有的学生横切苹果,果然看见了五角星。这样,通过师生的互动操作,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了深化,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108-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高,21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就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阅读对象不再限于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等视频资料。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多种局限。这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而多媒体的引入,就像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魔术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借助声、光、影、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这较之教师的抽象讲解、有限的板书更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以本人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为例。在新课伊始,先用动画的形式展现话题:动画中,几条鱼在水里欢快地游着,游着游着竟游上一张白纸。这时,画面打出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屏幕上,生动的画面再配以有趣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这时,再引导学生进入所学习的新课文,同学们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读题后,我问学生:“你想从文章中知道什么?”这时学生活跃起来,纷纷提出问题:“鱼真的游到了纸上吗?”“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多媒体设置疑问、创设悬念的效果真明显,它将不可能的事情生动地展现在眼前,怎能不催化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个个急于想从课中探个究竟,在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驱使下,他们的学习过程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2 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要形式的个别化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协商学习两种模式,恰恰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里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所以,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完全可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且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了教学,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①上网搜索查寻有关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②运用所查寻的资料,自学《秦兵马俑》一文;③针对疑难问题进行交互解答;④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从网络上所了解到的秦兵马俑。
3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不再以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我通过分析,先明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学习到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查找了大量资料,把教学要求、教材说明、学习方法、播音员的朗读录音、生字的音形义、重点词句和段落的分析、课后练习以及杨梅树和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杨梅的产地及生长情况、杨梅的营养价值、杨梅的食用和药用方法、当地围绕杨梅而形成的产业情况、果农收获杨梅时的欢快情境、杨梅产业为当地人创造的价值等有关资料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按一定的秩序制作成了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要真正融入人机交互的环节,必然就进入了主动的学习状态。而此时,教师的角色也较好地完成了从“前台”到“后台”的活动空间转变,完成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最好环境。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