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学导论范文

生态学导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学导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学导论

第1篇:生态学导论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道德;体验;

一、生态道德的涵义

所谓生态道德,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属于道德的范畴,却突破了传统道德只关注人际关系的局限。生态道德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调整的领域,即生态道德扩展到人—自然—社会这个三维坐标上,不仅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讲道德,更把自然融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生态道德不仅是指人在自然界中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以及生态规范,更指个人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理解和感情,它要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性问题。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当全社会对生态文明达成了共识,必然对大学生群体提出生态道德上的要求,要求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当代大学生们不仅要具有科学的生态道德观,而且要了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知识,正确认识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现状,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现自身由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的转变。要促进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觉醒,就要求在大学校园中开展有效地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原则,采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培养其生态文明素养,并使其自觉遵守生态系统的原理,积极通过生态实践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培养途径

(一)以课堂为主体的生态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沿袭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通过生态环保科学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生态道德知识,但同时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师生相互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对生态伦理知识的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因此在采用此种教育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克服课堂教学的多种弊端,深入发掘学科教材,增加一定比重的、更为贴近现实也更具时代感的生态德育的内容,使学生喜欢学,主动学。甚至可以尝试开设《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必修课,并辅之以《生态哲学》、《生态法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的选修课。

(二)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也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中影响着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即校园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合乎生态和谐理念的校园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学校规划、校舍布局、场馆建设、道路布置、宿舍条件和花草树木等等。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有助于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维护和创造等行动中来,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取向。因此,加强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校园进行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建设“绿色校园”,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绿化或者园林设计中,使校园处处散发生态和谐的韵味,使校园处处发挥教化育人的功能,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营造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

其二是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精神生态文化是指师生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而共同营建的一种体现人与校园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精神或生态氛围。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一是聘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定期举办以尊重自然、崇尚生命、节约资源等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系列讲座,让大学生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二是要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无烟日”、“植树节”等各种节庆纪念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环保标语征集活动、环保小抄报黑板报评比及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歌唱比赛等,以此激发大学生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热情;三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等舆论工具,进行生态道德知识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与思考生态道德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四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组建生态环保社团,例如:“绿色社团”、“环保社团”等,定期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开展节约用水用电、回收废旧电池、杜绝口香糖污染,提倡勤俭美德、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活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在高校广大同学中得到很好的树立,形成人人保护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五是要建立健全校园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合乎生态伦理原则的道德规范,通过制度规范的他律性和强制性,对大学生涉及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奖罚,以此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并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生态人格。

(三)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

生态体验是体验的一种崭新形式,它是“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摄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大学生生态体验活动的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最常见、也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生态体验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时组织大学生或者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自费到生态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等风景区开展游览活动。通过参观游览,让大学生身临其境,认识自然、欣赏自然、感受自然,使大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切实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相关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并自觉生发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教育功效。

二是生态考察。生态考察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生态体验活动。它主要是通过组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大学生对所在地或周边地区——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或监测,使大学生了解大气、水源、土壤以及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激发大学生对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使大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生态环境的方法,提高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并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唤起大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是野外生存。野外生存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吃住无着孤立无援的山野丛林中面对生存与死亡的考验,接受肉体和精神的磨炼,挑战生理、智力和技能的极限的生态体验活动。学校可适时组织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由富有野外生存经验的老师或教练的带领,不携带任何食物饮料,在野外开展徒步旅行、攀岩涉水、穿越丛林、搭绳过涧、野外自救、寻水觅食、野营野炊等内容丰富的活动。通过这种亲历亲为去解决生存问题和应对各种挑战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克服通常不易遇到的各种困境中锻炼身体、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深刻体会在大自然中为求生存而不得不克服各种困难的艰辛与愉悦,从而学会感激、尊重、敬畏、热爱和维护自然,并自觉养成符合生态道德原则规范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以课堂为中心的生态教育,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升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促成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塑就大学生健全的生态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蒋保国.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5):43-44.

[2]郑晓艳,王柏,郝淑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9):7-9.

第2篇:生态学导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青少年道德教育家庭学校社会

随着最近接连发生的学生群殴事件及其视频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以及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出现的某中学生拍摄脱女生的衣服视频等相关报道,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起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已经向人们敲醒了警钟,如今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已经出现了严重偏差,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如果再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也许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少年”、社会中的“定时炸弹”,以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现在弥补所要付出的代价。笔者在此试图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出发,就如何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ecosystemstheory),是用来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问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等人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立场出发,研究人的发展问题,将对人的行为和发展放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中,探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因子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作用以及人与各种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他认为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包括微系统环境icrosystem)、中间系统esosystem)、外系统(exosyetem)和大系统(macrosystem)这四个层次。其中微系统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例如家庭、学校等)中间系统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景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外系统指“发展的人并没有参与的、但又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例如父母的经济收入或学校的师资对青少年的影响)大系统指“各种较低的生态系统在整个文化或者亚文化水平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并成为其基础的信念系统或意识形态。”这些层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层次性的同心圆,前者逐个地包含在后者之中,要受到后者的制约。同时这几层系统也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和发展。因此在讨论人类任何一种行为时,都不能不考虑大系统的制约,同时也要考虑各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如何利用生态系统理论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一)微系统中最靠近青少年的一层——家庭家庭作为青少年生长和接受教育的场所,是微系统中最靠近青少年的一层,对其各方面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正如美国着名作家约翰·布雷萧所说:“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长大,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便与教育方式这一家庭规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家庭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该重视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自古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就以人格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孩子的伦理道德、行为礼仪等方面,到后来则由只重德育向注重德、智、体、美各育共同发展转变。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家长们逐渐看到了对子女进行智力投资所获得的巨大收益,因此将教育资源都偏向了智力投资。

而更为重要的,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道德教育,由于缺乏明显的短期效益,被束之高阁。因此,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首先要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家长要意识到,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端正其行为态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良好的道德素养也是孩子将来踏上成功的人生道路的必由之径。

其次,要端正家长自身行为,创造有利于道德教育的家庭氛围。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第一个受教育环境,其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各方面的行为。个体浸没在家庭氛围中,其思想和行为也会受到家庭人员的影响。正如天普大学发展心理学家PatriciaMinuchin在利用家庭系统理论研究儿童发展时所提到的:“个体发展影响其他家庭成员,其他家庭成员的发展和家庭系统的发展变化也影响个体的发展。”家庭中各个成员作为构成家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相互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因此要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要端正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创造一种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不由自主地形成一种平等、契约、宽容的道德意识。

(二)微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学校作为对青少年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育的场所,也是微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着系统中其他层面不可取代的优势。但目前产生的各种问题,却对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冲击,使学校不得不创新思路,革新方式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首先,学校德育应该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德育观。德育的内容本应是以广泛存在的道德为内容,但目前德育研究中大量存在重“育”轻“德”的现象。也就是说只重视传统道德理论的灌输,而缺乏对现代道德理论体系的建设。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体系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标尺也会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道德教育还是沿袭以往的标准和内容,几十年如一日地强调“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道德标准,未能做到与时俱进,难免会缺乏可信性及可行性。因此,学校德育应该更新观念,以现代道德观念体系为主要内容,才能更好地实施德育。

另外,学校应以一种开放的态度,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浸入,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时学校不应回避这些问题,而应以一种全面看问题的视角和开放的态度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力。与此同时,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正处于好奇心强、兴趣广泛的活跃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文化建设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由好奇心和兴趣延展的诸多想象。因此创造一种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展开想象;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文化修养。

(三)内层系统的指挥者——社会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外面的一层,也是整个系统的指挥者,社会制约着其它层面系统的内容与方式。同样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因此,加强社会层面的道德建设也是对青少年实施道德教育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现代社会道德理论体系建设。无论家庭还是学校的教育都要受到社会层面的制约。因此在社会层面建设现代道德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其它内层系统的运作。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转型,传统的道德体系已经有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如果再坚持实施下去,不是阻碍社会进步,就是不被人们所接受,所以现代道德体系建设,是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第3篇:生态学导论范文

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减物质化经济模式,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3R(减量化、再利用、再生利用)为操作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生态工业园则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要求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它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

黄石市工业囿的发展应在循环经济理理念下,尽快建立黄石市生态工业园理论方法体系,并依此建立生态工业园,这对黄石市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构建黄石市生态工业國势在必行

黄石市是主要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黄石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正步八快速发展期。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当地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并在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类型城市。黄石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享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全市已发现的矿产有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4大类,计7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37种。其中金、铜、钼、钴、锶、硅灰石等14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铁、铜、金、煤、石灰石等是黄石的优势矿产。煤、铁、铜、金、硅灰石等矿产丰富,是全国六大铜矿基地、十大铁矿基地之一,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一。依托这些资源,黄石建起了钢铁、有色金属和水泥等大型企业,吃了较长时间的资源饭。黄石市这个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本地的资源和环境造受到了一些影响和破坏。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利用,黄石市铁矿、铜矿的开采量已下降50%以上,铁矿石已由最高年产700万吨减少到400万吨。近些年来曾经引以为豪的矿产,开始呈现枯竭:22座矿山相继闭坑,储量低于30%的矿山有14座。煤炭开采量下降70%以上,煤炭只有最高年份的30%。黄石矿产资源面临萎缩、枯竭。

黄石作为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功能不很协调,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污染问题较多。黄石市主要环境问题有①未来的环境窑量不足。②污染排放总量大并呈增长趋势。③环境质量面临降级威胁。④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体上未遏制。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⑥资源禀赋不足。⑦产业结构调整艰难。⑧环境保护投八不足。⑦环境监管存在薄弱环节,执行性的环境法制尚待健全。

黄石市的循环经济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黄石市尚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区。黄石市工业园的构建主要以实现地方GDP增长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手段,多以圈地经营为主要形式,工业园发展存在一定不可持续性、非生态化等特点。目前许多工业园规划和建设趋同化,缺乏特色。很多园区内企业没有形成产业共生关系,物质和能源缺乏有效的流动,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园区内大多数企业都是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物,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环型物质流动为特征,导致资源的高开采、高消耗、低利用和污染的高排放。这些现状问题困扰着黄石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新型工业组织形式,被视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工业园是以循环经济与工业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式。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相比,生态工业园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要实现产业生态化目标,黄石市必须按照生态工韭学和循环经济原理规划一批生态工业园。在作为湖北省工业发展支点之一的黄石市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势在必行并大有可为。

2黄石市已具备建立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生态工业园基础

黄石市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黄石积聚了一批较具规模的资源型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这些资源型企业通过产业转型和资源综合利用,逐步形成了以企业自主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黄石工业园区是伴随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起来,而工业园区的建设主要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存在着工业园区规模小,企业间关联差,产业链短,生态园示范效应未能有效体现。黄石市产业发展总体上缺乏生态化规划设计,循环经济主要是由企业自主发展。有限范围内存在不多的准生态工业链。未形成产业生态群。

随着建设经济开发工业园区的经济模式的推行,黄石市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先后建设的工业园使黄石的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了调整。黄石市各工业园区在招商和项目建设中,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企业,选择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生产渚浩型企业八园,各园区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选择主导产业,作为重点领域,构建企业经济共生产业链,形成了市经济开发区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业园区。在黄石市,目前已形成了一批有示范作用环境友好企业、生态企业:湖北黄石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黄石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黄石兴华生化有限公司、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黄石振华化工有限公司、黄石华亿冷轧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等。作为推动“循环经济”的重要实施手段,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价值和必要性已逐渐得到黄石市相关组织部门机构(如黄石环境保护局、黄石市科技局等)、社会各届人士的普遍认同。

黄石市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政策环境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石市依托资源发展经济,并与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同步进行,初步形成了以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为加快发展黄石市循环经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黄石市已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试点实施期限为2008年~2010年。黄石市发改委组织编制(黄石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黄石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为期三年的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使我市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率先在全省形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模式。黄石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2008年8月22日)指出,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努力打造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典型示范区;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文明体系,基本实现”建设大城市、发展大产业、构筑大园区”的宏伟蓝图,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些为黄石市构建循环经济理念下生态工业园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和很大的发展空间。

3建设黄石市生态工业园的措施与方法

黄石市现有工业园基本上属于我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工业园,存在着重复性建设、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等弊病,因此需要按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原理的要求,改造和升级这些传统工业园并建设一批新工业国。构建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导引企业的推进机制是推动生态工业园发展的总体思路,应采用不同的推进机制推动生态工业园规划与建设。

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与方法来加快黄石市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

3.1加快建立生态工业园规划领导机构。生态工业园是集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生态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为保证新区生态工业园总体目标和规划指标的实现,黄石市需要尽早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高层次的专家咨询队伍。

3.2尽快建立黄石市生态工业园理论方法体系。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黄石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进行生态工业园建设时必须将规划与本地特点相结台。要遵循“减量优先”、“经济高效”、“物质循环”、”产业集聚”、“企业共生”等原则。尽快组织开展相关规划研究工作:基础资料分析、企业层次规划、工业共生网络设计、污染控制规划、组织运行管理设计、景观生态设计、人文环境设计等。

3.3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产业关联。要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产业和产品,调整工业的结构和布局,重点培植生物与医药、机电产品、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采用新技术、可再生资源、清洁生产的新兴产业。通过物质集成、水系统集成、能源集成、技术集成、信息共享和设施共享等措施,建立和加强工业园区内产业之间以及园区内与园区外产业之间的共生耦合关系,引进补链企业,构建工业生态系统,提高产业关联度,强化产业集聚效应。通过协同进化,使企业业务结构、资源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从而产生费用的节约,并且企业问使对资源和利益的竞争转向互补和合作。

3.4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循环经济为为指导,要改变旧的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绩效,提倡资源再生,减少环境污染产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觋企业内部资源和综合循环利用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3.5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从实际出发,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业园区,明确工业生态园的产业定位,全方位建立园区内和各种链接关系,促进园区产业升级。

根据现有工业园既有条件、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生态工业园特征,黄石市可以按照改造、升级传统工业园、建设一批新工业园和虚拟型工业园等模式发展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多种样式,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设。当前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同时企业存在负担过重问题,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和虚拟型生态工业园是适宜当前现状的两种主要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印应对现巳存在的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体生态工业体系,并与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和已经建设的工业园进行生态改造相融合,逐步发展为以生态工业园为依托的循环经济体系。

例如,黄石市新冶钢的冶金工业园区、下陆工业园区应围绕冶炼资源发展冶炼、化工生态工业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增加补链企业,延长产业链。对于新工业园区(如黄石黄金山工业区等)建设,首先要对工业园区进行科学规划,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确立园区处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主导企业,建立起相关工业企业的生态链和生态平衡关系,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黄金山工业区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与园区企业能够形成生态产业链的项目优先建设,发挥产业聚集的工业生态效应,实现生态工业园内产业链共生互补。

3.6研究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完善科技支撑平台与体系。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关键,重点开发中水回用技术、重金属回收技术、危险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安全处置技术以及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及生态链关键技术等。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园区企业孵化器,鼓励园区孵化器与高校院所、中介服务、风险投资、孵化器协作网加强联系和合作。

3.7加大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生态工业园多元化投资体系。制订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支持生态工业建设的有关项目。加大财政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投人。积极吸引民营和国外资金投人,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3.8加强生态经济宣传教育与国内外合作交流。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活动,积极倡导绿色文明,使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在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中普遍开展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有关课程的教育,提高他们环境资源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组织、部门、企业、科研机构等在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领域的学术、经验交流与合作,建立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生态工业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

4结语

第4篇:生态学导论范文

摘 要 虽然,跆拳道在中国的发展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是,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它在群众中日益受到青睐,由此,跆拳道教学在各大学校中也逐渐开展起来,对于跆拳道教学来讲,需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把学生的主观能够性充分调动起来,针对此,本文对职校开展跆拳道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对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对学生腿部爆发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学生柔韧性素质的提升这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影响。

关键词 职校 跆拳道教学 学生 身体素质 影响

一、对学生健康水平产生的影响

学生经常性的进行跆拳道运动,能够使得自身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以及技能产生比较好的适应性,从而有效把人体的工作能力大大提升。对于跆拳道运动来讲,需要有的不仅仅是速度,而且要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耐力,从本质上来讲,它是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的有机结合。学生如果长期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话,能够促使学生在安静的时候,其心率得到减慢,从而心脏的运动性大大增强;能够促使学生在收缩时候的射血能力得到强化,从而使学生的体力负荷大大增强。不仅如此,跆拳道训练还能够使得学生的心血管机能得到大大改善,从而使得学生每一分钟的输出量大大的增大,进而把学生的有氧工作能力提升。

在跆拳道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外以及上下相结合,周身实现协调,以及动静相结合,这一特点能够使得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得到相应的扩散,从而使得学生的胰岛素分泌因子变得活跃,能够对学生焦干血管中枢神经的紧张活动产生抑制,这样一来,通过在学生脑垂体所发出的信号进行抑制,可以促使学生的甲肾上腺素激素进入到血液当中,进而对学生血液循环有着有利作用。

举个例子来讲,对学生心血管系统功能进行测试的有效方式就是台阶实验,不仅如此,还能够培养学生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我们知道,台阶的高度都是固定的,所以,对于每一个受试者来讲,都是在固定的时间里面把固定的符合完成,而测试的时候,主要是根据恢复的快慢程度来进行评价的。所以,学生在参加了跆拳道训练之后,能够使得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

二、对学生腿部爆发能力的提升产生的影响

跆拳道项目的另一大主要特征就是对抗,也就是时候,在跆拳道比赛当中,学生最主要可以采取的得分手段几乎全部都是在腿部的技法上,我们对运动员的髓关节以及下肢柔韧性进行衡量的时候,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横叉,所谓的横叉,它是学生动作质量以及动作的灵敏度的一个基本保障,只有横叉做好了,才能够提升动作的质量和灵敏度。我们对运动员速度进行衡量的时候,最主要的依据就是20秒提膝。在具体的跆拳道比赛过程当中,需要学生具备非常快速的攻击、防范以及转换能力,很多的技术动作都是在一瞬间就得到完成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必须要具备瞬间的速度能力,才能够真正把跆拳道学好。

举个例子来讲,体育训练当中的立定跳远,这一项运动最主要体现出来的是学生的爆发力,尤其是学生下肢的爆发力,而在学生经过了一定时间的跆拳道训练之后,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男生的立定跳远能力和以前相比较起来要高出很多,但是女生却并没有明显的改变。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在进行跆拳道的训练的这一过程中,男生腿部踢击的力量十分大,所以,男生下肢力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女生之所以没有显著提升的最主要原因应该就是女生往往存在胆怯心理,在具体的训练过程当中,腿部的发力还是不够,所以,下肢的力量发展比较缓慢。

总的来讲,在进行跆拳道的训练的时候,不管是什么训练都会有腿部力量以及腿部速度的专项练习,所以说跆拳道能够使得学生的腿部爆发能力大大提升。

三、对学生柔韧性素质产生的影响

对人体的柔韧性进行衡量的最主要指标就是横叉,这里所说的柔韧性所指的就是人体把关节动作、肌肉动作、肌腱动作以及韧带的伸展能力等等,对于学生的柔韧性素质来讲,它总是和学生的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生柔韧性的不断提升,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从而把学生的力量以及速度等等的素质更好地提升,进而能够有效防止学生的运动创伤。

举个例子来讲,八百米跑步是对学生耐力的一种最好反映,在具体的跆拳道比赛当中,总是有着这样的规定:每一场比赛实行的是三分局,没有局的时间为三分钟,一局与一局之间休息的时间为一分钟,从这样的规定当中就可以看出,跆拳道比赛对学生的耐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跆拳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训练学生的腿法以及训练学生的品势,真正的教学比较却是很少。上面提到学生的柔韧性素质和学生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学生柔韧性素质的不断提升,能够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把力量以及速度等等发挥出来,进而对学生创伤的防止有着有效地作用。

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讲,他们在参加跆拳道训练之前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比较好的柔韧性素质,但是,在练习跆拳道之后,几乎每一堂课中都会涉及到关于柔韧性的练习,所以,通过跆拳道的训练,学生的柔韧性素质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结语

总之,对于跆拳道运动来讲,其关节活动的幅度比较大,其运动量也比较大,加之学生在每一次出击的时候,都必须要进行大声气合,所以能够使得学生的肺活量大大的提升,能够使得学生的柔韧性以及腿部爆发力大大提升,从而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第5篇:生态学导论范文

【关键词】 政府主导;大学生;兼职;孵化平台建设;策略

孵化器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并于1987年开始在中国发展。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孵化器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初具规模,大学生企业孵化器也在近几年蓬勃发展,但面向兼职大学生建立的大学生兼职孵化器却鲜见有人研究。

一、目前高校中孵化器所采取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的孵化器主要存在于高校之内,由于学校性质类型和资源条件的差异而分为不同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理工类大学科技园中的实体单元

大学科技园作为由大学主要进行管理和决策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能够全面发挥理工类大学的专长,辅之以齐全的软硬件配套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高自主性。例如南昌大学科技园,其性质为独立核算的单位,能够以事业单位的方式进行企业化运作。其由江西省大学科技园工会指导委员会进行政府引导,由南昌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进行决策,由科技园管理办公室进行管理,由科技园发展中心进行工作,而孵化器作为一个部门存在于科技园发展中心,名为企业孵化部。

2、理工类大学的内部机构

理工大学的内部机构主要包括校办工厂、科研课题组以及专业实验室等。这类大学的特点是没有专门的大学科技园,但仍属于理工类大学,有将学习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此类内部机构的优势在于规模较小,能够节省人财物力,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类内部机构的核心为常设的孵化管理办公室,并由配套的专家库负责项目的审查验收,而要实现孵化器的其他职能则需与学校共用资源,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文史类大学的校外实践基地

文史类大学通过实习、课外实践等形式,将学生们送入校外的企业和机构进行学习,并逐渐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长期向校外实践基地输送新鲜血液。同时,校外实践基地也为文史类大学的学生提供了实习场所。

二、大学生兼职孵化器的发展前景

纵观上述三种高校孵化器模式的存在与发展,可见高校中存在的孵化器均为企业孵化器。而大学生兼职孵化器作为全新的组织形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校大学生兼职市场亟需统一机构管理

据调查,有40.1%的在校大学生有兼职的经历,[1]可见兼职学生队伍人数庞大。同时,兼职大学生的权益侵害情况也不容乐观。据调查,以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恶劣、拖欠薪水为主的多项问题严重侵害了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而目前法律对于兼职大学生权益保护的缺位也导致了兼职市场鱼龙混杂,而修改完善法律耗时长、无法立竿见影,因此兼职大学生亟需统一的机构进行指导和管理,并通过颁布和完善规章制度来规制机构的运行。大学生兼职孵化器能够将有兼职意愿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提供安全有效的兼职信息,建立抵御兼职大学生权益侵害的屏障。

2、兼职孵化器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防骗知识和技能培训

据调查,兼职大学生主要从事的兼职工作多为发传单、推销、餐饮服务等简单劳动,劳动量大而薪水不高的现状困扰着不少兼职大学生。同时,防骗知识的缺乏和防骗意识的淡薄也是造成兼职大学生合法权益屡遭侵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大学生兼职孵化器能够为兼职大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如动画制作、海报设计培训等,拓展兼职大学生兼职的工作种类,增加大学生兼职收益;大学生兼职孵化器还能定期组织对兼职大学生维权意识和防骗意识的讲座,向兼职大学生普及最新的兼职诈骗手段,提醒兼职大学生提高警惕,减少兼职大学生权益侵害事件的发生。

3、大学生兼职孵化器可分类为兼职大学生提供实习经验

大学生兼职孵化器通过向兼职大学生根据专业的不同定向推送专业对口的兼职信息,将兼职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兼职的收获从单纯的“金钱”提升到“金钱+经验”。借鉴大学生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大学生兼职孵化器也将面向不同类型的大学采取不同模式,如在理工类的大学建立兼职科研课题班、兼职技能培训实验室,在文史类大学建立与校外企业联动的兼职技能培训基地等,分门别类地向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兼职信息,采取定向的培训和辅导。

三、目前大学生兼职组织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兼职孵化器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能够对希望兼职的大学生进行切实、有力的帮助。但从整体来看,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兼职孵化器尚未成型,而学校中存在的仅为学生组织性质的大学生兼职组织,因此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主要由学生进行管理和运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学校中的大学生兼职组织多以社团或部门等学生组织形式存在,由学生进行“松散无序的自我管理”,校领导和老师给予少量的帮助和指导,实际工作几乎全部由学生自行完成;同时,其功能较少,仅仅在于少量、简单的兼职信息,这难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兼职孵化器。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自我管理能力都较为欠缺,因此难以支撑起整个兼职组织的建设和运营。除此之外,大学生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门类繁多的考试和作业已经让学生们疲于应付,如果再将精力分散于兼职组织的管理和运营上,将更加力不从心。

2、曲解大学生兼职组织的市场定位使其难以持续快速发展

任何在市场环境中运作的经济主体都应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孵化器的运作目的和提供的服务类型也应根据其市场定位相符合,即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大学生兼职孵化器的市场定位应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兼职组织难以把握其准确的定位,难以根据本学校的教学目标、所处环境和拥有资源进行准确定位。这就使得部分兼职组织仅仅成为了“传话筒”而非“孵化器”,难以为兼职大学生提供应有的帮助,使得大学生兼职组织与其所属的高校和领域难以契合,难以持续、快速发展。

3、大学生兼职组织的建设难以满足市场和兼职大学生的需求

目前,大学生兼职组织主要存在于本科院校,其原因在于本科院校师生素质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同时国家也给予本科院校大量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相比之下,数量众多的高职院校的兼职组织建设就差强人意,也是高校兼职孵化器建设的薄弱环节。同时,学校和区位因素成为制约兼职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兼职组织集中于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重点大学,这类大学区位条件优越,而一线城市工作岗位需求量大。但重点大学数量较少,能够提供享受到这种服务的学生数量也十分有限,相反,广大的高职院校学生众多、专业实用性强且符合市场需要,这就造成现阶段大学生兼职组织的建设既与市场的需求差之甚远,也不能满足各个层次、各个地区的高校学生兼职的需求。

4、规则欠缺和治理缺失导致兼职组织管理混乱

目前,大学生兼职组织的性质纷繁复杂、难以确定。兼职组织基本依托学校建立,其管理也根据不同学校的规定不同而有所差异。虽然不乏一些能够专门为学生谋福利、寻求岗位的组织,但也存在一些混学分、名不副实的组织。对于校内学生组织,目前由于缺乏专门统一的规范大学生兼职组织的规章制度,兼职组织难以凭借其进行规范和监督,只能用学校纪律和校内颁布的学生组织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强制力不足。同时,出现了问题也无处问责和处罚。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兼职组织管理混乱的现状。

四、促进大学生兼职孵化器建设的对策思考

1、以完善规章条例(软法)带动建设大学生兼职孵化器新模式

根据上述问题,不难发现学生自我管理、专业指导力度不够、模式单一、发展不平衡是兼职组织难以进一步发展、迅速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由政府主持建立事业单位性质的、以地区为单位的大学生兼职孵化器,统筹本地区的资源和专家力量,将政府的投入不仅仅局限于少量的资金和硬件设施支持,而是深入到建设增值服务体系、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互动中去。由于立法速度缓慢且过程繁琐,成文法又具有僵化、时效性差的特点,因此应当由政府颁布规章条例(即“软法”)来对兼职孵化器的运作和建设进行规范,以期建成大学生兼职孵化器的新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以本地区为依托跨高校对兼职孵化器进行管理。根据目前的模式我们不难看出,与高校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兼职组织最容易导致各个高校“各自为政”的局面,因此要打破各高校之间的壁垒、减少由于各高校差异造成的消耗,同时缩短重点大学与高职院校在兼职孵化器发展方面的差距,就应当由政府统筹其管辖范围内的高校,建立本地区跨高校的大学生兼职孵化器,将各类兼职孵化器的性质统一为事业单位性质,由政府划拨专项资金进行管理,而兼职孵化器的运营收入也投入到其建设当中,这就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各高校之间的协调发展,缓解不同级别和类型高校之间的差异,满足市场的需要和大学生兼职的需求。同时,由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导致兼职孵化器难以发挥出其全部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应当由政府选拔高素质人才对兼职孵化器进行管理,并由政府长期对兼职孵化器的运作进行监督,建立定期检查和定期汇报制度。

(2)建设和完善以提供增值服务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在以往的模式当中,与高效密切相关的兼职组织很难得到政府的支持。因此,在兼职孵化器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入政府的支持,不仅仅局限于资金和硬件设施支持,更要提供技能培训、防骗知识、兼职维权等增值服务。应当由政府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和完善能够突出本地区特色的、以提供增值服务为重点的服务体系。

(3)以“校企联动”发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今天在学校中生活的兼职大学生,有朝一日总是要走向社会、在市场中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参与竞争的。针对目前兼职组织给予兼职大学生的帮助主要在简单的兼职信息提供方面的现状,政府应当作为沟通企业和学校的桥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邀请知名企业在各高校内举办劳动技能讲座、将企业家和优秀的大学教师纳入兼职孵化器专家库、对兼职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将优秀的学生与成功企业建立长期关系等方法,提升兼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提高兼职孵化器的孵化水准。同时,应当根据本地区的情况,明确兼职孵化器的市场定位,在选择学校和企业的时候应当侧重与符合兼职孵化器市场定位的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避免出现培训与应用脱节的情况。

2、以高校制度建设来落实政府指令

在政府颁布规章条例的同时,要使其指令最终落到实处,由于校规校纪、公告、办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高校应当依此来建立兼职孵化器专家库,并为兼职学生提供优厚的条件。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组建专家库为兼职孵化器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根据目前兼职孵化器难以形成系统有效的指导团队的现状,高校应当通过招募文件、奖励办法等方式组织建立兼职孵化器专家库。专家库主要负责劳动技能培训、兼职大学生的定向培养、招聘兼职企业的资格审核、诈骗方法的提醒和预警等,并且定期为大学生举办讲座。通过文件,高校可以依照规定程序直接抽调优秀的教师推荐至本地区的兼职孵化器专家库任职;通过奖励办法,教师也可以自荐参加兼职孵化器专家库专家遴选考试,通过考试之后也能够进入专家库任职。所有的专家都应当保留在学校的任职,这样的考虑其一是为了保障专家收入和留住人才,兼职孵化器作为事业单位,其财政多由政府划拨,因此其仅仅向专家库专家支付少量的奖励性质的费用;其二是为了保持知识的不断更新,专家通过继续在学校任职和不断接触最新的理念和技术来维持专家库知识、理念的不断更新,为创业孵化器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智力支持。

(2)通过实施兼职大学生奖励办法为兼职提供实质保证。针对目前兼职组织中的学生积极性不高、时间不足的现状,高校应当颁布相应的政策,通过学分、实习冲抵和设立奖金、提供补助等方式保障和鼓励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其兼职从单纯的收获“金钱”向收获“金钱+经验”转化。以浙江商职院为例,其自2006年起就积极建设了全真环境下的创业园。其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学校教务处专门发文规定:学生入驻创业园满6个月后进行考核,对合格者可颁布创业证书,并能够冲抵2个公共选修课学分,这就意味着上一门公选课的时间可以用来进行创业活动。以此为借鉴,对于从事与本专业有关兼职的大学生,学校也应当有所鼓励,比如将兼职经历冲抵毕业实习,这样既有利于节省学生的时间,又能保障学生实践活动的延续性。

未来的时代是实践的时代,大学生兼职孵化器正是给大学生以快捷、方便、安全的兼职机会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政府牵头、高校联合的模式,从软法角度对大学生兼职孵化器以支持和规制,促进大学生兼职孵化器的良好运行和发展。

【注 释】

[1] 此处数据来自于本课题组问卷调查,600人中有246人有兼职经历.

【参考文献】

[1] 王勇.高职孵化器建设的新视域[J].职教论坛,2011.15.

[2] 毛频.校外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 陈福萍.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 高宁.政府主导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5] 袁秋月等.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2009(2).

[6] 刚登峰.不同政府支持力度下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的评估[D].上海交通大学,2009.

[7] 周东锋.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8] 祝江燕.基于创业者认知的创业孵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09.

[9] 李昕.高校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第6篇:生态学导论范文

为了解明“动态相对主义”是何理论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解明“相对主义”的概念。“相对主义”是指否定追求普遍的绝对的真理,真理仅仅是相对的,或者说真理不是唯一的,也可能有多个真理同时并存。而且,“相对主义”是通过与其他事物相比较之后才成立的,只有通过比较才有可能追求真理。但是,如果过于极端激进地理解“相对主义”,那么无论何种知识抑或是认知,只要合乎情理,就能说是正确的。这样,“相对主义”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妥协性”的部分产生,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由此,上田熏针对“相对主义”提出了如下见解: 

“因为真正的相对化是断然不允许绝对化的,因此与人类诚实的态度,特别是强有力的主体性的保持是无法分开的。人类往往会误解为不承认绝对性的相对主义是一种随意的自暴自弃的生存方式,但是以不可能完全成立作为前提条件,不认同完全成立,坚持……” 

以上,上田氏针对“相对主义”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无法得出一个普遍结论而被人随便对待提出批判。因此,上田氏指出,真正的“相对主义”是指,在承认普遍性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基础上,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寻找发现绝对性的东西而要不断地强烈追求。这里上田所谓的“追求真理”是以“作为公民的资质”为视点理解的,同时考虑可树立追求更好的社会及团体这样一个目标。当然上田同时指出,为了创造这样一个更好的社会和团体,有如下两种姿态是必要的: 

首先是作为人类的诚实的姿态。这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对于和自己有着不同思想的人的意见,首先要真诚地倾听,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是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上田认为,所谓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必须在追求更好的社会和团体的目标前提下,独立自主地率先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去追求的一种姿势。 

综上,笔者概括,上田所谓的“相对主义”是要实现创造更好的社会,而彻底追求更好社会的姿势便是其根本。为了贯彻实行这一姿势,“对话”等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并主观能动地参与社会中去的同时,也必须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才是上田所认为的真正的“相对主义”。 

二、动态相对主义 

笔者认为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与其教育观和课程观是密不可分的。如下引用可充分说明这一点: 

“问题解决性的学习是将社会危机自觉作为根本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当世界看起来太平顺利的时候,解决问题性的学习能做什么呢?很多人会认为只要教授规定好的定式的正确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只会令课程退化甚至颓废。因为如果这样,也就是将世界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对待了。而现实肯定是不会按照人的计划发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才有生气,事物才会发展”。之前所提做法自然是缺乏动态发展的眼光。 

综上,上田首先针对静止性的课程进行评述。她认为,静止的课程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把正确答案教给学生,所以她批判“静止的课程”。换句话说,“静止的课程”就是将教科书上所罗列的知识单方面地灌输给学生的一种课程,仅仅是对这个世界表面的一种认知,也可以说是对毫无变化的世界的一种认知。而且她同时认为,僅仅将教科书上罗列的社会结构等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话,学生最终也仅仅是表面性的理解社会,而无法充分理解现实发展变化的社会。 

特别是针对社会实践性的课程,上田认为所谓的“动态”,是指“现实社会绝不可能事事都照着计划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才有生机,才会向前发展”。 

综上,上田的“动”,即社会日益变化的状态,或是人类不断交流不同思想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动态”课程即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交流沟通如实把握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 

比如,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针对“用货运火车运货运费更低,可为何一般选用运费较高的货运卡车来运货呢”等比较现实的社火问题进行调研,锻炼自身如实把握实际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以上,为了考察“动态相对主义”理论,笔者将上田的“动态”和“相对主义”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所谓的“动态相对主义”,概括起来可以认为是: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课程中,学生在与持不同意见思想的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加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加深理解。将此“动态相对主义”理论具体化的手段之一除了上述将现实社会纳入具体课程外,非常重要且可行的一种手段便是大学里如今在实行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发动学生利用暑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及和同伴他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现实社会。 

比如笔者在所指导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中,有“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这一主题。一般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自身经验制订教学计划,结合自身认为应该教的内容和自己想要教的内容来制定教学目标,这往往忽略学生理解这一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按照课堂教学看,“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最终将是教师所设定的目标是“明确现今垃圾场设置是否合理?让居民生活舒适的垃圾场应如何设置”,然后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解释,这样的课堂是否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发展呢? 

但是社会实践是放手让学生调研—思考—实践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发言等是出乎教师预测的,所以教师必须理解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社会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生的理解展开指导。上田指出若不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理解,教师就远离了学生。只凭自身的预测上课教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你真正走进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微妙的差别。当教师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会意识到集体指导无非是独善的没有意义的指导。

    三、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其指导思路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指导老师来说,有着很多不得不应对的突发状况。结合上述一、二的内容,在三中,笔者从“教师应如何与学生相处”这一视点出发,论述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思路。 

首先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在于“教师不教,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不教”是指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极力控制自身的发言,这与所谓的“消极教育”存在一线之隔。教师不教的背后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调研,积极展开合作交流。“尽可能地多教授一点知识给学生”,可以说是一般教师的通病。可是,教师说得越多,学生思考得越少,他们的理解自然就越浅。而且,教师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完全接受。因此,笔者认为,教授的量宁愿少,但是所教授的内容必须深刻充实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教师只说一点点,学生却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才是教育的关键。没有思考就没有理解,那么为了让学生理解,必须给他们必要的时间和场所。正如师徒关系,师傅一般不会直接将精髓的技术教授给徒弟,而徒弟是在不断的试行错误中慢慢习得更精湛的技术。 

其次,针对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突发状况,一般可以考虑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学生没有提出各自不同的獨具建设性的意见,而是一个团队一个结论或是一种意见;第二,部分学生有可能受教师的意见影响,因而无法发表独具个性的意见。这不仅无法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而且极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萌芽。那么,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针对第一点,一个团队只有一种意见或一个结论的情况,指导教师最好让学生困惑,让他们对自己提出的意见产生怀疑。为了让学生将平时有疑问的问题毫无抗拒心地提出来,教师应该创造“接纳学生”的环境。那么,“对话”便是这个环境里面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对话”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交流”。以“垃圾场设置”这一主题为例,通过讨论交流,笔者所指导的一个团队七个人针对设置场所提出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将垃圾场设在离住宅区或是繁华地带较近的地方,其理由是通过调查得知,无论是住宅区还是繁华地带,所产生的垃圾非常多,因此设在住宅区或繁华地带附近比较方便快捷经济;另一种意见是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认为第一种意见不仅会影响居住环境,而且在处理垃圾过程中势必污染居住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垃圾场应如何设置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环境等多方面,用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理论解释,可一理解为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大学的实践类课程当中,让学生接触与自己持有不同见解的人,相互对话交流并理解,由此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其次是针对第二点,部分学生易受教师意见影响而无法发表个性意见,指导教师该如何做呢?上田指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若寻找合适的时机插入简洁的语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理解上田的主张呢? 

指导教师在发言的时候,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并且使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发言即使没有被采纳也被接纳和尊重。比如针对“垃圾场”的设置,教师可适当插入“除了反对意见外,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有没有哪位是持中立态度的”等问题。这样,除了赞成和反对的,那些认为设在居民住宅区和繁华地带虽然方便但不环保的意见也得到尊重,而也许正是这种处在中间犹豫不定的意见,最后才能规划出最合理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广松涉.岩波哲学·思想事典[M].东京:岩波书店,1999. 

[2]上田熏.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克服教育低迷之路[M].东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9. 

第7篇:生态学导论范文

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及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普及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环境教育主要在于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问题[1]。而高校对核类专业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尤为紧迫,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与任何行业、专业都密切相关,任何专业的人才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为核专业的大学生在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能够自觉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其未来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例如,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核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利用会产生的大量放射性废物,会对环境及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处置与回收利用。如果他们缺乏环境科学知识,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那么,他们在进行各项决策或从事各项工作时,可能就会不重视核领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可能会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应该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以及必要的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使他们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执行者。第二,目前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自然资源,这些化石燃料的消耗会伴随大量co2、so2和nox等物质的产生,这些物质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等一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极大的重视。核能作为一种清洁且安全经济的新能源,已经开始在国内外得到大力的发展并有待大规模的使用[2]。另外核技术在环境科学及环境保护领域中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所以核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环境学导论”课程了解人口、资源、各环境要素、全球环境问题等,将增强他们的保护环境的使命感,这样会促使他们更努力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将来有可能致力于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将核技术应用于环境领域,为解决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我院也开始意识到对核专业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将“环境学导论”课程设为核防和核工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平台选修课,并且选该课程的学生在增多。笔者正担任我院《环境学导论》的教学工作,本文针对核类专业及学生的特点,就如何上好《环境学导论》进行初步的探讨。

1 要使学生对“环境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核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环境学导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觉得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认为学习环境方面知识是环境专业或化学专业等学生的任务。这主要是这些学生环境意识不强,他们可能会认为,社会要想发展,就必须向大自然索取能源物质,环境必然要受到破坏,如果要保护环境,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觉得,环保是国家的事,个人力量微薄,起不了什么作用。另外是学生的环境基础知识相当缺乏,不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不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现状;不了解污染物的形成、转化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不了解人们因破坏自然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第一堂课就应向学生强调开设“环境学导论”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核专业与环境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他们明白学习该课程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能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也就是培养他们的环境素质,而环境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是适应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备的一种素质。只有这样不断地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环境学导论”的重要性,才会激起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并重视对环境知识的学习。

2 “环境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实践

2.1 根据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环境学导论”课程涵盖内容多,涉及专业领域广。而该课程的授课学时有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核类专业学生的关注点,针对性选择教学的侧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应结合核专业特点讲环保,让学生真正了解本专业与环境科学的契合之处。根据实践教学中对核类专业学生的观察发现,他们大多关注学习该课程与自己专业的关系,关注以环境科学的方法解决核领域实际问题的思路和可能达到的效果,以及核科学与技术在环境方面的影响和应用。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时,应侧重地传授学生关注的相关内容,如讲能源与环境时可重点讨论核能与环境的关系;讲“三废”污染时可侧重放射性“三废”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讲环境治理技术时可讨论核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这样会使学生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将来能更好地把环境意识渗透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如通过环境科学的知识及方法解决核领域的一些实际问题,或利用核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治理和保护环境等。

2.2 采用互动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们互动的过程,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使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老师可以针对所学的内容,列出一些话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讲解生态学相关章节时,老师可以先讲授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再将学生分为几组,让每组学生就“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之前,要求学生除了阅读教材还需查阅其他资料,了解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环境问题(如生态规划、生态农场及生态工艺等)的最新知识。由于学生从“查阅资料”到“讨论”,一直都参与其中,因此有较高的积极性进行学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宽了知识面,同时提高了学习课程的兴趣。互动式教育克服了僵化、一统的教学弊端,把教学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师生互动,甚至以学生为中心;把教育行为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到反思与行动、参与和实践的相结合,更加激发了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

2.3 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有必要将理论与某些具体的环境问题相结合,也就是说教师应在讲授理论知识多引入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是在听“故事”、看“故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如在讲授“海洋污染”时,可以引入近期发生较严重的且大家熟悉的“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和“大连石油污染事件”,并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己在网上收集这些事故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向同学们直观的展示海面污染,动物死亡等触目惊心的场景,感受到石油漏油事故导致的环境灾难。讲到生态平衡破坏,可引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环给炎黄子孙带来无尽的水旱灾害的例子,也可以影视图像向同学们展示一些事实: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过度放牧致使草原场退化以及滥猎滥捕鸟兽导致物种的数量减少或灭绝等。

转贴于

2.4 丰富课外知识,增加实践环节

由于所学的是非环境专业,核类专业的学生平时不太关注学校邀请的环保工作专家所作的环境保护学术报告或讲座,也不参加社团举行的环境知识竞赛等活动,因此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这些环境类的学术和竞赛活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以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对环保工作动态的了解,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实验环节,如在有关“噪声”的教学中,可安排不同小组同学利用课后的时间分别在道路、居民区、商业区等不同地点用声级计测定噪声值,再结合我国颁布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对测定区域的噪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若在学习“水环境”的章节之前,还可安排与课程有关的野外参观,比如我院可组织学生观察衡阳地区湘江水质的变化,让学生初步设计水质的监测并对水样进行对比,且要求对实验结果要以报告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另外如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污水处理厂以及垃圾填埋场等,这些亲临实地环节会使学生感到新鲜和好奇,从而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参观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从“简单的看”上升为“理性的思考”。这些实践环节既丰富了课外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且巩固了理论知识。

3 结语

第8篇:生态学导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环境类专业;教学内容;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36-02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生态学的重要应用学科之一。环境生态学是研究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都将《环境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在近十年的《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在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和工科院校环境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以期为相关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取。目前国内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态学原理,二是应用生态学。内容包括:环境生态学绪论、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干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我校《环境生态学》讲课课时为24学时,相对于教材内容来说课时严重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兼顾生态学基础原理和应用生态学两大方面的内容,同时突出重点,让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是该门课程改革创新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实践内容的设置。《环境生态学》的课程特点是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多,涉及的交叉学科多(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从生物个体、生态系统到景观和生物圈。此外,许多基础理论和方法需要在实验和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如何结合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培养要求和实验条件,科学设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巩固和提高课堂内所学知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目前,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以PPT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多数时候,课堂上教师以PPT为线索进行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思考,缺少与老师的交流互动,课后也缺少相应的作业习题,导致学生很难深入理解知识点和基本原理。特别是在生态学原理部分的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授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更加多样化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4.学生成绩的评定。在教学过程中,以往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多以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如作业相互抄袭现象突出、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考前突击背书复习等。由此可见,上述成绩评定方法存在一定弊端,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也没有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成绩评定方式。

二、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对策

1.教学内容的取舍。根据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定位、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取舍。除了重新选择更加适合短学时、环境类专业的生态学教材之外,在课堂教学别突出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脉络、生态学思想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恢复和生态工程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重点讲解课程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最新研究与工程进展,补充和穿插较多的工程案例,使得教学内容既不脱离教材,又在教材基础上有所深化和补充。此外,结合我校城市雨水管理、给水排水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研究方向,重点展开水生态系统构成、水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水生态恢复工程等内容,为环境类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较为扎实的生态学基础。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丰富和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我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环节分为两部分内容,即生态实习和认识实习。在生态实习方面,借助大兴新校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建设了生态学专业实验室和室外实习基地。在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给环境科学专业安排了两周的实习期,开设的实验有:重金属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对植物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氯气污染对植物叶片澄清液pH的影响,校园环境生态因子调查和校园植物群落调查。通过生态实习周,使学生巩固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生态学调查和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其对身边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兴趣,教学效果良好。此外,在大一第二学期开展的认识实习中,重点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学习。为提升我校教学质量,特聘请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实习。实习过程中,徒步考察北京北海团城、景山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和国家大剧院等典型场地,就城市植被群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排水和水景营造等内容展开专题实习。在实习中,学生通过对北京乡土植被和人工植被的认知和比较,了解华北地区常见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应用,对比古代和现代城市水景营造理念和技术方面的异同,使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针对上文提到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我校在《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研讨、播放视频和课后资料检索等。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开放式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一些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掌握的内容,如生态工程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就某类生态工程进行系统介绍,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汇总、课堂汇报、报告写作等环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论文写作等综合技能。同时,教师在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全局,通过教师对学生汇报的深入分析及总结,弥补学生汇报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系统性。

4.改进成绩评定方法。我校对《环境生态学》的成绩评定方式也进行了一定改进。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两方面组成,既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核学生出勤、作业等情况。期末试题的形式力求多样化,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试题在考察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此外,也结合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学生案例研讨、专题报告等形式纳入成绩评定。

《环境生态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随着近年来生态学理论的迅猛发展和复杂环境问题的涌现,《环境生态学》的前沿性领域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和扩展。目前,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偏重生态学基础理论,对于建筑类高校的环境专业而言,存在学时不足、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针对以上问题,我校环境系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力求提高教学效果,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牛晓音,郑家文,刘家第.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1,(4):44-45.

[2]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9篇:生态学导论范文

关键词 环境舞蹈 生态学 创编 探析

中图分类号:J792 文献标识码:A

Environment Dance in Ecology Perspective

AN Jia

(Department of Dance, School of Music,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in the dance ecology theory persp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al dance and its own; use body mov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rchitecture, nature or city spatial perception of creation, presentation of dance works in the form of theater. At the same time to appreciate works with new eyes look at our life and environment, thus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tap dance and ecology of cross discipline, and guide people to add resource annotation people use environmental dance environment thought, causes the environment to dance for increasingly broad prospect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dance; ecology; creating; analysis

1 环境舞蹈的概述

环境舞蹈是不以技术完美为前提,不在意人的肢体如何舞动,有借鉴美国先锋派里先进前卫概念,注意的是人类为什么而舞蹈,追求挖掘人类内心世界的意识思维流动,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探求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舞蹈可以和台下的观众说话,可以自我哼唱,喊叫,追逐,可以任意走动、互相拉扯,甚至更多地互动。

中国现代舞的开放与发展较西方起步较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青弋的《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艺术中讲到中国现代舞的抉择,中国“三地”现代舞走向多元化,领域的拓宽与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其中代表性比较强的就是古名伸的接触即兴的舞蹈形式的舞蹈剧场:激发身体更丰富的语言和寻找舞蹈更广大的空间。“即兴”带来最出人预料的结果,也带来舞蹈空间的某种无序状态,冲破风格化的束缚,使空间变得精彩丰富,身体的状态不再固定不变,出现无限的可能性。在中国民间的戏剧实验团体的戏剧实践中,高行健编剧牟森导演的《彼岸》的演出也是一次成功的环境戏剧范例:它是在1993年的六月,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一间用报纸糊满空间的教室进行的。观众沿墙四周而坐,演员就在语言动作和形体动作的交替中展开演出――在教室的斜角拉起的绳子上爬援。《彼岸》真正创造了某种炽热的氛围,有效地将观众包裹在演出活动中。当演员血红的脸色、暴涨的青筋、淋漓的汗水、隆起的肌肉、粗重的呼吸、喉头的喘息、亢奋的呼叫、弥漫的汗味,就在你眼皮底下呈现时,当你看到一群人在你身边和头顶翻滚扑跌撕扯时,当你被演员用绳子捆绑在椅子上,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身体的自由活动,陷入了由大小绳索编织的巨大网络时,当你被演员拉住一条腿扯住一只手,无意中充当了他们攀缘的平衡支点时,你能不为这活生生的搏斗而不是装摸作样的表演,这充满力度与动感的生命喷发,这狂放的生命激流的流泻,这热血的奔突所震撼吗?这就是环境戏剧强调的共同创造的情景。在创造的情景中,参与者在体验来自他们过去的,当前存在的麻烦之中,它不是模仿也不是心理演剧式的,它远远超越了理性的逻辑为中心的(戏剧文本)运作方法。在这里,戏剧的从文本结构到导演创造再到舞台呈现的环节被取消了通常的秩序,戏剧构成的所有已知秩序已经被不确定的成分所打乱,全部动作都来自参与者的即兴创造,文本不是演出作品的出发点也不是终点,空间被赋予生命,演员不是演员而成为了环境的一部分,然而结果却使戏剧充满不被预知的生命活力。

由此可知,环境舞蹈也是基于即兴的舞蹈表演演化而来的。

综上所述,环境舞蹈是建立在现代舞即兴创编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观众与演员角色可以互换的一种更具风格个性化的新兴舞蹈艺术表演形式。

2 环境舞蹈的表现特点与舞蹈生态环境的联系

2.1 环境舞蹈的特点

2.1.1 观众与演员零距离

传统舞蹈中,观众和演员是有距离的,并且很容易分清楚。而环境舞蹈打破的是惯常的剧场式的交流方式。观众和演员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表演,所以很难分辨出观众和演员。

2.1.2 空间变化更大

人们用改变一个空间来“创造”一个环境。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预先设计布景,在到达剧场之后,根据已有的环境,只需要一些事件修改舞蹈部分的顺序和定位以及流动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用这种对空间固定不变的相反一面是“发现空间”,空间的安排是任意可行的,布景是为了理解空间而非掩饰或改变。观众可能突然,未预料地创造出新的空间的可能性。一个空间的特定组成部分是用来探索和使用,而不是掩饰。这都是与传统舞蹈的设计的不同之处。

2.1.3 焦点是灵活的,可变的

环境舞蹈在正统舞蹈的基础上把焦点的相对固定改变成增加多种焦点,或者没有焦点。在多焦点中,一件事以上――相同的事件,或混合的媒体――同时发生分布在整个空间。每一个独立的事件与其他的事件竞相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空间是安排好的,所以没有一个观众能够看到一切,需要走动或重新调整他们的注意力。

2.2 环境舞蹈编创和舞蹈生态环境联系

舞蹈生态环境是与舞蹈发生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关系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在环境舞蹈的编创过程中引入国外流行的编舞理念与方法“环境编舞法”,在环境戏剧创始人理查・谢克纳初步了解了环境戏剧创作的理念与方法归纳总结而成的创作模式。提出对“表演空间”的思考,通过对不同环境空间从概念到技术的分析、理解、编创、表演去初步接触环境编舞的理念与方法;学习达到对环境舞蹈从表演方法到编创理念的基本理解,学会在不同的环境空间中进行放松的表演与创作。舞蹈艺术之中存在戏剧的因素,戏剧在舞蹈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下面就是针对环境舞蹈的特点从戏剧中举的一些实例:

(1)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一级导演查明哲导演的法国思想家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一部讲述了二战时期六个男女游击队员在一次战斗失败后被捕,经历了酷刑和生死考验,表现了他们在极端情境中的反应和自由选择。在剧情的进展中,咫尺之间,观众们能够闻到鲜血的腥味,能看到酷刑过程中被施暴者拔下夹在钳子上的手指甲……在被监禁的一群人决定要处决可能经不起拷打的弟弟时,小男孩满场乱跑,跪在观众脚下狂叫“救救我!求求你们不要杀了我!”最后在众目睽睽下抽搐着被掐死。这对应的就是观众与演员的零距离。虽然面对同一戏剧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反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势都会出现民族性、地域性、社会阶层性及个体气质的差异。但期待视界构成的审美心理定势却在环境戏剧的构成空间被间离和打破,使现场出现参与交流不可预知的兴奋,背离了戏剧约定俗成的规定情景,在过程中创造集体心理体验的自由空间成为了现实。

(2)1991年,中国国家话剧院、亚洲剧坛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实验戏剧导演孟京辉在中央戏剧学院排了《等待戈多》,其中“把观众请到舞台上,演员在台下演,整个环境像病院一样,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就在病院里掰扯来,掰扯去,人生的那点意义就在这样一个空间里掰扯。这里修改戏剧部分的顺序和定位以及流动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环境舞台的设计与传统有所区别,有了更多的空间里的变化。空间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这对应了第二个特点舞台空间的转换。

综上通过对环境舞蹈艺术特点理论的学习,运用舞蹈创编的手法,不久之前舞蹈系的一位舞蹈老师创作出了一支环境舞蹈,他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灵感就是置身于一片空旷的大地之中,看着大自然的景观。再加上前段时间北京地区遭遇的雾霾天气,其原因就是和环境污染有关,所以两者结合就行动起来了。编舞者产生了创编环境舞蹈的想法,开始进行了以环境为天然舞台打造一场环境舞蹈的艺术盛宴的筹备。这里就是凸显了环境舞蹈没有像传统舞蹈一样具有固定的剧本,而是一种即兴的创作。舞台就像是编舞者的处理自己思想的画布。随着编舞者思想意识的流动,环境舞台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此次环境舞蹈表演者的一员,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在武汉市光谷步行街展示了环境舞蹈的艺术魅力和表现特点。在光谷诺大的场地下,随地起舞,随心舞动,牵着路人一起用肢体传达我们的情感,拥抱大自然的街上的路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欣赏着艺术盛宴。而此刻围观的行人也成为了舞蹈的参与者,在这一时空里,没有观众与演员的区分,焦点也是不断地转换,使舞台更具个性风格。虽然围观的群众可能还不太了解这门新兴的舞蹈表演形式,但是表演者用肢体动作去展现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饱满的热情贯穿在整个舞蹈始终,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就是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环境,珍爱生命,希望人们不要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我们地球母亲。

3 舞蹈生态学中舞蹈与环境的关联

舞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对纷繁复杂的舞蹈现象进行解释,以揭示舞蹈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学科。自然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很少有直接而纯粹的。以下的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舞蹈和环境的关联:

2001年王小鹰导演的《安娜・克里思蒂》的开场,整个空间弥漫蓝色的雾气,海涛声阵阵包裹着剧场向上空升腾,所有进场的观众坐在舞台上,面对实际上是管道的后台,但是却有在海岸船边的临场感觉。环境对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情感烘托,焦点的多变,不能只关注舞台上的布景,观众演员与舞台环境的融合是一个亮点,一个和谐的整体亦是环境对于舞蹈的舞蹈躯体影响的体现。将音乐创作当作一种记录,只听从心的自然,舞者跳得随心,观众看得乐心。

4 小结

在环境舞蹈与生态学的联系中,从环境舞蹈最基本的要素进行研究,再从编创的方式到舞蹈生态学,这正是在当今人类进入系统综合思维和艺术研究进行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向着舞蹈未知世界的探索。我们不仅关注着有关舞蹈、生态自身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那些实质性的问题,而且也注重认识论、方法论的探索以及舞蹈生态学实践意义的探寻。这里的实践,不仅包括前文所提到的继承、保护与创新,还包括与每一个舞人息息相关的舞蹈创作、舞蹈教育教学、舞蹈批评,以及整个舞蹈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等问题,而整个舞蹈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正好就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的。

环境舞蹈中的编创手法和艺术特点都是从环境戏剧中学过来的,环境戏剧又可以被称为脱离传统剧场之外的戏剧,脱离了传统演出模式的戏剧,是20世纪以来人(下转第65页)(上接第34页)们在新的演出方式上做的不同的探索。环境舞蹈作为新兴发展的一门舞蹈艺术表演形式,它与其它舞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融入了当代的一些新潮思想,一种新的审美心理自然地产生,符合人类审美的特性,人们可以在环境舞蹈中慢慢满足自身对于艺术的新追求与渴望。舞蹈艺术自身的边缘性通过这个新兴的发展形式得以缓解,进而逐步上升获得发展空间。以剧场、多媒体科学技术的渗透作为依托,获取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资华筠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 [美]理查德・谢克纳.环境戏剧[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3] 谭洪涛.环境舞蹈的艺术魅力[J].歌海,2009(4):87-89.

[4] 李真真.舞蹈的环境与舞蹈生活的感悟[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

[5] 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 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