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农问题论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三农问题概述
三农并不是一个新词汇,其基本问题已经由来已久,针对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来说,三农问题不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改善,反而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越发严重。虽然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的学术者都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且提出了众多的解决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解决方法大多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使得三农问题从根本之上得以解决。而由此所形成的三农问题困境,也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着鲜明的阻碍作用[1]。
1.1三农内容
所谓的三农问题主要包含了关于农业的3个方面内容。即经常所提到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而这3个方面的问题,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就不能做到协调发展,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会变成变成一个幻想[2]。
1.2三农问题的基本表现
粮食一直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保证,也是我国农业事业的中心任务。继20世纪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的粮食存量就在不断增长。很多人认为,粮食问题在20世纪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在2014年,粮食价格的飞速爆长,使得物价进一步增长。而粮食不足的问题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眼中。就农业增长问题来说,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增长缓慢与增长结构不合理。所谓的农业问题其实也就是粮食安全问题与农业增长问题。农村问题则是经济问题与政府宏观调控问题。农民的问题主要就是收入问题[3],一般情况下,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2个方面: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统计结果显示,2013—2015年3a间,农村家庭的经营性收入由原本的70%下降到了67%,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4]。
2四川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
2.1典型性
四川是1个人口大省,省内人口近几年一直停留于全国前3位。而其中的农业人口更是占据了70%以上。但其省内的可用耕地却十分少,加之四川的农民经济水平普遍偏低,很多的本地人口都选择出门务工来增加收入。由此不难发现,四川地区的三农问题十分典型,可以说是我国三农整体问题的一个缩影。
2.2区域性
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之当地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使得四川成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无论是农作物的产量还是其它粮食的产量上,一直居于我国前列,经济总量也是西部地区的第1名[5]。
2.3不平衡性
四川是一个多地貌大省,省内的农业产区包含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攀西山5个地方,而这也导致了四川省的各类经济发展不均衡。并且四川省内的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异也较大。成都的居民收入往往高于其它地区。
3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笔者看来,四川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其基本意义不仅仅在于三农问题之内,更在于三农问题之外,不仅仅在区域之间,更在于区域之外。
3.1以工业促进农业
3.1.1从小农经济到市场化经济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宝贵意见。在任何国家的工业发展初期阶段,都需要农业的支持,这是一个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应该明确的是,其经济主体仍然应该是农业。工业的迅速发展并不一定就会对农业的发展进行补偿。实际上,就四川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说,其所具有的小农经济市场,在现阶段工业化的市场当中都是十分吃亏的。所以只有实现了农业体制市场化,才可能按照市场的基本方式,促进生产效益向农村进行流动。这才是从制度之上实现“以工业促进农业”。
3.1.2农工商协调发展
从传统的发展角度来讲“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一传统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明了农工商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与并存性。而只有做到农工商协调发展,才可以真正地发挥他们之间的优势。就四川本土而言,其发展过程当中更加的重视工业,虽然并不能说其不重视农业,但是对于农业的发展力度也是十分的有限。而四川发展最为明显的1个问题就是忽视商业发展。并且四川内部也缺少工农协调的服务业发展。例如城乡的金融投资渠道与服务,城乡的土地公开市场等。而这些都是农业市场化所必需的内容,也只有商业活了,农工之间的渠道才会更加的通畅。
3.2以城市带动乡村与城乡一体化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的数量要比城市人口的数量大得多,想要在短时间内对农村实现万象更新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相应的手段实现农村发展的快速进步并不是天方夜谭。因此可以采用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策略,改变农村的发展现状。但也不能将这种方式的发展流于形式,“见物不见人”。而是应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农民的根本意义上考虑问题。
经济的基础决定了上层的建筑,所以农村的土地制度决定了农村的社会制度。要想改变农村发展的基本现状,就要立足于农村问题,改变农村的经济制度。而农村的经济制度说道底就是土地制度。国家根据现阶段的农业情况,已经提出了新策略,所以要在新制度与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建设新型的农村社会。
4结束语
三農问题关系着我国的未来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三农问题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在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之上,其实并不需要太多高深的理论,规划者所要具有的就是站在一个客观角度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而不是站在原有立场之上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分析,并且还要有对于矛盾冲突的必要洞察力。虽然我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仍然严重,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坚实地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冯佺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钱德元.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冯献.长江流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4]杨世勇.川渝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3.
[5]崔欣.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关键词:三农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米,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1 “三农”问题的症结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效率低。在我国,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定的经济根源。当前大多数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致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2 “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漳平是重点产煤地区,近几年来大量煤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大部份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全身投入到煤矿企业,这为家庭增收、减轻负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很多人仍是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随时转变。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作为自己的重点,保留在农村占有的资源。这既便农业在日后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带动农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农民增收。
(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将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只要我们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2)鼓励外出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富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更大的贡献。
(3)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到乡下发展,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3 “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目前我乡的大部分农业人口均属于剩余劳动力,这些过剩的劳动力大都需要转移,但由于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难以在发达地区就业。目前由于我国工业结构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在我们这样的穷乡僻壤就更加的落后了,据统计数字表明,勺窝乡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在勺窝乡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占到15%左右,主要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第一或第二产业,而在我国其他地方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远远高于我区达到30%-40%,而全国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也远远地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据相关部门权威数量,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第三产业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就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乡的第三产业相比全国的发展要滞后,而我国的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国家的发展又要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所以各级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启示;概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54-01
一、古代职业教育的产生
职业教育的出现是随着社会分工以及社会职业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人类的不断发展,开始有意识的制造和使用工具,应对自然环境的能力提高,出现自然分工。这时职业教育开始萌芽,主要表现就是采集活动推动了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积累与传播;狩猎活动推动了工具制造的发展和传播。这些知识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通过口耳相传,传授给下一代,因此构成了早期农业教育的雏形。
农业职业教育真正出现在氏族公社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传授农作技能的职业性教育。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职业教育逐渐成熟,出现了有关农业的教育思想,如李悝的“尽地利之教”思想、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农书不断出现,如农家代表作《吕氏春秋》中的《上农》篇、《任地》篇、《辨土》篇、《审时》篇,分别论述了农业生产政策对政治的重要性、土壤耕作的原则与方法、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的具体技术和方法以及适时播种同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系。这四篇关于农业生产的著作,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对后世的农业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内容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
自古我国就是农业大国,上至统治者,下至个体农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几乎各个朝代都编有农书,据《中国农学书录》统计,我国历代农书有541种。这些农书为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性、地方性的农书。如沈氏和张履祥所著的《沈氏农书》和《补农书》,专门论述了江南水田的农业技术。还有张宗法的《三农纪》,专论四川地方的农业技术。水稻专著《江南催耕课稻篇》,棉花专著《木棉谱》,甘薯专著《金薯传习录》等,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则称为我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教育内容不仅包括农业生产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包含了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知识与技能,以及新技术、新发明的推广使用。
(二)教育方法
在古代社会的农业职业教育中,从夏商周之始到清末,统治者一直奉行劝课农桑的教育方法。劝课农桑,就是督促的意思,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通过宣传、示范等方式,传递给广大农民,以使农业生产有所增长。
中国的劝课农桑制度创始于周代。周代的劝课农桑,首先是设立一系列农官进行教导。《周礼・地官》记载的则从立田制、兴修农田水利、辨别土壤种类、备耕备种一直到收获都设有专职官员分工管理。其次,制定出一套制度,如“孟夏之月,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命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驱兽无害五谷,毋大田猎”。各个时期的统治者对劝课农桑颇为重视,将劝课农桑的好坏作为考核各级官员政绩的重要内容。
(三)管理方式
为了贯彻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国策,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地方各级官吏主动承担起劝课农桑的任务。在汉史中,地方的“二千担”、“循吏”、乡官,如三老、力田等官吏,都是农业职业教育的主要管理者。到了隋唐时期,国家的农业管理体制已经相当完备,并形成了专门推行农业政策、实施劝课农桑的机制。这一机制主要由朝廷、州政府、县政府、乡里层层执行,成为隋唐时期实行农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唐朝,主要通过设立劝农使来加强对农业的管理。开元十三年,又设立了十道劝判官,分往天下,协助劝农使推行劝课农桑。另外,唐朝并且设有负责农业生产、推广农业技术的常设管理机构。
三、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第一,从教材与内容上来看,要善于总结经验,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与需要来编写教材,选取教材。并且要不断创新、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
第二,从教育方法上来看,职业技术教育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采用情境教学法,注意示范的作用。应该让“博士下乡”,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示范和推广,让农村有真正懂科学、懂技术的人才。
第三,加强政府的支持。在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今天,政府的支持是关键。政府不仅要在政策上支持农村发展,关键是落实到实处。不仅要对外引进人才,还要在内培养人才。发挥政府的强制性作用。
第四,要善于创新、勇于创新,不断发明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早在两千多年前,赵过就发明了耧车,仅用一人一牛,就可以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盖三道工序,达到每日100亩,这在当时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
【关键词】农民致富 融资 乘数效应
一、引言
乳山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端,经济结构以海洋产业、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产业为主,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较高,因而解决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的和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促进农民致富是有很多方面,但是解决农民的融资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经济学原理,虽然提高供给是融资的根本目的,但是如何保障贷款资金的安全和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率才能从根本上持续地增加有效供给。目前央行和银监会出台了很多措施鼓励银行向三农提供资金,虽然起到了一些的作用,但是这种输血式的融资方式不能完全彻底解决问题。中国农民是一个很重视信誉的群体,大多情况下的不还贷基本是由于自身经济状况窘迫所致,因此只有促进农民致富,才能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和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并且具有乘数效应,两者互相扩大。
二、农村金融当前供求现状
Patrick(1966)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增长金融发展时认为金融的发展模式有两种。一是供给引导型模式(supply-leading),认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应优先于需求,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二是需求追随型模式(demand-following),认为经济主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需求而导致了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产生。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供给引导型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进入成熟阶段,需求追随型模式将逐渐代替供给引导型而居于主导地位。Patrick的这一论断,对我国的银行业发展过程有一定的解释作用。1994年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最初设置的中国农业银行都属于供给引导型模式;而由我国小农经济由于缺乏资金而自发组成的农村合作基金以及隐藏起来的民间借贷基本上属于需求追随型模式;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成立属于供给引导和需求追随交织型模式,并最终落脚于供给引导型金融,这样一种结果需要我们继续探讨是否合适。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供给引导型模式的农村金融机构的优点是进入阻力小能够很快发展起来,并且风险也由于具有目标性而易于控制;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很强的发展过程,导致其提供的金融服务的数量不大,并且其资金流向和融资很容易收到当地政府的影响。而需求追随型模式可以十分灵活地使资金流向高收益和最大需求的地方,能满足大量并且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当然结果也是会放大贷款风险。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因需求主体差异而呈现多样化趋势,我国农村经济主体日益多元化,既有传统农户,也有乡镇中小企业、农业专业化和集约化的企业,其对资金的需求更是持续扩大。以乳山市为例,由于该市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当地农民多从事海洋捕捞和海产品养殖,因此其很多融资需求来源于海洋养殖和捕捞等项目。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自然属性导致他们很容易受到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风险很不确定,因此金融机构在对农村进行信贷支持的时候必然承受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相关分析知道这种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会带来更大收益甚至会降低风险。
三、乘数效应分析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政府在控制宏观经济时常用的一种手段。最典型的就是在货币在货币发行与流通中会存在的乘数效应,其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这种乘数效应在经济生活中大量的存在,本文以乳山市农村信用社为例,选取相关数据对农村融资和银行存贷款之间的乘数效应进行分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2月24规定的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为17%,研究发现当金融机构在合理审慎的放出贷款后,整体来说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虽然出现一些不良贷款,但是农民增收的部分通过乘数效应再次存入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了金融机构的存款规模,这不但增加了银行的利润规模,也同时增强了银行抵抗不良贷款的能力。乳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下面乡镇设有相关分支机构,那些设置在农业和渔业等发达的乡镇上的分支机构,由于当地农户富足而使存款量大增,这在一方面增强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一方面也同时增强了其抗拒风险的能力,这进一步证明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对信用社发展所起到的强大作用;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在政府引导下所支持的项目和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些发展起来的产业通过乘数效应又促进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发展,并且那些富裕的乡镇和发展良好的产业平均来说对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带来的不良贷款比例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大多情况下的农民不还贷基本是由于自身经济状况窘迫所致,因此只有促进农民致富,才能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和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这种双向互益的过程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进一步扩大。
四、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农民致富上的对策建议
1.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首先要扩大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种类和提高相关层次; 其次,要对经济结构和贷款类型进行细化和标准化,形成一种严格程序化的授信流程,在自己所服务的地域范围进行低成本又具有可行性的信用征集。现阶段各级联社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服务,也从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所以从金融体系来说,种类是比较齐全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将其金融服务进行推广,做到为民所知、为民所用,设身处地提供农村金融服务。
2.加快农村保险发展进程。设置创新信贷保险品种中大力发展农村农业保险事业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使农民和金融机构在遇到不可抗拒的风险面前增强抵抗力。在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方面,要鼓励保险公司从事这种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可以同农村信用社进行信息共享,这对信用社、保险公司农户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对信用社来说可以降低不良贷款风险,对保险公司来说扩大了业务范围,对农户来说也会在融资方面比较容易,对当前农村存在的地下钱庄和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阻止。
3.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要发展多层次全面的健康农村金融体系,必须大力改善我国现在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落后,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也相当落后,因此当前要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宏观统筹。首先,以县域、乡镇为地域范围,设置信用评级机制,将农户信用记录进行备案,对恶意拖贷欠贷的农户进行相关惩罚,对信用良好者进行正向激励,比如放宽贷款条件等。其次,努力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地区,这也是当前最紧迫和最重要的任务。乳山市农村信用社的存款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协理员所吸收来的农村存款,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的富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但是大多数贷款却流向了农业之外的项目上,因此引导资金流向农村,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当前比较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不但于农村和农民有利,也对一个扎根于农村的金融机构来说也非常的有利,只有反哺农村,促进农民的致富,农村信用社才会有立足之地,也才会有长久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芳,王波.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思路[J]. 经济学家,2005(05).
[2] 马晓河,姜长云. 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经济研究参考,2003(80).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45-02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年”,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9年旅游主题为“中国生态旅游年”等等。各大旅游景点纷纷打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旅游理念和口号,乡村旅游一时间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股浪潮,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名词,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是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目前,国内一些乡村旅游还仅仅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经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效率也较为低下。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游玩,欣赏农村风景,体验农村乐趣的旅游方式;而对经营者而言,就是通过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与乡村文化,吸引广大游客群体来农村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其是指农村家庭以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及农家生活为旅游资源依托,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度假以及体验的旅游活动形式。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不同于平常所见的旅游方式,其经营主体为农村家庭,在经营管理上相对松散自由。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家庭通过自身的果园、鱼塘、牧场等农村资源来吸引城市旅游群体。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呈现着以下几方面特征:
1.乡土特征鲜明。乡土特征鲜明是乡村最为明显的特征。相比较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乡村旅游的载体为田园风光、乡村自然景点,因此,其所展示的为农村所特有的自然风貌,而且其将农村自然风貌与乡土文化融合在一起了。乡村旅游使得游客感受到了农村的乡土气息,体验了现代农村生活的氛围和节奏。
2.平民性明显。目前,国内旅游被诟病的一点就是费用过高,旅游群体基本上是以富裕阶层为主,而这点在乡村旅游中却不明显。尽管国内一些乡村旅游景区也是向富人开放的,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群体还是集中于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受制于收入与工作的因素,其出行旅游主要是以短距离为主,而乡村旅游则是其首选。因此,乡村旅游具有大众化和平民性的特征。
3.参与体验性强。参与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打牌。在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的旅游形式中,主要是以观光、欣赏为主,而乡村旅游方式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乡村旅游所开展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生活的组成部分,游客一方面可以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客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4.消费水平较低。在近年来城市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农村的消费水平则相对维持在较低的水准。乡村是以农村消费为基础的,接待者为农村家庭,旅游的内容也是以农村生活的体验的感知为主,这使得乡村旅游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在乡村旅游模式下,吃的东西是农户自产自销,住的是农家小屋,娱乐是以果园、花圃以及风景区的农村资源为主。因此,乡村旅游总体消费价格较为低廉,城市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
5.经营方式以家庭为主。目前很多名胜古迹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以旅游公司为主导的,通过旅游公司来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日常维护。然而,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则是农村家庭,夫妻或上下两代人等直系亲属共同操持,雇佣的服务员也多是亲戚。
三、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旅游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农村旅游资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乡村旅游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分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经济是三农问题的最核心问题,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形成一整条产业价值链,通过乡村旅游延伸开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如农渔养殖业、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业等等。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展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农问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乡村旅游帮助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再就业。据调查显示,乡村旅游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以50岁左右的农村居民为主,而且很多乡村旅游地区对工作人员都没有年龄、学历上的限制,这无疑为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舞台。
第二,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刺激了农村消费的发展。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为农村家庭,而且相比较其他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少,成本低,收益率高,这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家庭的额外收入。同时,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则有助于刺激农村消费,配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开展。
第三,乡村旅游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洁的环境、文明的语言与举止在农村和农民中逐渐形成,而且游客对餐饮的卫生要求也使得农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升,这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了邻里和睦。
第四,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民主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有利于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毕竟是市场化的竞争活动,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增强主体意识,主动适应市场,这使得农民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和农村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农民更加注重农村集体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使得农村整体环境不断改善与提高,而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民主。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关系着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目前,一些乡村旅游做得好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已经逐渐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持平,而且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升。为使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市场需求导向,做好主动营销宣传工作。主动营销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渠道,其有助于乡村拓展游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足够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当然,在主动营销宣传工作前,首先要明确宣传的品牌主题。对乡村旅游而言,其所强调的是城乡文化的差异,城乡文化差异是城市居民向往乡村旅游的深层次动因。因此,必须要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与此同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未来的市场需求将呈现着多元化与多层次化的趋势发展,而且一些乡村旅游的高端市场将逐渐形成,游客除了关注健康、舒适、卫生以外,还追求品位独特、文化底蕴、个人空间。因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营销的过程中要从高起点、高品位着眼,对深层次的农业民俗文化的开发,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品味提升。
第二,切实解决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三化”问题。所谓的“三化”问题,就是庭院的美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以及服务的标准化。这“三化”问题是目前乡村旅游服务层面存在的弊端,因此,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要科学栽花植草,美化农家环境;同时,学习城市一些星级酒店的居住环境,改善卧室的寝具和卫生间的洗浴设施的方便、卫生、整洁程度。此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标准,做到既要有农民的质朴热情,也要有向城里看齐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第三,对乡村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和规划,目前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呈现着乱象的态势,这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埋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政府部门要对乡村旅游景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扶持乡村旅游的配套政策机制,通过对乡村旅游景区在土地、交通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实现乡村旅游景区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针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多个地区,进行交通标志、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此外,建立农村本土特产产品的生产与物流配送机制,发展乡村旅游的农副食品行业。
第四,转变经营理念,形成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从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角度切入,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服务的附加值。一是要充分认识乡村的经营理念精髓,转变经营观念,通过“农”、“家”、“乐”这三方面形成自身的经营理念。二是结合营销宣传,塑造自身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化辐射各个区域,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需要服务水平的配合与支持,只有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
参考文献:
[1] 陈欣,马莉,董珊薇.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2] 罗康荣.农家乐与休闲运动产业相结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1,(8).
[3] 曾建明,肖洁.略论中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战略——以农家乐为典型业态[J].改革与战略,2010,(8).
关键词:建设 乡土人才队伍 促进 县域经济 发展
近些年,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乡土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广泛的重视,在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下,我国在这一工作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从整体上看,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加大力度提出相应的策略,使问题能够被有效的解决,最大程度的为我国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铺平道路,从而使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一、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随着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在这一方面也做出了极大程度的努力,总的来说,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1.高校的足够支持。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从某种程度上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完善提供了基础。目前,为保证建设过程的顺利完成,与高校联合的方式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发展趋势,这一手段能够有效的培养出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具体而言,与高校联合的方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向完成人才的培养:首先,高校可以选择培养专业性人才方式去支持乡土人才建设,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其培养时间较短,培养过程较具针对性,因此得到了高校以及有关部门的广泛认可。其次,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供更大程度的保证,我国高校还针对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培养全日制人才的计划,针对这方面人才,高校会在住宿费等费用方面给予其补助,因此,大部分人才对高校这一策略均较为认可。
2.开展实践活动,培养管理型人才。针对这一人才培养策略,我国主要提出了对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人员去发达地区进行实习,以开阔其眼界,同时保证其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均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使其在返回乡村时,能够成为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管理型人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保证。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上述人员进行选择时,一定要保证其对于知识具有良好的接受能力,除此之外,其实践水平以及动手能力也需要被保证。
3.开展专题讲座,培养专业型人才。有关部门及人员在固定的时间邀请了具体领域的专业人员去农村开展讲座,使农民尽可能多的参与其中,鼓励其参加讲座以及吸收知识的积极性。讲座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家禽养殖以及水产养殖等多方面内容,其所涵盖的范围也较为广泛,这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了更多的专业型人才。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通过与县级有关学校的联合,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实践资源,这对于其知识水平以及实践水平的提高均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激励机制,保证人才投入到乡土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乡土人才的建设离不开激励机制,有关部门及人员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的实施,使人才最大程度的被吸引到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此主要实施措施包括为这方面人才提供优先以及优惠策略,在其任职期满之后,针对表现较为优秀、政绩较为突出的人员给予重用,这就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价值。除此之外,树立榜样以及典型的措施也被应用在了具体工作当中,有关部门通过在县级区域内树立典型镇、典型村以及典型的人才,极大程度的激励了乡土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而言,乡土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被解决。
首先,管理服务的滞后性是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投入力度不足所导致的,管理服务的完善需要各级部门的联合才能完成,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乡土人才建设工作在这一方面还未得到有效的保证。
其次,开发与培养具有单一性。就目前的情况看,受传统的种植以及养殖思想的影响,当前农民发展经济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与途径主要也集中在上述两方面,这就导致了开发与培养的单一性,影响了农村市场与更大的市场的融合。
最后,示范作用具有局限性。乡土人才在对县域经济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发挥示范作用,这是建设过程的一个基本要求,但目前,部分人才在对农民进行帮助以及支持的过程中,存在亲帮亲的现象,这是导致示范作用的局限性的主要原因。
三、建设乡土人才队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乡土人才建设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其中仍存在着诸如管理与服务工作不完善的问题,因此,对问题进行解决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的实施去保障乡土人才队伍的建设,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1.完善管理与服务工作。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完善需要政府以及各级部门足够的支持,乡土人才的建设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均需要得到更多的资金以及技术的支持。同时,在信息化背景下,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也必须得到培养,农村的信息化设备也需要得到保证。这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对此,各级部门需要联合在一起,尽最大可能的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2.提高开发与培养的多样性。要通过组织各个领域的专家以及有关人才去农村开展讲座的方式以保证其多样性。虽然目前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已经开展了多场讲座,但仍存在部分农民不积极参与其中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到讲座对于其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要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以保证其知识体系的完善以及眼界的开阔。这对于乡土人才建设工作的完善十分有利,同时也就能够使县域经济的建设达到更高的水准。
3.提高示范作用的广泛性。要严厉禁止乡土人才中存在的亲帮亲的现象,要使其在发挥示范作用时,能够对所有农民一视同仁,使其认识到,只有这样才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负责,这样才能使其示范作用的发挥能够具有更大程度的广泛性。需要注意的是,想要使上述目的成为可能,就必须要提高对人才思想意识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从根源上完善乡土人才的建设工作。
综上所述,乡土人才队伍的建设已经得到了社会以及国家广泛的重视,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不仅有利于保证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使农业能够有所发展,农村经济有所进步,农民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同时还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想要达到完善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目的,就一定要针对其中存在的诸如示范作用的局限性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为其建设过程提供更大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目标的达成均需要有关部门及人员足够的支持,这是保证建设过程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经验,吴振辉.建设乡土人才队伍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浙江省松阳县农村乡土人才现状的调查[J].红旗文稿,2005(5)
[2]陈勇.让乡土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大有作为――宣恩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调查[J].学习月刊,2011(18)
一、重视回扣双基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可将知识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是什么”的知识,即考纲中的“识记”类知识,如地理位置、地理数据、基本概念、基本图表等;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即考纲中的“理解与应用”类知识,如各种地理判断能力、分析表述能力等;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与思维”的知识,即考纲中的“综合与迁移”类知识,如分析、判断、综合、表达的方法。就应考能力养成而言,三类知识所起的作用不同。陈述性知识是应考能力的依附和能力表达的基本元素;程序性知识是应考能力的养成和提升的基础,二者构成了所谓“双基”;策略性知识制约着学习者思维水平的高低,决定知识的迁移、创新能力。纵观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的特点,丝毫不回避学科主干知识,“双基”类知识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如09年高考试题中“双基”类知识的直接考查占了 50多分。“双基”类知识淡忘率高,回生现象明显。因此,二轮复习期间将“回扣双基”置于突出地位是必要的。这些年,我们采用学案导学法,即老师先将各个专题“双基”知识进行全面梳理,依据考纲要求筛选出“双基”内容,然后制成学案,学案内容包括填充式知识体系和体现基本技能的训练题组,利用一课时时间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重视整合知识
专题的具体内容往往散落于教材各章节中,一轮复习中虽然进行了针对性的识记和应用训练,然而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缜密性、系统性和空间贯通性的发展。分析近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命题,特征之一是以某区域设置情境,突出了综合意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如09年高考试题中的“台湾海峡地区”“环渤海地区”等,这些区域问题对应着相对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可见,专题复习中整合知识、构建体系非常重要,是二轮复习的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类似性原则,一个专题必须是由相关或相似地理现象经过提炼综合而成。②重点性原则,构建专题应以重点知识为核心,如时间的计算、季节性地理事象等。③创新性原则,构建专题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新组合,而是要有创新性,要用新的视角来设计专题体系。如高考中常常考查某农作物的相关知识,可设计该作物的地理生长环境、全球分布规律与具体分布、农事活动等专题。④理性认识原则,章节体系重在基础知识的表述,尤其对地理概念、地理理论、地理特征只作一般描述,不作深入分析和阐释。而专题体系则大不相同,重在从理论上认识分析。如分析各种因果关系,透过地理现象发现其本质,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阐释地理概念的含义,分析地理结论的依据等。⑤灵活性原则,专题体系不受课本教材体系的约束,专题体系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自然地理的综合、人文地理的综合,也可以是二者的大综合。专题体系的内容更是不拘一格,可以是专门论述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也可以是专门论述各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等。
三、重视拓展知识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难度层次分明,凸显出考试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取向。随着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提供了指导。课改必然波及考改,高考命题也会顺应课程改革需要,体现新课标理念。“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理、归纳、预测;分析说明成因;解决问题”是文综能力测试的主要方向。如09年高考试题中第2、4、6、8题的考查,皆体现出知识和思维的拓展性,尤其是第二题中提取A市位于82.5°W经线以东的西五区这一有效信息,体现尤为明显。因此,新教材中具有前沿性的内容应给学生适当补充、拓展。
四、重视关注热点
高考试题侧重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使试题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08年高考第7题以北京奥运会和奥运圣火为素材,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这一基本的自然地理问题。通过创设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情境,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和鲜活性。象近年经常涉及的三农问题、五大经济圈、大型工程、城市化、能源安全与调配、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中部崛起、绿色GDP、极地科考、区域经济合作等应及时渗透于各专题复习中。
五、重视提升能力
近年高考文综试题注重能力测试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将能力培养落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头绪纷杂,不易操作。针对地理学科特点和高考要求,应考能力的培养应注重知识的整合,构建主干知识的结构,分层突破,查漏补缺,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内在的线索和规律,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更加的系统化和条理化,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同时加大训练量,让学生感悟答题技巧,培养和提高应试能力。在专题设置上既要突出主干知识的覆盖,也要照顾现实热点问题,要注重专题立意的新颖、创新与教材知识、原理的巩固、再创造、整合提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具备结合实际进行自然、人文、区域特征的分析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适应高考。
六、重视训练反思
通过定时定量的课堂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原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达到练规范、练速度、提高技巧和答题能力,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整个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训练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各种地理图表解读、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地理图表的正确解读和分析往往是解答地理综合性试题的先决条件。在近年的地理试题中,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变式图”“叠加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和“区域图”以及“景观图”等,可谓无图不题。图表的阅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所以在专题的训练中要求学生能做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读出各种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在大量的习题训练之后,一定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意识,教会学生学会反思,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做题之后,要反思这个题目具体考查了哪些知识点,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上有没有漏洞?要反思该题考查了哪些能力,自己在这几种能力上有没有欠缺之处?还要明确出题者的意图是什么?自己能否对问题答案提出质疑,能否联想曾经做过的类似题目,本题的易错之处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或更好的答案?通过这一个题目的练习,能否总结出相关的解题规律和技巧,解题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在经过这样经常性的反思和拓展之后,不断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提高学生复习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新农村建设
一般意义上的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即承包经营权在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让,其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以下简称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我国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的各种积极探索尤其是自《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各项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和实施以来,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土地资源使用效益的提高,有效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而制度主义的观点认为,合理的制度安排将会形成相对比较高的生产和配置效率。当制度安排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制度安排本身会显得缺而带来生产和配置的低效率。我国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探索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的问题,比如土地流转的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完善、如何对农民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农民法律意识不强导致一系列矛盾和纠纷等。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来完善各项制度实现土地有序的流转。
一、从理论层面来分析
(一)必须正确把握和遵守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
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进行。依法,就是农村土地流转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的政策进行。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只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严禁买卖。农民拥有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的开发利用都必须依法进行。自愿,就是农户承包地是否流转应由农户自主决定。农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对承包土地享有自主的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这是农民拥有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的具体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挠农民流转承包地。有偿,就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收益归农民所有。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租金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扣缴。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是指导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准则,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土地流转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准,各级农业部门必须牢牢把握,切实遵循。
(二)严格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程序
农民自行土地流转的,应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比如申请委托、供求登记、信息、签订流转合同等,然后将合同送达相关机构进行登记,严格按照各种程序来办,避免以后出现附带的一系列的矛盾和纠纷。
二、从实践层面来看
(一)转变政府职能,完成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
在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既不能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从中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对违规流转放任自流,缺乏服务规范机制的不作为行为。作为政府这个角色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和服务,做好土地流转的调控、监督等职能。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流转服务机构,为土地流转提供各种服务;监督土地流转的各项程序;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引导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开发。以安徽省大杨镇谢岗村为例,在镇政府职能的积极转变下,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仅在土地流转方面实现了丘隅苗木花卉基地200亩、格瑞草莓基地150亩、绿源种植基地30亩等,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加强农民各种非农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加强农民各种技能培训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客观要求。因为农村劳动力相对而言,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普遍较低,迫切需要进行培训,以增强其就业能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非农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特别是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比如,据统计,到2008年底,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谢岗村剩余劳动力到土地流转基地就业人数达到700多人,约占剩余劳动力的1/3。
(三)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重要环节,要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运用土地评等定级成果,收集和土地流转价格,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标准,培育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动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必然趋势,而中介组织在土地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起媒介和桥梁作用,是实现农村土地市场化、完善土地流转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何静.农地使用权流转与相关的法律问题探讨[J].经济问题,2001(7).
2、施晓琳.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和义务[J].中国农村经济,2002(5).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电力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奔小康离不开的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农村电气化步伐的持续加快,农村用电量日益增长,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农网改造工作主要是服务于三农,即“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我国未来发展。再者来讲,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且所占比重较大,这就更加迫切的需要给予农业发展更多的便利性条件和可发展契机。农网改造工作是客观的现实需要,保证农网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是保障农村农民权益、提高农村经济的可行、有效的方法,也能够为农村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以及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然而,在农网改造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把握与处理,会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对此,详细论述如下:
一、建立相关机制,加强管理
农网改造是一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需要大量投入的工程。近些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断地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升级,使农村的供电质量有了大幅提高。农网改造应秉承“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宗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安全、高效地做好农网改造工程。农网改造本身具有面广、点多、量大且分布不均等特点,加上施工人员自身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使得农网改造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农网改造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与物力去保证有效实施。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比如重点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责任终身追溯制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注重各个岗位间的联系,对于员工闲散和不作为等情况要给予批评和处罚,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来讲,可以制定工作章程,对工程预算、物资采购、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各个阶段,都要有详细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并对此过程进行全程监管,以保证工程质量达标。总之,良好的管理是实现效率以及推动农业生产的关键性保障。
二、科技与远见兼备
在农网改造过程中,首先应该大力引进与推广能够很好适合农网设施环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比如我们设置的线路箱,原来在材料的选取上大多为金属,但是随着使用时间一长,完后再加上风吹日晒,线路箱也就相应着可能会出现多种安全隐患,对此,我们可以将线路箱选择性的更换为能够绝缘的非金属箱,提高了其绝缘性与耐腐蚀性,从长远来讲,即考虑到了安全,又可以拉长安全使用周期。
再者,我们在开展过程中,应该注重用科技和远见来全力武装我们的改造过程。对此,我认为农网改造需要重注两个环境的兼顾,外部环境包括让农网电路设施更加完善的同时,也能够适应区域内所面对的各种自然条件,提高设备的安全系数与抗破坏能力。内部环境是农网能够保证现在农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量,毕竟现在农村中电脑、空调、冰箱等各种大家电也越来越多。
总之,科技铸就质量,远见保障质量,科技与远见的兼备,是农网改造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要素。加强农网改造,严把质量关,推动农业生产。
三、提高供电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