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系统的组成范文

生态系统的组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系统的组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生态系统的组成范文

关键词: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系统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一项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建设工程。此项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组织管理实施此项工程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清晰的工作思路,责权统一的管理体制,运转自如的运行机制,科学的管理办法,现代的科学手段和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

一、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指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整体性,即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环境等组成部分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些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联系在一起。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被削弱或破坏,系统就会崩溃,失去功能。可见这种整体性保证了森林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其二是指系统功能的整体性,即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森林的整体功能与效益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与效益之和。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是天然林保护以及大自然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一,森林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要保护森林环境必须保护其生物组成部分,反之亦然。第二,生态系统中那些起重要作用的物种,是维持系统整体的关键种,因此,在管理和利用生态系统资源时必须注意保护这些物种。第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互为环境。森林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要保护森林中的珍稀野生动物,只有保护好森林的建群树种种群,才能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开放有两个方向:一是系统对外开放,即生态系统向环境的开放。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是其演化的前提,也是其得以生存的条件。应注意的是,生态系统互为环境,一个系统对于另一个系统也是开放的。二是系统内部的开放,即在同一个系统内部,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开放。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是开放的,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也就成为了现实的关系。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反作用于结构。结构与功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某一生态系统的功能体现在与其他生态系统的作用上。封闭系统是没有功能的。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层次性原理

包括森林在内的任何一种系统都具有层次性,反映系统中的等级差异性。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及其结合方式上的差异,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因而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

生态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在生态学上称之为系统等级特征。生态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每一要素又是由低一级的要素组成的。就生态系统本身而论,它又是更高一级的组成要素。如穿过红松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小溪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也是这个红松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而这个红松阔叶林生态系统又是更大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组成生物圈的各类、各等级的生态系统犹如套箱,系统和要素、高层系统与低层系统具有相对性。高层次系统与低层次系统的不同层次,会使其发挥不同层次的系统功能。

地球上的生物圈可以说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由多层生态系统为元素所组成的等级系统。在保护和利用生物圈生态系统时,必须充分注意其层次性,即等级性。根据层次性原理,生态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成分是有层次的,每个层次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上一级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因此要注意维持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性。

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原理

生态系统时时都处于自我运动、自发形成结构与自我演化之中。系统自组织表示系统的运动是自发地、不受外来干预地进行的。自发运动是以系统内因为基础、以系统的环境为条件,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交叉作用的结果。

了解系统自组织理论,对森林的经营与保护有着指导的意义。首先,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自组织的系统,在无强大外力干扰的情况下,森林会向着结构复杂、系统稳定的方向发展,即通过自组织由低级有序向着高级有序状态演化。森林的进展演替机制也就在于此。达到高度有序、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是最优的。其次,天然林在受到轻度干扰之后,系统会通过自组织逐渐恢复到高度有序状态。这是森林利用与恢复的理论基础,也是人工林培育的理论依据。

五、森林景观生态学原则

在生态学中,狭义的景观是指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景观是由景观元素组成的。景观的各种元素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模式,而且各种元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就是景观结构。它强调了景观的整体性。景观元素之间始终具有能量、物质、信息及物种的流动与交换,这就是景观的功能。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结构影响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

森林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从全局与整体角度出发。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就要把森林与其他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千万不能孤立地对待森林问题。

六、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第2篇:生态系统的组成范文

关键词:模型构建;生物教学;应用

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相比,难度明显提高,许多知识点的学习也更加抽象。学生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在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中的部分知识点“生态系统的范围和组成成分”讲解时,我将模型构建渗透到教学中,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设计思路

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引入新课。通过“问题探讨”,让学生思考、交流与合作构建出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生态系统概念的判断要点”。同时,教师点拨精讲核心概念“生态系统”的内涵和外延的各要素。通过学生的自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范围。结合教材中“思考与讨论”中的素材,指导学生经历“自学―思考―合作探究―初步结论―师生共同探究―确切结论”这一过程,自主构建、自主探究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构建出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模型。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通过介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引入。

2.利用多媒体投放一个美丽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画面,配上优美的文字“蓝天、青草、牛羊……”同时播放问题:如今美丽的草原正逐渐受到破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展示草原图片)

(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形象直观地了解生态系统。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形成生态意识和对环境的忧患意识。)

(二)讲解问题探讨

1.利用多媒体投放一幅蚯蚓及其生活环境的画面。根据问题探讨的内容设计如下问题:(1)找出本材料的关键词,建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图示模型。(展示问题探讨)(2)在模型构建中,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进行补充箭头和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如图1)

2.根据上述资料,引导学生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学生仔细阅读问题探讨资料,通过思考与讨论,小组合作完成模型的建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念。最终引导学生构建如下模型(图2)。当然,学生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可能并不是那么完整,模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大家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完善,具体抽象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分析,形成知识的新理论体系,掌握概念最本质的抽象与概括。这也就需要我们对学生构建的模型给予引导和补充。

(三)讲解知识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类型

(1)以问题探讨中构建的模型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强调其内涵和外延的各要素。

(2)引导学生阅读生态系统的范围及类型的内容。

(3)利用多媒体投放一些生态系统的图片,让学生辨认。

总结: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生物圈。

通过思考题中的例子,深度理解和把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通过举例识图的方法加深对生态系统的种类和范围的了解。对于概念的学习不能停留在浅层的识记水平上,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深入理解和掌握。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通过思考与讨论题中的3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各成分间的关系。

运用多种形式,如提问、点拨、指导学生相互探讨等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对“思考与讨论”的探究学习,进行生态系统和组成成分的相关知识的疏理。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基本上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相关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识记与理解。在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逐渐渗透一些生物学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学生能力非常重要。

3.构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模型

在学习完本节课的知识点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结构模型。多媒体投影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名称(如图3),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各组分之间关系的构建。对学生构建的模型进行点评和补充,完成后的模型如图4。对其他学生构建的模型可以通过投影仪给予展示。

模型的构建过程中,考虑的出发点不同,构建的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应对学生的不同思维方法给予肯定,再对他们所构建模型进行点评,并对书本结构模型给予讲解。

(四)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并让学生自主构建本节知识网络。

三、注重多方面引导学生学习

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模型构建的过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对知识点能形成一个网络体系,符合当今所提倡的新课程理念。教学中还注重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书本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以知识点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举例,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第3篇:生态系统的组成范文

关键词:《诗经》;《诗经》学;文化生态系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5-0110-06

收稿日期:2013-04-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说文》所收《诗经》用字研究”(12YJAZH046)阶段性成果;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说文》所收《诗经》用字考”(2011BYY001)阶段性成果;河南省软件科学项目“《诗经》文化旅游开发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研究”(12240045039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康国章(1971―),男,河南商丘人,安阳师范学院《殷都学刊》编辑部副教授。

文化生态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于1955年创立的,它主要用来研究某种文化与其生存环境及特定人群的关系。文化生态学的出现对于文化人类学和整个社会科学研究都意义非凡,有学者评论说:“它弥补了20世纪早期人类学家在进化论框架之下的许多不足,使人们更为清楚地认识了生物性基础、文化形貌与自然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20世纪80年代,文化生态学传人中国,给国内社科研究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20世纪末,中国学者把系统论方法引入文化生态学,形成了文化生态系统理论。1999年高建明、黎德扬最早界定了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文化生态结构既是一个动态结构,也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要素的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文化生态结构不断演化,在演化中,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而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又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2003年,黎德扬、孙兆刚则进一步深化其理论体系,指出:“具有自身价值的每一文化群落,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参与整个人类文化的流动和演化,显现其独特的作用。我们把这一动态的文化有机整体,称之为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主要用来分析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已有的研究成果如宝艳园博士的《中华文化生态系统理论探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和赵艳喜博士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第1期)等。前者采用文化生态系统理论探讨了中华文化体系的结构、特点及维护条件,后者则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保护。但由于该理论是新兴理论,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成果也比较少,尤其是采用文化生态系统理论观照《诗经》学体系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至今还没有相关成果出现。笔者愿从《诗经》人手做一次尝试,把文化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分析研究某一具体的华夏精神文化遗产,力图为《诗经》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一、《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

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构成文化体系的诸要素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制约的方式,它既包括不同等级的层次结构,也包括以立体组合关系为特征的空间结构。文化生态系统有多种组合要素,它们处在不同的结构模型和范围内,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总体上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一)《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文化群落和与之相关联的人类群体及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诗经》学体系下的文化群落又各自组成结构独特、功能相互差异的文化体系,形成《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众多子系统,其中最具有鲜明特征和功能价值的,可以区分为山川地理文化子系统、民俗文化子系统、饮食文化子系统、名人文化子系统、乐舞文化子系统等。

《诗经》学体系的人群要素,以与《诗经》学关系的亲疏来说,首先是《诗经》篇章的作者和《诗经》中的人物形象,居于这一文化要素的中心轴。其次是为《诗经》学传播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诗经》学体系中的自然环境要素,最主要的是孕育《诗经》文化的、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延伸到江汉一带)的原野、山脉、河流等,它们伴随着《诗经》学的传承而穿越数千年的历史,成为《诗经》文化生态系统中最为稳定的组成要素。历史环境要素方面,《诗经・商颂・玄鸟》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明那时人类还处于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诗经》从西周结集到孔子编订成型再到西汉的经典化过程,见证了我们国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和大一统的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的进程;《诗经》在以后两千多年的传承中,既目睹了中华民族创造出的辉煌成就,也见证了中国社会在近代的痛苦转型;如今,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为《诗经》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文化环境要素方面,《诗经》与儒家学说的关系最为密切,和中国文学、民俗、宗教、音乐等方面也有着一定关联;《诗经》学与史学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司马迁著《史记》时在探讨殷、周起源问题上广泛采用了《诗经》的说法,清代史学大师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甚至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念。

(二)《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第4篇:生态系统的组成范文

    一、尤金?奥德姆及其着作

    尤金?奥德姆(EugeneP?Odum,1913-2002),当代着名的生态学家,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曾任职于佐治亚大学,美国生态学会主席。因其对生态学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泰勒生态学奖,这是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奖。

    奥德姆在学业上走向成熟正是在环境保护主义刚刚兴起之时,他自己也变成了活跃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环境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如此重要的问题需要宏伟的蓝图规划。生态学家必须向人们表明,地球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并分清是哪些东西决定这个整体是健康的或有病的,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霍华德?奥德姆,站出来提供了这种统一的理论。从某种程度来说,奥德姆兄弟从其父亲着名的区域社会学家霍华德?w.奥德姆那里继承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思想习惯和个人价值观,他们相信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而不是陷于过分狭隘的零碎分析,他们希望能看到和谐广泛存在,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出现和谐,而不是到处充斥着痛苦的、不相容的争斗。奥德姆最早认识到把能流应用于生态学原理的重要性,并使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同时向生态学家提供了一本治理这个地球的综合科学手册。特别是尤金?奥德姆编写的《生态学基础》,为该领域指明了方向,其第五版是奥德姆直到去世之前仍在修订的着作,某种意义上应该看做是他思想的最后定论[2]。这本着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逻辑性、概念、综合性和把数学当做世界通用语言加以运用均对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有影响的生态学教科书。

    二、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基本观点

    奥德姆把生态学看做是研究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科学,把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为生态学第一定理,也即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认为生态学研究必须形成统一的生态系统理论,并用数学、统计学术语精确描述,这样的研究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这种理论必须是整体性的,而不是简化的。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包含了研究层次和研究尺度两重含义,必须拓展研究层次和尺度,重视对整体特性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完全还原为部分特性,对各个部分的加和研究也不能得出整体特性[3]。通过集中精力研究生态系统,奥德姆相信该领域马上就能从分歧中达成统一,并能提出一致的理论说明。他解释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机能单元,涉及一个既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包括一切有机体(例如“群落”)在内的单位,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便于能量的流动能在这个系统内达到具有非常明确特点的营养结构、生物的多样性和物质循环的目的。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对奥德姆以及这个词的发明者坦斯利来说,涉及的不仅仅是生物,它包括着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奥德姆的教材第一部分,也是最长的一部分,预见性地论及了生态系统及其所属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能量转换、生物地理化学的循环、人类群落、物种群体等。这部书写道,所有的自然万物都组成一种等级结构,位居顶端的是生态系统。只有理解了这最高一级结构,才能以最好的方法去理解地球是如何组成的。

    奥德姆认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发展战略”———能够给整个自然界及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以总体方向的发展规划。当然,“战略”一词意味着生态系统也是能够为自己确定目标并能努力达到目标的有意识的存在,尽管奥德姆并不是很想突出这种结论,他只是认为生态系统跟有机物一样是自我调节发展的实体。它们的战略就是“在有效的能量供给和占优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大而多样化的有机结构”[4]。他认为每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要么是正在向目标发展,要么就是已经达到了目标。这一战略是十分明白清楚、极易观测的,目标就是达到健康有序的状态,即他所说的“体内平衡”。

    这种状态与18世纪的自然学家发现的永恒的自然界秩序不同,体内平衡就像人体的健康平衡,不断被各种感染打乱并导致各种疾病,但同时身体也通过组织抵抗驱逐入侵。同样,生态系统经常被扰乱,但始终围绕着一个稳定点进行波动。一种健康的正常状态总是处于无穷无尽但很成功的斗争中以保持着这一稳定点。同时,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还要求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达到互惠共引与协同合作状态。它们从起初紧张的互相竞争向更协同共生的关系方向发展,就像珊瑚礁一样。可以说,它们知道,要共同努力合作来控制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并使之成为越来越舒适的栖息地,这样最终才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免受干旱水涝、严冬酷暑、寒冷炎热的轮流重袭,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所需营养。换句话说,自然界的统一原则就是有机物明白要协同合作才能控制周边的自然界,以求最大的效率和互惠互利[5]。奥德姆把生态平衡定义为:“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间的平衡”。这类定义指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因素,而且人们可以无需详细分析生态系统内众多组分之间的关系,只根据输入和输出就能判定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即所谓的“黑箱理论”。

第5篇:生态系统的组成范文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污染加剧,生态系统可持续性问题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用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管理土地的思想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经营者的支持,生态学研究从以往注重短期产出和经济效益转而开始强调长期定位、大空间尺度研究。Agee和Johnson(1988)分析了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当边界、明确的目标、管理机构间的合作、管理效果的监测和政府的参与等要素的相互关系,构建了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框架。

随后,在美国兴起了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热潮,并得到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积极响应,1991年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C)年会上,美国生态学会提出了“可持续生物圈建议”(SBI),美国农业部森林局提出了“关于自然森林系统管理的新设想”。

随后,美国林务局官方首次宣布采用“生态系统方法”管理国家森林。美国机构间生态系统管理课题组(1993)直接将生态系统方法定义为:“一种维持或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和价值的方法。”其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系统方法以一种综合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来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总体质量。生态系统管理承认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的,提倡保护后代人的需求,保留他们对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到的生态系统产品、服务和状态的选择权(Bormanneta.l1993);这与管理单个物种的战略或方案完全不同,它是通过“关联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体来管理生态系统的一种策略或计划”。

Grumbine等(1994)进一步指出生态系统管理是以“长期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为目标,将复杂的社会、政治以及价值观念与生态科学融合的一种生态管理方式。”Wood(1994)联系可持续发展目标,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旨在“通过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学原理,经营管理生物和物理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自然界多样性和景观生产力”。

《生物多样性公约》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是操纵将生物同其非生物环境联系起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和管制人类行动,以产生理想的生态系统状态”。20世纪90年代,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传入我国。我国学者赵士洞、汪业勖(1997)论述了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问题;任海等(2000)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的最佳理解,在一定的时空尺度范围内将人类价值和社会经济条件整合到生态系统经营中,以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于贵瑞(2001)论述了生态系统管理学理论框架,阐述了在维持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总体目标下,各类生态系统管理的具体目标。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是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高产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总体质量。这些都通过一种完全融合了社会和经济需求的自然资源管理方法来实现(顾传辉2001)。2000年以来,在生态系统管理的实践中,一些国际组织,如全球环境基金组织(GEF)为了强调对自然资源实行系统管理,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各个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在相关利益方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推进管理目标的实现,提出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明确强调是生态系统各生态功能和服务之间的关联(比如碳的吸收和储存,气候稳定和流域保护,有益产品)、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和生产系统之间关联的一种综合管理的方法。

中国-GEF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于2002年启动,其目的是要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管理体制,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把政策、法律、规划与行动等有机地统一和协调起来,对西部土地退化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地区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减少贫困、维持生态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主要是将全球环境基金传统的、以项目为基础的做法,转变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及多部门、多层次的组织协调机制、统一的政策法规框架、统一的规划、信息共享机制,并分层实施,促进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同时也极大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针对资源利用的冲突,重点是资源与环境规划和管理,并协调各类相关机构为共同的目标而合作。笔者认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较之生态系统管理在其管理对象、管理目标、基本方法上是一致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本质上就是生态系统管理;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生态系统管理的局限,更好地适应了生态系统演变的现实,充分体现了生态系统管理必须考虑人的因素,以及管理的目标是社会的抉择的指导性原则,突出了多学科交叉途径和采用科学的适当工具为手段的特点。

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是在生态科学研究不断进入和实践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与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不同的是,生态系统管理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是具有明确且可持续目标驱动的管理活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提出构建了一体化管理的新框架,即基于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和社会系统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综合控制以达到管理整个系统的目的。总起来看,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主要还是基于自然属性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生态系统管理除了具有自然、社会、经济基本构成要素外,还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迫切需要一种更加综合的途径,管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呼之欲出。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一)复合生态系统的定义

复合生态系统概念是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根据他多年研究生态学的实践,以及关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生态和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将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到一起的构思。80年代初,马世骏、王如松进一步提出复合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的复合体系,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并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生态工程是实现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马世骏,王如松,1984)。

袁旭梅、韩文秀(1998年)认为“复合生态系统由多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各系统按一定方式存在着,相互作用,复合系统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迭加,而是子系统的复合,“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就是一个复合系统”;郝欣、秦书生(2003)提出复合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空间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即所谓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并探讨了复合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它的演化发展,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由复合生态系统复杂性本质决定的。

石建平(2003)进一步将复合生态系统的定义阐述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融合,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环境(包括生物)相互作用的循环式复杂系统”。叶文虎(2004年)认为:建立在自然生态基础上的人类社会是一个高级的复杂系统,由生物、环境和人口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依赖能量的转换和供需而共存的。秦书生(2008)分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特征、非线性特征、自反馈特征、循环再生特征、协同共生等自组织特征。

(二)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与实践

蔡庆华(2003)等多位学者将流域作为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河流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管理问题;刘青、胡振鹏分析研究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三大服务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吴钢等(2002)在对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等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生态、社会及综合效益方面进行评价。

王如松(2003)最早明确提出复合生态管理概念,并论述了其要义。王如松认为:“复合生态管理旨在倡导一种将决策方式从线性思维转向系统思维,生产方式从链式产业转向生态产业,生活方式从物质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思维方式从个体人转向生态人的方法论转型。通过复合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灵活性与稳定性,使生态学的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原理得到充分的体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石建平博士(2005)认为复合生态系统各子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地耦合在一起,以物质、能量、信息流的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系统输出端和输入端有机联接,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使物质和能量以最低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同时信息在系统中传递通畅,功能最大。并着力于运行机制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探讨了建立包含决策机制、实施机制、补偿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等。他设计建立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直接放大为省域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源于自然资源管理。从自然资源管理到生态系统管理再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不断演进的历史必然。自然资源管理着重于对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短期调控,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起到的仅是调控作用;生态系统管理是以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的是保护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然状态,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注重的是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结果的影响,其本质特征是系统性。目前,学术界对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系统分析的研究成果仍十分有限,而且真正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自身特征出发对其进行管理、调控的深入研究更加匮乏,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为:

1.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和概念尚未形成共识,制约了对其实践的指导作用;

2.研究的尺度主要限于问题区域及单要素的研究,主要集中森林、草地、流域、海洋、湿地、沙漠农田和城市等单一的自然、人工生态系统尺度,没有立足复合生态系统的自身特性,进行系统研究;

3.存在简单化倾向。现有研究主要是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以及经济学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开展了对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实现对这个复杂系统的有效管理,需要在复杂系统科学的指导下,构建复杂性科学管理范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4.现有研究偏重于现状的静态评价、分析,没有体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面向未来的特征。因此,不断扩展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成果的应用范围和实现这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

第6篇:生态系统的组成范文

湿地是独特生态系统,与农田、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它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城市湿地是指分布于城市中的湿地,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各类湿地。城市湿地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重视,是由于它在城市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位于城市化区域中的湿地被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的水文、地貌、生态和自然条件等发生了巨大改变。一、东营市城市湿地概况(一)基本概况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为胜利油田所在地,市域面积7923km2,人口177万。中心城湿地类型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可谓得天独厚。其原始风貌可用:新、奇、野、阔四个字概括。“湿地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湿地”成为东营的一大特色。东营市(东西城区)湿地总面积约14.1平方公里,其中人工湿地面积占湿地总面积约41.4%。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湿地能在一定程度上消纳城市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水,改善城市水文特征,降低其富营养化趋势;城市湿地能够调节微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为动植物提供重要栖息地等。

东营市城市湿地现状

东营市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湿地随着建成区的增加而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在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中,乡土植物和乡土景观得不到很好的应用,没有体现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反而是引进非本土植物,成本过高,没有个性,并不能体现出城市特色。

城市湿地公园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既起到了保护现有湿地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又为大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它是集生物多样性、生物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景观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体现出“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求保护”的一个综合体系。

东营市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研究

湿地公园在特定的区域规划,就应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当地的人文特色相呼应。对东营市的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研究首先是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保护,各个设计要素的设计要符合生态系统这个整体,从当地原有的环境中找到有地方特色的组成部分,再加以组合成型。再就是与当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城市特色。

湿地生境的保护与营造

生境的营造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特定的生存环境,使湿地的三要素水体-土壤-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得以协调平衡,使湿地的生态系统保持完整性。特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组成生态系统。

湿地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目的。

设计过程中应在保护原有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因此,湿地景观设计必须以生态优先为基础,既保证设计符合普遍的景观美学原则,又将生态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在景观设计的尺度和实施中。

设计要素的生态设计

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进行设计,是保持湿地系统完整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即利用原有的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等构成景观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1.乡土植物的充分合理利用。

芦苇在大片盐碱地的环境下是人们最常见的植物,应该说是人们挺讨厌的植物,因为他会生长在庄稼地里,由于其根长的太深,因此很难拔起,而且它的再生能力很强,所以人们很厌烦这种植物。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更不会油然生敬。所以让人们改变对他的态度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展示他作为湿地植物的各种能力,去污、洁净水源、保持水土,还有他的经济价值等。再就是要注重植物的合理搭配,水生陆生结合,挺水、浮水和沉水相结合,丰富其多样性,使其不会很单调。

第7篇:生态系统的组成范文

关键词:生态系统;结构;教学设计

一、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图

在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三教材中,《生态系统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它有着承前启后、能力与方法引领、理论联系实际等重要地位。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本课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讲授式,属于“师讲,生听”的“包办式教学”。

传统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比较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学法指导、能力及方法的引领以及学生的情感需求方面往往都被忽视了。因而使学生不会观察和质疑,疏于发现,难以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采用“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反馈与生成”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寻求课堂教学方式和师生地位的转变,使知识与能力、素质和潜能通过互补和结合,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上述的教学理念,本课以三维目标和学生需求两个方面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开发智力,能从较高的层次把握本课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体验和感悟生命现象和生命科学的魅力,培养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三维目标的达成要求较高,学生在初中科学课中已有相关知识储备。从教材内容看通俗易懂,自学就能基本掌握教材的重点。但是,要深入领会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具有密切的联系,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在此基础上感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学科观点,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应围绕三维目标精心设计。

三、教学目标定位

1.知识目标

(1)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运用系统观点分析生物学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能力。

(2)理解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整体性原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感悟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培养学生联系生产、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

(2)培养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能力。

四、课堂教学实施步骤

1.导入

用《太湖美》音乐配上PPT图片展示。引出什么是生态系统,并讲解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向学生展示制作的生态瓶和有关资料、图片,这是我们初中甚至小学就接触到的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①生态瓶内有哪些成分?②生态瓶内各成分的关系怎样?(试用结构模型的形式呈现)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评价后,CAI课件展示生态瓶结构模型,教师通过生态瓶结构模型总结出生态系统具有开发性的原理。

(2)以上我们探究了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生态瓶放大到池塘生态系统,试比较它们在成分上有什么异同点?(学生识图探究)教师将生态系统进一步放大,引导学生认识各类生态系统,最后到生物圈。通过各类生态系统的研究,教师让学生自主总结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3)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作用和关系如何?先导读(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再启发生疑(怎样验证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作用呢),最后导“生成”――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如:分解者的地位如何)(学生分组设计、交流、讨论)。

(4)学生反馈、总结,教师总结、评价。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先课件展示草原生态系统,让学生找出野兔、鹰、狼、草等生物之间的关系。

(2)请学生自己写一组食物链。小组互相讨论后CAI课件展示,最后教师给予评价,并向学生阐述食物链中的成分及地位。

(3)激发学生兴趣,以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青虾、青虾吃泥巴”引出食物链的判断和书写。(活跃课堂气氛)

(4)讲述: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并不是单独孤立的,各条食物链也不是平行的。自然过渡到食物网。能力提升:引导学生讨论食物网上某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5)学生展示、汇报,教师讲解: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个体的数量越大,营养结构(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这样,既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又让学生感悟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树立珍爱生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

4.板书和小结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和无机盐等)

②生产者(主要类群)

③消费者(初级、次级、三级……)

④分解者(代表生物)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①食物链:概念;类型;实例。

②食物网:概念、简图

本课小结:

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讨论:(1)请两个学习小组谈谈对生态系统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系统)的理解,教师注意表扬、鼓励学生开放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等等。(2)我们校园周边有哪些主要污染源?你能给出治理污染的较好方案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思维解放出来,升华感悟、学以致用)

五、课堂教学反馈

同学们,请运用你所学的有关生态学知识,对“太湖蓝藻”的治理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撰写科研小论文,提升学科素养。

六、课后反思

反思一:本课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问题和归因分析)

反思二:教学任务的完成落实情况。(问题和原因分析)

反思三: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合理性分析。

反思四:教法、学法指导、多媒体教具的运用效果分析。

第8篇:生态系统的组成范文

关键词:生态水工学水环境工程理念

我国江河、湖泊和水库普遍受到污染,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水污染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究其污染原因,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是最重要的点污染源,工业废水造成水污染占水污染负荷50%以上。由于农田施用化肥、农药形成的农田径流,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水、废物,是我国水环境的重要面污染源。湖泊、水库、河流、海湾的底部沉积物蓄积着多年来排入的大量污染物,称为内污染源,目前已是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形成的重要因素。水环境整治的重点是对污染源的治理与控制,特别是抓好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源头治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近几年来,为改善流域的水环境,恢复生态系统,水利部门加强了流域的综合管理,通过统一调度,初步扭转了黄河、塔里木河及黑河持续断流的局面。使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塔里木河及黑河流域下游的胡杨林复苏,鸟类及野生水禽返回,趋于恶化的生态系统得到了初步恢复。事实说明,水利工程不但在防洪、供水等方面作用巨大,而且在改善江河湖泊流域的生态系统方面也是大有作为的。生态建设已经成了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

一个地区,一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改善,反过来对于改善水质会产生什么影响?

新建的水利工程如何避免或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水利工程建设除了能满足人对水的多种需求的同时,如何对流域生态系统的改善作出贡献?

一、水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是:水质状况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进而讨论在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中的水质问题。

1.生态方法修复水体技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生态方法水体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动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生态方法水体修复技术包括: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及生物操纵技术等。人工湿地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生物膜法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纤维)为载体,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生物膜,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这些微生物吞噬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土地处理技术是以土地为处理设施,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吸附、过滤及净化作用和自我调控功能,达到某种程度对水的净化。一般用污水灌溉牧草或农作物。生物操纵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营养级链状效应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比如在湖泊水库中投放经选择的鱼类,用以吞食另一类小型鱼类,借以保护某些浮游动物不被小型鱼类吞食,这些浮游动物的食物正是人们所讨厌的藻类。这些技术在国内外都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工程实例。比如深圳沙田镇人口10万人有小工厂300余家。工业污水排入附近的田角河,造成水质严重恶化。为解决污染问题,建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种植芦苇、香蒲草和再力花等植物,日处理能力5000t/d,使废水达到河流排放标准。韩国的汉江支流良才川地下生物廊道,利用河卵石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使河流的BOD、SS等有较高的处理率。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挺水植物如慈菇、茭白以及沉水植物伊乐藻、菹草等对水体中的氮和磷都有较高的去除率。常用的芦苇对于磷的去除率达65%。

如果要问,生态方法处理污水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呢?可以说自然界本身对于江河湖泊就具备一种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或称自净能力,这种技术不过是对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是人们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达到治污目的的一种尝试。

第9篇:生态系统的组成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2―0075―03

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依赖于网络存在的各种学习系统成为学习者的主要学习环境之一,它们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供了众多独特的符合网络特征的学习手段和方式。Diigo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学习工具,自出现之初,就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众多学者开始着手研究如何使之为教育行业服务。

一 生态学与学习生态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动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十分丰富,从根本上讲,贯穿于其中的生态学理念有两个:生态系统理念和动态平衡理念【1】。随着“教育生态学”概念的提出,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一种趋势,学习生态作为教育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虚拟学习社区,可以看作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Diigo是网络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借鉴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可以解决Diigo应用于网络学习的相关问题,提高基于Diigo的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性能。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Diigo应用于网络学习而形成的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应从三个方面予以考虑,即系统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平衡的观点。

二 Diigo及其功能特点

Diigo全称为“Diges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Groups and Other stuff”,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信息、组和其他的材料的互联网标注书签”【2】。Diigo提供的服务功能包括:

1 个性化书签,网页标识【3】

Diigo鼓励用户采用个性化的方式标识信息,提供完全开放自由的书签服务。这种标识方式符合学习者个体特征需求,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检索信息的效率。网页标识,就是网页的在线标注功能,Diigo允许用户对网页上的任何文字信息添加高亮的重点标识,并附着注释,记录自己对于相关信息的看法、思考轨迹等。区别于其他标识工具的是,这种附着性的标识信息自用户添加之日起,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用户只需要登录自己的Diigo账号浏览网页,该页面上标识信息就可以呈现。

2 及时信息

用户可以借用Diigo提供的“send”功能,通过E-mail、blog、diigofriends、twitter等途径对信息进行定向的,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所需信息内容传递到自己的信息集散地,以方便对知识进行整理加工。“send”功能提高了用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的及时性,增强了信息的可追溯性。

3 群组合作交流

Diigo还有一个新功能就是小组论坛(Group),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创建讨论组,也可以参与一个或多个小组。任何小组成员都可以拟定想要讨论的主旨,创建一个主题帖,其他成员可以对发起人所提出的话题进行回复,畅谈各自的想法。这种方式给Diigo用户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形成学习共同体创造了环境氛围。

三 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构成

任何生态系统都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是由Diigo学习社群和Diigo系统环境构成的【4】。

1 环境因子

环境因子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信息资源环境。信息是网络价值所在,构成一个学习系统必须有丰富的资源作为基石,信息资源环境是Diigo网络生态系统的核心环境。第二,交互协作环境。包含有效的社会和文化互动,使学习者可以在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方便的交流合作、和谐的发展。第三,评价反馈环境。考虑到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学习者多数是自发学习,学习的主动性需要一定的反馈信息来保持,在缺乏监控的情况下,Diigo通过学习标签、评价讨论等方式为系统创造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环境。

2 主体因子

主体因子是指信息主体―人,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子是Diigo学习社群,即置身于Diigo环境下进行学习探究的使用者们共同构成的团体。在针对某个特定的主题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彼此进行沟通、交流和协作,分享各种学习资源,有意或者无意地共同创造交叉的学习过程。学习者生活在这样的生态圈中,每个人都同时扮演着两种角色,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消费者”。

学习共同体和Diigo网络学习生态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其构成由下图表示:

四 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地位

任何生态系统都不能脱离其他系统单独存在,社会大系统是任何人工生态系统的母体,而 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则被涵盖于此母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网络生态系统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由图表示。网络生态系统是孕育Diigo学习生态系统的母体,基于这一点,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与的网络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因此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系统功能能够影响网络生态系统的发展,同样,网络生态系统的发展程度也决定着其子系统的发展潜力与功能效应。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关联情况如下图所示:

1 合理优化利用Diigo网络学习系统的生态环境

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规划,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即信息资源环境、交互协作环境和评价激励环境。Diigo处于网络生态系统之中,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使得Diigo环境下的学习者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资源。利用Diigo工具栏的列表标签(List),对所获得的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合理划分信息资源,有利于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完善Diigo生态系统的信息资源环境,图3所示即为某一学习者对其学习内容的分类列表;交互协作环境的优化,需要依靠Diigo的群组功能,构建网络学习小组,将交流与协作提升到与资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并贯穿于生态活动的始终,使生态系统的交互协作环境与优势的信息资源环境匹配,图4所示即为学习者对于“教育生态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这一主题所创建的讨论小组样例;评价反馈的进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粘贴标签、小组讨论等,评价反馈机制的即时性是非常好的,然而其系统性仍待改善,图5即为对某学习者的信息进行评价的标签。

2 确保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原理也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任何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不仅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也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不断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5]。

生态视野范围内的Diigo网络学习系统的生态平衡主要表现在整体的和谐、动态的平衡和广泛的关联上。整体的和谐具体表现在Diigo学习生态系统中主体与环境良好的交互关系上,而动态的平衡则具体表现为Diigo生态系统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广泛的关联则表现为Diigo广泛的信息资源获取渠道,与网络生态系统的密切交流。

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是网络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有着无限的关联。学习者通过使用标签标注等方式将网络生态系统的信息不断引入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学习者经过对原有信息的加工,创造出新的资源信息,并通过个体或者群组信息的方式将信息传递到的网络生态系统。以上两种是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存在的典型信息输入输出行为。由于主体因子在该系统的生存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构建Diigo网络学习生态系统必须确保其系统的平衡性。

六 结语

Diigo作为一种新型学习工具,由于其自身的诸多特性,能够形成一个具有生态特征的学习系统。本文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对该系统进行剖析,明确其结构与组成,为教育工作者在Diigo网络生态学习系统中的行为提供依据与导向,提升Diigo网络生态系统的性能,为创造更高效的网络学习铺垫生态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晓玲.网络生态系统的构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1):148-152.

[2] Diigo Home Intro.

[3] 李莹,黎加厚.Diigo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07,(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