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

第1篇: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

治理河道湖泊,其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在于“如何科学地处理好堆积的淤泥”,位于无锡市锡山开发区的江苏聚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2000年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水生态修复、水资源利用、水利信息化、水利物联网方面的研究。

据了解,目前聚慧科技在太湖流域实施的淤泥固化工程总量已超过1200万平米。以前这些淤泥只能通过堆场堆放,现在通过固化处理后可作肥料、绿化基土等,可节约堆场土地5500亩。按照50元至80元/平米的处理价格计算,这些淤泥处理成本约6亿至9亿元,固化处理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达120亿至180亿元。

宏伟可观的经济数据、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源自于聚慧科技坚持走“产学研”发展之路的正确决策。十余年来,公司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消化日本、美国、欧洲先进技术,聘请国内外专家自主创新研发,成功参与了3个国家“863”重大科技项目,牵头承担国家“十二五”水环境重大科技专项,其生态治理技术和应用迅速发展并在国内同行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2002年,聚慧科技推广的《复合型淤泥固化材料》、《淤泥固化工艺》、《淤泥固化设备》等专利技术,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淤泥固化处理,以及从固化设备材料到施工工艺的自主特色和完善方案。

2004年,聚慧科技首次在广州南沙河口开发区成功进行淤泥固化筑堤示范工程,一片沼泽地,只需5到10分钟就可固化,上面能开重型卡车,打破了业界“神话”。

2005至2009年,聚慧科技把淤泥固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到太湖水环境治理上,先后完成了五里湖湖泊疏浚土固化筑堤、仙蠡桥淤泥固化、长广溪淤泥固化、管社山淤泥固化、贡湖生态清淤淤泥固化、太湖竺山湖省淤泥固化、梅梁湖淤泥固化和桃花山污泥处置中心等,其中包含多项国家、省、市的科研项目和重点示范工程。

固化处理后的淤泥,经检测满足工程要求和环境指标,成为了填方、堤防、道路、绿化用土以及农业用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对这项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时表示:淤泥固化在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爱人居生活条件改善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好的发展前景,且固化再利用过程中未对周围土壤和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反而有利于植被生长。

2009年,时任国家总理亲自来到淤泥固化专业技术现场,实地了解清淤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并对聚慧科技利用淤泥固化技术在治理太湖上的突出贡献表示赞赏。

聚慧科技创造出了我国淤泥处理史上的五个“第一”:建立了第一个淤泥固化理论模型;发明了第一个复合型淤泥固化材料配方;研发了第一台淤泥固化设备;形成了第一套完整的淤泥固化施工工艺及方法;淤泥固化产业化规模创造了国内第一。此外,聚慧的淤泥固化技术还先后获得水利部最高科技奖“大禹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以及无锡市政府最高综合奖“腾飞奖”等奖项,更吸引了来自日本、美国、瑞典、芬兰等国的水利水环境专家商讨投资合作。

然而,“聚慧人”并未自满,公司在淤泥固化技术的利用、推广与应用上继续深耕科研,迅猛发展。同时,聚慧科技还整合当地众多兄弟单位的技术优势,发起成立了“生态修复资源利用协会”,把生态修复从“单兵作战”、“单项治理”转向“大兵团作战”、“综合利用治理”的新阶段;引领建立智慧城市生态综合体,不仅是建立泥处理中心,还要建立垃圾废弃物治理中心,全方位综合治理当地的生活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畜牧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固废等,降本增效,解决了城市发展难题,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生物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的环境状况令人堪忧,利用高新技术,加大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力度,是环保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生物技术以其实用性和环保性的特征,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之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且发展比较迅速。为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的应用。

1生物技术的内容与特点

生物技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通过微生物、动植物体等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生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生产原料简单,以现有的生物为对象,注重再生资源的利用;安全、可操作性比较高。常温常压下可以连续操作,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污染;生物技术具有其他常规技术和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用于处理和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生物技术以其独有的特点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又被叫作环境生物技术,它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生物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直接消除环境污染和间接保护生态环境2种方式,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具体要根据污染的方式和污染的程度来定。以下我们就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2.1 生物技术在废水的净化与处理中的应用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和转化,从而实现对废水净化和处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具有吸附性好、沉降性好和降解能力强、生态环保等特点。目前在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中,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工艺的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强化技术法、自然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等。

2.2 生物技术在控制和废气净化处理中的应用

利用生物技术控制和处理废气,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或恶臭物质降解或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类物质,从而净化空气,是一项空气污染控制的新技术。由于生物净化技术在废气处理领域应用时间比较短,各项技术还不够成熟完善,因此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不能广泛应用。目前相对成熟的方法主要有生物过滤、生物洗涤和生物吸附法等,所采用的生物反应器为生物净气塔、渗滤器和生物滤池等。

2.3 生物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农村和城市污染中主要的污染,通常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的剩余污泥等。如何处理好这些固体垃圾是解决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当前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通常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固体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无害化可以使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可以再利用的资源,这是当前固化废物资源化的最为有效的技术方法。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堆肥化、沼气化、废纤维素糖化、废纤维饲料化、生物浸出等。

2.4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中。当前国内外关于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实例主要有:生物酶技术、金标免疫速测技术、PCR技术、生物发光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其中生物芯片技术和生物传感器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以生物传感器为核心的环境生物监测技术,可在线在位迅速地提供环境质量参数,成为环境质量预报和报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监测和生物评价不仅是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评价的一种手段,在环境质量的评价中,生物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这方面,我国华东师大吴自荣等同志研究提出的关于上海苏州河水质发光细菌测试和评价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

2.5 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个比较新型的技术,近年来生物修复内涵逐渐扩大,包括真菌修复、植物修复及无机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等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生物技术修复主要运用于土壤污染的修复,其他污染的修复尚不能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因此,为了扩大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范围,在环境污染的修复过程中我们常常将生物修复技术与其他化学或物理方法结合使用,以取得最佳效果。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具有高效性,它无论是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修复,还是环境检测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鉴于环境生物的技术的重大作用,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环境生物技术,不断提高环境生物技术水平。

3如何发展环境生物技术的若干对策

我们从当前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可以得知,生物技术在减轻或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具有比较深远的前景。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开发和应用环境生物技术,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

3.1制定实施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规划。

我们应该深刻了解我国的环境生物技术水平,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计划为蓝本,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具体步骤,逐步缩小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环境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距离。

3.2加大投资,加强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生物技术的投入,重点支持那些意义大、效益好、见效快的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项目。我们应尽快把国家的、地方的、科学院的、大专院校的环境科研力量组织起来,分工协作,重点攻关,使环境生物技术,由传统的生物技术逐渐向新兴的现代生物技术转变。

3.3加快环境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对环境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如各个高校增设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加大环境生物技术教育;培养研究生,派技术专家出国进修,与国外合作研究等。

3.4加强环境生物技术信息交流

当今世界,信息对于技术的发展提高最为重要。我国应该借助网络这种方便快捷的平台,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环境生物技术信息的交流网络,以收集交流国内外有关的图书、报刊、专题报告、会议文集和一些内部资料,并出版专业和普及型的刊物、通讯,及时反映研究开发和应用环境生物技术的动态,普及有关知识。

4结语

生物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在环境保护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作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国家,应该构建一个有利于生物技术在环保中应用的良好环境,大力推进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解决我国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为环保市场提供高品质环境保护高技术。

参考文献:

[1] 朱凤荣.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及展望[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6).

[2]周笑薇. 浅议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运用和发展趋势[J]. 科技资讯. 2011(04).

[3]王本法. 浅析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利用[J]. 经营管理者. 2011(18).

[4]林海.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19).

第3篇: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发展

Abstract: coal mining provides the guarantee for human energy supplies, after the mining subsidence also affect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subsidence new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to cultivate new growth point, developing the local economy, improve the level of living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 coal mining subsiden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h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前言

煤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煤炭开采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塌陷、荒废。严重影响了矿区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快速的城镇化进程敲响了警钟。生态文明首次在十报告中提出,这充分证明了对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采煤塌陷区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各种因素的矛盾共同体,其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治理开发采煤塌陷区,修复其生态环境,产业转型,拓展新的发展思路成为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塌陷区生态恢复

2.1指导思想和目标

2.1.1指导思想

与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的实施相衔接,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因地制宜,按照生态恢复程序进行塌陷区生态恢复。以恢复生态生产力为基础,以补充耕地为重点,以全面改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形态为目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改善土地条件,优化生态环境,恢复土地资源生产力,重建生态一经济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保障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1.2生态恢复目标

经过综合治理,全面改善稳沉区的土地条件,非稳沉区实现宜地宜用;培肥土壤,改善生境,恢复植被,保证生物群系正常演进,恢复生物多样性,促进食物链完整;根据基础资源条件,建立生态一经济模式,完善技术配套;改善景观,把部分塌陷区建成宜生产、宜居住、宜观光的环境优美区。近期建成适宜恢复和开发的生态格局。中期保证生态—经济功能走上稳定恢复,并取得显著效益。远期塌陷区治理总面积达到全区塌陷稳沉面积的80%,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面恢复,效益优于塌陷前水平。

2.2生态恢复的原则和程序

按照统一规划,分片治理,分期开发,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针对性、整体性、综合性生态恢复。在充分调查、评价塌陷区条件及特点的基础上,设计恢复方案,制定行动计划。

(1)改善环境,确保生态安全。开沟筑堤,防止洪涝侵袭,沿河坝堤修建排灌站,做到雨季能排。

(2)实施土方工程,整治塌陷土地。挖低填高,控制稳定沉陷区的水面水位;建立坡地、浅水湿地和深水区整体格局;平整土地,建成农田、园地和林地。

(3)恢复植被,培肥土壤。浅水湿地栽藕和其他湿生植物;深水放养水生植物;耕地和园林地,建立农作制度,种植适生农作物。

(4)搞好水利、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工程配套。

(5)搞好技术配套,确保恢复进程。

2.3生态恢复措施

2.3.1工程措施

塌陷区生态恢复首先要采用工程改善土地条件,包括:

①整治土地。对能恢复为农田的地块,按标准耕地的要求进行平整,按照有利于种植、机械作业、水土保持和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划定作业单元。

②整修水利。根据田块布局和田间渠系规范要求,考虑复垦后种植制度、灌溉水源和排水容泄区的地形条件,结合整修恢复塌陷区原有水利设施,完善水利工程。

③整修道路。根据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塌陷区实际情况,按照等级标准设计路网布局,充分利用塌陷区已有道路,采取新修与复旧结合,全面改善恢复区道路。

④建设防护林网。按农田防护、生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的统一要求,兼顾农田、道路、水渠、水体绿化,设计林网、林被斑块和廊道,建成结构、功能和景观协调的绿化体系。

⑤治理塌陷湿地。根据塌陷深浅和开发需要,设定水体和低湿地功能,根据功能定位,整治成自然恢复区、种养经营区和观光游憩区。

⑥村庄拆迁。结合移民并村,对塌陷被毁村庄进行拆迁,对拆迁后的土地进行整治,纳入统一恢复规划进行复垦。

2.3.2构建生态经济模式

根据塌陷区的类型和土地条件,在生态恢复整体框架控制下,设计构建不同的生态经济模式。借鉴外地经验,可供选择的生态经济模式有:恢复耕地,发展粮、菜种植和畜禽养殖;恢复林草地,以林草复合种植为基础,发展养殖和加工生产;恢复湿地,种植湿生植物和相应发展加工业;恢复水面,发展水产或水禽养殖;利用农、林、水组合景观,发展观光游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恢复模式,同时组织技术配套,沿着一定方向进行培育和经营管理。

2.3.3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恢复

为了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重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在土地条件改善的基础上,恢复植被,重建初级生产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重建食物链网。①确定农田格局和种植制度,优化作物结构;②按设计方案植树造林,恢复稳定性植被,特别要注意加密林被斑块和廊道,提高覆盖度;③以加强保护,自然恢复为主,结合人工栽植,恢复湿地植被;④优化生境和严格保护相结合,恢复动物种群;⑤制定生态恢复区生物保护条例,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恢复的干扰。

2.3.4培育土地资源潜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根据恢复区的土地利用方向,采取相应措施培肥土壤,增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改善耕作和保护植被覆盖,严防土壤侵蚀;增施有机肥和保护植物残体自然归还;坚持生态恢复方向,不随意转换土地利用。建立适宜的生态恢复模式,加强技术调控,改善管理,注意开发利用与资源潜力维护相结合,利用要服从恢复,加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产业创新思路

3.1大力发展第一产业

城郊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城郊农业处于城市农业的初级阶段,其主要功能在于满足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的基本生活需求。都市农业处于城市农业的高级阶段,在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上更加突出农业的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要发展都市农业就要对原来城郊农业副食品生产基地功能进行提升和拓展,而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是在都市农业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现在,泥河镇的农业基本上还是完全农村农业。因此,近期发展的城郊农业,远期发展的都市农业,主要是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从市场需求来讲,资源型城镇环境质量差,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的需求很大。结合现在所处的区域位置特点,选择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方向将主要是为大城市生活服务,以后应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对农副产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要。

3.2适当发展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的发展要与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结合起来,在有条件接收部分旧城区转移来的产业类型的基础上,近期将大力支持发展一些建材等工业类型,积极引导发展无污染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工业园区,新兴工业一律进入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入园。同时,还要考虑下岗职工的问题,在环境条件可以情况下,要发展一些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业。

3.3发展第三产业

结合为矿区职工生活服务配套,配合相应的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形成以文化教育、居住休闲、商业贸易、会议度假旅游等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要扶持当地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增加就业机会。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先导作用,引导本镇范围内的居住休闲区开发建设,建成有特色的高尚住居群落,形成良性发展的商贸—居住区。

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在塌陷地整治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当地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建设有市场前景、有基础条件支撑的旅游项目,结合原有的旅游资源,纳入整个“大旅游”系统。按照生态旅游的定性和特点,结合本地区的条件,生态旅游应尽力体现三大“基地”的功能:(1)生态农、渔业生产基地;(2)生态景观观光、旅游度假基地;(3)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在产品开发上,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兴建水上公园。通过兴建游乐设施,建立水上公园,不仅能改善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2)开展农家乐旅游。农家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旅游模式,在塌陷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开展以观光、体验农业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展示无公害蔬菜园、水产养殖园、畜牧养殖园、经济果林园,不仅能使游客了解塌陷区整个生态农业系统,而且通过参与农业活动,体验农家生产和生活,从而进一步了解生态修复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3)发展工业旅游。工业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以工业企业以及工业历史遗迹等为载体,游客通过对工业景观、工业流程、劳动场面等内容进行参观、学习和劳动,以此满足游客的求知、猎奇和购物等旅游需求的专项旅游活动。随着部分矿井煤炭资源的严重枯竭,一些矿井陆续关闭,矿井关闭后,井下的设施保存完好,可作为旅游景点来开发,开展探险旅游。采煤工艺先进、采煤过程神秘,对旅游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建设煤矿科技博物馆,建立煤炭生产流程模型和模拟工作区、煤矿矿床形成的演化史、煤矿资源发现研究史等,逼真地展示神秘的地下采矿过程,体现煤文化,建立采煤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利用生产流程参观游览,让人民了解循环经济,也是值得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

4.结束语

如何让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既有资源丰富时的辉煌,也能在资源枯竭时成功转型,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本文仅以此做为一个探讨,为更多的专业人士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光全,何书金,郭焕成. 矿区废弃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4期.

[2] 岑慧贤,王树功.生态恢复与重建.环境科学进展,1996年06期.

[3] 聂振龙,张光辉,李金河.采矿塌陷作用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神木大柳塔矿区为研究.勘察科学技术,1998年04期.

[4] 陆建华,周锦华.开滦矿区开采塌陷特征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矿山测量,2000年01期.

[5] 韦朝阳,张立城,何书金,赵桂久.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对策.地理学报,1997年04期.

[6] 常秋玲,康鸳鸯.河南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浅析.中国矿业,2006年11期.

第4篇: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 德州市;生态功能区建设;绿色发展;对策

一、让“绿色发展”成为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鲜明导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与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与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以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1]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这对德州生态环保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推进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过程中,德州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倡导和践行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成为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鲜明导向,努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功能示范区。

二、德州市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现状

2015年10月,德州市以建设“一区四基地”(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为载体,作出了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坚持“依法施治,精准施策,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重要环境指标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升,林木覆盖率显著提高,京津南部、山东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2016年第一季度,德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有了明显改善。全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同比改善28%,德州市境内5条主要河流水质全部优于地表水V类标准。4项主要污染物SO2、NO2、PM2.5、PM10同比分别改善22.4%、16.1%、7.0%、7.9%,同比改善程度均位居全省前列。[3]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德州市资源制约趋紧、大气污染治理难度大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环境治理工作仍然面临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仍然任重道远。

三、促进德州市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对策建议

1、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1)加快发展生态工业。一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对新进项目要在技术水平、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等方面进行严格约束,绝不能以建设产业承接基地为借口把德州建成京津“产业垃圾场”。二是积极引进、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环境污染少的项目。重点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现代医药(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策划和推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力争逐步使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三是建立“绿色技术”体系。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重点开发和建立废物资源化技术、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绿色技术”体系。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加快相关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步伐。

(2)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农业科技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为主要任务,建设一批新技术试验示范、新成果转化推广、现代生态农业试点和农民实训基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二是持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品牌创建。积极争取“三品一标”资金投入,强化证后监管,全面提升“三品一标”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将“三品一标”认证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相结合,依靠品质打造品牌,让德州“生态农业”、“品质农业”成为享誉周边乃至全国的品牌。三是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探索完善以土地托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规模化服务,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对接中粮集团等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京津大型连锁超市,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产业模式创新。

(3)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一是合理布局乡村产业。在不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依托农业等核心产业优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现食宿、健身、文化、观光、农事体验、职业教育等产业的多元发展。二是强调“乡村记忆”元素。借德州市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之机,选择几处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打造“乡村记忆馆”,作为各种民俗体验、传统手工业体验的载体和场所。动员企业或社会资金通过租赁等方式,将一些闲置的古民居予以修缮,发展体验性住宿。三是创新运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业户、协会、旅行社的协同作用,建立利益联动机制和联动发展模式。如:可与京津冀等周边地区旅行社、自驾游等户外团体合作组建利益同盟,共同输送游客到乡村旅游景点;可通过引进专业的旅游公司对乡村旅游进行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等。

2、直面民生关切,着力解决焦点环境问题

(1)深入实施蓝天工程。一是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当前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确定一个原煤消费总量上限,以此为红线促使项目寻找清洁能源替代或通过置换腾出环境容量;在企业中大力推广使用电、低硫无烟煤等清洁能源;鼓励、支持使用电动、油电混合、天然气等新能源车辆,公交、出租等营运车辆清洁能源使用率要逐步提高到50%以上。二是以治理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污染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为重点,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全面完成工业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升级改造工作;借鉴他地经验,对建筑施工企业采取“积分制”管理,出现扬尘污染的建筑企业将被扣分,直至被列入黑名单,甚至最终被退市;加大执法力度,严禁环保不达标车辆上路行驶;结合德州市实际,针对不同VOCs排放行业和不同的VOCs种类,出台具体的最优化治理技术指南或技术路线、治理工程规范;全面开展餐饮油烟治理,在规定区域严格取缔露天烧烤。

(2)深入实施碧水工程。一是节约循环利用水资源。加大现有水资源利用设施的配套与节水改造,推广使用先进、实用、高效的用水设施和技术。完善城市再生水利用设施,建立以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水体修复等为重点的生态循环水系统。二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结合德州市实际,进一步修订城镇污水处理费、排污费征收管理办法。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推进污泥集中处置,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三是全面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扎实做好河流的清淤治理工程,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科学确定生态流量。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保护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

(3)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立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网络,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农村居住社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处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运用膜生物反应器等先进工艺,集中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4)深入实施生态绿网工程。构建完善由林地、湿地、绿地和交通廊道组成的生态资源体系,提升城乡生态载体能力,努力实现“道路林荫化、城郊森林化、城市园林化、村庄花园化”的绿化目标。当前,要进一步增加城市绿地和城乡林地面积,重点实施好鲁冀边界防护林、济乐高速绿化、德商高速绿化等工程。

3、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制度推进体系

(1)深化生态补偿机制。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三项生态补偿政策:一是高污染能源与清洁能源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二是基于跨界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的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大气污染排放区域和消纳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市场化运作(如完善生态产品资格认证制度,实现由消费者付费的生态服务机制等),强化对生态容量占用地区的指标硬约束,充分调动生态容量贡献地区建设生态、保护环境的动力。

(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生态功能区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建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对环保工作述职制度,就各地生态创建、环保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专题汇报。落实目标责任制,严格问责,对未按期完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直至追究责任。

4、建设生态文化,着力打造全民参与格局

在全市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引导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4]引导公众自觉抵制过高能量、高消耗、高浪费的生活方式,促进生产、流通、回收等各个环节绿色化。鼓励居民广泛使用节能节水设备,引导公众自觉优先采购环保标志产品和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大力开展“无车日”和“步行日”活动,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形成人人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湘溶.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浙江日报,2016-04-21(15).

[2] 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2月19日)[N].德州日报,2016-02-23(01).

[3] 赵晶,李新城.防治措施落地“蓝繁”天数增加[N].德州日报,2016-04-22(02).

[4] 陈春燕,时圣玉.德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调查报告[J].劳动保障世界,2015(05)45-47.

【作者简介】

第5篇: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力度大大加强。城市市政给排水的有效规划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虽然我们在规划设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的施工中,我们依然存在着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新时期,确保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分析,对城市排水工程起着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下,一个国家的城市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高低,会明显的从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运行状况中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还会影响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合理科学的城市市政给排水会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环境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环境污染加重,空气质量下降都是明显的例子。

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也会客观的反映到城市的生态环境上来,因此,生态环

境的质量也会影响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运转情况可以生动的反映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否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新时期,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不仅要为城市有效供应和处理生活生产污水还要不断满足城市的生活、生产和社会需求。健康、合理、有序、文明、自由、均衡、绿色的城市生活空间需要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来实现,缺乏市政给排水部门的工作。一切所谓的便利、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都是空谈。因此,促进我国给排水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是势在必行的,市政给排水规划的工作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

三、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1、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做好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长远规划。

从城市发展来看,国家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条件正在发生转变,相形之下,由于人口压力较小,二线城市往往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乡村城镇化速度正在加快,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逐步跟进。

人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最适宜生存的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相协调的大家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好城市人口、现有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最大限度地不破坏生态系统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做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利用,使城市更具生机和活力。

(2)要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的统筹规划。

众所周之,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而淡水人均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影响,持续干旱已造成水量明显下降,再加上人们的过度开采和严重的水污染,水质也逐步下滑,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城市生存环境恶化。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城市的健康发展造成威胁。因此,要转换思路,将给水和排水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建立给排水系统工程,以达到节水的目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循环利用率。

做好实地考察工作,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制定合理的改造和建设计划,以使人居环境更加接近自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评估和预测方式要与时俱进,改进水量评测标准和分析方法,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贡献效率。

3、合理施工量阶段性分配,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其涉及水源的寻找和调度,取、排水构筑管道设施和建筑的施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大型工程,因此它的规划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按照阶段任务需要来制定合理规划,并且需要预估在每个阶段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由于规划客体和实施主体的复杂化,投资方式、建设进度、土地使用和运行管理方式的变动性,在论证城市的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城市的资源利用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之上,结合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期规划,使规划更具弹性和适应性,更加符合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要求。

四、市政给排水具体规划设计

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譬如市区给水系统规划、中心城镇给排水规划设计、污水水厂外管网规划设计等,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至关重要。

1、城市给水系统设计规划

(1)目前我国城市给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①供水能力不足,供水的可靠性差,部分城区居民及厂矿单位靠自己打井取地下水,没有统一的管理,水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地下水因过度开采,水位逐年下降,尤其到夏季用水高峰时段,常常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②过度开发地下水,引发地下漏斗,海水倒灌等一系列问题,造成水污染。③水价体制不能使水资源优化利用,水资源费收费标准偏低,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使得价格体制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发挥有效作用。④城镇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低,工业用水在工艺节水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2)城市给水系统设计规划中应该采取的对策

①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逐步的取消自备水源井,完善市政给水系统,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譬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给水管径合理确定等等,避免重复投资,争取效益最大化,使城市实现统一的市政供水系统。②注重科学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给排水工程节水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如采取海水淡化等方式开发新水源、利用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实施跨流域调水等。③不断深化水价改革,加强人民节水意识。通过分类水价来合理确定自来水、自备水、再生水之间的比价关系,鼓励使用再生水、限制使用自备水,并且在一些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单位用水中实行计划管理、超计划加价。来限制其浪费水资源。④推广节水的宣传,使节水概念深入人心。也可以使用节水工具。例如:用节水龙头、安装使用节水龙头、减少水量浪费。

2、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这三者的有机配合显得更为重要。譬如,市区内河设计标准采用五年一遇不漫溢(水利标准,相当于城建一年一遇标准),而相应道路排水重现期P=1年情况下,两者洪峰相遇是经常性的,雨水管道出口经常是压力出流,因此雨水系统要进行必要的压力流校核,同时与竖向标高相协调,避免在重现期P=1情况下,雨水溢水路面。

合流制与分流制讨论。一般而言,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真正意义上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就是合流制。根据某污水厂厂外管网工程实践证明,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并且采用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同时初期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因此中小城市建议以截流式合流制为宜。

污水厂尾水去路。目前国家强调水的循环再用,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因此污水厂尾水排放以就近向内河排放做景观用水为宜。而环境影响评价常以事故排放为由’建议尾水向外江江心排放,两者矛盾如何协调值得进一步讨论。

五、针对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为了在城市市政给排水的工程设计中,能够很好地避免在目前的市政给排水规划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市政府应考虑如何才能使设计尽量做到经济、合理,以及如何维护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等相关问题,经过一些市政规划设计的实例分析,从而对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编排、规划的执行等环节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1、在规划的前期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从而使规划的内容更加地符合当地条件、

2、城市市政在其给排水规划设计,应高度重视、采用科学、全面的技术与经济论证的设计方法,从而避免了某些因素的干扰。

3、在市政给排水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它的严肃性、超前性。

4、在执行市政给排水规划的过程中,政府各部门要执行力度,从根本上对其城市的环境水平进行改善。

5、市政给排水的规划最好是由资深的专业人员或有相关的设计经验的人来进行设计。

6、要对现场进行勘察,要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摸查。

六、结束语

在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中,给排水的规划设计会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改变,因此,在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上,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针对性的给排水规划,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管理体系,促进城市市政给排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凌虹 试论给排水设计的难点和重点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

第6篇: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

为了增加城市适生物种,提高植被的稳定性和景观的异质性,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与良性循环,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当阳市现有生物资源丰富、保护利用潜力大的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规划总目标:对生物多样性建设有特殊重要性的区域进行充分保护, 控制城市各大污染源, 明显降低生物多样性生物群系、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物种和物种种群、遗传多样性组成部分的丧失速率,使每个生态区域的生物达到可持续发展水平, 原有85%的生物种类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城市整体生物景观和谐丰富, 群落结构安全稳定。努力增加生物种类,丰富品种,提高绿地的物种多样性,扩大多样化种群的规模和均匀分布。通过有计划的、科学的引种驯化,丰富当阳市城区园林绿化植物品种,使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从900种增加到1100种。丰富市域生物物种,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规划范围:当阳市域范围,总面积约2159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2011年――2020年。其中近期规划年限为2011年至2015年;远期规划年限为2016年至2020年。

一、当阳市生物资源概况

1.1 自然条件

当阳市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市域形似桑叶,市域总面积为2159平方公里

地表形态各异,以丘陵岗地为主,属江汉平原“镶嵌构造”地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5℃。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5m,

1.2 生物资源

当阳市植被类型具有多样性、古稀性、垂直性特点。全市木本植物种有117科419种,列入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18科25种;

生物资源主要特征有:

(一)、特有种属丰富

(二)、可利用资源丰富

(三)、城市栽培植物种类丰富

在市区已栽植的乔木中生长良好的有40余种,常用的有银杏、枫香、红叶李、桂花、广玉兰、悬铃木、黄葛树、垂柳、水杉、杜英、三角枫、栾树、构骨、白玉兰、无患子、枫杨、朴树、喜树等。

1.3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因素: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

(二)经济因素:正在实施多项园林建设项目。

(三)社会因素: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契机,具备有利于保护的社会和文化基础。

(四)政策因素:政府高度重视当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1.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植物品种的应用较为单调。

(二)、自然生态系统次生性明显。

(三)、环境污染。

(四)、生物多样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科研工作相对滞后。

二、规划总论

本次生物多样性规划中我们以园林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部分野生动物资源研究,为生态城市建设服务。

2.1、编制意义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生物多种与否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生态质量,通过对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改善环境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本规划的编制将加强地区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当阳市园林绿化物种选择上提供指导性意见,促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2.2、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当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当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

加强当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管理和利用水平,科学引种驯化,增加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实现生物资源永续利用,丰富景观内容,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三)、规划基本原则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原则

2、因地制宜的原则

3、地带性、区域性优先原则

4、城市绿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原则。

5、严格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三、规划保护区域及功能

3.1、规划保护区域

当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区域的划分,实行三级保护模式。

一级为自然生态地保护。通过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立生物保护原始基因库。实行封山育林,严禁人为破坏。对保护区濒危、珍稀植物建档保护。主要有:玉泉寺国家森林公园、百宝寨自然保护区、漳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巩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董冲水库白鹭保护区等。

二级引种繁殖地保护。通过城区植物园及生产绿地进行科学引种驯化,将一级保护区域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引进城市,作为城市绿化的素材,丰富城市绿化种类。主要有市植物科普园、市园林苗圃、城西苗圃等城市绿地。

三级为开发利用地保护。通过城市园林绿地,全面展示植物多样性特征,包括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等。

3.2、保护区域功能

一级保护区主要功能为种源基地,生物物种基因库。二级保护区主要功能为植物引种驯化、繁殖、种苗基地,兼有科普、游览功能。三级保护区主要功能为植物观赏,植物推广运用,形成多功能、多效应的城市绿地系统。

四、规划结构、布局及分区规划

4.1 规划结构

运用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理论,对当阳市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两途径” :即物种途径、生态系统途径;――“三类型”:即植物保护规划、动物保护规划、微生物保护规划;――“四层次”:物种保护、基因保护、生态系统保护、景观保护的保护规划,以物种、基因为“点”,区域边界为“线”,生态系统、景观系统为“面”,实现“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保护规划体系。

4.2 规划布局

(一) 建立物种基因库引种繁育中心:

在西北部低山丘陵林区,包括庙前、陈院、国有九三林场,以及玉阳镇所辖枣林.清溪、百宝等地原生态植被群落为本底, 在地域条件较好的国有九三林场建立物种基因及引种繁育中心(基地) , 引种收集本地区有着良好开发前景的乡土物种, 包括濒临灭绝及珍稀名贵的物种, 为园林城市建设选育优良的乡土园林植物, 改善建城区各大绿地面貌, 并借此达到保护物种及遗传多样性的目的。

(二) 建立生态恢复区:

在西南部丘陵林区,包括王店、半月以及慈化所辖胡场、和平,玉阳所辖锦洪,关陵、东群等地。建立生态恢复区,进行生态复绿, 营建和恢复生物栖息地, 构建生物生态系统, 提高生物景观多样性。

(三) 建立生态保育林:

在市域东部和东南部丘陵岗地林区,包括以郭家场、香炉山国有林场为中心,以及洪庙、八景坡、烟集、佟湖、官挡,脚东、丁场、陈场等一带的低丘陵岗地建为保育林,确定的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 根据用地情况建立缓冲区, 以减少人为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

(四) 建立水源及湿地保护区:

通过建立水体保护区,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对中心城区,沿沮河由西北向东南形成贯通城市的滨水绿轴,规划沿五七长渠、百里长渠在中心市区内形成休闲绿环。对郊区,在漳河两岸的绿化带及水库地带划定一定范围,作为水体涵养林保护区,进行严格保护。

在中部、南部平原建立建立湿地保护区,加强河边防护林的建设,保护现有湿地资源,进行防污、治污,减少外来物种入侵,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

(五) 建立市域自然保护区:

加强漳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巩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铁尖杉自然保护小区、鲢鱼山白鹭保护区、百宝寨自然保护小区、紫盖寺自然保护小区、董冲水库白鹭保护区、马冲水库白鹭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并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形成完整的市域自然保护区。

4.3 分区规划

(一)市域规划布局:通过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绿色基质的规划建设,为生物提供栖息和迁徒的场所。

1、生态斑块:指市域内部的核心风景名胜区和山体林地及重要水源自然保护区。

2、生态廊道:沿漳、沮两河的水系生态廊道同时也是区域范围内的生态风道。廊道处在两座山间的狭长地带,要依山就势沿水系保存构建生态长廊,一方面保护水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为处于区域中心的当阳市中心城区留下风道以缓解过去发展中留下的工业污染问题。另外,沿荆宜高速公路也预留生态绿地,形成服务于荆宜城市群的城际生态通廊。

3、绿色基质:由山体、林地、水库、农田所共同构成的市域生态背景基质,维系城市生态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构筑区域一体化的生态大背景。

(二)城区布局:规划城区生态斑块与基质、廊道,作为城区和市域的缓冲带。生态斑块与基质、廊道与城市道路相联系或穿过绿带。整个绿地整合,其生物保护效果超过其面积的简单相加,形成大型栖息地物种相互交流的条带状区域。

1、生态斑块:指现有和规划中,服务半径为500米的公园系统:如:关公文化园、关陵公园、沮河公园、长坂坡遗址公园、坝陵公园等。

2、生态廊道:指联系基质和斑块的带状绿化,分为沿河绿化带、道路绿化带、生产防护林。

沿河绿化带:沿沮河城市公园,百里长渠、五七长渠游憩绿带。

道路绿化带:在铁路、高速公路、省道、县道、乡道及高压走廊等两侧,控制30至50米的绿化隔离带,对当阳市沿高速公路、主要省县级干道两侧形成50至100米的绿化隔离带,并实施绿色通道生态景观建设。组成沿环城路公路绿化带、焦柳线铁路防护林、通过植树造林形成道路交通隔离带,满足防护、生物迁徙和城乡景观建设要求,构成当阳城区的绿色通道骨架。

生产防护林:当阳市域的山体主要位于西部、北部及东部。如锦屏山、玉泉山等自然山体,是当阳市重要的自然屏障之一。规划严格控制并加以保护,结合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程,建设山体绿化。现有九子山、香炉山、郭家场、紫盖寺、跑马岗、玉泉寺6个国有林场与市域的自然山林和农田、湿地相联结。形成生产防护林体系。

3、绿色基质:城市附属绿地、生活绿地、其他小块防护绿地

规划加强市区周边山体防护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氧源、绿肺”,通过沮河作为气流通道,将周边清新空气引入城区。规划将三面环山的山体充分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当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由重点项目和支撑体系规划、生物属地保护规划、园林绿地植物种类规划(植物迁地保护)、特殊植物保护规划、引种驯化规划、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微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组成。

5.1 重点项目和支撑体系规划

(一)自然保护区基本建设纳入预算。

(二)以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以玉泉寺、关陵、自然保护区和林场为依托,以打造精品、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为主线,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编制当阳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几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生态旅游示范区。

(三)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调查或综合科学考察,进一步明确各保护地范围、边界、功能区划、主要保护对象以及禁止和限制开发范围,进行保护性开发。完善相关设施,整合资源。

(四)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试点,编制建设发展规划,实施公益性管护、基础设施和科普宣教设施建设。

(五)完成宗教环境自然调查,编制保护规划。实施寺庙林、文物保护林地,加强重要自然宗教环境绿地保护、设立保护标志,制定共管协议。

5.2、生物属地保护

当阳市域范围内自然保护区共17处,应加强玉泉寺国家森林公园、百宝寨自然保护区、漳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巩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董冲水库白鹭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落实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对重点区域要建立健全保护法规,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珍稀动植物和有益天敌保护,开展爱鸟护鸟活动,保护生态环境。

在上述保护区域,根据各区植物分布特点划分核心保护区、缓冲区、科研试验区、管理区。核心区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缓冲区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5.3、园林绿地植物种类规划(植物迁地保护)

园林绿地植物种类规划是指植物迁地保护规划,其实质是植物的开发利用规划。根据绿地的性质,分类规划如下:

(一)、公共绿地:公共绿地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植物种类按每100平方米不少于2种规划;公共绿地面积在1000―10000平方米的植物种类按每1000平方米不少于5种规划;公共绿地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公园,植物种类不少于100种规划。植物科普园按专类园规划确定植物种类。

(二)、街道绿地:保留现有干道植物种类,在此基础上,对生长势差的种类进行更新,增加新的骨干物种;新建城市干道,其行道树及道路绿带的种类90%以上采用乡土树种。

(三)、居住区绿地及专用绿地:绿地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植物种类不少于20种;1000平方米以上的参照公共绿地规划指标确定植物种类。

(四)、防护绿地:加强现有绿地管护,增加林下灌木、地被植物数量。新建防护绿地,要注重乔、灌、地被植物结合,形成分层次的绿化空间和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加强绿地的防护功能。

5.4、特殊生物保护规划

(一)、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主要在珍稀濒危植物原生地建立植物保护基地。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种子或组织培养进行繁殖,扩大种群数量。

(二)、古树名木保护:加强城区原有古树名木的管理,进一步开展古树名木调查,建立健全档案资料。探索古树名木复壮的技术措施,保证古树名木生长健壮。

5.5、引种驯化规划

指本地植物品种和外地植物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按本地植物种类为主的外地植物为辅的引种原则,规划城区每年的引种数量。比例为本地品种占90%,外地品种占10%。

六、生物多样性保护分期规划

生物多样性保护分期规划由资金概算和植物保护利用种类规划组成。

6.1、资金概算:

资金概算由基地建设、引种繁殖、古树名木保护等项目资金构成。概算资金总额为3000万元。

基地建设投资2500万元:其中建立玉泉寺、百宝寨、董冲水库三个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基地,概算资金800万元;建立漳河、巩河、沮河湿地保护区,概算资金450万元,在紫盖寺、鲢鱼山、马冲、木店、刘冲、松桠湾、马河、燎原、双莲、玉泉、清溪寺各建立一个植物资源保护基地,概算资金800万元;建立市植物科普园,概算资金450万元。

引种繁殖概算300万元。在市苗圃、城西苗圃各建立一处引种繁殖基地。

古树名木保护概算20万元。每年投资25万元用于城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6.2、生物保护利用种类规划:

保护规划侧重城市园林绿地的植物运用。根据当阳市保护植物名录,结合园林植物的现状,将保护利用的植物种类分成9类。即常绿乔木类、落叶乔木类、常绿灌木类、落叶灌木类、观叶植物类、观花植物类、藤本植物类、地被植物类、水生植物类等。分期保护规划品种共有175科、1120种,其中中国特有属30个。

七、病虫害防治规划

规划期内,开展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检疫和除治并重的原则

(一)、植物品种应当多样化,适地适树,合理配置。提倡选用抗病虫害、抗恶劣环境等抗逆性强的优良植物品种。

(二)、利用植物群落内部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它们互相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繁衍,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

(三)、注意研究立地环境,改善立地条件,创造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植物群落茁壮生长的有利环境。

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开始,到立地环境的改造,科学的栽培,合理地运用养护技术,强化预防措施,建立科学的植物综合防治系统,使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

8.1、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在规划期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五个1”工程,即:建立1个当阳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中心、开展1项当阳生物多样性重要科研项目、拍摄1部当阳生物多样性优秀科普片、建立1个生态科普网站、编印1部当阳旅游科普导游图册。

(二)、优先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社区共管机制的探索、完善和示范试点,并逐步推广至其它保护区域。

(三)、加强当阳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

8.2、健全体制,强化管理

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以其它各类保护地为补充,机构健全、管理高效的保护地体系网络,在规划期内,重点完善以下机构体系建设:

(一)、建设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二)、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

8.3、加大投入,保障实施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动员社会各界资助或通过融资渠道,鼓励通过外资或合资办绿色环保企业等形式筹措资金,政府拨付专项资金,支持专项工程。

8.4、加强科研,促进发展

规划期内,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重点加强基层生物多样性保护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

第7篇: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

一、关于争先创优工作

我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什么要争先创优。

1、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要求我们争先创优。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推进,以去年为例,我县GDP增长率高达11.9%,是近12年来最高发展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四项指标增幅也分别创下近23年、21年、19年、17年以来最高水平,但就是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全市,我县GDP增长率仍居倒数第二。今年上半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5亿元,增幅高达13.7%,但仍然低于全市平均速度0.4个百分点,与宁化并列全市倒数第二。由此可见,当前各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发展速度惊人,面对这样逼人的形势,如果我们不争先创优,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我们就会很快落后于其它县、市,在全市的排位就会后退。从今年的任务看,今年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县GDP增幅要达到15%,近二十年来,我们只有年增幅20.5%、1995年增幅15.4%两年达到这个标准。根据这一增幅,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要达到12.4亿元,增幅要7.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要达到14.3亿元,增幅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10.9亿元,增幅40%;第三产业7.2亿元,增幅要达到12.6%,从这些任务看,我们各级各部门只有加倍努力,奋发图强,始终以争先创优为目标,我们才能完成或超额完这一目标任务。

2、日益改善的发展条件要求我们争先创优。过去的发展,受限于很多因素,特别是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但如今这些方面因素正在逐步破解,交通方面,向莆铁路今年内将会动工,建泰高速公路有望于明年内动工,建泰公路(段)明年上半年可完成路面铺设,所有通乡公路已全面硬化,通行政村公路硬化工程今年内也可全部完工。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近三年来,我们完成了4万亩烟田基础设施建设,修复了一大批水利水毁设施,并将在未来5年内完成10万亩以上的土地整理,土地耕作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能源方面,110千伏荷花变暨至泰宁电力双回路投入运行,全县装机总容量达4.1万千瓦,有效突破了电力瓶颈;城区新自来水厂竣工并投入使用解决了用水问题。城市建设方面,完成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城区总规修编,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面达75%,实施一批精品小区开发,建成了县级一流的河滨绿化景观带,完成了金溪流域防洪一期和河道疏浚工程。园区方面,规划建设了15.27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总面积居全市第二,正在兴建北最大的石材加工区—富强石材加工区。这些因素的改善,使的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逐渐凸显,可以说不再是山区边远县,而是一个位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有着良好发展条件,处于海西连接港口、辐射内地的重要节点。日益改善的外部条件在给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我们必须增强沿海观念,满怀争先创优的激情,把争先创优贯穿于我们各项工作的始终,努力争先进位、展现作为。

3、广大群众的发展意愿要求我们争先创优。近年来,我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新业绩,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新突破。在此基础上,广大干部群众的发展意愿更强,发展劲头更足,发展要求也自然更高,假使我们不自加压力,时时刻刻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远大的目标任务来要求自己,我们就难以满足群众的需要,也就得不到群众的信赖,我们的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失信于民轻则影响政府形象,重则影响社会稳定。我相信这两个结果都不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希望看到的,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自觉适应群众的需求,始终把各项工作放到全市乃至全省的发展大局中去衡量、去评判,始终以争先创优为目的,切实做到逢冠必争,逢一必争,当仁不让,奋勇争先。

4、有为政府的形象塑造要求我们争先创优。政府形象对政府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标准。近年来,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县政府的形象是高大的、是有为的,群众对我们是满意的。能给群众这样的良好形象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大家始终以发展为己任、以为民为己任、以争先创优为己任,激情拼搏、开拓奋进,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让一些不可能的成了可能。因此,我们政府部门今后要继续发扬这样的优良传统,始终以争先创优为目标,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干事,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只有这样,我们有为政府的形象才会在群众心中扎根,并不断高大起来。

第二句话:怎么去争先创优。

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力推进争先创优工作。

1、要在推进发展上争先创优。要以产业为载体和依托,通过做大做强产业来推动发展、促进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力争使由全市第三层面迈入第二层面。农业产业:我们莲子、果子、种子、烟叶、林业、笋竹业、养殖业七大特色农业在全市乃至全省都非常有影响力,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都走在全市的前列。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县土地的产出率和经营效益仍然不高,全县农林牧渔业产值与农业产业发展不相协调。下一步,我们要在抓好特色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向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的同时,要下大功夫解决农业效益低下的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和扩大现有的基地面积,确保莲子面积、水果面积、种子面积、笋竹两用林面积分别稳定在5万亩、12万亩、3万亩和26万亩,烟叶产量突破12万担。另一方面要在优化品种,改良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上下功夫。比如莲子,要积极推广优质高产“建选17号”莲子的种植,确保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98%以上;水果,要进一步扩大“翠冠”等早熟梨面积,加快发展黄桃、油萘、猕猴桃等水果种植,错开水果上市高峰,同时大力发展水果产品加工,提高水果种植效益;笋竹业,要强化竹山经营,向规模化、高效化发展,搞活笋竹产品的精深加工;养殖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推进规模养殖、专业养殖,提高养殖收益。工业产业:我县工业经济虽然总量不大,但是以造纸、食品加工、林业、水电为主导的支柱产业已经形成,而且特色十分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此外,我县工业发展平台十分优越,工业园区无论是总面积还是地势条件、交通条件在全市都是数一数二的。今后,我们要充分借助这一良好的发展平台,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利用园区来聚集产业、承接项目、吸引资金。目前,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大都在全市第八、第九之间徘徊,而且与后面几个县(市、区)的差距都不大,下一步我们要瞄准全市第七甚至第六的位置,狠下功夫,着力做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上新台阶。造纸业要继续以铙山纸业集团为龙头,着力在量的扩张上、质的提升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中国薄型纸生产第一城”,力争至年实现产能10万吨,产值10亿元;食品加工业要利用我县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和农产品资源,着力推进莲子、黄花梨、猕猴桃、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至年产值突破13亿元;林业产业要不断提升产业和产品档次,提高林业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至年林业加工业产值达4亿元;石板材产业,要围绕建设北最大的石板材生产基地,推进石板材加工,力争至年石板材产值突破2亿元;生物医药产业要积极引进生物医药企业,加快生物医药产品开发,力争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

2、在项目开发中争先创优。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继续深化项目带动战略,牢固树立“抓发展就要抓项目、抓项目就是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努力推动项目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项目策划要大气。近年来我们在项目策划过程中,始终以大气魄来谋划和推进项目,比如,策划了全市面积第二的工业集中区以及铙纸集团年产10万吨薄型纸、源公司年产10万绿色饮品、兴辉公司年产10万果汁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今后,我们在项目策划中要继续坚持大手笔,集智成势,努力把小项目变大,把大项目做强。

二是项目运作要大胆。项目工作能否取得实际成效,关键在于运作。要敢于运作、善于运作,按照市委叶书记提出“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要求,着力从优势中衍生项目,抓住我县四大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农产品资源较丰富、生态质量优、人居环境好的的优势,认真寻求产业配套项目、农产品资源加工项目及旅游度假、生态休闲项目;从劣势中开发项目,针对我县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积极对接和开发一些交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从趋势中生成项目,运用超前的思维和全局的眼光,紧紧抓住向莆铁路开工建设和建泰高速公路、建龙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全力推进的历史性机遇,超前策划出一批与形势发展相适应、具有前瞻性和带动力的重大项目。

三是项目建设要大势。要坚持重点推进,将一些投资大、效益好的大项目确定为重中之重项目,对其做到重点倾斜、重点保障、重点服务、重点落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项目建设成效。要坚持分类推进,逐一分析项目建设进度,认真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金、劳力、用地等各方面的问题,为推进项目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

3、在“四城”建设中争先创优。第一城、省际物流城、新兴工业城、生态休闲旅游城是我县今后发展的一个战略性目标,今后,我们要围绕这一目标,加快实施

“四城”战略,全力争先创优。

一要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今后,我们要按照现有的城市建设思路和模式,着力抓规划、抓建设、抓管理,努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要以水凸现城市灵性,重视城市与水的关系,加快城区绿水工程建设,完善“一河两岸景观带”,做足、做好“水”的文章,打造“城在水中、水城相依、城水相融”的独特景观,凸现城市的江南水乡特色。要以绿展示城市秀美,加快城市绿化,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中心的绿地,以满足市民休闲、娱乐为主,绿地以注重自然生态为主,同时将水网、绿网、路网有机结合,营造宁静、清新、雅致的绿色生活空间。要以山增添城市层次,把山作为城市的背景,依山而建、依山而为,不断增添城市的层次感和厚重度。在城区东山建设历史文化主题园,展示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在建设森林公园,供市民休闲、健身;在建设第一台无线电遗址。要以建筑丰富城市色彩,彰显粉墙、坡屋顶等几种建筑符号,体现山水生态园林城建筑格调,使城市建筑整体色彩和造型与自然协调,与功能区相配套。

二要加快发展物流业。目前,我县物流产业发展虽然刚刚起步,但无论是发展势头还是实际成效都已走在全市前列,我们已经聘请社科院专家完成了全县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并正在规划建设全市一流的专业物流园区。今后,我们要全面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加强与等物流产业发展较快地区的合作,积极引进物流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将我县打造成海峡西岸连接两洲、拓展腹地的物流黄金通道。

三要加快发展旅游业。我县旅游产业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的开发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而且我们旅游发展的定位十分准确,红色之旅、生态之旅和田园观光之旅三大主题鲜明,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说,的旅游发展前途无可限量。下一步,我们要以建设“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一方面,要加快现有景区景点建设,不断丰富五大景区的旅游内涵,同时加快开发金铙山白石顶野营登山探险、古文化追溯、红色旧址游览三条旅游线路,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大饭店等星级宾馆建设,推进等景区公路建设,加快实施坪岗上度假山庄、坪岗上至白石顶索道等项目,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有效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和服务质量。

4、在培育亮点中争先创优。近年来,我们着力培育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很好地宣传了,展示了,今后要继续在培育亮点中下功夫,求突破。

一要继续争创品牌。要围绕打造“的品牌之都”,着力强化品牌争创,盯紧国字号、省字号品牌,力争有更多有影响力的品牌落户,近期内重点要推进铙山牌薄页纸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白莲(建莲)争创中国驰名商标,铙山纸业集团的压光纸、杂优种子、猕猴桃鲜果争创省名牌产品;要着力搞活品牌经营,充分发挥我县既有品牌的优势,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使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要推进农业机械化。以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加快县农机中心搬迁、规划及建设,加强农机使用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抓好农机维修、跨区作业,积极组建农机协会、服务社、农机专业耕作队伍,不断提高农机作业市场化运作水平。

三要搞活土地经营权流转。在落实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要强化服务,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流转,实现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四要培育新农村建设典型村。继续推进上黎生态村、高峰旅游村、斗埕工业村、渠村流通村等典型村建设,加快培育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精品村和样板村,以此展现我县新农村建设成效,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5、在本职工作中争先创优。每个政府部门都有各自的职能和本职工作,大家要在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扎实做好本职工作。要敢于将自身的本职工作放在全市乃至全省同类部门中去衡量、去评判,力争各项工作进入全市前列,敢于争先、勇于争先、善于争先;对一些确因客观条件、客观基础导致工作难度较大,工作进展慢的部门,也要力争上游,确保进入全市中游以上,确保不拖全县其它工作的后腿。

第三句话:如何确保实现争先创优。

1、领导。各项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领导,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要充分发挥争先创优中的领导带动作用,以领导的主动作为来推动争先创优工作。各级领导都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善于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谋求发展,在失败中激流勇进,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前瞻性,全力推动自身工作上新台阶;要有敢为人先的志气,要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思想,坚持精益求精,自我加压,用更高工作标准来要求自己,各项工作都要以进入全市前列为目标,自加压力、负重前进,不断创新绩、攀高峰。要有时不我待的精神,始终保持危机感,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牢记发展重任,保持昂扬之气,强化进取之心,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树立紧张快干、雷厉风行的作风,做任何事情都要力求见事早、行动快、效果好。

2、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健全激励机制入手,推动争先创优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要奖励先进。对那些工作勤恳,成绩突出,在全市有影响力、有位置的部门,要大力表彰;对这些部门的领导和干部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要惩戒后进。对那些工作没有起色,拖全县后腿的部门要经常给予提醒和告诫,并从物质上给予处罚;对这些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严格控制提拔重用,对确因工作不努力、责任不落实的领导干部要及时启动有错无为问责办法,给予严厉惩处,必要的时候还要采取组织措施。

3、氛围。以氛围为抓手,着力在全县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要强化宣传,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积极开展以争先创优为内容的主题宣传,把气势造大,把氛围造浓,在全县倡导“先进光荣、后进可耻”的正确导向。要开展竞赛。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开展各类旨在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的竞赛活动,以竞赛促工作,通过广泛和经常性的竞赛活动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展示部门形象,推动各项工作上新台阶。要弘扬典型。对那些在争先创优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要高度重视,及时给予宣传报道,在全社会树立一批争先创优的典型和模范,并充分发挥它们的激励作用、示范作用、教育作用和辐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

4、载体。争先创优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载体、优化载体、创新载体,以载体的激活来提升整个争先创优工作的水平。要以“三优”单位评选为载体。去年以来,我县开展了以“优绩、优效、优廉”为主要内容的“三优单位”评选,通过一年多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后,要继续深化这项活动,以此为带动,促进各级各部门始终以争先创优为目标,不断强化自身工作,提升各自工作水平。要以年终考评为载体。年终考评是县委、县政府检验各级各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年终考评的奖惩力度,以此树立导向,激发动力,调动各级参与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以日常督查为载体。各位副县长和县政府办要针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活动,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部门要给予充分肯定;对工作进展慢、成效不大的部门要及时指出,并指导其抓好整改。

二、关于政府机关作风建设

不久前,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于月日召开了全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动员大会,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门的安排部署。对此,我们政府机关要高度重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力争在这项工作中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1、要在工作发动上争先。宣传发动是前提。各级政府机关一定要成立作风建设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召开本部门、本单位的动员大会,广泛发动干部职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作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把加强作风建设变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要坚持作风建设时时讲、日日讲、处处讲,利用每次集中学习会、工作安排会的时机对作风建设进行再强调、再部署。要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借助各种宣传媒介,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努力在干部职工中形成正确的作风导向,促进干部职工心往作风建设上想、劲往作风建设上使。

2、要在整改问题上率先。作风建设重在整改。各级政府机关要率先组织开展“五查五树”活动,认真对照总书记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自身的整改方向和整改重点。每位干部职工都要针对问题和不足,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方案要具体、要细致,要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整改完成的时限。方案制定后,要按照时限要求,逐一对照,举一反三,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切实解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整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努力在整改成效上争先领先。

3、要在服务群众上优先。政府的最基本功能就是服务群众。开展作风建设的着眼点和目标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因此,各级政府机关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常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一线,主动到社会矛盾突出的地方,深入到工作最困难的地方,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质量,以良好的服务效果来展示作风建设的成效。比如一些政府机关的办事大厅工作人员要适当延长工作时间,主动牺牲部分休息时间为群众服务,部分岗位的工作人员还要向社会群众公布自己的电话号码,做到不论是否节假日、不论是否上下班,切实做到随叫随到,随时服务。

4、要在巩固成效上领先。作风建设难在长效。各级政府机关要坚持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不断巩固作风建设的成效,认真研究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要从制度、从管理、从监督等方面入手,切实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变“突击战”为“持久战”,变“闪电战”为“常规战”,确保作风建设成效得到有效巩固和不断提升,努力在全县作风建设中展现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

三、关于当前工作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月日县委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已经讲得很具体了,在这里我就不一一重复,只想就几项重点工作再做个强调。

1、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各级政府机关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抓好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学,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真正学懂弄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推动学习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宣传部门、党校要积极培训宣传骨干,并广泛组织开展十七大精神的宣讲活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栏、专版等形式大力宣传十七大精神,及时报道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情况,广泛宣传,大造声势,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力争使十七大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学以致用,努力在领会精神、研究问题、解决矛盾、推动工作上有新的收获、新的进步,确保学习活动取得更大的实效。

2、要全面超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按照“保十争九”的目标,扎实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要认真对照年度目标任务,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认真研究推进工作的新举措、新办法,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要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做好社会救济、低保救助、优抚安置等工作,切实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认真抓好元旦、春节等节日商品货物的供应,强化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管,切实保障广大干部群众的饮食安全。要加快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广泛开展“下基层、送温暖、解忧愁”活动,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4、要确保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排查和整改事故隐患,切实加强冬季消防安全和森林防火工作,抓好道路交通、矿山开采、烟花爆竹和娱乐场所的安全监管,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要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努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确保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