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的社会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政治传播 媒体
政治传播是指政治传播主体按照一定政治目的,通过相关的政治传播方式推动政治信息流动的行为。政治传播在政治过程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具体的功能中外学者多有论述。麦克奈尔把理想社会中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归为五种:告知、教育、平台、曝光率和鼓吹。 邵培仁认为政治传播的功能是指:“政治传播的职能,即传播的职责与功效,是政治传播的使命、手段和结果的总和。”他把政治传播的功能分为两大层次: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 李元书则把政治传播的功能概况为政治传播的使命、能力和作用的总和,即:传播政治信息,设置政治议题,影响舆论,促进民主,政治社会化,塑造政府形象,监督政府,政府控制与稳定等八种。 因此,政治传播功能是指政府、社会政治组织及其他政治传播参与者按照一定政治目的,通过相关的政治传播行为方式,产生特定政治影响的行为结果。本文从政治传播的核心――政治价值的生成出发,按照政治传播过程排序,将政治传播信息源和政治传播信息载体的功能做出区分。因此政治传播功能包括:政治传播功能和政治传播媒介功能。
一、政治传播功能
政治传播者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其它政治信息者。其政治传播功能分别为:政治信息、实现政治统治、塑造政治形象和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信息
以政府为主的政治信息者将政治价值以信息和符号的形式,通过政治传播中介,传递给公众。政治信息的功能是政治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传播功能。通过政治信息,其他政治传播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二)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公众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政治组织及媒体等载体完成。政府通过这些载体宣传其政治价值以影响公众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情感,促使公众形成共同的政治心理,从而实现对现有政治秩序和政治合法性的认同。
(三)塑造政治形象
塑造政治形象就是利用政治传播中介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形象设计,通过政治包装和政治营销,树立政府和社会组织权威,提升政治家的信任度和在公众中的政治形象。同时,国家形象亦是政治形象塑造的重点,因为国家形象是国家 “软实力”的体现。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国家实施国际战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实现政治统治
实现政治统治是政治传播所有功能的落脚点,它是综合其它政治传播的功能来实现的。当公众对政府产生不认同时,通过影响公共舆论,进行政治劝服,并对自身进行政治包装和营销,促使公众改变政治态度,接受对政治秩序的认同,从而实现政治统治的目的。
二、政治传播媒介功能
政治传播媒介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和其它信息者用以向公众传递各种政治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技术手段。媒体是一种权力资源、一种话语力量的增效器,是塑造社会生活意象形态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取声望、并对现实生活拥有重要影响力甚至操纵力的关键途径。 媒体作为连接流动政治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途径与介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包括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和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的政治传播媒体是目前最重要、影响最大、受众面最广的政治传播媒介。对于政府,可以通过政治传播媒体将政治信息传递给受众,影响公共舆论,使公众接受其传达的政治价值和执政理念;对于公众,可以通过政治传播媒体进行政治参与,扩大政治需求的影响力,表达民意,设置公共议题。政治传播媒体使信息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公众对政治信息的选择领域,同时也影响到了公众对政治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政治传播媒介的主要功能包括:传播政治信息,影响公共舆论和设置公共议题。
(一)传播政治信息
传播政治信息主要包括传递公共舆论、过滤政治信息和反馈政治信息。基于政治传播的效果和社会规范,传播媒体对政治信息进行选择、过滤和控制,将政治传播效果反馈给政治信息者。
(二)影响公共舆论
政治传播媒体通过政治信息的传递,将相关内容告知公众,激发公众的政治兴趣,引导公众对公共问题的关注,进而影响公众的政治价值判断,影响公共舆论。
(三)设置公共议题
政治传播媒体在政治议程的设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媒体议题与公众议题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媒体反复报道的议题成为公众重视和谈论的议题。政治传播媒体通过对公共问题的大量报道和着重渲染引起公众的注意,形成舆论压力,迫使政府把这些问题纳入政治议程。
总之,数字时代注重用户的体验,无论是政治传播功能还是政治传播媒介功能,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传播渠道的政治传播时代,信息的反馈和公民的政治体验将成为政治传播功能的下一个发展重点。
参考文献:
[1][英]布赖恩・麦克奈尔 著,殷祺 译.政治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p44.
[3]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p34, p39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在深刻改变着媒体传播的内在结构和总体格局,带来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如何通过新兴媒体联系群众、了解社情、凝聚人心、开展工作,成为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全新考验。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专门到人民网同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并强调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着力推进新兴媒体建设,打造舆论引导新平台。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互联网、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开放互动功能、群际传播功能、社会动员功能等更加强大。必须加大新兴媒体的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生力军。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内容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融入新兴媒体的内容建设之中。深入贯彻“三贴近”原则,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的新特点,关注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针对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主动设置议题,精心策划内容,通过原创性采制、逻辑式链接、多媒体集成、全方位展现,着力改进宣传报道,努力为受众提供更多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做到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二是突出特色优势,注重打造品牌。根据各类新兴媒体的不同特点,以市场细分为契机,整合优势力量,准确定位,超前谋划,对媒体风格、栏目设计、宣传手段等进行全面包装和打造,努力推出一批有深度的精品报道,推出一批有特色的品牌栏目节目,推出一批人民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推出一批有影响的重点网站、手机报等,通过打造品牌推动新兴媒体建设向纵深发展。三是改进媒体管理,促进健康发展。坚持以管理促发展、促繁荣,本着依法、科学、有效的原则,立足我国实际,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管理机制,规范和优化信息传播秩序,为加强新兴媒体建设、促进新兴媒体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媒体,增创舆论引导新优势。传统媒体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在广大受众中享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但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面对功能强大、快捷高效、发展迅猛的新兴媒体的竞争,传统媒体原有的优势和综合竞争力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弱化,迫切需要运用新兴媒体的理念、技术和模式来推动自身改造,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以数字化、网络化为龙头,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媒体。大力实施数字报业建设、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等重点工程,积极发展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业务,对信息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形式展现,不断扩大传统媒体的传播力、辐射力。另一方面,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机制改革为支撑,充分借鉴和利用新兴媒体的运作模式,优化制度安排,增强传统媒体的发展活力。打破原有的传播格局和分工,积极探索新的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断延伸传播链条、拓展发展空间,推动传统媒体的运行结构、组织结构向多元集成、现代架构优化升级,实现传统媒体的跨越式发展。
着力推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互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树立开放融合、竞争合作的新理念,实现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对接,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一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信息权威、采编正规、基础坚实的突出优势,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信息海量、即时互动、天然落地的传播优势,通过立体式采访、专业化编制、多媒体集成、多终端推出,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实现内容资源、品牌资源、人才资源等的共建共享共用。二是坚持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有机结合、发挥自身作用与借助外脑外力有机结合,把新兴媒体纳入已有的宣传格局之中,建立一体化运作机制。对重点任务进行统一研究部署,对重要选题进行统一策划宣传,真正实现舆情分析、选题策划、采编制作、信息传输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实现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整体推进。三是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抓住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等有利时机,探索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建立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技术联动平台,实现信息的畅通链接,催生新的传播业态和宣传载体,进一步健全立体交叉、功能互补的舆论引导网络。
【关键词】高校 校园媒体 媒体创新
媒体是社会中传播新闻以及引导舆论的重要信息载体。高校媒体作为媒体中的一员,以其跟大学生接触较多,在引导校园舆论,教育学生并提供信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校园媒体的发展问题为媒体和教育界人士广泛关注,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它的定义与分类、功能、传播效果等方面。因此,如何通过校园媒体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资源整合、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实现有效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园媒体的定义与分类
在现有的研究中,校园媒体的定义虽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内涵大致相同。研究者将校园媒体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校园媒体主要指校园内的广播、有线电视、报纸以及网络媒体。也有人认为校园媒体就是指校园内拥有一定读者的群体,并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代表性新闻类、生活类媒体。一般来讲,校园媒体的研究主要采用狭义定义。广义的校园媒体涵盖上述种类之外,还包括校内的告示板、条幅、标语。有研究者指出,校园媒体是以在校的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受众,用于信息沟通的媒介形式。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组成了如今的立体式信息传播渠道,构建了新时期的校园媒体。这个定义较其他研究者的定义更为全面。
校园媒体传统的种类主要分为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型的校园媒体形式如校园新闻网等逐步出现,以及新出现的各种校园媒体在社交网站、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使学者们将视角转向网络校园媒体的研究,试图从传播渠道的更新上寻求校园媒体发展的新途径。“网络时代大学校园媒体”的概念随之出现。有学者指出尽管新媒体具有广泛参与性,表达形象性,信息多元化等特点,但其信息未严格把关,发展未进入正规化轨道。高校校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国校报达1000余种。最正规和主要的传统常规校园媒体——校报仍占上风。
二、校园媒体的传播对象和效果
良好的传播效果是发挥校园媒体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以及校园媒体对校园文化塑造等方面作用的前提。校园媒体的传播范围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或教职工,受众相对稳定、目标相对明确。不但如此,校园媒体也正日益突破校园局限,其影响正向社区、社会和学生家长辐射。
有学者指出目前高校校园媒体的整体传播效果欠佳。主要表现在媒体间缺乏相互协调;新闻形式虽然多,但优势特色不明显;同时出版周期过长,缺乏时效性而无法吸引读者。对于校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流于浅层消息,缺乏深度和自由度。目前对于大学生受众的研究只集中在心理学层面,有学者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学生对校园媒体的选择分为三类:一是关于求知心理需要的选择。如对学校系列讲座关注,对学习园地、英语沙龙的兴趣,这是源自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自我完善的探索;二是基于从众心理需求的选择。年轻人作为紧追潮流的一代,有偏重时尚的口味,期盼得到身边同龄人的认同和肯定;三是基于好奇心理需要的选择。即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他们渴望成熟和成功,追求至善至美。但是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宣传总体上处于被动地位,很少主动关心其报道动态,往往是一个单向的传播过程,缺乏反馈和互动。有学者以武汉大学校园媒体为例,通过对“校媒到达情况”,“学生对媒体的关注度”,“学生对校媒的满意度”几个指标对高校媒体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结论是校园媒体的传播效果主要受到硬件(如经费与设备)和软件(如内容与资源)制约。
三、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功能,提高传播效果
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高校媒体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传播功能、教育功能、舆论引导功能。
1、信息传播功能
近年来媒介不断发展,媒介形式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大众媒介向高校学生传播海量信息的同时,校园媒体也一直作为高校师生的传声筒,传播校内外的贴近学生、贴近校园的信息。学者们认为校园媒体在担负信息传播、推动信息校园的实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师生每天都面对着来自学校内外的各种信息,一个完备而又系统的信息传播中心可及时地对新闻信息进行挖掘、筛选、加工和传播,使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作用。转贴于
2、教育功能
校园媒体的教育功能可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辅助教学功能,综合素质教育功能。学者认为重大事件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校园媒体可借此契机对师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同时校园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促进学生在理论科研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生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特别是有助于新闻学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综合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处事方式培养、人格塑造等;学者提出高校媒体对大学生有着心理干预的作用,影响着其精神生活,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应对外来因素影响时,校园媒体可对大学生的人格塑形产生“维模效能”。
3、舆论引导功能
校园舆情导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影响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高校舆论环境分为“高校校园舆论环境”和“高校社会舆论环境”两部分。一个是基于校园内部的舆论,另一个是外部社会舆论对于高校环境的影响。以校园突发性事件为切入点,校园媒体可在此类事件发生时的舆论引导作用。校园媒体应对突发事件时可在第一时间事实,利用校内各种媒介开辟专题和讨论专栏,并充分利用高校团体,如学者教授或学生骨干等进行舆论引导。因此,校园媒体由于和在校大学生的接触度较高,对学生分析各种社会事件和问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可成为塑造学校形象、培养人文精神、化解校园矛盾的主力军。
四、改善校园媒体的不足,提高并扩大其传播效果
为了改善校园媒体的不足,提高并扩大其传播效果,校园媒体应优化配置校园媒体资源,完善相关机制,统筹汇总校园信息,实现人力和设备资源共享;引入媒体社会化运作,面向市场筹集经费,在可持续发展中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高素质传播团队,提高教师通讯员团队和学生记者的专业素养,提高报道质量;加强创新,开创校园媒体的特色;网络媒介的出现和兴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有利于校园媒体传播效果提升的互动平台。目前广东省汕头大学、暨南大学等校发展校园媒体的方式值得借鉴:他们借助社会资源,通过企业赞助和社会媒体合作的方式,以高校学生的视角报道社会事件,走出校园并扩大影响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五、加强创新研究,为校园媒体有效传播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对校园媒体定义、功能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的梳理,笔者发现高校校园媒体研究虽然覆盖面较广,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第一,对高校媒体的研究同质性很强
从搜索到的2002年到2011年间的文献来看,虽然研究的重点已经细化并逐渐转移到工具和功能的研究上,但大多数研究都是以校园媒体的现状不足与发展策略为主,内容相似度较大,并未出现创新的发现。
第二,高校媒体的研究停留在理论描述阶段
目前校园媒体研究多基于新闻舆论引导和传播与接受等理论研究实证调查,缺少具体的数据论证,可见有必要加强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的有机融合。
第三,对高校媒体的研究多关注校媒发展的不足,而对于受众方面的接收效果关注较少
虽然校园媒体自身存在的资源和资金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群体对于校媒的关注度和认同感,但很少研究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系统调查研究大学生受众对于校媒的接收效果和受众自身特点。
总体上说,目前在研究在校园媒体的传播效果方面有待深入,因此发展校园媒体的创新途径可以着眼于如何优化校园媒体的传播效果,以及重视校园媒体报道形式和内容,使之更容易让高校师生接受,达到良好的舆论引导,教育和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①张晓冰、胡庆亮,《高校校园媒体实践与效能策略研究》,《新闻界》,2009(4)
②宫宇,《媒体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新闻战线》,2002(8)
③赵殷,《网络时代大学校园媒体的特征及运行策略》,《新闻界》,2001(4)
④姜巍,《校园媒体在当代新闻学教育中的作用》,《新闻大学》,2009(12)
⑤吕剑红,《校园媒体提高舆论引导的策略分析》,《新闻与写作》,2010(2)
⑥叶磊,《高校校园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德育功能初探》,《思想理论教育》,2009(1)
⑦李蓓,《校园媒体在净化高校舆论环境中的角色扮演》,《新闻知识》,2010(12)
⑧吕钊红,《和谐校园视域下的校园媒体功能创新》,《新闻界》,2009(12)
关键词 民主 民主制度 大众传媒 媒体
中图分类号:D521 文献标识码:A
1 美国民主制度的内涵
在美国社会传统文化的信条中,我们认为至少有两条基本原则能够解释民主制度。一个是个人自由,另一个就是社会自治。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人尊重传统的习惯是美国的民主制度得以变革和延续至今的保证。
美国人对个人自由的信奉与追求是与他们受传统专制的迫害程度分不开的,因为由于深受宗教的迫害原因,早期移民到北美大陆的欧洲移民,他们把大陆看作是人类自由的避难所,在整个的十七、十八世纪,人们维护自由的方式一般是通过诉诸暴力来实施的,在那段血与火斗争的年月中,个人自由深入人心最终转化为美国人民的普遍权利,并且以政治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在美国个人自由的社会原则实际上阐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自由高于民主,民主必须是自由的。
美国的社会自治是从个人自由中引申出来的另一项权利,它说的是社会共同体的治理原则。这项原则被美国公民视为对抗一切专制政府的保留权利之一,更重要的是,美国公民把社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治理看作是民主国家统治的前提。美国人民坚信,凡是依赖于他人的人必然缺乏自我意志,从而没有能力参与、解决公共事务。理查德·普莱斯指出:“自由基于一个通行的思想之上,即自我管理或自我导向的思想,那些连自己的生活都主宰不了的人自然不应在管理国家的问题上拥有发言权。”美国社会自治这个原则后来在州与联邦的宪法中都以“自由结社”的权利得以体现。
2 美国媒体的功能
美国的大众传媒形成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与学术积累,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关注选举过程中媒体的功能,另一个是民主的意义上批评媒体,试图说明媒体如何使民主衰落。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媒体作为政治角色其结构性地位及其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媒体的功能。美国媒体的结构性地位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媒体的组织属性,二是媒体在美国宪法中的历史地位。我们认为美国媒体的社会独立性是彰显其民主功能的前提条件,媒体从其组织属性上讲,它首先是社会组织,然后才具有政治组织的特点。基础上的新闻自由是媒体民主功能的最重要的政治条件,这正是美国民主逻辑的起点。美国媒体的民主功能除了特殊的政治制度和宪法作为基础外,公共舆论救市民主媒体的社会条件。一般而言美国媒体影响政治都是通过公共舆论进行的,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媒体影响力,其实是公共舆论在发挥巨大的作用。政治说服是美国媒体的另一个功能。在美国,政治说服的主体通常是政治家和大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并且相互有很深的影响。如今美国民主制度中的政治说服主体已经逐渐向大众传媒转移,媒体既是政治说服的中介,同时它本身也履行着政治说服的功能。美国的媒体就像是政治说服的“人”一样,利用自己无处不在的社会渗透力和独特的传播效果,将政治家的说服目的与公众的说服目的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美国社会与政治的良性互动。
3 美国的大众传媒与民主制度的关系
大众传媒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实际上是一个中介机构,它影响政治的过程可以简单表述为:政治影响公众通过媒体进行,而公众影响政治也通常借助媒体实现。在美国,大众传媒不仅仅是一个以赢利为主的利益集团,它同时还是一个以公共利益为取向的公共机构。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大众传媒实际上起着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连接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与政治的共存是通过大众传媒才得以实现的,特别是在人类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的时代更是如此。正是因为大众传媒具有两种社会组织的特性,它是一个置身于政治与社会的“两栖”组织,当传媒被某些政治权利或者社会权利所控制时,它的先天功能必然部分或者全部丧失,这正是美国社会不愿意看到但是却无法避免的事实。
美国的民主社会中,政治行为的运作离不开巨大社会力量的支持,政治合法性是以世俗化的法治权威为基础的。这种权威建立在大众认同的基础之上。怎样维持公众的“一致”与“同意”就成为了当下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在美国,大众民主学习的过程一般不是由政治机构主导的,它通常由家庭、学校、教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承担的,将民主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文化代代相传。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社会组织的政治教育功能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大众传媒无与伦比的社会穿透力和影响力。它将分散的社会信息整合为一体,从而使政治信息的传播成为可能,媒体超强的渗透性和独特的传播效果为民主社会大众的政治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民主制度和民主价值如果以媒介的方式传播,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建立起牢固的民主信仰,民主秩序也会因此而建立。在美国,民主价值的延续,政治秩序的维系,大众传媒的作用功不可没。
4 结语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今的美国,媒体对民主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民主秩序的维持离不开媒体各方面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一旦媒体沦落为权利和金钱的“俘虏”时,它就会与民主背道而驰。大众传媒在美国社会的发展,事实上说明它并没有逃脱这样不堪的命运。尽管媒体宣称所谓的在经济上独立于政治,但是,在媒体与政治两者之间,天平似乎始终向政治倾斜,政治的依附性仍然存在。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 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商务印书馆,2001.
[3] 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3.
【关键词】手机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第五媒体;数字技术
人和人之间存在空间上的距离,它决定了人有在空间上信息传递的需要。当然,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信息传递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决定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进程与速度。
公元前490年,雅典人第一次打败了波斯人对希腊的入侵。传说一个叫菲迪普迪斯(Pheidippides)的雅典信使,带着胜利的消息从马拉松一直跑到雅典,在将消息成功传达后,该信使因精疲力尽而亡,后来人们用马拉松比赛的形式纪念他。由此可见,人是信息最初的媒介,人的双腿就是信息传递的交通工具。在农业社会,中国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极度不发达,人们传递信息一般是通过驿站或飞鸽传书,但这往往要经过数十天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而当发生战争时,则会用烽火台通知,但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和有限的时间内才能达到其信息传递的目的。在工业社会,由于轮船、蒸汽船、汽车、飞机等交通技术的发明,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等媒介技术的改进,信息传递才变得较为快速、轻松、广泛。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信息传播达到了光速,这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速度。不管怎样,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的速度、方式等展现着社会发展的进度,信息传播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式。
而在如今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社会经济快节奏、高速度的发展,大众对信息获取个人化、智能化、高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移动通信技术则以随时随身随地、高效智能、快捷方便等特性备受人们青眯。近年来,手机的使用大大普及,功能不断扩展,手机的个人化传媒工具特性彰显,甚至成为了新闻记者及时快速传递新闻信息的利器,尤其是随着彩信、WAP等一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机的通信功能逐渐被淡化,娱乐游戏、网络社区、信息服务等附加功能不断增加,继手机上网、手机游戏之后,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业务都已出现,手机开始承担起传播信息文化和娱乐的新功能。
目前手机已经历了3代的发展,进入了3G(Third Generation)时代,随着3G手机的普及,4G手机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那么,手机从最初1G到如今的3G,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
所谓的1G手机,就是俗称的大哥大,只有通话的功能。其移动通信系统为模拟式的移动电话系统。所使用的技术有: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先进移动电话系统)、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全接入通信系统)等,但后来因其极易受外来电波干扰、易遭他人窃听、扩充功能差而逐渐被取代。
其后便逐渐有了2G手机。2G手机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外,还可以收发邮件和短信,可以上网、照相、玩游戏、读小说、看视频等等。2G手机的移动通信系统是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所使用的技术有: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等。后来,又出现了2.5代过渡性系统,之后便是3G时代的到来。
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Third Generation)。国际电联规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要能兼容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同时要提高系统容量,提供对多媒体服务的支持以及高速数据传输服务。其数据传输速率在高速移动环境中支持144bps,步行慢速移动环境中支持384kbps,静止状态下支持2Mbps。与前两代系统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3G手机已经成了集语音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相结合,并且包括图像、音乐、网页浏览、电话会议以及其它一些信息服务等增值服务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目前国际电联接受的3G标准主要为:WCDMA、CDMA2000、TDSCDMA。WCDMA(Wideband CAMA,宽带分码多工存取)是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是欧洲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CDMA2000是由IS95技术发展来的宽带CDMA技术,由美国主推。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是由中国提出的3G标准。目前的3G手机有品牌有: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中兴、新邮通、联想、桑菲、宇龙酷派、华为、苹果、LG、小米等等。基本所有的手机品牌都已开发出3G智能手机。在这些品牌中,苹果无疑是最为成功的。苹果手机是在苹果3代的时候进入中国的。已经进入便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巨大的3G热潮。苹果手机以其时尚的外观、繁多的应用……迅速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起受欢迎的原因其实更多的是因为它3G网络的应用。3G网络上网速度快,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中国的3G时代才真正进入正轨。随着这些3G手机的出现,我们正式步入了3G时代。
在1981年,全球首个移动通信网络Nordic Mobile Telephone(北欧移动通信)相继于沙特阿拉伯、瑞典和挪威开通。而中国首位手机用户产生于1987年,用户为广州人徐峰。
从1863年贝尔发明电话到2001年,固定电话花了125年的时间用户才突破10亿,而移动电话只花了21年就达到了同一水平。互联网和移动网络通信已经成为55岁以下人群娱乐的首选媒体,超过了电视、电塔、报纸、杂志和电影院等方式。手机作为一个新的媒体介质,除了通讯之外,又开始承担起传播信息和文化的新功能,它集合了以往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四类媒体的所有优点,在其吸引了全球30多亿人的眼球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手机第五媒体的地位。所谓第五媒体,其实就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
如果说,互联网的发明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话,那么,手机的出现将在未来的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改变人们的生活及媒体产业。手机媒体正像一张大网,不断地整合众媒体,不断的发展,成为媒介融合的新舞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我们可以期待,手机将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继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捷。
参考文献:
[1]王宏,陈小申等.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匡文波.手机媒体 新媒体中的新革命[M],华夏出版社2010
[3]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朱海松.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一.议程设置理论及其作用
1922年,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评论家沃特・李普曼在其经典著作《舆论学》中提出了他的观点:“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这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1968年,美国的两位研究人员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对李普曼的思想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他们对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他们认为,大众媒介注意某些问题而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就可以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一般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这些问题所确定的优先次序来确定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他们的研究标志着媒介“议程设置理论”的诞生。
麦库姆斯和肖关于议程设置的中心假设是:公众会按照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调整自己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看法,或者说媒介对某一事物的强调程度来调整同公众对同一事物的重视程度构成正比关系。他们在调查后得出结论: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公众谈论的问题正是媒体突出的问题;公众视为最重要的事情也正是媒介最强调的东西。而且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重要问题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就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它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比如,今年所发生的“钓鱼执法”、官员言论不当、“楼歪歪”等事件,媒介舆论铺天盖地,引得人们竞相关注,并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关注风”。从这些事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前媒体议程设置功能仍然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二.议程设置的局限
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已经被众多的学者接受,人们普遍意识到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对公众议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且强大的。但是,现代社会,媒体形态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以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媒体的兴起,使媒体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当今多种媒体交叉覆盖,受众可选择媒体日益多样化的时代,任何单一媒体对议程的设置已经难以取得过去的影响力,加之一些受众对媒体宣传的免疫力与识别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媒体对受众所产生的议程设置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国内传播学者张国良曾专门组织人力对中国传媒的议题设置功能现状进行过抽样调查。调查显示上海市民的受众议题与媒介议题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调查选取的13项议题中,排在第5、第6和第13位的“就业”、“入世”、“精神文明”三项议题,在媒介议题中则分别排在第11、第13和第3位,位差相差在5级以上。这说明在国内,媒介设置的议题与受众关心的议题存在较大的差距。
媒体议程设置与受众议程设置不吻合的原因有很多,根据麦肯姆斯和肖的研究,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还要看公众与媒介的接触频率、公众对媒介的需要程度、当时人际交流的情况、不同公众的兴趣等因素的影响。经过长时间新闻接触实践的磨练,受众对各类信息的判断力大为增强,他们可以通过对同类信息的横向比较,综合分析做出独立的判断,而不只是一味“迷信”媒体的说法,人云亦云。
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新媒体也已经实现了较大的创新发展。将多维传播语境利用在播音主持中不仅丰富了较大功能,也实现了信息传播行业的更快发展。所以在本文中,根据多维传播语境在播音支持发展下的现状,对这种语境产生的功能实现扩展行为。
关键词:
多维传播;播音主持;功能拓展
多维传播是在多种途径下实现的,与立体传播相比,产生了更多的人为因素。它们虽然都表现在展示方面,但多维传播更是灵魂的体现方式,不仅能够实现与客户的沟通方式,在传播过程中还能更持久。在商业中,多维传播是一种营销方式,不仅能够在多角度实施推广性,还是提升现代企业在发展上的独特个性和品牌气质,并实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更多优势。
一、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
播音主持职业在社会中已经得到较大发展和进步,现代的播音主持在各个领域以及各个行业发展中都得以提高和应用,不仅在形式上越来越多,在功能上也实现了深度表现形式。但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下,播音主持在社会中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普及,多媒体的类型也在不断形成。在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为了适应现代信息在变化与传播期间的较大优势,就要改变自己的主流色彩[1]。而且,由于传统的播音主持在发展中是单向模式的,在信息传播期间,主要将信息以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主要以较强的媒体姿态形式实现信息在舆论、娱乐等方式上的引导与服务功能。但是现代的播音主持已经改变了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实现了信息在传播期间的双向性。受众在这种表现形式上能够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实施表达形式,从而给播音主持者在工作中带来巨大挑战。单向的传播方式与双向的传播方式相比较可以看出,双向媒体的传播方式更能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更能实现多维传播语境下的发展形势。所以,在以上这种情况下,播音主持不仅要实现主动性发挥自己,在提高自己在职业素养的同时,还要将个人风格进行展示,从而使自己在播音主持期间得到更多的受众支持和认可,以实现自己在新时期、新媒介发展上的良好价值。
二、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
在播音主持功能表现形式上,信息的传播功能是它表现的主要形式,在播音主持中具有良好价值。因为播音主持具有良好的信息传播功能是一种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在传播期间最关键的要素。所以,在发展中就要提高信息传播力。在日常发展中,播音主持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水平。还要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保证信息在传播期间能被人们所理解[2]。所以,电视台以及节目组在选择主持人期间,在面试环节上就要对主持人的选择具有较高要求。为了保证信息在传播期间实现良好质量,就要严格要求主持人的发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驾驭功能播音主持这种职业在执行期间一定要具有良好的驾驭能力。首先,主持人一定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能够把握新闻在传播期间的全局性,并以自己的独有个性实现良好的信息传播功能,从而保证新闻节目的正常运行。如,网络上比较火的综艺节目《偶滴歌神啊》,该节目是谢娜一个人主持形式,主持人在整个舞台上,不仅把握了全局发展形式,在网络上也创造了较高点击率,并获得了较大成功。
(二)意见功能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下,信息时代在传播期间的能量和方式越来越多,以传统的单向性发展实现了双向传播。互联网中的传统信息不仅失去了较大优势,在资源期间,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和数量化,也出现了大量虚假信息,从而影响了人们在信息浏览期间的正常传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传播媒介就要实现了提供意见功能,因为信息在传播期间是相对性的,人们在浏览过程中更愿意接受真实信息[3]。要实现传统播音主持在意见功能上的传播与应用,就要提高信息在传播期间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实现播音主持的良好目标。
(三)引导功能在单一传播语境下,播音主持应具有明确的文化引导功能,相同的,在多维传播语境下,文化引导功能更需要体现出来。播音主持不仅要具有这种优势,在社会中也要承担相应责任。社会在发展中已经实现了多元化以及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在文化发展中也体现了多种形式,特别对主流文化发展实现了较大冲击。所以,播音主持实现文化引导功能越来越重要,在这种多维传播环境下,不仅利用传统的播音支持功能来维持,还要实现良好的文化引导功能。
三、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扩展
(一)播音主持功能的深化对播音主持具有的功能实施深化,主要对功能价值实现进一步的加工与发展,从而体现新的创新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电视节目都是经过深加工给观众展现的,加深了新闻事件的分析与发展,在受众中得到广泛认可。而要实现这种创造方式,就要加强播音主持在各个阶段的管理形式[4]。首先,对播音主持设立一个明确主题,然后相关人员经过材料的收集与采集,对信息的实现过程进行分析、整理,并将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整理出来,从而实现新闻在报道期间的深入性和价值性。对材料收集之后,编辑人员还要对相关材料实施设计及编辑,在保证信息本身具有真实性的前提下,将信息传递给受众,不仅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现象。
(二)公众分享功能的出现在多维传播语境中,实现了公众性的表达方式,在科技不断应用与发展中,相关的技术设备也已经实现了公众性,并为信息创造了更高的传播质量。如:在网络信息传播形式下,人们利用计算机观看搜索到的视频,实现了播音支持的公众性。而且,这种公众性也是在播音主持的多维语境中实现的重要标志,不仅能够增加人们交流与沟通行为,还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5]。在信息化发展形势下,人们在虚拟网络环境中实现了自我价值,与周围人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少。特别在家庭中,不断出现家庭纠纷现象。而播音主持利用公众共享性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其次,公众分享性质还能将一些不利于发展和成长的信息过滤掉,将正能量的社会现象传递给受众,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播音主持的扩展意见播音支持在扩展期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加强信息的传播力。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力是比较重要的,不仅会影响信息在传播期间的质量,也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质量。所以在新媒体传播方式中,要将它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提高信息在传播期间的能力,从而实现信息在传播期间获得良好的竞争方式。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在传播期间的公信力,因为传统媒体在公信力传播期间优于新媒体,所以新媒体就要利用传统媒体在公信力传播期间的优势,实现更高的信息传播公信力。结论在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在功能与发展中得到了较大扩展,实现了新媒体在发展中的较大趋势。不仅吸引了更多受众,也提高了信息在传播期间的质量。虽然我国媒体在不同表现形式下形成的播音支持能力都不同,但我们就要利用更强的语言表达和洞察能力实现创新发展,从而将更好的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并得到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崔晓东.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及其拓展[J].科技传播,2015,18:1-2.
[2]于宙.基于多维传播语境下的播音主持功能与拓展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22:71.
[3]李雪.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究[J].新闻知识,2015,01:79-80+23.
[4]王奥.基于多维传播语境下的播音主持功能拓展研究[J].新闻传播,2015,03:48.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05-02
一、 信息社会与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这一概念最早由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将其内涵界定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后来,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扩展为:信息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1]在我国,信息素养一般是指人们对大众传媒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对各种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其中最根本的是了解传媒的功能和作用,各种传媒的特点,以及评判传媒的标准。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引起人类社会价值观、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对人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社会以信息和知识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所有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和信息。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信息、材料和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对人类同等重要,而某种意义上而言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信息活动成为最有活力的社会活动,信息技术成为最活跃的生产力。[2]
信息素养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知识信息资源的能力,是人类跨入信息社会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品质的基础上,发展并优化出来的一种新品质,是信息时代对人类的一种高要求,是现代人才在信息环境下获取、加工和利用知识信息必要的技能。21世纪的社会是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的标准时具有信息素养的人(Information Literacy Person)。良好的信息素养是获取广博知识的信息意识、自主的创新意识和非常的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创新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的时空条件下有效地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3]
计算机技术问世以来,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以此衍生出来的互联网技术和各种新媒体技术,更是极大地加速了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尤其是与网络技术融合一体的手机媒体的普及,最大化的将社会的个体卷入到了信息时代的洪流中。
二、手机媒体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手机自1983年正式问世以来,经历了短短的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已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手机的功能从刚开始的只能实现双方语音收听,到后来将个性铃声、文字短信、彩色信息等多种新鲜元素融入其中,再到如今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手机,集成多媒体功能,让我们看到了作为新媒体的手机发展的巨大空间和扩展潜力。
美国高科技市场调查公司发表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认为,手机在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是功能将大幅增加,但外观的变化不会太大。未来手机表面上的改进一定是功能更强大、速度更快、更轻薄和小巧,实质上的改变必然是融合了诸多新技术所实现的功能和特性拓展。另外,未来的手机将在当前的手机和掌上电脑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除了具有当前手机的所有功能外,还将有高速数据通信、无线上网、高清晰录像、收看电视等新功能。
说实话,手机革新发展到今天,手机已不像手机。除接打电话外,手机还可以看照片、图片、听音乐、玩游戏、看电视、收发电子邮件、上网、定位等等。手机作为高技术集成性的通讯工具,体积小巧,技术含量高,便于携带,易于使用。和网络不同,网络需要有电脑终端和上网设备,因此不便于随意移动和随身携带。而手机则充分克服了这一缺点,体现了体积小巧、易于使用、易于维护的优势。它彻底摆脱了传统纸媒介的时空限制,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和阅读最喜欢、最精彩的报纸内容。不论你置身偏僻不便的山区,还是信息不畅的农村,只要是移动通信网络畅通的地方,你带上手机打开手机的各种媒体功能,就可随时随地、方便轻松地获取信息、信息。手机作为接收终端的高度便携性及更为便捷的网络自由度,使其超越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实时信息传播,这种特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超越了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电广播。所以,和其他媒体相比,手机作为媒体终端,很好地解决了信息及时性和易得性的问题,充分保证了信息传播快捷性和接收设备易得性的统一。这是手机的技术特点和媒体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手机作为新媒体的结构性优势和决定性优势。
从信息补偿的角度看。一如保罗·莱文森所说:“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4]。作为对传统纸质媒体时效性和互动性之不足的补偿,新媒体手机的新闻功能在其内容生产流程上省去制版、印刷、发行的环节,可以直接从编辑手中通过移动通信平台发送到用户的手机终端上,从而使用户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资讯。而且,作为传统纸质媒体,传播者始终是传播的“中心”,主导了媒体的“话语权”,通常表现为一对多的单向式传播模式,往往缺乏与受众的即时、有效的互动,即使有反馈也大多是事后的、延时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而手机媒体则可以实现一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点对点的多种传播方式。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手机终端接收手机新闻信息,也可以将这些信息转发给其它手机终端,更重要的是,由于目前许多手机新闻媒体开通了“新闻短信评论”的功能,手机媒体的新闻阅读者可以将自己的意见评论及时发送到手机媒体信息平台,传者和受者之间再没有隔膜,从而实现即时、直接的交流互动,从而弥补了传统纸质媒体“互动性不强”的缺陷。
从信息丰富的角度看。在多媒体盛行的时代,单一的媒体表现形式已经落伍了。传统媒体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正是手机之类的新媒体的潜力和优势所在。随着市场的扩大,手机的技术得到不断发展。现在的手机早已不仅仅是简单的通话工具了。它将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娱乐功能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收发短信彩信、拍照、摄像、WAP上网、游戏、MP3、视频播放、收音录音等多种强大功能,越来越显示出其多媒体用户终端的特性,奠定了信息表现形式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综合使用,能够保证信息的传播效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建
我们的社会已经不可避免的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青年大学生更是每天与海量的信息接触者。当前,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可见,信息素养不仅是现代人文化素养、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更应把它看作素质教育的灵魂来培养,是信息社会高等教育的新内容,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5]
就目前的调查来看,我国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现状是,许多大学生虽然对信息资源有一定的认识,但其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如何获取文献资源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较为陌生,表现在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真正信息。另一方面他们利用信息盲从无目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有目的地利用信息资源和积累信息资源的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相对于当下大学生亟待提高的信息素养的现状而言,手机作为新的信息携带者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必须物品。《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新媒体手机这种“放在口袋里的多媒体终端”,它可以被随时随地拿出来看,它的便携性和移动性优势。这一点使其特别适合于现代都市人生活的需要,同时也适合于追求新奇、便捷、时尚的大学生人群。对于广泛的现代人,他们生活节奏快、流动性大,对时间的占有往往是“支离破碎”的,紧张工作之余还有大量的“时间边角废料”,如候车、乘车、约会等人等等,这些时间花费既是必不可少的,可又是空虚无聊的。如何打发这些无聊的时间,使无聊变得有趣?对于信息需求质和量都要求很高的大学生,如何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苍白变得有价值?强大技术支持下的,尤其是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恰好是这个时间段最佳的信息获取选择,也是提升信息素养最佳的技术工具。
面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亟待提高的现实,根据信息素养的相关理论,笔者认为,在此数字化媒介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切实抓好面向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关键。而突破这一关键,至少需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全面认识新媒介特质,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目标。今天的媒介要比过去丰富得多,复杂得多,不经过学习来认识和掌握各种媒介的使用技能,可能面对媒介会无从下手、无所适从,尤其是对计算机化、网络化的一些新兴数字媒介。因此,认识和掌握媒介技能是大学生更深入地融入传媒环境和接触行为的基础条件。此外,任何媒介都有独特的符号特质。认识每种媒介特定的呈现方式和特质,不仅可以增添大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所获得的审美满足和审美愉悦,还有助于他们更准确、更到位地理解和分析媒介所承载的文本信息。
第二,懂得近用媒介,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用媒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使用媒介”,而是有目的、有选择地使用媒介。现实中的媒介使用者,常常带着问题和目标利用互联网来寻找帮助,但随着网页浏览的广泛,却发现越来越远离自己的初衷和目标,最后迷失在漫无边际的“网”中;坐在电视机前,索然无味或漫无目的地按着遥控器,却不太清楚自己究竟要看什么、要从中获取些什么。信息素养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们明白,使用媒介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在“消费”中,自己付出的成本是占用媒介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漫无目的地神游网络、任由电视廉价地占有自己宝贵的自由和时间,这显然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毕竟,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提升有目的地、快速选择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即近用媒介的能力,实现媒介消费的最优化、效用最大化。
第三,学会批判性、思辨性地解读信息,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在需求。信息素养教育不是培养信息接受者们都拿着放大镜去一味地挑剔和批判,而是培养其融欣赏和批判于一体的、思辨性地解读信息的能力。信息社会,海量信息易“把人变成丧失辨别力和顺从现状的单面人”;传媒世界中充斥的种种媚俗文化产品、文化垃圾会导致受众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的普遍平庸化,传媒世界所构筑的种种亦真亦幻的图景,常常“使人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从而丧失行动能力”。因此,思辨地解读、乃至“解毒”信息,建立起欣赏和批判并举的反应模式也就至为重要。当然,信息素养教育并不是要我们检讨个人解读信息的品位,而是以充分尊重每个受众的理解和观点为前提,提高其解读信息的传媒素养。凭借此素养去感受、去判断、去评估信息,以及自觉地屏蔽和过滤负面的病毒信息。
第四,正确认识和把握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社会效用,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落脚点。信息素养教育,主张大学生要积极解析信息、反思自身与信息的关系、反思自身的信息接触行为,还大力倡导有条件、有能力的接受者要积极参与产制创意的、健康的、有益的信息,在实践当中加深自己对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认识。比如近几年在大学校园颇为流行的“DV”族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其实就是信息素养教育最好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到信息制作过程中主观的、外在的多种因素如何介入到客观的事件呈现中,从而达到自觉地认同为什么学习信息素养的真正要义,以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学习的自觉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信息素养教育,根本目的在于着力培养大学生接受、生产、传播信息的能力。在当前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通过这种教育,培养他们辨别信息内容及制作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充分利用信息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同时监督和批判媒体,做现代社会高素质的独立的媒体公民,从而更好推动整个社会信息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等译.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5—28。
[2]尹冬平,论信息素养的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96-97。
[3]姜传菊,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科技情报开放与经济,2005(15-2): 83-84。
关键词 学校足球 新媒体 社会化认同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青少年足球社会化活动受众群体——学校青少年。青少年足球社会化要求教师细致周到体现模式动作与实际应用的思想。在足球媒介传播等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从青少年的角度来考虑体现了足球教学理论以青少年为中心的原则。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从实际调研出发,采用班级抽样调查,择取200名学校青少年作为青少年足球教学调研的对象。调查方法主要是量化调查和质性调查相结合。量化调查是设计与发放调查表(已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回186份,有效问卷179份);质性调查采用访谈法,进行调查对象深度访谈(计划访谈30人,实际访谈18人)。涉及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中足球文化的主要实现手段;更重要的是,我们主要从接受效果的角度出发,考察了青少年足球教学接受者——学校青少年的社会目标、行为方式、个人目标等方面。调查涉及个体与社会、目的与工具等几个向度,本调查文化内容处理方法采用SPSS11.5,检验结果表明: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与新媒体应用能力成正相关(r=.395**);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和新媒体应用能力之间成非显著的正相关(r=.063)。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中新媒体应用范式
青少年足球社会化视域下重新审视教学资料与新媒体处理的概念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文化内容的新媒体也只有在对于青少年足球社会化基本属性的充分了解基础上,才能够生发出新的活力,进而在基本的操作层面上对青少年足球社会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实际上,青少年足球社会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操作就必然要求文化内容模式,尤其是教学资料处理模式的大量应用。具体到教学资料新媒体的处理,不同性别青少年对于青少年足球社会化设计与新媒体实施接受能力也有不同。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中的新媒体应用也就是输入、编辑相关的关键帧,通过定义习得路径,给交互发生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文化处理,再根据基本的特效功能的应用,让知识与文化同步并轨,实现对于整个知识的合成与交流播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媒体处理而言,基本的路数同样包括足球语言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具体习得阶段。
(二)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效果与新媒体应用相关度分析
具体到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效果与新媒体应用相关性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学校青少年性别不同,其足球习得与行为方式(P<0.001)低于平均水平。不同性别的学校青少年在面对青少年足球教学新媒体应用的时候,易于出现个人目标在内、外归因情况都明显好于社会目标(P<0.001)、行为方式(P<0.001)水平。传统意义上的青少年足球社会化形式也逐渐离不开新媒体的处理。另一方面,青少年足球社会化本身并不具有特异性,关乎具体操作层面的展示需要文化内容辅助模式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足球媒介传播化生存的当下,大众文化符号消费正超越传统消费成为政治与经济层面角逐背后的重要衍生品。对于这些消费行为的把控,在媒体环境中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并充分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和意义。它们的存在就是借助媒体而传递思想、交流信息的。在这些信息的扩散过程中,同样无法忽视掉文化内容辅助新媒体等形式方面的支持。否则,青少年足球教学传播信息的信度和效度、到达率都会大打折扣。在社会目标上,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与新媒体应用的心理适应功能显然具有一定的联系;个人目标上,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与新媒体应用能力、学习动机等要素关系密切;随着训练压力加大,以及训练对青少年足球社会化成绩评估影响,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调适逐渐加大。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要素中涉及学校青少年学习兴趣、能力发挥、成就声望等与新媒体应用的相关度最大,学习动机与能力发挥、成就声望、成长前景、学习兴趣等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紧密相关。
三、结论与建议
(一)在青少年足球社会化中强化新媒体应用
首先,足球的明线和新媒体知识的暗线相结合。青少年足球社会化大纲既不是新媒体的结构,也不是新媒体的情景和功能,而是经过分析后得出的足球。青少年足球社会化与青少年足球社会化主要采取的是综合性大纲,即“结构、功能相结合”。
(二)青少年足球社会化以足球文化行为规制主线教学
行为规制是指只对限制竞争行为所作的禁止或限制。行为规制最为基本的理念在于规制者告诉被规制者做什么。具体到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的受众行为学习与规制,应当重视青少年共同学习的信息传输,青少年之间不仅仅是全局意义上的互相发现,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来实现信息的交互学习,其自由组合既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要充分尊重行为青少年的自主选择,这样的效果才能持久。
(三)绕教 学与青少年足球社会化设计足球活动
一方面,对于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教材的受众而言,能够自然地融入环境,参与到新媒体学习过程中,对于新媒体的思维活动是极有益处的。倘若新媒体教育者缺乏对于逻辑分析新媒体实质并根据新媒体属性制定思维路向的能力,新媒体教学的重点就有可能陷于对于新媒体规则解释的窠臼。另一方面,青少年足球社会化应当充分重视学校青少年足球社会化的思维路径。青少年足球社会化与教学应当建立在社会足球思维充分理解基础上,进行主体间有机对话,以经验反思为基础向受教育者传授创造性价值的反思思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