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税务管理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水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水电资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但由于历史及政策的双重原因,开发步伐相对缓慢,开发投资主体比较单一,资源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我国水电产业新的发展时期已经来临。从资源储备的角度看,目前中国水电资源开发程度仅为24%,低于发达国家平均60%的水平,未来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正确定位和目标选择已然成为我国水电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我国水电企业简介和经营特征
(一)我国水电企业简介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的电力市场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阶段,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电企业在市场经济坏境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企业资金方面,由过去单一的中央政府拨款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企业、个人、外商等多种主体或主体组合的筹资形式。但是我国水电企业在发展中依旧困难重重,水电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本企业债务结构、现金流量和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制定债务风险控制方案,确定未来资产负债率控制及债务结构调整目标。
(二)我国水电企业经营特征
1、投资巨大。做好水电项目投资控制,需要做好两个阶段的工作,一是勘测设计阶段,二是施工建设阶段。在电源项目建设工程中可能会因为前期设计深度不够,造成潜在风险和投资风险增加,也可能因为后期施工问题、移民问题导致工期延长、投资增加。
2、资源垄断。我国水力资源总量,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由于大型国有水电企业享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水利工程的兴建选址更有优势,容易形成对自然资源的垄断局面。
3、负债规模较大。大型水电项目投资巨大,前期的资金投入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此我国大型水电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了80%,企业高负债率的风险继续,说明水电行业已经进入了风险攀升的阶段。再加上金融政策的紧缩,进一步增大了部分水电企业的经营风险。由于市场目前正处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适度微调背景下,针对水电企业项目周期长的问题,拓宽融资渠道,政府适当给予财政贴息是很有必要的。
4、生产经营受到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水电企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季节和水电开发时期。2010 年之后的10 年是我国水电开发的黄金时间,据中电联预计,2020 年前10 年我国的水电开发规模将超过1.2 亿kW,2030 年后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5 亿kW。从时间分布看,我国大陆多属季风气候区,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分布不均,丰枯季节、丰枯时段流量相差悬殊,自然调节能力不好,稳定性差,存在较为严重的“丰余枯缺”矛盾。因此合理安排机组检修时间,保证丰水期机组出力对水电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
5、强调安全。目前我国大型水电企业大多为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机组和电网的自动化水平高。再加上电力生产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生产设施分散、分布地域广、生产环节多,技术性强的特点。因此,水电企业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建设到运营的全过程,确保人员安全、社会稳定,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持续发展。
6、经营生产是重心。电能是国民经济崛起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水电企业的经营生产是工作的重心。解决生产中各专业存在的薄弱环节,确保电力系统不间断的发电。同时,水电企业成本管理中,折旧成本比重大,而付现成本比重小。根据水电企业的成本特点,为了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应将经营重点放在生产过程。
7、兼顾各种效益
大型水电工程是集发电、防洪、灌溉、航运、养殖、供水等效益为一体的综合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途径。但是,水电工程的建设必定会对坏境和河流水沙的造成影响。因此不论是对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制订,还是在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各阶段中,均应充分考虑维护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要求,要将水电工程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我国水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选择
(一)产值最大化。产值最大化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主要经济目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值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在市场经济形势下逐步暴露出其落后性。企业如果将眼光仅仅局限于对产值的关注很可能会出现规模扩张但效益下滑的窘境,当水电企业以追逐资源为第一目标时,很可能忽视项目经济效益,导致投资增加,盲目加大产值的投入并不能有效提升运营效益。2003年以来,五大发电集团通过“建并结合”的发展方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迅速扭转了缺电的局面,其后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盲目扩张的教训:大唐四川分公司收购的15个水电项目实际投资额超设计概算9.99亿元,已投产的14个项目中仅3个实现盈利。由此可见,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关注项目盈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经济效益最大化。现代企业是一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形式,而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一种比较,换句话说,当使用更少的成本创造相同的经营成果时,经济效益就更好。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盈利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将提高经济利益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水电开发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财务管理目标之一。
(三)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在假定企业投资收益确定的情况下,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由于利润指标是企业投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利益最大化是最为充分考虑股东和债权人利益一种财务目标。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是实现水电开发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基本目标。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前企业价值最大化被认为是最符合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目标。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的基础上,将总价值达到最大。价值最大化理论是建立在时间和成本充分考虑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减少企业为追求短期利润所做出的不正确的决策,使企业具备可持续性的发展潜力。企业在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要履行其社会责任,以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步增加。
三、我国水电企业财务管理如何定位
(一)考虑现代企业特征。现代企业是指由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组成和不同经营单位组成,企业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多单位企业。现代企业显著特征在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并且更强调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及知识密集型转换。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明确财务管理的主导作用,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兼顾相关利益者最大化。
(二)考虑水电企业特征。水电行业由于对自然资源的垄断特征,因此决定企业的投资主体难以实现多元化,并且企业受政府监管程度较高。水电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水电项目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因此企业对银行借款的依赖程度较强,负债风险高。根据当前情况,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将重点放在电力生产的成本控制和资金流通上,最大程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结束语:
水电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的宏观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电价市场化改革开始提速,水电开发企业一定会利用其清洁能源、运营成本低的优势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水电开发企业准确的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和选择正确的市场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四川久隆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首先开始研究工程项目管理,当时在科学管理领域与经济学领域,项目计划管理方法和经济分析方法有了一定进展。进入20世纪60年代,各类项目日益复杂、建设规模日趋庞大,项目外部环境变化频繁,项目管理的应用也从传统的军事、航天逐渐拓广到建筑、石化、电力、水利等各个行业,项目管理成为政府和大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从税务系统来看,随着税收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在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类工作规范等方面,已初见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雏形,项目管理作为科学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式,已经得到系统内部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并将成为税务管理实践中创新的一个新起点。
一、项目及项目管理应用于税务管理中的理论分析
项目的初始定义是指项目干系人为了创作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的努力。在税务管理工作中除了日常工作之外,还有一类就是项目类工作,区别于日常工作,项目类工作更注重时效性、整体性和一次性。而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项目管理理论涵盖九大知识领域,简介如下:
1、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项内容,它包括保证项目完成并仅仅完成全部要求的工作以便成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过程,包括:立项、范围计划编制、范围的定义、范围核实、范围变更控制。恰当的范围界定,能够确定项目实施的层次和范围,保证项目参与人员的范围和分布,并以简化的流程、简约的成本完成项目。
2、项目时间管理包括为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所必要的过程,包括:工作流程定义、工作流程排序、工作时间估计、制定进度计划、进度控制。
3、项目成本管理包括确保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诸过程。主要过程包括:资源规划、费用估算、费用预算、费用控制。
4、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的中心所在,包括保证项目满足其需求所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它包括确定项目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面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5、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需要最有效地利用涉及项目人员的过程,它包括所有项目受益者,如,发起人、客户、个体贡献者和其它方。具体有:组织的计划编制、人员招聘、队伍开发等过程。
6、项目沟通管理包括保证及时、适当地产生、收集、、储存和最终处理项目信息所需的过程。它是人、意见和信息之间的关键纽带,是成功所必须的。主要过程包括:信息计划编制、信息、执行情况汇报、行政收尾。
7、项目风险管理包括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过程。它包括对正面事件效果的最大化及对负面事件影响的最小化。
8、项目采购管理包括需要从执行组织以外获得货物和服务的过程。主要过程包括:采购计划编制、招标计划编制、招标、选择来源、合同管理。
9、项目整体管理包括那些确保项目各要素相互协调所需要的过程,它牵涉到在竞争目标和方案选择中做出平衡,以满足或超出项目干系人(参与人、受益人)的需求和期望。
二、项目管理理论在税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在税务管理工作中,项目管理的应用无处不在,我们就拿设立税务登记为例简要说明。设立(办理)税务登记。
1、整体管理。该项工作由市局、区县局征管科负责计划、监督,然后逐级由基层税源管理单位和办税服务厅负责具体实施、审核。整体管理流程为:纳税人先申请→办税服务厅(综合服务岗)受理、审核、录入、发放、归档→审核环节移交基层税源管理单位(税收管理员岗)负责审核、实地到纳税人注册经营地进行查验、资料移交办税服务厅←区县局征管科实施监督管理←市局征管科实施监督管理。
2、范围管理。该业务首先明确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的范围为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个体工商业户和其他纳税人。其次明确办理税务登记的税务机关的范围为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在地的税务机关。
3、时间管理。该业务指出纳税人必须在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天内到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同时明确税务机关内部工作时限要求:①受理时限:受理纳税人报送资料在两日内完成案头审核。②审核时限本文由收集整理: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五日内审核完毕。③发放时限:应当在办结之日起两日内向纳税人发放证件。④归档时限:应当在办结之日起三十日内将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4、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环节可以说是整个税务登记工作的中心,不仅要求纳税人要严格按照标准提供详尽资料,而且要求税务机关要严格审核,达到质量要求。①纳税人提出申请并提供如下资料: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注册地址及生产、经营地址证明,验资报告、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原件及复印件,纳税人跨区县(市)设立分支机构须提供总机构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②办税服务厅综合服务岗审核纳税人提供的证件、资料是否齐全,填报表格是否完整,对资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其补正或重新填报,对发现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登记的,转入税务违法违章处理程序。③税源管理单位税收管理员岗对申请设立税务登记的纳税人进行实地调查,核实税务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对核实与实际不符的,填写《不予办理税务登记提交表》,并上报区县局分管领导,交区县局征管科备案。④市局、区县局征管科对
转贴于
此项设立税务登记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开展税收政策辅导,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并实施责任考核追究。
5、沟通管理。办税服务厅综合服务岗人员在审核纳税人资料的过程中将需核实的疑点信息及时传递到税收管理员岗,税收管理员岗人员据此疑点项目进行实地查验全面核实,并将核实情况及时报告税源管理单位负责人,得到批准,并向办税服务厅岗位反馈。同时区县局征管科对基层税源管理单位的上报请示,能答复的及时答复,不能答复的及时向市局请示,市局要及时做出答复。
1.1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定义
税务风险管理既是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分支,是指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平台上,识别企业税务风险的类型,确定企业税务风险的原因,提供处理企业税务风险的办法,以科学管理的手段和体系进行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与调节。
1.2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功能
2009年税务总局制订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这是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为企业规范进行税务风险控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起到了支撑与保障作用,做到了对税务风险规范化和法制化。通过近些年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的执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逐步取得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达成了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共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调整企业涉税工作,判断企业税务风险种类和内容,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的危害,使企业涉税工作更加完整,在尊重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形成对企业税务风险的规避,将企业税赋水平合法降低,做到对企业经济、管理、财务工作的有效提升。
2、企业税务工作中风险的主要来源
2.1企业经营不规范
经营不规范势必会造成企业税务工作的各类隐患,导致企业对税务政策和法规不能够全面理解和正确认知,进而出现了企业承担税赋高于应缴水平;同时,由于不规范经营还会引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混乱,容易形成漏税现象,进而导致企业税务工作出现高危险。
2.2企业财务不规范
企业在财务工作中存在不符合会计规范和税法规定的问题,很多企业以报销的方式抵冲津贴、补贴,以此来逃避企业税赋,这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税务风险。此外,企业在代扣、代缴环节中存在不符合财务规范和税收法规的现象,导致企业税务出现高风险。
2.3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财会内部控制人员和涉税工作人员素质是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受到人员来源限制和专业培训工作不系统等方面影响,企业财会内部控制人员和涉税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造成对国家财税政策和法律理解错误,出现纳税行为失误,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税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3.1建设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新体制
新时期应该将企业内部控体系建设作为中心,通过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新体制的创建合理控制企业税务风险。应该在企业的管理组织内部设立税务部门,设置专制税务管理岗位对企业涉税行为加强管理。同时要建立适于企业特点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在制度中做到对市场经济和法制化的尊重,有效调节企业税务工作内容、体系,通过业务的加强和管理的提升,控制企业税务风险。
3.2加强企业税务信息交流工作
税务信息是决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的基础,在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推进税务信息的交流。要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下建立基础税务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加工涉税信息,确保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对基础信息的掌握。要注意税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通过信息的合理利用提升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能力。
3.3强化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工作
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可以准确识别与税收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企业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险底线。要做好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工作,应该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用相关原理和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制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税务风险进行防范与规避。
3.4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监督体系建设
内部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实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纳税风险而言,重点要通过内部审计与涉税自查等进行预警。在具体的内部监督体系建设中应该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在内部审计时,要提高对纳税事项的关注度,通过重要性原则进行判断,识别企业税务风险的类型和危险程度。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定期对涉税业务开展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纠正。在具体操作上,企业既可在内部审计对纳税事项进行同时检查与评价,也可以聘请专业税务中介机构进行纳税审计,消除风险隐患。涉及到特别重大事项如并购重组等,企业应进行专项纳税评估与检查工作,将税务风险的判断融入到决策之中。
4结语
2009年5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这是我国就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正式下发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税务机关已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列入重点研究课题。《指引》在第三条明确指出:“企业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因此,如何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问题。
成本――效益分析法起源于二次大战后的美国,从60年代后,这种方法广泛流行于各工业部门。它首先估计一个项目所需花费的成本以及它所可能带来的收益,然后把两者加以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决定该项目是否值得。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多,使得人们日益重视投资,重视项目支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法逐步成为了评估公共物品生产价值的重要手段。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其根本动机也是最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面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税务风险,企业同样可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来量化这种风险,通过比较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大小,来决定应对税务风险的策略。
二、量化评估模型构建
本文通过建立行为收益函数和行为成本函数来反映企业预期的收益和成本:
第一,行为成本函数。行为成本函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交易成本。这类成本可以理解为企业为了少交税或不交税而付出的时间、脑力、实物以及各种资源的消耗。将这类成本定义为C1,它可以分为物资耗用成本及人力资源成本,并且都是随着应纳税额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应纳税额越大,所付出的交易成本就越高。另一类可以定义为成立成本。这类成本来源于机会主义的存在,取决于企业税务风险意识,企业税务风险意识很强,往往这类成本就越低;反之,则越高。可以将这类成本定义为C2,它与税务机关检查的概率、税务机关认定偷税行为的概率以及税务机关的处罚力度有关。综上所述,企业的行为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
C=C1+C2= C1〔w(t),p(t)〕+ C2〔α,β,d(t)〕
式中:C为行为成本;C1为交易成本,w代表物资耗用成本,p代表人力资源成本,两者都可以视为应纳税额t的函数;C2为成立成本,α代表税务机关检查的概率,β代表税务机关认定偷税行为的概率,d代表税务机关处罚力度,也可以视为应纳税额t的函数d(t)。
第二,行为收益函数。企业在面对税务风险时,预期的收益相对比较简单,无非就是能否少交税或不交税,与原来的经营核算方案相比,如果能实现少交或不交税的目标,企业就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同样是与应纳税额的多少成正比的。因此收益函数可以定义为应纳税额t的函数R=r(t)。
通过预期成本收益的计算,可以得出企业的税务风险倾向。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确定成本、收益的均衡关系。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其决策结果一定是要求行为收益≥行为成本。即R≥C,因此,企业会要求r(t)≥C1〔w(t),p(t)〕+C2〔α,β,d(t)〕成立。下面,就根据以上成本收益函数来量化企业税务风险,为企业作出合理的税务风险应对策略提供帮助。
根据上述成本收益函数,可以设定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时可能的结果如图1所示:
企业的期望收益为:
E=α[?茁(0-w-p-d)+(1-?茁)(r-w-p)]+(1-α)(r-w-p)
=r(t)-w(t)-p(t)-α?茁[d(t)+1] (1)
从计算出来的企业预期收益可以看出,企业的预期收益与应纳税额t、税务机关检查的概率α以及税务机关认定偷税行为的概率β有关。如果我们进一步将r、w、p、d与应纳税额t之间的关系简化(即将收益r、资耗用成本w、人力资源成本p及税务机关处罚力度d视为应纳税额t的倍数x0、x1、x2、x3,其中0≤x0,0≤x1,0≤x2,0≤x1+x2≤x0,0.5≤x3≤5,),并将t视为常数。则(1)式可表示为E的函数
E(α,β)= -αβ(x3t+1)+ (x0-x1-x2)t (2)
也就是说,企业是否愿意承担税务风险,与税务机关检查的概率及查出的概率成反比。同时,根据(2)式还可以画出对应的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因为α?茁不可能小于零,所以当α?茁=0的时候,即税务机关从不检查或检查质量很低的情况下,收益最大为(x0-x1-x2)t;当税务机关检查概率增加或检查质量提高使得α?茁=时,预期收益则为0;当α?茁≥(3)时,预期收益将为负数,此时企业将选择避免税务风险;当α?茁≥(4)时,企业可以选择保留税务风险。
如果将税务机关的行为也作为一种常量,根据(1)式可以发现,企业面对税务风险的期望收益将受到(x0-x1-x2)的影响,按照设定的条件0≤x0,0≤x1,0≤x2,0≤x1+x2≤x0,可以看出节税方案的运作费用与财务人员的安抚费用,对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这两项费用支出的越大,企业的期望收益就会越小,反之则越大。同时,当税务机关加大了检查力度,或者是提高了检查质量后,财务负责人还会向企业索要更高的额外报酬(安抚费用)。这就在企业与财务负责人之间形成了一个矛盾,一方面企业希望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因此会减少安抚费用的支出;而另一方面,财务负责人为了使自己的风险收益获得一个合理的回报,会要求企业增加安抚费的支出。
三、企业税务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
假设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某一方案产生了税务风险,并能因此少缴20%的应纳税额,该方案的运作耗用的费用为应纳税额的5%,同时为了避免税务机关在检查过程中财务人员的举报,支付财务人员安抚费为应纳税额的1%。并假定应纳税额为100万元,税务机关的检查概率为10%,查出问题的概率为50%,如果被税务机关查出将处以应纳税额2倍的罚款。
利用(2)式计算可得:
E=-0.1×0.5×(2×100+1)+(0.2-0.05-0.01)×100=3.95万元
即企业的风险预期收益为3.95万元,此时企业就可能选择保留税务风险。
还可以通过式(3)发现,只要当100%=6.97%时,企业就会选择避免税务风险,这就意味着当税务机关的检查概率提升至20%(α?茁=10%),或加强检查质量,使问题查出的概率提高至70%(α?茁=7%),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上都会发生变化。
关键词:客车装配 财务管理 基础数据
Financial management solution of an airbus enterprise
He ling, Wang renwei, Ma peidong, Meng xuecong The Provincial Key Lab of Modern w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Gui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an airbus assembly enterprise, the system demand analysis was carried on. And the system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were proposed. A solution based on data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It helps the enterprise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the business of finance.
Keywords: airbus assembly; financial management; base data
某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覆盖公务及商务用、城市公交、专用车、校车等各个市场,产品以中、高端客车为主,制造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但该企业的生产管理缺乏对制造数据的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连续性差,生产订单无统一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使生产各流程数据不完整,造成企业资源循环困难,进而引起工期延长等问题,这对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将信息化技术引入企业的生产管理迫在眉睫[1-3]。
本文以某汽车装配企业的财务管理为背景进行阐述,根据企业需求构建一个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从而实现财务管理流程的动态管理。
一、需求和功能要求
本客车装配企业财务管理环节相对其它各管理环节独立存在,与其它环节缺乏系统性和数据交换,这给财务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如何管理好企业的财务业务,使整个企业协调一致,高效率地运转,是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该企业目前财务业务的需求和功能要求如下。
一是亟需加强成本管理。目前该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非常粗糙,并无系统化的成本核算体系。费用经统一核算后按照成品车数量全部由手动分摊,成品车的成本核算价格与实际成本消耗差异很大。
二是亟需加强财务管理。目前企业使用的财务系统完全独立于财务部,财务系统不能集销售、采购、库存、生产等体系于一身。
二、解决方案
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在对相关数据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维护、成本和财务等管理的工作。
(一)基础数据管理
各种相关数据是财务系统的重要内容,基础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表是所有科目的汇总,每个公司代码使用同一会计科目表中的科目进行日常业务的记账。运营会计科目表是指日常记账所使用的会计科目表。会计科位于公司代码之上、集团之下,是总账科目的汇集中心,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公司代码使用。会计科目表中,每一个科目主记录均包含科目号、科目名称和控制信息三个组成部分。会计科目表可以用不同语言版本维护。
二是凭证类型。凭证类型决定凭证的编号范围。系统通过不同的凭证类型编号范围存储一种凭证类型的所有凭证。编号范围可以是外部定义也可以是内部定义,企业将采用系统标准的凭证类型。
三是税码设置。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税码确定税务额和税务科目,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系统设定税务码为:减免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销项税金。
四是过账码。记账码控制每一个凭证的行项目是借方还是贷方,控制用于行项目过账的特定科目类型。记账码同时还帮助控制行项目的字段状态。字段状态指行项目的屏幕布局。根据行项目上所使用的记账码的定义,个别字段可以是禁止、可选或必需的。
五是原因代码。通过使用原因代码来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分类,表示现金流入流出的项目,根据企业业务需求设置。
六是外币评估范围、方法。为了期末能够正确地进行外币评估,系统需要定义外币评估范围和方法。企业根据业务需求设置。
七是留存收益科目。系统需要定义留存收益科目,以便在总账进行年结时,系统自动将所有损益科目的余额结转到此留存收益科目中。
(二)应收管理
应收模块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该模块可以帮助企业对客户进行监测与控制。在此模块中,账户分析、示警报告、逾期清单等功能,都能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处理客户未清项。此模块和销售业务模块的高度集成性将实现财务业务信息完全共享,使财务业务一体化。
(三)应付管理
应付模块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该模块对所有供应商的财会数据进行管理,它是采购模块集成的一个部分。为检索未清项,系统可提供账户分析、逾期分析、及付款建议等功能。此模块和采购物流业务模块的高度集成性将实现物流资金流高度统一。
内容摘要:税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经营成败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然而,现阶段我国企业对于税务管理的认识还不全面和完整,甚至可以说存在一定的偏差。认清税务管理、税务管理的目标以及原则,能够有效解决税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企业合理降低纳税成本、降低经营风险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税务管理 问题 企业经营措施
企业税务管理是指企业对其涉税业务和纳税事务所实施的分析和研究、筹划和计划、监控和处理、协调和沟通、预测和报告等全过程管理的行为。企业税务管理不仅包括税收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利用、依法避税的技巧和方法运用,事前筹划和计划等实施组织,也包括企业涉税业务流程规范和管理组织,以及避免违规受罚和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综合管理内容(王家贵,2007)。
从此定义可以看出,企业税务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在遵从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安排各项交易行为,进行税务筹划,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二是防范、化解与控制纳税风险。如此,可优化企业税务结构,降低税收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并得以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企业税务管理是一种合理又合法的行为,在国外由于发展时间较长,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税务管理还不成熟。我国现阶段处于新兴加转轨的经济环境中,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足以至取胜,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认清我国现阶段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明确税务管理的目标以及原则,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制建设走过了几百年的历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有了比较强的依法纳税意识,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都设法合理避税,努力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利改税”后,税务体制以及税收法制体制等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较慢,企业的税务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大多停留在被动执行国家税务制度的水平上,不能够积极主动把税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一样进行研究。
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税务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税务管理观念严重滞后
纵所周知,现阶段我国的税务管理还比较麻烦,税务申报程序比较复杂,各种税务表格填制繁琐。许多企业的经营者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由于接触税务管理时间不长,一方面还没有完全接受税务管理的思想,另一方面觉得税务管理比较麻烦,存在怕麻烦的思想。因此大多数企业往往仅满足于按时申报税、缴纳税、或尽量少缴、晚缴税,并未认识到税收管理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大多数企业更没有在投资或经营活动前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理所当然地就无法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减少应税义务的发生。
(二)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大多数企业在纳税过程中仅将最低、最迟纳税作为目标,而并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因此本来通过合理规划能够达到的目标,大多数企业则采用偷税漏税的手段,这不仅使企业无法通过合理税收规划达到的财务目标,反而适得其反,并且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
(三)缺乏税收常识且税收意识有待提高
税收筹划是合法行为,而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 不交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行为。按照相关法律,偷税行为是违法行为,而很多企业经营者并不能严格区分偷税与税收筹划之间的差别,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导致许多经营者“强迫”企业财务人员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
税务管理目标及原则
我国税务管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而要加强企业税务管理,首先要明确税务管理的目标模式以及原则,这是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企业管理包括诸多方面,税务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企业税务管理的目标与企业管理的目标在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而税务管理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企业税务管理能否有效开展实施。
具体来说,企业税务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准确纳税。准确纳税的含义需要结合税法的相关规定来解释,准确纳税是指严格遵从税收法律、法规,确保税款及时、足额上缴,同时又使企业享受应该享受的政策。
规避税务风险。包括规避处罚风险和规避遵从税法成本风险两个方面。处罚风险是指企业由于没有按时、按规定纳税而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等风险,遵从税法成本风险则主要包括外部环境、资源差异产生的遵从成本的不确定等。
税务筹划。指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企业税务管理的这3个目标都是为一个目标在服务,那即是最大化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企业税务管理目标是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应该以四大原则为指导:
一是合法原则。企业从事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应该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样进行税务管理也不例外。企业应当在税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从事税务管理活动,合理谋划企业的税收管理活动,运用合法的手段帮助企业节税,降低企业税负水平。不可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不可虚报、少报、欠缴税收等。
二是诚实守信原则。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对于市场经济健康有效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企业的纳税活动实质上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一场博弈活动,企业诚信纳税,可以尽量减低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成本,从而增加合作的收益。而且诚信的精神将直接影响公司利益相关者如股东、管理层、雇员以及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度,抑制过度的机会主义倾向,从而降低内外部合作成本。诚信原则应是企业税务负责人的主动选择,诚信纳税意味着企业能够主动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愿意遵从税收法律的义务约定,从而与税务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税务管理?企业税收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根本目标是节税。所以成本效益原则是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只有控制本企业的税收成本在同行业中等偏低水平,才能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和价格竞争力。成本效益原则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企业税务管理人员要勤于钻研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案例,熟悉业务经营,寻求节省税收成本的方案,指导企业经营活动。
四是事先筹划原则。筹划性原则是指企业应在发生纳税行为之前,通过事先规划、设计安排。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滞后于纳税行为,这在客观上提供了企业在纳税之前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来合理规避税负或降低税负水平。在经济行为已经发生,纳税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已成定局后,再实施少缴税款的措施,无论是否合法,都不能认为是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实质是运用税法的指导通过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来安排纳税义务的发生。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措施
面对我国现阶段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众多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
(一)从税收征管者的角度来说,国家应该完善税法体系
税法体系包括税收基本法、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我国税收法制建设的过程相对缓慢,《税收基本法》曾多次被提议立法,但是至今还没有成文的《税收基本法》,税收原则和一些重大的税收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如何界定税务机关的权力、义务等重大问题往往只见诸于学者进行的学术讨论之中,而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弱化了税法的权威性。为此,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一部税收基本法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同时,我国的税收实体法目前仅有两个是人大通过规范的立法程序制定的,其他大部分税(包括增值税)都是以暂行条例、条例形式出现,因而也不具有强有力的权威性。制定税收基本法,完善税法体系,对于规范政府和纳税人的征纳税行为,巩固和发展税制改革的成果,加强和完善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从纳税中介服务机构的角度看,应该加快税务的完善和发展
税务在我国的状况可以说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逐步扩大税务的市场占有率。然而,税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前进,首先就要加大宣传力度,目前纳税人对于税务管理还存在认识不够、理解不透的现象,税务机构应该借此时机运用新闻媒体、广告等多种形式,从广度与深度上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把自己推销出去,让纳税人从心理上认可并接受这一特殊“商品”。其次应该规范税务机构的建设、税收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税务要独立发展,必须在人员、资金、财产等方面彻底与税务部门脱钩,按照独立法人具备的法定条件,由广大社会服务机构通过严格的资格认定,来从事税务工作。尤其是在目前打基础的阶段,税务更是要在范围、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方面讲求规范,吸引“回头客”,使我国的税务机构真正成为独立执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社会中介组织。
(三)作为纳税主体的企业,应该从自身出发加强税务管理
企业作为纳税主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税务管理:
首先,企业内部应该配备专业管理人员,设置企业税务管理机构。企业内部应设置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研究国家的各项税收法规,把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运用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并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筹划、统一管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要自觉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事有两重含义。一是企业在企业的业务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学习了解税法,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从事,不做偷税、逃税等违法行为,维护税法的权威性。二是企业应该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合理避税,尽可能运用各种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价值,这就需要企业税务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最后,企业还应该与税务管理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争取得到税务部门在税法执行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充分运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利用社会中介机构,争取税务部门帮助。目前,社会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日趋成熟,企业可以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税务或咨询,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元存.论税收流失及其治理[J].税务与经济,2002(4)
2.吴旭东.税收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家贵.企业税务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铁卫.税收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5.刘贤志,周明刚.论企业税务管理[J].冶金财会,2001(11)
6.朱颖俊.论我国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7.陈洪喜,潘江红,邓守利.浅谈加强企业税务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8.曾毅玮.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之我见[J].民航经济与技术,2000(4)
作者简介:
[关键词] 企业;税务管理;税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从当前我国企业发展情况来看,税务风险是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风险,并且随着企业规模进一步一步扩大,该风险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就越明显,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是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理论、制度存在一定的空白,这就导致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难以借鉴先进的理论成果,这也会对税务风险控制效果产生影响。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若干内容进行讨论。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理论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影响着企业发展。当前,理论界尚没有制定统一的企业税务风险理论,且在税务风险研究中,更多的人将涉税行为的不合法现象定义为税务风险,认为企业在这种错误风险形式的影响下,会“付出代价”。这种思想,与企业发展的规律相适应。
本文认为,所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者能根据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税务管理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控制,最终维护企业效益的一种管理行为。
在企业税务管理中,纳税人应该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通过科学评估本企业在管理中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寻找解决风险的方法,最终维护企业效益。本文认为,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应该重视基础信息的积累,通过事先预防、风险分类、原因分析等常见方法如后搜,改进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以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效果。
二、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管理风险问题,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税务管理风险内容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初创阶段的税务管理风险
在企业成立之初,由于企业规模不大、总资产较少,这就导致企业所涉及的税务管理问题较简单,也容易解决。从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协调、信息不流通是诱发税务管理风险的重要原因;再加之企业在初创阶段需要开拓大量的市场,因此会将管理的侧重点放在业务拓展方面,这也会导致税务管理风险的发生。在企业初创阶段,税务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1)不能全面的了解税务政策,且在纳税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失,导致缴税过程混乱,最终引发风险;(2)企业税务基础欠缺、会计管理效果不明显,导致企业在应缴金额、未按期申报缴税上存在漏洞,也会导致风险发生。
(二)企业成长阶段的税务管理风险
在企业成长阶段,营销量、服务范围明显提高,且管理规模扩大,相关管理逐步走入正轨,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在财务、税务方面投入人力,但与企业同意时期的其他管理内容相比,企业管理的重点依然被局限在企业发展资金筹措、市场扩展等方面。少部分企业受到创业阶段的错误思想影响,忽视了税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导致风险发生。总体而言,在企业成长阶段,税务风险主要表现为:(1)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导致在税务管理中出现多缴、少缴、漏缴等下线;(2)不了解税务政策,导致合理缴税能力确实,引发税务管理风险;(3)尝试“纳税筹划”,但由于对税务管理政策不了解,“纳税筹划”成为额外的税务风险。
(三)成熟阶段的企业税务管理风险
处于成熟时期的企业业务稳定、管理规范、会计制度健全,企业会将管理的重点转移在成本费用控制中,税务管理也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但受到管理模式、税务管理人才队伍规模等因素影响,此阶段企业税务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1)纳税筹划在税务管理中所占的比例快速上升,但受到经验、专业队伍等因素影响,纳税筹划方案容易引发新的税务管理风险;(2)受传统的税务管理思想影响,不能实现税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导致税务管理与企业发展向偏离。
(四)衰退阶段的企业税务管理风险
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需要面对企业市场大面积流失、产品积压、员工人心涣散等问题,因此会将工作重点放在新市场开拓、凝聚人心等方面。此时企业所要面临的税务管理风险主要为:(1)欠税;(2)制度流于形式,有意、无意的漏税;(3)盲目的才删管理,忽视了税务风险。
三、企业控制、管理税务风险措施
(一)基本税务风险管理结构
早在2004年,COSO就在《框架》中明确了当前企业税务管理的基本要素,并从内部管理环境、设定基本税务管理目标、评估税务管理过程风险、税务风险控制方法等几方面,对基本要素的构成进行详细讨论。以企业税务管理的内部环境为例,企业在税务管理中,会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并讨论各种方法中的风险,通过明确风险属性,分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同时,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可以随时修正其他要素。
(二)企业税务风险识别
识别、评估税务管理风险是管理税务风险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能正确认识诱发税务风险的原因,需要建立税务风险识别体系。常见的企业税务风险识别方法主要为:
1.财务报表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主要通过企业利润表、现金流动表等为依据,统计当前企业的收入、负债、利润等情况,并讨论其中的分享要素。工作人员可以结财务报表所反应的内容,计算出符合当前企业实际情况的指标,通过比对法,将本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本行业其他企业的指标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提示两者的指标差别过大,就说明企业可能存在严重的税务风险。在应用财务报表分析法时,可以统计企业早期的财务指标平均值做参考对象,通过对比现阶段的财务指标与前期的财务指标,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财务管理指标走向,进而判断财务项目中是否存在异常项目,进而识别是否存在税务风险。
2.风险损失清单法。风险损失清单法的关键,就是对整个企业风险事件的产生原因进行讨论,与财务报表分析法相比,风险损失清单法的应用范围更广。当前常见的风险损失清单法就是以备忘录的形式,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形式列举出来,并结合企业当前的管理内容对这些风险进行考察。企业决策者可以结合考察结果,讨论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出应对策略。
从税务风险的实际表现情况来看,部分税务现象表现的较为明显,而部分表现的隐秘,但两者都会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为避免风险损失清单中遗漏隐性风险,可以聘请税务顾问,综合讨论税务管理活动可能造成的风险,可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效果。
(三)企业信息与沟通机制
随着现阶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是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方法;从企业税务管理风险来看,强化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税务风险控制。
1.构建企业税务风险信息控制系统。从当前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来看,构建企业税务风险信息控制系统需要重视税务信息的流动,因此,本文认为税务风险信息控制系统包括:内部税务信息反馈、外部税务信息征询、税务信息汇总、税务信息处理子系统。
在应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系统时,企业决策者应注意基础信息的采集,根据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产品(服务)营销过程中的管理偏差等实际问题,制定阶段性的生产管理大纲,并要求企业税务管理流程严格按照大纲的标准执行。在执行结果反馈的过程中,决策者可以根据不同会计的反馈结果,综合指导税务管理工作。
2.构建企业税务管理活动沟通方式。在构建企业税务管理活动沟通方式的过程中,需要税务管理人员(或组织)的参与。一方面,税务管理组织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定期的联系不同生产部门,结合企业当前生产情况、可能产生的绩效等资料,预测下次缴税的实际数额。同时,税务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相关纳税申报情况,一旦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户县严重的税务管理问题,税务组织可以快速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税务处理工作,保证税务处理流程额规范性。
随着企业生产、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税务管理风险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优化税务管理措施,是当前企业税务管理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对企业而言,税务管理与控制是其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税务管理置于整体发展战略之中,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降低税务风险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本文简单分析了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的若干问题,对企业而言,在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中,应以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管理措施,保证税务管理与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最终推动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
[参 考 文 献]
[1]齐东城.税务风险管理研究概述[J].商业文化(学术讨论),2012(4):380-381
[2]张磊.企业税务风险控制与管理[J].金融与财经,2014(13):151-153
[3]齐东城.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J].财政税务,2012(3):99-100
[4]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企业研究,2013(4):155-156
[5]姜剑.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研究,2012(6):93-97
0 引 言
2012年7月,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基本思路,目标在于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随着“金税三期”系统在全国上线,针对风险管理的地方特色以及税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设计并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税收风险监控系统。
1 税收风险监控系统流程控制的需求分析
税收风险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出具有一定税收风险特点的纳税人,对其进行纳税评估等,同时也会处理一些税务机关内部事务。税收风险监控系统基于国家统一推广运营的“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设计,用于处理税收风险事务的配套系统。税收风险监控系统主要负责的业务如图1所示。
税收风险监控系统包括处理纳税人风险事务的流程和处理税务机关内部事务的税务机关流程,通过风险识别识别出存在风险的纳税人并在系统中进行风险应对,包括任务统筹、纳税评估、税务审计等业务流程。每个流程又可分为内容录入,领导审批等环节,一部分业务流程为直线流程,还有一部分流程存在环状子流程,如领导审批不同意时又会流转到内容录入环节。每一项事务都有省、市、县、税务分局四个区域的划分,还要体现当前操作员和上一操作员,当前环节和上一环节及环节的办理情况(处理中或已处理)。
此外,部分环节存在文书打印功能,因此在整个流程结束后仍然可以打印相应环节的文书(例如税务事项通知书)。流程控制还需要实现对税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即考核工作的完成情况。
综上所述,流程控制既要实现对风险管理事务的综合管理和监控,又要实现对税务人员的绩效考核。
2 税收风险监控系统流程控制的设计
2.1 整体框架的设计
将系统数据分为两类,即流程控制数据和业务数据,两类数据通过Oracle的sys_guid()方法生成32位字符串进行关联。
分别建立状态(即环节,以下统称状态)代码表,状态流转代码表,文书代码表,文书状态关系代码表,岗位状态关系代码表。控制流程的基础数据从以上代码表中提取。
将流程控制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纳税人流程,另一个是税务机关内部流程,每一个流程分别由两张表记录,一张表记录流程当前状态数据,另一张表记录整个流程所有状态的历史数据(即流程明细数据)
2.2 类的设计
税收风险监控系统流程控制的类图设计如图2所示。字段用途以及表间关系、设计逻辑如下:
(1)操作员通过系统首页的当前流程数据,点击“处理”跳转至对应的业务模块,各业务模块的入口页面均设计为查询业务数据的页面,然后操作员处理具体事务再由该入口页面点击“处理”跳转至具体的业务操作页面。部分业务存在环状子流程的情况,即流程数据可能与业务数据表的主键是一对多的关系,而页面跳转需要的参数一般都是业务数据表的主键。
(2)用模块大类、模块子类、状态三张表对业务域进行划分,一个模块大类可能存在多个模块子类,一个模块子类又可能有多种状态,每种状态对应唯一的操作?面。由于这种三层的划分方式中存在纳税评估模块,因此需要划分四层,故增加了流程所属大类代码表来应对存在子流程的情况。
(3)状态流转表记录当前状态和上一状态的关系,即从此表抽取流转的数据,决定当前状态该向哪个状态流转,且记录了当前状态对应的页面URL。
通过纳税人信息表去纳税人省、市、县、税务所的存储过程如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_GET_NSRSWJG(V_DJXH VARCHAR2,
V_JGJCDM VARCHAR2,
V_SWJGDM OUT VARCHAR2,
V_SWJGMC OUT VARCHAR2) IS
--通过登记序号获取纳税人所属省市县代码及名称
V_NSRSWJGDM CHAR(11);
V_ERROR VARCHAR2(512);
CURSOR CUR_ZGSWSKFJ IS SELECT ZGSWSKFJ_DM FROM DJ_NSRXX WHERE DJXH = V_DJXH;
BEGIN
OPEN CUR_ZGSWSKFJ;
LOOP
FETCH CUR_ZGSWSKFJ INTO V_NSRSWJGDM;
EXIT WHEN CUR_ZGSWSKFJ%NOTFOUND;
END LOOP;
CLOSE CUR_ZGSWSKFJ;
SELECT ZGSWSKFJ_DM INTO V_NSRSWJGDM FROM DJ_NSRXX WHERE DJXH = V_DJXH;
SELECT A.SWJG_DM, A.SWJGMC
INTO V_SWJGDM, V_SWJGMC
FROM DM_GY_SWJG A
WHERE A.SWJG_DM ‘00000000000’
AND A.JGJC_DM = V_JGJCDM
START WITH A.SWJG_DM = V_NSRSWJGDM
CONNECT BY A.SWJG_DM = PRIOR A.SJSWJG_DM;
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V_ERROR := SUBSTR(SQLERRM, 1, 512);
END;
定义游标取状态流转的信息:
CURSOR C_ZTLZXX IS
SELECT A.MKDLDM,
A.MKDLMC,
B.MKZLMC,
C.DQZT,
C.DQZTMC,
D.SXYM,
C.SYZT,
C.SYZTMC
FROM DM_MKDL A, DM_MKZL B, DM_ZTLZB C, DM_ZT D
WHERE C.XH = V_LZXH
AND A.MKDLDM = C.SSMKDLDM
AND B.MKZLDM = C.SSMKZLDM
AND D.ZTDM = C.DQZT;
(4)??流程需要流转到下一个状态时,首先更新当前流程的数据,将游标取出的状态流转信息更新为当前数据,然后将流程明细表中属于同一个ID的当前状态发生时间最大数据的当前状态标记更新为1(已处理),然后将当前流程的数据插入到流程明细表中。每次流程更新时执行一遍上述动作即可实现流程的流转。
(5)在DM_ZT表中定义了完成时限字段,确定每个状态由多少个工作日完成,此处的重点是需要考虑法定假日以及各市可能存在的特殊假日。由如下存储过程实现(此段存储过程实现了完成时限加上假日得到实际的完成时):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_GET_WCSX_GXR(V_DQZTDM CHAR,
V_SWJGDM CHAR,
V_DQZTYYSX OUT VARCHAR2) IS
V_WCSX VARCHAR2(3);
V_DQZTYJSSJ_1 DATE;
V_CNT VARCHAR2(3) := 0;
V_GZR DATE;
CURSOR C_GZR IS
SELECT RQ
FROM TA_GY_GXR_BAK
WHERE SFGZR = 1
AND RQ > SYSDATE
AND SHIJUID = SUBSTR(V_SWJGDM, 1, 5) || ‘000000’
ORDER BY RQ;
BEGIN
SELECT WCSX INTO V_WCSX FROM DM_ZT WHERE ZTDM = V_DQZTDM;
IF V_WCSX=’0’ THEN --当前状态为结束时,完成时限为0
V_DQZTYYSX :=’0’;
ELSE
OPEN C_GZR;
LOOP
V_CNT := V_CNT + 1;
FETCH C_GZR
INTO V_GZR;
IF V_CNT = V_WCSX THEN
V_DQZTYJSSJ_1 := V_GZR;
EXIT WHEN C_GZR%NOTFOUND;
EXIT GZR_LOOP;
END IF;
END LOOP GZR_LOOP;
CLOSE C_GZR;
V_DQZTYYSX := TRIM(TRUNC(V_DQZTYJSSJ_1) - TRUNC(SYSDATE));
END IF;
END PRO_GET_WCSX_GXR;
(6)在流程表中定义了三个字段,通过当前状态发生时间、当前状态应结束时间、当前状态实际结束时间,当前状态发生时间与包含假日的完成时限可得到当前状态应结束的时间。通过应结束时间和实际结束时间的比较,可实现考核税务工作人员事务的完成情况。
2.3 流程控制的Web页面处理流程设计
由系统后台风险识别筛选出存在风险的纳税人并推送至前台进行风险应对,通过读取流程控制数据,操作员进行风险应对业务的处理,其界面展示如图3和图4所示。
3 税收风险监控系统流程控制的实现
税收风险监控系统采用.Net+Oracle数据库架构与IIS网站,其开发和运行环境设计见表1所列。
关键字:企业税务筹划;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X2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税务筹划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如何规避税务筹划工程中的风险,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成为企业税务筹划领域的重要问题。
一企业税务筹划的概念及特点
1.企业税务筹划的概念
企业税务筹划(以下简称税务筹划)在西方国家,这一概念几乎家喻户晓。对税务筹划定义的表述,有许多不同观点,美国W.B.梅格斯博士认为税务筹划是:“在纳税发生以前,有系统的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减少缴税的目的,此过程即为税务筹划。” 国内对其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比较规范的一种表述是:税务筹划也称为节税筹划,是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减轻税负带来的税收利益的管理活动。
2.税收筹划的特点
① 不违反税收政策法规
税务筹划是在合法的条件下进行的,是以国家制定的税法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精心比较后作出的纳税优化选择。
② 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
从政策工具上看,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产业和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行为的一种有效经济杠杆。政府可以根据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追求最大利润的动机,以税收优惠政策加以引导,刺激投资者采取符合政策导向的行为,从而实现政府要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的。
③ 节税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各个国家的税法不同,会计制度也有一定差异。一定国情下产生的筹划行为就会区别于其他国家。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差别越大,节税的形式就越多。
二我国企业税务筹划的发展现状和风险
1.企业税务筹划的现状
税务筹划是指企业在税务管理法规和制度的约束下,经过合理的统筹规划,在不违法、违纪的情况下,帮助企业合理节税、避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效益。
税务筹划活动的首要条件是,税务筹划必须是合法的,必须在国家的税务政策法规的约束之下,通过合理筹划为企业节税。其次,企业在进行税收工作之前,税务筹划对企业的合理经营和企业的经营目标有重要影响,能够使企业在合理的税务筹划条件下承担较低的税收负担和责任。在此企业的税务筹划影响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税务管理的整个过程,是企业财务税后管理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2001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税收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这表明了我国开始明确了企业税务会计工作的方向和内容。
尽管如此,我国税收管理的办法与企业的会计制度之间还有诸多尚未有效统一的地方,从而导致我国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复杂,由此产生的企业税务问题也越来越多。我国税务筹划工作从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2.企业税务筹划存在的风险
① 企业进行税务筹划之主观性风险
一般而言,企业的主观判断会直接影响税务筹划的成功,如果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工作人员,能够透彻地了解税收、会计、财务等相关政策和业务,那么其进行的税务筹划成功率就会相对较高。相反,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则会增大税收筹划的失败率。而当前我国许多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工作人员的素质并不尽如人意,所以企业的税务筹划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② 企业税务行政执法之偏差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必须获得相关税务行政部门的认同,而在此过程中,税务行政执法很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进而导致企业有可能承担相关风险。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由于当前税收法律法规对税收事项存有弹性空间,再加上税务部门拥有一定的自主裁量权;第二,税务行政部门的相关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业务也较为生疏;第三,税务部门内部未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而导致税收执法缺乏监督,直接降低了税收执法的透明度。
③ 企业税务筹划之税收政策风险
万变不离其宗,税务筹划说来说去都必须通过国家政策进行合理、合法的节税,在此期间,如果企业不能积极地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或者对税法不能合理应用,那么必将导致企业的税务筹划偏离国家政策,脱离企业的预期目标,产生相应的负作用。
三企业税务筹划的意义和作用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进行会计税务筹划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能够有效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
企业在进行会计税务筹划工作是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企业要加强对税收法律规范政策内容的学习和了解,以此为企业不出现税务风险的保障。另外,企业通过进行税务筹划工作,严格按照税务规定享受减轻税务等税收优惠政策,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且还能增强纳税人的税收法制意识,自觉的接受税务机关进行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通过相关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往往发展良好的企业,都会具备很强的纳税意识和出色的税务筹划工作能力。
2.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与经济效益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时,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财务制度,构建科学、规范的会计核算形式,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经营、投资以及理财的预测能力和决策水平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企业进行的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严格依据我国税法规定的税率高低和各种优惠政策,对于增加节税利益、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能够有效的完善我国的税法与税收政策
企业进行的会计税务筹划工作,不仅代表的是纳税人给我国相关的税法法律政策的一种反馈行为,而且还是对我国税收政策导向所进行的正确、科学、合理、有效的检验。我国通过税务筹划工作所反馈、验证出来的信息,对实施的税法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健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我国的税制建设水平。
4.能够有效的保证企业资金调度的灵活性
企业进行会计税务筹划工作后,根据我国的税收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制度,保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享受盈亏互抵的优惠政策,减少纳税数目。
四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控制方法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企业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的法律法规。既然税务筹划方案主要来自于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的全面了解就成为税务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纳税人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税务筹划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
2.提高筹划人员素质
税务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税务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协作能力等相关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税务筹划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赖于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赖于纳税人素质的提高。只有纳税人的素质普遍提高了,才能对税务筹划提出更多的要求。实践也证明,税务筹划的普遍程度与一个国家的科教水平关系密切。
3.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
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策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税务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结束语
综合本文论述可知,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的风险多种多样,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筹划人员素质、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对做好企业税务筹划工作有着积极意义,对规避风险会起到良好作用。在今后还应该对相关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企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