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重阳节古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瑰宝,凝聚了几千年来华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渗透进我们的血液,似空气般无处不在。先秦诸子百家策论,激辩真理,汉赋大气磅礴,魏晋小品文抒发性灵,唐代诗人层出不穷,诗余宋词吟柳咏月。其中最为重要的,就当属古诗词了,孔子修编《诗经》礼乐教化,士大夫阶层借由诗词言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有一定地位,而通过古诗词来渗透传统文化给学生,将是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必要手段。
一、充分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古诗词的美,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丰富多彩,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生活、军事、道德等多方面。因此,在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简单易背的古诗词时,还要深入挖掘古诗词背后所渗透进的传统文化,诸如《竹石》《石灰吟》表现了古人艰苦卓绝,无论多么苦难依旧奋斗不息的坚韧品质。而陆游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充分抒发出诗人极渴望报国的优秀精神品质。
因此,通过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操,反过来向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还能对古诗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独立自主地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古诗词作品
古时,有专门的童蒙诗给儿童背诵,《诗经》更是长年累月的背诵,作为古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无可厚非。现代生活,由于生活方式已经转变,没有必要非常刻意地不顾小学生的身体心理生长发育特征,而专门列出长长书目让小学生刻板地去背诵。不过依旧可以通过介绍古诗词来帮助有能力的渴望提高自己的学生不局限于课堂内的种种限制,介绍些能够被小学生理解比较简单的古诗词,比如,《诗经》《唐诗三百首》等等书记,像白居易这种浅显易懂的诗人,可以尽量多介绍些,从而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感受中国古诗词,并逐渐被蕴含在古诗词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所打动,并最终传承下去。
三、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我国的古诗词浩瀚,许多古诗词作品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民间习俗等。比如,《诗经》中蕴涵着古代爱情故事的结晶,可以通过对诗经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代的爱情故事。又如,李白的《九月十日》,是表现我国传统习俗重阳节的一首诗歌,通过对诗歌的品鉴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发展等等。这些诗歌给我们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素材和索引,因此,古诗词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良好的载体。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通过讲解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优美的意境,并通过要求学生背诵、读、写的过程中,使得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生中。在教学中,既要给小学生提一定的高要求,促使他们能更早地融入古诗词所包含的深刻的传统文化中,又得照顾到小学生自身的身体、心理发育特点,要切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古诗词。总而言之,要懂得因材施教,灵活应变,最终使小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张燕.新课程标准与小学古诗教学.成都大学学报,2007(09).
[2]王俊杰.多读多感多悟:关于古诗词教学的思考.语文教学之友,2007(08).
关键词: 高中古诗词教学 诵读 说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观照当下高中古诗词教学重讲解轻诵读涵泳的偏误――古诗词在程式化的教学过程中,以解题为重心,诵读涵泳基本淡化,我择取了诵读和说读的可行性教学尝试,正确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积极促进学生涵泳妙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古诗词。
一、诵读:披文入情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用植物来比喻诗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把诗之“情”喻为诗之根,并提到首要位置,可见诗词教学不能忽视情感活动,诗词就是诗词人感情的艺术化再现,这是由诗词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正所谓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诗词不读不知其美。沈德潜曾说:“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1]
李清照的《声声慢》,就是一个将诗词的旋律之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典型示范。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以优美的语言旋律,恰当地表达了凄凉、烦闷、空虚和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上阙前四字“寻寻觅觅”的节奏较为舒缓,接着连用十字叠句,语流略显急促深沉,形成了一种压抑、烦闷、急躁的情势。紧接着是一个六字句“乍暖还寒时候”,一个四字句“最难将息”,情绪的波澜又趋于平稳。后面叙事部分,主要以三字句六字句交替使用,仿佛秋江平水,涟漪微泛,给人以沉静、缓和的感觉。到最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仅节奏突然变换,而且复用四个叠字,好似一字一泪,使人情感波澜又兴,心绪动荡。全词的节奏和双声叠韵的处理,构筑了一种抑扬顿挫、缓急快慢的语言旋律,恰当地表达了词的内容。
当然,这里所说的诵读绝不是机械呆板地读,抑或只是停留在“听取‘娃’声一片”上,还应该作出正确的诗歌诵读指导,以便读出诗词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出诗词中的情绪、气氛和情感。同时,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诗词中高妙的表达技巧与诗词的重点词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背诵,又便于学生理解诗词。
例如,诵读杜甫的《登高》语气要缓慢、沉重,读出“悲”的基调。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声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颈联是全诗的,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悲”“常”,描绘漂泊之苦;重读“病”“独”,刻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2]这样诵读,学生才能倾注自己的感情,并且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真正做到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二、说读:涵泳妙悟
如果说声情并茂的诵读叩开了学生的心扉,点燃了他们热爱古诗词的激情的话,那么鲜明、生动和富有感召力的说读,则能把学生吸引到由诗人的理想和激情所熔铸的美好意境之中,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涵泳妙悟诗词的意境和意蕴。所谓的说读,具体可以指称“扩展诗意”,“是教学意境的升华,给学生揣摩诗意、探求诗境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创造的空间”。[3]以下是特级教师韩军教学《登高》的课堂实录片段。
师:(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4]
这样的说读引领,一方面将学生带入了杜甫客居他乡、年老多病、独自登山、思念亲人的特殊意境中,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去感受这首诗,感受作者此时的心情,感受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将高度概括、凝练、含蓄、跳跃和极富意蕴的诗歌改写成了现代叙事散文,人物形象得到了细致刻画,故事情节得到了充分展开,对与人物相关的环境也作了具体的描写和充分的渲染,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起来,读出了弦外之音,说出了言外之意,并且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语言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了学生较强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件书法作品笔断意连,疏密相间,那'断'处'疏'处,就是想像的空间;一幅图画,云断之处是空白,水之尽头,烟气莽莽,自然也是空白,期待你去虚拟、想像;一首好诗,或在诗中跳跃之处,或在诗尾意犹未尽之时戛然而止,这更是提醒你用自己的感情体验、生活经历去填补”。[5]
欣赏杜甫的《登高》一诗,根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让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处境进行相似联想。一生颠沛流离、奔波漂泊,年岁已高又百病缠身的杜甫,面对纷纷而下的落叶联想到什么?自然会联想到落叶归根,人老还乡;面对随风飘转不知落向何方,不知坠往何处的落叶,会联想到什么?自然会联想到沦落他乡、漂泊不定的人生;由树木的衰败自然会联想到人的衰老;由滚滚而逝的江水自然会联想到韶华易逝、壮志难酬,诗人的羁旅之愁与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尽在不言中。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指出:“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究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中心主义式的滔滔不绝的分析解说阻断了师生双边心智与情感的融通,剥夺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客观感受、体味和领悟,阻断了学生与诗词人的情感交流与对话。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古诗词,彻底走出课堂上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沈德潜.说诗碎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87.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9.
[3]汪中苏.浅谈余映潮老师教学《律诗二首》[J].语文教学通讯,2002,(21):20.
造成这种古诗词教学困境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小学生年龄尚小,生活阅历较浅,认为古诗词难理解、难背记,对古诗词学习了无兴趣,甚至望而生畏、生厌。其次,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古诗词教学不过是让学生多记多背,于是“简介背景――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成了不少教师一成不变的法宝,而古诗词的美感和韵味却荡然无存,课堂气氛沉闷乏味。诚然,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安排下读背古诗词,但有几个学生会花时间去体味古诗词之美?背诗不过是听从老师的安排或在考试中不丢分而已。
如何让古诗词悄悄叩响儿童的心门,慢慢走进儿童的心田,让儿童发自内心地爱上古诗词呢?笔者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尝试着用以下策略化解。
策略一:师者爱诗词是王道
只有为人师者,真正热爱古诗词,经常读诗、吟诗、研诗,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时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教师要真正把作品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感悟,进入诗词所蕴含的至真至美的情感世界。学生不能在课外阅读大量的诗词作品,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该以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努力弥补这一不足。笔者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清晨或者临睡前必须挑几首古诗词或吟唱或诵读,并通过书本或互联网,尽可能多地涉猎诗词鉴赏等方面的知识,这样给学生上课时才有底气。
策略二:师生自编诗词教材
面对浩如烟海的古诗词,面对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作品,究竟要选择哪些古诗词作为课内的拓展呢?笔者以语文新课标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80》《唐诗三百首》《宋词》等为蓝本,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进行筛选,由短到长,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先背五言,再诵七言;先学绝句,再吟律诗,根据学生年段循序渐进。比如分别为小学低、中、高年段的学生自编了《诗情画意33首》《含英咀华66首》《诗词品鉴99首》班级课程。其实我们的自编“教材”很简单,用订书针订出的数十页A4白纸上就是我和弟子们精心选出的古诗词,一首首古诗词分门别类,四时风景、咏物抒情、蕴含哲理等,每本“教材”都由学生自主画上他们认为适合的插图,可谓图文并茂。低年段的古诗词自编教材还每首诗附一个简短的小故事,雅俗共赏,拉进孩子与作者、诗词的距离。师生一起用自编“教材”,每天晨读时,必诵读或吟唱20分钟,一学期下来,孩子们轻轻松松地熟练诵背了整本“教材”上的古诗词。
策略三:变着花样玩转诗词
古诗词美则美矣,但单调的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保持持久的兴趣,晨读时虽然诵读古诗词的童声依旧,但明显只是应付老师。眼看孩子们兴味渐失,师者急得抓耳挠腮,突然一个主意涌上心头:孩子们是天生的玩家,何不利用孩子爱玩的心理变着花样玩转诗词?于是,音乐、图片、视频一起请进我们的古诗词课堂,花样繁多的游戏也加入到了孩子们的诵读之中。下课了,孩子们三五成群,一边拍手,一边诵诗,你一句,我一句,玩得不亦乐乎。跳皮筋的孩子,把“马兰开花二十一”改成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颇有创意的小班长在兴趣班上还自制了一副诗词扑克牌:整副扑克上写着自编教材上的古诗词题目,按照扑克牌上的古诗词题目背诵,谁会背就先出牌,直到最后看谁最先出完牌即获胜。看着孩子们兴味盎然地“玩”着古诗词,那种感觉是欣慰而甜蜜的。
策略四:不拘一格的赛诗会
凡孩子都爱表现,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不时组织班级赛诗会。每月还定期举行“以诗会友”的诵读、吟唱会。赛诗会上,背诵高手,你方诵罢我登场。赛诗会后,师者在总结时与孩子们约法三章:如果能把自己积累的这些诗词佳句巧妙恰当地运用于自己的作文、日记、随笔等,老师会双倍加分表扬。孩子们喜不自禁,作文水平也大为提升。此外,我们还经常组织节气赛诗会,比如清明、端午、重阳节赛诗等,还有风花雪月、自然风光赛诗会,送别诗词赛诗会等,真正是不拘一格显身手。
策略五:巧用诗词表情达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积累得多了,孩子们自然也爱用古诗词表情达意了。有的古诗词故事性强,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很适合让孩子们演一演,比如《小儿垂钓》《回乡偶书》《清平乐・村居》等。有的诗词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适合动笔画一画。更多的诗词适合吟唱,有的诗词既可独唱,也可以合唱,比如我们在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时,一堂课简直就是一场诗词歌唱会,“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孩子们在苍凉悲壮的旋律中摇头晃脑地反复吟唱,俨然就是词中那位白发将军。
情到辞发时,孩子们也学着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诵读了李白的《赠汪伦》后,我班的小君要跟爸爸去美国读书了,孩子们如此吟别:
小君乘机将欲行,忽闻恩师吟别声。
南国海水深千尺,不及同窗送我情。
水到渠成,很多时候,语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鼓励孩子们用诗词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了。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孝敬长辈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大家分享【重阳节】学校敬爱老人倡议书材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倡议书一
亲爱的同学们:
桂花飘香,绽放的金秋时节,重阳节又悄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孝敬长辈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掌上明珠,得到了他们的无微不至的悉心照顾,然而你们可曾孝敬过为你们付出关爱与辛劳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头发开始花白了,坚强直挺的背影在岁月中慢慢佝偻,脚步逐渐缓慢和蹒跚。为展现同学们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营造敬老、亲老、侍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德育处向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搜集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体味传统节日的内涵。
2、以合适的形式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们老人表达节日的祝福,道一声“您辛苦了!”
3、用手中的笔记录一件你与家里长辈间发生的最让你感动的事或写一首小诗,把它读给长辈们听,来表达对长辈们的感恩之情;
4、回家给长辈们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做自己力所及的家务、为老人唱唱歌、敲敲背、洗洗脚、梳梳头、说说贴心话等等小事做起,为家里的老人们度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节日而献上我们一份诚挚的爱心吧!
5、刻苦学习,生活节俭,尽量不让长辈添操心;
6、牢记养育之恩,为国立志成才。把对长辈的爱延伸到对他人、对学校、对家乡、对祖国的爱。
7、不管是在重阳节,还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有尊老的行为、敬老的心!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不管做什么,只要你用“心”去做,相信老人们会眉开眼笑,老人们“健康、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季节,祝愿我们所有的长辈健康快乐、万事如意!
倡议书二
全体家长及教师
一、常回家看看,安下心来好好倾听父母的诉说;
二、定期打电话,一声问候,疏散父母的忧愁;
三、亲手为老人做份他们爱吃的食物,让爱反哺;
四、整理自己的亲情档案,与老人共同回味那些年、那些事。也许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一张剪过的火车票、一份大学时的汇款单、一封尘封的家书......都能勾起你对父母浓浓的思念,小小旧物却承载着父母为你倾注的深厚的爱。让历史重现,让爱延续。
全体队员
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
洗一次脚
捶一次背
说一句贴心问候的话
送一件礼物
做一次家务劳动
表演一个节目,等等
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为了影响更多的人爱老敬老,请家长将孩子孝老敬亲的行动拍成照片或视频,并把视频或者照片发到各班级群和朋友圈,让爱传播、延续。可编辑以下文字:大家好,我是城关二小X年级X班的XX,“敬老爱老 从我做起”,我给爷爷/奶奶......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希望家长朋友们能积极参与这次倡议,老师们会在重阳节当天在班上分享每一个同学的爱心行动。让我们一起响应倡议,携手度过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阳节。
倡议书三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山水明珠幼儿园向爸爸妈妈们发出以下倡议:
一、常回家看看,安下心来好好倾听父母的诉说;
二、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洗脚、剪指甲,回报父母的付出;
二、定期打电话,一声问候,疏散父母的忧愁;
三、亲手为老人做份他们爱吃的食物,让爱反哺;
四、整理自己的亲情档案,与老人共同回味那些年、那些事。 也许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一张剪过的火车票、一份大学时的汇款单、一封尘封的家书......都能勾起你对父母浓浓的思念,小小旧物却承载着父母为你倾注的深厚的爱。让历史重现,让爱延续!
拳拳父母心,殷殷子女情!敬老并不是重阳节才有的主题,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需要我们每一天的实践。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山水明珠幼儿园园长王秀娟及全体教职工祝愿天下所有老人久久重阳,福寿安康!
倡议书四
愿岁月善待亲人,
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
珍爱彼此陪伴的时光。
生活因爱而温暖,
因青春而充满生机,
祝福所有的老人们幸福安康。
希望通过活动孩子们不只是流于形式,而是能在家长的积极引导下长此以往地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关爱祖辈,从小养成尊老爱老的好品质。让感恩之心、孝敬之情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一.努力构建人文课堂
营造课堂人文气氛是实现诗歌人文精神有效传承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在人文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渐染,才更容易接受人文,因此,我们要把人文课堂的构建放在改进诗歌教学方法的首位。
(一)教学内容人文
古诗词教学要教些什么?字词,篇章结构,表达方法,还是主题思想?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高级教师郑桂华认为“想从诗歌里学语文知识,学主题思想,甚至学逻辑分析能力,都是抓小弃大”。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关于国文教学的目的,先生认为有两点:(1)“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2)“发展思想,涵育情感”。
1924年,先生在发表的杂感《教育的信仰》一文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价值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后来,在《经典常谈》一书中,先生又说:“经典训练的作用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特别是承载着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的教学,固然要注意知识技能,更要注意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诗歌课堂只有改变重知识的倾向,舍弃琐碎的分析,努力挖掘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沐浴在人文的光辉里,才能真正留住学生。
(二)注意情感引导
《文心雕龙》云:“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可以说,“情”是诗歌生命的第一要素,如果我们的诗歌教学,见不到教师的喜怒哀乐,教师自己融不进诗人的情感空间,走不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怎谈得上带领学生去接受人文的熏陶?诗歌是情感的结晶,教师只有以情去向往情,才可能打开诗与心之间的通道,才能让自己的情感丰富起来,才能培养起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使他们获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性修养,最终形成健全人格。
陈军老师讲《登高》时,在凄美的《二泉映月》声中,先饱含深情地描绘了一幅画面:“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老师的深情独白激发了学生内心情感的波涛,当时课堂一片寂静,每一个人几乎都身陷情感的洪流而不能自拔。这样的课堂才是滋养人的课堂。
(三)尊重学生地位
林语堂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说过这么一段话:“因为学堂假定你们不会读书,不肯读书,所以把你们关在课堂,请你们静坐,用‘注射’、‘灌输’的形式,由教员将知识注射入你们的脑壳里。无奈常人头颅都是不透水的,所以知识注射普遍不大成功。”
林语堂先生的话形象指出了“注射”、“灌输”的教学方法的错误。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正是立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不允许我们再“穿新鞋,走老路”。
因此,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相互尊重、共同学习的气氛,鼓励学生与教师平等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同见解,给学生话语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个性舒展的自由,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成果,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取得。但辨证地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缺点,现实课堂中,我们应当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以下几种方法,切合古诗词特点,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传承方法。
二.入情诵读法
诵读是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朱熹说:“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的确,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叶圣陶先生也很重视诵读,他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身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不仅如此,诵读的重要性,还被现代心理学实验所佐证:视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只是构成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中间穿插着联想和理解,而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却构成了直接情感对应关系,可以迅速拨动阅读主体感应的心弦。
比如,讲“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果翻成白话,就把诗歌原有的意境一下子全破坏了,只有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这些诗句,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歌之美妙,才能渐渐感受到诗歌的苍凉和诗人对宇宙、人生、时空的思考,才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内心起变化。有效的诵读教学可防止应试主义、唯理主义教学法对诗歌固有的鲜活可感的原生态的戕害,可以诗歌特有的审美形式和人文精神,照亮学生的心灵。
三.比较品味法
比较法,是指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诗词加以对比,找出其中同和异的学习方法。早在宋代,朱熹就说:“凡看文字,诸说有异同处,最可观。”叶圣陶先生曾说:“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涵咏、体味,哪里会有‘真知’读,哪里会有‘真能’读?”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品味诗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能深入地理解作品,更好地发展思维和智慧。
我曾给学生一并讲解这四首词:《虞美人》(李煜)、《蝶恋花》(晏殊)、《雨霖铃》(柳永)、《声声慢》(李清照)。教学时我这样设计:四首词皆写愁,但愁情各有什么不同?给了你怎样不同的感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文本,知人论世,在共同的“愁”字下,比较品味各自愁情的具体内涵,李煜繁华不再的悲叹,晏殊苦苦相思的孤独,柳永伤于离别的悲怆,李清照孤独无依的伤感;理解造成这些愁情的原因,李煜昏庸亡国,晏殊佳人不见,柳永落魄飘零,清照破家亡国;进而体会作家身世、经历在作品中的投影,体会作家的慨叹在我们心灵中的投影。这样的比较品味,相比较单篇的教学,有时更能给人精神的濡染。
四.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指教师不把既有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它的重自主、重体验、重探究的特点,能更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智力,丰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习那年,在教授马致远的《秋思》时,觉得这首小令的意象很有特点,但很多学生,可能只注意到前面三句九个名词并列的情形,而忽视了“夕阳西下”这一原型意象的理解,于是就设计了在文本阅读基础上,进行原型意象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教学设计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出课题,讲及“夕阳西下”时,请学生回想还有哪些写夕阳、黄昏的诗句,学生找了很多,比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而后我提醒学生,尽管时代不同、作家不同,但在上述诗句里,“夕阳”都和什么相关。最后告诉学生,像“夕阳”这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相对固定的内涵的意象即为原型意象。
第二阶段,学生考虑高中古诗词里还有哪些原型意象,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作为课题,课题相同者组合一个研究小组,并确定执笔人选。
第三阶段,利用两周的课外时间,小组分工协作开展活动,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完成信息收集工作。
第四阶段,整理分析信息,得出结论,写出小论文。
第五阶段,交流总结,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宣读论文,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评价量表”,对各小组研究成果作出评价。当时学生展示的成果十分可喜,好多文章融会着学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一、科学地选择古诗教学内容
1.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理解能力还不够强,我们可以选择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感染力强的诗句。如邵康的《一望二三里》:“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内容浅显易懂、合辙上口、节奏自然明快,幼儿容易记诵,自然会兴趣浓厚。
2.蕴涵积极的教育意义
幼儿期正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高尚情操的熏陶就显得格外重要。重拾古诗正是因为它蕴涵着智慧和哲理,教育性因素正是选择古诗的重要参考。如《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至今让人记忆深刻。尤其是在如今衣食无忧的社会,唯有让幼儿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孩子们才会更好地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这些具有哲学启蒙知识的作品,深得幼儿喜爱,使幼儿在快乐愉悦中得到更多生活启迪和为人做事的道理。
3.选择季节相符的古诗
一年有四季,季节特征不一,孩子对此感悟较深。若能根据季节的变化相应选择一些古诗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当秋意正浓的时候,一首杜牧的《山行》,定会把秋天衬托得无比绚烂,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4.结合节日学习古诗
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多具有深远意义和纪念价值的节日。若能结合这些节日来学习古诗,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春节来临之际学习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学习杜牧的《清明》;重阳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不仅可以让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有更深的印象和了解,更在悄然无声中学会了更多名诗古句。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环境陶冶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让环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班级环境布置中设置“古诗天地”等栏目;在图书角投放多样性的古典文学丛书,时常更换图文并茂的古诗经典丛书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让幼儿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一些个人或小组竞赛,如“古诗文接龙”“古诗文擂台”“评选古诗大王”等。这些活动既能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古诗文,又培养了孩子合作、竞争意识及集体荣誉感。
2.故事讲解法
故事是幼儿容易理解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根据古诗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告知,孩子们对古诗就有了初步的概念和理解,之后再来学习古诗,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编故事时,要把诗中难理解的词语和意思变成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并把诗词之间省略了的意思补充出来,达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的目的。如在学习《回乡偶书》时,我编了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回家乡的故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3.情境表演法
幼儿具有好动爱表演的特征,在古诗教学中,让幼儿运用肢体将诗的意境进行表演,可以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习古诗文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如:在幼儿学习古诗《咏鹅》教学活动中,活动前制作了许多白鹅头饰、红掌等,教学时幼儿扮成一只只大白鹅浮水,拨清波,跟着白鹅妈妈玩游戏,在快乐、有趣的白鹅戏水游戏中学会了咏诵古诗,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4.创作绘画法
当幼儿对一首古诗达到了简单理解的要求后,就开始尝试让幼儿来创作绘画。刚开始时,我发现尽管幼儿对于某一首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当他们创作绘画时,却往往感到无从着手,非常困难。于是我不要求孩子们的作品一定要表达出古诗的内容,而只要求他们在这首古诗里面想表现哪一点就表现哪一点,甚至可以是其中的一句、一词、一字。这样孩子们很容易就画出了其中的某一面,作品千姿百态,无一相同。然后慢慢地,许多孩子觉得不够了,就开始在画面上进行添加,把自己理解的继续画出来,画面越来越丰满,幼儿的绘画能力也进步了。
5.欣赏歌唱法
不同内容的古诗都配有不同旋律的音乐,唱诗是将诗、乐相结合,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幼儿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可以加深并加快幼儿对古诗词的记忆。在音乐活动中,适当巧妙地融入一些古诗文内容来进行歌唱与表演活动等,不仅开发了幼儿的艺术潜能,而且增强了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关键词:汉唐诗词 植物意象 桃花 莲花 茱萸
古往今来的诗词中,人们总是对植物的意象分外执着。所谓意象,是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具体形象,因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和文学意味。四季轮回,百花更迭,不同的时节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各自在诗歌里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树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桃花也就成了汉唐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意象。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里收录了一首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桃花在这首词中有着两种意象:
(一) 春天的意象
《礼记・月令》写到:“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农历的二三月,既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又恰逢连雨纷纷,江河水暴涨,因而春汛又被人们称为桃花汛,桃花也就成了春的代名词。“桃花流水”一词,直截了当地点明所写的季节是春天。每当人们读到这里,总能联想起河岸边那一树一树的红,随着江河的流水,片片飘落,成为了独特的春日景象。
(二) 桃源的意象
桃源意象最初出现在《桃花源记》里,文中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劳动,生活富裕、和乐而安宁的理想社会,寄予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词人张志和,其本身就是一位山水画家,于山水桃花之间,描绘出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老渔夫头戴着箬笠、身披着蓑衣,在细雨中悠然地垂钓,不急不缓,闲然自适。桃花与流水相伴,叮叮咚咚,既像是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美丽又隐逸的桃源,又像是w现了老渔夫生活的宁静悠闲,为全诗增添了几许隐逸之意,反映作者对自由恬淡生活的向往及其高远脱俗的意趣。
二、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夏日水边,我们总会与仙子般的莲花相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曲汉乐府民歌《江南》,把我们带到了夏日江南的荷塘里。莲花在《江南》里,也有着两种意象:
(一) 劳作的意象
汉乐府所收集的民歌,大多来自于民间,字里行间总是少不了对民间劳作生活的赞美与歌颂,《江南》也不例外。江南地区自古水多,逢水处大多植有莲花,采莲也就成了南方地区古有的劳作活动。再加上《江南》继承了《诗经》展现一边劳作一边歌唱的情境的传统,莲花也就有了劳动的意象。诗词中以简单的言语,勾勒出一副美丽的采莲图。莲叶田田,鱼戏莲间,亦有采莲女子灵动于丛中,一词一句包含了对于劳动的赞美与享受。
(二) 爱情的意象
自古以来,诗词中的采莲之人多为女子。莲花又纯洁美好,宛若少女亭亭玉立,很容易让人联系到爱情,再加上“莲”与“怜”音同,莲花亦有怜爱之情。闻一多先生曾经将鱼喻男子、莲喻女子,鱼戏莲叶,正似男女之间的爱慕与追求。清风拂动,小舟轻摇,莲花深处,采莲姑娘的低声吟唱,不知又会拨动谁家少年郎的心弦。
三、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每逢九月九日重阳节,按照汉族的民间风俗,人们除了登高望远、畅饮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以辟邪秽。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想象了重阳节当日,远在故乡的兄弟都佩戴茱萸、登上山顶眺望远方,却发现唯独少了自己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不能与兄弟共度佳节的遗憾。王维借茱萸表达思念亲人却终不得见的孤独,也寄托了对故乡、亲人和兄弟的思念之情。茱萸虽小,却被赋予了浓浓的乡情与亲情,将人与人之间的人情美很好地融入到诗词里。
四、结语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植物的意象也总是贯穿于文人的创作中,经久不衰。因而,汉唐诗词中关于植物的意象总是数不胜数,教材中收录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植物的意象也会在文学创作中被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注:本论文指导老师为钱晶]
参考文献:
[1]王昭元.文艺学概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195页。
[2]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第301页.
中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的篇目体现着各名族的风俗文化,例如《社戏》、《五猖会》、《云南的歌会》、《吆喝》等。在这些优秀篇目中体现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云南的歌会》讲述了作者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沈从文先生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听到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声,云南的人民就是这样在美妙的歌声中生活着,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写出了云南的歌会中年轻女子的活泼开朗、聪明智慧、淳朴本色。此外还有山路漫歌中的赶马女孩、山寨传歌中活跃的人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这些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云南的地域特色和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吆喝》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这些优秀的篇目都是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渗透的优秀案例。
(二)通过古代诗歌教学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通过经典古诗词来表达,例如“月”“梅”“菊”“茱萸”等。教师在讲授这些优秀诗篇时可充分挖掘所含的民俗文化,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的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这些可以是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节日里的风俗习惯。《水调歌头》里面让学生体会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与亲人多年不见,思念之情、思念之苦可想而知。作者从失意、孤独中走出,积极乐观,心胸开阔,寄托对情人的思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都是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的很好的案例。
(三)在中学语文活动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文活动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黄河,母亲》语文活动中,让学生亲身领略到黄河的气势磅礴、泽被两岸万物生灵,体会到黄河对华夏民族、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家园的感情。语文活动《戏剧大舞台》,戏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的戏曲在国外也享有盛名。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中华地域戏剧的特点,并从这些戏剧中感受民俗文化的发展。
(四)校本乡土教材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乡土教材是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渗透很好的载体,开设乡土文化阅读课,在阅读中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地理特征,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阅读中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深入的体会家乡民俗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更加的亲近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随着对家乡文化底蕴的了解,把乡土民俗文化和语文的学习自然的联系在一起,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历史课堂 传承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悠久,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源远流长。那么,何谓传统文化呢?通俗的说就是包括有“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教养;有风、骚、赋、文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有“文死谏,武死战”,“不、不屈、不移”的民族骨气和浩然正气;有“修身治平”的人生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济世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值得自豪的精神资源,是区别其它国家、民族的重要标志。应该把它输入血液,融入生命中。如果把这些优秀的文化精髓抛弃掉,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为此,曾经令国人如此自豪的传统文化必需得到很好的传承。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教师能真正的把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这都值得打个问号?因此,近几年笔者刻意的把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在探究实践结果表明:师生从中受益匪浅,既受到美的熏陶,感受中国古文化的美,又提升了情操,丰富了人历史文素养和内涵。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历史课堂教学呢?
1以诵读手段为契机,培养学生的语感、美感及人文素养内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确是这样的,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历史教师有计划、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每一年段的诵读内容。笔者常年进行的历史教学,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虽然识字量不少,但对一些古诗词的理解却不到位,语感也很欠缺。因此教学中,笔者刻意的把书中涉及到的内容让学生背诵,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对学生的背诵进行检查,督促孩子养成背诵的好习惯。此外,根据课标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开设古诗诵读比赛,让学生在诵读比赛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感、积累了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留下来古诗文的美妙,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2以创设情境氛围为突破口,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熏陶学生民族情感
传统文化中的有些东西,与我们今天的生活似乎是脱节或许在学生看来是格格不入的,而事实上又并非如此。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真正走进当时的那种情境中,学生才会体验或理解前人的所作所为。例如在教学这些课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屈原石沉江中以及项羽江边自刎等行为,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他们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是呆子,为什么要死呢?不是有句话叫: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吗?为此,老师的情境创设就显得太有必要了。另外在教学《的危害》一课时,可先制作了(一些人吸食鸦片后的恐怖图片)课件,然后再设计了一段台词,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细心体会当今对人类危害的无奈和心酸。这样,学生很快地置身于此情此境之中,接下来教学便如涓涓细流,水到渠成。此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的变迁要求我们在对诵读内容稍稍讲解、粗粗梳理的基础上,要选择部分精彩片断内容进行一些解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等精髓就自然地熏陶了学生,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3以故事为载体,将知识的诠释化难为易,使学生领会传统文化之妙,绽放传统文化之魅力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而学生是好奇的,厚重的文化在好奇的学生面前自然不能用厚重的方式去诠释。如果我们能用系列讲座的形式讲一讲历史上的名人名家伟人的故事、文学典故、文学常识,特别是讲一些与此有关的古今奇闻轶事,学生就会比较感兴趣。如:我们为什么把咬文嚼字、反复斟酌叫“推敲”?“梦笔生花”讲的是谁的故事?“江郎才尽”是哪个江郎?“胸有成竹”为什么不能解释为“胸中有一根竹子”?等一系列解释,我们就可搜集有关奇闻轶事为切入点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古代历史和文学的妙处所在,从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学习古诗词,例如,教学《》一课时,可以利用的诗词《诗》作诠释。此外,笔者特意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找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即故事中学古诗,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讲故事、学古诗的另一番滋味,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