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外文化交流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概念隐喻 英汉互译 文化传播 《情调苏州》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文化全球化,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发展可以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前提。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鲜明特征,能深刻反映不同国家的语言特色以及文化差。近年来,不少学者都使用莱考夫(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英译版本,例如:唐诗宋词英译、《红楼梦》英译、戏曲英译等,进而探讨语言在文化输出中的作用,并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情调苏州》是苏州第一本时尚旅游口袋书
该书的英文版曾作为主宾国推荐书,高调亮相英国伦敦书展,引起轰动。《情调苏州》中蕴含大量隐喻手法,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还具有苏州地方特色。该书的英文版并非是中文版的直译,而是在中文版的基础上,针对外国人的口味进行了调整,其隐喻的使用也因文化差异而进行了调整。目前涉及对该类具有地域性特色书籍的隐喻研究较少。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又与时俱进,积极对外开放的城市,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文化传播是当务之急。
二、概念隐喻视角下《情调苏州》中的隐喻
莱考夫(Lakoff)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 We Live By)一书中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他认为,结构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他们各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规律的对应关系。方位隐喻是在同一概念系统内部参照空间方位形成的隐喻。本体隐喻是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等无形的活动看作是具体有形的实体(Lakoff& Johnson,1980)。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我们将《情调苏州》中的英汉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大类。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结构隐喻都占绝大多数。众所周知,《情调苏州》是一本旅游指南,以介绍实物,如风景、美食、人物为主,因此通过结构隐喻用一个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有助于使语言形象化,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并产生兴趣。进一步研究表明,为了达到吸人眼球,形象易懂的效果,文章标题中使用结构隐喻的频率更高,例如,例1这则标题中,“客厅”是用于接待客人的房间,且显示家庭旨趣、展示主人品味的地方,“城市客厅”则隐喻金鸡湖展现了现代苏州之美,经常受到游客的光顾,金鸡湖之于苏州正如客厅之于家。
例1.《金鸡湖,一间色香味俱全的城市客厅》
方位隐喻则多用于描绘苏州园林独有的布局陈设。例如,例2中出现了方位关系,即“袁”和“元”在“口”字内部,分别构成了园林的“园”的繁体和简体。这种字面上的空间关系体现了苏州园林空间布局――园林之外一定要有围墙。
例2.‘@’与‘园’这两个字上,不管它们发生了多大变化,但‘口’没变掉。也就是说园林之所以为园林,正因为在围墙的里边。
而在表达更广的意义,尤其是抽象概念时就需要采用本体隐喻,借助一定的物理实体进行概念的转换。例如,在例3中,“茭白、莼菜和鲈鱼”指代了乡愁,形成本体隐喻,体现了江南游子对家乡独特的眷恋之情。总体而言,三类隐喻的使用各有侧重。
例3. 乡愁是什么?1700多年前,苏州吴江有位叫张翰的哥们回答说:茭白、莼菜和鲈鱼。
三、文化视域下《情调苏州》中的英汉互译
隐喻是一种思维模式。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反映了其民族文化最基本的特征。中国人重直觉、重形象思维; 英美人重实证、重逻辑思维。与英语相比,汉语中含有较多的形象,多用具体的表现法。英语隐喻多以事实为基础,而非形象。例如:“Starry,starry night”让人联想到了梵高的名画《星空》。
根据对《情调苏州》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对比研究,我们对该书的英汉隐喻互译提出了如下三条建议:
1.保留喻体。在英汉喻体相同,喻义相同的情况下,首先采取保留喻体的手法。隐喻翻译完成后,原文作者思维中的喻体意象能够在译文读者的思维中映射。
2.预设语境。由于文化差异,原文作者思维中的喻体意象无法在译文读者的思维中直接映射的情况下,译者可预设语境,尽可能保留喻体,让译文读者在了解语境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一步理解喻意。
3.转换喻体。在英汉喻体相同,喻义不同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转换喻体,但原文作者思维中的喻体意象无法在译文读者的思维中映射。《情调苏州》的英文版多采用这一翻译策略。
考虑到《情调苏州》一书的特殊性质,我们建议《情调苏州》中的英汉隐喻互译时多采用保留喻体和预设语境的策略,加强本土文化输出和中外文化交流。
四、总结
本文从苏州园林,街巷古镇、山水景致、苏式生活等方面研究了《情调苏州》一书中的隐喻和英汉互译,探讨文化是如何通过语言输出的,建议《情调苏州》中的英汉隐喻互译时多采用保留喻体和预设语境的策略,从而丰富这张苏州“名片”的文化内涵,增强其影响因子。本文期待以苏州作为典型案例,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校、两馆、三中心”(即艺术学校、图书馆老馆、少儿图书馆、市群众文化中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新建和改造工程项目整体稳步推进。全市乡镇(街道)基本实现综合文化站全覆盖;新增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工程7个,累计96个,覆盖率达48.5%;新增市级“东海明珠”工程14个,累计182个,覆盖率达91%;新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县(市)支中心3个,累计11个,覆盖率达84.6%,全省率先实现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全覆盖;新建社区(村)文化活动室580个,累计2526个,覆盖率达86.1%;新建图书信息“一证通”服务点118个,累计2200个,年服务量逾210万人,基础文化阵地建设得到新的发展。基层文化生活热闹丰富,以“万场文化活动下基层”为抓手,组织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3万场,基本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的目标;新建多厅电影院7家,全市放映农村数字电影2.7万场以上,累计观众475万人次,基本实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全覆盖和“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广播电视对农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未发现返盲现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有线广播通响率达80%以上;以提升节目质量为主要任务,全市每周开办对农广播电视节目57档,市局被评为省级广播电视惠民工程示范单位。为100个贫困村送戏100场,积极开展“欢乐农家大行动”等“种文化”活动,为全市低保家庭减免视听维护费和有线电视安装费,文化扶贫工作落在实处。
2、创新创优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创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全面铺开,局属6家单位的内部改革全部启动,区县(市)的改革由重点单位向面上拓展。群众文化“集约化、一体化”运行机制创新获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最高政府奖——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奖。搭建全国第一个农村数字电影GPRS监管平台,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充分肯定。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局机关和执法总队入选全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局机关入选市开展规范行政许可裁量权和推进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文书试点单位,有2个案卷被评为市级十佳行政执法案卷。积极落实“权力阳光”建设,37项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受理。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运行,成为全国第一家同时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等终端,随时随地提供数字图书信息服务的图书馆。
3、艺术创作生产丰富多彩。认真组织好重大艺术活动,成功举办第五届“西湖之春”艺术节·年市新剧节目汇演,共推出包括15台新剧节目在内的28个演出项目,演出47场,观众超过5万人次,总上座率超过80%,发放公益免费票5000多张,受到市民好评。借助网络平台,第二届“唱响”——题材音乐创作大赛成功启动。积极开展艺术评论,办好艺术评论刊物《艺览》,“文化”丛书第六辑——《戏曲史》、《浙江话剧发展史论》、《杭剧辑佚》填补了浙江省和市戏剧研究的空白。与中国剧协合作举办首届国际青年剧作家论坛暨优秀青年剧作家余青峰作品展演活动,推进艺术人才建设。创作生产喜获新丰收,舞台艺术类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9个,其中越剧《女人街》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4部作品入围第二届中国越剧节,多部作品入围省第十一届戏剧节,婺剧《绿云》作为浙江省唯一参加第16届亚运会文艺演出的剧目亮相广州。325件作品获市广播电视政府奖,45件作品获省级广播电视政府奖,5件作品获省级一等奖;群文类共获得包括全国“四进社区”活动金奖等在内的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项9个、市级奖项312个。
4、切实加强广播电视监管与建设。积极引导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媒体围绕围绕建周年、上海世博会、玉树抗灾、城乡统筹等重大宣传主题开展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完成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报刊综合质量评估工作,编发《视听评议》14期、《报刊审读》13期,落实“扣点责任制”,加强对广播电视和报刊内容规范的日常监管。积极开展全市广播电视涉外类、婚恋类、情感故事类、医药卫生类节目自查整治,完善广告播出的督查考评制度,与公安、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全市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及低俗视听网站专项清理工作,对3家非法网站实施了关闭,努力营造“绿色荧屏声频”。加强对全市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开展联合执法75次,拆除非法“小耳朵”532座,取缔非法销售窝点2个,创建34个无“小耳朵”示范乡镇(街道),上城区、下城区、余杭区和建德市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积极与省广电局联合起草了《公共场所显示屏播放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并已进入省人大立法程序;切实加强对IPTV的管理,及时提出了我市加强IPTV管理的具体实施意见和有关措施,开展了针对IPTV电视违法违规安装的专项执法检查。
5、努力推进新闻出版、版权保护及印刷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市数字出版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建设。与市文明办等联合举办读书接力活动,与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等联合举办“4·23”数字阅读市民体验日活动,努力把西湖读书节办成参与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的全民阅读品牌。以做好动漫节和世博会期间版权保护工作为抓手,启动为期一年的“版权保护—创业创新—就业论坛”,积极推进勘察设计业、软件业、广告业和饭店业的软件正版化工作,举办版权顾问进企业培训班3期,继续落实市政府与微软公司《关于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备忘录》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成功举办“4.26知识产权日”版权宣传周活动,开展全市版权执法人员地图版权知识培训班。举办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来自国内外期刊业界、海内外30余家新闻媒体的450余名嘉宾围绕“数字革新,期刊未来”的主题进行了探讨。组织全市相关出版物批发企业及文化创意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和年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等活动。建立跟踪制度、约谈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印刷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争取到银行“毕昇贷”额度5000万元,为中小印刷企业解决融资难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农村出版物发行“小连锁”工程建设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办好第十届西湖书市,推出了“人文”等10余个主题展,共接待读者5.45万人次,实现图书销售928万元。
6、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郑和下西洋》等7部动画片获国家级优秀动画片奖,位居全省首位;杭产动画片《梦回金沙城》成为第一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名单的国产动画电影,杭产动画片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第三届艺术博览会共展示38家国内外专业艺术机构200多位艺术家的5千余件精品力作,接待观众3万余人次,艺术品成交额1千余万元;积极支持相关艺术品行业协会举办作品展示活动,艺术品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宋城千古情》、《金海岸西湖之夜》列入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市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年度重点项目——《万松书缘》完成策划方案,演艺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进一步加强。抓好全市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总量布局规划和行业准入标准设置,天下游戏产业园成功创建“中国游戏与软件产业基地”和“中国国际游戏机设备与软件交易中心”,游戏游艺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研究制定了市《关于推进电影院线建设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不仅有利于电影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力地推进了电影文化公益事业,电影市场的发展有了新突破。
7、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市“非遗”数据库(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以第五个全国“文化遗产日”为契机,成功举办第五届市“风雅颂”民间艺术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等系列活动,5个“非遗”项目亮相上海世博会。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师范大学等9所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非遗”传承教学基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4家景区入选首批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经典景区;西湖区转塘街道等7个单位入选第三批市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下城区吴素莲等5人入选第三批市级民族民间艺术家,评审出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1位,为国家级、省级传承人52人次发放补贴经费23.5万元,我市的“非遗”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摘要:近年来在翻译文学的归属、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实施、中国文论“失语”的解决等多项问题上学界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引入变异学的成熟形态“他国化”的概念方能进行科学化剖析。文章结合现实针对性,对他国化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深入分析,并从语言、现象和话语三个层面厘清他国化进程的各个阶段,进一步证明了他国化理论的现实操作性,并揭示出其作为人类文化创新的动力这一宏观意义,旨在以此凸显他国化理论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他国化;西方文论中国化;变异学;文化创新
近年来在学界当中存在着涉及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相关建设、文化与文论的现代化转向等各方面的争论,通过综合性归纳和统筹,这些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中外文化与文论跨越方面。具体而言,如何开展西方文论中国化进程、总结并发展中国化,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文论失语症的问题,都成为现阶段比较文学理论研究及文化转向中的凸显之处。曹顺庆先生于2005年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当中建构和阐发了比较文学变异学,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因此以区别于法美的“求异”眼光对文学跨越性传播之后发生的变异和误读进行研究。在变异学的理论研究当中针对其发展的成熟形态,曹顺庆先生具体引入他国化的概念,并对其结合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实例进行了阐发。本文旨在具体分析,并对他国化的概念和意义进行学理上的肃清。
一、他国化的涵义与三种阶段
理解他国化首先需将其置于变异学理论的范畴以内。据曹顺庆先生的比较文学系统性专门教材《比较文学教程》当中指出,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以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发生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同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一国文学传播到他国会产生本国文学被他国所化或化他国两种不同结果,而他国化着眼于后者,接受国将传播内容加以改造和吸收,改变传播国文学在话语方式上的形态。不论文论语境是处于不同文明圈之间的文学传播过程中,亦或相同文明圈内的异质文化传播也均会出现变异,其概念当中强调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的改变,是其同文化过滤、译介、接受相比根本上的区别。鉴于他国化的发生既关乎本国的话语言说方式,同时与传播国的交流有关,因此需在重视和加强本国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的前提下对外来文学和文化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他国化理论的基础性核心思想正在于承认文学理论和文化思维能够在跨越性传播以后获得新的生命力。厘清对他国化的理解不仅能够指导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系统性建立,更是实现中西文化平等交流和和平对话的关键。
基于对他国化概念的全面认识和对其内涵外延的挖掘,以及对他国化典型案例的分析可知,他国化作为变异的成熟性形态大致会经过以下步骤,其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当中的方向性研究紧密联系。对他国化理论步骤的区分,也是区别于以往中西交流当中“器物”和“制度”之分的高层次、抽象化的概括。
(1)语言译介阶段
回归比较文学最本源的“跨语言”学科思维上来讲,语言翻译是他国化过程当中无可争议的初级阶段。“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强调在翻译中主体的创造性叛逆,就是在翻译引进过程中使原著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理论研究相结合,这是西方文论中国化的第一步。”任何交流均是始于口头或书面语言层面,其背后不仅关乎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惯性,更承载着某一国别语境当中的集体意识和文化思维,语言翻译既受制于语言系统本身的不对等性,更由于对接受国读者阅读和接受能力的考量以及翻译者自身知识结构和主观思维的束缚,发生变异实属必然。事实上翻译文学当中出现的创造性叛逆亦即变异的必然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而并非仅凭主观,但同时此种变异的发生同他国化的实现仍存在距离。佛经翻译当中的“格义”即强调用本土思想典故阐释佛教思想,《高僧传・竺法雅传》中有云:“时依雅门徒,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与康法朗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是从接受国思维方式出发以译文发生变异的明证。
(2)文化现象阶段
文本中形象和文化现象、生活方式的变异则是他国化过程的中期阶段,是伴随语言译介的更深入的变异形态。五四时期即通过大力译介外国文学试图在文学观念、文学思潮和文体建设方面汲取营养,将西方思想结合中国社会实况创作出的现代新诗和散文,实际即为他国化的例证。“在这意义上看,翻译就像是手段,由这手段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自己的新文学。”印度的佛教思想传入中国首先伴随着佛经的译介和流传,南北朝伊始各地兴建佛寺,广布僧侣,甚至统治者也开始在生活方式上崇尚一种佛家清净无为的状态,从生活方式和文化思维上吸收外来影响。二十世纪中国派遣各国的留学生回国以后成立诸种如创造社、语丝派等文学团体并兴办刊物,也是伴随着译介作品以后,在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上产生的变异,郭沫若曾说:“中国的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就因为这样的缘故,中国的新文艺是深受了日本的洗礼的。”基于对文化异质性的考量和把握,变异学和他国化理论是对法国学派等对形象研究缺陷的弥补。应当注意的是,文化现象,形象和文本、生活方式层面的变化也仅是他国化的中级层次,并没有实现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上的改变,不能将其视作同他国化一致。五四时期激进派强调中国摒除传统思维而实现全盘西化,实际也只停留在某些浅层次的文化和形象上的西化,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文论话语虽被破坏而断裂却并没有改变其本质特征。将形象和生活方式上发生的变异与他国化的实现相等同,实是一种局限于现象而非考量本质的看法。
(3)话语方式阶段
他国化的深层模式为一种取决于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发生变异的衡量范畴。此为他国化区别于文学误读和文化过滤,乃至形象和文化现象转变的标志。赛义德指出理论旅行到某一新的语境必然同理论的重新再现和制度化的过程相关,强调依据新的条件而对理论进行的改造才能使之摆脱力量减损的危险而重新注入活力。他国化的理念与之相似,传播国的思想文化经过长时间深层次的传播以后,接受国可能由于其自身文化条件的吸纳以及文学和社会需求的实现而发生思维方式上的转变,这时才会发生他国化的成熟形态,也即真正被接受国所化。佛教进入中国正是经过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加固,融汇外来影响才最终成为具有中国本土化色彩的禅宗,庞德的意象派诞生及寒山寺的流传也均为他国化实现的良好范例。他国化的过程伴随着文化流传的广泛深入,实现这一成熟状态需要更为广泛的持续流。
由语言层面到文本、形象和生活方式层面的转变,最终实现思维和话语言说方式的转变是他国化过程大致从变异的深浅程度上进行划分的结果。事实上他国化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叠加的涟漪化发展过程,在对待西方文论中国化问题上,既要考量历史进程中的经验,又需要结合当前中西国情和平等对话的要求进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凌驾以及后者对前者的迫切需求均会导致他国化进程和范畴、发展的速度产生变化。在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化共生的背景下,强调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以及和谐交流才是主要任务,他国化概念的提出也须在主体多元共生的背景下发生作用才具有其现代性意义。
二、宏观意义――人类文化创新的动力
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有所不同,其重视对不同文化之间文学异质性的探求。异质文明之间的话语问题、对话问题、对话的原则和路径问题,异质文明间探源和对比研究问题、文学与文论之间的互释问题等,都是在强调异质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根本性特征和方法论体系。①在跨文明的基础上提出文学的他国化问题。是跨异质文明的基础上解决失语状态切实可行的途径,即通过文论的他国化,可以实现对他国文学的改造。
变异和他国化进程是文学传播与交流过程中的重要规律,也是思想文学革新的重要途径,是人类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之一。文化和文学之间的交流存在着接受屏幕的问题,即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欣赏习惯和思维习惯不同,不可避免会带来被传播文学意义的增减和变化。试想如果没有他国化进程,中国的重要思想体系禅宗也就不会存在,没有中国禅宗与道学思想的作用,日本的物哀艺术及俳句也无法落脚。庞德的意象派可能也没有产生,中国化也只是空谈。因此在当今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下,将他国化这样一种比较文学甚至是比较文化下的核心理论加以坚持,有利于把握人类文化和文明进步和创新的规律,从而思想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而不是秉持一种狭隘的观念进行无谓的争论,这才是他国化理论的推而广之的真正价值所在。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理解并厘清他国化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狭隘局限的学术思维,而产生对文化交流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合理性解释。针对当前凸显的西方文论中国化问题,实际须从平等和谐的角度把握才能够实现科学认知,“西方文论中国化不是中西文论话语的简单拼凑,它是对文论他国化规律的合理运用。”只有明确重视以中国的学术话语为主,将西方文论进行有机融合,在平等对话中实现异质互补,才能实现化西方,而不是为西方所化。从他国化的视角出发,文论在不同语境当中的呈现状态及其在流传过程中的误读和过滤均实属必然,这类变异已证明进入了他国化的进程,其话语言说方式在未被接受国所化之前出现的龃龉矛盾并不能成为否定文化交流和传播可能性的理由。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根本性思维,并基于跨文明研究的平等性出发对西方文论进行借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他国化。
他国化作为变异进程的终极状态,在学科理论上来讲,是比较文学变异学范畴中的重要标准及核心理论,不仅在涉及跨越性文化交流的领域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更提供了一种人类文明可能通过和谐交流和沟通达到的创新手段。在当前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语境下,重视并理清中国传统文论话语,正确处理外来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从而实现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发挥其应有的力量均呼唤着对他国化理论的学习和吸收。从人类文明的创新和共同发展角度理解他国化,更能够在解决比较文学理论、文化交流和构成等诸多问题上提供根本性借鉴。(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曹顺庆、邹涛:《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再思考》,《三峡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参见陶东风:《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吴兴明:《“理论旅行”与“变异学”――对一个研究领域的立场或视角的考察》,《江汉论坛》2006年第7期。
[4]王宁:《文化研究语境中的巴赫金与理论的旅行》,引自金元浦编:《多元时代的文艺学建设》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页。
[5]曹顺庆、谭佳:《重建中国文论的又一有效途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关键词 散文翻译 归化 异化
0引言
散文与诗歌、小说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结构灵活,语言生动简洁,不像诗歌,韵律比较讲究,也不像小说,情结跌宕起伏,因此研究散文翻译有益于翻译实践的发展。《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3》是张培基的最新散文翻译著作。其散文选材恰当,译文通畅地道,沿袭了其1、2两册的诸多优点,为翻译研究案例的上佳之选。在此散文翻译专著中,张先生有些内容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更加完整地保留了其中的汉文化信息,有时又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对许多中国文化进行改写,便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理解译文,在语言及艺术的再创造方面更见功底。
1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人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提出来的:“There are only two methods of translation. Either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or he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简而言之,其中一种翻译策略就是以读者为中心,另一种则是以作者为中心。1995年,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中,将第一种翻译策略称作“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 ,将第二种翻译策略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这两种翻译策略的支持者不乏翻译大家。例如,韦努蒂是异化翻译的倡导者,他认为译文应该忠实地反映原文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通过保持差异来达到文化交流和丰富目的语文化及表达方式的作用,因此,他主张“抵抗式”(resistance)的翻译策略。与之相反,美国语言学家奈达(Nida)则是归化论者。他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翻译应该以读者为服务对象,译文应尽量向读者熟悉的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规范靠拢。
在国内,由许均在文汇读书报上发起《红与黑》几个不同译本的读者调查的讨论,直接引起归化与异化的交锋。许多老一辈翻译家,如傅雷、钱钟书等大多倡导归化的翻译方法,与他们不同,现代的译者更多的是提倡异化,前有刘英凯的“归化―翻译的歧途”,后有孙致礼的“12世纪的文学翻译:异化为主导”。然而,归化和异化绝非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尤其在散文翻译中更应灵活地结合二者,在需要反映它国鲜明的文化特性和地域特性时,应适当采用异化手法以保持原作的异域特色,而在需要引进异国先进文化时,为了更好地将之融合并吸收,应该适时采用归化手法。有很大一部分的译著都有其偏向的一种翻译方法,不是归化便是异化,而本文所选张培基所著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在不同的文段或者字词的翻译时酌情采用了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充分利用了两种不同翻译策略的优点。下文将分别举例说明该著作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
1.1归化
Example 1:一个人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点失常,反而不如顺其自然为佳。
One overrates physical training while dreaming of living a long life must be mentally unbalanced. He should learn to 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Zhang Peiji,2007:152)
如果按照中文词意对照翻译句中比喻的话,译文将会是“One dreams of living a long life,just like drought longs for rainy”,此译文对于没有中国文化教育背景的人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因此,张先生没有翻译这一让外国人无法理解本体喻体关系的比喻,而是按照作者的本意直接翻译。
Example 2:少女时芬芳浪漫的憧憬已经离我模糊而遥远,青年时期追求的苦涩却历历在目,不管是芬芳还是苦涩,都要在这里打一个句号,我从不后悔。
The beautiful dreams of romance in early girlhood were vague and far off. But the bitter experience of courting in later days was still clear before my eyes. Beautiful or bitter,both are of another day. And I’ll never regret at all. (Zhang Peiji,2007:270)
【关键词】文化板块教学;全课程;简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0-0044-03
【作者简介】郭有吉,南京市天景山小学(南京,211100),高级教师,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
英语教学必须有文化的渗透,否则学生的语言学习便会沦为单纯的技能训练,失去灵性与意义。译林新版《英语》教材设置了文化板块,将语言与文化紧密结合。文化板块的内容与语篇内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同时注重中外文化的比较,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下,人类信息交流日益频繁、深入,英语学习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交流。因此,教师应在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关注文化知识的输入、文化意识的渗透、文化行为的塑造、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内涵与原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小学英语文化教学应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会或多或少地学到语言中的文化信息,要让学生关注语言本身具有的文化特性与功能,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教学。二是要总结文化教学方法,使有意识的文化教学变得有意义。比如,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如何强化学生的英语文化观念,如何通过文化实践塑造学生的文化行为,形成跨文化能力等。那么,小学英语文化教学应注重什么,具体途径又有哪些呢?
(一)文化教学要围绕文化要素进行
文化要素包含很多内容,其核心要素主要有文化产品、文化观念、文化实践、文化社群和文化个体。文化产品既包括有形产品,如建筑、衣饰、动植物制品等,也包括无形产品,如家庭、宗教、习俗、礼仪等,文化产品是文化教育的载体,以此为基础学生创建文化社团,参与文化团体活动,会形成一定的文化观念,从而实现文化教育的目标。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因此,英语文化教学必须紧密围绕文化核心要素进行,只有这样才会有所依托,而不至于让文化教学空泛。
(二)文化教学应贯彻全课程理念
文化包罗万象,在英语文化教学中要体现“全课程”理念,这既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途径,也是落实以文化为载体的语言学习的必然条件。教师在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品德、语文、数学等学科整合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文化意识渗透,可以让学生感悟文化,形成跨文化能力。文化应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处处、时时、事事、物物都贯彻文化教育理念,这要求教师善于设计综合的教学活动,从而为文化教学提供有效的载体。
(三)文化教学应简约灵动
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宗旨是一致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教学应以生为本,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文化教学必须契合学生的特点,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为他们服务。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简约灵动、富有童趣的活动来开展文化教学;同时,由于一线教师占有的文化教育资源有限,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形成简约的文化教学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教师可以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创设文化氛围,呈现文化产品,引领学生参与文化实践,形成文化观念。
二、文化板块教学的实践探索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从五年级始增设Culture time板块,对教师而言,文化板块“如何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深入思考。Culture time的教学不仅要有独立性,还要将其放入整个单元乃至整个课程的背景中,应注重课程整合,立足学生实际,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教育的双落实。
(一)独立成章,但又相得益彰
教学中,文化板块往往会与其他板块进行整合,比如Sound time,Fun time,Grammar time等,但作为内容独立的教学板块,教师必须考虑其教学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等诸多方面应保持统一性、有序化,不能因其他板块的加入而影响其教学进程。同时在与其他板块的整合中还要多考虑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应过渡自然、衔接有效。
如:在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2 A new student(Culture time)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复习课文,总结序数词与楼层的表达方式;然后由楼层的表达方式过渡到文化板块教学,教师呈现图片让学生了解In the US , this is the first floor. But in the UK,this is the ground floor, it’s not the first floor.在辨析英美对“一楼”的表达后,教师适时提问:How about in China? 将中国与英美进行文化比较,得出了It’s as the same as in the US.最后,链接本单元的Grammar time,教师以本校教学楼为例呈现语法板块:Where’s our classroom?和Is there a...on the first floor? Are there any computer rooms on the second floor?等。这样就将本单元的Culture time和Grammar time等板块进行了有效整合,同时又保证了板块的相对独立性。
教学中,教师要将文化板块置于单元整体教学中。如,在学习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时,教师结合Culture time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Do you like the king’s new clothes?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Why? 由此让学生发散思维,有的学生回答:No. Because it’s not real.有的W生则回答:Yes. Because the king looks strong, but he is silly . I like it.最后教师抛出问题What clothes do you like?由此引出学生对服饰文化的探讨。
除此之外,服饰文化的教学还应贯串于英语教学的始终,译林新版《英语》教材的每一册都会涉及服饰,教师可以通过时装秀、服装设计、服装推荐、服装导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文化渗透,在活动中比较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二)重在实践,体验文化生活
文化板块的教学要重视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从中体验、感悟文化,形成文化观念,塑造文化行为。
1.让学生做好文化教学的准备工作。
译林新版《英语》文化板块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内容相当广泛。教师除了要用好教材、录音、录像等配套资源外,还要在教学前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准备作业。在教学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的Culture time中涉及的中外名胜The Great Wall,Stonehenge,Buckingham Palace,Yellow Stone National Park,The Grand Canyon,The Great Barrier Reef,Uluru,Niagara Falls时,教师就要提前布置准备作业,如:搜集世界名胜的介绍或相关图片、游历者的感受等。将这些资源带进课堂,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异域文化,更有效地进行互动交流。
2.创设有效的文化体验活动。
体验是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根据Culture time的内容设计阶段性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做、讨论、推介等活动体验文化。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Culture time)时可让学生比较中外食品的异同,并让学生推介一种中国或西方流行的食品,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并展示,如制作汉堡、热狗或举行茶艺表演等。
3.通过交流与探讨,让学生形成文化认同。
在Culture tim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文化评析”“文化辩论”等环节,以深化文化教学。如:在学习Food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Which food do you like best?Why?在讨论或辩论中,学生不仅要给出各自理由,还要呈现了例证,这些例证包括故事、表演、实物等。学生通过文化讨论、案例呈现表达各自对中西方食品的认识,实现了文化碰撞,培养了文化意识。
(三)因材施教,目标达成简约有效
Culture time教学要根据学生与教学的具体情况而定。下面,笔者以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Culture time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结合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行因材施教。
Step 1 呈现文化产品
T:Boys and girls, what festivals do you know? S1:Christmas.
S2:Spring Festival.
教师呈现相关节日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节日文化。导入简洁明了。
Step 2 学习文化产品
讨论相关节日之后, 教师重点呈现三个节日Christmas, Spring Festival, Thanksgiving,然后让学生朗读并学习这些词汇。
学生在了解节日后,教师呈现三个节日,突出重点教学内容。
Step 3 感受文化产品
T: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Christmas Day?
Ss:...
T:Yes. Christm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the UK.
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感受文化。教师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Chinese New Year is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China. We also call it “Spring Festival”.Thanksgiving is a very important holiday in the US.
Step 4 体在社群中进行文化实践
针对不同的节日,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并进行合作表演。讨论与表演的内容包括:祝福他人、获得礼物、参与活动、分发食品等。
通过文化讨论与表演,巩固所学内容。让文化个体在社群中进行文化实践,感悟中外节日文化。
Step 5 形成文化观念
T:What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Why?
S:...
一、旅游英语课程设置情况
旅游英语培养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熟悉酒店管理、旅游业务、导游技能方面的基本知识,适应涉外旅游企事业单位和旅游相关行业工作的中、高级应用型外语人才。
旅游英语课程设置以旅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中所要求的核心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由旅行社、酒店、旅游企事业单位相关行业的专家、教学骨干组成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行业分析,依照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核心职业能力分析和归纳。
本课程设置根据旅游类专业培养目标,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确立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参照导游资格考试标准,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旅游英语、英语口语等课程为前导英语基础课程,旅游概论、导游概论、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文化为后续旅游知识课程,满足涉外旅游企事业单位和旅游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还有马列课程、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为主的公共课程和到相关旅行社、旅游公司、涉外酒店等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训部分共同构建了旅游英语的课程体系。(如图表所示)
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材版本陈旧、内容脱离实际。旅游英语选用的多是国家统一编订的教材,没有地域特色。随着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教材中的教学材料、案例远远落后于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尤其是相关实训教材的缺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旅游英语的教学 过程中,很多老师还是沿用了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讲解语法点、词汇和练习,以考试为中心,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中心。教学手段也就是制作PPT 进行讲解,忽略了课堂上“旅游环境”的创造,让学生体验模拟“旅游业务实训”,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3.教师复合知识欠缺。讲授旅游英语的多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英语基础很好,但对旅游知识了解不多。在授课中容易形成注重语法、词汇的讲解和训练,忽视 旅游业务知识的讲解或是旅游业务知识的讲解不能深入浅出,讲解得不透彻,不便于学生理解。而旅游英语的课程很多是英语和旅游的结合,既要求老师有很好的英语基础,也要有一定的旅游实践经验,这样在授课中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些都要求老师具有英语和旅游双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是“复合型”教师。
4.顶岗实习不等于实训教学。学校认为安排了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就完成了实训教学,或是由于实践经费有限只能这样安排。然而顶岗实习只能解决工作中的动手问题,并不等于实训教学。现在旅游英语的实习很多是到酒店或旅行社做一些很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学习到的实践经验有限,影响了实训的效果,不便于学生对旅游行业工作性质的理解。
三、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1.建议选用最新的教材或是由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的单位派出行业专家与本校教学骨干一起合编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开发更要结合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问题和相关的解决办法进行编写。
2.教学模式要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由学到做,再由做到学,体会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再由实践中总结出经验的过程。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旅游环境的预设,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引进和培养“复合型”教师。旅游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对英语教师进行旅游知识的培训或到旅游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对旅游专业教师开展英语培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旅游行业的发展更新很快,可以让“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方对教师开展讲座,进行行业知识的更新和业务素质的提升。
摘要: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但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中电影字幕的作用不言而喻。字幕翻译是电影文化交流主要途径。而归化与异化作为两条翻译规律,也是电影字幕翻译实践不可或缺的法宝,直接关系到翻译效果,是电影与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相吻合、融入异域文化的保障,有助于推动电影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关键词:电影;字幕翻译;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48-03
随着我国电影行业发展,国外引进影片数量增多,而我国影片也获得了诸多出口机会。电影市场的繁荣,促进了中外影片的相互交流,也使电影字幕翻译迎来了春天。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介质,要让不同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受众能够了解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情节和情感,字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字幕翻译使得电影在不同文化切换中游刃有余,使电影突破了语言和文化的限制,真正走向了艺术的无阻碍交流。
一、字幕翻译的重要性
电影是一门集合了音乐、绘画、雕塑、舞蹈、戏剧、建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运用直观形象实现故事情节呈现和推进,带给观众视觉、听觉的感观体验,是综合性的审美享受。[1]人们之所以喜爱电影,不仅仅因为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为人们展现了异域风情,使人们通过小小的屏幕即可了解到世界,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习惯的人们进行情感交流,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而要实现电影的传播性、宣传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离不开一个能够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电影字幕。
(一)何为字幕翻译
随着我国电影市场逐渐兴盛,对于引进非母语影片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强烈。早期大众观看非母语影片是借助配音来解读对话,了解电影内容的。但随着我国观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为保障电影原声,电影字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在非母语电影引进的译制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电影字幕翻译已成为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秉承将源语翻译为目的语的宗旨,通过电影屏幕下方的同步文字,最大限度地为观众展现影片的源语文化、呈现大量的影片信息,[2]以帮助观众解读人物对话、了解电影情节、激感共鸣,提高观影体验。因此,我们评价电影字幕翻译效果时,有两点极为重要:其一是否展现了源语文化,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其二是否遵照影片信息,即是否歪曲了人物对话的本意。要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要求翻译者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对源语文化相当了解;同时具有相当的电影解读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当然,翻译者还需要充分了解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
(二)字幕翻译特点
虽然电影字幕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具有文学翻译的特质,但不容忽视的是,电影字幕翻译是为电影文化传播服务的,而这项使命也使电影字幕翻译同时兼具了电影画面的特质。
首先,电影字幕翻译需要简洁,满足电影字幕的瞬时性特点。这是由于电影字幕跟随电影画面的切换而变化,字幕应与电影画面完全吻合。而电影画面具有强烈的流动性,每帧画面都有所不同,且不能够反复翻阅。一个画面错过了,并不能在下一个画面中补充说明。因此,电影字幕翻译需要尽量简洁,在不影响解读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观众的阅读时间,才能跟上电影画面切换的速度。
其次,电影字幕翻译注重通俗化[3],体现电影字幕作为非母语文化背景交流工具的本质。电影本身肩负了文化传播的重任,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特色,而要使得异域受众接受这些文化,则是需要将源语文化转换为通俗化的目的语言,才能有效弥补文化内涵、、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形成的差异。世界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的本质就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对于文化背景的尊重远胜于翻译技巧。[4]
再次,电影字幕翻译应坚持综合性原则。既然电影本身是一门集音乐、画面、台词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那么作为服务于电影的字幕翻译也应当坚持综合性原则,在解读人物对话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人物内心世界、动作表情的传递,才能将人物和故事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加贴近源语文化。
(三)字幕翻译的影响因素
任何一项事情都会存在影响因素,电影字幕翻译也不例外。从电影技巧来讲,画面切换过快、人物对话节奏过快、角色切换频繁、画面延续时间短等因素,都会对电影字幕造成影响。很多时候,观众还没有看完字幕,画面已经切换过去了;或是观众忙于读字幕信息,而无暇顾及观看画面,都会大大降低观影效果。
从翻译技巧来看,电影字幕翻译应与观众欣赏习惯相吻合。在观看非母语影片时,观念会下意识地运用母语的语言习惯来比对影片中人物的口型。尽管不同语种之间由于发音、语系的不同,其发音口型并不相同。尤其汉语作为汉藏语系,与印欧、乌拉尔、阿尔泰、高加索、南亚等其他8个语系有较大不同。[5]一旦字幕与人物口型不吻合,会非常明显。
从语言应用来看,文化差异是很难弥平的差异。在字幕翻译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文化差异仍然是首当其冲的主要因素。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导致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不同,且社会流行文化也不同。虽然字幕翻译时可兼顾本国社会文化,但两种不同文化的相融需要时间的洗礼,电影字幕只有短短的几个画面,避免出现词不达意之处,从而降低影片的深层解读效果。
当然,影响电影字幕翻译效果的因素还有许多,以上仅列举了其中一些共性问题,以便为电影字幕翻译找到通用的策略。针对以上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在选取电影字幕翻译策略时,应坚持共性与个性兼顾的原则。即选择能够解决共性问题的策略,而针对不同影片的文化背景、不同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这些个性需求,选择更加匹配的翻译策略。目前较为常用的两大策略是归化与异化。
二、归化翻译策略及应用
归化是文学翻译中常用的方法。而电影字幕翻译作为文学翻译一个重要的分支,其翻译内容以人物语言为主,符合文学翻译规律,故而也适用文学翻译策略。从电影字幕翻译的界定来看,其坚持将源语翻译为目的语。所谓目的语,可以理解为母语或本地语言,是外来文化融入本地文化所必需的语言工具。故将电影中的非母语翻译为受众所通晓的母语,本身就是一个语言归化的过程。
(一)归化翻译策略
翻译中有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一是源语,一是目的语。这两个元素同样重要,分别代表了翻译的两个视角。以源语为目标的翻译策略,注重外来文化的原味;而以目的语为翻译目标的策略,则注重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过程。这个过程即为归化。[6]在归化翻译的过程中,淡化了翻译语言中的异国情调,而是坚持将异域文化融入本土文化中,即采取目的语为归宿的翻译策略,为观众提供透明的、自然的译文。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 Eugene A Nida)则提出了“意义是第一位的,形式是第二位”的翻译理论。他注重受众体验,提倡翻译应尽量贴合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以目的语为翻译终极目标,为受众提供符合语言习惯的译文,这样便于消除外来文化在本地化传播的障碍。
(二)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归化策略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归化是较为常见的策略。尤其在引进非母语影片时,作为我国这样具有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度,与外来文化的背景差异较为明显,尤其与西方国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不同,正是考验电影字幕翻译水平的机会。而归化策略的应用,正好可以有效弥平中外文化差异,使外来文化融入我国社会思想体系中,便于受众了解电影中所传播的外来文化。
以《阿甘正传》这部经典影片为例,其中有一个重要桥段,即阿甘自中国返回美国后,运用了一句经典的话来形容自己所行的收获。
原文:“I was a national celebrity,famous even than Captain Kangaroo.”
直译:“回国后我成了英雄,比那个有名的袋鼠船只还出名。”
使用归化策略翻译:“回国后我成了名人,比天皇巨星还有名。”
上述案例可以明显地看出,使用归化翻译策略与否的巨大差别,尤其是后半句,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从字幕效果来看,若观众看到直译字幕,第一反应是了解“袋鼠船只”是什么?尽管作为美国一档炙手可热的儿童节目,但在中国却鲜有人知。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不可能现场去搜集有关“袋鼠船只”这档节目的资料;而在翻译中加入标注的做法更不可取,因为稍纵即逝的画面不可能给观众留下长篇累牍的时间。但“天皇巨星”这个名词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只要提到这个词,其意便人人皆知了。运用归化翻译策略,使这一句对话迅速被我国观众理解,也使这部洋溢美国精神的电影实现了本地化传播。
(三)归化翻译策略的实际应用
尽管近年来,欧美大片在我国大受欢迎,一些欧美文化也被我国受众所接受,但由于文化差异,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并未得到受众认同。甚至一些电影字幕翻译采取了归化策略,但却适得其反,引来观众不满。那么,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归化策略运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应谨慎地选择适合于归化翻译的文本。不是所有文本都适用于归化策略,有些电影中的单词并不适宜做归化翻译。如影片《环太平洋》中将主角使用的功夫译为“天马流星拳”。影片中的功夫与受众传统中的“天马流星拳”具有较大差异,且这一路拳法是我国的传统,而并非美国文化传统。这次归化翻译策略的应用并不得当,观众并不认同。
其次,要有意识地采取一种自然流畅的目的语文体。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阅读兴趣和观众对文字的熟悉度;另一方面往往采取社会流行语作为目的语,有助于加速外来文化与我国社会文化的融合。毕竟观看电影的受众群体通常为中青年人群,他们对社会流行文化,包括流行语言,非常感兴趣。
比如好莱坞著名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从电影名字的翻译就充满了中国元素,“功夫”与“熊猫”都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元素,运用这两个单词,一下子拉近了电影与中国观众的距离,甚至很多观众把这部电影当成了中国电影。而片中从人物的言谈举止到造型,再到背景赋予的浓郁中国元素,也应和了片名。而在电影字幕翻译方面,翻译者运用了归化策略,如:
原文:“There were no match for his bodacity.”
使用归化策略翻译:“目前还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编剧为熊猫大侠独创了“bodacity”这个词,以表现他武功盖世,而这个词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汉语词汇,于是翻译者便通过对人物造型和前后剧情的揣摩,再结合中国文化,进行了归化翻译处理,将源语翻译为更加自然流畅的目的语,使台词更贴近中国观众的审美诉求。
再次,插入解释性字幕。文化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语言方面,还有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这些元素已深深地融入电影中。电影字幕的使命是帮助观众解读电影,因此在一些关键性桥段,应适当插入解释性字幕,以起到辅助观影的作用。如美国著名电影《幽灵小镇》中有一句台词:
原文:“have pennies on one's eyes”
直译:“不久,他眼皮上就会放上钱币。”
使用归化策略翻译:“病入膏肓。”
运用了古希腊死亡仪式的说法,直译难免令观众一头雾水,运用归化翻译“病入膏肓”这个中国成语,结合中国文化特色再现了主人公正走向死亡的状态,并插入解释性字幕“在死者眼皮上放钱币是古希腊死亡仪式”,则观众就一目了然了。
三、异化翻译策略及应用
归化翻译的宗旨是以目的语为目标,但并非所有台词都可以采取归化翻译法。电影中所传播的不仅仅是人物对话,还集合了音乐、绘画、雕塑、舞蹈、戏剧、建筑等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具有浓郁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和语言特色,如果生搬硬套地运用归化翻译,只会适得其反。比如《黑衣人3》中出现的“地沟油”“瘦肉精”这些发生在我国的社会现象,在西方社会中并不存在,一味迎合我国社会文化,偏激地运用归化翻译策略,得到的必然是观众的反感。因此,在某些特定情境下,还需要尊重源语文化,采取异化翻译策略。
(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是在尊重源语文化的基础上,尽量为呈现源语言、保留源语言文化和语言特色的一种翻译策略。[7]从翻译目的来看,异化翻译是与归化翻译相对的一种策略。
著名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提出异化翻译策略,他认为“异化翻译完好地将异域文化带到读者面前,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文化差异”。较之归化翻译策略对文化融合的关注,异化翻译策略更注重对原著的忠实,对源语文化的尊重,很好地为本土观众介绍了外来文明成果。总之,归化与异化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并非真正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存在的。
(二)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异化策略
在电影文化传播越来越广泛的今天,电影所承载的不同文化、语言和历史等元素,也随之一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而基于不同语言背景的受众,则需要通过电影字幕翻译来辅助观影。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对电影故事情节的理解,对人物对话和内心情感的理解,都来源于电影字幕。从这一角度来看,电影字幕也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尽管归化翻译策略很好地将电影作品呈现给不同文化的观众,但出于对电影原著的保持,以及异域文化的传播,还需要运用异化翻译的策略。
如美国著名情景喜剧《老友记》中有一个桥段,女主人公热情地向客人介绍自己所做的一道菜时提到了“rot-shrimp ravioli”,这是一种方形的、内装有馅的煮食,来源于意大利。从直译来看,与我国常见的一种食物“馄饨”极其相似,若直译为“馄饨”,会误导观众,以为这种食物已传播到了意大利,这样就歪曲了片中原意。而事实上,这是一种“意大利方饺”,尽管与我国的“馄饨”在成形和烹饪方法上都极其相似,但二者并非同一种食物。因此在翻译时应坚持异化翻译策略,译为“意大利方饺”,使观众了解到意大利也有饺子,并增长了见闻。
(三)异化翻译策略的实际应用
异化翻译策略的最大特点在于冲破了目的语语规的桎梏,最大限度下保留了源语文化和异域风情。随着受众对异域文化的接纳,异化翻译策略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运用异化翻译策略,还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首先,不必完全遵循目的语语言与语篇规范。最为典型的就是人名翻译,由于汉藏语序中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国家语种,除匈牙利外,都采取的是名在前姓在后的语序,且西方国家相互称呼时,往往称呼姓、或称呼名,很少有全名称呼的,这一语言习惯与汉藏语系的受众有很大差别,在翻译时应保留源语习惯。
其次,根据画面情境可适当选择不通顺,甚至艰涩难懂的文体。主要是针对宗教类词语的翻译,如《圣经》中的语句需直译,以保持《圣经》教义的完整性,尊重外来。同时,对于古语,或谚语、或成语,应采取异化翻译策略。这种情况在我国电影的英语翻译中较为常见。如电影《非诚勿扰》中就运用了我国古代一句谚语“刀枪入库,铸剑为犁”,为保护源语文化,为观众呈现汉语文化,就采取了异化翻译策略:“swords beaten into ploughshares and spears into pruning booksy”。
随着我国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电影字幕翻译已成为翻译界一颗璀璨的新星,其对于电影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8]当然,影响电影字幕翻译效果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文化差异、语言习惯、翻译的电影知识等等因素。但作为字幕翻译者可运用归化与异化两大翻译策略,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运用归化,拉近东西方地域距离,弥补中西方文化差异,既使我国受众了解国外社会文化,也使国外观众了解到我国文化传统和社会文明水平。而异化的运用,则使我国受众感受到国外社会文化的不同之处,也使国外受众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色。归化与异化是电影字幕翻译中两项重要策略,而并无优劣之分,只要适当、适度、适时运用这两种策略,即可达到推进电影文化传播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王珊. 论电影音乐对电影叙事的建构[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12:85-86.
[2] 张兴福.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英文影片字幕翻译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 2015.
[3] 吴蔚. 论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J]. 电影文学, 2013,24:154-155.
[4] 秦小红.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简介[J]. 海外英语, 2014,04:121-123.
[5] 段莹. 世界语系简介[J]. 青春岁月, 2014,06:33-38.
[6]田运平. 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1:107-108.
【关键词】中式菜名英译;翻译评价体系;跨文化交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中华美食在全球范围内再掀热潮。菜肴名称能够折射出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饮食文化,好的译名对宣传中华饮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吸引外国食客,实现中外文化交流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然而,经过调查,中外餐馆中的中式菜肴英译名,却鱼龙混杂,引得网民热议,褒贬不一。由于菜名的翻译目前尚未有统一评价标准,中式菜肴英译无法规范,这使得弘扬中华美食文化进程常因匪夷所思的中式菜名翻译而裹足不前。本研究经过大量资料查阅,文献梳理,发现前人对菜名翻译的探究多在于翻译技巧,并未对中式菜名英译优劣与否的规范标准体系做探讨。欲弥补这一不足,本研究拟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中式菜名翻译评价体系。
一、理论框架
中式菜肴的命名方式多样,内涵丰富,所以要研究中式菜名的英译,必须要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来指导,课题组经文献梳理、理论研究,搭建以下理论框架以指导本研究的实证研究和评价体系构建:
二、实证研究
课题组进行实证研究的目的有两个:1)了解英语食客对中式英译菜名理解中存在的一般规律;2)基于该规律,构建具有指导意义的中式菜名英译的评价体系。
在分析大量中式菜名英译案例后,课题组设计了针对英语国家食客的英文问卷“Questionnaire on Foreigners’ preference about Chinese dish translation”和针对中国食客的中文问卷“中国菜名翻译现状调查”,各回收有效问卷500份。
鉴于中国菜名英译主要是为以非汉语为母语的人们提供便捷,向外国友人传播中华美食文化,因此在进行问卷分析时,课题组主要分析英语问卷,以了解英语使用者对中式菜肴译名理解、满意程度等,中文问卷调查结果则作为辅助参考,辅以分析译名不足之处的原因及预期译名的效果等。在对收回问卷进行整理分析之后,课题组总结出影响外国食客们对英译菜名的理解和满意程度存在于两方面:译名的语言形式和译名的涵盖内容。以下是本次问卷中的一些案例。
(一)语言形式
文本形式最直观,但国外食客对其有何要求?通过调查可知,核心要求是简洁,其次是忠实于原文的文化信息,如下表所示:
根据图1可知,55.32%的外国食客倾向于简洁明了的译名。受众对形式简约的追求受到目的和思维方式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在英语使用群体眼中,菜名最直接的目的是让食客有可借代的称谓。如果译名冗长,不便使用,这个译名便失去了其作为菜名的意义,不利于其发挥跨文化交际在美食文化沟通上的“桥梁”作用,若受众连菜名都无耐心读完又怎么食用,自然也无法传播美食文化。另一方面,是集体的思维程序使然。在西方宗教、历史文化、教育体制、政治制度等多方影响下的西方人思维模式多直接,实际,不喜转弯抹角,不似中国文化追求婉约,钟爱委婉表达,西方人更希望看到菜名便对自己所点之菜一目了然。若是译名过长,还须字斟句酌细细品读,食客便失去了点餐的耐心转而选择“短小精悍”的菜名。
图2显示,51.06%的外国食客选择A,既简洁,又忠实于本道菜食材,证实了上面的结论。但值得注意的是:C译文虽然很长,但选择的人也很多(42.55%),这一点其实反应了外国食客对中国菜名中文化元素的关注。
(二)涵盖内容
菜名的最基本功能是让食客了解他们吃的是什么,英译的中式菜名也不应该例外。其次,许多中国菜名文化寓意深刻,所以英译时仅仅着眼于语言形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关注菜名的文化内涵,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据图3,73.8%的调查对象认为译名务必要反映其食材。对于菜肴食材的了解,对西方人至关重要。但中式菜肴常常食材丰富,配料繁多,若一一详译,则严重违背了西式思维对语言形式简约的追求,所以内容一般只体现主食材,如果是特别口味的菜肴会将体现酸、甜、苦、辣、咸的配料名也译出,便于不同口味食客选择。不过,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对于菜名内容上是否表现了烹饪手法,外国食客们倒并不在意。西方并不像中国在菜肴制作上讲求繁复工序,虽然也有耗时费力的大餐,但大多还是方便快捷的食物为主。反观中式烹调,方法多样,精于运用火候,且做法精细,刀工见长。若是在菜名上反映巨细,国外食客,实难有耐心看完菜单。
此外,64.6%的食客认为中式菜肴译名须传达文化内涵信息。访谈结果表明,多数外国食客知道中菜名有文化内涵,他们认为这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很好途径。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些菜名源于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或是寓意深厚,菜名字面既不反映菜肴原料,也不反映其烹调制作方法,若要道明其含义,需要诉说一段历史、解释其美好蕴涵,但翻译过细又会违背简约原则,所以要综合考虑。将寓意融入菜名,这是翻译菜名的一大难点,常须舍形或舍音而意译求神似,在涵盖寓意的同时须注意简洁性,以达到让国外食客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其背后的文化魅力,真正做到弘扬中华文化。
三、体系构建
在构建中式菜名英译体系之前,我们首先要对中式菜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基于问卷调查中了解到的外国食客对中式菜肴语言形式和涵盖内容的理解程度,本研究将中式菜肴分为三大类:
(一)知名传统菜肴:中华美食传入西方早有历史,一些传统中国菜肴因远传海外已久,已有广为国外友人接受的直接音译名,少数不仅有音译名,还有类似西方菜肴可与之相对应。
(二)普通家常菜肴:在普通用餐场合,人们点的多是家常小菜,中文菜名比较直白,基本只体现主要食材,如土豆丝;有时也包括烹调方式,如番茄炒蛋;或体现菜肴形态,如紫菜汤。
(三)深层寓意菜肴:许多中国菜名吉祥典雅,人们常用菜肴原料名称或者其色、香、味、形或音的特点为其取一个吉祥如意或美丽动听的名字。此类菜名直接反应人们喜爱、情感和愿望。
根据以上分类结合问卷分析及实践调研,笔者归纳出下列中式菜肴名的英译一般规律,并构建出相对应的评价体系。
第一,知名传统菜肴,采用音译替代法。
(1)直接音译:一类是传统菜肴,根据汉语拼音,粽子直接音译为zongzi;,饺子jiaozi,豆腐tofu,还有汤圆tangyuan;另一类是早年间广东华侨传入西方,则根据粤语名称音译,比如云吞/馄饨被根据粤语发音音译为won ton,炒面chow mein,及点心dim sum,烧卖sui mai,锅贴guo tie等等。这种直接音译是翻译中异化的体现,在外国食客理解和接受的同时更受中国食客喜爱,如下图4显示。
(2)同等替代:很多中华传统美食传统美食在西方有类似的“兄弟姐妹”,翻译时也可从归化的角度出发,用相似的西方菜肴名称来翻译,比如饺子dumpling,汤圆sweet dumpling和包子bun等等。
这样看来,对于此类中式菜肴的英译,因其已多为西方食客熟知,考量语言形式的权重需大于涵盖内容的权重,而简洁明了又是英语菜名的主要特点,食材原料则是食客关注的核心,故其评价标准可以设置如下:
第二,普通家常菜肴,宜采用直译法,即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留其形式。
(1)反应食材配料:食材一般只体现主材料,如糖醋排骨译为sweet and sour pork,海鲜河粉译为sea food with rice noodle,紫菜汤为seaweed soup;配料一般体现于口感上,如香辣虾spicy prawns,臭豆腐被译作stinky tofu,酸辣汤为hot and sour soup。这些译法虽然简单,但却符合西方的菜名构成,类似于fish and chips(鱼和薯条),apple pie(苹果馅饼)。
(2)反应烹饪方法:中式菜的制作讲究火候,分文火(gentle heat),武火(high heat)和中火(moderate temperature)。而烹调方法至少有50种,如涮(instant-boiled),煨(simmered),白灼(scalded)等。此类菜名比如炒米粉为fried rice noodles,烤鸭为roast duck,水煮嫩鱼为tender stewed fish,烤乳猪则是roast pig,但不需要过于细致,若是用词过于细化力求精确,反倒给人以生硬、违和之感。比如蛋炒饭译作fired rice with egg即可,不须“准确”译为scrambled egg stewed with rice。
(3)反应菜式形态:形态体现于状态和刀工两大方面。状态如汤soup,略稠些如粥porridge等;刀工在中华美食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切碎(shredding)、切片(mincing)、切丁(slicing)等。此类译名有咖喱牛肉片slice beef in curry sauce,桃仁鸡丁chicken cubes with walnuts等。
这类菜肴命名以体现“内容”见长,而形式次之,在内容上,主要以食材原料、烹饪方法为主,文化寓意几乎看不到。所以在英译时,需体现内容为主,形式为辅的特点,结合调研结果设置分值分配得出评价参考表如下:
第三,文化寓意内涵复杂的中式菜肴译法。这类中式菜肴的命名往往借助了文化典故,民间传说等,并充分利用汉语言简意赅的特点,所以翻译时常常很复杂。具体而言:
(1)音译+意译:文化内涵丰富,常带有典故,比如“佛跳墙”为fotiaoqiang(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叫花鸡”为beggar’s chicken(baked mud-coated chicken),寿县名点“大救驾”为dajiujia(Shouxian County’s kernel pastry)。
(2)音译+直译(+注释):如果是菜名中出现地名人名,如非被西方熟知(如北京烤鸭,译为Peking duck,不需解释,也知“Peking”是“北京”),则备注为妙,以免出现本研究问卷中(见下图5)贻笑大方的理解。
(3)直接意译法:多为民间特色菜肴,名称直观上不体现菜式内容,晦涩难懂,例如,“炸响铃”(deep-fried beancurd skin),“蚂蚁上树”(bean vermicelli with spicy meat sauce),“黑白分明”(fried shrimp balls with black and white sesame seeds)。
(4)直译+意译:蕴涵美好祝愿的菜名,多出现于婚庆等特殊场合,外国人在食用时也会好奇这些形色各异的菜肴用意为何。若生硬翻译则不符合场合与菜肴所被赋予的寓意,原本带有浪漫色彩的“百年好合”,若是译成sweet corn soup with lotus 则难以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愿,不妨根据原名的语言形式来取巧意译结合直译反应食材,译为sweet marriage(corn soup with lotus),则更贴合场合。
这样看来,这类中式菜肴命名要义不在于食材,而在于文化寓意,所以在英译时需以传递文化内涵为要旨,食材次之。而且在语言形式上,也需字斟句酌,体现高雅情调。在理论框架的指导下,结合问卷调查,设置分值分配得出评价参考表如下:
晦涩内涵菜肴
四、结语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餐菜名的英译在为外国食客提供饮食便利、宣传中国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经过调查研究认为,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形似与神似不能得兼时,须依据菜名的具体特征适当取舍,从目的语语言者视角出发,尽可能传达中式菜肴的自身信息和文化内涵。
本文基于调查研究,探讨了英语食客在理解中式菜名时在语言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的一般规律,并据此构建了中式菜名英译的评价体系,希冀为中式菜名翻译提供参考。当然,本研究仅仅是个有益尝试,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同仁为中式菜肴英译出谋划策,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学明.中国菜名分类及其英译方法[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2).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65.
[4]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年版.
[5] 黄芳.中餐菜单译法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7(1).
[6] 杨义豪,邓路等.中式菜名英译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0(17).
[7] 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8] 杨亚敏.中国菜单的翻译障碍及翻译方法[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关键词】 场地特性;地域文化;景观设计;项目教学法;城市公园
基金项目: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教学法在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以《景观设计》课程为例”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b201108)
设计的本质是反映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缺乏对场地和地域文化尊重的景观空间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态势中,大量存在西方化、概念化、雷同化等问题,不尊重场地和地域特色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对景观设计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在尊重场地特性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景观设计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就是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具体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开展教学活动。
一、传承地域文化和尊重场地特性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内所具有的综合文化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状况、建设状况,更包含了此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所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
景观扎根于不同的地域文化沃土之中,应呈现千姿百态的变化。然而在高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地域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尤其城市快速更新与扩充的进程中,这种破坏尤为严重。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我们感到自己的城市越来越陌生,别的城市越来越熟悉"。地域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强化和保护地域特征也是保持城市个性化的重要手段。
场地由具体的地形地貌、气候、动植物、水系、建筑和构筑物和人的活动组成,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这些物质的总和决定了环境的气质和氛围,即场地特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许多项目忽略了场地特性,涌现出大量"千园一面"的景观设计作品。而景观设计只有充分尊重其所在场地的内在物质特征和精神,才能创造出具有特定场所感和人文精神的空间环境。
二、教学设计
(1)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
在当前的景观设计教育中,大多采用虚拟的课题开展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往往封闭与孤立地进行地块内的设计,过分强调项目本身而忽略其与周围现有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缺乏地域和基地分析的基本训练,这无疑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
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选择实际存在的、当地的、具有典型性的项目作为教学的内容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开展地域文化和场地特征的调查,激发学生对设计项目周围环境的关注。通过调查研究,针对性地开展设计,解决问题。
(2)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
在项目设计教学中,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分析,提炼场地特性、挖掘地域文化;第二,做相关案例的收集与分析,学其所长;第三,提出设计构思、展开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方案进行调查、思考、分析、控制、筛选与决策,一步步推进方案。
我们把"调查和分析"这部分内容,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后续的设计都是在这些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来开展的。对地域文化和场地特征的调查可以从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展开。(见图1)
从空间角度来看,基地地形、水系、动植物、土壤,基地周围的交通、人流状况、地形地貌、绿化、材料、资源和建设状况,所在地域的气候和场地微气候都是调查的内容。因为每一块场地所具有的独特的特质是景观设计最宝贵的资源,应该在设计中仔细和恭敬的给予回应。从时间维度来看,场地的过去、现在,曾经和正在场地上发生的事件是场地的记忆。这些记忆通过民间传说、民间习俗、历史事件、历史名人、风土人情、等表现出来。挖掘区域文化,理解了地方文化的特性,才有利于创造和维持地域和场所的文化内涵。
三、课程教学实例
在如何培养学生尊重场地特性,传承地域文化的正确思维模式的问题上,近两年笔者做了些尝试。下面以本校09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为例具体阐述。
为便于考察、体验场地,在教学中,选定位于昆明市盘龙山水新城入口的一个城市公园项目作为教学设计的课题。给学生的基本资料如下:该项目位于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以东,7204公路以北。基地整体形态呈斧形,占地7.4公顷,用地性质为城市绿地。
将学生进行分组。以3-5个人为一组,自行组合,并选定组长。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带学生到场地进行踏查。考察基地地形、水系、动植物、土壤,调查周围交通、人流状况,周边的地形地貌、绿化、材料、资源和建设状况,了解所在地域的气候和场地微气候。用手绘、剪贴等方式,将调查的结果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
2、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到附近去走访,了解场地的过去、现在,了解曾经和正在场地上发生的事件,找寻场地记忆。收集项目所在地域的民间传说、民间习俗、历史事件、历史名人、风土人情、等,挖掘区域文化。
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收集了不少关于场地的文化信息,了解这块场地的前世今生:项目所在的位置早年间是稻田,近十年变成了耕地,至今依然有些菜地保存在基地中。同学们去考察的时候,恰好看到附近的居民在其中耕种,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象。附近有汇集了乡土文化的"百年集市"龙头街;有蓊蓊郁郁、密不透风的竹林而闻名的竹园村;有盛产土陶的瓦窑村;更有传说中有"神龙盘踞"的龙泉镇、龙头村,这里的一颗印民居历史久远,古色古香,西南联大时期,众多文化名人聚居于此。基地被昆明古"六河"之一的金汁河环抱,尽管"黄花入河,如金汁然"的景象已消失殆尽;紧邻基地是是云南省最早的广播电台,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在,但它依然默默发挥余热,向东南亚一些国家传播中国文化。这里是云南省开始中外文化交流最早的通道之一。
3、收集资料的同时鼓励学生多去基地、基地周边,以及项目所在区域去。或行走,或停留,深入认识、体验、理解,并融入场地和地域中。指导学生采用观察记录法记录人流和人的活动,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人们的需求,并且参与人们的活动。通过对场地的熟悉和对人的了解,深入理解项目。
4、指导学生做相关案例的收集与分析也非常重要。其目的在于通过不同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找到现代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接合点,指导进一步开展方案设计。
同学们通过广泛的阅读,了解到古今中外许多根植于场地特性的基础上,传承地域文化的精髓的好作品。如北京的颐和园、长沙的黄兴路步行街、广州的岐江公园、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成都都江堰水文化广场、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5、对场地特性和区域文化进行的深入分析、提炼,另一方面结合设计者的体验和感悟。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构思,展开设计。因为每个组得到的信息和关注的重点不同,提出的目标和理念具有鲜明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由组员们每人提出一些自己的创意,小组讨论之后,选取较优的几个创意深入探讨。经过老师和同学提问答疑,确定最终创意方案。由小组成员补充收集资料,对方案作出深化和发展。
同学们非凡的创意能力在这一阶段表现得十分突出。有的方案,以"生态·生活·生趣"为设计理念,保留了原场地的稻田,让人们可以闻稻花香、听鸟虫鸣叫,还可以参与农作,充满生趣;方案中保留了原场地的植物,并且栽植周边原生植物,以便形成良好的生态群落。结合场地靠山、临水的自然资源,以"一脉山·一弯湖·一丘田"的空间格局来谱写景观设计的篇章。设施设计方面,从山林、田园吸取创作灵感,将丰收的谷垛、山间的木桩、林中的山珍作为设计源泉,进行了亭子和坐具的设计,可谓别具匠心。也有的作品构思非常巧妙,"念·思·源"为题,采用"一颗印、瓦窑、花灯戏、龙头街集市、万亩桃林、竹林、水源"等为设计元素,以各元素分布在基地四周的实际位置来布置景点。融合场地周边的各种文化信息,形成了花灯梦曲、龙头集影、玉带金汁、瓦窑故里等空间节点。而肖美凡这个组对周边的公共空间的功能做了详尽的调查和分析,将项目定位为运动主题公园,满足周围居民的健身活动需求,体现了她们关注人的需求,注重功能性设计的特质。
四、结语
随着的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深化,对场地特性的尊重和地域文化的弘扬成为景观设计的必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尊重自然、维持和利用自然资源及建成环境,弘扬历史文化,是生态的需求、精神的需求,也是景观专业教师的社会责任。两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发挥景观设计学科服务社会的优势,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为环境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姚琛.论项目教学法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J].装饰,2012(10): 106-108
[2]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