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文化知识讲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语文嘛,就是会认会写几个字,顶多再了解、欣赏点文学作品足矣!”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
敢问,我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浩瀚的历史就让它恒藏于馆阁,蛛网尘封,虽敬之却远之吗?我们不能做祖先的不肖子孙,不领悟和传承民族文化之精髓。
岂不闻“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乎?前辈大师奉行“先博后专”之求学路径,成就了一批通古博今、学贯中西之宗师,尔后则少矣!中国的自然科学家中爱读历史、善写古诗者绝非孤例。苏步青教授呼吁理工科学生要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那么文科学生能不重视吗?语文科不更应该重视吗?西方文化主张的所谓科学分工分科未必科学,而中国文化提倡的整体观念于成就学人反有其科学性。
然横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情感熏陶的有之;不交待必要的历史背景或交待不清的有之;不涉及相关文化常识的有之;不重考据信口开河的有之;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不深入给学生讲解,仅以三言两语敷衍的有之;涉及到的民族艺术避而不谈的有之;无意识于中西文化差异之鉴别的有之;涉及佛教、道教文化元素避而不谈的有之;甚至学生问及老师答曰“与语文无关”者亦有之。
倘我语文教师尚存忧国忧民之良知,何妨亦效“自闭桃园栽大树”?是故语文教师当加强国学素养。
首先当重视文史哲知识素养。
比如讲到颜真卿,只说他是大书法家,不提他的“天下第二行书”,更不提颜真卿是第一个集结二十万军队举起反安禄山旗帜且其兄弟侄子作出了重大牺牲的文人,这种文化人格难道不足以感染学生,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文化观的形成吗?这样生动的历史故事的讲述比之空洞的说教,其号召力大小之别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讲到陶渊明,我们应该追其消极遁世思想与老庄之渊源,应该涉及儒道两家思想在他身上的冲突;应提及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社会状况,提及魏晋清谈、玄学的文化背景;应告诉学生陶渊明是这充满动荡、文化衰落的几百年间的文化最高峰;要让学生知道他作为伟大诗人对中国田园诗,对后世一代诗仙李白的影响;还有坡作为文学评论家对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影响、他的“托体同山阿”的最积极的死亡定义、“庐山诗会”与传统绘画题材、陶与酒文化及菊文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与中国文人的傲骨……我认为不给学生讲就是教师的不称职!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文教师要尽可能熟悉常用字的本义及其引伸义,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提到汉字就自然而然要提到独具魅力的中国书法。语文教师应习书法,了解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绘画美学与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哲学;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篆刻、国画、诗词歌赋及中医中药学中蕴涵的中华文化的神韵,甄别西方文化求准性与东方文化神秘性之间的差异。
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基本的文物、考古知识,唤起学生尊重文化、保护文化成果的意识和良知,至少可带领学生进行文物参观考察。其实这不难,笔者供职的学校地处川北山区,远离中原古文明,但这里有文化,广元还出土有“广元窑黑釉瓷”。现场参观并讲解相关文化知识,带给学生的文化震撼力是语文、历史课堂上绝对无法达到的。
文物知识涉及上不需太泛,如仅关注陶瓷文化,即可牵连上中国文化多个领域:除陶瓷本身外,还有酒文化、茶文化、古代礼仪、宫廷文化、(陶瓷外部的装饰会涉及)民俗民间文化、历史、中外文化交流状况等。各朝各代的文化差异与传承,甚至各个皇帝的不同偏好在瓷器上也会有明显的反映。
语文,绝不应该停留在工具性学科的价值取向上,它浩瀚无垠。
由于当今世界经济文化重心西倾,西方文化严重冲及国人的文化自信。当然根源是中国经济落后,但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并不令人担忧,令人担忧的是文化建设,尤其是民族文化建设。不错,文化是要创新、要发展,但首先要植根传统,要贯穿传统文化之精髓,不能让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民族的文化是唯一未间断的文化。近年来,学者们在探寻中华文化源流不断的密码,有学者认为,是我们民族一直坚持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便是我民族文化之精髓。中庸之于个人、民族,“甚至矣乎”,我们不能丢!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最突出的贡献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不能丢!
我们的民族走到二十世纪初时陷入最低谷,面临亡国灭种之危险。而甲骨文的发现与发掘无疑是给我们衰弱的民族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让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澎湃的生命力。
我们的整个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统称“国学”。教育,自然应该承担弘扬国学之使命,教师则是一线践行者,直接面对民族的未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形成共识:语文学科,应当不仅仅是涵盖民族语言文字、文学,还应该涵盖哲学、宗教、医学、历史、艺术乃至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民俗学等。故语文教师肩负弘扬国学之使命,首当其冲,义不容辞!语文教师加强国学修养是弘扬国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教学;教学改革;日语公选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24-02
近年来,大学生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选修人数不断减少,教法陈旧、手段落后是挫伤学生积极性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构建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日语实际应用能力。日语公选课教学课时短,大学生人数较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高校日语公共选修课的现状
(1)教学目标不够准确,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高职院校一般是三年制的形式,这就决定公选课课时安排也是十分有限的。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大概三十课时,授课内容受到限制而且得不到延续,大学生不可能达到日语听、说、读、写、译的专业水平。由于时间限制,教学只能限定较少的内容,目标不是很清晰,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PPT结合课本内容知识讲解再辅以听力训练为主。
(2)大学生不太注重公选课,课堂氛围不浓。选修日语公共选修课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出于对日本动漫、游戏、影视的爱好,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想多学一门语言以备将来工作之需,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就是为了学分,认为日语和汉语的区别不大,可以很容易获得学分。很多学生,往往开始上日语课兴趣浓厚,但是由于学习五十音图之后,迟迟不能熟记,便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急于求成,认为通过短期学习,就能看懂电影和动漫了,学习没有耐心,很容易半途而废。另外,公选课的人数也较多,课堂秩序较难维持,同学之间比较陌生,教学互动不够,课堂氛围达不到专业课堂的气氛,课堂上经常玩手机,导致课堂教学很难顺利进行。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日语公选课教学改革措施
(1)合理利用视频情境教学,小组配合互动。网络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对教学的影响非常大。过去市场上大多都是英语的资料,日语资源十分匮乏,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比如,五十音图的讲授和书写十分枯燥,但是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教学软件,以十分有趣的动画方式来讲解,并能自测,大学生在课后还可以下载类似的app在手机上,通过自学也能完全掌握五十音图的全部内容,不再有因为掌握不了基础发音而无法深入学习的困扰。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可以播放原汁原味的日语发音,让大学生跟读。还可以创设有图片、文字和声音的场景,让大学生融入到一定的场景中交流学习,提高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利用视频资源教学将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环境相结合是学习一门新的外语的重要手段。视频资料内容一般都会创设一定的情境,表演者发音标准地道,语速适中,表演动作自然,便于学习者模仿。教师结合大学生所学的日语知识,挑选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是熟悉的生活场景的视频片段,进行讲解,扩大大学生的词汇量,同时让大学生了解日本社会的风俗文化。大多数大学生对日本动漫非常感兴趣,比如:播放ジャングルはいつもハレのちグゥ《热带雨林的爆笑生活》动画的片段,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了解日本人初次见面时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视频内容,指导大学生书写初次见面的介绍用语“初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グウです。”将大学生按照座位顺序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配音练习。在扮演的过程中,除了语言正确之外,还要了解日本人打招呼会根据时间、对象和场合的不同,使用的语言也不同的特点。通过反复的角色扮演训练,大学生的语音和语调会更准确。
(2)利用网络搜索日本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很多大学生对日本的旅游和日本购物内容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日本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由于网络的普及,虽然大学生也能搜索到相关知识,但是大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往往是不全面的,也不能很理性地判断其真实性,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在讲到“子どもの日”(儿童节)的时候告诉学生,中日儿童节是有很大差别的,代表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在日本,一年有三次儿童节,分别是:3月3日女孩节,专为女孩设立,父母会在家里设置一个陈列台,台上放上穿着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为给自己女儿的节日礼物;5月5日男孩节,为了祝福家中的男孩健康、快乐,这一天日本家家户户都会用纸或布做成色彩鲜艳、形状像鲤鱼的彩带,然后把这些彩带串在竹竿上,并和金色的风车绑在一起,挂在屋顶上;11月15日“七五三”儿童节,日本习俗认为三岁、五岁和七岁是小朋友特别幸运的三个年纪,这天小朋友会穿上最好的传统和服,还会背上一个画了松树、乌龟或鹤等图案的小纸袋,纸袋里装满了父母买的糖果和玩具。教师在讲解日本背景文化的同时可以配合一些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让大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日本人的行为习惯。
(3)利用教学空间网站互动,突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网络教学空间来干预大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进行相关的知识拓展。例如,在讲解“お酒”内容时,在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大学生上网搜集日本酒的种类、比较其特有的酒文化与中国酒文化的异同,制作成PPT,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一部分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新知识讲解,分配时间给大学生分组讨论,利用新学的知识来描述自己预习的内容。让大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激励大学生主动思考,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网络技术使日语学习变得更加灵活,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只要大学生愿意,随时随地可以学习。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提供适合大学生的网络资源,遇到难以理解的,可以通过空间留言、微信和QQ等方式与教师探讨,开阔学习视野,丰富学习内容,改变学习习惯,使大学生学有所得。
三、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大学生考核结果来看,大学生的课堂表现有了较大改善,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传统教学。出勤明显不断减少,课堂上被动回答或不愿回答,师生、学生互动交流很少,学生受益方面限于假日名称和简单单词,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收效甚微、教学难以深入。第二,信息化教学。出勤率基本保持在85%左右,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师生、学生互动明显、对教师提问增多,学生受益方面表现为学会简单购物、招呼等场景对话,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基本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适当地引入日本文化知识,可以吸引大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增加师生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效率。高职院校的日语公共选修课设置虽然满足了一部分学生学习日语的需要,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不能更深入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建设网络教学试题库,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适合网络教学的新方法,实现网络和课堂教学的良好对接。
参考文献:
[1]沈美华.日语写作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2]张娅萍.大学日语公选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8).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课堂教学 文化渗透 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外语教学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事实上,语言习得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由 J.Schumann 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 Acculturation Model )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移入( acculturation )。Schumann 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just one aspect of acculturation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a learner acculturates to the target language will control the degree to which he acquires the second language.”(Schumann,1978) (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面积提高高中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高中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途径
现行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大纲”编写的,每个单元一个话题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话题均反映了中外不同的文化,每个单元的对话和阅读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既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又体现了知识文化。英语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现行英语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语用意识,重视交际文化的教学,因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1.词汇教学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更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对比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比如 dragon( 龙 ) 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而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恶的象征。因此,在译亚洲四小龙时就不说 Asian Four Dragons,而要经文化转义而译成 Asian Four Tigers。比如在学习第二册 Unit 10, Lesson 39 时,可就汉语里的“酒”字进行文化渗透。英语中不同的酒类有独自的名称,如 spirit, wine, beer, brandy, champagne 等。而汉语里没有分别表示不同酒类的单独名称,而要在统称的“酒”字前加上其他的词来区分种类,如白酒、葡萄酒、啤酒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中外不同的饮酒文化。对于英语中大量的成语、典故、谚语等,在学到相关词语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介绍给学生。如 to shed crocodile tears( 掉鳄鱼泪 , 猫哭老鼠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等等。告诉学生对一些词语切不可望文生义,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特殊处理。
2.对话教学
为了实现交际的得体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和起来。自然对话教学中的语言呈现、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际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的交际方式上,更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交际技巧,诸如语言的场景、说话者的交际风格、交际策略、交际意向等。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如在学习第一册 Unit 8, Lesson 29 时, 教师可就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进行引申:西方人主张吃好, 但吃得简单, 平时一 顿饭只有一、 两个菜 , 请客时也不过三、四个菜。这和中国人准备很多菜待客有很大差别。西方人请客不象中国人喜欢给客人夹菜, 他们不喜欢某道菜或已吃饱了, 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碍于情面而不好意思拒绝, 他们回直接说:“ No, thanks. I’ve had enough.” 这样, 学生在情景对话训练或与西方人的实际交往中就可以避免犯文化错误, 达到了交际的得体性。再比如在第二册 Unit 7, Lesson 25 的教学中, 教师在让学生操练 Part 2 的 Oral practice 时先让学生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in pairs, 然后, 我让学生进行group work, 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Which is great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Canadian English ? 进而让学生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因为学生在第一册的 Unit 3 中学过有关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的区别, 再结合本课内容和已有知识, 通过对这些文化信息的处理 , 会有话可谈 , 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 解决了实际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 , 学生的跨语言文化的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课文教学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英语国家的地理( B1,Unit22 Britain;B3,Unit13 USA 等)、语言( B1,Unit3 American English )、饮食( Book1,Unit8 Food around the World;Book2, Unit15 Healthy eating)、音乐 (Book1, Unit11 Country music;Book2,Unit2 Music) 、媒体 (Book1,Unit12 English programmes;Book2, Unit4 Newspapers;Book3,Unit5 Advertising) 等。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第三册 Lesson 49 NEW YORK 时,我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有关纽约及美国的相关材料,在课文学习后进行小组竟赛(互相提问有关纽约的知识, 以问得多、答得多的小组为胜者)。自然学生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课本当中, 还提了诸如 Why is New Y0rk called a big apple? 和 Do you know what NASDAQ is? 这样的问题。通过这种交流信息的方式同学们既运用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又加深了对文化的了解。课后我还印发了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的目的。再比如在学习第二册 Unit21 Music 时,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加强文化习得,在音乐老师的帮助下我从多张 CD、VCD及DVD中截取不同的音乐形式,堂上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欣赏音乐,了解什么是Classical music, 什么是 Country music,什么是Rock、Jazz、Blues及R&B。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对西方不同的音乐形式及音乐流派有了感性的认识。在学完课文后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喜爱的乐器、音乐形式及歌手等。这个过程,也可以配合播放同学们自己准备的VCD,以增加效果。
在课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背景文化及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外,我认为对英语语篇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语言学家Robert B.Kaplan 认为:英语段落的思维模式是直线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展开阐述论证。而东方语言段落思维模式是围绕主题的转圈子,不直接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胡泓,175)。通过对中英文语篇模式差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犯文化错误。
二、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原则
语言是承载文化的工具,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而文化的渗透又必然会牵涉到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与所学内容紧密结合,尤其是涉及到日常交际的内容。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文化知识的讲解上,应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去体验、感悟。
2.循序渐进原则
根据认知规律,学生的语用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现行教材正是根据这一规律,以螺旋式循环往复的方式编写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中不同的语言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逐步渗透,把握英语语言文化,进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3.思想性原则
中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中,教师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思想性的原则。教师要多介绍主流文化,在课外阅读中多向学生介绍积极健康的内容。涉及到颓废的、不健康的或不同意识形态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地认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注意文化的教学,引入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事半功倍,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