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石油化工专业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建筑施工教学概述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现阶段工民建专业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的主要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掌握大量的建筑理论和操作技术,能够在日后工作中独立的解决各种相关的问题。伴随着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建筑工程中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术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重点,也是提高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能够独立完成和解决各种建筑问题的主要方法。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采用是为学生日后工作和自我学习的主要方式。
2 建筑施工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几乎都开设了建筑施工类的课程,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随着建筑施工行业自身的发展,建筑施工教学也应该随着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阻碍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建筑施工教学以及建筑施工行业自身的发展,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建筑施工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方面,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先进,虽然我国很多院校早已开设了该课程,但是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其教学方法与手段并没有做出大的改变,这就使得教学与实际施工出现了脱节的现象,没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比较老旧,这样就难以再现建筑施工的真实场景,学生也就难以真正的理解建筑施工中的各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很多的院校都利用多媒体来教学,这样就能够将建筑施工说用到各种先进的设备以及重要的施工环节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能够从视觉感受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能掌握重点。但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没有深刻的理解,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多媒体只是黑板的延伸,并没有其他用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在黑板中要写的知识内容转移到多媒体中,这样多媒体就完全失去了其效力,还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只是单纯的将声、光、视频等内容传输其中,学生的视觉冲击力虽然非常强,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学习到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其次,再加之,教学在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时,所讲的知识往往不连贯,也没有与之相配合的教材,这样学生就不能自主在课下学习,而且有些教师制作出来课件之后,往往不及时更新,这样很多新内容就不能及时的教授给学生;最后,建筑施工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往往需要列举很多的案例,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将案例通过多媒体讲述出来,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总结,所以往往对学生的作用要小于预期。
另一方面,教学体系和教学资源的局限性施工项目管理任务的重点是三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这些目标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系统化关系。现在各类教材的编排格局按“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屋面防水分部工程-装饰装修分部工程”进行编排,章节独立、内容跨度大、知识更新滞后等问题没有解决:“理论教学(辅以工地参观)-生产实习”的教学体系使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之间出现脱节,学生无法在生产实习中获得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方面的培养;教材、多媒体课件、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不完整,缺少联系。
3 优化建筑施工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措施
3.1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
建筑施工教学之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对工程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欠缺,对于其中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难度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很多实践性知识无法很好的掌握和推理。在这种问题之下,容易造成学生感到学习的空洞和乏味,进而产生厌学思想,这种问题的产生容易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为考试而学,这就难免给日后的工作埋下隐患。
3.2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教学是以开发学生潜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韩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人文关怀、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三方面进行综合教学,进而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施工工艺、技术、管理,因此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分析,加以完善。
3.3 意识到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在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中,绝大多数的学校尚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践培训要求,同时也未曾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目前的教学中,除了加强相关实践教学之外,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意识和素质的培养,是其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
3.4 实践是知识的来源基础
一些学生中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既然实践中施工技术、方法、材料都在不断更新,因此对课本知识不必太认真,毕业后只要跟着别人干两个工程就可以胜任工作了,这种思想无疑对打牢专业基础十分不利,导致将来在工作中处理问题往往似是而非,甚至出现原则问题酿成大错。对此在授课过程中时常有意识地举些实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明确课堂教学与实践的关系,加强学生对现阶段理论学习的重视。
3.5 现行行业规范的应用
以往的建筑施工课,因为须讲授的内容太多,在以传授知识,锻炼技能为目的的。传统教学中,常常忽略了对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行业准则的重视,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新的施工技术手段在不断涌现,很多旧方法要淘汰。相应地每隔一定时期新的规范也会修订颁布实施,这些都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工程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 绿色化学 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对高级制药人才的需求。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必须熟悉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要求,从而使学生获得很强的动手能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而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尤为被关注[1]。因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实验绿色化[2];实验绿色化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并消除污染,遵循5R原则,主要体现在:减量(Reduce),重复使用(Reuse),回收(Recycling), 再生(Regeneration),拒用(Rejection)[3]。本文结合5R原则,并且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对实验准备绿色化、合理设计实验、采用微型实验、合理处理三废、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措施减少有机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1 实验准备绿色化
1.1 有机化学实验室的整体改造
有机合成实验中通常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以及环境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有机化学实验室的改造对实施绿色化学尤为重要。我校新安装的有机化学通风系统是独立的,每个实验台都配备标准的通风橱,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通过通风橱排放,使有害物质扩散到大气中,从而不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4]。
1.2 仪器设备与试剂的绿色化
包括药品的准备、仪器的准备的数量化和准确化等。在准备环节上,按照实验人数的数量准备设备及药品,尽量做到资源使用的合理性,避免资源浪费及环境的污染,当然同时也得满足学生使用要求。换句话说,实验准备过程中,对使用的药品数量和体积要精确;同时我们要注意实验仪器的新旧老化,以及使用前的校正问题,避免实验仪器因人工误差,造成实验失败。
2 合理设计实验
2.1 选择毒性低的药品及原料
根据实验要求,尽量选用毒性低的替代品,在达到实验目标的同时,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可以降低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2.2 合理优化实验教学大纲,对实验内容加以调整
有效利用实验产物,使实验产物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试剂的使用和废物的产生。制药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通常需要合成、鉴定、分析。因此为了使实验更加合理,我们以组合实验代替单一实验,使上一个实验的合成产物,成为下一个实验的原料;这样可以减少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从而提高试剂的利用效率,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同时,在组合实验各环节中,每个部分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由于上一个实验的合成产物或者副产物就是下一个实验的反应物,这样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步骤,细心操作,以保证下一个实验的顺利进行。组合实验既减少环境的污染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耐心和细致的实验态度。
3 采用微型实验、降低污染
微型实验即指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满足实验的目的,用最少的试剂,在较小的实验设备中进行的实验[5],特点是实验药品微量化及实验仪器微型化,它能有效减少试剂用量,降低实验费用,降低实验排废量,减少环境污染,缩短实验时间,而且安全可靠。微型实验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注重化学污染的预防和注重对常量实验的改革和发展;同时,由于微型实验仪器相对较小,对学生进行实验规范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地操作,才能顺利开展实验。微型实验可以很好地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仪器,并能更多地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因此,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也可以减少试剂的大量使用并降低因学生对设备不熟悉而导致的浪费。
4 合理使用三废
化学实验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久而久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物具有种类多、持续时间长、毒性大等特点,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有机化学实验常需要的有机溶剂种类繁多,大多是易产生污染的试剂,虽然排放的污染量不算大,很多高校实验室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废气直接排放,废液、废渣大多数随下水道流入江河,一方面造成药品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产生污染物之前应该对后期的处理做好准备,有的废液可以回收利用,有的废渣必须填埋,有的废弃物必须隔离处理,等等。因此,有机化学实验必须重视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处理。如,在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我们用水代替碱液作为吸收液,可以利用本实验产生的吸收液与其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碱液反应,从而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又节约了试剂,进而遵循绿色化学理念。
5 多媒体辅助教学
所谓“多媒体”,从字面理解就是“多种媒体的综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逐步走进学校,计算机技术是今后每个领域的必需品,多媒体技术具有多维性、集成性和交互性,正不断被广大教师推广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很多学校不遗余力地增添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以便在教学和管理中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和网络化管理。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设计出多样化学习的情景,可以将传统教学中难以描述、难以突破的实验情景通过生动、形象的Flas展现出来,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视性、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也可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创造性,提高学生实验知识的丰富性。因此,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减少有机化学实验带来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研究是有机化学实验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求教师深入探究,不断发现新方法、新措施,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从而减少有机化学实验带来的环境污染。经过几年来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
绿色化改革,实验中产生的污染大大减少,也节约了实验经费。
参考文献
[1] 王继业,张轩,冯玉玲.己二酸的绿色合成探究―绿色化学实验在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101-103.
[2] 洪丽雅.漫谈绿色化学实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86-87.
[3] 吴云新.化学实验清洁化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9(10):53-54.
管理的人性化要求企业首先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并尽可能满足有价值的需求,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让其感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感。并将从事的工作视为一种事业,在实现个人自我价值需要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效益,为社会谋取利益,达到“双赢”、“多赢”的目的。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个人价值,将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融于个人目标的实现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行动轻语言,即所谓身教胜于言传,潜移默化,让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心灵得到净化,心甘情愿地为企业着想,为社会服务,使思想政治工作从无形的精神价值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财富,进而助推企业的快速发展。
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将其融入、渗透、结合于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单位发展的无缝连接,切实做到生产经营开辟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有效地防止和解决“空对空”、“两张皮”、“两股劲”的弊端,为“生命线”注入全新的内容。
1 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取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企业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员工来说,追究利益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变成唯一前提则使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变得毫无社会价值。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从工薪到老板,从一般公务员到官员,处在今天大变革的时代,处在“十亿人民九亿商”的社会氛围,难免会出现一些鱼龙混杂的现象,金钱至上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生。因此,应通过各种方式,教育职工不要走错方向,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引导职工接受各种先进思想、先进潮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不失为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思路、改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的应时之举。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职工树立正确认识,并在正确认识下指导实践。让职工真正明白,人尽其用、用尽其能,能尽其生,才是商业社会每个人的根本价值取向。
2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传统观念在一些国有企业和传统垄断行业员工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尽管体制转型,但员工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大锅钣”时代,人员缺乏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必然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愿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命运。平时的宣传教育固然重要,但人性本身的真正内涵在于参与,信任每一位员工,增强其工作的参与感,适当扩大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激发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技能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参与管理,可以更加有效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使员工透彻了解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并有利于企业改制时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参与管理是一种有效沟通手段,它能发挥整体作用,因为集体决策要优于单个人智慧的总和,从而达到1+1>2的效果。“以人为本”的参与式管理,也是治疗士气低落和生产力低下的很好良药,会让职工在心理上产生主人翁的感觉,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3 运用有效的沟通机制,增强员工队伍向心力
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良好的人际关系及随之而来的高昂士气。具体而言,尊重与关心每一位员工,经常与员工坦诚地双向沟通,使员工心情愉快地工作。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应经常深入基层,以亲切的态度了解基层员工的愿望、不满和目标。对员工的努力和贡献做出真诚的赞美与鼓励,即“用鼓掌的手,敲沟通的门”。要避免过多正式沟通,采取非正式沟通,要通过一个人的上、下及周围等各方面了解员工。同时批评员工时要注意批评方式,不可为了批评而批评,批评后要提出解决办法,让员工能够改正,恢复自尊,重建信心,使员工认识自己在单位的价值,不断增强员工队伍的向心力。
4 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员工的立场考虑问题
换位思考的实质是人性管理的表现,强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重视人情,实行民主管理,积极采纳员工意见,对员工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尊重。通过潜移默化而非规章制度,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比如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同时多关心员工家庭,让员工拥有一个宁静、祥和的家庭,个人有一份快乐、淡泊的心情,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如通过开展“爱心帮困基金”捐款互助活动,倡导一人有难大家帮的氛围,并融入职工灵魂深处,形成管理上的良性循环,促进单位发展。
5 将思想素质与社会聚焦相结合,增强员工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按准时代的脉搏,结合国内外变化的形势,结合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紧密结合新形势,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创建积极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激情与智慧。通过先进事迹宣讲、身边的榜样征文、专题研讨、演讲辩论等方式,由内而外形成一种辐射,增进职工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与提高,这样既提高了职工的素质,又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6 稳定新员工的情绪,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
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对高级制药人才的需求。而有机化学作为制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要为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1]。加强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制药工程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与学双方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是教师上课的基本指导依据,要根据课程本身和专业特点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改”。
(一)“增” 增加一些与后续专业课联系紧密的理论或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掌握后续专业学习所必备的有机化学知识。
(二)“删” 着力解决“拓宽知识面与减少课堂教学总学时”的矛盾。有机化学内容多而杂,但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理论课只有85学时,有必要适当删除一些与后续课程联系不大的内容。
(三)“改” 修改一些实验内容。以性质验证为主的实验,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应适当减少,而增加一些探究性的、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安排从简单的验证性的单元训练到组合式的综合性设计训练演进,做到实验原理和技术的统一[2]。
二、改革教学内容
(一)处理好“系统性与重点内容”的关系。在保证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的前提下,调整教材内容和深度,重点突出与制药专业紧密相关的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凡与后续课程有关的内容要详讲,要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重点可放在一些没有学过的反应、有机物结构推测、合成上,这样既可以巩固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有机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习药物的有机合成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药物有无旋光性直接影响其生理活性和药效,因此对映异构是重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也是教学难点。胺、酰胺、杂环化合物、生物碱、萜类、甾族化合物等内容都与后续课程密切相关,要详细讲解。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处理好“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注重理论阐述必须服务于知识应用,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机体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手性药物的构型与生物活性;糖类、氨基酸与蛋白质、脂类的生理作用等。在教学中要妥善解决好学时少与进度快、内容多的矛盾。在课程安排和课堂讲授中力求做到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合成和在制药上的应用等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讲授。尽量为前沿课题开设一些窗口,以开阔学生的视野[3]。以多种形式将有机化学前沿课题与基础理论结合起来,突出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
三、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培养创新能力。有机化学教学,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诸多有机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而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规律,培养学生敏捷、灵活、准确、独创、严密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纯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社会急需的创造型人才。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际,更新教学方法,把教学分成4个主要环节,即:“读、讲、做、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读”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本科生起点较高,自学能力较强,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预习和课后复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二)“讲” 注重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讲授,学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降低。教师应以启发、诱导、提问、释疑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尽快明白和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或者将各种边缘学科的精彩内容适当引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三)“做”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周密思考、仔细观察、探索问题、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选择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操作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四)“练” 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练习方式,课堂的边讲边练,课后的作业练习等等。此外,开展讨论、撰写小论文、专题讲座以及举行知识竞赛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
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变换一些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如讲概念和事实时,用讲述法;讲结构和反应时,则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或对比法等[4]。灵活运用教学法的同时,适当配合各种模型教具、投影、教学课件、录像等,力求生动形象。如讲到环己烷的构象、杂环的结构、单糖的空间结构时,可以采用模型配合教学。根据教材制作同步的教学课件,增加课堂上信息的提供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手段。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掌握新的知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多媒体教学将
转贴于
[关键词]化工英语 翻译 特点 专业术语
一、化工英语的特点
随着我国各行业与国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化工英语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国际一些知名科技期刊每年都刊登一些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论文,推动了我国科技工作者与国际科学技术界的交流。英语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汉语不仅有其发展的悠久历史,也是蕴含信息量非常丰富的语言,同样非常有利于思维。而且英汉翻译的学问很深,当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汉语具有概括性强,内涵丰富的特点,在科技文章中尤其体现的明显。翻译的时候要使译文精练,我们可以把原文中一些功能词或重复词译成较短的单词,更符合我们汉语的习惯。如: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Bituminous中的The Role and Function只需译成“作用”即可。化工专业英语是特定的专业人群使用的,是为化工研究和实践服务的,这就决定了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的区别。
1.文体质朴,语言精练
众所周知,所有科技文献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文体质朴、语言精练,因此,在化工英语汉英翻译中必须做到言简意赅。如:文献中记载着爆炸源产生的正反射冲击波方面的大量数据,这些炸药通常是TNT裸装球形炸药。The literature contains considerable data on normally reflected blast waves from high explosive sources, usually bare spheres of TNT.
2.结构严密
英文结构非常严密,语法词的作用很大,而汉语中的名词之间较少使用连词来连接,多用含有连结意义的词。因此科技论文的译文应做到各成分之间关系明确,主次清。此外,精炼性(Conciseness)和准确性(Accuracy)也是化工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化工专业英语总是希望用尽可能少的词汇来清晰地表达专业含义,这就导致了非限定动词及名词化词组的广泛采用。动名词短语可用来替代条件、时间、伴随状语从句,分词短语可用来取代关系从句,不定式短语可以替换目的状语从句,而名词词组则可以极大地简化句子;至于准确性,因为化工专业知识关注的是客观存在,本身就要求用词(尤其是数词)表达准确。爆炸的破坏性影响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点已被以下事实所证明:人们开始承认大多数的普通爆炸都是被设计和控制用来为人类做有用功的。That the destructive image of the explosion changed is p roved by the fact that people began to accept that the most common explosions are planned and controlled to do useful work for man.
从该译文可看出英文在结构上的严密性,翻译时必须注意关联词that引导的不同从句,弄清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组织句子。
3.表达形式的特点
长句多,被动语态使用频繁,常用It句型结构,专业术语多,缩略词经常出现,插图、公式、数字所占比例大,合成新词多等。例如:It should be made clear that the cumene rout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etone is more complex but yields another important Petrochemical (Phenol) as well as acetone and that benzene is alkylated with Propylenein the reaction in the same time:C6H6 + CH2 = CHCH3 C6H5CH(CH3) 2benezene propylene cume这是有关石油化工专业英语一个长句,采用It 无人称句式和被动语态,句子长,信息量大,充分体现了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对石油化工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的人,阅读起来很困难。
二、化工英语翻译的基本技巧
1.从句子、段落到整篇文章角度去正确选用专业词汇的含义。例如,In their essential elements Joule’s experiments were simple enough but he took elaborate precautions to ensure accuracy. 句中的element一般有元素、仪器、单体成分四种释义,本句指的是物化中的焦耳实验,故应选仪器之释义,全句的翻译为:从必备的仪器看,焦耳实验是很粗糙的,但他采取了精心的预防措施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 运用语法分析,辨明句子的主干及其分支――各种修饰成分,做到心中有数。For systems more complicated than a simple homogenous substance, the number of properties or state functions which must be arbitrarily specified in order to define the state of the system may be different from two.通过分析不难理解:主语是the number,谓语为may be different from two, which引导的关系从句修饰state functions, for引出的介词短语作状语修饰整个句子,句子成分搞清楚了,理解句义也就容易了。
3.借助专业英语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可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以下就化工专业英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被动语态为例,通过四种翻译模式来阐述:①直译为汉语的被动态句子。If nitrogen gas is heated or compressed,we can find its different properties as before. 如果氮气被加热或者压缩,就会发现它和先前具有不同的性质;②因为汉语主动句使用较广,译为更符合汉语习惯的主动句。Petroleum is not normally used today in the crude state. 现在人们一般不直接使用石油;③运用成分转化法将被动语态转化为主语,如60 tons were read from the meter. 流时计的读数为60t,被动语态“were read”转化为主语“读数”,与化工专业特色更吻合;④译为无主句。The amount of work was required per unit mass of water for every degree of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could then be restored by the heat through simple contact with a cooler object.单位质量的水,温度升高一度,就需要一定量的功,通过与较冷物体接触又可回到起始温度。
三、专业术语
专业术语的翻译原则是使用习惯的表达法以保持译文的专业特色。以化工专业为例:密闭爆发器closed vessel;隔板试验gap test;松装药bulk filler,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B炸药composition B;平台效应Mesa effect;沟槽效应channel effect。absorbability吸收性;absorbance吸光度;abs resin abs树脂;abs resins abs树脂;absinthe oil洋艾油;absolute activity绝对活性度;absolute alcohol无水酒精。
四、结论
总之,研究化工英语的翻译方法要在语言上多下功夫。要成为一名称职的译者,还必须熟谙两种文化,这样才能意会“弦外之音”。译者应该能够领会原文的内容,并把它们恰如其分地在译文中表达出来。因此,翻译工作者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以及中文水平、专业知识水平,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参考文献:
[1]廖世敬.化学与化工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马正飞.化工英语.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吴松林,江淑娟.石油化工英语.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花建丽,陈锋,孟凡顺.精细化工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吴昊,乔德阳.生物化工与制药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构建;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水平和绩效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高职院校开展重点专业群建设,是其结合实际,科学定位,优化结构,彰显特色的主要手段。通过积极探索有效的专业群建设机制,可以促进高职院校逐步形成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型人才的需求。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内目前规模较大、在专业结构布局上具有覆盖石油化工上中下游产业链(采、炼、制、检、销)独特优势的工科类高职院校,肩负为扬州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石油化工等行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该院现有石油化工类专业情况见表1。
从表1中可看出,该院目前石油化工类专业有7个,但各专业发展还不平衡,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两个专业规模较大,基础扎实,实力较强,而其它专业服务也面向明确,发展潜力巨大。
如何在坚持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按照“发挥优势、强化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重点突破、示范共享”的要求,以实现人、财、物统筹为手段,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依托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优势资源,从专业群建设的视角,进行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以重点专业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最终达到专业群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的目的,是值得着力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以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为建设目标,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以石化产业链为引领构建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
石油化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经济总量大,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在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石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石油化工产业进一步明确了以基础石化产业为龙头,向新领域精细化学品、通用和专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化学制药等产业延伸的发展方向。
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我院石化相关专业的发展。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和化学制药技术等专业主要是针对石油炼制、大宗化工原材料生产及其产品深加工领域培养生产经营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各专业已经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产业链为服务对向,具有相同的专业基础、相近的专业技能、许多教学资源互为共享的特点。
根据上述专业的特点及其面向的产业链地位与布局,我们将上述五个专业组建成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本专业群将以中央财政支持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及江苏省示范建设专业应用化工技术这两个专业为核心专业,吸收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高分子材料技术和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形成专业集合。如此形成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以共同的石化产业链为引领,并且具有基础理论相同、基本技能相近、专项技能有别、专业优势互补的特点。本专业群与石化产业链关系如图1所示:
二、分层设置“平台”与“模块”专业群课程结构体系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以石油炼制、大宗化工原材料生产及其产品深加工领域为服务目标,目标岗位群紧紧围绕生产操作、产品分析、工艺管理、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生产调度、安全管理等。我们依照基础知识相同、专项技能有别的特点,将专业群课程体系按照“平台”+“模块”课程结构进行设置。“平台”课程是针对专业群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专业群中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的,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及共性发展课程组成。“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的专业专项技能要求而设置,由体现专业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组成。
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后,将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然后再分别进行各专业模块课程的学习,实现按不同职业方向进行人才分流培养,较好地解决了专业群内各专业的针对性问题。通过课程群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设置,凸显专业群的适应性,发挥专业群的集群优势。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课程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
与“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周边各类型石化企业,紧紧围绕本专业群目标岗位(群)进行调研,全方位分析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必备的知识、能力、素养,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并由此归并出各专业职业能力行动领域。进而根据知识点的属性,解构并重构专业知识、技能要素,将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结合职业素质与职业成长规律,构建形成了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系统完善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新课程体系(表2)。
表2中前面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为“平台”课程,后面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则是打造专业专项能力的“模块”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了石化产业链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
三、针对共享与专用,精心打造“平台化”与“项目化”专业群实践教学平台
在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平台”与“模块”分层课程体系结构及“工作过程导向”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相配套的课程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平台载体的设立必须同步跟上。近年来,本专业群投入巨资建设并完善了众多校内外实践教学设施,建成了15个校内实训基地、80多个实训室和2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总资产近2000万元。
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专业群共享型“平台化”和各专业专项技能专用型“项目化”的原则,通过充实完善、分类整合和资源共享,最终将这些实践教学平台精心打造成了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平台化”+“项目化”+“综合化”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宽基础,共平台,多方向”的专业群特色,详见图3。
这些实践教学平台功能齐全,许多都是校企合作,自行开发的产物,富有特色。例如:
化工单元技术实训基地内含包括流体输送、传热、过滤、精馏、吸收、萃取、干燥和反应器等8个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生产型、职场化”特色浓郁;
应用化工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有一套完全工业化DCS自动控制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实训装置,可进行低成本全循环化工生产运行综合实训操作。
石化生产技术实体仿真实训基地是一座占地500m2,高10m,投资400多万元的工业化规模的石油加工炼制生产技术实体仿真实训基地,采用仿真与实物互动的方式进行石油炼制加工专项技能的综合训练。
整个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从基础到专业,从单元到系统,从单一到综合,从校内到校外,虚实结合、理实一体、工学交替,有效地满足了本专业群的教学实施和技能培养需要。
四、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加强专业群人才培养配套改革
1.校企共建体制机制创新
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立足行业、企业实际,为此,我们充分依托扬州及周边骨干石化企业,建立健全了专业群校企共建委员会,完善委员会工作章程、运行机制、议事规则及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研究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和石化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进行本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按照职业岗位要求修改并完善专业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材建设规划、师资建设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专业文化建设等重大课题。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智力、共同进行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在企业中建立“厂中校”等实习基地,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2.“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专业课程改革
对专业群课程体系中各专业课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理念进行改革。具体做法是依照目标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设立各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均依据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采用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作为情境内容,并按照完成该项目或任务的工作过程来编排教学内容,充分融入职业标准,在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兴趣性。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3.专业群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围绕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内“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按照教学标准和实践技能培养综合要求,与相关单位合作共同整合并开发数字化媒体教学资源,资源库内容涵盖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实践教学、文献资料、案例共享、网络课程、校企互动、师生交流等方面,形式包括课件、动画、视频、录相、影视、题库、问题解答等。
4.遵循“四互”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走校企合作之路,按照“师资互聘,人员互兼,任务互担,能力互提”等“四互”模式,切实加强专业群“双师”团队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理论提高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新老教师结对、企业挂职培养、校企合作科研、教师赴外深造等手段,分别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不同层次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建设,切实提高教学团队素质与水平。
5.强化实践教学,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教学计划制定中,我们特别注重教学环节中实践性课时的比例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安排,将各类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比例提高到51%,分布安排在每个学年各个学期之中实施,形成项目化课程能力训练、校内综合实训、校外生产实习、校外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有机结合、层层递进的实践体系。教、学、做一体,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各课程任课教师广泛采用学生主体法、引导文法、案例法、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工学交替法、网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切实推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努力促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培养并进提升。
6.实施多元化质量评价
近年来,我们不断推进人才质量的多元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结合职业资格要求,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在考核方法的选择上,采取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口试、技能操作、撰写调研报告、答辩相结合的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着重工作态度、团队合作、与人交流沟通评价;考核主体的变化,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工作任务考核,主要由学生完成相互考核,要求在课堂完成的工作考核由专业教师完成,两者的合成构成整个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以扬州及周边石化产业链为引领,以岗位群需求为先导,“平台”与“模块”分层设置课程结构体系为特点,“平台化”与“项目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且具有先进的校企合作共建体制机制,“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专业核心课程,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教学方式,多元化考核机制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本专业群毕业生能力强、素质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和欢迎,我院已成为苏中及长三角地区高素质化工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可或缺的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 顾京.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要素研究[J].职教通讯,
2012,(11):1-3.
[2] 李鹰.高职化工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
论坛,2012,(5):241-241.
[3] 赵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天津
职业大学学报,2011,(6):3-7.
[4] 顾京.基于产业结构的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J].教育与
职业,2012,(17):16-17.
[5] 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2012,(3).
[6] 沈建根,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
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7] 张光跃,张萌.基于产业和行业链的高职专业建设探索
[J].职教通讯,2012,(22):18-22.
【关键词】高校 “3+1”实践教学 化工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68-02
随着时代的变迁,本科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起点。在此阶段,学习各个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知识面较广,但深入细致的工程实践相对较少。然而公司招聘对人才的要求不但在客观知识面层次上不断提高,而且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要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化工类学科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高校应把改革更新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放在发展学科的首要位置,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对工程实训技能培养环节进行改革,合理设置实验课程、实训项目以及强化实训实践教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提出了“3+1”的教学模式。
一 高校化工类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大院校化工类专业都在深入研究培养计划的改革,足见其已经不能适应如今化工领域的发展。传统的化工教育主要倾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理论轻实践,虽然各大院校的培养模式都是按照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深入工程实际、深入社会,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忽略了其成效,有的甚至敷衍了事,根本没有达到实践类学科所要达到的目的。这就导致了学生走上社会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有显著的差异;导致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处境尴尬。分析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大方面的弊端。
1.传统教学局限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缺乏实践实训能力的培养
化工类专业是历史悠久的专业,可供选择的教材很多,但是究其内容几乎无创新、无改革;同时导致任课老师上课也延续传统的教学,PPT和教学任务书均不更新。学生也听得没有兴趣,只希望完成大学期间最基本的学业要求:修满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学分,顺利拿到毕业证书。然而对于自身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没有准确清晰的目标与方向,学生也在迷茫中搞不清培养什么专业能力,更不明白怎么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学生仅具备理论知识,缺乏实操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和融入工作环境及岗位。
2.教学资源匮乏,实验内容更新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难以保证高质量的教学
目前,很多高校师生在不断地增加,教学资源却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出现教学过程中学生多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图书馆藏书更新也慢,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匮乏,同时购买外文数据库很少且外文数据库文章陈旧,老师和学生获取的知识不能及时地与国际接轨。另外实践教学环节的仪器设备较少,以我校为例,化学工程与工艺(石油化工方向)是卓越工程试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但实际培养过程中还是延续了过去简单油品分析的实验内容,工艺工程设计性实验较少且设备不足。比如,恒沸精馏、反应精馏、乙苯脱氢、返混等实验设备均只有两台,学生人数很多,在强调实验时间与课程进度衔接的情况下,实验任务安排与落实困难,造成实验安排在时间上相对集中,实验过程让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少等问题,实验教学成为走过场,考核也名存实亡,而且实验教师和实验仪器设备负荷严重,难以保证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
3.实践教学环节缺少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绩效评价体系
一方面,虽然学校将实验教学放在教学重要的位置,在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方面有了大量投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传统管理观念的制约,使得设备缺乏有效的全局统筹和调配而无法共享;但另一方面,学生规模急剧增加,人为地使得原本就紧张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
因此,结合专业特点及大工程观的时代背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资源购置重组为重点、提高师资为关键,是当前学校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
二 高校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构想
针对目前高校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了“3+1”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模式。
1.构建“3+1”教学体系
“3+1”教学体系改革主要是大一到大二上学期以基础学科理论知识为主,同时配套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其中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小综合实验为辅,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奠定了实验基础技能的基础。大二下学期到大三以化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同时配套专业实验、专业技能训练及综合实验。实验内容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既巩固实验技能与应用,又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大四上学期开设工程实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后下厂实习两个月,真正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与社会接轨,为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发利用网络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完善实验设备,最大限度地实现共享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辅以多媒体课件进行网络教学,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对学生采取提问引导式的教学模式,让其自己建立知识体系,同时以对等的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研究出了一套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考核与检测于一体的方法,最终实现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体化。
学校最近购置了一批化工专业实验的设备,同时进行优化管理,不再是沿袭过去传统模式的封闭式实验,而采取实验室开放、实验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建立综合和专业设计实验教学平台,以保证开放型实验的进行。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以前学过的实验及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3.优化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体系
学校的教学资源均有专人管理,如多媒体教室,实验设备等。学校成立了分析测试中心,大型测试分析设备都安排有专职老师管理,为方便师生正常使用。每学期对各个实验实训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实践教学情况、设备的管理情况等,还要定期征求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将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实验评分规则。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受益,将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三 “3+1”实践教学的初步成果
通过上述改革,得到了一套完整合理科学的、适合于培养化工类“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熟悉工程实践技能,同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达到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人才;构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平台,实现实验教学软、硬件教学资源合理共享和购置。
几年来,学校在化学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在全国化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挑战杯”、“三井杯”、“华南地区化工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37人次分别获得金、银、铜以及第一、二、三等奖,化学化工类专业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四 结束语
目前,我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3+1”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校会紧跟经济发展规律步伐,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管理制度,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办学效益,将建成以石油化工为特色,培养具有重大影响和应用型人才的工科教学型大学,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合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段华洽、王朔柏.深化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高校本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4)
[2]黄奕勇.创新意识培养从课堂开始――航天通讯与测控研究型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1):33~35
[3]杨乐平、彭望琼、朱彦伟.“问题作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2):88~90
[4]郁桂云、钱晓荣、吴静.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2):63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专业方向的确定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要遵循行业和市场需求规律,这决定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可以得到就业市场的认可。笔者学校化工专业依照本校的办学定位及本专业的发展情况,结合本地区以及广东整体经济发展情况,邀请了化工行业、企业的专家教授共同组建并召开专业建设会议,深刻探讨了如何建设新时期下的石油化工专业,以及对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笔者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修改了本专业的建设方向,最终形成了以典型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并按照石油化工操作岗位职业生涯的发展顺序安排课程。
二、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本专业作为国家中职示范校和国家高培基地建设重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紧跟时代步伐,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应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引导和指导作用。笔者在企业调研中发现,现有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在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已经不能再满足于传统的新员工“先培训,再做学徒,考核合格后上岗”的模式,而需要的是可以直接上岗、马上就用的人才。因此,建议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打破课程界限,构建全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从岗位的需求出发,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制订本专业的实施性培养计划,将本专业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确定课程结构。同时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围绕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细化课程内容,针对相应的技能,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设置的课程既能支撑专业教学,又能支撑职业资格证书,将学历教育与培训考证紧密结合。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化工专业教学内容枯燥,工艺理论的说明抽象,单纯理论加图片演示的形式的确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教学需求。对此,应从现实基础出发,突出多模式的教学方法,例如从挂图到立体教具的转变,从教学视频到装置3D动画演示和化工单元仿真操作相结合等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装置设备的认知度。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引导的方式,通过适合学生特点的指导学习(如演讲、辩论、项目实习等),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与应用工具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与职业素质。结合企业资源,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以真实的企业任务为载体,探索理论、实践为一体的一体化教学道路。
四、评价考核制度的改革
原有的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和区分学生知识和技能高低的方式在技工类院校里面存着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间接助长了学生平时上课懒散、考前才振作,甚至考试作弊的投机心理。因此,有必要打破旧的评价方式,引入企业评价管理制度,采取多方评价和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制度。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形成性考核为主,重在考查学生在工作任务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因此在平时成绩(考勤、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应增加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期末考试要对课程重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重在考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
五、引进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配置
目前在校教师的技术能力水平已经与企业实际应用能力脱节,要满足专业改革的要求,本专业的师资必须要全面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全部教师必须有本科以上学历和相应专业的技术能力资格证,并定期下厂实践,授课内容和方式与时俱进。学校要与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共用机制,并聘请企业高级技能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弥补学校师资能力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要求,转换工作角色,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
六、组建校内理实一体工作站,完善专业学习资源库
单纯的实训室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学生的实训要求,应该依据企业实际环境,将实训室按照企业化检室、操作车间等模式布置组建,结合校企共同开发的一体化工作页,实现校内真实模拟情景教学,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围绕一体化实训教学的建设,开发一体化工作页,完善配套教学资源,增置多媒体设备、教具、书籍等资源,开展网络方式教学,与企业共同打造技术领先的专业学习资源库。
七、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进入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掌握实际工作技能及预就业提供了场所和机会,但目前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存在经常变动和规模不足的情况,并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实习环境,直接影响到实训教学、实习学生的管理,影响“工”的质量。为此,学校应该主动寻求与对口企业建立互惠双赢的稳定的校企合作,以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为纽带,采用“订单培训”“工学交替”等的办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有效模式。
八、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
在化工企业调研访谈中,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水平难以符合企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员工普遍吃不了苦,责任心不够。笔者建议在教学改革中注重以下两方面建设。
一是要从教学大纲层面上确立德育的首要地位。从人才培养的层面出发,将德育教育作为专业建设的首位,并在课程设置中起到体现符合专业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利用贴近社会生活和生产工作的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使他们养成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习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管理及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要学会管理人,必先要学会管理自己。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逐步把道德规范的认识转变成意识,把遵守规范变成规范习惯,这样学生就可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逐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通过恰当的专业教育,树立学习化工的自豪心,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建立自己的发展观,从而热爱所学专业,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认真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
关键词:化工;科技查新;数据库;网络资源
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分析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分析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科技查新能为科研立项、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奖励、专利申请等提供客观依据,也能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快速、可靠、丰富的信息。我国化工科技查新工作始于1985年,具有与其它行业不同的特殊性。化工查新课题具有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合成工艺复杂、指标参数多等特点,查新员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选择适当的数据库进行检索,以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信息正在逐步成为查新工作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工课题科技查新过程中常用的数据库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以及不同数据库的检索方式,以期有效的推进科技查新工作质量。
1 国内主要化工相关数据库系统
1.1综合数据库
(1)中国知识资源总库(http://www.cnki.net)。数据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农业、生物、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文献资料。其中查新常用的是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目前世界上大型的连续动态更新的全文数据库,收录了1994年至今的国内公开出版的7 486种核心期刊的题录、摘要以及5 000多种期刊全文。至2005年12月31日,累积期刊全文文献1 670多万篇,分10大专辑、168个专题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提供CNKI初级检索、高级检索、专家检索三种检索模式。
(2)万方数据资源系统(http://www.wanfangdata.com.cn)。目前各类信息较全面的数据系统,包括100多个数据库、近5千种电子期刊、40多个栏目,由科技信息子系统、数字化期刊子系统、企业服务子系统构成。化工课题科技查新常用的万方数据库有:《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库》、《中国企业与产品数据库》等,其中数字化期刊子系统目前已集纳了理、工、农、医、人文等9大类近5 000种科技期刊,可多角度、全方位地进入期刊主页浏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绝大部分数据库均提供快速检索、命令检索(也称专业检索或高级检索)两种方式,快速检索是系统的默认界面,可通过快速检索界面进入命令检索和其它浏览途径。
(3)维普信息资源系统(http://www.tydata.com/)。包括《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文摘库》、《中文科技期刊引文库》、《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经济新闻库》和《维普行业资源系统》6个子系统。化工课题查新需要检索的主要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经济新闻库》两个子系统,其中《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了1989年至今的8 000余种期刊刊载的1 500余万篇文献,并以每年150万篇的速度递增,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教育和图书情报等多个领域;《中国科技经济新闻库》源于1992年至今的400多种中国重要报纸和5 000多种科技期刊,累积数据量达122多万条,并以每年15万条的速度更新。检索方式:提供树型分类导航系统,具有作者、标题、正文、出版地、刊名、分类号、任意字段等多个检索入口;支持检索(按相应的检索入口进行检索)、二次检索(与、或、非)、组合检索(支持布尔逻辑检索式)、分类逐级检索;同时还具备输出字段设置(在全文浏览器中进行设置)、检索日期限制、正文全文下载等辅助功能。
上述综合数据库中的中文期刊数据库由于收藏的文献范围有所不同,化工课题查新中需要对这3个数据库同时进行检索,以免漏检。
1.2专利数据库 专利文献检索在科技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专利文献检索是科研立项、专利申请、成果评估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先进成果的重要来源。在化工课题查新过程中当涉及到新产品查新和工艺路线查新时,详实的专利说明书是检索过程中非常需要的对比文献。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http://www.sipo.gov.cn/sipo/zljs/)。可以检索从1985年以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公开说明书,该专利数据库免费开通,可以通过专利申请号、名称、摘要、发明人关键词等进行检索。
1.3标准文献数据库
检索国内标准数据库也是化工查新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在比较化工物质的物性参数时候,国内标准提供的参数可以提供很好的参考。
中国标准服务网(http://www.cssn.net.cn/index.jsp)。收录有60多个国家、70多个国际和区域性标准化组织、450多个专业学(协)会的标准以及全部中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约60多万件。化工课题查新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数据库和化工行业标准HG这两个数据库,可提供标准号、标题、关键词等多种检索入口。
1.4科技成果数据库
科技成果库主要覆盖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涉及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十几个专业领域,是化工新产品查新中的必检数据库。
(1)国家科技成果网(http://www.nast.org.cn/)。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创建的以科技成果查询为主的大型权威性科技网站,已收录1978年来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经省、市、部委认定的科技成果约12万项,库容量以每年3-5万项的数量增加,充分保证了成果的时效性,提供普通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检索方式。
(2)万方科技成果数据库(http://www.wanfang.can.cn/)。收录了1986年以来各省市部委鉴定后上报国家科委的科技成果及星火科技成果。包括6个数据库,总记录51万多条,并在此基础上,每个月更新1次,每年新增2万项最新成果,覆盖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涉及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十几个专业领域。是国家科技部指定的新技术、新成果查新数据库,提供普通检索和命令检索两种检索方式。
1.5化工专业数据库
在查新过程中,由于网络信息资源更新比较快,能反映化工行业的新动态,化工专业数据库是通用数据库的有力补充。
(1)中国化工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http://www.wanfang.com.cn)。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提供,收录1985年来公开发行的化学化工期刊近1 000余种及高等院校学报发表的文献,以及化工图书和会议记录、学位论文及化工专利。
(2)维普石油化工资源系统(http://www.tyda-ta.com/)。为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相关的科研院所、中高等院校、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设计的大型全文数据库,是目前国内能快捷、准确、全面、方便地反映国际石油化工行业的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最新科研成果的唯一最大的信息平台。
(3)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http://202.127.145.134/scdb/queryHome.asp)。该库收录1983以来中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论文、专利等25万余条数据。数据库还包括了中国化学家在国外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的题录及文摘,数据库提供6种检索途径(主题、作者、单位、出版物、中英文字(词)、中国法分类等),中英文标题和文摘的每一字(词)均为检索点,这与主题标引的检索途径起到相互补充作用。
(4)中国石油和化工资源网(http://www.chemdoc.com.cn/)。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于2001年5月组建开通,包括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化工分馆和其他化工、石化、石油等有关的信息机构大量的科技文献资源。
(5)中国化工信息网(http://www.cheminfo.gov.cn/)。始建于1990年,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创建,是一个集科技、生产、市场于一体的多方位综合性信息服务网站,可为用户提供网上浏览、查询、咨询等多项服务方式。
2 国外主要化工相关数据库系统
对于国外的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而言,查新过程主要侧重于国际联机检索系统,通过对其中不同的数据库的选择,就可以基本实现国外有关文献的全搜索,STN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图形检索的系统,能够实现化学物质的结构检索,一般化工课题推荐使用STN系统。
2.1国际联机检索系统
(1)STN联机检索系统(stnweb.cas.org/)。STN系统目前有200多个数据库,主要涉及各学科领域及综合性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献和专利,同时提供众多公司、供应商等方面的商情信息(如生物商情、化工产品方面等)。STN系统中,美国化学文摘社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化学文献数据库,即化学物质登记号(REG)和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CAPLUS)。REG数据库目前存储了自1957年以来的超过3 200万种物质记录,其中1 800多万种有机和无机物质,以及1400多万种生物序列(截止到2001年10月9日),它包涵了世界范围内在期刊和专利上报道的有机、无机、金属、合金、矿物、有机金属、元素、同位素、核微粒、蛋白质、核酸、聚合物等所有的化学物质信息。CAPLUS数据库,是当今世界上最新最全的化学题录型数据库,来源文献包括8 000多种国际性刊物、专利、同族专利、技术报告、书籍、会议录、学位论文等,覆盖了1907年以来的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所有文献。
(2)Dialog联机系统(http://www.dialogweb.com)。Diglog现有全文、题录及数据型数据库900多个,文献量近17亿篇,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科学、实事政治、商业、经济、教育、法律等领域。其中包含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政府报告通报及索引》(NTIS)、英国《科学文摘》(INSPEC)、世界专利(WPI)、科学引文索引(SCI)等著名数据库,另外还有几百个公司信息(名录及背景)、商业信息、工业分析、新闻报道、产品情况、统计数据等数据库。对于化工课题而言,主要检索Dialog的如下数据库:CA SEARCH(399文档)、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 LOGY ABSTRACTS(315文档)、COMPENDEX PLUS(8文档)、SCIS―ERCH(434文档)、CLAIMSTM U.S.PATENT AB―STRACTS(25文档)、DISSERTATION ABSTRACTSONLINE(35文档)、CHEMICAL INDUSTRY NOTES(19文档)等。
虽然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涵盖的数据库很全,但由于联机检索的费用较高,因此网络上的免费数据库是索取原文,节约查新成本的新途径。下面主要介绍专利数据库和国外几个常用的化工专业数据库。
2.2国外专利数据库
目前的因特网上的国外专利数据库很多。其中专利容量大、检索功能强的有美国专利数据库、欧洲专利局专利数据库、加拿大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和日本工业产权数字图书馆专利数据库,这四个数据库都可以免费下载专利说明书,也是查新过程中需要检索的主要专利数据库。
(1)美国专利数据库(http.//www.patents.uspto.gov)。由美国专利与商标局设立,该数据库提供了快捷检索(Quick Search)、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和专利号检索(Patent Number Seareh)三种检索方式。
(2)欧洲专利局专利数据库(http://ep.espacenet.com)。欧洲专利局于1998年10月正式开通的免费专利数据库,收集了50多个国家公开的专利文献,包括世界专利数据库(worldwide)、日本专利文摘数据库(patent abstracts ofJapan)、欧洲专利局数据库(EPdatabasel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库(WIPOdatabase),可选择任意一个数据库进行检索。esp@cenet专利数据库提供了快速查询(QuickSearch)、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专利号检索(Number Search)和分类检索(Classification Search)四种形式。
(3)加拿大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hpatentsl.ic.gc.ca/introe.html)。可获取1920年至今的专利影像文件,而1978年8月15日以后的专利可提供PDF文本形式。加拿大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有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界面,提供基本查询(Basic)、专利号检索(Number)、布尔查询(Boolean)和高级查询(Advanced)四种形式。
(4)日本工业产权数字图书馆专利数据库(http://www.ipdl.ncipi.go.jp/homepg_e.ipdl)。数据库提供1976年至今日本专利和实用新型说明书,有日语
和英语两种界面。有多种查询方式,其中比较方便的是日本专利摘要查询(PKI)方式,可以通过关键词、发明日期、国际专利分类(IPC)以及专利号查询相关专利。
2.3专业数据库
(1)Chemindustry(http://Chemindustry.com)。Che-mindustry为化工及相关工业的专业人员提供了可通过全球网站搜索所需要的产品及服务方面信息的工具,为专业人员提供的信息涉及化学、石油化学、药学、塑料、涂料、染料及相关工业的所有方面,如科研、产品开发、市场经营、分销及应用等圈。
(2)Chemicalonline(http://Cheroicalonline.com)。美国化学工业的交易市场产品展示、产品与供应商搜索。网页提供近期化工新闻,特别报道,新闻分析及月内新闻记录。
(3)Chemconnect(http://www.chemconnect.com)。英特网上全球最大的化工交易网站,1996年以来在网上成交额已超过150亿美元。新闻与研究频道提供约600种网上化学化工期刊的链接,据知是目前化学化工期刊链接数最多的站点。
(4)Chemweb(http://Chemweb.com)。建于1997年4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在线社区,集合了化学研究、化学工业以及相关学科的大量资源。Chemweb的期刊分页(http://www.chemweb/library)现在可以提供200多种化学化工期刊,文摘免费,部分期刊还可以免费下载全文,如Chemistry&Biology等。
(5)Cambridgesoft’s chemACX.com(Chemacx.com)。该数据库收集了全球300多个化学试剂供应商的产品目录,由CambridgeSoft公司提供。用户无需注册,通过化合物的CAS登录号查询所需化学试剂的供应商,包装及价格。
在具体的查新过程中,需要根据查新课题的具体需要和查新选择上述的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不需要全部检索。
3 网络搜索引擎
目前国内外许多搜索引擎网站可提供中英文网站的检索。利用搜索引擎为文献信息检索,特别是新产品的查新检索,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补充。企业上网越来越多,在网络上介绍其产品,在查新检索中,通过特定的检索方式,其信息对查新工作很有帮助。
常用的中文网络检索引擎有:百度搜索引擎(www.baidu.com)、Google中文搜索引擎(www.google.com/)、中国搜索联盟(http://www.zhongsou.com)等。
常用英文搜索引擎:Google(http://www.google.corn)、Yahoo(http://www.yahoo.com)、Allthewebwww.alhheweb.co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