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

经济危机本质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危机本质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危机本质特征

第1篇: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主义;金融资本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institutional reasons,socio-economic system that i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especially its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basic contradictions in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break out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 And to explore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the capitalist system,inancial capital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2-0011-05

一、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7年爆发至今,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危机已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正面临自二十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二、当前对金融危机成因的探讨

此次危机是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由美国虚拟经济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理论界对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一)美国信贷市场上宽松的信贷条件

2001年以后,美联储连续降低利率,房地产市场繁荣,贷款机构预期未来市场持续走高,加大贷款力度,盲目扩大住房贷款业务。在市场繁荣时期,次级贷款也有很高的回报率,在满足优级及次优级抵押贷款后,贷款机构积极发放次级贷款。为了将次级抵押贷款出售给低收入者,贷款机构尽可能地降低进入门坎,不断创新次贷产品,降低贷款条件。实质上是贷款机构放松了风险监管,为日后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随着后来利率的不断攀升,低收入阶层无法承受还款压力,从而导致大量违约。长期的低利率造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助长了经济的泡沫。

(二)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

低利率和流动性过剩,推动了住房需求和房价上涨,这又降低了房贷的风险,刺激了房贷需求。由于住房按揭支持债券(RMBS)的存在,任何贷款机构在对不良信用评级的个人贷款后无需置于其资产负债表内,而只需转手卖给RMBS的投资者。由于RMBS信用级别低,市场流动性不强,不易脱手,诱发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根据期限和信用水平将RMBS打包成抵押债务凭证(CDO),从而进一步刺激了RMBS的发展和CDO市场的极度膨胀,形成了CDO,CDO的平方、立方、n次方等。当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由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的上升,引发贷款机构资金链的断裂,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的金融产品缩水,最终引发这场金融危机。

(三)信用评级不严和金融监管的缺位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2008年7月份发表的调查报告,在对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评级时,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存在违反内部程序的行为。同时,评级机构对次级债券和衍生产品给予了与风险不对称的评级结果,在相关债券信用质量严重恶化时,未能及时更新信用评级,助长了危机的蔓延。此外,美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制度性缺陷,而评级机构出于利益考虑,没有动力去纠正这些缺陷。

在信用评级不严的同时,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市场上的金融创新监管松懈。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次级抵押贷款在一轮又一轮的创新中加长了链条,衍生产品的定价已经脱离了原有贷款产品的风险,而仅取决于发行机构公布的回报率和评级机构评定的等级。监管的缺失,纵容了金融机构盲目追逐高额利润的行为,也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美国的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出现问题

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是利率的不断提高,房价下跌,使贷款人无力偿还次级贷款,金融机构信用紧缩,房地产泡沫破裂,最后引起金融恐慌及危机爆发。美国当前的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大量的低收入人群,在宽松的信贷环境和美国式的过度消费文化模式下,低收入人群同样追求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从而导致物价和房价的大幅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联邦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不断提高利率,最后引发次贷危机。

(五)投行杠杆比例过高和金融衍生品开发过滥

据有关统计显示,美林的杠杆率从2003年的15倍飙升至2008年的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攀升至33倍,高盛也达到28倍。华尔街利用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次贷基础上设计出了系列衍生金融品: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CDO)、信用违约掉期(CDS)和CDO的平方、CDO的立方等,在高杠杆盈利模式下,放大了次贷的金融效应,铸就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传递链条。

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的因果关系,对次贷危机成因进行阐述:即利率上升―房价下降―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次级抵押贷款还贷困难―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信用紧缩―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衍生出的金融产品的资金链断裂―金融资产缩水―投资衰减―金融恐慌―次贷危机爆发―国际金融危机。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新特征

以美国为首的当代资本主义表现为国家金融的超级垄断、经济虚拟化和泡沫化的特征,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演变的一种趋势。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其最重要的标志是金融资本的高度虚拟化、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相结合。

(一)金融资本高度虚拟化的资本主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虚拟资本也在不断地衍生出新的品种,出现大量的金融衍生品,这些虚拟资本是对股票和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再次虚拟。虚拟资本也成为当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本形态。

(二)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里,生息资本为G―G’,实际上是省略了中间实体资本的增殖即G―W―G’。但发展到巨大金融寡头垄断市场的层面,金融创新使G―G’成了买空卖空的连锁交易,脱离创造价值的实体运动,脱离价值决定价格的根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在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垄断实现高度投机,获得高额利润。

(三)以美国为首的当代资本主义以新的形式称霸全球

当代资本主义利用金融资本控制整个世界,通过美元霸权,特别是以纸币美元为武器影响世界。历史表明,经济震荡,由通货膨胀急剧变为通货紧缩,正是经济危机的一种症候;石油价格由过高急转直下转为狂泻,也是一种市场危机,反映了实体经济下降、需求严重不足,使石油产业遭到重创,达到以美元优势控制石油的目的。

当前美国GDP与虚拟资本的比例大体为1:36,其中有70%左右的泡沫。在二十世纪中叶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美国跨越式地成为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把金融与工业的结合蜕变为脱离并统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世界。而与高科技结合,进一步引发由经济泡沫酿成泡沫经济,在实体经济的下降与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大下,表明美国为首的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和新手段――超级虚拟化。经济的高度虚拟化、泡沫化和在世界的金融霸权,折射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

四、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对金融危机的再认识

从美国的信贷政策、金融风险管理政策等角度出发,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属于操作层面和现象层次的分析;缺乏从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历史的角度的分析,不能认识危机发生的制度性原因。因此需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出发,分析危机产生的根源。

(一)从视角分析金融危机形成机制

马克思将金融危机的爆发建立在经济危机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各方强制统一的一种方式。马克思将金融危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作为生产和商业危机先导阶段的金融危机;第二类是作为资本市场核心的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规律以及资本市场赌博投机的本质特征的金融危机。

1. 第一类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马克思认为,导致第一类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是由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剩造成的。导致生产过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立,生产和消费的对立,在现实中表现为生产扩大与市场扩大之间的矛盾,生产和消费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

第二,资本积累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就成为资本价值增殖的主要方式,资本主义无限制地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动力,资本过剩从而商品过剩是资本积累与价值增殖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以商业信用为主的信用形式的充分发展导致商业货币的膨胀,进一步刺激了生产过剩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商业资本的独立化,商品价值的回流时间往往早于商品价值的最终实现,因此容易产生虚假的需求;在商业货币不断膨胀下,这种虚假的需求积累起来,商品过剩程度进一步加剧。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立、资本积累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属性,它们决定了生产过剩的必然性。而信用形式的充分发展并不是商品过剩的必要条件,不是商品过剩的充分条件,只是加剧了商品过剩的累积程度。第一类金融危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前奏,其形成机制(图1)揭示了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隐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之中。

2. 第二类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马克思将第二类金融危机成因归结为金融市场的赌博投机活动而导致的虚拟资本过剩。虚拟资本的过剩同样可能导致虚拟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与货币之间形成尖锐的对立,从而虚拟资本价格暴跌,引发金融市场的危机。

首先,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生息资本的形式造成这样的结果: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资本生出”。虚拟资本实际上是基于预期收益资本化的幻想的资本。

其次,虚拟资本是伴随企业资本扩张与商品流通发展而产生的,但却能摆脱生产和商业的束缚而依靠信用制度获得自身的发展。“虚拟资本巨大的扩张潜力与信用制度的过度发展相结合,为金融市场虚拟资本商品的过剩创造了条件”。

最后,虚拟资本特殊的运动规律极大地满足了资本家通过赌博投机实现价值增殖的要求。一方面,“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金融杠杆化”;另一方面,“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当金融市场的赌博投机使得金融杠杆化的比例不断提高,以致虚拟资本商品过剩严重,一旦货币发生紧缩,将导致债务支付链条断裂,金融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

第二类金融危机本质是在金融市场过度的赌博投机与信用制度的膨胀相结合的情况下,过剩的虚拟资本与货币形成尖锐的对立,最终虚拟资本价格暴跌导致危机爆发。其形成机制(图2)揭示金融市场的赌博投机活动是危机发生最重要的原因。

此次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与二十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截然相反,以房价下跌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为导火索,从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部门开始,进而波及实体经济部门,造成实体经济部门的流动性短缺,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从而由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但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制度。

(二)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认识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1. 商品内在二重性矛盾潜伏危机产生的可能性。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体现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潜伏在商品和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中,这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条件下,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对矛盾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商品所内含的劳动二重性矛盾决定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矛盾的进一步演变,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进一步表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对立。私有制使商品的内在二重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越来越激化,具有深刻的对抗性和不可克服性。商品经济内在二重性矛盾只构成产生危机的可能,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使危机爆发成为必然现实。

2.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形成金融危机的深层制度原因。资本主义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化制度,生产的社会性同生产资料私有性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商品经济内含的危机可能性转变成必然性。商品经济内在二重性矛盾只构成产生危机的可能,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使危机的产生成为现实。在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历史中,货币越来越背离商品,虚拟经济越来越背离实体经济,成为金融泡沫、金融危机乃至全面经济危机的内在成因。

3. 金融资本的逐利性、贪婪性和杠杆性是形成金融危机的最深刻根源。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就是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一方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具有逐利性和贪婪性;另一方面又推动了经济发展,具有对生产强有力的拉动性。马克思揭示了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本性并未改变,随着当代金融资本的发展和向全球扩张,资本的贪欲更加膨胀。在金融资本和虚拟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创造业绩和赢得巨额利润,银行家们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制造高风险的虚拟资本。利用金融资本的杠杆性,实行高杠杆的运营模式,通过将金融资产证券化、衍生化,从而获得巨额利润。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的高度膨胀,将直接导致金融危机。

4.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金融危机是必然的、无法克服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既是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又是一场深度的经济危机、思想危机、社会危机和制度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历史上,资本主义几次带有全球性的危机都引起时代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美国金融危机将使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大调整、大动荡时期。本次危机具有颠覆性、全面性、深度性和长期性的效应,将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持续的影响,世界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

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

(一)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以往的危机多半起始于物质生产领域,然后向其他领域扩散,而这次危机首先发生在金融领域,之后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以往危机大多表现为生产过剩,而此次危机在发达国家则是实物生产日趋萎缩,整个国民经济虚拟化。以往的危机表现为广大居民购买能力下降和消费不足,在发达国家之间也有相当强的传染性和扩散性;此次危机则是这些国家各个阶层包括工薪层在内的超前消费或过度消费,国民经济形成了严重的“消费泡沫”;这次危机不仅扩散的面更广,几乎传播到了世界所有国家,而且传染更加迅速、更加猛烈。这些特点,都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演化相联系的,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新形态的特点。

(二)金融资本恶性膨胀,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的资本在继续使用这种商品输出和不等价交换手段进行国际剥削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资本输出和资本直接剥削外国劳动的作用,国际剥削的重点已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国际剥削的重点由昔日的以工业资本为主体的资本输出,逐步向以金融资本为主体的资本输出转移。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垄断资本之所以积极推动这种转移,是因为金融资本的输出具有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所不具备的特殊的国际剥削和压榨功能。

金融资本已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建立和维护国际垄断资本所需要的国际经济乃至政治秩序的最积极的推动者。总之,金融垄断资本已成为世界经济乃至政治生活的主宰,在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增强。金融资本的恶性膨胀,其世界统治和盘剥的增强,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演化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国民经济的虚拟化,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这次世界性金融风暴的形成,是金融垄断资本长期统治、横行的必然产物。不仅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形成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泡沫,而且使这些国家的整个国民经济日趋虚拟化。表现为:

第一、金融资本横行,金融衍生资本泛滥,金融资本越来越与实体经济相脱离。金融资本超前发展,资本家与生产过程脱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重要表现。如今,全球金融交易额已达世界GDP的十倍以上。金融资本不仅在数量上是空前的,而且其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不仅完全脱离了生产活动,置身于生产过程之外,而且凌驾于整个社会生产之上,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宰,实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金融资本的发展。

第二、在金融资本泛滥的同时,实体经济却相对乃至绝对萎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以各种服务性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到上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相继完成了工业化过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物质产品的需求相对饱和,资本通过发展物质生产而增殖的途径日趋狭窄,这些国家越来越多的工业品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了所谓产业空心化趋势。在高额利润的诱使下,资本越来越多地从实物生产领域向第三产业转移。银行、保险、证券等虽然能给资本带来利润、增加产值,但却不能为国民经济增加物质财富,这些行业的过度发展本身就含有泡沫成分,成为国民经济虚拟化的重要因素。

(四)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金融资本横行,进一步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资本增殖的过程之所以能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脱离实体生产过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将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大转移的过程,也是国际垄断资本组织发展跨国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还表现为投机心理和投机行为的恶性发展、整个社会风气的败坏和沉沦。不仅各行各业的资本家和经营者在从事各种投机活动,而且这些国家的政府也利用各种货币金融杠杆或货币金融政策从事国内外的投机活动。总之,金融投机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特征,成为国际垄断资本攫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基本途径。

(五)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金融资本权势的增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的虚弱性、垂死性更加明显

在资本主义国家,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从来都是不一致的,不仅广大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利益根本对立,而且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利益也有矛盾,而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矛盾和对立则在进一步暴露和加深;矛盾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全球化的浪潮,比发展中国家还要强烈。所有这些矛盾和冲突,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社会经济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结束、新的动荡时期开始的一个突出的信号。从国际方面来看,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日益恶化。

六、结语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当代资本主义演变到一个新的阶段,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对当前金融危机

的成因的认识,不应单从其体制层面和技术操作层面进行阐释,更要从制度层面、本质层面对其剖析。美国的次贷危机,不可遏制地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证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的真理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需要从制度和体制两个方面规避和防范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张宇.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当前金融与经济危机[J].国外理论动态,2009,(7).

[2]蔡万焕. 国内关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9,(8).

[3]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8,(5).

[4]沈炳熙.次贷危机与证券化[J].中国货币市场,2007,(11):12- 17.

第2篇: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创新性的金融系统支持。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系统 金融创新

问题的提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继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之后,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表示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金融系统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杠杆。科技创新需要有金融的助推,科技创新必需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新概念,对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深入探讨,在如何具体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理论界和实务界仍需进一步探索。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并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特征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确立后危机时代国家竞争优势而提出的产业发展策略。《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并规划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发展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起着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抓住两个关键词: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是指关系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死存亡而必须重点发展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地位。新兴产业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概念,它代表了那些处于产业生命周期起步阶段或成长阶段的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具备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特点,使得该产业中的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成长三大特征。

1.高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于新兴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起步期或成长期,这一阶段产业内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创新活动较为活跃;但技术发展路线还不成熟,技术之间的替代频繁发生,技术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是相关产业中的大型成熟企业其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优势,也无法保证能准确预测和掌控技术的发展方向,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度锁定而失去在新兴产业中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领先于市场需求,往往是涌现的新技术创造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新技术和新产品能否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产品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但新产品的市场接受过程较慢,产品推广时间长,难以在短期内收回投资,也提高了投资回收的风险。

2.高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投入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起步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技术开发与试验阶段,虽然企业融资规模小但数量众多,整个行业的融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成长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由于新兴产业缺乏成熟的配套产业,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且价格高昂、商业模式不成熟、市场开发的难度较大,企业面临巨大的初始启动成本和推广费用,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当大。

3.高回报。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扩散效应,这类产业的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投资一旦取得成功,其获得的收益将极为丰厚,而且投资介入越早,收益就越高。

上述特征,对金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现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杠杆。金融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已得到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广泛认同,然而由于观念、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金融体系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第3篇: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危机 发展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内涵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各方之间,交换一项资产或就结算一项负债时采用的金额。中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指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公允价值会计是指某些项目(目前主要指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主要是前者)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财务会计中进行两步确认,先进行正式记录(按复式簿记要求),再计入财务报表,成为财务报表表内项目的会计模式。如果资产持有者仍继续持有,应认为它是在交易中或可供销售的资产,从而应按报告日的市价或类似资产的市价进行后续计量(即重估价),并确认公允价值的变动(即账面价值与当前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当于可实现但并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

公允价值是会计准则中的一种计量属性,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中都要求对许多财务报表项目以公允价值计量,因此如何恰当计量公允价值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公允价值会计目的是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现时价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二、金融危机之前的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危机之前的会计强调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入会计,公允价值会计是财务会计未来发展的趋势。

谢诗芬、戴子礼在《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2005)一文中,从价值、财务、会计的关系分析出发,指出:“不论会计或审计,都必定以价值计量为最重要之责任,而财务管理则以价值计量为一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价值是财务与会计的核心概念、本原逻辑和联结纽带。”进一步分析价值、现值、公允价值的关系,指出:“公允价值是经济学中价值概念的会计表达、是对能反映会计要素本质特征的现值概念的体现;公允价值会计就是基于价值和现值的会计。”进一步分析了公允价值概念,指出:“从纯粹的理论上推导,……必须实行全面的公允价值会计,即对所有资产和负债都运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确认计量和后续确认计量。”最后分析了财务变革对价值会计的需求:衡量和评价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方法和指标等财务变革呼唤“价值型会计模式”。“不论用什么方法和指标来衡量和评价价值,其中都必然会涉及到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问题。”

葛家澍先生发表《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2007)。文中葛家澍先生追述了最早关于公允价值的论述。“早在 1961年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会计研究部主任Maurice Moonitz在其撰写的ARS No.1中就提到‘公允价值’这一概念。”进一步介绍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并对公平交易、熟悉情况的自愿的当事人、交换的金额三个概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指出:“当前惟一单一的、连贯的、内在一致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只有FASB。”并进一步对IASB与 FASB 分别给出的公允价值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的特点:“第一,以市场而不是以特定主体为计量的基础。第二,以基于确定承诺的假想交易为对象,因为此时并无实在的交易。第三,计量日不是交易日,而是确定承诺日和清算交割期以前的每个报告日。……第四,由于它主要是参照市场的估计价格,因而即使估计未必完全可靠,它始终面向未来,在它的金额、时间安排等方面力求反映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公允价值如果普遍运用于会计和财务报告,经济学家对会计信息的预期是有可能实现的。”“公允价值计量乃是财务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如果公允价值得以全面应用,则财务会计将有可能反映企业的价值(或其近似值)。”

葛先生在文中也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局限性,即“估计价格会出现偏差”。同时葛先生指出:“随着估计技术的发展 ,这一局限性会逐步得到改进。”

另外注意当时葛先生还没有对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允价值会计做出区分。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很多学者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运用。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曲婧在《公允价值若干问题研究》(2007)中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及其在负债上的应用;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指出:“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比较谨慎。”;最后对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提出了4项建议和措施;结论指出:“我国应当从国情出发,有步骤地积极实施公允价值会计。”

三、金融危机之后的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界指责公允价值会计在经济危机下,估计市场价格脱了实际价值,使金融机构大量确认了未发生的损失,最终导致了金融机构的破产。国外会计界进行了调查和反驳。国内会计界开始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了反思,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作了分析,也有学者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改进。

葛家澍先生发表《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文章指出:“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是有用的。”但“要严格区分确认与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不等于公允价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是把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确认于财务报表之中。”

文章根据美国证监会挑选的50家金融机构数据对公允价值应用结果进行了分析;在金融危机下,高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值大幅下滑,金融机构“资产与净资产以及净收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侵害’”。同时,文章从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角度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公允价值计量是建立在假想的(预期的)交易的基础上的。” “把公允价值计量引入资产负债表的根本问题是背离了APB所描述的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之一――‘虽然在财务会计上,估计是不可避免的,但应试图使估计的作用降到最低’”。结合金融危机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又由于处于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扩散的时期,则企业的净收益将成为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混合物, 明显地会歪曲企业的真实业绩,提供既不相关更不可靠的模糊信息。”最后文章总结了公允价值的特点:“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但缺点是以假想交易为对象的估计价格。”得出结论:“历史成本信息由财务报表提供较好,而公允价值信息由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提供较好。”

葛先生的分析进一步明晰了公允价值会计概念,但同时也否定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价值。同时还有学者提出了对现行公允价值改进的思路。

徐晟在《金融稳定性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优化――基于动态减值准备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运用动态减值准备改进公允价值会计。文章首先分析了在不完全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放大了金融的不稳定性,指出:危机时期,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下“金融机构报表反映的价值被市场短期波动左右,不能反映金融机构基本面的变动,错误地估算了金融机构长期资产、负债的价值。”进一步从“管理层的行为短期化和‘缓冲储备’的缺乏”、“公允价值选择权与金融不稳定”、“会计信息没有涵盖模型的多情景压力测试信息”、“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效应明显加大”四方面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与谨慎性监管的要求也是不相容的。在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运用动态减值准备技术对金融企业公允价值会计进行优化。文章构建了新的综合损失准备金(动态准备)计算公式:

其中:gent 期间新的准备金计提数量;Lt为当期贷款的余额;α是为了弥补内在损失的一般准备金率;β是本方法的关键数据,是经过监管机构长期统计研究的结果,是针对长时期资产信用等风险的专项损失准备率。

“公式前半部分是新增贷款是的准备计提,是一个正常值。后边则是动态准备因子:在经济膨胀时期,由于即时的损失比率低于长期损失的平均值,那么这部分准备就会上升;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即时的损失比率高于长期损失的平均值,那么这部分准备就会下降。”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动态减值准备的对信息透明度的提升和反周期的作用,指出: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引入动态减值准备技术有助于提高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的相容性,实现金融发展的稳定性。”

南京邮电大学的何卫红在分析会计职能的基础上,“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理论基础及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中的地位,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没有问题,完善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在。”但没有进一步对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完善提出建议。

金融危机促使了中国会计界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了反思和讨论,这些反思和讨论将会促进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改革并使之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谢诗芬,戴子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5(9).

[2]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7(11).

[3]曲婧,薛雷.公允价值会计应用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7(6).

第4篇: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民间借贷 风险

2011年4月份,关于温州民间借贷偿还出现问题的报道纷纷出现在大众面前,从而引起了社会上民间资金链的巨大动荡。一时间市场上的资本大量抽离,民间借贷危机呈现出扩散的趋势。于是,关于民间借贷监管、民间信用危机、中小企业资金链问题的词汇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与特征

民间借贷是在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以及银行信贷资金局部供给缺位这样的外部环境下产生并活跃起来的。它与所处的国内经济环境、金融市场制度及市场价格机制、房地产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当宏观经济政策使得正规金融的资金供给紧张时,民间借贷就会相应的活跃起来,满足部分资金需求。

民间借贷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农民借款难的问题。由于正规金融在信贷管理上制度严格,信贷过程缓慢又繁琐,而民间信用往往表现为借贷手续简便,操作性强,能够更好地缓解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或突发性的资金短缺问题。而对于拥有闲置资金的居民来说,银行存款缺少吸引力,从事民间借贷则获利较快且丰厚,又能逃避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监督。也因此,一般来说,民间借贷是一种社会信用的补充形式,与正规金融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效应。

近年来,随着民间金融规模迅速扩大,民间游资积极逐利催生了很多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这些机构提供资金供求信息、代办借贷协议以及提供担保服务等中介服务,构建起了民间资金运作的服务性平台。在正规金融严格的信贷风险控制背景下,这些民间借贷机构通过灵活化的信用考查方式,填补了那些急需渡过难关或者进一步发展拓展但又缺乏符合银行条件担保的企业的资金需求缺口。

二、民间借贷的风险隐患

在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我国经历了经济的软着陆。在这期间,负的实际利率以及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使得资金通过正规金融由供给方向需求方配置的路径发生了断裂:一方面,中小企业主要存在强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国内股市房市转冷,民间游资亟需一个突破口。在这种双重的刺激下,民间信贷市场的活跃异常,这种情况同样也推高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利息。一旦企业无力还本付息,将导致大量的民间借贷资金血本无归,进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本质上说,民间借贷具有“逐利性”,在缺乏相应的管制以及正确的引导机制下,基于这种目的开展的活动容易使得非正规金融带上“非法”的帽子。比如,高利率的民间借贷很容易演变为高利贷。而民间借贷在操作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容易诱发经济诈骗案件。特别的,由于民间借贷在资金流向上有很大限制,具有极强的关系贷款性质。而如果是以中间人作为担保的关系贷款,这种关联信息的可靠性又很不稳定,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对于中间的担保人来说,将承受来自被担保人的经营失败、携款潜逃等所带来的损失风险。对于国家来说,民间借贷的风险还在于其脱离监督管理之外,不能响应国家的调控意图,其盲目性、趋利性容易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以及存款的分流。

事实上,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有正规金融没有的优势,但也同样存在问题。解决我国的民间借贷问题,首先要把握民间借贷的特征,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从本质特征入手分析存在的风险,从而结合当前的政策、市场和体制的现状提出解决民间借贷危机的措施。民间借贷的存在和合法性应当是必然的,但需要剥离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将剩余精华的部分进行合法化、规范化。如2011年8月23日,银监会办公厅了《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由此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人人贷中介公司之间建立起“防火墙”,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

三、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风险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民间借贷市场

首先是对民间借贷行为中合法以及非法的准确定义。其次,规范民间借贷的合同和借贷用途,预防最基本的借款纠纷和非法借贷。最后,强化借款合同中担保人、借款人的利益保护机制,对评估程序、营销规模、收账方式等提供详细的设置,推行出标准合同制度。

(二)合法化民间借贷,建立科学监测体系

合法化民间借贷活动,相当于把所有问题都公开化。而科学的监测体系则很大程度上起到对民间借贷活动的一个预警防控作用。在合法化路径上,可以通过合理设定准入门槛,实行注册制,同时发放相关业务牌照来实现。通过将开展民间借贷的主要机构登记在册,定期进行风险性、合规性的评估,来保证民间借贷的合规化经营。同时,通过获得这些中介机构的借贷数据,从而把握当前民间借贷市场的运行状况,预判未来市场运行走势,从而有效降低潜在的风险。

第5篇: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

大凡优秀的艺术品,都可能是一个童话式的寓言,以天真的目光解构世界的沉重,从而演绎出生命的奇迹。来自云南的艺术家资佰这些年来所面对和思考的,并且通过影像本身演绎的,正是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寓言,在看似斑斓华丽的时空帷幕背后,隐含着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和无奈。诚如苏珊・桑塔格所说,照片是时间的切片。那么,当无数的切片以目眩的方式堆积在一起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也许这样一个寓言和整个世界的过度消费有关。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过度消费是指超出一定界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消费水平。其特点是:超越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现实的经济能力;造成了财富的浪费,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满足了短时期享受,阻碍了经济的长期和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渐进式提高。

或者说这样一个寓言是和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关。自从人类在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次开始透支环境以来,每年的“生态债务日”都在悄悄提前。这样的生态透支证明,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求和耗用已经大于地球所能承担的供应能力。全球作为一个整体进入由过度消费引起的生态债务状态,从而意味着人类的生活都是在增加环境的负担。

然而这些理论和数据仅仅只是提供我们对于资佰作品解读的一个基础而已。艺术家的敏感,就在于他们以敏感的目光和敏锐的心智,早于所有的统计数据或者科学家的预言,意识到了未来世界可能面对的一切。于是,当铺天盖地的消费垃圾汇成汹涌澎湃的浪潮向我们涌来之际,艺术家忧心忡忡的目光依旧呈现出童话般的天真情趣,让所有的思考都变成了生命的警示。

当然,艺术家不可能解决这些世界性的问题。有数据表明,过度使用地球资源的是最富裕的国家。举例来说,如果全世界每个人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人类需要5.3个地球才能保证资源供应;如果像法国和英国人那样生活,人类需要3.1个地球。这一数字相对于西班牙的水平是3,德国是2.5、日本是2.4。那么,发展中的国家比如中国,所面对的现实不也一样严竣?资佰的作品担当起了提出问题的责任,而且是以童话般的色彩和寓言的方式,触动了我们所有人心底最堪忧虑的那一部分神经――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我们共同的未来!

当问及什么是一张好照片的本质特征时,记得摄影家特斯蒂诺这样解释说:“当一张脸呈现出其弱点的那一瞬间。”慕尼黑摄影和新媒体部主任英格尔曼博士也曾这样说:“……你只有通过对影像本身的冲击力的感受去学会阅读影像,你会被一张照片吸引,即便你说不出什么原因。其实最优秀的作品往往会让你心神不宁,或者让你无法确定。”纽约《时代》杂志图片编辑莱安曾经面对记者这样的提问:“你是否以为一幅照片应该提出问题,而非回答问题?”她回答说:“我以为摄影百分之百就是提出问题。最佳的摄影往往是模棱两可的。最令人难忘的照片就是让你停下来思考:‘等等,他是快乐还是忧伤?其中意味着什么?’这就是照片超越文字的力量所在。它们是另一种呈现,是属于诗意的。”资佰的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这一点,他选择了以“形象”的方式提出问题,构成了多元化的思考和理解的可能,从而也为这个世界的未来,提供了一种看似超现实主义的――实际上是真正具有现实主义价值的人文见证。

第6篇: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国家实物储备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

储备,是一种有目的的储存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行为,也是对这种有目的的行为和其对象总体的称谓。储备的主体可以是国家、企事业单位或其它经济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储备的对象可以是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或其它无形资产。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限定于国家储备,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家实物(物资)储备,即国家作为后备而储备的粮食、石油及其它实物资源。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国家实物储备

商品储备问题是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理论上搞清楚商品储备存在的意义、商品储备产生的原因、商品储备的类型、规模、费用等问题,对进一步研究国家实物储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再生产包括了生产、交换(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交换和分配是中介,四个环节分别承担各自不同的经济职能,周而复始。物质产品并不是马上从社会再生产的前一个环节直接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中间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停滞。在生产环节停滞就形成了生产储备,“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要求一定量商品(生产资料)不断处在市场上,也就是形成储备”。生产储备又分为原材料储备和产成品储备,原材料储备是保证生产连续进行的物质条件,是企业主动的存储,产成品储备是生产的结果,是违反企业生产意愿的产品停滞,因为企业总是希望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迅速进入市场流通并为其实现剩余价值。产品在交换(流通)环节形成的停滞就形成了流通储备,流通储备是使市场供求关系得以平衡的必要条件,与生产储备一样,流通储备既是正常流通的条件同时也是流通的结果,作为流通条件的储备是商品连续销售的必要,是销售企业主动的存储,“没有商品储备,就没有商品流通”;而作为流通结果的商品储备大多是流通停滞,商品滞销的结果。消费储备一般是指消费者为了应急或者方便而进行的工作生活物资储备。

分配环节发生在交换价值实现之后,最终消费发生之前,在分配与消费环节之间形成的停滞就形成了分配储备,分配储备是没有马上用于消费的资金或物资停滞。由于市场经济以货币价值分配为主,因此分配储备主要以货币形态存在。居民个人把分配所得进行储备就是居民个人储蓄的来源;企业单位的分配储备就形成了企业储蓄;国家把分配所得的财政资金进行储备就形成了财政盈余;国家使用分配所得的财政资金购买物资进行储备就形成了国家物资储备,也可称为国家财政实物储备;国家把外贸所得的国际货币(主要是美元)进行储备就形成了外汇储备。作为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停滞大多被认为是一种无效浪费,但是坐吃山空不进行适当的储备又会给可持续发展带来危险,国家实物储备是没有马上进入政府投资或者消费而是作为财政后备的财政收入,与财政货币储备、社保基金、外汇储备一起构成财政后备。

根据以上分析,国家实物储备形成于分配环节,来源于国家参与社会再生产分配所得的财政收入,不直接以生产再生产为目的,是暂时或较长时间脱离了生产的后备产品,因此国家物资储备本质上属于财政范畴,也可称为财政实物储备。

国家财政论与国家实物储备

“国家财政论”、“国家分配论”是我国传统财政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在对财政本质问题的研究方面,其区别于其他财政思想与观点的最具特色之处,当数它以国家学说为依据,通过层层“剥笋”式的剖析,以财政活动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揭示出财政与国家之间所存在的本质联系。

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无偿地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人的分配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简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或财政分配关系。

国家财政理论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储备问题,但是它的理论体系对于储备理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自然经济以粮食为主体的实物分配年代,实物储备的财政属性很容易理解,当时的国家无偿参与粮食等物资的实物分配从而形成了实物储备,“皇粮国税”说的就是以粮纳税,金文中的“贮”字,代表了地租与赋税双重含义,体现了租赋合一性质,当时的财政收入主要以粮食储备的形式存在;在实物分配与货币分配共存的年代,粮食储备来源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财政资金政府采购,当时的“国库”由“粮仓”和“钱仓”两部分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不再掌握各种物资,国民收入分配不再直接分配实物,而是以货币分配为主,财政收入体现为货币价值形态,国家储备、财政收入主要以货币形式存在,财政占有了货币资金后,将一部分资金形成储备基金,通过商品采购获得所需实物(物资),形成了国家物资储备。

因此,从国家财政的角度看,国家实物储备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和实物积累关系,是国家为了实现其稳定和发展的职能而进行的后备性保险性实物积累,是国家财政的实物组成部分。由财政资金建立,是财政资金中停滞的部分,它与以货币形态体现的财政收入一样,是国家财政储备的实物形式,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甚至比货币更重要。

公共财政理论与国家实物储备

实物储备不仅在自然经济和封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类进入市场经济,实物储备依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国家实物储备对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物资储备体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资源配置失灵。公共产品提供。公共产品具有供给(所有权)上的非竞争性和消费上的非排它性,使得每一个消费者都不愿意主动向生产者支付对价,也不愿意主动表露需求,于是就出现了“免费搭车”、“公地悲剧”,最后就出现了消费者不愿意表露需求,不愿意支付对价,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者不愿意提品,游离于公共产品之外,人人都无车可搭的局面,因此单靠市场难以有效提供公共产品。自然垄断和资本垄断。亚当•斯密描绘了一个完全竞争市场蓝图,“这种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通常是同一切市场模式中最熟悉的模式,即完全竞争的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完全兑争的市场体制是完全分散的体制,有许许多多决策者在生产每种产品和劳务,除了在价格上做些微小的变动外,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对价格发生显著的影响”。但是,在现实的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自然垄断没有消失,大量卡特尔组织依然存在,资本垄断日益猖獗,在石油、矿产资源等至关重要原材料领域,大量金融资本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并操纵价格,使得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再由市场供求双方决定,而是由金融寡头决定。由于交易价格经常大幅偏离帕累托最优的市场均衡价格,社会总福利受到损害。外部性。外部性是比公共产品含义更广泛的一个概念。所谓外部性是指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私人经济活动因生产成本上升而受损或因从他人处受益而得到额外利润,由于未将这些外部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价格之中,从而扭曲了市场机制。外部性可分为外部经济(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公共产品可被视为具有正外部性的“私人”物品,提供正外部性的行为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于是有了“公地悲剧”,市场机制无能为力。2.收入分配失灵。私有财产的继承制度使每个人的初始票赋悬殊,市场分配“优胜劣汰、按劳取酬”的标准看似公平高效却带来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形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即使在市场作用发挥得很好的地方,市场分配也很难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社会公平。如果单凭市场分配而不加以适当的调控,将会引起社会经济的不稳定。

3.稳定性失灵。市场经济自身无法避免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而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和个人的顺周期理往往导致“合成谬误”,进而加剧周期的波动。在经济繁荣时期,市场前景看好,企业盲目扩大投资,个人增加消费,进而引发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直至形成泡沫经济。一旦生产过剩、经济衰退,企业削减产量,个人减少支出,市场进一步萎缩,通货紧缩,经济更加萧条,甚至导致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市场机制的力量很难走出经济危机,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二)国家实物储备的公共产品的属性分析

公共产品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提供了重要依据。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1954年)一文中给出了公共产品的两个本质特征: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供给上(所有权上)的非排他性指的是公共产品的拥有不会形成对他人的排斥,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他人对这一公共产品的同时消费,消费者之间不存在冲突,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其边际成本为零。

市场中的生产者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必然尽量降低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库存,更不会主动储备与生产和经营无关的物资。由此决定了承担着国防建设、赈灾备荒和宏观调控所需的国家实物储备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由政府来提供,或者政府颁布法律强制企业承担部分义务储备。国家储备的物资,从供给上看,具有非排他性;从消费上看,具有非竞争性。国家实物储备所提供的稳定应急服务,使全体国内公民受益,个人也无法拒绝服务,政府也无法排除拒绝付费的个人。政府进行物资储备,需要花费公共财政资金,储备不足可能在需要时造成社会危害,而规模过大也会增加公共财政负担,降低公共财政效率。由此可见,国家物资储备具备了典型的公共产品的属性,且按照作用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纯公共品,如国防安全、赈灾备荒为目的的战备后备物资和半公共品,如以经济安全为目的的经济调控物资。

国家物资储备的公共产品属性还体现在国家储备的物资不受商品流通规律的制约和支配。商品流通要求加快商品周转,尽量压缩商品库存,以提高经济效益。但国家储备的物资一般不要求周转快,有些战略性资源还必须长期储存,尽量多储。国家储备的物资的多少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三)国家商品储备的公共财政职能

国家商品储备既然是“公共产品”并由政府提供,它就成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是政府实施财政支出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理应体现财政的基本职能:

第7篇: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法人、国家以及国际组织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规范总和。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也同样有着自己的基本原则。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国际经济法全部规范都有普遍指导意义,适用于国际经济法所有领域并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原则。由于基本原则的作用,众多国际经济法律规范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司法的公正和规范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具体国际经济法律规则进行解释的重要依据。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国家主权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公平、平等、互利原则等。笔者认为其中更值得探讨与深思的原则之一应属公平、平等、互利的原则。这一原则,不仅仅体现在国际经济法中,在其他许多法律部门当中,也都贯穿这公平、平等、互利的理念和宗旨,甚至也是其他某些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之一。

一、公平、平等、互利原则之分析

(一)公平(Equity)

公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调整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公平原则应当包括两层含义:在规则的制定、执行以及裁判的过程中应当维持当事人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当事人主体在国际经济往来中应依据公平观念从事经济、贸易等活动,以维持双方当事人主体各自的利益均衡。

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公平,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主体地位的平等性、交往结果的合理性以及主体双方利益的均衡比《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中明示促进建立一切国家待遇公平、主权平等、共同受益和协力合作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公平原则应体现在当事人主体应当:本着公平的观念理念制定国际经济领域的制度规则与规范,合理配置的权利与义务;本着公平的观念理念实施国际经济领域的法律行为;本着公平的观念理念解决国际经济领域的纠纷与冲突。

(二)平等(Equility)

平等,就是一切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1平等原则,是国内民商事法律规范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的国内法中,平等原则集中体现在《民法通则》第3条之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在我国逐步建立、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和当今我国社会转型和变革的历史时期,这一原则凸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2平等原则,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同样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与意义。在《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中,明确了一切国家主权平等,各民族权利平等。这些为国际经济交往开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是现代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平等原则是近代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的一面旗帜。平等原则鲜明地反对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掠夺,经历了20世纪的亚非拉各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一争,第三世界国家逐步要求冲破旧的国际经济格局,尤其在二战之后,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争取各国在经济贸易等领域往来中,做到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利益均衡等目标。因而平等原则在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中则显得更为突出。

(三)互利(Mutual Benefit)

互利,顾名思义,就是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当事人主体之间相互彼此都获得各自所追求的利益与价值,实现各当事人主体的宗旨,达到所追求的一种双赢( win-win )的应然状态。

平等互利互利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一。尽管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各个利益主体之间有着矛盾或摩擦,甚至是冲突,但既然存在着国际经济交往,就表明,各方在这种国际关系中,存在着共同的利益,这正是大家所追求的,也是互利原则所要体现的。

二、坚持公平、平等、互利原则之必要性

(一)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不平衡性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各种政治、经济实力相差悬殊的利益主体,这种不平衡体现在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科技进步与发展的程度、工业化程度、政治话语权等等诸多方面。由于各国都有着各自的利益立足点,各种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加之以这种不平衡性的存在,导致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极易出现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法律地位的错位、公平的缺失、利益流向的扭曲等不符合现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因素与现象,严重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国际经济法是、是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法律规制的重要法律规则。在国际规则的制定、实施与纠纷和争端的解决方面,坚持和贯彻公平、平等、互利这一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势在必行。

(二)国际经济法宗旨中对应然状态的价值和利益的追求

国际经济法旨在维护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公平正义,国际经济法的原则与具体规则当然地要为其宗旨服务。

国际经济法的原则的贯彻实施的过程正是一个对宗旨的追求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应然状态的追求的过程,其宗旨是使之实现由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转变。

(三)国际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在要求

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各种国际经济体系与制度的总和,是使世界经济作为有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整体进行有规律地发展与变化的运行机制。在当今国际舞台,国际形势变化风云莫测,市场经济在全球普遍确立,国际金融飞速发展,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国家间经济敏感程度高升,经济周期缩短,地区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依然威胁着每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这就要求各个利益主体在国际经济领域以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为行为框架,遵循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坚持公平、平等、互利的原则,在而临危机、矛盾、摩擦、冲突等情况下,通力合作,鉴于国际经济的依存度、紧密度如此之高,从前那种以邻为壑、转嫁矛盾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

三、坚持公平、平等、互利原则之方法论

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要素,它的可适用性是不容置疑的,在法律实践中,法律原则的适用事实上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法律原则由于本身的确定性程度较低,如果无限制地适用法律原则,将会对法律本身以及个案正义构成威胁⑥。所以说,如何正确地坚持和适用国际经济法公平、平等、互利原则值得商榷。

(一)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

从正义与主体利益的关系角度,正义可分为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笔者认为,在公平、平等、互利原则中,平等原则较为倾向于对形式正义的阐释,公平原则更倾向于对实质正义的表达,而互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价值,则是平等和公平两种法律价值保障下的产物,互利原则正是在这两种法律正义实现的基础上,所追求的一种最终的利益或者价值。

(二)三者的递进关系

1从平等到公平

平等是实现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双方拥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双方才有对等权利义务,进而才能实现对公平的追求。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种经济往来应建立在法律地位平等这一制度基础之上,进而在利益和价值的追求上寻求公平。如双方不存在平等的法律地位,那么公平就无从谈起。

2从公平到互利

公平的实现是互利的题中之义。公平这一法律上的价值的实现意味着互利这一经济上的价值有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各个法律关系主体,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下,本着公平的原则,进行国际经济往来,追求各自利益同时,也会给其他主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利益。

(三)实现公平、平等、互利原则的制度设计

既然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存在利益主体实力悬殊的问题,就需要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来对其进行规制,以求得相关利益主体地位的平等,维护相关利益主体权利义务的公平,实现相关利益主体在价值追求上的互利。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平等保护即一般规制;另一是不平等保护即特别规制。

1平等保护

平等保护应当是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对国际经济法律关系规制的常态,也可视为一般规制或一般调整。平等保护强调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对国际经济法律关系的调整手段近似于国内法中民商事法律制度对民商事关系的调整手段与方式。

2不平等保护

不平等保护应当是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对国际经济关系的非常态规制,应视为特别规制或特别调整,是平等保护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其在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构建中的意义更为重大。针对国际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国际利益主体实力悬殊情势下国际经济法律关系的规制,特别规制的作用更应得到凸显。

以国内法中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为例,经济法作为社会责任本位法,着眼于社会利益,强调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和市场行为的规制。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市场经济中的弱势主体采取倾斜性保护,这看似是法律地位上的不平等,其实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不平等,实则正是为了追求实质上的平等,进而求得公平和正义。

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也应当重视倾斜性保护的方式即不平等保护、特别规制、特别调整,进而实现真正地公平正义和平等互利。例如,在WTO制度中,成员国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行不同的关税比例,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的优惠待遇;京都议定书中,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的减排要求;在世界银行和IMF组织中,更多地倾向给予发展中国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低息贷款等等。国际经济法律制度通过这些倾向性的原则,给予这些所谓的后发展的国家更多的机遇,进而实现国际经济秩序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创建和谐世界增添一抹靓色。

第8篇: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

我们想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就需要把握事物的历史。对经济法历史的关注,可以让我们对经济法的未来走向有较为正确的判断,也将有助于理解经济法的本质。霍姆斯曾指出:“对于了解法律是什么而言,法律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1]笔者认为,分析经济法和国家干预的关系需要从经济法的历史及定义角度入手。

1.1关于经济法形成的几种观点

对于经济法产生于什么时期,我国学界大致形成了三种观点:第一,“古代经济法”。有学者认为在古代社会就出现了经济法,并且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不论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各自的经济法。当然,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经济法的本质、内容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2]第二,“资本主义经济法”。此观点认为国家形成之后便出现了经济法,但是在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经济法才成为独立的法律力量。有学者认为,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原始干预的目的在于保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经济法的形成是国家原始干预法律化的结果,但是,“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力量的兴起,则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事情”[3]23-24。第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法”。此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才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有学者认为:“垄断使竞争环境恶化,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克服因垄断而造成的危机,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运用‘有形之手’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于是出现了与民商法和其他法律迥然不同的经济法律法规,这便是经济法。”[4]笔者认为,经济法和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都是在国家形成初期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是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作为独立的法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把握经济法的定义,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清楚经济法和国家干预的具体关系。

1.2经济法的定义

关于经济法的定义问题,各国学者对经济法有着不同的定义。西方学者对经济法的定义大致概括为:经济法是在市场机制下建立的经济政策立法体系,其核心是维持市场竞争秩序;经济法是调整普遍经济利益的法;经济法是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法;经济法是公法和私法的交错;经济法是企业法;经济法是社会法。日本经济法学家丹宗昭信认为,西方学者对经济法虽然有着不尽相同的定义,但是这些定义却拥有一个明显的共同之处,就是明确了国家干预是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经济法具有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性质。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学者对经济法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观点:“国家协调说”、“国家调制说”、“纵横统一说”、“社会公共性经济管理说”、“需要国家干预说”以及“国家调节说”。笔者认为,尽管以上各学说关于经济法的定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表述方式,但是这些学说拥有的共同点在于均认为克服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存在的目的。从经济法的产生和定义可以得出,市场机制的缺陷引起了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则产生了需要由国家进行干预的干预需求,有了干预的需求后便由国家进行干预供给,而国家进行干预供给的法律形式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成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

2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形式

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最早出现在国家形成初期。“早在古代国家时期,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被称之为原始干预,这种干预往往伴随着野蛮与残酷。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增加国家财富、缓解社会矛盾,对土地、税收、交易等进行干预。譬如,从我国古代的田赋制度和中世纪之前的西欧庄园经济可以看出国家为保障其存续而制定法律对经济进行强烈干预。”[5]此时的经济法律制度便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古代经济法的形成便是源于国家对经济的原始干预。近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是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法。这一时期的经济法已经从诸法合体的法律形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些单行的经济法律、法规[6]。这一时期的国家干预已经由以重商主义为代表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积极干预向消极干预转变。消极干预并不代表不干预,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开启了经济学理论的先河,斯密认为:“最好的政策,还是听任事物自然发展。”[7]政府无需干预社会经济活动,只需要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使经济按照市场规律自由发展。斯密极力主张经济自由,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也没绝对一概排斥国家干预。市场机制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便使得市场正常运行,政府必须把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虽然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处于消极干预时期,但是关于对外贸易、关税和社会劳动保障的经济立法均得到发展。德意志帝国在1871年完成统一后,于1881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于1883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医疗保险法》;于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于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虽然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提倡经济自由和个人主义,但是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国家干预,预示着国家干预经济将成为一种普遍形式,国家干预经济立法迅速发展的时代即将到来[8]60。我们所研究的现代经济法实际上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才形成和完善的,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过渡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先后受到了重商主义和经济自由理论的影响。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竞争愈发激烈,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加剧,“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这对矛盾冲突的集中表现”[9]。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出国家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的态势,并由此形成了对完全放任的自由竞争的否定。形成这种态势是深受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凯恩斯认为:“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制度下,正常情况是经济活动从充分就业一直到普遍大量失业的不稳定状态,典型的就业水平大都是远远低于充分就业,非充分就业就是正常状态,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非自愿性的失业是长期存在的。”[8]61为克服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凯恩斯极力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加强投资,运用财政赤字,鼓励奢侈消费及国民经济军事化等措施,以便于增加“有效需求”。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干预呈现出全面干预的特点,促使经济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譬如,美国颁布的《谢尔曼法》、《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德国颁布的《钾矿业法》、《煤炭经济法》;法国颁布的《公司法》、《对外贸易法》。这些经济法规充分体现了经济和法律的融合,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得到了认同。

3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成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是将国家意志深入到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物质关系领域,并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经济法所调整的整个社会关系的范围[10]63,简言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是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

3.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市场主体就是以市场为媒介在商品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参与者,包括个人与社会组织。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经济法对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具体体现为:国家以运用国家权力对市场主体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或者其他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在对经济个体的内部的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如今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运行实行干预在许多国家已达成共识,同时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而需要国家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此外,由于所有权的社会目的而导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决定了需要国家对企业的活动进行干预。

3.2市场秩序调控关系

市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交换和社会分工是市场出现的前提条件。李昌麒教授认为:“市场秩序是指在特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习俗惯例的总和,以公开、公正、公平为目标,旨在保障市场交易顺利进行的一种有条不紊的经济状态。”[3]333市场秩序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状态,非正常的状态便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而引起的,市场失灵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前提,市场失灵的范围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界限。垄断、限制竞争、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产品等都是影响市场秩序的因素,因此,反垄断关系、反不正当竞争关系、反限制竞争关系、产品质量关系等均被纳入经济法调整的市场关系范围内。

3.3宏观调控关系

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全部经济问题。市场机制的最大缺点就是缺乏足够的自我调节机能,因此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需要运用经济法。宏观调控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产业调控。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实现产业结构、产业区域、产业组织的优化配置,为产业优化升级奠定基础。通过对产业结构、区域、组织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②计划调控。计划调控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有突出表现。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计划法的地位虽有所变化,但是计划作为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③投资调控。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对投资主体直接投资活动进行调控,确保产业结构的合理。④财税调控。财税调控在宏观调控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财税调控可以调控国民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国家税收是财政调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科学的税种、合理的税率,调整产业之间、产品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发展。⑤金融调控。金融调节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关系具有调控作用。

3.4社会分配关系

经济法意义上的社会分配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作为相对独立的环节而出现的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过程。“社会分配关系是指国家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10]69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依照按劳分配原则进行,再次分配是受基本经济规律的影响,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在社会分配中需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需要国家从全局利益出发,运用法律手段干预国民收入的分配活动。以上关系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李昌麒教授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1]133在这个定义中表明了经济法的内涵即国家干预,同时也表明了经济法的外延就是需要干预的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因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概括说来就是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

4经济法在实现国家干预法治化进程中的作用

4.1关于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产生的客观基础。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李昌麒教授指出,国家如何干预社会经济活动和如何规范政府的干预行为是我国经济法必须要妥善处理的两个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都会对我国经济法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既要干预市场也要干预政府[11]126。市场失灵主要以市场不完全、市场不普遍、信息失灵、外部性、公共产品和经济周期等为表现形式。经济法可以说是国家运用国家公权力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法律,与民法和行政法相比较而言,经济法在克服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经济法作为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第三法域,既具有公法性质也具有私法性质,可以在私权方面对市场主体进行限制;第二,经济法可以直接改变在商品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参与者的利益结构;第三,经济法比民法和行政法更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民法和行政法却不能很好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在面临市场失灵问题时,政府干预社会经济活动应当以适度干预为准则,政府不得超越干预的必要限度,以便于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超出市场失灵的范围进行干预必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4.2关于政府失灵

国家干预法治化的最大障碍便是政府本身,主要表现为政府失灵,政府失灵可能会出现过度干预、干预不到位和干预不起作用的情况。政府失灵会使干预超出市场失灵的范围从而偏离市场的干预需求,进而加深市场缺陷问题。需要制定一套法定程序和原则来规范政府的干预行为,使得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具有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依据。因此,有学者认为:“‘看得见的手’只有顺应‘看不见的手’运行的规律才能驾驭市场;‘看得见的手’只有谨慎地使用才能有效地发挥功用;‘看得见的手’只有知道哪里应当无为才能有所作为。”[12]

4.3国家干预法治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法在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干预为什么要法治化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在市场体制中,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工具,坚持国家干预市场的法治化才能维护市场中私权主体的形式公平;坚持国家干预法治化有利于保障民众的权利;政府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力,坚持国家干预法治化,可以规范政府的行为,限制其权力的滥用。当前被普遍认可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干预手段可分为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笔者认为,“应强调国家干预手段法治化,将具体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法律化,法律成为干预手段最终表现形式,且被人们所普遍遵守”[5]。

5结语

第9篇: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

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表面上看,企业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这与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根本目标不符,也不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是我们通过多年的发展经验发现,企业和社会责任之间,简单的高成本和低利润是无法概括的。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会得到社会上无形的尊重和支持,获得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企业如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对企业竞争力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多年的发展经验,我们得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几个维度,即社会责任会在环境保护、经济责任、员工支持、消费者权益、商业伙伴、投资者利益以及社会影响这几个方面。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模型及分析

(一)模型构建

通过对以往的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结,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和竞争力的影响模型。

(二)对模型的分析

渠道利益的相关者包括消费者和供应商两部分,这两个方面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市场要素,不仅能够影响企业的市场行为,更能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维持、创造竞争优势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承担对渠道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能够改善和发展与渠道成员的关系,并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创造条件。

资源利益的相关者主要包括债权人和股东,资源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且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运营的资产[1]。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资源状况决定的,因而企业履行对投资者的相关责任,能够提高投资者的信任,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能力利益相关者就是员工,这是影响企业竞争更努力地内部条件。一个企业中,员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结构能够直接决定企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企业履行这方面的社会责任,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增强本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士气,这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也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的方式也比较简单,比如,创造卫生安全的工作条件,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为员工提供晋升和培训的机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等等。通过积极承担对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能够在人才市场上占据主动,形成优势,雄厚的人才实力又能够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社会利益的相关者是政府和社区,这是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间接因素。企业只有通过承担对社会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才能够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周边的环境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推动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一)在企业文化中融入社会责任

一个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人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积淀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过程被称为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从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就能看出这个企业对市场活动的态度,态度决定了企业自身的行为准则和组织规范,而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长远发展离不开正确积极的企业文化。运用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为基本原则,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途径,培养正确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达到在企业文化中融入社会责任的目的。

(二)提高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积极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获取经济利益是企业的经济责任,但是能否不断发展并持续的获取利润,在于企业能否履行好社会责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企业不断进行自主创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自主创新能力互为促进,相辅相成。企业只有自己先强大起来,生产出先进的、有特色的、有品质且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产品,才会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实力。

就一个企业而言,不仅要意识到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系不同,更要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对渠道、资源以及能力相关者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需要通过提高信任度和满意度的方式来解决,这些利益相关者积极与企业合作的行为反馈给企业之后,对企业竞争力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针对社会利益的相关者而言,他们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会通过政府和企业、社区和企业等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断提升企业所处环境的质量,从而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