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第1篇: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一、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知识内容不合理

笔者通过前期调研和文献查阅发现,不同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开设的景观生态学课程侧重点不同,一些院校强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因子与园林植物、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等传统生态学的内容,内容过多偏向于基础生态学。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数教师的专业背景是传统生态学,兼具生态学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知识体系的教师数量相当有限,以景观生态学为教学和科研主要方向的教师严重匮乏。

(二)学生生态学基础认知薄弱

应用型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只开设了景观生态学课程,没有开设生态学基础课程,导致学生对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不明确,知识储备大多停留在初高中时期积累的大生物学内容,学生在理解一些生态学原理、生态过程时比较困难,产生厌学情绪。此外,景观生态学涉及众多的模型验算,简单的比如斑块特征指标的计算,较难的比如景观空间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这对进入大学后没有学习过高等数学的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来说增加了学习负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实践教学项目设置不合理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景观生态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严重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任务安排以传统生态学为基础开展调查,有关景观生态规划、景观地形、地貌分析等实验内容被忽视。

二、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重构知识内容体系

基于传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学科特点重构风景园林专业景观生态学课程内容体系,以景观生态学核心理论为基础,重点关注景观构成要素、景观空间格局、景观异质性、景观生态过程以及景观的尺度效应。一方面,根据学生学情,适当增加传统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地理学相关知识内容。关键在于将这两部分内容与造园方法充分融合,结合景观结构组成要素、景观空间格局、景观异质性、景观生态过程和功能等重构知识体系,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知识点在不同类型景观设计中的实际运用,内容体系做到精练、简洁、实用。

(二)课堂教学改革

1.结合“互联网+教育”理念,利用“云班课”打造线上教学平台。将景观生态学相关教学资料、视频、问答题目等上传至手机App,学生通过线上自学、在线提问等方式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利用“云班课”提供的实时投屏等技术功能,打造现代化信息教学课堂,活跃课堂气氛。2.应用翻转课堂转变学生角色,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景观生态学涉及的概念和数学模型众多,这对没有生态学基础的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来说,只靠课堂时间是很难全面掌握的。教师可以课前将重要知识点逐一制作成微课视频,学生反复观看视频后,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解答学生在视频学习中的疑问,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开展教学。以教学大纲中“景观构成要素”一节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的穿戴设备在虚拟校园场景中向学生讲解景观构成要素(斑块、廊道和基质),并让学生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自学不同景观要素的特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篇: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对象,从整体综合的观点研究其空间格局、过程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进而探讨景观优化利用的原理和途径。景观生态学与景观规划方面是密不可分的,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就是对景观生态学的直接应用与实践。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服务了景观规划的进行,也将使规划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更加生态与和谐。

一、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在地球表层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转化,研究景观的空间构造、内部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异质性发生发展及保持异质性的机理,建立景观的时空模型。

景观生态学把景观定义为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由相互作用的拼块(patch)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形式重复出现。景观是由景观元素(Landscape element)组成。景观元素是地面上相对同质的生态要素或单元,包括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可以视之为生态系统。景观的这一定义尤其适合于土地利用的规划,自然与人文因素并重的共同特点使之同样能非常恰当地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景观生态学中“模地”、“廊道”、“网络”、“结点”等概念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整体描述提供了手段,把园林绿化与整体的城市景观联结起来,赋予了新的内涵。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内容是景观功能的研究。功能是指景观元素间能量、物种及营养成分等的流,它们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人工导致的。景观规划中,这些理论将直接运用于城市及乡村等各种景观规划之中,并发挥其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景观规划中应遵循的生态设计原则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于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1.适合人居的生态环境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度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如运动场地、交往空间、无障碍通道等。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发生变化,城市景观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

2.把握生态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古代人们利用风水学说在城址选择,房屋建造,使人与自然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榜样。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

3.有效节约和利用资源

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砖瓦厂的废弃材料,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或挡土墙的材料,或成为增加土壤中渗水性的添加剂,石材可以砌成挡土墙,旧铁路的铁轨作为路缘,所有这些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的表现,从而也保留了上百年的砖厂的生态的和视觉的特点。

这些原则来自于景观生态学,很好的服务于景观规划之中。

三、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斑块

城市景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其中的建筑物斑块及廊道占优势,绿地斑块及廊道少,产生了严重失衡的现象。因而在城市景观结构中应增加绿地廊道及绿地斑块,根据城市现状确定绿地斑块的最佳位置、最佳面积,尽量使其均匀分布于城市景观中。同时设计中应放弃过于强调视觉差的景观设计,提倡因地制宜,根据生态学原理兼顾美学特性,以本地种为主,实行乔、灌、藤、草相互配制,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绿地自然度,形成稳定协调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以利于抵抗不良因素的干扰,从而体现城市景观中人与动物、植物的控制共生在城市大园林景观规划中,我们应把城区内各种“生境岛”(城市内分散的园林相当于被城市海洋包围的“生境岛”)看作大园林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岛屿地理学原理在城市“生境岛”之间以及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修建绿色廊道,形成城市园林网络,把自然引入城市,不仅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而且利于野生动植物的迁移。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大型植被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能为景观带来许多益处;小的植被斑块可以作为物种迁徙的歇脚地,保护与规划分散的稀有种类和小生境有利于提高景观的异质性,所以小斑块是大斑块的补充,但不能取而代之,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廊道连接。 2.城市廊道 美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Forman 把廊道定义为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在城市景观中,廊道既是各种流的通道(人口流、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都通过廊道穿梭于城市与腹地以及城市内各节点和斑块之间,维持整个城市的动态),又是造成景观破碎的原因和前提,同时还是决定城市景观轮廓的主要原因,可以认为,城市廊道的发展引导整个城市景观规范格局的发展。城市的廊道可分为3种:绿道、蓝道、灰道。 绿道是以植物绿化为主的线状要素,如街道绿化带、环城防护林带、滨水河岸植被带等。绿色廊道的植物配置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兼顾观赏性和城市景观,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设计依据,保持自然的本底。绿色廊道要有一定的宽度,才能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一般而言,河岸植被带的宽度在30m以上时就能有效地降低温度,提高生境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道路绿化带宽度在60m宽时,可满足动植物迁移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蓝道主要是城市中各种河流、海岸等;灰道指那些人工味十足的街道、公路、铁路等。灰道直接反映城市的外貌形象,也是构成城市风貌特色的基础。因此,不同道路应当体现不同品味与不同主题,如历史特色、文化连续性、现代化内涵等。

3.城郊建设

由于现代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包括了其周围的郊区,将市区与郊区进行整体规划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要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对城郊景观空间结构进行规划,使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市区内、郊区内及市郊之间的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循环畅通,既要使城郊景观符合生态学原理,又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四、总结

只有把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城市的生态景观的规划建设中去,把园林绿化与整体的城市景观联结起来,建设人与自然充分和谐、自然环境美、生活质量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态资源,建设一个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环境。同时,在乡村等其它景观规划同样适用,只有和谐的生态景观规划才能使景观发挥其最可观的作用。希望设计师们能更好的将景观生态学在景观规划的应用与实践中,把我们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肖笃宁,李晓文.试论景观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J].生态学杂志,1998,17(3):46-52.

第3篇: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 农田景观宜人价值 农田经济价值 种植方式 外部性 补偿标准

一、引言

农业本来属于产业经济范畴,其主导行为是生产。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产业功能与价值取向的拓展使得农业不只是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精神财富。例如在欧洲,农田长期以来被认为除了提供食物、纤维以外,还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自然资源、开敞空间、农田景观和文化公共设施的服务;在我国《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在城乡用地布局中,将大面积连片基本农田、优质耕地作为绿心、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在十报告上亦提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可见,农田景观建设已成为当代乃至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农田景观的建设依赖于农户的大力支持,农户对所属农地种植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了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的高低,而农田景观宜人价值受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特征影响,因此农户往往在种植方式选择过程中尊崇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忽视农田景观宜人价值,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市场的失灵和政策的失效,另一方面导致农田景观宜人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通过调整制度规范,能够有效纠正环境成本收益的错位,实现自然资本及农田景观外部性的内部化。

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如何对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基本概念、补偿标准等重要问题进行认识和理解。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农户种植方式分析,得出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的基本概念,尝试阐述了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标准制定中受益或受损的农田景观宜人价值和农田经济价值的计算方法,以期为我国的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二、农户种植方式对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的影响类型分析

假设条件1:研究对象是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农田景观,不考虑非公共物品属性的农田景观。

假设条件3:评价农田景观宜人价值仅考虑农作物的类型,具体为生长期间农田呈现的主要作物形态,不考虑农作物成熟收割的果实形态等特征。

假设条件5:不同农作物之间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具有可比性和传递性。

假设条件6:农田景观宜人价值评价尺度基于可视美学角度,不考虑生态景观价值评价造成的影响。尺度的选择将影响农田景观的评估结果,尺度是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美学的一个中心概念。特别的在小尺度上,某个景观可以表现为视觉和生态的同质性,而在大尺度上表现为异质性。在景观生态学上尺度经常涉及粒度大小和斑块大小,而在可视美学上,与之相关的是感知单元。本文评价农田景观时,侧重于可视美学尺度,暂不考虑生态功能尺度的评价影响。

假设条件7:农户种植方式对农田景观宜人价值产生影响分为未产生影响、产生有利影响和产生不利影响3种类别。本文所研究的影响基于静态时点分析,不考虑时间变化对人群所产生的农田景观偏好影响。

2、农户种植方式对农田景观宜人价值产生有利影响

农户种植方式对农田景观宜人价值产生有利影响是指农户对所属农地采取的种植方式,所产生的农田景观宜人价值明显改善了周边公众的生活环境,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景观被公众所乐意接受,周边公众幸福感明显提升,农田的景观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整个区域福利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农户种植方式对农田景观宜人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农户种植方式对农田景观宜人价值产生不利影响是指农户对所属农地采取的种植方式,所产生的农田景观宜人价值明显破坏了周边公众的生活环境,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景观被公众所排斥,周边公众幸福感明显下降,农田的景观功能遭到了抑制,整个区域福利都明显的降低。

三、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的概念及标准

1、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的概念

通过对上述农户种植方式对农田景观作用类型分析,解析出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的基本属性和基本概念。

(1)不属于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的种植决策。第一,未引起农田景观宜人价值变化的种植方式变化,无论农户选择怎样的种植方式,该种植方式的转变均对农田景观宜人价值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如上文中的类型1。第二,对非公共物品属性的农田景观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非公共物品属性的农田景观资源开发利用按照供求关系所确定的价格进行设定,相关方利益均衡,不存在补偿的问题。例如景区的农田景观资源。

(2)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的必要条件。第一,农户的种植方式具有外部性。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农田景观服务。农户对农田种植方式的选择要通过对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的变化对他人产生外部影响,既要具有外部性。第二,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能够使得外部效应内部化。按照“受益者付费、受损者获补”的原则,通过合理调整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其中,受损者或补的依据为其受损的机会成本;受益者付费的依据为其享有的外部经济性所增加的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第三,农田景观宜人价值能从视觉上有效地进行区分辨识评价。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调节的是农田经济价值与农田景观宜人价值二者之间的差异,补偿额度的准确确定关键在于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的评价,只有能具备从视觉角度明显差异的种植方式,才能有效评价。

2、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标准

(2)恢复农田景观宜人价值补偿标准。该情形对应上述类型4,恢复农田景观宜人价值补偿标准强调的是在破坏农田景观种植行为为既定事实时,为了内部化其所产生的负外部性价值,所采取的惩罚性措施,分析过程同上,此时恢复农田景观宜人价值补偿标准应当为当前破坏农田景观作物经济价值与恢复的种植方式经济价值之间的差值。

四、研究结论

通过农户种植方式对农田景观影响分析,首先将不属于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的3种活动界定在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边界之外,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是调节相关方的利益关系,使因种植方式产生的农田景观宜人价值有利(不利)影响的行为外部效应内部化的一种手段或制度安排。具体而言,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是按照受益者付费、受损者得到补偿的原则,受益者依据其农田景观宜人价值向受损者支付费用,受损者依据其受损机会成本获得补偿,使种植方式导致的农田景观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行为外部效应内部化的一种手段或制度安排。

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认为,在满足农田景观宜人价值经济补偿问题存在的条件下,此时改善(恢复)农田景观宜人价值补偿标准应当为最高经济价值的种植方式与最高景观价值种植方式之间经济收益的差值。在实际中,由于农田经济价值应当以农产品的利润为准。

【参考文献】

[1] Aliza Fleischer,Yacov Tsur. Measuring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J].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0,27(3).

[2] Aliza Fleischer,Yacov Tsur. The Amenity Value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 and Rural-Urban Land Allocation[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9,60(1).

[3] Brunstad,R.J.,Gaasland,I. and Vardal,E.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optimal level of landscape preservation[J].Land Economics,1999(75).

[4] Dakin,S.L. There’s more to landscape than meets the eye: towards inclusive landscape assessment i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The Canadian Geographer,2003(47).

[5] Drake,L. The non-market value of the Swedish agricultural landscape[J].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2(19).

[6] Feather,P.and Barnard,C. H. Retaining open space with purchasing development rights programs[J].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3(25).

[7] Fabian Waltert,Thomas Schulzb,Felix Schl?pferc. The role of landscape ameniti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Swiss municipality data[J].Land Use Policy,2011(28).

[8] Fabian Waltert ,Felix Schl?pfer. Landscape amenities and local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migration[J].regional economic and hedonic pricing studies Ecological Economics,2010(70).

[9] 马鸿运: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0]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2] 史清华: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3] 王忠义、宇振荣:都市型农业走廊建设集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14] 宇振荣、郑渝、张晓彤等: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方法[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15] 蔡银莺:农地生态与农地价值价值关系-湖北省不同类型地区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16] 邓锡荣:农田景观的美学释义[D].西南交通大学,2008.

[17] 陈颖:景观农业的内涵和构建[J].经济学家,2008(3).

[18] 林清、魏云华、林魁:我国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8).

第4篇: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景观环境作为客观物质系统,由于鲜明的色彩、线条、形态和性质等呈现出来的某些特定形式,具有满足人类追求美的客观意义。随着社会的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生活环境一部分的美学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正是基于这方面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其评价目的在于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在某一特定区域造成的景观及视觉影响的显著性和强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等)早已受到重视,并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欧共体明确规定,在评价拟建项目时,必须进行景观的直接和间接潜在影响评价。我国的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迄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本文旨在介绍与景观及视觉影响有关的概念,探讨评价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等。介绍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提出了进行这项工作的难点问题及设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的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

1 基本概念

1.1 景观

景观是指构成视觉图案的地貌和土地覆盖物,土地覆盖物由水体、植被和人工开发的景物(包括城市外表)等组成。景观也是人眼从一个角度看到延伸着的自然景色,还可将其看作是地球表面上一个区域和其他区域不同的各种特征的总和。从评价的意义上说,“景观”主要是指那些有特色的景物和地方性赏心悦目的独特景色。从景观生态学来分,其类型大体可分为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天然奇景和壮观优美的建筑、主体公园、城市雕塑、文化古迹)等。从时间上则可分为历史景观、现代景观。

1.2 视觉影响

视觉影响是指视觉资源和观察者对在一个统一协调的景观中介入一种负面格调的实体所做的反应。

1.3 景观及视觉影响

景观及视觉影响的区别在于景观影响是指景观结构、性质和质量方面的改变,视觉影响则是指景观外貌方面的改变和这些变化对人的影响。因此视觉影响可以看作是景观影响的一个部分,它涉及到对景色、观赏者和视觉美学的影响。景观及视觉影响具有直接可见性、不易改变性等特点。景观及视觉影响强调的是客观实体存在与人的感觉之间的联系,并要求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去理解。

2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是预测、评价拟建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与运营管理中可能给景观及环境带来的不利与潜在影响,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从而使建设项目对景观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评价的程序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因子,进行现状调查评价、影响预测、影响评价和制定减缓措施等。

2.1 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的筛选

在分析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景观及视觉影响前,需确定所要评价的区域范围,这个区域除项目所占范围外,还应包括视野以内的区域。

评价因子的筛选是指对现有的景观因子进行筛选,以确定拟建项目的视野内有哪些景观强调予以保护和改善,哪些可筛出。在这一阶段应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和当地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2.2 现状调查评价

2.2.1 调查内容

现状调查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对自然环境方面的研究,如地质、地形、排水情况、土壤、气候等。(2)对人文方面的研究,如文化古迹、景观的演化过程、建筑物及民居、受影响的人士以及这类人群对景观特色的感觉等。(3)对美感方面的研究,如可供观赏的景色、怡人的视觉景象及其特色等。

除以上三方面的内容以外,还应详细调查拟建项目附近区域的未来发展规划、计划以及具体的设计要素,以利于分析它们对拟建项目的制约因素和对现有景观的累积效应,为影响预测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以使拟建项目与整个地区的环境在规划时能够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协调。

2.2.2 现状调查评价

对景观的现状评价可参考或采用国家、地方的有关标准,如中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6 94)《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用中国传统的构景方式进行景观评价,也可借鉴国外的相关评价原则和标准,从现状景观的独特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及美学角度价值方面进行评价。

视觉现状调查评价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主要有:现有资料分析;制作景观调查表法;摄影、录象法;计算机图象分析法;简单观测评分法等。

2.3 影响预测

2.3.1 影响预测

景观影响预测包括:(1)对某些景观要素所产生的直接影响;(2)对某些构成景观特色和具有地区及区域性的独特景观的景物所产生的潜在影响;(3)对被认为具有特殊价值的地点,例如具有高度景观价值的地方或具有特殊景观价值的地形所产生的影响。

视觉影响预测从人们观景的角度出发,识别和预测所造成景观影响的性质和程度。预测范围应包括:(1)在观感上与邻近环境相协调;(2)阻挡视线;(3)改善景观;(4)阳光照射或反射或人造光源所散发的刺目强光(例酒店、商业、商住建设项目如有玻璃幕墙时,可能带来的光污染对视觉的影响),在预测视觉影响时,应把所有可能的视点都纳入研究范围内。这些视点应分布在主要路线上,位置应设在邻近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2.3.2 影响预测方法

进行景观及视觉影响预测,主要采取的方法如下(1)透视图法;利用数字计算机程序描绘出对于拟建项目不同的观察角度及观察位置的透视图。用以描述拟建项目引起的视觉变化。(2)叠图法;将拟建项目建设前所在地的现状照片与拟建项目的图片叠加,即构成拟建项目建成后,该区域的未来图片。这些图片能更好的进行视觉效果评判,拟建项目图片的获得一般是现存的类似建筑物图片或该项目的三维仿真模型图片,以及直接由计算机计算设计模拟生成。在制作集成照片时,应考虑观察条件选择的合理性、时间选取的恰当性和模拟表达的准确性。(3)制作模型法;制作建设项目和其周围区域的仿真模型(如沙盘模型等),依照建设项目的规划内容,将建筑物设置在预定的位置,使其地貌景观发生改变,以掌握景观的变化趋势。可以直接俯视观察模型,也可采用特殊的置于模型中的微型摄影装置摄制图片,用来显示观察者通过该区域时观察到的景观,后者更接进于项目建成后实际观察者的感受。(4)计算机显像法;把拟建项目中的地形变化和建筑物高度、位置等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存有地形现状三维数据(位置、标高等)的数据库中,用计算机模拟背景条件和拟建工程作用下的景观,再用三维投影法研究任意点的改变引起的视觉变化。由该法可以模拟项目建筑的任意角度的观察效果。随着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的发展,它的使用将会增多。

目前,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将现状调查、影响分析、减缓措施的替代方案和选择方案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图片叠置的方法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虚拟环境技术也将被应用于景观及环境评价中。 2.3.3 影响评价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是对景观在结构、性质和质量方面的改变而引起人的视觉的影响所进行的评价,而视觉影响包含着视觉美和心理舒适感等主观感受要素。因此,很难制定出一项适于客观判断的评价指标。只能是在听取专家、学者和拟建项目所在地居民以及有关的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参照有关评价要求进行评价。

以下介绍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评价定量方法。在进行评价时,首先可利用“景观评估技术”将景观进行定性的或定量的评定,这一技术可分为三种(1)直观的将拟建项目区域的名胜景观的调查结果给出定性的评定,如将景观分别从自然度(I)、鲜明度(V)、协调性(U)三个景观要素给予评分。(2)评分和定标法。依据现场的地貌、植被和土地利用情况等属性给予相应的景观率定。可用一个数值系统,例如-1.0、-0.5、0、0.5、1.0来评定景观质量。(3)统计技术,比较客观和可靠。它可建立起景观的总体吸引力和组成景观的各个单元的环境价值之间的联系,其中有用户分析和用户反映情况的多元回归分析等。通过上述三类评估技术,确定出拟建项目开发前后所在区域的景观要素,都可以将它们用自然度(I)、鲜明度(V)、协调性(U)三个景观要素表示出来,这三个景观要素的函数即为景观质量(VQ):

(VQ)=1/3(I+V+U)

然后通过景观质量可以求出相对于拟建项目开发前景观质量的变化率R.

R=(VQA-VQB)

式中VQA、VQB分别为拟建项目竣工后、拟建项目开发前的景观质量值;通过观察主体(受视觉影响的当地居民、规划部门、环评部门、行政部门、有关专家学者等)进行评分,运用该方法进行评价。

也可采用问答式核查表的方式,通过表中内容评分,得出拟建项目区域内项目开发前后的景观质量值,求出景观质量的变化率R。

然而,在实际应用该方法时,如何给出自然度、鲜明度、协调性以及景观质量的明确定义和判断打分标准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这是以上方法的不足之处。

3 减缓措施

在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中,“减缓措施”是指将拟建项目对所在区域造成的视觉干扰或负面影响减至最小所采取的步骤。不单要考虑减轻负面影响,同时要考虑如何美化环境和改善视觉景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尽量采用可美化环境和改善景观的设计,使工程设计在观感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一般减缓负面影响的途径有(1)从大小、形状、色彩和格调上设法减缓;(2)利用植被遮景;(3)修复;(4)更改拟建项目的位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取(4)的措施。

4 评价工作的难点及问题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的难点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视觉质量缺乏和难以确定统一的定义和标准,因此,各不同专业之间,拟建项目者与环保管理人员之间,专业人员和关心美学质量的广大公众之间会在各种形式的交流上有一定难度。

(2)从景观美学、景观建筑学的角度来看,“美感”的定义很多,没有统一的规定。既使是使用同一个美感的定义,由于人的欣赏角度不同,对美学上的可愉悦感不同,因此往往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国外有专家认为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可能是EIA中最具主观性的部分。

(3)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建立在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景观建筑学等理论基础之上,目前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专业队伍中,具有这几方面综合理论水平的环评专家及环评专业人员尚为缺乏。

(4)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理论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出台该类评价的技术导则作为指南,因此在评价某些评价因子时可能会处于无标准对比、无法量化和无章可循的情况。

5 设想及建议

我国的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重视和推广程度不够。在我国已加入WTO的今天,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有关部门开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和制定相应的法规,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上突出景观与视觉影响的地位,丰富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提出以下建议:

(1)以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景观建筑学为理论基础,开展景观及视觉影响的理论研究,规范景观及视觉影响的概念、定义,探索简便、实用、科学的影响预测模型和影响评价的定性、定量方法。

(2)参考国外的有关评价示例,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出评价的示范样本软件,以供环评工作者参照对比。

第5篇: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 城市规划政策 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2501

引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是一定地域内经济集聚实体和纵横交错经济网络的枢纽。城市所创造的价值和消耗的资本在所有价值中占据着主要份额。笔者认为,只有集城市可持续发展,才会带动整个全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规划政策和管理概述

1、城市规划政策

城市规划政策是由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构成的可以被群众和政府部门接受的计划和策略。城市规划政策不是城市规划工作人员的权利,也不是政府机构的权利,而是由群众、政府部门及城市规划工作人员互相协作建立的公共政策,而规划政策的实际实施是由规划人员进行的。政府部门的城市规划权利是对具体的规划方案进行指导和落实。也就是说,城市规划政策就是城市规划机构为了完成一段时间内的计划任务,协调各方关系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规范。

2、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编制、审核好落实等管理工作统称为城市规划管理。我国所说的城市规划管理指的是以“一书两证”作为重心的管理,也就是在规划范围内从事的所有建设行为都应该获得“一书两证”,“一书两证”包含占地管理、建筑管理、市政管理、执法管理、设计管理等。

3、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有: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特点是专业性和综合性。这是由于城市管理内容不仅仅包含规划管理,还包含户籍、交通运输、城市卫生环境、城市消防等内容。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管理,具有特殊的职能和规划管理内容。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自然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的成就虽然十分显著,但与此同时,人口数量急剧上涨,经济成分的发展也没有任何规律,逐渐造成区域性资源短缺甚至环境受到污染,对城市的发展有抑制作用。我国城市建设方面对自然环境保护比较忽视,而是重视人工生态环境体系的建设,所以,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城市环境的建设需要得到自然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并且城市环境的开发和建设要保证自然资源能够承受,并且对自然和生命系统进行保护和维护。

2、经济的增长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城市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是经济可持续性的表现,使用绿色生产、文明消费,不仅要对经济增长幅度进行重视,也要对增长质量进行重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依赖于区域城市之间资源、产业的协调分工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分配,依赖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情况。

3、社会可持续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作为城市主体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要追求的终极目标。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包括人们最基本的权利,居住条件的改善,资源的公平分配,社会福利等体系的健全,还包括社会心理稳定等目标的建立和实现。

三、以城市规划政策和管理为准则统筹安排城市规划工作

1、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基本思路

只有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城市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也要考虑下一代人发展的需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维护并提高城市和社会的承载能力,将社会、环境和经济作为最终目标、原则和知道思想。所以城市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就要对未来、环境和社会负责。而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应该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政策和体系对城市可持续化发展进行建立,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突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

2、可持续发展城市对未来的规划具有导向性

城市规划其实是对未来的预测,然后通过行为对未来进行改变或适应,从而达到某些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城市规划就是对未来的导向。城市规划对未来的导向性主要表现为:规划是以目标位趋向;规划内容和实现过程是以目标位方向,对未来规划的行为进行引导并逐渐实现目标。根据规划本身的特征,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就要对城市发展的目标进行预测,而此目标应该是长远的。如果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已经明确,就会逐步引领一系列行为来实现此目标。而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就是对城市规划的最高层次的表现;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要以地区资源水平、特征和承载力为基础,结合城市各方面的利益综合考虑而定制的。近期规划重点关注城市未来发展时期中需要面对的困难,促使近期规划确实落实在城市利益的重点上。与此同时,坚持不懈地变化近期规划、形成反馈修改体系,促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保证城市发展的协调性。

3、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的环境引导性

城市规划环境引导性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生态体系,应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式进行规划设计,分析城市规划生态体系的环境和资源的负荷能力,以保证在城市规划中清楚展现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保证城市生态体系平衡发展,从而推进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要保证城市规划的环境引导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即将进行的城市规划做出客观的环境评定,并且和制定的城市规划同时进行、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由此可以在规划设计当中,通过对规划落实后所带来的不好环境影响进行预测,环境专家能够提供给规划人员和管理人员最有力、最直接的规划环境信息,防止因为规划工作人员不具备环境相关理论而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将环境评定专家和规划人员在规划设计中理论知识相结合,自然会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问题,进而探索城市环境、城市经济建设的最好结合点,从而保证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同时发展,推进城市经济、城市环境相互进步。

四、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法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指导。综合区域科学、地理科学、规划科学、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方法,结合城市的发展特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应遵循定性、定量、定位、定景、定施的“五定集成”的方法。

1、“定性”是要科学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的优势、潜力、机遇与前景,从而科学界定城市发展的性质、城市各组成要素的发展方向。

2、“定量”是要在定性的前提之下,充分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从而使各发展目标进一步具体化、量化,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性更加明确。

3、“定位”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落实到空间布局,使城市空间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优化组合。

4、“定景”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和CI理念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象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建设。

5、“定施”是要明确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措施,使城市发展战略真正落实到城市发展实践中。

结语:未来的城市规划应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方向,将城市经济、城市环境的最佳综合利益为中心准则和最主要目标。实现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协调城市经济、城市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城市生态环境,最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体现更多人的价值,满足公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

参考文献

[1] 姜英娜.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公民参与[D].内蒙古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