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

第1篇: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可持续发展;消费理念

一、当前影响可持续消费意识的现状

消费的意义本来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给人一种更幸福、更满足的生活,而消费主义却违背了消费的本来目的,使消费和人的真实需求失去了联系,成为满足人们虚假需要和炫耀、占有心理的手段,成了满足生产经营者获得利润的手段和刺激经济增民的手段。既然消费追求的不再是对需要的满足,那么,它也就不再追求消费品的使用价值。现代消费中,大量的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被抛弃、被符合时尚的新的消费品所取代就是消费主义背离需要、背离了使用价值,从而导致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表现在:

(1)消费品的过分包装。从出售的食品、服装到大件的家用电器,商品的包装越来越讲究,有许多消费品的包装己经到了主客不分,甚至反客为主的地步。

(2)“一次性”消费品的数量剧增。大量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等典型的一次性用品被生产和消费。名目繁多的一次性用品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人量的生活垃圾。

(3)“深加工产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应当承认,有些深加工产品是必要的,但大量的深加工产品只是出于纯粹的商业目的的形式下的花样翻新,没有实质性的新内容。这些产品的制造属于不同能量层次之间的转换,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产品的深加工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如各种添加剂、在运输中消耗的石油、在包装中消耗的纸板、塑料等,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4)购置的商品大量地被闲置或抛弃。在不断变换的流行时尚的刺激下,许多人购置商品主要不是考虑实用与否,而是考虑是否符合时尚,于是大量的耐用消费品在还可使用的时候就被闲置或抛弃。

(5)野蛮性消费成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动物和植物一直是地球生命圈勃勃生机的创造者,人、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然而,一些人以动物“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为借口,以各种方式盲目捕杀野生动物和砍伐珍稀植物,致使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或己经灭绝,破坏了生态平衡。

二、可持续消费意识的内涵

消费主义及其生活方式, 给人类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 就必须在批判地反思消费主义的过程中, 形成一种新的消费意识。这种新的消费意识的内涵是:第一,实现消费的均衡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既不能否定或不合理地限制人们的物质消费,使之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也不能过分张扬物质消费的重要性, 甚至把物质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 使人异化为物的奴隶, 非人的存在。[1]第二,实现代际和代内消费的公正。在代际公正方面, 要求当代人的消费不能以后代人生存和发展利益的牺牲为代价; 在代内公正方面, 要求一个人、一部分或一国的消费不能剥夺他人或他国人民基本的生存权利为条件。第三,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及二者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就必须使人类整体的消费水平与自然的承受能力相一致, 既要照顾人类的物质需要, 又要兼顾自然的需要。很显然, 这种新的伦理观念, 既不同于消费主义伦理, 也不同于禁欲主义伦理, 而是兼顾到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当代人的需要与后代人的需要, 以及同代人之间的需要、人的需要与自然需要的一种适度的可持续的消费伦理。

三、可持续消费意识环境的构建

1.加大政府作为,建立相应的制度。目前,世界上实现可持续消费政策手段主要是采取一些环境保护的政策手段,力图通过环境保护的政策手段来改变生产模式、特别浪费型的消费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提倡适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要求消费者理性选购,企业积极经营,政府有效推动。其中政府有效推动又是前两者有效运作的基本前提。因此,可持续消费最依赖政府,政府的决策在实现可持续消费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持续消费制度的建立需要政府支持:一是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注重生命、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我国的绿色消费已见端倪,人们开始更多地选择不污染的生态产品和环保的生活方式。政府应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推进绿色消费进程。要在生产领域中大力推行循环经济,鼓励生产和使用生态绿色产品。可以预见,“绿色工厂”、“绿色食品”、“绿色技术”等的逐步普及,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意味着人与自然走向真正的和谐,而且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将迈进科学文明的新境界。二是进一步发挥政府引领文明消费的职能。文明消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要发挥好引领职能,形成鲜明的政策导向,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和生产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征收消费税、生态税和运用价格调节机制等,引导社会及居民进行生活成本测算,实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公正消费,提高消费效益。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厉行节约,自觉地纠正不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倡导和形成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中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2]

2.加强舆论作用,引导消费者树立可持续消费意识。树立“可持续消费”的观念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消费,加强国民的可持续消费教育。时下超前消费、奢华消费、炫耀型消费、浪费型消费是一些时髦的话题,从表面上看有两大好处:一是可刺激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是可以使暂不具备经济条件的人提前过上较为舒适的生活,然而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审之,超前消费在深层次上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调和的潜在矛盾,不利于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建立。引导消费者和约束生产者向可持续消费模式转变,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教育,利用电视、网络、杂志、报纸和其它媒体来进行可持续消费信息的宣传和消费知识的传播,从而使公众树立良好的消费意识,使人们从过去那种铺张浪费、追求排场、而任何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内含着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或者说,都是一种特定的文明观。我们需要借助媒体提倡绿色消费,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谐消费、以人为本的消费的四大可持续消费原则,来培育可持续的文明消费观。人的消费意愿是受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3]因此,要在全社会加大对建立文明消费方式的宣传教育力度,旗帜鲜明地批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以形成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大力培育和树立可持续的文明消费价值导向,一是注重理性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既考虑积极的效果,又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力求在总体上趋利避害。二是倡导适度消费。在消费中量力而行,从长计议。三是强调公正消费。充分遵循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法则,在进行消费时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或人们的利益为代价;当代人要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消费资源的责任,妥善利用可再生资源,保护好不可再生资源。[4]

3. 规范消费行为,建立相应的消费模式。消费者行为与态度是个人或群体认知、选择、购买、使用新业务(产品), 服务以及经验来满足自身愿望与需要的过程。消费者行为规范的建立便于消费者遵守和接受可持续消费观念,从而形成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传统的消费者行为和态度研究重视消费者的行为表现、原因和结果,忽略了用户在消费过程中心理的变化。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消费方式;另一方面,它与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消费运行的基本准则。因此,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具有消费水平适度增长、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注重节约资源等基本特征。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就是既要发挥消费对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又要打破过分追求物欲的消费主义。要加快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以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生产和生活消费的良性互动发展。要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增加消费品种,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消费结构变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鼓励教育、健康、信息、旅游、休闲等非物质消费,发展信用消费、网上消费、服务消费、社会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益,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5]

现有的消费价值观源于现有的发展模式,工业社会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诱发并强化了人们的贪婪动机,而工业化则为人们满足这种动机提供了有效手段。人们的生活方式被物化了。传统的发展观的症结就是强调发展速度越快越好,只要市场需要就行,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好坏的主要指标。而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刺激消费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这种不断地创造出奢侈型消费的增长模式,是在自己不断毁灭自己赖以生存的条件中成长和运行的,因而是不可持续的。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袁芳英.论可持续消费目标下的消费方式变革[J].湘潭大学学报,2006(4):10-11.

[2]王玉华.绿色消费的生态伦理研究及政府行为的实践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4):27-29.

[3]李亚丽,于怀昌.可持续消费初探[J].甘肃农业,2006(11):20-22.

第2篇: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消费行为;行为干预;行为改变

可持续消费一经提出,便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多年来,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我国,可持续消费研究却陷入瓶颈,进展缓慢。为便于国内学者学习、借鉴,对可持续消费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可持续消费的涵义

联合国环境署(1994)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依据上述定义,heiskanen与pantzar(1997)将可持续消费界定为:“一种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损害子孙后代需要的消费活动”。2001年联合国环境署再次对可持续消费进行解释,认为可持续消费涵盖了为满足生命的基本需求,保证人类各个世代的持续发展,同时减少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目标所必需的具有可持续特征的一系列目标和手段。俞海山(2001)将可持续消费理解为:既能满足当代人消费发展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消费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消费。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看出,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侧重点不同,但均共同体现了可持续消费坚持代际、代内公平的核心原则。同时,也反映出可持续消费包括了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可持续消费研讨会(1994)指出,可持续消费连接着从原料提取、预处理、制造、产品生命周期到影响产品购买、使用、最终处置诸因素等环节中的所有组成部分,而其中每一个环节又对环境存在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不能孤立地理解和对待可持续消费。由此可见,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只单一地实现任何一部分都无法最终实现可持续消费。但由于两者消费主体的不同,在消费的行为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具体来讲,可持续生产消费以企业、社会团体为消费主体;而可持续生活消费多以个人或家庭进行。因而,可持续消费研究不仅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对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开展独立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整体视角的可持续消费研究

受“可持续消费研讨会”中反对孤立、割裂可持续消费各环节提议的影响,学者们对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始于整体性探索。此类研究以分析全球不可持续消费的原因,探索可持续消费的实现途径为主要研究内容。2003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全面分析了全球资源危机的原因指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只是环境恶化的部分原因,北部发达国家公民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及发展中国家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同样对全球资源危机产生重大影响。pfincen(2003)与fuchs&lorek(2005)在对可持续消费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通过提高消费效率与转变消费模式、降低消费水平两种途径推进可持续消费。fuchs&lorek在研究中发现,提高消费效率所减少的资源消费量很容易为人口的增长以及因消费欲望膨胀而导致的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所抵消,只有转变消费模式,控制消费水平才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根本途径。并据此对可持续消费进行了分类,将前者视为弱可持续消费,而后者则属强可持续消费。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对可持续消费的整体性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与经济学角度探讨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路径。如,张军莲(2007)指出,实现可持续消费模式必须在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同时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年,陈然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可持续消费的动机,认为消费者个体的内源动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和外源动机(生产、政府作用、技术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激发可持续消费。

尽管整体视角下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实践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可持续消费治理进展缓慢,全球资源的消费量在可持续消费治理期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持续上升(manoochehri(2002)、bar-ber(2003))。这些数据再次说明了单纯整体性研究的不足。当然,治理重点集中于弱可持续消费也是难以取得显著治理成效的重要原因。根据fuchs&lorek的观点,研究可持续消费模式及其转变途径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鉴于消费模式自身的特性——人们消费行为的规范与行为运作机制、规律的体现,对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研究必然以可持续消费的行为研究为起点。

三、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可持续消费行为涉及消费者对产品、服务与实践的获取、使用及处理活动。这一定义与杨家栋、秦兴方对狭义可持续消费界定的内涵基本一致,即包含可持续商品、劳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这就说明了可持续消费行为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还反映了消费者对资源的消费行为、家庭管理行为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就是个人或家庭的可持续生活消费行为。因此,凡是具有保护自然,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重复使用,多次利用,绿色生活,环保选购特征的消费行为都是可持续消费行为。

(一)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家庭是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主体之一,jaequie burgess(2003)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家庭业已作为购买各种商品的重要场所发挥着作用。”家庭是人类消费行为影响环境、资源的核心社会单元(mettewier)。鉴于此重要地位,国外学者将家庭作为独立的研究单位,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blacketal(1995)将规范激励理论应用于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体规范对能源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同年,boldero&jennifer etal以家庭中报纸回收利用的行为为例,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回收利用报纸这一行为的态度及回收的便利性是家庭成员考虑是否回收再次利用报纸的重要因素。除以上实证研究外,定性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如,fayeduchin&rensselaer polytechnic(2003)认为家庭类型是家庭生活方式、消费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依据社会阶层、家庭收入水平及消费类别对家庭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的观点。fritz re—usswig&herman lotze—campen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指出家庭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是家庭消费行为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记录家庭的变化过程,明确家庭成员的变化是分析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的重要方法。2004年,ya—suhiro fukushima等学者则提倡通过建立家庭环境管理系统,帮助家庭成员管理零散、复杂的消费行为环境信息,提高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发生率。

(二)个体消费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作为可持续生活消费的另一个主体,在家庭消费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无论是进行个体或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的消费行为动机都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定性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hansen&schrader(1997)消费伦理视角的研究,laird(1999)消费观念传播渠道的研究以及yas-min vall kasteren(2007)社会文化角度的研究等等。而国内学者则多是将消费者教育、经济激励因素以及消费者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视为转变消费者不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时至今日,学者们尚未在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较为统一的研究结论。而反观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则大多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研究基础。

hopper&nielsen(1991)与vining and ebreo(1992)在对回收利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人规范对这一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规范激励理论可以有效解释回收利用行为。bamberg&schmidt(2003)也发现,个人规范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同样存在于个人轿车的使用选择中。bagozzi,r.p.&dabholkar,p.a.(1994)应用方法目的链理论对循环利用行为进行解释,发现行为目标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sparks,p&shepherd,r.(1992)、heath,y&gifford,r.(2002)先后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对绿色消费行为与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可以有效地预测上述行为。除以上行为外,计划行为理论对能源消费、节约用水与道德投资行为同样具有良好的解释、预测能力(staats&wall(2003))。根据计划行为理论,iris vermeir&wim verbeke(2007)通过实验方式研究消费者可持续食品消费行为发现,控制形成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的突显信念,对提高可持续食品的消费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上述研究回顾可以看出,由于不同行为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一些学者偏向于将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变化归因于内部特征变量(个体规范、态度等),另外一些则认为由于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参照群体、外部机会与资源等因素同样影响着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2002年,bagozzi等学者提出了融合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因素(社会规范、组织约束)的消费者行为整合模型,但是由于该模型结构过于复杂,测量变量众多,至今鲜少应用于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四、小结与展望

从文献回顾中可看到,可持续消费研究的分歧主要存在于概念的界定与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两方面。当然,这一现象说明更进一步的研究仍有待开展,但同时,也是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不断深入的体现。为跟上国外的研究步伐,突破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瓶颈,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加强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外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注已愈加明显,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在国内,以消费者行为理论角度开展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不仅可以弥补当前国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还很缺乏,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的现状,丰富研究方法,也是对全球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的支持。

第3篇: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分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经济发展的无限性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逐渐显现并被人类所认识。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经过四年时间的实地调查,了解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情况,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在这本书中,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农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指出人类必须要重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自身生产生活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消费的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首次提出可持续消费命题,并呼吁必须重视消费问题,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联合国环境署在1994年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对可持续消费作了如下界定: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与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与污染物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可持续消费从消费的角度追寻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它包涵了绿色消费的最本质的追求。

绿色消费是以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及追求安全健康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的使用,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等。在英国1987年出版的《绿色消费者指南》中,将绿色消费定义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1)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2)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3)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本身价值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商品。(4)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5)含有对动物残酷或不必要的剥夺而生产的商品。(6)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参照国际上公认的关于绿色消费的5R原则,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再循环;保护自然,万物共存。我国消费者协会认为的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注重生命、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二、绿色消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作出的明智选择。循环经济是人类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以提高生态效率为核心,强调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效率最大化、环境资源的配置最优化、物质资源减量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循环经济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绿色产品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循环经济发展不只需要变革生产模式,同时需要变革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在消费领域的实现形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绿色消费与循环经济有着共同的基本要求,绿色消费意识和观念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绿色消费将引导绿色市场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完善,而绿色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又会引发新的产业出现与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换代,进而有力地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绿色产业的扩大,而绿色产业的扩大,必然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鼓励绿色消费,最终会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所倡导的新的消费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对促进人类自身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绿色消费教育和政府的绿色采购(优先采购经过绿色认证的产品),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同时,在消费过程中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养成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消费习惯,建立循环消费观念,实现可持续消费,使循环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实现绿色消费的思考

绿色消费在我国已初见端倪,人们开始更多地选择不污染的生态产品和环保的生活方式。目前政府应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推进绿色消费进程。在社会层面应当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传媒宣传可持续消费模式,提高公众的可持续消费意识。要在生产领域大力推行循环经济,鼓励生产和使用生态绿色产品。在企业层面实行清洁生产。

首先,培育绿色消费意识。政府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使消费者能主动学习有关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的知识,引导社会消费习惯,正确理解绿色消费的内涵,让消费者认识到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命健康的保障,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人们的生活消费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只有让消费者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的意义和绿色消费所能带来的好处,才能使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模式才能得以实现。同时,通过绿色组织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的教育宣传推广工作,让广大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追求绿色消费时尚,主动选择绿色消费;加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监督控制,强化环境意识,使消费者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政府还可以通过对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倡导,促使公众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通过绿色立法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有碍于经济持续发展和持续消费的非绿色消费予以有效的约束,以确保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有序进行,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消费环境。

其次,实施绿色采购和绿色税收制度。在绿色消费的实现中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手段鼓励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从而形成绿色产业,满足社会的需要,使结构调整获得发展的推动力。政府可以建立法律规定,健全对产品的检验检查,保证真正的绿色产品走向市场。同时,政府绿色采购因具有消费规模大和市场带动作用明显等特点,可以成为引领绿色消费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突破口。政府作为最大的购买团体和循环经济的推动者,应切实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贯彻实施,使绿色采购制度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并扩大实施的范围,发挥对社会绿色消费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最后,实现绿色消费,还要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应制定和实施有关自然资源保护法,对某些特定的消费行为加征消费税,约束不可持续消费行为,对消费的“尾部控制”制度化、法律化,建立消费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制度,加强对消费污染的控制和处理,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消费环境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为政府绿色采购提供依据、准则和保障。切实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加快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

第4篇: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 绿色营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30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057- 02

0 前 言

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尽管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营销上还面临一定的困难及阻碍,如较高的成本及高价格,导致消费者往往不会自觉和主动进行消费。但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逐渐开始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节能环保型经济,绿色营销及生态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此,本文在生态经济背景下研究绿色营销的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绿色营销与生态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绿色营销与生态经济概念

在学术界对绿色营销的概念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一般来说,绿色营销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企业在产品研制到售后服务全过程中,采取措施实现消费者、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魏明侠认为,绿色营销就是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并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同时在产品研发至售后整个过程均采取有效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以此来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传统营销方式不同,绿色营销方式在经营目标上强调实现生态经济,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营方法上注重绿色因素,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营销观念上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也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及道德。除此之外,绿色营销最为重要的特征便是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共同研究,宏观上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从社会及政府的角度对企业的绿色营销进行促进及约束,微观上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企业绿色营销的行为。

生态经济从本质上来看主要指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得超出生态环境承受的范围,换句话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的和谐共处。一般来说,生态经济所具备的独特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生态经济属于一种资源节约型经济,能够显著地节省大量自然资源,拒绝资源的浪费;第二,生态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需要人与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第三,生B经济具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特点,除了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外,还包括个人与企业等;第四,生态经济建立在市场基本原则上,强调利益与基本市场原则的平等地位,不可过度获取利益。

2 绿色营销与生态经济两者的关系

2.1 生态经济是绿色营销的根本前提

绿色营销的理论指导为生态经济相关理论,而生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实现也必须借助绿色营销为其提供市场保障以及市场动力,从而才能有效地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市场经营模式。生态经济的最终实现取决于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需求,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属于一个需求导向型的经济,因而市场需求首先便是消费需求。从微观角度而言,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形式必须要经过市场的检验,生态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样也需要接受市场对其的检验。原因在于市场最终的导向究其根本是消费需求,因此消费不仅代表着社会化生产在某一阶段的结束,也代表下一阶段的开始,消费需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引导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拉动市场需求,就必须借助绿色消费的引导作用及拉动作用,以发挥生态经济模式作用的最终目的。但也必须看到,在现阶段绿色代表高成本及高价格,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推行绿色营销模式,企业及消费者往往不会主动自觉进行绿色经营及绿色消费。鉴于此,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及消费者自觉的消费行为,就必须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生态市场以及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及引导。

2.2 绿色营销是深化生态经济的关键点

生态经济学属于经济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在于企业绿色经营管理(如产品的开发到促销整个过程)及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如消费心理等)。绿色营销的主要作用还包括发现、满足以及引导需求。绿色消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位生态经济的生存及发展提供动力,能够有效的结合企业绿色经营及消费者绿色消费,不仅能够推动绿色消费的实现,也能促进企业的绿色经营。但同时绿色消费在实际中面临着高成本及人意识观念差问题的阻碍,因此,绿色营销在促进生态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地发挥其针对性作用。这就要求绿色营销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发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在遵循市场原则以及经济学规律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及时地向消费者传达并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架起生态经济与消费者绿色需求之间的桥梁,进一步刺激绿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因此,在生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绿色营销能够为生态经济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从而确保生态经济的实现,使我国的经济模式从宏观转变为微观。除此之外,绿色营销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在不得违反生态规律的同时,也不得违反市场规律及经济规律,如此才能实现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的协调稳定发展。

2.3 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生态问题究其根本属于发展问题。社会的经济活动为人类提供了物质条件,但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也具有明显的相互联系。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地增强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最终实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从这一方面来看,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之间具有统一性与一致性,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绿色营销又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市场保障及动力。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绿色营销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检验的重要指标。由此可知,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到绿色营销这一过程构建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节能环保型经济,并在其中加入绿色营销的理念,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结 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种营销理论必须建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因而在传统营销模式下知识型产品无法被消费者接受时,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市场营销理论进行调整。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社会范型是生态文明,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经济的发展;而生态经济又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能够实现人类文明形态转变到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生态经济理论能够为绿色营销的实施提供指导,而绿色营销又能够为生态经济的实现提供市场保障及动力,最终促进了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市场经营模式。生态文明在一定程度上给绿色营销提出了文明形态要求,而绿色营销除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外,同时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检验的重要指标。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永诚.试论生态文明、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的互动关系[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3):755-758.

[2]潘夏霖.自然环境保护视角下的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10):143-144,147.

[3]李海明,张洁.生态经济视角下制造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J].改革与战略,2012,28(6):182-185.

[4]王玉莲.生态经济视阈下绿色营销的路径选择[J].前沿,2012(3):108-110.

[5]吴俊杰.我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与对策探析[J].生态经济,2010(12):129-131,162.

[6]黄知常.“深、浅”并重由“浅”入“深”――论绿色营销传播的生态化机制[J].生态经济,2006(5):423-426.

第5篇: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越来越受到关注。旅游者食、宿、行、游、购、娱等消费行为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可持续旅游消费文献的分析,从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旅游消费行为环境影响、可持续旅游消费测度――生态足迹和调控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旅游消费及环境影响研究现状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旅游消费;可持续旅游消费;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1)06-0019-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业绩。如果说20世纪初旅游还是作为一项奢侈消费品的话,现在旅游几乎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消费品。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旅游人次数达到1.87亿人次,出游率为44.5%,旅游总花费为1446.57亿元[1]。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总和[2]。旅游消费模式反应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随着旅游的大众化,不合理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环境影响也得到了广泛关注[3]。本文对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展望未来研究与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可持续旅游相关研究,并引导公众的绿色旅游消费行为。

一、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理论研究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将其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需求能力的发展”[4]。1994年UNEP在内罗毕发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首次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5]。可持续旅游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新观念的出现而出现的,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等思想及理论在旅游这一特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延伸。可持续旅游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在开发过程中维持旅游供给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文化的完整性和旅游业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保持和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机会,实现旅游业发展方式、发展规模的合理规划和管理[6]。

司金銮指出可持续旅游消费应重点探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三对关系、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三元机理、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核算机制、可持续旅游消费与相关因素的关联互动及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政策设计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7]。宁士敏认为,旅游消费依存于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去规范旅游消费行为,并就旅游消费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8]。毛凤玲对可持续旅游消费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包括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生态消费的“可持续旅游消费三元结构”的初步框架。对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涵义、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9]。杨卫东提出可持续旅游消费结构、方式、动机、效用必须遵从可持续性原则,即在进行旅游消费时要考虑代内与代际公平、考虑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效用与旅游资源承载能力的相互促进[10]。何春萍从消费者支付能力、闲暇时间、旅游动机三个方面论述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实现面临障碍是居民收入、闲暇时间制度和传统消费文化对旅游消费观的不良影响,来自旅游产业自身的阻碍因素是地方政府对旅游消费经济功能的过分偏好、可持续旅游产品的供给问题和旅游消费政策、旅游消费教育等方面的问题[11]。

二、旅游消费行为环境影响

旅游消费涉及餐饮、住宿、交通、游玩、购物、娱乐等六个方面,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研究它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如:杨新军,霍云霈介绍了旅游交通带来的环境影响,分析了不同交通方式带来的能源环境污染及其成本估算方法,以瑞典环境智能测试系统为例,对旅游交通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作了探讨,同时结合我国ReBAM的环境交通影响分析,指出高强度集约化旅游开发模式,会造成交通工具区域上高密度使用,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最后总结了旅游交通方式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启示[12]。Stefan Gfssling等人分析了交通、食宿等旅游消费结构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并不是比其他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更小的“无烟产业”,旅游的生态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地国家、旅游者文化和选择度假的环境[13]。OECD发表的关于可持续消费系列研究报告,其中可持续旅游消费篇对家庭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报告指出随着收入的增加,与旅游相关的交通在OECD国家之间日渐增加,它是产生大气和水体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噪声等级增加的重要因素。预计在未来二十年内旅游出行,尤其是航空旅游将在这方面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14]。

三、可持续旅游消费测度――旅游生态足迹

Colin Hunter等认为生态足迹是衡量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从全球的视角估算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15]。章锦河等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及旅游者的生态消费结构特征,构建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览等6个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子模型[16]。Trista M. Patterson等人的研究表明,旅游度假者的假期期间的生态足迹比平时高,也比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高,而这其中与旅游交通相关的环境影响最大,可以占到总足迹的86%[17]。WWF―UK通过计算不同旅游产品的生态足迹,比较不同旅游产品的生态需求和自然资源消耗,计算得到在马约卡岛度假1个床位1夜的生态足迹为0.030hm2;而在塞浦路斯度假1个床位1夜的生态足迹为0.070hm2。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论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如:张约翰等人从高原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运用模型对拉萨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07年拉萨市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为0.05134hm2,其中交通、餐饮分别占85%和12.5%,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占城市生态承载力的13%[19];孟繁斌选取武夷山“三区”为研究对象,表明武夷山2000-2004年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平均值为0.039hm2,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平均值仅有0.0235hm2,即平均存在0.016hm2的人均旅游生态赤字,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生态赤字将不断增加[20];李君轶等人对西安市入境游客的生态足迹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西安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为0.0156hm2,约占该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足迹的1.17%,进一步分析表明,旅游生态足迹结构组成中,餐饮的旅游生态足迹居绝对主导地位,约占54.09%[21]。席建超等人对北京市海外旅游者的生态占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北京市海外旅游者每次来京旅行人均生态占用0.09587km2,约占北京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占用的5%。因此,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对区域生态占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2]。

四、促进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措施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政策委员会指出,尽管生态旅游的市场份额在增长,但旅游者在选择度假目的地和交通方式时很少考虑环境影响,为了减少环境影响,就航空旅游来说,可以采取技术创新、需求管理以及交通方式的转换来达到目标,呼吁政府在计算旅游业成本和效益的时候考虑环境影响的成本,同时为了提供旅游者的环境意识,OECD建议相关者为旅游者提供减少环境影响的信息[14]。国内专家学者通过对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政策调控措施,刘瑶指出健全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理论体系、广泛开展旅游环境影响评价、转换旅游形式是解决旅游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也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23]。李玉文提出要加强生态旅游区景区保护规划、加强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等可持续旅游的对策和措施[24]。王群等人认为要关注旅游地的水环境问题,认为加强对旅游地水环境的研究与保护将是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与重要领域[25]。李萌等认为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实现受社会大环境、旅游产业背景、旅游消费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推进可持续旅游消费应着重与提高旅游消费水平、改善旅游消费结构、进行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源头控制、提高公众的可持续旅游消费意识,并对旅游消费行为过程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26]。

五、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研究与前景展望

随着旅游消费层次的提升和消费总量的扩大,研究旅游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可持续旅游消费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目前的研究深度不足,从理论到实践都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急需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应用实践。以下研究领域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1)现有评价指标单一,缺少成套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可持续旅游消费概念缺少操作性,在实际应用中,可持续旅游消费往往被解释成提高能源或资源的使用效率,废弃物最少化,环境友好的消费习惯等。因此,在现有的案例研究中,研究人员往往仅选择某一个或一类指标来评价旅游消费行为的可持续性,而没有考虑环境影响所涉及的空间范围。不同的环境影响在全球、区域及个体层次上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是不同的,因此环境影响的空间特征应当是评价旅游消费可持续性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2)研究成果主要停留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管理理论阶段,而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推进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向可持续旅游模式的转变和管理,因此,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更加重要。

(3)对地区性旅游消费行为的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有所欠缺。虽然少数学者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是通过统计部门的数据进行分析。而通过获得一手数据来核算分析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环境影响的研究很少。直接通过旅游消费者获得的数据能客观反映出消费者需求,消费行为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

(4)缺少推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政策、法律法规、经济政策,公众引导等方面的调控机制。在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各利益相关方之间信息和行为的必要沟通,探索建立自上而下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在内的信息共享平台与合作机制,对管理措施进行及时公布、实施、反馈和完善。

(5)旅游消费行为环境影响科普性知识的普及不足。要加大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利用现代传媒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让旅游消费者了解旅游过程中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环境影响的知识,培养和提高旅游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以上这些领域研究的不足,正是未来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的重要园地,随着对这些问题研究的深入,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对促进人们的可持续旅游消费将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2009[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422-423.

[2]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3-94.

[3]曾军.近期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综述――《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文献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6):79-83.

[4]Our common futur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UNEP. Elements for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z] Nairobi, Symposium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Oslo,Norway,1994.

[6]牛亚菲,王文彤.可持续旅游概念与理论研究[J].国外城市规划,2000,(3):17-19.

[7]司金銮.国际可持续旅游消费三元复合体系原论――创立可持续旅游消费发展学说的基础理论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12):33-36.

[8]宁士敏.中国旅游消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36-245.

[9]毛凤玲.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创新研究[J].生态经济,2006,(3):105-109.

[10]杨卫东.试论我国旅游消费的可持续性[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15):78-79.

[11]何春萍.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24-29.

[12]杨新军,霍云霈.旅游交通的环境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42-46.

[13]Stefan Gfssling, Paul Peeters, Jean-Paul Ceron, et al. The eco-efficiency of tourism[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5,(54) :417-434.

[14]OECD.OECD Programme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Sector Case Studies Series Household Tourism Travel:Trends Enviromental Impacts and Policy Responses[R].2002:5-47.

[15]Colin Hunter Jon Shaw.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s a key indicator of sustainable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2007,(28):46-57.

[16]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5):763-771.

[17]Trista M. Pattersona, Valentina Niccolucci, Simone Bastianoni,et al. Beyond “more is better”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for tourism and consumption in Val di Merse, Ital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2):747-756.

[18]WWF―UK.Holiday footprinting a practical tool for responsible tourism.2002. wwf. org.uk/filelibrary/pdf/holidayfoot printingfulI.Pdf.

[19]张约翰,张平宇,张忠孝等.拉萨市旅游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7) :154-159.

[20]孟繁斌.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06,1-69.

[21]李君轶,马耀峰,杨敏.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生态足迹研究――以西安市入境游客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107-110.

[22]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等.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初探――以北京市海外入境旅游者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224-229.

[23]刘瑶.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及其方向[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3,25(11):153-155.

[24]李玉文,王新鹏.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6):63-65.

第6篇: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

推动标准体系的实施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标准体系的多元化为企业提供了多种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途径和选择。

里约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颁布实施20年来,全球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在努力推进。在此过程中,需要用标准体系加以实质性推动和规范发展,各种强制性和自愿性标准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标准涉及各个领域,包括质量标准、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安全标准和社会标准等。要实现全球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没有标准体系的建设、实施和规范,发展的有效性和发展的效率都会大打折扣,是不可想象的。标准是也是分层次的,包括国家标准(其中有很多强制性实施的最低标准),企业或行业的自愿标准,联合国的ISO国际标准体系和ISEAL的自愿性标准体系。

标准可以是强制性的,那是由政府部门或者行业管理机构强制推行的最低标准要求,例如在环境或安全方面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标准也可以是自愿性的,国际组织、国家政府和许多行业为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推广一些自愿性的标准体系,使得企业能够自愿采用相对较高的标准,引领低碳绿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例如ISO的标准体系,ISEAL的标准体系等。标准体系的多元化为企业提供了多种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途径和选择。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自由贸易协定也在朝着更高标准迈进。TPP的目标就是要建立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域,其高标准将涉及到从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到政府采购、国有企业规制、公平竞争等各个领域,正在为未来的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树立系统性的新标准,也是新规则,也很可能是未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国在这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加强跟踪研究,加快国内改革,顺应国际发展潮流。

发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其利益诉求存在很大差异,对于标准的要求也相应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企业相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更有条件和更有能力接受更高的标准体系。发展中国家很多企业也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挑战仍依然巨大。

中国经济战略性转型急需推动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体系的缺失和普及推广使用不足是粗放、低效的增长模式难以扭转的关键因素之一。

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家,全球新的制造业中心,但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无论是资源能源原材料的使用和消耗,还是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或中国的增长和发展模式。中国已经卓有成效地实施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推进清洁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并以相关战略和规划引导企业可持续生产,但粗放、低效的增长模式仍然难以扭转,标准体系的缺失和普及推广使用不足是关键因素之一。

在全球市场体系中,中国正在努力从一个较为纯粹的生产者角色转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角色转变,但如果中国的消费标准像美国那样高,也将难以持续。在中国努力扩大消费并将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和推广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标准体系至关重要。

中国拥有1023万家各种企业,其中99%是中小企业。能够获得ISO标准体系认定的企业数量微乎其微,只有行业领先企业才有可能通过ISO的标准体系认定,这样的情况不能适应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例如,中国目前在食品标准体系和农产品标准体系方面,挑战严峻。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事件、白酒中的塑化剂事件,都缺乏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不仅对中国的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挑战,而且对国际标准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的奶粉问题甚至挑战着全球市场秩序,从香港到新西兰,从欧洲到美国。中国有巨大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消费市场,但这些产品的标准制定和标识认定是一项巨大挑战。

中国正在努力扩大内需,但必须走可持续消费道路。这意味着从生产过程、到流通过程、再到消费环节,都需要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无论是在衣食住行领域,还是在各种生活耐用品、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各个方面,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的预测,未来中国将形成5-6亿人口的中产消费阶层,其边际消费倾向很高。为满足这一巨大消费需求,从产品到服务,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的引领,其未来的发展将会出现很多问题。

可持续标准体系战略的实施是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无论在中国的市场还是在全球市场,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特别是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归根到底,会归于标准的竞争。

中国经济的成功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但中国要获得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必须依赖于各种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去十年,加入WTO标志着中国顺应了国际发展趋势。未来中国需要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

从企业层面看,无论在中国的市场还是在全球市场,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特别是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归根到底,会归于标准的竞争。例如中国的家电企业海尔集团,在无线充电技术和无尾家电领域,目前正在努力成为全球家电行业新标准的制定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所推出的“纺织企业社会责任指南”标准体系,不仅在中国实施,而且在柬埔寨的红豆工业园向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普及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升了红豆集团的国际竞争力。而反观中国目前海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则与企业缺乏对环境与社会责任标准的认识,没有意识到所蕴藏的风险高度相关。目前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国际社会,包括中国所投资的东道国,社会和民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环境、安全、劳工标准等各方面的关注非常强烈。中国国内的PS项目由于民众反对而被迫停止,缅甸密松大坝停建事件都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深刻教训。万宝铜矿项目被停,都与环境与社会标准的认识和要求没有达成一致。

但另一方面,自愿性可持续标准(VSS)的实施,也可能构成潜在的严重的市场准入,特别是对广大中小企业。中国99%的中小企业未来面临的挑战也十分艰巨。这样的问题需要自愿性可持续标准体系能够做出适当、合理的制度安排予以解决。

第7篇: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has maintained high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energy tension, pollution problems also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the country has been focusing on well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stablished as a basic state policy. Vigorously promot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s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promot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ajor step, is the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to protect the earth homeland effective measures, is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new model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从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看,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要长期实施节能优先战略,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进程,大力发展环境友好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行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1能源供应能力明显增强,消费结构表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对一次能源消费量进行统计,煤炭、天然气、石油、核能和水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分别占69.4%、3.4%、20.0%和7.2%。这些数据与2002年相比,天然气的消费比重上升了1%,水电、核电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上升了0.5%。

1.2电力产业发展大跨越,节能减排成果明显

2011年全国的电网装机容量中,水电、火电、风电和核电分别占21.645%、75.87%、1.13%和1.12%,从全国范围来看火电烟尘排放总量与1980年相比下降了32%。

1.3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增加

2011年,约有4.2亿吨标准煤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这大约是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2%。除水电和核电外,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和沼气能均不同程度的发展。可是,从环保趋势和能源角度,我国节能减排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经济的持续告诉发展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加快升级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导致能源需求旺盛,使电、煤和油的运输保持紧平衡状态,并且环境、资源压力也在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形式严峻。从国际大情形分析,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石油价格保持高位运行,资源竞争变得白炽化,环境与能源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1.4能源消费增长过快,资源约束加剧

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但人口多、人均量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67%、62.17%和7.14%。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达到大规模商业化的利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1.5结构和能效问题突出,环境压力逐步加大

我国单位GDP能耗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大约2.2倍,比欧盟、美国和日本相比各高出4.6倍、2.4倍和8倍。煤是我国能源消费主角,利用传统方式,大量消耗煤炭,也极大地影响了能源综合效率。以发电来说,传统燃煤发电机组热效率为38%~40%,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机组热效率可达50%,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热效率可达50%~58%。在全国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中,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约占90%和70%。

1.6科技进步面临新挑战,自主创新任重道远

尽管我国能源技术进步很大,但技术创新薄弱,大规模煤基多联产、先进核电、特高压输电等还是依靠国外技术,同时也不能自主设计、制造煤炭液化核心装备、大型煤矿综合采掘装备和重大石油开采加工设备等。清洁装置、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等技术的研发比较落后,污染治理和节能降耗等技术的应用较少。

2构建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1建立节能减排的产业结构

目前在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增长的拉动,第三产业能耗低,但发展落后、比重也较低。在做强工业、巩固农业的同时,要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做大做强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升级加速;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推进企业重组,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根据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条件,不同的区域确定适合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的功能定位,使区域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2.2构建节能减排的消费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世人瞩目,国际地位也随之日益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费增加是可预料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减少并避免浪费式消费,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

2.3形成节能减排的增长方式

我国要转变生产方式,节能减排是重要门槛。经济增长方式要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要努力做到使资源环境代价最小,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三个转变”的实现要加快,逐步形成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还有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新局面。

2.4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

完善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运用税收、财政、收费、信贷、保险等经济手段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调节,将环境成本和能源转化为企业内部成本,引导企业自觉践行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完善税收政策,使税率与企业节能减排效果挂钩,使节能减排产品得到税收优惠,使用节能环保设备的企业也会得到税收优惠,对排放污染和消耗能源的产业及其产品增设税种、扩大征税范围、提高税率。二是完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三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补偿的市场化途径,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化补偿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静,韩金华. 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5,(03) .

[2] 本刊编辑部. 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J]. 中国环保产业, 2007,(05) .

[3] 陈文平. 节能减排 实现可持续发展[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0,(03) .

第8篇: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

当前,低碳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现代企业低碳化经营的同时,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也不断向着低碳化方向发展,低碳营销模式应运而生,对营销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低碳营销模式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对低碳营销模式的优势及其与传统营销模式的区别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实现低碳营销模式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营销;营销模式

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对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盈利结构、营销模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冲击着企业经营者、消费者及行政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消费方式、管理思路等。低碳营销,是低碳经济下的重要产物,也是现代企业面对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低碳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具有更强的节能环保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短缺和碳排放过多的问题,同时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深入理解低碳营销模式,合理应用低碳营销模式,是现代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1低碳营销模式概述

随着全球各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低碳经济”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正在逐步取代着“高碳经济”,现代企业的营销模式,也逐渐从以往“高碳化”的营销模式中摆脱出来,逐步向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久而久之,“低碳营销”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营销的主流模式,为现代企业的低碳化经营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关于“低碳营销模式”的概念尚无定论,但综合国内外学界研究成果,认为低碳营销模式是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与现代营销模式的又一进步,其核心在于“低碳”。在此基础上,可将低碳营销模式定义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科学的构思、设计、制造和销售的模式。

2低碳营销模式的优势

首先,低碳营销能够更好地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节能减排的战略高度出发,我国经济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变势在必行,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细胞,其经营理念、营销模式均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低碳营销模式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具备能耗低、排放低的优势,对于适应国家低碳发展政策和迎合低碳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低碳营销能够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思想认识与环保意识逐渐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具备了绿色、环保消费意识,且正逐步养成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者理念与习惯的变化,已然成为低碳营销模式实施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而与此同时,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与发展,又能反过来促进企业技术、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促进社会消费结构的良性转化,使产品、营销与消费者的需求契合性更高,进而促进各个产业的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第三,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当前,企业高碳经营向低碳经营的转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这一转变过程中,势必会淘汰碳排放高、技术与经营理念落后的企业,并使那些能耗低、排放少、经营理念先进的企业脱颖而出。因此,现代企业若能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采取低碳化措施,势必将降低能耗与排放,降低相应的成本,使企业市场竞争力逐渐提高,以更好地应对国家政策的变化、资源危机的威胁以及市场趋势的转变,促使事业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而营销作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其低碳化转变也势必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低碳营销模式的实现要点与对策

3.1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传统营销模式向低碳营销模式的转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其他企业利益的情形,为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维护低碳营销的正常发展,必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可以说,法律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为企业的低碳经营、低碳营销活动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将严惩非低碳经营和营销行为,并使那些危害环境、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和个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基于以上理念,许多国家已经制定出了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如:借鉴日本、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法律体系,结合中国国情,修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估法》、《煤炭法》、《电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资源法》,使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制定《节约资源法》、《节约能源法》以及各行各业的节能减排法律等,与现有的《促进循环经济法》一起构成相对完善的低碳营销保护与约束法律体系,尤其是就其中与现代企业低碳化经营、低碳营销相关的内容进行明确和完善,使低碳营销的发展有法可依。

3.2创建低碳营销文化

创建低碳营销文化,能够激发现代企业主动采取低碳营销模式的积极性,对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号召力。行业协会对行业中的大小企业均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利用行业协会开展低碳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能够促进行业内各企业尽快树立低碳经营、低碳营销意识,对此,行业协会应积极组织低碳文化宣传活动,定期、有计划地通过网络、座谈会、单独会面等形式开展低碳营销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以促进各个企业经营管理者低碳营销意识的形成;②积极构建企业低碳营销文化。低碳营销与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售后等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活动息息相关,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构建低碳营销文化,使企业全员树立低碳意识,为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3.3倡导低碳消费行为

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对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与实施成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要大力发展低碳营销模式,就要首先使消费者们树立低碳消费意识,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发挥社会环保组织的号召力与宣传作用。环保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服务职能,在保护环境之余充分关注民生,并不断挖掘民生问题与低碳环保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号召力,倡导广大群众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支持低碳营销模式的实施,从而使低碳经济议题具体化、可操作化;②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要使低碳营销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使消费者认识发展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乃至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使其重视、认可并主动支持低碳产品及低碳营销活动,对此,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博、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的宣传作用,积极推广低碳理念、宣传低碳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逐渐摒弃高碳生活和消费方式,逐步树立低碳、绿色消费理念。

3.4优化营销组合策略

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与促销策略的组合,低碳营销模式下,应采取如下营销组合策略:①低碳化的产品策略。低碳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品。低碳化的产品策略指的是将低碳理念渗透到产品创意、研发、投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和回收的各个环节,力求降低产品从生产到回收的各个环节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此,企业应树立低碳概念,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出低碳产品,并以低碳概念作为投放市场的亮点,引起人们对低碳产品、低碳技术的关注,以吸引大批环保意识较强的消费者;②低碳价格策略。在产品定价时,企业应树立“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使用”的理念,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和迎合目标消费群体消费能力的基础上,将企业低碳技术、产品的研发成本适当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以促进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国家也应就低碳技术的应用和低碳产品的销售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降低低碳产品的税收,对低碳产品研发成果突出的企业给予公开表彰或奖金等,进而更好地鼓励企业研发和销售低碳产品;③低碳渠道策略。传统的营销渠道层级复杂,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因此销售过程中的碳排放势必较高,而低碳营销模式下,必须减少分销层级,提高分销效率,以真正减少渠道成本和相应的碳排放。信息时代下,互联网营销成为一种效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营销渠道,且这种营销渠道无需众多人力的支持,不论是营销成本还是碳排放都较低,现代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低碳化、高效率的分销渠道;④低碳促销策略。低碳营销模式下,企业应摒弃单纯刺激消费的方式,而是应将消费者教育和促销进行有机结合。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强化低碳政策、文化宣传,向消费者表明低碳营销、低碳产品的优势及其对消费者生活的积极影响;二是向消费者传递企业研发低碳技术、产品的决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承担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感染消费者,刺激其支持企业的低碳化经营;三是主动向消费者阐明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对消费者生活、工作的价值及促进身体健康的优势,引导消费者按需选购符合自己消费理念与需求的低碳产品。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能源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营销作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积极采取合理措施,促进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因此,现代企业应在充分认识低碳营销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积极应对政策环境与消费需求的转变,不断优化营销组合策略,以降低营销环节及其相关环节的能耗与排放,与此同时,国家也应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低碳营销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以维护低碳经济时代下低碳营销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洁.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2(7)

2王守敬.论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低碳营销[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

第9篇: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 可持续创新;低收入群体;破坏性创新;社会嵌入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6-0125-06

活跃的创新行为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也是解决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将这两点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框架下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企业创新对不同层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影响,将为创新研究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在国际上,通过创新和市场机制协同解决环境、社会发展和贫困问题已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和实际经验,如“金字塔底层战略”等。本文将这些国际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综合可持续发展、创新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以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创新为切入点,探索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促进自主创新的目标结合起来的企业发展模式。这对我国企业制定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对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认识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基于市场的经济活动对市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生态系统正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如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已成为全世界必须面对的战略挑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话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制约导致现存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然而,人们对于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的问题,还远没有达成全球范围的共识。在应对变革的解决方案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应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如何合作,政府、企业等利益集团应扮演怎样的角色,社会制度的差异会对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处于激烈争论之中。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逐渐从狭义的环境、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扩展到广义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上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课题,也引起了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学者的广泛兴趣。可持续发展作为更一般意义的概念,即社会单元在与内外部环境交互的过程中持续生存与发展,其应用亦已从宏观层面的整个人类社会扩展到具体的社会单元,如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企业来说,由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其经营和生存产生的重大影响,企业已逐渐意识到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维持企业长期发展业绩和维护相关者利益的重要性。企业视角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保持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内在影响,还包括作为市场基础的社会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外在影响。尽管如此,很少有人注意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企业等具体社会单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联系并加以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问题应当考虑以下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既要考虑全球、国家或地区等宏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要考虑企业微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二个维度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合理平衡。在宏观层面,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在微观层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本质上,企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第三个维度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在微观层面,都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属于内部条件,其核心是持续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属于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企业层面,企业要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一要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二要具备可持续的市场条件,而可持续的社会和生态系统正是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

2 企业视角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对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战略选择。企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要将符合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公司经营方针的一部分,也就是追求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另一方面要强调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创新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永续发展。

然而,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如何将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却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

为此,一些学者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呼吁采取根植于价值和道德规范的解决办法,以推动建立所谓基于更加“文明”的范式的新组织形式。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和环境问题非常复杂,由于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经营过程的经济现实,这些基于行政力量和道德规范的变革建议缺乏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在现实中难以实施,对企业界没有起到多大的指导作用。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的影响评价缺乏完善的方法论支持,对企业的社会声望和经济绩效的相关关系的研究也没有得出任何有意义的实证结果。

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市场机制的解决方案逐渐引起了更多的重视。在这一领域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C.K.Prahalad和康乃尔大学的SL Hart关于金字塔底层(Bottom/Base of Pyramid,BoP)战略的研究工作。他们将全球市场视作一个跨越地域的巨大的“经济金字塔”,金字塔的顶端人数较少而购买力强,处于底层的数量巨大的人口购买力较弱,甚至不能完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企业可以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流程来满足低收入人群未被满足的需要,同时避免产生对生态和社会的外部性问题找到一种新的革命性的商业模式。跨国公司进军BoP市场不仅将为大公司和消费者带来经济利益,而且还可以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环境等问题做出贡献。同以往的基于行政力量或道德规范的解决贫困问题的思路相比,BoP战略思想有两个主要创新点:①以私营企业为主导,从企业盈利前景的角度而非单纯的社会责任角度看待贫困问

题;②以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手段,开发适合低收入人群的产品或服务,在满足他们未被满足的需求的同时保持企业的持续经营。

事实上,BoP战略所描述的面向低收入群体市场的技术和商业创新已经出现在通讯、能源、建筑、制药、金融等许多产业。这些商业实践给出了一种通过创新将微观层面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宏观层面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的可行方案。尽管其着眼点主要在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寻找新市场,如Prahalad所言,“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使没有得到足够服务的消费群体活跃起来,以及随着四五十亿穷人成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后,所能带来的全球贸易的潜在增长和繁荣,我们就会重视创新,并将其看作解决目前所面对的社会问题的途径”,但BoP战略仍给我们一项重要的启示:符合社会、生态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创新是协同解决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这里所说的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创新的思维,要寻找发展的新思路;二是创新的模式,要探索发展的新途径;三是创新的方法,要针对新的情况开发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BoP战略对金字塔底层的关注是从寻找创新成果应用的新市场开始的,这也引起了学术界对创新理论的反思。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绝大多数的技术和商业创新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的。这些创新产品或服务的目标市场首先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领先用户(1ead user),然后才逐渐扩散到发展中国家或中低收入人群。管理学学者Von Hippel认为,领先用户是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率先使用者,是企业要依赖的创新主体,通过吸收和鼓励领先用户参与酝酿创意,企业能获得更高的回报。在已往的企业创新实践与有关企业创新的研究中,企业所关注的领先用户首先是高收入群体。一般认为,创新成果首先会被高收入者享用,然后逐渐在中低收入人群中普及,这样的创新模式才可以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带来满意的回报。

这可能是一种误区:首先在高收入群体中寻找领先用户的倾向使得企业决策者和研究者在规划或研究技术和商业创新时,忽视了低收入群体市场。而在实践中,这样的创新模式导致在某些行业中出现了产品和服务创新超出实际需求的“创新过剩”状态:一方面,穷人没有因为这些技术创新而受益;另一方面,企业也因过度竞争没有从创新中获得满意的回报。从社会效应看,瞄准领先用户的创新活动在许多场合会导致创新越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越高,穷人越消费不起的状况,以至于低收入群体难以分享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好处。同时,首先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收入群体中寻找领先用户的倾向,一开始就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置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这也可能是在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原创性的创新成果比较少的一个原因。

BoP战略则提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Prahalad和Hart在分析BoP市场的特点时指出,BoP市场要求不太苛刻,客户群体相对宽容,允许企业孵化研发周期长,缺少清晰的收益或不易被浮躁的投资者所接受的新技术。这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新的创新机会。一些新技术或新的商业模式最初是以BoP群体为目标市场的,但随着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改进,这些创新还可以被用于购买力更强的上层市场或更加发达的经济中。这种创新模式在中国已经有了成功的例子。人们熟知的手机短信业务,实际上就是一种最初以BoP群体(对话费敏感的人群)为目标市场,然后又逐渐向高收入人群市场扩散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现在短信已经深刻地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有手机的地方就有短信,中国每年手机短信的业务规模已经达到数百亿元,这是中国的移动运营商创造的一个其他国家难以效仿的神话。对手机短信业务这样的首先面向低收入群体市场,然后逐渐向高收入人群市场扩散的技术或商业创新模式,我们不妨称之为“BoP-ToP”模式。这种创新模式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一方面,“BoP。TOP”模式是一种能够将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相对于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更了解BoP市场,“BoP-ToP”模式可以给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提供了一个通过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企业竞争的机会。

3 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可持续创新概念模型建构

本文所称的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可持续创新,是企业改变产品、服务或流程使之适合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同时避免产生对社会和环境的外部性问题的创新活动。如前所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将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经营方针的一部分,在宏观的发展模式发生变革的时候,企业竞争策略也需要发生变革。我们将当前宏观发展模式的变革分解为技术、价值链和行为规范三个层面,企业应对宏观发展模式在这三个层面的改变所采取的一系列竞争策略的变化,就表现为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可持续创新。

3.1 技术层面的变革

在技术层面,发展模式的彻底变革,要求企业采用对生态和社会友好的可持续性技术。对现存的那些采用非可持续性技术的主导企业来说,新的可持续性技术往往是具有破坏性(disruptive)的,它们的商业应用会冲击并最终破坏它们所处的现存的价值网络。类似过程在历史上曾重复多次。CM Ghristensen等学者曾对这一现象进行过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融合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破坏性创新理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完善,破坏性创新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成为创新研究领域的新“范式”。这一理论以创新的环境为基础,将创新分为维持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和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Innovation)两类:维持性创新以处于主流市场的高端消费者为目标,这些消费者往往要求得到性能更好的产品。由于创新过程中并不存在真正的技术障碍,主流市场上的在位者易于在维持性技术竞争中获胜,获取所谓先发优势;破坏性创新则通过引入与现有产品相比尚不够好的产品和服务,或者提供比较简单、更加便利和廉价的产品,吸引处于次要市场上不太挑剔的消费者,甚至潜在消费者(非消费者)。利用技术进步轨迹与消费者所能利用产品性能的轨迹不一致这一现象,破坏性创新就可以不断向高端市场升级。由于破坏性技术的低端性和初期回报的不确定性,在位企业总是忽视破坏性创新侵入市场这一现象,使潜在的破坏性创新者得到足够的空间培育自己的业务。如果破坏性厂商在站稳脚跟的基础上,可以使技术进步的速度超过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利用的速度,则可以不断进攻对行业领导者最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层级,不断向高端市场挺进,渐渐吸引主流消费者,并最终征服市场在位者。

破坏性传新所产生的背景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和创新实践,但学者们很快注意到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破坏性技术允许技术能力和

生活水平较低的人群获得原来只有专家才能提供的高成本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群体是破坏性创新理想的试验场所和发展平台,也是为企业提供巨大增长潜力的机会窗口。Hart和ChristeBsen指出,以往对破坏性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以发达国家市场的一些基本假设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也只是在发达国家内部完成的。大量破坏性创新的案例只是从发达国家的相对低端市场开始破坏的,这带来三个问题:第一,破坏性创新的效果只惠及了发达国家的一小部分人口,不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破坏的空间和潜力受到了很大制约;第三,在发达国家形成的理论模型、创新模式等很难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的低端市场,不能为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提供指导。有鉴于此,SL Hart等将破坏性创新与BoP战略联系起来,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破坏性创新应被置人全球金字塔的大背景中,金字塔底端可为企业进行破坏性创新提供最为广阔的低端市场、具有更大潜力的成长空间。

Chtistensentsj则更倾向于以新市场破坏的角度看待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创新,尤其是跨国公司面向发展中国家低收入群体的创新。他以空调行业为例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考虑如果存在一种技术改进可以同时降低空调的耗电量和制冷能力将如何改变空调行业的现状。因为即使是发达国家最底层的市场也已被现有厂商完全占据,这项技术是无法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进行底层破坏的,其性能成长的轨迹也就无法展开,无法对现有的成熟技术产生威胁。然而,这种空调却可能受到住宅空间狭小、对电费敏感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居民的欢迎。这些人群现在是被排除在市场之外的非消费者,但通过破坏性创新却可以被纳入全球市场。率先开辟这一市场的企业可以获得新的技术成长路径,产生新的价值网络。

在目前清洁技术投资热潮下,可持续性技术代替非可持续性技术有望引发新一轮的破坏性创新过程,启动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这一过程有可能表现为从原有市场底层进行破坏,也有可能在主流市场之外开拓新市场。采取合适的破坏性创新策略是我国企业实现后发优势的可行途径,也是发展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好时机。

3.2 价值链层面的变革

在价值链层面,让之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被排除在外的人群参与到发展之中并享受发展成果的发展模式的所谓“包容性发展”,正得到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注意。包容性发展是由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M.Dutz基于对印度发展的观察提出的发展模式,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允许、吸引和支持存在差异的个人和团体参与到经济发展和创新中去,旨在通过创新解决发展中国家在转型过程中的贫富分化,保持持续增长能力。包容性发展有着三种形式:将低收入群体包含到正式市场行为之中、利用其自身蕴含的资源(如生产力、社会网络等)以及让其传统知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发挥。这一思路与我国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不谋而合。事实上,包容性发展的思想几乎在刚提出就在国际上和我国的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相并提。我国的二元经济、贫富分化问题是实现和谐社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容性发展提出的通过市场机制和创新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包容性,对我国的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有借鉴意义。

“包容性发展”的概念被广泛接受使得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其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业务所应遵循的社会规范和公众期待。在企业进入低收入群体市场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在战略、业务模式和产品上进行改变,而不能将针对上层市场的商业模式全盘复制过来,这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者的共识。一些学者进一步认为,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创新实践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在它们进入低收入群体所在的社区的时候,需要同本地的小型企业和本地社区、机构等建立紧密的非经济联系,以更好的理解本地市场特征和用户需求。

这一趋势使得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问题得到了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的关注。“嵌入”(embeddness)是来自新经济社会学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原意是指将一个系统有机地结合到一个对象体系中。社会学家Granovetter将这个概念应用到微观视角,把经济活动放在了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背景下,认为行为主体及其所在的网络嵌入于由其构成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受到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因素的影响。即所谓的经济的“社会嵌入”,包括经济活动在社会网络、文化、政治和宗教中的嵌入,其嵌入方式是“信任”、“文化”、“声誉”等作用机制。

社会嵌入可创造跨越企业边界的竞争能力,并同时提升社会和经济绩效。企业能否成功的改变其产品或服务、业务流程、商业模式以嵌入低收入群体所在的社会网络,是现阶段面向低收入群体创新的最关键的成功因素之一。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基于实证的研究结果,如Sanchez等研究了企业在低收入群体市场的社会嵌入行为(融入社会网络,获取网络资源)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指出影响企业社会嵌入行为的因素包括:①是否在低收入人群中存在成熟的市场机制;②企业与低收入人群的“心理距离”;③企业为服务于低收入人群需要对现有产品进行多大程度的改变。Simanis与Hart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即使像清洁的水源、电力这样明显的需求,也和当地的社会结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谈水源或电力它们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在某些地方,妇女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打水。它不仅仅只是一种消耗时间的差事,而为妇女们提供了互相之间社会交往的机会。在低收入群体中应用新技术时,如在该例中在低收入群体所在社区安装自来水设施,除了考虑减少劳力、改善健康状况的直接影响,也应看到对当地社会结构的潜在影响。那些从现有的服务于上层市场的产品或服务出发,寻找低收入人群中已存在的商业机会,通过渐进性改进、价值链重构设计适合低收入人群的诊断式解决方案是“非嵌入性”的。由于没有关注建立企业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的相互信任,这一类商业模式往往缺乏稳定性和不可复制性。与之相对应的是所谓“嵌入性创新”的解决方案,即在以社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将利益相关者视为长期合作伙伴的前提下,企业深入基层同社区共同创造商业机会。

3.3 行为规范层面的变革

行为规范层面变革的影响则涉及到可持续发展观的变化。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要求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应当同社会的一般性认识和要求相匹配。企业如果行动过晚,落后于社会的普遍期望,会让企业的声誉遭受损失,进而影响业绩;而企业超过社会的接受程度过于激进的行动,其额外花费的资源也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表1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可持续发展主张及与之相匹配的企业的价值观。

以上三个层面对企业变革的驱动作用相对独立,同时也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可持续发展观是可持续性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可持续性技术的发展要求进行底层或低收入市场破坏是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保持竞争能力的客观原因;社会嵌入是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进行有效的创新的方式;而在社会嵌入过程中企业的行为同社会的普遍期望相匹配是企业所要遵守的原则。这要求企业对这三个层面的变革应对策略应是一个整体性的战略规划。图1是根据这一认识建立的概念框架。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