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淡水水产养殖池塘养殖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河北 唐山 063300)
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资助。
作者简介:边绍新(1975-),男,水产工程师,丰南片区南美白对虾综合试验推广站成员。fnqnmjscjs@126.com
唐山市丰南区有南美白对虾育苗场80余座,育苗水体近9万m3,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1 333 hm2,南美白对虾是该区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该区水产养殖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总结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现状,查找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促进该区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产业现状
1.1苗种生产情况
丰南区在近4~5年的时间里,育苗场每年增加十多座、增加水体1万m3以上。截止目前,全区海水工厂化育苗场已经发展到80多座,育苗水体达9万m3,每年可生产海淡水南美白对虾苗150亿尾以上,仅南美白对虾苗种一项产值就可达到1.5亿元以上。虾苗生产方式有两种:一是幼体孵化生产方式,从亲虾生产场家购买幼体进行苗种生产,这种方式占总苗量的10%左右。另一种是对虾标粗方式,育苗场从南方购进3~5日龄的仔虾,然后进行促壮培育,使其达到体长1 cm以上商品苗种规格,这种方式是丰南区南美白对虾苗种生产的主要方式,占总苗量的90%以上。近几年,对虾病毒流行病在育苗期间也比较普遍,“红体病”、“白苗病”、“桃拉病毒症”等病状时常发生,每家育苗单位都或多或少出现“捅池”情况,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2 000万元以上。
1.2池塘养殖模式
丰南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主养南美白对虾套养其他鱼类模式,主要套养的品种为白鲳鱼,另外也有少量池塘套养草鱼、罗非鱼、鲶鱼的。其中套养白鲳鱼对于防治虾病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放养南美白对虾45万~75万尾/hm2,放养白鲳鱼750尾~6 000尾/hm2;二是主养鲤鱼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一般套养南美白对虾苗15万~30万尾/hm2,在养殖中后期根据虾苗成活率高低决定是否投喂对虾,如果观察虾苗数量少且生长速度正常,则只投喂鲤鱼,利用池塘剩余饵料及有机质碎屑、生物饵料维持对虾的生长。如果对虾密度较大,生长速度缓慢,则专门针对对虾进行投喂,直至收获。
1.3养殖效益情况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效益十分不稳定,2013年南美白对虾市场价格很好,平均售价在40元/kg左右,比2012年高出12~14元/kg。在如此高售价的情况下,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的亏损率仍然很高,据保守估计也有50%以上亏损,另30%左右保本,盈利的仅在20%左右。但是,对于盈利的养殖户来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利润率非常高,而且养殖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养殖户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热情不减反增,一些养殖户新开池塘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预计2014年丰南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总面积将会有所增加。以养殖成功的池塘为例,成本为9万元~11.1万元/hm2(苗种费1.5万元,塘租费1.65万元,人工费1.2万元, 水电费6 000元,饵料费3.6万~5.7万元, 药品费3 000元,其他费用1 500元),单产对虾3 750~6 000 kg/hm2,毛收入1.5万~2.4万元/hm2,盈利6万~12.9万元/hm2。
2存在问题
2.1养殖病害问题
由于养殖环境恶化,主要是池塘底质老化、外界水环境污染、高温期水源短缺等原因,南美白对虾的发病率非常高,治愈率非常低,导致许多养殖户无法将对虾养到商品规格,中途出虾亏损严重。主要的病害有病毒病、弧菌病、偷死症等,大多发生在暴雨、闷天等特殊天气之后。另外大新庄镇水西村33.3 hm2虾池还连年出现“跳跳死”症状。
2.2对虾苗种质量问题
由于亲虾代数增加、滥用抗生素、高温育苗、淡化速度快、缺乏苗种检疫等原因,南美白对虾的苗种质量逐年下降,一些养殖户反映,苗种放养成活率很低,有的甚至放养后全部死亡,不得不重新放苗。在养殖过程中,虾苗长到8~9 cm后摄食正常但生长速度非常缓慢,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2.3养殖技术不规范的问题
养殖户对于科学养虾的实用技术掌握得不充分,选购苗种缺乏正确的认识,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不到位,盲目投喂造成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防病过程中不能对症下药,有时滥用违禁药品,缺乏规范的养殖记录,出现问题后,无法科学分析原因。以上这些问题导致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功率低,亏损率高。
3对策
3.1引进优良品种
南美白对虾苗种退化是导致病害频发的主要问题,为此要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建议引进“中科1号”、“科海1号”、“南三1号”以及子一代、子二代苗种,引导养殖户进行试养,从这些优良品种中筛选出最适合该区推广的品种。在试养过程中,要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养殖户试养成功。
3.2规范养殖技术
从苗种选购、池塘清塘、水质管理、饲料投喂到疾病防治,制定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向养殖户推广技术规范,要求养殖户认真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减少抗生素使用量,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成功率。
3.3改善养殖环境
关键词青虾;池塘;养殖技术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主要分布在中国和日本的淡水水域中。近几年来,我县各地纷纷掀起池塘养殖青虾热,但由于技术不够过关,因而效益不太明显。笔者经过多年试验和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青虾池塘养殖技术,现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青虾养殖池塘面积最好0.13~0.33hm2,水深1.2~1.5m左右,池塘塘埂要有一定的坡度,坡比通常为1∶2.5~3。水源要活,做到排灌方便,有水草,池塘淤泥10cm左右。每口池塘配备一台增氧机,一般0.33hm2以下配备1.5KW增氧机1台,进排水口要用密眼网或双层筛绢遮拦,防止敌害生物和野杂鱼及排出的卵进入池塘。
2放养前准备
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清除敌害。用生石灰750~1 125 kg/hm2干塘消毒,池塘消毒后10d移栽水花生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在离塘埂1m的浅水地带沿虾塘四周移栽,草带宽1m左右,移栽面积占全塘面积的1/5左右。移栽水草主要为青虾提供栖息场所,防止青虾脱壳期间敌害和同类的残杀,同时还可起到遮荫降温、增加水中溶氧、吸收塘中过多养分、净化水质、提高虾的品质和消浪护坡的作用。移栽水草切不可满塘移栽,防止水草过多影响青虾的摄食和捕捞,同时消耗池塘中过多的营养物质。移栽水草后往池塘施7.5~11.25t/hm2粪肥作基肥。
3苗种放养
待清塘消毒后7~10d进行虾苗或虾种放养。虾苗放养量为75~90万尾/hm2,规格在1.5cm左右,时间宜在6~7月份。虾种放养300~375kg/hm2,规格为1 000~1 600尾/kg,时间宜在10~12月份。虾苗放养宜在阴天或阴雨天进行,如遇晴天应一早一晚,避免阳光直射,影响成活率。苗种要求规格整齐,肢体完整,一次性放足。在虾苗放养10~15d后,混养黄白鲢600~750尾/hm2,可调节水质和增加收入。放养适量的黄鲢,通过黄鲢摄食浮游动物的食性,控制青虾过度繁殖造成虾规格大小不一影响上市,提高青虾上市规格和价格,也可放养7 500~10 500只/hm2幼蟹,可起到相同作用且年底可捕捞成蟹750kg/hm2左右。
4饲喂技术
青虾食性是杂食性偏动物性,常用豆粕、菜饼、米糠、鱼粉、野杂鱼、河蚌、螺狮等,如用全价颗粒喂养青虾,则生长速度快、规格大、成本低、水质易控制。投喂做到上、下午各1次,上午投喂1/3,下午投喂2/3,日投饵量一般控制为虾体重7%~10%,饵料要均匀地沿池塘四周投放在离塘埂边近1m处的浅水滩边。上午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下午以青虾颗粒饲料为主。动物性饲料在青虾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主要是满足青虾的营养需求、促进生长、避免青虾同类相残、降低成本。
5日常管理
要坚持每天早晚巡塘,遇闷热天气,增加半夜巡塘次数,仔细观察青虾活动。青虾对水质要求较高,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根据季节调节水位,7~9月高温季节,5~7d换水1次,换水量20~30cm,同时要做好虾塘增氧,做到晴天中午开机增氧,阴天清晨开,连续阴雨半夜开。如发现浮头迹象,应尽早开机,必要时再加注新水和泼洒增氧剂进行急救。
6病害防治
6.1清除敌害
虾塘经一段时间的养殖,野杂鱼较多,常与青虾抢食、争氧,增加养殖成本。因此,应定期泼洒药物将其杀灭。
6.2疾病预防
每隔15~20d,用生石灰300kg/hm2,全塘泼洒,起到杀菌补钙、调节水质作用。青虾在正常情况下不易发病,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出现疾病,常见病主要是黑鳃病和红腿病。黑鳃病症状是鳃组织受到细菌、真菌侵袭发生病变,呼吸困难,鳃部呈黑色,虾体消瘦,导致死亡。红腿病是由弧菌属的病菌引起,主要是操作不当、损伤青虾肢体导致病菌感染,病虾尾柄先变红,逐步扩大到腹部游泳足、头胸部步足及所有附肢,严重时整个腹部呈红色。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发现后应及时治疗。以上两种疾病治疗方法相同:①用1~2mg/kg土霉素和1mg/kg呋喃西林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d。②用0.4mg/kg超菌净A全池泼洒,连用2d,同时用克瘟停拌饵投喂,每千克饲料拌10g,连喂5~7d。
7适时捕捞
一、场地的选择
网箱可设置在水库、湖汊、河道、池塘等地,其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用水水质标准和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一般以池塘为主,池塘最好呈东西走向,四周没有高大作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背风向阳。面积由养殖规模决定,池塘深度在2m左右。池塘进水后按每亩1条~2条青鱼,10条左右草鱼,20条左右花鲢,30条左右白鲢放养,用以调节养殖水质。
二、网箱设置
首先按一口网箱2根~4根2.5m左右长木桩在池塘中钉成排,然后把铁丝从头到尾固定在木桩上,方便固定网箱。养殖网箱规格为4m×2m×1m,一般呈长方形或正方形,网箱材料一般为聚乙烯网布,然后把网箱固定在铁丝上,在挂网箱时纵向距离为2m~3m,横向距离为1m~2m,网箱应挂在离水面0.5m左右的地方成“一”或“品”字型排列,网箱间距0.5m,排距应方便渔用木船行使,便于投饵管理。一般静水池塘设置网箱总面积不宜超过池塘总面积的30%,流动水池塘网箱面积可达池塘总面积的50%左右。在网箱设置好后,向箱内投放经过洗净、剔除了老根老茎并用5%食盐水(或其它消毒剂)浸泡10分钟~20分钟的水花生或水葫芦(以水花生效果最好),覆盖整个网箱的80%以上,箱内水草可以供黄鳝栖息,避光,使黄鳝由穴居转为隐居,吸收箱内代谢产物,减少污染,还可用作投饵台,为黄鳝营造良好的栖息生态环境。在水草放入后,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消毒,以杀灭水蛭等敌害生物,待药性消失,网箱水草返青后放养鳝种。
三、苗种放养
1.苗种挑选选好黄鳝苗种,是养殖黄鳝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黄鳝养殖所需的苗种来源有2个:人工繁殖与野外收集。不论何种来源,均应注意苗种挑选。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无损伤、规格整齐的可作为苗种。可在养殖池中放养适量成熟的大规格亲黄鳝,使其在养殖池中自行繁殖,此后捕大留小。以原产地方种群、笼捕的野生深黄大斑鳝、土红大斑鳝为宜。在捕捉鳝鱼种苗时,不要用铁丝钩伤鳝鱼。此外如在市场上购买,则不能买用糖精、火汤喂过的鳝苗。
2.放养时间鳝苗放养一般从4月到9月都可进行,但最佳放养时间是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上旬。投苗时先了解天气情况,最好选择晴天或近期无雨天气投苗。鳝种入箱必需在上午完成。鳝种入箱后3天~4天最好是晴天。网箱在投苗前2天~3天应用消毒剂消毒。
3.放养规格及密度苗种规格一般以每千克20尾~50尾为宜。这种规格的苗种整齐,生活力强,放养后成活率高,增重快,产量高。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黄鳝苗约1kg~1.5kg。放养的苗种要注意规格整齐,大小要尽可能一致,不能悬殊太大,不同规格的苗种最好能分大、中、小规格分别投放网箱饲养,以免争食和互相残杀,影响生长和成活率。放养前,用4%的食盐水或10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10分钟~15分钟。放种时,应注意网箱内水温和盛鳝容器内水温差不得大于3℃。若温差过大,就要用舀水工具把网箱里的水慢慢舀入盛鳝容器内,直到温度差不多了,再把鳝种轻轻放入网箱,同时每只网箱放泥鳅40尾~50尾、蟾蜍2只~3只,用其清除残饵、粪便和预防黄鳝集群抢食相互缠绕。
四、驯食与投喂
黄鳝是对食物具有严格的选择,一经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就难以改变。在养殖过程中,要使黄鳝从喜食鲜活饲料过渡到喜食颗粒饲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驯化”的过程。在黄鳝种苗投放网箱后,最初3天不要投喂饲料,让黄鳝适应环境。到第四天,用黄鳝喜食新鲜白鲢、小杂鱼以及鲜蚯蚓,用绞肉机加工成鱼糜后拌和均匀,分1个~3个点投在箱内水草做的食台上。每天傍晚投喂1次,引诱鳝苗按时集中吃食,使鳝苗在食台上形成摄食习惯。之后开始用90%的新鲜小杂鱼糜加10%黄鳝专用配合饲料拌和均匀,捏成食团,按其体重的1%投在箱内的食台上再继续驯食。驯食的第1天投饲量为体重的1%~2%,并相应减少鱼糜的投喂量。第2天检查鳝苗的摄食情况,若吃完,可将驯食饵料量加至2%~3%;若未吃完,则捞出残饵,并维持1%~2%的投饵量或适当减少投饵量。如果摄食正常,以后逐天按1%左右增加黄鳝专用配合饲料,直到配合饵料完全代替原饵料,并达到正常摄食。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驯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要有足够的耐心,逐步完成黄鳝摄食的转换,使之成为条件反射。
在黄鳝正常摄食之后,要逐步增加黄鳝专用配合饲料,投饵时要做定质、定量、定点,定时,并仔细观察摄食量和摄食速度,及时捞去剩饵,整理好食台水草。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鳝苗的喜食程度和生长速度。正常情况下,干饵投饵率2%~5%,鲜饵在5%~10%,颗粒饲料蛋白含量在40%以上。当水温在23℃~28℃时,食量最大,生长速度也最快。黄鳝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对腐烂变质的饵料比较敏感,投喂的配合饲料一定要保证质量。同时可在饵料中添加电解多维素、维生素C、四黄粉、保肝胆制剂等投喂,以增强黄鳝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一般在养殖初期,日投饵量为鱼体重3%,随着温度的升高,黄鳝摄食量也相应加大,在6月~8月份生长旺季,每天投饵量应不少于鳝种体重5%。根据黄鳝昼伏夜出的习性,可在每天黄昏时分投饵l次,未吃完的残饵在次日要及时清出,以免污染水质。
五、日常管理
黄鳝的生长季节为4月~11月,其中旺季为5月~9月,在这期间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细”,勤巡和细心观察黄鳝吃食情况、生长状态,定期检查网箱有无破损、脱节滑线或水老鼠侵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关注天气变化,遇大雨、暴雨池水急升,要及时提升网箱,严防黄鳝逃逸。在夏季高温要保持池水清新,水位适宜,在网箱里要移放水花生或水浮莲,以便于遮阳和躲避敌害。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草覆盖面为网箱面的80%,超过80%箱面则需及时捞除。坚持早晚巡塘查箱,观察黄鳝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清除箱内残饵、腐烂水草和箱外污物,保持良好的水质。夏季3天~4天换水1次,秋季5天~7天换水1次,但每次换水不超过20cm。同时,定期使用EM菌,以降解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酸氢等有害物质,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六、注意事项
1.鳝种选择黄鳝种苗宜养平原湖区中收集的野生苗种,以人工繁育的鳝种为最佳,丘陵、山区地带的野生苗种则不宜养殖。此外,选择鳝种时一定要保证鳝种个体的健康,淘汰伤病的个体,否则极易造成相互感染致死。
2.水质改善在养殖面积较小时,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水域环境,及时清除水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清爽,呈淡褐色且经常变化,池水肥而不老。每隔1天~2天换水1次,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控制池水pH值在7~7.8之间。
3.水温控制在高温季节,阳光直射水面水温会快速上升,影响黄鳝食欲而抑制其生长速度,甚至染病死亡,要立即采取降温措施以避免高温影响。可在池上方搭遮阳棚,面积占池水面的1/3~2/3。池旁栽种葡萄、丝瓜、扁豆等经济作物,让池水既保持一定光照,又避免较高水温。同时,池中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保持2/3面积,以起到防晒作用和调节池水温度。池内置少量瓦块、树桩等,供黄鳝栖息、隐藏和避暑。
4.合理捕捉黄鳝的季节性差价较大,应视市场情况分批捕捞上市。捕捉应做到捕大留小,捕老留少,捕病留健。此外,在冬季捕捞黄鳝时要注意带水操作,以防黄鳝冻伤。
5.秋冬育肥黄鳝是一种半冬眠水生动物,当气温低于15℃时便不吃不动,入蛰冬眠。因此,入秋后要给鳝鱼多喂些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等,让其积累脂肪,供过冬的能量消耗。
6.越冬保护注意保持池泥温润、温暖,防止黄鳝冻伤、冻死。可在水面上放些水草、浮萍等,结冰时敲开冰层透气,以保持池水的含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