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教学资源范文

中小学教学资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教学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小学教学资源

第1篇:中小学教学资源范文

一、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困难

资源的制作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师是一个既耗时又耗力,而作品展示效果又不理想的工作。放弃制作的话,就需要一个可以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资源引用渠道。传统的依赖互联网下载的方式面临着侵犯知识产权风险的同时,也受到网速以及联网登录过分依赖计算机登录的繁琐程序,无法利用移动终端登录。教师在保证正常授课时间的同时,个人所拥有的时间被照顾家庭、儿女、父母以及批改作业等细碎的事情分割得七零八落。如何将教师平时的零散时间有效地整合起来用以处理资源整合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小学校面对的困难

不同年级的语文老师同时都需要积累视音频、动画、文字、网络课件以及历史资料影音资源,过去清晰度比较差的影音资料,例如:录像带、录音带,已经不能在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例如:电子白板)上顺利使用了。新的高清的视频资源(微课)正在席卷全世界,对于中小学来说,如此高清晰度的视音频不仅效果好,同时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仅仅能够存储常规的学校网站的校内服务器无法承受这么多大容量的资源,大规模投入似乎是别无选择,但是经费不足已经是多数学校共同面对的难题,不可能立刻得到解决。况且更高的、像素能达到四千分辨率的视频似乎正在酝酿,下一波的影音革命浪潮似乎需要更多的资金,中小学校投入的资金似乎永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互联网资源的下载始终存在不适合以及知识产权是否付费的问题。学校也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三、语文教学资源库的教师端云技术整理策略

1.海量数据存储空间获取策略

传统的网络课程平台建立在有形的不同地点的服务器上,数据管理依赖服务器的存储能力以及自身的计算能力。而云技术资源平台,以百度云平台为例,它的资源分布在全国不同的服务器以及个人计算机上,使用者无需关心它的位置,更不需要知道它的存储能力。因此,只需要登录自己的手机百度云账号就可以获取2TB的存储空间,如果需要更多的空间,用户只需要注册另一个账号,先使用手机登录一次即可,以后的登录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均可。这种云技术的优势就是省去了中小学校在存储空间上的投入。

2.视音频播放管理策略

传统课程资源库或者平台不允许在线播放观看,使用者必须在课堂上下载,在本地计算机上观看。不支持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在线观看。百度云技术支持用户在线播放,省去了下载的麻烦,同时也支持在线手机播放,充分利用教师零散的等车、坐车时间来管理观看影音资源。这种技术的优势解决了中小学校下载网速慢,却还需要下载后播放的难题。

3.影音文件上传策略

传统的网络课程平台上,语文教学资源需要的分门别类设置目录并不能完全由登录使用者说了算,上传资源也需要征得服务器的同意,在文件类型大小方面都有限制。例如:语文教学资源从教学使用层面上可以分为影音资料与文字论文资料。影音资料分为阅读理解影音资料、写作讲座影音资料、口语语感练习影音资料;文字论文资料分为阅读论文文档、写作论文文档、口语交际论文文档。后者体积很小,上传没有问题,速度快且不限制体积与观看方式。影音资料则不同,特别是高清影音资料目前分分钟就达到了上亿个字节,体积大、上传速度慢,且不宜下载。而云技术平台只需要扫描你的资料,就可以确定你的资源是自己独有的,还是来自互联网下载,如果是互联网资源就不需要上传,而由百度云服务器自动从下载位置引用过来,省去了中小学校网速低、上传速度慢的困惑。

4.支持移动设备管理策略

云技术是指无论在本地网络,还是在互联网络里,在使用者不清楚网络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网络服务器密钥的条件下,依然可以将一系列资源统一管理起来,实现数据的分类储存、计算、删除、引用、加载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与其说云技术是一种计算机技术,不如说它是一种集合了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软件应用技术的一种商业模式。因此,它的建立从使用者角度看,使那些不懂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人可以不再关心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以及软件安装问题。以中小学教师为例,他们不需要抽出整块的时间去学习使用以及安装软件、管理自己家的电脑,它只需要懂得使用手机登录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网站就可以。在对方的服务器上搜索资源,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将资源引用到自己的分类文件夹上,省去了上传资源的麻烦,也解决了没有计算机的困惑,不再需要安装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不用担心中毒、杀毒,不用担心网络链接的时断时续。

总之,云技术除了不能自己制作出语文教学资源之外,其他的语文教师需要的资源存储超大空间、快速分享引用功能都做到了。另外,从学校和政府的角度看,服务器的维护和安装都有公司专门负责,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节约了硬件成本,技术管理问题完全由教师单方面和公司联系就好,省去了行政管理的上传下达时间延误和运行成本。云技术是当前教育经费紧张的大环境下,教师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搜集整理语文教学资源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小学教学资源范文

论文关键词:淮安市;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利用

一、调查设计与统计报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淮安市将于2012年完成教育现代化示范县(区)创建任务,对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需求尤为迫切。按照市教育局整体工作部署要求,为全面了解淮安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现状,探索改善的对策,我馆对市内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次调研共开展了三项调查统计工作。一是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的调查,二是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认识与评价的调查,三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状况的调查。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采取现场调研的方法,并结合2009年底对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调研的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认识与评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份.回收20份: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共向学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为保证调研的质量,我馆又对部分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走访和座谈,使调查问卷的回收数量和质量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二、关于信息化教学现状的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对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统计数据进行整理(见表),并结合到部分学校实地查看、听取教师意见等综合调研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市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总量不足,缺口较大

通过表中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多年来,由于我市执行有关收费政策,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积极做好教育教学资源的宣传、推广、使用工作,因此,每所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为配合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和“三百工程”实施,我市还重视本地中小教学资源建设。征集拍摄200多节课改观摩录像课和专家讲座,制作成光盘分发全市各中小学.特别是自去年省教育厅实施“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配发教学光盘到农村中小学。先后六批共有682所学校接收省优秀教学光盘2414套共l2万多张,加速了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在看到成绩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设中的不足。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我市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缓慢,数量不足,缺口较大。根据有关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与教材配套的音像教材每班1套,各年级每个学科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达20G。电子图书每生l0册。按照这一标准,中学按九门学科计算,每校数字化教学资源需达540G,小学按语、数、外三门学科计算,每校将达360G,因此,我市中小学现有的教学光盘、课件、网络资源数量仍存在很大缺口。

2.结构不够配套,内容不成系统

通过调查了解、听取教师反映,查阅几年来我市信息化教学资源购置目录,可以发现我市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在结构上不够配套,不成系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与年级、学科配套不齐。目前全市无一所学校拥有按年级分学科完整配套的教学资源,语文、外语、计算机、政治思想教育等信息化教学资源较多,一些学科(特别是小学科)配套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

二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书本教材不配套。目前中小学课本教材一纲多本,针对江苏版课本开发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多,引进的教学资源难以与课本教材匹配,为一线教师使用带来不便。

三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类型结构不配套。目前我市中小学校拥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内容结构上看是教学案例多,媒体素材、文献资料少,教与学工具与模块更少;从表现形式上看是图片类资源多,视频类、动画类资源少,难以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

四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统一管理系统,不成体系,由于我市、县(区)缺少信息资源中心,导致全市教育资源建设不仅数量上难以保证,而且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由于缺少专用资源管理服务器和资源管理平台,大部分学校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方面零乱分散,不成系统。

3.分布不均,存贮分散,共享困难

我市中小学教学资源分布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市县直属学校资源多,农村学校资源少: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又多集中在中心小学,一般完小、教学点资源少,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将优质教学资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完成基本学科教学任务的需要。虽然经省教育厅实施的“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配发,此现象有所改观,但仍存在较大缺口。学校内教学资源的分布也存在不均衡现象。由于大部分学校校园网建设不完善。缺少专用资源服务器和资源管理应用平台.教学资源多为单机版,分散在教研组或教师手中.给教师资源的查阅、使用带来不便,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了使用效率。

4.管理不尽规范,流转速度隧,利用率低

如上所述,由于我市尚未建立教育资源中心,绝大部分学校校园网建设不完善,缺少专用资源服务器和资源管理应用平台,导致我市及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管理不尽规范。信息化教学资源购置各自为阵,多有重复;资源归集整理、数字化改造程度低,建有校本资源的学校少;教学资源分布零散,教师自制资源难以集中交流.资源共享困难。这些严重制约着我市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益。据调查了解,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在市直中小学分别达到了总课时数的70%和30%,而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直接用于平时课堂教学的较少,多媒体教学资源大多用于教研活动或公开实验课、评优课,较低的利用率不能激发教师应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需求.反过来又影响着信息化学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应用需求分析

通过对我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现状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初步满足了需要,但在总量、结构、科目及应用层面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就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要找准其发展思路,必须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一要找准现有问题的原因,二要看准实际应用的需求,从而把握好未来建设发展的方向,形成正确的资源建设思路。

1.领导、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原因

(1)学校领导对资源建设的观念与认识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尽管大部分学校领导(70%)已认识到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深入理解,尤其在资源建设对本校发展所起的作用上认识不深刻,导致学校对资源建设的各种管理与政策都不到位。

(2)学校资源建设的方式及目标取向有待改善。调查表明,大部分学校资源建设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目标,学校资源建设方案单一。只有条件优越的学校配有成套的教学资源库.大部分学校仅以获取互联网传送的免费资源为主,以学校教师上公共课自制的优秀课件为辅。

(3)经费支持及学校的内外管理制度仍需改善。经费的支持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是资源建设能否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严密的资源开发计划和管理条例,经费方面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可靠支持。

(4)资源建设环境需要改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并非孤立进行的,需要良好的环境做支撑。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硬件设施的开放程度不够,一是设备存在“精英化”,不符合大众化的教学需求,教师应用资源上课极不方便:二是设备的“专属化”,设备成为管理人员的专利和学校装点门面的摆设.未能真正向教师、学生全面开放。

2.从教师应用层面看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应用需求分析

(1)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认识。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对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兴趣一般。通过访谈发现,尽管教师希望通过资源来改善教学,但相当数量的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含义和作用,参与资源建设和应用资源的意识淡薄。

(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①在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设备方面.中小学教师对教学设备虽具有了一定的驾驭能力.但要在教学中使用自如,还有一定难度。②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水平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只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的驾驭能力不够。尤其在网络交互方面;在课件制作方面,仅有4%的教师能利用Authorware、Flash等制作工具,9%的教师能利用几何画板,其余教师多用PowerPoint(59%)0作演示性文稿,大部分教师制作和应用课件的水平还比较低。③对教学与学习理论、方法的掌握程度。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新课改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等都有所了解。但就熟练程度而言,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能够熟练应用的仅为调查总数的6%,能够应用的也仅达到38%。由此看来,中小学教师在现代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还有待加强。

(3)中小学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现状。①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来源。调查表明,36%的教师从互联网上获取教学资源,自己制作的占24%,教学光盘占到16%。可见互联网是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渠道,但来源仍然较为分散。②常用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及满意程度。从表现形式看,教师目前使用最多的教学资源是文本(31%)和图片(25%),然后是动画、视频和音频。从满意程度看,教师对文本和图片的满意程度较高,这可能与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不够有关。③常用教学资源的整合程度。调查表明,53%的教师经常使用某一知识点的小课件,37%的教师经常使用素材类资源,8.7%的教师使用以章或节为单位的包含多个知识点的大课件,素材类资源的使用率低于小课件的使用。④使用教学资源主要用于教学的环节。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将教学资源用于上课这个环节,其次是备课、练习、考试。这与访谈结果是一致的.即教师对教学资源的使用只是围绕教学。

(4)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评价。①对网上提供教学资源的满意程度。问卷统计结果表明,57%的教师认为网上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资源更新不及时、内容与新课程不符、制作质量差、数量不够、不能实现二次开发等。②对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效果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广大教师对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效果是持满意态度的。至于少数人认为效果一般或不佳,关键还在于使用者能否恰如其分地使用资源。③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认识。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对“演示讲解”和“呈现情境”的促进作用较大,认为演示讲解达到很好和较好程度的占89%.呈现情境占86%:认为对个别辅导、学习答疑和教学反馈促进作用一般或不大的比例都超过了半数。可见,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还停留在呈现知识内容的层面。④对信息化资源内容的需求状况。数据表明.教师需求最大的资源是优秀课堂实录和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其次是教学方法和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接下来依次是演示实验、教学内容的解释和例题.对试题需求最低。由此可知,不管何种情况下,教师对案例的需求都比较大,说明各种优秀案例是教师备课、上课和个人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四、改善对策

1.树立资源建设的系统观,保证可持续发展

要把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看作一个系统,从一开始就要宏观统筹,加强规划,做到科学管理,使其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从而得到不断的优化。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领导的态度与认识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对学校领导的培训,使他们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指导他们进行本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规划等尤为重要;其次,健全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管理机构。在对本校资源情况进行考察、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关的资源建设规划。规划要有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明确各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使资源建设有序进行。

2明确资源建设的目标取向,建立优质丰富的资源库

学校建设的资源必须支持创造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建构生动科学、多向互动的教学环境,真正使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把学生从灌输式教育中拯救出来,充分激发教与学两个主体创造性。具体到中小学校,目标主要包括:①为保障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建设资源;②为学科教学提供资源;③建设能够支持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资源。

学校资源建设,应坚持积极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策略:①积极引进、购进优秀教育资源,并进行数字化加工改造。实现校内资源共享。②自主开发,鼓励一线教师广泛参与资源建设。③从网上下载.将一些实用的素材或课件充实到学校的资源库。并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将这些自主开发和引进的资源重新归类,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方便教师获取。从而建成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学校校本资源库。

3.为应用创设良好环境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需要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做保障。在资金和设备有限的条件下,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价值,建立开放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或网络环境进行教学。除了建设和维护硬件设施环境外.采取多种措施营造良好的政策与支持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资源应用的指导理念、对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在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的一些激励制度和设备的管理方式等等。

4.加强资源应用的有效性研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资源建设要服务于教学应用,同时也要以应用促建设。我们可以将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同步进行,因为在应用过程中,既可以积累经验.又能发现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改正和有效维护。从资源应用的实效来看。目前学校资源的应用还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未得到深层次的应用,学校应切实推广资源的深层次应用。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学校可采用各种手段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如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研究信息技术对所教学科课程的渗透,逐渐探索出适合课程与环境、教师与学生的资源应用模式。

5.建成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实现全市中小学资源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中第12条明确要求各地区要建成教育城域网,实现区域内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我市将在年内建成市级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并开通城域网应用。市级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将按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课程设计,详细分类到各学科、各单元和各知识点、章节内容,使教师对资源的使用得心应手。学校可以组织教师集中精力应用上述资源,并在应用实践中对其进行个性化改造.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校园局域网内高速共享。

市级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的建成将克服学校重复投资建设的弊端,解决目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少、适用性差、与教材不配套等诸多问题.有力促进全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3篇:中小学教学资源范文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多媒体资源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改革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新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应用到课堂中,打造创新、高效、趣味课堂成为中小学的重要目标。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作为典型代表,可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信息容量、调动学生兴趣与好奇心,为视觉、听觉等感官带去丰富的体验,有助于改善音乐课堂气氛,营造高效且充满趣味的创新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1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资源应用价值

1.1激发音乐学习热情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积极寻求创新突破,小学生作为受感性思维与兴趣思维主导的群体,本身对于新兴且充满趣味性的事物有着充足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将音乐教学打造为融视听艺术为一体的缤纷形象,调动学生多个器官,融入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技术营造的各类丰富的教学情境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刻的感受音乐艺术之美,在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方面做到事倍功半。音乐课本中单薄的音乐形象经过多媒体加工,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小,虽然无法亲临大型音乐演奏现场,但是同样可体会到音乐艺术之美的震撼力,有助于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2唤醒艺术之美

小学音乐教学目的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素养,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多媒体技术可更好的挖掘我国以及世界音乐的魅力,对从古至今的音乐进行展现,这对于唤醒学生音乐审美意识、提升个人审美素养有重要价值,可在小学阶段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素养,在音乐学习与实践中挖掘个人发展潜力,为他们日后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奠定良好基础。

2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资源应用策略

2.1利用多媒体筛选优质教学资源

小学生学习音乐受感性思维主导,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筛选优质教学资源服务课堂学习,如可以从中外知名古典、民族音乐中着手,选出一些雅俗共赏的世界名曲,开展教学赏析工作,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优势打造融合声音、图文等比较感性的高端音乐教材,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改造这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高端音乐作品,使其难度降低,让学生们能够容易接受和掌握。以这些优质教学资源为基础,教师们还可积极组织各类音乐竞赛活动,结合多媒体平台展现学生的音乐热情与素养,通过组织互动活动、推广活动、学习活动、竞赛交流活动让学生们获得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体验,或者通过组织音乐夏令营活动进行优质音乐教学资源的普及、推广与实践,从而丰富音乐学习体验。

教师在利用优质音乐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重音乐课与生活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需丰富教学形式,在聆听的基础上,搭配采取练、跳、唱等方法,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分享音乐魅力,积极总结音乐教学课程实践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另外,学校还可积极引进专门的音乐教学多媒体设备,比如五线谱电教板、五线谱教学黑板、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等产品,通过购进优质音乐多媒体器材产品为课堂教学服务,方便学生进行音乐学习。

2.2结合课堂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

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而言,多媒体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并非越先进的教学媒体越好,要结合音乐教学实际、学生身心需求、音乐课程目标进行选择,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为筛选准则做到合理应用。对于小学音乐课堂而言,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色彩缤纷的动态视觉、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可让学生们轻松学习、快乐学习,多媒体资源作为辅助教师的课堂工具,虽然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益,但是其并非万能,也并非音乐教学的关键,多媒体资源始终是辅助教师的工具,教师要在此认知的基础上做到合理运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巧妙创设各类情境服务教学,尤其是对赏析、学习难度较大的乐曲,为方便他们快速掌握乐曲感情特点,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让情境与气氛感染学生,提升赏析与学习效果。

比如音乐赏析教学中,多媒体播放音乐效果较好,但是教师在操作播放器的过程中容易引发学生好奇心导致欣赏的过程的时候分心,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规避这个弊端,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与美感为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步骤与内容。在学生进行音乐试唱的时候,多媒体伴奏虽然效果也不错,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添加现场乐器伴奏,对学生而言的教学效果就相对更胜一筹,同时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了音乐教师本身与音乐课堂的魅力,有助于调动学生了解并学习乐器的热情,从而使其积极主动的融入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所以,小学音乐课堂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应做到合理、科学、适度,提升运用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唤醒其对音乐的审美意识,音乐教师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筛选优质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提升课堂高效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帕提古丽・买买提.论小学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与完善[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4(1):136-136.

第4篇:中小学教学资源范文

论文摘要: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使教育跨越时空的限制,推动着我国教育的全民化的实现。远程教育的模式促使了我国的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尤其对于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来讲,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本文在简单的论述了我国当前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中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对策。

一、引言

远程教育的实施,对于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的信息化不仅能够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还能够带动我国偏远地区的教育的迅速发展。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本身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的农村中小学的学校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计算机配置数量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学校缺乏足够的资金购置电脑,只能使用双绞线组成简单的局域网,专供联网办公的基本使用。有的还是有了硬件设备,但是却不能实现联网,导致电脑不能够发挥收集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家政府的拨发的资金仅够中小学每年的正常运作,不够学校建立足够规模的电脑室。中小学的教师的科技素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当前的农村的中小学的教育中虽然存在着一些经过培训的年轻教师,但是他们仅限于对电脑的熟练操作,制作课件,缺乏对网络建设和维护的能力,在教学中还是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远程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拥有了卫星远程教育资源、光盘资源库等大量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在管理上缺乏系统的管理,造成了教师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的困难。远程教学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归类和保存,教师在忙于教学等工作中无暇查阅,便会造成优质教学资源的闲置,导致浪费。另外教材作为师生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对教学和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教材的配置和教学资源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困难。

(三)远程教育资源没有充分实现共享,学生利用意识不够

基于网络安全和维护等方面的考虑,各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中,仅限于校园内的使用,严禁校外人士对教育资源的访问,各个学校之间缺乏交流。这样便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当前的远程教育资源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资源之间的兼容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且共享还不到位,大大的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农村中小学学生自身信息素质不高,不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在面对远程教育资源不知如何有效的利用,开展自主学习,而且缺乏一定的利用信息资源的意识,有些学生沉浸于网络游戏、聊天等,导致远程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如何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

(一)“量身定做”资源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在教材选用上并不统一。为了尽可能地扩大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应用面, 地方教育部门应该与资源开发部门做好充分的协调统一。资源开发部门应该根据不同地方选用教材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相配套的资源。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开发

教育资源在内容上不能过于陈旧,需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多开发一些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的资源。基于此,各地方教育部门在采购教学光盘前,应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以保证采购光盘的质量。上传到网络上的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等要符合新课程理念,应适宜学生自主学习。 转贴于  (三)实现资源校本化

由于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的模式趋向于产业化,资源开发部门不可能对每个农村中小学都实现“量身定做”,这就需要各个学校能够针对学校的具体教学实际和教师教学水平对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即对远程教育提供的资源进行收集、分析、整理、修改,创造出新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当然,考虑到这个过程需要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建议各个学校都能重点培养一些具备高水平信息素养的教师。经过“二次加工”的资源同样可以上传到县或市的资源库,向其它学校,实现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资源的最大价值。

(四)优化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水平

如何使优秀的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关键就要看教师和学生能否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因此,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普遍呈现信息素养低的现状,教师培训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师培训中,应重点关注培训内容的选择。由于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培训内容应该侧重于最有效提高教师利用“农远”教育资源的方法和技能上,主要包括资源的应用策略、教学设计方法、课程整合、三种模式的教学应用等培训内容。使农村中小学教师通过培训后能迅速地将培训内容付诸教学实践。此外,在培训方式上要根据教师的实际信息素养水平和本地区的信息设备条件,采取多形式、多层面的方式。如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

(五)优化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

为了促进“农远”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省、市级教育管理部门除了应组织有关资源开发部门进行资源的开发之外,还应该加强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为下级所属单位和学校创设统一的教学系统支持平台和教学管理系统的环境,提供资源交流和共享的条件。此外,各省、市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统一组织安排各学科相关的内容和素材的分类整理,形成学科资料库和素材库,借助于一定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手段,鼓励所属各单位积极提交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农村中小学校学校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对“农远”教育资源的利用,为了让每个班级都能享受教学光盘里的教学内容,学校要安排好光盘播放课表,让不同的班级轮流观看,充分利用教学光盘资源源。

四、结语

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不断的发现远程教育中的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的提出远程教育资源有效运用的策略,才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作用的发挥,不断的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中小学教学资源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电化教育资源;管理;使用;改革;效益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123-02

电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当今中小学电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电化资源的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电教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正确运用备受关注与重视。

一、电化教育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我国各地电化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均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按国家信息技术基本配备标准还远远不达标,尤其是农村学校。针对实情国家结合薄弱校改造工程加大了投资力度,电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得以改善。由于学校电化教育技术是改变教学模式,深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的关键实践手段,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景,所以,管理和运用好现有电化教育设备至关重要。根据基层实际要实现科学管理、合理运用,笔者认为学校要克服重电教硬件建设,轻电教教材建设现象;克服配而不用,用而不当的现象;克服仅抓常规教学,不搞电化教学研究的现象;克服组织不力,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同时,要以人为本,真正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技术的专业教师队伍,真正将电化手段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效地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

二、中小学电化教育资源的管和用

1.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认识水平

众所周知,随着学校电化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基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还存在着观念滞后,对电化教育资源改变课堂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作用的认识不够,对“教育现代化”理解仅仅只是现代资源“配置与装备”的层面,还没有上升到怎样“充分开发、合理运用”的高度,所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是突破传统教学向现代化教学转变的第一要务。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开展电化教育的课堂实践研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熟悉、了解最新的电化教育技术成果,把握电化教育方向,完善电化教育理论,并有机地结合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去。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遵循科学严谨的指导理论,才能充分发挥电化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使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向着更高层次去发展。

2.建立健全制度 落实管理责任

制度建设是工作保障,执行落实是宗旨。电化教育资源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器材、设施、教材、教学、教研、人员、组织等诸多要素。要把各要素有序链接整合,融入教育教学中去,必须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保证电化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所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是根本保障。只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组织机构,制定出规范、严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才能管好用好电化教育资源。

3.加强资源管理 提高使用效益

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化教育资源装备还侧重在“建、配”上,而在使用上则存在管理不善,配而不用的现象,造成了建设越多,浪费越大,配备越多,损失越大的问题。电化教学资源管和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学校各方面齐心协力才能做好。只抓建设配备不抓管理使用,必将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因此,管理和使用是中小学电化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只有深刻认识管理与使用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增强管理的自觉性,才能管好用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同时,要把资源整合与共享作为管理和使用的突破口,不但要因地制宜地丰富电化教学资源,还要探索运用电教媒体的技术创新与新课程标准的整合,最终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不断研究与整合提升电化教育资源的管理效率。在常规电化教材编制上,广大教师要克服怕费时、怕麻烦的情绪,通过技术的融合,实现资源重组。学校要重视软件资源的建设,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和支撑,努力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从而节省人力、物力,来提高教育的效率。

4.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业务素质

具有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是电化教育深入开展的关键所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是电化教育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学校要着力提高管理人员及一线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使之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管理方法、精神状态、知识水平、技术能力等都能较好地适应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要努力建设一支与现代电化教育相适应,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电教师资队伍。要根据学校的规模和电化教育工作的需要,配备电化教育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调换。要把懂技术、精应用的年轻人充实到电化教育资源管理人员队伍中来,促进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还要重视继续教育,利用专业的进修团队,培养出骨干教师,掌握新的知识技术。对专业学科的教师进行硬件使用、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硬件使用、软件开发等实际性操作能力。要确保队伍稳定,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与其他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选优上同样对待。

5.加强检查监督 建立长效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中小学电化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促,引导电化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建立适应新课程的电化教学指导体系,强化对电化教学的过程管理和监督考核。加强对学校电化教育工作的督导与评估,把电化教育资源装备管理及其使用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三、结论

回顾我国电化教育资源发展的这几十年,电化教育资源管理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电化教育资源在实际应用操作中存在着资源能否可持续发展、技术人员工作不协调、技术教育不协调等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更新观念,强化队伍素质以及重视资源的整合,就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脚步,从而加强我国中小学的电化教育管理,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嘉毅.多媒体在中小学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 2011,178-180.

[2] 章绍林.浅析新时代的电化教育[J].中小学电教,2009,(12):32.

第6篇:中小学教学资源范文

关键词:设计与建立农村中小学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

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位用研究中硬件尤资源的问题,改变设备设施(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设备设施)大量闲置与浪费的现象,笔者经过多年的学习、调查、了解、摸索,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途径:建立具有农村中小学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有效解决有硬件无资源这一难题。提供给同学们参考。

1添置必要的硬件设施,建设具有农村中小学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建立资源库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资源在校内实现共享,以方便每一位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查找、检索自己所需的资源。这就需要把学校各部门的计算机和网络教室的计算机联成一个学校局域网,将卫星收视室的计算机硬盘换成超大硬盘,作为学校资源库服务器,达到共享资源库和共享一条电信宽带网访问因特网,形成一个资源库系统共享的平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在学校局域网中加入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让使用笔记本电脑(带有无线网卡)的领导、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可以在校园内任何地点访问学校资源库资源。

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小学都建有广播电视网,不仅可以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播放电视节目,还可以将光盘播放室播放内容发送到每一个教室,最大化地利用光盘播放室的硬件资源。同时,学校还应购置必要设备,把计算机音视频接入到电视,一播网络中,把资源库里的各种视频、音频资源发送到每一个教室,为使用教育资源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方式。

卫星收视室的计算机可安装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配备超大容量的硬盘存储设备,对资源库数据按分类进行网络化集中存储同时利用WindsowsServer2003系统较好的文件权限管理和用户访问控制管理功能,在存储中心为每一类的资源建立存储目录并进行共享,为每个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建靠访问用户名与访问密码,为不同用户、不同的资源共享目录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和管理权限。每位领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在校园内任何一台计算机上访问到资源库内的资源,并根据自己所拥有的管理权限对资源库进行管理、更新等。这样既方便对资源进行管理,又能确保了资源访问的安全。学校还要安排专人对资源库存储中心进行管理,定期对学校资源库进行维护、更新和备份等,使学校的资源库更好地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2多渠道收集资源,使农村中小学资源库内容丰富多彩

农村中小学自建资源库其教育教学资源来源:远程教育资源(IP数据库),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的有关节目,因特网上各类教育教学网站,各类教育教学光盘,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通知等电子文档,学校管理资料和教育管理软件,教育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教师自制课件,学生电脑制作等方面。

总之,为了使农村中小学校白建教学资源库既节约经费又内容丰富多彩,就要发动学校学科教师、管理员、学生,人人都要出力,多渠道收集、创作、整理、分类、存储、上传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3加强学校资源库管理,是建设农村中小学资源库的重要保证

3.1建立建全领导机构

由于学校资源库建设涉及大量的人员和部门,建设周期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需要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之下成学校资源库管理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规划方案、学年计划,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学校资源库所需人员,以及对管胛小组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考核、评估,同时提供学校资源库建设的经费保障。管理小组对资源库按一定规则进行分工分类管理,进行资源的收索、接收、编辑、分类、整理、再开发、资料的电子化转换以及资源的存储工作,定期维护和更新信息资源以及各种管理资料登记与记录。

3.2完善校本培训体系

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学科教师进行资源二次开发全员培训,帮助教师认识到学校资源库建设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认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组织方式、以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途径和方法等,让他们踊跃地参与到这一系统中来。

3.3激励措施是学校资源库建设动力

第7篇:中小学教学资源范文

一、本土美术资源的概述

(一)内涵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是一种美术文化资源,其成长和成熟的环境与地域往往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美术资源。这种美术资源是一个地方人们生活的结晶,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传承,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其自身能够体现出一种文化固有的特征以及精神面貌。

(二)特点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是美术资源的多样性特点,主要是指美术资源的显现方式以及客观存在的多样性。由于本土美术资源形成于不同的地域,其形成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因此,美术资源的存在和构成也会不相同,可利用的美术资源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其次是资源的潜在性特点,它不能直接被应用到教学中,需要通过挖掘其主要教学价值来在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最后一个是资源的间接性特点,必须经过一定的筛选以及加工使其变为真正的教学资源,有助于美术教育的实施。

二、本土美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学生的整体能力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美术教育作为学生艺术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促进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并丰富对知识的了解,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资源的开发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美术教学中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是促进本土美术传承以及发展的主要途径,只有将本土美术教育根植于学校教育中,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传承。

三、本土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发实践

(一)传统节日中美术资源的开发

春节和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隆重的节日,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除夕那天家家户户就会将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然后在大门上粘贴新年祈愿,在室内张贴各种寓意吉祥的年画,还会在玻璃上贴窗花,窗花是中国剪纸文化中最为传统的美术作品。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于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可以窗花作为开发对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采用欣赏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剪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让他们欣赏剪纸的美,从中感受剪纸的艺术,来提升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同时还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其次利用剪纸教学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态度,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民间艺术中美术资源的开发

雕塑艺术是我国本土美术资源的一种形式,最先的雕刻艺术是以各种石窟的构造存在着。例如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都是一种潜在的美术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深层开发。对于这种美术资源的开发,其主要教学形式是采取实践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外时间安排学生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并且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石窟的概况以及艺术成就,从而增强他们对我国石刻工艺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对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独具美感的石窟作品。例如,龙门石窟的装饰性特点是什么?怎样用艺术的眼光鉴赏石窟?让学生在感受作品的同时进行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对这样古老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

四、结束语

第8篇:中小学教学资源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7-0072-04

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式教育环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的学习方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成为教师教学能力面临的挑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有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资源建设的评价和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层含义。其中,网络课程和素材类共九类教育资源建设是基础,是需要规范的重点。素材类资源主要有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类。

一、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笔者采取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抽样选取了4所小学和2所中学的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12份(小学60份,中学52份),回收问卷89份,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96.63%。主要考察中小学教师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态度和事实,调查问卷围绕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设备的配置及实际应用情况、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态度和事实设计等16个题目进行。其中,事实性问题包括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形式、应用领域、常用资源类型、资源建设与共享情况、应用效果五方面。

(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比较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尤其是小学教师,仅有4%的小学教师持有“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观念。有关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查表明,52%的小学教师主要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中学教师仅占5%。

(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设备配置及实际应用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满意学校媒体设备配置的小学教师占43%,中学仅占8%,有47%的教师认为完全不能满足需求。34.8%的小学教师经常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学教师占30%。由此看出,中小学都不是很满意学校的媒体设备配置情况,经常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师较少,小学教师的实际应用情况较好。

(三)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意识与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91%的小学校长支持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非常支持的占54%),仅8%的中学校长非常支持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96%的小学教师乐意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非常乐意用的占43%),85%的中学教师乐意用(非常乐意用的占25%)。问题7“学生对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的态度如何”中96%的小学生赞同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持赞同态度的中学生占85%。由此看出,小学校长更支持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持赞同态度,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态度更强。

(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事实

1.应用领域

调查结果表明,52%的小学教师主要用于学科教学,用于自身专业发展的教师占37%,还有11%的教师用于学生课外学习。49%的中学教师主要用于自身的专业发展,用于学科教学的中学教师占41%,用于学生课外学习的教师占10%。

2.应用形式

问题8“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形式具体有哪些”(不定项选择)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主要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课堂和备课,较少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辅导。

3.资源类型

问题10“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类型有哪些”(不定项选择),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更多中小学教师主要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素材助课堂教学,尤其是图片、视频等媒体素材,而较少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文献资料辅助教学研究等。

4.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所提供教学资源的质量,65%的小学教师满意(非常满意占9%),38%的中学教师满意(非常满意占3%)。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情况,32%的小学教师满意(没有教师很满意),33%的中学教师满意(8%很满意)。问题12“您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有关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是否满意”调查结果表明,65%的小学教师满意,31%的中学教师满意,不满意的占25%。由此看出,无论小学还是中学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满意度都不高。

5.应用效果

调查结果表明,59%的小学教师认为应用效果好(其中,20%的教师认为很好)。相比较,觉得应用效果好的中学教师仅占25%(认为很好的占10%)。问题15“您认为影响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不定项选择)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无论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都认为教师的信息能力和教学观念、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情况、学校的支持、学生的学习习惯会影响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尤其是教师的信息能力和教学观念、资源建设与共享情况。

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都认为很有必要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情况整体较好,教师更愿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态度更积极,小学校长对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学科教学的支持更大,小学生也比较喜欢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事实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超过半数的小学教师主要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较多的中学教师则用于自身的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多是用来辅助课堂演示,较少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辅导:中小学教师都喜欢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素材,尤其是图片、视频等直观的媒体素材,较少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文献资料等;中小学教师都不是很满意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应用效果的满意度也不高。制约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相脱节

调查结果表明,超过70%的中小学教师注重课堂启发引导、互动参与,然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却难以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观念指导实践。尤其在中学,仅5%的教师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小学也只有52%的教师应用,这使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二)教师自身的信息能力水平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0%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师的信息能力是制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因素。通过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发现,认为是教师的信息能力的小学教师占41%,中学教师占22%;认为是资源建设及共享情况的中学教师占49%,小学教师占15%,究其原因,这与中小学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及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目的不同有关。

(三)学校缺少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支持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的首要条件。然而,调查结果表明,超过50%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学校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设备配置条件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用难以实现。此外,校领导对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的精神支持不足,尤其是中学,面临升学压力,校领导并不鼓励教师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

(四)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思考的意识薄弱

调查表明,超过80%的中小学生赞同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但从问题15的统计结果发现,48%的小学教师和35%的中学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习惯会影响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这说明学生喜欢教师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但学习过程缺少自主探究、创新思考的意识,从而影响了应用效果。

(五)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的状况不能满足教师需求

调查结果表明,不足10%的教师非常满意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情况;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状况,没有小学教师很满意,仅8%的中学教师很满意。对所提供的学生自主学习资源,仅2%左右中小学教师很满意。由此看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及共享状况不乐观,尤其是资源共享难以满足中小学教师的教学需求。

此外,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情况还受教师的性别、年龄及任教学科的影响,但不显著。

三、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应用模式构建及实施策略

为推进中小学有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必须探索适合教学实际需要的应用模式。通过优秀的应用个案实现校本化推广,这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设计及创新应用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模式构建

创新推广理论又称创新扩散理论,是埃弗雷特・罗杰斯提出的。罗杰斯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用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创新扩散是一种基本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新语音的信息被传播。通过一个社会构建过程,某创新的意义逐渐显现。创新过程包括获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五个阶段。以创新推广理论为指导思想,建构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模式,如图1所示。获知阶段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基于教学目标、学生学习需求及特征选择合适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说服阶段是在获知的基础上分析资源:决定阶段是基于说服阶段对资源创新态度的形成来制定资源应用的策略;实施阶段是教师对资源进行加工,并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确认阶段是通过教学组的评价及自身反思,对资源进一步加工,并在校内推广,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而推进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校本化应用。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更体现在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中。结合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调查分析结果及模式的构建,以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及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构建了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

该结构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基础,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两个人本要素的活动中,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施过程,基于教学内容选择与运用适宜的远程教育资源,结合学习者特点和实际教学条件实现技术性与教育性的紧密结合,以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实用价值。注重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师活动(课前备课与课堂授课)和学生活动(课堂学习和课后自学)中的应用,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方面,丰富课堂活动和促进专业成长;学生方面,辅助知识理解和加强课后师生交流。

(二)实践应用策略

1.中小学教师主动提高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设计及创新应用的能力

(1)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教学观念

从课堂的构成要素看,现代化教学体现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因此,现代化教学不仅是采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教学,更是教师教学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此外,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创新教学内容设计,采取信息化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意识的培养,并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积极提升自身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能力

多数中小学教师认为课件才是好的教学资源,对分散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和再次开发的意识淡薄、能力欠缺。为此,中小学教师不仅要熟悉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类型、获取途径,还要掌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加工处理方法,并掌握整合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能力,熟练掌握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以熟练、有效地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3)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在师生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通常,教师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行为的变化来体现的。因此,教学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给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也应成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源。这样,师生的共同经验才能建立起来,并把互动从课堂延伸至课下。

2.中小学校长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提供完善支持

中小学校长应充分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越性,为中小学教师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提供完善支持。

(1)保障优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

完善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是保障中小学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校长要完善学校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保证多媒体设施够用、好用。

(2)增加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机会

为教师提供外出观摩和培训学习的机会,以使中小学教师掌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获取与应用的方法,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3)建立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激励机制

为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公开课比赛,通过学科组评析、参赛教师自身反思,以探索最优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提高教师的应用技能。同时,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发现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形成“边应用、边评价、边完善”的动态资源应用体系,有效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3.当地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推广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1)加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宣传力度

当地教育部门通过印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指导手册,帮助教师熟悉资源的内容及使用方法。也可以利用地方教育电视台等大众媒介介绍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类型、获取途径及应用方法。或者借助校园广播、专家讲座等途径宣讲典型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应用案例,以引起中小学教师的注意,加强其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学科教学及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

(2)加强对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平台的管理

第9篇:中小学教学资源范文

[关键词]:“农远”资源 资源应用 电教

计算机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世界,以Internet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学习习惯,网络已经是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一环。远程教育是最早介入网络的领域之一,“从CAI技术到CDROM技术、超文本技术、超媒体技术直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资源到教育思想、教育体制的变革,促使传统教育方式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从人(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到物(教材、工具书、参考资料、教学设备等);从硬件(教室、图书馆等)到软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所取代,现代开放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和现在倡导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远程教育包括: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三个方面,我们常说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是其主要技术特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为了贯彻国务院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由国家投入巨资,研发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项重大项目。

一、“农远”项目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一)“农远”工程的意义。

“农远”工程,从宏观角度看,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的重要举措;从中观角度看,是解决农村教育的资源短缺问题,尤其是师资短缺问题的重要工程。“农远工程”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一个师资培训工程,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师资水平的系统工程。

(二)“农远”项目的背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使我校的教育搭上了现代化的列车,丰富的教育资源给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一次新的契机,更是给师生的发展提供平台。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机遇,更加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更新,从而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它通过视听技术、卫星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展教学,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缩小了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村师生对知识的渴求,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质的飞跃。

另外,我区的“农远”资源主要分四类:Flash课程课件资源,课堂实录和评课,ppt课件资源以及教学教案资源。

二、应用“农远”资源促进教学

(一)观看教学实况。

通过观看了不同类型“农远”资源应用的教学实况。教师们对“农远”这一新生事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性的认识,并对“农远”资源走进课堂产生了兴趣和好奇。

(二)构建新模式。

构建以“IT”作为认知工具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适应和活动能力。信息社会化的发展促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具有信息适应能力,信息活用能力,这就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初步具有信息判断、选择、整理、处理、创造、传递的能力。

(三)合理使用资源。

在实践教学的探索中,我们深刻地感觉到,现代教育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可以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还可以作为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们已经把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的使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的感悟是: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调控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等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现在教师探讨的是如何根据教学内容,把握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点上,这对课堂教学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合理应用资源。

有了先进的教学设施而不会利用,无疑是巨大的资源浪费;掌握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而不从事教学应用,无疑是巨大的技术浪费。因此我们学校使用教学软件和网上查找的教学课件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各种信息资源作了系统的整合和深层次的开发。现在,卫星接收方面,利用网上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学校下载各学科的教学资源马上刻录成光盘,教师随时可以到远程教室借阅。并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使所有教师都能在“农远”资源平台上找到自己适用的教学资料和课件,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教学软硬件环境就在逐步形成。

(五)远程教育与校本研究结合。

与校本研究、校本课程、新课程实验紧密结合,学校组织教研组积极学习“农远”课程资源,对每一次观看的课程进行探讨,结合老师自己平时教学的经验,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模式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达到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