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语国际教育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语国际教育趋势

第1篇: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一、内涵发展的概念、价值及重点内容

1.内涵发展的概念及缘由

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外延发展作为内涵发展的对应概念,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

1999年起至今,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绝无先例的跨越式、超常规的规模扩张。这种扩张采用的主要是外延发展模式。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拉动因素,是外部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从经济角度上看,当时正处于通货紧缩、增长滞缓、投资需求萎缩乏力的状态;从社会角度上看,当时正处于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时的消费转换期,教育与住房上升为居民群众最迫切的消费与投资需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动因和政策依据,就是既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又拉动经济和教育消费的增长。

实践证明,中国高等教育正是通过以外延发展模式为主要特征的跨越式、超常规的规模扩张,而一跃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2300万人,成为公认的高等教育大国。相应的经费、土地、校舍面积等以外延发展模式为主要特征的硬实力也以翻番的增长速度达到空前的发展水平,对经济和教育消费增长的拉动也达到预期目的。

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最主要的转换,将是发展模式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转型。也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以规模、土地、经费等外部动力和资源模式,向以质量、结构、效益等内部动力和资源模式转型。其主要原因是,外延发展已带来资源紧张和动力不足,以及内涵发展的滞后。外延发展模式必须与内涵发展模式同步进行、相互配合,才能促使高等教育协调、和谐地发展。

根据国际经验和视野,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科 (课程)、师资与办学体制、制度。这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先天不足之处,也是需要在新一轮发展中重点填补的关键缺陷。正如马丁·特罗1998年在比较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的经验教训时指出的,美国高等教育走在世界前列,主要是先把学科 (课程)、师资及其办学体制、制度等作为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欧洲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缓慢,可以归因于课程、师资流动的瓶颈及办学体制、制度的僵化;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迅速,可以归功于办学体制、制度的灵活。

2.提高高等教育软实力的价值目标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价值目标是提高软实力。“软实力”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其原创的软实力内涵十分广泛,包括意识和价值吸引力、文化感召力、国际结盟能力等,与科技、政治、经济等代表综合国力的硬实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相互补充、互相影响。在中国,软实力的核心内涵,可理解为基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开放、多元的现代价值体系。其中,高等教育软实力的核心内涵是建立自主价值为核心的制度和体制创新力、辐射力与竞争力。

——体制创新能力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基础。深化改革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融资体制,才能为高等院校面向社会需要主动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体制辐射能力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功用。高等学校能否走出象牙塔、突破体制壁垒,从游离于社会边缘、学术独立的发展理念中解脱出来,转向并融人社会、服务社会、回归社会,乃至引领社会,成为社会中心,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标志。

——体制竞争能力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目的。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体制竞争能力是决定高等学校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

3,以学科、师资及院校类型结构及其运行体制为重点内容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按现象到本质、表层到核心的逻辑标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内容,是高等教育发展内部要素中相对于规模的结构、质量、效益概念;第二层次内容,是高等教育功能要素中由历史发展逐步形成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概念;第三层次内容,是高等教育内涵载体要素的学科、师资及其院校运行的体制、机制概念,也就是本文重点论述的内涵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内涵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

1,行政控制、条块分割、被动适应的学科专业发展体制

(1)行政控制为主的学科专业产生、划分与配置。学科专业的产生配置体制大致有三种模式:学校自主设置为主、行政适当介入的欧洲模式;学校自由设置、行政汇总公布信息的美国模式;行政自上而下单一控制为主、学校被动设置的前苏联和中国模式。三种模式都从各自的国情实际出发,适应各自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各有利弊长短。在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以行政控制为主的学科专业发展体制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已凸显出来。学科专业趋同、培养模式单一、人才规格同一的弊端,不仅成为高等学校不能主动适应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各种需求的原因,也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条块分割的学科专业管理体制。在本科及以上学科专业管理上,中央部委院校属地化管理后,原教育部、中央部委和地方条块分割的学科专业管理已转变为教育部和地方新的条块分割。而大量原部委院校面临着学科专业服务地方与服务行业的两难矛盾:从产品、行业需求出发设置学科专业的旧体制-虽被打破,但能发挥行业优势并根据地方需要设置学科专业的新体制尚未建立。教育部和地方所属院校原先缺乏条块联系的体制弊端依旧存在。

(3)缺乏接轨国际前沿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发展体制。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相连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产业梯度转移速度加快,而学科专业主动适应两个前沿需要的创新体制尚未建立。我们的学科专业发展体制在本质上仍处于跟踪型阶段,学科专业陈旧、内容老化、创新乏力的局面没有完全打破。

2.封闭式、超稳态、内循环的师资运行体制

(1)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的超稳态。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到2300万人,但教师规模增长跟不上在校生规模的增长。而教师队伍的流动,多限于35岁以下的年轻人,整体发展呈超稳状态。这不仅在师生比数量配置上不符合教育规律,更重要的是,在整体结构上封住了多元文化的来源,违背了新陈代谢的发展规律。

(2)教师来源结构的封闭性。目前,对教师来源结构的认识,已从原来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拓展至学缘结构,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进步。但是更本质的问题是,由于以上体制的原因,教师来源结构的封闭性,阻断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社会来源。

(3)教师资源配置缺乏市场机制平台。教师资源

在总体上仍处于短缺状态,但由于缺乏市场机制,资源配置不很合理。一方面,许多专业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另一方面,新兴学科专业、热门专业又处于极度紧缺状态。教师资源目前的配置体制,既加剧了总量不足和紧缺,又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

3.定位趋同、分工不明、进取乏力的院校运行机制

(1)缺乏分类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在对高校分类理论争论未果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们对现存的管理体制未能加以充分利用和分类。如对实际存在的教育部属(中央政府投资)、划转地方所属(原中央部委投资)、地方所属、社会力量及民办(非政府财政投资)四种管理体制未能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和指导。

(2)现有财政拨款体制不尽合理。主要问题: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体系与高校实际办学水平、质量、效益不挂钩的矛盾;二是不分科类、层次、功能差别平均拨款与高校形成办学个性、特色之间的矛盾;三是缺少社会第三方评估作为中介和制约。

(3)院校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建立。主要问题:一是法人地位尚未落实到位,法人应享有的职责权,如招生计划、学科专业设置、录取及收费权等高教法所规定的办学自主权尚未落实;二是缺乏政府和社会对以上各方职责权的监督、制约和奖惩;三是缺乏与分类管理原则相符合的科学、合理、社会主导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内涵发展的主要趋势及途径

1.建立学科专业创新体系

(1)建立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和重心的发展创新机制。调整政策,强化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淡化学校层面的建设和发展,即将发展重心下移至学科专业,以学科专业为载体创品牌、创特色;整合、重组以学科专业为核心的、职责权明确、财务独立核算的院系组织,使之能够独立自主对国际前沿和市场需求作出最快的反应和行动,承担相应的创新任务和责任。

(2)建立新兴、前沿学科专业预见体制。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建立新兴、前沿学科专业预见信息网。同时建立全国或地区范围的新兴、前沿学科专业预见专家库和信息库,形成全国和地区的中心和与各高校联结的互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3)建立新型的科技、教育、经济互动体制。在原有的产学研体制基础上,建立以利益为导向、产权为纽带的新型科技、教育、经济机构联盟。即除基础学科外,每一个学科专业组织均与两个以上企业、科研机构建立科技、教育、经济互动的战略联盟,将学科专业创新在组织体制上加以落实,并将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落到实处。

(4)搭建学科专业复合交叉的体制平台。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政策,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鼓励设置校际结合、学科专业之间互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项目。允许、鼓励有利学科专业复合交叉的新兴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2.建立社会化、开放式、国际化教师运行体制

(1)建立教师招聘、流动的社会化平台。要构建有利教师社会公开招聘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政府主导、中介机构为主体、市场机制运作的,包括人事、流动保障、信息服务、人才储备等内容和项目在内的体制系统。

(2)建立与企业、科研机构挂钩的教师队伍建设新体制。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师编制体系,开放打通高校教师企业和科研机构来源的渠道,逐步过渡到社会与高校来源并举的体制,改变目前高校教师学校单一来源造成的过度学术化和与社会隔离的状态。

(3)建立经营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平台。运用集成创新的理念培育新兴、紧缺学科专业,需要有一批专业教师改行成为经营型教师。这些教师的使命,不是从事专业教学,而是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分别组织、整合来自企业、科研院所乃至政府部门的专业和管理人才,与学校本专业教师一起,集合组成能够从事新兴、紧缺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工作,跟上科技、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建立能促使这批新型教师脱颖而出的体制。

(4)建立教师队伍国际化交流的体制平台。为跟踪国际学科专业前沿和实现多元文化的交融,建议:一方面,教师的出国培训和进修要有针对性,最好成组成队;另一方面,应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向国际开放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吸引国外学者和专家开展合作项目、合作科研。

3,建立个性化、多样性、竞争型院校发展动力机

(1)建立综合性、多科性、单科性分类重点建设的激励机制。改变目前重点建设单一、偏重综合性大学的政策导向和战略,对多科性、单科性院校同样要实施集中资源,实施重点建设、创立品牌特色和争创世界著名大学的战略。

(2)改革拨款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拨款委员会。拨款委员会与高校以协议的方式明确学校的办学规模、获得的纵向科研经费数额等显示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和相应的责权利。建立分类拨款指标体系。即以办学基本条件和实验设备、设施、图书资料的价值为依据区分学校科类的系数(建议按十二大学科门类或医学类、理工类、文科类、艺术类四大门类划分),以此确定不同科类院校的生均经费。推行成本核算为基础的高校会计制度。推进派驻总经济师或监查会计师制度建设,配合学分制的实行,实行按课程收费、按学分收费等各种便于进行成本核算的收费制度,为跨校学分互换、跨校课程选修、校内学分互换等宏观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奠定基础。对增量资源实行拨改投和拨改贷的运行机制,并以年度评价为依据进行改革,政府占有一定的股份,参与董事会、理事会等组织,保留统筹和监督权。

第2篇: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跨学科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等文件(教高[2012]9号)。其中,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可以说,更名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一步体现了国内平台与国际视角的双重文化战略,文化输出与人才引入的双向发展路径。这也由此开启了“汉语国际教育时代”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定位、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的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并引起了不同学科的日益关注,使得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跨学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更加凸显。

对此,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探讨热烈,角度多元,观点深刻,如吴应辉、牟玲(2011),刘毓民(2012)将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纳入了传播学研究框架;

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2014)将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提升至“国际理解教育”,认为其可以影响“情感地缘政治”;陆俭明(2014)明确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应有的国际传播观、语言文化教学观和师生培养观;崔希亮(2015)详细探讨并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具有明显交叉性的独立学科,有着自己明确的学科基础;彭建玲(2014)对当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认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具有内容趋同、方法单一、视野狭窄等问题,对此提出具有个性化、本土化、特色化的设置思路;林秀琴(2014)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就业难、实习难、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发展和建设难),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杨同用(2013)论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区别,等等。

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确立,具有旧学科瓦解和新型边缘学科重构的标志性意义,其本身也蕴含着一种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的固定地盘,整合上升到一种崭新的知识层面的意义。本文试图结合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和教学实践难点,提出一己之见及其改进方案,期以引发更多教学研究者更深入或具前瞻性的探讨和思考。

二、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

21世纪以来,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经历了由局部布点到普遍开设的转变。据统计,全国有300余所院校开设该专业(2013年数据)。这种趋势,一方面反映了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汉语教师人才紧缺的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些学校盲目从众的跟风效应,以至随之出现大潮过后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拼盘式的课程设置,导致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不明确

大多数院校普遍采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单相加或增减合并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遮蔽性,极易造成中西双肩挑式的复合式人才培养的错觉或幻觉,实际上是各挑各的,在两条轨道上,再加之外界赋予的“看上去很美”的国际化的专业美誉和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限制专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外对比性遮蔽,缺乏以对比的视野统领专业知识的能力

沿袭已久的汉语与外语教学模式的表面化、公式化,使得语言教学呆板、语言环境单一孤立,汉语与外语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对比,缺乏应有的对应关系、比较关系和交融关系,两层皮的现象较为普遍。

而且,对比或比较视野下的教学模式对汉语教师的教学和跨文化能力是一极大挑战。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出身于中外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多囿于自己的专业圈子或研究方向,自身知识结构极不平衡,中外知识壁垒难以打通。

(三)囿于专业目标或理念的预设,缺乏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无论是模块论,还是其他形式的课程设置,都没有摆脱中文+外语+教育的拼盘式概念化的窠臼,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模糊不清,更遑论主要课程之间的中外对比性。这种培养模式,使得有些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么重返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轨道,要么被其他专业侵蚀或兼并。这种摇摆不定的专业境地不仅使师生缺乏基本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专业地位和身份定位也岌岌可危。

(四)实践教学空间小,实习难与就业难形成双向制约

虽然各院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限于或缺乏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的条件,实际上能够提供的实践教学空间非常狭小,实习覆盖率不高。可以说,目前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符合该专业的本质诉求与内涵张力,其远景目标亦被遮蔽。这明显不利于培养以专业能力(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传播)为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因在强调创新、多样、开放的信息互联性网时代,最不应也不能忘的是最基本的专业性,即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加之互联网思维和创意表达等能力,才有可能拓宽本自有些狭窄的就业渠道。

总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困境的认识和正视,实际上是一种校正,有利于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清醒地揭示困惑的源头,并以此催生出专业建设的全盘考量和体系构建,找到具有统领性的主导因素。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四大重点考虑要素

(一)以跨学科的理念统领整个专业建设

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学科”的含义就是要寻找中外语言、文化、教育的对比性和通约性,以此作为统领理念,跳出已有的学科与知识的界限,博采众长,重新梳理、整合、选择、提升适合于汉语国际教育自身研究领域与对象的知识和方法。在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和设计专业的立足点,这是该专业不可替代性即独立性之所在,必须重视起来。当然,跨学科的理念,不是简单的专业增减相加,也不是单纯的扩容,而是找出学科间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通约性,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专业建设的始终。

(二)重视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应有位置

不可否认,世界上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之间是存在通约性的。通约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价值。我们思考、看待、理解文化通约性的方式将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恰恰为共处于不同历史-文化体中的不同族群能彼此相知相交搭建了桥梁和纽带,为揭示和宏扬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提供了落实的可能,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因此,它具有不可动摇的核心位置,将其落实有助于中国深入走向世界。

(三)在“缺失-寻找”中尽快达成相对统一的专业研究范式和共识,同时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优势

当前各院校短视的跟风效应和“各自为战”的盲目状态,难以具有成功性,和可复制性,更难有可持续性。就连一些具有对外汉语专业悠久历史的院校,也很难说,已经形成了经严格论证和认证的专业研究范式。笔者认为,教育部应发挥组织协调各院校的职能作用,依区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总体发展蓝图进行规划设计,并对专业发展的关键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并以此为主导,着手编写新教材。各院校也可依据总指导和总定位自行设计与编写试用教材。同时,还可通过召开研讨会的方式,探讨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高校推出联合课程,构建学术共同体。

而且,各院校也可根据自己的建校史和所在地理位置,发挥各自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优势。如东北院校可面向东北亚地区,形成以俄语、日语、韩语、蒙语为重点的汉语国际推广区;华北院校则以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为重点;华东院校以韩语、日语为重点;东南沿海院校可面向东南亚诸国,形成各有侧重,总体协调的专业发展格局。

(四)汉语国际教师需敢于打破专业壁垒和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增强自身跨界学习研究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专业建设的过程就是教师知识结构重构和更新的过程。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视野下,还有许多新的挑战需要应对。因此,教师团队要有破茧成蝶的勇气和自信,勇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术上的“一亩三分地”,敢于在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教学中,打碎原有的、传统的自己,重新组合和锤炼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并让学术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

同时,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学科性,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汉语的一种“涉外”研究,因而必须打破传统的单极的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与知识体系,代之以对等、对比的竞争、互化与交融,即在跨学科对话的视野观照下,找到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并获得科学的研究法则,形成新的阐发,实现人类文学文化的互识、互证和互补,只有牢固地建立起这个定位理念,才有可能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清晰、明确和系统化的理解,甚至可以说,其提炼的是专业建设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支撑的问题。因为培养模式建立在理念体系的基础上,而课程设计又是这些理念形成和应用的地方。只有这样,才可能解决汉语国际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的问题。

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的是“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是以“国际理解”的叙述基调来贯穿的。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教授曾说过:“面向自身的传统,我们要有‘互文’的追求;面对他者的经验,我们要有‘互看’的能力。这‘互文的传统观’和‘互看的现代性’,其实就是文化间距和历史承担的解决之道。”就是说,“一方面立足当代处境打开全球视域;一方面回到传统文脉切近本真叙述。在这两个方面获取滋养,开掘潜力,最终寻求价值重构”。这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定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反映的是世界性的思想视野,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亟待展开的新的知识格局――形成符合时展的在“自我与他者”的脉络体系中感受、理解、把握和对照彼此的新的“国际理解”。

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改进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培养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课程设置传统陈旧,缺乏科学发展观;教师、教材、教法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环节不到位等问题,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组织编写具有开拓性的新理念教材。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立足对比,敢于把自己放在世界体系中,以他者为参照重新审视考察自我。同时,将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并行发展,因最美、最鲜活的语言往往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应认真考察、研究、编著具有中国韵味且适合留学生的中外名篇或作品,而不是为学语言而编造的语句段落,它显然不是“活”的,更不具美感。显然,语言教学若不能与文学文化紧密结合,只能是一堆死板枯燥的符号。对此,笔者认为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新教材体系大体应包括:《汉英语言对比》(或汉语与俄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语言对比)、《中外文学比较》、《中外文化比较与传播》、《中外教育比较》、《跨文化对话与公共外交》、《传统礼仪文化与公民常识》、《中国国家形象学》、《中华才艺实训课程》、《文化传播与创意表达》等。

(二)生成专业新方向,整合并创新骨干课程,取消重复课程、传统陈旧课程,增补并加大交叉和实践课程。鉴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有鲜明的中西融合、学教并重的学科特点,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化,辅之以中外国情常识,借助于国际交流合作,集中华文化传承、民俗技艺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人文性、师范性和国际化等特征,可将师范教育(汉语国际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等)和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下设的两个方向,且均能与相关行业产业对接,两者相辅相成,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夯实人文基础,回归常识。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必备的人文素养,这与大学生入学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未能培养出学生的文学文化意趣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学生的文学文化多是起于浅表的空中楼阁,零散且摇晃,其未有扎根的基础,未能形成自己的深切体悟。因此,大学人文教育需重新夯实大学生的古今中外文学文化基础,全程分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夯实根基,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优秀后备人才。

(四)具有跨界思维,加强学科交叉力度。打破学科壁垒一直是各高校内部的长期性任务。“死抱住本职学科或专业的固定地盘,不准许跨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当然主要出于职业饭碗的考虑较多,久而久之陷入学科本位主义而不能自拔,自己无法自拔,也还值得同情,还不允许别人自拔,这就显得专横无理了。”客观上看,现今早已不是专业相轻,学科自大,一两门课保终身,吃老本式教学的时代,需要的是跨界思维和批判创新精神。而且,专业的金字顶尖不应是越走越窄,而应越走越开阔,知识联想与贯通能力逐渐增强,这需要个人不断更新和扩融知识,同时校内也可跨专业跨学科组建新的课程团队,并创新课程。

(五)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需完成从学人层面向国民普及和地方应用层面的转变,积极探索多元实践:以教学实习促实践,以文化项目带实践,以组织参观、学科竞赛做实践。同时,还要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如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等项目中,提供规划方案和智力支持,加强知识转换和能力应用,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服务。

六、总结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求双向建构视角。在撩开我们自己的面纱的同时,把作为文化主体的自我与他者置于同等地位,并且能站在他者的立场来看待自我,即借异域之镜来照自我之美丑,借他者之方来疗治自我之病灶。更为重要的是,敢于把自我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去比较,并具有文化批判意识和自我修复功能――这应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努力奋斗的目标。转型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或许会为今后中国公共外交的普及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

[2].崔希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5(3).

[3].丁安琪.重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从“国际汉语教学”走向“汉语国际教育”[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4(2).

[4].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汉语国际教育根本目标与核心理念――基于“情感地缘政治”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新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2).

[5].林秀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和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

[6].彭建玲.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4(3).

[7].杨同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的区别[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3(1).

第3篇: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汉语教学、国别化、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是没有所谓的“对外”或“对内”的区分的,我们理解所谓的“对外汉语”,其实质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也就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它是与汉语作为母语相对而言的说法。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始于1950年7月,当时清华大学开始筹办“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同年12月份,第一批东欧学生入校学习,而今,对外汉语教学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仅仅满足于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需要,汉语正在走向世界,特别是在2005年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开始把关注点转向汉语国际推广。

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形势大好下,似乎没有问题了吗?当然不是,本体研究和教学应用研究的结合还薄弱,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问题,可能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孔子学院

2000年左右,国家汉办开始调整工作重心,致力于派遣更多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出国教授汉语。从以前的“请进来”学汉语,转变为“走出去”教汉语。因此,出现了“汉语国际推广”这一提法,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建立,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下发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其别提到,要超常规、大规模地培养汉语教师,加大派出规模,同时也指出,之所以把这个硕士专业学位定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是基于以下的考虑:体现“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内涵;有别于国内双语教学中的汉语教育。

而今,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范围扩大。截止2010年10月,全球有322所孔子学院,369个孔子课堂,不仅如此,还有大量来华学生,他们由原来的语言学习层次,扩大到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二、对外汉语教学逐渐系统化、制度化。对对外汉语教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要经过考核和考试,尤其是从各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派遣志愿者出国教学,保证对外汉语教师的质量和来源。

三、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和科研成果逐渐增多。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规模的扩大,从事对外汉语方面科学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并且各高校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积极编写对外汉语教材,体现了不同的特色,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

随着我国政治影响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实践的探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引起注意的问题

汉语要走向国际,就要汉语国际推广,汉语要扎根外国,成为当地的主要社区语言或者第二语言,就要汉语在当地的本土化,这也就是国际汉语提法的兴起,如何从汉语国际教育到达国际汉语教育,这中间可能就要进行“国别化“教学。另一方面,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权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值得我们思考。

(1)、汉语国际教育VS国际汉语教学

前文,已经阐述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兴起,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国际汉语教学,这里,国际汉语教学只是前者的一个研究方向而已。这里所要阐述的却不是这样的一个学科设置。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汉语教学,前者主谓结构,后者偏正结构,修饰语“国际”处在的位置不一样,引起的方向性也有变化,前者是把汉语作为主体,以中国汉语为中心,将汉语推广或者发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而后者――国际汉语是指包括中国大陆、台湾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和非华人所使用的汉语的总和。

当英语随着英国殖民主义漂洋过海,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数百年与本地语言、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美式英语”、“澳式英语”、“印式英语”、“新加坡式英语”等等,尽管它们仍属于英语,但无论是从语言或文化的角度,他们同英国的英语之间的差别却是显而易见的。汉语在海外的形成与发展同英语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的历程,两者之间又许多的相同之处。现在,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呈现剧增状态,这些学习者不会在无干扰、无偏误的情况下直接从母语到达目的语,而是持续受母语影响,并处于逐渐趋近但始终不同于目的语的中间过渡状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些学生的母语、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汉外汉语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学生能使用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使用这些语言、具备各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从而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我们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准确、流利的汉语,但也要正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学习者他们母语在与汉语相互迁移的存在,可能正视各国的“国际汉语”,使得汉语与本地语言、文化交流中顺利实现本土化,更有利于汉语国际推广。

(2)、国别化教学

以前,面对多国家、多母语、多文化背景的学习群体,汉语教学比较重视汉语学习上的共性特征,较多关注汉语自身系统特征,而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重点以及难点则难以一一关注,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因此,一批学者也注意到这样的问题,编写了国别化教学的教材。

对国别化教学的关注和研究可以追溯到对比分析法,王力先生早就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我以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中外语言的对比教学。要突出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中国人看来容易,外国人学习困难的地方”张志公先生也提出:“对比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后来,根据对比分析的弱势说法又演绎出跨语言干扰学说,也就是说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着重探讨语言干扰造成语言学习的困难。并且根据有关研究,有30%―60%的错误是由跨语言干扰引起的,跨语言干扰给外语学习者带来如此大的困扰,那么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不考虑母语对汉语的影响,也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国别化的教学。

就拿汉语的声调和语调来说,如果学生的母语有声调和语调(如越南语和泰语),汉语老师需要通过对比分析,先看看汉语和学生母语的声调和语调有什么异同,然后对不同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母语、汉语的知识,以及母语对目标语的干扰,研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声调教学法。而对于母语非声调语言的印欧学生来说,首先,他们没有声调语言的意识――每个音节都要有声调,当他们有声调意识后,不经过大量的输入练习,他们的声调也是不自然的,也就是所说的“洋腔洋调”,这本质上就是跨语言干扰问题,虽然印欧语没有声调,但是跟任何语言一样他们都有语调,以往的研究表明,英语的基本句子语调一般都是句首高一点,句尾低一点,但是疑问句的句尾语调要比任何句式的句首语调要高。这些英语语调总趋势与汉语基本一致,但是,英语句子的语调只是赵元任先生五度调标的23/33度之间徘徊,而汉语句子中每个音节的声调则有升有降,这对学习汉语的欧美学生来说自然是很大的挑战。更不用说文化等其他方面的跨文化干扰。

(3) 、语言与文化孰轻孰重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一个核心和先决条件是交流双方在交流时使用的词语能够准确表达自身的意图,并避免因文化的差异造成双方的误读,但是,这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误会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1,对相同词语,相同事物,因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所赋予的含义、感彩不同或者部分不同,在母语和汉语之间作比附,比附导致对汉语理解和使用上产生偏误。

2,留学生已经把握汉语某个词语或某物的意义,但在有时,因为不知道汉文化背景和使用的特殊场合,仍然用原义去理解这个词语或事物,造成冲突。

上面两种情况造成的误读,是究其整体而言的,但是,具体到某个词语、事物上时,其误解主要的是体现在文化含义上,如“狗”,作为客观实体,把它扔进众多动物中,不论哪个国家的人,在正常情况下都会认出这是狗,不会因为 “狗”的文化含义不同,就把它当猫,可是,他们对狗的态度却是不尽相同的。

我们再换一个视角,语言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符号系统,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产物,它一定同产生它的文化紧密融合、不可分割。人们在交际中,也并不是单靠词语随意堆砌,英国语言学家尼尔.斯密斯在论及语言交际的基本模式指出,言语交际的基本模式必须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因素:

(1.)一套语言知识(一种语法)

(2.)一套非语言知识和信念(一部百科知识)

(3.)一套推理规则(一种逻辑)。

显然,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就是语言、文化知识和逻辑不断运行的过程。在第二汉语教学中,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跨文化;其次目的是跨文化的交际;最后是不仅仅学习汉语、汉文化知识,还需要把知识转化成实际交际技能。这三个特征也决定了外国学生想学好汉语,同中国人进行交际,单靠掌握“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是不够的,他还必须了解“百科知识”,并知晓“一套推理规则”。

前面阐述了大量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理解差异,但是,我们还得注意,在低水平学生和初级阶段学生,文化教学不宜过分强调,即使在高年级,也不要遇到文化的知识就开始长篇大论,要针对性的讲可能引起交际矛盾的文化,我们不要误以为凡是差异,一定就会引起误读,比方说筷子,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都以筷子为餐具,日本筷子起源于日本本土,头是尖的,设计极为讲究,而中国的筷子是细圆头或不那么尖,欧美国家不用筷子而用刀叉,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这自然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差异并不会直接影响交际,引发误会。所以,即使是文化差异,就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揭示直接影响交际、引起误读的那些文化因素上,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的词语都大讲特讲文化含义。

三、结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也再教学法上带来一些问题,如照搬国内教法,不适应当地教育情况等,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在不同国家有效传播汉语,我们必须得重视“国别化”教学。此外,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理清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吴中伟、郭鹏.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姚晓波.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洪历建.全球语境下的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第4篇: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一、对外汉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与上述“高热度”不相适应的是:外派的部分汉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在国内就业市场,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较少,不少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出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现有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很难达到海外对汉语教师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专业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例如: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视不够,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和对外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高;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环节薄弱,培养的人才缺少汉语国际传播必须的实践经验。

2、相关研究没有与时俱进。国内最早设立本专业的学校如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及专业实习等方面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国内研究普遍存在微观研究众多、宏观研究匮乏的现象:有关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点的教学研究很多,有关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文章却很少。特别是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汉语学习者在群体、目标、环境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高质量教师,亟待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进行探讨。

3、就业渠道不畅通,造成了国外“汉语教师荒”与国内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矛盾。

可见,要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海外汉语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必须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疏通就业渠道,尽快走上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之路。

二、对外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汉语国际推广是具有国家文化战略意义的工作,而国际化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这一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对外汉语专业教育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第二语言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培养能胜任汉语国际教育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学理念。即围绕对外汉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有效的对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是: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同时,国家已出台了三大“汉语国际教学标准”,即《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因此,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必须创新理念,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践型理念。从汉语国际推广的角度来说,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倾向于实践与应用。在汉语学习方面,应强化学生语言传播与交流能力;在第一外语学习方面,把学生的听、说、读、写放在第一位;在文化学习方面,学生重点掌握跨文化交际以及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技能——太极拳、京剧、书法、国画、茶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为了更好地推广汉语,学生还要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汉语学习者的不同心理及接受特点,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熟悉教学环节设计流程,具备掌控不同地域、不同层次课堂的能力等。

(2)多元化理念。在“汉语热”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在国外不仅要能够教授汉语,而且还要从事文化传播,并进行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既要熟悉国外市场,又要掌握涉外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感;对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对语言、文学、文化差异具有较高的敏感程度,乐于对不同的语言、文学、文化现象进行探究,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所以,应尽可能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语言类、教育类、文化类、经济类等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3)国际化理念。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从事中外文化交流,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背景知识。因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外汉语专业必须要把国际化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目前,可从培养目标的国际化和服务面向的国际化两方面进行探索。“汉语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外汉语已经发展成汉语国际推广,国际化、涉外性已经成为本专业的一个基本特征。越来越多的高校与国外的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数量剧增,使学生出国学习、实习、就业成为可能。因此,高校应以国际化理念来谋划人才培养问题。

2、明确专业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根据培养目标与方向设置课程体系;二是根据汉语国际教育对本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职业技能课;三是根据地域文化与学校特色设置文化课与特色类(如经贸类)课程。

(1)根据专业需要,强化外语学习。在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设高级英语听力、高级英语口语、高级英语阅读、英美文学阅读、汉英语言比较等课程。另外,还可开设为期一年的第二外语,为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2)依托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能力培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训练与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相结合。可以积极利用校内外各种涉外教学实践平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大赛、中外学生联谊、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等项目提高学生的教学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突出“比较”概念,培育学生中外文化素养。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国学概论与西方哲学,汉英语言比较,中西文化比较,这些课程的设置都将学生放到一个“比较”的环境中,促使他们在比较中发现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原因,塑造他们开放包容的气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加强外联,寻找“出口”。通过与海外孔子学院及其他汉语教学机构合作,可以把毕业生(或取得对外汉语资格证书的在校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派往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另外,也可与国外的大学和教育机构联系,以互派培养的方式把学生派到国外去学习,获得所在国家教育机构颁发的证书,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而且对于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推进学校整体的国际化进程。

4、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对外汉语专业是培养对外汉语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专门人才的专业,在强调语言学及语言教学本体地位的基础上,不同学校可根据各自的特色与优势,突出各自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例如,北京高校可开设北京文化概论、北京的节庆仪式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财经类大学可利用经贸特色和经济学、管理学的优势,突出汉语教学和商务技能的结合,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5篇: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论主观化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原型理论背景下汉语因果复句考察

教学语法在教材编写中的功能

修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二题

“三维语法”视角下的汉语句子教学

微信支持下的汉语练习活动设计

海外教学环境认知与教师教学策略调整

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失误举偶

影响任务型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因素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版)书讯

电脑辅助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展望

从语言发生谈二语养成(下)

汉语朗读教学的必要性与教学策略

体验型文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完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几点看法

多模态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刍议

媒介语为法语的汉语教材现状与研发对策

美国华裔儿童家庭语言状况调查与思考

教师知识、叙事探究与教师发展

国际汉语教师文化的转型:从孤立走向合作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中的两个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目的、标准和特点

任务:作为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途径

非汉语环境下文化教学内容的分类与选择

美国K-12中文教学目标的层次与撰写策略

近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特点与趋势分析

澳大利亚大学中文教师培训课程设置介绍

建立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标准体系的构想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作文自动评分研究初探

新时期信息技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新思路

《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与实践

体系内语法与体系外语法——兼谈大语法教学观

日语母语者汉语习得中的语序偏误与教学实践

媒介语为法语的汉语教材现状与研发对策

学科教学知识: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知识

基于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教材词语注释研究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美国田纳西州中小学中文师资培训和认证的问题

“是+名”的逻辑语义及汉语语法教学的可能途径

一部好学又好教的汉语教材——《新概念汉语》评议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

任务复杂度对对外汉语写作任务中语言表现的影响

关于汉语(二语)教学语法体系及标准建设的几个问题

辅助虚词教学的重要思路——编写一本常用虚词用法词典

理论·方法·手段——语言教学与研究中的三个基本概念

“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第6篇: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汉语;国际推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这些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砝码,教育振兴是国家振兴、民族振兴、世界振兴的重要标准,是新世纪各国重要的发展战略。

国际化是过去的二十年来全球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焦点论题,尽管目前还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和体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现已被广泛地接受,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运作和使其形式化:一是建立跨国家、跨地区的国际组织来研究和组织,如拉丁美洲大学协会、欧洲大学协会、亚太大学协会等;二是建立国家间、地区间、不同国家高等院校间教学科研项目的国际合作及援助计划;三是建立信息网把各个高等院校连接起来;四是进一步推动学生和学者的国际交流。

当前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也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推动学生和学者的国际交流,而把跨国界与跨文化的观点和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结合起来,进而建立起的一系列具有国际性质的组织、机构、合作、援助计划和信息网络等。

21世纪,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学界、教育界、政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予了很大关注,但是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汉语国际传播的互促互动角度研究不够深入。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汉语国际推广的作用十分必要。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助推汉语国际推广的表现

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往来,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我们知道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作为语言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国际化助推汉语国际推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助推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国文化中心等汉语推广基地建设

高等教育国际化促使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间的交流增多,使汉语的使用频率变高。例如,近年来政府在许多国家建设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中国文化中心等“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二)助推留学生、学者等学习汉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促使中国人与世界各国人员交往增多,使汉语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例如,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学生、政企人员、个人团体参与到对外交流学习中,促使外国人了解中华民族的人文历史,激发了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

(三)助推汉语教学成为重要科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成为“汉学家”,在某些领域,他们的研究剖析远胜国内学者。国外众多高校、甚至中小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这使得汉语教学成为一个重要科目。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助推汉语国际推广的不足之处

“世界范围内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其现状与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大语种的地位,中国古老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和今天中国在世界上所发挥的作用很不相称。”

(一)国家、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出国难,从事对外汉语教学难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求,中国教育部先后在相关具备条件的高校增设了对外汉语课程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近几年来,对外汉语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陆续有了毕业生。令人尴尬的是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政策、家庭、人身安全、薪酬待遇等条件限制只有很少一部分从事了汉语推广工作。

(二)汉语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表达书写能力,还要掌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要能“文”能“武”,要有扎实的汉语基础、英语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要有出色的表演能力,能变换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能很快的适应所在地的习俗文化。目前相关人员很少具有这种“综合素质”。

(三)汉语推广的领域范围有限

目前汉语推广主要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以及一些与我国地域相邻的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汉语传播的地理区域狭窄;推广汉语的相关机构、人员主要是政府创办的机构团体和国家公派的国内优秀学者、教师以及“汉办”聘请的精通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本土教师,很少有自发的民间团体、个人介入,传播推广汉语的人才匮乏;推广汉语的领域主要是中文领域且着重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播汉语,很少涉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未能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中国的发展进步,汉语传播的途径欠开拓。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助推汉语国际推广的相应对策

(一)高校需加强海外联系,积极开拓海外汉语推广中心

1、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公办全日制大学,北语是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院校,它为我国培养了大量汉语推广人才,推动了汉语对外传播。面向未来,以北语为代表的这类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院校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国内丰富资源,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的外国高校与之交流合作;积极扩大汉语推广基地建设,吸引更多外国学者、留学生、各类人员到北语留学或接受培训。另外,向国内外相关高校、汉语推广组织输送高层次人才,推广北语先进有效的教学培养管理经验,形成一个良性辐射带,带动相关高等院校的国际化,促进汉语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

2、以郑州大学为例

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郑州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等院校,其国际化程度远不及北京语言大学,但是作为河南省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校,郑州大学需要积极的以中原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为依托,积极向外界宣传,突出自己的独特。以个性为基点,重点建设好一些海外孔子学院,借鉴北语之类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校的国际化经验、汉语推广经验,吸引更多的国际关注,加快学校自身的国际化进程,从而为汉语的传播推广做好铺垫。

3、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

作为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作为一所普通高校,周口师范学院的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该类院校要借鉴诸如北京语言大学、郑州大学之类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院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汉语推广经验,积极的开展对外合作交流。首先要“走出去”,积极鼓励培养优秀的学生教师走出校门,走出国门,去交流,去学习,去实践。其次要“引进来”,积极宣传当地浓厚的文化,利用地区优势资源吸引外国留学生、学者来学习交流,逐步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为汉语推广奠定基础。

(二)注重专项训练,培养“文”“武”全才

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合格的国际汉语师资,掌握中外两种语言,通晓中外两种文化;要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热爱汉语教学事业和中华文化;要有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应变能力。另外,还需要培养出一批能够从事对外汉语培训、教学,还要能够担当管理、推广职责的专门人员。

(三)扩展传播空间,拓宽人才来源,开辟推广途径

首先,由国家和相关高校牵头,整合各种资源,积极宣传中华文化,积极与各国政府、高校合作,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国文化中心和开设华文学校。其次,政府和高校要积极鼓励号召民间团体、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外国人士传播汉语,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再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基地和世界市场的优势,既生产物质产品,也生产精神产品,不仅输出物质,而且输出语言文化。

第7篇: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关键词:美国;联邦政府;赴华学习项目;政府资助

中文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5-0000-00

一、国家安全语言计划设立的背景

国家安全语言计划(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 NSLI)的最初发起人是前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Condoleezza Rice)。她认为美国在应对挑战时应该用更灵活的方式,不仅仅是应对国家安全,更要立足于美国在世界的地位以及美国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包括在世界观念上的竞争以及在世界贸易上的竞争。时任助理国务卿巴里·洛温克隆(Barry Lowenkron)认为,美国在语言培养方面已经远远落在了其他国家之后,高中阶段学习阿拉伯语、汉语、俄语、波斯语、乌尔都语、韩语、日语等这些涉及美国安全语言的学生不到总数的2%。为应对这种情况,布什政府于2006年1月5日宣布了国家安全语言计划,以促进对上述“关键语言”的培训和教育。布什将此项目视为美国战略目标的一部分,短期有利于美国国家安全,长期有利于传播自由。各项目规划参见图1。下文对联邦政府出资,资助学生赴华进行长短期学习的部分项目加以介绍。

二、国家安全语言计划

赴华学习或留学的项目

(一)国家安全语言青年海外学习计划

国家安全语言青年海外学习计划(NSLI-Y Study Abroad)(见图1第三个项目)由美国国务院主办,面向美国高中生。中文暑期项目(NSLI-Y Chinese Summer Program)则是该计划的子项目之一,面向全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招标,项目时间为6~8周,共120课时,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2011年该项目资助311个高中生赴华学习,人均经费1.4万美元。

2011年特拉华大学申请到该项目,总经费27.55万美元。项目经费涵盖所有开销,参加学生除签证费用外,包括体检、免疫、保险、项目行程、住宿、生活费等一律由项目经费支付。项目招募了24名美国高中生,围绕现代中国的传统和变迁这一主题,在美国和中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和体验活动。具体内容包括:①在特拉华大学参加120个小时的汉语全浸入式课堂教学;②21个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讲座;③同美国当地大中小学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两周的互动交流;④在中国家庭寄宿15天,在上海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经济和社会变迁;⑤在北京考察实习5天。

国家安全语言青年计划除暑期项目外,还设有中文学年项目(Chinese Academic Year Program),该项目由国际教育资源网(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Resource Network,IEARN)承办,资助美国高中生在中国台湾学习1年汉语。项目涵盖学生所有费用,包括行前培训、返机票、学费、食宿费、保险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游学的意愿较低,项目生源较少,项目规模较小,具体经费视学生的学习支出而定。

(二)吉尔曼奖学金

吉尔曼奖学金(Benjamin A. Gilman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 Program)是根据《2000年国际学术机会法》(Academic Opportunity Act of 2000)设立的项目,由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管理,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承办。该奖项旨在为经济困难的美国本科学生赴海外求学提供助学金。截至2010年,申请吉尔曼奖学金的学生人数达到3.1万人,有8 800名美国学生获得该奖学金赴海外留学,其中赴中国留学的学生达到745人。最近两年该奖学金的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资助人数达到2 300人。

资助金额将视求学时间和学生需求而有所变化,平均资助金额为4 000美元,最高可以达到5 000美元,如果学生学习关键语言则可以享受3 000美元的额外补贴。2011-2012学年, 200人获得该奖学金赴华留学,其中有50人获得最高8 000美元的资助。该奖项依据一套竞争性的评选程序来遴选获奖者。获奖者必须将此奖金用于海外求学支出,包括课程学费、食宿费用、购书支出、当地交通支出、保险及往返国际机票等。

(三)富布莱特美国学生项目

富布莱特美国学生项目(Fulbright U.S. Student Program)由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管理。该项目旨在为美国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青年专业人才和艺术家提供为期1年的海外学习、研究或英语助教的机会。该项目当前的资助规模为每年1 500人。2010年获得该奖学金的赴华学生总数为56人,2011年扩大资助规模达到70人,2012年计划资助70人,分为学习和研究、英语助教、旅行资助三种类别的资助。

学习和研究奖学金(Study/Research Grants)资助为期1年的学术和艺术或表演领域的学习、研究和创作。申请人需要提供研究计划并自行联系国外学术机构或大学。奖学金涵盖往返机票、住宿费、医疗保险、资料费、学费等,具体申请金额根据实际情况,如研究领域、实际花费等决定。2011年得到该奖学金的人数为47人,平均资助额度是2.64万美元。

2012-2013学年,美国国务院还准备在中国推行富布莱特-福格蒂公共健康奖学金(Fulbright-Fogarty Fellowships),该项目是富布莱特项目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福格蒂国际中心(Fogarty International Center)合作设立的项目。项目中方合作机构是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该项目为期9个月,医学院或健康领域的研究生均可申请,2012-2013年度有3人通过该项目,分别去往北京、上海、南京。

富布莱特英语助教项目(Fulbright English Teaching Assistant Program,ETA)资助美国大学毕业生或青年专业人员在国外大中小学担任英语教师,该项目主要在中国台湾开展。旅行资助主要包含申请人赴国外学习或研究的往返旅费。

(四)关键语言奖学金

关键语言奖学金(Critical Language Scholarship,CLS)由美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管理,美国国外研究委员会(Council of American Overseas Research Centers,CAORC)和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承办,其中包括汉语暑期集训项目。汉语海外集训项目为期7~10周,面向具有中级和高级汉语水平的美国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该项目每年在北京、上海、西安3个城市开展,项目经费涵盖行前培训、签证费、食宿费、旅费等所有活动费用。2011年共有81个学生受到资助,平均资助额度为1.6万美元。具体项目费用以2012年上海项目为例,具体参见表1。

(五)伯仁奖学金和助学金

伯仁奖学金和助学金(Boren Scholarships and Fellowships)由国会拨款的国家安全教育项目(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Program,NSEP)资助。该奖学金侧重支持对于美国国家安全极为重要的地理区域、语言和专业领域的本科生赴海外学习,具体的专业领域包括:农业和食品科学、区域研究、商务和经济、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外语、健康和生物医学、历史、国际事务、法律、数学、科学和工程、社会科学、政治学及政策研究等。该奖学金分3个类别:最短8周的暑期项目,最高资助额度为8 000美元;1个学期的项目是1万美元;整个学年的项目是2万美元。暑期项目只限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领域的学生申请。

(六)国家语言旗舰项目

国家语言旗舰项目(National Flagship Program),也是由国家安全教育项目主办,国际教育协会承办。该项目旨在向从小学到研究生院的学生提供语言学习资助,特别是帮助他们在海外进行严格的浸入式语言和文化训练。项目下设海外语言旗舰中心(Overseas Flagship Centers),汉语项目设在南京大学的南京汉语旗舰中心(Nanjing Chinese Flagship Center),该中心侧重高级汉语教学,美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申请南京汉语旗舰中心的项目,项目为期4个半月,从9月到第二年的1月或2月,项目费用见表2。

三、美国政府资助赴华项目反映出的问题

(一)以语言学习为重点

统观上述项目,美国政府资助的赴华项目以语言学习为主,以维护国家安全为主旨。一般来说,一种语言是否会在更大的范围流行或者被学习,是与各种社会因素紧密相连的。在农业经济时代,军事强国的语言更容易流行;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强国的语言更容易流行;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强国的语言更容易流行;目前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高,美国官方和民间都越来越重视汉语学习,这不仅是出于美国自身安全的考虑,更是社会需求在政府政策上的体现。

(二)项目规模不断扩大

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其实是“临时抱佛脚”的做法,也就是说发现这些语言有用了,才开始推广,因为长期以来都是其他国家学习美国,除个人兴趣和特殊需要外,绝大多数美国人并不会主动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2006~2011年间,在资金投入后,项目逐步开展起来,但规模仍然不大。在赴华留学方面,目前长短期项目每年总人数尚未超过1 000人。但随着奥巴马政府“10万强”项目的实施,以及民间汉语热的持续加温,赴华项目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同时也不难发现,参加上述项目的学生皆属自愿,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扎堆现象;而且传统的外语语种如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日语等仍然是美国学生的主要选择,当然这也可能与思维定式和语言本身的难易程度有关。在教育处接待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某些项目的学生团访问使馆和座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发现华裔学生汉语能力较强,其他族裔学生用汉语交流仍比较困难。

(三)有推广其意识形态的考量

美国政府之所以资助赴华项目,是因为现阶段美国与中国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关系更加紧密。同时也不难看出美国政府重点资助的项目,大多以美国努力推广西方民主和价值观为目标。“国家安全语言计划”虽然是由美国军事行动衍生出来的,但从长远看,这些掌握“关键语言”的人才是美国的一种战略储备,应该说具有全球的视野。

参考资料:

[1].

第8篇: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普遍没有归宿感,他们普遍认为,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比,自己的中文素养不足,与外语专业的学生比,自己的外语能力又差距很大。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专业优势,所以有些学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选择汉语言文学或外语专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无遵循,专业特色不突出。对外汉语专业成为了“四不像”的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弱。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留学生的机会很少,能走进对外汉语课堂见习、实习的机会就少之又少。很多人是读完了四年大学,却一个外国人都没教过。这时,如果真的有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机会,他们也会心生忐忑,不敢“应战”。这些问题有专业建设问题,有“教”的问题,也有“学”的问题。但笔者觉得首先是如何确立培养目标的问题。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建设就有了明确、醒目的“靶子”,有的放矢,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如果“靶子”模糊不清,何谈命中率呢?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举例及分析

下面就几个不同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加以分析。A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普通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具有进一步发展前途的专门人才。解读:虽未在文字上明确标注国内或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师,但应是全包含的,同时还有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培养目标中还包含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B校培养目标: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教学原则,培养学生扎实的双语、双文化基础,能够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能够用母语和英语进行通畅交流,以及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及跨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能力及跨文化思考的能力;具有对新问题进行综合和表达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对外来文化和变化中的世界了解和判断的能力。具备进一步深造为高层次汉语国际教育的专门人才的潜能,能在国内外学校、机关、公司、企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文秘、翻译、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解读:把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放在第一位,国内外学校及相关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放在第二位,还包含文秘、翻译、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人员。C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较广泛的社会与人文学科基础知识与理论,特别是跨文化理论与交流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能够在学校及其他教学培训机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流以及继续进行专业深造的人才〔2〕。解读:同样也是三个指向———国内或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师,中外文化交流和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D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具有扎实的汉语理论水平,扎实的外语基础(双语人才,至少精通一门以上外语),丰富的中国文学知识和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充分了解中国的国情(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具备对外汉语教学(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汉语水平测量与评估等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将成为专门人才,就业于国内外各级学校、文化交流传播机构、涉外管理部门、涉外企事业单位,既可以从事教育、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外事、国际贸易等涉外政治经济领域方面的工作。解读:除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中外文化交流之外,增加了外事和外贸工作。E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懂俄语并掌握一定石化专业知识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具备汉俄双语会话和写作、俄汉互译、跨文化交际等一定外事活动和涉外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行政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市场、石油化工等领域从事中外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相关工作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解读:最鲜明的特色是俄语。与其他学校外语定位于英语不同,该校立足汉俄双语,这是其他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向俄罗斯及俄语国家输送汉语教师。但把在行政部门、经济部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方在第一位,有舍本逐末之嫌。概括起来上述五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1、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及语言培训机构的对外汉语教师;2、海外的汉语教师;3、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4、文秘、翻译、管理、经贸等岗位工作人员。那么,这些目标在实际中是不是可实现的呢?

(一)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及语言培训机构的对外汉语教师。这里的学校是指全日制学校。在国内全日制学校中,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主要来自各高校的留学生院(或称国际汉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也有一些面向外国人开设的国际中、小学,但需求量极少。众所周知,当全国只有四所院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时,他们可以走进各高校的对外汉语课堂。而现实情况下,就算北语、北大的本科毕业生也很难进入到高校做教师。因此,可以得出,就业于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只是一句空话。至于社会上的语言培训机构,它们的留学生生源少得可怜,能够系统地开展汉语教学的机构是凤毛麟角。与国内语言培训机构轰轰烈烈的外语培训相比,汉语培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海外的汉语教师。海外确实是一个无限广大的市场。“汉语热”也主要体现在国外。根据汉办的数字,现在海外有4000万人学习汉语,汉语教师的需求量在200~400万。据笔者在国外做公派教师的经历,国外确实需要合格的汉语教师。而且依西方人学习语言的习惯,他们更喜欢汉语为母语的教师,而不是本土教师。所以这一定位是正确的。虽然现在有很多毕业生,想出国教汉语,却苦于出国无门。这只是渠道不畅通而已,在未来,海外就业一定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主流就业方向。

(三)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这也是一个很虚的目标,没有明确的任务指向,也对外汉语专业也不构成逻辑性很强的对应关系。

(四)文秘、翻译、管理、经贸等岗位工作人员。这是一个很不切实的定位。对外汉语专业用什么来保证学生将来可以做秘书、翻译……,可以说,我们培养学生具有胜任不同岗位的素质,但无法教给他们其它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也不是靠一、两门课就能完成的。我们在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还存在着华而不实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影响对外汉语专业的进一步发展。#p#分页标题#e#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探讨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遵循两点:

(一)各高校的相同专业应服从专业的基本属性。对外汉语学科的基本属性是汉语和对外教学。对外汉语专业不论是开设在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中央直属院校、地方院校;师范类院校、外语类院校、经贸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其最基本的培养规格,是能够承担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这是第一位的。

(二)应体现各自不同的特色。但这个特色不应体现为除了作汉语教师,还可以作文秘、会计,作管理人员等等。因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大学四年公共课、专业课都能够按要求完成,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如果再把其他专业的课程拿来,那势必会造成“丢西瓜捡芝麻”的后果,而且简单的一、两门课程的学习,不可能达到胜任岗位工作的要求。其结果不仅不能像设计者希望的那样两全其美,而且会两败俱伤。所以,所谓“特色”,应该体现在,依据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或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或培养出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或培养出文化素养较高,沟通能力较强的人才。像E校突出汉俄双语对比和汉俄双语教学,这就是特色。根据当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形势,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至少要有三个基本要素:应用型、国际化、良好的综合素质。

第9篇:汉语国际教育趋势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民族文化;国际化

教育的国际化是时代的必然。20世纪60年代之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吸引了亚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的广大留学生前去交流深造。而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发展,21世纪初“金砖四国”崛起,以及始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和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则将世界的目光引向了中国等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兴经济体。很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亚洲设立分公司,国际性人才的培养成了当务之急。全球兴起了“汉语热”,不少发达国家的年轻人也开始以中国作为自己事业的起点。中国教育的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暖春”时代。

一、“教育国际化”的含义

首先,应该明确“国际化”这个概念具有两个重要的核心特质:它一方面是一种国家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或过程),另一方面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活动(或过程),即国际化是一个“引进”和“输出”的双向过程。“引进”就是一国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输出”就是一国把本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广到世界,让世界各国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本国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国际化是作为一个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跨国合作的动态过程。其次,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认为,教育国际化就是要求教育“反映出各国共同的抱负、问题和倾向,反映出它们走向同一目的的行为。其必然的结果则是各国政府和各个民族之间的基本团结”;“在消除了偏见与沉默的情况下,以一种真正的国际精神发展相互间的接触。”“教育国际化”是指超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域限制,将教育的视野从自己的国家扩展到其他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土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

二、如何做好“职业教育国际化”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院校”,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联合批准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电子信息行业和计算机技术方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基于课堂而超越教室的学习方式、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等等,这些都是能吸引广大学生和留学生到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求学的优势。那么,如何把学院的现有优势进一步发扬光大,结合留学生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1.教育国际化的基础是要做好课程体系

有了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才能谈得上教育国际化。如何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呢?其关键是做好国际化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筛选、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教学质量的评估等等。这些,我们可以借鉴学习英国的BTEC、德国的双元制等等。

众所周知,课程设置从属于专业设置。学院可以根据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优化、拓展专业设置。在我国当前专业设置权大幅下放的情况下,课程国际化需从课程改革做起,以推动专业设置国际化和课程设置国际化一道前进。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开设,核心的工作都要落实到课程设置。而课程设置,是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必须考虑到教学对象和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学质量评估,则是需要我们去“探索科学完整的、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教学质量认证体系”。

留学生来华学习,当然迫切地需要国际化的教材和课程、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我国目前课程的专业设置只有200多个专业,使得来华留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够宽。而在美国,各大学对留学生设置的专业多达5000余种,日本也有3000多,英国则高达8000多种。另外,目前我们讲授的知识内容也太专、太死。北信的优势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类、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如何能进一步切实地与国际化的教材、课程体系接轨,如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教育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还需要依靠一线担任授课任务的教师们去深入探索。

2.构建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的师资队伍

具体做法是“走出去”和“引进来”。即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的优秀教师走出国门,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参与国际教育合作与学术交流,更新其原有的知识结构,造就一支有一定学术造诣,能参与国际活动、进行国际交流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可继续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其在学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向纵深方向发展。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与国外院校间的师资交流合作必须避免形式主义,而从实处做起,做细、做精!

3.需改变在“在中国留学就必须用汉语教学”这种观念

因为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学习汉语,而主要是在中国学习相关的课程。所以,用英语等中介语授课不仅可以绕开汉语这个难关,降低留学生学习的门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激发他们来中国学习的欲望。在政策规定上明确规定海外引进的教师应承担一定数量的英语专业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选派优秀师资出国培训的同时,切实明确其回国后开展英语教学的任务。任务具体才能努力方向准确,国外培训的收益才会最大化。其实,用英语开始部分专业课程,不只是留学生的需求,也是中国学生所希望和欢迎的。

4.在引进和开发国际课程的同时,也要加强和挖掘有中国特色,展示中国文化知识、科技成果的课程

“国际化并不排斥本土化、民族化,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国际化要依赖本土化才能生存,本土化要依靠国际化才能发展。”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从古到今,无论是在人文教育、科学技术,还是政治经济、民俗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而我们若能把这些东西系统地、科学地整理出来,编辑在设置的有关专业的课程之内,加以创新性的利用,不仅可通古而知今,而且还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多地理解和认识中国,促进国际沟通和交流。现代研究者们对《论语》中“中庸”“和谐”思想的研究,引导着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而对《孙子兵法》从商业运作方面的解读,对《三国演义》从领导方式、权谋方面的研究,都是对现代社会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的,也是我们应该去传承和发扬光大的。

总之,课程国际化一方面是课程与国际接轨,国际教育通用性原则和多元文化交融而呈现的一体化趋势;另一方面因其开放性和文化的互异与继承而呈现的多元化趋势。因此,我们要在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上多投一些力量,多下一些工夫,使教材建设上体现国际化,跟得上国际教育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芳.高等教育与经济全球化关系探讨[J].经济师,2005(05).

[2]沈文忠.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中课程国际化问题初探[J].外国留学生研究,2008(03).

[3]薛崇.辽宁留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