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家养老的调研报告范文

居家养老的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居家养老的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居家养老的调研报告

第1篇:居家养老的调研报告范文

>> 加拿大: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医疗服务队伍 软硬结合的“家庭医生” 以和谐医患关系为基础探索家庭医生契约制服务新模式 以家庭医生为主导团队式管理社区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估 探索中践行长宁特色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 上海农村家庭医生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捷克家庭医生工作模式简介 菊园新区“三位一体”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探索 家庭医生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新探索 感受英国的“家庭医生” 厨房里的家庭医生 社区家庭医生工作的思考 家庭医生的一天 “体制外”的家庭医生 群众身边的家庭医生 我的家庭医生菲尔德先生 天山牧民的“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等 家庭医生飞利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佘瑞芳, 谢宇, 刘泽文. 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 中国医院管理, 2016, 36(7): 7-9.

[6]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 人口学词典[M]. 查瑞传, 邵宁, 杨魁信,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1992.

[7]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EB/OL]. (2007-12-27)[2016-12-29].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1, 19(8): 511-512.

[9] 王丽敏.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及对策[J]. 商业经济研究, 2016, 35(5): 94-97.

[10] 王素英, 张作森, 孙文灿. 医养结合的模式与路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调研报告[J]. 社会福利, 2013, 22(12): 11-14.

[11]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 残疾人研究, 2011, 1(2): 11-16.

[12] 上海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4)28号][EB/ OL]. (2014-04-04)[2017-03-14]. .

第2篇:居家养老的调研报告范文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想了解一下关于农村的养老情况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养老调研报告,欢迎查阅。

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农牧民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外,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牧民也同样面临市场风险和程度同等的生活风险,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大大提高,而目前以城乡属性分层社会保障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仅就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全区参加“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的农牧民人数约有85万人,还不到全区农牧业人口的7%,而90%以上农村牧区人口的老年保障,几乎全部依靠家庭保障。而随着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牧区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

一是农村牧区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重。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底,农村牧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的比重为6.2%,预计到20xx年前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比现在高出2—6个百分点。

二是农村牧区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牧区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据抽样调查统计20xx年农村牧区家庭户均人口下降为3.72人。家庭小型化使农村牧区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压力增大。这种压力一方面表现为经济供养,另一方面是与父母分开居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

三是土地养老功能弱化。后,农牧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这不利于农村老年人利用土地所有权的置换为养老提供一定的保障。由于土地比较收益不断降低,土地在农牧民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进一步降低了土地的保障功能,农牧民难于完全依赖土地实现养老保障。

四是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的增强,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弱化了家庭的内聚力,也淡化了孝敬老人、赡养父母的传统观念。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滞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单一。1992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方案中确定的缴费原则是:“坚持资金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根本无法兑现集体补助和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绝大多数普通农牧民得不到任何补贴,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和鼓励性储蓄。既未体现“社会保险”,也未体现“社会共济”,名不符实的“养老保险”使农牧民难以接受和认同。

二是保障水平低。民政部门实施的《基本方案》考虑到农村牧区发展条件的差异,规定了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10个档次缴费。但是由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普遍水平低,家庭生活困难,再加上农牧民对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档次。这样低标准、短周期的资金周转难以达到养老保障作用。

三是体制不顺,管理混乱。从目前已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地区的情况看,农村社会保险机构只在县级以上才设立,乡镇还没有健全机构,行政村也没有设立代办员,专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由于技术落后,管理混乱,还出现了个别违规操作的挪用和挤占行为。

四是经费短缺,工作开展困难。根据《基本方案》规定允许从基金中提取3%的管理费来弥补业务经费的不足,很多经办部门就是依靠这笔费用来维持日常的业务工作。而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地区的同级财政从未划拨过农保工作的专项经费,致使工作开展的难度加大。

另外,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牧区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失地农牧民和进城务工农牧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失地农牧民,由于征地的安置补偿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缺位,其中相当多的人成为“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三无”人员,直接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失地农牧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比下岗工人问题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给于更多地关注。

二、建立和完善我区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的政策建议

1.提高对农村牧区养老问题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性的认识。这主要指各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农村养老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决不能将养老仍然看成是一家一户自己的事情。老龄化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家庭养老势单力薄,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多年来将老年社会保障视为城镇居民的专利,这不符合社会保障的公平价值原则,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思路相背离。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潜在危机,万万不可持无关紧要的态度。

2.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机制。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与传统大家庭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相联系的一种方式,也是老年人最感舒服的一种方式。虽然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家庭养老受到严峻挑战,社会养老成为现代必不可少的养老方式。但是家庭养老并不是就要消亡,相反,它还是一种很重要和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这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目前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养老方面,而且,中国人传统的亲情养老,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也无法取代。因此,家庭养老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会被社会养老完全代替。在目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发展和完善它。要积极建设和宣传新的养老观,鼓励和支持签定养老协议书,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组织对强化家庭养老的重大作用,加大执法力度,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严格执法等等。

3.坚持因地制宜与自愿的原则,避免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刀切”。我区地区差异大,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保险意识等方面的制约,短期内让农牧民普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条件不成熟。要避免强迫农牧民参加的做法,杜绝“好心办坏事”。因为这不仅增加了农牧民的负担,而且也不可能持久。只有坚持自愿原则,并通过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与政策引导,才能使这项工作健康持续地运行。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搞,以点带面,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进。

4.继续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从目前的农村牧区情况看,单凭任何一种保障都不能承担如此重任,必须多种保障手段综合运用,这才是解决农村牧区社会养老的有效途径。应当允许各地区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20xx年我区将全面启动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制度是为收入难以维持农村牧区最基本生活标准的人群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克服了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存在的救济范围窄、标准低、随意性大的弱点,使社会救济有了普遍的适应性。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无疑是对农村牧区养老的有力补充,对此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落实资金,尽快把农村牧区低保工作全面推进。20xx年国家将我区列为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试点省区,参加试点的11个盟市、98个旗县,共有9342人领取了奖励扶助资金。对此各地区要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来提高农村牧区养老的保障能力,由于我区各地区财政收支状况各不相同,对此各地要认真落实资金,本着实事求是、合理负担的原则,划分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分担比例,建立奖励扶助资金发放的安全快捷通道,坚持资金封闭运行、社会化发放的原则,确保资金到户到人。

5.切实做好失地农牧民养老保障工作。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将被征地农牧民养老保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被征地农牧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确保被征地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对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被征地农民不同年龄段,制定保持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办法和养老保障办法。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应按规定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可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范围,通过现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对城市规划区外的被征地农民,凡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要按有关规定将其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没有建立上述制度的地区,可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提供必要的养老,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当地的社会救助范围。

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范文(二)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39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老年问题,国家颁布了许多社会福利政策,目的是不断地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使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靠。根据这一问题,本公司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以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为例,共有706份问卷,其中北京市有403份,上海市有303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养老问题的真实状况:

1、是否担心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

担心和不太担心可以说是各占一半,有将近43%的人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有所担心,57%的人不太担心或尚未考虑养老问题。从所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人们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并不是很担忧。一是北京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更发达;二是北京上海的养老机构非常多,并且有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做后盾;三是在北京和上海工作生活的人要面对的其他方面的问题(譬如说房价问题)比较多,因而养老问题属于次要;四是北京上海适合年轻人打拼,许多年轻人选择年老后退居二线城市。

2、选择的养老方式

在这一问题上,选择有子女抚养的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公立养老机构占多数,也有少部分人选择其他的养老方式。总体而言,养老方式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各种各样的养老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可见,人们对未来的养老有了更新的认识,不再死守着家庭养老和养老院等单一的养老概念了。同时,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社区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

3、赡养老人的意识

当今的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要考虑自身职业的发展,还要顾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生养小孩赡养老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数据显示,将近一半的人不愿意把老人送进条件较好的养老院,尊重父母意愿的接近30%。被问及自己未来赡养老人的压力时,有36%的人认为压力大,25%的人认为压力较小,37%的人选择没什么压力或没考虑过。可见人们赡养老人的意识日渐淡薄,许多人不愿意负起赡养老人的责任,认为赡养老人会加重经济等各方面的负担。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独生子女的增多,“4+2+1”模式的家庭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将面临经济上、时间上等诸多的养老问题。同时,人们对赡养老人的概念也比较模糊,赡养老人不是只把老人养活,二是要悉心照顾老人,周到的考虑老人物质精神上的各种需求和需要。近年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精神上的孤独寂寞是不可想象的。许多空巢老人并不缺少物质上的东西,而需要在精神上给与帮助和照顾。而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不但没有赡养老人的意识,甚至还出现了啃老的行为。

养老问题是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而养老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适当延长事业、企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年限,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2、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使老年人的身心更加健康,鼓励老年人继续为社会服务。(如:国外的空姐都是年龄大的人,香港的出租车司机老年人居多。)

第3篇:居家养老的调研报告范文

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一般至少包括夫妻和子女两代人,并普遍存在三世同堂的现象。随着社会和时代变迁,传统的家庭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变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和家庭模式多样化,成为中国现代家庭的主要特征。而这些结构性变化的结果就是空巢家庭和老龄鳏寡孤独家庭增加。2000年中国的家庭规模为3.44人,比1990年减少了0.52人,比1982年减少了0.97人。到2004年,中国农村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仅为4.08人,城市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仅为2.98 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现在平均每个家庭人口为3.1人。以两代户组成的家庭已成为中国家庭户的主体。随着青年人口流动的增多,城市空巢家庭大量涌现,在城市,大概有 20%以上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这不仅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也给本就不充足的社会福利供给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目前中国老年人福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现有的老年人福利事业主要由政府承担,存在资金不足、机构数量少、服务水平低的问题。随着时展,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需求都在增加。传统意义的养老,只是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现在的老年人,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后,还有参与社会、娱乐文化、社区活动、医疗保健等需求。无论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实现老有所养出发,还是从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出发,都迫切需要拓宽老年人社会福利项目和内容,加快构建积极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体系是我国社会福利改革的重要问题。

二、空巢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实证分析

本调研报告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空巢老年人的福利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的类别主要是:家庭人员基本情况、家庭收支状况、社会福利需求情况、社会福利享受情况。其中社会福利需求包括养老需求、健康需求、休闲需求、情感需求等。本次问卷调查的地点为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某小区、包头市青山区某小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某小区。这三个小区居民家庭处于中等收入水平,老年人的年龄段为60――75岁。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86份,其中有效问卷79份。

(一)调查中,空巢老年人分为有子女老年人和无子女老年人两种。其中,有子女而处于独居状态的老年人独居的原因主要是子女无力或无时间照顾、不想麻烦子女、不愿或暂时无需与子女同住,所占比例分别为18.2%、18.2%、63.6%。家庭人口为两人、一人所占比例分别为83%、17%。

(二)调查中,空巢老年人家庭收入在3001元以上的家庭占75%,家庭收入在2001元――3000元之间的家庭占16.7%,家庭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8.3%。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为退休金、养老金、打工收入,均没有子女提供的赡养费。家庭支出在2001元以上的家庭占41.7%,家庭支出在1501元――2000元之间的家庭占33.3%,家庭支出在1500元以下的占25%。家庭支出中支出额较高的几项分别为食品支出、医疗支出、交通支出。

(三)问及未来的养老计划时,72.7%的老年人选择与子女共同居住的居家养老方式,18.2% 的老年人选择社会机构养老,9.1%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方式仍是老年人最期望的养老方式。选择社会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主要是出于“ 不想麻烦子女”、“可以与更多人交往、交流的”这两项原因。被调查对象认为居家养老存在的困难主要是缺乏便捷、价廉的养老生活服务、医疗服务以及找不到称心的家政服务员或保姆。

(四)调查中,对自我身体状况评价为不好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16.7%,自我评价为一般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33.3%,自我评价为好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33.3%,自我评价为很好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16.7%。能够享受公费医疗(包括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83.3%,自费医疗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16.7%。调查涉及的老年人均是每年体检一次。就医频率较高的的医疗机构分别为市级医院、社区门诊。老年人认为最需要政府或社会提供老年人医疗保健中心、 应急支援等服务,67. 83%的老年人希望政府建立老年人医疗保健中心、42. 03% 的老年人需要应急支援服务、33. 31%的老年人需要家务助理服务

(五)调查问卷显示,老年人日常休闲活动主要是晨练、看电视、打麻将等。活动场所单一,主要是社区小广场等。居住社区内没有老年活动中心或其他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场所。

(六)调查问卷显示,老年人平时接触的对象主要为子女、亲属等,社区内邻居交往较少。老年人与其他人员联系的方式主要是电话联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电视、报纸。

(七)本问卷中列举了部分现有老年人社会福利项目,如住房福利补贴、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活动或设施、在公共场所享有优先服务或绿色通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享有优惠补贴等,请被访老年人勾选其已享受到的项目。被访老年人表示社区内有为老年人提供的简单健身器材,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没有安排过以老年人为主的文体活动;在公共场所没有优先享受过服务,但是在一些旅游景点等,享受过票价优惠等;平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车,可以享受到老年人优惠;对可享受的老年人福利项目不知道或不清楚。

(八)本问卷的最后一项为老年人生活中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希望解决健康医疗问题的比重最高,占59. 69%,其次是生活照料问题,占24. 82%,住房问题占21. 86%、文化娱乐活动占 14. 89%。可见,老年人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健康医疗和生活照料问题。

三、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的空巢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发展建议

(一)空巢老年人的福利需求中,生活照料和健康医疗的需求较为迫切,政府应重点提供相关项目的资金扶持和政策的扶持。根据调研结果显示,便捷、价廉的养老生活与医疗服务是空巢老年人的主要困难和需求。在坚持政府主导责任的前提下,提供服务方式上,将社会福利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提供环节由政府转向非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简化民办福利机构的申请、审批手续,并提供水费减免的政策优惠。

(二)空巢老年人多是低龄老年人、较健康老年人。我国低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75%,他们多数可以生活自理,有固定的住房、收入、积蓄等,因此对这部分老年人,必须依托社区和养老机构提供必要的养老支持和补充。社区养老这一新型模式以其地缘优势和价格优势,已逐渐被老年人们接受,未来将成为重要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提供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实现社会化供给,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建立社区照顾体系,把社区建设成为老年人享受社会福利的快捷渠道。社区照顾的最大优势为让老年人尽量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政府、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支援,如家务助理服务、老年人日间护理中心、社康护理服务。

(三) 空巢老年人现有能获得到的生活照料服务主要是一些家政服务、老年饭桌等,老年人们对服务的满意度较低。生活照料服务的项目有待拓宽,服务的质量有待规范。目前家政市场的服务员素质偏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服务机构应该加强这类人员的培训,普及简单的医疗救护、老年人饮食和老年心理等知识,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家居维修服务是一项新的老年人生活需求。这类服务的突出特点是提供家庭设施简单装修,安装方便老年人的生活设施,例如扶手、防滑措施、自助设施、门铃等。

(四)调研结果显示,空巢老年人的健康医疗服务的需求较高,且对现有服务的满意度较低应从居家护理、定期健康检查、医疗救护知识普及三方面入手普及。应在社区开设老年人医疗知识咨询和培训站,提供疾病防治和咨询服务。由于身体进入老年期,易患各种疾病,加上有些疾病体征和症状不明显,定期检查,掌握详细的临床资料及时观察对比,能够有效防止或控制疾病,而且 “以防为主”更能够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率。

第4篇:居家养老的调研报告范文

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接近3亿,其中90%是空巢老人。这就意味着,20年后将有2亿多空巢老人。全国老龄办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指出,今后老年人空巢比例持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空巢现象将更加普遍,空巢期也将明显延长,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将侵袭众多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报告还显示,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大中城市的老年独居、空巢家庭比例更高,他们排行前五位的心理健康问题依次为:认知问题、睡眠食欲、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和适应问题。

抑郁和焦虑侵袭空巢老人 倾诉受挫以极端方式发泄

西安市城市老人居家养老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偶尔和经常有孤独寂寞感的老人占到32.8%。另一项针对城市老人的心理调查则表明:脱离社会角色后的老人中,28%都会有明显的抑郁自卑情绪,空巢老人感到自己“没有价值”者明显多于非空巢老人,而在异地忙碌工作的子女们对此往往有心无力。

王文(化名)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老师,父母均在四川,父亲半年前退休。最近几个月,平常很节俭的母亲不再考虑长途电话的费用,经常打电话抱怨王文的父亲脾气特别大。不仅如此,老两口动不动还为小事吵得厉害,这让工作繁忙的王文感到身心疲惫。“国庆长假回四川,本想好好休息,结果却成了专职的矛盾调解员,比上班还累。我在西安学习工作多年了,以前父母一直很支持,关系也很和睦,真不明白为什么父亲的脾气变得这么大。”

韩养民研究员在调研中发现,相对于女性,男性老人的心理往往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出现抑郁、易怒、偏执、轻生等症状。陕西阳光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心理咨询师胡宝华在面向西安诸多社区老人的咨询案例中,也发现同样的问题:“退休后,一些男性老人性情大变,脾气暴躁,而女性老人的表现更多为唠叨。”

一项有针对性的研究报告显示:老年人在生理、肉体上虽然逐渐衰老,但心理和精神状态有时对此并不接受,一方面,老年人生命功能的萎缩、怠惰、障碍和衰退等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其精神、意识、审美层面却呈现一种亢进的张力和表现欲,通过唠叨、愤怒、召唤等行为,希望得到更好的关注,希望能更好地倾诉自己。这样的倾诉一旦无法进行,甚至会以较为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常年生活在潘家村的王力琴今年76岁,生活能自理,老伴去世多年,常年独居在两室一厅的房子里。老人很少出门,除了买菜,几乎都在家里待着,对于很多老年人习惯的打牌、逛公园等都没有兴趣。她的邻居都是原来一个单位的老住户,据他们反映,王大妈为人和蔼亲切,有两个儿子,前几年因为住房问题和儿子闹了矛盾,尽管都在一个城市,但儿子从不来看她。孤独的老人每日凌晨左右都会在家里大声喊叫,发泄苦闷情绪。邻居张大妈对她特别同情:“年轻人不理解,还以为老人在发神经。我们是老邻居,心里最明白,她就是孤单。”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认为:真正需要专业、需要全社会关爱的是高龄、失能、半失能和空巢老人,尤其是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他结合实际工作得出结论:心理干预进社区,尤其是对空巢、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上门服务,是很好的缓解办法。

对心理或行为变化提高警惕 关爱常有特效药一般的功效

最近几天阳光比较好,68岁的韩大妈带着自己的宠物小狗“瑞瑞”坐在明德门广场台阶一侧发呆。老伴两年前去世后,女儿就把她从汉中接到了西安。子女们平常都忙于工作,偶尔在周末才有空看望老人。老人身体还好,就是换季时有点哮喘。只要天气允许,每天早晚五六点钟到明德门广场遛狗是老人最重要的休闲活动。现在,韩大妈的腿脚有时不太灵便,她特别容易生自己的气,常常自怨“老了,不中用了”。她与子女的联系更多是靠一部磨得发旧的手机,女儿不能过来的时候,能听听外孙的声音。说到外孙,老人褶皱的脸上顿时会荡开笑纹:“我一点儿都不怪他们,儿女们大了,有自己的生活。”老人了解世界的途径是报纸,但两年前视力开始下降,报纸现在也不看了。

类似韩大妈这样的老人,被称作“低龄空巢老人”。他们身体相对健康,恰逢子女正在事业奋斗期,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关注。这部分老人退休时间不是很长,认知、视觉、听觉、生命减退、思维老化、社会角色的变化等等都会引发心理变化,担心自己被忽视,“不中用了”的想法也容易出现。这个时期的抑郁、焦虑等问题相对不太严重,但如果漠然忽视且不及时干预,或将诱发严重的健康问题。空巢老人因严重抑郁自杀的案例偶有发生,让家人非常伤心,遗憾的是,他们之前并没有特别注意老人的心理状态。

关爱,有时甚至有特效药一般的功效。李喜珍老人今年77岁,3年前,她自愿和老伴住进了养老院。子女每周都会接老人到处转转,老两口情绪特别好。李喜珍指着窗外正在散步的老伴说:“以前,他脑梗留有后遗症,腿脚不方便,在家我也照顾不过来。这里有专业护理人员,也能参加专门的活动,现在他都能自己洗衣服了。”照顾老两口的护理员表示,高龄老人的精神状态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明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缺乏子女关心的老人。李慧林今年81岁,住在长乐宫老年公寓。老人患有轻度老年痴呆,认不清人。但老人对有件事却记得特别清楚:每个月25日以后,老人见人就问“我儿子在哪儿?快叫他来看我”。由于家庭关系紧张,儿子每月来养老院交一次费用,也不碰面看望她。老人没有夏衣,公寓负责人陈易就把母亲的衣服送给她,老人一见陈易就说:“你看,我穿你妈妈的衣服,好,好,好!”想念子女是老人无法割舍的情怀,每逢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老人的儿子时,李慧林都会抢过电话说:“你快来看我吧,给我买点心。”电话挂了,老人还在重复说着这些话。由于缺乏来自亲人的关爱,老人一直郁郁寡欢,平常总是一个人发呆想心事,集体活动都不参加。陈易对此很无奈,作为护理人员,她只能做家属的思想工作,但她怎么做,也无法替代来自老人亲属的关爱。

子女对老人精神问题缺乏警惕 各种媒体针对老人的节目稀少

西安市几家养老机构负责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子女们大都缺乏对高龄老人精神状态的警惕意识,对老人健忘、多疑的前期状况并不很在意,总以为“年纪大了有点糊涂”很正常,殊不知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的几率达17~20%,由于不了解老年人的疾病症状,很多家庭矛盾也因此产生。

陈易坦言自己也是这两年才开始了解该疾病的。公寓患老年痴呆症的高姓老人今年92岁,脾气暴躁,特别多疑,这使得本来很孝顺的儿女非常伤心,老人的女儿曾委屈得想过自杀,不愿再来看望老人,直到护理人员解释清楚原因后,子女们才明白过来。

老人们的休闲生活多以自娱自乐为主,逾七成老人选择看电视,选择听广播的老人则达到32.05%。据统计,

相对于接近总人口12%的1.67亿老年人群体,开办老年栏目与老年节目的电视台、频道不足总数的2%,每天播放的时间不到2小时,与整体情况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在一些面向全民的电视节目中,短信投票、网络参与等形式,客观上也难以让老年人参与。对于老人抱怨被社会遗忘的这种心态,韩养民表示认同,他说:“同样是心理问题,大家似乎更关注年轻人、中年人。媒体上的娱乐节目成风,但针对老年人的话题显得数量很少,类型也较为单一,专业化的老年频道更是非常少。”

(据《西安晚报》文/张潇、代薇)

透视老人九种心理类型

1、愉快积极型 这类老人性格开朗、心情愉快、热爱生活、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直接兴趣型 这类老人能理智地接纳和适应离退休后的变化,坦然而合理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生活知足常乐,并能主动搞好人际关系。

3、关心健康型 这类老人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唯恐年老体弱多病。有的人确实有病,但夸大病情;有的则是基本无病,却千方百计找出自己的“病”。

4、超凡解脱型 这类老人性格一贯内向,退休、离休后更是减少社交。他们对晚年生活要求不高,能平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轻意开口求人,往往有抑郁心理。

5、追求支持型 这类老人依赖性强,需要别人在情感上支持他们,在生活上帮助他们,用别人的同情获得自己情感上的满足。一旦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或不愿意帮助自己,从而出现沮丧情绪。

6、坚持工作型 这类老人通常是一些青壮年时期胸怀大志但是壮志未酬的人,他们总是用忙碌的行为和更加努力的工作,来证明自己还有能力。

7、冷淡型 这类老人认为生活很苦,而自己对现状又无能为力。他们内心很痛苦,于是只能用回忆以前愉快的经历作为乐趣。他们给人的印象冷漠无情,其实是无可奈何的表现。

8、自责型 这类老人回顾自己一生后,发现一些目标没达到,就把这些失败都归罪于自己无能,因而常常自责甚至有自我犯罪感。这类老人极其自卑,常常自怨自艾、沮丧和心灰意冷。

9、愤怒型 这类老年人往往多疑,把自己看作是环境的牺牲者,似乎谁都和他过不去,感到生活毫无乐趣。回顾往事时,把失败原因归咎于客观,把怨恨发泄在别人身上。他们人际关系很差,自己孤独、怪僻。

上面九种典型的老年人心理活动类型,对某一个老人来说可能不完全符合,但可能有一种类型的特征会较为明显。

(据11.2.10《广西老年报》文/张海)

做梦有助维持心理平衡

梦中的事往往是心里所想的事,于是有了“梦从想中来”、“梦随心生”等说法。

梦是人生命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人睡眠中,有少部分大脑皮质细胞仍处于兴奋状态,并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渐渐活动起来,梦便这样就产生了。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做梦是一种痕迹刺激,并且大都是陈旧痕迹的兴奋。”这些痕迹刺激,有的属美好回忆和念恋,有的属对未来的愿望和想象,有的属过度的忧愁和担心,有的属可怕的断想和悬念……由此形成的梦,大都是清醒时的意志通过大脑中兴奋着的那部分组织加工、复制后曲折地表现出来的。

“夜有所梦”完全是“日有所思”的结果,不能盲目地认为做梦是病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做梦对人还是有一定好处的。有学者认为,做梦是恢复大脑细胞、产生用以积累、整理、储存来自外界和机体信息的蛋白质的重要时刻,有助于维持人的心理平衡、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不过,做梦过多也不是好事,中医称之为“多梦”,因为它容易造成大脑的疲劳,乃至形成神经衰弱,进而影响工作、学习和记忆。

除了注意睡眠卫生、坚持睡前用温水洗脚、排空大小便、饮食适量、铺盖和穿着软和、避免各种刺激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服一些药物来辅助睡眠。中医多从调节心的功能入手,――

如果属于阴虚火旺的,可用阿胶、鸡蛋黄长期炖服或龙眼肉、白木耳一起煮食喝汤,也可服用中成药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

如果属于心脾两虚的,可用黄芪炖母鸡,粳米加大枣、莲子煮粥,或炖服人参均有显效,也可服用中成药归脾丸、健脾丸等。

如果属于心胆气虚的,可用茯苓大米粥、酸枣仁鸡蛋茶等以食代药,也可服用中成药安神定志丸、交泰丸等。

如果属于痰火扰心的,可用橘子皮、萝卜子、白芥子熬水频服,或常饮绿豆瓣茶、常吃生萝卜等,也可服用中成药黄连上清丸等。

(据39健康网)

且将花甲当花季

常见有些离退休的老同志,或摇首曰“不中用啦”,或长嘘日“行将就木了”,有的叹一生之多舛,有的慨一世之庸碌,于是终日郁郁寡欢,寂寥且日见老迈。

相反,另一些老同志,他们尽情享受大自然和社会赋予他们的美好情趣,或打拳跳舞,或著书立说,或垂钓植花,或含饴弄孙……闲情逸趣,尽在不言中。

年龄是要在人的外形刻下印痕的,然而那些热爱生活的老同志揭示了这样一个奥秘――心理的衰老才是真正的衰老。常言道:“青春保不住,白发自然生。”虽然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制造出长生不老的灵丹,但在精神上却有许多妙方,“且将花甲当花季”就是其中一剂。

将“花甲”当“花季”,首先要的就是乐观。乐观,使原本枯燥的岁月染上了浪漫的色彩;乐观,使原本贫乏的生活充满了勃然的生机;乐观,使原本僵持的窘态出现了宽松的弹性。乐观是心灵安宁的镇静剂,乐观是生活的一潭溪水。生活里有乐观相伴,任何干枯都会得到滋润。没有乐观的情绪,就是自己将精神世界摧垮。缺乏乐观的细胞,就是将自己置于烦闷的火山上。

乐观,不是蒙上眼睛自我陶醉,而是正视生活抱定了坚定信念。乐观,不是捂住双耳盲目寻求,而是等待机会所表现的深度涵养。乐观,是对生活的透彻理解,是对人生奋斗的感悟,是对命运前途的驾驭。乐观,既是一种超脱,也是一种聪颖,更是一种艺术。面对困难,乐观是取胜的制动阀;面对失利,乐观是转折的支叉点;面对选择,乐观是审视的标准仪。乐观,是对自己钟爱的表现。

长寿与乐观是朝夕相处的密友。一个人如果缺乏乐观精神,总是以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这也看不惯,那也不愿干,今天这里痛,明天那里痒,对身心都没有好处。如果像年轻人那样,坚信自己还不老,还可以学习很多知识,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就会不断体验到生活中的许多新乐趣。这不仅对身心有益,对社会的益处也很多。

“忘老”需要忘我,“忘老则老不至,好乐则乐常来”。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忙忙碌碌,奉献了很多,心里也很充实。年老了,退出了工作岗位,虽不会忘却这些,但也不能过分看重得失。

生活对老年人同年轻人一样公平,全身心地投向多彩的生活,且将花甲当花季,建造精神支柱,培养健康心态。有了有益的精神寄托,老年人就会有一颗

年轻的心。

且将花甲当花季,您不妨试试!

(据11.2.18《上海大众卫生报》文/陆叶)

对生命微笑

人生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很多坎坷、挫折,让人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是,我们不能抱着痛苦生活,应该乐对人生,时刻给生命一个微笑,因为,微笑是生命之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黄山迎客松的一侧枝丫伸出,如同人伸出臂膀微笑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然而它的成长是十分艰苦的。上天似乎对它有些不公,当它还是个种子的时候,就被丢弃在山崖间,为了生存只好破土而生,盘根错节于危岩峭壁之上。黄山山峰陡峭,根本无法留住很多水分,但它却以惊人的坚韧与刚强突破了生存的极限,深深扎根顽石之中,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所以,我们该向它学习,学会微笑地面对生活与坎坷,这乃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著名诗人泰戈尔曾写道:“你知道,你爱惜,花儿努力地开;你不知,你厌恶,花儿努力地开……”生命像朵花,乐观者预祝它结下甘甜的果,悲观者则担心它会消尽短暂的香。人生就是这样,若你微笑地构筑未来,眼前就会呈现一片光明;若你将思维囿于忧伤的樊笼,未来就会变得黯淡无光。所以,无论人们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花儿,花儿都不卑不亢,总是在努力地开放;同样,无论等待我们的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应微笑度过每一天,让微笑成为生命的主旋律。

让我们给生命一个微笑吧!再艰难的人生,也会因为有了笑容而变得轻松;再困苦的人生,也会因为有了笑容而变得从容。您觉得呢?

(据11.2.18《上海大众卫生报》文/佟晨绪)

好心情全靠自己找

有首歌唱得好:“穷也好来富也好,天天都要心情好,心情好来就健康,福寿一起到……”是啊,谁不想天天都有好心情呢?但好心情从何而来?答案很简单――主动去寻找。

人们每天要碰到很多事情,好心情就存在于这大大小小的事情里。如果你有意识地去找了,就可能获得好心情;如果你不主动去找,而任由这些事情来影响你的话,那么你不但收获不到好心情,反而还可能带来负担、惆怅、烦忧和不愉快。

比如出门听见乌鸦叫,如果你以为不吉利,就会心情抑郁、闷闷不乐。然而,如果你逆着常规去想,乌鸦和喜鹊是一家,乌鸦是替喜鹊来报喜的,这样想了你就会心情轻松、如沐春风。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们不受事物影响,却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同样的事物,你这样看和那样看,对你产生的影响截然不同。不少朋友老说生活中尽是烦心事、上哪里去找好心情,其实,只要牢牢记住叔本华的话,换个角度去看那些烦心事,说不定就会有享不完的快乐,天天都有好心情。

(据《快乐老人报》文韩/长绵)

站在山顶上往下望

有一位知名画家,对登门求教的青年画家总是很耐心地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