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通建设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兴,文明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对推进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市公路交通基础建设日新月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公路交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交通部在全行业中大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通过科学的决策和实施有效的管理,在积极探索生态公路、绿色运输、科技创新、精细化设计等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少建设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的宝贵经验。通过加强环保理念教育,创新理念、拓宽思路,建养并重,加大科研,加强环保执法力度等有效手段,使公路交通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交通惠民的目的。要结合生态保护战略的实施。在公路规划设计、建设与养护工作中突出环保和生态文明。
二、公路交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公路交通建设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公路交通往往没有把公路建设当作大自然这个大系统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加以处理,而在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公路本身的功能作用,而没有考虑公路与周围自然环境及景观的协调性。公路建设施工、运营对周围生态环境与植被破坏严重,公路修建除对沿线生物个体造成严重破坏外,还可能会造成区域生态环境不可估量的后果,比如一些公路的建设可能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交通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降低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坚持保护优先,有效保护公路所经过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有效解决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把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打造和谐公路交通的目标。
(三)交通生态文明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目标。当前随着大乌兰浩特规划的形成,城市框架在逐步拉大,城镇化推进速度的加快,我市公路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面对剧增的交通运输需求和资源、能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公路建设需要占用大量沿线土地,会对所经过区域的生态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建立节约型交通,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交通,已成为公路交通行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我们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环保,实现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建发展路、致富路,更应建环保路,这是惠及子孙的一件大事。公路交通建设是生产力,生态文明也是生产力;公路交通建设是发展,生态文明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
(四)交通生态文明与公路交通建设同等重要
公路交通建设,一方面要不断满足地方经济、社会、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正确处理公路交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加快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路交通发展步伐,固然重要,但重视交通生态文明工作同样也很重要。如果环境遭到破坏,恢复要花费的资金将更多,时间也将更长。不注重环保,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交通建设决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发展。保护好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三、加强公路交通建设管理,有效控制生态影响
(一)生态文明是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公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目前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势在必行,进行公路建设就必然要占用土地资源、使用原材料,影响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如何在继续加快公路建设步伐的过程中最小限度地占用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公路交通事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认真处理好建设与环保的关系,用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公路建设目标,这一理念必须贯穿公路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养护等各个环节。
(二)加强前期工作中的环保工作
公路交通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在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中,都应当按照交通行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提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真正做到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要贯彻主动治理的环保工作思路,充分考虑沿线灾害和项目范围内的生态治理需要,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纳入预算,一并报批。
(三)创新设计理念,提高公路建设生态水平
设计工作要统筹考虑建设、运营、养护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维护的可行性、防火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凋性等问题。要合理选用线位资源和技术标准,将土地占用情况作为设计方案比选的重要指标,确定合理的公路路线走廊带、主要控制点和工程技术指标,尽量避让基本农田,减少占用耕地,充分利用荒山废地,避免设计简单化、格式化和唯标准化。要尽力优化设计方案,减少高填深挖,注意填挖平衡,鼓励采取降低路堤填土高度、选择合理的防护工程。公路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尽量在有路基上加宽改造,安全利用原有桥隧,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防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完善施工临时性用地的复垦制度,合理设置取、弃土场,把施工取土、弃土与改地、造地、复垦等综合措施结合起来,进行土地恢复和改造。要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减少对环境影响。
(四)加强工程过程管理,实行文明环保施工
有了环评报告、环保措施和环保制度,关键在抓落实。我们要将文明环保施工落实到每一层面、每一细节和过程。尽管重视环保工作会加大工程建设成本,但我们每一位建设者都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认识环保工作的深远意义。
(五)将环境监理工作落到实处
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将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等要求贯彻落实到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应作为工程监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工程监理体系。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控,提高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六)注重公路绿化工作
公路绿化要合理规划,科学实施。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重视景观和谐,精心维沿线生态林带。其次,坚持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合,优先选择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乡土树种,形成各具特色的公路绿化景观,同时降低公路绿化带生态廊道建设和管护
成本,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
这次调研活动,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市交通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及我局“四项工程”的实践载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查找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找寻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为确保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调研课题
调研活动分十三个课题:
(一)建设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形势分析和对策;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局规划计划科。
(二)税费改革后如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局基建科。
(三)整合公交资源,推进公交行业又快又好发展;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局公交科。
(四)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尽最大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便利交通的需求;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市公路管理处。
(五)加强监督,主动服务,为项目建设又好又快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分站。
(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客运发展;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市第二公路运输运理处。
(七)改进我市老年人免费乘车方式的思路与对策;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市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处。
(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现状调查研究;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市公路管理处。
(九)进一步加强交通科技管理手段在行业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完善交通信息化建设;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市公路运输管理处。
(十)加强监管,维护交通行业生产安全;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市第二航务管理处。
(十一)*市航运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市航务管理处。
(十二)加强重大项目工程监督,促进航道建设健康发展;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航道管理局。
(十三)改革创新船舶检验工作的思路;
调研组组长:*;责任单位:*船舶检验局。
其中,课题一、二、三被列为*市交通局重点课题。
三、调研方法
(一)上门走访:深入各县区、各下属单位、各交通企业就调研内容情况进行走访座谈,调查了解情况。
(二)查阅资料:请与各课题有关的业务科室、局属单位根据调研课题提供相关资料。
(三)现场查看:根据调研内容现场查看基层工作开展的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做好准备工作。各调研责任单位(科室)要提前了解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做到在调研前对开展的工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做到调研工作有序进行。
(二)做好业务指导。本局各位领导均参加本次调研活动,并具体指导。各责任单位(科室)领导要高度负责,严密组织,认真参与。要利用调研的机会,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
(一)重点摸清我县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及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解决库区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完善库区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及政策措施,推动库区各项工作。
(二)认真研究国家及重庆市对库区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政策措施,围绕解决库区产业发展、扩大移民就业、提高移民生活水平、维护库区稳定等问题,结合我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移民、扶贫和民族等特殊政策,进一步加快三峡库区绿色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步伐。
(三)为起草好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议文件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课题及分工
(一)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现状分析
调研重点:移民生活现状(包括土地占有情况、收入水平、居住条件、就业状况)和移民失业、养老、最低生活、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现状及新的保障措施,分城镇、农村的不同情况予以调研,提出意见。
牵头单位:县移民局
参与单位:县统计局、县劳动保障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库区各乡(镇)。
(二)库区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
调研重点:“十五”期间库区产业发展现状,库区“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经贸委、县农办、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三)我县库区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调研重点:结合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和推进库区新农村建设,对“十一五”库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和规划。
牵头单位:县农办
参与单位: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县辣椒办、县扶贫办、县医药公司、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四)加快我县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调研重点:库区集镇体系、道路交通、供电、通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现状,“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步骤安排及项目推进。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建委、县交通局、县市政园林局、县经贸委、县水利局、县国土房管局、县供电公司、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库区各乡(镇)。
(五)促进库区对口支援及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对口支援及招商引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移民局、县经贸委、县农办,库区各乡(镇)。
(六)提高移民安置质量和确保安得稳的对策措施
调研重点:移民工程推进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确保剩余移民搬得出,如何提高已安置移民的生活质量,确保稳得住。
牵头单位:县移民局
参与单位:县级相关部门,库区各乡(镇)。
(七)开发西沱古镇特色旅游的政策措施
调研重点:充分利用西沱古镇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发展古镇特色旅游,活跃第三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旅游局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文广局、县建委、县交通局、县移民局,西沱镇。
(八)加快我县库区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调研重点:库区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现状,在移民搬迁和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争取或制定的相关政策,促进其加快发展。
牵头单位:县经贸委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农办、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县辣椒办、县医药公司、县信用联社,库区各乡(镇)。
(九)加强我县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途径及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库周绿化带建设、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三期地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消落区治理、清漂等规划的实施、项目的推进。
牵头单位:县环保局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县国土房管局、县建委、县移民局、县市政园林局。
(十)我县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政策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五年库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的目标、规划和服务管理的工作措施。
牵头单位:县农业局
参与单位:县农办、县劳动保障局、县教委、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十一)库区社会事业发展专题调研
调研重点:摸清库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工作现状,分别提出推进以西沱一职中为基地的职业教育、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化阵地建设、实用科技推广应用等政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参与单位:县教委、县卫生局、县文广局、县科委、县财政局等县级部门,库区各乡(镇)。
(十二)确保我县库区社会长期稳定的思路和办法
调研重点:库区稳定(、治安、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现状、影响库区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措施。
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
参与单位:县法院、县办、县公安局、县安监局等县级相关部门。
(十三)我县库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调研重点:库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现状,加强库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库区基层民主,加大新型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领导干部及干部人才队伍素质,建立移民干部选拔任用的激励机制等。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参与单位:县人事局、县编办、县民政局等县级相关部门。
三、调研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这次调研活动的组织领导,县委成立以陈航同志负总责,李成群、李奎同志具体负责,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委研究室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整个调研活动的统筹和领导工作。
(二)强化责任。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要落实一名领导担纲,成立专门的调研组,指定主笔人员,并于4月15日前将牵头领导、调研组、主笔人员名单及联络电话书面报县委研究室。牵头部门负责起草综合调研报告,参与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部门的职能分工及牵头部门的要求分别承担各自的调研任务。各重点课题综合调研报告必须送县分管领导审阅签字后送县委研究室(县综合办公大楼413室)。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对调研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1.1调研报告对专业建设至关重要
物流教育专家天津交通职业学院薛威教授曾强调专业调研报告对于一个专业的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调研应着重对多方主体进行调研,这个多方主体主要包括学校、企业、毕业生,而且要把调研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走形式,最后得出非常珍贵的数据和结论,为建设好专业提供支持。很多高职院校每年也有类似的调研报告,有的是老师的课题所进行调研得出的数据及结论,有的是委托专业的调研公司进行调研而形成的报告,如麦可斯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报告,这一报告非常详细,针对专业建设方方面面都有统计结果及说明,但是这样的报告更多时候停留在管理层,并没有给每位专业教师查看或留存,要么即使有机会获得该报告,很多专业教师并没有认真阅读并仔细研究其中的数据及结论,为教学及专业建设所用。老师们应该深入学习调研报告,而且还应掌握专业调研的方法与技巧。
1.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可以采用“校企双带头人、校企双骨干教师、校企双向互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很多学校可能目前还停留在单向的教师队伍建设中,该新模式认为不仅应把老师们培养为学校的带头人,还应使其也成为企业的带头人;不仅应把老师们培养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还应使其成为企业的骨干教师;不仅学校聘请企业专家进学校授课,企业也可以聘请学校老师为企业培训或工作。这种新模式对于老师的培养质量要求是极高的,但这一模式正体现了技能、企业实战能力是高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2)采用“1+N”的教学团队模式。该模式具体指:一门课程由1位专任教师主讲,其中某些课程内容聘请多位企业专家分别授课,就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部分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团队模式,主讲教师与企业教师之间要保持密切联系,企业专家可能很懂实践,但不一定懂得教学,不一定懂怎么能让学生理解得更好。因此专任教师会给予企业专家教法、教态、重难点划分等方面的指导;而企业专家也要与专任教师交流准备给学生讲什么,怎样讲,某一知识点企业实际是如何做的,这样的双向互动既可以提高企业专家的教学水平,也可以让专任教师掌握更多企业实践经验,最终共同将一门课上好。作为教学团队一员,企业兼职教师们也可以参与年终评优,好的兼职教师会给予现金奖励。另外,这一模式可采用双薪制,即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上课的课时,学校既给企业兼职教师课时费,同时也给主讲教师课时费,因为主讲教师对其进行了职教水平的培训,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目前这一模式已得到很好的实践应用。
2课程建设方面
2.1最好不要交叉授课,一位教师讲好一门课
对于到底是让老师们不固定所上课程,什么课都能教,轮换上;还是让老师们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固定一门或几门课程,很多学校还比较犹豫。有的学校可能采取了前者的做法,认为可以锻炼老师的专业全面性。有的学校可能采取后者的做法,认为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专心上好一门课也不错。这里推荐第二种做法,但绝不是给老师减少工作量和降低难度。因为能把一门课上好,是一个持续改进、积累的过程,老师们才会感觉课程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会不竭余力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搜集有关课程建设的视频、图片、案例等各种教学资料,用毕生的精力去建设好一门课程,每次上课每次都有改进,都有提升。如果交叉上课,多年都不固定,这样实际上是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的。
2.2师生共建课程资源
教师们必须认识到上课不仅仅是专任教师自己的事,老师们也应发动学生们利用去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拍摄各企业的各种单证、实物、设备、流程说明等照片或视频,并提交到公共的交流平台上,大家共同学习,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比起老师一个人的力量,发动学生一起搜集资料并学习交流能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能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
2.3数字校园平台是课程建设的强大支撑
数字校园平台是可以供老师们实施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件、作业、资源的,也可以供学生们各种信息及完成的作业,也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它不同于普通的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课程网站往往是单向的无交流的学习资源,而这种数字校园平台给了老师和学生们更多的互动及交流空间,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批改作业,网上实训任务,进行各项数据统计等,能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3实训室建设方面
3.1实训项目的开发
实训项目的开发不是哪一位老师独立开发出来的,这势必受到个人思想的拘束,每一个实训项目的开发都是由多位专任教师与实训中心的老师们一起开发的,需要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训项目应设有单项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实训难度、所需知识层层提高,循序渐进,实训项目需体现专业性、丰富性、实用性。
3.2实训中心的人员配置
很多学校物流实训室或实训中心没有设立专人进行专项管理,往往是一个系仅有一两名管理员管理该系所有专业的实训室,没有针对性,对其管理停留在广泛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基本保障上,而且这些管理员教师往往是合同制的,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差。较好的做法是各专业的实训中心都应配备专门的实训中心主任、实训指导老师、内勤老师等,并且这些老师们应都有编制,职称可以走教学系列,主讲教师与实训中心这些老师职责不同,应各司其责,实训课的排课与理论课的排课分开,实训课排课由实训中心内勤老师负责,每次上实训课,主讲教师都会配1位实训教师共同授课,实训中心负责每次上课所需的设备调试、耗材、课程结束的场所及物品的归位等。传统的实训室人员配置无法让主讲教师提高上课效率,各种实训设备的养护也是非常欠缺的。
4社团建设
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设立社团或重视社团的建设。社团人员一般负责协助老师对实训室卫生进行打扫,对叉车充电,并对其他设备、物品等进行维护、保管。只要加入物流研习社,就有更多参加物流竞赛的机会,有更多时间在实训室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操作,技能娴熟度都大大优于一般同学,在就业上非常有优势,社团成员就业对口率极高,执行力好,非常受企业认可,达到了多赢的良好局面。好的做法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但一定要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变通和调整。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平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多学、多思、多讨论,也不断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学生学得更好、企业更加满意、学校发展更好。
作者:黄芬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今年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实现了“半年红”。 蔡荣章 摄
浙江经济“半年红”
“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GDP)20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2.6%,新经济动力增势较好。”2016年7月18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会,通报了浙江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单。而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同比增幅为6.7%。两相对比,浙江上半年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实现了“半年红”。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撰写的《关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指出。
经济数字密密麻麻,但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还是自己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388元,同比增长8.7%,在全国31个省、区、市排名第三,位于上海、北京之后。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领跑城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1.88,同比缩小0.01。
省统计局的分析师指出,收入增速环比回升,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工资涨了;受到房价上涨因素影响,房租收入提升了;还有打零工及技术工工资持续增长等,加上新农村建设、五水共治、迎接G20峰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吸纳了大量农村闲散劳动力,上半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速为10%。
“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业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工业回升态势较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出口份额继续上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公共服务保障有力。”参与调研的省人大财经委相关同志介绍说。
调研报告显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1―5月,事关补齐短板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投资增速均高于15%的预期目标。新开工项目投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另一项值得“表扬”的是进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出口增长2.6%,增速比一季度回升6.7个百分点,占全国的出口份额升至12.8%。调研报告指出:“外贸质量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和部分机电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型贸易模式对扩大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互联网+”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促使网络零售额迈入4066亿元大关,同比增长了35.4%;省内居民网络消费2183亿元,同比增长28.7%。同时,网络购物也带动了快递业务的快速增长,快递业务量突破24.7亿件,增长65.0%。
未雨绸缪:风险和压力不容忽视
从一季度GDP增速7.2%,到上半年的7.7%,浙江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单鼓舞人心。
“不过,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我省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调研报告写道。
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新旧动能转换尚不到位引致的经济分化加剧。调研报告直击问题:“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资源和市场加速向新动能增长基础和优势好的地区、行业和企业集中,旧动能经济部分比重较高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加速收缩,引致经济分化问题加剧。”
从地区看,得益于信息经济快速发展、人才集聚优势显现等多种因素,一些地区经济表现出色,如杭州市上半年生产总值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1―5月份贡献了全省51.1%的税收增量。与此同时,有的地方传统产业比重偏高,转型升级步伐不快,面临的困难较多,原本综合实力靠前的一些地区,今年以来发展速度较慢。
从行业看,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力、电气机械等六大行业,其新增利润占比达77.4%,而化纤、运输设备等9个行业利润为负增长。
从企业看,上市企业、大型骨干企业,以及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发展态势较好,但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局面仍在延续,1―5月小微企业亏损面达20.6%。调研中,许多企业反映,用工用地成本居高不下,人才引进难、应收账款回笼难、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民间投资增速和比重同比回落幅度较大。调研显示,虽然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逐月回升,但增速仅为4.5%,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为55.6%,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
在调研中,不少企业向省人大财经委调研组反映,“信心不足、预期谨慎,投资意愿偏低”。省发改委万家样本企业监测显示,二季度仅15.3%的企业表示未来三个月有投资计划。
同时,一些领域的潜在风险和压力也不容忽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不良贷款余额和关注类贷款余额继续双升。5月末,我省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26.5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0.2个百分点。另外,企业“两链”风险仍然较大,恶意逃废债现象仍然多发,个别地区的信用环境建设有待加强。此外,随着减税减负力度持续加大,“营改增”全面扩围,税收收入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不断增长,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任务仍然较重。
砥砺前行: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
“半年红”虽已过去,却仍将激励着未来更好前行。
为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省人大财经委建议,下半年,“要更加重视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更加重视投资的有效性,更加重视补短板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更加重视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更加重视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互联网的应用,让在线预约平台“火”了,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以特色小镇为引领的大众创业热潮风起云涌,成为我省新旧动力成功切换的典范,为新常态下浙江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
省人大财经委建议,要更加重视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要着力提升引导新需求和新消费,为新动能发展壮大提供更大空间;重视研究区域、行业、企业加快分化问题,加强分类指导,运用好改革、人才、资金、项目等政策措施,加快解决在培育新动能、推进转型升级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增强中小微企业的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绍兴新昌县,天姥山脚下的一个小平原上,一片欧式现代化厂房和高楼傲然伫立,这里是万丰航空小镇。在这个集研发、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园区,一条800米长的飞机跑道正在加紧建设中。借助国际并购,万丰奥特快速切入航空制造领域,在我省,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的范文一: 十堰市自实施 千企进千村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 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郧阳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子胥湖集团公司董事长周伟定点联系的扶贫村 郧县城关镇桃花沟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与现状
桃花沟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部,与郧县最边缘的大柳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丹江库区移民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根据国家贫困标准 (20XX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桃花沟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扶贫目标及对策
针对桃花沟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桃花沟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扶贫目标
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扶贫对策
一是完成村主干道的公路扩宽、硬化。
力争在20xx年前投资600万元完成郧庙路至村万头猪场的6.5公里道路扩宽、硬化,达到路石宽8米,水泥路面宽6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桃花大道景观带。
二是改善土地生产条件。
20XX-2018年通过对桃花沟进行水、田、路、渠的综合治理(面积450亩),形成耕地园田化、梯田化;新修河堤石岸 6000米,改挖河道400米;修建机耕路28条2400米、田间作业道36条4500米;维修库塘8口、引水堰渠4000米。
三是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
计划从20xx年开始,投资26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种猪繁育场,专门繁育子胥湖土黑猪(年繁育10000头以上),为贫困户和养殖大户提供优质种猪仔,对贫困户实行先赊后还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猪业然后,由子胥湖集团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并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基地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18年形成万头养殖规模。
四是建设千亩生态桃园。
计划20XX-20xx年投资200万元,建成1000亩生态桃园,引进最新的水蜜桃、油桃和大樱桃品种。桃园内套种草莓或花草,实行立体种植,配套建设一批观光景点,培植 春赏桃花、夏摘桃果 的桃文化观光园。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的范文二: 为深入细致了解扶贫村现状,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5月16日,我们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XX镇XX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通过召开村干部、村小组长座谈会,走访农户了解贫困现状,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村共有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47户,1318人,其中贫困农户71户328人,低保户44户70人。全村耕地面积1159亩,人均耕地0.88亩,农业生产主要以从事水稻种植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空心村现象严重;其村主干道交通已有改善,但村内道路大多还没有硬化,影响出行;没有公共休闲场所,村前屋后到处是大片垃圾,农村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居住环境和村民生活水平;农田田园化程度低,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山塘水库蓄水量小,水坡水渠经年未修,严重影响农田灌溉。
三是务农人员素质较差。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该村从事种农事生产的务农人都是老人,且初中以下和文盲、半文盲占相当比率,思想封闭、安于现状,只能选择劳动力程度不高的水稻等农作物,依靠仅有的土地和国家的扶助政策生活。村级组织缺乏能力组织村民合力发展,大量劳动力外流,造成特色产业难以规模和产业化。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技能水平低,就业途径少,门路窄等原因,收入水平也不高。
四是致贫因素多。主要是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技术等致贫,但该村有近60%的贫困户是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因病因残造成劳动力的丧失或要承担巨额的医药费用,大多数家庭入不敷出,形成疾病和贫穷的恶性循环,因病致贫已成为农村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五是扶贫对象的确定存在漏洞。从反馈的情况看,大多数已建卡的贫困户都有住房,甚至是近几年才建的新房,条件尚可。但有些家庭确实有困难,确实贫困的农户并没有确定为扶贫户。
二、扶贫工作思路及对策
据市公安局透露,今年以来,我市出台了大批破除户籍限制的便民措施。今年1~10月,有21.3万农村户口转成了城市户口,今后估计每年进城的农民工将达30~40万人。
(《重庆商报》10月24日消息 记者 邱竹)
“全国劳务电子商务平台”在渝投运
10月27日,“全国劳务电子商务平台”在渝投入运营。这个平台具有三大特点:全国最大、覆盖面最广和信息最精确。通过该平台,农民工只需拨打电话专线4007654321,就可得到就业指导老师全面、耐心的免费全流程就业服务。
(《重庆日报》10月28日消息 记者 杨帆)
“重庆民企・核心竞争力”论坛
为民企支招
“金融风暴,挑战与机遇并存,重庆民企应早做准备,抓住机遇,逆势而上……”10月31日,“重庆民企・核心竞争力――全球金融风暴下的产业机会和媒体责任”高峰论坛,在君豪饭店举行,300余名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界人士探讨金融风暴下重庆民营企业发展策略。
(《重庆日报》10月30日消息 记者 张雪峰)
重庆再揽“神舟”订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原总指挥黄春平,原总设计师、现任舱外航天服专家组组长刘竹生,以及现任总设计师荆木春,11月5日来渝。三位“大腕”参加了“长2―F火箭二期工程遥测地面监测站”初样产品质量评审会,并带来“神八”的订单――为火箭造“神眼”的殊荣,再次花落巴山厂。
(《重庆晚报》11月6日消息 记者 曹阳)
西南医院新药
治肺癌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获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从姜黄中提炼并制作而成的姜黄素药物可望成为我国首个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特效药。
(《重庆日报》11月11日消息 记者 杨帆)
重庆物流香港招商结“硕果”
11月11日,“重庆现代物流香港招商专题推介会”在港举行,吸引了国内外数十家物流业“巨头”参会,签约项目41个,投资金额434亿元。签约的41个项目中,投资金额上100亿元的项目1个,上30亿元的项目5个。
(《重庆日报》 11月12日消息 记者 曾 立 实习生 程 焯)
重庆出台“医改调研报告”
建议将医疗补贴直接发给市民
日前,市发改委出台《重庆市医疗体制改革基本思路探讨》调研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我市医疗体制存在的五大问题。市发改委建议,我市医疗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坚持“一个结合、三项分离、三个联动”的基本方向。报告还建议,医疗补贴直接发给市民。
(《重庆晚报》11月13日消息记者 王中亮)
物价水平继续回落
10月重庆CPI同比上涨2.4%
买肉买菜花钱少了、贷款利息也降了……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11月12日公布,我市物价水平继续回落,10月份重庆CPI同比涨2.4%,比上月降低0.3个百分点。从今年3月起,同比涨幅已经连续8个月回落。
(《重庆晚报》11月13日消息 记者 张彬)
渝轨道交通
2014年串联主城13组团
我局把公路建设作为全盘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其中,澄韦一级公路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茨沟大桥完成桩基62根,完成全部承台的浇筑,4个主桥墩累计浇筑高度174米,1#、2#、4#已封顶,3#完成45米;路基工程累计完成路基挖方24万方,完成素土回填7.2万方,完成灰土填筑1.8万方;征地拆迁完成韦庄交道两镇6村377亩征迁任务,占用地总量的52.3%,城关庄头两乡镇的征迁工作已登记确认,进入核算兑付阶段;联通、移动、电信三家杆线移迁工作已全部完成,广电网络基本完成,长线光缆已签订合同,电力杆线部分完成。S202线城区过境段工程已完成底基层和30公分二灰土3.709公里,回填土方32万余方,强夯7万余方,涵洞工程220延米,完成投资1600余万元。17公里醍醐至东白农村公路升等改造项目已完成11公里路基和3公里路面建设任务,完成投资700万元。
二、农村公路养管工作保持在较高水平
我们始终把农村公路养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出台《县村道养护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乡镇村组责任;将养护中心职工岗位类别由综合管理类转换为公路养护类,完成职工身份转变;下派25名养护中心职工到乡镇管理所工作,解决了业务部门和责任乡镇在公路养管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围绕交通运输示范县建设,扎实开展“好路杯”竞赛、公路干线化养护、文明路创建三项活动,公路养护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水平。公路超限超载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
三、城市客运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我们紧贴群众需求,努力提供更加规范舒适便捷的城市客运服务。组织出租车从业资格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经营业户从业素质;加强对出租市场的监管,首度消除春节等节假日期间的乱涨价现象;加大市场整顿力度,出台《县2013年城市客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意见》,查扣非法营运车辆42辆,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利用出租车LED屏幕宣传新平台,加大对好人好事、党风廉政等公益性内容的宣传,凝聚社会发展正能量,展示交通行业良好风采。
四、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抓好建养管运等业务工作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全系统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调研活动,先后组织座谈会9次,收集归类整理各方建议30余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4篇,为今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局机关认真落实县委“六项规定”和作风“五治理”有关要求,修订《交通运输系统制度汇编》,改进公车管理方式,强化工作纪律和交通执法监督检查,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持续好转;运管所组织“学法律、学、读经典”活动,出租车管理站再次开展“爱心送考”活动,免费接送考生人4000余次,赢得群众一致好评;《交通志》完成初稿校订,交通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创造性组织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考试,不断探索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的新途径。
大学生调研报告
***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发掘、培育和推出我县有特色和亮点并具发展潜力的项目,根据州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关于开展文化产业特色项目专项调研、规划及报告的通知》要求,我县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调研组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到河西镇、旅游局、石门关景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形成了《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报告》,以供参考。
一、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指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就是生态旅游,我们可以从九寨沟、香格里拉、张家界等景区对旅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的事例可知,生态旅游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主题,石门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石门关生态状况决定了必需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全县1957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除去水域、房屋、道路以及悬崖、山石等土地外,96.97%的土地上都有草木植被,其中:森林、灌丛、草坡等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2.2%,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7.2%,而石门关的植被保存得最好,森林比较茂密,处于横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为众多特有植物的分布与分化(变异)中心。生态旅游最原始的含义是森林旅游,可见,石门关得天独厚的生态状况为石门关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优越基础。第二,石门关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西坡之中,山势雄伟,观光效果较好,是天然的生态植物园,拥有各种植物200多科,2000多属,近万种。由于历史原因,交通阻塞,人烟稀少,使石门关纵深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地方至今人迹未至,实乃生态旅游的理想环境。第三,石门关人文景观丰富,有距今3000多年的苍山崖画,始建于明代的福国寺、玉皇阁等。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白族学者李元阳也曾到过这里,并在《徐霞客游记》和《游石门山记》中均有记载。第四,石门关在古代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要冲,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如今,随着320国道及大漾二级公路相继建成及投入使用,石门关距州府大理市仅21公里,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第五**作为“中国核桃之乡”,据统计境内核桃树共有24.86万亩,248.6万株,在石门关景区就有0.72万亩,5.1万株(包括光明村、金牛村)。如此众多的核桃资源为石门关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二、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旅游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承载物,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发的重要依托。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几年来在石门关共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景区公路、游路、栈道、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共投资420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旅游度假村、石门竹园、光明核桃生态园(农家乐)等一批项目,使石门关的接待能力得到改善。
随着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石门关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到石门关旅游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加,从1995年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今天的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00万元(截止2002年),占全县GDP的比重达1.05%以上。三、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石门关景区的硬件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石门关景区的一些矛盾渐渐显现出来,其主要矛盾是:一是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二是规划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配套差;三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工作与发展不相适应;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一时难以形成大气候。四、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在加快实现计划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发挥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新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筹措:一是以政策换资金;二是以项目换资金;三是以利益换资金。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石门关景区详细规划的总体指导下,独资投入对某些旅游景区、景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