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20-04
一、引言
对历史的研究通常能帮助我们寻找规律以更好地预知未来,科学研究同样如此,要把握任何学科的未来,最好途径就是先了解其历史。因此学科历史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术方法。从某种意义来说,对学科历史研究和反思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这种反思的深度广度,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科史研究服务于该学科的需要,通常关注本学科领域里主要理论问题的来源、解决情况以及解决方法等。通过研究学科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梳理出学科发展的清晰脉络,确保该学科的理论体系的自主性和基本价值,是所有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教育技术学这一年轻学科来说同样如此。通过对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发展历史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重要思想体系产生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领会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这种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分析角度对我们梳理教育技术学科,寻找学科自身发展演变规律,准确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科学史主要研究方法对比分析
目前,科学史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以科学史学科创始人萨顿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编年史方法,以柯瓦雷为代表的思想史编史方法以及以默顿和贝尔纳为代表的社会学方法。
以科学史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乔治・萨顿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史学观认为科学是实证知识,而科学史则是实证知识的积累史,其研究方法通常采用以大事年表的方法记录历史上出现的所有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由法国科学史家柯瓦雷开创的思想史编史家们则认为:科学本质上是观念,科学观念的发展是内在的和自主的,科学史是观念内在更替的思想史。与编年史研究方法相比,思想史研究方法既能从某个特定学术领域中寻找和选择能够代表其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科学事实和关键技术,又能深入分析这些科学事实和技术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演变规律,在科学研究的系统性上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以默顿和贝尔纳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史家们则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因而科学史可以而且应该写成科学与其它社会文化因素的互动史。科学社会史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其主张在研究科学发展的同时结合对应时代的社会背景。
实证主义编年史研究有助于人们快速而清晰地了解某一科学领域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和主要脉络,但对重大科学事件背后隐藏的科学演变规律却未作过多探究。科学思想史和科学社会史的研究者们在对科学人物、科学事件和科学成果进行记录和总结的同时,还试图通过历史解释的方式来寻找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发展规律。在学科史研究过程中,如果想找出蕴含于其中的历史规律,最好的方法是对上述几种方法取长补短,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加以综合运用,我们在进行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的历史研究时同样需要如此。
三、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充分借鉴了科学史的主要研究方法后,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者们最终形成了关键事件编年史研究、范式研究和学术人物思想研究等三种不同方法,由此也分别形成了不同视角下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发展史。
1. 教育技术学的编年史研究
与其他科学编年史相同,教育技术编年史研究也是对教育技术领域曾经发生的各类事件进行整理,通过分析其对本领域的影响程度来进行选择,最终形成不同时间点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技术重大事件列表。
目前已有很多各具特点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大事年表,如美国佐治亚大学Julie Moore 主讲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中,学生Saeid Roushanzamir和 Emily Giles 创建并维护了一个教育技术学大事年表(表1),该表的时间段基本上是从1920年代前后一直到2000年前后。针对每个时段里的重要事件都有较详细的说明和分析,其中列出每个年代出现的重要理论,如20世纪50年代的行为主义理论,20世纪60年代的系统方法,20世纪70年代行为主义理论开始向认知主义理论转化,20世纪8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普及所带来的对教学设计的巨大影响以及绩效技术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等。从这个大事年表中,我们可以通过那些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来把握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发展历程。
2. 教育技术学的范式研究
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首次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为当代科学思想研究建立了一个重要讨论基础。范式实际上就是在某个科学领域内,研究者们遵循的相关标准理论、思想观念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的总和,也就是研究者们对于特定对象所使用的各种研究工具和方法构成的体系。
在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以库恩范式理论为指导来解读和诠释教育技术学发展历史成为一种重要思路。不少学者根据自己的思考,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技术范式体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范式体系如赛特勒的教学技术四范式理论,即:媒体范式、传播与系统范式、行为科学范式、认知科学范式,蒂莫西・克诗曼提出的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范式、智能导师系统(ITS)范式、(Logo-as-Latin)范式以及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CSCL)范式等。运用科学范式理论研究教育技术学既有积极的推动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因为范式理论所倡导的多元化既能有助于从不同研究角度推进教育技术学发展,也可能影响教育技术学统一规范的理论体系的形成。
3.教育技术学的学术人物思想研究
学科基础理论的最终形成通常可以看作该学术领域大师们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研究的积累和沉淀。运用思想史研究方法,研读和分析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学术论著及其包含的观念和思想,既能从中梳理出引导学科发展方向的线索,研究成果最终也可以构成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基石。
虽然教育技术学的历史比较短暂,但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本学科和相关领域内无数学识卓越的大师通过智慧和努力,为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壮大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例如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巨著――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给出了很多教育基本理论的界定,成为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石。心理学家桑代克、斯金纳将行为反射理论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此外,皮亚杰的认知理论,香农的信息理论和拉斯韦尔、施拉姆对信息传播模式的定义对教育传播学后续发展的影响。皮亚杰、布鲁纳、维果斯基、格拉斯菲尔德等人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等。这些例子都说明不同历史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学术思想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巨大推动作用。
对教育技术学界重要人物的学术思想史进行追溯与解读,系统介绍、分析研究和评价大师们的学术思想,是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以及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理清教育技术重要理论的发展及沿革规律。
四、不同视角结合的教育技术学发展线索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的上述三种方法各有优点和不足。例如仅关注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事件,往往容易迷失于其中,难以从中发现规律。同样,如果脱离历史事件进行范式研究或是学术人物思想研究同样无法真正把握教育技术学的历史脉络,我们必须融汇和综合运用各种历史研究方法,结合教育技术历史研究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分别通过关键事件年表、研究主题和范式的演变以及主要学术人物思想演变的过程梳理出多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历史发展脉络。
1.理论与技术视角下教育技术学历史发展演化线索
各种理论与技术随时间逐渐引入教育,使得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题与研究对象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如果以各类技术发展对教育技术学及其研究主题的影响作为分析线索,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演进线索,如图1所示。
针对上述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技术及研究主题的历史演变,可以借鉴塞特勒范式概念来解读和综合研究其发展线索,可以综合应用媒体范式和传播与系统范式来研究直观教学到视听传播这条线索,综合应用行为主义范式和认知科学范式来研究个别化学习演化这条线索,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理论基础与技术进步影响下的教育技术学演进规律。
2.基础理论与学术思想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发展线索
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的关键阶段,往往都是随着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理论的发展,对本学科重要学术人物产生了较大影响,令其深入思考后提出带有突破性的观点和理论而推动的。如美国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以戴尔、芬恩为代表的早期媒体派教学专家的研究工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传播学的影响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发起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运动带来的从媒体研究向整体教学过程研究的发展,使系统科学研究方法逐渐开始成为教育技术学科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此后学习心理学发展推动学习科学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使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开发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战场。相关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不断开拓着教育技术学研究视野,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不同学术人物之间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沟通交流与融合贯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科理论体系的不断充实和完善。
五、多视角结合的教育技术学历史发展脉络
结合上面所说的教育技术历史关键事件、研究范式的演变以及学术人物思想的碰撞与交互过程,我们可以尝试着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来梳理出一条清晰而易于理解的教育技术学发展脉络。例如,可以应用赛特勒四范式结合历史事件、理论发展及代表学术人物思想影响来梳理出20世纪30年代至目前的教育技术学发展脉络和演进关系。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在教育技术的演变过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关键事件,能够带来教育技术研究视野和角度的变化,对于相应时期的学术人物的学术观念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由此推动其学术思想的变化和丰富完善,这种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构成了推动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全部动力。
六、结语
教育技术学作为真正意义的学科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都与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出现和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承,而教育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育实践的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不同阶段的教育技术发展都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从不同角度的教育技术学发展史中,都能明显的看出这一点。
在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在不断发展开拓,从主要注重视觉媒体及其教育应用,到视听媒体、再到视听传播、教育制度,从只关注学校教育本身到关注学校以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隐性因素,从注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到注重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在不断向纵横方向深入发展,这种研究的深入也在不断推动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体系自身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单一视角和单一研究方法所带来的局限性,有助于梳理出更加清晰、完整和易于理解的教育技术学发展脉络。在研究中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的同一原则,既注重对事实的叙述,也注重对事实背后影响因素的逻辑分析,应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过程置身于科学、技术以及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间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要结合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来做研究和分析。
作为比较年轻的学科,现代教育技术诞生和发展还不到一百年,在基础理论建设上还很不成熟。对于这样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学科,对其历史和理论的总结、研究和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为解决学科高速发展同时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所有教育技术理论工作者需要做的是冷静总结学科发展历史,寻找客观规律,分析和预测变化趋势,探寻保证本学科可持续性发展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焦建利.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10).
[2]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3]刘美凤.解析美国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J] .比较教育研究,2004.(8).
[4]焦建利.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引论[J].现代教育技术,2009.(1).
关键词:高电压技术;教学方法;考核机制;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杨廷方(1975-),男,湖南泸溪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杨兰(1962-),女,湖南岳阳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07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61233008)、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zl103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C0024)、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控制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gxkfjj2010-9)、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11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77-02
“高电压技术”是电气专业所设置的一门核心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电工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基础学科,主要研究高电压(强电场)下的各种电气物理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电压技术”一直不断吸收其他学科尤其是新科技领域的成果,促进自身发展,也促进了电力传输、大功率脉冲技术、激光技术、核物理等科技领域的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内容主要包含电磁学、电路理论、电力系统、电气工程以及高压实验等方面。“高电压技术”课程也是学生掌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基础知识的主要渠道。该课程整个内容紧密结合电力工业的实际,主要介绍各类电介质在高电场下的特性、电气设备绝缘试验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三部分,重点在新的理论和实用方法上。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电力设备绝缘性能、试验方法和电力系统过电压及防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获得解决上述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试验技能。进行“高电压技术”课程双语教学更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一、“高电压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
“高电压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述:[1]
由上可以看出“高电压技术”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电气材料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建设情况结合紧密,且物理概念强,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更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2,3]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加速教育国际化,实行双语教学将无疑会使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以及视野得到提高,这也是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高电压技术”是一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展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也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但是,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也有诸多问题凸现。有的学生英语水平较差,根本看不懂教材,从而失去学习兴趣,一本书到了期末还是崭新的。有的学生拿着英文教材上课,理解不了很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总是走神。这些问题必须要在老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双语教学聚类化
按照英语水平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班级。英语水平差的班级,教师教授内容要浅些,同时教学进度也相应放缓。英语水平好的班级,教师教授内容的深度要有所增加,同时教学进度也可以相应加快。另外,还可以让英语水平好的班级对英语水平差的班级进行一对一帮扶,加深英语学习氛围,让所有学生都可以融入双语教学的氛围中,并且相互之间进行双语学习的深度交流。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多采用通俗易懂的图表方式表达意思,使得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课堂内外之间都能建立起简单、容易的双向交流和深层互动。
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要不断创新,重视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将理论讲授、实践指导、参观实习等不同教学形式灵活应用,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灵活、巧妙搭配,以提高教学效果。如采用启迪激发法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采用驱动法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用探索法教学,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采用考试法教学,建立竞争的公平性。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计算机技术日臻成熟、Internet 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网络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WBI)阶段。现阶段典型的一大特征就是教学的网络化,这也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5]教师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科学规范的开放性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并以校园网络为基础,整合全校、全国高校以及全球“高电压技术”课程的优秀教学资源,形成一个面向学生、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空间,以拓展现实高等学校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双语教学的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3.双语教学教材的选取
对于“高电压技术”课程双语教学,选取合适的英文教材至关重要。难度高的教材,无异于揠苗助长,学生若无法弄懂教材的内容,最后将导致失去学习课程的兴趣。一般来说,对于教材的选取,最好在不减少学习要点的基础上,以内容浅显为佳。容易简单,那么学生学习兴趣要会有所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那么“高电压技术”课程教材的选取有无具体的规则可言?通常“高电压技术”课程选取教材可以遵循以下几个的原则:
(1)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新颖性。不论哪一门课程,要达到预期的目标,所选用的应该是内容最新、能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体现新时代精神的最新出版的教材。
(2)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实践性。“高电压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实验性以及工程性很强的课程。若其内容都是一些公式推导,那可能很难激起师生教与学的兴趣。实用性强的教材,教师教起来才能有针对性,学生学起来才能有所收获。所选取的教材专业上要适用,语言上也要适宜。对于高电压技术内容,电介质的放电是理论基础,绝缘实验是实践体现,而过电压保护却是高电压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在双语教学中要注意这三方面内容互为补充和有机融合,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3)教材内容难度要适中。教材中的专业内容和第二语言的难易程度,都是师生乐于接受的,应该让老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如鱼得水。内容太简单了达不到教学目的,而太难了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讲课也比较吃力。
(4)改善双语教学的考核方法。考核方式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测试,也是对老师的教学质量的一种检验。双语教学班级的成绩评定应该与普通的教学班级有所区别,双语教学由于专业词汇量比较大,并且对学生的吸收消化能力也要有所考虑,因此不应该太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比如,笔试、口试、开卷、闭卷、半开卷等形式。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老师上课所提的问题或者同学们讨论的结果中发言的次数、质量、水平也是一种较好的考核形式,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的期末考试可以采取中英文结合的方式,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如填空题等可以用英文出题,要求英文回答;而一些较为复杂的问答或计算题,可允许学生用中英文作答。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日常的学习积累。
二、双语教学的效果分析
“高电压技术”课程在双语教学施行之初,学生往往会不适应,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限制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双语教学需要的首要条件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实现教学的最根本目的,还在于要保证学生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随着双语教学的发展,学生会越来越适应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在学习了专业知识的同时,语言方面也会有很大进步,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进一步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三、结论
本文对“高电压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进行一定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以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所提出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项目还强化了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理论、实践、应用”三大教学模块的有机融合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周浩,余虹云,余宇红.高电压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2]林建军.《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8,(22):81-82.
[3]杜丽君.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小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要把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可见,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小学生不仅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以后的学习生活。小学信息技术也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探究,以下即是合理步骤。
一、激发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问大多由兴趣吸收,学生的兴趣集中在玩游戏上,要转移学生的兴趣点,在兴趣盎然的前提下接触电脑,并不急于灌输知识,介绍各类简单软件,由简单入手,使学生更加自信,比如,介绍Powerpoint软件,Word软件,教学生学习金山打字,再奖励学得好的学生欣赏PPT。课堂进行中时可以播放音乐、动画、赏析PPT作品等,再加上熟练操作,熟能生巧,做到兴趣与熟练齐飞,双向进步。
兴趣的激发不仅仅拘泥于表面,还可以深入心里,学生打心底里感兴趣就是好事,还可以播放投影给同学们展示名山大川,展示浩荡山河,冰封千里,烟霭万物。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还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水准。兴趣的感应是由内而外,学生对信息技术对电脑对互联网感兴趣,因为它们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愈来愈重要的一部分,这就需要被重视、被实践,学生在实践中达到量变与质变,产生飞跃与进步,这不失为是一种妙策。
二、有机整合,培养能力,促进课堂效果最优化
在上小学信息技术课时,还可以有机整合美术课上的艺术作品,比如,在使用计算机软件时,可以用其播放美术作品,另外,还可以记忆抽象符号。新课标指出:“以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存在着诸多联系,小学信息技术许多内容都和美术有关系,如果能有机结合,将会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因此,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必然趋势、势在必行。
例如,在教学生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时,首先,讲解基本的使用方法,在学生初步掌握之后,鼓励学生随意画图形、画小动物、画自己想画的物体,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个个情绪高涨,随心所欲地画着、涂着,在愉悦之中,学生熟练掌握了绘图工具的使用技能,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生给图形着色时,我首先教学美术中的三原色,在引导学生如何调色以及色彩的搭配,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以后,再教学如何给图形着色,效果颇佳。
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能够获取双赢的效果,也就是既达到了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的目标,又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
新课标指出:“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现在的独生子女,合作意识淡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为学生合作能创设良好的氛围,形成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放松心态,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实现学习的高效性。
例如,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按照好中差,分成几个小组,也就是说,每个小组里,有优生组织小组活动,中等生配合小组活动,差生需要帮带。这样分小组,能够补充学生学习差异的参差不齐,使学生之间能够良好地沟通,使学生学习最优化。小组合作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方面,小组讨论所学知识并实际操作,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鼓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个团队核心,然后比学赶帮超,互相增强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小组分好后,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经常举行小组竞赛,进行评优活动,评优活动要以小组为单位,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哪个小组优胜,小组成员每人都发一个笑脸,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综上所述,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有机整合,培养能力,促进课堂效果最优;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是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必由之路,通过这几个方面的优化配置,达到最优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龙丽嫦.课例研修的现状分析与深度设计: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3).
[2]龙丽嫦.小学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模型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2(05).
关键词:蛙泳 初学者 呼吸技术 配合技术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98-01
1 蛙泳呼吸技术的掌握能有助克服怕水心理
与陆上运动项目相比,游泳运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对于身体能力和基本技术较差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使得学员在喜欢学习游泳的同时又表现出恐惧心理,游泳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对游泳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蛙泳呼吸技术对初学者极为重要,呼吸技术的掌握是消除怕水心理的关键。
2 蛙泳呼吸技术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效果
初学者练习游泳时,由于呼吸技术掌握不好,形成不换气和假换气现象,导致肺换气率降低,从而使机体由有氧供能向无氧供能转化,造成体内氧债堆积,从而降低机体的工作能力;呼吸技术掌握不好,容易造成在水中不呼气和呼气不够充分及呼气无力现象,抬头换气时往往过分地将头移出水面在水上呼吸,从而反射性引起四肢肌肉紧张,造成动作不协调,从而破坏身体流线,增大了阻力,增加了体能消耗,影响技术掌握的速度。因此,蛙泳呼吸技术对学好蛙泳有着关键的意义。
2.1 水中站立呼吸技术练习及注意事项
练习方法:站立在齐胸深的水中,两手扶水槽,用嘴深吸一口气,然后下蹲将头浸入水中,稍憋气,用口鼻慢慢将气呼出,并逐渐起立抬头,当嘴快露出水面时,迅速用力将余气呼净。用嘴在水面上快而深地吸气,多次重复,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注意事项:由于陆上呼吸有着较大的随意性,而水中呼吸只能是在水面上完成吸的动作,在水面下完成憋气与慢呼气的动作;这种看似微小的细微变化,使得水中呼吸与陆上呼吸在呼吸的方式、方法、时机与节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学者在这一阶段容易造成错误:(1)因吸气时机把握不好而导致嘴巴未露出水面就开始做吸气动作;(2)在水里呼气没呼足够便急于站起抬头,出水后既要呼气又要吸气,导致吸气不足;(3)离开水面后的吸气动作未能张大嘴巴快速吸气。面对这几种情况,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水中呼吸细节,使学员清楚地了解呼与吸技术并倡导“吐尽吸足”的呼吸理念,在呼吸技术细节上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憋气与呼气动作,养成用口、鼻闭气及用口呼气的习惯,出水面后做吸气动作时口要张开,吸气要吸足,并在吸足的前提下尽量快速吸气。
2.2 腿和呼吸配合技术练习及注意事项
练习方法:两手正握住游泳板的末端,两臂自然伸直,肩平压入水中,结合蛙泳腿的练习进行呼吸技术练习,要求两次腿部动作一次呼吸,收腿时抬头吸气,蹬腿滑行时呼气。
注意事项:蛙泳蹬腿动作是蛙泳游进过程中最主要的推进力,蛙泳腿自然也成为蛙泳的核心技术动作,其动作分别由收、翻、蹬夹和滑行组成,动作比较复杂,也是初学者掌握的难点和重点,结合蛙泳腿练习进行呼吸技术练习有助于对两个重难点内容同时进行练习,是蛙泳技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蛙泳初学者应该在此环节上进行大量的练习。常见的错误有:(1)初学者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蹬腿动作上,而忘记了滑行阶段进行缓慢呼气;(2)由于收腿时身体下沉,初学者容易紧张,导致吸气动作抬头过高;(3)教练员应在学员熟练掌握蛙泳腿前提下,再教授蛙泳腿和呼吸配合练习,不可盲目推进学习进度;应强调腿和呼吸配合技术的细节,蹬夹腿后缓慢呼气,收腿和抬头吸气切忌动作太猛,吸完气低头再接蹬夹腿动作。
2.3 手和呼吸配合技术练习及注意事项
练习方法:将浮板夹在两大腿中间,身体较平地俯卧水中,两腿不做动作,帮助维持身体平稳,做两臂划水与呼吸的配合练习,手臂伸直时呼气,手臂外划抬头,口将出水面时加速将气呼出,口出水面后由呼转快而深地吸气。初次练习时因两腿夹不紧会出现打水板滑落的现象,经过几次练习后便可熟练固定。
注意事项:蛙泳划臂动作能在蛙泳游进中提供不小的动力,其动作结构包括外划、下划、内划和前伸4个阶段。良好的划臂和呼吸配合则能有效的减少游进时的阻力,更是蛙泳游进时进行有效呼吸的保障,但蛙泳划臂与呼吸配合技术有较强的节奏感,对身体协调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也是容易造成错误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种:(1)手臂外划阶段抬头动作滞后致抬头困难;(2)手臂内划时未能及时吸气,引起动作停顿;(3)手臂动作和头部动作配合混乱。教学蛙泳划臂和呼吸配合技术应主要强调划臂不同阶段和呼吸的配合―― 外划动作与抬头动作的同时性,内划动作与吸气的同时性,前伸动作与由慢到快的呼气特点;另外应帮助学员建立划臂动作与呼吸换气的配合节奏。
2.4 配合游呼吸技术练习及注意事项
练习方法:首先,蹬池壁滑行后,划臂一次、呼吸换气一次、完成两次至多次蛙泳腿部动作的练习方法;然后,当前面的配合技术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进行划臂一次、呼吸换气一次、完成一次蛙泳腿部动作的练习方法;逐渐由多次腿的配合游过渡到标准蛙泳完整配合游;最后以长游的方式加强巩固配合游的掌握。
注意事项:配合游是蛙泳的完整技术,也是学习蛙泳技术好坏的综合体现,蛙泳的完整配合游技术特征可以用以下几句口诀概括:外划腿不动,内划始收腿,前伸翻好脚,加速蹬夹腿,臂腿都并拢,放松漂一会。虽然六句口诀背起来很简单,但想在游进过程中体现出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刚开始蛙泳配合游难免会有以下问题:(1)由于动作频率过快导致换气时间短,换气不足;(2)手腿与呼吸配合不协调,游进过程中时好时坏。针对蛙泳完整配合游出现的上述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对整个配合动作的熟练程度不够,需要通过蛙泳长游使配合游技术得到改善和巩固,配合游过程中,教练员及时指出学员的错误动作能很好地帮助学员掌握蛙泳配合游技术。
3 结语
呼吸技术的错误动作较其他类型的错误动作难被发现,需要细心观察才能找出确切的错误原因,因此,在进行蛙泳技术教学活动中,应该一丝不苟地把关学员对蛙泳呼吸技术的掌握。至于纠正学员错误动作的方法,则可更多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可能出现的不同的错误动作。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 杨炜.蛙泳教学中呼吸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2(2X):72.
[2] 张茂盛.突破蛙泳呼吸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游泳,2009(6):56-57.
1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近半个世纪来,中国的教育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极深,注重认知,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影响了情感意志及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情境教育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创设有利于当今素质教育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函数基本性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壮观的烟花片段。“”盛放。制造时,一般期望它达到最高点时爆炸。那么,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如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就为,h(t);4,9t2+14.7+18。烟花冲出,什么时候是它爆裂的最佳时刻?这时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1.2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是非常有趣的,数学不只存在于课堂上、高考中,数学的价值是无处不在的。情境教学能促进教学过程变成一种不断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活动。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新异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固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满足,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
1.3 拓展教与学的资源,信息时代,网络为师生提供了新的学习资源,新的课程资源除课本外,还有网络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网络,网络课程资源是对课本的重要补充,许多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课题,都需要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目前,查找资料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无疑是网络。
2 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学习信息技术,这些学习,除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参加各种培训外。最适合教师的,也是最方便、快捷的,就是网络学习。高中数学是抽象性和灵活性较强的学科。成功的数学课,不仅要看到教学素材的合理选取,教学方式的变化,更需要体现的是老师与学生的思维、语言以及情感的交流。所以,在运用信息技术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不宜过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不少教师对信息的大容量、高密度,津津乐道。教学中不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甚至一节课完成过去两节或三节课才能学完的内容,“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失去了学生的思考,看似充实的内容,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2.2 不应忽视师生隋感交流,有些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或网上下载的课件输入电脑,然后不加选择地按程序将教学内容一点不漏地逐一展现;或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组织教学到新课讲授,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与画面相配套的解说和分析。至于这些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具有针对性,则无暇顾及。忽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就无从谈起,数学的教育性就大打折扣。
2.3 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分,虽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有的很多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智能形态,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是因为它有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何况,目前很多课件的设计,也来源于一些教师在传统环境下的教学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耍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
一、抓好新课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引入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新课刚开始时,学生受好奇心的驱使,学习劲头较足,教师应抓住这种好奇心,使其转化为真正的求知欲。新课引入的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如板书引入、实验引入、悬念引入、自然现象引入、习题引入、生活实际引入等。这些种类繁多的引入可在上课伊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学生会急于想了解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电容器这一节内容时,以生活中常见的汽车转向灯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汽车转向灯的闪烁功能是由什么元件来完成的呢?”学生就会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思考,努力想找出答案,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内容。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
(一)以“发现式”教学为课堂主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一般的技校生来说,由于自身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并不很强。针对这种技校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上课时,我采用“发现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上尽可能掌握相关知识点,让他们在课堂上自己去“发现”。
在学习新的概念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将书中的定义读一遍,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有哪些?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出实例,或用自己的语言再描述定义。如果有错,我再及时纠正。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自己“发现”新知识的真正含义。从而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更不会有开小差之类的事情发生了。比如:在讲解电流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大部分学生会找到“定向移动”这个关键词,而忽略了“电荷”。其实电荷也要区分正、负电荷的移动。如果学生只粗略地知道电荷而未细化到正负电荷的话,那么对下一个概念“电流的正方向”的理解必然会出现问题。于是,我提出疑问:“金属为什么会导电,NaCl溶液又为什么会导电呢?”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很快便会得出结论,这样便自然地引出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能导电。从而为“电流正方向”这一概念的讲解做好铺垫。这样环环相扣,不仅学生主动参与,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二)将比喻法引入教学,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中,电学概念比较抽象,初学者往往表面上理解了定义,甚至可以背出来。但在应用定义解题时却不会灵活运用了。其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为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比喻的方法将一些难以记忆的概念比喻成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比如:在讲解电阻并联电路分流定理时,把支路比喻成马路,把各支路电阻比喻成马路中的车辆,把各支路电流比喻成车速。车辆越多,阻力越大,车流速度越慢;继而想到:电阻越大,各支路所分电流越小,电阻越小,各支路所分电流越大。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研究表明,眼、耳等多种器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计算机辅助教学(CIA)具有电工实验的不可替代性和模拟性。它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过程的观察、分析理解和思考。如在“交变电流”的教学中,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就是一个典型的“变量模型”,可通过动画、色彩、灯光和音响等多种技巧的运用,制成“交变电流”的课件。通过课件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头脑中对“速度矢量与磁感应线之间夹角的变化和感应电动势变化的过程”形成一个很鲜明生动的印象。另外,计算机也可以链接大量的课外读物,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放大课堂教学的“空间”,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快速化、全面化、深刻化。
三、重视课堂结尾
关键词:机械制图;三维建模;教学;UG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08-02
三维建模技术是计算机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课程本身具有抽象、难懂等特点,很多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如果能够将形象直观的三维建模技术与抽象的机械制图结合起来,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传统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制图标准的相关规定,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使学生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这些是工程技术人员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等工作不可缺少的。但由于《机械制图》课程通常在一年级开设,学生没有金工实习经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课程本身具有抽象、难懂的特点,很多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上课时会带一些木制模型或挂图,以增强学生对图形所对应形体的感性认识和了解,但是,传统模型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教师携带不便,模型的数量和种类也是有限的,无法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随意修改,而且这些模型通常形体比较简单,对于复杂形体而言,制作模型的成本太高,也不可能按照教学的需要随意做到从中间剖切。利用一些三维建模软件,这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三维建模技术
机械制图研究的对象是工程图样,是用一组平面图形表达三维形体。长期以来,工程图样都是工程技术人员指导生产、进行技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也为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工程图样的优点是度量性好,但是直观性较差,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才能读懂和绘制。传统的方法是,设计者在大脑中先构建出产品的立体模型,然后绘制出其二维工程图样表达其设计理念,经不断修改和完善后,再通过加工将其立体制作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人们逐渐采用CAD技术,用计算机绘图代替手工绘图,提高绘图速度及精度,但此时依然是二维绘图,设计方法从本质上说依然是与手工绘图一样的,计算机只是起到了一个绘图工具的作用。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的应用也从最初的帮助人们绘制图样发展为三维建模,设计方法在本质上发生了改变。三维建模是直接在三维环境下进行设计,以三维立体图形直接表示空间形体,这样不仅能够更直接、全面地反映设计者的设计思想,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而且所建立的三维模型结合其他CAM、CAE软件,还能进行后续的加工仿真、装配仿真、数控加工编程等工作。
三维建模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如今,应用广泛的三维建模软件有很多,如CATIA、UG、Pro/Engineer、Solid Works、Solid Edge等等,在机械、航空航天、船舶、电子、建筑、汽车等各个领域均有应用。
三维建模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建立物体的三维模型,向学生演示。对这些模型的材质和光源可以进行渲染,使其具有与真正零件相同的真实感;利用旋转命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形体进行观察,还可按照教学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处理。例如,在讲解截交线、相贯线时,可以动态地演示截切与相贯的过程和变化,将立体表面的交线修改成其他的颜色,着重表示或者从立体上提取出来,加强学生对其形状的了解,也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的参数化功能,修改立体的尺寸或相对位置,观察截交线、相贯线发生了哪些变化;组合体是由基本立体通过叠加或切割组成的,对于叠加式的组合体,可以利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分别建立各部分的实体模型,通过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进行组合;对切割式的组合体,上面的一些图线学生理解较困难,可以在课堂上演示其切割顺序,让学生看到一步步的过程,加深对形体的理解,更清楚地看到每步切割后,立体表面上会多出哪些图线;在讲解剖视图时,可以在课堂上构建完整的立体,再演示选择合适的剖切平面对形体进行各种剖切,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零件的内部结构以及剖切面后方的可见部分,更清晰地了解各种表达方法,更好地区分全剖、半剖、局部剖、阶梯剖、旋转剖等;对于学生而言,装配图是很难掌握的一部分内容,对此也可以借助三维建模软件分别建立各零件的模型,并可根据不同的位置和装配约束关系组装成部件,使学生深入了解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还可以将装配好的部件进行爆炸式分解,进一步展示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和装配关系,同时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的动画功能生成动画,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部件的工作原理、装拆顺序,提高学生画图与读图的能力。
很多三维建模软件具有从三维模型生成二维工程图的功能,在讲解正投影法时可以演示,加深学生对三视图形成的理解。
零部件测绘是机械制图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在此环节中,也可以用三维建模软件为学生介绍零部件的工作原理、装拆顺序等。
三维建模软件制作的模型精度高、形象逼真、色彩丰富,可以及时根据教学内容的调整方便快捷地进行修改,满足教学中对模型种类及数量的需要,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UG软件是美国EDS公司开发的面向制造业的CAD/CAM/CAE大型集成软件,具有强大的三维建模、数控加工编程、运动分析等功能。图1~图3是用UG软件的CAD功能制作的几个典型的三维模型。
利用这些软件在课堂上现场演示,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并为后续的CAD/CAPP/CAM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用三维模型的直观性、形象性、易修改等特点,将三维建模技术与机械制图的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可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陈锦昌,陈炽坤,刘林,等.工程制图课程由CG主导式转向三维造型设计改革的思考[J].工程图学学报,2002(1):76-80.
[2]王和顺,汪勇,徐宏.三维建模技术与工程制图[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3):48-52.
[3]徐秀娟.运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2):27-28.
[4]霍光青,刘洁.三维设计软件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工程图学学报,2002(5):86-91.
关键词:极限;导数;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教学质量
一、引 言
1.数学课程的作用
在当今信息时代,数学知识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经济生活等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重要。李大潜院士在2005年的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1]上提出“数学是一种科学的语言,是一门科学,是一个有力的工具,也是一门技术。”徐利治教授[2]提出“国家富强更加取决于数学学科的发展水平。”这些足以说明数学教育对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基础地位与重要性。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农、医等很多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的内容是大学数学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之一,对很多专业的学生来讲,高等数学课程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后续一些课程的学习,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培养他们的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中所具有的通用性和基础性,使高等数学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数学教育和知识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比的。数学课程不仅是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数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运算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今后的科学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2.数学课程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我国多年来的“精英教育”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学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的基础差距很大,学习态度各异,学生层次不齐,有一些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比较累,少数的很难适应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多数学生无论是基础还是学习态度,都不具备“精英教育”阶段的教学要求,他们表现出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较典型的一些特征。当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发生很大变化,不能保障正常的教学条件,对保证教学质量带来许多困难和问题的时候,2001年教育部就出台了4号文件,对解决本科教学质量问题提出了要求。如何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就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此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强调抓好本科教学质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浙江省教育厅也发文(浙教高教[2005]99号)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1号文件精神,提出加强浙江省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与指导意见。2012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强调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文件提出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教育部多次文件,强调本科教学质量,这就又充分证明了教学质量是本科教学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如何保证本科基础教学质量和怎样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任课教师必须认真面对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就以我校近期高等数学A(1)的期末考试卷中的两个试题为例,结合我们的教育对象和教学过程,对极限与导数的教学方法,乃至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一起来讨论和分析,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的途径,研究“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促进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问题的提出
1.极限与导数
极限与导数的概念和知识是高等数学课程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好、学好极限与导数的内容直接影响着高等数学其它内容的教与学。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别重视极限概念的介绍,力求对计算极限的各种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通过典型实例来为学生演示与讲解。介绍导数时,重点强调概念的同时,以函数的左右导数的含义说明和解释函数在一个点的导数存在的条件,也举例为学生演示分段函数的求导方法。由于极限与导数内容的重要性,多年来的期末考试中都以不同形式,有一定数量的题来考察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这次也是如此,与极限、导数的概念和知识有关(包括导数的一些应用)的题有11个大小题,分数占考试卷总分数的50%。对多数的极限与导数的题很多学生做得还较好,而对以下两个题很多学生出现了不该发生的错误,反映出对极限与导数的有关内容的理解还是有些模糊、不深刻等弱点。
2.两个考试题
第三,在课时大量减少,学生层次发生较大变化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没有完全适应这些变化,从而对如何保证重要而基本内容的教学效果缺乏必要的分析与深入的研究。由于课时减少,讲极限与导数时可能对概念与运算法则只做常规的介绍,而对这些重要概念的介绍或基本方法的讲解中忽略了通过一定量的实例来讲解与演示的必要性,或只突出讲解有一定难度题目的计算或对具有一定典型形式的题型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或精力。当课时减少对做适量的例题与上习题课带来了一定困难时,放松或减弱了对学生的必要的一些训练和举一反三的讲解。 第四,部分教师缺乏监控大班教学的必要经验,在教学中更多的顾及了进度,没能及时分析和总结课堂教学过程,或与学生沟通不全面,没能及时发现和了解“夹生饭”,没能采取补救措施。
3.对极限、导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与设想
设想。
关键词:数字校园;教学资源;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6-0018-02
从广义上讲,数字校园是指学校校园的信息化。它是以高度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共享为手段,综合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型的教育手段,以合作、分享和传承为目的的教育环境。
1 数字校园的发展过程
数字校园的概念并不是最近才产生的,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PC的应用已经逐渐被教学接受并逐渐推广。数字校园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 第一代数字校园
第一代数字校园是伴随着将PC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而开始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PC终端的引入,学校教学开始引入计算机多媒体的内容。
从技术的角度看,当时PC机的普及已经渐成趋势,而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也被人们认可。这催生了学校教学从传统的非数字化的黑板、幻灯机向数字化的PC机、投影仪的转变,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来看,第一代数字校园的发展阶段主要为20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其核心发展内容包括:(1)建设校园网;(2)建设机房;(3)构建基础网络教学资源;(4)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的培养。
1.2 第二代数字校园
从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看,第二代数字校园发展阶段大约为21世纪初的前10年,核心特征是建用一体。第二代数字校园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效果,从而达到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相比第一代数字校园建设,第二代数字校园的规模、速度明显提升,渗透了质量提升的内涵。
1.3 第三代数字校园
随着通讯技术、并行计算和海量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器性能发展越来越快,高性能服务器已经能够支撑多个虚拟服务器的运行,第三代数字校园应运而生。
第三代数字校园不再是简单的硬件建设,其主要内容是提供各种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相应的服务。因此,第三代数字校园已经转化成为了一种服务租赁的形式。用户通过租赁硬件基础设施、应用平台、教学软件等解决其遇到的各种需求。
2 数字化校园中教学资源整合的思路与原则
韩锡斌等人2005年提出了数字校园的5E架构,即E-Learning、E-Research、E-Management、E-Service以及E-Living,他将数字校园分为五个基本层次:计算机网络设施、网络基本服务、基于网络的数据仓库、应用支撑系统、信息服务体系。
2.1 整合的理念和思路
数字校园中教学资源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整合:
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作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库、公共软件库、精品课程视频库、课程练习题库等,共享的目的就是将这些资源分享给全校甚至全社会的人员使用。
聚合:由于资源形式的多样性,教学平台需要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共享其资源,通过将资源聚合,可以使多种形式的资源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共享,解决教学资源格式不统一的问题。
交互:由于共享资源庞大,为了便于学生甚至全社会获得优化的整合资源,教学资源库还需要提供交互的功能,从而提供良好的、个性化的资源内容。
2.2 教学资源内容的整合
根据作者所在学校的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分为网络学习资源库和网络学习平台两大部分。
网络学习资源库的目标是对资源数据库中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根据各种教学资源间的深浅程度分为不同学习层次,根据教学内容能够智能地形成学习路径,建立适合各种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自定义学习的大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学生或者全社会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查找到需要的教学资源并能够进行资源的查询、下载和分享等。
网络学习平台的目标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课程、作业和考试管理,同时方便学生的学习,帮助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对教学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2.3 教学资源架构的设计
在上述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作者对数字校园的教学资源架构进行了相应的设计。
数字校园的教学资源中心除了包括网络学习资源库、网络学习平台外,还需要通用模块、数据读写控制中间件、统一数据交换平台等三个基础系统。网络学习资源库由图书馆、课件库、公共软件库、课程素材库、课程练习题库、优秀课程设计案例库、精品课程视频库等组成,是各种网络学习资源的整合,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完整的教学资源体系;网络学习平台包括教材推荐系统、远程考试系统、备课系统、小组讨论系统、网络视频系统、智能作业提交系统及课外答疑系统等,其主要作用是建立科学的学习路径;通用模块和统一数据交换平台的主要作用是构建基础的数据存储和交换平台,进行资源格式和标准的统一、完善基础数据的组织形式、进行数字资源的全面整合,同时,统一数据交换平台还应该允许用户定制个性化的资源,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
3 结语
教学资源的完善程度是一个高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所以,教学资源的建设在数字校园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文结合数字校园教学资源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教学资源中心的整合理念和思路以及教学资源中心架构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对数字校园的建设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奕.数字校园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
[2] 李奕.三代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展望:从机会均等到质量提升[J].中国电化教育,2012,(5):122-127.
[3] 征宇,王杨.数字校园中教学资源的架构、规划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