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

第1篇: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转型发展;建筑学专业;应用技术型;特色化;教学体系

一、 背景

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高校发展的“同质化”非常严重,整体教育质量水平不容乐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为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是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向分类化、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

(一)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目标

截止至2013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358所,独立学院292所,占全部本科院校的55.6%,在校学生人数达50%以上。以独立学院以及新建本科院校作为转型发展战略的试点,对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而建立应用型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以我校为例,在2014年《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整体转型发展“六年行动计划”》 会议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总体思路,契合2014年我校获得广西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的契机,制定转型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红钻也结构等,进一步提升我校服务地方与行业、产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二)应用技术型教学体系的基本特征

应用技术型教学体系的构件是实现独立学院成功转型的关键,我校的做法是密切围绕应用技术型办学定位,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出发,以建构我校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教育教学体系为指导思想,把握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耐用”的原则,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我校的应用技术型教学体系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建构是根本性的、革命性的,有理论依据支持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改革,其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增加实习实训课时比重,实践环节比例应占总学分50%以上,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的时间累积达到一年以上。二是教学内容模块化,形成以能力(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三是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促使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实际案例教学达到100%。四是评价体系多样化,依据课程类型与特点改革考试方法,促进学习评价由“分数高低”向学习过程体现“能力强弱”的转变。

二、 建构建筑学专业应用技术型特色化的教学体系

建筑学专业应用技术型特色化的教学体系的建构应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作为依据,改变以类型教学为主的专业教育思路,应突出强化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我校转型发展思路的不断拓展,我校建筑学专业形成了“系+学科+模块化”的三级教学体系,以及“工作室教学”的“项目化”应用教学实践体系,两个体系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实施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负责制、工作室设计题目师生双向选择等教学组织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的责任心,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一)以“项目化”建筑设计课程为主线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长期以来传统的设计课程都是采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公共建筑选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进行教学,但我们的学生实际毕业之后在工作中将大学期间的知识转化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长时间的磨合期。因此,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尽量将实际工程引入设计核心课程,教学的同时可以结合现场参观场地、在建项目、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做使学生不再觉得设计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可以直接感触得到设计的每一个深入都是有依据的,这就给学生实现了一个在课堂上就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良好平台,缩短了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期。

结合我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建筑学专业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艺术设计等相关学科进行教学交叉,通过“模块化”课程建构建筑设计核心课程体系、建筑技术课程体系、建筑艺术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技术型”的理论与应用知识体系的教学体系建构。如图2为建筑学专业各个模块及相关课程的体系建构。其中以建筑设计核心课程为重点和主线,衔接相关模块课程。建筑设计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基础A1-A2,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A1-A5以及课程设计等,主要的教学流程为“项目化”教学方式,如图1。建筑艺术课程模块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表达的能力,包括素描、色彩、构成设计、建筑表现技法、建筑史等,主要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实践动手为主,使学生能够达到空间感知和技术应用能力。建筑技术课程模块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建筑测量学等,主要培养学生能够达到解决一定工程技术问题与表达的能力。软件应用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建筑CAD&Sketchup、Photoshop、3DMax等,贴合区域经济的需要,使学生具备更扎实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执行能力。实践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素描实习、色彩实习、建筑认识实习、设计院实习、毕业设计等,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建筑艺术课程模块、建筑技术课程模块、软件应用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的建构是为了加强建筑设计课程模块而进行设计的,通过各模块与建筑设计课程模块的联系和融合,逐步让学生掌握空间感知和表达能力、自学及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使教学体系的建构能够实现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探索“项目化”教学方法

主要形成以“工作室教学”为主,“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与之相结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对实际项目以及建筑实例进行功能、形态、技术等各方面的讲解和不断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的能力,进而达到能够分析和解决建筑设计过程中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工作室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模拟建筑师的工作方式,同时联合多专业教师(建筑、园林景观、结构、构造等)参与指导建筑设计课程,加强“应用技术型”相关知识的应用训练,并从政府、开发商、使用者、设计师等多角度来评价设计成果。

(三)评价体系更新

传统的建筑设计成果评价都是通过评图进行,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学生往往不清楚成绩的取得依据,成果中存在的问题等,因此难以在后面的学习中改正并提高。因此,在“工作室教学”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评价体系进行了更新,采取了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的评价方式,其中包括展评结合评价方式,即将学生的设计成果全部公开进行展示,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也对教师的评价起到了监督作用。讲评结合评价方式,即进行课堂挂图讲评,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成果构思及特色,同学相互提问,教师或学生现场点评,活跃了课堂氛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联合评价方式,即通过联合相关专业老师(建筑、结构、园林景观、构造等)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了偏袒现象,体现了公平和公开的原则。

三、 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在建筑学专业“应用技术型”特色化教学体系中,首先理论承担着专业知识系统化与科学化的积累,应用与实践又肩负着实用性与操作性的传承,如何将理论与实践较好的结合,贴合我校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整个教学体系建构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主体意识和思维的改变。新的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离不开主体,即使用者。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对于接受新的教学模式的能动性直接决定着这种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实践成功。因此教学双方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不懈追求的态度来参与教学活动才有可能成为教学改革的保障。第二,时间。建构特色化的教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改革和更新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以适应。因此,这种教学体系的建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集中性和临时性的特点,需要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不断的修正、适应和完善。第三,场所。学生的应用实践环境是理论与实践链接的支点,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场所环境和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欲望,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

四、 结语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地方对人才的需求,我校在转型发展中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筑学专业也采取了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教学效果能够夯实专业基础、专业应用能力较强的创新人才。建筑学专业有良好的应用背景,此次教学改革能够立足应用与实践,能够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技术型以及创新人才。但从整体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来看,这样的教学改革不能一蹴而就,时代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教学改革还需不断反思和总结,最终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晓清,李建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4(07)下

[2] 陈晓虎.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兼谈创建新型应用型本科[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3] 王维坤,温涛.应用技术大学: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动因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07)

[4] 刘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4(06)

[5] 张君诚,许明春,曾玲.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6)

[6] 朱银友.特色化: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7] 冯雪萍.基于现代企业转型发展的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4(06)

第2篇: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技术主义;人本主义

引言

纵观教育技术发展史,其发展历程一直伴随着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两条线索。对媒体技术的研究在我国教育技术界一直倍受关注。从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以来,现代教育媒体的重要意义始终被强调。一次媒体形式的改变和花样翻新都给教育技术的革新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也使得人们容易将教育技术与媒体技术联系在一起。但是,当我们深入去探讨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时,却发现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并不完整。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是先进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是对教学的辅助,这些认识,都是建立在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技能的运用上,而忽视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所包含的其他内容,结果就是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长期滞后于“技术”的更新。这不仅影响到教育技术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影响到将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如何更新教育观念,是影响教育技术长久发展的因素之一。

一、什么是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确切定义,各种文献中引用较多的有两种:一种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定义教育技术为:“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另一种是被我国学术界所广泛接受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归纳这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从两方面来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

(1)教育技术是教育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化手段。从最基本的黑板、粉笔、文字教材、教具、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有线与无线扩音系统、视频展示台到多媒体计算机等都是教育技术的硬件组成部分。

(3)教育技术还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诸如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法等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教育理念和技术。即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整合自己的教育观念、能力素质、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优化教学结构的目的。

二、教育技术的哲学基础

教育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技术与人本这两条线索的,这两者构成了教育技术的两大哲学基础。所以有必要对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作出阐述。

(一) 技术主义

1、技术的定义

我国的中,是这样给技术下定义的:(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我国的《哲学大辞典》中,是这样定义技术的:技术一般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规律的总和。[2]

2、科学的技术哲学观点

科学的技术哲学观点是从文化哲学、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对技术本质的透视,在本体论上把技术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在价值论上把技术堪称是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危害人类的“双刃剑”;在未来观上既反对盲目乐观,又反对一味悲观,而主张用辩证思维指导下的认识论、实践论、历史观把握人与技术的内在矛盾和人类征服自然的外在矛盾,在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深化中,自信的走向更为复杂矛盾运动的技术社会的未来。

3、教育活动中的技术主义

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自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技术要想在教育领域获得成功必须适应它所运用的领域和教育对象。教育活动最主要的特点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直接改变学习者的身心状态,而只有通过语言、文字、表情、神态等来影响学习者的思想和情感,改变学习者内在的认知结构、情感意识结构,并通过这些心理结构促进和影响学习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所以教育技术不仅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而且要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师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教育评价观、教育管理观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通过优化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习资源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二)人本主义

1、人本主义的主张

人本主义是由多种哲学流派组成的一种哲学思潮,起源于19世纪,反对传统哲学中的个人是对象本体论,而以认识主体为本体,也就是以人为本体,认为人应该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主体的创造作用,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人的意志、生命派生的,认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是人赋予的,科学的方法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不能认识人和事物的本质,只有用直觉的方法,通过体验才能获得对本质的认识

2、教育中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把教育对象看做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追求尊严、民主和自由,需要被理解、尊重和接受。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者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一种纯粹个人的事情,学习者就要成为他自己。对于教学内容,要求要从客观世界转到个人世界方面,鼓励学习者无论做什么,都要把自己的理智和情感投入进去,必须把他们所进行的任何联系和研究的任何问题都与整个自我实现的要求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认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方法是最理想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使学习者自己断定什么是真实的东西。

(三)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不足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人们关注的重心是如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去改变外部世界,于此同时忽略了对人自身和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只见物不见人”,甚至使人沦落为物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人本主义思潮逐渐兴盛起来并引起人们的重视是顺理成章的,但人本主义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作为其重要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且存在极端个人主义的哲学倾向。在教育思想上,人本主义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否定教师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以及否定知识的真理性,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三、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的唯技术论

(一)唯技术论现象

目前唯技术论的思想仍处于主流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媒体技术一直是教育技术的代名词。尽管自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被引入国内以来,许多有识之士都声称媒体理论并不是教育技术理论的全部也不是核心(这门学科是叫“电化教育”还是“教育技术”旷日持久的争论便反映了这一事实),但三十年来的教育技术的发展除了给人们带来了教学媒体的花样翻新之外,教育技术并未给教育教学带来其它方面的改变,更未对更新人们的教学观念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至今甚至仍有人凡涉及教育技术言必称计算机,似乎教育技术离开了IT技术便不是教育技术了。这种在理论上讲不通的假设在一些人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

(二)唯技术论的根源

媒体技术论仍处于主流地位的根源很多。除了宣传不足以外,主要原因之一是研究主体的学术背景不甚丰富以及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力度不足。客观一点说,从近年来教育技术学科队伍的构成来看,大部分研究主体的教育哲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学术背景不够丰厚。这与国外教育技术学科队伍构成了明显的反差。很多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出身于技术领域,加之国内教育技术发展没有逾越媒体技术这一发展阶段,因而为技术论的思想占据主流地位提供了土壤。

近几年,广大一线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但接触到教育技术之后,很多教师(包括有经验的教师)都反映,除了在设计教学时自觉地完成一些步骤外,教育技术并未给他们太多的指导。我们与其把教师们不能利用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归因于他们的能力不足,倒不如客观地承认,就我们近几年的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问题方面确是软弱无力的。这主要表现在:

(1)教学媒体丰富的同时,媒体在教学中的利用率极低。近年来,虽然各种教学媒体,尤其是计算机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能被教师拿来用于在教学中有效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极少。

(2)教学设计的技术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于教学时没有发挥出我们所预想的作用。时常有教师反映,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自觉地(有时是被迫地)部分地或完全放弃了原设计方案,而凭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情境来进行教学。[4]

四、几点思考

教育技术除包含技术设备外,还应涉及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观念,文化底蕴,历史背景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着重从根本上转变教师观念,认清教育技术发展方向。

(一)改变重“硬”不重“软”的认识

在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存在注重硬件(包括网络硬件),轻软件建设,忽略教师培训的问题。在很多高校,各项硬件设施设备齐全且装备精良,有很多甚至超出本学校承受能力购置的多媒体设备却没有适当的软件教材可用,导致教学内容不适合用网络表达。更有许多教师不了解操作硬件设施的技能和相应的软件教材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技术,使花很多钱购置的设备形同虚设。显然,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纠正重硬件不重软件,尤其不重视人的培训的偏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投资中软件、硬件和师资培训的比例关系,是保障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而且是需要从教育技术的理论深层进行探讨的重要学术问题。

(二)改变重“教”不重“学”的弊端

长久以来,我国主要采用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法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典型的传授——接受式模式: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教学媒体的采用成为辅助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也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那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回顾20世纪西方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历程,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向:从“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并且已经在对学生规律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成果。[5]

(三)正确认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

教育技术不是教育和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是教育、技术两大领域的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如今教育技术正在步入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体的新阶段,不仅技术含量大大提高,而且人文背景迅速扩展,这对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素质是极其严峻的挑战,大多数人看到了前者,却往往看不到后者。因而在人员的选择上,往往只重视考察其技术水平,而忽视其人文修养,这种短视的用人观若不尽快纠正,对教育技术学科今后的发展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因为若从社会现代化的广阔视野来看技术,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尤其在以培养人为对象的教育领域,对技术的应用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盲目乐观,要充分估计到技术可能对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五、结语

现如今,教育技术正从教育手段上升到教育改革的核心,并将领导教育现代化的潮流。置身于这样一个重要领域,如果教育工作者只将其作为一种手段,只懂技术而缺乏相关教育观念,缺乏人文修养,顶多只是一个工匠,不可能成为教育家,也无法承担教育技术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李龙.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12).

第3篇: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 浅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教育信息化进程研究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高校“信息化教育”课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翻转课堂: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变革的新引擎 信息化促进教育变革 力推信息化进程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学设计的转型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马太效应 浅析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浅谈学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及策略 新加坡教育信息化进程与实践创新 浅析教育信息化促进小学课堂中教与学的变革 提升档案工作者能力素养 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推进校园信息化进程 促进内涵式发展 大力促进软件创新 加快工业和信息化融合进程 应用信息化实现课堂多元化翻转的思考 奥运加快民航信息化进程 建设校本资源库 促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5).

[3]丁建英,黄烟波,赵辉.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

[4]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EB/OL]. ,2010(7).

[5]郑利霞.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8).

[6]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

[7]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EB/OL].http:///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_3.shtml,2012(5).

[8]互动百科.教育信息化[EB/OL].http:///wiki/%E6%95%99%E8%82%B2%E4%BF%A1%E6%81%AF%E5%8C%96.

[9]曹艺珂.浅谈“翻转课堂”式教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11).

第4篇: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字:远程教学;发展历程;核心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05-02

计算机网络辅助下的网络课程可以跨越时空局限,将教学供给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很好的结合起来,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远程学习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来选择自己的学习课程,讲授者也可以随时更换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更具优势和活力。

一、远程教育及其发展历程

远程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它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了各种教学的有效方式,特别是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纵观目前的教学情形,从小学、初中到大中专院校,计算机网络辅助下的网络教学都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该教学模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深受学习者和教学者的喜爱。我国的远程教育也是教学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具备一定物质条件后产生的,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比较原始的远程教育,以函授为主要形式。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电视机的出现,我国开始了第一次远程教育的尝试,并且在当时取得了良好效果。第三个阶段是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后,特别是借助网络这一独特的交流媒介,我国的函授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计算机进入了普通家庭,让学习者有了方便的学习媒介;另一方面,学习者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包括在学习层次、学习目标、课程选择等方面,学习者的学习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虽然我国的远程教育起步晚,但是相对国外的研究、实践来看,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远程教育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已经在当今教育活动中肩负起了重要的教学任务,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都有了很大提高,正逐步朝着“自主式、研究式、讨论式”[1](李伟、王惠书、杨海燕,2010)的教学模式发展,远程教育克服了师生之间空间相互分离的缺陷,并在网络辅助条件下,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在当今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远程教育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目前,远程教学发展得很顺利,也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得到了办学单位、学习者个人等的认同,但其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网络使用、管理、考核等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我们认为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硬件设施问题。硬件设施主要包括电脑设施、网络设施、信号接受设施、网络教室等一些教学活动必备的硬件设备,这些硬件组成在远程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这些设施在购入过程中就占用了很大成本,对学校财务而言是个沉重的负担,而这些费用也会在将来的教学中转嫁到学习者身上,使本来依靠低成本优势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

2.软件问题。软件问题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个人素质两个方面。一方面,硬件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完成,这不仅加大了财务负担,还增加了人员负担。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当前的学习软件管理知识,还要具备软件更新的前瞻能力,这种高技术要求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教学管理中也是一个难点。其次,远程学习对学习者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要求,它要求学习者要具备相当的计算机使用知识以及网络管理知识。如果学习者不能及时处理网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容易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进度上不能保持一致,最终会导致学习失败。

3.远程教学的课堂组织。远程教学课堂组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教育资源、教学媒体和教学设计。在教育技术的新定义中,资源(Resources)包括了材料(Materials)和环境(Environment),即除了各种各样用于教与学的实物设施、设备和材料之外,有利于教与学的社会活动、环境和情境也是教育资源或学习资源的组成部分。根据凯伊和鲁姆勃尔(1981)的论述,在远程教育系统中,媒体(或译媒介)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的,它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即:印刷媒体、视听媒体(播送的和非播送的)、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远程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对远程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开发和发送,而对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过程的教学系统开发包括对远程教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和模式,特别是对远程学生的学习支助服务体系及其实施策略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教与学双向通信机制的综合的设计和开发。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网络教育平台系统在数据安全、系统性能、系统扩展性等方面都应有较高的要求。目前,这种教育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国内网络教育刚起步之时没有以往经验可借鉴,往往都是借鉴传统教育的管理模式。网络教育平台系统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适应网络教育的发展。

4.远程教育评估。与校园封闭式管理相比,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学管理与评价是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这就给远程教育的评估带来了问题,在评价方式上不好控制。目前,在远程教育评估方面出现了混乱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体系混乱、评价体系单一、评价过程不规范、评价信息不规范。这种评价方式使得远程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认为,网络远程教学管理与评价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应关注思想、方法、手段、内容,注重过程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顺利教育的目的。

三、结论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方式,远程教育就是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确立远程教育的目标,明确远程教育的性质,抓住远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远程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仅有这些理念的把握还是不够的,远程教育的其他相关问题也需要学者们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第5篇: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其教育技术的发展一直代表着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我国一样,日本教育技术学也是受美国教育技术思想的影响而发展的。教育技术学在日本被称为“教育工学”。1962年,日本教育工学奠基人坂元昂先生在日本的《学习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教授工学”与“教育工学”这些日本特有的概念。1971年,坂元昂先生在他的著作《教育工学的原理与方法》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工学的定义。1984年,日本成立了教育工学协会(Japan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Technology,简称JAET),作为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机构。

二、日本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

明确的学科定位对于一门学科能否快速高效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坂元昂先生认为,广义的教育工学不仅指教学方法的研究,而且包括班级管理、学校经营、教育计划的研究在内,囊括了在教育领域中积极地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一切尝试。而狭义的教育工学研究对象仅限于教学方法,它属于旨在提高教学方法的效率而研究并阐发引进科学技术成果的方法论领域。最终,教育工学是对关系到教育的所有可操作的因素加以分析、选择和控制,然后进行实验性的实际研究,以便取得最大教育效果的一门工艺科学。学科的定位要依据其教育对象、研究范畴和领域来确定。日本的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研究范畴和领域都是以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的思想和手法的研究,因此,日本的教育技术学是定位于教育的。

三、日本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

日本教育技术学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术理论体系,下面选取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领域来进行阐述:

1.认知领域

教育技术学以人的学习过程为研究对象,因此教育心理学是其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中,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最大。1983年,日本成立认知科学学会。近年来,除了关于人的内部知识的处理,关于人与外界事物及他人关系的研究也大大增多,提出了很多新概念。现阶段日本把教育改革目标由为经济服务转向了注重人本主义精神,希望建立一个尊重个性而又丰富多彩的终身学习型社会。

2.媒体领域

日本教育技术学十分重视教育媒体及应用的研究。日本教育媒体研究领域大致可分为4大部分:媒体种类(应用于教育最突出的广播电视教育);视听觉教育(以视听觉教育机器为首的学习研究曾是日本教育技术学的一大领域);媒体研究(包含影像技术与影像本体研究);知觉认知(进一步探讨媒体、学习与人类信息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3.计算机网络领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网络学习越来越普及。微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学习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关注重点从前的“如何教”转向“如何学”。这是日本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变了日本传统的学校教学,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灵活,而不是单一的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学习。日本各级教育系统中也开始使用新的支持系统,如CSCL(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信息素养成为日本教育信息技术网络领域的研究重点。可见网络学习在将来的信息教育的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4.教学设计领域

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设计、开发、评价、管理,以促使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发生的系统过程。教学设计有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一个典型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课题的确定;②学习者特征分析;③确定教学内容;④制定教学目标;⑤对教学内容排序;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⑦将教学内容设计为有利于传输的教学信息;⑧选择适合于所设计的教学策略和教学信息的信息传递方式;⑨设计测验,以了解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5.教育技术学一般理论

一般理论的研究项目与研究方法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例如“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计算机、网络、新媒体拓宽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此领域还会用到科学认识论、现代教育思想等研究思想。

四、日本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

日本教育技术学明确定位于教学,培养目标面向企业和学校。由于没有本科层次的培养,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会通过开设先导课程来增强学生的教育技术基本素养。按照AECT94定义中教育技术的五大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对课程进行分析,由于在日本评价和管理常在同一科目,因此可归为评价管理类,再加上每门课程必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可将课程分为六类。本文对日本12所大学的课程进行了分类归纳和统计分析:其中,设计类课程所占平均百分比为10%。设计包括过程设计和资源设计,在实践中往往主要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将学习资源的设计整合到教学过程设计的过程中。日本的大学中设计类课程有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媒体设计、项目设计、课件设计、学习环境设计等科目。开发类课程所占平均百分比为20%,可见日本教育技术学专业中开发类课程占有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开发就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物理形式的过程。开发类课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工作和就业十分有帮助,熟练的开发技术反过来也可以改善先前的设计。开发类课程包括硬件开发、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类课程(如动画制作、编程语言等)、教学材料开发等科目。评价和管理类的课程在六类课程中所占比例最少,仅为5%,但这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评价过程不仅有检测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功能,同时也能够确定设计、开发、利用过程是否合理,为设计、开发、利用过程提供反馈以改进这三个过程。这类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开设的科目有教学和学习评价、项目和产品评价等;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等。日本教育技术学专业不设本科课程,因此需要设置较多的基础理论类课程,所占平均百分比为30%。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通过设置基础理论课,使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增强学生的教育技术基本素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基础理论类课程包括学习理论、系统科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技术导论等科目。研究方法是一门通用课程,是对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研究生必需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因此这方面课程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其所占平均百分比为10%。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研究方法、统计学、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科目。

五、结束语

第6篇: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整合,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基本工具,与英语学科的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和谐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信息技术功能强大的优势,易于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按照其认知特点主动完成知识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建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运用英语的重要方面。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交际性阅读的能力。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以课本作为所有的教授内容,属于文本驱动教学(Bottom—up approach)。这种模式下,教师首先是教授单词,然后学生朗读,教师逐句翻译讲解,并对重点单词和句法进行训练。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基本上是被动接受,缺乏表现的机会,更谈不上小组合作或者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利用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策略教学的整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新途径。信息技术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整合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如播放The Beatles, S.H.E. ,The Backstreet Boys, Zero Point Rock and Roll几幅乐队演出的图片,引入课程的音乐主题。接着通过讲解以及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让学生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接触主题,在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的同时,学习8个表示不同音乐风格的单词以及了解更多有关音乐风格的知识。然后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关于The Monkees的信息,同时引导学生猜测为什么The Monkees被称为 “THE BAND THAT WASN’T “,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了搜索信息,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搜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教师制作丰富多彩的演示文稿,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后找出全文的大意,再找出每段的大意。通过限时跳读让学生寻求答案,训练学生合理运用眼球,养成快速捕捉信息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归纳段落大意的能力,对抓住中心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大有益处。

(三)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如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文稿、图表帮助学生回顾乐队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适度展开,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学生从网上搜集到The Monkees乐队的相关资料后,学生可以自由地与其他同学交换关于The Monkees的看法和想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阅读教学与口语教学、写作教学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言输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必修2)[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任志鸿.高中优秀教案(人教版)英语必修2[M]. 南方出版社,2010.

[3]王巧莲.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的初步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

第7篇: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本文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构建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研讨主题的新型网络交流平台。分析构建此交流平台的原因,并阐述构建其目的、原则,探究网络交流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分类,提出“分层次”“模块化”的平台设计框架,以此设计该新型的网络交流平台。

关键词:

网络交流平台教育技术学交流

1构建新型网络交流平台需求分析

1.1专业建设的需要

何克抗教授指出:“教育技术本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应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基于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两方面能力: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有过硬的实践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走向社会后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在这个平台中,会有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的各个模块,帮助同学们找准自己的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仍集中体现在以下业务范畴:各级各类学校、电教中心、培训机构、广播电视、相关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从分析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就业市场来看,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简而言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设计教学系统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和评价教学媒体以及设计和开发媒体资源等能力。而该平台所开设的多个模块都可以帮助同学们加强能力,让其拥有提前步入社会的能力。

2构建新型网络交流平台的目的、原则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交流平台主要是指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以网络环境为特定背景,开展的一系列交流活动。而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构建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研讨主题的新型网络交流平台。

2.1构建原则

该平台应保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主题、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动力的原则来进行。其目的是要使学习者越发便利地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遵照以下原则。

2.1.1页面设计简洁

在设计界面的过程中,要在不妨碍其完整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做到简练、实用,使学习者越发便捷、直观地得到想要的资料。而如果在网络平台中出现太多无关的信息,则会使学习者无法简明扼要地获得所需资料。

2.1.2交互性

在网络交流平台中应重点设计和实现两种交互方法: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专家之间、学习者与学者之间可进行在线的实时互动交流,也可以进行非在线的交流互动,保证在同时或未同时在线情况下都能够进行真实有效的互动。

2.1.3开放性原则

网络交流平台应体现开放性的原则,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在时间、空间、内容、方法、样式等方面实现合理的学习与交流,提高网络交流平台的使用率。同时,也为多媒体视频、课件等提供平台,在这里,也会进行学术交流、主题研讨等,使得更多的学习者受益。

2.1.4模块合理原则

在本网络交流平台中,是通过各个模块向学习者提供内容信息来实现平台的合理运行,所以模块里的资源必须是专业的、合理的。只有保证资源的真实无误、精确有效,才能将网络交流平台合理的使用。设置合理的功能模块,完善各个模块的内容信息,才能建成一个高层次、重前沿、资源共享度高、交流合作性强的一个新型网络交流平台。

2.1.5安全稳定原则

在平台的运行过程中,应安全平稳。若是平台的运行出现问题,那么即便界面再精练、功能设置再有效、学习资源再丰富,都无法达到本平台的目的,那么这个平台就会失去价值。因此,系统和信息安全问题、网络平台平稳运行问题应重点关注。

2.2研究目的

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及原因,可了解到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促进本专业的学生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知识建构、专业发展等方面做一点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1)有利于在校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锻炼专业技能。(2)促使在校大学生了解并熟知社会的创新以及创业的前沿信息,使其能更好地跟踪市场动态,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3)为部分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遇及考研最新动向等信息,缔造更优质的社会实习环境。(4)有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能够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好的认识教育技术学专业。

3新型网络交流平台的设计阶段

平台对于交互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将各类多媒体组件有机集成起来,实现多方面的交互,可以提高使用者获取资源、参与交流的兴趣。那么,如何将交互性实施到最大化呢?即探究网络交流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

3.1设计模块

对于网络交流平台,本研究将其分为模块,依次为专业介绍、动态导航、知识解析、实践教程、学术论文、专家风采、基础教育资源以及主题论坛。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3.1.1专业介绍

由于一部分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本专业了解甚少,因此让学生更加了解本专业的学科性质与发展过程显得格为重要,引导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也是开设这个模块的目的之一。这个模块包括“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两个子分支,旨在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2动态导航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考研与就业的相关信息尤为重要,所以这个模块划分了三个分支———“前沿资讯”“考研指导”“就业导航”。“前沿资讯”,在这个模块里会实时更新资讯,包括各国举办的与教育技术学有关的论坛、讲座、国内外重大学术交流活动信息,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最新理论、实践成果以及社会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等前沿资讯,使其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考研指导”,这一模块的目的是让已经准备考研的学生能够准确找到所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近五年的考研学校排名、考研的国家线、各高校的考研初试、复试的科目、考试科目所包含的专业书籍以及相关推荐等,为考研的同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就业导航”,为使毕业生顺利就业,在该模块中会详细讲解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所能够从事的行业,并且为在校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也会及时更新一些就业信息,以供毕业生选择。

3.1.3知识解析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应由理论方面、技术方面、教学实践方面三个部分构成。该模块主要是探讨知识结构中的理论方面,根据大学课程的修习类型来分,将课程的总体结构分为:专业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则“知识解析”模块也按这三方面来划分。总结各本书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并对一些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使学生能够透彻地学好各门课程,充分地利用该模块提高专业学习资源的获取效率。

3.1.4实践教程

“实践教程”这个模块则是探讨知识结构中的技术与实践教学方面,主要是针对软件类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划分为五个分支:精通office、网络编程、摄影天地、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技术的学习不同于理论,它需要的是学习者不断的操作和练习。因此,整合知识资源,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教程体系结构,存在其必要意义。

3.1.5名师答疑

高校学生已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仍有对高校可使用的学习资源、需培养的专业能力不够详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不知向谁求助等问题。特此开设“名师答疑”模块。在这个模块中,会介绍各位专家、学者以及高校教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一笔隐形的财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

3.1.6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模块包括教育技术学论文、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百家观点、英文文献、资源收藏、论文下载七个子分支。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涉猎广泛,但专业知识在网络上的整合度不够,使得学习者在查找论文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难度,这个模块主要是解决此问题,便于学习者的使用和下载。

3.1.7基础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案大全、课件大全、试题大全、素材大全以及其他大全五个学习模块。学习者可以利用模块已有的资源来满足其学习的需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习资源是紧随着科技的脚步在变化的,这就要求及时更新专业资源,而且能保证随时下载模块中的自己所需的知识。

3.1.8主题论坛

这一模块主要为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以精选的研讨主题为中心的交流互动平台。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通过模块留言、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组织各地专家和学者围绕教育技术学的热点话题,在论坛中进行在线讨论交流,可以获得较好的远程即时互动交流效果,也可以通过非实时交流解决学习者的学习困惑。在该平台中,学习者可将自己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等出来,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并可以为其答疑。

3.2平台设计框架

通过对组成教育技术学专业新型的网络交流平台各组成要素的分析,可以得出新型网络交流平台“分层次”“模块化”的平台设计框架,通过该框架图使得各个模块清晰可见。构建新型的网络交流平台是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所需资源的进一步细化,可以使资源、信息等越发清晰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学习者通过对各个模块的访问,能较迅捷地找到所需资源,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的基石。

4总结与展望

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网络交流平台具有实时互动、节省时间等优势,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好的交流效果。该新型网络交流平台的构建,可以为各地教育技术界的朋友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了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业界人士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期为本专业的学习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该网络交流平台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还存在平台整合度不够,后续交流不够深入、学习资源尚不充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孙佳政 赵艳 于松萍 张奇 李爽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物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志斌.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析———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9.

[2]杨文.教育技术学之专业学习环境[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3.

[3]窦荣军.在线学术交流环境设计与研究———以“e-Learning大讲堂”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第8篇: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二、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方向)建设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建设与教育技术前辈们的努力,伴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深化与改革、学位授权审核体系的改革与调整、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等动因,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数量与规模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的发展历程。

 

1993年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教育技术学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简称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3]13号文件)[3],将“电化教育,’专业正式更名为“教育技术学”,归属于教育学科门类,并注明可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还是这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第五批学位授权审核中,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建立我国第_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何克抗先生成为我国第_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之后的几年中,条件逐渐成熟的几所师范类高校相继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除此之外,200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博士学位授权审核体制改革,《关于委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展自行审核—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大学获得自行审核增列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_级学科点的权利,同时具备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非师范类高校建立的第_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但目前为止并未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

 

面对社会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生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学科授权体系改革的机遇,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期积淀,使得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数量与规模快速发展。浙江大学于2010年被批准设立博士点[5]。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了《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_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审核批准增列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4所院校具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点同时获得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除此之外,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的实际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8年10月《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意见,尝试将学位授予权部分下放到省级学位委员会和省级政府,允许以立项建设方式审核批准增列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学科。其中,浙江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两所高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其教育学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13年这两所高校顺利完成了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验收,获批教育学_级学科博士点,教育技术学专业随之获得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迄今为止,我国共有27所高校获得了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根据各高校相应网站公布的2015年博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信息,北京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虽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但仍未有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的计划。所以,截至2015年,共有18所高校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

 

生。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数量的大幅增加,这与学科发展的前期铺垫、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前辈们的努力密不可分。

 

三、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方向)分析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建设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以下从地域分布、高校类型与研究方向聚焦等方面分析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总体情况。

 

(_)地域分布

 

从27所教育技术学博士点高校所属地区来看,既有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又存在地域之间的数量不均衡性、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地域分布的广泛性体现在,这些高校广泛分布于我国七大地理分区:华东地区(7所)、华北地区(7所)(注:横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由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所在地呼和浩特地处华北地区,故此处将内蒙古师范大学划归华北地区)、华中地区(4所)、西北地区(3所)、东北地区(3所)、西南地区(2所)、华南地区(1所),涉及全国4个直辖市和16个省、自治区。地域之间的数量不均衡性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体现在,华东地区与华北地区博士点数量较多,占总数的_半。华东地区的博士点分布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等地,大多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域优势使得这些地区的高校易于汇聚人才资源、科研资源及充裕办学经费,学科建设与发展较为迅速。华北地区的博士点主要分布在北京与天津,其中北京市就有5所,数量也最多,原因可能是,北京市是我国政治与文化中心,各大重点高校云集于此地,地域优势再加上国家扶持、政策倾斜等多种因素,使得教育技术学科在北京高校中的发展较为迅速。而另一方面,中西部很多省份、自治区没有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虽然说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建设、培育与发展不能搞平均主义,但也应在注重因势利导、培育重点的同时,兼顾分布协调、均衡发展,只有在全局规划的协调性上做好文章,才能真正有利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长远、科学发展。

 

(二)高校类型

 

目前,具有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机构都是局等院校。从局校层次上看,有“985工程”局校8所,“211工程”高校1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11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1所,省部共建高校5所,说明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点较高、实力较强,有较深厚的学科积淀。从高校类型来看,师范类高校多达19所,综合类高校7所,理工类高校1所。这说明师范类高校是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综合类高校、理工类高校也已成为培养教育技术高端人才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综合类高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科研实力强劲,研究领域宽广,更利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交叉性与多元化发展。而师范类高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转型,正在由过去培养单一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师资的使命,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所以师范类高校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要注重其实践性、综合性等,将创新培养模式作为推动改革的着力点。

 

(三)研究方向聚焦

 

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代表了学科的研究取向、特色及发展趋势。有些研究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远程教育学”经过多年学术积累,凝聚了成熟的学术梯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些研究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电视”与“教育传播”、西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内蒙古师范大学“技术史与教育技术史”等,依托博士生导师的学术专长和培养单位的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知名度,具有鲜明的优势与研究特色。

 

根据各高校招生网站公布的2015年博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信息,把相近研究方向进行归类分析,其中有8所院校设置了“计算机教育应用”方向,占总数的12.3%;其次是“现代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环境”方向,占10.8%;“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占9.2%;“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占7.7%;“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各占3.1%。还有一些方向,如“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研究”,“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教育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媒体设计与开发”,“学习分析技术”以及“知识服务与管理”等,名称上依旧沿袭教育技术学常规研究方向。还出现了一些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而设置的研究方向,比如“新媒体阅读、知识交流”,“新媒体技术与艺术应用研究”,“新媒体与教育”,“教育云与数字校园”以及“云计算与教育公共服务”等。总体来讲,各高校研究方向设置较为分散,重合率相对较低,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近年来,有些研究方向也比较注意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与新的博士生导师,以形成新的学术梯队与研究方向,从而有效避免了稳定研究方向“飘移”现象。所谓“飘移”现象是指由于老一代学科带头人退出、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同时肩负繁重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后备学术梯队不稳定或未培育起来等因素,致使学科建设停滞不前而导致的学术滑坡。学术梯队建设与培育是实施研究方向的保障,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研究方向建设必须依据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高水平和优势特色,形成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将教育服务模式创新作为研究和培养的新重点,以助力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

 

四、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

 

从系统论视角看,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是由诸多环节、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系统,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从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及运行机制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培养考核三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指通过培养活动使作为培养对象的博士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包含着特定的价值目的和价值判断,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博士”这一问题,是整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博士学位要求培养对象“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定位基本上都是学术型博士,强调了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突出了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这与美国教育技术学学术型博士层次培养定位较一致,如教育技术老牌名木父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层次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教学技术领域的研究者,通过基础研究发现新知识和通过应用研究解答特定的实际问题,博士一般在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在和教育技术相关的私人部门、公共研究部门、开发中心担任研究者气但美国有的高校,比如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培养分为偏学术研究与偏职业研究两个方向,虽然这两个方向都是研究导向,但偏学术研究主要针对研究性大学或高校,偏职业研究主要针对政府、K-12教育、工商业、非营利组织、军队对教育技术博士生的需求,在课程安排上也更注重项目经验、团队工作、管理及领导能力的训练。美国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目标是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双重性质,这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二)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是根据培养目标及要求,针对培养对象所采取的基本教育方法或教育形式。培养方式回答了“怎样培养”的问题,一般包括招生与录取、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导师指导等诸多要素。培养方式是否科学,关键在于各构成要素之间是否优化组合。招生与录取是培养工作的起点,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社会大环境的中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课程设置、科学研究是主要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则贯穿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始终。

 

1.招生与录取

 

在博士生培养中,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是重要的起始环节,招生质量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招生有直接攻博、提前攻博、硕博连读和公开招考多种形式。公开招考_般实行各校自主命题、自主划线、自主录取,大多采取初试(笔试)+复试(面试)的“考试入学制”,对于有效选拔具有科研潜力的生力军进入博士队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考试入学制”可能带来诸如导师自主权缺失等问题,难以有效选拔具有科研潜力的人才。为了弥补功能短板,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试行“申请一审核”制,以对申请材料的审查代替初试,通过学校自主组织的综合考核来考查申请者的培养潜力与学术创新能力。“申请一审核制”有利于申请者和导师之间的双向了解,能够使导师更好地了解申请者的全面素质,从而遴选出最适合培养的申请者。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从2013年在公开招考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时开始试行“申请一审核制”选拔博士生制度,即申请者提交申请,然后经过初审和面试两个环节择优录取,给其他高校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申请一审核制”创新了博士生招考理念,将选拔的重点落在了对申请人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批判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查,赋予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招生选拔中更大的自主权。因此,提升博士生招生制度本身的科学性,渐进地将“申请一审核制”引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招生选拔中,逐步由目前“考试入学制”和“申请一审核制”并存的双轨制走向单轨的“申请一审核制”是必然趋势。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与教学是实现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面,加深专业知识掌握,提高科研能力,使博士生掌握较宽广、系统、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课程设置普遍实施学分制,大多规定博士生修读学分在20学分左右,由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学位专业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为政治理论课与外语类课程,由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统_设置,选修课是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加强研究方向的深度而开设的课程,实践环节包括参加学术活动、作学术报告等。

 

但从目前各高校设置课程科目和实施方式来看,仍然存在_些问题,诸如课程设置缺乏层级性,课程名称、内容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要求等与本科、硕士研究生差别不大,未能突出学术性。从课程体系的编制来看,存在随意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仅考虑博士生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因人设课。笔者以为,由于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旨趣各异,博士生课程应当是“自助餐”式的,体现个性化,内容注重基础性与前沿性的协调统_,学习应重在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质量,围绕学位论文、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

 

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与中心环节。_般高校都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国内外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博士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与协作,提高博士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能力。英国学者E.M.Phillips认为,博士生培养过程就是使学生“在研究领域里,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研究者的过程”[12]。大多数高校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都有的要求。除此以外,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评判与衡量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水平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创造性、批判性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论文应体现在学科研究方向上的前沿性、独创性和系统性。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过程包括选题、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标准、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以及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

 

4.导师指导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大多数实行导师制,博士生导师作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链条中最关键的节点。博士生导师受到学科的特殊性、学生的研究与能力、学校研究条件及经费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对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式也因人而异。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导师对博士生指导与培养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对处于学科前沿、以研讨精深学术为主的博士生培养来说,这个互动过程更为明显,意义更重大,更多表现出教学相长的特点。在美国的大学,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是通过两个渠道来实现的。其_,组合式、套餐式指导制度。博士生入学以后,建立一个以导师为主,另外至少三名教师组成的指导小组,按照培养方案,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专业咨询、讨论和指导,共同负责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进行监督和把关,为博士生的研究提供了_个求教、切磋学术的正式专家网络,使博士生增加了研究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开始采取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其二,导师指导培训制度。虽然“有些导师天生就具有教导的能力和兴趣,但是他们很少发展自己的教导技能以更好地促进这种能力和兴趣”P3。导师指导方法的培训得到美国许多大学的认同,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培养考核

 

培养考核的目的是通过评价考核的调节与反馈,促进培养模式各环节的优化组合,进而保障并提高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考核的范围涉及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课程考核主要针对第一学年的学位课程进行考核,在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展开,大多以读书报告、论文、项目开发等方式进行。中期考核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管理与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博士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培养单位对其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业务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对不宜继续培养者终止其学业,以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博士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开始博士论文的选题;确定选题后,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开题,

 

需要提交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科研过程中,需要提交学位论文中期报告,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中期检查或根据需要组织研讨;通过学位论文评阅,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博士生,导师组织博士生论文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即可匿名送审(俗称盲审,是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盲审通过之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即培养考核的最后环节。答辩内容涉及论文存在的问题、疑点和与论文相关领域的知识,由学位委员会投票决定学位论文是否通过。总之,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方可授予博士学位。

 

五、讨论与思考

 

笔者试图通过剖析我国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建设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找到发展壮大教育技术学科、扩充学科生存空间的途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从这个角度求解“南国农之问”,结合前文的分析有以下讨论与思考。

 

(—)加强整体规划,做好博士研究生教育顶层设计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近年来已渐进地从外延式发展进入到内涵式发展的阶段,正努力实现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从量的扩充到质的提升,这就需要按照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总体要求,科学地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相互关系,在学科布局和结构优化方面加强整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区域内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联合培养,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彼此之间加强合作交流,聚合区域内高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共同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设置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方向,开阔学科视野的同时,扩充学科的生存空间。

 

(二)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新框架

 

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教育为教育技术学领域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点较低、历程较短,尤其是近年来博士点数量快速增加,发展步伐过快,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张,而相应的培养支撑条件尚未完全到位,博士研究生的质量问题随之凸显。研究生培养支撑条件是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它是指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种相关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综合。各高校应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确定博士生适度发展规模,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和指导,从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完善严格的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管理系统,构建科学的博士生培养质量监督与评估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在教育信息化事业红火的今天,亟待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同时作为培养目标,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其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双重性质,并将应用性作为研究和培养的新重点,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信息化事业。

 

(三)调整培养定位,适应教育信息化实践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需要理论研究型与实践应用型两大类人才,但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高于理论研究型人才。而在我国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注重学术型博士即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存在着学术型博士理论基础不深厚、创新潜力不足的问题。我们的确需要培养以知识创新、科学研究为目标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同时更需要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教育信息化实践需求、具有_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及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保持学术型博士规模的同时,尝试招收一些实践应用型博士,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多元化。是否效仿美国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培养分为偏学术研究与偏职业研究两个方向,这也是未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充分论证的问题。

 

(四)鼓励产学研合作,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第9篇: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钢琴艺术;发展历程;反思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 A

任何形式的文化从其诞生再到发展,都会受到历史文化的制约和影响,钢琴文化也一样。从我国钢琴发展的整个历程到当今中国乐坛,其成就值得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国是钢琴文化的后来者,在学习西方钢琴文化时,要对钢琴文化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纵观其各方面的发展历程,结合现阶段中国钢琴文化的发展问题,找到科学的解决依据。

一、钢琴艺术创作的发展和思考

在中国钢琴家能够独立举办钢琴演奏会之前,一部分音乐家已经开始创作带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了,这对唤起我国创作民族钢琴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初期教育需要,因此早期的钢琴曲目大多数来源于教师,由于当时印刷困难,钢琴曲谱的传播都是依靠手抄形式,能够流传下来的仅仅是公开发表在杂志上的几篇。目前我国保存的第一首自己创作出版的钢琴曲谱是1915年赵元任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和平进行曲》,虽然曲谱简单,但是却对我国钢琴创作的初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改变了原来依词填曲的创作方式,开始进行独立创作钢琴乐曲,是我国近代钢琴艺术创作的标志。在具有资本主义民族特色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的钢琴音乐最早来源于民间,这也为我国民族钢琴文化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特色的钢琴音乐使西方的钢琴艺术与中国特色的音乐风格相连接,将两者的音律连接起来,如作品《锯大缸》的创作就是依托于民族音乐,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的和声配奏,在这个基础之上,一些声乐伴奏形式的作品也逐渐产生。这些艺术作品具有西方艺术特点和东方民族特色,为接下来中国钢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34年,一位俄罗斯作曲家在中国首次举办了音乐创作评奖活动,这次评奖的的标准就是带有中国风格特色的钢琴音乐曲目,这对当时还处于创作初期的中国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获奖的作品有《摇篮曲》、《序曲》等,从这些音乐的风格和特色上看,创作家们普遍摒弃了大段沉重的和旋连接,追求简洁的曲式结构和清晰的旋律节奏。对于这次音乐活动带来的影响,魏延格老师曾经这样说过:“那时的中国钢琴创作属于初步阶段,对于欧洲音乐理论和音乐工具产生的问题很多还不明确。但是可以看出,欧洲音乐理论大致可以与中国的音乐实践相结合,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必须要结合中国的文化特点来进行吸收,选取那些对中国音乐艺术文化有帮助的部分。”评选活动中的作品《牧童短笛》曾被齐而品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奏,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记录了我国钢琴创作的过程,从早期的探索研究,到进行真正的艺术创作,《牧童短笛》是音乐创作发展的里程碑。

在钢琴的创作初期,很多作曲家都熟练钢琴乐器的演奏技艺和专业的音乐处理,在加上很多的钢琴家也在进行音乐创作,这就使中国新兴的钢琴文化更加的专业。从整个音乐创作史上看,优秀的钢琴作品必须由音乐家去独立担当完成,这些音乐家都是集钢琴演奏和作曲于一身,因此,关于中国音乐的音乐技能和素养,是中国音乐创作时应该要考虑的问题。

二、钢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和反思

在钢琴艺术刚刚在我国产生影响时,中国没有能力去举办一场钢琴演奏会,当时能够组织音乐演奏会的都是外国著名的演奏家被邀请来到中国进行演奏。这些演奏家的演出,使当时的中国钢琴音乐影响盛况空前,演奏家们的表演也促进了西方艺术文化在中国钢琴艺术文化中的传播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期,有几位来自白俄罗斯的音乐教授来到上海进行钢琴演奏传教,他们的教学对中国演奏技能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他们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使他们的教学成为了中国音乐教学中优良的传统。在他们的教学指导下,中国一些还处于较低水平的钢琴演奏家的演奏技能迅速提升到了高等专业钢琴演奏的水平上。在1935年5月中旬,中国钢琴家们在上海举办了我国钢琴艺术演奏历史上第一次独奏演唱会,这在当时的钢琴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次演奏会的成功举办,说明了我国的钢琴演奏家善于吸收各国的音乐技术精华,并能与自身的音乐艺术相融合,是世界钢琴界上充满竞争力和无限潜力的新力量。

改革开放以后,世界各国的钢琴演奏家门纷纷来到中国进行演奏和宣讲,使得国外先进的演奏技术和音乐理念在中国广泛流传,他们的演奏经验开阔了中国钢琴家们的视野,中国钢琴家们的创作获得了更多的灵感。在老一辈们钢琴家们的带领下,新一代的钢琴家们也开始在钢琴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如朗朗和李云迪等,他们在钢琴演奏上的成功说明了我国钢琴演奏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中国钢琴演奏家已经得到了世界钢琴家们的广泛认可。我国的钢琴演奏已经从最初的模仿还是转向了创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文化。国际钢琴界也在举办世界范围内的钢琴演奏比赛,这不但可以融合世界各地钢琴演奏的技术和特色,同时也能推动国际化的钢琴演奏的发展。

结语:

纵观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奏,都是从初期的模仿外国音乐文化理念到逐渐的进行带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创作。我国的钢琴演奏家们在汲取了西方钢琴文化艺术的精华后,结合我国民族特色文化,将中国钢琴艺术逐渐的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钢琴文化给我们整个民族带来的变化,特别是当中国的钢琴演奏技能达到世界水平的时候,中国民族文化也在世界文化领域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在研究中国钢琴文化的发展那时,要结合历史角度去分析,认真研究各个阶段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从而让钢琴艺术在中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怡.有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