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

第1篇: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与生活相关的内容

1.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小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程度与该知识内容与生活的关联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一堂与生活内容息息相关的数学课,能够令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如果小学数学知识脱离实际生活,学生理解起来也就相对困难。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本中仍然有一部分脱离生活实际的内容,小学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可以对该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改编,去掉与生活脱轨的数学知识,增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学过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这样,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就会大大增加,并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四年级学生应用题教学的时候,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将教学例子设计为:假如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厂内一共有2000名工人。现在是中秋节,你要给每一个工人发放一盒月饼。现在有5家月饼厂家可以供你选择,请你依照这五家月饼厂的生产效率(生产天数和总数是已知条件)请你决定选择哪家月饼厂?教师对原本的课堂内容进行改编,学生很轻松地就能将结果算出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还能增加自身的责任感,可谓一举两得。

2.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堂教学

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应该选择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发生在身边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帮助学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学二年级学生“两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将“节约粮食”这一重要话题加以引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先让学生猜每天盛一碗饭,倒掉半碗饭。一周浪费多少粮食?教师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充分激发。然后给出假设每天浪费1千克粮食。让学生算出每周能浪费多少粮食。学生得出结果之后,再让学生算出一个学期浪费多少粮食。教师再假设50个学生都在浪费粮食,全班每月一共浪费多少粮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会了数学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二、在课堂中为学生创建生活场景

1.选用生活中真实的场景作为教学背景

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生活场景作为背景对学生展开系统性的教学,将生活充分融入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明白生活和数学的关系,从根本上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以激发。例如:教师向学生讲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这节课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创建以下教学场景:在上课的时候,开场白可以这样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研究比例的奥妙”课堂中为学生努力营造出一个熟悉的环境,然后向学生讲解,人体一些部位存在着比例关系,如脚长和身长的比例是1:7,通过将这种常识性内容介绍给学生,学生在生活中就能够加以灵活地应用,比如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估算自己大概走了多远等。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和数学是息息相关的。

2.为学生创设“开放式”教学场景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述。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将数学知识加以掌握,并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场景对学生展开教学。学生在“开放式”教学场景中有足够的空间展现自己。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开放式”教学场景的时候,选择的范围要大。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加以激发,进而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第2篇: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学校节能减排倡议书一

各位同学: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广泛宣传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关要求,更好地加快节约型校园建设,引导和带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根据省机关局《关于2019年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的通知》文件精神,学校将6月14日定为低碳日,在保证正常工作运转的情况下,于6月12日至6月18日开展绿色发展 低碳创新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活动。

为此,学工部特向全校学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做 低碳生活的实践者,倡导低碳出行。爱惜绿化资源,参加义务植树,爱护花草树木。

(二)做节能减排的传播者。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踊跃担当节能减碳的宣传员、志愿者,以节能降耗为己任,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环保的良好习惯;爱惜公共卫生,不乱扔乱丢,俯下身拾起的是做人的美德,做公共卫生的监督者和实践者;以积极的心态,抵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把低碳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传递给周边的第一个人,共同营造低碳环境,过低碳生活,做环保学生。

(三)做节能减排的实践者。学习时注意节约纸张铅笔,生活中注意随手关灯,洗漱时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

(四)做节能减排的创新者。要树立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争取做到一物多用,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分类保存和回收处理废弃物,促进生活节能减排。

一份倡议,一份承诺,一份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携手并肩,共同担负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认真开始低碳生活,为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为打造良好的龙职校园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第二校区学工部

2019年6月13日

学校节能减排倡议书二

全校师生员工:

2019年6月13日至19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5日为全国低碳日。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节能有道,节俭有德。为了建设节能型校园,使我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环境更加洁净宜人,特向全校师生员工提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科学节能意识

每位师生员工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理念,强化节约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节能工作的表率。

二、节约资源

杜绝浪费积极响应珍惜生命之源,人人节水护水的号召,养成珍惜每一滴水的好习惯。在公共区、生活区用水后,要及时关闭水龙头。

三、降低油耗

低碳出行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尽量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徒步出行,减少公务车、私家车的使用频率,降低油耗和减少废气排放。

四、养成良好习惯

降低办公费用充分发挥校园网络作用,减少纸质文件印发数量,提倡双面用纸、双面印刷,提倡使用钢笔和可更换笔芯的圆珠笔、签字笔,提倡循环使用回形针、手提袋等低值易耗品。减少一次性纸杯用量。

五、节约粮食

倡导光盘行动坚持按量取食,杜绝铺张浪费,珍惜每一颗粮食,眷顾每一片蔬菜。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形象,节约是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去,用爱心去关注环境变化,用热情去传播节能减排理念,用行动肩负起建设绿色家园的重任;让我们齐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推动者、实践者、示范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节能型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黄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第3篇: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一、以生态现状调查为前提,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内容

在开展实践研究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我们的孩子以及孩子所处的家庭的生态意识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周围的环境需要我们开展什么样的生态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将调查生态现状作为我们课题实施的第一项重点工作。通过个案观察记录、幼儿调查记录表、家长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班内孩子、家庭生态意识、行为等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幼儿生态环保意识参差不齐。每一个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他们的行为受到家庭的影响比较大,重视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他们的环保行为就比较强,而一些不太注重环保行为培养的家庭的孩子,他们就会出现垃圾乱丢、玩水等现象,小班幼儿普遍出现垃圾分类意识较弱的情况。

现状调查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和实施明确了方向,我们立足于现状,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审核,结合本园实际情况抽丝剥茧,制定了“生态节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生态实践研究活动,通过以主题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生态启蒙教育,有目的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并努力取得家长配合,使我们的生态启蒙教育实施落到实处。

二、以生态节日为抓手,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及本园特色的专题活动

每一个生态环保节日,我们幼儿园都会通过海报以及各种活动来向孩子和家长宣传。比如: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我们都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意义的爱绿护绿,播撒绿色种植活动。再如地球日,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珍爱地球,我园在地球日时总会组织中大班幼儿开展主题的绘画活动,利用展板进行展示,邀请家长以及全园小朋友参观欣赏。通过画展,让每一位孩子、每一户家庭为拥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从现在起关注生态;同时让每一位参与者和参观者都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关爱地球家园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无烟日时,我们幼儿园会提前由大班小朋友作为代表,自己绘制出了一张张好看易懂的宣传小海报,并于节日当天上午在幼儿园大门张贴主题是“小小一只烟,危害万万千”的大海报,生态小卫士们大清早就站在园门口派发小海报。“吸烟有害健康!”“请不要吸烟!”一声声稚嫩的童音,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们的通过孩子们的身体力行,既让家长们了解到了吸烟有害的知识,也让孩子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以节能减排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进行生态教育的实践研究

1、“全园总动员”节约在行动活动。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种生态资源的浪费也日益严重,因此,节约行动迫在眉睫,我们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开展了各项节约行动。比如在节约粮食行动中,我们组织孩子参观了稻田。让孩子们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劳作,更加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各班开展“今天我吃完了”在园餐点情况评选活动,对孩子们的每餐进行评星记录,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让他们做到不挑食、不浪费,还与家长达成共识,进行在家进餐情况跟踪记录。经过一个阶段的连续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对饭菜、餐点的浪费现象有了显著的改善。再如,在节约用纸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少用餐巾纸,我们组织了“小手帕回来吧”生态实践活动。每班开辟出“小手帕回来吧”区域,提供手帕分类盒,鼓励孩子从家中带来小手帕放置其中,有了小手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用到餐巾纸的地方我们就让孩子用手帕来替代了。渐渐地,班级里的餐巾纸用的少了,而且,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还会在空余的时候会拿出自己的小手帕来折折叠叠,玩手帕游戏,有效地减少了纸张的浪费,我们发现,这项活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形成了相应的生态环保意识。

2、“设立垃圾分类和回收箱”开展垃圾的回收和分类。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形成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意识,做到资源的不浪费,我们幼儿园在每个班级中都投放了垃圾分类箱,通过集体活动和日常生活让孩子们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指导孩子正确区分和投放,提高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这是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生态常识。同时,我们组织每一个班的老师用废旧的纸盒制作了“回收箱”,放在教室门口的显眼位置,通过家校路路通、班级博客等动员家长配合我们的回收行动,和孩子共同收集家中闲置和废旧物品投入回收箱,有了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渐渐形成了有东西不乱扔,节能意识不断提升。

第4篇: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班会准备:

1、召开班干部会议,阐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为举行此次主题班会做好思想准备。

2、黑板上书写“环保连着你我他”七个大字。

3、确定扮演角色,排练小品。(准备好小品演出道具:世界地图、拐杖、白大褂、听诊器等)

三、班会程序:

(一)各小队汇报人数;

(二)全体起立,出旗敬礼;

(三)唱队歌;

(四)中队长讲话。请主持人甲乙上场(以下的甲乙分别是表示主持人甲和主持人乙);

(五) 活动过程:

1、主持人甲: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主持人乙: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甲: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乙: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甲:是啊,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甲乙合: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让我们通过《环保连着你我他》的主题班会,来重新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甲:嫩绿、翠绿、葱绿、墨绿……跳动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乙:绿是植物放射的生命之光。

甲:绿色保佑着山,有了绿色,山才有生机。

乙:绿色保佑着水,有了绿色,水才清澈。

甲:绿色保佑动物,有了绿色,才有鸟的啼唱,虎的长啸……

乙:你听,黄莺在嘎咕嘎咕地叫,布谷鸟在布谷布谷地唱。

甲:在这绿色的祖国里,我们忍不住放声歌唱。请听小合唱《绿色的祖国》。

3、甲:今天,有几位绿色的朋友也来参加我们的主题队会,大家想认识它们吗?

乙:好,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

苹果树:我是来自华北的一棵苹果树,大家都认识我吧!我不仅能净化大地的空气,还能给人们带来甜美的果实。

柳树:我是来自西湖边上的一棵垂柳。每当冰雪初融、河水开冻,每当烈日当头,我就把炎热遮挡,孩子、老人都是我的好伙伴。

树:我是来自大兴安岭的一棵雪松,无论春夏秋冬,我都贡献出自己的一片绿色,而且还为人们提供最优质的木料,美化人类的生活。

竹子:我是来自四川的一棵新竹,小时候我是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

长大了人们又利用我做成各种用具;夏天用的竹席、凉椅、傣家人喜爱的背篓、楼屋都是由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做成的。

梧桐树:我是来自胡埭中心小学的一棵梧桐树。盛夏,我伸出无数只手掌,为同学们遮挡烈日、遮挡雨滴。

乙:小树啊小树,你们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甲:小树啊小树,加把劲,我们一起快快长,早日为国立功劳。

4、甲:同学们,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地球像妈妈一样,精心养育着我们。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地球妈妈病了,满身伤痛。

乙:原本绿色的土地被黄沙吞没,原本清澈的河流被污水染黑,原本蔚蓝的天空不再蓝,原本清新的空气不再清新……

甲: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母亲得这么重的病?

乙:是环境污染。同学们,看!地球母亲来了。

(一个学生身上披着世界地图,饰演成地球妈妈,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场)

“地球”:环境污染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严重了。现在我全身是病,再不给我治病,我快没命了。医生!医生!(另一个学生装扮成医生上)

“医生”:你怎么啦?

“地球”:我觉得难受极了。皮肤发痒,透不过气,海湾一带稳稳作痛,请你帮我检查一下吧!

(医生为地球仔细诊断)

“医生”:咦,怎么是你!过去你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你的肌肤不是蓝色,就是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可如今……(不断地摇头作无奈状)

“地球”:(哭丧着脸)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医生”:你的绿色的皮肤——森林,受到了沙漠的进攻,得了“脱落症”;你的蓝色血液——海洋,有些地方不再是鱼儿的家了;你的身体保护膜——大气层已开始变得浑浊,渐渐失去了保护功能,将使你的肌肉大片坏死……

“地球”:那可怎么办呢?请救救我吧!

“医生”:你的病是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多采伐树木,随意排放废气造成的。对这样的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唯一的办法,只能请人类不再加重你的病症,并努力保护环境,逐步恢复你的抗病能力。

甲: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小品你们一定深有感触吧。

“地球”:(面对大家,作哀求状)人类啊,请你们保护环境,救救我吧?

乙:谁来谈谈看了小品后的感受和体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谈感受和体会)

甲:刚才同学们讲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都讲得很好。

乙:是啊,保护环境对于人类来说太重要了。

5、甲:作为地球上的少年儿童,我们有义务让地球妈妈更健康、更美丽。

乙:同学们,虽然地球病了,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天空更蓝,让流水更清,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更美丽,我们的生活更幸福!那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做?

(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类对水的依赖,就像婴儿之于乳汁。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滋润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我们每天节约一滴水,就为地球添加了一分绿色。我们可以做到的:

1、洗脸洗脚的时间养成使用脸盆的习惯。

2、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水来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随手关紧水龙头。

节约用电

在我国,火力发电占了我国总发电量的比重还比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节约用电,就是节约能源。我们每天能做的有:

1、随手关闭教室和宿舍内的灯,做到人

走灯灭。

2、每天少看一分钟的电视等

少使用塑料制品 现在我们使用的塑料包装袋,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产的,这些包装物被抛弃到大自然中后,会对环境形成“白色污染”。我们每天能做到的有:

1、尽量使用垃圾桶盛装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

2、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餐盒。

3、不随手乱扔塑料包装物。

4、尽量购买用纸包装的物品。

5、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装纸包装生日礼物等。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们每天使用的一次筷子,都是用竹子或树木做成的,我们每扔掉一双筷子,就是扔掉一片森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金属饭勺或非一次性筷子吃饭,而不使用一次性竹木筷。

拒绝使用含汞的干电池

在我们平时使用的干电池中,含有对环境及健康有很大威胁的汞,一次性电池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汞,而可充电干电池中汞的含相对较低或不含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不使用含汞的干电池,尽量使用可充电电池。

2、不要随手丢弃用过的废电池,最好能将用过的电池集中起来,送到处理厂。

保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除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灰尘的作用。保护花草树木,也是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1、不要随意践踏草坪。

2、不攀摘花果。

3、按时给花草浇水。

节约粮食

粮食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光、热、水、肥资源,节约粮食,就是节约资源,就是环保。

6、甲: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利于环保,我想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也能为环保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

乙: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环境,注重环保,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甲:如果我们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该怎么做?

(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有的表示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宣传,使每个人都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的表示要勤奋学习,长大以后为保护环境,美化祖国作贡献;还有的表示,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7、甲:铲除杂草,让一棵棵果树飘着芬芳,

乙:甜甜的果实流淌着丰收的消息。

甲:洒下清泉,让一朵朵鲜花张开笑脸,

乙:长辈们都向我们翘起了大拇指。

甲:锄松泥土,让一棵棵绿树长得多么挺拔,

乙:浓浓的绿荫铺出童话世界的神奇。

甲乙齐:对着太阳我们自豪地说:"红领巾是大地的美容师!"

甲: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

乙:无论你穿过千山万水,

甲乙齐:最终我们还会在此相会,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妈妈。让我们一起来表达对它的热爱吧!请听大合唱《热爱地球妈妈》。

甲乙齐:最后,我们衷心地希望大家都来善待大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妈妈,因为环保连着你我他。

8、班主任总结班会情况

,并提出要求。

第5篇: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节约型;计算机教学;教学模式

本世纪初,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由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几乎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都处于枯竭倒计时之中。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学校教育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前沿阵地,是搞好节约教育最基本的关键环节。计算机教学是信息化社会中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资源耗费较大的课程,加之电子信息化产品已经遍布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开展节约型计算机教学模式探索,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投入到节约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来,养成节约习惯,促进节俭风尚,弘扬简朴精神。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节约型计算机教学模式。

1 宏观统筹,设计全方位、立体化的节约型计算机教学模式。

构建节约型计算机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于教学中少用几度电、节省一点儿开支的简单思维上。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管理、设备维护等多方面统筹设计,实现传播节约思想、传授节约技能、培养节约习惯、贯彻节约化教学管理的综合性、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懂节约、会节约、爱节约、能节约的新一代优秀学子。

2 建立节约型计算机教学的目标责任制和监督机制。

建立计算机教研室及各机房、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的节约型计算机教学具体实施方案和目标责任制,并要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抓出成效。要对节约措施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各项节约措施在教学中落实到位。

根据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大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设立目标责任制:1、教学内容中明确节能环保思想的渗透;2、节能目标责任制;3、设备维护目标责任制;4、提高教学效率目标责任制;5、教学相关损耗(如饮用水、拖布等)节约责任制;6、节约技能培养责任制等等。

3 明确节约型计算机教学任务。

以往对计算机教学的认识局限于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认识、软件和硬件开发、使用及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上。如果我们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在计算机教学内容中其实有很多的节能环保因素有待挖掘。比如不同型号硬件设备的耗能比较,降低软件的内存占用率对计算机使用效率的影响,优化软件操作方式的节能效果,图像显示效果的节能环保设计等等。由于当前信息化设备的普遍使用,如果在计算机教学中充分开发这些节约因素,并且广泛推广,必将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在教学中发掘节能环保因素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当年雷锋同志通过一颗螺丝钉认识到节约的伟大意义,我们将节约思想在计算机教学中落到实处,其节约效果将远大于一颗螺丝钉的意义。

4 狠抓日常管理,实现节约化教学。

在学校教学中,计算机课是资源消耗较大的一门课程,如果能强化日常管理,注重一点一滴的节约,积少成多,不但可以为学校节约一笔可观的教育经费,还能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节约意识和能力,一举两得。日常管理中的节约主要包括节电、设备维护和其它一些节约细节,简述如下:

4.1 节电。电力消耗是计算机教学消耗最突出的一项,也是节约潜力最大的一项。节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关机,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消耗。以平均每个机房五十台电脑计算,每台电脑每天减少十分钟不必要的运转,一年下来,就会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饮水机、照明灯等电力设备也要做到及时关闭。尤其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一定要做到彻底断电,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电力损耗,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4.2 设备维护。有人认为,现在的计算机设备更新换代非常迅速,设备维护的意义不大。其实不然,良好的设备维护不但可以降低更新换代的费用,而且可以降低设备的能耗,既节约电力,又能加深师生对硬件设备的了解,增强实践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此外,对机房和电脑的清洁既能起到维护设备的作用,又能防控疾病,何乐而不为。

4.3 其它节约细节。常言道,节约无小事。只要多动脑,勤动手,在许多平常的细节当中都可以找到节约的办法。养成节约的习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现实的利益,更有智力的提升、情趣的丰富和健康的身体。比如,在清扫机房时中,合理充分地利用水,不但能节约水资源,还能减少频繁打水的辛劳,增添劳动的乐趣。

5 最好的节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5.1 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努力节约资源,绝不仅仅为了减少一点儿资源的浪费,而是要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实现更多的教学目标,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实现这些目的的根本方法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付出更多地努力,备课再深入一点儿,讲课再精炼一点儿,操作再熟练一点儿,指导再精心一点儿,力争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忌教学内容生疏,讲授繁琐拖沓,指导无的放矢,教法混乱流于形式,这是对资源的浪费,更是对教学不负责任。

5.2 增加操作实践。计算机课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学习这门课程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实践,在实践中理解教学内容,锻炼操作能力。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操作实践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勤俭节约因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节约意识。例如,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安排学生创作节约用水的海报,向学生渗透节水意识;在电子文档教学中,要求学生制作我国森林覆盖率的相关图表,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等等。

5.3 以节约为荣,将节约纳入考核内容。为了让节约行为和观念深入学生的意识,可以考虑将节约行为纳入日常教学考核之中。例如,在日常练习中,以最快速度达到教学要求的学生节约了更多资源,可以考虑给较高的分数;在操作练习中,找到最简化路径的学生给以突出奖励;对于经常不及时关闭电脑设备的学时,在平时成绩中做出相应的惩罚等等。这样一来,将提高学习效率与减少浪费向结合,成为学生的习惯,必定受益终生。

6 利用课外活动推进节约教育。

6.1 开展以节约为主题的平面设计、网页设计活动。这类活动有着丰富的选题,如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能源、节约金钱等等。在开展这类活动时要注意,避免流于形式,使主体空洞化。既要把思想观念付与具体鲜明的形象之中,又要给出明确的操作方法,让人看得懂,学得会,记得牢,用得上。以节约用水为例,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细节上,将最简单有效的节水行为用形象表现出来,使学生随时记得起,举手即能改。

6.2 开展废物利用活动。计算机教学中有很多废旧设备,如坏鼠标、废键盘等等。这些废物如果丢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可以请美术老师来,教学生用这些废旧设备制作一些小手工作品,给废物带来新生命。

此外,计算机教学是目前学校教育中贯彻无纸化办公最彻底的学科。这一点很容易明白,无需赘述。

以上,笔者简述了自己对于构建节约型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一些设想,基本的原则就是将思想教育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习惯养成、教学管理统一起来,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节约型计算机教学模式。以上思考还很不成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6篇: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一、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在民族经济工业化道路上有所前进的同时,由于人类的短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工业化进行过程中任意向环境排放大量污染物,使环境遭到惊人的破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问题。

1996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认知地球、拯救地球。联合国规划署为纪念地球日而编撰的一本书中说:热带雨林正以比十年前快50%的速度消失,5%~20%的植物和动物濒临灭绝的威胁,每24小时就有150~200种植物和动物灭绝。空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和清洁水短缺状况正在世界许多地方蔓延。世界上有60%的地区缺水,12亿人缺少安全的清洁水供应,摆在人类面前的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在局部地区已超过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的程度。许多河湖水被污染,土地沙漠化,退化,盐渍化,土壤流失,全国耕地面积减少。有限的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乱开滥采,管理传统而混乱,许多矿山、森林、草场等因此而缩短了使用寿命,有的甚至报废。

在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危机的时刻,地理教师有必要、有责任向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破坏了环境,人类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二、加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环境教育,将环境意识融合到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需要。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加强环境教育必定成为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和地理观念的需要。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以及国情观和全球观念,是时代赋予地理教学的历史使命。

(三)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环境教育,使学生从小贯穿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加强环境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增强环境责任感。通过强调地理事物的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认识到环境相互影响的特点,懂得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懂得人类及其生产、生活的环境是一个息息相关、共存共荣的整体,从而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有助于学生发展环境技能,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运用本学科知识,发展和训练受教育者解决有关环境问题的各种基本技能。

(三)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价值观。传授有关环境及其问题的基本知识,培养环境基本技能,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环境价值观。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在地理教学中不断加强环境教育,把环境教育作为地理教育内容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地理教育全过程,从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到地理学科考核,全方位深入环境教育的内容。

四、加强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课堂教学是加强环境教育的主要渠道

1.结合教材内容讲授给学生环境知识,培养学生环境相关意识。努力发掘教材的环境教育内容,发挥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作用。

2.结合相关环境问题进行环境法制教育。

(二)重视以地理内容为核心课外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1.开设环境问题专题讲座。

2.开设《环境地理学》选修课。

3.组织环境报纸杂志和环境报告文学专题课外阅读。

4.布置学生搜集报刊上有关专题的环保新闻资料剪报。

5.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

(1)开展“垃圾分类排放”活动,教育学生分类排放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2)开展“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活动,教育学生要节约使用一切资源。

(3)开展“让生命充满绿色”活动,教育学生爱护生物,珍视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终生采取环保型的生活方式。

(4)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教育学生向家长、身边的亲戚朋友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帮助身边所有的人都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

第7篇: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一、学校治理困境

(一)从德育治理的角度看

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学生管理规定》,各校政教主任曾多次在校会上声嘶力竭地宣读并作出种种强调,对违纪学生也作了不同程度的处理,可学生还是会与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顶撞,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尽管学校也开展了爱家长、爱母校的主题活动,可学生依然不懂得回报父母的爱,不懂得用行动来表现对母校的热爱。学生离家出走、轻生自杀甚至犯罪的现象依然在各校发生。教师在教室里弯腰捡起学生脚下的垃圾,学生却没有惭愧或难为情的表现;有些学生不顾家庭生活条件和客观现实条件,以“人生短暂,享受有限”为信条,追求所谓的“时髦”“潇洒”,狂热崇拜所谓大款、明星的生活方式,把“优秀”“先进”“奉献”等荣誉与责任抛掷在脑后。有钱就图,有利就想,正是当前部分学生功利思想的折射。

(二)从教学治理的角度看

主管部门制订了若干考评细则,学校还加大力度进行奖惩考评,教师加班加点地备课及批改作业,课堂上声嘶力竭地大讲特讲,各类考试检测既及时批改也作了讲解,可学生成绩依然不能提高,正所谓强调得越多,讲得越多,学生的成绩越是不理想;考试次数越多,学生成绩越下滑;抓得越紧,管得越严,学生流失就越多……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成为了许多学校发展的“瓶颈”。

(三)从安全治理的角度看

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校长强调安全;每次校会上,安监办主任强调安全;每周的班会课上,班主任也强调安全;学校还对学生进行了法制专题讲座,也进行了管制刀具收缴,还填写了每日安全日志。可事实上,学校还依旧会出现学生打架现象;学生依旧会瞒着教师和家长到不安全的地方,上网吧,或把管制刀具悄悄带入校园;每年在不同的学校依旧会出现学生溺水死亡、学生殴打或动刀杀人的情况;学校依旧会产生防不胜防的安全隐患……尽管学校提出了很多要求,建立了很多制度,可安全工作依旧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无形压力。

(四)从后勤治理的角度看

学生丢失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追求吃好、穿好的意识越来越浓,学生浪费粮食现象较为严重,乱倒饭菜,乱扔包子馒头,甚至专配营养品也丢在垃圾箱中;宿舍卫生较差,校园内纸屑乱扔现象随处可见,破坏公物现象随处可见,对于集体劳动怨声载道,对于公益活动漠不关心……尽管总务处用许多制度来约束他们,也虽有了一些改变,但治理过程中好的效果却不能长期地保持下去。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探寻

(一)治理上“见物不见人”

强调物质的客观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治理必须贴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才能让治理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学校找准定位,治理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治理,优化各种治理策略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种种素质及培育他们的做人内涵。

(二)强调实用主义,忽视“精神文明”的守护

学校治理目标存在着工具化倾向,较多指向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较少指向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较多体现学校的需要,较少体现学生的意愿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目标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膜拜“考分”,应试思想浓厚

教育价值中过分强调教师考核中的“GDP”。这里的“GDP”就是片面强调教师的年终考核、期末统考或升学考试所依凭的数据或指标,在“GDP”的角逐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缺失,爱心在师生互动场中缺失,导致学生辍学率高,读书愿望不强烈,被动上学、被动上课的现象较严重,学生个性差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智育地位被提高,而学生的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则被无情地湮没在学生的考分之中,成了考试之后的修饰与摆设。教师最关注的是试卷上的分数,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学生品德、习惯的养成及学生情感的需要和表达,学生成为了规则的被动执行者,过重的课业负担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育蕴含流失

教师备课的教学内容无法有效落实,设计的问题让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教学环节无法推进……教学过程普遍为单纯的认识过程,忽略人与世界关涉的过程,忽略人与人之间交流对话的过程,教育过程中的文化品性扭曲,错误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学生的心性熏染、人格养护、精神充实等本体价值受到折损;教学领域中的生命意识虚无,在“应试教育”的魔咒下,学生的精神与肉身往往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与保障。

(五)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学生几乎全部处于被治理的角色和状态,较少参与学校重大事务决策和学校治理过程。部分教师对学生自我治理放心不下,干涉太多,在班级、社团等治理中,学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治理主体。

三、以学生为核心的治理之必要性

传统的治理,侧重于体制、模式、手段、行政等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作用”,忽视了学生是一种不同于物的资源以及学生在其中的决定作用和主导地位,以“学生为核心”的治理,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这个基本点,从安全、卫生、习惯、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等多角度进行治理,把发展学生作为治理的关键。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变以往的家长式、保姆式、裁判式的治理方式为以疏导、启发、自我教育的治理方式,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为促进学生发展建立更好的条件、环境和平台。

另一方面,把学生作为治理主体,有利于学校制定出更适合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治理决策。学生对有关教育教学以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掌握得最丰富、最真实,为参与学校治理取得了发言权,避免了学校治理决策过程中的局限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程度愈大,他们对学校治理决策实施的支持,对实施结果责任的承担感、投入感也愈大。这样做既促进了学生的自身发展,更有助于保障决策的有效实施,提高学校的治理效能。

四、探寻“以学生为核心”的治理策略

(一)从德育角度探寻治理策略

1.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等内容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依据。它们从学生的形象、行为、学习、纪律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为学校开展学生德育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2.对道德行为好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激活其深层次的道德情感,行为习惯上要有更高的要求。对道德行为差的学生,要结合学生实际,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边学边做、学用结合,逐渐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此外,在教育过程中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要注意引导疏通,通过情感交流,让他们逐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自觉向先进看齐。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治理和自我完善,或者让其他同学监督来提高德育效果。

3.德育主体是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可以通过班干部竞选、小组长轮换、文体活动、主办黑板报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机会,实现学生自我治理。完善评价机制,在评价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可针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礼貌等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量表,采用个人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的方式,以周、月、学期为时间单位,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行为,自觉矫正不良行为。

(二)从教学角度探寻治理策略

1.做牧者,不做“纤夫”。 教育家第惠多斯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在因素,培养学生充满自信和发奋好学的“尊严”,激发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力”。教师在备课中要思学生之所想,正确定位教学起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思学生之言行,正确把握教学节奏,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在课后要思学生之错误,重新审视相关内容,教会学生积极反思,与学生一起成长。

2.教育与生命自然而巧妙地融合。郭思乐先生说:“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地和谐结合。”教师视生如子,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而自信地学习。热爱、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学生,让学生感受爱、享受爱、学会爱。教师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行为,改革教学方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建立一种心理相容、相互尊重、平等博爱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愉悦的火花,最终优化教育教学成果。

3.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一节课只有45分钟,而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显然,课堂上是无法将所有的问题都悉数解决的。这时,需要教师做好两件事:其一,指导学生养成记录问题的习惯。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建立“问题档案袋”,将自己提出的问题,特别是课堂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备以后研究之用。其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开展独立(或小组)探索,主动解决问题,如可以开展小课题研究等活动。

4.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有效运用四有教学模式,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定向”“教师精讲”“师生互动”“课堂精练”这四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教师做到“三讲三不讲”。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超出新课标要求的不讲;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抓好“五个环节”: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掌握知识的获得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表述中内化知识;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中体验实践;让学生在概括归纳中主动探究、主动参与。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主动参与,保持课堂有效互动,激活学生思维需要,唤醒并释放学生的真情实感,训练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从安全角度探寻治理策略

1.成立学生安委会。学生安委会是学生自我治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锻炼、承担部分校园治安治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学校政教务、安监办和保卫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

2.学生自我治理。从外控的学校安全治理走向学生自我安全治理、同伴相互督促治理、小组合作沟通治理,这样才能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治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安全生活,安全学习。

3.抓好常规工作。预测――告诉学生校园内存在着哪些不安全因素,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如何预防。教育――认真做好安全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利用宣传挂图、安全科教电影、电视以及幻灯片的教育作用;也可以请公安、交通、司法等有关人员做专题讲座;进行安全教育展览;随时随地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实地参观、现场教育、介绍事故案例等,特别是警示教育。提醒――利用晨会、午会时间,提醒学生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常抓不放,小题大做。经常检查教学、生活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检查学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严禁刀具、易燃易爆危险性物品进入校园。

4.教给学生自救自护的安全知识,让学生牢固树立自护自救的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锻炼自救自护的能力。在面对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时,能用学到的有关安全知识进行自救自护,机智勇敢地处置危险。

(四)从后勤角度探寻治理策略

1.培养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识。不断改善住宿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其生活得更加舒心。让学生安全地吃上可口的饭菜,提升食堂工作人员的技术。让学生明白节约粮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而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当学生打饭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善意的提醒:吃多少打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这样学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2.引导学生去实现高尚的精神追求。针对追求吃好穿好的物质享乐者,针对不讲卫生、破坏公物者,要教导他们去实现高尚的精神追求。因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基本的公德意识是促进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强大动力。让他们用崇高的精神追求主导物质追求,使其的人生变得更丰富、灿烂和辉煌。倘若一味地把对物质的追求看作生命的全部而抛弃精神的追求,会使一个人失去朋友、失去尊敬、失去生活的全部意义。

第8篇: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关注学生;注重实践

由于数学内容自身抽象性和教材结构严谨性,使初中生感到学习数学枯燥无味、趣味性不足,导致一些学生因对数学的学习望而生畏而出现“短板效应”。初中数学教学如何避免和克服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学也要“接地气”,即关注学生和注重实践。

一、关注学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所谓关注学生,就是指数学教学要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走进学生心灵和学生交朋友

初中数学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课余交往、家庭走访等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取得学生信任的前提下和学生交朋友,并适当采取表扬和正面引导的手段,激励学生学好数学。“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会因信任数学老师而爱学数学。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方法。这不仅是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的需要,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乃至一生的成就都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如,要求学生书写认真,教师板书应从不马虎。(2)勤于指导,反复训练。(3)争取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统一要求。(4)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将良好习惯的培养,同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一样贯穿于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师跟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情感体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授节奏和方式。如,在夏季的下午第一堂课,学生容易受困乏、精神不振等因素影响,教师若是侃侃而谈,学生就很容易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必然不会好。此时,教师可以创造出能使学生提起精气神的课堂氛围,例如,幽默的讲解、开展分组比赛等方式,使学生摆脱“困”境,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效果或许会更好。

4.了解学生的生活基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研究证明,学生的生活基础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和可能。

数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生活范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苏科版数学(下同)七年级上册“平行”这节内容时,城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塑胶操场直线跑道上的跑道线、地铁的轨道、马路上的斑马线等逐步抽象出“平行”的概念。农村的学生可能没有见过上述实物,如果采用这些实物来引导,就可能因其过于“新鲜”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农村教学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本面相对的边缘线、黑板面相对的边缘线、课桌面相对的边缘线等逐步抽象出“平行”的概念。

二、注重实践

数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反过来又广泛应用于实践。

1.从实践中获取数学知识

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应理解实践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作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生活实践中列举相关的平面图形的例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认识这些图形物体,从大量的实物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从而形成各种平面图形的概念。这样,学生的生活实践作为课程资源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就会加深理解,印象深刻。

2.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社会实践

如,在教授《数据在我们周围》时,让学生列举生活、生产过程中数据的出现和应用、人口普查的实践操作和意义、统计图的应用等。这些课程的内容都是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这样的教学,既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举两得。在教学“感受100万”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统计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少浪费一粒米,一年可节约多少吨大米?这些大米可供全新沂市人(100万人)吃多少天?(按每人每天吃0.5千克大米计算)通过小组实验,学生自己得出惊人的数字,同时明白了要节约粮食的道理。每当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时,自己感觉自己“了不起”。这种自我感觉同时会大大提高其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9篇: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一.正确的理念

1.合理利用时间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有效率意识和时间理念,教师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钻研业务、精心备课。正如王尚志教授所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但是如果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以学生过重的负担为代价,则是无意义的,最终也是不可能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时间不只是属于自己,更是属于学生和社会。教师对教学时间的珍惜和充分合理的运用,既是对自己生命质量的珍视和负责,也是对学生和社会负责。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强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不顾学生的负担和身心承受能力,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不仅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谈不上热爱学生。建立在对学生身心损伤基础之上的所谓“高质量”是无意义的。因此,有效教学应成为教师职业活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范畴。

2.理解关爱学生

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学生观的正确与否,成为师生活动能否有效进行的首要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待于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关注,教师应将教学的重心从教材上转移到对学生的适应上,转移到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上,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都应不断完善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教师可通过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或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时时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良好的教学风格

1.个性教学方法

教学思路是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从教学内容中受到启示,按自己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所作的加工或处理。如:在安排教学时,是先抽象后具体,还是先具体后抽象:是先理论后操作,还是先操作后理论:是以点带面发散思维,还是多题归一集中思维,是按教材顺序还是适当调整等,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风格,只要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丰富表达方式

教学的表达方式一般分为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有的教师上课声音清澈、明快,有的深沉、凝重;有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有的语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富有说服力;有的语言庄重典雅,有的语言幽默诙谐。在板书方面,有的教师善用图解式、提纲式,有的善用线索式。非语言表达,主要是指教态表达。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教态潇洒自如,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使课堂气氛轻松、舒展;有的教师一丝不苟、严谨端庄。与语言表达相配合,教师在运用目光、表情、手势、体态乃至与学生谈话的空间距离等辅助手段方面,也反映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并对教学效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成熟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教学风貌。

三.改变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认知建构主义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的自觉的意识和反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需要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学生采取的学习行为:制订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做出奖赏或惩罚,以维持和促进自己积极的学习。学习是学习者调动自己独特的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批判和重建的过程。教师的谆谆教诲在未被学生主动建构之前,对学生个体而言毫无意义。由于自主学习具有内在性和自我激发性,所以学习者的目的和方向都很明确,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都能主动参与,学习者有情感的投入和体验,学习者能自我检查、总结、评价、反思、补救。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但教学不一定总是有促进作用,课堂教学的容量说到底不是教师输出了多少信息,而是学生自己内化了多少信息,以及在内化过程中能力的发展。自主学习它包含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合作学习

学生与学生之间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彼此间相互信任,既能独立完成个人在组内的任务,又能评估学习的成效和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能将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又能通过传、帮、带,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得到普遍的提高。合作学习是通过人际交往与交互作用来认知、学习知识,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成长中更快的适应社会。

3.探究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定的研究情景,通过实验、操作、调查、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探究学习比接受学习更具有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释放,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是学习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学生经历了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获得了知识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教师应自觉的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基于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即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

成功地培养出个性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是现阶段新课程背景下课程体系共同的重要目标,数学新课程必须承担它应有的责任。提到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强调有效学习。高效率的教学必须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高效学习意味着学生以相对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多的“产出”。就是说,高效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积累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能相对节约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学生才可能有相对较多的时问和精力去“主动发展”去形成个人的兴趣和优势。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