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的原则范文

社会教育的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的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教育的原则

第1篇:社会教育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2-0092-05

当今世界,众多国家都面临着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发展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合理医疗卫生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实现与个人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替代策略?强化作为医疗人力资源直接来源的医学教育的内在社会责任性已经成为各国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选择。2010年,来自全球130多个组织的代表和专家齐聚加拿大,围绕医学教育的责任、专业化的原则和政策开展了三轮德尔菲分析,就如何提高医学院校应对社会未来医疗卫生挑战的能力展开讨论,并最终形成了2010全球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标准共识(G10bal Consensus for Social Accountability of Medical sch00ls,GCSA2010)。本文将从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基础、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划分等方面回溯全球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标准共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卓越医学教育的社会责任进行再认识。

一、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基础

(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多元化社会需求

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离不开日益显著的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需求的影响。随着全球化引发的开放式竞争的加剧和社会管理透明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维持经济增长与社会正义间的平衡的呼声愈发强烈,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公共利益所涉及的资源。医学教育机构跨越卫生与教育两大领域,对于解决社会医疗卫生需求与挑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承担的教学、研究、服务三大功能以及一定的医疗管理和医学人力资源分配作用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通常,一个国家国民医疗卫生事业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充分关注社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反馈,且不断提高其内在的质量、公平性、针对性和效率,并将这一价值理念内化到医务人员的服务过程中以便更好地表达其内在意义。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价值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通过有针对性和统筹协调的服务措施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公平性意味着社会中人人能够享有相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针对性是指优先关注民众最需要和最普遍的医疗问题以及社会弱势人群。效率则是指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来帮助普通大众。由此,形成了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影响所涉及的质量、公平性、针对性和效率四个价值衡量维度。

(二)医学院校的行业与社会影响力

医学院校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通过其外铄和内隐的行业与社会影响来实现。那么一所医学院校如何通过其所蕴含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最大影响力呢?图1表明一所医学院校在“计划”、“执行”、“影响”三个阶段应有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社会责任。以教学功能为例,计划阶段对于公平性的关注可以通过是否具有解决不同地区和领域医疗卫生不均衡发展的培养计划体现,具体而言,即为医疗卫生服务不足地区和领域培养合格的毕业生。执行阶段则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专题课程培养学生服务于某些特定地区的能力或为一些卫生领域急需项目的医疗、教学、研究进行相应资源的再分配来体现。影响阶段包括与政府、医疗机构等利益相关方进行积极协商,拓展社会急需卫生领域的岗位,以聘用更多的毕业生。目前,随着对于教学、科研、服务活动的环境、共同一致的基本价值观、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和同其他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视,医学院校获得了更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产生积极影响力的条件。但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并不完全仅取决于卫生服务体系,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生物等一系列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医学院校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影响需要诸多因素采取共同和协调的行动。例如,通过毕业生的质量和数量对医疗服务产生影响就需要卫生政策制定者、卫生服务提供者和卫生从业者本身等一系列利益相关方的协作行动。

二、基于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实现方式

(一)社会责任层次划分基础

Boelen和Heek在1995年提出,有必要建立一种具有共识性的医学院校社会责任促进标准,并将其作为诸多国家医学教育评价认证方案设计的内在指标性元素。社会责任标准的本质在于,通过推动有意义的实践来努力实现服务社会的计划目标,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获得卓越,以期对医疗卫生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并能直接或间接地有助于人们的健康。这说明社会责任的实现是医学教育追求卓越的社会性基础条件。因此,WHO将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标准定义为: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应优先满足由政府、医疗机构、医学专家和公众共同确定且是社区、地区或国家亟待解决的医疗卫生问题,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当然,这是一项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任务。虽然任何一所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项目的初衷都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众的健康需求,但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教育和卫生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适应系统,加强和改善原有的医学教育。加拿大皇家未来医学委员会在2004年提出,建立分层分类社会责任履行模式,促进医学教育探索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同正确的伙伴进行正确的医学实践,以培养优秀的医生。然而Neusy等人认为,医学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不会出现一种固定不变的医学院校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路径和评价模式,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一种具有反馈环路的分层次、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

(二)社会责任层次结构

根据加拿大皇家未来医学委员会提出的分层分类原则,社会责任感(SRb)、社会响应力(SRv)和社会责任标准(SA)三种不同分类代表了社会责任实现的三个不同层次。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感是指能将对于社会职责的认识转化为行动;而社会响应力是指努力专注于在课程中付诸行动来回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社会责任标准则扩大了行动的范围、增加了医学院校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的书面说明文件要求,通过书面阐述行动理由,说明付诸行动可能获得的结果和前期论证结论,并且强调作为医学院校回应社会责任行动重点的优先解决事项需要各利益方共同参与完成。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由低到高呈现梯度化发展。图2描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满足不同梯度社会需求从“隐性”到“显性”的飞跃。其中社会需求必须通过患者、公众、家庭、当地社区和整个社会等在广泛范围内进行理解。

任何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的实现必须通过人才培养。由图2可以看出,在第一层次即社会责任感状态下,内隐性地表明学校的任务目标并不直接来自于对社会需求的仔细分

析,存在着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高风险,且无法解决目前评估或认证机制中社会责任评价的缺失。例如,就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而言,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校虽然能提供包含对医疗卫生不足和差异产生影响因素的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相关的课程,但不能帮助学生全方位接触到该领域的真实生活情境。而一所有社会响应力的学校则不会局限于社会责任感状态,而会鼓励学生参加以社区为基础的活动并将之贯穿到课程当中,借此来评估学生能力,鼓励学生更多地服务于最具有需求的人群,引导毕业生流向医疗卫生欠发达地方。

如图2所示,从学校培养目标到毕业生结果又返回目标的反馈环路作为补救措施而存在,因而形成了一个改进后的社会需求响应系统。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其“社会需求”是管理循环的基本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参与需求分析,调整教学计划和活动项目,并论证前期预估的目标结果是否通过毕业生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当然这一反馈循环模式也可同样用于医学院的研究和服务功能。

(三)不同层次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关系

图3在6个基本维度上比较了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三组概念,并解析了社会责任范围的逐步拓展并最终到达社会责任标准的过程。三个概念并没有严格定义各自的具体特点,而是主要描述了一个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渐进过程,有助于医学院校社会责任响应系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聚焦于社会需求的不同层次。社会需求只是作为客观依据,既不暗示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也不明确产生社会响应力或是有预见性地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社会责任标准则要求医学院校在全面研究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做好准备,以应对社会未来在人口学、流行病、经济、医疗卫生系统调整和卫生专业人员角色变化等方面的可预见性转变,通过积极的系统反馈循环和自我能力适应尽量将不良风险最小化。

首先,就医学教育机构目标而言,医学教育机构的任务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条件之一。其目标的有效性是基于准确描述社会当前和未来需求的结果,因而应更多地考虑社会意见而不是教师自身直观的想法来定义医学教育机构的目标。

其次,就教学计划而言,当前以理论学习为特征的价值取向正向以反映学生未来医疗服务工作的社会服务性学习的价值取向转变,因而大大增强了学校教学计划同社会责任的相关性,也十分有利于社会责任标准理念下学习者对于社会环境背景的充分认识,有助于学生在专业方向上选择社会最需要的领域。

再次,就毕业生质量和评价重点而言,通常所说的“优秀毕业生”并不是一种准确表达医学教育成果的方式。相对而言,将医学教育成果解释为学生符合“专业化”的需要则更加贴切。因为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医务人员、患者自的支持者和社会正义的倡导者。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其毕业生更应成为促进公平和有执行力的医疗服务系统的积极推动因素之一。由此,最新的基于社会责任标准的“服务性学习”概念建立了积极的学习反馈循环,纳入了有责任标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认证机构和改革者采纳了这一概念,将充分参与服务性学习作为评价的关注重点。

最后,就评价主体而言,图3说明社会责任义务评价的本质有别于其他同类概念。社会责任感主要聚焦于过程和学校内部参与认证的评价者,而社会响应力则扩大到关注对社会需求产生影响的成果并且要求外部同行评审。woollard指出,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应努力优化和配套干预策略和措施,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应对社会面临的挑战,并和利益相关方一起更多地参与服务社会,从而最终实现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预期结果。因此,对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而言,其关注范围应扩大到能够对医疗卫生系统产生影响的绩效和改善公众医疗卫生状况,且社会民间代表作为其合作伙伴参与认证评估和反馈工作。

三、卓越医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再认识

(一)“卓越”目标与GCSA2010全球共识

2011年,Charles撰文指出,追求以循证医学为特征、基于社区实践的科学方法影响和改善公众健康的行为应被视作追求卓越的标志之一。现今西方大部分顶尖医学院校将努力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视为未来的最大挑战,这也是医学院校追求卓越和履行社会责任标准的首要目标之一。2009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版的《医学教育发展白皮书》建议将社会责任标准纳入医学院校的共同奋斗目标之一,并提出了10条建议原则,以适应医学教育未来发展需要。其中第一条是: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标准应成为医生和医学教育机构的核心价值观,起着观念性的指导作用。个人与团队、医生和医学院校应该努力应对和满足多元化的个人和社会需求,承担与国际要求相匹配的责任。

2010年形成的GCSA2010全球共识对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标准进行了功能性定义,因而其所包含的10项基本原则方向和每个方向下的具体标准也就成为了卓越医学教育再认识的基础。其核心在于:致力于改进医学教育质量,从本地区到全球范围内对人们的医疗卫生需求产生影响并促进医学教育标准、评价工具和认证制度的发展。无论各个医学院校在执行社会责任标准时如何变化,但是所有关于社会责任的工作都围绕着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核心理念――帮助医学院校明确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的服务社会责任方向,并努力保证各项工作聚焦于这一过程,以社会责任标准原则为基础,对教师、研究人员、医务人员、学生和管理者等参与方的行为和服务社会责任的可用资源进行管理。

就GCSA2010共识的整体而言,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但具有结论性的10项基本原则方向共识反映了各方普遍认同的医学院校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标准。由表1可见,这10项基本原则方向围绕对公众医疗卫生状况产生影响这一核心目标,从医疗卫生需求分析到需求影响效果确认,涵盖了一系列完整的系统性社会责任标准问题。这是一个始于理解社会大环境、分析医疗卫生服务面临挑战和需求并建立伙伴关系、开展有效行动(方向l和方向2)的逻辑过程。而作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策略的制定应来源于实现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所需的医务人员工作角色和工作能力(方向3和方向4),并在实施过程中保持其与研究和服务策略的一致性。同时,通过标准的建立引导医学院校去追求卓越的高水平(方向6和方向7),并将这些标准上升到国家教育认证层面予以认可(方向8)。当然,虽然社会责任标准已经成为西方医学教育的一种普遍认同价值(方向9),但本地社会仍然是卓越医学教育最终成效的评价者(方向10)。

(二)以GCSA2010共识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社会性评价

在GCSA2010出现之前,对于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应用评价主要在理念层次,而采用的标准也主要是诸如WFME2003这样的全球医学教育标准内的社会

责任标准内涵元素。但随着GCSA2010共识的形成,新的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评价逐步偏重于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在内的多阶段过程评价,其内在具体元素应从GCSA2010所包含的10项基本原则和现有的医学教育标准中进行提炼和筛选。2010年会议后,Boelen和Woollard在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的经典分段式理论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将CPU模式(C是概念化,P是成果,U是可行性)作为社会责任标准的评价框架。CPU模式中的三个具体概念虽然互相连接又互相依赖,但每个概念下的具体组成元素都围绕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化。“概念化”一级指标下的元素包括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的标准化指标元素和系统需要使用的指标元素。“成果”一级指标涵盖学习和培训所需要掌握的大部分重要能力。“可行性”一级指标主要指院校应采取基本的主动行为以确保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社会需求作出最佳回应,并且其内涵应优先考虑措施和要素的“可用”或“有用性”。此外,还需要强调能力、真实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三者的统一。

四、GCSA2010共识对我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

2011年12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准备组织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全球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新标准对我国即将起步的卓越医生教育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与服务社会需求紧密衔接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服务医疗体制改革为目标,主动全面对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民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在改革试点计划项目前期,不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注重客观分析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医学院校的服务社会功能,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服务社会责任层次的重点。在项目中期,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医疗卫生需求和高校的自身情况,在“计划”、“执行”、“影响”三个阶段分别从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三个层面上有序展开并有所侧重,着力从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医疗卫生不同需求的能力,鼓励院校在培养计划中建立社会需求反馈机制,实现服务社会责任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责任分层标准并纳入现行医学教育标准

当前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本科中医学教育标准》中有关社会责任标准的内容主要存在于毕业生等指标的内涵之中,缺乏对于社会责任标准的清晰表述。可以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GCSA2010共识原则的基础上,围绕现阶段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这一核心目标,建立与医改大目标和具体目标相适应的医学院校社会责任分层标准,并将标准上升到国家教育认证层面。也就是说,将其纳入到目前普遍使用的国家层面医学教育标准,并同院校准确定位、内涵建设、优势特色等综合评价标准结合起来,贯穿医学教育质量标准的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

第2篇:社会教育的原则范文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将经济学资源有效配置引入会计研究,以资源优化配置论为目标,分析社会责任会计功能,从而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社会责任会计;资源有效配置;会计功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057-01

随着中国逐步成为全球资本流向的热点地区,中国会计也在世界浪潮中飞速追赶着世界会计文明的足音。但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员下岗失业等。作为当代社会的细胞,企业并非存在于真空中,它与社会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本质要求,即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社会效益,使两者辩证统一。在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下,企业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基本一致的,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从整个社会利益的角度,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更侧重以资源配置优化论为会计目标,对企业外部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进行深入核算,为有效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而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对此经济学和会计界有着十分宽厚的理论研究基础。

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辩证关系:从短期看,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时存在矛盾性,即为了提供社会效益,不得不放弃短期的企业效益;如企业必须严格自律遵守政府出台的废气污水排放指标,这可能使企业的短期效益受损。但是从长期看,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协调统一性,具体表现在:企业效益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也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等,从而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加职工文化教育方面的投入等也会提高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企业效益。社会责任会计的最终目标正是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由此可见,社会责任会计以资源配置优化论为目标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功能

社会责任会计是对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后果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分析,着重揭示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对社会所造成的外部经济或者外部不经济,并且对外披露相关会计信息在经济市场中流通,引导资金的流向,从而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作用。

1.基于自然资源配置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功能

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从外部性角度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是为了解决企业行为的外部性问题。早在1912年,庇古发表的《财富与福利》中曾提出“外部效应”一词,外部效应会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点,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为此,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社会成本理论,即“假定市场交易为零,则只要初始权利界定清晰,资源配置即可通过市场交易达到最优”。

为有效解决自然环境的外部性问题,需要把斯科定理的产权界定引入制度改良的范畴,即在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握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安排、运作及重新安排的内在逻辑,从而实现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目标,这就需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从社会的角度发挥会计功能,从宏观的角度计量和反映企业目标的执行情况,使企业在客观上解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为社会制度的改良提供依据。

2.基于社会资源配置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功能

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资本市场在此机制中起到核心的作用。社会责任会计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促进功能可以从两方面考虑:第一,促进社会资源的第一层优化配置:在一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机制中,社会责任会计是联结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的关节点,是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下引导资金流向的广告,即以会计信息为载体,通过资本市场促进社会资源在微观单位的优化配置。第二,促进社会资源的第二层优化配置:从企业管理当局的角度看,可以根据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例如企业高管通过会计信息分析提品或劳务的盈利,兼顾企业内部和社会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确定生产。

综上,可以看到社会责任会计更宏观的蓝图:在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下,社会责任更具可核性,企业行为与社会价值协调统一,市场机制和利润机制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更好实现这一蓝图,一方面,需要不断探索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构建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另一方面,在企业责任会计的基础上,需要搞对价格制度,搞活激励机制。

三、结语

社会责任会计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会计,成功地将会计的作用从微观过渡到宏观,以资源优化配置论为目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促进功能,为制度设计奠定基础,从而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有效解决我国近年来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会计界需要将经济学资源有效配置引入会计研究,推行社会责任会计。通过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经济学研究,搭起宏观和微观间的桥梁,对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起很好的指导作用,使社会制度得以不断的完善,从而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第3篇:社会教育的原则范文

从1905年“中国博物馆之父”张謇创建南通博物苑起,就将博物馆的性质定义为“社会教育机构,政治、学术参考的重要部门,学术教育的有力助手”。他把博物馆视为“教育救国”的一部分,以达到“富国图强”之目的。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教育使命一直未变。我国从博物馆创建之初,就将社会教育作为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收藏、研究工作价值的体现。离开社会教育,博物馆的收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就得不到充分体现。博物馆是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其收藏的人类精神文明的见证物中所蕴含的先进文化,是社会教育的优质资源,对青少年的教育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起到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博物馆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优秀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博物馆永恒的主题和根本任务。原国家文物局局长、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在一次座谈会中说过,博物馆具有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社会教育功能,其中如何发挥好社会教育功能十分重要。社会教育功能是博物馆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其指导思想是“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对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对象、内容以及方式的最好诠释。正是顺应了这一诉求,我国博物馆界正逐步实施免费开放,向公众敞开大门,降低了公众受教育的门槛,参观人数直线上升,人们通过参观、学习、思考,在博物馆所营造的人文环境中提高自身素养。因此,博物馆应充分认识社会教育在博物馆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开设各种教育项目,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吸引观众,引导公众走进博物馆参观,切实把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以彰显博物馆特殊的社会教育功能,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地位。

二、时代要求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长期以来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却制约着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开展,归纳起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社会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缺乏对教育方法及对象的了解。研究表明,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能从中吸收多少。正确认识教育对象,了解和掌握教育对象的客观状况,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前提。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来博物馆接受社会教育的受众更加广泛,年龄、职业、文化层次、道德修养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同一个展览的展示内容和形式是很难满足多样化观众的各种需求的,这就要求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者全面准确地把握不同教育对象的参观需求。在设计参观的各种教育活动时,为不同的人群准备有针对性、可供选择的学习参观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2.社会教育形式单一。长期以来,大多数博物馆形成了以说教为主的单一教育模式,以讲解员的“讲”为主,观众成为被动的“听众”。这种说教模式只是一种知识的灌输,不利于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和调动观众思考的积极性,观众处于被动的受教育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使得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实现不了其教育目的。3.缺乏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活动范围不够广泛,社会化程度不高。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中,经常能见到学校结合各种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参观博物馆。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教育活动上做得还很不够。从时间上来说,国内博物馆大多在晚间没有什么活动,而国外的博物馆则会在晚间举办各种教育活动,例如举办讲座、开展座谈会、放电影等,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在美国,著名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已经把举办公益讲座、介绍藏品信息、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经常化和普遍化,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从活动范围看,国外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展厅内,而且会经常延伸到博物馆之外的地方,扩大了教育活动的范围。这些缺陷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社会教育经验,面对新的形势和变革,必然要求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改变以往那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模式,挖掘潜力,重视与社会各方面的协作,广泛依靠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教育质量和水平,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的潜力与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开拓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新途径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博物馆应积极探索社会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时代的发展也带来了博物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活动的创新。

1.改变博物馆长期以来单一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公众急剧增加的文化消费需求,博物馆传递给观众知识信息量的增多和科学技术含量的不断增高,知识的传播已不再是单向的传递,而应是多渠道、开放式的互动教育。多渠道的互动教育模式,能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使其在参与活动中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吸收知识。博物馆教育职能正是体现在为观众提供一个公益性的学习平台,并在为观众提供自我学习的服务中实现其教育功能的。

2.提高办展水平,增强展览内容的吸引力。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展览、展品形象化的解读,使观众在参观中获得知识的启迪,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要增强博物馆的吸引力,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旧模式,推陈出新,在陈列内容上,要有精品意识,突出本馆主题,利用博物馆资源优势,配合展览、结合文物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让博物馆以及文物的专业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运用电影、3D虚拟影像等多媒体进行直观教育,让展览内容“动”起来,以直观性和趣味性增强展览的感染力。在陈列布置上,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观众的参观需求为根本,营造良好的展览环境,包括展品的文字说明、展示手段以及灯光效果等,使观众达到赏心悦目参观、汲取知识营养的目的。

第4篇:社会教育的原则范文

(一)校外教育的涵义

在我国,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它与正规教育中的学校拥有共同的教育对象,但二者在办学方式、招生方式,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教育对象的稳定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对校外教育概念目前存在几种理解和认识。一种认识可以称之为是狭义的校外教育,把校外教育看作是由专门的成建制的校外教育机构进行的教育,如有的学者认为“校外教育是指少年宫、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另外一种认识可以称之为广义的校外教育,如有的学者认为“校外教育是指在学校以外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通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政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公益劳动、社会服务、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以及个人的课外阅读、栽培花草树木、自我服务等等所接受的教育。”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校外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的代名词。所谓的非正规教育,是指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不管教育形式如何,但学生需要通过报名注册方可上学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包括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各种校外教育,如文化馆、文化宫、少年宫、博物馆、展览馆和图书馆等,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成人的继续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上述关于校外教育概念的表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发现上述概念有以下共同点。首先,校外教育是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在各类校外教育机构在课余时间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次,校外教育的对象普遍认为主要是青少年,兼顾成人教育;最后,校外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二)社区教育的涵义

社区是指一定地域空间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为开发社区生活,以其居民为对象实施的集体教育活动,因而被称之为社区教育。在我国,对于社区教育这一概念,目前存在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通常从“社区”这一概念入手,详细阐明社区的重要性,以“社区性”为突破口,进而确立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地位。教育部在2001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中对“社区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点的区域教育,与各类正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合理的分工,在对各类教育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当前侧重于对社区内各类教育进行延伸、补充。总体上说,虽然目前对社区教育内涵的诠释众说纷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社区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对其区域性、强调其对象的全面性、突出其功能的社会性、体现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特征已达成共识。另一种观点则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将“社区教育”的重心放于“教育”这一概念,“社区”只是这类教育的一个特征,更多关注于社区教育的目的、方式方法、作用等等。其代表性的观点为:“社区教育的内涵应是在一定的社会区域内,把生活和教育结合成一体,发挥社区成员作用的、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并为了社区的共同发展和社区生活的向前、向上而进行的一种全方位、全民的和终身的教育。”根据社区的界定,则所谓“社区教育”,已不是以往教育学中社会教育的概念,也不仅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它是一个大教育观的概念,既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还包括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所以,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集各种教育层次、类别,以及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其目的就在于利用社区的所有资源,教育社区的所有成员,提高他们的素质、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一种新颖教育。

(三)社会教育的涵义

对什么是社会教育,到目前为止对其内涵和外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广义指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行的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狭义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开展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知识的教育活动。”有研究者从社会教育的对象的角度加以界定,认为“社会教育是学校与家庭之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其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有研究者从社会教育内容的角度进行界定,提出“社会教育是以社会各界人士为教育对象,以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为内容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还有的研究者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比较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社会教育是学制系统以外的,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社会团体和私人推动为辅助,利用和设置各种文化教育机构与设施,对全体国民所实施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并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

二、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对象和内容

(一)校外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少年宫为主体的校外教育机构一直是由政府出资兴建,投入运行经费,形成了一套管理和运行模式。从机7构的行政管理来看,校外教育具有弹性化的组织形式和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中国的校外教育机构可分为综合性与专门性两类。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目前主要指政府主办的校外教育机构(如儿童活动中心、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活动站等),这些机构属于教育厅(教委或教育局)、共青团、妇联、文化局或者科技局管理,其中以前三者为主。专门性的校外教育机构是专门为开展某项活动而设立的。如儿童图书馆、儿童阅览室、儿童影剧院、少年科技站、儿童铁路、少年农科站、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少年儿童广播站等。校外教育实施的主体也即上述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机构。校外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平时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专业和活动,在校外教育机构接受各种培训和指导。1995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文化部,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校外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

(二)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社区教育实施的主体是领导主体,具有官方性,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我国目前存在五种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二是“学校——社区互动型”模式;三是社区学院模式;四是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五是媒介型社区教育模式。离退休干部、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学生家长都可以成为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社区教育是满足社区成员教育需要的,提高他们的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能力的全民教育,是一种“区无不学之户,户无不学之人”的教育,每个社区成员既是社区教育的对象,又是社区教育的主体。社区教育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有研究者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把我国社区教育内容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成了3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1993年,社区教育包括中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结合教育,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并且是一种单向性教育;从1993年开始,社区教育的内容还包括职业教育、文化生活教育、科普教育、法律教育、卫生保健教育等,该阶段主要开展成人教育;21世纪初,以“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理念的提出为标志,实现了社区教育研究范式与内容的转向。

(二)社会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很广泛,无论它的创办者是政府、团体或私人,只要它是对社会成员实施了影响的教育活动,就是社会教育的实施者。广义地理解,一切社会活动和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社会教育的实施主体,狭义的实施主体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对社会全体成员,而不是针对其中的某个特殊群体。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施教于全体国民,这决定了只要是对社会全体成员施以影响的各种活动的主体,都可以看作是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社会教育的内容包括了社会生活中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与广义教育无大异。

三、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概念间的关系

校外教育可以看作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从教育对象来看,校外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国民,很明显,校外教育的对象包含在社会教育之中。从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来看,校外教育的内容和范围都可以包括在社会教育之内。从实施的主体看,校外教育的实施主体包含在社会教育所实施主体之内,可以理解为校外教育和社会教育使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社区是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结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日渐深入,社区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成为学校教育的校外实践基地,校外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二者的边界也日渐模糊。校外教育的社区化是校外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社会单位教育开始蓬勃发展,成为校外教育的主要力量。社会教育不一定以某一区域为限,是全社会进行的,具有广泛的区域和对象。社区教育则侧重区域性。社区教育使社会教育在特定的地域和范围即人们所居住的社区所进行的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实际上包括在社会教育之内,但不等于社会教育的全部。

四、问题与建议

(一)校外教育概念有待拓展

一直以来,我国校外教育沿袭的是50年代由苏联移植过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完全由国家包办一切,教育部门完全依靠国家投入来开办校外教育。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进行,这种单一结构、单一渠道的校外教育办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校外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视校外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校外教育界定的历史局限性,应该给校外教育下一个更加明确的定义。当前校外教育的内涵没有说清校外教育是什么,也没有明确校外教育要做什么。

(二)社区教育概念有待细化

社区教育内涵界定及定位至今不够清晰,发挥作用受限。社区在地域上如何界定,社区和行政区域如何划分和对应等许多问题都没有明确。不管是校外教育、社区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存在管理上职能重复、责任不清等问题,因此,当前应当尽快完善上述各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各自的权力和义务。

(三)社会教育概念不甚明确

第5篇:社会教育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来的一个新理念。党的决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委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各级各类学校应如何配合,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教育机构和教育学者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和谐教育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利于构建人与人和谐的社会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和谐的原则主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尊重与信任原则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依靠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与信任,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相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各种活动通过学生的内化活动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此外,教师还应该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都可以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同时也要相信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理解与支持原则

学校师生关系的理解与支持是双向的。对教师而言,要理解学生的现实的处境。对学困生,要理解他们已经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忽视,以及自身自责和自卑的心理。对学生而言,要理解中小学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繁重性,工作时间长,不只在八小时之内,还有八小时之外的大量劳动。

3.启发与鼓励原则

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启发和鼓励学生。启发式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

改善师生的友好关系,重要的是突出体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严笃。教师应把关爱和鼓励带入课堂,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同一种关心和欢乐。传统的教学存在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弊病,使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互动的情感和平等的合作交流,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现象,建立互动、互为主体的关系,使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情感互动的、师生合作的新型关系。

除了和谐教育的原则之外,北京教育学院教师胡俊娟还认为教师应采用和谐的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她提出了引导表现法、及时反馈法、学习内容引入法、学科优势突出法、分层训练法和形象呈现法等六大方法。其中学习内容引入法的目的是针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采取各种新课引入和结束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她举列的引入法有日常实例法、问题或思念法、直观形象法、实验操作法、纠错引入法、故事引入法等六种方法。

二、和谐教育注重各种教育形态的配合,能够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和谐

教育的基本形态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青少年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关系。首先,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它对儿童的成长具有奠基作用。其次,家庭教育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教育不只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前,即使在入学之后,也有重大影响。

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智力,体力的学习劳动活动。学校不但数量多,而且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并行发展,并且发展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结构和体系之复杂完整,都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学校教育的影响比家庭教育要大得多。

社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包括社会上一切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则是指学校和家庭之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和有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只针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具有多样性和补偿性等特点,是家庭、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从受教育者的时间上分析,有脱产、半脱产、业余式等灵活性;从其教育形式上分析,有培训班式、讲座式、函授式、媒体传播式(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等)、展馆式(如图书馆、展览馆、历史博物馆等)、自学式,等等。社会教育的补偿性是指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如日常社会实践知识、社会实习等知识,必须到社会中才能加以运用。

从教育体系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大的教育整体。三者的互相配合,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其一,从家长、社会方面而言,可以组织由优秀家长、离退体老干部、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公安干警、驻军指战员组成的校外辅导队伍,由他们来配合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其二,学校可以采用召开学生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庭教育杂志等方式,向家长传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其三,建立家长、学校、社区三者结合工作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学校校长、社区领导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三者的合力和配合力,减少和消除相互抵消和冲突的现象,实现三者之间完美和谐的统一。

和谐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三种教育基本形态形成一个教育整体,使教育和谐能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从而进一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三、和谐教育强调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全面发展,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社会

和谐教育的内涵有五个和谐:和谐育人、和谐管理、和谐教学、和谐活动、和谐环境。其中和谐环境很重视校园的美化环境的建设。目前,许多大中小学很重视“四化”建设,即校园达到净化、绿化、美化和个性化,对教室、实验室、操场、走廊等教学活动场所进行了合理规划,努力做到净化、绿化、美化、个性化;不少学校把学生的摄影、绘画、书法等作品陈列在教学大楼内,组成摄影廊、美术廊、小报廊,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关于校园环境的建设,许多小学探索出了“绿色校园建设”和“课外活动动手”两种环保教育模式,绿色校园模式有两个特色,第一是地区特色,“绿色校园”或“绿色学校”建设主要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例如北京、广州、上海、温州、苏州等。第二是经费特色,由于校园绿化耗费的资金较多,投入的财力很大,只有数经费充足的学校能够进行。

课外活动动手是正规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中小学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课外、校外的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是陶冶学生科学情操,培养环保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除了讲简单的道理外,还要靠校外、课外的各种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组织课外环保兴趣小组

温州市水心第二小学和苏州市留园中心小学的环保兴趣小组,采用按年级组成的方式。低年级的兴趣小组开展“为美化校园做好事”活动,让学生在除草、剪枝、打扫卫生等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中年级的兴趣小组则开展针对植物生长、垃圾分布和回收的调查活动;高年级兴趣小组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等题目为主题,开展为环保献计献策的金点子活动。江苏大余小学以“爱鸟”为主题,在校内组织了“护鸟小组”、“标本制作小组”、“饲养和种植小组”、“绿色能源开发小组”等10多个课外活动小组,吸收不同年级的学生志愿参加各种环保活动。每当周末,温州市水心二小的环保假日小队就开始行动了。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环保小哨兵的身影,他们向市民宣传环境知识,劝阻不良法行为。同时,水心二小还把环境教育活动从学校向家庭延伸,从家庭小事开展环境教育,在学校1800多名学生和全体家长中开展了“环境保护小手拉大手活动”。他们首先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的环境保护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教育,同家长签订环保公约,要求做到家庭垃圾分类收集,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焚烧塑料制品及垃圾,绿化、美化庭院。在活动过程中,小学生们人手一份宣传小常识,不但当起了家庭小老师,而且担任了环境保护监督员,与家长们共同保护环境。环保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家长保护环境的热情。

2.废品回收活动

温州市水心第二小学组织开展了“回收废品,保护绿色家园”活动。湖南岳阳楼小学成立了废品回收站,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收集易拉罐、牙膏皮、矿泉水瓶、啤酒瓶、废纸等并卖给废品收购站,把得来的钱交给学校“红领巾助学基金”,定点对口支持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贫困学生,几年来先后资助了300多人次。

3.校内外绿化种植活动

此种活动分为种植树木和种植蔬菜两类。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大多在每年的“植树节”举行“我为地球妈妈添新衣”的植树造林活动。在植树造林活动中,各地中小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实际出发。湖南岳阳楼小学采取捐款种植的方法。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团市委号召,以“5元捐一棵树,200元捐植一亩林”等方式,开展了“保护洞庭母亲湖,营造千亩世纪林”活动,捐款15000元,保证植树100亩。

第6篇:社会教育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民办高校

一、引言

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注重办学经费的来源、办学体制的优化和办学规模的扩张,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不够,办法不多,缺少对民办高校学生自身实际的分析,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国民办高校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阻碍发展的瓶颈。无论是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还是为实现高教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或是为促进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对思想政治工作予以高度关注。因此,建立真正适合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如果说教育是“树人之本”,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教育之源”。在全人指导的终身教育和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现今时代,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功能不断增强,但任何组织或机构都难以动摇和取代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地位。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子女理想信念的确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重视家庭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需要,也是完善自我和健全人格的需要。[1](P.41-43)学校教育是由教师依据教材,在教育大纲的规范下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全面地进行知识传播,系统地进行人格培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P.41-43)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学校教育备受关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更多地体现着家庭期盼和社会期待。学校教育是主课堂、主渠道,是学习道德准则、文化知识、价值取向和社会规范的重要基地,决定着个体社会化的性质和水平。[2](P.92-101)社会教育是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外其它所有教育的统称。社会教育的发达程度是社会先进与否的关键性指标,也是未来社会主要的教育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休戚相关。[3](P.54-55)社会教育既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学校教育的超越和拓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平台和依托,有效减少认知的臆断性和片面性。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社会教育对个人的影响作用有明显的强化趋向和扩大趋势。[4](P.61-63)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筑就学生的精神支柱,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品质、道德和思想的形成是其社会化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等方面各具特点。在家庭有长辈的言传身教;在学校有教师的释疑解惑;在社会有风气的感染熏陶。所以,应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功能,共同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局面。宏观层次和范围,即社会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CENTURY应有效发挥和充分利用社会教育的优势,健全经济、法律、行政等配套政策和措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社会各界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切实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5](P.82-83)中观层次和范围,即学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育涉及的对象和内容非常广泛,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和德育首位的意识。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将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将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5](P.82-83)微观层次和范围,即家庭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决改变长期形成的“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应坚决摒弃“高教独立”思想的影响。营造家庭的和谐氛围,优化成员的人格形象。从根本上,将关心子女的入学和就业问题,转变成培养子女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5](P.82-83)“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是以学校教育为中坚,教育触角延伸到微观层次和范围,教育视野扩展到宏观层次和范围,一面联系家庭教育,一面协调社会教育,构建层次分明、兼容并蓄的教育格局。该格局中,以学校为桥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在引领家庭文化、共享社会资源的同时,集合思想性、服务性、参与性和辐射性,形成耦合效应,达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目标。

四、凝聚“学校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已经认识到,家庭、学校、社会任何一方出现缺失,都会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衔接断裂;任何两方联系脱节,都会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下滑。家庭是以成员间的思想交流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是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来提高思想意识和行为品德;社会是以司法公正、风气廉洁、治安稳定来维护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和效果。所以,应凝聚“学校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科学配置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共同承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家庭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合作。应努力寻求两者在思想与观念上的契合与支撑,应努力探索两者在方法与方式上的统一与协调,应努力畅通两者在沟通与交流上的渠道与途径。[2](P.92-101)加强家庭与学校的配合与互动,如通过人文讲座、主题教育、文化论坛等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6](P.55、193)学校与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合作。应着力化解社会对学校教育成效的抵消作用,最大限度地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2](P.92-101)努力挖掘社会的德育资源,广泛争取各界的大力支持,切实为青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社会实践、就业实习、媒体宣传等方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扬长补短。[6](P.55、193)社会与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合作。应加强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相融合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家庭小环境应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邻里和睦等文明行为,社会大环境应提供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平台。[2](P.92-101)如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瞻仰革命遗址、素质拓展训练等,促进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协作贯通。[6](P.55、193)“学校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一面与家庭教育优势互补,一面与社会教育扬长补短,凝聚方向一致、强大持久的教育合力。该合力中,以学校为阵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倡导青年学生在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传承家庭美德,完善思想道德,强化社会公德,形成叠加效应,达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合作,走和谐发展的德育之路。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多年来,民办高校在制度建设、模式探索、机制协同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应遵循适应性与方向性相结合、能动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时间上统筹兼顾、在空间上循环联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紧扣当前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稳扎稳打,善作善成,组建教育联合体,焕发教育新活力,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姬常平 吴璇 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 东方剑桥教育集团

参考文献:

[1]黎军,张大玲,张堡.论现代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高等理科教育,2003,(S1).

[2]杨雄,刘程.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3,(1).

[3]贾艳霞,冯文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现状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2).

[4]余国政,陈咏梅.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贯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反思与重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5]甘均良.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的价值功能及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第7篇:社会教育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功能;方法;途径

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教育、陈列、展览为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它所承担的社会任务也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个地区文明记忆与传承的重要阵地;作为代表公众利益并致力于为公众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不仅仅是记录中华民族的国魂和各种传统文化精髓的场所,更是现代社会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学习和求知不可或缺的场所。尤其是对青少年接受优秀文化、增长历史知识、感受艺术熏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完成好社会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这是我们博物馆人不断追求、不断思索的问题。经过参与我馆几年的创新和实践,我感悟出一些道理,探寻出一些途径,现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愿与同行分享:

一、加强讲解队伍建设,实现社会教育功能

青少年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博物馆是通过为青少年自我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的。让未成年人开心的走进博物馆,快乐的学到历史和文物知识,是博物馆人需要面对的核心课题!因而做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提高博物馆讲解人员服务水平是关键!

讲解工作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对静的展览活化和再创造。讲解员作为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需要掌握和运用好讲解技巧,并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知识。由于我们每天所面对的青少年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这就要求讲解员能做到因人施讲、因时实讲,从而有针对性进行宣传。平时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创造条件派讲解员到各个博物馆参观学习。也可以通过开展“基本功评比活动”等方式鼓励讲解员探寻自身独特的讲解风格,做到既能娴熟流利的背诵式讲解,还能力求融入情感,根据不同对象将讲解内容讲深、讲透、讲出新意。尤其是面对青少年这一参观群体,更要将内容讲的通俗易懂,使孩子们愿意听,感受到讲解员对自己真诚、负责、接纳的态度,达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讲解效果。

二、以优质“临展”为依托,完善社会教育功能

实践中我深深意识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灵魂!利用不同类别的资料和不同知识层次的展览可以满足各种观众的需求,从而提高博物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教育性的重要地位。我们不仅要做好馆内的基本陈列工作,更要将“精品意识”和“创新陈列”作为布展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更好的实现教育职能作用。

如南岗博物馆,工作中大胆创新,利用游客大厅辟建“临展厅”,策划设计特色鲜明的“每月一展”,并坚持高标准、高品位的管理和规划。几年来先后举办以反映南岗发展、成就,以及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瞬间・永恒――朱俊峰摄影展”;以提升展陈档次,繁荣文化交流为抓手的“情系南岗――名家书画展”“冰情雪韵摄影展”;以弘扬人间大爱,践行“文化遗产,资源共享”为动力的“历史文物暨文学艺术作品捐赠展”;以挖掘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魅力的“粽叶飘香,共享温情――端午展”“鄂伦春鱼皮画展”;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科学与艺术科普展”等二十余场展览。这些雅俗共赏的临展做到了思想性、科学性、生动性的完美结合,使观众在闪烁着智慧和奇妙的知识境界里得到新的心灵升华!南岗博物馆也成为了青少年享受艺术的殿堂,在这里获取了他们的兴趣和知识需求。

三、构建平台,发挥学校第二课堂作用,突出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场所,其生动有趣的展览和内容详实的历史资料是学校教育的完美补充,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它能为学生提供更好、更多的教育题材,扩大教育内容,丰富知识,充分完成对在校生的校外教育服务职能。那么,怎样发挥这一职能作用呢?

首先,应该做到加强沟通联系,建立馆校共建机制。工作中要与辖区学校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所需要的知识辅助及学生们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知识内容,然后与学校共同制定计划,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开展的活动不盲目、针对性强,博物馆教育性也发挥的行之有效。比如我馆举办的“送历史文化进校园”“农民工子弟博物馆游”等系列活动,就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启示,根据孩子们的要求制定而成的。这些活动得到了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极大地丰富了课外生活,积累了知识。

其次,要明确自身职责,搭建宣传教育平台。我认为“博物馆青少年志愿者”活动是最能体现博物馆加强优秀文化传播,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例如,2012年我们南岗博物馆启动了志愿者招募活动,当时中小学生们踊跃参加,报名人数达到70多人。成为博物馆的志愿者后,所有的孩子都接受了来自专业讲解员在普通话的正确发音、讲解时的文明礼仪、南岗百年历史和博物馆讲解内容等方面的培训,并接受考核持证上岗。在参与讲解任务中他们经历了紧张到娴熟的过程,感受到知识带给自己的愉悦和自信!德智体美各方面均获得提升。另外,我认为搭建宣传教育平台还体现在与教育部门的合作上。为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我们南岗博物馆就曾与南岗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身边的榜样―美德少年,感动你我”专题展览。因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人物是孩子们身边熟悉的同伴,极接地气,所以得到南岗区各中小学校师生的广泛支持与关注。学生们有了身边学习的榜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争做文明美少年”便在校园蔚然成风!

四、让展览“活”起来、“动”起来,提升社会教育功能

当然博物馆要发挥好社会教育功能,开拓青少年的视野,让青少年在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还必须脱离那种孤芳自赏的形式,实行开门办馆,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

首先,要加强馆际之间的协作,通过联合办展提高展览的利用效率。例如,南岗博物馆曾举办过《中东铁路保护建筑摄影展》,这个展览当时在哈尔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这段历史,博物馆在中东铁路沿线城市牙克石、满洲里、大连、旅顺等与当地博物馆进行了交流巡展活动。每到一处参观的青少年络绎不绝,尤其在内蒙古西旗,因为那里的设备有限,许多孩子特别珍惜这次参观,排起的队伍犹如长龙,非常壮观。这次巡展不仅开阔了各地青少年们的视野,更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艺术盛宴!

其次,开展“流动的博物馆”送文化下乡活动,也是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作用的一种方法。博物馆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很难有机会亲临目睹它的样子,了解它真正地含义,文物知识也知之甚少。文化大篷车驶向乡、镇、屯,可以使生活在乡村的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得到知识的养分,满足他们对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需求,达到零距离的接触博物馆文化,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性也得到充分发挥。

第8篇:社会教育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 社会教育开展 未成年人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国家能够在世界上屹立不倒的重要精神支柱。博物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的重要基地和窗口,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用博物馆的独特语言启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继承优秀传统的思想,陶冶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他们精神世界的成长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1.面临的问题

1.1 群体参观占主流,但形式主义、走过场现象普遍。自全国博物馆对未成年人实施免费参观后,学校纷纷组织学生前来参观,一时间,博物馆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到处是青年学生的身影,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场面嘈杂,拥挤异常,讲解人员常常被淹没在人海之中,许多学生根本听不清讲解、看不见文物,如此的参观效果自然不敢恭维。参观中,一些学校或是为赶时间,或是由于认识上的原因,经常拒绝听讲解,老师们直截了当地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说:让学生们自己看看就行了,看不懂的买份简介回去读读,能写观后感就得了。这种"学生一窝蜂、老师两手甩、学校好交差"的参观活动,虽然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际参观收获较小,致使博物馆社会教育流于形式,从长远角度上看,这势必会削弱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效和影响力,不利于博物馆的发展和建设。

1.2 博物馆对自身资源挖掘不足,其教育内容缺乏现实感和吸引力。如果说观众参观的数量反映着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广度,那么,各类观众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成效则衡量着社会教育的深度。

博物馆是文化、历史的载体,文化在传播、弘扬过程中,能否遵循共性原则,突出自身优势和个性特征,是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带来新的课题,也给我们传播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空泛、高调的本本主义,虚幻、机械的形式主义,更不是口号式的一阵风,越是减少概念化的东西、人为拔高的东西,越能把历史准确地反映出来,越是挖掘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和融合度,越能为广大受教育者所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遗憾地发现,由于缺乏从新的角度去发现、寻找和挖掘展览陈列内容的新内涵,不能有效地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难以在青少年中引起共鸣,参观者难以入境、入脑、入心。

1.3 博物馆社会教育缺乏效果测评、质量检测体系。目标、实施、考核是教育过程的三段式。尽管博物馆教育意义和方法有别于学校课堂教育,但如何使博物馆资源发挥出最大效力,满足不同参观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保证博物馆教育活动在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持续增长,需要有科学、有效、量化的方式来检验和考核博物馆教育的效果。然而,纵观博物馆教育的过程,我们会发现缺乏"考核"这一重要环节。我们常说:观众参观是否有所得,是衡量博物馆教育作用的标志之一,但是,观众究竟有没有所得、所得的程度如何,我们始终没有相应的工作环节来检验,致使多年来在工作总结和汇报中始终都是含糊其词地表述着博物馆教育"收效很大",而缺乏必要的量化数据的支持和佐证。于是,博物馆教育变成了稀里糊涂的教育,可有可无的教育,松散懈怠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博物馆教育的作用。

2.改进的措施

2.1 博物馆教育要充分利用文物资源,"用事实说话",有效实现文物的教育价值,增强宣教工作的说服力、感染力。文物是一种价值物,不同的文物有不同的价值,如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博物馆是以收藏、研究、陈列文物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的社会文化机构。因此,实现文物价值最大化、程度最深化,是衡量其工作质量的重要尺度。只有将文物中的思想价值、历史文化等信息,利用有效的形式外化出来,才能使受教育者乐于接近它,进而接受它,净化心灵,激励思想。否则坐拥再多的文物资源,掌握再多的文物展品,也不能使博物馆教育充满活力与魅力。

2.2 科学、合理地安排参观量,使博物馆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米切尔・冯・普雷埃特教授是研究"博物馆参观质量"的专家,他曾经做过一项专门调查,得出结论是:参观"质量"应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即观众参观展品所花的时间因素是重要指标,并由此推断出:博物馆参观的人越多,参观质量就越低。这一实验结果对我们接待未成年人观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应当严格控制单位时间内的参观人流量,给每一批参观者充裕的参观文物、聆听讲解的时间,否则无法保证博物馆教育的功效。对此我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依据各馆的场地条件、接待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单位时间接待量计划。

3.博物馆与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

对中学生而言,要着重引导他们认清中国国情、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历史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感。要寻找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学校课程内容的连接点就要另辟蹊径。要在学生了解的文化背景基础上进一步的督促他们去思考。通过对青少年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等一系列的活动,使之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不仅增长了各方面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为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优秀的思想品质起到了良好的催化作用,帮助他们提高了道德品质素养并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操。

4.结语

博物馆教育研究与实践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越来越感到贴近未成年人需求,服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博物馆教育工作,是我们每一位博物馆宣教工作者都应当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第9篇:社会教育的原则范文

1、新媒体在杭州图书馆的运用

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是杭州图书馆实现其组织目标和发挥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通过新媒体来提高读者的参与感、互动感?

2008年杭州图书馆位于杭州钱江新城的新馆开放使用后,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开拓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1信息、收集、评价与讨论

公共图书馆除了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公共图书馆网站来信息以外,还可以选择网络博客、社区媒体、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媒体及公车视频、地铁视频、网络媒体等进行低成本高效应的信息。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既可以让读者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换为主动参与者,又可以发动他们与公共图书馆互动交流,针对某一事件进行评价与讨论。

杭州图书馆除了在自己的网站、微博、微信平台上进行以外,还充分借助技术领先、用户海量的社会力量来进行信息、营销,如新浪浙江、网易云阅读等,从而实现双方用户的互惠共享,拓展图书馆营销的新渠道,为公共图书馆从传统阵地服务向数字网络服务转型奠定良好基础。此外,我们还在社会教育实践进行网上预约、网上调查、意见收集,进行网上投票评选读者喜欢的文献、展览、讲座、培训等。

1、2讲座、展览、培训推广、介绍

讲座、展览、培训是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主要内容,把这些活动向广大读者推广,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以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辐射力。例如在杭州图书馆文澜在线网站中,就固定设置有一个标题为“讲座点播”的窗口,既介绍近期比较重要的讲座,又把张召忠、纪连海、房兵等专家在杭州图书馆进行的讲座制作为视频节目,方便未到场的读者点播。在“市民学堂”的培训实践中,将一些读者喜欢的手工、烘焙技能进行专题介绍,这些制作激起读者很大的兴趣,吸引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

1、3创建地方文献数据库

在公共图书馆中应用数字化方式对各种专题知识进行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和管理职能的数据库,方便读者使用。杭州图书馆的数据库就有15个之多,包括中国知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龙源数字期刊等。还建立有地方特色文献库,包括良渚文化特色数据库、杭州文史资料库等。在近期,杭州图书馆利用地处东南佛国的资源优势,将佛教知识、研究成果、影像资料等10多个项目进行系统资料收集整理,建立专门数据库,提供给广大读者共享。

1、4开发虚拟公共图书馆

目前国内已建的数字图书馆,一般只局限于物理馆内使用或图书馆注册用户才能使用或只有少部分资源开放使用,在使用范围上存在局限。而杭州图书馆则力求回归数字图书馆的本真,运用高科技手段,凸显数字资源模糊时空界限的传播优势,保障城乡居民平等获得文化信息的权利,打造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重要网上文化空间

杭州图书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所有杭州地区(除高校系统外)的IP地址用户,不需要任何注册信息,都可以通过“文澜在线”网站免费获取数字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所有杭州图书馆的注册用户,不论是否在杭州地区,都可以通过杭州数字图书馆的手机平台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所有杭州有线电视用户,都可以在任何时间点击杭州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这样全时空的数字信息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图书馆馆内服务的限制,充分发挥了数字图书馆超越时空限制的优势,实现了服务的免费、无限制和无障碍,彰显了信息公平,使新媒体成为嵌入市民生活的平台。

1、5进行多方位新媒体教育

以往的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大多基于Internet服务模式,用户终端主要是个人电脑。新媒体使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手机、数字电视、电子阅读器、智能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介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杭州图书馆对一些涉及基础学科、专业学科的知识讲座或讲堂类的报告进行录制,将其放入数字空间中定期播放,还将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料编制成PPT,方便广大读者的学习。杭州图书馆文澜在线网站就顺应科技发展的潮流,整合了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网,形成“三网融合”的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多媒体传播渠道提供服务的新模式,尤其是在电视服务终端的推出在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属首例。

1、6开发电子书、微电影、动漫、微剧场等产品

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人员可以通过一台相机,一个剪辑软件,加上充满创意的想法就可以完成一个新媒体的产物――定格动画。社会教育人员根据故事的情节制作动漫,让读者特别是小朋友进行欣赏。例如杭州图书馆编辑出版的电子书《放学后》、《文澜沙龙》等,结合科普推广,进行动漫剧和微电影的制作,先后完成微电影《总有一种声音打动你》和科普剧《绿色家园》的创作演出。前者让小朋友自由点击进行学习,后者在科普教育和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中都起到了“小中见大”的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图书馆把原来功能单一的报告厅改造为适合进行各类舞台演出的微剧场。整个微剧场集多功能于一体,不仅可以用于会议、演出、讲座、还可以举办联欢会、亲子活动等。微剧场将报告厅以一种十分特别的情景展现在大家的眼前,而当微剧场功能需要转换成乐队演出或者其他表演的时候,墙面上装设的吸音板,又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如此,微剧场的灯光更可以根据不同状况进行适当的变换。2013年11月,由杭州图书馆承接的“2013杭州科普项目”《绿色家园》就在这里举行,演出场次四场,观众近两千余人。今后微剧场还计划引进一些曲艺、皮影、木偶戏等艺术家进场表演,开展非遗活态传承和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

2、杭州图书馆在新媒体服务实践中遵循的原则

目前,公共图书馆领域的新媒体应用还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有什么样的最佳技术和战略能实现理想的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育职能是当代公共图书馆人需要更进一步思考的。

2、1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

新媒体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随时可能会产生新的传播技术,更先进的信息平台形态。但回归到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本位,公共图书馆积极的利用新媒体的意义其实并不在其科学技术有多先进,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公共图书馆自身的社会职能的发挥,以读者为本,优质服务公众,融入时代才是最重要的。

2、2坚持信息对称的原则

新媒体是基于传统媒体的一种新的技术形态,更多是存在于虚拟空间。正是由于这种信息传递的速度快、内容广、形式多样,加之新媒体技术形式下民众心里的不可估计,言论自由,有可能导致信息的不对称,版权所有权争议,出现网络的责任缺失,信任危机等问题,因此每个社会教育人员和受众都要本着对社会、对公共图书馆、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来组织策划或参与社会教育实践。杭州图书馆还在微博的简介中标明:“杭州图书馆官方指定微博”,这就增加了公众对公共图书馆微博的信任度。还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2、3坚持量力而行的投入

数字化、网络化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的成本较高,特别是高水准的数字节目,例如3D、4D作品制作成本更高,目前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还只能制作基本参观信息、展览简介和重要讲座图片的网站,新技术的运用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2、4坚持专门化管理

目前的网络技术还存在用户设备、软件平台和界面的多样化和相互不兼容等运行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技术革新,同时还需要运行平台的相互兼容。除此之外,还存在人力资源的问题。目前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人员中既懂计算机和网络、又懂文物宣传和策划的人才缺少,导致一方面社会教育人员不懂得或不熟悉数字制作、网络传播,造成技术落后,疏远与读者距离。另一方面是数字、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不懂得或不熟悉公共图书馆文化资源丰富深厚的内涵和特色优势,往往会从顺应普通公众娱乐化、兴趣化的浅层需求出发,表达失真,甚至对公共图书馆形象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