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分日古诗范文

春分日古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春分日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春分日古诗

第1篇:春分日古诗范文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鸠。”描述惊蛰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此时,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了。

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达0摄氏度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摄氏度至6摄氏度,而西南和华南地区已达10摄氏度至15摄氏度,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惊蛰时节,华北地区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江南地区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的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芽,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同时,家禽家畜的防疫工作也要引起重视了。

惊蛰农谚

春雷响,万物长。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春分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后,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要打雷并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人赤道内”。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度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摄氏度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摄氏度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一天天变暖,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春分节气,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雨水也要多起来。

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春分农谚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

3月节日

3日 全国爱耳日

8日 国际妇女节

12日 植树节

14日 国际警察日

15日 国际消费日

21日 世界森林日

22日 世界水日

第2篇:春分日古诗范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传统璀灿辉煌,传统节日异彩纷呈。传统节日、节气风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孩子们通过构建校本课程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并体验传统节日、节气,进而在经典诵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培养身体健壮、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具有中华文明自信的学生的育人目标。

一、诗意耕种,亲近自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是流淌在历史岁月中的古老歌谣。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工业化、信息化主导的现代文明形态中,人们逐渐疏远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文明。很多人都不知道七夕、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不知道谷雨、芒种、寒露、霜降这些节气,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疏离。为扭转这一局面,我们以普及耕种知识为起点,研究农耕活动内容,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的主题式耕种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身体、人格的健康健全发展。

(一)开展种植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美好

学校开展的种植活动注重将科学课与劳技课相统筹,学生吟诵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在学校的“开心农场”里种下果树苗、点下牵牛花种、撒下青菜种……学生可自由组合分小组承包。每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浇水、施肥、松土、间苗、灭虫等,这样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的劳作技能、体验耕种的喜悦,给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的孩子多提供一些亲近自然与土地的机会。当孩子们看到播种的菜籽在自己的呵护下发芽出土,看到细如蚂蚁触角的小苗一天天长成绿油油的青菜时,他们会由衷地感叹生命的奇妙。更重要的是,种植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呵护生命、爱护花草的责任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大家在耕种过程中学会了发现、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共享自我成长的乐趣

白露过后,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梦田农场”,帮助农民收花生。当孩子们来到花生地,看到丰收的景象,充满好奇,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在收花生的过程中,学生们秩序井然,拔得起劲、摘得仔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在劳动中,孩子们却热得满脸是汗,有的还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来。孩子们在品尝劳动的快乐时,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寒露过后,学校又组织学生们一起去挖红薯。在主持人激情澎湃地布置任务后,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生龙活虎地奔向自己的责任区域。他们或用铲子挖掘,或互相协作拖拔红薯秧。他们在劳动中分享快乐、学会感恩、收获成长。

在丰富的农耕活动中,学生们发现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关于天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关于地利:黄土变黑土,多打两石五;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关于人事:地尽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孩子们吟诵着、劳动着,心中油然升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建构课程,传承经典

学校开展了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春节”为节点的主题式研究活动,课程分为《清明春雨》《夏至纵歌》《秋思绵绵》《冬日恋歌》4个单元,共24个篇目,对应24个节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不是来源于教材,而是自己围绕节日、节气进行构建与探索,挖掘民俗活动的丰富内涵。如在《清明春雨》一章中,一是要探究清明由来,认识晋国名臣介子推,了解介子推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高风亮节。二是制作家史。孩子们手工制作纸花,拟制挽联纪念祖先;制作“家族树”、续写家谱,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挖掘潜藏在自己家族血液中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精神。由此学生初步形成尊亲敬祖、孝老敬贤的传统伦理观念。三是继承英烈遗志,践行家国梦想。“烈士陵园英雄小传”的写作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们追念先辈和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种下“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种子。比如,子剑同学的《清明》就记录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

清 明

天阴浓雾醇,

回乡扫墓尘。

夜来思先辈,

哀思悼英魂。

学校开发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通过开展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挖掘民俗活动的文化渊源,寓德育于生活。

三、诗意经典,弘扬文化

为了深入开发“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学校派教师分赴焦作、石家庄、鄂尔多斯等地参加新教育年会,购买有关教育著作,开展校内论坛,聘请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了“听风沐雨过清明”“中秋诗会”“我们的端午节”等经典诵读活动和“青青园中葵”等系列晨诵活动。

(一)经典诵读

学生诵读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经典古诗文。立春,学生读“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雨水,学生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惊蛰,学生读“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春分,学生读“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学生用节气诗闪亮每一个日子,诗意地行走于四季的轮回与更替之中。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亲近母语,亲近文学经典,不断升华爱国情感。

(二)闯关激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让孩子们爱读、乐背,老们想了很多办法。闫老师的晋级闯关就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晋级闯关活动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摘选有关某一节日节气的诗歌。然后,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积累活动――“节日节气经典古诗文积累大闯关”,以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为三关,每关设固定字数的经典诗文积累为过级挑战,逐级晋升。闯关游戏吸引着孩子们热情主动地参与经典诗文的积累与感悟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节气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仿写创编

开展“我是小诗人”活动,结合节日节气及物候特征仿写自创诗歌,逐步回望汉语魅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现撷取几颗稚嫩的“果实”,以飨读者。

小暑・农家乐

温风汩汩挟热浪,

荷塘漾漾采藕忙。

农家声声碾稻谷,

消夏口口新米香。

处暑・观小儿吃西瓜

处暑正午流火天,

空调屋内也流汗。

最妙小儿吃西瓜,

飞涎三尺湿肚圆。

第3篇:春分日古诗范文

在我国长江流域,家燕是夏候鸟。每年春分前后,飞来繁殖育雏;到了秋季天气转凉,它们又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最远可到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带越冬。

候鸟在迁飞时都具有定向识途的能力。家燕、雨燕以及其他多种候鸟,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时,不仅能够到达它们出生的地区,甚至能够准确地回到旧巢址营巢。根据作者和同事们的野外调查观察,见到在黄海前三岛繁殖、经过环志的白腰雨燕,有的个体竟能回到前一年营巢的同一石缝中营巢。这种定向识途的归家能力,实在令人惊讶!

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全世界鸟类有9000多种,其中有4000种或稍多一点的鸟类是候鸟。

鸟类学家用轻而耐磨蚀的铝合金或塑料制成脚环,刻印上放飞的地点、年份和号码,作为环志系戴在候鸟的脚上;或者利用其他探测的手段,对迁飞的候鸟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几乎都能按照南北向固定的路线迁徙。一些水禽和涉禽,更是沿着江河和海岸线迁飞。所有迁徙中的成员,并非都能在同一时间到达目的地。其中也有不少个体在长途飞行中要掉队,夏季到达不了繁殖的区域。

可是在另一方面,诸如紫崖燕和猫鹛(亦作猫声鸫),却几乎在同一季节的同一月、同一日同时飞到某一地点。曾有鸟类学家做过关于猫鹛迁徙的观察记录,连续五年都在四月中旬的某一天,不迟不早就在那天到达。这五年里某地猫鹛的“首见日”是固定的一天。

900多年前,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白雁到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

文中河北人,泛指黄河一带居民。白雁是指目前已经少见的雪雁。霜信则指从雪雁飞来这一物候现象,可以知道霜期即将来到。

这里所叙述白雁来到的日期,虽不像猫鹛那样一天也不差的准时到来,但也够准确的了。“碧云淡日黄花节,红叶西风白雁秋”,就是描述这种候鸟飞临时的物候。

许多体型较小的鸟,都于夜间飞行,白天觅食。有一些种类则主要在白天飞行。很多游禽和涉禽在白天、也在夜晚飞行。迁徙时常要越过青山碧海、长河大漠,飞到遥远的地方。它们的迁徙路线,又都跟地面上的地形、河川、山脉的变化有着一致的关系。

鸟类学家对长刺歌雀进行观察,发现它们每年往返于北美的繁殖地和阿根廷的越冬地之间要飞行22400公里,这样的路程多么遥远。

候鸟在作长距离迁徙时,又是靠什么机制来定向识途的呢?通过环志、雷达观测、在鸟类身体上装置微型发报机和飞机跟踪等方法得出的资料表明:鸟类在夜间飞行,往往靠天空中日月星辰的位置来确定自身的位置和应当飞行的方向。飞行时也可利用磁场作为定向识途的标志;在高空飞行的鸟类还能按照特定方向振动的偏振光来定向识途。有些鸟类更可以利用波长范围在3250~3600埃之间的紫外光作为定向识途的标志。

此外,也有学者经实验证明,一些鸟类能利用大气中次声(频率低于16周/秒、人耳不能听到的声波)发源地(例如海洋中的巨浪、磁场巨变等)作为定向识途的标志。其他还有多种原因:有遗传进化上的原因,有生态学上的原因以及地质历史上出现有冰川时期的原因,都说明候鸟为了能找到适宜的外界环境来觅食、繁殖、避开天敌和不良的气候条件,不惜消耗大量的体力来作长距离的迁徙。

鸟类为什么要迁徙?在迁徙的征途上,又是怎样定向识途的。特别是有些种类的幼鸟,在出生后当年飞向越冬地的迁徙中,先于成鸟出发。这些幼鸟并非“识途老马”,在飞经从未走过的路线时,它们又是靠什么来识别路途的?凡此种种,还是迄今未能充分揭示的谜。

(选自《天地徜徉录》,重庆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第4篇:春分日古诗范文

《唐人写经卷》

首残,纸质,乌丝栏,楷书写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四十一卷。十五接纸,每纸28行,行17字。尾署“大唐永徽三年五月六日严寿敬书于圣善寺”。钤“圣善寺”长方印,唐永徽三年(652年)。

《北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图1)

高31.5厘米,横48.2厘米。姜黄色藏经纸,卷轴装,全25纸,卷首9纸缺。每纸22行,行14字,字类颜体,墨色较浓,行列整齐,卷尾印经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六”和雕版年月“大宋开宝五年壬申岁奉敕雕造”,下方钤有“陆永印”小长方墨印。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在四川成都雕印,简称“开宝藏”,是我国第一部刻本大藏经。

北宋初年,雕版印刷以四川为盛,开宝四年政府派人到成都雕造5000余卷的《开宝大藏经》,使四川雕版印刷业趋于极盛。书籍校勘精审,雕版疏朗明快。其大字版字大如钱,墨色如漆,宋本的雕印十分精美,成为后世雕版印刷的楷模。

《北宋福州东禅等觉院刊本大藏经》(图2、3)

院藏有14卷。这批藏经的刊印前后经30余年,经过住持慧空大师冲真、传法赐紫智华、僧契璋、传法沙门智贤、传法广慧大师达杲等5人之手,陈伸、王兴、王惠、李意等4人所印造。

此经均系青色硬纸皮,经折本,高30.2厘米,横11.2厘米。每版3开,每开12行,行17字,金字楷书题签,藏经纸,单栏,木刻欧或颜体。首页钤有“鼓山大藏”楷书朱文方印,版末钤有印造者墨色小长方印。东禅寺大藏又称《崇宁万寿大藏经》,为福建鼓山永泉寺请印,在东禅寺刻版,是我国第一部私刻大藏经。现藏有: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庚申刊本法苑珠林卷第七十六(经)

元丰八年(1085年)乙丑五月刊本胜N狮子吼一乘大方便广经(推)

元v六年(1091年)辛未刊本菩萨善戒经卷第八(贤)

元符三年(1100年)庚辰十一月刊本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沛)

大观四年(1110年)庚寅刊本佛吉祥德赞卷上(桓)

改和二年(1112年)壬辰二月刊本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九之十(密)和残本

这批藏经可使我们了解到北宋刊福州版的真实面貌和北宋中晚期福建福州印刷业的发达状况。同时也说明福州东禅等觉院是当时我国东南部的大禅林。这些藏经是为研究雕版印刷史和佛教史的难得资料。

《赵城县广胜寺大藏经》(图4)

1976年从太原市崇善寺征集。卷轴装,赤轴,黄表纸,宽29.5厘米,共21纸,每版27行,行19字。纸首注经名、卷数,张序,编号小字一行,此卷编号为“黍”。卷首为广胜寺印制《释迦说法图》,内容为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此大藏经刻于山西省解州(今山西运城)天宁寺,为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的补雕印本。

《山西通志》

黄竹纸,蝴蝶装,全书30卷,分订20册,版本为仿宋刻本,颜体字。书内的“职官”“选举”只记到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李维祯,续前补后,加以重修,是为万历山西通志,亦称李志。崇祯二年(1629年)付印。序尾记有“崇祯二年夏午临川祝徽书于古夏都公署”和“安邑县知县曹麟趾校”。祝徽是明末主管运城盐务的官吏,通志的序文是他在古夏都安邑所写。清之后编篡志书都很重视这个版本,保存甚少。

《二十一史》(图5)

存18史,明万历二十四年至三十四年北京国子监刻本,明末清初傅山批注。

其版式均为左右双栏,单鱼尾。半页10行21字,白口大字,行格疏朗。字体为方正仿宋字,端庄凝重,雕刻精美。每册卷首题名下都钤有篆书白文“傅山之印”。几乎每卷都有傅山红、黑毛笔圈点批注。批注有时为小楷,有时为行草,有的在书册的封面,有的在书页的上端,有的在边白中缝。批注有短有长,不拘一格,有的是对内容的提要,有的是对人物或思想的评论。书页中还画有各种符号。有的书页圈点密集,杠道不断,圈内有圈,杠外画杠。傅山为明末清初著名的书家,真、草、隶、篆无所不能,尤以行草著名。

《豫章先生文集》(图6)

17卷,宋代罗从彦撰,元代曹道振编次校正,明嘉靖三十三(1554年)年谢鸾重校新刻。

书前附有近代著名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傅增湘于庚辰夏(1940年)六月六日书写的题跋。跋中对此本的内容和版刻流传经历、版本优劣作了详细说明。跋后钤有“傅增湘”白文小方印。此本半页13行23字,黑口,单鱼尾,四周双栏。卷首序文已不存。首为豫章罗先生年谱,卷端题名后依次钤“佩德斋珍藏印”“密庵藏书”,下题“进士曹道振编次校正,后学谢鸾重校新刻”。次为目录,共分17卷,后傅增湘长子傅忠谟钤“忠谟读书”印。此本为明嘉靖三十三年谢鸾重校刻本,狭行细字,褚墨精丽,雕镂精致,极似元本。

《归震川文集》(图7)

29卷,明代归有光撰,门人周诗校,明万历四年(1576年)翁良瑜雨金堂刊本。

书前附“归先生文集小引”,题名依次钤“双鉴楼藏书印”“佩德斋珍藏印”,后题“万历三年十月既望门生周诗拜书”。文集目录题名下有“双鉴楼”印。此本纸白墨黑,行格疏朗,半页10行20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书口下印版刻者“雨金堂”。每册卷首题名下钤“双鉴楼”印。卷末尾题下钤“忠谟读书”“佩德斋珍藏印”“傅沅叔藏书印”。可知文集为傅增湘旧藏。每卷书中都有清著名藏书家钱谦益红笔批点的评注。有些卷中还用红笔直接在刻本上对文字进行校订勘正。

傅增湘(1872~1949年)是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字润沉、源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笔名书潜、长春室主人等。毕生从事图书收藏、古籍校勘、版本研究。共收藏宋、金、元、明、清精刻本、名抄、名校本达20 万卷以上,为海内藏书大家。学界评价“海内外之言目录者,无不以先生为宗”。

《古诗归》(图8)

15卷,明代钟惺、谭元春选定,明代舆、闵振业、闵振声校阅,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闵刻三色套印本。

此书首序为钟惺、谭元春分别于万历四十五年丁巳岁八月、十月撰的两篇“诗归序”。钟惺的序后钤“钟惺之印”,谭元春的序后钤印“元春”。次序为舆写的“诗归叙”,叙尾也有“舆印”。再后为闵振业撰的“小引”,后钤“振业印”。书中收录有古逸至隋的古诗。此本纸白如玉,墨印诗文,朱、黛两色印评点,色彩斑斓,十分精美。其中朱色为钟惺的评点,黛色为谭元春的批注。诗句上方是对诗文的逐句细评,诗前批注是对诗题的评论,诗后的双行细字是诗文总评。其版式为四周边框,无竖直界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在行旁套印不同颜色的批点评注。每页虽经数次套印,但不同色彩之间很少参差,说明闵刻的套印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杜工部集》(图9)

20卷,唐代杜甫撰,五色套印本。此书四周单边,黑口,双鱼尾,页8行20字。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刊印,芸叶Q藏版。

前有道光甲午(1834年)冬季涿洲卢坤、唐元缜、润洲刺史樊晃序,以及王琪后序等。

此本为五色套印,是明清刻本中套色最多者,其正文为墨色,五名家评注分别为王世贞(紫)、王慎中(蓝)、王士慎(朱)、邵长蘅(绿)、宋(黄)。是书对研读、欣赏杜诗有较高价值。

套版印刷术是在单色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阅读书籍时更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明代文学家兼画家陈继儒便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及套色印刷术称为印刷史上的三变。套印方法因工序复杂,技术要求严格,因而许多套印书每版只能印几十部,不像今天每版可印几万、几十万册,且可重复使用。在当时,套印书就因其刻印精良,彩图绚丽而深受人们欢迎。

《词致录》(图10)

12卷,明代李天麟撰,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刻本。四周单边白口,白鱼尾,页10行20字。每册版心有刻工姓名如赵联壁写、杨树声写、郭之屏书、朱轩刻、夏云刻、陶汝成刻、陈木刻、郁士奇写、陶惠刊等字样。

前有“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都御使关西温纯撰序”“万历丁亥浙江监察御使傅好礼撰序”,后有“万历丁亥仲夏属吏两浙都转运盐使司同知莆阳唐守恭跋”。

前还有杨深秀序,并钤“深秀氏五品官爵”“深秀”印。

《宋人题跋七种》(图11)

明汲古阁刻本。四周单边无鱼尾。版心有书名卷数及汲古阁字样。页8行19字。其内容有:

淮海题跋二卷(宋)秦观撰

姑溪题跋二卷 赵郡李之仪撰

石门题跋二卷(宋) 沙门德洪撰

西山题跋三卷

无咎题跋一卷(宋)南阳晁补之撰

宛丘题跋一卷(宋)淮阳张耒撰

鹤山题跋 七卷(临邛)魏子翁撰

皆为明海虞毛晋订。名人的批校、评点、题跋是中国古代文人研读作品的心得与体会,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的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祥异绘图集注》(图12)

10卷,明代方仪编,明抄本。版框,栏线,书口上方刻“祥异绘图集注”,下方刻“静观主人藏”,朱色鱼尾。四周朱丝双栏,页11行,行8~15字不等,甲卷至壬为占卜卷,每页上图下文,有图876幅,手绘。癸卷大部为文“风角总占”,半页11行,行12~29字不等。

书卷首序云:“洪熙皇帝日:在天为五行,在人为五事,修则休征应,失则咎征应,天人感应之机,神矣!人心仁爱人君,常示变以敬之,明君必敬天于所示敬,皆惕厉修之,未尝有忽也。此《祥异绘图集注》一编,明乎天人之际,审矣!朕嗣承天统,只若天道动静,云为恒慎,诸此股肱大臣,与国休戚相均,今各赐以览之。非惟使达夫吉凶之机,亦庶几知天理之变云。”

明抄本《祥异绘图集注》是一本关于星象占卜的书。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卷,是国内少见之图文并茂手抄本原本。

《集古印谱》(图13)

4卷,明代太原王常撰。前有“武陵顾从德校”以及“明万历三王武陵顾从德识序”字样。前有墨刻印太原王秣登序印薮。版心有“顾氏芸阁”字样。朱印本,四周单边。其凡例称:一、集古印法每项玉先,次玛瑙、次宝石、次银、次铜、次磁。二、以秦汉玺冠之首。三、王玺君印冠之首。四、官印多从其类。五、蛮夷亦附官印之末,盖亦朝廷之赐。不宜别置一项。六、一部曲将军印不能尽收,唯刻其稍异这者若干。

卷一:秦汉小玺:王印、君印、公印、侯印、将军印、督印、军印、尉印、军曲印、大夫印、太守印、史印、令印、丞印等约1200枚。卷二:上平私印约580枚。卷三:下平私印约580枚。卷四:昃声私印约580枚。

《五色线》(图14)

2卷,明代毛晋订,明刻本,无作者。四周单边,无鱼尾,白口版心有书名卷数及汲古阁字样。页8行19字。毛晋跋:“考中兴与馆阁书目,称不知作者。摭白家杂事记之。为类门旧跋亦不著年月姓氏……凡我同好勿与碧云鲸共置,幸甚矣。湖南毛晋书于白龙潭舟次。”

第5篇:春分日古诗范文

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着《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来,皇帝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开满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杨柳随着春风轻舞,偶尔有几只小鸟忽的一下飞走又忽的一下飞来,给寂静的墓地带来一丝活力……

来到墓旁,只见整个墓地杂草丛生,一块石头碑上刻着爷爷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时间,我算了一下,爷爷与奶奶年纪轻轻地就去世了,听爸爸讲爷爷奶奶都是十分勤劳善良的农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约来的钱都供给爸爸念书,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当爸爸刚刚参加工作,日子刚刚好起来,本该享福了,却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闷起来,难怪杜牧在诗中说“路上行人欲断魂”,爸爸跟母亲不声不响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虽然我没有见过爷爷奶奶,但是两行思念伤心的泪水还是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杂草清理干净了,爸爸点上了纸钱,红红的火焰映红了爸爸的脸,爸爸凝视着一张张寄托哀思的纸钱在火中发黄,卷起,变灰……脸颊上流下了不知是泪水还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给爷爷奶奶争气,不让他们的辛劳白费……

今年清明时节虽然没有雨纷纷,但是路上行人一样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清明即将到来之际,老天爷放了太阳一星期的假。这几天来,风雨雷电在人间畅游嬉戏,豆大的雨点落在地上,劈啪做响,谱出一首欢快的雨中交响曲。可我有点儿沮丧,万一清明那天雨神还不走,多恼人啊!到了这一天,太阳公公又出来工作了,睡了一星期的它精神特足,放射出强烈的光芒。

“万岁!”天公作美,太阳出来喜洋洋。我乐不可支,急急忙忙吃完早饭,就上了路,陪我上路的,还有那扑朔迷离的清明梦:九泉之下的外公过得快乐吗?我们又来“看”你了;

山妈妈是否依然青春绽放?小鸟是否依旧歌声嘹亮……

我迫不及待地加快了步伐等我们到山脚下时,不少扫墓的人家已经上山了。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大步流星地追赶,很快就赶上,然后把他们远远地甩在后面。是谁说“路上行人欲断魂”我看是“路上儿童皆欢喜”,因为,一年当中,难得有踏青的机会。你瞧我,又蹦又跳的,活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哪来的“断魂”呢?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郊游机会呀!平时,我们被关在“监狱”里学习,整天戴着个“紧箍咒”在那茫茫题海中奋战,身心疲惫,多想放松一下,借清明扫墓,给大脑放个假,你说我能不快乐吗?

到了山顶,哇!墓地上的野草又钻出来,虽然是春风吹又生,但今天你们也在劫难逃。我套上手套,帮大人拔草,我用力一拔它倒是没啥动静,我却差点摔倒在地,呵,这小草还挺倔强,我不信拔不起,我搓搓手,站稳脚,双手握紧小草,用力一拔,终于拔出一撮草,可我也因为用力过猛而摔了个四脚朝天。哥哥、姐姐都笑弯了腰。

我整个人都成了跳跳球,上窜下跳,好不调皮。一会儿拔拔草,一会儿摘摘花,一会儿嚼嚼泡泡糖,一会儿又把红花油倒在毛毛虫身上,看它如何垂死挣扎……

可没过一会儿,我的肚子就又唱起了“空城计”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我只好静静地蹲在地上画饼充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肚子的埋怨声也越来越大,此时它就像个干瘪的气球,有气无力。

通过我们的努力,野草们终于“全军覆没”了,我们征服了它,我们战胜了它!开始烧纸钱了,乌烟瘴气,我还咳嗽了几声。随后,再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狼吞虎咽地吃起东西来。这些食物真是美味可口,在加上一览无余的山间美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滋味,更是回味无穷。

快乐的你,快乐的我,快乐的我们在清明。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兴宁神光山森林公园踏青,同学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来到班里,老师向大家讲了活动的规则之后就带我们下去排队上车。

我们坐上豪华的大巴车,向兴宁前进,雨过天晴空气特别的清新,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倒退,同学们的谈笑声此起彼落,不到两个钟头就到达了目的地。

下车后大家先集合,老师用广播再一次强调了注意事项,就开始自由活动,我们看到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林木参天,到处都长满了奇花异草,流传着许多美丽而神奇的传说,还有古色古香的“寺、坛、池”,确是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就是去“神光洞”(恐怖屋),我们班的何志成首先买票进去后,我们听到里面怪叫声阵阵,都很惧怕,何志成出来了之后我们有问他里面是怎样?他惊得说不出话来了,过了好久才说:“我不去了,杀了我都不去了!”这时徐权峰壮起了胆子要去体验一下,我当时被那个可怕的声音都吓得毛骨栗然,但是温杰明邀请我一起进去,只好硬着头皮进去了,进入第一道鬼门关见到的是两个黑白无常的鬼怪,让人胆战心惊;第二道鬼门关见到了一只突然扑过来的全身黑色的鬼怪,让人心里扑通地跳个不停;第三道鬼门关是张牙舞爪的鬼怪,吓得人舌头都大了起来,总之每过一道鬼门关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鬼怪,经过一阵恐怖过后我倒不怕了,因为我镇静下来了,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鬼,这些鬼怪是灯光作用的图景。吃了午饭后,有一个同学因为惊恐把书包和钱包都丢在洞内了,我便自告奋勇进去帮同学找回书包和钱包,同学们都说我够大胆。

这次踏青意义重大,收获很大,首先是过了一次集体生活,其次是观赏到了神光山的美丽景色,感受到春光无限好,再次是体验了恐怖屋的惊险,锻炼了胆量,增强了与鬼神作斗争的勇气。

我今天真的太高兴了!希望学校能多组织我们外出参观,让我们多见世面!

学校把春游的日子安排在了清明节的前一天,地点定在了的西山脚下的“小西湖”。清明节时人们总少不了祭拜先祖,游山踏青。如此一想,学校的安排也别有一重意味。

走在绿荫遮天的盘山公路上,虽然总有一些人小打小闹,但总体依旧荡漾着一番清静的氛围。路边的参天大树下有着一簇簇还透着些许嫩黄的新绿,期间还有一两个含苞欲放的野花苞;

青草丛里能隐约瞧见路过的甲虫,以及一队队刚从冬日里挣脱出来,开始建造新巢的野蚂蚁;

斑驳的树影里有几只矫健的蜜蜂迎风飞舞,却惊得队伍里一大片同学惊声尖叫,纷纷逃避;

树林里偶尔传出一声带着春睡初醒的慵懒,又不失清脆的鸟鸣,立刻引得同学们驻足细听,议论纷纷……也许,这个时候你才能充分体会大自然的动静之美吧。

出了盘山公路,但那阳光却没有早春的温柔,一失去了树荫的遮蔽,便狠狠地泼在了人的身上,针扎一般疼痛。平日里呆在教室里不用担心日晒雨淋的同学哪里受得了这些,纷纷夺路而逃,跌跌撞撞跑进隧道里。那里漆黑一片,大家终于按捺不住心底的激动,纷纷尖叫起来,开起了善意的玩笑……

西山脚下的那片“小西湖”并不大,但是两面围山,一面建起了长廊,一面筑起了一座小石桥,两边连着矮矮的堤坝。湖面还散落着几处蓬船,堤坝旁的水里,在幽绿的水藻间还能看见成群的蝌蚪和小鱼。这可激起了众多同学的玩心,大家纷纷手持瓶瓶罐罐,滑下堤坝捉起蝌蚪来,一时间,水边好不热闹,人声嘈杂,水花四溅,熙熙攘攘,看得岸边的茶馆老板心直发紧,在桥上高叫“小心、小心”。

在茶馆门前的一把把大遮阳伞下,不少同学围在一起,一边大嚼着方便面,一边打起了扑克牌。在吆三喝四的高喊声中,一个同学垂头丧气地退出了比赛,开始卖力地收拾起大家遗留下的方便面碗来。而在乒乓台边,一些同学则热火朝天的打起了球赛。没有球网,大家就把书包里的"字典摞成一排,没有球拍,同学们就以掌代拍,不由分说的展开了大战。跳动的乒乓球在空中画出来欢乐的弧线……

在这清明时节里,我们怀着对先人的思念,以及对这美丽自然的无比喜爱,迎来了又一个崭新、美丽的春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几个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必备】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汇总5篇】相关文章:

1.【必备】清明节踏青的作文500字汇总9篇

2.【必备】清明节踏青的作文300字汇总8篇

3.【必备】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汇总6篇

4.【必备】清明节踏青的作文100字汇总7篇

5.【必备】清明节踏青的作文100字汇总七篇

6.【必备】清明节踏青的作文400字汇总7篇

7.【必备】清明节踏青的作文200字集合八篇

第6篇:春分日古诗范文

一、社祭与社神

社祭,本是一种土地崇拜,祈年与报功是这一崇拜的两大动机。由于土地的广博无际,人们往往选定某一地点对土地进行祭祀,这一地点就是社。正如《礼记·郊特牲》云:“社,所以神地之道也。”社的标志一般为一棵茂盛的大树或一片丛林,被人称之为“社树”、“社丛”、“神丛”、“丛位”或简称为“社”、“丛。”如《墨子·明鬼篇下》云:“建国营都,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丛位。”《六韬·略地篇》云:“社丛勿伐。”《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九》亦言:“夫社,束木而涂之。”沈钦韩在《汉书疏证》中总结道:“古者二十五家为闾,闾各立社,即择其木为茂者为位,故名树为社,又为丛也。”有的还在树丛旁边修筑围墙或祠堂①;有的则进一步封土立坛,称之为“社坛”,坛上有树或木、石之类的东西,这一般为帝王诸侯为之②。

最初的社,只是祭土的场所,并不具备什么神性。在社进行祭祖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瘗埋法,即将祭品埋于地下。《礼记·祭法》曰:“瘗埋于泰折,祭地也。”孔颖达疏曰:“地示在下,非瘗埋不足以达之。”其二是浸滴法,即将酒、血等液体祭品洒于地表,使其浸透至地下。《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云:“以血祭祭社稷。”清人金鄂在《求古录》中解释道:“血祭,盖以滴血于地,如郁其鬯之灌地也。”《春秋公羊传·僖公十九年》也记道:“侏娄人鄫之,用之。恶乎用之?用之社也。其用之社奈何?盖叩其鼻以血社也。”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宗族土地占有制的消亡,社在乡村社会中作为土地权力象征的意义也在逐渐消亡,与之相应,则是对土地的自然崇拜被土地神亦即被社神崇拜所取代,社成了具有人格意义的神灵。

《古诗源》卷一所收《禳田者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作者沈德潜在题下引《史记·滑稽列传》注道:“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淳于髡所见的禳田者,所祈求的就是土地神,而非自然崇拜意义中的土地。两汉时代乡里的社祭,其本义也是这种土地神的祭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如《汉书·王莽传》载张竦为刘嘉作奏曰:“四墙其社。”又,对社之祠的记载,在先秦秦汉文籍中多见,此不赘举。

② 如《后汉书·光武纪》建武二年,“建社稷于洛阳”注引《续汉志》曰:“立社稷于洛阳,在宗庙之右,皆方坛,四面及中各依方色,无屋,有墙门而已.”

既然是活生生的神灵,在祭祀时便不可能像西周时代那样,将祭品埋于地下或浸滴为祭,而要像人世间那样,为他摆上祭品,请这位土地老爷享用。自淳于髡所讥讽的那种“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始,祭社时的祭祀与被祭祀者,也由以往对自然的敬畏转而变成一种相对平等的交易,这样,社神的地位开始下落。两汉时代也是如此。《后汉书·费长房传》记长房学道返家后,“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或在它坐,独自恚怒,人问其故,曰:‘吾责鬼魅之犯法者耳”。又记道:“长房曾与人共行,见一书生黄巾被裘,无鞍骑马,下而叩头。长房曰:‘还它马,赦汝死罪。’人问其故,长房曰:‘此狸也,盗社公马耳。,”以费长房这样一个半路出家、学道不成的半仙便可“驱使社公”,已属不幸,连区区狸魅也可盗取社公坐骑,社公在民众信仰中地位的下降,由此可见。

魏晋以后,土地神的地位继续下降。《古小说钩沉》辑《幽明录》云:“巴丘县有巫师舒礼,晋永昌元年病死复活,云死时土地神将送诣太山。”一个巫师死后,竟要劳土地神送往太山,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在两汉时代,由于土地神地位之下降,它已不是唯一的社祭对象,各地的民间有选择地把当地有影响力的人物作为社祭对象,或配祀社神,或直接为其立社。前者如陈平“少为社下宰,今民祀其位”①;孔融为北海相时,“郡人甄子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太平御览》卷五三《社稷》引《陈留风俗传》。

乃命配食县社”①。后者如栾布、石庆,均被一方百姓立社祭祀。《汉书·栾布传》曰:“吴楚反时,以功封为郃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立社,号曰栾公社。”《汉书·叙传下》记道:“庆社于齐,不言动民。”注引邓展曰:“庆为齐相,齐为立社也。”

不过,我们还必须看到,土地神尽管地位式微,但作为一方土地之主,他在百姓中的地位还是无法替代的。两汉时代,人们仍然普遍地认为,社神是保佑一方平安、福佑一社百姓之神,人们对其仍是敬重虔诚的。由蔡邕所作《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铭文,我们可以找到这种心态,铭文曰:

惟斯库上里,古阳武之户牖乡也。秦时有池子华为丞相。汉兴,陈平由此神宰,遂相高祖,克定天下,为右丞相。孝平之世,虞延为太尉。延熹中,平曾孙放为尚书令。以宰相继踵,咸出斯里。虽有积德修身之政,亦斯社所相。乃树碑颂之。②“斯社所相”,是立碑的主要原因。山东省博物馆藏有东汉灵帝熹平五年所立梧台里社碑之碑额,铭文内容亦当如之。

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后汉书·孔融传》。

② 《太平御览》卷五三二。

二、

社祭的功能

如前所述,社祭本是原始土地崇拜。其基本功能则是报功与祈年,如《诗经·小雅·甫田》所咏: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至汉代,这一功能仍然是社祭的基本功能。每年仲春有春社,主祈年;仲秋有秋社,主报功。

春社与秋社是一年之中常规性的两次社祭,《太平御览》卷五三二引《礼记·月令》云:“仲春择元日,命人社。”其注曰:“为祀社稷也,春事兴,故祭之,祈农祥。元日,谓迎春分前后戊日。元,吉也。”同上书引《礼记·月令》又云:“仲秋择元日,命人社。”注曰:“赛秋成也,元日,谓迎秋前后戊日。”李悝在计算农家一年支出时也言:“社闾尝新,春秋之祠。”这儿的“春秋之祠”就是春社与秋社。

西汉前期,似乎只有春社而无秋社。《史记·封禅书》记道:“高祖初起,祷丰扮榆社。”《集解》引张晏曰:“扮,白榆也,社在丰东北十五里。或曰:‘扮榆,乡名,高祖里社也。’”《封禅书》又记道:“后四岁,天下已定,诏御史,令丰谨治扮榆社,常以四时春以羊彘祠之。”这里有四时之祠,有春祠。四时之祠当时通行两汉时期,直到东汉末崔实的《政论》中还有“四时祠祀,宾客斗酒之费乎”的词语,可以为证。四时之祠应当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时进行。春祠应当就是春社之祠,因为是高祖乡里之社,所以格外又有四时之祠,但这儿没有秋社的痕迹。

高祖十年(前197年),朝廷下达了一道面向全国的祠社令。《史记·封禅书》记道:“高祖十年春,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三月及腊祠社稷以羊豕,民里社各自财以祠。制曰:‘可。’”腊祠为岁末之祠,春三月为春社,这儿,依然看不到秋社的影子。《淮南子·时则训》记道:“仲春之月……择元日,令民社。”而三秋之月,均未见社祭的记载,只在季秋之月有腊祠的规定。

《礼记·月令》曾记:“仲春二月……择元日,命民社。”传世诸本缺了仲秋之月“择元日,命民社”的记载,有人从《太平御览》卷五三二中辑出,谓“今本《月令》已佚秋社句”。值得注意的是,《月令》之所以亡佚“秋社”句,是流传之佚呢?还是西汉前期人有意删节,以符合当时实情?

关于汉代的春社时间,《史记·封禅书》有两处记载:一处是“春”,一处是“春三月”;《汉书·郊祀志》为春二月;《淮南子》与《礼记·月令》均言“仲春之月”,中华书局本《史记》则直接将“春三月”改为春二月。从汉代的实际情况看,春三月的确也曾作为春社的月份。《史记·封禅书》所记“以春三月及腊祠社稷以羊豕”,可知高祖十年的社稷,除春社之外,又有腊祭。西汉之初,以建亥元月为岁首,如《封禅书》曰:“以十月至灞上,与诸侯平咸阳,立为汉王。因以十月为年首,而色上赤。”这样,汉初期的腊祭时间则为九月,正好与三月春社相对应。也正因为此,西汉前期将秋社与腊祭合而为一了,所以只见腊祭而未有秋社。

武帝时接受方士建议,改用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样,腊祭就放到了季冬之月,与秋社拉开了距离,因而,春社、秋社方复归完整,并一直沿续下来。如《四民月令》中则明确有二月与八月为“祠太社之日”的记载。不过,三月、九月的社祭仍然留有余绪,《汉书·五行志》云:“建昭五年,鄘州刺史浩赏禁民私所自立社。”师古注引张晏曰:“民间三月、九月又社,号曰私社。”这也可以反证《史记》所言“春三月”之不妄。

春社与秋社是关于社神的两大祭祀活动,县社以上的祭品由官方筹办,里社祭品则由里内居民统一凑足。前引《封禅书》所云之春社与腊社,是由官方负责准备羊豕,以供县社之用。而“民里社各自财以祠”,即指民间自行敛钱祭社。李悝在“尽地力之教”中所言“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亦是指民人摊派、敛钱祭社之事。至于所聚敛祭品多少,则由里民量力而行,故师古注“各自财以祠”云:“随其祠具之丰俭也。”《汉书·陈平传》云:“里中社,平为宰,分肉甚均。里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这里记载的是较为丰盛的社祭。《居延汉简甲乙编》(十·三十九)录地湾所出一简云:“对祠社,鸡一、黍米一斗、稷米一斗、酒二斗、盐少半升。”这是较为简陋的社祭。

有的里社不是直接凑集物品,而是如李悝所言,敛钱以为社供。《居延汉简释文》第二卷第33页有简文云:“人秋社钱千二百,元凤三年九月乙卯。”地湾汉简还有一简记道:“八月戊午社计。”①这儿的“社计”,应当就是统计社内的社钱收敛情况。破城子汉简有一简记有收敛社钱的具体情况:“人钱六千一百五十,其二千四百受楼上,六百部吏社钱,二千八百五十受吏三月小畜计。”②社钱敛齐后,要用于购置祭品。破城子有一简云:“口官封符。为社内贾口。”③地湾也有一简记道:“买葱四十束,束四钱,给社。”④

另外,在两汉时代,一些乡间里社还残留有用于社祭开支的“公田”。

两汉时代,春、秋两社除了祭社的本义外,还具有了愈来愈浓重的娱乐节庆色彩,使其成为当时乡村社会中的两大节日。

祭社之后,其祭品大多要分发众人,共同享用。如前引陈平在里中社祭后分肉之事即是。《荆楚岁时记》也记道:“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祭社为里中居民的共同活动,妇女儿童尽可参与。《后汉书·董卓传》云:“卓尝遣军至阳城,时人会于社下,悉令就斩之。驾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歌呼而还。”《太平御览》卷三八四引《汉杂事》曰:“颍川郡上事,其日有陈太丘父子四人俱共会社。小儿季方御,太儿元方从,抱孙子长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居延汉简甲乙编》四十·九。

② 《居廷汉简甲乙编》二五四·一.

③ 《居廷汉简甲乙编》六三·三四。

④ 《居廷汉简甲乙编》三二·一六.

两汉时代,社祭之后的宴饮娱乐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几乎成了乡村社会中最盛大的公众性节日。《太平御览》卷五八四引《淮南子》曰:“夫穷乡之社,扣瓮拊瓶相和而歌,自以为乐。常试为之击建鼓,撞巨钟,乃始知夫瓮瓶之足羞也。”《盐铁论·散不足》所记更是如此:“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舞象;中者南居当路,水上云台,屠羊杀狗,鼓瑟吹笙;贫者鸡豕五芳,卫保散腊,倾盖社场。”

社祭宴乐的本源是社祭时的娱神,祭神时以歌乐相娱,由来已久。《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周礼·春官宗伯篇章》:“凡国祈年于田祖……击土鼓,以乐田峻。”即是这一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到了两汉时代,随着土地神地位的下降,作为娱神的宴乐渐渐从祭神中分化了出来,越来越摆脱了社祭的宗教气氛,而成为比较单纯的节庆娱乐。对此,我们在《三国志·魏书·王修传》中可以读到一点信息,其传云:“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邻里因王修为其母哀,以至罢社,不正说明了社日之社祭已变得无足轻重,而社日的宴乐已成为主要内容了吗?如果社祭仍然庄严肃穆,那么,社里之人就没有必要为王修之哀而罢社,也不敢为王修之哀而罢社,只有社日成为宴乐节庆,才有可能也有必要为王修之哀而罢社。

实际上,这一社日宴乐节庆化的趋势一直在发展中,到唐代达到顶点。杜甫的“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张[虫+宾]的“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写尽社日之宴乐气氛。

除了春秋两社的社祭及相随而来的宴乐外,社作为一方土地之神主,还接受着其他许许多多的祈禳行为。

早在汉代以前,社的灵性就被不断延伸,凡遇大事,几乎都要祀之于社。日蚀、火灾要祭社①,出兵出军要祭社②,春蒐、秋弥也要贡献禽获于社③。至两汉时代,随着官方社稷即州社、县社与乡间里社的分化,其社稷之外的功能也开始发生分化。上述功能在官方之社中依然存续,而在乡里之社,则已渐渐被人淡忘,除非遇到举国一致的祈禳,官社与乡里之社之间难有共同的祈禳活动。《春秋繁露》记有这种共同的祈禳活动,卷十六《止雨》云:“雨太多……令县、乡、里皆归社下。”同卷《求雨》:“春早求雨,令县邑以水日令民祷社稷山川。……凿社通之于间外之沟。”但这种活动比较少见。可以说,在两汉时代,社已完全成为人格化的神,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而又可以接近的社神、社鬼、社狐,被人们的敬重已不如畏慎.《史记·陈涉世家》记陈涉要起兵时云:“又间令吴广之次近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这是借社狐之神灵,树立威望,所以“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社狐神性如此,在人们心目中。社鬼、社神更是能让人敬畏,人们往往在它们这儿许愿、发誓、禳灾。王莽政权将颓时,也曾祈灵于社鬼。《汉书·王莽传》云:“(王莽)遣使者分赦城中诸狱囚徒,皆援兵,杀豬饮其血,与誓曰:‘有不为新室者,社鬼记之!’”《太平御览》卷五三二还记有两件轶事。所引《述异记》记曰:“庾邈与女子郭凝通,诣社约不二心,俱不婚聘。经二年,凝忽暴亡,邈出见,疑云:‘前北村还遇强梁,抽刀见逼,惧死从之,不能守节,为社神所责,心痛而绝。”所引应璩《与阴夏书》曰:“从田来,见南野之中有徒步之士。怪而问之,乃知郎中顷有微疴,告祠社神,将以祈福。闻之怅然,以增叹息。灵社高树,能有灵应哉?”由此可见社神与社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如《左传·庄公二十五年》曰:“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此类记载又见于《左传·庄公三十年》、《文公十五年》、《昭公十七年》等。

② 如《左传·成公十三年》曰:“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子受服于社。”注曰:“脤,宜社之肉也,盛之于脤器,故曰脤宜,出兵祭社之名。”又《定公四年》云:“君以军行,祓社衅鼓。”此类事又见《昭公十六年》、《闵公四年》、《定公十三年》等。

③ 如《周礼·夏官司马·大司马》云:“中春,教振旅……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围禁,火蔽,献禽以祭社.……遂以弥田……若帅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铖,以先恺乐献于社。” 三、两汉时期里社的变化

在春秋战国以前,由于宗法土地关系的稳定性,乡里关系比较规整,当时因里而置社,社与里完全统一,一里之长既是社的首脑,即社祭的主持者,又是宗族的宗长。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裂变,到了秦汉时代,这种里、社、宗族合而为一的局面被打破,乡里社会的结构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就社而言,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与里出现了明显的分离趋势。两汉时代,官方仍然强调以里置社,每里一社,从汉高祖的“民里社各以财自祠”到《春秋繁露》的“凿社通之于门外之沟”,均是如此。从出土的两汉文字资料看,里社也是里中之社的通行称谓。《太平御览》卷五三二“社稷”条引蔡邕《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山东省博物馆所藏《汉梧台里社碑额》皆是。这种里中设社的传统,在整个两汉时代都保留着。遇有重要的祭礼,有时也由里正等人主持进行,如前引《春秋繁露·止雨》云:“雨太多……令县、乡、里皆归社下……里正、父老三人以上,祝一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有了官方统一指令,所以里正要主持祭社,而在主祭者中有三老、有祝。这儿的祝,实际上就是里社的主持者,祝的存在,表明社与社祭已从里的职能中剥离了出来。

作为里社的主持者,还有社宰、祭尊等称谓。社宰已见前述陈平例,祭尊之例更是多见,如《隶释》卷十六《中部碑》中有里祭酒题名十四人,传世汉印中又有许多“里祭尊印”,如“安民里祭尊印”①、“外里祭尊”②。里祭尊、社宰、社祝的祭社之权力,实际上原是一里之长所掌,此时,已转移了出来。

2.乡里之社从官社中分离出来。西周春秋时代,所有的社都是公社,可以说都是官办的,如《札记·祭法》所云:“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为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置社也就是里社,如郑注所云:“大夫不得特立社,与民族居百家以上则共立一社,今时里社是也。”

从表面形式看,“大夫以下成群立社”,与汉之里社相同,但其内容已大不同于前代。两汉时代,官方所立之社仅到县社为止。《汉书·郊祀志上》记道:“(高祖二年)因令县为公社。”李奇注曰:“犹官社。”上书又记道:“高祖十年春,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二月及腊祠社稷以羊豕,民里社各自裁以祠。制曰:‘可。’”师古注曰:“随其祠具之丰俭也。”这就告诉我们:官方所办之社称“公社”,又称“官社”,祭祀费用由官府负责;而里社则是民办,要里中百姓自行筹集祭品,即“各自裁以祠”。

3.私社开始出现并日益发达。在汉代,社的设置是受官方控制的。他们要求以里立社,不能随意立社。然而,在民间却出现了于传统里社之外的私社,而且其发展呈现出不可遏止的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簋斋手拓古印集》,第106页。

② 黄濬:《黄氏尊古斋古器物拓片集》玺印类,钤印本。

《潜确居类书》卷六七引《邴原别传》曾记载一件民间私立神社的事情:“(邴)原避地辽东,以虎为患。自原之落,独无虎患。尝行而得遗钱,拾以击树枝。此钱不见取,击钱者逾多。原问其故,答者谓之神树。原恶其由己而成妄,祀而辩之。于是里中遂敛其钱以为社供。里老为之诵曰:‘邴原行仁,居邑无虎;邴原行廉,路树成社。’”《汉书·五行志下》亦云:“建昭五年,兖州刺史浩赏禁民私所自立社。山阳囊茅乡社有大槐树,吏伐断之,其夜树复立其故处。”臣瓒注曰:“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而民或十家五家共为田社,是私社。”①《汉书补注》引叶德辉言说得更清楚。《礼记·祭法》云:“太社、皇社、国社、侯社、置社,皆王侯大夫自立及为百姓立者,此官社者。民私立者,谓之私社。”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点信息:其一,汉代出现的私社与传统的里社及官方规定相违,故而为官府所禁止,并加以铲除。其二,私社与官社互不相干,它是一种由十家、五家等自愿、自发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社祭团体。其三,这种私社尽管受到官方压抑和禁止,但它们却处在不断发展之中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