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

她们的最终定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她们的最终定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她们的最终定理

第1篇: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

一、教师管理——要扬长,更要“补短”

幼儿园办园层次的提高、文化内涵的建设、优质品牌的铸就,关键在于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如果把幼儿园比作一只“木桶”,教师便是一块块“木桶板”。要想使这只“木桶”多装一些水,这些“木桶板”都应该更长一些。

作为幼儿园园长,必须要做详细的研究工作,了解每个教师的特长是什么,又有什么样的不足,要思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的长处。有了这样的调查和思考,就能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对策。我在管理实践中有着这样的体会。

一方面,要用人之长,知人善任。在教师当中,有的班主任工作做得好,有的课堂教学能力强,有的环境创设很有新意,有的在教研方面颇具功力。我能对所有教职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与了解,力求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即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尤其对那些才能出众、贡献较大的青年骨干教师我能大胆提拔,放手使用。另外,在工作过程中,我还能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师工作分工,以便用足用好每一位教师的才能与特长。

另一方面,要补人之短,促其成长。为达到“修德强能争一流”的总体要求,我们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人发展计划,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以领导带动教师,以老教师带动新教师,以骨干教师带动一般教师,做到相互学习、以长补短。我园每学期都能精心组织好领导干部的“示范课”、骨干教师的“展示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等教学观摩活动,并认真开展教师说课、评课和反思活动;坚持理论上多学习、观念上常更新、教学上会借鉴;同时,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连环跟进式”的园本培训、师徒结对、集体备课、公开教学活动、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比赛等多种方式,给教师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使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得到明显转变,专业知识得到明显充实,保教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我园教师均达大专以上学历并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多名教师在国、省、市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优秀论文和活动方案评比中获奖,涌现出了一批市级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总之,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上,我坚持做到两手都抓,两手都能硬,既抓“长板”让其发挥所长,更抓“短板”,使其不再短。只有每一位教师都变成优质的“木桶板”,幼儿园这只“木桶”才能做到“板长水满”,幼儿园的品牌才能打得出、叫得响。

二、幼儿管理——要培优,更要“补缺”

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目的最终是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只有充分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其短处,才能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如今的孩子大都活泼、聪明,然而他们身上又或多或少会有独生子女娇气、任性、孤僻等种种缺点。为此我园以省级课题《对留守儿童爱心养成教育的研究》、市级课题《幼儿自主教育的研究》以及市级微型课题《“大带小”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实践研究》、《幼儿赏识教育实践与研究》、《幼儿攻击的矫正》等研究为抓手,在幼儿园这一启蒙教育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性格特点,坚持常规教育与个别引导相结合,活动训练与语言激励相结合,幼儿园、家庭与社区教育相结合,不断加强孩子良好性格习惯的养成,着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自主、互相帮助的能力,以及沟通人际关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等。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能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认真制定个别幼儿教育计划,做好个案观察、记录和分析工作,建立幼儿个人成长记载册,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初步培养幼儿健全完美的人格。比如,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爱交流的幼儿,教师会经常性组织一些互动性的游戏和活动,并且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在活动中取得的点滴成绩。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和锻炼,孩子身上的“短板”逐渐地变成“长板”,个人的“存水量”(良好习惯和品质)就会不断增多。

三、园务管理——要协作,更要“补漏”

木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各木板之间的配合紧密性,如果木板之间配合不好,出现缝隙,最终将会滴水无存。其实幼儿园管理也是这样,一个好的幼儿园,关键在于全体教职员工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做好互相补位衔接,共同进步提高。

我园教职工都是性格敏感、细腻的女同志,作为园长的我必须要充分发挥“桶梁”的领导作用,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工作中,我一直采用的是“刚柔相济”的管理策略。

“刚”即制度管理。通过制订科学、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使教职工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近年来,我组织全体教职工先后讨论修订了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和要求、安全卫生、总务后勤、教育科研、学习培训、家长工作等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过程中的督查和考核,坚持做好教学值导、常规值导以及每周的点评和反思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不断调整具体措施,更好地指导和推进下一阶段工作。在制度执行中坚持率先垂范,凡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教职工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真正给全体教职工树好榜样,用个人的示范影响来推动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使教职工的言行由他律转化为自律。

“柔”即人文管理。工作中,坚持把教职工管理重心放在人性化关怀上,对她们在工作上进行帮助支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竭尽全力,及时帮助她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与此同时,我还恰当地使用赞美这一语言艺术,因为赞美给予人的是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自信,是无往不胜的生命冲动——勇气,而自信和勇气是可以创造出人生奇迹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人生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因而当教师在工作中取得进步与成绩时,我能够用恰当、真诚、适度的语言给她们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她们产生被理解、尊重和认可的感觉。一个人个性的拓展、潜能的开发,既需要自我发现、自我定位、自我欣赏,更需要别人的肯定、鼓励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每一个教职工都有一种渴望,希望自己能像天上的流星一样,划出一道亮丽的光芒。我们应该睁大自己的眼睛,去关注天上每一颗闪烁的星星,去欣赏那流星的辉煌,去赞美那每一道迥异的风景线。这既是为人处世的技巧,也是园长工作的艺术。在这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中,我园教职工琢磨事的多了,琢磨人的少了;赞美话语多了,非议声音少了;相互关心多了,彼此矛盾少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了明显增强,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充分发挥了出来,大家能够共同为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出谋划策,努力工作。即便在工作中出现意见分歧,她们也始终能从大局出发,最终达到步调一致。

由于“板”与“板”之间没有出现一丝一毫的缝隙,我们幼儿园这只“木桶”也就变得严严实实: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省绿色幼儿园、省幼儿德育实验基地、市幼教先进集体、市优秀家长学校,各项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保教质量和办园成果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第2篇: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

关键词:消费观;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卡西欧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7)02-0082-06

一、引言

消费观顾名思义即是消费者一种自有的消费概念,也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标准、消费模式等多方面的总体立场和总体设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沉淀,在头脑中不断的进化加工,不断重塑的过程。消费观在人们的头脑中成为一种标准来管理规范人们的消费理念,可以说,消费习惯在某一程度上就是由消费观所决定的。

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与科技水平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会使人们逐渐改变之前的老消费观,不再自我封闭,取而代之的是注重效率和时间成本。消费也不再局限于满足生存需要,而是从消费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现在已经变成消费型社会。国家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消费者梳理科学的消费观并建立理性的消费模式。

中国年轻女性是社会消费中的一个重要的特殊群体,她们的思想比较新潮,思维方式也相对先进一些,所以年轻女性的消费观比较多元化。同时,女性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比较容易受到一些新思想的冲击,因此她们的消费已经由以前的单一消费逐渐变得多元化。现存的很多文献都对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进行了研究,但是多数并没有针对年轻女性这一群体,而是对整体年轻人的消费观,或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了研究,还有另外一些文献对当今新型的一些消费现象和理念进行了总体研究,例如网络消费。也有少量的研究涉及了女性消费观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更偏重于女性的消费行为,而不是这种消费行为的成因。对这支消费主要群体消费观进行分析有助于找出现在普遍存在的消费理念中的不足并寻找解决方法,为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奠定理论基础,也能对今后社会的文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本文以受到年轻女性极大追捧的卡西欧自拍神器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分析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影响年轻女性消费观的客观和主观因素并寻找建立科学理性消费观的途径。

二、相关文献综述

对于消费行为的研究,在西方社会始于十八世纪,而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则是在工业革命后商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后才关注消费者行为等因素,因此对消费的相关研究相对滞后,而且偏于描述性,介绍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市场营销活动的较多。

在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中,Roger D.Blackwell Paul(2009)认为,所有消费者均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里,每个人的消费行为都会被打上其所属群体的烙印,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对商品的选择标准。尹世杰[1](2005)在其研究中表示消费不仅呈现出一种经济关系,也表现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重要表现即消费行为能够体现出消费文化。郑杭生(2006)则将消费主义的特征归纳为明显的高消费,并刻意追求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姚建平[2](2006)通过调查研究归纳了当时城市居民的消费情况呈现“消费水平快速上升,消费总量迅猛扩张;呈现消费多样化、且逐步趋向高档化;消费的非理性程度逐渐减弱,消费的理性程度逐渐加强”。骆哓戈(2008)在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中,对消费者商标及产地的选择、消费者对卖主和商店的选择以及消费者对逛街的次数及逛街时间等宽泛而细微的消费研究中,发现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正在逐渐趋于成熟,并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点则呈现出多层次性的特征,即从消费行为可以看出小康型已经基本形成,并到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过渡转变阶段。在针对消费动机的研究中,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被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有基础务实性的求实、求廉、求安全等动机,也有更加高层次的求新、求美、求名等动机,还有功力性的模仿和求速等购买动机还有西莉亚・卢瑞原(2007)补充了逆反心理和随多心理。

在针对女性消费心理的研究中,胡晓梅[3](2010)指出女性消费心理的特点表现在对产品的方便性考虑的求实心理和在日常家务劳动中处于积极地位的主动心理以及追求时髦的爱美之心驱使下的时尚心理;裴国洪[4](2006)在对都市女性消费心理的研究中得出都市女性消费心理主要体现在实用性、个性化、炫耀心理、注重健康等方面;陈真[5](2008)的研究中则从女性的社会角色及其特点出发研究其消费心理得出女性的消费心理除了实用性等特点之外还有感性消费心理的特点,即消费具有特别感情意义和表达爱情等唤起感受的包含感情因素的产品并且容易受到评价和服务感性因素的左右。

在关于消费观的研究中,曹梅静[6](1993)指出消费观作为指导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内在评价标准,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出各自的价值判断,同时也决定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及态度、甚至消费方式的重要心理因素;石文典[7](2010)在其对消费观的相关研究中认同消费观是对整个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内在评价标准的同时指出消费观包含消费价值观、消费审美观、消费伦理观等;叶蔚萍[8](2010)从女性三种社会角色变迁分析其消费观变化得出女性消费观也呈现三种不同的阶段,即完全他人、有意识消费和个性化消费等阶段;而对于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中,施应玲(2010)认为,大学生的消费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即习惯消费型、经济消费型和理智消费型;张文潮[9](2012)通过对上海的某个大学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以下四特征:追求实用的理性消费、追求时尚的超前消费、追求差异的个性消费、追求虚荣的攀比消费;在针对女性消费观的研究中,曹文婕(2009)对在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女性消费从女性情感需求、品牌选择以及炫耀等层面对女性消费进行了相关研究。

综上所述自中国年轻女性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受西方消费思想和新鲜消费品的影响比较大。同时,因为现代女性更加追求开放和平等,因此形成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主要体现在享受主义、潮流消费、炫耀性消费、超前消费等方面。其消费的主要特点呈现为主动性消费、非理性消费、情感性消费、个性化消费的消费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消费行为的研究。对于消费观的研究不多,而且对于年轻女性消费观的研究几乎没有。

以下以实证方式从主客观两方面出发探讨中国女性消费观的影响因素。

三、问卷设计

(一) 影响中国年轻女性消费者的客观因素

影响中国年轻女性消费者的客观因素主要指的是现如今的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客观存在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 家庭影响。家庭消费观念是影响我国年轻女性消费观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家庭是我们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亲人无意识的影响,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在中国,很多父母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更愿意通过物质上的满足来对孩子进行激励。特别是在孩子上大学独自生活后,父母会尽一切努力让孩子有足够可支配的金钱。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家庭都缺乏对孩子金钱支配能力的培养,还有一部分家庭错误的理解“女孩儿富养”这种理念,无节制地为女儿提供财力支持,这更导致了年轻女性很难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从而进行盲目而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2. 学校教育影响。如果说家庭是我们的生活第一环境,父母亲人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学校就是我们生活的第二环境,而老师就是我们的第二任老师。因此学校和老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尤其是进入大学之后,学习压力相对减少,可支配的时间和金钱增加,这时,学校对消费观的教育引导就更为重要了。遗憾的是,目前大部分学校对于消费观的教育相对不足,甚至很多学校的消费观教育是缺失的。这也导致很多年轻女性在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仍沿袭之前的消费理念,特别是在自己有了赚钱能力后,这种盲目的消费行为会愈演愈烈。

3. 大众媒体影响。现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对人民消费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媒体传播途径由单一变得多样,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发展,可以让人们更加方便更加深刻地了解世界。尤其是年轻女性,对大众媒体有着很深的依赖性,即将上网看各种信息作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通过大众媒体传播获得更多的信息,了解社会,同时她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商品在广告中被完美的展现,精湛的广告潜移默化地使人们,特别是追求完美感情细腻的女性对商品接受度提高,甚至具有排他性并进行购买行为。同时,年轻女性更愿意与大众传媒接触并获取其中的信息,反过来说,也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群体。

(二) 影响中国年轻女性消费者的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指的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及自身特征的双重作用下,人们内在的心理活动或自我的意识。影响中国年轻女性消费者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她们的价值观以及消费心理。

1. 价值观影响。现代中国年轻女性的价值观发生改变是导致消费行为变化的重要原因。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价值的总观念和总立场。如果价值观不正确,那么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也会有偏差。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中国年轻女性对于艰苦环境没有直接的体验,中国古老的艰苦朴素精神对她们的影响也很有限,她们认为物质生活中的奢侈消费、享乐消费是理所应当的。很多女性认为物质生活的丰富极端重要,因此猿忠岳笙费和奢侈消费来满足这种心理。

2. 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心理就是人们在消费时的判断准则,也是决定是否购买的一个心理状态,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年轻女性对于外部的环境影响抵抗力不是很高,且由于经历较少,消费心理也并不成熟,在消费时无法进行完全理性的思考,更多地是受到周围的人或事物的影响。同时,年轻女性的自我控制力不强,最终导致不理性消费和过度消费。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其便捷舒适的购物体验使得女性消费者越来越热衷。由于对于金钱的意识也比较淡薄,网络购物更能使她们规避在消费时的紧张感,因此进一步促进了年轻女性的消费欲望。

3. 缺乏理财能力。由于现代的中国年轻女性大多数出生在八九十年代,她们没有经受过艰苦生活条件,缺乏生活的锻炼。与此同时,尽管她们的父母大多数都是从艰苦奋斗的年代过来的,却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且,这些父母普遍也没有非常合理的独立理财能力,在这方面对孩子的教导略显不足。同时,由于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除了父母,还会得到隔代人的关爱。特别是很多家庭从小对女孩的穿着和用品都非常在意,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比其他孩子更漂亮,这也使得很多女性对美的追求十分热切。在成年后,一旦获得了足够的金钱,就会因为喜欢、有美感等原因进行购买,而不会认真考虑其实用性和价格。

综上所述,本文以现在热销的卡西欧TR系列照相机(也称自拍神器)为例,将影响女性消费观的因素分为家庭影响、媒体影响和电商影响三个层次,调查了这三大类因素对女性购买自拍神器的影响,并由此推论得出女性消费观的影响因素特征和引导理性消费的途径。

四、问卷结果分析

卡西欧TR系列相机是为自拍专门设计的,它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年轻女性的爱好进行设计改进的,并获得了自拍神器的爱称。它利用的正是女性希望无时不刻将自己拍得更美的心理,采用单焦点镜头,配有自动修图软件,并且将外形和颜色设计的十分精美,充分满足了女自拍、爱美的特征,在2014年数码相机网络零售品牌中销量排名第一。

(一) 问卷基本组成

本文采用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将受访者限定为女性,且购买过卡西欧自拍神器。因为这种特殊的调查形式,本文无法统计问卷回收率,但因为涉及网络使用,因此受访者年纪普遍较小,具体年龄组成见表1。

由表1可知,占受访者比例最大的是24~29岁的女性,其次是18~23岁的女性。处在这两个年龄段的女性正是刚刚升入大学,或刚刚进入社会,刚刚获得独立生活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对受访者的平均月收入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多数受访者的平均月收入在1 500~3 000元这个范畴内。正如表1中的结果所示,因为受访者多数都是刚刚步入社会或刚刚进入大学,因此没有过高的收入,这些收入中可能也有一部分为家庭提供的。但是对于大学生以及刚刚工作的女性来说,因为吃住行方面不会花费过多(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会选择住在家里以节省租房子的花费),月收入大部分可以用于个人消费。初步来看,本次问卷的受访者比较适合本文的研究主题的分析。

(二) 家庭影响

由表3可知,在购买卡西欧相机的问题上(或者其他为了追求美感而性价比较低的商品),超过80%的父母会给予经济支持。这说明大多数的父母愿意为了女儿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付钱。同时,不会给予经济支持的父母只占不足1/5,这说明尽管有一部分父母具有理性消费观,并会理性地控制子女的消费行为,但因为比例较小,因此不足以对年轻女性整体的消费观产生影响。之后我们调查了受访者父母对于这款卡西欧相机的评价(如图1)。这一题项是多选题。可以看出,多数父母对卡西欧自拍神器的认识都局限于外形和价钱,甚至还有1/3的父母表示不知道这款相机是什么。认为值得买的父母不足15%。然而即使多数父母对卡西欧自拍神器并不认同,但因为生活水平提高,对子女的宠爱等原因,大多数父母仍然愿意花“冤枉钱”来满足自己女儿的要求。

(三)媒体影响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发展,媒体不再局限于报纸和广播等单一途径,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元。人们有更多更方便的途径来了解世界和社会发展。而对于年轻女性来说,时尚的潮流和各种新品会是她们最关注的信息。她们通过各种媒体来了解时下流行的商品,并由此产生消费冲动。在调查受访者平时会关注的媒体类型时,这些女性受访者也给出了一个特征鲜明的答案(如图2)。

本题设置为多选题,是考虑到多数女性不会只关注单一的媒体。由图2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交媒体和网络媒体是女性最青睐的获取信息的途径。这与现实情况比较相符。同时,杂志媒体因为其设计新颖的封面和丰富的赠品也获得了不少女性关注。而传统的媒体报纸和广播获得的关注最少。而同时,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媒体上,不乏各种花哨的广告宣传,这极大地刺激了女性的消费欲望。以卡西欧自拍神器为例,绝大多数女性是通过网络广告和社交媒体获取的信息(如表4)。

这一题项也设置为多选题,可以看出,受访者获取卡西欧自拍神器信息的途径并不单一,也就是说,即使很多女性在最初接触到有关卡西欧自拍神器的广告时并未产生购买欲望,但随着这种广告信息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女性视线,并以不同方式向女性呈现其特性和优点时,女性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商品并进行购买行为。

(四)电商影响

笔者首先调查了受访者购买卡西欧自拍神器的途径(如图3)。

通过调查可知,接近半数的女性是从卡西欧官网进行的购买行为,而通过大型网络购物平台进行购买的女性与通过卡西欧官网购买的人数几乎相同。而在卡西欧专卖店,即实体店进行购买的人数非常少。这说明网购已经成为现代年轻女性进行购买行为的主要途径(如图4)。

在选择购买途径的原因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择了“信誉高”选项,而也有接近半数的受访者选择了便于购买。这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受访者选择官方网络和大型网络购物平台的原因,正因为有了信誉的保证,同时兼具了便于购买的优势,才使得电商获得了越来越多女性的青睐。另一方面,由于在网络平台购买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即购物变得更加快捷便利,这也促进了女性购物的欲望和购买力。

(五)购买卡西欧自拍神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 相关性分析。由表5可知,影响年轻女性购买卡西欧自拍神器的各影响因素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9,均成强正相关。因此,家庭因素、媒体因素和电商因素对于卡西欧的热销都有很强的影响。

2. 回归分析。设因变量卡西欧自拍神器的销量为Y,自变量家庭影响、媒体影响和电商影响分别为X1,X2,X3,可得:

■=0.704-0.268X1+0.896X2+0.402X3

Std 0.003 0.001 0.002 0.001

t 269.934 -197.002 480.634 478.722

R2=1;R2=1;F=3.567×107

当其中解释变量为0时,Y的基数为0.704,即只有解释变量自变量家庭因素、媒体因素和电商因素影响达到一定量时,卡西欧自拍神的销售才有机会形成规模,这符合经济学常识。

五、结论与建议

在社会环境的变化下及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年轻女性的消费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尽管多数父母认为卡西欧自拍神器不值得购买,但仍愿意为了女儿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付钱。这也是年轻女性获得购买卡西欧自拍神器济支持的重要来源。

2. 社交媒体和网络媒体是女性最青睐的获取信息的途径。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媒体上的广告形式可以极大地刺激女性的消费欲望,从而促使她们产生购买行为。

3. 通过大型网络购物平台进行购买的女性与通过卡西欧官网购买的人数几乎相同,而在实体店进行购买的人数非常少,这说明网购已经成为现代年轻女性进行购买行为的主要途径。

4. 家庭因素、媒体因素和电商因素对于卡西欧的热销都有很强的影响,但是只有当影响达到一定量时,卡西欧自拍神的销售才有机会形成规模。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等条件不断发展变化,以往崇尚简单、经济、简单的食品和服装消费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年轻女性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至关重要。以本文的结论来看,家庭因素、媒体因素和电商的影响是主要决定年轻女性消费观念的因素。因此首先,应该加强大众媒体的正确引导。加强对大众媒体的管理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消费文化环境,帮助女性消费者树立理智的消费观。通过电影、电视剧、新闻及舆论等大众传媒不知不觉中在向大众传播着价值观和人生观。年轻女性,她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更是生活在大众传媒中,她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与大众传媒密不可分。其次,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和监控。大众传媒如果只宣传奢侈、非理性化的消费理念,那么一定会对我国大众消费观的形成产生影响,特别是对易感人群年轻女性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媒体的正确导向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管理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其行为,防止不正确、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影响我国大众消费观的形成和发展。最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加强正确消费观的宣传。首先家庭教育对于消费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应该从家庭教育这一基础教育抓起,让孩子在消费观的“第一堂课”也不输在起跑线上;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消费观的正确宣传,正确的消费观并非体现贫穷和廉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因此学校的大力宣传和正确引导也是引领年轻消费者正确消费观的重要环节。另外社会整体对消费观的正确解读也对年轻消费者消费观的发展方向有带动作用,因此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综上所述,消费观应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互相作用,才能让年轻人形成健康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尹世杰.不断提高消费质量,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消费经济,2005(8):3-8.

[2]姚建平.名牌效应在商品促销中的作用[J].商业研究,2006(14):185-186.

[3]胡晓梅.基于女性消费心理统计分析的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2010(17):24-25.

[4]裴国洪.都市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J].社会心理科学,2006(6):709.

[5]陈真.女性消费心理研究[J].今日南国,2008(8):84-85.

[6]曹梅静.消费流行与消费心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9-64.

[7]石文典,乃姝.国内外消费观研究述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8-52.

第3篇: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学 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88-01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艺术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强调“美术课程的学习不仅是技能的掌握,更应该通过美术的学习促进儿童审美趣味、人文素养及其情感和心智的健康发展”的要求。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围绕“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怎么评、谁来评”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一 明确“教什么”

幼儿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在中国,这样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是通过职前培养来获得的。因此,要培养“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幼儿园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要首先解决“讲什么”的问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要以幼儿教育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幼儿教育需要什么知识,美术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学习什么知识。教学内容要紧紧贴近学生未来岗位的实际需要,避免繁、难、偏美术知识的讲授,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同时,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不是很扎实、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因此,选取教学内容时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引起她们的学习兴趣,相应增设如色彩搭配的原理与技巧、幼儿园环境设计等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课程。例如,在色彩搭配的原理与技巧课程中,开设年龄与色彩这样一节课,向学生讲述婴幼儿为什么喜欢红色和黄色等鲜艳的色彩,而再大一些的孩子,色彩的喜好为什么会有所转变。应该知道儿童对色彩的喜好是本能的反应,如果家中的环境缺少阳光,便会喜欢黄色;如果是没有看过草木的孩子,就会被绿色吸引。学会这样的知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运用到幼儿的教具制作中,也可以运用到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中。

二 确定“谁来教”

普通教育以学校在职教师为主要的施教者,而职业教育则要求校企合作,这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则是校园合作,即高职院校美术教师要携手幼儿园、早教中心的美术教师,共同施教。学生可在学校接受一定的美术教育后到幼儿园或早教中心去实习,接受幼儿园或早教中心美术教师基于工作实际需求的美术知识讲授与指导。

三 研究“怎么讲”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要培养能胜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岗位的学生,美术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一般而言,应倡导还课堂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因此,美术教师可根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比如,高职院校的美术课基本上是课堂教学,学生所接触的作品一般是来自于教材印刷品或多媒体数字图片。那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实施开放式教学,充分利用美术馆、艺术中心、博物馆、画廊等社会艺术机构作为教学资源的补充。

四 探索“怎么评”

传统的美术教学检测往往是上交临摹、手工、素描等作品,由教师评判分数,而职业教育要求教师要革新评价方法,多元评价学生的学习,包括平时的学习态度、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学期末项目验收等,最终以等级的形式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笔者提倡以“讲课汇报+上交作品”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是幼儿教育教学,因此,美术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美术技能和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 解决“谁来评”

普通教育强调的是教师的权威,验收往往由教师一人把关,而职业教育是面向岗位(群)的,所以要做到校园携手共评共考,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学生间的互评自评。教师和幼儿园教师携手共评能更好地检测学生是否能胜任幼儿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自我评价过程是认识思维提高的过程,这一个过程的客观与否,直接涉及学生是否能够有长足的进步,是学生自我“领悟”的过程。通过校园系列汇展汇看制度的建立,定期组织班级间、不同专业间的汇看汇展,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教师及时点评,既可增进浓厚的学习氛围,又可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通过深刻的艺术反思,从而更好地进行美术训练。总之,教师、幼儿园、学生三元评价主体的建立能更全面、科学、准确地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

教育教学改革是永恒的主题,需要教师不断地思考、探索、实践。职业教育是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类型,美术教师要把握职业教育的规律,树立职业教育的理念,不断探索适合高职美术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切实做好高职美术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第4篇: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

29年中,王调芹扎根山区服务家乡人民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过,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越发弥坚。这些年,眼看着一个个医生从她身边调走,她从未向组织申请过调动工作。

岭南是上虞最偏远的一个贫困乡,57.4平方公里的山区分布着29个自然村,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山区太缺少医生了,妇产科只有王调芹一名医生兼护士,没有人愿意到这个穷乡僻壤里来,即使有医生被调来,也千方百计地想走出去。曾经,卫生院分配来一名妇产科医师,工作不到三年也调走了。王调芹也曾经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毕竟山区条件太艰苦了。但是,山区的百姓尤其是妇女儿童离不开她,如果她走了,她们只能到章镇、百官等地去看病,少说也得一个多小时车程,十分不便,万一路上遇上急产更是危险。一想到这里,王调芹就不愿再离开。“如果让我离开山区的百姓,放弃我从小的梦想,我心里不愿意。”王调芹说。

在王调芹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休息”两个字,只要病人需要,无论深更半夜还是天气多么恶劣,她都是随叫随到。工作这些年,为了山区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她几乎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一天晚上,王调芹刚睡下,就听到一阵紧急的敲门声,原来是丰树坪村的芦孝干妻子在家里急产。天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雪,路上的积雪深得可至膝盖。从乡卫生院至丰树坪村有3里多路,王调芹心急如焚,强烈的责任心,使她克服了路途艰难,连走带爬在半小时内赶到芦家。当雪人一样的王调芹出现在芦家时,芦家人像是遇到了救星般欣喜万分。此时,孩子已经出生,胎盘还在母亲宫内。如果处理不及时,大人和孩子都将有生命危险。王调芹来不及喝口热茶暖暖身子,赶紧投入工作,熟练地对新生儿和产妇进行脐带及胎盘处理。之后,又在产妇家里待了

两个多小时进行产后观察,等到产妇和新生儿全都平安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医院,已是凌晨4时多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在家老法接生现象相当普遍,也经常发生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的事情。为彻底杜绝老法接生,王调芹利用休息时间,风里来,雨里去,背着药箱独自行走在大山深处,上门了解掌握孕产妇信息,及时做好新法分娩宣传和解释工作,同时,做好产前检查和产后回访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岭南卫生院妇产科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全乡新法接生率达到100,卫生院连续三年被评为上虞市妇幼保健先进集体。

一心为民情系病患

王调芹从没忘记自己的誓言和责任,始终将患者的安危挂在心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心为患者排忧解难,以精湛的医术解除了病人的伤痛,以真诚的情感扫除了患者的忧郁,获得山区百姓的良好口碑。

作为一名医生,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王调芹时常告诫自己:医生面对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今年47岁的芦苏云说起王调芹感激万分:“是王医生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20年前的一个晚上,芦苏云突然肚痛得厉害,正在休息的王调芹立即叫上内科医生一起出诊,凭着职业的敏感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她初步判定芦苏云是宫外孕大出血。经过妊娠试验,更加肯定了这一判断。当时,病人已处于休克状态,如果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危急关头,王调芹赶紧联系医院,并找最快的车最好的司机,把病人护送到市人民医院,连夜进行手术。芦苏云后来被告之,如果再迟半小时,她的命恐怕就没了。因为这件事,芦苏云和王调芹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事没事,她总会去王医师处走走看看,20年过去了,她们的友谊越发深厚。

工作中,王调芹常常要接触很多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病人。她处处替山区患者考虑,始终坚持用廉价实用的药物达到医病救人的目的。她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普通门诊病人基本控制在三四十元之间。碰到患者一时拿不出钱来治疗,她总是默默地为他们垫上,这么多年,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垫

付了多少医药费。凡是她看过病的人,都记得她的好。只要王医生下村去,村民们总会热情地把她往家里拉,一定要她吃了饭再走,或者坚持要送一些土特产给她,常常让她感动至极,但每每都被她婉言相拒。

王调芹是岭南老少皆知的名人,她的平易近人、宽以待人、热心助人是家喻户晓的。从事妇产科工作这么多年,她也曾多次碰到大出血、难产的病例,受卫生院条件的限制,不得不转送大医院抢救,她都全程护送,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后才离开。凡是她看过的病人,总会说:王医生真是个好医生,她不但耐心、细心,还十分可亲,就像是我们的亲人。高超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低廉的

 

费用,使她声名远播,就连余姚、陈溪等地的患者也都慕名前来就诊。

 

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王调芹一直认为,如果一个医生仅有高尚的医德,没有高超的技术的话,她还不是一个好医生。她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一个妇产科医生,而是不断拓宽领域学习提升超越自我,成了名符其实的全科医生。

妇产科是岭南卫生院一块响当当的牌子,全年门诊收入占卫生院总收入的1/3以上,在上虞基层卫生院中也独树一帜。经王调芹诊治的妇科疾病和儿童常见病有上万人次,接生的新生儿超过名,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医疗差错。一次,一名赤脚医生给产妇接生时,产妇突然全身抽搐,几近昏迷。王调芹赶到后一看就知道是产时子痫症发作,送上级医院已经来不及。情急之下,她采措紧急措施为产妇解惊解压,四五分钟后小孩呱呱落地,大人小孩都平安。产妇家属感激涕零,特地买来一袋苹果表示谢意,被她婉言谢绝了。王调芹每年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急难危情,但每次都凭借精湛的医术成功化解。

王调芹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还是一名全科医生,治疗普通内外科疾病同样十分专业。她先后在市人民医院进修,在温州医学院学习,参加全科医疗岗位培训,相继取得大专文凭和全科医生资格。,卫生院内外科力量随着医生的相继退休和调离明显薄弱。王调芹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外科业务水平,成了岭南卫生院招牌式的全科医生。一天晚上,病人徐金水因小肚疼痛被送到医院。王调芹对他做

了验血、b超、尿液等检查后显示均正常。病人家属以为不会有什么大碍,就要回家。王调芹反复劝说留院观察,之后又给他量了血压,显示80/40mmhg,经综合分析认为可能是内脏损伤,急送市中医院,ct显示结果是肠道破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每当病人经医治后重获健康,那是王调芹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

工作为重家庭为轻

王调芹总是把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与患者的需要相比,家庭的需要是微不足道的。一年365天,她总是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她的心里,医生“拼命”就是为了救命。

1989年3月22日,王调芹的预产期到了,当时在岭南卫生院待产的孕产妇还有四个,卫生院又只有她一个妇产科医生,王调芹心里放不下她们,没有去住院待产,当她挺着大肚子刚为一名前来流产的妇女做好手术,就感到不适,发现羊水已经破裂,羊水一旦破裂,肚子里的孩子就有可能缺氧,但她仍然坚持为等候门诊的三位病人看好病,才乘上了驶往市妇保院的急送车。还好,女儿顺利出生了。

她为病人付出了百分百的爱心,一生无愧,却对家人甚少关心,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愧疚。女儿从出生到小学毕业,一直和她住在医院里,因为工作太忙无法照顾女儿,王调芹只好雇了个保姆平时照看着。等到女儿到百官读初中了,王调芹更没有时间和机会照看她,亦无法在学习上指导女儿。现在女儿已经上大学了,说起母亲对她的照顾,仍会抱怨少之又少。

王调芹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1987年,她惟一的弟弟要结婚了,然而,弟弟人生中的大喜事却因她的缺席让全家人十分不悦。当时,她正在配合岭南乡计划生育工作为育龄妇女放环,“因为岭南乡卫生院只有我一个妇产科医师,如果我走了就会影响计划生育工作。”于是,王调芹选择留下来工作,没有去参加弟弟的婚礼,最终,父母不理解,弟弟无法接受,许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成为她的心头之憾。

三年前,王调芹的婆婆去世了,公公一下子失去依靠,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本想多陪陪老人,让他好好安度晚年,可当时正逢卫生院搞基建,身为院长的她每

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哪里有时间去老家陪公公,只好把公公带到卫生院照看。公公不忍心看她这样劳累,只待了两个月就回家了,哪知这一去就离开了人世,她再也没有机会尽孝,是她一辈子的悔痛……

内强管理外树形象

在担任岭南乡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的近时间里,王调芹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科学理念,加强安全医疗、行风建设、人才培养和基础建设等,使卫生院的业务收入从的30万元提高到了和的100余万元。岭南乡卫生院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她内强制度抓管理,积极推进制度化建设,卫生院领导班子合理分工,明确责任,重抓落实,通过强化管理,提高了全院职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她外树形像抓行风,深入开展卫生院职业道德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通过激励考核机制,切实推进行风建设,近几年来,卫生院从未发生医疗纠纷、投诉、上诉等事件,,以满分的优异评议成绩在岭南乡基层单位(窗口)行风评议中获第一名,并被市卫生局评为行风建设优胜单位。围绕“落实医改、提高服务、提升行风、促进健康、构建和谐”实践载体,深入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她带领党支部班子成员深入山区农村,和群众交流谈心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山区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和查找岭南卫生事业在实现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深入分析检查,切实提出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有力推动卫生院各项事业的科学稳步发展。

第5篇: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

一、哈贝马斯对伦理和道德的严格区分是不适当的

哈贝马斯在前人基础上对道德和伦理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和严格区分。他明确提出:道德问题根据“正义标准和普遍化利益”,评价性问题根据“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的具体的历史形式”②,“举凡涉及美好生活或没有虚度的生活概念的问题,都称作‘伦理问题’。至于某事(物)‘对于所有人来讲是否都同样为善’,则是属于‘道德概念’”③。也就是说,道德问题是关于“正义”问题、普遍规范、共同利益;伦理问题是关于“良好生活”、个体价值、私人需求。道德判断基于“对”,是一元的;伦理诉求基于“好”,是多元的。对哈贝马斯来说,通过这种区分,既可以为现实生活中的多元价值事实提供说明,又可以为人们在交往实践中解决价值冲突追求普遍主义道德提供依据。可以说,这一区分是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基本前提。但是,对于这一区分,学术界向来颇有争议①。很多女性主义者对此也提出了严厉批评。首先,哈贝马斯关于道德和伦理以及与之相关的“公正”和“好生活”、价值和规范等区分,与自由主义传统中性别化的公私划分有着内在勾连。这些区分同样会忽视各生活领域男女不同的生活经历和道德经验,同样会无视私人领域中的权力关系,把许多私人领域别关乎女性权益的问题排除在正义调节和道德监督之外②。一个有力的证明是,在柯尔伯格与吉利根的论战中,哈贝马斯认同柯尔伯格对吉利根的批评,他认为“吉利根没有充分区分扎根于道德视域中的认知问题和动机问题”,她的视野限于后传统阶段普遍主义道德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混淆了“正义”问题和“好生活”问题,因而模糊了道德领域的边界。也就是说,哈贝马斯坚持将吉利根所关注的具体情境中的责任和关怀问题归属于“有关好生活的评价问题”,“个性形式和行为模式的评价问题”,归属于道德理论的边缘问题③。对此,塞拉•本哈比提出严厉批评。她认为,哈贝马斯和柯尔伯格把普遍主义的道德立场界定在以“公正问题”为核心的狭隘领域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相符合。

责任和关系问题“既是私人的也是道德的。即使在我们大多都是有偿工作者和政治公民的高度理性化的现代社会,更占据我们身心与我们更密切相关的道德问题更多不是来自经济和政治领域中的‘正义’问题,而正是来自我们在‘亲密领域、爱、友谊和性’等方面与他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品质”④。她强调,责任和关系问题是真正的道德问题,应处于道德的中心而不是边缘⑤。其次,这一区分忽视了道德和伦理、规范和价值、证明和运用等问题在具体实践中的相互依赖性。乔治•沃克以关于代孕问题的争论加以说明。“反对代孕的人认为,代孕允许人口买卖,侵犯人类尊严,侵犯婴儿以及那些迫于贫穷、福利政策等原因而卖掉自己孩子的人的利益,颠覆了母子关系的神圣性。支持代孕合法化的人则认为,母亲有处置自己胎儿的自由,代孕提升了妇女平等。禁止代孕违背了那些无子夫妻的利益,也违背了那些不管是出于金钱或是无私帮助目的的代孕母亲的意志。”⑥可见,“有关代孕问题各种是非对错的信念更多与文化传统、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和价值观念有关,更多来自对于‘好生活’不同而平等的合理的理解,而不是更好论辩的力量”⑦。而且,在代孕问题上持不同立场的人会对自由、平等等原则作出不同的解释。⑧这表明“规范问题不能独立于价值问题,规范的证明必然包含对价值差异的解释和说明”⑨。哈贝马斯话语伦理的普遍化程序意味着道德和伦理的截然区分,意味着一元道德和理性共识对个体价值和私人需求的疏离和超越,其难以真正为合理的解释性的、评价性的分歧和差异留下空间⑩。最后,这些区分与话语原则自身的要求和承诺是不一致的。如果坚持哈贝马斯的话语原则D,即“只有那些在实践话语当中得到所有当事人赞同的规范才可以提出有效性要求”瑏瑡,那么,在本哈比看来,“就没有理由预设公共正义问题和私人好生活问题的本质”,“‘正义’和‘好生活’、规范和价值、利益和需要这些划分就应该是民主争议的意见形成过程的结果,而不是先于这个过程”瑏瑢。也就是说,关于多元伦理与一元道德的冲突、公私划界的标准、传统的性别关系和角色期待等问题都应该在交往实践中重新商谈和界定。托尼•库蒂尔也认为要实现理论的一致性和彻底性,必须抛弃道德和伦理、规范和价值这些不必要的划分。

二、交往理性中仍然蕴涵着一个带有理性主义偏见的道德主体

交往行为和交往理性是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基础,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它以日常交往实践中主体间的对话程序代替了康德个体主体独白式的自我反思,以沟通的一致和对共同利益的寻求代替纯粹善良意志非自我矛盾的思想实验,在多元主义条件下重新确证了道德的普遍性和主体自主性,同时抵抗了道德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但是,由于哈贝马斯理性共识的获得过于依赖于普遍语用学的内在逻辑和一个反事实的“理想言说情境”,其中难以超越的先验主义和理想主义,又使人质疑他要远离的先验主义的道德理性和主体意识哲学,又通过交往理性得以复活①。很多女性主义者认为,哈贝马斯所秉持的理性、自主概念本质上仍然是康德主义的,仍然保持着传统普遍理性概念中理性和情感的等级划分,仍然是无形体、无人格的,贬低和排斥女性的。琼•巴蒂对此问题作出了深入分析。首先,她认为,哈贝马斯对交往理性的狭隘界定像康德一样,没有为作为道德理解合法成分的情感等因素留有空间。哈贝马斯将理性共识的根据置于话语行动的内在结构,即话语的有效性基础中。“在哈贝马斯看来,如果没有对这些沟通规范和有效性基础的共同认可,在每一个交往行为中也一定会产生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话语的有效性要求被断言为是‘准先验主义’意义上的。”②巴蒂指出:“即使承认将这些规范看作认知合理性的基础、判断真理和正义问题的关键因素,并不代表对所有社会关系形式和规则的充分分析。同情、意向、仿效等对于道德理解、对于保持和维护社会关系是同样重要的。”③巴蒂还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仍然保持了康德式的理性自主概念。在“理想的言说情境”下,理性共识不是基于权力或个人的权威,而只诉诸于最有说服力的理由,仅是基于共同假设、论证、接受或否定的商议过程,没有任何的强制或外在的压力,所以,每个人是完全“自主”的,同时最大化地尊重他人。巴蒂认为,这种“自主”具有特定的内涵,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忠诚于康德的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著作。这种自主是一种认知上的和理智上的自主和成熟”④。基于以上分析,巴蒂作出如下总结:“一方面,哈贝马斯坚持将基于共同基础的相互理解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他将相互理解诉诸于理性共识,诉诸于合理争辩的能力。理性共识最终又依赖于一个将认知合法性作为自主保证的程序。这重蹈了康德的错误,将道德的合法性与道德主体和共同体的具体的社会纽带分割开来。”⑤艾莉丝•马瑞恩•杨更明确揭示了交往理性概念的排斥性和性别化本质:“哈贝马斯贬低了情感因素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在他重构论说的前提时追求‘先验主义的主张’,追求必须从个人的动机和愿望中抽象出来的因素。这种主张使康德主义传统中理性和愿望的等级划分得以重生。在这个意义上,哈贝马斯又落入传统的普遍理性概念中。传统理性概念是无形体、无人格的。而问题是这种对具体化、形体化、情感化的否定往往会导致对女性身体以及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否定。”⑥

三、虚假的普遍主义和性别中立根据话语原则

D确立的规范有效性基础和交往行为的内在逻辑,哈贝马斯得出了普遍化原则U,即“一个规范的有效性前提在于:普遍遵守这个规范,对于每个人的利益格局和价值取向可能造成的后果或负面影响,必须被所有人共同自愿地接受下来”⑦。也就是说,一切被承认为有效的规范必须是也只能是表达了所有相关者的共同利益。哈贝马斯不仅诉诸于话语活动的内在结构,而且吸取了米德关于自我认同的主体间建构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塞尔曼等人的道德视野发展理论来论证话语伦理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哈贝马斯认为,主体只有接受了“一般他者”的规范期待,才能成为自律的存在和个体的存在,规范的主体间性基础特征才具备⑧。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的最后阶段,在阶段六(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的层次上,个体会产生一种交互主体性的视野,出现话语伦理阶段⑨。他强调,塞尔曼的观察者(第三人称)视野对于道德意识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道德发展进入话语伦理阶段的关键⑩。可见,虽然哈贝马斯与康德一样追求道德的普遍有效性,但与康德来自善良意志的绝对命令不同,他将道德的普遍有效性建立在无主宰对话中确立起的理性共识上,从而克服了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的先验预设,将道德命令发展为普遍有效的历史性建构。但是,通过对话程序确立的可普遍化利益是否就真正充分代表了所有他者的视野?形式上的合法性和内容上的普遍可接受性之间是否存在一致?这一直是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面临的一个重要拷问。女性主义者则重在考察理性共识是否能包容女性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特殊利益,哈贝马斯的普遍主义诉求是否会重蹈传统普遍主义道德哲学的虚假性和男性化本质。

有些女性主义者批评哈贝马斯将普遍化的反思能力诉诸于“一般他者”立场,忽略了差异,难以兑现他的普遍主义理想。朱棣•迪安认为,哈贝马斯在关于道德发展的分析中,“总是用‘第三者’或‘观察者视野’指示一种特殊的认知功能,即将自我与情景分离的能力,将特殊问题一般化进行判断和评价的能力。而且,哈贝马斯在视角选择的分析中,用‘一般他者’,替换了‘第三者’或‘观察者视野’。事实上,他的世界视角的完成依赖于这一转换”①。她认为,哈贝马斯“观察者视野”中立性的预设,没有考虑扎根于社会关系结构中的内容,脱离了等级化的性别秩序,这样也就使他忽视了在每一个转折阶段男性和女性不同的发展问题,忽视了男女不同的权威标准和认同方式。迪安强调:“在一个男性占支配地位的家庭、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将‘第三者’中立化就遮蔽了他的男性化本质。”②本哈比同样质疑哈贝马斯的“一般他者”立场。她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我—他者关系概念,即“一般他者”和“具体他者”。“一般他者”立场总是将每一个个体看作是像我们一样拥有相同权利和责任的理性主体。抽离他者的不同个性和身份将其等同于自己,我们与他者的关系受形式上平等和互惠的规范制约。相反,“具体他者”立场则要求将每一个人看作是拥有具体的历史、身份、情感构成的个体,从关注共同性转向个体性,我们与他者的关系受公平的互补的互惠的规范制约③。她批评自契约论以来包括罗尔斯、科尔伯格、哈贝马斯等在内的普遍主义道德伦理,都是“一般他者”立场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具体他者”立场。她认为,这种道德理论“根本不可能贯彻相关的可普遍化能力的验证。因为,我们缺乏必要的认知信息去判断我的道德位置是否与你一样”④。本哈比深刻指出:西方普遍主义道德理论实质上是“替代性的”,“他们所维护的普遍主义只是通过将某些群体的主体经验认同为人类条件的基本范例而界定的。而那些主体总是代表着那些有财产的或者是专业的成年白人男性。”⑤有些女性主义者从根本上否定理性共识的预设和普遍主义的立场。卡罗尔•古德认为:“虽然所有声音都能自由地进入话语,没有利益的表达被排除在外。但话语的目的———它决定了目标和方法———是达成共识。差异是即将成为过去的事物。而且互惠性的承认主要在于普遍的同意,而不在于它能够增强和表达多样性。多元性是一种多元话语的原初条件,但是同一的声音是它的规范性原则。”⑥杨做出更激烈的批评,她认为,不管将一致性设定为民主讨论的出发点还是目标都会造成排斥性的后果。因为,“对先在一致性的设定,取消了自我超越的需要”,如果讨论的目标是生发出某种共同利益,那么差异本身成为“某种必须予以超越的东西,因为差异意味着偏见和分裂”⑦。而且,一致性的设定还暗含了另一种排斥机制,可能造成特权的永久化,“那些占优势的视角就可能支配对共同利益的界定,弱势群体则要求将自己的经验搁在一边”⑧。

四、“交往乌托邦”忽视了各种结构性不平等对对话的影响

哈贝马斯理性共识的获得依赖于一个“反事实”的“理想的言说情境”。假设排除了任何内在或外在的暴力和强制,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自律、自主地参与对话,都享有平等的权利,都能认真倾听并真诚回应他人的理由和需要,尽力达成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意见。这一理想预设显然与现实不符,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虽然,哈贝马斯也坦承自己的理想性并多次强调这一理想预设的现实关照意义,但还是遭到来自各方学者的批评,也成为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方面。很多女性主义者批评哈贝马斯没有充分关注各种权力差异对于对话的影响。她们强调,基于经济、文化、性别和种族等的结构性不平等和排斥是根深蒂固的,并非仅仅是形式上的通过立法就可消除的。即使将所有的个人和群体包容进对话,对话仍会有排斥性。琳•桑德斯揭示了对话中“知识上权威的不平等”⑨现象,即在现实的对话中,有些人总是更能说服别人,更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不管他们的陈述实际上是不是更有价值或更正确。而有些人则不容易被人倾听,更容易被漠视。后者往往是那些在政治机制中代表名额不足的,在经济体制中处于劣势的妇女、少数族裔特别是黑人或者穷人。玛莎•卢格尼斯和伊丽莎白•斯皮尔曼揭示了白人妇女和有色人种妇女之间在相互了解的意愿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对称”①,即白人妇女相比有色人种妇女更缺乏彼此对话的准备和意愿。而有色妇女则不得不去了解白人妇女的自我概念和对她们的概念。琼•特龙托也提出了类似的批评,她称为“优势者的不负责任”②,即处于社会优势的特权阶层总会将自己的需要看作是最重要的,理所当然的,而拒绝理会社会底层的关注。

有些女性主义者揭示了对话中话语本身的排斥性和权力关系。语言在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哈贝马斯正是以语言的内在逻辑和结构为基础实现了对伦理学的重构。但是,话语本身并非是中立的,语言结构与权力结构密不可分。杨认为,话语本身就是结构性不平等的综合产物。话语传达了得到广泛接受的关于社会运作的普遍性概括和大多数人运用的社会准则和文化价值。人们不管处于结构性不平等的什么位置,都会运用这些话语来思考,都会受到这些意识形态和霸权话语的影响。在这样的话语体系和对话交流中,会产生虚假的共识,不可能产生真正自由的赞同③。在这方面,佳亚特里•斯皮瓦克作出了最尖锐的批判。在她具有开创性的《底层人能说话吗?》一文中,她质疑:底层人是否能真正表达自我,她们的要求是否只是被现有的占支配地位的论说所诱导。她以印度的寡妇殉身风俗(跳入丈夫的火葬堆殉身梵语sati)为例加以说明。在印度土著保护主义者那里,那些“妇女实际上想要那样死”,是忠于印度文化传统的英雄。英国殖民者废除了这一风俗,认为这是“白人正在从褐色男人那里拯救褐色女人”④。但是,人们却难以发现那些妇女自己声音的证据,“在父权制与帝国主义之间、主体建构与客体形成之间,妇女的形象消失了”⑤。斯皮瓦克要说明的是,事实上,底层人根本没有合理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底层人要么不会发声,要么即使发声也是被淹没在主流的权利话语体系之中。同时,她质疑知识分子为底层人尤其是底层妇女代言的可能性。因为,这种代言往往忽略了底层人的缺场,往往会压抑和扭曲底层人的愿望,最终达成和主流权利主体的政治共谋。因此,对于底层人来说,话语伦理鼓励参与者对自己需要的表达,只不过是在承认他者的同时,又淹没了他者⑥。更为严重的是,话语伦理的理想主义设计和对形式主义的追求加剧了对这些不平等权利关系的漠视、隐藏甚至合理化。如桑德斯所说:“不管是被歧视的还是其他公民都会漠视这种文化上的偏见”,因为他们相信,“在‘理想言说情境’下,在公开的批评论证中,除了理智的力量和对公共统一性的追求,其它因素都不起作用”⑦。罗宾逊也指出,因为话语伦理只是强调要接受程序正确的结果而不强调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就更加会隐藏那些有益于对话的重要价值,更容易忽视其它压迫的根源⑧。由于对各种权力支配和不平等关系的忽视,也就不可能真正为消减社会不平等,促进有效的参与提供实际的具体明确的说明。在托尼•库蒂尔看来,虽然哈贝马斯也强调必须关注能够允许所有相关者自由平等参与的条件,但他所关注的“只不过是程序性的条件或规范化的考虑,而不是实际的,性别相对主义的策略。他从来没有具体涉及女性主义者所提出的那些能够使女性在一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获得更多争辩自由的主张。因此,他忽视赋予女性特殊权利的重要性”⑨。斯皮瓦克也尖锐指出:“寻求排除了权力关系的对话形式,是消磨了沟通中应担负的道德责任。”

第6篇:她们的最终定理范文

什么是人格?正如我们前面讲到的许多概念一样,人格也是一个存在着很大分歧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人格一词的理解也就不同。阿尔波特G(.w.AlPlor)t曾对人格定义做过一个系统研究,他罗列了约50多种不同的人格定义,并对这些定义进行了归类,其中心理学领域下的定义可以分为6种,这类定义把一个人所有的特质的总和称为人格,其实质是把特质不分大小,一律相加;②综合性定义(integrativeandconfiUgrationdefinition),强调人格是人各方面特征所组成的一个整体:③等级性定义,这类定义将人的各方面的特征分为不同的等级层次,其最高层次的特征对其它特征具有统合的作用。④适应性定义(definitionintermsofadjustment),这类定义强调人格的功能在于适应社会;@区别性定义(definitionintermsofdistinctiveness),这类定义强调人格是一个人独有的特征:⑥本质性定义(definitinonitemrsoftheeSS。nec。fhtePerosn):此类定义认为人格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且更是个体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特征。当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人格是支持个人生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既包含了人先天的基因因素,同时也包含了人后天的生活经验。尽管学者们对人格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对于人格特点的理解却有着基本接近的观点。第一,人格具有统一性。统一性有两层含义:首先人格是一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交互作用的面貌展示,认知、情感或行为的单方面特点都不能代表人格本身;其次,人格所包含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统一整体,它们之间的变化具有连带性,也就是一个方面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第二,人格具有稳定性。稳定性意味着人格是跨时间、跨情景和跨场合的,人们可以通过个体在某一个时间、情景或场合卜的人格特点来推断其在其它时问、情景或场合下的人格特点。但人格的这种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是永久的、不可改变的,人格是可塑造的也是可培养的。因为人格本身包含有个体的生活经历,当个体的生活经历本身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时,个体的人格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不过,人格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它·般滞后于生活事件的变化。第二人格具有复杂性.复杂性是这个世界的特性之一,世界上的许多事物、现象都具有复杂性,但人格的这种复杂性却有其本身的特点.首先,这种复杂性体现在它是对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因而这种复杂性就既具有结构上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功能上的特征。其次,这种复杂性还体现在人格的“变”与“不变”上,从本质上说,人格的“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这就意味着人们总是要在运动和变化中来把握人格。再次,人格经常会受现象或情景的影响,它的展现经常会被情景性事件所掩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人格本身就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第四,人格具有独特性。独特性是指每一个人的人格面貌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人的知、情、行是以特有的方式相结合,又以特有的方式去展现。人格的独特性一直是心理学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对于人格独特性的把握,现在·般是通过人格的特质维度来进行。从古代始人们就一直对人格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丛于人都有一种强烈的真正了解他人的愿望。很明显,我们不能只靠别人的言语、动作、行为等来了解·个人,因为这些很可能是假象,是一种欺骗。有鉴于此,人们很早就开始运用一些专门的手段、技术等来对一个人的人格做出鉴定,这种鉴定甚至可以追溯到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如公元前10世纪,古巴比伦的占星家们就根据一个人出生时行星所处的位置来判定一个人的人格和命运。到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人们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手段,通过相面来对一个人的人格做出判定,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学者之一的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前额大者偏呆板,前额小者用情不专,天庭阔者好激动,天庭突者易发脾气。现代医学、生理学和行为科学等早己证明这是一种迷信的无稽之谈,但这种观点到现在似乎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特别是一些风景名胜的地方我们仍然会看到这种看面相、看手相的情景.到了十九世纪,由于生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些人又发展了一门新的鉴定人格的学科—颅相学(Phernology,也称骨相学),它根据人头骨的大小、形状等来判定一个人的人格。当时的德国解剖学家加尔(Gal)l是颅相学积极提倡者。他在大量观察了监狱

和疯人院的许多人的基础上,把人的颅骨划分为37个区域,并对每一个区域的特征与人心理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如,加尔认为头骨隆起的人具有扒手的人格特征。当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之后,心理学家们又在人格研究中出现了新的争论,主要是遗传论和学习论的争论。遗传论者—女一高尔敦(Galton)、格达德(Goddard)、推孟(Terman)等人认为:人格主要是遗传的,只不过这种遗传是以一种回归的方式出现,人们不易从现象中直接发现,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统计测量手段。他们拿出了许多的调查数据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其中最典型的是“名人的后代更可能成为名人”的统计资料,高尔敦甚至还写了一本书来说明他的这种观点,书名就叫《遗传的天才》H(erdeitaryGenius)。现在看来,高尔敦的心理遗传理论虽然有失偏颇,但它的真实性也许也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荒唐。至少目前的许多事实(如利用家族图谱分析法、双生子比较法等获得的事实)己经能够证明人心理的很多方面都是来自于遗传,只不过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学习论者—如巴甫洛夫(Pavlov)、华生(watson)、斯金(skinner)等人(主要是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人格是由后天的学习而来,后天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状况,这-部分心理学家用了很多的实证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到目前为止,这种争论仍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继续着,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这种遗传论与学习论在今天己演化成为另外两种相对立的人格理论,一种是实体论(entitytheory),另一种是渐变论(inerementaltheory)。实体论(Mueller,&Dweck,1998)认为人格特性是固定不变的,它华本上不受人后天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一个人的努力程度、行为动机和特定的情景等。实体论者相信人格是由人格特质构成的,人格特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一个人的行为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特质的外显过程,人格特质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实体论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具跨情景性、跨文化性和跨时间性,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了某种人格特质,那么他不管在什么条件卜都会具有和这个特质相对应的行为。当然实体论也承认外界环境和情景的影响作用,但他们认为外界的环境和情景条件只是起着一种表层装饰作用,它只能影响人格特质活动的具体方式,而不能改变其所导致的行为的性质。因此,环境和情景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附加在心理系统上的随机千扰,受环境和情景条件干扰的行为也一定最终可以还原为个体所具有的潜在特质。在实体论者的心月中,人的行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低的可变性,心理学学家只要考察行为本身就能准确地把握到一个人的真实的人格特质。实体论的这种关于人格特质的不变性信念因其比较符合科学主义的精神而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推崇,在许多人看来,心理学的根本日的就是要寻找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规律,并希望最好还能把这种规律还原到个休的生理机制上。和实体论相对的另一种人格理论是渐变论。渐变论者坚信人格是可塑的,在不同的情景条件一人的行为与人格是可以分离的。在这里渐变论主要有两个观点:首先,尽管人先天的神经构造对个体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人格主要还是受一个人后天的努力、动机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格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同时又会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其次,人的许多行为尽管受到人格的影响,但也可能随环境或情景条件的变化而显示一定的意义变化,人格与行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渐变论坚信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动态中的平衡,因此对人格的认识过程也应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对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如需要、动机、认知、情绪等动态性的研究(尽可能多的了解对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的心理过程与行为表现之的关系),才能真正准确把握或解释个体的人格。不过,渐变论者也经常使用人格特质这个心理学专业术语,但他们在使用这个术语时和实体论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渐变论者主要把特质当作是个体行为的一种社会性概括,也就是说,渐变论在使用特质这个词时更主要是突出其在一定时间、一定情景一F的社会意义,而实体论者则更强调特质的生物属性意义,强调其跨时间、跨情景的一致性。关于实体论和渐变论的心理模型的具体比较我们可以参阅下面的。 第二节积极心理学关于人格的基本观点

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是以反思和批判传统心理学关于人格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传统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不管是实质论还是渐变论,它们都存在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分强调了人格的独特性而忽视了人格的共同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世界土也似乎不存在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二是传统的人格心理学有着消极的特性,即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到现在比较流行的特质人格理论,它们的最终归属点都无一例外地落实到了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上.

一、积极心理学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在个体水平上对人格进行了研究,从目前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还不尽完善,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主张主要有以下三个突出的观点:

(一)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最大的心愿是试图以少数荃本类型来对整个人类进行分类,这当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也是一个可作为的尝试,现代心理学流行的方法是通过特质纬度来对人格进行分类.所谓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不作严格区分,也可以将特质理解为性格特征。”(黄希庭,1991,p.672)也就是说,一种特质可以归结为一个人以相对长久和一贯的方式而表现出与别人的不同(有文化的差异),是个体的一种持久性的性格特征,它和具体的生活情景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等。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或他人进行描述时,我们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形容词,如“好争斗的”、“聪明的”、“易激动的”、“少耐心的”、“谨慎的”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特质术语的使用过程。特质是从一个人具体的行为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特质作为原因而回到这个人的行为本身。如我们说某人是一个好争斗的人,但如果这个人在一次活动中无故地殴打了他人,我们不能说这是因为他有好争斗的特质使他这样争斗。积极心理学同样也采用特质纬度来对人格进行研究,在这方面,积极心理学秉承了它的一贯做法,主张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良好人格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是·种积极的人格理论.人格心理学中最著名的特质理论是“大五”人格理论,所谓“大五”是指形容人格的五大因素(关于到底是几大因素,目前心理学界还有争论,如艾森克认为只要三个因素就行了,而卡特尔则认为要有16个囚素等),这瓦人因素是从所有描写人格的形容词「!,运川囚素分析法而抽取出来的,它们分别是神经质(neuroti。ism)、外倾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尽责性(eonseientiousness)。这五个词本身都是川来描写人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价值意义,是一种中性词,如神经质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有勇气还是焦虑、是平静还是生气、是快乐还是消沉、是自我控制还是冲动等;外倾性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好交际的还是自我封闭的、待人热情的还是冷淡的、是活跃的还是保守的等;开放性指人在面对审美、情感、价值观、行为等时是好幻想的还是墨守成规的;宜人性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信任的还是怀疑的、乐于助人的还是不合作的;尽责性指人在而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自我约束的还是放任的、是讲秩序还是混乱的、是精心计划还是一时冲动等。所以从“大五”人格特质理论的本质来看,人格心理学相信在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最。一股力最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这两股力量谁都可能战胜谁,关键是看每一个个体自身到底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更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在第只章中我们曾经把积极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官偷悦,主要由感觉器官的满足而带来的体验;另一种是心理享受,它是由于个体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并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

自我的积极力量时(大多数情况「伴随着取得某种实现或成就)而产生的一种体验。个体自我的积极力量具有性格类特征,它在促使人获得积极验的同时,也对人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Peterson和Seli叨an(petesron&seli脚an,2001)曾做过一个积极)]量的行为分类评价(theValuesinAetionClassifieationofStrengths)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良好品德(智慧、勇气等)是核心,而培养性格类积极力量则是确保个体能获得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具体见表5一1),表5一l中所列的24种性格类积极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如果一项性格类特征是积极人格特质(也就是性格类积极力量)的话,它一般要满足二个方面的标准:第一,“是特质类的、和幸福生活的实现相联系、满足道德价值、不会损害其它人的利益、受到公众社会的肯定、在社会角色中有较高的价值意义、可以被有杰出成就的人作为自己之所以成才的例证。(AlnaCarr,2004,p.51)”第二,除了以上这些标准之外,积极人格特质还有一条最重要的标准,即和每一条积极人格特质涵义相反的性格类力量不应同样具有的积极价值意义。如“灵活性”的反义词是“坚定性”,坚定性在社会生活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灵活性就不属于积极人格特质。后来Peterson和Selimgan又把这两条标准细化为12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普遍存在性(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满足感(有助于自我实现感、满意感、幸福感的产生)、道德性价值(有自己的社会价值意义)、不影响他人的成长(能被他从敬仰或崇敬)、对立面具有消极意义、特质类(具有相对稳定性)、可测量、独特性(和其它积极力量没有共同的地方)、个体性(和个体的生活相联系)、惊奇性(可成为年轻人或孩子学习的榜样)、选择性缺少(不是姆个人身上都能表现出来)、社会性(是社会行为或各种仪式要培养的目标)(Selimgna,etl,2005,p.411)。当然一个人要想获得良好的品德,并不是说就一定要具有一项美德所包含的全部积极人格特质,许多时候一个人只要具有其中的一项或二项也许就够了。同时这也少补不表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24条积极人格特质,就·定能形成这6大美德。事实上,个体良好品德的最终形成还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如教育、社会环境、家庭文化等。顺便说明一卜,表5一l中所列的6大美德被认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生存价值意义的心理机制,它们己经具有了某些生物性特征。人格心理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或人格的问题方面,这使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种不平衡:即一方面解决各种人格问题的技能、技巧日益成熟,而另一方而却对良好人格的形成或发展一无所知。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心理学必须研人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如果人格心理学仅仅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为中心,那么,即使当人所有的问题都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增长,

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当然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积极人格并不意

味着人格心理学就是要忽视或放弃对人格问题的研究,它只不过是强调人格心理学要成为一

种平衡的人格心理学,要在既研究消除各种人格问题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助长良好人格

的积极方面。

(二)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

首先,积极心理学承认个体特定的生理机制会产生与它相应的行为模式,但这种生理机制对行为模式的影响既不是直接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更不是持久的。也就是说,“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CPaaarr&Cevrone,2003,p.62)如Magnusson在研究中发现,生理成熟较早的女孩子,其发育早期常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从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典型的生理因素所导致的结果.但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后发现,这一现象其实并不完全是由先天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同一年龄组的女孩实际上生理成熟相差很大,这就意味着那些成熟早的女孩和其他同年龄的女孩有着完全不同的生理性和心理性的动机和需要(Mganusosn,1992,PP.119一138).这种动机和需要使得她们会去追求和同龄人比起来有明显不同的人际交往关系(这种人际交往关系主要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决定的),但社会却不考虑这个问题,仍然把她们和其他女孩一样对待,这就导致了她们可能会出现某些问题行为。也就是说,正是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决定了她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从而导致了她们的不良行为方式—问题行为。事实上,当这些女孩子在后期改变了她们早先的人际关系后,她们和其他一般孩子的行为也就没有什么差异了。Mganusson等人的这一研究说明生理机制既对人格产生着重大影响,但又不完全决定着人格的发展模式,人格应是生理机制、外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共同影响的一个合金。其次,积极心理学认为外在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生理机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人的某些生理机制的功能、结构等。积极心理学的这一观点己被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所证实,Gott11eb(1998,P.79一802)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就发现,当人面临一个全新的行为方式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显示出相应的可塑性和变化性,期间人的荷尔蒙水平和细胞质均会发生·定的变化。而日.敏新的REP实验研究也表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条件「学习的个体,其同一种知识在大脑中的脑定位也可能不同,如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等人的研究就显示,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在学习英语时,他们的英语知识在大脑中的定位位置是不同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个体现有的生理机制既是生物体属性本身进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个体行为和社会环境起作用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在人格研究中虽然也不忽视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但更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在个体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只者的交互作用中,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而内化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人格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体内化其外在活动的结果,正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htamJmaes,1842一1910)所说的,如果你播一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个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而在外在的社会活动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中,积极体验则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请参阅本章后面部分的相关内容)。

转贴于 (三)强调人的能力及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流行的人格心理学是在过分强调人的局限性而忽视了人的潜力的框架内进行的,在一些观点看来,人格由一些在不同生活情景中较少发生变化的先天遗传特质倾向所构成;另外一些观点则认为,即使环境影响能改变人己有生理机制的激活阑限,但人格总是由那些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结构和功能都不变的、主要由进化而形成的特定领域的机制所组成.”(叩arar&Cevrnoe,2003,.P62)其实,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毕因力量早已和人的某些行为功能相结合而成为了一种受主体控制的能力(或者是潜在能力)。因此,忽视了人的能力和人的潜力在个体人格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也就是忽视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或说是忽视了人的主体性)。积极心理学之所以强调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人的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人格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时也应研究人的积极力量,也就是研究影响人积极人格的成长因素。因为,既然良好的行为和外部环境是积极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人在自己人格的建构过程中又具有主动性,那么我们就能通过发展人的良好的行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达到建构或改善个体的格。而要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建构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则又可以通过发展人的主动的积极行为能力,因为当个体具有了主动的积极行为能力之

后.他就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行为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有意识地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人格建构.这样,一个人的现实能力(包括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能力、制定日标的能力、实现目标的计划能力等所有涉及到行为形成的能力)就被纳入到了人格的建构之中,并且成为了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力量。不仅如此,这种交互作用的观点也使人的潜力也被纳入到了个体的人格建成构之中,因为潜力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和其它事物发生关联时就能被人意识到(也即上述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就必定使个体的内在潜力得到表现),而个体的潜力一旦被意识到后,它就会表现出与现实能力同等的作用。正如Kagan在1998年时曾讲到,一块躺在湖底的大石头被人称为潜在的危险,但这一危险的意义并不是它本身固有的,也不是在它孤立时所能表现出来的,但当它在和其它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发生联系时,它就开始显示其危险的意义。因此人类在积极人格的建设过程中就不仅要关注人的外在能力,也要关注人的内在潜力。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眼中的人格心理学已不仅仅只是对个体的差异做出描述,或者利用其理论来对某些人的人格问题进行纠正,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心理学对积极力量的关注,并以这种积极力量来帮助所有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一种积极的人格观。

二、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分类

积极心理学是以解释风格为标准来分类人格的,这种分类在心理学历史上还是第·次所谓解释风格就是指人们对发生于自己身上的事(也就是外在的刺激)的理由所做出的一种持续一贯性的解释方式。具体地说,就是不同的人喜欢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外在刺激事件的理由,而这种解释又是相对稳定的或持续一贯的。解释风格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塞里格曼提出的,它是从60年代的“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发展而来的.

(一)习得性无助理论和归因控制点理论

前面第二章中我们曾提到塞里格曼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的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习得性助”现象,在发现这一现象之后,塞里格曼随后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系列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他们先把一些狗一只只轮流拴在有电击的笼子里,让它们分别受到多次电击(让它们学会习得性无助)。然后,再把这些狗和其它几只没有受过先前电击的正常狗关进同·个笼子,装狗的笼子里有一只电灯不时打开,电灯亮后10秒钟给予一次电击。这样几次之后,笼子里所有的狗都形成了把灯光和电击联系在一起的条件反射。这时突然打开电灯,所有没有经过前面单独处理的狗在笼子里挤作·团,到处乱窜,它们很快跑到笼子的另·端而逃避电击。而所有经过前面单独处理过的狗则呆在原地,不知道做出任何努力去逃避。依据这个发现,塞里格曼对人类做出了大胆的假设,他认为许多人存在的诸如压抑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也是具有了“习得性无助”—对现实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信念,而不是他们真的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这个理论一提出来就遭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们的反对,他们用许多的生活事实和临实证明了这种推论的不可靠。在这种情况「,塞里格曼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寻找另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解释人类的这种心理压抑,他们于是把“习得性无助”理论和罗推尔(Rotte)r的归因控制点理论相结合。罗推尔在上世纪50年代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既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又是一位实验主义心理学家。尽管总的来说他是一位行为主义者,但他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经验却让他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他发现,许多病人的生活态度通常是由、些关键性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而一旦形成了某种态度,这种态度则会泛化到他其它的一切行为上。罗推尔和他的研究生做’f一个实验,他拿出一些卡片,这些卡片上有正方形或圆形图案,但他只是把没有图案的一面呈现出,他让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些本科生猜测卡片上的图案到底是什么?他告诉这些本科生说这是一个超感觉实验,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用来掩盖实验的真正日的。当这些被试猜测之后,由实验者来说是对或错,也就是说不管被试猜测的真实状况如何,实验者才真正决定着被试的对或错。当他进行了一组10次之后(分别根据需要给被试以不同的强化,目的是让其中的有些人具有相信自己真的有某种超感觉的信念),他让被试自己估计他在后面的一组中会猜对几个,并说明理由。这时就出现了差异,有些学生会认为自己在后面会做得很差,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完全是凭运气猜中的;而另·此学生则认为自己下次会做得更好,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猜中是由于自己有超感方面的技巧,而且这种技巧会随着练习而更加熟练。在对这个实验进行分析整理的同时,罗推尔还发现他督导培训的一个名叫费里的心理治疗师有一个病人很有趣。这位病人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他总是抱怨自己没有社交能力,但在费里的敦促一「,他参加了一个免费的校园舞会,在舞会上,这位病人和好几位女孩子跳了舞。可当费里事后跟他谈论这些时,他却说:“这完全是运气,这样的事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当罗推尔把以上两件事联系起来后,他一下子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想法,这种新想法就是我们今天社会心理学上所讲的“归因控制点理论”。归因控制点理论认为,人在血临·定的生活事件时时,要么把其原因归咎一J几外部川段,如运气、机遇、命运或者其它人的力量等,要么把其原因归咎于自己的内部力量,如智力勤奋或者其它一些个人的特征等.前一种人的归因控制点在外部,具有外部控制点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对外在事件无能为力;后一种人的归因控制点在内部,具有内部控制点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自己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或发展。依据这一思想,罗推尔还编制了一个归因控制点的测验量表,这个量表共有29条项目,每项题目都有2个不同的答案可供选择,我们选择其中的几条作一个说明。如:

2、()a人生不幸多是运气不好所致;

()b人生不幸多是人自己所犯错误的结果。

4、()a天长日久,人总会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尊敬:

()b很不幸的是一个人的价值经常会被埋没,不管你自己多么的努力。

11、()a成功是努力工作的必然结果,它与运气无关;

()b得到一份好工作主要取决于合适的时间与合适的地点。

25、()a我经常感到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无能为力;

()b我几乎不相信运气会在我的生活中起什么重要的作用。

在以上项目中,如果你选择2a、b4、1b1和25a时,你就是一个外部控制点的人,你就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或成功归因于运气、命运或其它人的力量,这些都不是个人自己所能控制的;反之,你就是一个内部控制点的人,人就倾向于会把自己的失败或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智力、勤奋或其它个人的特质,这些都是个人自己所能控制的。 (二)“乐观型解释风格”与“悲观型解释风格”

塞里格曼发现自己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和归因控制点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就说,个体在不同的外界条件的作用’一F,会习得不同的归因控制点,个体的心理压抑等问题的出现更主要是由于习得了归因外部控制点。这一理论在土世纪七十年代未提出以后,受到了许多心理学研究(包括心理学调查和心理学实验)的确认。到了八十年代,塞里格曼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其理论进行了修改和扩展,他把修改和扩展后的理论命名为“解释风格”理论。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这一理论莫定了积极心理学人格理论的基础,同时它还直接导致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技术的产生—认知疗法(通过归因的改变来改变一个人的解释风格)。塞里格曼认为,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所有人都会自我去寻找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长期的或永久的原因、具有普遍性、是由自己内在原因引起的,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它事。而在面临成功和成就时,人们也会去自我寻找原因,但“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这时会认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内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长期的,并会泛化到自己的其它活动中去;反之,“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为外在的原因,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它只限于此情此景.因此,具有“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就容易形成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随后的一些心理学家(Peterosnet!a.,2002)做了许多的调查研究,结果都证实了塞里格曼的这一观点.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塞里格曼的这些观点和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不过,尽管赛里格曼是由习得性无助而提出其“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理论的,但有调查显示,有些孩子虽然生活在恶劣的消极环境下,但他们也会形成乐观型的解释风格。这说明个体所具有的解释风格不仅仅只是学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个体的一些先天因素的影响.Schulman、keiht和Selinglan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但同卵双生子解释风格之间的相关要远远大于异卵双生子,前者之间的相关最低为0.48,而后者之l’de的最低相关则为0(S。hulman,keith&Seligman,1993)。但这二情况也并不意味着人就有一种解释风格的丛因存在,事实上墓因也许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毕因很可能首先影响到一个人的外表长相或智力状况,而相貌和智力等因素则在一个人后天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也许才是真正影响·个人解释风格的直接因素。从人生活的实际来看,一个人解释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丛因囚素之外,其它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父母的教养方式、老师的教育风格、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社会媒体等。父母的归因风格—尤其是母亲的归因风格和的归因风格有着一定的相关,但己有的研究表明,母亲的归因风格绝不是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且在这方面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一部分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母亲的归因风格和其子女的归因风格有影响,如No1en一Hoeksema、ParsonS、Adler和Seli叨an等人的研究而另一部分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则认为母亲的归因风格和其子女的归因风格没有影响,如Holloway、Hess、Kaslow、Turk和Ymaauehi等人的研究(Pet。r、on&St。en,。对于父亲的归因风格,一般认为它对孩子的归因风格基本没有影响,但这个结论有可能是不完全的,因为现在心理学尚没有就子女与父亲、子女与母亲的接触时间长度、谈话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性做出进一步的研究。教师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引路人,他的教育态度、风格等对儿童解释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形响。如有研究农明,老师的教育方式一一特别是反馈方式对儿童的解释风格影响很大,老师经常性的表扬对儿童乐观型解释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即使是表扬,如果其针对儿童的不同方面,这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当儿童在面临困难或挫折时,那些经常被老师在智力纬度方面表扬的儿童要比那些经常被老师在努力纬度方面表扬的儿童更有可能表现出习得性无助的态度(Dweck,一999,p,78一79)。随着科学技术的越来越发展,社会媒体己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早在上世纪的70年代,心理学家(Gerbner&Gross,一976)就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如果电视节目老是播放有关暴力事件的节日,而且不管这些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这都会引起儿童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体验将严重影响儿童产生稳定的自信心。中国的媒体目前正出现一股不好的风气:热播涉案性暴力电视剧,许多电视台是一播再播。而月.制作人在这方面毫不吝尚自己的才华,大肆渲染夸张,想象出的细节比真实的细节更“真实”,以致一个涉案电视剧要连续播上好几天,有些甚至要连续播上几周的时问。同样些报刊杂志也热衷于刊登一些暴力案件的细节,记者们为了所谓的更全面的报导,常常从各个角度来全方位地展示案件的全过程,其中一些专业人士也参与到其中。要知道从解释风格的角度来看,展示暴力的过程比展示暴力的结果对社会造成的伤害更深刻,因为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观看人心理活动的暗示,甚至是一种“榜样”。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无疑是影响个体解释风格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参阅本章“积极人格形成的主要途径”方面的有关内容),其中尤以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所受到的心理创伤对其解释风格的影响最大。有人(Bunce、Laerne&Peetsrno,1995)曾以大学生为被试做过一个相关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和那些正常的大学生比,那些经历过重大心理创伤(如父母的死亡、被或家庭)的大学生的解释风格更具有悲观型的特点。对女性进行性暴力侵害一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来看,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体伤害,它更主要的是一种心理伤害,如Gold(1986,pp.471并75)就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受到犯的女性在生活中更容易形成悲观型的解释风格。除了上述这些程度较大的心理创伤之外,其它一些程度较小的消极生活体验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解释风格,如父母的离婚、家长的长期责骂、老师长期的故意冷落等都会使对象形成悲观型解释风格。父母的教养方式、老师的教育风格和社会媒体等都是外在因素,而个体的先天生理因素和自身的生活经历等则是内在因素,那么这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又是怎样被个体整合成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呢?这一整合或转化过程的主要动力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些问题,自我决定理论(se一-rdetemrination由eo砂,简称snT)进行了很好的回答。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和人的其它各方面的发展一样,人格的发展也需要某种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动机—内在动机和外部动机。我们都知道,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做出某种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特定目标的心理向或动力,而这种动力的荃础就是需要。从严格意义上说,自我决定理论是根据有机体元理论(。grnasimcimetahtocyr)的观点,利用传统的实证方法来研究人行为或活动过程中动机所起的作用。有机体元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墓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假设人类是一种天生就具有 积极倾向的生物(为了保持自己或所在种族的存在),具有将自我的生活和实践经验整合为一个整体并进而促进心理的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功能。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这一积极倾向并不是自动的,它需要外在社会条件的支持,外在社会条件既可能助长、也可能抑制这种倾向的成长和发展。这正如语言能力是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天生的倾向,但人的这种天生倾向如果没有外在条件的支持的话,它就不会得到任何的发展。有机体元理论比较注重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先天内部资源在人格发展和行为的自我调节中的作用.它常常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查,特别是对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类的各种行为及心理进行广泛的调查,然后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概括,并最终从有机体进化的角度来形成某种结论。从一定程度上说,有机体元理论既是一种心理学观点,也是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它在当代进化心理学研究中运用得比较多。如嫉妒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被看作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但有机体元理论认为,嫉妒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这种机制最初是为了保持个体具有良好和稳定的伴侣关系,也即是为了保持伴侣的忠诚而形成的,因此,嫉妒是保持良好婚姻关系的原动力。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人固有的发展倾向和先天的心理需要的重要性,它假定每个人都有争取自由和不受压制并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力量和能力的愿望,主张通过研究人心理需要的满足来说明各种动机在人格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关注个体为什么会在某一时刻选择某些信息而不选择另外一些信息作为自己人格材料的一部分。在这方面,SDT理论首先研究了内在动机在个体积极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转贴于 一、内在动机

所谓内在动机,就是指活动的动机是出于活动者本人并且活动本身就能满足活动者的需要。狄赛(Dec)i和雷扬(Ryna)曾概括了内在动机的四个特征:没有任何明显的外在奖励、由个体自身的兴趣引起、满足个体内在心理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个体的内在动机和其先天的需要和积极的倾向紧密联系,因此,人的内在动机就能反映出人本性中一些积极的潜力,如好问、好奇和好动等,这样,由内在动机支配的行为不仅容易成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能增进主体的幸福感。有机体元理论认为,人固有的发展倾向和先天的心理需要是个体自我动机、人格整合以及促进这些积极心理加工过程的外在条件。一些心理学家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三种先天心理需要,它们分别是胜任的需要(hteneedsofreo娜etenee)、自主的需要(theneedsofrautonomy)和交往的需要(hteneedsofrerlatendes)s.这三种需要的满足既是个体内在动形成的荃础,也是自尊人格形成的直接动力,同时它更是建构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和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说明和解释一些外在相关因素在个体内部动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狄赛(Deci)和雷扬(砌阴)在1955年提出了一个认知评价理论(co即itiveevaluationtheo叮)作为自我决定理论的亚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明外在的相关条件、人先天的内在需要满足程度与人内在动机之间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主要涉及到人的两种最基本需要:胜任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这一理论认为,在某一个行为过程中,如果社会情景事件或外在行为方式(如反馈、交流和报酬等外在条件)能导致行为者产生胜任感,则这些情景事件就能增强个体在这一行为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因此,快乐的挑战、让人愉快的反馈等都被发现有助于增强人的内在动机。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的胜任感都有助于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只有那些和行为者内在的认知归因点相一致的胜任感才能真正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这也就是说,行为者一方面必须要有胜任的体验,但同时另一方面,行为者又必须从内心深处坚信这种胜任完全是因为自己个人的自主决定而不是由于其它外力的帮助或胁迫,这时候的胜任感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而反过来,如果胜任的体验被行为者归咎于外在的认知归因点时,则这种胜任的体验非但不会增强、反而会减弱行为者的内在动机。比如: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他认为自己的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能力所致,则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就会被进一步的增强;但如果他总认为自己的这些成绩主要是在家长的帮助下或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才取得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这种学习胜任感就会降低—至少不会增强—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学习动机。由此可见,认知评价的全过程主要有二个子过程组成:首先,个体在行为上必须被认知评价为胜任,只有被认知评价为胜任的行为,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其次,个体的行为应被评价为是自主的(自己能够主宰的)而不是受控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受控的(受他人、外在事件的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如奖励等),那么即使这种行为是胜任的,它也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行为动机。根据认知评价理论的这种特点,心理学家们在研究环境事件对人的内在动机的影响时,更多地从环境事件本身的特性来分析其对内在动机的影响,也即是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环境事件本身的特性上—是自主性还是受控性。一般说来,凡是在具体的外在物质奖励条下或在外界的威胁、期限限制或压力性评价条件下完成的行为,都有另外强加的行为目的,不论这些外在行为目的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它们都能促使行为者把自己的行为胜任归咎于外在认知归因点,因而,这些行为大多减弱了行为者的内在动机。与此相对的是,自由选择、给予充分的自主机会、对活动本身的兴趣等这些因素大多有利于增强行为者的内部动机,这些因素不仅仅使行为者体验到了自主的需要,而且它还能促使行为者把自己的行为胜任归咎于内在认知归因控制点。根据以上这一原理,一些心理学家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如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性支持条件(如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就能很好地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好奇心和接受挑战的愿望:而如果只给学生提供控制性支持条件(如严格规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则学生不但会失去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其学习的效率也不会高,尤其是在创造性和创新性方面的表现会更差。钊‘对这一‘假设,狄赛(Deei)、内扎莱克(Nezlek)、谢尔曼(sheimnan)、,di’扬(助an)、格洛尔尼克(Gornlikc)和犹它曼(Utmna)等许多心理学家都做了相应的4沂究,他们的研究结果最终都证实了这种假设(助na&Deci,2000)。尽管胜任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对个体的内在动机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人们也通常认为,一个具有强烈内在动机的人,他会更偏爱独处的环境,更愿意单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但也有研究表明,交往的需要也对个体的内在动机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如美国研究幼儿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波尔比(Bowbl,yJ.)在1979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幼儿在和其母亲的交往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安全的心态,在这种安全的心态条件下,幼儿就会产生去探索外在世界的内在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需要就促进了儿童探索环境的内在愿望。“对各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一旦他们感到安全,他们就会离开所依恋的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但当遭到警告,感到焦虑、疲倦或者不情愿的时候,他们就有一种渴望亲近的愿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安全的丛础上探索构成了儿童和父母间典型的交往方式。只要父母在身边并月.能够对孩子的需要做反应,每一个健康的孩子都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去探索。’,B(。wbl,y1979,.P3)弗洛第等人(Fordietal.,1985)在一个相关的研究中也发现:如果母亲在早期幼儿的抚养中能给一予幼儿较多的自主性母爱支持,则幼儿不仅会具有安全的心态,而且其行为方式也会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拓性,表现出更多的内在行为动机倾向。所谓自主性母爱支持是指母亲对幼儿的爱是根据幼儿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幼儿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可以任意有自己的行为自由,母亲只是对幼儿的自主行为给予母爱支持。这种母爱不是刻板性的和固定模式的,更不是用某种爱的方式来诱导或限制幼儿的行为。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sron)等人的实验研究发现,当一个幼儿在做着自己很喜欢的活动时,这时候如果一个故意用非友好方式和该幼儿进行交流的陌生人出现在旁时,则该幼儿的内在动机就立即会呈现显著下降。许多教师(包括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哪些内在学机较低的学生总是会把教师与他们的交往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抱怨内容,如这些学生经常会抱怨教师对待他们太冷淡或不关心等。也许以上的这些研究并不足以说明交往需要能像胜任需要和自主需要那样直接导致个体内在动机的形成,但这些研究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交往本身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态,而不同的心态则能助长或削弱个体己有在内在动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良好的交往关系会给内在动机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持。安全而宁静的心态条件下人的内在动机会得到增强,人在这种心态条件「也会产生更多、更大的幸福感;反之,紧张而恼人的心态条件则能降低人的内在动机,并能使人产生孤独感和烦躁感。

二、外在动机

尽管内在动机在积极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积极人格形成的唯一动力源,人在做出某种自我决定时,他还经常受到另外一种形式的动机的影响,这就是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由活动的外在因素或追求活动之外的某种日标所引起的动机,这种动机在成年人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因为当个体成年以后,他的许多行为都是迫于外在的社会压力和社会责任感。许多人常把内在动机行为和外在动机行为完全对立起来,把前者看作是自主性行为,把后者看作是非自主性行为。其实不然,外在动机性行为有时也能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如:一个孩子在理解了他现在的学习和他将来的工作的意义后,他的学习就可能是自主性的,这种学习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几乎和内在动机行为没有任何区别。为了具体地说明不同的外在动机行为的性质特点,狄赛(Deci)和雷扬(Ryna)在sDT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一个sTD的子理论—有机整合理论(Ryna&Dec,2000)。有机整合理论根据自我在外在动机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或说是调节风格的不同)而把外在动机行为分成了四种:外部调节行为、内摄调节行为、认同调节行为、整合调节行为(具体参见附图5一1)。在这些外在动机行为中,自我投入得越多,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有机整合理论还特别引入了两个重要概念—内化和整合来具体说明自我在这些行为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内化是指个体接受了某种外在价值观或某种外在调节意义,整合是指个体己把某种外部价值观或某种外在调节的意义转化为了个体自我的一部分,它有时也常被称为同化。外在调节是第一种外在动机行为,这是一种明显缺乏自主性特征的行为。它和内在动机行为完全相对立,其归因认知点在外部。个体的外在调节行为完全是为了满足外在需要和外在奖励,受外在压力和外部因素的严格控制和调节.如: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主要就是属于此类。

第二种外在动机行为被称为内摄调节,内摄调节行为中的主体己接受了活动的外在要求,但这些外在的活动要求并没有全部融入个体的思想,人们在活动过程中只是服从和遵从了这些外在要求,也就是说并没有达到同化的程度。如:因为害怕犯罪、希望逃避焦虑或为了将来获得某种利益而做某种行为等。这种行为一方可点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谓的“自我”(Ego)行为,“自我”的行为要受“伊底”(Id)能的驱使,同时还要受“超我”(superEng)的约束和监督。另一方而这种动机行为更像罗杰斯和其他一些动力心理学家们的思想,强调内部的压力感和内疚感。尽管内摄调节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内在驱动特征,但它仍然属于外部归因认知点行为,自我这一主体在这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自我投入.附图5一1自我决连续体中的各类动机(Ryan&Dec1.2000,p.70)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