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学工程技术范文

光学工程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学工程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光学工程技术

第1篇:光学工程技术范文

广西玉林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公办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隶属于玉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自治区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Access数据库课程是我校电子商务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是Access数据库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笔者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在Access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对该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重构教学内容

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习惯较差的状况。Access数据库教学中如果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关系运算等抽象知识进行切入,使学生一开始就半知半解,无法看到Access软件对以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也无法理解Access软件的强大功能,学生往往容易转移兴趣,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局面。

Access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数据库基础知识,包括DB、DBMS、关系模型、关系运算等。(2)Access基础知识,包括表、查询、窗体、报表、宏和模块的建立与使用以及SQL语句的应用。(3)应用系统的开发,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实现、系统维护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每个知识点分开讲解,最终会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也不懂得融会贯通,开发不出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针对Access教学内容松散、抽象的特点。我对Access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在教学中采用一个学生所熟悉的具体数据库实例 “教学管理系统” 贯穿整个数据库设计教学的全过程。通过一个个的操作实例向“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添加对象,完善“教学管理系统”。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各个环节的相应知识和技能,对数据库设计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知识在实际数据库开发中的用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式

“教无定法,教学有章”,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面对中职生这么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

1. 兴趣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在具体教学中:首先教学起点要低、坡度缓、台阶密。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差,就要放低学习的起点,学生才能听得懂,才会有学习兴趣。另外在低起点的基础上形成坡度缓、台阶密的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就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其次是可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传授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避免填鸭式教学,教师要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先让学生自学并尝试,由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遇到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就会主动地提出疑问,然后老师再讲。这样一来,因为是学生自己的疑问,所以学生在听老师解答时会特别认真,真正做到学生自己想学、愿学、乐学。同时注意做到当堂的任务当堂清,这样既有助于完成任务,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

2.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在Access教学中应从以下两点应用“任务驱动法”:

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根据实际需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用任务来设计教学模块,让同学们从形象具体的任务出发,逐步地把所有的任务统一为一个个具体的学习成果,让成就感一直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其次,在课堂教学上,用一个个精彩的任务,引起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学习的开始阶段,任务要简单并有吸引力,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信心和强烈的欲望,感觉自己想解决问题并相信自己能解决好问题,把学生的角色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逐步引导学生加入到教学的过程中来。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注意“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能力;“任务”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

三、推行资格证书

我们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就业时不但能取得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证书,还能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我们选择了“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CITT)”中的“数据库应用―ACCESS 平台”。CITT具有实用性、职业性、权威性的特点,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此外还具有考题公开,重点考核应用能力,可随时开考等特点。该考试重在动手能力,不要求知道很多的理论知识,只需要考生能掌握操作,完成考试要求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从业资格证书。因此该考试非常适合着眼于应用而理论知识较弱的中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参照 CITT考试要求,将 CITT 试题库作为学生平时上机的训练内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及实用性,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求,具有熟练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四、注重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最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一定要及时交流,展示、讨论并评点,对于做得特别好的学生,可以把他们的作品在全班同学目前展示,并让学生共同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这样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再学习的动力。

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告诉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分标准:平时成绩占 50%(包括考勤情况+每节课上交作品的质量分数),另外期中、期末两个作品共占总成绩的50%。学生把每节课的作品以“学号+姓名”的方式上传到教师机,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打分。

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要做到动态管理,要有一个长期的评价体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我们要突出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只要对发展学生动手、动脑有利的事情,就要让他们去经历、去实践,失败了要鼓励他们再站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情感,注重品质,让他们既有能的突破,又要有品的熏陶,这一点很重要。

第2篇:光学工程技术范文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于就业者的需求,是具有职业特征的一种定向教育。因此,职业指导工作也就成了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

职业指导的意义

高职院校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指导课程,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科学的就业观,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学习计划,来适应社会需求,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正确地选择职业。这样不但提高了高职院校本身的声誉和地位,也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从而保证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中职业指导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数量和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挂钩,所以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尤其受到关注。为了保持自身优势,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设置了学生职业指导部门,并有一大批专业的或者兼职的职业指导老师通过努力,保证了在生源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但由于受传统观念模式影响较深,且老师们思想上对职业指导的认识不足,职业指导工作只侧重于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这样的结果导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低,工作达不到效果。虽然在近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率,但毕业生获得的工作岗位质量不高,且跳槽频繁、稳定性差,这样反而使学生就业之后的再次失业率大大提升,又给毕业生造成了严重的就业压力,浪费了人力资源,长此以往,对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发展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职业指导工作方法的改进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大多人员配备不足,教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机构不完善,且以“就业安置”为理念,不能有效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指导工作效果不理想,这种现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变。

1.观念需转变

职业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关键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需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职业能力、职业修养、职业意识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中的可持续性,并能够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了解自我,提高自主决策能力。

2.采取多样化职业指导方式

在职业指导课程教学以外还可以结合网上职业指导、学校宣传栏、广播、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搭建职业指导平台,让学生深入其中接受教育。还可以采取座谈、聊天等灵活的方式,让他们在就业前就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3.全员参与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工作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通力配合与支持,因此为了提升职业指的质量必须贯彻全员参与的原则。高职院校应建立以学院职业指导中心为主,各院、系专业课、公共课教师以及思政教育老师全员参与职业指导的工作制度。每名教职员工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职业指导任务。此外,职业指导工作体系还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支持与配合。

除上述人员需要担负自己的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之外,还需要专业课老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断渗透职业指导,因为他们在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高职院校要突出在学生职业指导中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同时应该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和责任,让每个教职员工参与职业指导,这样对于推进职业指导工作有着重大的作用。

4.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

相关数据表明,高职院校需要保证兼职人员和专业职业指导人员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高于1:500。尤其强调了职业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学校对职业指导人员的聘用标准,在这些方面都做了严格的规范,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指导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的时候应该遵循有条理、有重点、有计划的原则,从教育部的要求出发,打造一支高素质、强技能、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团队。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目前的职业指导队伍素质高、能力强,具有高级职业指导资格职称的教师就有113名,并且每年对全体教师进行职业指导资格培训,每年审核持有职业指导资格证持的教师,及时淘汰不合格者。在拥有大量专业高素质指导师的同时,强化非专职职业指导师的职业水平非常重要,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个教职员工在专业课程上都能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指导。

5.实现职业指导多元化

职业指导是帮助毕业生快速实现社会角色转换和顺利就业的重要环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养成。学院采取多种手段,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毕业生真正求职时的心情。并且还聘请职业策划的专家、校友及成功人士,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设计简历,增强就业竞争力。

促进职业指导的信息化,就要建立及时有效的就业供需信息系统。第一,把毕业生的性别、姓名、特长、专业、就业意愿等个人资料通过计算机编辑汇总,便于就业单位查看。第二,学校应与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人才市场以及各就业单位做好密切的接洽工作,了解到最新的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以便及时传达给学生。第三,在就业供需信息系统上最新的就业信息,以便增强毕业生与就业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推行网上签约。第四,及时了解就业后的毕业生对于岗位工作的信息反馈,了解就业单位的质量以及相应待遇,有利于及时调整学校职业指导的方向、模式和目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3篇:光学工程技术范文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显微镜的发明“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即计算机体断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CT或helicalet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1]。医学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病在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断学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RI、MRS发展。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创造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把PET列为十大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30年历史,但它已显示出对肿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2]。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与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介入医学问世介入医学是一种微创伤的诊疗技术。Dotter和Judkin(1964年)是最早使用介入技术治疗疾病的创始人,他们用导管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进行扩张治疗取得成功。1967年Margulis首先使用过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diology),这是医学文献出现“介入”一词的最早记载。1977年Gruenzing成功地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获得成功以后,介入性诊疗技术由于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安全有效而倍受临床欢迎。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高精度计算机化影像诊查仪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射频消融技术以及高分子(high-polymer)新材料制成的介入技术用的各种导管相继问世,使介入性诊疗技术发生了飞速进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心血管、脑血管、非血管管腔器官到某些恶性肿瘤等都具有使用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并使诊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可减免许多大手术之苦。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视为与药物诊疗、手术诊疗并列的临床三大诊疗技术之一,也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称之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新领域--介入医学[3,4]。

人工器官的应用当人体器官因病伤已不能用常规方法救治时,现代临床医疗技术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来替代病损器官或补偿其生理功能,人们称这种装置为人工器官(artificialorgan)。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治疗,除了应用抗风湿药物、强心药物对症治疗外,对病损的瓣膜很难修复改善,不少患者因心功能衰竭死亡。而今天可以应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技术,在心脏停跳状态下切开心脏,进行更换人工瓣膜或进行房、室间隔缺损的修补,使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恢复健康。心外科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人工心肺机的问世和使用了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等新材料、新技术的结果[5]。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愈后不良,而人工肾血液透析技术已挽救了大量肾病晚期患者的生命,肾病治疗学也因此有了很大进步。

现代生物医学工程中人工器官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除上述人工器官外,人工关节、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人工肝、人工肺等在临床都得到应用,使千千万万的患者恢复了健康。可以说,人体各种器官除大脑不能用人工器官代替外,其余各器官都存在用人工器官替代的可能性。

此外,放射医学、超声医学、激光医学、核医学、医用电子技术、计算机远程医疗技术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仪器设备都是现代医学工程研究开发的成果,综上可见,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力地推动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展望纵观医学新技术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从伦琴发现X线到今天X射线诊疗技术的发展,从朗兹万发现超声波到今天B超诊断的广泛应用,从布洛赫和伯塞尔发现核磁共振到今天MRI的问世,从赫斯费尔德发明CT到今天CT成像系统的应用,都是以物理学工程技术为基础、医学需求为前提发展起来的医学新技术。循着20世纪医学发展的轨迹,我们有理由预测21世纪新的医学诊疗技术可能在以下10个方面有重大突破和创新:

(1)各种诊疗仪器、实验装置趋向计算机化、智能化,远程医疗信息网络化,诊疗用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6]

(2)介入性微创,无创诊疗技术在临床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和植入型超微机器人将在医疗各领域里发挥重要作用。

(3)医疗实践发现单一形态影像诊查仪器不能满足疾病早期诊断的需要。随着PET的问世和应用,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检测系统将有大发展。非影像增显剂型心血管、脑血管影像诊查系统将在21世纪问世。

(4)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将有较大发展,生物机械结合型、生物型人工器官将有新突破,人工器官将在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

(5)材料和药物相结合的新型给药技术和装置将有很大发展,植入型药物长效缓释材料,药物贴覆透入材料,促上皮、组织生长可降解材料,可逆抗生育绝育材料、生物止血材料将有新突破。

(6)未来医疗将由治疗型为主向预防保健型医疗模式转变。为此,用于社区、家庭、个人医疗保健诊疗仪器,康复保健装置,以及微型健康自我监测医疗器械和用品将有广泛需求和应用。

(7)除继续努力加强生物源性疾病防治外,对精神、心理、社会源性疾病的防治诊疗技术和相应仪器设备的研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开发,研制精神分析、心理安抚、生物反馈型诊疗技术和设备将是生物医学工程的新起点。

(8)创伤是造成青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研制新型创伤防护装置、生命急救系统是未来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课题。

(9)即将迎来的21世纪是分子生物学时代,有关分子生物学的诊疗新技术将快速发展,遗传、疾病基因诊疗技术,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DNA芯片、雪白芯片和诊疗系统将被广泛应用。

第4篇:光学工程技术范文

航技术的进步 、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

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 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着名 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

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 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

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 程的发展。目前,我

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 教学工作

,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显微镜的发明 “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

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

解剖学向 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

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 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

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 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

的超微细结构 、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

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 )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

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 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 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

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

术的出现 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

平。即计算机体断层 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

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 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

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 CT 或helicalet 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

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 提高了诊断准确率[1]。医学

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 clear magnetic resonanc

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 可分辨病理解剖

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 病在

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

断学 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

RI、MRS发展。 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

创造 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

把PET列为十大 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30年历史,但它已显示出对肿

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 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2]。

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与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介入医学问世 介入医学是一种微创伤的诊疗技术。Dotter和Judkin(1964 年

)是最早使用介入技术治疗疾病的创始人,他们用导管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进行

扩张治 疗取得成功。1967年Margulis首先使用过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

diology),这是医 学文献出现“介入”一词的最早记载。1977年 Gruenzing成功

地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扩 张术获得成功以后,介入性诊疗技术由于其创伤小

、患者痛苦少,安全有效而倍受临床欢迎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

展,高精度计算机化影像诊查仪器、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DSA)、射频消融技术以及

高分子(high-polymer)新材料制成的介入技术用的各种导管相 继问世,使介入性

诊疗技术发生了飞速进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心血管、脑血管、 非血管

管腔器官到某些恶性肿瘤等都具有使用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并使诊疗效果明显提高

,患者可减免许多大手术之苦。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视 为与药物诊疗、手术诊疗

并列的临床三大诊疗技术之一,也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称之为20世 纪发展起来的

临床医学新领域--介入医学[3,4]。

人工器官的应用 当人体器官因病伤已不能用常规方法救治时,现代临床医

疗技术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来替代病损器官或补偿其生理功能,人们

称这种装置 为人工器官(artificial organ)。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风湿性心脏

瓣膜病的治疗,除了应 用抗风湿药物、强心药物对症治疗外,对病损的瓣膜很难

修复改善,不少患者因心功能衰竭 死亡。而今天可以应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技

术,在心脏停跳状态下切开心脏,进行更换人 工瓣膜或进行房、室间隔缺损的修

补,使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恢复健康。心外科 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这样

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人工心肺机的问世和使用了人工心脏瓣膜、人工 血管等新材

料、

新技术的结果[5]。

第5篇:光学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 光电信息 实践教学 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pt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XIAO Yanshan, WANG Fei, HE Huiling

(College of Scienc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According to Optical Engineering expertis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requirements, combined with our school practice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ptimization, raised my school Opt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training objectives, buil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 buil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hierarchical, multi-module,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to further 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serve 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 and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optical; practice teach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0 引言

按照国家专业目录的指导思想,我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又熟练掌握光电技术、光学工程、信号处理、计算机应用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和各种实验测试技能,了解有关光学工程、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光电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光电系统与信息处理、光纤通信与传感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及生产管理的综合型人才。①与机械、电气、电子、材料等专业相比,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其知识的广泛交叉性。②③本专业学生不仅在光电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在光电信息处理、光电系统设计、光电技术及其应用等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④

针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实验课课时数不足、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实验机会不多、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以及实验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技术发展等问题,本文提出以行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专业实验与专业实践环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理念,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分层次、多模块、系统的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1.1 实践教学层次设计

根据本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功能及特点,实验教学内容可由基础演示型、应用提高型、综合设计型以及研究创新型等四个不同层次的实验组成。

基础演示型实验:实验教学内容与光电专业基础理论课内容相对应,进行基本的专业技能训练。通过开展这类实验项目,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并使学生有机会学习正确使用本学科领域的常用仪表和设备。

应用提高型实验:它是基础演示型实验的提高和拓展,根据本专业发展方向和实验室特点,主要实验内容应包括光纤通信与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通过开展这类实验项目帮助学生了解光电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光电技术的应用原理和测量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⑤

综合设计型实验:它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较广泛,包括光电检测与传感的部分实验,光纤通信的部分实验以及激光技术的部分实验。这类实验内容比较丰富,实验仪器比较复杂,开展这类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验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并由学生自行实施完成。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习如何做好实验,掌握研究光电规律和分析光电实验现象的思想和方法,学会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达到激发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由以前教师安排好实验、准备好实验仪器、学生来做实验的状态,过渡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准备实验仪器完成实验,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造能力。

研究创新型实验:主要安排融合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综合创新性实验。特别是突出光电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前沿科学发展的融合。部分实验项目采用项目式管理模式,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时间不受限制,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全方位开放。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撰写总结报告并口头交流,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1.2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块可分为四类,如表1 所示。第一类是基础实验,主要开设在大一、大二学年。这一环节的实验内容主要有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物理实验、数电模电实验以及工程基础训练。这一实验模块主要是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物制作,从而提高动手能力。第二类是专业课程设计,包括光电检测与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电子线路设计与PCB、光学软件设计、光电子系统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内容与专业理论课知识相衔接,使学生将理论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大三年级以后,每学期都开设有专业课程设计环节,而且课程设计的内容逐步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第三类是专业综合类实验,包括学科基础实验、光电子学专业实验、毕业设计等。通过这类专业综合实验,来系统训练学生的光电信息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光电信息专业素养。第四类是社会生产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毕业实习等。这类实验包括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寒暑期勤工俭学、毕业实习等。通过统筹安排这些实践内容,使学生尽快了解、认识社会、企业对光电信息专业的实际需求,真正理解专业学习目的,以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表1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块

2 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

2.1 基础实验

在大二年级之前完成全部基础类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关于仪器、仪表的使用、基本量测量、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测量方法等,设计物理、电子学以及计算机技术实验的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除了传统的演示实验,还包含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探索获取知识和经验。

通过该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具备基本实验技能,学会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⑥

2.2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课程的互补,理论课程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可以在课程设计中直观地反映。指导老师根据所学专业课内容给出多个设计题目,学生选择后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做出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分布在第2学年与第3学年,这一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可以完成相关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锻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专业实验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设备设计专业实验,可将专业实验划分到多个实验室,指导教师在固定实验室指导,学生分组完成规定的实验,有效地克服了实验设备台数不足的问题。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本专业学生毕业前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该实践环节的任务是,通过指导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系统完成选题、文献检索、文献综述、开题、实证研究、论文撰写、论文修改、答辩等各个具体环节,深入探讨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专业技能,学会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从而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光电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对培养学生开拓务实的工作学习作风、拓宽专业视野、锻炼专业技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2.4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本专业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实践形式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真正接触、了解社会实际。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光电信息专业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同时增加学生对光电信息专业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本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来巩固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熟悉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学习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3 结束语

根据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和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对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在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的同时,更加注重现代光电信息领域的高、新、尖技术,并且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改革、科研和产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教研项目(J2014069)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1-202.

② 郁道银,蔡怀宇,葛宝臻,李清,陈晓冬.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光学技术,2007(S1):293-294.

③ 刘向东,刘旭,刘玉玲.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到光学工程类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再调整的思考[J].光学技术,2007(S1):276-277,279.

④ 刘蓉,侯宏录,陈海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建设的探索[J].科级信息,2011(19):198-199.

第6篇:光学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反求技术 创新设计 数据采集 模型重构

中图分类号:TP39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2-0115-01

1、三维数据采集

我们要进行数据测量的工艺品是一款小孩儿形体的趣味台灯(图1)。由于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为了防止物体反光造成的误差,对台灯本身均匀喷涂了一层薄薄的显像剂。

采用的测量设备是三维光学坐标测量系统(图2),其特点是测速快,完成一幅照片扫描只需10秒左右,每幅扫描照片可获得工件表面多个点的三维坐标,并以点云的形式以多种格式输出,供CAD/CAE/CAM使用;测量精度高,每幅扫描照片精度达±0.02mm。

通过三维测量得到多视点云,多视点云就是完成整个物体测量,常把物体表面分成多个局部相互重叠的子区域,从多个角度获取零件不同方位的表面信息,从各个视觉分块测量得到多个独立的点云。对多视点云进行数据拼接,得到了完整的点云数据(图3)。

2、三维数据处理

Imageware软件为产品设计的每一个阶段--从开始的设计思路到生产出符合产品质量的表面,直到对后续工程和制造所需的全3D零件进行检测,都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进行3D造型和检测的方法。采用Imageware软件将测量的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图4):

(1)杂点和噪声点的去除。由于测量过程中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影响曲面重构及曲面质量的点。需要进行点云的光顺,以得到精确的模型和抽取准确的特征线。

(2)数据的精简。数据的精简包括等间距缩减、倍率缩减、等量缩减等。

(3)数据的分块。将属于同一子曲面类型的数据成组后续的曲面模型重建时,先分别拟合单个曲面片,再通过曲面的过渡、相交、倒圆将多个曲面“缝合”成一个整体。

(4)曲线、曲面的重构。先将据点通过插值或逼近拟合成曲线,再利用造型工具,完成曲面片造型,再通过延伸、剪裁和过渡等曲面编辑,得到完整的曲面模型。

3、台灯的创新设计

产品创新设计,是确保企业竞争优势、维持企业生存与成长的重要机能。其特点是:

(1)缩短产品创新构思到新产品上市之间的周期,加快设计进度,压缩时间;

(2)提高新产品的创新程度、可制造性、宜人性和绿色度,扩展活动空间;

(3)充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快速原型技术的潜力,避免反复试制产品实物原型的过程,节省新产品开发费用。采用UG软件,对此款台灯的创新设计如图5:

4、结语

反求技术使设计着以直观方式体会设计的感觉,感性而迅速地验证和检查所设计的产品结构和外形,本文通过对一款工艺品的创新设计,重点阐述反求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降低了企业投资新产品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许志龙.逆向工程中多视角点云数据拼合技术[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

[2]许文全,何文学,陈国金.反求工程技术及其应用[J].铸造,2005,(08).

第7篇:光学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光电类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21-02

一、引言

针对光电技术在农业机械化工程及农村信息化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覆盖范围日益扩大,但新能源人才缺口越来越大的现状,如何在高等农业院校中开展和普及光电技术的应用课程已经成为众多农业院校相关本科专业的新课程开设热点。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设了光电技术原理、光电检测技术等必修课;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光电类综合课程,另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增设了光电子技术的必修课,其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开设了光伏科学技术的必选课;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光学信息处理必修课。为了提高光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高质量专业人才,同时,针对这些专业的面向农业特点以及课程组本科课堂教学实践的效果,课程组就如何在农业院校开展光电课程的课堂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

二、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面向农业类的特点,相比普通高校的光电类课程,农业院校光电类课程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组织以及实践教学方面都应有较大改动,充分体现课程在农业方向上的相关性和实用性。

1.教学内容的改革。现有的光电类课程包括《光电子技术》、《光电子器件》、《光电测试技术》、《光电显示技术》、《光电图像处理》、《光学信息处理》、《光伏科学技术》等。这些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光学基础和电学基础,农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光学基础方面比较欠缺,课程架构中缺乏相应的前续课程。相比普通高校的光电类课程,农业院校开设光电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中,首先一定要增大光学基础部分的讲授,同时,针对光学基础较弱的特点,侧重实用方向的重点和基础理论,避开偏向推导的公式运算,重点讲授公式的适用范围,同时,增加农业机械中光电设计的相关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应用所学光学理论。其次,农业院校开设光电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按照农业应用范围分为四大模块进行讲授,包括:光电检测系统、光电图像处理、光伏科学技术和光谱信息处理。光电检测系统侧重于光电直接测试系统的架构和设计;光电图像处理面向CCD和CMOS检测的信号的处理及分析;光伏太阳能发电则基于现有太阳能电池的选择和系统设计;光谱信息处理针对红外光谱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讲授如何处理不同状态下的红外光谱。课程组的老师针对这四方面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确立基础及重点理论,选择适合的教材,挑选适当的实例,设计合理的思考题和作业题,引入对口的设计软件等,从而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部分模块做深入学习。

2.课堂教学的组织。课题组老师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包含课堂理论教学以及课堂讨论教学两种形式,前者以实用性为教学目标,后者则以启发性为教学目标。①把握基础和重点内容做好课堂理论教学。首先,在四大模块中必有的基础光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从辐射度学和光度学的物理量的相互关系展开,教学中增加农业中常用光源的光学量的计算,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光学器件的性能参数图表,并根据这些光学参数,选择合适的光源。另外,讲授农业中常用光源,如LED和LD的发光特点以及如何选用合适的光源。最后,讲授光电检测器件的检测原理,并根据相应的光电转换公式选择合适的后续处理电路得到相应的电学物理量(电流或电压)。其次,根据农业院校光电类课程的四大模块的不同特点,确立每个模块的相应核心并围绕核心做好理论讲授,避开偏向推导的公式运算,重点讲授公式的表达意义及适用范围。光电直接测试系统设计适用于农业机械设计和小型农业传感器设计,其核心在于根据适用环境确定测试的对象的物理量,研究对象的农业特性对应的光学特性,找出两者的基本对应关系,选择适合的光电器件,加上相应的工作条件(主要包括电学条件和外界条件),设计出相应电路。光电图像处理面向农产品质量的无损检测以及农业的实时检测,其核心原理在于数字图像处理中取样(量化)、编码、灰度化和二值化、调整对比度、图像平滑度处理、图像增强和图像滤波的算法讲解。光伏太阳能发电可应用在农业灌溉系统以及智能化大棚和温室的能源系统,其核心知识在于根据现有太阳能阵列,根据产生的电能要求,计算出太阳能电池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从而选择或设计相应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为蓄电池充电。光谱信息处理适用于农学信息的获取、作物长势评估、农业灾害监测和农业管理等领域,学习如何分析确定研究所需数据及其类型,设计光谱采集方案,分析并提取目标特征光谱、选择合适的算法对目标光谱进行预处理,建立定量化分析模型、最终对识别效果进行评价,确立模型适用条件和精度。四大模块中的理论知识各有侧重,相互之间没有较大关联,因此,在课堂教学组织中从各自的侧重点和实用性出发,讲解包括选用适合的硬件器件以及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②根据实例组织课堂分析和讨论。首先,教师在实例选择中,应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的实例,每个实例都应有启发迁移作用,不同实例之间应各有侧重点。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设计引导和启发问题,针对难点问题设计出讨论题目。其次,教师要组织好分析和讨论的环节,获取有效的信息反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按照课前计划,以专题的形式引入讨论的题目,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最好展示学生需要讨论的题目。较好的课堂讨论形式是将学生分成大组,每一组设计不同的实例,同时讨论交流。在给定讨论时间结束后,随即抽取学生代表其所在组回答题目,同时,给相应的点评和补充,并引导出此实例的适用条件和不适用条件。通过设计、引导和讨论,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并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的补充。目前,光电类课程在农业类学科课程中所占比例还较低,传统的课程实践时间分配较少,部分院校甚至没有对应的实践安排。解决理论学习远超过实践学习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方法。①邀请在校学生做相关专题讲座,这些学生都是参加过历次光电竞赛或电子设计大赛(光电类)项目的获奖者或优胜者。采用这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设计自信心,并能从实践中得到更多切实指导。②利用校内开放式专业实验室,开放式实验室不仅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能动作用,和学生一同探究课题,解决理论学习中的问题,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③参加高校或省内的面向本科生的实践类项目。例如,笔者所在的华南农业大学开展了面向优秀大学本科生的“红满堂计划”,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以及广东省开展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从实验项目选题开始,学生将查找大量的相关文献,自行设计构想出项目基本方案;方案确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我学习和突破的过程,同时,这种形式需要有相应辅导老师作为指导老师,结合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就有很强的实用性,并能为下一步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储备了人才。

三、结束语

经过实践和听取学生的课下反映以及课堂评估成绩表,本文认真总结出在农业院校的农业相关专业开展光电类课程的教学应该在确保光学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加强针对性的模块教学,以相关性和实用性为教学目标,课堂讲授结合理论讲授和实例讨论两部分,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类项目,可以使大多数同学克服专业跨度较大的难题,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蓉,郭前岗,王瑾.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发电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8):86-87.

[2]廖允成,韩娟,海江波.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和举措[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8-29.

[3]赵懿琨,王卫星,王建.“光电子技术”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69-170.

[4]王建,谢家兴,赵懿琨.建立开放式专业实验室,促进高校人才能力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31):135-136.

第8篇:光学工程技术范文

1设备的全方位管理离不开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

1.1成立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是疗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机构,院长或医务副院长为主任委员,部门领导为副主任委员,委员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组成。其职责有:审定年度设备购置计划,听取设备科年度工作汇报,参与引进大型设备论证,讨论研究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的有关事宜,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例会。设备科负责日常工作,各委员负责本科室的宣传教育、监督落实、人员培训、工作交接等工作。疗养院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虽然都已建立,但工作落实还不到位,监督功能不足,领导还不够重视,职责不够明确,重使用轻管理思想比较严重,全院上下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对此项工作的宣传教育可有可无。因此,各项管理监督工作落实起来比较困难,如档案建立,资料的收集就很困难,有些科室拆箱验收时,不愿意交出资料,总以为放在自己科里保管才是最安全的,影响了工作的落实。再如,人员变动时的交接班、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都是比较难以落实的。所以,疗养院医疗设备维护的好坏与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有直接关系。

1.2设立医疗设备科(医学工程科)是十分重要的医疗设备科是一个职能科室,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绝大部分是由医疗设备科来完成,作为管理的专业职能科室,其性质具有管理与技术双重功能,应当建立以科主任全面负责、专项专人负责的管理模式。下设采供组(计算机室、器材保管室、资料档案室)、维修组(电子仪器室、放射仪器室、机电仪器室、光学仪器室)、三级计量站[1]。现在的疗养院已不同于以前了,医疗设备有了很大的发展,就拿我院来说,2000年设备总值300多万元,到2007年已达3 000多万元,而设备的管理却未跟上,还是隶属于药械科管理,外行管内行暂且不说,编制人数少是肯定的,而且编制人数往往还不能落实到位,现在我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只有一人,既要做采购、论证、建立档案、下科监督检修指导、等级鉴定、仪器报废等日常管理工作,又要做维修及与外界协调工作,使得每天的工作事无巨细,什么都干,什么都干不好,很容易挫伤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人手不够,有些工作就由药学人员担任,造成了药学人员不仅要做好药学本身的管理监督工作,还要学习医疗设备管理知识,兼做大量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由于不是本专业,工作做不到位。随着形势的发展,上级对疗养医疗设备投入的增加,疗养院的疗养医疗设备总价值越来越大,精密度也越来越高,要想达到最佳效益,必须综合各项因素、综合管理、综合协调才能实现。因此,疗养院也单独成立医疗设备科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在联勤体制下大疗养院成立一个医疗设备科(或医学工程科),将有限的人员集中进行分工合作,定向培养,也是解决人手不足的一个方法。这样医疗设备科在疗养院中对内需与各科室、财务、审计、医务、科教、护理、院务等科室进行协调,对外需与外贸、保险、运输、海关、厂家、公司、维修部门、行政主管等部门联系,并参与医院的发展规划、计算机网络管理、建筑设计、科研教学等工作[2]。

1.3使用科室应设立设备使用管理小组设备使用管理小组要指定专人负责,如科副主任或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医疗设备日常的使用、保养、维护、交接、记录等监督管理工作,科主任要不失时机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把医疗设备日常的使用、保养、维护、交接、记录等列入议事日程,确实把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寿命。

2科学管理是促进设备建设的根本保证

医疗设备管理属医学工程学科范畴,是医院微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现如今很多大、中型医院都在设备管理上已经做得比较完善和科学了,而疗养院则落后一步,管理制度化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2.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医疗设备的管理是全方位的管理,首先制订《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档案、计量、报废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设备管理软件,实现医疗设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质量优良,数据可靠,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工作岗位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岗位职责,保证工作任务落实到人,

不敷衍了事,把各项工作做深做透,彻底改变现在只有一人,什么都管而什么都管不好的现象。用制度管人、管事,也减少了随意性、人情化,使管理无空白、无重叠,工作有序,任务明确,岗位分工清楚,使得指挥通畅,事情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没有扯皮现象,从而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2.2维护与保养是经常性的工作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既是容易被忽视的工作,也是降低仪器故障率的基础工作,需要使用科室与设备科共同完成。但大量的日常保养维护是由科室承担的,设备科则负责定期下科室进行监督管理检查维护技术指导,这项工作搞不好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维护保养的作用。因此,医技人员都要有爱护和维护医疗设备的责任,业务主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使用医疗设备的教育,增强全体医技人员爱护设备的意识,掌握维修、保养、保管、检查和正确使用的方法,要制度、监督、教育同时抓,使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3维修管理设备的维修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维修人员,配套的检测维修设备,详细的医疗设备技术资料,配件的及时供给,建立维修工作手册等,而且还需要加强维修人员的管理,以提高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4]。维修一般有两种方式:①主动维修,包括预防性维修(相当于二级保养,维修工程师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提前更换性能状态下降的元器件,把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适应于技术条件要求高、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大型医疗设备此类维修);同时找出重复出现故障的元器件,通过改进设计,永久性地消除故障,适应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小型医疗设备。②被动维修,即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维修,大多数的医疗设备维修属于此类。我院现在医疗设备的维修一般分下面几种形式,一是保修期内由厂家负责维修,要求其至少每半年主动维修一次;二是保修期外,在维修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大型仪器可买保修,交给厂家负责,中小型仪器自修或联系其他医院维修人员协助维修;三是自费请专业维修公司的维修人员进行被动维修。笔者认为,在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增多的今天,建立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生产厂商之间的横向合作关系,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维修保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5]。

2.4做好计量工作,保证设备安全使用计量管理是医疗质量保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设备本身失常或工作环境不符合要求,都将影响到医疗安全,造成医疗事故。我们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积极协助计量检测部门做好相关医疗设备的力学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电子计量、电离辐射计量检定工作。对那些陈旧老化、超过使用年限、经计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应进行报废处理;对超过使用年限,但计量技术指标仍然合格的设备应缩短计量检定周期,确保使用设备的良好运行。以客观、准确的计量数据服务于医疗、教学、科研活动,是计量工作的最终目的。应该把这项工作列为预防维修的重要内容。

2.5搞好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设备档案管理在设备管理工作中是一个既繁杂又重要的工作,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疗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两个效益。完整的设备档案,是解决设备纠纷的原有凭证,是效益分析的客观依据,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得力工具。尤其是齐全准确的技术资料、软件,可以使维修技术人员在不依赖厂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主维修作用,准确判断故障,及时排除故障,提高维修效率,摆脱被动地位;并可通过分析研究故障规律,积极主动地进行主动维修及预防性维修。完整的设备档案包括资料档案、计量档案和维修档案三个方面。资料档案包括设备的申购单、考察报告、论证报告、内外贸合同、协议书、合格证、说明书和维修手册、线路图、光盘、验收报告以及海关、商检部门的检测文件、免税证明、发票复印件、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出入库登记、固定资产登记卡、设备操作规程、全套随机技术资料等[2];计量档案包括每年强制检定仪器设备统计表、各类仪器的计量要求和标准、计量结果和计量周期,以及对计量检测不合格仪器的维修记录;维修档案包括历次维修和维护记录,定期检测到的仪器性能状态数据,设备的使用率和维修成本。档案中还应包括设备生产厂家或商的联系方式,耗材配件价格等内容,可以较好地解决应用过程中的配件供应及售后服务问题。

3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素质是确保各项工作落实的根本

尽快提高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的知识层次、文化水准、业务水平,才能彻底改变医学工程技术相对滞后的局面,才能保证各项工作制度扎实有效地落实,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完善自身基本素质,加强英语及计算机的学习,这是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工作工具,可通过自学考试提高自身学历;加强岗位技术培训,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熟悉本院各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经常深入科室,定点跟踪医疗设备使用情况,优化管理;到师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大中院校、大型医院进行短期培训和进修;订阅本专业优秀杂志,及时了解国内外医疗设备新动向。其次,要积极参加临床科研活动,可培养科研与创新意识,也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总之,疗养院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而医疗设备的建设与发展必须靠科学规范管理。医疗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有技术管理,又有经济管理;既有对物的管理,又有对人的管理。上至领导,下至职能、临床、医技科室人员,都应该重视起来,上下齐心,通力合作,不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只有坚持医疗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促进疗养院的全面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提高广大军民的医疗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坤,高山.三级甲等医院医疗设备规范化管理初探.医疗卫生装备,2007,28(7):46

2曾珠.论二级中医院医疗设备科的规范化管理.医疗卫生装备,2007,28(3):42-44

3邢永杰,吕爱芝.中国医院管理的变革.中国医院,2004.5

4王芳茹.医疗设备维修面临问题与采取对策的初探.医疗设备信息,2005,20(1):56

第9篇:光学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改;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88-02

《非物理专业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在第一点“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通设性必修基础课”。它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是在于为后继专业课程提供知识和技术上的基础,而是在于为各专业的学生奠定了其他课程不可取代的发展的基础。大学物理课程的开设是学校为培养学生的为人品格,提高学业水平和素质而设计的规定性课程。为此《基本要求》还提出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1]。

顺应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我国独立院校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地区性教育质量的不同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独立学院生源总体差异显著增大;独立学院学生的数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近年来独立学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物理课时逐渐减少,以本校为例,现有的各专业大学物理课时数分别为电子信息系96学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化学与药学系和机械与汽车工程系均仅为48学时。而大学物理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纽带[2],特别是在大学阶段,若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给教师有效组织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答疑等带来极大的困难,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不利。鉴于上述种种原因,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一条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的新途径,充分发挥该门课程的功效势在必行。

一、全面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多层次、多类型的大学物理课程

我校《大学物理》课程主要是为电子信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化学与药学系和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的本科生开设的。我们考虑到这些学生的专业和今后工作对物理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对不同专业的一些章节的内容有所取舍,或有所侧重。例如对于化学与药学系删去了刚体定轴转动的章节,侧重学习波动光学等内容;对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也删去了刚体定轴转动的章节,侧重于电磁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对于机械与汽车工程系侧重力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学等。对于各专业还有如下内容的改革:力学中绝大多数概念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接触,故在教学中对概念的讲解减少,侧重于矢量运算、微积分思想的应用,完成从常量到变量、从标量到矢量、从直线到曲线的转变;简谐振动是研究一切复杂运动的基础,强调简谐振动以及平面简谐波的描述特点,强调相位及相位差的概念,只掌握旋转矢量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机械波的学习为讨论电磁波(光波)提供学习基础,在学完机械波的基础上接着学习波动光学,强调相位差、引入光程差概念,利于分析波动光学(干涉和衍射)的各类问题;电磁学部分对于中学物理介绍比较多的电力、磁力及电磁感应现象等内容,注意与中学的衔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重点学习场的概念以及场的研究方法,强调电场强度、电力线、磁感应强度、磁感应线的矢量性,并加强学生应用微积分解决物理问题的训练。通过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生动的、富有创造气息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物理课的学习,学生也将第一次体会到怎样在其他课程中灵活使用数学工具[3,4]。

物理学的发展是推动高新技术的源泉,现代物理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开阔眼界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花少量时间或作为平时作业,从原理引申到应用,可以体现出物理学原理与现象和工程技术及日常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电视节目《是真的吗?》中的一次内容为:收缩双臂就能使转椅加速旋转,是真的吗?如果你参加“男生女生向前冲”比赛,你在各个环节应该怎么做才能比较好地冲关?如何利用角动量守恒调整航天器飞行方向?[5]马航失踪,其可能飞向太空吗?如果在海里搜索应该使用什么波?还有光学器件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理解光栅光谱的特征以及光谱分析的意义,了解光学精密测量物理原理和方法等等;激光、超导、液晶、红外辐射与遥感、扫描隧道显微镜、核磁共振、超声等现代科学与高新技术发展中物理学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实际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6]。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建立考核新方法,科学地评价学生能力

课堂教学要遵循大纲要求传授知识点,且要满足学生兴趣猎奇。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发挥主导责任,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努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上教师不要主讲,而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是非智力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科学教育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强烈求知欲望。通过讲述科学知识在具体专业学科与领域中的应用前景,牢固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

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加期末闭卷考试。近两年来,平时成绩比例逐渐增大,现在我们采用平时成绩占4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增大,这样可以有效促进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平时课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情况及作业完成情况都要记入平时成绩中。启发讨论式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本学期经常以各小班为单位进行讨论来解决问题,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比以往教师苦口婆心多次强调效果好很多,学生主动参与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兴趣等,最后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效果也比之前传统教学效果好很多。回到课堂教学原点,使学生提高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强化的科学思维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些内容很抽象难懂,物理演示实验可以使其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死板枯燥虚幻的问题生动形象化。演示实验不仅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学院内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是对外开放的,学生可以随时进去参观学习。在实际的大学物理教学课堂中,我们还利用了自制简易教具(如利用激光笔和单缝装置演示单缝衍射图样,利用偏振原理制作的墨镜等等)、联系演示实验室仪器(例如茹科夫斯基转椅实验、完全弹性碰撞小球、旋转矢量法演示仪、进动仪、各种驻波演示仪、电磁炮、磁聚焦、麦克斯韦速率分布仪等等)配合理论的讲解。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节约了作图等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且因其直观形象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课件不受空间限制,信息量大,可以在一定的授课时间内,加入更多的理论知识、现代化前沿技术,将以往形式单一、直线展开的教学内容变的直观、形象,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且多媒体技术为人类的多维思维提供了一种信息表达和处理的最佳技术和方法。

网络平台的使用:本校建立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具体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平台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该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施教环境、师生互动功能,数字化教学资源(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试题试卷、课件、网络课程等)共建共享。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教学网络管理系统,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建设,使学生更加方便地了解课程及管理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同相关老师交流。对于学生而言,利用教学网络平台的相关信息,可以改善基础差的学生学习物理的紧张情绪,提前预习;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拓展视野,加快学习的进度,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时做一些紧扣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的习题,有效的网上互动,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素养。

结语: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着课时极少,学生基础差又不重视该门课程、学生学习态度不严谨的现状。教师必须调整教学内容,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灵活实施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学学物理课程的兴趣及学习效率,使学生转变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f雄,王向晖.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对《非物理专业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解读之三[J].物理与工程,2009,19(6):13-16.

[2]赵凯华,工科要不要学物理[J].工科物理,1998,8(1):4-6.

[3]王永钢.“理工融合”理念下《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54-58.

[4]罗仁俊.关于大学物理少学时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