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与新媒体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媒体转型已成为当代中国传媒的发展趋向。本文从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辨析入手,探寻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之路,即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孕育、全媒体发展的报业转型和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而未来全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制度建构、流程再造和全媒体人才培养。
关键词:
全媒体 历史演进 媒体转型
中国传媒业的全媒体发展之风已从报业吹向了广播电视界,并引发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与研究,截至2012年12月,在中国知网以主题“全媒体”进行检索,可检索到1500多条记录,在百度可找到相关结果2400多万个。从目前文献检索的全媒体研究来看,多是描述性的分析或个案式的追踪探讨,缺乏学理性的深层次研究。
一、全媒体的概念建构
全媒体发展起于何时?由于认定的依据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时间标志看法。但基本认同的意见是,国外以2006年英国老牌报纸《每日电讯报》的全媒体改革之路为起点,随后,由《今日美国》2008年开始尝试的产业链重构推进了全媒体的实践。在我国,全媒体转型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广州日报》于同年6月成立滚动新闻部,专门针对报纸、手机和网站进行“联动发稿”。次年7月,我国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试点的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上线运营,自此,报社记者的角色悄然转型,开始以全媒体记者的身份向多个媒体终端――传统纸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和户外大视屏等信息。2009年1月,浙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全媒体命名的新媒体机构正式诞生。同年,南方报业集团也正式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理念。那么,全媒体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1. 全媒体概念学说。全媒体概念界定众说纷纭,通过文献整理,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学说:
报道体系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或者说是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和传播平台来构建的报道系统。这种报道不再是单一落点、单一形态和单一平台的,而是在多个传播平台上开展的多个落点、多种形态的报道体系。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及网络新媒体都是这个报道系统的整体组成部分。[1]这一概念从新闻业务本体出发,落脚点放在全媒体形态的报道体系上,较好地概括了全媒体报道的模式和特征,但将其限定在媒体“报道”业务层面,略显褊狭。
传播形态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多种表现符号,如文字、图像、声音、光线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并通过多种传播手段传输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2]或者说,全媒体是在传统和新兴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进而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3]从本质上说,全媒体是指不同媒介类型之间的嫁接、转化和融合。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资源的多渠道采集,信息资源的统一加工,全方位多业务系统的支持,多渠道的资源共享。[4]此概念将全媒体视为不同于以往的新型传播形态,强调了各种媒体间融合生产信息内容的立体传播状态,较全面地概括出了全媒体传播的形态特征。
整合运用说。该观点在综合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广义而言,全媒体概念是指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狭义界定,是指立足于现代传媒技术和媒体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运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联通、运营模式统筹等方面的整合性实践。[5]这一观点突出了全媒体更具宏观性的“整合应用”,将多因素囊括其中,但未清晰地概括出全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观照了全媒体概念学说之后发现,目前有几个共同点可作为界定和理解全媒体的要点:一是全媒体发展的主体是传统媒体,这是其面对新媒体而求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发展整合多种媒介形态,而缺乏多种媒介形态间的统合协同,就构不成全媒体;三是实行多媒体分流传播,并根据媒体的不同分流生产出不同的媒体产品;四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行模式。
2. 全媒体概念辨析。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超媒体”“多媒体”“富媒体”“跨媒体”“融媒体”等众多相关概念,其间有异同,要科学地认识全媒体的概念,有必要对这些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超媒体”“多媒体”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首先,“超媒体”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术语,它又与超文本紧密相连,超文本是包括文本、静止图片、表格、线图等多种媒体格式的非线性的计算机交互信息系统。而超媒体是包括超文本信息在内的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允许非线性与交互链接的信息系统。而多媒体是包含上述两个基本概念,并利用超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包括文本、静止或运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来传播信息的方式。[6]因此,“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一脉相承,都是依据计算机文件格式或传播符号类型提出的概念,全媒体也确实需要“多媒体”多元和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但 “全媒体”概念是传媒转型的一种运营方式。
“富媒体”指信息传播中,除提供在线视频的即时播放外,内容本身还包括网页、图片、超链接等其他资源,与影音同步播出,为网络公司和网民提供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富媒体与多媒体区别在于,富媒体增加了交互性,其用户可以在信息播放过程中控制和改变传播内容。[7]因此,富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体验方式,可在全媒体的具体操作中得到一定运用,如iPad移动媒介终端上由参与式构成的信息产品就是利用了富媒体交互方式。
关于“跨媒体”概念,最初的全媒体化其实就是跨媒体运营,跨媒体实为全媒体早期孕育阶段的表现形态。有研究认为跨媒体是“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三维平台组合,是新旧媒体杂交、融合的产物”。[8]跨媒体就是要突破原有单一媒体类型的限制,跨向其他的媒体类型传播,并实现两方或多方联合与互动式的发展。
“融媒体”概念是由媒介融合而来,意指在以数字媒介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推动下,组成跨媒体业的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与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从内容融合到传播渠道融合、媒介终端融合的全过程。[9]融媒体(融合媒体)正是媒介融合过程的最终产物,它是在理想的媒介内外环境中,整合了新旧媒体的特征和优势,实行一个统一平台对不同媒介或终端进行信息资源集成配置和融通生产的媒体运行模式。
二、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
1. 孕育: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尝试。中国全媒体的启程在21世纪初,从报业的跨媒体运营开始。特别是兴起和迅速普及的互联网,使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乃至出现“报业寒冬论”。在此情形下,报业如何突围?传统报业纷纷开始思考拓展生存空间的问题,并开启跨媒体发展的探索之路。
2001年,《沈阳日报》的改革探索可看做是我国报业最早的全媒体尝试。该报率先在国内实现采编网络化和管理一体化,并通过图文合一的采编网络平台建立起集各种传媒业务于一体的系统,为报社未来实现信息传播流程一体化开辟了新道路。[10]
中国报业的跨媒体运营,从创办报纸网站开始,实施报网互动是其典型特征之一。报业网站建设,以2000年10月《人民日报》在其网络版基础上打造的人民网为起点,标志着报业开始跨向综合性新闻网站,在新闻业务上尝试不同于纸媒的内容生产。国内其他报纸也纷纷在人民网之后推出自己的新闻网站,自此,报纸与网络开始了报网业务联姻互动的尝试。“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在每条报纸新闻的下面,都会用超链接方式转接提示相关的网络新闻;另一方面,网上点击较多的热点事件,也会成为报纸新闻的来源,而报纸新闻的重点稿件资源,又会被共享到网上做突出报道。”[11]报业跨媒体转型的另一探索是打造视频记者,这经历了一个从“视觉新闻”到“视频新闻”的变化过程。“视觉新闻”首先由上海《东方早报》发起,该报于2003年创刊伊始就明确提出了“新闻视觉化”的理念。视觉新闻最初就是强调在报道中大量使用新闻图片,包括占据大版面的大幅照片,甚至推行视觉化的新闻叙事,以争夺受众的眼球。后来《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南方日报》等媒体纷纷成立视觉新闻中心,尤其是《南方日报》视觉新闻中心将摄影记者、图片与视频编辑等人员进行整合。但此时的报业都还没有将视线转向视频领域,这在2007年取得了突破,《南方都市报》摄影部在报业首设视频记者岗位,国内报业的第一批视频记者随之诞生。《京华时报》《新京报》等报也紧随其后,开始探索推进视频记者岗位的专业化发展进程。[12]
2. 转型:全媒体发展的报业探索。在报业跨媒体运营探索的同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也于2006年8月5日开始组织实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一计划旨在探索传统报纸向数字网络出版的转型,该计划在我国报业很快得以实施。同年12月20日,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国内首家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沈阳今报》正式上线。与以前的数字报刊系统不同,在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刊平台上,该系统实现了从采集、生产制作、、交换、反馈到经营的一体化运营流程,增加了视频、动画、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13]
中国报业在经历跨媒体经营后,开始进入全媒体转型发展阶段,时间分割点大致在2007年,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标志,确立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发展规划,并规划了“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全媒体应用整合平台”和“全媒体经营管理技术支撑平台”等建设项目,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正式用文件提出“全媒体”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媒介发展方向。依然是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成为我国“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这标志着我国报业系统全媒体转型重大工程建设的开始。
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优化产品生产流程,推动报业集团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型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探索全媒体数字采编运行系统,初步实现了一次采集、资源整合、多途径的数字化传播。[14]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也于2009年成立了全媒体新闻部,并组建了基于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的3G事业部,通过使用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实现了多媒体、即时的和互动的移动新闻播报。2009年6月上旬,该集团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评审和验收,实现了全媒体综合性新闻内容生产体系的新运行模式。[15]同年,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提出向全媒体集团转型,首先实施南都全媒体集群战略,构建起了包括报刊、音频、视频、网络、手机报及户外LED等全媒体形态集群,向着“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和现代通讯社”转型。[16]此外,南方报业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合作推出中国首家移动互联网电台;《广州日报》成立负责报纸与手机、网站等部门联动发稿的滚动新闻部;《人民日报》及人民网合力开创人民电视、人民播客、人民掘客、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原创互动型的系列全媒体;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实行报网合一并组建全媒体记者队伍等。在此时期,新华通讯社也在视频新闻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开通了新华视频新闻专线,还于2010年元旦和7月1日分别开播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华语、英语电视频道,开始走上全媒体通讯社之路。
3. 风潮: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在我国报业全媒体转型之时,广播电视业也不甘寂寞,继报业之后迅速跟上全媒体建构的潮流。2010年前后,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先后开播,标志着电视和广播媒体也开始向全媒体发展。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电视行业介入全媒体建构的重要起点,它依托中央电视台向用户提供视频直播、上传、搜索、分享等服务,形成了以强大的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传播平台。我国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的“首张绿卡”――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随即黑龙江、湖北、江苏等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陆续开播,诸多市级网络广播电视台亦相继涌现。
深圳广电集团从2010年开始打造全媒体集群,整合全媒体力量,试图建成我国第一家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营销服务。浙江网络电视联盟则是浙江省县、市广电播出机构联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创办的,初步形成了浙江地方广电视频网站集群。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多家单位投资组建的杭州华数数字电视公司,专注于以互动、融合为特色的全媒体业务,在全国三网融合领域形成较大影响。华夏传媒集团公司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40多家城市媒体共同打造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实施跨媒体和多终端的节目营销,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近8亿用户。
广播媒体的全媒体探索,始于2010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该台拥有61个传播语种、全业务媒体形态和新媒体国际传播平台。以“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为宗旨,向全球受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紧随其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于同年9月获准建立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这是我国国家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之后又一个以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及互动服务为核心的全媒体播出机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年年初还成功开办了中国第一份有声手机报,与之并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在获得 IPTV 牌照之后又于2010年初步建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手持终端的英文信息平台――移动国际在线,大大拓展了自身的全媒体建构。
在中央级的广播电台带动下,全国地方广播电台也纷纷走上全媒体发展的道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着力打造全媒体直播室,集广播、网络、电视直播于一体,其直播节目通过光纤传输,由湖南电台交通频率、湖南移动电视、芒果广播网组成的全媒体进行传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重大报道中将网站视频与手机视频同步直播,将广播音频内容配上记者采访的图文内容,实现多媒体传播。沈阳广播电视台还可在播出过程中实现全媒体的节目与受众互动,真正迈向统一的全平台、全媒体演播室,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持终端平台的全覆盖播出。[17]
三、全媒体的未来发展思考
发展基础: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全媒体转型,是未来传媒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任何改革一样,全媒体的发展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思想障碍和阻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媒介观念的解放与调适,须首先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深刻理解全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运行规律,寻求一种与时俱进的媒体发展道路。
发展保障:全媒体的制度建构。传媒发展离不开传媒规制,就我国的传媒规制而言,还没有形成与全媒体发展完全配套的一系列制度,这就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相关传媒规制进行革新,尤其是要打破以往森严的媒介壁垒。这点可从国外借鉴中得到启示,如美国1996年修正并通过的新《电信法》,打破了以往传媒产业跨越不同媒体运营的限制,带来了美国综合性传媒集团的整合性飞速发展。
发展途径:全媒体的流程再造。中国全媒体的发展尚在摸索当中,尤其在全媒体的运作模式上,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有效的模式。按照传统媒体的习惯和模式,很难适应全新的全媒体运营需求,这对于不同种类的媒体运作而言,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与磨合,找到适合自身全媒体化的具体运作方式。媒体的战略取向一般采取“媒体+平台”的建设模式,平台模式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整体重构,它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基础平台的任务是架构基础网络,不直接向最终用户提品和服务。而应用平台则依托基础平台,搭建各种功能或专业性的平台,开发应用服务产品,与传播终端用户直接连接。媒体在内容应用平台层面,通过提供一种支撑环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运作及利益分配机制,可为全媒体平台的良性运作提供保障。在这个基础之上,实施全媒体的流程再造,即实现“前端全媒体采集,后端流媒体制作,终端互动式体验”。
发展关键:全媒体的传播人才培养。中国传媒业正经历着一个急剧转型的时代,在这个以全媒体技术平台为依托、以多媒体报道为主要方式的后报业时代,全媒体记者成为不可替代的新闻传媒专业人才,也是传媒集团实现全媒体转型的关键。全媒体人才要求既能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又能为网站写稿、提供视频,还能为报纸写深度报道,为广播电视台做现场报道。全媒体记者强调媒体的交叉、专业的多能,而传统新闻传播学总是把记者泾渭分明地分为报纸、广电或网络新闻记者。为此,必须随着媒体对人才的新需求,探讨全媒体新闻记者、编辑人才的培养途径,使一线记者能实现从单一传播向多元传播的转型,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同时采集图文、视频和音频信息。
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特定阶段,全媒介进程所达到的最终效果就是真正的融合媒体,或称为“融媒体”,即真正实现多种媒介全方位的融合运行。融媒体状态绝不只是技术层面或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需媒体所有权的融合。“从媒介生态学角度看,融合媒介促进了传统传媒业的全面升级,也体现了传媒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全媒体转型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适应所有的新闻媒体,但全媒体建构并向融媒体过渡,一定是未来传媒发展不可漠视的重要课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部分成果
(下转第76页)
(上接第54页)参考文献:
[1] 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6).
[2] 刘小帅,张世福.3G 时代:传媒价值链的重构[J].网络传播,2009(7).
[3] 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
[4] 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
[5] 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6).
[6] 陶智勇,蔡进.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概念的界定[J].今日电子,1997(9).
[7] 朱松林.富媒体:网络广告的新选择[J].传媒,2006(3).
[8] 王学成,来丰.论跨媒体联合[J].新闻大学,2002(1).
[9] 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
[10] 刘延军.《沈阳日报》实现采编网络化管理一体化[J].中国传媒科技,2002(5).
[11] 郜书锴.全媒体记者:后报业时代的记者先锋[J].青年记者,2011(7).
[12] 郜书锴.视觉传播:融合新闻的转型与实践[J].现代视听,2008(8).
[13] 王立成.中国首家全媒体数字报在沈阳诞生[J].记者摇篮,2007(2).
[14] 蔡雯,刘国良.纸媒转型与全媒体流程再造――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创建全媒体数字平台为例[J].今传媒,2009(5).
[15] 田勇.全媒体运营:报业转型的选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实践[J].新闻与写作,2009(7).
[16] 曹轲,庄慎之,陈雨.南都全媒体集群构想[J].青年记者,2010(19).
[17] 莫克.沈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交互式实验室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视技术,2011(12).
[关键词]媒介融合;全媒体;新型文化媒介人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在全媒体之前,出现过与之类似的相关概念,比如多媒体、跨媒体以及当下热门的媒介融合。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电视媒体从受众数量到经济产值都一直领衔大众媒体,在发达国家还形成了一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传媒集团。比如时代华纳公司就是之前时代、华纳、特纳三个媒体公司合并而成,横跨出版、电影与电视产业。随着Internet和网络技术的巨大冲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正被新的趋势缔造者美国在线吞并。2000年1月10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天完成了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世界最大的ISP:AOL(美国在线公司)和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宣布,两公司将合并组建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和传媒集团――“AOL―时代华纳公司”。随后,还出现了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集团(默多克)等横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的跨媒体和多媒体集团。然而,以上这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早期实践主要表现为各种媒体形式之间彼此的独立运营,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比如当时很多网络报纸不过就是报纸的网络版而已。
1什么是全媒体
理解全媒体这个概念,关键在于“全”到底是什么含义。通过百度搜索,找出以下三条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全媒体概念应用的新闻报道:《移动中的全媒体――中国移动的媒体战略布局解析》(人民网),这里的全媒体是指中国移动开展的手机报、手机游戏、手机电视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增值服务。《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获批――全媒体战略加速推进》(红网),这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之后,又一个获准建立的中央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意味着广播台开始涉足电视台的业务。《家庭期刊集团日前推出全媒体杂志》(凤凰网),这是平面媒体借助互联网、通讯平台,实现了印刷杂志、手机杂志、电子杂志等立体协同发展。由此可见,全媒体概念的背景是媒介融合,也就是说之前的各种媒体要融合成一种大而全的统一媒体形式。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全媒体都包括哪些媒体,以及它们如何融合成一个“全”的概念。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媒体形式有很多,就目前来看,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体形式就是大众媒体: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包括手机网络),它们又可以三分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同时包括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网融合(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之前的跨媒体和多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前,是一种混合型的媒体――各种媒体形式保存着自身原有的实体和功能,独立生产,统一管理。全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后,是一种化合型媒体――各种媒体形式彼此融合成一种全新的实体,统一生产,统一管理。面对相同的传播内容,前者会分别用电视直播,报纸评论,网络互动,后者将是在单一的全媒体形式上完成所有的工作。全媒体的媒介形式单一,只有载体不同,你可能用手机,可能用电脑,也可能用电视。它们同时具备直播、评论、互动的功能,只不过是你为了方便才选择它们其中的某一种而已,因为它们统称为全媒体。
2全媒体的发展现状
在媒介融合的化学作用下,全媒体这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必将具有一些特殊的传播属性,并影响先有的传播模式与传播体制。
2.1全媒体的出现使得意见表达方式产生了新一轮的革新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传统的大众媒体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纷纷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出现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数字广播、网络电视等新的媒介形式。 0/1代码依其独特的技术优势,统合了文字、声音与影像的差异,并赋予其一定程度的网络媒体的传播属性。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已经充分的阐述过媒介形式对媒介内容变迁的深刻影响,并充分肯定了传播技术的关键作用。由于时代的局限,他没有告诉我们全媒体作为传媒业的数字化改造的产物将会对舆论表达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数字媒介已经产生出比电子媒介更大的“内爆”效应,多媒体网络和数字电视可以比模拟电视更好地完成“神经中枢”的全方位延伸,人们在数字媒体里渴望更多的信息参与和思考,这势必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产生能动作用。在这一点上,尼葛洛庞帝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的概念,认为“信息的DNA”正在取代原子成为人类交换的工具,电视和计算机的差别仅仅在于屏幕的大小不同,传统的大众媒介正在变成群体个人间的双向交流,信息时代不仅促使媒介形态进行革命,而且在对现实生活的原有秩序进行更新,使得它更加人性、自由和公平。具体有关各种大众媒介的数字传播技术研究,国内外有大量的著作和文献,它们都或多或少的论证了数字媒体对社会舆论的表达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
2.2全媒体需要国家权力机关和媒体机构更加重视对社会舆论的管理
媒介融合使得人们能越来越便捷地接受信息和参与传播,互联网络、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的诞生,为媒体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一系列令人忧虑的问题,诸如国家信息安全、非主流舆论的引导、华夏文明传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知识沟”已被“数字鸿沟”所代替,全球信息的“不对称传播”是当前世界各国公认的现实。在全媒体上的突出优势,可被奉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用作操纵世界各国公众意见的工具,互联网无连接分组交换方式的迂回前进功能及商业性运作模式还是滋生网络无政府主义的温床。在全媒体上形成的非主流舆论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场的组成部分。这种非主流舆论与主流舆论间的相生、相、互补、互消,决定着社会舆论的最终方向与最终效果。在国际舆论战、信息战新格局的大背景下,需要重新把握并恰当处理全媒体里反映的社会舆论,对国家管制既顺应、又抗衡的态势及出现的相关问题。
2.3全媒体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管理体制并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按照当前国内的媒体管理体制,新闻出版局,宣传部,广电局等分管各自的媒体形式。有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但是,这还不能适应未来全媒体的特殊要求,至少还应包括电信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如果相关的管理部门不能合理、有效的融合,必将影响全媒体未来的发展效率和质量。除了管理体制的调整之外,当前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一定的改革。全媒体给予受众比网络媒体更加强大的自由表达意见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全媒体管理应该更多的疏导而不是阻碍信息的传播。之前与当下大众媒体多采取反馈(先播后馈)的方式与受众进行异步式的双向交流,全媒体需要充分注重意见市场的前期反馈(市场调查),并在传播信息当中同时注重传受双方的动态。最后,全媒体的全功能性要求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前者保证全媒体可以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后者保证受众需求的满足是有足够效率的。
2.4全媒体要求传播者和接受者快速适应新技术媒介形式的更新
全媒体不仅要求媒体工作者是采编播合一,而且还要充分了解并能熟练操作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媒体。未来全媒体的外在形式不好预测,可能是全部统一于手机载体,也可能是类似当前QQ这样的多功能软件,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产全媒体产品的人和消费全媒体产品的人都要具备新的媒介素养。布迪厄在其消费社会学巨著《区隔――关于品位判断的社会批判》中,特别关注到新型文化媒介人(new cultural intermediaries)。这些人(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广告人等)采取向生活学习的策略,不断推出新的媒介产品样式。未来全媒体的消费者将上升为全媒体产品的阐释者和主导者之一,他们可能通过创新而非模仿来向新型文化媒介人的霸权提出挑战,并最终也将成为新型文化媒介人。
3未来的趋势与应对策略
当前全球全媒体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为全媒体的发展早已积累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并开始了初步的全媒体运营实践。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一些有实力的个别媒体机构已经开始了全媒体探索。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为例,目前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媒体领域。在英国,40%的报纸都由他控股,6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中包括《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镜报》、《卫报》等日总发行量达到2 500万份;在澳大利亚,新闻集团也控制2/3的报纸。在美国,它拥有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网络和35家电视台,占全美电视台总数的40%;在拉美,默多克与3家电视台合作,通过卫星播送150套节目;在欧洲,默多克有天空电视台;在印度,有EETV;在中国,3 500万个家庭可以通过卫星收看到默多克的电视节目。现在,新闻集团可以用7种语言,通过40多个频道向亚洲5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娱乐和信息节目。目前,新闻集团正在与苹果公司、谷歌公司进行对话,探求未来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盈利模式。这种成熟的硬件准备和消费市场,使得实力强大的新闻集团很容易向全媒体转型。
就国内来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传媒集团就开始出现,但是至今仅限于同行兼并,尤其以报业集团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虽然有第一财经这种报纸办电视,以及猫扑电视台这种网站办电视的先例,但是这些还都属于个案,经济体制约束与媒体市场的整体不健全使得我们还没有经历国外跨媒体集团的重要阶段。来自北京晚报的消息说,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改革新动作,“中心”制将改“频道”制。随着频道制的改革,中央电视台的人员也将相应进行调整,其中之一就是将会在全台范围内公开招聘各频道总监、常务副总监。中央电视台的体制变革反映的是当前急剧变化的媒体生态下媒体经营者的应对策略,这是对全媒体时代的一种生存适应。然而,体制改革远远不及全球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态势,因此,国内全媒体的发展应该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国情,不同于国外经验的新的发展途径。我们可以借鉴凤凰集团的做法,以电视为主体,不是通过兼并重组,而是通过发展自身的报纸、杂志、网站来实现媒介融合,达到全媒体的要求。国内的大众媒体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比如几乎所有电视台早就拥有广播电视报,一些有实力的省级卫视还办有相关的期刊、杂志和网站,并通过中国特有的强大的行政手段进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关键词 媒体平台 双边市场 网络外部性 开放平台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430072;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2
在媒体融合和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省级广电和报业集团乃至中央级媒体大都采用整合内容资源,全方位布局新媒体数字渠道的方式进行集团化扩张,并以此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如百度、腾讯、人人网等,则在不同的场合高调提出平台化的概念。无论是百度力争三年内成为亚洲第一大媒体平台的战略目标,腾讯坚守的领先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的定位,还是人人网、淘宝、腾讯陆续提出的开放平台计划,均一致性突显出平台化战略已经成为互联网新媒体公司的标准话语。
在新旧媒体加速融合的进程中,这种传统媒体向左——利用斜向扩张拓展数字新媒体渠道,以集团化经营最大限度地提升内容价值及其影响力;而网络新媒体向右——高举开放平台大旗,以平台融合的方式应对竞争并进行扩张的群体路径选择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是什么?本文尝试运用双边市场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这两种路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相关理论及概念
(一)双边市场定义及特征
双边市场其实并不是新生事物,我们现实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房屋中介、信用卡系统、报刊杂志等都属于双边市场。近来随着ICT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经济效力的释放,基于网络经济的双边市场理论重新引起学术界及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产业经济学最热门的理论之一。按照学界较为普遍的定义:存在着一类平台企业,这些平台企业同时向两组(边)用户提品或服务,这些产品或服务促使了两边用户在该平台上达成交易。两组(边)用户由参与方B(买方)和参与方s(卖方)组成,平台企业向它们制定不同的价格以使它们到平台上来交易。我们把具有这种市场结构形态的产业市场称为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S)。学者Evans(2003)提出了判断双边市场的三个必要条件:(1)两组不同的异质客户;(2)两组客户存在某种方式协调起来或联系的外部性;(3)存在一个可以将一组客户为另一组客户所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的中间机构——即平台企业,该平台企业能够有效的促进双边市场的协同。正因为此,平台两边内生的外部性成为区分单边市场和双边市场的主要依据。
(二)双边市场的理论内涵——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理论(Network Externality Theory)也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85年学者Katz和Shapiro(卡茨、夏皮罗)就提出了相关概念。网络外部性是指“随着使用同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的变化,每个用户从消费此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变化”;又可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一种产品因新消费者的加入能够使同种产品其他消费者的效用增加,即市场中的消费者能够从更多的同类消费中受益。它体现的是一种产品内消费者需求之间的依赖性,如电话、电子邮箱、即时通讯都属于这种。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消费者使用某种网络产品的价值随着与该产品相兼容的互补性产品的种类增加而增加、主要来自于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的互补性价值,互补性导致了产品需求的相互依赖性;例如智能手机的硬件与操作系统、网络平台的基础服务与增殖服务等。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Rochet和Tirole(2002)在研究双边市场时,进一步提出了交叉网络外部性(two-sided networkexternality)。它考察的是一边的用户效用与另一边的用户规模之间的关系,这是双边市场有的现象,比如电子商务中的买家和卖家就属于这种关系。基于双边经济的交叉网络外部性通常表现为强正外部性,而当这种正交叉外部性在某一单边与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外部性相叠加,则形成了更为强大的正消费外部性或需求方规模经济,这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计算机、通信、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中,极大丰富了既有双边市场理论的内涵。因此,网络外部性理论与双边市场结构,成为网络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起点;也因为外部性概念的引入,双边市场理论得以重新站在理论前沿。
(三)双边市场的分类及媒介市场
【关键字】新媒体 青少年社会化 影响
一、概念界定
1、新媒体
郭庆光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物以及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等。”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也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他说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由此看来新媒体无非是指所有新的技术为传播活动提供的新平台。由于新媒体是与时间有关的相对概念,现阶段的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和手机。但是流行于20世纪代的电视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也是巨大的,并且至今仍深深介入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此将其纳入研究范畴。
2、青少年
本文的“青少年”概念既指年龄特性,又指心理特性。在新媒体逐渐占领市场的情境下,孩子在较小的年龄就可以频繁的接触新媒体,青少年社会化有提前的趋势。我国法律规定18岁为成人年龄,就此两点笔者认为将青少年的起止年龄界定为10岁-18岁是比较符合现阶段青少年思想和心理特性的。
另外,本文多次提到“童年”一词,与青少年的青春期多有重叠,如无特殊说明,童年是指人在未成年以前的成长阶段。
3、社会化
从社会学角度讲,社会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地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美国学者阿恩特认为青少年的社会化分为狭义的社会化和广义的社会化。狭义的社会化鼓励其文化的所有成员坚持一种被限定了标准化了的信念和行为;而广义的社会化鼓励其成员在社会和心理发展上的广义差异性,更注重标准下的个性。媒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广义社会化方面。各种各样的媒体着纷繁复杂的内容,青少年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研究述评
近年来,学界就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做过不少研究,主要运用批判的方法,站在青少年作为施化者的角度,探讨新媒体对其社会化的消极作用。下面选取《童年的消逝》、《网络与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三个文本进行分析。
1、童年的消逝――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童年的消逝》一书共分两部分,上篇讲童年的发明,下篇讲童年的消逝。上篇有个重要的问题,童年到底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围绕这个问题,作者进行了系统阐述。“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地便有了一个新的童年定义,即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所以印刷时明了童年的概念。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随着书籍和报纸出现,人类知识分门别类、由浅入深、井然有序了,识字和阅读变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一点点普及开来,学习阅读的过程为儿童和成人拉开了一条分界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羞耻的观念也逐步建立。于是尼尔・波兹曼说“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都是中世纪儿童不存在的原因所在。”
下篇揭示本书的主题,即电视文化使童年消逝,因为电视文化破坏了童年生态,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尼尔・波兹曼总结说电子媒介不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在电视面前,儿童的羞耻观念被冲淡,作为儿童天性的好奇心被损害。
尼尔・波兹曼崇尚印刷文化,在他看来印刷文化是产生童年概念的主要原因,而印刷文化被电视文化取代的过程也是童年消逝的过程。印刷文化,或者更确切地说识字文化是理性的、抽象的、完整的,在这种媒介下的人也是理性的,善于思考的,而电视文化摧毁了这种思考力,把人推向娱乐至死的深渊。
2、恶劣的社会化环境――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陈志写的《网络与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比较全面的论述了网络对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网络大大改变了青少年传统的社会化环境,使其变得复杂、恶劣、艰难和难以控制。这种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网络作为工具的特性给社会化过程中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设置了障碍。网络的大容量、快速度造成信息泛滥,降低青少年的学习效率;网络所表征的工具理性抑制年轻一代价值理性的发展,削弱他们的人文精神。第二,网络作为媒体的特性给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格培养、文化传承、价值观的统一和成人楷模学习造成了干扰。很多“青少年不宜”的信息也被呈现于青少年面前,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却很少被提及,这正是媒体的“新闻洞”现象。第三,网络作为虚拟世界的特性使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社会互动、人格形成、角色认同出现困难。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无规范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心理不成熟、意志力薄弱的懵懂青少年陷于其间,不能自拔,以至于他们与现实世界的人们交流越来越少,无法适应现实生活。
3、鲜花与毒草并存――手机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作者张丽首先对上海城市和郊区中学50名14-16岁的学生做了抽样调查,得出青少年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使用手机对青少年成长的利弊关系。使用手机的优势显而易见,便于与家人朋友联系,增进交流,减少青少年孤独感,还能获得一些有用的资讯,如天气预报、社会新闻等等。当然弊端也很显见,造成青少年攀比心理,增加家庭负担;手机辐射影响孩子身体健康;过于依赖手机或者游戏,影响学业;手机上的不良短信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危害极大。
三、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思考
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新媒体使青少年社会化提前的看法。我们身边突然出现了很多小大人,他们比同龄时的我们更加成熟、老练、见多识广,同时,他们生理上性早熟的现象也让人十分担忧。但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可能被忽略了,那就是很多孩子出现社会化延后倾向。青少年沉迷于游戏、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越来越不适应,变得不谙世事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这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实,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革新,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青少年社会化也有诸多正面作用。
从电视、网络和手机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来说,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化过程所必需的资讯与信息。青少年除了要学习知识以外,还要满足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的需求,比如说人际交往的需求,自我满足的需求,受到尊重的需求等等,他们每日都从媒体上获得大量的资讯与信息,以此作为成长的养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接触媒体,增长见识,提高素质。新媒体提供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健康的娱乐节目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和影像丰富着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启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感悟能力。
新媒体促使青少年社会化体现出更多的自主性。以网络为主导的新媒体所具有的独特性质预示一种新的社会化手段的创立。青少年基于“使用与满足”的心理,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条件等来选择媒体,媒体潜移默化地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一种手段。如果运用得当,这种社会化途径更加人性化,更有益于青少年身心成长。但是这种社会化过程不可能是单独起作用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的监督和指导。
新媒体引发“反向社会化”。在新媒体情境下,出现了文化“反哺”现象,即“反向社会化”。现代社会,年轻一代比年老一代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他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明显快于年老一代,年老一代施行教化的权力逐渐丧失,新媒体为青少年提供了向其父辈施加影响的机遇和条件。
结语
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它并不必然的导致善恶,对新媒体横加指责是不公平的,同时也是于事无补的。问题的发生是内外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教育工作者、媒介和整个社会是否真的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呢?人们真的足够关心自己的孩子吗?除了要求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又为他们纯真、快乐的童年做过什么呢?自我反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思考怎样利用新媒体强大的工具属性,为青少年社会化铺就一条平坦的道路。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3
②【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26
③陈志,《网络与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N].《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3)
④张丽,《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N].《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⑤[美]J.J.阿恩特 著,纪秋发译:《青少年使用媒体实现自我社会化》[J].《青年研究》,1997(2)
关键词:新媒介;中西医;保护;保存
新媒体,亦可称新媒介,是指不同于以往传统纸质媒体而以新型数字媒体为主的形态。新兴媒体的大环境中,由于碎片化阅读和数字化阅读的盛行,导致各种信息资料易破易碎且不易保存,因此提出对新媒体环境中各类信息档案的保护保存。本文今着重以医学科技类档案为例,来展开对新媒体环境中数字化保护的论述和议评,企图能对新媒体学科和医学科技类学科的发展和创新都有一定效用。
一、新媒体概念新解
自始至终,在学术领域内,专家学者们对新媒体概念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新媒体(New-Media)一词最早见于1967年美国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的一份商品研究开发计划。随后,由于商品营销的需要,此概念便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简单地定义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诸多通用通讯工具。埃梅里在《新媒体》一书中提到,新媒体的“新”在于它能让人们或人与机器之间实现前所未有的通信,并且与其他所有通信根本不相同,着重体现在快速。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媒体形态,发展创新了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且更多运用在手机、电脑、客户终端、微信公众号之中。既然至今对“新媒体”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因此笔者提出对“新媒体”概念展开新解,希望能对学术新闻有所帮助。同时,在此解出“新媒体”概念有“三新”,也企图对新媒体环境中医学科技类档案的保护保存能有借鉴作用。1.新在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新媒体也因此应势而生,可说新媒体确实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然而这却也是机遇跟挑战并存的时代。具体体现在,新时代下各种新媒体、新观念过于繁多,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大量渗入,更会导致我国传统观念和社会主义正统思想受到冲击,思想观念的不统一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不稳定,这是新媒体时代的缺陷。但是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新媒体时代下各种思潮的碰撞和激荡,这才有了如今中国较为开放、较为先进的局面,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新媒体对各种先进思政理论的大量引入和大量报道,才推进了如今中国改革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新在设备。新媒体不同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更多则是指以数字报纸、客户终端、手机网络等新技术设备为主的媒体形态。新兴的媒体设备具有以下几大优势:其一,方便快捷。运用手机和电脑发送和传递信息比运用传统的报刊、广播等工具要方便得多。传统媒体时代里,从印刷报纸、搭建广播并有专人传递再到信息收入,这期间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甚至几经周转会有信息断层和信息连接不通畅的情况出现。而如果运用手机、电脑这些先进设备和移动网络,任何信息都能及时迅速地传递到对方手中,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很是方便。其二,廉价高效。传统时代下,人们阅读报纸、观看电视,都是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的,尤其购买一份报纸更是如此,且收获到的信息大多也已经滞时和落后,而新媒体环境中,由于移动网络和数字报纸的出现,人们阅读刊物廉价了许多甚至全部免费,无须再去花费财力购买昂贵的杂志,且数字化阅读高效快捷,智能化搜索和智能化阅读更是极其方便了人们及时高效获取信息。其三,海量持久。新媒体网络中的任何信息,包括各种视频、图片、文件、文字,只要是在移动网络上以后,便能长久存在和长久查看,且移动网络上所能承载的信息也可能是无限量大,网络上各种信息的丰富多样和种类繁多是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环境中最重要还是新在各种技术设备上,数字网络、电脑手机、客户终端、微信公众号的普及运用是社会大趋势。3.新在公众。不像传统媒体中的客户公众必须具有一定的阶级地位和文化水平,新媒体环境中的客户公众只要拥有能上网的电脑,会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懂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就可以在网络上信息。新媒体环境中的公众大多属90后或00后的社会青年,他们大多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故意发表各种奇奇怪怪的言词言论和网络流行语,他们个性张扬、喜欢创新。但是这些网络青年也大多具有懒惰、敏感、过于感性等缺陷存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公众主要定位在年轻的青年群体中,着重关注并研究这类社会人群,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前瞻性。
二、数字化保护医学科技类档案的措施
医学科技档案是指医院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资料、影像、图表以及各类电子文件等原始记录。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五大类: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医院开展科研活动的相关原始实验资料;基金课题相关资料;技术转让资料、专利证明等;其他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资料等。新媒体环境中,提出对医学科技类档案进行数字化保护,既是顺应社会时代的大趋势,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医学科技类档案的保护意识,进而将有利于医学界理论技术的创新和传承。新解新媒体之概念,得出数字化保护医学科技类档案有以下措施:1.适应新时代要求,健全医学科技类档案的管理机制。任何举措的推行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体制,只有健全机制的约束才能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才能确保举措的顺利实施,数字化保护医学科技档案同样需要有完善管理机制的指引。但是在制定相关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要求,即管理机制必须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之内展开运行,不能走其他偏颇或者西方狭隘思想的道路。同时,健全的管理机制中也应当要有明确相关的责任人,把具体的分工详细划分到每个工作人员。责任人的作用不可忽视,明确的责任分工是促使管理机制透明高效的关键。2.运用新设备技术,推进医学科技档案的数字化保护。数字化保护医学科技类档案,自然离不开各项新媒体设备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医院要健全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将现有的网络进行完善,有目标、有计划地完善医院综合办公系统,建设综合查询和网络办公系统,提高医院科技档案数字化保护和管理体系。医学科技档案数字化保护及管理应该成为医院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在制定信息网络建设的规划的同时,要将档案数字化保护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好。3.摒弃新公众缺陷,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新媒体环境中的公众,虽说个性张扬,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但是仍不能担负起数字化保护医学科技档案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新媒体环境中新兴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极高的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在:其一,不张扬过胜;其二,医学科技档案人员要调整心态,更新观念。
三、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中,不仅需要对医学科技档案进行数字化保护,对于其他类档案信息,例如:学生学籍档案、党员干部档案、国家历史档案等,都需要进行数字化保护,这是社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是数字化管理和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医院应该从技术以及信息资源建设、社会环境等方面不断完善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更好地实现科技档案资源的共享,使之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才是。
参考文献:
[1]韩瑛,张渝培.医院科技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法探究[J].科技档案,2013,5(9).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信息化环境逐步完善与丰富,以多媒体教材、多媒体信息资源管理、多媒体信息资源应用为主要功能的教学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的建成,为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形成正在逐步引向深入。随着多媒体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从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发展到多媒体网络教学,出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作指导,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依靠教育信息资源、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获得有效(或优化)的教学效果的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必须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要注重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模式的综合运用,不能偏废。只有注意把“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大效益。其中教与学的理论指导是统帅,教育技术、教育信息资源、系统方法是基础,教学设计是关键,最优化教学效果是目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应用中更注重教学设计。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教学1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的教学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必须把教学目的的实现放在首位,根据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育技术和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要素的相互联系及组织结构,所以,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内容应包括教师主导活动设计、学生参与活动设计、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设计、教学媒体运用方法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产品的性能不断提高,价格的不断下降,我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学将会更好地应用于学校教学、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培训。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不同的学习类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可概括为示范型、逻辑归纳型、逻辑演绎型、探究发现型、练习型和控制型等类型。
1、示范型模式适用技能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给学生示范模仿的标准行为模式,如语言、动作、书写、操作等规范行为;教师指出标准规范行为的要点、程序、组织学生模仿,纠正错误;学生掌握要领,模仿练习。例如在学习音标时,可从网上下音标发音软件或用光盘让学生观察发音部位并跟读模仿发音,教师纠正错误的发音。
2、逻辑归纳型模式适用事实概念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若干有关科学的现象、形态、结构、文献、史料等客观事实,或提供有关情景,以便建立共同经验,形成表象;教师借助事实、情景进行概括归纳,显示事物的特征,建立概念:学生观察事实、现象,认识事物特征,识记事实,理解概念。
3、逻辑演绎型模式适用原理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一典型的事物运行、成长、发展的完整过程;教师借助典型事例,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并以此通过演绎推理或类比的方法,使学生知识迁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原因,探究规律,理解原理,推广应用。
4、探究发现型模式适用概念、原理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一事物的典型现象或过程并利用文字或语言设置疑点或问题,供思考、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设疑,引导思考,激发争辩,总结概括;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参与争辩,探究原因,分析特征,寻找规律。
5、练习型模式适用事实、概念、原理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种可观察的事物、现象或过程资料;教师组织学生细心观察,向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动作来描述被观察对象,以加深对概念或原理的理解;学生认真观察,抓住特征,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动作描述被观察对象。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拟像;合成;互动
人类科技的发展把我们推人今天这样―个数字化的生存状态,数字化电子产品(如摄影机、照相机、录像机、计算机、网络等)已经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媒体,媒体之间的交互合作已经将视觉艺术带人了多媒体时代。一般将用数字化媒介创作和传播的艺术作品,统称“新媒体艺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艺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很多国际大展上都有这类艺术家的身影出现,为此有许多理论家和批评家对此展开讨论。实际上,“新媒体艺术”这个说法是一个宽泛而且开放的概念,它并不是指一种具体的风格或流派,而是从艺术媒介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一个借助数码技术进行创作的艺术形态。它反映了一些艺术家关注当代生活,并试图运用现代科技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艺术创作的愿望。
美学怍为哲学的分支,研究人如何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并发现生存的确切意义。当美学观照艺术实践时,它同时观照艺术生产和消费双方,新媒体展现的感官摄取情景,提供了艺术实践的新类型和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新形式,美学研究理应予以关注。
一、虚拟实景的体验
在新媒体艺术中,数码影像、视频、电脑生成、网络技术等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艺术创作成为完全数字化的图像符号系统,这使得这类影像处理技术变得更加便捷、强大和大众化,达到了一种更为自由地进行人工拟像和影像合成的状态。它使得图像的生成、挪用和混杂变得更加轻而易举。艺术创作过程成为图像的重复、拼贴、集合、排列、抽取和传输过程。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的交换大大加速,这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和展示平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艺术家可以利用电脑和网络杜撰出一些非现实的生命体或者虚拟社会,而艺术家和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支配这些事物并能够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这里艺术沦为数码技术下,“虚拟实景”的增殖复次元影像的体验过程。正如雅克‘德里达在《鬼魂舞》中所说“当对一个映象的最初感知跟再现之结构发生关系时,我们就开始进入充满幻影的王国”。
新媒体所营造的“虚拟实景”,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艺术空间和时间观念。形象地说,数字艺术中时空的存在不同于现实世界时空的存在,非线性状态使我们可以在分秒之间从幼年到暮年。人工拟像和影像合成将现实经验肢解得支离破碎,时间和空间的数字裂片在这里发生超现实形式的碰撞,促使我们对既有的真实概念以及形而上学观念作出重新思考,与既有时间和空间观念告别。“虚拟实景”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它是与定意识形态结构相关联的技术符码,它唤醒了美学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重新审视,它所蕴涵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从本体上解构了以往对存在的理解和解释,打破了关于主体客体的原有认识,重新组合了存在、真实、虚拟。
二、多元语义的异类合成
快速蔓延的网络文化,不但强化了一个失去真迹的虚拟社会的发展,也使得多元文化以惊人的速度在网络界面上交融。多元背景的语言意念构成了新媒体艺术“异类合成”的新美学。
异类合成的美学,其实是以多种异质美学的杂交为其表征、形式、构成、结果的。然而,多种异质美学的杂交关系未必是水融的,仍不免出现各种矛盾、对立、相侵的状态。所以,数字时代所使用的艺术语言多元、并置、拼贴、片面、转喻化的倾向在所难免,而多种艺术语言的混合、综合书写(包括图文结合的形式)也十分普遍。网络上的交流模式和产生语言意念层次的杂交现象,使得意见表达的身份紊乱,形成彼此间既是主体也是观众甚至是观众与观众之间的矛盾场域。
另外,成为大众日常生活普遍应用的数字科技,势必将艺术家的才能广泛应用的各领域范畴,从广告到业务报告、从电影到MTV、从平面设计到舞台布景等,致使纯艺术创作与应用艺术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不但数字科技成为艺术创作的手段、媒介,更何况在互联网的世界观里,连时空的先后远近次序都被打破,任何封闭的体系或单向的轨道都只是众多轨迹或脉络进行式的一小部分,难以孤立独存。各民族、族群、国家均倾向于开放性的全球世界观,甚至宇宙观,以互动的模式对照彼此的存在。
三、互动流的共谋
数字化技术和网络结合,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却创造了大众参与、交互共享的行动美学。新媒体艺术的活性审美基于数字化网络技术背景上,呈现为一种特有的形态:超媒体操作的角色扮演。超媒体操作的角色扮演是人机互动的最常见形态,即利用特定的应用软件,以信息转换、信息融合和信息交互为目标,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结合起来,组成超文本和多媒体的复合体,由静态到动态、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创造一个人机互动、声色和谐的美妙世界。
摘要:社会性媒体作为当今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工具,它由网络用户发起和参与,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在改变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中笔者将当下存在的三种传播模式和媒介工具进行对比,从更客观和通俗易懂的角度对社会性媒体的概念和特征做出一些浅薄的分析。
关键词:社会性媒体;大众媒体;网众传播
一、社会变迁与媒介图景
媒介在信息传播和日常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它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构建世界,并且在构建过程中的经验获取、价值认同、交流合作等,都通过社会媒介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共同维系我们的社会运作。作为媒介环境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麦克卢汉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便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经典理论,关注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也随着这些科技革命的脚步发生着惊人的变化,网络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运作,而网络传播下承载的传播媒介在改变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和行为影响方面又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信息通信技术(简称ICT)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及服务的有机结合,它对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渗透和应用最为深远、影响最为直接的领域便是社会性媒体。安东尼・梅菲尔德在2007年出版的《what is social media》中第一次提到“社会性媒体”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用户可以广泛参与的网络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社会性媒体制作、传播内容,与他人自由的交流、对话。在美国以Facebook、Twitter、LinkedIn为代表,中国现阶段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笔者将通过对社会性媒体存在的语境,即媒介环境、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主客体关系这几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性媒体,以及它的特征和存在的意义。
二、社会性媒体
纵观过去几百年里的媒体格局,大众传播和大众媒体占据了人类传播格局中绝对的主导地位。当今信息传播环境空前大转变,大众传播也开始整合与汇聚。报纸抛弃旧形态建立自己的网站,并与其它各种媒体共享资源,媒体内容以数据的形式迅速传递给每一个愿意接受信息的受众。许多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大众媒体的“网络化”。然而它仍然具有专业化、有组织、高效率的生产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实质上,“网络化”的大众媒体即是传统的广电与印刷媒体通过ICT技术进行自我优化和升级,以此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然而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当今网络上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大众传播基本特征的信息传播行为,它们由非专业的人员发起,传播主体并非制度化的传播机构,它们类似于人际传播,却比人际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国内学者将这种传播行为和现象称之为“网众传播”,它更准确的突出了传播主体――网众,并以社会性媒体为传播媒介。
(一)传播主客体
在“大众传播”中,传播主体是专业化、制度化、高效率的信息生产机构。我们将那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信息接收者,称为传播行为的客体,即“大众”。在“网众传播”中,作为社会性媒体的使用者――“网众”,他们具有一种新的特征与关系,它不仅作为传播过程的客体,同时也作为传播主体而存在。首先,在常用的微博、论坛、微信上我们接收的每一条信息都是由“网众”生产与,作为信息主体,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由兴趣、认同而组织起来的集体,“网众”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认同。其次“网众”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社会学中指的是社会中的交往行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作为客体的“大众”间个体联系缺乏,传播主客体间权力关系不平等,传播主体享有绝对的主导权。然而在网众传播的过程中,主客体间以及客体与客体间的沟通与反馈,却是构成了“网众传播”的纽带,可以说这种“主体间性”的特征是任何现存的其他传播模式都无法达到的水平。最后从客体上来看,“网众”具有社会性,它是由职业、地域、爱好等既有关系构建起来的群体,跨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群体而存在,有真实的互动。他们虽不是由聚集而形成,但却会因为形成而聚集,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的便是社会性媒体。由此可以看出“网众”在范围划分上与“大众”相比的区别主要构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二)传播模式
大众传播通过自我优化和升级成为“网络化”的大众媒体,虽然它和社会性媒体一样基于互联网和手机应用为主要技术手段,但在传播过程上,二者区别明显。从传授双方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是纵向传播,信息由专业化的生产方有制度的由上而下传播,传统的大众传播为单向的,网络化的大众传播是双向的,数量上是一对多或少对多的模式,传授双方技术、权利不平等,并且传者实名授者匿名。而网众传播则为完全的双向传播,数量上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模式并存,传授双方由于技术因素所造成的权利差异小。并且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传授双方的身份趋于真实固定。从信息传播的流通网络和控制者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主要通过专业的渠道和传播主体间的信息共享,依靠整个信息网络进行传播,并且信息传播的控制者为媒体的所有者。而网众传播中的网众为积极的媒介使用者,他们因认同、爱好等诸多因素聚集在社会性媒体中,但同时他们也可能是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因此信息传播的渠道既是包含了ICT技术的信息网络又交织着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者为媒介的使用者,这是根本的区别。
三、社会性媒体的特征
社会性媒体作为网众传播的媒介,既是网众间信息交流的工具,又是网众与其他社会力量互动和展开行动的空间,除了最基本的技术特征外,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使用媒体的人是如何运用它进行互动和组织运作的,在此做一个简单总结:
(一)用户创造内容
用户创造的内容包括了新闻内容、点评反馈、艺术作品等,这是由ICT技术赋予的用户权利,具有明显的草根化的特征,在社会性媒体中用户没有任何身份限制的生产内容。而真正的媒介所有者却只提供技术和软硬件支持,很少参与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具有一定的中立性。
(二)网络社区化
社会性媒体的信息流通网络是包含ICT的信息网络和交织着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用户既可以巩固自己即有的社会网络,又可以从信息网络中拓展新的关系网络,在社会性媒体中,他们可以以共同的兴趣找到并形成社区和群体,产生新的社会身份,提高用户的归属感。
(三)网络连通性
在网众传播中,用户会同时使用多个社会性媒体广泛的分享与聚合,甚至使用超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这同时也体现出了网络时代碎片化的特征。
当今网络中的社会性媒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着,也表现出来更多新的特征。正由于社会性媒体的出现,才出现了“网众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模式,媒介所带来的信息传播,维系着我们的社会运作,它带给整个社会的变化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对媒介的特征、规律和模式进行分析,才能在未来对媒介的影响做更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何威.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徐滢.社会性媒体参与下的媒介环境变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
关键词:危机事件;微博;网络舆情;社会网络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4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110 -03
一、引言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代社会,各类手机app也应运而生。新浪微博也随机成为了当下热门应用,随时随地快速便捷获取海量新资讯。2010年之后,几乎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微博首发,微博直播。微博用户的渗透率和规模在持续增大,渐渐成为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新闻媒体对于事件的积极传播以及微博用户的“抽丝剥茧”对社会热点问题起到了一个“深入挖掘”作用。在网络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配合下,影响着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
6月1日,新华网在微博上一条有关“东方之星”客轮长江翻沉的消息迅速掀起了网络圈的一阵巨浪。网民利用微博平台,表达了自己对此次沉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评价,随着事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网络舆情。如果不及时、不合理应对或者是应对不够到位,网络舆情会在个别民众的引导和利用下,迅速转化为现实社会中的公共安全事件,危害社会的稳定。如何面对汹涌的舆情,减轻网络舆情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就成了政府所要做的重要功课。
二、文献回顾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现有关于网络舆情的文献主要从概念、构成要素、形成过程等角度展开。“网络舆情”一词是由“舆情”衍生而来,所以“网络舆情”的概念也可以由“舆情”的概念演化而来,因此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舆情”。王来华(2003)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就有关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各阶层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李小晖(2011)基于王来华的“舆情”概念认为舆情是指包括个人、集体和组织在内的参与主体通过相关媒介进行交流和交流活动有关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在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方面,陈力丹(1999)在研究舆论的一般形成过程时把“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作为第一个因素提出。李小晖(2011)指出,网络舆情的形成要有网络参与主体、网络载体、倾向性言论、扩散和反馈。一是参与主体通过网络媒介发表个人倾向性意见;二是现实社会对倾向性意见的发表、交流活动的支持程度。刘毅(2007)认为,网络舆情的要素是网民、公共事务、时空因素、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网络舆情的强度、质和量。余亮(2013)指出,舆情包含民众、国家管理者、社会事件。除此之外,他还指出,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媒介,网络作为载体,所以互联网也是构成网络舆情的要素之一。国外在网络舆情研究方面大多与政治相关。Stromer-galley J(2003)研究发现这些用户会受和自己观念想法不同的人的影响,他们肯定和接受在网络上其他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和改变自己的观念。DC Mutz(2001)为网络舆情影响民众的观念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政治信息源是影响广大民众形成不同的政治观点的关键要素。M E Wojcieszak(2009)研究了网络舆情对民众观念的影响程度和主要影响的团体,民众的观念会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也有很多学者对网络舆情的应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马荔(2009)认为法律机制是最重要的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途径。史波(2009)从管理运行、预警、处置和善后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张玉强(2012)提出引导网络舆情危机,要采取多渠道、多措施的引导策略,坚持一般引导和分类引导相结合。周锋芒(2014)从体制建设、法制建设,应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网络舆情公共安全方面的对策。
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网络舆情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在网络舆情研究方面大多与政治相关。我国在网络舆情研究方面发展势头迅猛,对网络舆情的概念、构成要素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随着互联网和各种新兴的信息媒介的产生和发展,网络舆情势态不断增长。特别是,近年来人类旅游规模不断增长,旅游危机事件也频频发生。结合我国国情,汲取国外网络舆情研究的长处,探索出我国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网络舆情是一个融合交叉公共管理学、传播学等的研究领域,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是在研究社会结构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分析方法。简单的来说,社会网络是由无数的点和无数的点之间复杂的连线构成的一个网络,“点”是代表社会中的行动者,“边”是代表社会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法主要是分析在一个特定空间范围内,行动者互相间的关系状况,寻找其中的特征来发现对组织的影响。社会网络分析法不但能够测量节点与节点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通过ucinet、pajek 等软件工具来进行互动关系的测算。
(二)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是对整体网络结构的测度,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作为案例分析对象,收集统计网络舆情数据,研究网络中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各节点的不同的作用,来为正确高效引导控制网络舆情提供依据。通过社会网络的关系矩阵和网络结构图来构建突发型事件舆情的传播模型。首先选取并确定要研究的节点,搜集和统计数据,运用UCINET软件测算出该社会网络结构的密度和度中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