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装设计的主要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服装工艺技术专业;服装设计课;教学方法
在服装工艺技术专业中,服装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服装设计课程具备艺术性及多元性的特点。从生源角度上来看,大部分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及基础服装知识,但在文化课知识方面较为缺乏。然而对于服装设计这门课程来说,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术的培养,进而为服装设计课的优化及完善奠定有效基础。[1]从整体角度而言,为了使服装设计课实现有效优化及完善,本文对“服装工艺技术专业服装设计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1 服装工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服装工艺技术专业严格意义上而言属于非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学生服装专业知识及技巧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服装工艺技术专业领域当中的必要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学习到服装工艺设计、制作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就业前景。总结起来,在服装工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主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包括:第一,培养学生在服装样板设计和制作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实际操作能力。[2]第二,培养学生使用服装CAD技术进行成衣打板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服装CAD技术完成工艺设计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在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能力。第四,培养学生鉴别服装材料的能力以及裁剪缝纫制作方面的能力。
结合上述提到的服装工艺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知,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需注重“理论+实践”的培养,注重学生服装设计技巧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服装工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及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服装工艺技术专业服装设计课的几种常用教学方法分析
在服装工艺技术专业服装设计课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法的应用通常会考虑到三大要素:其一为设计要素;其二为面料要素;其三为工艺要素。根据不同的要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服装设计课教学得到有效优化。常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2.1 设计方面的教学方法
在服装设计中,涉及设计要素的教学方法需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即为色彩的实物搭配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让学生掌握色彩的三要素,也就是色相、纯度以及明度。在色彩搭配过程中,需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搭配。一般情况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采用大量的颜料调配,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手绘图案对色彩搭配的原理加以理解,进一步了解服装效果图的表达。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可以利用色板或多件服饰进行实际的搭配操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对服装色彩的搭配加以理解,进一步通过直观的感受了解服饰色彩配置的方法及技巧,进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服饰色彩的搭配方法及技巧。[3]另一方面,在服装设计造型上,采取实物二重改造法。实物二重改造指的是对服装成品实物进行改造,实现二次深化设计。主张在成品服装造型上添加全新的原始设计,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二次设计。例如,针对前衣片的造型,由一片剪裁分割成多片式,衣襟由原来的方形改成圆形,或者添加装饰线等。通过此类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在服装设计方面的创新思维,从而为服装设计学习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2.2 面料方面的教学方法
在服装设计课教学中,针对面料方面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服装面料实物混搭法。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合理选取面料是最为关键的。为了深入了解面料的特性,便有必要实施实物法教学策略。学生收集到诸多面料之后,教师需指导学生了解面料的性能,如面料的硬度、悬垂感以及纱线等。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面料的特性,可采取燃烧、刀刮以及抽丝等方法。在进一步针对原本的服装面料进行改换及贴补设计的条件下,能够使设计效果得到有效优化及增强。例如,将已经穿旧了的牛仔裤的一些裤片剪掉,然后使用皮革面料代之,以此练习面料混搭,如此便能够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面料的设计美。[4]在多种材质的服饰上,可使用服装面料实物混搭法,从而使二次设计得到有效优化。
2.3 工艺方面的教学方法
基于服装设计过程,工艺方面采取的教学方法即实物体现法。于设计方案确立前期,需指导学生进行打板练习,并学会选取材料,直到实体工艺制作完成1∶1的服装成型实物为止。基于大作业课题过程中,需对服装类型、成本价格进行限制,将1个3套小系列完成之后,将正常1∶1的成本价格换算出来,如面料、敷料以及耗时等。[5]当学生完成实物设计之后,能够让学生掌握服装从设计到成品的整个制作程序,并对服装的成本、定价以及利润等均有一定的掌握。从整体角度而言,工艺实物体现法的应用能够使服装结构的打板设计及工艺设计更加优化,进一步使设计成衣化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在服装工艺技术专业中,服装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以往的服装设计教学课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为了使服装设计课程设计显得更加合理、规范,有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理论+实践”的教学思想。一方面,需明确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需注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包括在设计方面的色彩实物搭配法、服装造型方面的二重改造法、服装面料方面的实物混搭法以及在工艺方面的实物体现法等。总而言之,在明确服装工艺技术专业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规范科学地应用各类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能够为服装设计课的优化及完善奠定有效基础,进一步为促进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进步及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范滢,占必传.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J].职教通讯,2011(24):60-64.
[2] 冯志梅.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8):157-160.
[3] 王京菊,唐怡.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30):159-160.
【关键词】抽象绘画;服装设计;应用
抽象绘画的出现是西方现代艺术进程中的重要现象,对传统的艺术工具论有很大的冲击,从而颠覆了艺术再现的经典观念。服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人们生存的基本前提,具有保暖、遮羞等实用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装饰性。服装的艺术性是评价服装设计水平的重要因素。抽象绘画艺术的出现给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抽象绘画运用到服装设计当中,不仅能够起到装饰、提高个性效果的功能,还能够融合一定的产品功能,从而达到内外结合的作用。本文就抽象绘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一、抽象绘画概述
抽象绘画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反而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是一种无法辨识,联系或思考其形象的绘画。抽象绘画是二十世纪开始出现并流行的全新绘画观,为绘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创作思维。关于抽象绘画的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抽象绘画也是来源于现实事物,只不过是将事物从现实世界中简化和抽离出来了;其次,抽象绘画是形而上精神的图释;最后,抽象绘画是知觉的无意识表达。一般,抽象绘画具有不可辨识性与形色自由与和谐的特征。
当代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艺术。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抽象绘画为其提供了许多的灵感。服装设计与抽象绘画具有很微妙的关系。首先,抽象绘画与服装设计具有相通性,它们都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将美表达出来。其次,抽象绘画是一种先锋艺术的艺术门类,因此将抽象绘画运用与服装设计当中,能够给服装设计以启迪,为设计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抽象绘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服装图案上的应用
抽象绘画对服装图案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刻的。服装图案是服装设计中的主要装饰元素。在服装图案设计过程中,抽象绘画的独一无二性为服装图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提高了服装图案的个性化。抽象绘画在服装图案设计中直接应用时主要通过绘制、刺绣、印染等工艺手段来表现,这种形式非常直观,能够直接、准确的表现抽象绘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特点。还可以通过借鉴抽象绘画中的题材将抽象绘画作为辅助的图案去应用。另外,抽象绘画在服装图案设计当中应用以后,为服装图案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内容。抽象图案的不可辨识性以及设计风格的多样性给服装图案设计的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混合搭配,给了服装图案设计更大的空间。目前,现代抽象几何图案、随意形图案以及幻变图案在当代服装设计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除了图案的选择素材之外,抽象绘画还为服装图案的创作手法的创新提供了许多帮助。其中,泼溅和笔触的创作形式是抽象绘画图案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2.服装构成中的应用
构成就是将不同或者相同的几个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单元。在服装设计中,构成的形式对视觉的表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抽象的构成形式能够将独特的现代经典视觉表达出来,给人以无尽的美感想象。其中,留白是抽象绘画中服装构成的表现方式之一。不同的留白能够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而服装构成中的分割效果则能够展现不同秩序的视觉美感,并且能够为服装在视觉体验上增添出动感。不同的组合方式也是抽象绘画在服装构成中的一种表达方式,例如通过图案和图案的不同组合通过一定的构成形式呈现在服装中,能够使服装的艺术美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服装构成中不同素材的搭配也展现出很多的优势,通过混搭,能够形成不同寻常的视觉体验。
3.服装色彩上的应用
色彩是最先引起人们视觉记忆的服装元素。因此一件完美的服装只有精湛的工艺和个性的款式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恰当的色彩表现,因此色彩对于服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抽象绘画在服装色彩中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种,例如多色混合、单色块的组合以及黑白搭配等等,都各具自己的特点,分别展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4.抽象绘画丰富了服装设计的表达方法
抽象绘画除了对服装设计的图案、色彩、构成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之外,同时也丰富了服装设计的表达方法,从而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例如抽象绘画与工艺手段的创新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艺水平,从而更好的将服装理念表达出来。
三、结束语
抽象绘画给了服装设计师们很多的灵感,无论在创作思路上还是材料选择上,都有新的思路。抽象绘画应用于服装设计当中是提高服装的时尚性和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将抽象绘画作为当代服装设计的灵感源泉,应用到服装设计中,还有助于扩展服装设计艺术表现领域和表现手段的多样化,带给人们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参考文献:
[1]陈肖孟.抽象绘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
[2]薛瑰一,李莹.当代服装设计中的抽象艺术[J].学术论坛,2013,12:185
关键词:服装设计;材料;创新;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再仅限于保暖和遮羞,而是向通过不同的服装风格,不一致的服装设计来展现自己的美貌和内涵。因此,服装设计师应该在设计过程中,摆脱传统服装材料使用理念,不断的创新对服装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创造新的服装面料,从而来满足人们的对服装审美需求。
一、服装设计材料创新重要性分析
服装设计的重点是艺术外观视觉效果,而服装材料具有可以表现人个性和心理状态、彰显人们的身份和地位的功能和作用。比如,貂皮大衣这种服装材料总能使人感到富贵而高贵,穿这种材料能显得穿着者更有社会地位;而穿丝绸材料的服装能让人感到清凉和性感。不同的服装材料能体现出不同的穿着效果。不同的人穿着不同的服装材料也体现其出不同的风格和特性。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对服装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变大。因此,不断创新材料的使用方法、创造更新的服装材料,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服装设计师方面来说,材料是设计师创作的基础,对于服装材料的不同运用和新的材料能给设计师带来跟多的设计灵感,也能设计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服装。由此可见,对服装材料进行的运用进行创新,创造新的服装材料,对服装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代服装设计材料创新应用的方法
1、挖掘传统材料,对其进行二次设计和再造
每一个时期的服装都具有其非常鲜明的风格和色彩。这是因为服装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会融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设计师自己的文化涵养、审美观念等,将当代艺术中变形、夸张、抽象等艺术理念科学地应用到服装之上,从而设计出更有时代特点、个人艺术风格的服装外形。由于目前的服装材料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了,因此,服装设计师应该要对传统的服装材料进行二次设计和再造,从而激发出设计师新的设计灵感,创造出新的服装材料或材料运用方法。对传统的二次设计和再造主要体现在改变材料的原有外貌,将原来平面、静态的材料转变为具有现代元素的立体、动态的材料,从而丰富设计空间的材料来源。对传统材料二次设计再造主要有两种方式:对现有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和在材料生产过程中对材料进行改造。需要注意的是,对服装材料的二次设计可以采用镂空、印染、叠加等手法,使服装材料能呈现出其特有的立体风貌,增加服装设计整体的视觉美感。而且,加强对传统材料的二次设计和再造,不仅可以提高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服装设计的成本,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创意,引领服装时尚潮流。
2、大力开发新型材料
现实情况表面,仅仅依靠传统材料来增加服装设计的美感,是无法追上人们对服装美感的步伐的。因此,设计师只有不断大胆创新,利用现代的布料生产技术,大力开发新的服装材料,才能有效地实现服装设计创新。或者是以自身视觉为突破点,积极开发应用反传统新型材料,科学地在服装设计中融入现代夸张、抽象等艺术理念,保证不同性能的材料能展示出特有的艺术价值。并且,新型材料能给人们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容易引起设计师与观众之间的审美共鸣。反过来,新材料也更能激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激励服装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从而设计出更具艺术美感的服装作品。
3、多运用高科技材料
服装材料是与时代生产力挂钩的,是与时代科技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古时候人们的服装布料大多为麻布和蚕丝,这是因为古时候的人们指具备生产麻布和蚕丝的生产力。而现在大多服装材料为纤维,是因为现在社会的生产力使纤维的使用能比麻布和蚕丝更为方便,要更为节约服装设计成本。还有,现在比价流行的太空棉,其主要指的是一种开放式的细胞结构,具有温感减压特性的材料。这种太空棉具有透气吸湿、轻薄柔软、抗寒耐热、解释牢固等优点,其材料的蓬松感也制造出了另一种服装美感。因此,服装设计师应该随时保持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度,积极思考当下新发明的材料是否能融入到与服装设计当中去,让科技与服装创新相结合,使服装设计做到与时俱进。
4、以时装艺术为创新导向,不断提升设计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随着全球的时装艺术逐渐成型,时装艺术已经成为了流行趋势的引导者,并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认可,更被全社会大力追捧。在此背景之下,全球逐渐涌现出一批大胆创新、思维卓越的优秀服装设计师,他们利用自身巧妙的构思,将反传统新型材料的应用和开发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点,也拓宽了服装设计的发展道路。因此服装设计师可以以时装艺术为创新导向,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主动去学习有关服装设计方面的材料、历史、心理、美学等知识,不断积累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涵养,从而使自己的服装作品更具有艺术性,更具有审美观念、文化内涵。并且,由于服装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创造活动,如果创造者不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对美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是很难创造出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服装作品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和人们对服装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服装设计师只能不断创新应用和再造设计材料。因此,服装设计师应该不断对服装设计中材料的创新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不断挖掘传统材料,对其进行二次设计和再造,不断运用高科技大力开发新型材料,从而满足人们对服装材料变化日益增长的需求,设计出符合时代特色、具有鲜明个性的服装作品。
参考文献
[1]彭荟.服装设计中材料的创新应用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6,02:125-126.
[2]付可欣.服装设计艺术中材料的创新与应用[J].艺术科技,2014,02:278.
关键词:市场经济;服装设计方法;面料成衣化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7-0077-03
On Fabric Clothing Theory within Fashion Design Methods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ZHI Tian-tian(Art and Design College,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China)
Abstract :With rapid developments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fashion cycles of new clothing products are getting shorter and shorter. And it is necessary to get fashion design methods realized more conveniently and rapidly in the fast changing market. In this paper, we conclude the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fabric clothing theory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shion design methods and the market economy. Moreover, we obtain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fabric clothing theory in fashion design methods.
Key words :market economy; fashion design method; fabric clothing
Internet :.cn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服装品牌企业的核心是产品本身的竞争力。经济市场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服装企业生存与发展基石,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服装产品本身的价值和设计所带来的附加值。面料是服装设计方法实现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服装流行的短周期,面料的可成衣化程度对服装设计方法的实现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设计方法
传统的服装设计方法认为,服装设计与其他领域的设计是相通的,可以从点、线、面等要素的设计规律组合来实现造型、色彩、材质的表现。服装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体穿着需求为基础的功能性产品,功能性基础上通过设计方法来实现穿着者的求美诉求。在服装企业中,为了保证企业的利润化和服装产品思想的一致性,设计方法更多地表现为设计流程的执行。
(一)服装设计构思
设计构思,是对即将创作的作品进行计划性思考的过程。在服装设计构思过程中,常用观察比较法、极限法、逆向思维法、改变法、添加法、删除法、结合法等设计思维方法来对产品进行初步设想。结合服装人体工学通过运用均衡、对称、对比、夸张、重复与叠加等设计规律手法将服装造型初步构思出来。
(二)服装设计表达
服装设计构思是停留在艺术创作中思想层面的思维活动,需要用服装效果图这种视觉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在绘制服装效果图的过程中,设计者在表达原有设计构思的过程也是对原有设想的二次构思,在绘制中可能会表达出更新颖的设计创作。在设计表达中,点、线、面三者的构成是组成产品本身最基本的要素,服装效果图上点、线、面的运用是通过面料和辅料作为形式载体来表达实现的,因此在服装效果图表法设计构思的过程更多的是对设计要素的组合运用。
(三)服装设计实现
服装是满足人体穿着需求的产品,服装设计的实现也必然是服装产品本身的实现。依据设计效果图,通过面辅料的选定和工艺方式的制作,最终将设计图由平面的形式转换为立体的表现形式就是服装设计实现。服装设计实现的可以通过立体裁剪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平面裁剪,无论哪一种实现形式,最终展现的必然是服务于人体的穿着形式。
二、市场经济与服装设计方法的关系
(一)市场经济特征
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商品经济,依据社会需求决定商品供有量,其显著特征就是商品竞争。市场经济上的每个商品主体都要遵循竞争的法则,最终体现出市场经济下的效益经济,实行优胜劣汰。
(二)市场经济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市场经济下服装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机制所引导,市场透过服装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达成服装产品市场的利润化。然而,人们对服装流行追求美是服装产品赢得市场的源动力,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始终是服装企业产品设计的依据,通过服装设计手法将流行与市场结合起来最终赢得服装产品市场的利润化,是服装设计与市场经济相互作用的循环机制。
(三)市场经济下的服装设计效益
服装设计产品的关键是如何要在流行周期内快速的占领经济市场,赢得消费者的钟爱从而产生购买穿着行为。服装的流行周期很短,其新产品设计周期从设计、打样、采购、生产、物流到展示销售国内平均周期大约是6-9个月时间。服装企业实力不同其新产品的设计周期也不同,ZARA作为快速时尚模式的领导品牌,新产品从设计、制作、生产到店面销售最快只用一周,平均只花三周时间,是服装企业里设计周期循环最快的品牌。
服装设计方法运用的成功程度是在于对服装企业各个环节的了解和把控,从设计到面料的选用和批量化成衣的生产环环相联。ZARA品牌的成功的关键是把控了服装产品设计如何快速应和市场变化,每款设计在店里摆放周期不超过两周,每周都有新品推出,从而满足了服装消费者的求新需求,实现了服装设计效益和企业利润化。成衣产品在市场经济下的利润化程度是检验服装设计成果的终端,同时也是服装设计新周期的始端。
三、面料成衣化设计的形成
(一)经济工业一体化发展
伴随着机械化、产品规模化的经济工业一体化发展,服装工业技术也在随之不断的持续更新,具有量化特征按照标准号型批量生产的“成衣”出现,以市场为主导的服装产品量化特征决定了单件设计定制最终向批量化成衣设计发展。伴随着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更新发展,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越来越激烈,以市场为导向的批量化成衣已经成为服装商店销售的主要商品。
批量化成衣的背后是完善的产品供应链,从设计、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都必须是可跟进的。服装设计方法的实现需要面料作为载体才能转换为真实的产品“成衣”,面料的可批量生产程度直接影响着服装设计的实现进度,由此服装设计与面料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面料需要服装设计方式将面料塑型制作为成衣,从而实现其市场价值获得产品经济效益。成衣设计的市场化维系着服装产业供应链的始终,依据市场为导向面料如何成衣化是市场经济下服装设计的核心。
(二)服装消费特性
服装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们穿着功能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服装的消费趋势朝着求美、求廉和穿着功能化这个总体需求发展。根据影响服装消费观念的文化差异、年龄差异、经济收入差异、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消费者会选者适合自己的服装产品层次和类型,但是求美、求廉和穿着功能化这个大众消费认知是共同的。大众消费认知心理特征的促使,更多满足大众化穿着需求的批量成衣占领了主市场。
(三)服装工艺机械化
服装产业市场化、工业化是服装企业产品在市场经济得以运转的根本,面料是服装产品生产的主材料,面料的可适应机械化程度决定了生产成本的多少,从而直接影响成衣产品成本的多少和新产品的周期,从而面料的可成衣化机械程度是服装设计方法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面料的可规模化与批量化生产是满足成衣批量生产的前提,面料与成衣的批量化决定了面料的成衣化理论。
每一种面料都有自己的特征,同一种面料会因使用的设计手法和工艺方法不同而展现出另一种材质特征。服装设计手法对面料的利用和改造程度都是在有限的面料中实现无线的创意,面料再造的方法再多种多样,也是在面料材质特性本身的基础上发挥出不同形式的作用机制,最终还是要满足面料的可成衣化与可规模化加工。
(四)设计成本低廉化
服装企业产品有盈利才能生存和发展,产品成本是盈利程度里必须把控的一项,所以成本是服装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和设计方法实现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一方面设计的产品要符合消费者需求和品牌定位,一方面要考虑到成衣面料和相关辅料的生产或采购成本,在快速响应设计和生产同时尽可能的低成本实现。成批量的面料和需要特殊工艺定制的面料成本是不同的,不需要二次处理的面料就能满足设计需求的,更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在服装设计中面料的可成衣化程度决定着设计成本。
面料是制作服装的主材质,服装设计图能够运用到成衣批量生产的,面料一定是依纺织材料为主,在纺织市场上属于比较完善化的织造方式,成熟的织造工艺和工艺方式能更有效地降低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服装设计成本。纺织企业进行面料开发时,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也会尽量开发可成衣化制作的面料,在满足市场销量为前提下会尽可能的降低材料成本。
四、面料成衣化设计理论的运用
(一)面料成衣化的定义
面料成衣化是指面料的类型已经固定化为某些固定的成衣款式,目前已经被定义化的成衣面料有风衣面料、大衣面料、衬衣面料、牛仔面料、西服面料、针织面料、毛织面料、棉麻面料、雪纺面料、丝织面料等,这些面料已经固定化的存在于服装设计中的成衣材料中。这些固定化的成衣面料其特征是都能够运用于批量化生产,有完善的面料织造工艺和面料工艺生产线,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条件决定了他们成衣设计实践的可行性。
(二)面料成衣化的特点
每一种面料的材质特性都是固定的,比如衬衣面料一般都是运用于衬衣款式的设计中,风衣材质的面料都是运用于风衣款式和外套款式中。虽然每一种面料材质是固定的,同一种面料会因为使用的设计手法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设计效果,这种设计手法一般是通过对面料的再造来发挥出与以往不同的材质作用和效果。对于面料的再造也是在原有面料材质的基础上的二次设计,而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必须考虑成本的控制,对面料的二次设计会增加服装成衣的设计成本,从而面料的原有材质特性的成衣化设计是主要材料运用设计手法。
(三)面料成衣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所呈现的物体形象需要通过面料来转换为成衣,虽然不同的面料质感会显现出不同设计效果,在市场经济下产品的反复更替已经将很多面料特定为了某些固定的成衣款式。比如精仿毛料派力司、中厚精仿毛料华达呢、厚粗纺毛料法兰绒所表现出来面料风格是挺拔、干练、严谨的挺括材质特性,在设计中多是将这类面料运用在西服、风衣和套装这类端庄、严谨的成衣款式中,同时也定义了这类面料为挺括型的服装设计款式中。
服装在季节特性基础上,将面料分为春、夏、秋、冬等四大季节面料。比如在进行夏天的女装设计中,在设计构思时就会固定化的将雪纺面料运用在设计实现中,雪纺凉爽的材质特性就经常运用在雪纺衫的成衣设计中。面料是服装设计方法实现的载体,成衣是服装设计方法实现的形态,载体和形态最终都是同归为产品投入市场实现其市场价值,面料固定化为某些成衣类型的特性在服装设计方法中的运用也是适应市场的需求。
五、总结
服装设计是服装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系统工程中的一个起始点,设计的核心点是造型、色彩、材质,这三者的关系在服装设计方法表达中通过面料的作用机制相互渗透。因服装新产品的周期性,面料一般是先于成衣设计投入市场,个别实力雄厚的服装企业特殊定制的非大众市场化面料,也是纺织厂已经成熟化的面料,其面料纺织工艺也是流行在服装成衣设计之前。一方面,面料的流行决定了服装设计方法对流行的把握;另一方面面料的市场化决定了服装设计成果的市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因服装产品量化特征、品类特征、生产特征等条件的限制,面料已经固定化为某些成衣的理论是早已经潜移默化的运用在了服装设计方法中。
参考文献:
[1] 丰蔚.新成衣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9:268~274.
[2] 王小雷.构建市场化的成衣设计教学模式[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
关键词:水彩画;家纺服装设计;运用
1 水彩画的概述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进行作画的一种方法,这种作画方法非常注重表现技法。[1]水彩画中的色彩是透明的,颜料的透明性使得水彩画产生了一种明澈的效果,同时,水的流动性会生成淋漓酣畅的意境。水彩画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文明的表达方式。随着艺术形式多样化的发展,水彩画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水彩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性,技法与其他画种不同,从而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
2 水彩画在家纺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意义
家纺服装设计与美术学、色彩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家纺服装设计将各类学科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起来,从而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就家纺服装设计而言,款式、色彩和面料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可以说,款式、色彩以及面料是家纺服装的视觉符号。服装的色彩能够直接冲击人们的视觉神经,让人们眼前一亮。不同的色彩所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不同,每一种色彩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而款式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心理,好的款式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促使人们去购买。而面料则是让人们通过感官去判定家纺服装的质量的好坏。家纺服装设计的目的,就是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家纺服装,这种家纺服装设计不仅体现在功能上,更多的体现在美学上,这种美学可以通过色彩以及面料来表现。而伴随着水彩画价值的被挖掘,人们对水彩画中的美学价值也越来越认可,这种认可带动了水彩画的应用。对于家纺服装设计而言,水彩画的运用为设计师进行美学创作提供了更好的方法,设计师可以在水彩画中寻找灵感,从而构思出服装的样式、色彩、效果等,并通过水彩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家纺服装设计更加形象化、艺术化,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家纺服装。值得注意的是,在家纺服装设计中运用水彩画,要求设计师掌握熟练的创作技巧,既要全面了解水彩画,同时也要了解家纺服装设计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家纺服装设计创作。[2]
3 水彩画在家纺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3.1 丰富表现效果
就当前家纺服装设计来看,设计师在进行艺术创作设计的时候所采用的元素比较单一,所设计出来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家纺服装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设计师而言,如果继续采用以往的设计方法,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必然毫无创意,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水彩画的运用彻底地打破了传统家纺服装设计的固有套路,水彩画具备各种艺术特点,有着不可替代的透明性,可以层层叠加,从而使得作品更具层次感。同时,水彩画颜色易干,在进行家纺服装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利用水彩画的形式进行创作,选择不同材质的创作工具和材料,可以将设计师的创作理念完美地展现在家纺服装上,而且通过水彩材料,可以使得设计作品更具形象表现力。[3]如够需要表现一件衣服的褶皱装饰,就可以利用水彩画的透明性,由浅至深层层叠建,从而将衣服的褶皱装饰完美地展现出来。
3.2 实现艺术化创作
水彩画主要是以水调和颜料两者为主,水的流动性会生成别样的意趣,而颜料的透明性使水彩画产生一种明澈的效果。[4]同时,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材质、色彩的选择多样化,设计师在进行家纺服装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色彩、样式进行搭配,实现艺术化的创作。通过水彩画的创作方法,使水与色相结合,提高画面的层次感,从而表现出更好的画面感,带给人们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水彩画不仅具有西洋绘画的特点及扎实的素描造型基础和丰富的色彩表现,而且和传统的中国水墨、彩墨极其相似。而水彩画的创作可以借助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如毛笔、纸张、颜料等,使得水彩画更具有表现力,从而提高水彩画的意境。在家纺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借鉴水彩画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来进行搭配,在表现时通过合理调节色彩色调关系,形成虚实布局,从而创作出更具艺术性的作品。
3.3 特殊肌理表现丰富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个性化、细致化,要想满足人们对艺术追求的需要,艺术表现手法十分重要。对于家纺服装设计而言,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殊肌理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如果特殊肌理处理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作品的视觉冲突,则难以表现出应有的效果。而水彩画的运用为设计师在进行特殊肌理处理时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水彩画是用水和色来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法,由于水的流动性,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随意地对画面进行创作,形成天然的画面。同时,水的流动,水的浸润,水的沉淀与冲刷,可以形成独特的肌理,使得整体画面显现出独特的肌理之美。而这种肌理之美可以作为一种视觉信息转化成绘画语言,能够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
3.4 增添视觉美感
在传统的家纺服装设计中,其视觉效果都比较单一,而这种视觉效果主要是通过图案来表现,而图案的使用为家纺服装增添了视觉美感。中国图案文化既具有美学价值,又具有收藏价值,传统的图案通常出现在壁画、挂屏等地方。而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念,图案也逐渐出现在家纺服装上,图案的合理应用使得家纺服装不再单调。同时,图案属于移动特定的符号,能够传递一定的信息内容。例如,被套设计,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被套中合理添加一些图案或者花纹,从而提升被套的美感。
4 结语
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出现为家纺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创作来源。家纺服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家纺服装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质量方面,同时也体现在美观性上,而这种转变与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联。水彩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在家纺服装设计中,运用水彩画可以为设计师提供多样性的选择,丰富表现效果,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蔡麟雪.水彩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企业导报,2010(12):269-270.
[2] 罗金.服装设计中水彩画技法的应用效果分析[J].牡丹,2015(18):87-88.
关键词:传统;时尚元素;设计;对比
前言:中国风格服装设计是以中国元素为基础,应用现代化服装设计手法,充分的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深层次上体现了时尚元素。通过中国服装界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国风格服装设计的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不乏一些优秀设计,但是我们依然要秉持传统理念和文化,从历史层次和设计手法上进行突破,设计出更具时尚风格的服装服饰。
一、传统元素在中国风格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观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成为了当代设计师的重点课题。其中有人认为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不能流于形式、限于表面,必须要在元素中表达中国文化传统和精神。其中还有人认为中国元素已经流失在历史环境中了,在运用的时候也就不用追究其内涵和精神了。纵观历史发展,在服装设计中后者观点已经丧失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不能够成为坚守的理念。我们要追求传统与现代并存的设计风格,将传统元素利用现代的表达形式展示在服装设计中,充分的体现时尚气息。鉴于目前有关中国风格服装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积累尚很薄弱,如果囿于文化内涵的传达,将无法解放思想、放手探索,因此以国际化、时尚化为设计价值取向的着眼点,开展中国风格服装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相对易行,本研究也以此观点作为立论基础[1]。
二、中国风格服装设计的时尚元素服装设计理念
时尚元素服装设计理念是实现传统与时尚融合的重要基础,要着眼于国际设计风格,充分的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进行混合,设计符合现代化审美标准的中国服装。服装设计风格是反应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其能充分体现社会的历史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服饰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了国际主流设计思路,其潮流化和张扬的性格打破了传统服装设计理念的束缚,逐渐呈现了休闲化、轻便化、无性别化,这样的当今现状已经充分的将历史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为一体。其中,在中国风格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传统与时尚元素的搭配成为了主要的设计理念,无论多么复杂的服装元素都可以充分的融合到现代服装艺术中。在服装场域中,时尚是均有多变性的,其受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大,其中中国服装设计讲究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并自身演化成为独具风格的服装设计理念[2]。
三、传统与时尚融合的中国风格服装设计手法
(一)解构手法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解构手法上,其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及封闭僵硬的体系。在中国风格服装设计中,将传统元素与现论跟充分结合,利用解构手法,颠覆现存的服装秩序,解构手法将传统的服装设计思路“否定”,打破传统元素的束缚,将现代化元素通过处理成为新的形态或新符号。在服装设计中,材料、颜色,图形、符号等都可以被解构,意在改变其能指和意指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传统的元素中体现时尚。在具体的应用中要重点解析服饰上的形、色、质等元素,通过巧妙的构思形成初步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中要充分的分析传统元素的多重含义,然后再将元素进行结构、重组,从而增强其时尚感,例如,在古代传统的黄色与龙纹搭配成为了帝王的象征,在这里可以运用解构手法,改变颜色与龙纹的关系,可以用黑色或银色的龙纹组合来表现,从而弱化了传统元素之前的含义,增加服饰的时尚感[3]。
(二)对比手法
在现代时尚服饰设计中,其强调挪用、拼贴、戏仿等,在一定程度上“反传统”,中国风格服装设计中广泛的用了对比手法。对比混合手法是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文脉进行组合,凸显别具一格的时尚风气。其手法存在特殊性,在对比混合中要将反差性极大的两种或多种元素进行混合,在设计中要弱化传统元素的古旧感,充分将传统与现代进行统一,给人一种时尚的美感。对比混合手法是现代设计师常用的设计手法,例如牛仔面料,在现代中国风格服装设计中被广泛的应用于对比元素,可以在造型、图案、材料上进行对比混合,将牛仔元素与传统的花鸟图案结合,通过对比彰显时尚,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元素的融合性和夸张性,要将牛仔的面料和休闲感与现代典型的羊腿袖、西洋蕾丝等具有民族性的非本民族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融合,彰显时尚[4]。
(三)手法
手法是传统与时尚融合的中国风格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手法,其重视表达人体与服装的关系,通过服装的形态反应现代和传统的元素。当代西方服饰主要是围绕型和裸出型,将人体的行、色通过充分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而中国服装设计上讲究的是优雅美和端庄美,因此在大部分历史时期,我国服装设计的风格是保守的,更不要说肢体了。现代化的手法改变了服装的结构、色彩充分的体现了与传统服饰的反差,其以身体为设计原点,将传统的古典元素,利用现代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将传统与时尚完美的融合。手法可以实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统一,在中国风格的服装设计当中,要充分考虑的方式和部位,可以同设计者进行交流,,结合设计师的人体美理想,选择不同的人体部位,比如选择当下流行的露腰,的方式和部位要根据传统元素的使用进行合理设计,选取合理暴露部位,充分展现人体曲线和性感魅力[5]。
四、结语
综上,若想更好的将传统与时尚融合到中国服装设计中,就要先确立中国服装设计的观点和思路,摒弃传统的设计理念,更多的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利用现代化手法设计出符合服装行业发展、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服饰。在中国风格服装设计中要秉持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到理念和风格的研究层次,提升历史与文化的地位,更好的将中国文化精神在服装中表现出来。虽然当前还面临诸多难题,但相信随着今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可以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服装设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吴春胜.传统与时尚融合的中国风格服装设计手法[J].丝绸,2011(01):37-39.
[2]曹彦菊.刍议传统与时尚融合的中国风格服装设计手法[J].艺术品鉴,2017(01):93.
[3]彭娜.传统与时尚相融合的中国风格服装设计手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58.
关键词:艺术工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现状
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目前在高校中有三种存在形式:艺术院校(如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理工等综合院校(如北京服装学院、闽江学院等)、师范院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存在于这三种不同的类型院校中的专业,其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均不尽相同。
实际上,从民国初期的图案教育一直到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主要源于工艺美术教育,长期从属于纯美术(绘画)。现代中国的设计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期,探索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个多世纪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阶段。虽然我们曾经在民国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引进学习了“包豪斯”及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和体系,但是并没有真正切入到制造产业和教育体系的深层,而仅仅是浮于形式模仿的表层形态,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
现代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在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我国设计教育体系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新一轮落后,看看亚洲新兴工业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和制造产业的同步发展的成功案例,足以证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对于正在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唯有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才能够在实践上指导我们的设计教育。
二、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设计是一张网,无论是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或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还是物理、化学、机械等应用学科都与之相互渗透、互为所用。本文作者经过近年来对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全面的深入研究后认为,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从理论上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实际上,根据新市场需求和设计学科交叉特点,各国对设计教育都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革。如日本近年来就成立独立的“艺术工科大学”,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从本科至博士课程都授予艺术工学学位,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的特色十分鲜明。作为国际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共同点是“艺工结合、文理渗透”,新体系、新方法、技术型的一体化特征十分明显。
三、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艺术工学特色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更要瞄准未来服装产业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服装产业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服装产业发展之惯例。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非工程科学型,也非技术管理型,而是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通才复合型。
(2)人才培养过程。坚持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零距离”和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即“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零距离的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3)人才培养管理。为了保证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管理规章,能够保障人才培养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能够保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有机协调,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转。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第一次出现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是将原有的“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专业压缩合并新建而成的。作为地方性大学闽江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方面具有文学艺术特征,属文学的艺术设计领域;另一方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又具有工学属性,属工学的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或曰属于轻工纺织类)。显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专业,无怪乎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都注明该专业可授文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学生为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艺术工学复合型人才,其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服装设计、现场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技术、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使用等应用为主的内容框架,沟通产业论、服装企业管理、商品策划、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属于应用性极强的专门知识体系,其课程具有“艺术技术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
四、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无不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包括:(1)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要求。大学本科教育目前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毕业生正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非精英人才。从目前我国的专业教育层次(即中专、高职、大本、硕研、博研)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以往,我国很多高校确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职业定位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或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大学本科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比较有限,再加上大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匮乏,所以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线实际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现阶段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是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门人才,而非以往定位的服装设计与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才知识结构的定位要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虽然现代高等教育也强调“通才”教育,但高等院校还是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专业,以使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专长,有具有较宽泛的基础,即“通才+专才”。
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以服装为主体的设计、生产和营销,是一项技术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专业活动。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在复杂的服装设计、生产和营销工作中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按照“服装设计与工程”来设置核心课程,即根据服装市场需求设置“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等课程。
(3)人才素质能力的定位要求。面对服装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素养:
①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掌握人文知识程度和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曾有位学者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②科技素质。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正在影响到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美学等各个方面。
因此,理解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念,掌握科技工作规范,正确运用科技思想方法,具备科技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素质教育在方法上应有别于传统的科技知识教育,注重面向社会生活实际,培养掌握新技术并运用实施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技术的能力,体现时代性。
③职业道德与修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应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具有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创立名牌,我们的服装设计者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与消费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家间的文化正在发生着渗透与融合。今后的服装,一方面要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这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设计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世界性的服装。合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团队成员、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地、高效地开展工作。
五、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为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或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或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对服装产业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艺术工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2)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①从业务培养目标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按专业方向分为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和服装工程专业方向,所以业务培养目标可以有所区别。如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应以培养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优先,服装工程方向则应该以培养服装技术为先。
②从业务培养要求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的设计、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服装设计、服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属于既懂设计又懂技术的艺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在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营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艺工复合型背景的毕业生,既有理工科的缜密周全之思维,又有艺术文科的策划设计之能力,恰好满足了服装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③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二是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三是了解服装消费心理与服饰消费文化、掌握服装营销基本技能;四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信息获取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六、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们从艺术工学人才以及艺术工学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的研究,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机制多样化等方面,以“艺工结合、文理渗透”为主要模式,持续不断地深化了“艺术工程化、工程艺术化”的学科专业改革实践,细化成了三种不同的特定复合型式,具有特定的适用范畴。
(1)工程+艺术模式。该模式以工程教育为主,并渗透艺术教育为特色,特别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工程)、纺织工程专业(如针织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
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使这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研究成果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更接近生产实际。由于艺术教育拓宽了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使得教学、科研内容更具针对性,纺织服装产品的设计更具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研发出来的产品更合理,更市场化,更人性化。
因此,这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纺织、服装工程知识、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知识和纺织品与服装艺术设计理论,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纺织品及服装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作风严谨、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具有扎实纺织及服装工程理论和较强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和服装的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也能进行纺织品及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在纺织、服装工程和艺术设计学科上进一步深造。
(2)艺术+工程模式。该模式以艺术教育为主,并渗透工程教育为特色,比较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等。
一定的工程教育让学生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特别关注工程技术进步为各类设计带来的全新思路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知识、创新设计的理念,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艺术创作,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艺术创新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及创新设计、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环境设计项目策划、制作,环艺衍生产品开发等工作;室内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工程施工。
(3)艺工融合模式。该模式以艺术与工程技术结合、文科与理科渗透为特色,主要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不划分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等。该类专业本身同时面向艺术类和理工科招生,单从课程模块无法界定哪些属于艺术课程或工程课程,艺工结合和文理渗透的课程设置体现到了培养方案的每一个节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一门属于艺术工学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它的学科属性及专业特点决定了服装设计与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完整统一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设计,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最大化的渗透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良好的服装工程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意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研发及其组织管理工作等。
七、结束语
当艺术工学教育摆脱师傅带徒弟的原始形式后,就开始从经验走向科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经验越来越多地沉淀成科学,艺术工学教育的科学成分越来越多,艺术工学的学科建设也逐步地得到完善。
(1)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2)服装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工程+艺术、艺术+工程、艺工融合等三种模式。
(3)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必将促进我国学科设置与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4)艺术工学学科下的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如果从第一次进入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算起,尚属年轻的学科专业,其学科的科学化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其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有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葛田田.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J].艺术探索,2007(3):76-77.
[2]刘媛媛.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刍议[J].艺术教育,2007(11):116.
[3]蒋宗礼.如何使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J].lwkoo.cn,中国大学教学,2008(1):29-31.
[4]甘应进,陈东生.创新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中国西部周刊,2005(12):54-55.
[5]陈东生.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展望[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23(增刊):55-56.
[6]潘鲁生.对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2):6-7.
[7]李伟,唐朝晖.“质量工程”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艺术教育,2008(6):64-65.
[8]李炳训.“和实生物”——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思考[J].艺术教育,2008(7):8-10.
作为一种艺术想象,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来源于现实而且又与现实不一致。不仅对已存在的现实存在一定的认同,同时还要对新的形式予以探索与创新。既同科学性相关,又要同艺术性相关。同过去的规范和传统相比较,主要是添加了新的手法,通过形成新形象,从而表达出一种新感觉。创新的实验有赖于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设计素养。二是提高审美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从基本素养的角度来看,基本素养包括道德素养、艺术素养以及文化素养等等,培养高尚的道德素养,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实践者,其自身的业务能力和道德素养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有着榜样的作用,而其教学方法的使用,应当不当致力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且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
1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不断提高,服装设计的创新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服装设计不只是一种服务于大众的产品设计,更体现了艺术性。在当今这个时代,对时尚和个性的追求较为明显,设计过程的多元化,也逐渐成为主要的趋势。人们在对服装进行审美的同时,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这就决定了对服装设计师的要求,要求服装设计师能够有更好的素养,同时掌握更加丰富的信息,使得个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要对服装设计的学生进行培养,应当将主要精力放在其创造性上。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通过服装设计环节,去凸显创新理念,使得服装设计教学,能够有着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有现实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更让自己体会到一种生命的共存感。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时,需要对师生之间进行合作,同时还要侧重于教师的培养,让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2 服装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1)追踪溯源法。在服装设计相关理论中,有些理论看起来是简单。但是其实并非如此,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理论,需要很深厚的艺术功底,同时还需要比较好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能更正其对服装设计理论的基本了解。其外在表现形式也比较明显。对于服装设计行业来说,实践背景比较浓厚,如果学生无法理解该背景,在实际操作中,便没有办法对服装设计理论进行比较实际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化底蕴的忽视,将会使得整个教学缺乏活力。同时,作为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应当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些了解的基础之上,去激发灵感,从而不断提高服装设计的水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如果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不仅要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引导,同时还要向学生积极介绍与艺术和设计相关的其他书刊。使学生能够了解其他艺术,为学生了解服装设计奠定相应的学科基础,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分析能力,通过高雅艺术的接触,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在创造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创作灵感。日积月累,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进而对审美艺术以及相应的设计原理有着充分的了解,使得学生有朝一日从事实践工作也能够受益良多。
(2)身临其境法。我们知道,作为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课程,服装设计需要不少的基本功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这也是服装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例如,要让学生学会对面料进行识别和设计,同时还要掌握多种裁缝技能,如平裁、立裁以及缝纫等等,唯有不断地对基本功进行锻炼,才能够真正掌握服装设计的精髓,并且自如的运用起来。不同的人对服装设计的运用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运用的方式、手段以及目的也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它和自然科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如果要运用在实践中,可能可以找到一定的标准,但是服装设计理论则没有这样的标准,在实践过程中,也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标准模式。而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这个缺陷。根据相关经验表明,鼓励学生进行想象,能够让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得学生在很平凡的地方,都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具体实践中,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关注一些不常为人发现之处,从而深刻体会服装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使得探索精神和想象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探索精神和想象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各种想象,不仅考虑充分考虑已知领域,更对已知领域进行突破,从而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构思。创意可以反映在服装设计的方方面面。例如,针对题材创意,自然题材、历史题材等等都需要进行突破。针对服装造型等等,如方形轮廓、圆形轮廓等等,在色彩方面,则可以从中性色调以及对比色调等方面进行创意设想。总而言之,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之上,去考虑服装主题以及服装造型等各方面问题,不断完善创意方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课堂还应当以学生为本,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使得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到知识,同时更加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以及心理等等方面的共鸣。使得学生的眼界得以开阔,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环保理念;儿童服装;设计要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不能够满足于组布麻衣的穿着需求,现代人更加追求服装的个性与穿着的舒适感。服装设计工作者们通过创意将服装的形态、样式和颜色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随着生态环境问题对人们生活威胁的日益严重,生态环保理念成为了现今人们非常关注的重点话题,环保理念也逐步渗透到各个发展领域。服装设计师们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灵感,将环保理念应用到儿童服装的设计中,实现了服装设计的环保和安全,不仅对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更加保护了儿童的身体健康,环保理念在儿童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服装设计环保理念概述
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就是将能够引发消费者环保共识的各个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之中,再通过确实可行的设计理念,将环保理念体现在服装的生产及销售环节中。现代环保服装设计主要通过将可再次利用的环保材料应用于服装设计制作,其中包括:彩棉、植物纤维以及牛奶纤维等,尽量减少人工化纤等服饰面料的应用。这些面料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衣物对人身体的有害刺激,尤其是儿童,身体免疫力远远不如成人,更加需要优质的服装面料制成的衣物。同时,在设计中,加入防尘、抗辐射、防紫外线等元素,研发出新型制衣面料。应用于面料染色的染料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服装设计中的环保设计理念要求其服装不采用过于艳丽的色彩,减少染料的消耗和对人体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也需要充分考量服装填充物的环保。从服装的设计之初一直延续到服装的生产,都需要基于环保理念进行充分研究,才是真正的环保服装。
二、环保理念在儿童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已经不局限于保暖、舒适、美观等方面,现代人们更注重服装的品质,其中不仅包含以上几点,更重要的是健康。儿童由于身体机制问题更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威胁,儿童服装将直接影响到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每年服装生产消费所消耗的资源是非常巨大的,延长服装生命周期,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是非常必要的。环保理念应用与儿童服装设计中,有效保障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能够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下文主要针对环保理念在儿童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和体现进行了分析。
(一)儿童服装设计的主料选择
儿童较成人而言,免疫力较低,皮肤保护性差,衣物又是直接与之皮肤接触的,因此,在服装设计中主要考虑到服装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天然纤维具有透气性好、有害物质少等特点,在服装设计中应用广泛,其中包含了棉、毛、丝、麻等。这些材料能够更好地保护儿童皮肤,降低人工材料及有害物质对儿童皮肤的伤害。现代科技水平发达,在人们认识到人工材料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同时,人们开始着重研发新型天然环保材料。彩棉的栽培种植,对服装材料的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彩棉具有天然的颜色,不需要进行人工漂染,降低了环境污染和人体危害,同时,降低了服装生产的成本,在儿童服装设计的材料选择中非常值得参考。
(二)儿童服装设计的辅料选择
除了服装主料的选择之外,还应该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注意服装的辅料选择,其中包含填充物的选择以及配饰材料的选择。填充物在一些秋冬季儿童服装中应用广泛,其不仅仅用于服装的保暖用途,更兼顾了服装的样式和造型,填充物作为主要的保暖材料,虽然不直接贴合儿童皮肤,但是材料选择不当仍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填充物应选择天然材料,如纯棉物、羽绒等,不仅能够解决不良材料的危害,更增加了服装的保暖性。另一方面就是服装配饰材料的选择,服装配饰能够增添服装的美观性和部分功能型,根据其用途尽量选择与服装面料一致的环保型材料,或者塑料性环保材料,全面保证服装的绿色品质。
三、环保理念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儿童服装设计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儿童服装穿着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环保理念体现的重点要素。其中舒适性要求我们,在儿童服装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服装的廓型与季节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根据季节变化,对服装腰节、领口、下摆等都要做出适当调整。另一方面,儿童的服装在他们眼里也许只是一件玩具,在服装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小部件和尖锐部件的应用,以免造成幼儿误吞和划伤,增加服装的安全性。
(二)人性化在儿童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注重人性化也是环保理念在儿童服装设计应用中的关键性因素,其根本含义就是注重儿童年龄特点。0~6岁儿童的分辨能力差,普通衣物难以分辨正反,甚至分不清上下,这是在服装设计中就需要别出心裁,增添相应的点缀物,增加服装的辨识度,从而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衣服。6~12岁的儿童对世界好奇心比较重,这个年龄段是探索世界的年纪,这时在服装设计中加入多样的、积极健康的图案、点缀物,更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性格培养都存在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结语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服装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物品,好的服装设计能够更加体现出服装的价值,讲科学环保的理念应用到儿童服装设计之中,能够在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需要注意的是,服装设计理念日新月异,环保理念在应用于儿童服装设计之中时,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市场、环境、人文等更方面因素的调节,不断创新发展儿童环保服装设计,才是其发展的主要途径。
作者:韦华 单位:梧州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