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保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环保工程设计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保工程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保工程设计方案

第1篇:环保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传统工业建筑设计的弊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收入水平持续上升,工业企业的规划发展也更加多元化。但是,目前我国工业建筑设计方案,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要求,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质量是建筑的命根,质量上的缺陷是建筑设计的最大缺陷。设计阶段是工业建筑项目的初始环节,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有决定性影响。传统的工业建筑设计,仅限于常规的生产需求,多数只是为了向企业提供生产空间,并没有考虑设计方案存在的质量问题。如在设计厂房建筑时,对占地面积、空间改造、建筑性能等问题没有充分考虑,造成建筑设计方案与实际生产要求不相符,设计方案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这也要求建筑行业朝着“环保节能”方向发展,以促进整个工业产业链的优化改造。在工业化生产的背景下,建筑物设计改造中出现了多种“污染问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设计人员没有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要求,建筑防污处理不够理想。以电力建筑物为例,变电站建筑施工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建筑方案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或者出现在森林区域肆意开发等问题。从工业建筑项目投资的角度考虑,无论是中小型还是大型工业建筑,都需要投入巨额的成本资金。建筑设计关系到成本耗资的数额,如果设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不强,对项目规划需消耗的费用缺乏全盘考虑,那么就可能导致资金的浪费。如工程设计师对工业建筑材料的分配不合理,导致材料采购成本增多;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则会造成了工程的返工返修现象,增加了项目建造成本。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主要内容

鉴于传统工业建筑设计的缺陷和不足,新时期工业建筑设计应以“绿色环保”为宗旨,从环保、节能、除污、低耗等方面详细分析,设计出更加科学的建筑方案,建造出更加优越的工业建筑物。“保护环境,避免污染”,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对绿色工业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工业建筑设计标准,设计人员必须要结合前期勘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制定“环保型”建筑方案。工程设计师可以从材料、结构、外观等方面全面提升工业建筑的绿色效果,严格防范有害建筑的形成。能耗问题是限制工业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大的能量消耗,对工业生产活动造成了较大的阻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节能系统,工业厂房建筑尽量采用外墙保温系统、内墙保温系统等结构,避免热能过度耗损带来的不便。二是节能材料,广泛采购新型节能材料,提高工业建筑的综合性能。除了对工业建筑的结构进行改良设计,还需配备高性能的除污系统,以此来改善工业建筑的使用性能。“除污”是绿色建筑设计思想的新内容,要求为工业建筑提供多功能的操控系统。通常应在建筑物内部安装自动化除污系统,利用除尘器、除烟器等装置维持建筑物内空气的正常流通,防止各种污染现象的发生。热能耗损过大是影响工业建筑内部环境的一大因素,由于传统建筑设计条件有限,对热能消耗问题未能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新时期绿色建筑设计应坚持“低耗”原则,对建筑内、外部的热能消耗加以控制。比较常见的低耗设计是采用“保温系统”,在冬、夏两个季节协调热能供应,营造良好的工业生产环境。

工业建筑设计融入绿色理念的表现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总体实现了绿色改革,绿色建筑成为了建筑市场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工业建筑设计体现了“环保、节能、绿色”的新理念。在绿色理念指导下,设计单位对工业建筑物的建造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以保证后期施工符合绿色建筑物的要求。常见的改造方式是简化工艺,在保证建筑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对原始工艺精简调整,以适应节能降耗的建筑设计要求。建筑行业新型材料的出现,大量绿色材料的普及和运用,为实现建筑节能创造了条件。首先,改造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是工业建筑的基本要素,设计人员对混合料进行了绿化改造。如智能混凝土,具有性能强、材质优、成本低等优点。其次,更新工业建筑装饰材料。如内外墙体材料、地面材料、顶棚材料等,均采用了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除污系统是基于自动化控制平台的新系统,设计人员常根据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结合存在的污染问题,配备专业的除污控制系统。针对空气污染,可在厂房适当位置安装排烟系统,及时把有害气体输送到厂房外部,或者完成相应的空气净化处理。此外,工业污水也是绿色建筑设计需考虑的问题,多数企业已经在工业厂房内配置了给排水系统,避免了污水聚积产生的污染。从现有的工业建筑来看,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可分为“单层、多层”两种形式。每一种形式的建筑物都得到了全面优化,整体结构形式在不断改造升级。就多层建筑而言,设计人员注重结构空间的利用,适当降低每个层面之间的高度,减少建筑能耗,降低结构承载。同时,在工业建筑结构交接处设置加固构件,增强了建筑物抗震、抗病害的能力。

建筑绿色设计方案的管理

设计单位选定工业建筑方案之后,还应对设计方案实施优化管理,以确保建筑物结构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的内容包括:勘测管理。按照工业建筑设计的要求,对工业生产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测,收集多项数据以辅助设计。数据管理。利用计算机建立自动化数据管理模式,将企业提供的建筑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处理,以获得可靠的工程数据,为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指导。综合审核。监理单位应安排专业人员,对工业建筑方案进行全面审核。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醒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最优化。

第2篇:环保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工程监理; 进度;质量

Abstract: quality, schedule and cost control is to decid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in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control scope, strive for progress and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supervision engineer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he main content progress supervision work.

Keywords: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Progress; quality

中图分类号: U41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监理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类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开始于勘探、选线阶段,重点发生于施工建设期,到工程竣工验收时,许多环境问题早已发生,尤其是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湿地、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自然景观的破坏已不可逆转。因此,需要环境监理对其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和生态影响问题进行监督管理。论文首先提出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概念,明确了环境监理的工作范围,并重点探讨了施工环境监理如何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及质量控制。

1环境监理概述

环境监理工作是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工程设计中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的关键工作,是对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补充,对控制污染、减轻破坏、改善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监理应包括项目建设前期的咨询、工程招标和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它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监理工程主体工程的各项施工行为应符合环保要求,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均应达标,称为环保过程监理,又称为“环保达标监理”;第二,对保护营运和施工期的环境而建设的各环境保护单项工程进行监理,称为“环保(单项)工程监理”,包括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声屏障)、边坡防护、排水、绿化等。

总的来看,我国环境监理面临以下问题:监理体制落后;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人员,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设计单位或高等院校,他们环保专业知识丰富,但工程监理专业知识较为薄弱;机构之间协调不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覆盖面小。在我国,国家一直是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环保意识不强。目前,环境监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此外,在设计阶段,工程设计方案本身没有真正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的环保措施,在施工阶段,部分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重质量、赶进度、轻环保”的思想比较严重,甚至个别施工人员对开展环境监理有抵触情绪,经常和环境监理人员发生冲突。

2施工环境质量监理控制

1)制订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等技术文件环境监理在施工准备阶段,在进行深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环境监理大纲编制环境监理实施方案,作为此后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基础文件。环境监理应在环境监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分项、分部以及单位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监理实施细则,作为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工作的依据。2)建立、完善工程环境管理体系。在实施环境监理的条件下,工程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建设单位的统一管理、环境监理机构的监督检查以及承包商的环境保护等诸方面。3)工程设计管理。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检查、会审工程设计文件是环境监理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设计的临时工程进行位置确认,如临时弃渣场、临时污水沉淀池等等,并初步分析其合理性。对设计的环保工程进行位置确认,特别是对声屏障的位置确认,确保位置正确,充分发挥隔声降噪的功能。依据施工图对线位进行现场熟悉,发现施工中将会对其产生隐性环境影响的敏感点,确保环境监理方案制定的完整性。这是环境监理开展事中控制的重要环节。4)熟悉合同文件,明确补充问题。合同文件中往往有许多表示不很清楚的地方,如绿化工程中关于苗木的种类、标准、数量等,污水处理工程监理的收纳水体状况,处理装置详细说明,出水后的详细去处等,声屏障监理中的声屏障材料,施工进度等。补充合同中未出现的一些环境保护的具体条款,增加环境监理工作的可操作性,提高环境监理的实施效果。5)加强施工工艺管理。对施工机械操作过程进行巡视,必要时及时进行监测,如噪声、扬尘等。特别是拌和站设施检查,主要是及时督促检查己制定的施工工艺文件是否得到认真执行,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是否进行相关的除尘、降噪等要求,对不符合操作规程规定的操作及时纠正,及时整改,必要时上报业主部门,防患于未然。对工程施工中临时用地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及恢复利用效果进行检查,如使用临时用地边界的标志设置、施工便道的洒水降尘等等。工程临时占地结束后施工单位进行恢复平整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申请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可填写《临时工程检查申请批复单》。6)监测。监测数据是环境监理开展工作的数据基础,是环境监理的重要手段之一。7)工程验收。环境监理要有效的进行工程质量控制,还必须严格做好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环境监理开展质量控制,必须通过各种监测、检查手段,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承包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于其中符合工程要求的应予以认可,不符合工程要求的则应视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施工环境质量进度控制

3.1论证并分解进度目标,抓好宏观总体进度控制

要有效地进行工程进度控制,环境监理工程师必须对进度目标进行论证和分解,抓好宏观总体进度控制。因此,对于承包商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年、季、月进度计划)及施工组织计划,环境监理工程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和环境隐患应提出调整建议,这也是监理工程师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3.2严格控制工程进度

1)表示各项工程的环境保护内容、尤其是关键控制节点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合理安排各主要工序,体现出相互衔接,其环境保护的侧重点也应具备衔接性;有利于基本上均衡安排劳动力,尽可能避免现场劳动力数量急剧起落,这样可以提高工效和节省临时设施(如施工营地、临时性建筑等等);例如:水利工程中的河道、库区清理、开发都是在枯水期进行的;施工噪声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有昼间夜间之分;2)在涉及动物迁徙时,需要控制夜间施工噪声、灯光等。因此。环境监理参照各环境影响预防措施的背景进度条件,严格控制承包商施工进度。3)压缩部分工作的持续时间:压缩部分工作持续时间是在不降低环境质量标准为前提,把环境保护置于第一位的条件下,不改变工作之间顺序关系,通过缩短网络计划中部分工作上的持续时间来缩短己被延长的工期。4)调整施工方案。如为了赶工期,减少后续工作对环境、工程质量的影响,原准备置于雨季过后施工的桥涵工程,可以提前至雨季施工,但为了减少雨季施工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和工程问题,如增加地表水污染、增加建筑材料垃圾、影响工程质量等。

4结语

环境监理是建设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逐渐恶化的今天,建设环境监理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环境监理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工程项目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意义,重点探讨了施工环境监理如何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及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郭晓峰,李天威,彭荔红.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实行施工期环境监理初探[J].自然生态保护.2004.12:44~45

第3篇:环保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造价控制;项目决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众所周知,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水利工程投资巨大,其技术复杂,生命周期长,通常与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1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以达到 70%~ 80% 。因此,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的重点是:

( 1) 确定合理的建设地点、科学的建设标准和高质量的估算。

( 2) 在确定建设规模、建筑标准、技术装备、配套工程等标准时,要考虑建设标准与直接工程费用的紧密关系,技术装备的选择要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析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综合效益。

( 3) 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要考虑坝址附近是否有丰富的建筑材料、移民工程是否复杂、是否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移民工程费用和环保工程费用是否巨大,如果所选的建设坝址相对合理,就可以大幅度节约移民费用和环保费用,从而降低总造价。

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拟建项目经过决策立项后,设计就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所以,在设计阶段应做到:

2.1 方案设计要做到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经济的合理统一

建设项目一旦确定立项,下一步即进入勘察、设计阶段。调查表明: 设计费用一般只占工程总造价的 1%,但对整体工程造价的影响却高达75% 以上。设计方案是使每个项目做到少投入、高产出、取得最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每个设计人员都要克服“重艺术,轻经济”、“重技术,轻经济”的观念。

2.2 加强前期工作,确保勘测设计质量

水电工程是把厂、坝等主要建筑物建设在江河上,条件艰险,技术复杂,要求高,如果前期工作未做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设计变更频繁,尤其是地质条件变化往往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大幅上涨。科学地做好地质勘测工作,重点是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坝址、坝轴线方案的选择与论证,要坚持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论证、咨询的基础上,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结论。

2.3 利用价值分析法进行设计方案优化

同一建设项目,要使成本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处于合理低值,关键在于提高设计的经济合理性,以增加其价值。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分析控制造价不能片面地认为工程造价越低越好,而是要把工程的功能和造价两方面综合起来分析。价值系数是功能和造价的综合体现,所以,运用价值分析,既可以提高工程的功能,又可以降低工程的造价。

2.4 推行设计招标,比选设计方案

在项目设计阶段推行设计招标,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选择设计方案最优、信誉好、技术力量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勘测设计单位,不仅对造价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推动勘测设计行业进步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评价方法,比选设计方案,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5 推行限额设计,鼓励设计单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限额设计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最后分解到分部分项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加强经济观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对投资有较大影响的因素的控制。设计单位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认真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在保证工程安全和不降低工程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节省工程投资。

2.6 设计阶段“建管结合”

在设计阶段,运行管理单位应全过程参与工程设计,认真查找设计疏漏,分析设计缺陷,及时提出优化意见,尤其是参与设备的标书编制及招标评标,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检查产品的性能以及与未来使用条件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消除运行中的隐患,不但要方便今后的运行管理,而且还可以节省部分技术改造资金。

3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水利工程在设计完成以后、施工之前需进行工程招投标。招投标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竞争行为,形成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实现生产力资源优化配置。

(1)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

(2) 充分认识标底在招投标中的作用

4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工程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 5% ~10%,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以杜绝投资浪费。

( 1) 加强合同管理,增强合同意识。合同是维持各方关系的纽带,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应。

( 2) 运用目标动态控制方法进行造价动态管理,制定先进合理的工程造价目标,定期进行工程造价实际值和目标值的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严把材料价格关。

( 3)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加强变更价格管理。规范设计变更程序,实行事前把关、主动控制,对不可避免的、必要的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发生,尽量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 4) 严格现场签证审查。审查时应注意: 预算中包含的项目不得进行签证,已签的工程量应予以扣除。

( 5) 严格控制索赔事件的发生。索赔的发生除了不可抗力之外主要是业主的原因: 业主没有及时提供施工条件、进度款支付滞后等造成的工期延误。水库移民工作是一个难题,业主宜在施工单位人员、机械进场前解决好,否则有可能造成人员、机械的窝工,导致索赔的产生。

( 6) 推行“实物量法”编制水利工程造价。

( 7) 建设阶段“建管结合”。工程建设过程中,在运行管理单位的参与下,技术方案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为今后的安全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减少了运行接管后的技术改造,同时,由于运行管理人员的提前介入,掌握了有关技术,提高了其运行管理的能力,缩短了培训时间,降低了培训成本。

5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是竣工结算阶段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决定建筑工程造价的命脉,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必要手段。正确确定工程造价,可以使基本建设资金做到合理分配和合理投向,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基本利益。

5.1 深入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审核工程造价的前提

为了使工程结算能够完整地反映工程实际造价,预防工程结算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推诿、扯皮现象,使工程结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预算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

5.2 查阅技术资料是审核工程造价的基础

工程造价审核必须全面研读和熟悉下列技术资料: ( 1) 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书; ( 2) 招标标底及招标文件; ( 3) 工程竣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和工程量清单; ( 4) 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方案及设计变更; ( 5) 有关设计资料核对与工程概预算有关图样和标准图; ( 6) 重要设备、材料合同价款; ( 7) 隐蔽工程资料及工程会议纪要;( 8) 法定的计价文件以及工程概预算所依据的定额、单位估价表、费用标准; ( 9) 有关该工程的地质钻探、水文气象等相关资料。另外,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协议书必须协调一致,互为补充和完善,不能相互矛盾,否则将会导致工程造价审核中的纠纷和争议。

5.3 审核工程造价主要是审核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费用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计价文件规定等

( 1) 审查工程量及定额单价的套用是否准确。工程量的计算必须依照相关规范的计算标准,工程结算书中所列分项单价是否与定额相符,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括的工作内容是否与定额一致,不能混淆子目、增列子目和重复列子目。

( 2) 审查定额单价的换算。首先要审核的内容是否是定额中允许换算的,其次是审核换算是否正确。在审核中,只有计价文件规定可以换算的子目才能进行换算,而不能随意换算各子目。

第4篇:环保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建筑施工中,基坑工程是整个建筑的重点,尤其是深基坑的施工更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切实可行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施工顺利的前提与保证,是整个庞大工程的重要开端,因此只有严格把控深基坑的施工质量,我们才能最终确保整座建筑物的安全耐久性,加强对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的认识与研究意义重大。 

一、深基坑支护的概述

由于建筑工程所处环境和地质情况各不相同,其中各种软粘土、黄土地基以及地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其在施工中对于基坑支护技术的选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就一个城市的地基施工而言,由于各地地质情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施工中就需要因地制宜的采取施工方案和施工手段。 常见的基坑支护型式主要有: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地下连续墙支护,地连墙+支撑;水泥土挡墙;钢板桩支护;土钉墙(喷锚支护);逆作拱墙;放坡;基坑内支撑等等。伴随着目前建筑发展趋势,深基坑施工也向大深度、大广度方向发展。但由于深基坑支护为临时建筑,不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范围内,为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及加快进度,业主、施工单位往往只强调基坑支护施工的临时性,而忽略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复杂性及风险性。

二、深基坑支护技术应掌握的技术资料

为了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在确定方案、设计和施工之前,相关部门需要组织设计、监理、建设和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对设计和施工需要技术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资料的分析保证技术选择的正确性。一般来说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资料有: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的建筑相关要求、施工条件、相关技术规范、规程和当地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类似工程的调研等。如果遇到地下水,就必须要查明各含水层的水位分布、性质和各含水层的补给排泄条件和水力联系。分析施工过程中水位变化对支护结构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需要以试验得到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这主要的依据。

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1、做好施工前的设计与方案审定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其所有活动在开展和执行之前,都需要制定和设计一套实际、可行的活动方案,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也是一样。施工专项方案主要是指不同项目的施工设计方案必须按照其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来拟定和编制,并且要求其方案中的控制要点和施工工序要具体、明确、清楚,要针对其工程的自身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或处理措施,从而使其设计方案能够在实际施工中发挥主导和参考作用。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建筑企业内部相关的工程设计人员要拟定和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然后经过设计施工团队和相关领导的探讨和审批之后,方可正式进行工程的施工。然而我国目前的施工专项方案还没有做到以上所述的那几点,有的建筑企业或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甚至不会根据工程特点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而是照搬和抄袭他人的施工设计方案,对方案的审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但是,为了切实做好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控制和管理,监理工程师在对提交上来的施工专项方案进行审核时,就必须言行律己,对其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核,对于那些不完善的施工方案要给予打回,要求重新修改。 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所以,要结合实际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2、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我们都知道由于基坑开挖导致周边道路下沉或管线变形,但部分是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的,因此对地下水的控制在深基坑工程中尤为重要。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加上受到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严格考虑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三个方面。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其它有建筑的基坑,最好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的原则,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的流失,造成建筑物不均匀沉陷。 

3、深基坑工程的施工 在施工开始之前,应该复核场地标高以及基坑开挖深度等基本问题,对周围的建筑物的埋深、基础类型以及四周道路和地下管线埋深等基础资料进行调查,在施工过程之中,如果发现勘察报告和设计与地质条件、场地布置、施工工况等不吻合,必须与设计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适当的作出调整。 必须进行分层开挖,随着开挖要及时将土运出,同时要进行人工清土配合施工。根据维护检测的结果发生变化调整挖土的速度,若发现异常现象必须立刻停止施工,对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待处理完毕才可以继续进行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对配置、灌注混凝土,制作、安放钢筋笼,成孔、清孔等工序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保证成桩的质量。 锚杆属于新型的承拉杆件,它的一端在地基岩石中锚固, 另一端联结结构物或挡土墙桩,各种向外倾覆力不能利用锚杆和岩石与锚固力承担。进行基坑开挖达到锚杆的标高之后,进行土层锚杆的施工,开始钻孔、锚头的制作、穿锚索、注浆,水泥砂浆和水泥浆可以作为注浆材料。完成注浆之后, 进行钢垫板、钢台座、钢腰梁的安装,随即进行张拉锚固。之后,进行锚杆实验,确定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满足则可以结束。  

4、基坑支护的检测 随着不断增加的开挖深度,在基坑支护体系中会有侧向变位现象发生,这属于一种的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所以说,基坑支护监测的重点内容是研究侧向变位的发展趋势,并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体系发生破坏并不是突发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预兆性,所以说,进行基坑支护监测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了对现场施工进行更好、更科学的指挥,必须及时、充分的了解支护体系的受力状况,而通过监测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同时,对周围环境又具有监测的必要性。这样对于掌握基坑周围土体变化以及支护的稳定状况等问题也是非常有利的,不仅如此,还能更好的了解施工对周围道路、地下管线以及房屋建筑等所造成的影响,使信息化施工能够得以实现,从而确保了基坑环境以及施工的安全。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进行基坑支护的监测工作,他们对基坑的施工要进行定时监测,将监测资料及时告知相关单位,为及时分析提供条件。 

结束语

在对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要对施工技术加以重视,此外,因深基坑支护的施工特点,一般来说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工期紧而且场地较狭小,因此,在施工时要注意对施工场地的局限性合理安排施工流程要进行综合考虑,另外,还要对施工过程的环保工程提起注意。在城市施工时,因居住密集,在环保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在选择支护体系时,不仅要对支护工程施工产生的振动进行考虑,还应该对由于噪音、泥浆、化学浆液等对城市化境的影响进行考虑,以达到最小的影响。一般来说,施工场地周围的旧建筑物都会在存在一些损坏现象,此时要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对周围环境温度、房屋沉降变性以及材料收缩变形等影响进行考虑,。

参考文献

[1] 王锡平.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监测[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5(9). 

第5篇:环保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企共建工程中心 生物技术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135-03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在农业微生物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曾三次被评为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培养了大量社会所需的生物技术人才,与社会联系广泛,社会声誉逐步提升,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在与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合作方面有良好的机制与途径,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历年初次就业率就达到85%以上。

经过多年的建设,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体系已较为成熟,但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思路及方案的制订要充分考虑学校的优势、就业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要站在学科前沿,紧盯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培养在几年乃至若干年之后,仍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1]本文依托黑龙江省寒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这一平台,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研究。

一、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层次进行:首先是基础课实践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生物基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遗传学课程的实验与生物基础课的野外实习得到初步的锻炼;其次是在学习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及设备、细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及实习得到进一步的训练,主要涉及一些专业基本技术的培养;最后就是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研究及毕业实习。但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逐渐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一)实验课内容陈旧重复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生物技术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方法及设备日新月异。为了适应生物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要不断地革新。而我校由于师资力量条件的限制,仪器设备年更新率不足5%,致使有些课程的实验内容无法更新。比如,发酵工程及设备的实验有3个:豆酱的生产、酸奶的发酵和固定化酵母细胞及酒精的生产,实验内容仍旧停留在20年前的水平。而发酵工程及设备、酶工程两门课程均有固定化细胞的实验内容,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也存在实验内容重复的问题。实验课内容的陈旧及重复,使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竞争力不强。

(二)课程实习实施效果良莠不齐

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实习主要涉及三门课,一是生物学基础,在帽儿山进行为期1周的标本采集及鉴定实习,该课程的实习由学生直接参与,加之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带队,历年实施效果较好,得到学生欢迎。另两门是发酵工程及设备、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专业课,也均有1周的课程实习,但该两门课程的实习均是采用参观实习的形式,由于该部分的实习均是参观发酵车间,噪音大,学生听不清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走马观花,预计的实习时间很难达到,存在着实习实际学时达不到理论学时及实习效果差的问题。另外,发酵车间均大同小异,选择参观好几个发酵工厂,学习效果差异不大,学生通过实习学到的知识量少。

(三)毕业论文研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实施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目前存在着老师指导学生数量过多的现象,有的老师会指导10名左右本科生;同时需要老师填写及督促、检查学生完成的表格有选题执行情况统计表、指导教师情况统计表、教师工作总结、毕业论文执行情况检查表、中期检查表、工作进度表、教师指导记录表、工作日志、学生工作总结和优秀论文推荐表等,这些均加重了老师的工作量,使老师平均指导每个学生的精力减少,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毕业论文完成质量不高的问题。

(四)毕业实习实施困难

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生在第八学期的1至15周进行毕业实习,是将四年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可促进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学校对就业率的要求使学生不能安心去实习,因为利用实习阶段去找工作的学生较多,而学院为了完成就业的任务,也放松了对毕业实习的管理。另外,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不能很快适应角色,用人单位也不愿意接收实践能力不强的学生。

二、工程中心建设的实践条件

寒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单位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共建单位为哈尔滨世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心目前拥有包括35L-500L-1000L发酵系统、厌氧操作台、大型高速离心机、凝胶成像系统、高分辨率显微镜、蛋白质纯化系统、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设备100多台套,价值500多万元。中心学术带头人王伟东教授目前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黑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首席专家、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团队多年来在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与转化、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处理生产生物有机肥、沼气发酵技术与工程和秸秆微生物发酵生产饲料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

共建企业哈尔滨世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环保工程设计及施工、农林废弃物及污水处理的生物技术与生物质能源工程公司。公司涉及农业废弃物处理、环境污染(水、气、固体废弃物)防治厌氧处理工程、大型沼气发电工程、发酵料液制肥工程、环保设备集成、环保产品、环境工程等诸多方面。公司自成立以来,完成了鸡西市梨树区碱厂村、阿城滨圣养殖基地、通河龙口等多处大型沼气工程。公司通过多起大型沼气工程的建设,具备了丰富的建设经验,能够承担大型沼气工程的建设与机械设备的开发、安装、调试等工作。公司不仅致力于沼气工程的建设工作,还致力于先进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开展畜禽粪便堆肥化、生物质能源工艺技术及相关工程设备研发、技术熟化、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

三、依托工程中心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一)优化实验课设置,整合实验内容

针对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实验的设置进行实验项目的整合,把重复的内容进行了归类,开设新的实验项目。每门课程的实验内容、方法及目的均由授课教师进行开会论证,参与者为生物技术专业所有的授课教师及学院主管领导,特别邀请共建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对实验课的开设实行严格的论证,并对有些课程的实验进行了整合,形成一门课程: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在第六学期开课;教学内容主要是融会贯通生物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发酵培养的实验技能,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及今后进入企业进行实习的要求开展实验;教学方式采用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由指导老师对实验方案修正后实施。

(二)调整专业课程实习为生产实习

鉴于专业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存在的诸多问题,对生物技术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保留了生物基础课程实习,取消了专业课程实习,在第五学期的开学之初增加4周的生产实习,主要是进入发酵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了让学生能在实习单位尽快适应生产单位的条件,充分利用工程中心拥有的发酵设备条件,在工程中心进行1周的操作训练后分散进入实习单位,如大庆志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肇东日成酶制剂厂、大庆华理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0多个企业,采用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负责制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

(三)建设“多师结构”的实践教师教学团队

在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教师方面,我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打破完全由教师承担的制度,采用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指导方式。一方面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研究的课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企业的一些问题,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鼓励学生依据工程中心的条件申请创新训练项目

为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我省及学校从2012年起设立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获批省级项目,学校支持8000元/项;获批校级项目,学校支持5000元/项。鼓励学生利用工程中心的条件进行创新训练项目申请,申请成功后,工程中心将依据项目的内容提供实验条件。

四、人才培养效果

实验课程整合后,改变了以往以小的实验为主,实验内容简单,仅仅为理论中某一知识点验证的弊端,将有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起到了很好的诠释作用。生产实习的安排在解决了专业课程实习仅是参观而得不到实际锻炼的问题的同时,还为更好地开展毕业实习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工程中心起到了良好的衔接作用。“多师结构”的实践教师教学团队使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选题内容比例增加。2009级毕业生选题中,针对实际问题的选题占32.4%,虽然比例还不是很高,但比2008级毕业生增加了近10%。2009级毕生中有15人参加到创新研究项目中,有5人次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投稿论文3篇。

五、结语

生物技术专业结合校企共建工程中心进行了一些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充分调用工程中心的各种资源,让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工程中心中可以体验不同的角色,获得不同的经历,接受多种熏陶,打造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举的育人平台,将学生、指导教师团队、工程中心、企业现场融入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当中,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阻碍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限制实验项目更新的仪器设备、毕业论文中流于形式的一些表格填写、毕业实习与就业矛盾的解决等问题,还需要主管部门的认真思考,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彦杰,韩毅强,晏磊,等.生物技术专业“落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2(5):150-151.

[2] 王洪振,于长春,郝锡联,等.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成实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13-115.

[3] 赵琦,苟小军.地方高校生物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2):56-58.

第6篇:环保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污水处理;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边界识别;强矩阵模式 ;综合所模式和专业所模式;责任矩阵

中图分类号: U664.9 文献标识码: A

1、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总承包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我国环保水处理技术日新月异,市政建设管理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企业BOT、BT、EPC项目管理模式运用日渐娴熟。城市污水处理总承包建设项目日益呈现出投资规模大型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工程界面交织复杂化、技术标准高科技化、设备装置多层次化等特点。建设单位对项目设计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设计人员能够提供以设计成果为核心、向“设计前期方案策划和设计后期施工控制及运营模式优化”等两头延伸的工程总承包。如何面对众多主体、复杂工作界面组织协调和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我院在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过程中,不断探讨和实践适宜的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将其运用到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总承包工作中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概况

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建规模为10万m³/d,扩建规模确定为:10万m³/d。改扩建后规模达20万m³/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工艺为二级处理段采用分级反硝化A2O+AO工艺,深度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

1.2、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长治市污水处理改扩建项目于2012年7月开工建设,部分相邻工程施工同步实施。整个枢纽工程建设过程存在投资建设方、多家参与单位及专项设计公司和施工承包商,如何以总承包为龙头、解决好与实施过程中众多关联方衔接和边界协调的问题,将直接决定本项目设计和建设实施效果的成败。

1.2.1、投资建设相关主体众多、工程界面交织复杂

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总承包工程范围包括厂区改扩建工程及厂外管网。投资建设主体众多、建设进度参差不齐、目标价值取向各异,建设过程中有关各方的协调工作量巨大。

工程界面交织复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另一难点。工程设计前期及中期需要与土地、规划、水务、环保、市政、道路、城管、通信、绿化、电力等当地主管部门或设计单位衔接沟通设计条件;在项目施工阶段,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不同施工单位或项目衔接。投资建设、设计与施工界面并未完全对应,整个工程各类界面交织。

1.2.2、专业众多、技术复杂、协调难度大

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总承包工程涵盖专业众多,包括给排水、勘察、建筑、结构、电气、装饰工程、钢结构工程以及涉及到项目投资控制的概算、预算编制及汇总工作;除此之外,尚包括为完成这一大型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工作所需要开展的消防、地基处理、钢结构等专项咨询及评估工作。建设体量庞大、系统复杂,采用了大跨度钢结构、机电设备智能控制等一大批先进技术。

1.2.3、综合所组织模式不利于参与大型复杂技术总承包竞标

国内很多总承包企业是由原国有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而成。而工程设计企业规模的组织结构形式多为综合所或专业所模式。出于专业组织协调的便利和经营管理下移至院所层级的需求,现行模式尤以综合所模式为多。综合院所常将眼光放在经营上面,导致同专业院所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匮乏,技术提升缓慢,难以满足大型总承包技术复杂和难度要求。对于像长治污水处理这类大型复杂项目或者轨道交通桥梁等技术门槛较高的项目的竞标项目,常常显得技术储备和实力不足,缺乏竞争力。

2、总承包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2.1、总承包管理服务组织机构结构

项目管理部(以下简称总承包部)将采用直线式组织形式,在具体的活动上,采用矩阵式的框架,由项目管理层、执行层两个层面组成。其管理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和管理人员完全独立并授权管理包括我单位自行施工的土建、安装施工单位以及各专项发包和专业分包单位。在此模式下,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可集中精力进行各项总体管理和目标控制,并为各单位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2、总承包管理服务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本项目建设过程涵盖了勘察设计、采购、施工实施、调试验收、项目移交等阶段。考虑到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心变化,并为更好地发挥项目管理的整体优势,组织结构中的各部门人员又将具有可调整性。

从专业施工角度划分,基本分为:建筑专业、结构专业、暖通专业、给排水专业、强电专业、弱电专业、环境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的组合施工。本着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在总承包部的统一领导下,配备各专业管理人员,组织各专业人员实现不同专业的目标管理。

2.3、总承包相关组织管理制度

2.3.1、为明确项目参建各方工作中的职责,制定项目相关单位责任矩阵,划分工作界面,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便于工作无缝对接。

针对业主方、总成包部(PM)、土建分包方、设备供应方、监理单位、设计方(总承包单位设计部门)划分各自对应职责形成责任矩阵。责任矩阵从项目总体管理、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管理、质量控制管理、进度控制管理、信息/沟通管理、HSE管理、风险管理、验收/试车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工程保修等项目管理各个环节设置各相关单位责任矩阵。

例如:项目总体管理相关单位责任矩阵

2.3.2总承包对分包管理的控制协调措施

总承包管理人员在工程实施中,以合同文本为依据,自始至终将其贯彻执行到整个施工管理全过程中去。按合同规定的承包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编制详细、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阶段性实施计划。

各分包方必须编制其详细的分部分项施工组织设计,并报请总承包审批,经同意后才能进行施工。

总承包每周定期与分包单位召开一次协调会,解决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按总承包周计划要求检查分包每周工作完成情况及布置下周施工生产任务。

3、应对企业实际和项目难点,调整组织架构和协调机制

3.1、依据组织战略发展,构建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和适合项目管理方式

企业内部组织采用何种组织结构和机制,应从纵向组织结构和横向项目管理类型两个维度思考。

由设计院转型的总承包企业,其设计部门业务组织形式主要沿袭综合所模式或专业所模式。集中专业优势的专业院所与各工种配置齐全的综合所各有利弊。采取何种形式,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阶段来规划。考虑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项目管理能力、企业市场经营方式等。在权衡综合所和专业所的的结构布置上,可采取综合所和专业所混合模式。对于综合所中技术力量稀缺、行业技术更新快、技术提升等影响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专业,可以集中设置专业技术研发部,便于技术力量的调配和专业人员业务能力提升。

而目前总承包企业项目管理组织形式采用比较多的是矩阵组织结构形式。矩阵组织结构有分为强矩阵、平衡矩阵和弱矩阵形式。总承包部则是隶属总公司下的与设计业务部门同一层级下的业务部门。

项目管理能力弱、规模小的企业,承接承包项目规模、难度属于中、低水平,可以采取平衡或弱矩阵的形式。由项目管理部门配合综合设计所配置项目协调管理人员做项目的跨部门协调工作。

中小型项目管理可直接由综合所的项目设计负责人兼任,与设计工作同期开展。设计负责人对设计全过程的质量、进度和造价予以把关,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对项目建设方承担总承包设计责任,最终提交的是建成工程。这种模式有效地将前期设计和后期施工结合到一起,保证了整体的设计质量。

像长治污水处理总承包这类大型技术复杂项目,其总承包管理适合采用强矩阵模式。项目由总承包部门委派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管理组织由专职、具有较大职能调动院所级资源的项目经理(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以上层级)和专职管理人员构成。

对于一些能持续承接多个相似、大型、长期、复杂项目的工程企业,可以建立下级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定位特定业务领域的项目,配置相关专业人马。例如在项目管理公司中,对主导专业技术配置精干设计骨干,在前期方案、施工图设计环节进行方案或设计优化,在施工等后期环节严格把关。项目管理公司的优点是目标明确、利于项目控制、资源调度和全面型人才的成长。缺点是由于资源独占,易形成资源的浪费和人员闲置。如果企业在某些业务领域项目来源稳定,周期也较长,收益也稳定,则可以克服项目工程公司的上述弊病。

3.2、分析设计过程,识别管理边界,明确职责分工。

对于涉及多建设方、多设计单位、工程界面交织的复杂项目,有效实施“边界管理”是顺利推进项目设计工作、成功实施项目管理的关键。为此,在设计工作开展以前,通过对设计过程的分析,识别管理边界,明确管理分工,是一项重要且必须开展的工作。

对施工图阶段设计过程的分析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识别出,作为设计总承包方,在这一阶段,项目设计管理工作主要面临两个管理界面,即对业主方(包括有关审查机构)的界面管理和对专项分包如钢结构、污水处理设备(合作设计)方的界面管理。

在识别管理工作界面完成以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明确职责分工,开展界面管理工作。在总承包设计初始阶段,明确职责分工,有助于边界双方界定自身工作界限,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初始阶段。

建立主要职责分工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办法,在分工表中,有关各方承担的职责分为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审阅责任()和无责任(×)四种情况,总承包设计方在设计初始阶段,会同有关各方协商、明确并建立这一表格,作为有关各方的行为规范,可以较好起到明确职责分工、避免遗漏和缺失。

表1施工图阶段主要职责分工表

在设计的各阶段,设计界面“大于”工程投资划分界面是必须坚持的分界原则,总承包设计单位对于分包/合作设计项目分阶段提出设计意图、设计原则,与分包设计单位共同协商、拟定设计方案,对提交的成果逐项、逐步进行审查,通过有意识地“越界”设计,抓好过程控制和协调、将不同的设计层面和设计内容融为一体,力求达到“无缝”衔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陆惠民 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BOT+EPC:组织逻辑与行动框架 【M】 张云亭 中信出版社 2014

【3】工程公司矩阵式的矩阵式管理 【J】 刘刚工程设计与应用

【4】EPC、BOT、BT项目风险对比分析【J】 杨明钢铁技术 2006年第2期

【5】矩阵型组织结构在电力环保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J】贺朝铸电力建设 2005年03月

第7篇:环保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摘要:在分析了楼宇建筑建设趋势和建筑节能现状后,认识到建筑电气节能研究的重要性。结合自我实际工作经验,从暖通空调系统、供配电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等方面研究了建筑电气系统常用的节能降耗技术手段,以期构筑完善的建筑电气节能方案,提高建筑电气电能综合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智能楼宇建筑 建筑节能 电气节能技术

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其对能源需求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加上全球能源资源紧张和节能环保工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节能已成为许多政府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由于受建设技术水平和建设理念的制约,我国建筑能耗普遍较高,其综合能耗大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30%左右,且随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值还呈持续增长趋势。据大量统计文献资料表明,我国已建项目的总建筑面积高达400亿m2,且正以每年10几亿m2的速度速度递增。据一些专家统计分析预测,到2020 年全国将新增建筑面积高达200亿m2,也就是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将会更高。在国外一些先进发达国家,其节能型建筑已占所有建筑面积的40%以上,有些国家甚至超过了60%,而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正急剧增加,建筑节能已成为制约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建筑电气系统能耗作为建筑能耗后期运行中主要主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新技术、新手段提高电能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电气系统能耗就成为建筑电气工作人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1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暖通空调系统是智能建筑中营造夏凉冻暖舒适环境的重要系统,同时其运行产生的能耗也是建筑电气系统能耗主要组成部分,约占整个建筑能耗60%左右。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降耗潜力非常大,其中优化系统设计方案和后期运行管理策略是暖通空调系统电气节能的前提,同时系统自动化控制综合调节性能则是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降耗成败的关键。目前,智能楼宇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系统控制模块基本包括在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即广泛采用的BAS或BA系统。BA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智能楼宇建筑自动化水平主要体现,同时也是建筑电气节能调节控制的主要途径。智能楼宇建筑采用楼宇自动化调节控制系统,大约可以达到15%~30%左右的节能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建筑电气综合能耗。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应从优化系统调节运行方案和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综合自动化水平基础进行,从而使整个系统各机电设备均处于最优运行工况,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从整体技术来讲,智能楼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电气节能自动调节控制应考虑机电设备启停优化控制、水泵风机的变风量、变流量调节、系统冬夏季部分负荷间水泵分条件动态控制、与冰蓄能节能空调形成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等技术手段[2]。

2 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

一般楼宇建筑供配电网的线损率都在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 %。这不仅意味着楼宇建筑供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电能损失,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整个楼宇建筑供电电能综合质量水平,对智能楼宇建筑环境形成更多污染。因此,采取相关技术降低供配电系统线损是建筑电气系统节能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1 变压器节能技术。

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型号和容量是楼宇建筑配电变压器节能经济运行管理的前提,也是供配电系统供电电能综合质量水平的重要保证。配电变压器在运行中,一般情况下其负荷率在45%~75%时,变压器运行在经济工况区,且当变压器负荷率在50%~60%时,变压器电能转换效率将最高。变压器型号不符合、容量选型过小,会引起整个楼宇供配电系统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工况,造成系统过载损耗增加;变压器容量选型过大,变压器负载率会大大降低,会使其偏离最优运行工况,空载损耗会大大增加。因此,在进行智能楼宇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应对楼宇建筑电力负荷进行充分统计,并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配电变压器型号和容量,以确保配电变压器运行在最优工况条件下,降低变压器系统能耗。智能楼宇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包括选择节能型变压器、设计灵活可靠的接线模式、配置根据负荷自动调节控制装置等,另外,尽量平衡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是建筑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降低变压器运行能耗的重要节能技术手段[3]。

2.2 配置无功补偿节能装置。

配电变压器负载一定时,其功率因数越高供配电系统电能利用效率也会越高。而在楼宇建筑供配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谐波、负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其功率因素不能满足系统最优运行工况需求,因此,采取相应的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素和电压水平,不仅可以提高供电电能综合质量水平,同时还可以降低供配电系统线损,使整个智能楼宇建筑中各机电设备系统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 照明系统节能技术

目前大部分已建建筑和新建建筑依然大量选用传统的发光效率低、电能综合利用效率低的光源(如T8荧光灯、白炽灯、石英灯等低效灯源),不仅大大降低了智能楼宇灯光照明系统的舒适性、可靠性,同时此类灯具在使用中会造成大量的电能资源浪费,大大增加了建筑电气系统能耗。使用高效节能发光光源代替传统低效高耗能光源,在提高照明灯具照度、显色度改善整个智能楼宇建筑照明系统舒适性、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灯具电能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了照明系统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既提高了楼宇建筑照明系统综合工作效率,又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学习和起居环境。据一些统计分析资料表明,用T5(高效节能荧光灯和电子镇流器)代替传统T8(普通荧光灯和电感镇流器),其所带来的节电效益在20%以上,同时可以提高灯具10%以上的照度,而且照明灯具显色指数会由原来的70提高到了85,且采用电子整流装置可以有效消除灯具使用过程中的频闪。T5节能荧光灯的综合使用寿命是T8荧光灯普通2倍以上,从而大大提高了楼宇建筑照明系统使用可靠性和经济性。

除了上述几种电气节能技术外,在智能楼宇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和后期运行管理过程中,还应采取电梯拖拽系统变频调速节能技术、电梯耗能回馈节能技术、智能照明节能控制技术等先进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提高智能楼宇建筑电气系统电能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系统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