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第1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12

良好地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开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前提是不诱发生态环境问题。而事实证明,湿地生态系统开发中诱发较多生态环境问题。对此,应当加强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斫饩錾态环境问题。这充分说明了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1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开发中产生的问题

1.1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湿地是位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它分布在世界各地,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于湿地的概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湿地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多表现为生物多样性、生态脆弱性、生产力高效性、效益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的易变性等特征。

1.2 湿地生态系统开发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1.2.1 湿地资源面积持续萎缩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确定近些年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保护,致使湿地资源持续受损,大大减少了湿地资源面积,相应的湿地的调蓄功能降低,无法对周边环境进行调蓄,导致干旱洪涝灾害越加严重。

1.2.2 生物多样性受到挑战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湿地有动物410种,植物361种,其中有许多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在湿地生态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没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其生存受到威胁,更为恶劣的是有些物种因此而灭绝。

1.2.3 湿地气候发生变化

湿地还具有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但是因为人们肆无忌惮的开发,致使湿地的这一功能受损,引发气候异常,造成当地气候变化,不利于调节和保护生态环境[1]。

2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2.1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和方法

因湿地生态环境具特殊性,与一般环境不同,相应的所进行的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不能运用一般的环境影响评价,而应在以湿地功能为核心的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下,对湿地功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衡量,也就是用一套功能指标对区域湿地的生态功能进行量化,产生描述湿地功能现状和变化的功能指数,再通过功能指数在外来影响作用下的变化,判断湿地生态环境影响程度。

2.2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参考相关资料,确定目前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的过程中,遵循的评价程序是:湿地类型资料查阅资料收集(土壤调查、土地利用图、动物调查、地下水调查等)湿地类型及现状分析湿地功能分析和工程分析影响原因分析影响程度分析减缓措施及代替方案规划。

2.3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具体表现为:适宜于湿地资源开发EIA(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监测。作为EIA的基础性工作,生态监测的有效实施,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观察、测定特定的湿地区域,了解湿地区域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聚合体的类型、数量、结构、功能等。但目前并没有形成适用的生态监测系统,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加强这方面的努力;可持续的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开展湿地资源开发EIA,除了对大气、水、土壤、动植物资源等进行单一的影响评价外,还要尽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但因为可持续的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致使影响评价难以有效实施。

3 结束语

在湿地生态系统开中产生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大大降低了湿地功能的发挥。为了解决这生态环境问题,应当有效落实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缓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经过本文的分析,确定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但因其研究还不够深入,致使其缺乏适合的生态监测系统、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理论与实践经验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效果不佳,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第2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目前,网络科技飞速发展,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引用到生物警示和持续控制的生态中,势必会提高园林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再加上对有害生物警示体系的构建和多样的控制手段,会对生物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自然界生态环境的优化提供更好的空间。

1 构建预警机制

1.1 构建体系

生物是大自然中的存在者,它们为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供条件,而有害生物的生存总是与生物共存。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预警体系,根据个体生物的类别和地理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构建分类预警系统。

1.2 指挥中心

在构建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预警体系时,需要了解有害生物出现和生存的前提条件,再向有关部门申请控制和指挥,经过视察和分析之后,实现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有效的指挥是促使事件成功的必要因素,它是预警机制建立的主要性原因,为实现生态系统的有效发展,防止有害生物破坏园林发展,应做出严格的保障体系[1]。随着日前生态的发展,有害生物增多,需要在指挥中心考虑全面的影响因素,从有害生物对环境变化、社会发展和人身健康等因素着手,对园林中生态系统的发展作出全面的综合性指挥。

1.3 监控中心

在生态系统中,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生物随时可能突变,产生新的物种,在制止有害生物生长的发展中,传统的技术不能防止新生有害物种的出现。因此通过收集数据,对有害生物进行监测性的防治控制,监控中心在整个有害生物预警体系中拥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在生态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监控中心的成立需要在生物中大量的采集数据和信息,为生态系统中的可持续发展做前提保障。

1.4 预警报告

根据相关法律,对预警体系的显示报告要做到有效运行和全面实施。比如,在《生物安全法》中,对于有害生物的出现制止进行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有害生物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事件,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2]。首先,在预警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有科技的发展力,但我国相关的法律体系探究相对落后。其次,因为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而科研经费的缺少让我国与国际上的预警系统有很大的偏差,所以相对的体系构建需要深入的考虑与探究。在园林生态中以保护生态为由,从安全性的问题出发,让我国的生态系统发展有更好的前程。

2 可持续控制

 

2.1 植物控制

有害生物依附在植物上生存,因此,只有有效地控制植物,才会减少有害生物,植物间也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好的植物势必不会出现太多的有害生物,而不好的植物让有害生物的存在性更大。所以,在栽种植物时,要十分注重植物的生长,定期修剪和除草,更好地抑制有害生物的存在。

2.2 天敌控制

对园林中有害生物最有效的制止方法就是利用天敌。因此,需要在园林生态中进行有害生物的天敌投放,来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3]。

2.3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必定要全面了解地处位置和自然因素,在关于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发展技术上,增强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法律制度,势必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上改变观点。

2.4 防治措施

开展多样化的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治有害生物,让生态发展不再遭到有害生物的破坏。在植物控制中,根据相互生存相互牵制的定义,让植物的生存更好地控制有害生物的出现;在天敌控制中,根据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竞争理念,让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循环更加多样丰富;在环境控制中,需要根据地处的条件和自然因素的因素条件,合理控制和调整生物间的生长[4]。

第3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湿地保护;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以及湿地生态的恢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湿地保护技术

由于湿地处于水陆交互作用的区域,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占地球表面面积6%的湿地。却为世界20%的生物提供了生境,特别是为濒危珍稀鸟类提供了生息繁殖的基地,成为众多珍稀濒危水禽完成生命周期的必经之地。一个系统的面积越大。该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越有保证。因此,增加湿地的面积是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平稳的基础。严禁围地造田,对湿地周围影响和破坏湿地生存环境的农田要退耕还湿,恢复湿地生境。增加湿地面积。湿地入水量减少是造成湿地萎缩不可忽视的原因,水文条件成为湿地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通过相关水利工程加以改善,增加湖泊的深度和广度以扩大湖容;增加鱼的产量。增强调蓄功能;积极进行各湿地引水通道建设,以获得高质量的补充水源: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加固堤防,搞好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淤积:恢复泛滥平原的结构和功能以利于蓄纳洪水,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

二、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湿地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湿地的生态恢复技术可概括为以下3个部分:一是湿地生境恢复技术。湿地生境恢复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各类技术措施,提高生境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湿地生境恢复包括湿地基底恢复、湿地水状况恢复和湿地土壤恢复等。湿地的基底恢复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维护基底的稳定性,稳定湿地面积,并对湿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二是湿地生物恢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种选育和培植技术、物种引入技术、物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等。三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等。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既是湿地生态恢复研究中的重点,又是难点。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切实加强对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湿地污染源的综合整治与管理,通过部门间的联合,加大执法力度。要严格控制湿地氮、磷肥及农药的施用量,控制畜禽养殖场废水对湿地的污染影响,大型畜禽养殖场废水要严格按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达标排放,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养殖废水土地处理。

植物是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中最主要的生物净化材料,它能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对水质的净化有一定作用。在选择净化植物时既要考虑地带性、地域性种类,还要选择经济价值高、用途广以及与湿地园林化建设相结合的种类,尽可能的做到一项投入多处收益。

三、湿地重点攻关技术

要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制定出湿地保护规划。运用环境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和“3S”等先进技术,在查清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立湿地资源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和湿地监测系统,及时跟踪和掌握湿地变化动态,开展湿地分布和演变规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湿地的恢复和重建、湿地水旱灾害、污染等方面的研究,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重点攻关的技术有以下几方面:

1.湿地退化机理与生态恢复机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湿地生态恢复研究方法和技术。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恢复力、演替规律、可持续性研究,湿地的环境功能及人类活动对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研究,不同干扰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研究,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景观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及预报研究等。

第4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1.前言

一般而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为“就地保护”(insituconservation)和“迁地保护”(exsituconservation)两种方式,前者是主要措施,后者是补充措施。普遍认为,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中的物种个体、种群或群落,而且还维持了所在区域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运动的过程,保证了物种的正常发育与进化过程以及物种与其环境间的生态学过程,并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度。因此,就地保护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都是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

就地保护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的人为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推广,至l993年,全世界已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自然保护区8619个,面积达79226.6万hm2,约占全球土地面积的6%[1]。中国自然保护区始于l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过近40年的努力,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763个,总面积6818.4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2],其中,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生态系统类和野生生物物种类自然保护区717个,面积6607万hm2。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中国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分为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等5个类型[3],已建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共433个,面积4703万hm2。

2.1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中国地域辽阔,森林类型很多,分布很广,森林面积13370万hm2。据研究,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共分27大类460个类型,而森林生态系统就占了16大类,约185个类型[4]。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开展最早,50年代和60年代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多半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371处,面积1429万hm2;另建有森林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l80个,面积337.8万hm2。两者面积合计1766.8万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3.3%。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的建立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各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在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建的森林类型保护区不仅数量较多,为全国自然保护区主体;而且分布较广,遍布全国所有林区和生物地理区域,代表着各种森林植被类型。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寒温带针叶林的黑龙江呼中保护区;保护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黑龙江丰林、凉水保护区,保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辽宁白石砬子、医巫闾山,河北雾灵山,河南老君山等保护区;保护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林的河南鸡公山、安徽马宗岭等保护区;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安徽古牛降、清凉峰,福建梅花山,江西井冈山,湖南公山、壶瓶山,广东鼎湖山,广西大明山,四川缙云山,云南哀牢山,察隅等保护区;保护热带雨林、季雨林的云南西双版纳,海南尖峰岭、白水岭、五指山等保护区。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一批保护山地森林垂直分布带谱的保护区,如吉林长白山、陕西太白山、湖北神农架、贵州梵净山、云南高黎贡山、哈巴雪山等自然保护区。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已初步形成全国性网络,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与我国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虽然自然保护区面积已占森林面积的13.92%,但与我国林业用地面积相比,仅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72%。在保护区分布方面也尚有不合理的地方,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比较集中的福建、湖北、浙江、广东等省,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其森林资源拥有量还不相适应,有待加强。此外,大兴安岭林区和黄土高原、太行山地区水源涵养林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也有一定差距。

2.2草原与草旬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草原资源十分丰富,现有草地约17300万hm2,占国土面积18%[5],主要分布在东北西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草原类型主要有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4大类。我国草原和草甸自然保护区建设起步较晚,发展也较缓慢。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14个,面积137.8万hm2;另建有草地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4万hm2。两者面积共计142.2万hm2,约占我国草地面积的0.82%。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草甸草原的黑龙江月牙湖、吉林腰井子等保护区,保护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沙地疏林草原的内蒙古锡林郭勒保护区;保护干草原生态系统的宁夏云雾山草地保护区;保护山地草原和草甸的新疆天山中部巩乃斯草甸、金塔斯山地草原等保护区。我国拥有广大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众多,并孕育了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已建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不仅数量偏少(仅占保护区总数的2%),而且面积也很有限(亦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有些典型的草原和草甸生态系统至今尚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另外,从草地资源保护的角度看,现有保护区也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草地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要求。

2.3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荒漠面积约192OO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6],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主要类型有草地荒漠、典型荒漠、极旱荒漠以及高寒荒漠。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83年建立的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到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此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3006.7万hm2;另建有荒漠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560.2万hm2。两者面积总计3566.9万hm2,占我国荒漠总面积的l8.58%。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原始高寒荒漠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的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保护高寒荒漠、高寒草甸和珍稀野生动物的羌塘保护区;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的甘肃安西自然保护区,等等。我国已建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虽然数量不多,仅占保护区总数的1%,但面积很大,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5%。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对维持和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和植被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荒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特别是西北地区将是21世纪我国能源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因而当前更要注重荒漠类型保护区的建设,尽可能多地划定一些保护区。另外,由于荒漠保护区面积大,难以封闭管理,因而要采取特别措施,加强对已建保护区的管理,禁止在保护区乱捕滥挖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要阻止保护区内非法采矿活动。

2.4内陆温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

内陆湿地和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和沼泽。我国湖泊、河流众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三江平原、青藏高原、蒙新地区和云贵高原;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三江平原和川西若尔盖高原等。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38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4%。我国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70年代后期,目前已建自然保护区16个,面积91.6万hm2;另建有内陆湿地和水域生境的珍禽、候鸟、水生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64个,面积675.4万hm2。两者面积合计767万hm2,约占我国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的20%。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保护区有:保护原始沼泽生态系统及珍禽的黑龙江洪河保护区;保护高原湿地的贵州草海保护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和珍禽的内蒙古达赉湖、吉林查干湖、云南茨碧湖、泸沽湖等保护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海南文澜江、四川通江诺水河等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滞纳洪水、抗旱排涝、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并且还是许多珍禽和水生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与繁衍场所。但湿地生态系统也具有脆弱易变的特点,易受自然条件制约和污染影响。目前,由于乡镇工业污染日益严重,许多湖泊和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甚至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应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建设,而目前湿地类型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都偏少。我国河湖众多,类型丰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面积在1km2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个,此类型保护区的发展潜力很大。

2.5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濒临太平洋,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近海水域纵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面积达470多万km2。大陆岸线长达1.8万余km,近海有5100多个岛屿。我国近海因地域差异形成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河口、港湾、红树林、珊瑚礁、岛屿和海流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到1993年底,我国已建立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5个,面积37.8万hm2;另建有海洋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31个,面积336.3万hm2。两者面积374.1万hm2,分布于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的海岸沿线和近海海域。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保护区有: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海南三亚、临高角等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海南东寨港、青澜港,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广西山口、北仓河口、福建龙海等红树保护区;保护海涂湿地等保护区;保护岛屿生态系统的海南万宁大洲岛、浙江南麓列岛等保护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近海海域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l/2,随着海洋国土意识的不断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逐年增加,海洋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与其要求相比,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较大差距,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3.中国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动植物种类约占全球动植物区系的10%左右。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是自第三纪后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冰川覆盖的影响,保存了许多在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种类,特有种、属也很丰富。加强中国野生生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将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巨大贡献。我国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60年代,在80年代得到充分发展。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284个,面积1904.1万hm2。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257个动物种和类群以及国务院环委会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354个植物种的大多数都已得到有效的就地保护。

3.1野生动物的就地保护

在284个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中,有214个为野生动物类型,面积1800.l万hm2。其中:——保护陆栖哺乳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保护大熊猫的四川卧龙、唐家河,甘肃白水江、陕西佛坪等16个保护区;保护金丝猴的陕西周至、芒康等保护区;保护东北虎的黑龙江七星粒子保护区;保护亚洲象的云南南滚河保护区;保护长臂猿的海南坝王岭保护区;以及陕西牛背梁羚牛保护区,海南大田坡鹿保护区等。

——保护水生哺乳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湖北长江新螺段和天鹅洲两白暨豚保护区;广西合浦儒艮保护区;新疆布尔根河狸保护区;辽宁大连斑海豹保护区等。

——保护以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浙江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广东惠东海龟保护区;新疆霍城四爪陆龟保护区;江西潦河大鲵保护区;辽宁蛇岛保护区等。

——保护珍禽及候鸟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辽宁双台河口、江苏盐城、申扎、云南会泽、甘肃尕海等鹤类保护区;山西运城、山东荣城、新疆巴音布鲁克等天鹅保护区;山西庞泉沟、芦芽山等褐马鸡保护区;陕西洋县朱鹮保护区;江西鄱阳湖、青海青海湖鸟岛、内蒙古达里诺尔、甘肃苏干湖等侯鸟保护区。

——保护珍稀鱼类和其它珍贵水产资源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呼玛河、逊别拉河保护区;福建宫井洋大黄鱼、长乐海蚌保护区;辽宁三山岛海珍品保护区;广东海康白蝶贝和海南临高白蝶贝保护区;等等。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就地保护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如华南虎、东北虎、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朱鹮、赤鹤等种群数量均在100只以下。而且以往的保护主要集中在珍稀濒危动物种,而忽略了一些常见野生动物种的保护,继而使这些种类也走向濒危,如黄羊、狼、黑熊等。另外,以往的保护偏重于脊椎动物,特别是大型哺乳动物,而忽视了无脊椎动物,如昆虫、贝类的保护。对水生动物的保护也重视不够,这些物种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

3.2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

我国已建立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70个,面积104万hm2。其中: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保护原始水杉林的湖北利川、湖南洛塔保护区;保护洪桐的湖北星斗山保护区;保护银杉的广西花坪等保护区;保护桫椤的贵州赤水、四川金花、邻水等保护区;保护金花茶的广西防城上岳保护区;保护苏铁的四川攀枝花、云南普渡河保护区;等等。

——保护珍贵用材树种的代表性保护区有:吉林白河长白松保护区;福建罗卜岩楠木保护区;福建三明格氏栲保护区;等等。

——保护珍贵药用植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五马沙驼药材保护区;广西龙虎山药材保护区;等等。虽然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已在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有些物种种群不集中,在保护区内的种群量比较有限,而种群的相当部分散生在保护区之外,这些种群极易遭受威胁,应以建立自然保护点的方式加强对保护区外种群的就地保护。有些经济药材植物极易遭受人为破坏,即使在保护区内,也遭到偷采偷挖,如人参、杜仲、天麻等植物,对此,需要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此外,以往的植物就地保护比较偏重于大型木本植物,常常忽视对草本及灌木植物的保护,而草本植物往往因生活强度弱,对环境改变特别敏感,常因人类影响而更易走向灭绝。在今后的保护区发展规划中,应注意这些方面。

4.中国遗传资源的就地保护

遗传资源是指驯化家畜动物、栽培作物的品种资源及其野生亲缘种。我国农业历史悠久,遗传资源极其丰富。随着外来品种的引进、推广和高产品种的种子专业化生产,使家畜和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特有的一些地方性古老、土著品种已逐渐消失。随着自然生境的不断缩小,一批农作物野生亲缘种正遭受生存威胁,有些已经消失。这些野生亲缘种对改良作物品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应当得到有效的就地保护。在我国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以遗传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多,主要有:保护栽培果树野生亲缘种的新疆巩留野核桃保护区、塔域巴旦杏保护区等;保护野生花卉资源的湖北保康野生腊梅保护区、黑龙江老山头荷花保护区等;保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的江西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地保护区等。遗传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关注。中国是世界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据统计,在我国栽培的600多种作物中有237种起源于本国。而我国在遗传资源就地保护方面差距较大,甚至尚未起步,很多工作有待于开展。例如,我国是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分布有3种野生稻,但至今尚未建立野生稻生境自然保护区,随着农业开发,野生稻生境将日益缩小,不久将会消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国际性关注的热点,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关健内容,涉及到国家的利益。因此,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问题,应给予特别的重视,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应十分重视遗传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力争多建立一些保护区。

5.结语

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生效和实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我国政府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90年代和21世纪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制定并公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重点项目。为了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国家计委已委托国家环保局编制《1994-205O年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该规划目标在200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国土面积10%;到2050年达国土面积l5%。然而,真正实现此项宏伟目标还须付诸十分艰巨的努力。

参考文献

WRIetal.WorldResources(1994-1995),OxfordUniversityPress,NewYork.Oxford,1994.

国家环保局.《1993年全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中国环境报,l994年6月4日.

薛达元,蒋明康.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中国环境科学,1994,14(4):246-251

陈灵芝主编.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椣肿醇捌浔;ざ圆撸本嚎蒲С霭嫔纾?993

第5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字]园林景观生态学;任务;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景观这个层次上,低层次上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得到必要的综合。作为一门学科,园林景观生态学是在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早期欧洲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综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园林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园林景观生态学直到80年代初才在北美受到重视,但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生气的学科。园林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1.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1.1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系统的载体。园林景观生态学家对“景观”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些观点既有所联系,又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从景观的直观景象来认识。这是景观的最原始和最普通概念,它主要应用于景观建筑学,这里寓有美学因素。尽管现代景观建筑学对景观的理解不限于此,但它依然是景观建筑学的主要目标。

第二是从个体的属性结构上理解景观。在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被科学中,景观原理用以说明个体各属性在地表的结构格局,这个属性是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如岩石、地表形态(地形)、土壤个体、植物群落等。地质景观、地貌景观、土壤景观和植被景观常被用来描述格局。

1.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任务

目前,应遵循系统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和区域分异的原则,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方法和科学依据;探求解决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园林景观生态学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包括对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和人工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以及社会经济过程来探讨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及演替。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模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建立各类景观生态系统的优化结构模式。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空间尺度的有序等级。景观功能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生态系统内部以及与外界所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及这种交换影响下景观内部发生的种种变化和表现出来的性能。

二是景观生态监测和预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对人类活动影响和干预下自然环境变化的监测,以及对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改变和环境变化的预报。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测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及生物圈其他组成部分的状况,确定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种种人类活动在这种改变中所起的作用。景观生态监测工作,应在有代表性的景观生态系统类型中建立监测站,积累瓷料,完善生杰数据库,动态地监测物种及生态系统状态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为决策部门制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景观生态设计与规划研究。景观生态规划是通过分析景观特性以及对其判释、综合和评价,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其目的是使景观内部社会活动以及景观生态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化,达到对景观优化利用,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生产,合理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开发速度、规模、容量、承载力等的辩证关系。根据区域生态良性循环和环境质量要求设计出与区域协调和相容的生产和生态结构,提出生态系统管理途径与措施。主要包括: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实施。

四是景观生态保护与管理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生态系统的途径。应用有关演替理论,通过科学实验与建立生态系统数学模型,研究景观生态系统的最佳组合、技术管理措施和约束条件,采用多级利用生态工程等有效途径,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初级异养生产,提高不同营养级生物产品利用的经济效益。建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区,经营管理和保护资源与环境。保护主要生态过程与生命支持系统;保护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现有生产物种;保护文化景观,使之为人类永续利用,不断加强种种生态系统的功能。

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问题的不断复杂化,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已越来越不适应问题的解决。为了保持未来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活力,园林景观生态学需要发展得更全面和更平衡。园林景观生态学不仅要保持其自然科学的属性,还要加强同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不断地改造和创新。这样,园林景观生态学才能拓展成为综合的景观科学。发展景观科学遵循的3个途径是:

2.1尺度一致性

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同社会、行政和管理中相关的过程保持尺度一致性。由于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许多土地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只有在景观框架下才能有效地解决,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反应在景观尺度上也变得非常重要,因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景观生态过程研究十分重要。

2.2整体性

即景观科学是①园林景观生态学;②经济学和心理学/社会学;③包括设计、规划和管理的各学科;④决策学的有机统一。

当前人类对地球和景观的干扰日益严重,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复杂。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包括公共管理学在内的各学科在景观尺度上同生态学密切合作。尽管园林景观生态学也提出了一些一般原理,但如何在真实的景观中应用这些原理还不甚清楚;同时,由于实际的景观管理需要多部门的协调组织,许多景观模型只是停留在理论水平上。这些迫切需要将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和其他包括设计、规划、管理以及决策等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科研成果和信息在空间规划、决策和实施中的有效性,同时,反过来,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在评价各种规划和管理政策效果中的作用。

第6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滨海湿地是海岸和近海生态系统中很重要的一环,具有如净化水质,生产食物,支撑生物多样性,鱼虾的重要育幼场,飞禽及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休闲旅游,稳定岸线及作为沿海风暴潮的缓冲带等多种服务功能。滨海湿地的围填海开发又能为人类发展提供海洋养殖,运输、港口等服务功能。可以看出,这两组服务功能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排性。因此,要达到人类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系统、目前经济利益和长远社会发展三方面的目标,以规划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修编海洋功能区划的框架下,需充分考虑到海洋空间资源的多重贡献和不同用途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在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下,制定全国和区域性围填海规划,确定全国围填海规模的中长期和年度总量控制目标。在具体实施围填海项目时,还要对有关海岸带和海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更细致的科学调查研究,对与项目有关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生态损失补偿进行充分论证后,方能按照有关规定措施严格执行。

将海洋功能区划纳入国民经济规划和计划

近年来,围填海形成的土地游离于全国宏观管理计划之外,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给经济建设和结构调整带来冲击,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困难。因此,只有将海洋功能区划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围填海指标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制定,才能有效控制围填海规模,规范用海秩序,促进海洋空间资源合理利用,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

为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特殊生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截止2007年底,已建立各种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2个,省(市)级122个。实践证明,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是避免和减少人类活动干扰,保持局地海洋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有效途径。

当前,有不少地方拟在海洋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开展围填海活动,国家级和省(市)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面临着受冲击的危险。如果不能对海洋自然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不久我国就很难看到自然的海洋面貌了。

加强围填海的科学技术支撑研究

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研究是滨海湿地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目前我国对滨海湿地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远远不能满足评估人类用海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需求。建议围绕以下与围填海有关的四方面问题深入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1)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除红树林外,我国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工作不足。必须对全国的主要河口、重要海湾和其它重要的海岸带等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尤其是利用这些湿地的经济鱼类、一些重要海洋生物和野生动物等的生活史研究。

2)围填海对滨海湿地的其他服务功能的影响和围填海总体效应的研究。如海湾内外集群围填海工程对海湾的水动力、沉积物和湾内水体自净能力的变化,对海湾生物群落结构、经济鱼类和候鸟等物种多样性产生的影响等。建立围填海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损益的评估体系,将其纳入围填海规划、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制。

3)围填海工程技术研究。重视围填海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关注海洋空间多目标利用的综合技术,将围填海工程与海岸生态保护、滨海景观建设和旅游相结合,尽可能地降低对海洋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4)围填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估研究。围填海工程的后评估研究是纠正工程错误和总结经验的必要工作,重点开展围填海前后的水动力环境变化,岸滩变迁,海洋生态系统变化,以及环境地质灾害的研究,包括建立适合我国沿海海洋生态环境过程的综合模型。

第7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森林资源;采伐作业;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引言:适度的森林采伐不仅不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影响,反而有助于林区内部林木的生长和更新,促进整个森林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各种现代化的机械采伐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森林采伐的速度和数量也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森林资源数量锐减,并且引发了诸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问题。文章首先概述了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可行性对策。

一、森林采伐对环境的影响

1、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森林中的树木、动物、微生物等共同构成区域生态系统,森林中林木种类越丰富,则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反之则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容易爆发病虫灾害。在经过森林采伐作业后,森林中的林木数量相应减少,即便是后期及时采取了有效的苗木种植,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时间的林木生长真空期。在这一段时间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显著降低。尤其是在每年的春夏两季,由于生态稳定性下降而导致的病虫灾害发生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除此之外,在一些管理相对缺乏的林区,盲目采伐、滥砍滥伐等现象也十分严重,而且林木更新工作没有及时跟进,以至于出现林地等生态破坏现象,这些区域的生态抵抗能力下降,也会加剧生态问题的出现。

2、对林内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森林采伐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林内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以往的营林造林和林内管理工作经验可知,森林内植物多样性越丰富,则林木发生病虫害的概率越低。近年来,我国人工林的面积不断增加,但是人工林的林木种类较为单一,而在采伐作业后,林木的多样性也会受到直接影响,森林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第二是对林内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动物作为森林内部的消费者,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森林采伐会破坏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动物种群的减少,也会破坏森林食物链的正常运转。

3、对林内水分养分循环的影响

森林内部的水分循环是保证林内动植物正常生长的关键,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经过植物蒸腾作用,将体内游离的水分子以气态的形式释放出去。在森林采伐后,由于林区内部树木的数量减少,导致林内水分循环受到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正常生长完全依靠森林内的养分循环来调节。而过度的森林采伐作业会干扰林内的养分循环,从而直接影响林地的土壤环境与生态环境,降低土壤肥力与含水量,使植物吸收土壤中各种养分的效率大幅降低,而对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二、森林环境保护措施

1、改善采伐方式

在森林的采伐作业过程中,现阶段较多使用的是机械采伐,这种采伐方式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损害。因此,在实际林木采伐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林区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采伐作业方式并提高采伐作业的技术含量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采伐区的生态环境。在选择采伐机械时,应选择快捷高效的采伐器械,以保证在采伐的过程中对立地内地表及幼苗造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同时,还要注意引进使用采伐新技术。例如当前集材架空索道开采技术已经得到了发展与完善,且人工林与天然林择伐集材索道技术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这种技术不仅能够避免采伐过程中对幼树产生损害,还能够有效减轻采伐过程中对林地土壤的损害。

2、保护保留木

在森林的采伐作业中要注重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同时还需要加强保护保留木。在保护保留木的过程中,采伐前应合理选用机械设备,采用定伐等操作性强的伐木方案,合理控制采伐强度。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采伐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加强采伐人员的森林保护意识,避免在采伐过程中对保留木造成不必要的人为破坏。此外,在采伐作业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打楔子与快速拉锯的方法使被采伐木在倒塌的过程中准确倒伏,减小采伐作业中对保留木与周围其他树木造成的伤害。

3、完善清理方式

通常在林木的采伐作业中,选择不同的清理方式会对周围幼树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选择适宜采伐区的清理方式对森林环境的有效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造林的总体成活率。在采伐区的清理作业中,现在普遍采用的方式是炼山,采用炼山的方式进行伐区清理效率相对较高,但是会增加土壤的地上覆盖物,从而减小林区的土壤肥力,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所以,在现代化科技含量水平较高的森林采伐作业中,要将伐区清理方式精细化,尽量将采伐后的残留物覆盖在土壤表层,通过采用这种清理方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积蓄养分的能力。

4、完善采伐制度

在制定森林采伐措施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林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技术含量高的采伐措施与采伐制度。同时,森林主管部门还要做好采伐的总体规划设计,制定采伐制度的总体纲要,并让各森林主管部门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森林主管部门的成功经验,制定m合本地区的林业采伐监督体系,通过使用现代先进技术,对森林采伐区与采伐清理现场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采伐区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结语:有效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仅能够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并且能够提供很高的经济效益。在森林的采伐作业中,不仅需要注意采伐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且要并从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效地安排采伐作业,减小采伐作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维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文剑,张红霄,徐静文.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一个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16(2):84-93.

第8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现状;对策;青石冈国有林场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212-02

进入21世纪以来,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森林经营经历了3个阶段:以法正林理论为支撑的传统的木材经营阶段、以森林多功能利用为标志的近代多资源经营阶段及现代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阶段[1]。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是世界林业变化的趋势,也是我国应该借鉴的管理模式。

1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和实质

1.1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实质

林木的林分年龄、动植物的种类、层次结构、林木的生长、更新、演替及自适应机制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需要优先考虑的,一方面其确认人工模拟生态系统过程,另一方面其又承认自然的过程和机制。在生态领域,病虫害防治应注重生物防治和长期效果;有效的森林经营必然强调土地是基本资源,应当注重森林资源生产力的维持和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而不是过于强调施肥或保护地表的残留木;造林方面应注重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应注意木材以外如游憩、珍稀动物的保护与栖息等其他目标[1]。

1.2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是用开放、复杂的大系统来经营森林资源,以人为主体,把森林作为生物有机体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等级组织和复杂系统看待,由人类社会—森林生物群落—自然环境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2]。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管理模式,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还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概念,发展还不成熟,在近几年来才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2 森林资源经营现状

2.1 资源现状

炎陵县青石冈国有林场经营面积28 040.6 hm2,活立木蓄积1 578 806 m3,楠竹4 033 200株,森林覆盖率95.26%。按分类经营的原则,全场公益林面积21 608.8 hm2,占林地面积的77.1%;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7 875.5 hm2,省级公益林3 733.3 hm2,全场商品林面积6 417.4 hm2,占林地面积的22.9%。全场公益林蓄积量1 244 590 m3,占乔木蓄积量的78.8%;全场商品林蓄积量334 216 m3,占乔木蓄积量的21.2%[3]。

2.2 经营状况

炎陵县青石冈国有林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始建于1956年。该林场实行“统一管理、一级核算、分类经营、考核盈亏”的经营管理体制。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林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营林生产上有“测土配方、无节良材、优材更替、创新品牌”的生产经验:森林资源采伐上严格木材制材标准和程序,减少废材数量,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保护了现有资源;加大森林健康与保护的宣传力度,严防森林火灾,生物侵害和病虫害未泛滥成灾。

3 森林生态

3.1 生态文化功能

林杨有木本植物215科896属2 019种,其中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4种,Ⅰ级6种、Ⅱ级68种。森林自然演替的建群物种非常明显,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是林业大专院校理想的实习基地与林业科研院所比较完备的科技推广基地。此外,炎陵县属革命老区县,又有历史悠久的炎帝陵,红色文化、寻根文化和绿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

3.2 生态功能

3.2.1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森林能形成逆温层,降低降水强度,减少冬夏温差和昼夜温差,增加降水量和降水次数,同时,森林除了具有很强的制氧能力外,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SO2、NO2等。研究发现,森林中的空气清新指数为1.56,负离子稳定,有利于人们休闲和身心健康。林区离林冠高10 m处有逆温层,年增加降水55 mm。

3.2.2 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林冠可以截留降水,枯枝落叶层截水以及森林土壤渗水能力增强,降低水流速度,具有保土作用。森林的根系具有水源调蓄作用,能改变森林土壤结构,增加毛管和非毛管持水量。据生态调查分析,林场森林的涵水调蓄量为40.6万~81.1万m3,保土量达29万t/年。

3.2.3 碳汇功能。森林的光合作用能固定空气中的CO2,储存生物能量,同时释放O2。据测定,亚热带森林(P>0.5)每年能固定CO2近364 t/hm2[1],林场森林面积28 040.6 hm2,平均每年碳汇能达10 206 778.4 t。

3.3 生态区位

炎陵县青石冈国有林场地处罗宵山脉中段,是湘赣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和发源地,是洣水和沔水的源头集水区,其森林对洣水流域和沔水流域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林场的森林资源对县域水体文化即国家级炎帝陵森林公园的水源涵养、水体保护和森林景观有屏障作用[2]。

4 存在的问题

一是林业经营中林业产业体系、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发展不明确,致使各项技术措施可操作性不强,过度依赖森林资源资产,各体系之间的数量、质量不平衡。二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炎陵青石冈国有林场十分重视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提升,但林场对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力度不够,忽略生态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相关性和协调性。三是林业改革和“三大”体系建设不配套,缺乏资金支持。宜抓住南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机遇,结合国有林场的体制、机制、政策,为当地发展良好的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创造一个有利的投资环境。

5 对策

第9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 森林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森林与生态系统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森林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世界上是最为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森林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相比,营养结构与空间系统更为复杂,并且其总利用率也非常高。对于森林而言,其可利用的净辐射非常高,并且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森林的作用

2.1 森林的涵养水源极其丰富,能够有效防止江河发生泛滥

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土地上没有植被,这样就不能够充分对雨水进行截留,最终导致洪水没有任何的阻碍物而出现了泛滥的情况。此外,由于土地上的植被缺少,最终导致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造成了河床的淤积,最终使河床抬高,进而造成了库容减少,严重削弱了泄洪的能力。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其作为防洪的根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的主体结构比较复杂,可以有效拦截降水过多的情况,最终将地表径流成功的转为地下径流。总的来讲,如果是在雨季,森林能够将洪峰的流量大量削弱,最终延缓了洪峰的侵袭时间。在雨水量少的旱季,森林又可以有效将枯水流量增加,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将枯水期缩短。

2.2 其在水土保持方面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只有能够有效的保护植被不收到伤害,才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旦森林的植被被大量的破坏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终也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3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削弱噪音

森林除了能够防洪外,在气候的调节、空气的净化以及削弱噪音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全力开展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能够有效加快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最终有效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3 病虫害给森林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

近年来,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森林面积逐渐扩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病虫害是一种隐形的危害,被列为影响森林安全敌害的一种。森林的病虫害主要是害虫对植物的根部、枝干以及枝叶等组织进行破坏,最终造成了森林生物量大面积的减少,严重阻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

4 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4.1 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扩大与保护

近年来,人们也不断研究有效的措施来扩大森林资源,人工造林就是一项合理的措施,并且近几年人工造林的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选择的品种比较单一,就有可能导致病虫害严重的增加。我国诸多人工林以及公益林等数量的增加也十分迅速,随着其不断的增加,我国病虫害的防治任务也有所加大,所以,只有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扩大与保护,才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完善。

4.2 环境保护的急切,生物防治的关键

人们在进行森林病害的防治时,最先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生物的方法以及化学方法。但是,由于是刚开始试验,因此,化学药品的品种以及使用的计量都很少,可是获得的效果却很有效,森林再次出现病害间隔的时间非常长,并且经济费用较低。

对于森林病害而言,采用化学方法来进行防治具有的优点为防治效果比较明显,见效的时间短,操作方法非常简单,并且几乎不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大面积的防治中。其缺点为要求使用的人员一定要能够密切注意,因为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小心就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会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对人、动物以及植物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对于生物病虫害而言其优点非常多,其可以直接消灭害虫,可以将生物的组成成分进行改变,对生物不会造成任何的伤害,并且不会出现残留以及污染的问题,可以一次性消灭害虫,使其不会出现再次侵害。并且与化学方法相比,其对害虫的控制性非常强,也不会使害虫出现任何的抗药性。任何的方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其在使用后见到的效果较慢,并且进行人工繁殖这些技术十分复杂,其防治效果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条件等。

5 总结

为了保证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能够认真贯彻《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不断进行改革的深化,最终将管理工作有效进行落实,找到工作中的重点,大力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最终使森林中的各个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有所增强,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