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翻转课堂;科学探究;控制变量;钠燃烧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2C0036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微课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学习微课并完成进阶练习或相关任务,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教学组织形式从“课堂授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协作探究”。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翻转课堂是一种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设计[1,2]。我们认为,作为理科课程的翻转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微课学习知识点,课堂上巩固强化知识),更要关注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如果都是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那科学探究就会被淡化。而化学学科有很多知识是通过探究获得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也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在翻转课堂课题研究中,我们探索了知识传授型、科学探究型和习题训练型三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结论与解释等要素构成,而表达与交流、反思与评价则渗透在上述各要素的发生过程中。传统课堂上,面对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要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完成探究的全过程,通常很难实现。即使是勉强完成,也可能是点到为止,学生很难发生高品质的思维活动和高质量的交往与互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前围绕微课提出的问题完成部分探究过程(如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课堂上则能围绕核心问题在互动基础上进行余下的探究活动。本文拟以“探究钠燃烧实验中黑色产物的成因”为例,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基本模式。
1 微课的设计及教学基本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已学过钠的相关知识的高二学生,学生在学习《化学1》时都知道钠燃烧时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的事实,但实际上钠燃烧时还有大量的黑色物质出现(详见人教版教科书插图)。本课题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这一认知冲突。
1.1 课前――观看微课、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见表1),观察到钠燃烧后产物中有较多的黑色物质。为探究黑色物质是什么,学生根据教师在微课中提出的4个假设,自主地上网查询相关信息,设计实验方案。
1.2 课堂――完成科学探究
1.2.1 交流、研讨、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讨各自设计的实验方案,然后各组在班级交流。全班同学针对4个假设逐一讨论相关的方案,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共识。
1.2.2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结论与解释
学生分组各完成一个假设的验证实验。各小组在班级汇报交流各自的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
本节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各要素及其行为主体结构如下:
2 翻转课堂主要教学过程
2.1 课前观看微课,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课前在翻转课堂平台上自主观看微课,在网上获取金属钠和石棉网的成分,针对教师提出的4种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2.2 课堂完成探究,得出结论
2.2.1 展示和研讨,形成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讨各自设计的实验方案,然后各组在班级交流本组讨论后确定的实验方案。全班同学针对4个假设逐一讨论相关的方案,最后优选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如表2所示。
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相关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如针对假设3,学生共提出三种方案:
方案1:将除去表层的钠置于玻璃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点燃金属钠,观察产物颜色。
方案2:将除去表层的钠分别置于玻璃管中,将空气和纯氧分别通入试管中,点燃金属钠,比较燃烧后产物颜色。
方案3:将除去表层的钠分别置于玻璃管中,将空气和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将空气通入碱石灰)分别通入试管中,点燃金属钠,比较燃烧后产物颜色。
教师根据上述方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反思和评价:
验证假设3的三个方案中,哪些方案不合理?哪个方案最优?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后,对这三个方案进行了如下评价:
方案1只能证明Na能在纯的CO2中燃烧,但并不能表明Na能和浓度约为0.03%的空气中的CO2反应。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好实验的变量,方案中出现了气体成分和浓度都不同的两个变量。
方案2也没有控制好实验的变量。纯氧和空气比较,除了不含二氧化碳外,其氧气的浓度也不同,出现了气体成分和浓度都不同的两个变量。
方案3较好地控制了实验的变量――两种气体中唯一不同的是二氧化碳含量。如果黑色产物明显减少,则表明黑色产物与CO2有关。
再如有同学针对假设1~4提出了一个总的验证方案:将除去表层的钠在通有氧气的玻璃管中加热,如果没有黑色物质出现,表明假设4不成立,假设1、2、3中可能有一种或多种假设成立;如果产物中有黑色物质出现,表明假设4成立,假设1~3不成立。
此时,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进行思考:针对黑色产物,教师只提出了其中的四种假设,可能还有更多的假设,如物质聚焦状态、高温下颜色的改变等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认识到在假设未穷尽的情况下,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设计方案可能会出现错误,从而引导学生辩证地对该方案进行了如下的评价:
(1)该方案中,如果无黑色产物出现,不能证明假设4成立,也不能证明假设1、2、3中可能会有一种或多种假设成立,因为假设没有穷尽,黑色物质还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2)该方案中,如果有黑色产物生成,不能证明假设4成立,理由同上;也不能排除假设1、2或3,因为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
2.2.2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分4个组分别完成验证假设1~4的相关实验,然后分享各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验证假设1:
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得出探究结论后强调:通过上述探究,我们验证了假设1~4,表明黑色物质的成因较复杂,与石棉网、钠表面的煤油、空气中二氧化碳和钠中含有铁元素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高温下过氧化钠的颜色、物质的聚焦状态等等。
3 反思
3.1 翻转课堂让科学探究更精彩
因为有了翻转课堂的课前微课学习,使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和设计实验等过程前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前实施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设计实验。该环节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与思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要求较高。从教学过程可以看出,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围绕相关假设,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出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案。这种基于个体知识和经验的方案经过小组的分享与讨论,有的被否决,有的被修改。各小组的方案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后臻于完善。在全班讨论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方案的优劣,筛选出可行的实验方案。接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并进行解释。
在本节课的科学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论证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及解释等主要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提升了思维的品质,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应该说是一节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典型案例,对化学教学中高效实施科学探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3.2 翻转后的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
因为学生已经在课前设计了实验方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方案,这个过程是以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的方式进行的,课堂上充满了鲜活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场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如在讨论假设3的三个实验方案时,教师以画龙点睛式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让学生运用控制变量和设计对比实验的思想,通过积极的互动,分析方案1和方案2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完善的实验方案,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高效的互动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了学习参与度,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合作与交流素养。
3.3 翻转后的课堂拓展了教学的开放性
翻转后的课堂,不仅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前和课后,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学的开放性,给教师教学也带来了挑战。因为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前获取信息、设计实验方案,课堂上会呈现出形形的实验方案,学生评价方案时也会展露出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这既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又要求教师课前要充分做好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样才能应对各种不同的教学生成。如学生针对四种假设提出了用一个实验验证四个假设的方案时,因为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受限,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黑色产物只可能是四种假设中的一种,其实这种黑色物质不仅可能是四种假设中的多种,还可能是其他因素产生的。这种情况下,教师适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要素,设计出开放的、深层次的问题启迪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把探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提出并验证其他假设)。正是这些高质量的开放性教学情景,让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科学探究邂逅了无法预约的美丽生成,构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教学内容: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教学时间:20__年12月26日9:25-10:0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等活动,落实聚落的含义、主要类型、不同类型聚落的景观差异,使学生理解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而了解聚落的主要分布地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对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的聚落是我们共同的遗产,保护聚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教学重点:通过对聚落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聚落和环境的关系,认识聚落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演示。
教学方法:案例、谈话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大家看到两幅图片,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景观呢?---城市和乡村,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人类的居住地,我们把城市和乡村统称为聚落。
第一部分:乡村与聚落
环节一:1、根据一个城市聚落的实例,讨论聚落的含义
2、讨论城市聚落居民的劳动生产方式
3、讨论乡村聚落居民的劳动生产方式及乡村聚落的类型
环节二:讨论亚洲、欧洲、非洲不同地区乡村的特点
过渡:我们看了一些城市和乡村聚落,那么人类早期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哪里呢?他们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第二部分:聚落与环境
环节一:1、讨论文明古国的分布及形成的因素。
2、讨论中国大城市的分布及形成的因素。
环节二: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阐述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2、讨论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其他因素。
3、看录象分析建筑和环境的关系。
教师总结: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聚落的含义及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作到我们和环境和谐共处。下节课我们来探讨如何发展和保护现有的聚落。
附:板书提纲
一、乡村和城市
1.城市:工业、服务业
2.乡村:农业为主的经济活动
二、聚落与环境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案例教学法;调频式收音机
基金项目:2013年校级教改项目;项目标号:20
TN911.6-4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通信类学科的专业课程,为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提供基本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支持。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背景,其所修理论知识和问题解决方法,将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和自动控制领域等。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主要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最初应用于法学和医学专业的教学中,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会计、市场营销等教学领域。
案例为教学目标服务,所选案例要紧扣教学内容,应具有典型性,真实性。还要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典型的案例往往涉及的关系比较全面,有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对所学理论加以验证,从中得出正确结论。
通过真实典型的代表性案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案例法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索学习。
《信号与系统》课程主要以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对于首次接触专业领域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三大变换的必要性、调制解调、抽样定理等重点、难点内容上。传统的授课方式,容易养成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势必会导致学习积极性的降低,随着课程v授内容增加,很多学生不解部分越来越多,容易学习疲劳。
而案例法教学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生活中常常出现的、侧重原理应用的内容以案例的形式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的情景进行讨论分析,使本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有着落点,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应用引出理论学习的必要,之后再利用理论进一步指导实际案例的更好运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用
本校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郑君里的《信号与系统》第3版教材。第3章傅里叶变换,主要讲述了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常用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等,也是培养学生时域到频域分析问题的关键。传统的讲授是以课本为主,注重推导理论,但繁多的公式,复杂的过程,对于初学者容易形成枯燥、沉闷的学习氛围。
案例教学的引入,可以有效的改变这一难题。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在授课之前规划案例。案例可以是单独的小知识点,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傅里叶变换这一章,重点和难点是傅里叶变换的定义、调制与解调、抽样定理等。
为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调频式收音机综合案例来解决这一难题。
在讲授第3章之前引出案例,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调频收音机为案例,在了解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主要功能时,画出收音机的基本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语音信号经过处理之后发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语音信号在基带传输中存在混叠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引入傅里叶变换3章第4节的内容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是把时域中的问题变换到频率域(简称频域)的一种变换域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语音信号在时域中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无规则信号,但在频域中,发现语音信号是频带有限的信号。如图2所示:
通过傅里叶变换的学习,培养学生变换域解决问题的方法,开阔思路,为后续的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打下良好的基础。
(2)如何在空间中传输多路信号,
通过学习傅里叶变换、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基本性质发现,可以采用调制来解决语音信号在基带的混叠问题。示意图3所示:
(3)接收端如何选出接收的某一路信号
在接收端,要选择频段,涉及滤波器的参数选取问题,对滤波器的分类、工作原理等,由此引出这一部分内容。
在本案例中则是选择带通滤波器选择某一路信号,进行解调,为了保证语音信号的质量,解调后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处理,再经过功率放大,通过喇叭播出。
由此不难发现,通过合适的案例,带着探索的问题,既可以在授课时,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充实理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又避开只讲理论,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后继无力的现象,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动手能力。
在系统学习完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也可以利用电路元器件进行实际电路的设计与实现。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自主学习等高效的结合起来,互相支撑,相辅相成。
三、总结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为主,培养学生的变换域分析问题的思想。而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探究问题的培养。
案例式教学法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使教学活动变得有趣、实用、生动、高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是提高信号与系统课程授课效率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学柱,刘海英.高职院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3(9):77-81.
[2]孙明.《信号与系统》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173-176.
[3]张文明,罗鹏飞,谢晓霞,蔡宣平.“随机信号分析与管理”案例式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35(5):63-65.
关键词:新课程 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63-02
秋学期进行开学工作教学检查的时候,到某校随堂听了两节课。一节课是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最后的姿势》(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另外一节课是初中九年级化学《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上课的两位老师都是各个学校的业务能手,是我们寿县八十年代的老师范生,教学上都有着比较丰富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在学校都是取得过良好的成绩,有较高的威望的(说是随堂听课,其实学校是有准备的)。但两节课下来后却感触很深,正如教育局督导室赵子运主任所说的:“这两节课若是放在以前,都是可以用来上公开课,可以用做观摩教学的。但现在有点不合时宜了”。具体过程如下:
在上《最后的姿势》的时候(第二课时),老师左手拿着两本书,一本是教材,一本是教参。教师对照教参的内容编排和指导,逐字逐句的告诉学生,这是重点句子,要怎么理解、这些是重点词语、要怎么理解、这些句子和词语反映了谭千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具有的品格是怎么样的,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节课下来,可以说老师教的非常的细致和认真,条分缕析,字、词、句以及主题意义都讲解分析的很透彻。老师说了很多,学生记了很多……课后,赵子运主任是这样评点的:能够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目的,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严谨,但存在以下的不足:(1)没有突出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整节课只让学生读了几个重点句;(2)没有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都是被动的体验和记录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课文内容,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时间和条件,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什么样的:(3)没有充分的利用和发掘教材内容,没有使学生大致了解地震是怎么一回事,不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没有指导学生观看插图,从中获得信息,更不要说利用多媒体教学了……
第二节课是《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这节课是下午的第一节课,课堂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信息量很少,主要有三部分的内容:(1)氧气;(2)氮气;(3)稀有气体,然后是一个知识小短文:保护空气。这是最基本、最粗浅的关于空气的基本知识。这节课老师上的特别认真,板书又严谨又规范:
(1)氧气的性质、状态、用处;
(2)氮气的性质、状态、用处;
(3)稀有气体的性质、状态、用处;(讲解这些用了大概有二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然后教师用其余的时间来说明保护空气(这些内容应该是学生用来自滨的)。
保护空气:(板书)
硫和酸雨、氟利昂、臭氧层和臭氧、植树造林、废气排放……(但唯独没有说到低碳)。
整个一节课,老师说的滔滔不绝,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累了一身汗,但却没有给学生一次思考的机会,也没有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由于是下午第一节课,有几个男生差不多要睡着了,有几个女生偷偷的回头观察我们几个来听课的人的表现。
事后,赵主任在点评时候无奈的说:老师真敬业,也真累,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还任重道远。
由以上二个案例不难发现,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很多年之后的今天,广大农村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际课堂教学之间还有很多的差距,课程改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又首先是观念的改变。从2005年至今,我们六安地区新课程实施已有5年多时间,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许多偏远的农村学校,由于信息和交通以及教师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和课改目的、要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困惑、迷惘甚至于是麻木常常阻挠教改的深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呢?通过多年的对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接触、观察与反思,我以为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 原因探析
1.1 习惯的作用
由于在岗任教的教师基本是从传统高等师范教育中走来,特别是八九十年代的老师范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接受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由教到学”式的教育模式,多年来养成了这种教学思维。有许多老教师秉持着固有的观点,虽然接受和认同了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和评价观,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然按自己固有的方式和套路“出牌”,依旧是经验性地备课、上课和拓展,讲授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及甄别式教学评价等。这种自然的、多年养成的“习惯”,在一定的时期内很难加以克服和改正。特别是对一部分有了几十年教龄,在应试教育下取得过优秀成绩,所处环境又相对闭塞的这部分教师。他们缺少的是创新意识,在“习惯性”的作用下,养成了因循守旧,躺在过去功劳簿上的心理。
1.2 惰性的原因
在农村教师中,由于生活环境、生活压力、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有惰性问题。这种“惰性”具体表现为不善于学习、研究和积累、不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不善于尝试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理念的改革和创新等。养成这种“惰性”并不单纯是教师的责任,而多的是传统教育体制、教学制度造成的。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教学行为过程基本上就是根据教材写教案,上课复述知识,天天批改作业,定期组织考试等,无须教师去自主学习,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认为“老师不需要学习”了,课堂教学过程也就被定型了,也就觉得没有什么是需要变化的。
1.3 形式主义
目前在如何实施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虽然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由于迫于素质教育的形势,迫于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都高喊课程改革的口号,但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上,则表现为明显的形式主义。即面对课堂教学研究,不能进行认真的思考,而是抱着应付的心理,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课堂教学形式“换汤不换药”。多数教师基本从理论上能够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知道师生间角色要实现转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任然沿用传统的观念、思想、行为、手段来组织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们备课的重心仍然是备教材,各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实现备课重心由“备教材”向“备学生”的转移,教学设计依然“目中无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似乎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然而在学习时间分配、话语权占有、传授权威性等方面仍占绝对主导和控制地位,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舍得把学习时间
还给学生,强调严格管教,凸显“传道、授业、解惑”绝对的的权威地位。
2 对策与建议
如何使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的改革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引进多元化培训模式;根据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开展扎实有效地新课程校本教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实施“读书工程”,培养学习型教师。
2.1 引进多元化培训模式,提高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在与广大的农村教师的多层次的接触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尤其是一些有十几、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们对教育系统组织的各种新课程培训、教材教法培训、校本培训等抱有无所谓甚至是消极抵触的态度。所以需要引进多元化培训模式,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的需求。
(1)采用多样化培训模式,满足教师发展需要。首先,要制止各地举办的“蜻蜒点水”、只要数量,不注重质量的式大规模培训,增强实效性。许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为了提高培训效益,在大礼堂、电影院举声势浩大的专家培训,教师们坐在台下“交头接耳”、“各怀心腹事”,收效甚微。培训活动下移到各学校,深入到课堂,开展针对学校实际问题的研究性新课程教师培训。
(2)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学校层面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增加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要树立“培训为课堂改革服务”的培训理念。各地区和各学校把新课程培训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作为年度考核、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并建立一种培训、指导、监督的长效机制。
(3)培训内容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培训部门要改变“垄断”、家族式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指导专家的选择权应该下放给学校和教师,由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情况提出课程内容和聘请专家。体现“专家引领+教学反思=专业成长”理念,让一线教师与专家实现“零距离”交往,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2 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转变教学理念
对子实施新课程而言,新课程教师培训固然必要,但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校本教研更为重要。培训是一种“洗脑和换脑”的过程,通过培训建构理念:校本教研是一种“体验”,通过体验开展行动并进一步内化理念,构建属于自己的课程改革教育观念,并发现自己的成功和成长,找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而反观我们每年开展的校本培训,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不重视实效;三是时间不能保证。由此导致了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为此有必要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1)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开展务实性的校本教研活动,转变教学理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采取有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真正引导教师走进校本教研,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在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体验成功,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改革。
(2)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动员教师全员参与,引导教师走进校本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学会课题研究,以转变教学行为。针对教师所困惑和想探索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在富有本校特色的课题研究过程活动中体验成长。山西省泽州一中每个教研室确定一个课题开展研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在培训经费和培训时间上给与保证,要让教师觉得培训和上课一样重要,甚至比上课更重要。以促使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这样广大教师才能够真正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和意义,才能够使培训起到应有的作用。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比如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的关系,教案与课堂教学、教后反思的关系等。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的深入,出现的问题还会很多,问题的表现形式会更加的多样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思考、去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如何?不仅仅是只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一代学生的质量和发展,我们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既热情倾注,又冷静面对;既大胆前行,又稳妥探求,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2006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教育部印发,2010
[3]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刘云燕,王景,新课程热点问题探究与校本学习[M],中国轻工业出版,2005
摘要: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研究生现代材料测试方法的课程教学实践。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方案实施及案例陈述等教学环节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引导与启发,协助学生完成案例,教学评价结果显示教学效果优良。通过基于问题的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PBL;案例教学法;研究生;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50-03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研究生培养数量与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生教育的三大目的是知识结构、科学研究与创新精神,其中科研和创新是重点,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思想,才能在知识结构、学术思想、科学思维上形成交叉复合效应,才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使学生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宽厚的知识基础、开阔的学术视野正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ase-based Teaching,CBT),通过对案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CBT教学法具备明确的针对性、良好的启发性以及较强的实践性,在课程教学与职业培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CBT教学法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应用于已经掌握了相当程度的专业基础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在案例完成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问题指导或启发。PBL是指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从一个真实情境中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来逐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两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可发挥其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与表达等综合素质。现代材料测试方法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介绍材料组成、结构和形貌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分析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仪器设备及应用。课程内容涉及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热分析以及其他分析测试方法等多种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是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多个学科研究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对研究生后续科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三年来,通过将PBL和CBT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现代材料测试方法的教学实践,学生评价认为在知识结构、科学研究方法及创新思想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案例的提出
CBT教学法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提出的案例必须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但是案例是为特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对教学案例的范围也必须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研究生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将其分组,案例范围约定在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功能材料三个领域内的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表征。每组学生可以自选或由教师指定具体案例,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小组都是自选案例,能够很好地保证学生参与案例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学生自选案例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因为材料的各类和应用领域非常宽广,可能会出现教师并不熟悉的研究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才能胜任教学指导,实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
二、案例的完成
案例的完成^程,实际上是基于不同问题的学习过程,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为了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考虑学生的能力、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构成以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基础上,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启发与引导。
1.基于问题的案例分析。案例的分析需要从一个具体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该问题的分析与探究,从而引申出后续的问题。在现代材料测试方法案例中,作为出发点的问题,往往是设计方案的核心问题,一切方案设计都是围绕如何解决该问题的,或者是核心问题的先导问题,通过对该先导问题的分析,可以提出案例的核心问题。因此,教师在小组讨论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适当给予引导与启发。例如,针对“蒙脱性尼龙6”材料的结构分析,可以提出“蒙脱土的结构是怎样的?其在尼龙6中的分散状态如何?能够使用什么测试方法进行表征?”等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材料结构、分散理论及测试方法进行学习,从中找出关键问题,并且逐步解决问题,进而提出设计方案。为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基于问题的案例分析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让案例有效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过多的引导与启发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有损害,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引导与启发,有效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于问题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过程,从关键问题的提出、测试方法的选择与相互配合等都需要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进而提出新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文献的阅读与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参考文献的核心以及设计方案的有效借鉴,教师在小组讨论中需要提出一些启发性或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顺利地完成案例设计。例如“某文献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与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同吗?”“某文献的设计方案合理性如何?”“某文献的设计方案有什么缺点?”等问题,并且在完成测试实验后,将实验结果与文献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小组讨论需要所有组员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已的见解,并对其他组员的意见提出自已的看法,这就需要所有成员都必须仔细研读参考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小组讨论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保证每个组员的参与积极性是必要的。教师在指导和参与小组讨论时需要有意识地针对不同组员的发言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3.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由于研究生的本科基础比较复杂,来自于很多不同的本科专业,其所学基础知识有很大差异,例如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有来自于化学类、物理类、化工类以及材料类的本科专业。在案例完成过程中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具备。因此,案例的完成过程对研究生而言,实际上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结构重构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对以前未学过的知识进行学习。例如无机材料的晶体结构及表征、高分子材料的半结晶结构及其表征、功能材料的光电基础知识等内容,可以针对研究生的不同背景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消化,进而内化为自身知识与能力。
三、案例陈述
案例完成后,需要制作电子讲稿在全班进行陈述,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行讲解,并且将实验结果与方案设计进行对比,讨论实验方案的有效性。陈述后由学生提出问题,陈述人或小组成员回答。陈述的效果与陈述人对案例的熟悉程度、语言表达能力、讲稿的制作以及团队成员的合作有关。因此,陈述环节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有益。
四、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具体包括案例论文(教师评价)占30%、小组讨论(教师评价)占20%、组内评价(成员互评)占20%、陈述过程评价(学生评价)占30%。通过问卷调查和学校统一的课程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很大锻炼,对自已的综合能力有提升,80%左右的学生认为课外学习的压力比其他课程大,85%左右的学生愿意向低年级的学生推荐本课程。
五、教学反思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基于问题的案例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案例的完成与学习,能够掌握现代材料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方案设计、独立完成相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参与的小组讨论和陈述答辩的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参考书,非常接近学科前沿或实际生产,教学效果优良。但是,基于问题的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用时长与课程学时少之间的矛盾。基于问题的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地研读文献、讨论方案、修改方案、验操作、结果讨论等,中间还需要教师参与、指导,而实践课程学时比较少,大量的工作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造成学生课外学习的负担比较大。如果同时有多门课程实行类似的案例教学法,学生学习压力大。二是基础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矛盾。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是需要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的完成与学习。而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不仅包括实践教学,还有相当一部分基础理论讲授内容,因此,课程所有教学内容不宜全部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对课程教学设计与组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三是问题引导与自主学习之间的矛盾。为了提高案例完成与学习的效率,教师会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与启发,但过多的问题引导又会损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少而精”的引导性问题,真正从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向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转变。
参考文献:
[1]王艳等.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重要性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222-223.
[2]胡俊开,付P.基于PBL教学法的案例教学新模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93-194.
[3]梅虎.案例教学与PBL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9,(16):68-69.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会计学原理是高职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仅学起来有一定难度,还会影响到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正因如此,学习好会计学原理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目前,会计学原理的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给学生建构知识框架,紧接着逐个解释知识点,这样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在上这门课时应该利用一定的教学技巧来进行教学,例如应用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已经有很多教师在会计学原理课中应用到了这一方法,但是他们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讲解案例时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加入实验、多媒体等辅教学手段,让案例分析法在运用时依然显得单一。另外,也因为师资水平有限,教学设备不完善等各方面复杂的原因,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没有得到普及。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在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具体实施时,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不单单指现有案例,教师还可以自己设定案例来更好地适应知识点的讲解,另外教师可以和社会上的一些企业进行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会计学原理教学有更好的效果。教师在设定教学案例时应该设定一些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案例来进行讲解,例如,在教学生编制会计分册时,案例可以这样设定:假设全班同学一起租了一间小别墅开餐厅,同学们都必须为节约成本来想办法,因此决定自己做账。在筹备阶段每个人付2000元成本,共5万元,另外学校借给班级5万元,年利率3%。同学们用这笔钱付了租金买了餐厅的必需品,共花费12000元,租金每半年交一次,购置物品预计能使用4年,请每位同学根据以上数据为自己的餐厅制作会计分录同时编制资产负债表。这样的案例分析与传统的案例分析不同,学生们很容易被带入教师设定的情境,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认真地做出会计分册和资产负债表。不像分析别人的案例,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在使用案例分析法时一定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将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用,改变目前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活跃教学气氛。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清理账目和分配资产时,可以这样来进行案例教学:张三、李四、王五三个人合伙做生意,在2008年投资了5万元,成立了一家制衣厂,张三做厂长,李四做出纳,王五做会计,5年之后,王五与张三认为李四账目有问题,因为李四没有完整地进行账目统计,也没有完整的单据,于是他们共同协商,准备散伙,研究散伙的资产要怎么分。在进行这个案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带入到分账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案例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分配问题,因为课堂的教学节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非常大。对于专项的案例讲解,教师可以恰当的将它们穿插在理论课的讲解中,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而对于一些综合性案例的讲解,教师应该分配学校规定的课时数,尽量把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起来,帮助学生深入地学习会计学知识。
三、结语
关键词:CI;教学方法;品牌形象;案例
一、案例教学方法的优越性
(一)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
案例教学将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为主动的学习,有效地防止了学习中的惰。被动式学习方式是传统的教师教学方法的缺点之一,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因为学生们在上课前没有预习,学习没有主动性,很多学生在上课时打瞌睡,玩手机、聊天,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懒惰的灌输式教学培养出的学生思维僵化,惯性思维成为他们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其次是教师所教的理论知识陈旧老化,不能喝时代接轨,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显得枯燥和沉闷,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哈佛大学法学院,进行大量的“案件”教学研究,很多课程如“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临床病例”,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商业案例”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大“公共决策案例”等课程均进行了教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迫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进而主动学习。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成绩是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现场表现进行打分,通过对案例的理解程度、辩论技巧、演讲和综合案例分析过程的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得分情况。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对提升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实战式教学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哈佛大学管理学院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案例教学的本质是解决工业和商业企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实施教学工作,让学生从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出发,经过探索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案例教学方法的本质不是让学生掌握信息的内容,而是但迫使他们去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也是创新与发现的过程。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未必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而我们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也不是确定的,常常是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信息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在海量的信息中做出选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然后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案例教学法的训练是决策的艺术方法,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能力。实例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思考,变定向思维、惯性思维为创新思维,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CI课程的教学重点
品牌形象塑造是CI教学中的重点所在,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企业产品质量、企业文化、品牌定位、品牌性格、品牌核心价值观等因素息息相关。产品质量是品牌形成的基础,文化是品牌形成的灵魂。没有较高的产品质量,就不可能形成强势品牌,而没有文化的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品牌,更不可能成为国际著名品牌。世界著名品牌往往用独特的文化魅力来吸引消费者。所谓的品牌文化是指品牌文化特征的沉积,指的是所有品牌活动的文化现象。品牌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品牌属于文化价值的范畴,也是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是现代社会消费者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相融合的产物。同时,品牌包含文化,品牌文化可以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价值。品牌文化和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包装文化、设计、服务、等形成品牌的综合竞争力,成为品牌形象的主要物质载体。托尔斯泰说:“从一个人的脸能理解男人的婚姻是否幸福!”。从一个企业的形象,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基本情况。品牌形象是指企业或其品牌在市场上、在社会公众心中的人格特征,它反映了公众特别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品牌形象是品牌的特征,反映了品牌的实力和品牌的本质。品牌形象源于客户的评价,使其成为赢得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手段。此外,品牌形象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聚力,成为影响企业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所以可以说:“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品牌是消费者心理的产物”。想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对企业品牌忠诚度,形成一大批品牌的忠实消费者,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很难在消费者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因此,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过程,需要企业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保证产品的质量,树立具有内涵的企业文化,同时还要善于进行品牌管理和推广。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是关键在CI设计课程教学中,因此,本课程围绕如何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来组织教学。
三、通过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在CI设计中塑造品牌形象
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需要准确的市场定位,如“金利来”领带将“男人的世界”最为自己的品牌定位,由于定位清晰、明确、很容易创建企业的品牌形象。“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已经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的知名广告,它在电视、报刊、杂志上不断出现,很好地宣传了金利来的品牌形象。
金利来领带保持高品质、时尚、品种、手工精细,美丽的特性,是非常受欢迎的各行各业的人。许多大百货公司销售其产品在香港媒体在九龙,新界。从创建著名品牌金利来品牌推广、业务扩张,寻求,创建优势发展优势,从建立产品形象建立企业形象,实施三大战略,方向的三个构成金利来的发展模式。
创建知名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生产优质产品,创建品牌文化,产生广泛的社会认知和品牌维护四个方面的内容。优质的产品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基石,没有优质的产品,就无法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品牌形象的塑造也无从谈起,品牌文化是品牌形象的灵魂所在,没有文化的品牌就会缺乏内涵,缺乏底蕴,缺乏使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重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更侧重于产品的精神内涵,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更加追求消费品带给自己的社会优越感和尊贵感,所以,深厚的企业文化可以带给消费者更多的精神享受,为客户所青睐;社会认知指的是品牌的传播,现如今企业仅有好的产品是不够的,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强势媒体的宣传和传播,就很难塑造知名的品牌,企业应当利用各种传播渠道进行宣传,比如:明星代言、各种体育盛会的赞助、巧妙进行音乐宣传,利用网络平台的力量进行传播,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认知,对企业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品牌管理对于品牌的塑造也十分重要,品牌管理可以让品牌形象更为突出,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
将案例教学法纳入CI课程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变惯性思维、定式思维为创造思维、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而CI课程是一门对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所以,在CI课程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建设;CI设计;[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6.
【关键词】法学课 案例教学法 步骤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77-02
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一谈到课本当中的相关概念、特征、原则、制度等知识以及法律规章制度,大家的一致反应就是“太理论”、“太枯燥”,给非法律界人士的感觉也是法学课“没意思”、“没听头”,甚至有人说“只要认识汉字的人都能学懂、学好法学,学了之后就能自己当律师了”,说这话的人显然是不了解法学的。法学除了这些人所理解的“理论的堆积”外,它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诉讼、仲裁、调解等都是法律实践性的具体体现。能否教会学生用法学课本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去解决现实中的法律问题是衡量法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社会对法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案例教学法简介
法学的案例教学是指在法学教育活动的各个阶段上,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案例,解释成文法的内容并推动成文法的发展和完善(王利明,叶林1993)。在具体实施中,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选取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点评来解释理论知识或法律法规。由案提疑,以法解案;由法设案,以案证法。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剖析和解题思路、方法、思维方式等的掌握,使学生进一步推导出一般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并借助这一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它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它有以下特征:①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②案例紧扣课堂所要讲的理论知识;③案例密切联系生活。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案例的收集与选取
案例的来源很多,如自己的经历、亲朋好友的经历、《今日说法》中的事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判例、新闻媒体报导或刊登的国内外事例等。这么多的素材该如何取舍呢?笔者认为,选取案例应考虑以下方面:①案例应具有关联性;②案例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③案例的难易程度要适中;④案例的选取要新和真。
2.案例的制作及问题设置
选取了某一事例后,并不是将一大堆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将所见所闻一字不落地讲给学生听,而是要对事例进行加工制作,力求做到案例精悍、字数简少、信息量大、表述清晰无歧义。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紧扣主题并能发人深思,让学生一看问题就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知识,并能引发学生积极去思考和进行激烈地讨论。
3.头脑风暴法讨论
这个阶段是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应安排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成小组或自由组合,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自由发言或代表发言。
4.分析、点评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分析该案例所体现的理论知识、破题的字眼、难点重点、误区所在等问题。在案例的点评过程中要一针见血,给学生以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对学生优秀的表现应予以肯定,以激励他们下次更积极地参与讨论。对一些答案离谱甚至异想天开、钻牛角尖的意见,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积极的鼓励。
5.总 结
总结要做到以此及彼、以点带面。通过对这个案例的总结能映射到其他类似的案例,从而使学生从本质上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三、案例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法学课的案例教学法也不例外。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或客体的地位,理论和案例知识的学习是法学课程教学的内容,知识的汲取和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对案例教学中的主客体、内容、目标这三要素的关注至关重要。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导者;传道授业者;解惑者;管理者。
学生是教学的客体,是学习的主体。它要求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自己的看法,提倡学生自由讨论;同时要求学生动耳听、动脑想、动嘴说、动手写、动眼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
一堂课只讲案例或只讲理论都是不科学的。如果只讲理论,学生就会“听天书”;如果只讲案例,这门课就会成为“故事会”,结果是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往往会抓了芝麻漏西瓜——只记住了故事情节,而对要学的理论知识全然不知。因此,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就要做到以下两方面:①案例和理论讲解密切结合。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的解决以理论知识为依据。没有理论知识做支撑,只能纸上谈兵;没有案例讲解做铺垫,理论知识就不易理解和识记。②合理分配案例与理论的教学时间。案例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处于辅助地位。
3.教授知识与培养能力
现实社会中“高分低能”或“低分高能”的学生并不少见,他们要么缺乏知识,要么缺乏能力,都不受社会欢迎。我们应主张高分、高能,也就是知识和能力并重。知识是躯体,能力是血肉。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丰富的知识“能源”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能力是在对一定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了,知识才能活学活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教师。如何选取案例、案例展示与分析点评是否精彩、能否控制和驾驭现场、能否调动学生的热情、课堂氛围是否和谐等方面往往与教师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功底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能,做到:①时刻“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②充分准备;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④提高随机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了解时事,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何锦前.给案例一点灵魂——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
2 陈庆.论法律概念的实践逻辑—兼论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6)
一、学校通识课开设流程
学期末由学校教务处发文通知全校教师申报下学期通识课程,并附有《云南民族大学通识课课程库》备选,全校拟申报通识课教工需提交通识课申报表、授课教案提纲等材料交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审核,符合开课要求的教师信息导入计算机选课系统,由全校学生网上自由选课。其规定:通识课程班级人数上限为30至200人,少于30人不开班;授课教师需为讲师以上职称;同一教师每学期开设通识课不超过两门,且教师开设的每门通识课不能超过两个班。
针对学生自由选择通识课,学校有引导性要求,即每名学生在本科阶段需选够14个学分的通识课、所选通识课必须横跨四个核心类别或三个核心类别与一个一般类别、不得选与本专业培养方案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类别。
二、通识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库更新慢,与学生求知需求尚有差距。
目前,云南民族大学通识课课程库共有216门课程,分七门核心课程(法律与道德类、经济与管理类、历史类、社会分析类、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自然科学类)与一门一般课程(多以体育休闲类为主),每门通识课两个学分。此216门课程自2013年以来从未变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师如按课程库中的课程提交上课申请,有相当大的几率因课程名称缺乏吸引力或课程内容与学生兴趣脱节等原因被学生弃选,达不到30人开班的要求,甚至据学校选课系统统计每学期都有近30门列入通识课程库中的课程是“零选课”,即全校没有1位学生选修该门课程,导致部分教师申报通识课时有意回避课程库中的课程目录,自拟课程名称申报。据统计2016学年秋季学年,按课程库中名称成功开设的通识课只占整个通识课的50%,课程库名存实亡。
2.通识课教学质量监控环节缺位。
因通识课申报流程快,我校青年教师申报意愿强烈,是通识教育的主力军。然而,根据现有程序,通识课开课无须经过试讲、教学效果监测等环节,使教师授课能力得不到有效评估。通识课通常安排在下午16点以后或晚上,我校教学督导团专家成员每日督导任务,因新校区较城区遥远,17点就已结束,青年教师在通识课授课中得不到专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有效指导。据调研,通识课是全校最不易被教学督导或教学检查的课程门类,以笔者所在部门为例,共有6位教师开设8门通识课程,但自上?n伊始就从未接受过教学督导与教案检查,导致教师对通识教学的重视程度难免放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正是制约通识课整体教学水平提升的主要短板。
3.通识教学多以大班为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由于通识课涉及面广,且每位本科学生必须修够14个学分,导致每年校级通识课安排计划紧张。学校对教师开设通识课有明确的门数、课时限制,学生经常反映一些受欢迎课程已被选满而不能再选,这就倒逼教学管理部门增加开班人数,以致课堂过于庞大,客观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既不符课程教学活动安排的要求,又使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以操作为主的计算机技能通识课此类现象最突出,如《Photoshop图像处理》通识课常开设120人的大班,除去授课时间,一对一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间寥寥无几,学生意见颇多。
4.教师、学生双方对通识课的认识均不够深入。
部分教师认为通识课是自己在学院授课任务以外,承担的额外工作量,对此投入精力明显少于所属学院的专业课,个别教师甚至存在授课随意性强、不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现象,如一些赏析类通识课存在“只赏不析”的问题,被学生戏称上课就是看电影、听音乐。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通识课的重视程度,通识课出勤率较公共课、专业课相差甚远也就在意料之中。有些学生为早日修够通识课学分,个别学期集中选修囫囵吞枣,往往一学期就修完整个本科阶段通识课程,通识教育的初衷在学校尚未达成。
5.对学生的考核管理仍需加强。
依据学校下达通识课文件要求,通识课原则上以闭卷考试为主,教师采用其他考察方式则需报教务处备案。部分教师为保障及格率与下一学期学生的选课率,考试往往以开卷或提交作业为主要方式,文件要求的闭卷考试几乎无人问津,衡量教学效果的最后保障也在有意无意间被人为忽略。通识教学及格率在全校对各种课程门类的统计中往往居于首位,表面达到“教师轻松,学生满意”的效果,但从通识教育效果评估角度分析,由于考核手段的单一与滥用,通识课对学生整体素养提升的帮助尚有待观察。
三、对通识课教学管理的反思
1.进行源头管理,加大对通识教学的质量把控力度。
教务处作为通识课主管部门,应牵头各个学院针对通识教学制订更细致的制度与可操作的措施规范教师授课环节,帮助指导教师提升通识教学能力。例如可加大通识课审查力度,规定新开通识课程老师必须经过试讲,考察其对所教内容的熟悉程度与自身授课能力;每学期固定比例对全校通识教学进行教案抽查;加大督导力度,安排专家随机听课,指出青年教师在通识教学上的不足,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组织开展通识教学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鼓励教师观摩与研讨,以此改进教学工作。
2.吐故纳新,按学年更新通识课课程。
在通识教学过程中,课程库的建设必不可少,一方面是教师按图索骥进行申报通识课的指南,另一方面是教学管理部门有的放矢地聘请各专业专家进行教学检查的依据。如学校开设大部分通识课未列入通识课课程库则不可避免加大教学管理成本,教师在申报准备通识课时难免各行其是,无规可寻。故此应采取措施加强通识课课程库建设,引导教师根据课程库进行通识教学。首先,限制教师不按课程库名称申报通识课比例,新申报课程不能超过通识课总门数的15%,并要通过严格的专业评估与专家遴选。其次,每年定期组织召开通识课课程库选题会议,根据学生通识需求,教师申请动态调整通识课课程库,扩充门类,优化课程库结构以满足适应学生求知、教师教学的需求。最后,启动“淘汰机制”对每学年“零选课”或长期选课人数达不到30人的课程在专家会商的基础上予以剔除,以保证通识课课程库的质量与权威性。
3.提高高职称教师对通识教学的重视程度。
我校文件目前规定“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应积极主动申报通识课,学校年度考评时,‘是否开设通识课’将列为重要考评依据”。然而在考评过程中,有无教授通识课占整个年度教师教学工作量考评分数的1%,如以年度综合考评比例测算只占教师综合测评的0.3%,几乎起不到鼓励教师开课的作用,通识教学沦为“鸡肋”。除青年教师因全年课时较少,对此教学任务热衷以外,副教授、教授讲授通识课的情况尚不理想,学校通识教学无教学名师,学生对此颇有意见。教学管理部门可在原来鼓励通识教学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促进高职称教师投入本科通识教学。第一,改变通识课教学工作量可由其他课时冲抵的规定,明确副高以上教授不申报通识课的后果,例如限制其评奖评优等,把通识课教学作为衡量教师年度工作的硬性指标。第二,适当提高通识教学工作量可降低其他工作量如科研工作量的比率,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进行通识教学。此外,在原有基础上普遍调高通识课课酬,且不同职称授课课酬标准区别对待,承认高职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鼓励其参与通识教学。
4.改变教学模式,倡导小班教育。
通识课以往因选课人数众多、师资力量不足、授课时间相对集中教室难以安排等因素,开设班级规模往往过于庞大,影响教学质量。学校应在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限制某些通识课班级人数上限,尝试开展小班教育,提升通识教学水平。在教资力量配备层面,一方面可取消专业教师授课门数、课时的限制,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可放宽学校对机关行政人员授课的限制(我校规定行政人员每周最多带四学时课程),允许其在不占用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利用夜间第九、十节课开设通识课,不受学时数制约,充实教学力量。在通识教学小班课程试点层面,应在广泛征求专家、授课教师意见基础上精选课程,组织骨干教师以团队形式,开设上限为30人的通识课,创出品牌,以此改变学生对通识课的认知,调动学生选修通识课的积极性。
5.深化学生通识课程考核与成绩评价体系的管理。
目前,我校通识教学对学生的考察方式以学期末开卷考试或递交课程论文、作业考查为主,评价手段单一且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对某门通识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亟待改善。首先,教学管理部门在通识课申报伊始应对教师的每门通识教学的学业考核评价标准认真筛查,按课程类型对各门通识课采取的成绩评价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出台通识课考查方式指导性意见,限制一些学业考察手段的过度使用。其次,加强过程管理,重点关注未采用闭卷考试模式的通识课程,利用学生评教、专家听课、学生问卷调查、试卷抽查等形式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反馈结果较差的课程向授课教师预警,督促其加强教学。最后,鼓励教师改变在通识教育中把期末考试或考查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淡化分数评价,提倡等级评价,提高学业过程性评价在学生综合成绩中的占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